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移动通信系统原理课后答案

移动通信系统原理课后答案

移动通信系统原理课后答案【篇一:通信系统原理】t>教材:《通信系统原理》,冯玉珉,郭宇春,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年第2版。

参考书:《通信系统原理学习指南》,冯玉珉,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年6月修订版。

主要内容:一. 通信系统概述1. 通信系统的组成:基本概念、框图2. 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有效性、可靠性3. 通信信道:分类、常用信道特征二. 信号与噪声分析1. 随机变量:统计特性和数字特征2. 随机过程:随机过程的概念、统计特性、数字特征;平稳随机过程的概念、数字特征、各态历经性、功率谱;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的传输特性3. 噪声分析:高斯噪声、白噪声、高斯白噪声、窄带高斯噪声、余弦信号加窄带高斯噪声三. 模拟调制系统1. 线性调制系统:各种线性调制的时、频域表达式、系统框图、功率和带宽计算、解调及噪声性能分析、信噪比增益比较、希氏变换2. 非线性调制系统:角度调制的概念及一般表达式、单音调角、fm 信号的频谱特征、有关参数的分析、解调及噪声性能分析、 fm 门限效应四. 模拟信号数字化1. 线性 pcm 概念:取样定理、 pcm 编码,解码原理、基本参数2. 量化噪声分析:量化噪声功率、量化信噪比计算3. 线性 pcm 系统中的误码噪声:信道噪声和量化噪声对信噪比的影响4. 对数压扩pcm: a 律 13 折线 pcm 编解码方法5. 多路复用和传码率:多路复用的概念、各种情况传码率计算方法6. 增量调制:实现方法、不过载条件、量化信噪比分析、传码率计算7. 预测编码:dpcm、adpcm基本概念五. 数字信号基带传输1. 数字基带信号码型:常见码型及其特点2. 数字基带信号功率谱:功率谱特征、带宽的取决条件3. 基带传输系统组成及符号间干扰:符号间干扰的概念、产生的原因、对通信质量的影响4. 基带数字信号的波形形成和 nyquist 准则:形成无符号间干扰的基带波形的条件、 nyquist 第一准则;互补滚降特性、升余弦频谱的特点;奈氏带宽、奈氏间隔、传输速率、传输带宽的计算5. 基带传输的误码率分析:误码率的分析方法、最佳判决门限及其确定条件6. 部分响应系统:第一类、第四类部分响应系统的实现原理、系统框图、编码和接收判决方法7. 信道均衡:均衡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六. 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1. 二元数字调制:信号的时域表达式、波形和功率谱特点、发送和接收原理、系统框图、误码率分析方法、频带利用率的分析2. 四元数字调制:信号的时域表达式、波形和功率谱特点、发送和接收原理、系统框图、误码率分析方法、频带利用率的分析3. 多元数字调制:系统框图、频带利用率的分析4. 现代调制技术:qam、cpfsk 和 msk原理和基本性能分析七. 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1. 最佳接收准则:最大输出信噪比准则、最小均方误差准则、最大后验概率(最大似然)准则2. 利用匹配滤波器的最佳接收:匹配滤波器的概念、设计、输出信号波形、匹配滤波器的实现、特点3. 相关法最佳接收:匹配滤波器接收与相关法接收的原理及相互等效性4. 最佳接收误码率分析:基带、频带数字信号最佳接收的误码率分析八. 信道编码1. 差错控制基本原理:差错控制编码分类、特点,错误概率的计算、汉明距离、汉明距离与纠检错能力的关系,简单的差错控制编码2. 线性分组码:线性分组码(n , k)码的结构特点与编码原理、监督方程组、一致监督(校验)矩阵、生成矩阵、纠检错能力、伴随式解码、对偶码、汉明码、完备码3. 循环码:循环码特点、码多项式、生成多项式、生成矩阵,循环码的编码、解码方法4. 卷积码:卷积码概念、简单卷积码基本原理, 数学描述,图示法,编码、解码方法九*. 通信专业知识名词解释(以下三门课程任选一门) 1. 光纤通信参考书目:孙强,光纤通信系统及其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2. 现代交换技术参考书目:钱渊,蔡勇,马志强等编著,《现代交换技术》,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第一版?3. 移动通信参考书目:郭梯云等,《移动通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 *: 2013年执行基本题型:填空、判断、选择、画图、分析计算、简答【篇二:通信系统原理考试复习】xt>1、对现代通信系统与通信网的要求有:高质量、大容量、多业务、长距离、抗干扰。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 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 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考试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以下哪个不是移动通信的特点?()A 移动性B 复杂性C 稳定性D 电波传播条件复杂答案:C移动通信由于用户的移动性、电波传播环境的复杂多变等因素,导致其具有移动性、复杂性以及电波传播条件复杂等特点,而稳定性通常不是其突出特点。

2、蜂窝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多址方式是()A FDMAB TDMAC CDMAD 以上都是答案:D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FDMA(频分多址)、TDMA(时分多址)、CDMA(码分多址)都是常见的多址方式,根据不同的系统和技术需求进行选择和应用。

3、在移动通信中,分集接收技术主要用于对抗()A 多径衰落B 阴影衰落C 平坦衰落D 频率选择性衰落答案:A多径衰落是由于信号经过多条不同路径传播到达接收端,相互叠加干扰导致的。

分集接收技术通过接收多个独立的衰落信号,并按一定规则合并,可以有效对抗多径衰落。

4、 GSM 系统中,一个时隙的时长是()A 0577msB 577μsC 0577μsD 577μs答案:BGSM 系统中,一个时隙的时长为577μs。

5、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流标准不包括()A WCDMAB CDMA2000C TDSCDMAD GSM答案:DGSM 是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标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流标准包括 WCDMA、CDMA2000 和 TDSCDMA。

二、多选题1、以下属于移动通信系统组成部分的有()A 移动台B 基站C 移动交换中心D 传输线答案:ABCD移动通信系统通常由移动台、基站、移动交换中心以及传输线等部分组成。

移动台是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基站负责与移动台进行通信,移动交换中心用于控制和管理通信过程,传输线则用于传输信号。

2、影响移动通信电波传播的因素有()A 地形地貌B 建筑物C 气候条件D 移动速度答案:ABCD地形地貌的起伏、建筑物的阻挡、不同的气候条件(如湿度、温度等)以及移动速度都会对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产生影响。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习题答案分析.(优选)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习题答案分析.(优选)
4.7已知一个卷积码编码器由两个串联的寄存器(约束长度3),3个模2加法器和一个转换开关构成。编码器生成序列为g(1)=(1,0,1),g(2)=(1,1,0),g(3)=(1,1,1)。画出它的结构方框图。
4.8题图4.2是一个(2,1,1)卷积码编码器。设输入信息序列为10111,输出是什么?
答:输出是1110110101。
解:
自由空间损耗
自由空间中距离天线100m处的接收功率
2.3若载波 ,移动台速度 ,求最大多普勒频移。
解:
2.4说明时延扩展、相关带宽和多普勒扩展、相关时间的基本概念。
答:时延扩展
参数
市区(us)
郊区(us)
平均多径时延
1.5~2.5
0.1~2.0
最大时延(-30dB为门限)
5.0~12.0
0.3~7.0
答:①单工通信;
②双工通信(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采用该方式);
③单双工通信;
④移动中继方式。
换算:
总式:1W=0dBW=10log1W=10log1000mW=30dBm
Pr(dBm)=10lgPr(mW)Pr(dBW)-10lgPr(W)
①10mW=10lg10(mW)=10(dBm)
②20mW=10lg20(mW)=13.01(dBm)
多普勒扩展
多普勒扩展定义为多普勒功率谱密度标准差
当信号带宽远远大于多普勒扩展—慢衰落
否则快衰落信道
相关时间
数据符号周期远远小于相关时间—慢衰落
否则为快衰落信道
2.5设载波频率 ,移动台运动速度 ,问移动 进行电波传播测量时需要多少个样值?在车行驶时进行实时测量需要多少时间?信道的多普勒扩展为多少?
答:①

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答案

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答案

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答案【篇一:移动通信原理试题】择1、移动蜂窝技术的基本特征是(a b c d)。

a、基站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频率复用b、移动台在移动中可以进行切换c、移动台在不同地区可以漫游接入d、分裂小区可以增加系统容量2、gsm1800收发频率间隔为( a )。

a、95mhzb、45mhzc、35mhzd、25mhz3、gsm900收发频率间隔为( c)。

a、25mhzb、35mhzc、45mhzd、75mhz4 、下列中,不是移动通信中无线电波基本传播机制的是:ca、反射b、绕射c、散射d、折射5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网络构成的主要实体有:a b c d(a) 移动交换中心(b) 基站(c) 归属位置寄存器和访问位置寄存器d、操作维护中心填空1、多普勒效应是由于_引起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会引起接受信号频率的变化,即多普勒频移或多普勒扩散。

2、多普勒频移的漂移由两个参数确定:接收机相对于发射机的和运动速度_。

3、当电波传播过程中受到的最大损耗源源自自然或人造的阻挡物时,这种影响叫做_阴影效应或阻效应_。

4、三阶互调分为:二信号三阶互调和_三信号三阶互调_两种类型。

5、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产生的互调干扰主要有三种:_发射机互调_,_接收机互调_,外部效应引起的互调。

移动通信原理考试例题二填空1、通信系统的构成要素是:、、2、通信系统中的多址技术分为、3、通信网的发展总趋势是向及个人化方向发展4、解释短语中文含义:bs 、bsc 、、、esn。

5、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为组网方式,数字集群系统为6、分集技术通常可分为、、、等。

7由相同频率的无用信号对接收机形成的干扰,称同信道干扰,也称_____。

8采用蜂窝状小区来实现区域覆盖的主要目的是实现_频率再用_的目的,以便大大的增加系统容量。

9高斯最小移频键控(gmsk)信号,可以采用_msk信号的正交相干解调电路_解调,也可以采用_差分解调方式_,_多门限解调方式_解调。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答案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答案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答案【篇一:移动通信练习题及答案】t>《移动通信原理》综合练习题(第六次修订) 一、选择题 1.gsm系统采用的多址方式为( d)(a) fdma (b)cdma (c)tdma (d)fdma/tdma 2.下面哪个是数字移动通信网的优点(c)a)频率利用率低(b)不能与isdn兼容 c)抗干扰能力强(d)话音质量差 3.gsm系统的开放接口是指( c)(a) nss与nms间的接口(b)bts与bsc间的接口(c)ms与bss的接口(d)bss与nms间的接口 4.n-cdma系统采用以下哪种语音编码方式(b)(a) celp (b)qcelp (c)vselp (d)rpe-ltp5.为了提高容量,增强抗干扰能力,在gsm系统中引入的扩频技术(a)(a)跳频(b)跳时(c)直接序列(d)脉冲线性调频6.位置更新过程是由下列谁发起的( c)(a)移动交换中心(msc)(b)拜访寄存器(vlr)(c)移动台(ms)(d)基站收发信台(bts) 7.msisdn的结构为(c )(a) mcc+ndc+sn (b)cc+ndc+msin (c)cc+ndc+sn (d)mcc+mnc+sn 8.la是( d )(a)一个bsc所控制的区域(b)一个bts所覆盖的区域(c)等于一个小区(d)由网络规划所划定的区域 9.gsm系统的开放接口是指(c )(b) nss与nms间的接口(b)bts与bsc间的接口(c)ms与bss的接口(d)bss与nms间的接口 10.如果小区半径r=15km,同频复用距离d=60km,用面状服务区组网时,可用的单位无线区群的小区最少个数为。

( b) (a)n=4(b)n=7(c)n=9 (d) n=12(a)12.n-cdma系统采用的多址方式为( d)(b) fdma(b)cdma (c)tdma (d)fdma/ cdma 13.cdma 软切换的特性之一是(b )(a)先断原来的业务信道,再建立信道业务信道(b)在切换区域ms与两个bts连接(c)在两个时隙间进行的(d)以上都不是 14.rach(b )(a)是下行信道,是为了保证ms接入,在此信道上申请一sdcch (b) ms通过此信道申请sdcch,作为对寻呼的响应或ms主叫登记时接入(c)用于ms校正频率、同步时间((1(d)用于搜索ms,是下行信道 15.交织技术(b )(a)可以消除引起连续多个比特误码的干扰(b)将连续多个比特误码分散,以减小干扰的影响(c)是在原始数据上增加冗余比特,降低信息量为代价的(d)是一种线性纠错编码技术 16.n-cdma码分多址的特点( a )(a)网内所有用户使用同一载频、占用相同的带宽(b)用walsh码区分移动用户(c)小区内可以有一个或多个载波(d)采用跳频技术,跳频序列是正交的17.gsm系统中,为了传送msc向vlr询问有关ms使用业务等信息,在msc与vlr间规范了( d )(a) c接口(b)e接口(c)a接口(d)b接口 18.gsm的用户记费信息(c )(a)在bsc内记录(b)在bsc、msc及记费中心中记录 c)msc中记录(d)以上都不是 19.以下那种不是附加业务( d )(a)无条件前向转移(b)多方通话(c)闭锁出国际局呼叫(d)以上都是20.电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其衰耗为100 db ,当通信距离增大一倍时,则传输衰耗为。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北京邮电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北京邮电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
答:①

③ ,所以多普勒扩展为
2.6若 , ,移动台沿电波传播方向行驶,求接收信号得平均衰落率。
解:
2.7已知移动台速度 , ,求对于信号包络均方值电平 得电平通过率。
解: ,
2.8设基站天线高度为 ,发射频率为 ,移动台天线高度为 ,通信距离为 ,利用Okumura-Hata模型分别求出城市、郊区与乡村得路径损耗。(忽略地形校正因子得影响)
微观分集:用于合并两个或多个短时限瑞利信号,这些信号都就是同一接收基站长经独立得衰落路径接收来自两个或多个不同天线发射得信号。
移动通信中常用得微观分集:时间分集、频率分集、空间分集、角度分集、极化分集。
4.3工作频段为 模拟移动电话系统TACS得信令采用数字信号方式。其前向控制信道得信息字A与B交替采用重复发送5次,如图所示。每字(40bit)长度5ms。为使字A(或B)获得独立得衰落,移动台得速度最低就是多少?
所谓相位连续就是指不仅在一个元码持续时间连续而且在从元码 转换得时刻 两个元码相位也相等满足关系式 即要求当前元码得初相位 由前一元码得初相位 来决定。
3.8GMSK系统空中接口传输速率为270、83333kbit/s,求发送信号得两个频率差。若载波频率就是 ,这两个频率又等于多少?
解:(1) ,
(2) ;
2.1说明多径衰落对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得主要影响。
答:①信息信号分散,信噪比低,传输语音与数据质量不佳;
②可能引入尖锐得噪声,照成传输数据大量出错;
③不同路径传来得信号互相相关,难以直接叠加。增加接收电路单元得复杂度,从而提高系统得建设与运营成本。
2.2若某发射机发射功率为100W,请将其换算成d Bm与dBW。如果发射机得天线增益为单位增益,载波频率为900MHz,求出在自由空间中距离天线100m处得接收功率为多少dBm?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习题答案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习题答案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习题答案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习题答案第一章简介1.1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概述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是指利用无线电及其他相关技术,实现移动用户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的系统。

其核心理论基础是无线通信原理和信号处理技术。

1.2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历史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从1G到5G的演进过程,每一代都引入了新的技术和服务,提高了通信效率和用户体验。

1.3 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移动通信系统由移动终端、基站子系统、核心网以及相关管理部分组成。

移动终端包括方式、数据卡等用户设备;基站子系统由基站、无线接入网和传输网构成;核心网是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部分,提供信令控制、数据传输等功能。

第二章无线通信原理2.1 无线信道特性无线信道的特性包括带宽、传输速率、衰落和多路径传播等,对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有重要影响。

2.2 调制和多址技术调制技术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进行传输,以及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多址技术用于多个用户共享有限的信道资源。

2.3 信噪比与误码率信噪比是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之比,误码率是在给定信噪比下传输过程中出现错误的概率。

第三章移动通信系统的接入方式3.1 频分多址接入频分多址接入是指将频率资源划分为多个子载波,每个用户占用一个或多个子载波进行通信。

3.2 时分多址接入时分多址接入是将时间资源划分为多个时隙,不同用户在不同时隙进行通信。

3.3 码分多址接入码分多址接入是将用户信号通过不同的扩频码进行编码,以实现多用户共享信道。

第四章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4.1 无线接入网无线接入网是连接终端与基站的部分,包括射频传输、信号处理等功能。

4.2 传输网传输网是将基站与核心网进行连接的网络,承载用户数据和控制信号的传输。

4.3 核心网核心网是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部分,提供信令控制、用户数据传输等功能。

第五章移动通信系统的业务与技术5.1 语音通信业务语音通信是移动通信系统最基本的业务之一,主要通过语音编码技术和语音信道进行实现。

移动通信原理习题答案5章

移动通信原理习题答案5章

Chapter 11、为什么寻呼系统需要提供较低的数据传输速率?较低的数据速率如何实现更好的覆盖? 答:寻呼系统用来提供高度可靠地覆盖,甚至包括建筑物内部。

而建筑物能削弱无线信号20-30dB 。

因此我们希望在信号传输过程中提高信噪比。

发射功率是一定的,因此提高信噪 比要求降低接收端的噪声电平,因为噪声电平和射频带宽成正比,因此提高信噪比必然要求 我们减小射频带宽,射频带宽的减小导致较低的数据传输速率。

寻呼机的接收信噪比随着寻呼机与基站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若将寻呼系统的覆盖范围用寻呼机正确接收所需的最低信噪比门限来表示,那么为了得到更好的覆盖,可以通过降低噪声功率来使得信噪比满足门限限制,即降低频带宽度(使得速率降低)。

2、假设蜂窝电话使用容量为1安培小时的电池。

假设蜂窝电话在空闲时耗电35mA ,通话时耗电250mA 。

如果用户一直开机,并且每天通话3分钟,那么这个电池能用多久?每天通话6小时呢?该电池最多能通话多久。

答:每天通话三分钟,则每天耗电:35*(24-3/60)+250*3/60=850.75mAh ,故可用1000/850.75=1.175天=28.21小时 每天通话6小时,则每天耗电:35*18+250*6=2130mAh>1000mAh ,故一天不能通话6小时,最长通话时间为:1000/250=4小时。

移动通信原理习题Chapter 31、证明对六边形系统,同频复用因子为Q =3N ,其中22N i j ij =++. 答:如图,由余弦定理:RD2、一个FDD 蜂窝电话系统分配有24MHz 总带宽,并使用两个30kHz 信道来提供全双工语音和控制信道。

设每个小区电话用户的业务量为0.1 Erlang 。

假设使用Erlang B 公式。

()2222222233222232cos12023333D i R j R i j R i j ij R NR ⎛⎫⎛⎫=⨯⨯+⨯⨯ ⎪ ⎪⎝⎭⎝⎭⎛⎫-⨯⨯⨯ ⎪⎝⎭=++=233D NRQ N R R⇒===(a )计算在4小区复用系统中每个小区的信道数。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习题答案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习题答案

1.1简述移动通信的特点:答:①移动通信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②移动通信在强干扰环境下工作;③通信容量有限;④通信系统复杂;⑤对移动台的要求高。

1.2移动台主要受哪些干扰影响?哪些干扰是蜂窝系统所特有的?答:①互调干扰;②邻道干扰;③同频干扰;(蜂窝系统所特有的)④多址干扰.1.3简述蜂窝式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说明各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

答:第一代(1G)以模拟式蜂窝网为主要特征,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开始商用的。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北美的AMPS(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欧洲的TACS(Total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两大系统,另外还有北欧的NMT 及日本的HCMTS系统等.从技术特色上看,1G以解决两个动态性中最基本的用户这一重动态性为核心并适当考虑到第二重信道动态性。

主要是措施是采用频分多址FDMA 方式实现对用户的动态寻址功能,并以蜂窝式网络结构和频率规划实现载频再用方式,达到扩大覆盖服务范围和满足用户数量增长的需求。

在信道动态特性匹配上,适当采用了性能优良的模拟调频方式,并利用基站二重空间分集方式抵抗空间选择性衰落。

第二代(2G)以数字化为主要特征,构成数字式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它于20世纪90年代初正式走向商用。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欧洲的时分多址(TDMA)GSM(GSM原意为Group Special Mobile,1989年以后改为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北美的码分多址(CDMA)的IS—95 两大系统,另外还有日本的PDC 系统等.从技术特色上看,它是以数字化为基础,较全面地考虑了信道与用户的二重动态特性及相应的匹配措施。

主要的实现措施有:采用TDMA(GSM)、CDMA(IS-95)方式实现对用户的动态寻址功能,并以数字式蜂窝网络结构和频率(相位)规划实现载频(相位)再用方式,从而扩大覆盖服务范围和满足用户数量增长的需求。

(完整版)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北京邮电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北京邮电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概述1.1简述移动通信的特点:答:①移动通信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②移动通信在强干扰环境下工作;③通信容量有限;④通信系统复杂;⑤对移动台的要求高。

1.2移动台主要受哪些干扰影响?哪些干扰是蜂窝系统所特有的?答:①互调干扰;②邻道干扰;③同频干扰(蜂窝系统所特有的);④多址干扰。

1.3简述蜂窝式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说明各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

答:第一代(1G)以模拟式蜂窝网为主要特征,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开始商用的。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北美的AMPS(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欧洲的TACS(Total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两大系统,另外还有北欧的NMT 及日本的HCMTS系统等。

从技术特色上看,1G以解决两个动态性中最基本的用户这一重动态性为核心并适当考虑到第二重信道动态性。

主要是措施是采用频分多址FDMA 方式实现对用户的动态寻址功能,并以蜂窝式网络结构和频率规划实现载频再用方式,达到扩大覆盖服务范围和满足用户数量增长的需求。

在信道动态特性匹配上,适当采用了性能优良的模拟调频方式,并利用基站二重空间分集方式抵抗空间选择性衰落。

第二代(2G)以数字化为主要特征,构成数字式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它于20世纪90年代初正式走向商用。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欧洲的时分多址(TDMA)GSM(GSM原意为Group Special Mobile,1989年以后改为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北美的码分多址(CDMA)的IS-95 两大系统,另外还有日本的PDC 系统等。

从技术特色上看,它是以数字化为基础,较全面地考虑了信道与用户的二重动态特性及相应的匹配措施。

主要的实现措施有:采用TDMA(GSM)、CDMA(IS-95)方式实现对用户的动态寻址功能,并以数字式蜂窝网络结构和频率(相位)规划实现载频(相位)再用方式,从而扩大覆盖服务范围和满足用户数量增长的需求。

(完整版)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概述1・1简述移动通信的特点^tfl①移动通信利用无後电沁行信息传衛②移动也fims干扰I不境下工⑦通信吝呈有用,©逋億癡纷宾杂丿⑤対移动台的要求高。

】・2移动台主夢受坯些干扰彭响?坯总千吒是埠同系统所特有的?答,①互谓干扰,②邻说干拣③同倾干扰■(蛉宵毎艸所特有吊)©多址干执.1.,旬注妊淇式移功連伯旳犬匡万史・说明善代话功週百东统旳柿魚:S.策一代(1G)以横拟式軽窩网为左養待征.是20也SP年代束的坪优初就幵怕商用的。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的AMPS (Advanced Mohle Phone System J 以渭的TACS (lota! Access Communicatoa System)两大系扯・另外述有龙殴的NMT艮日本的HCMTS系统執从技术特色上看・1G以解决两个內态性中瑕基本的用戸这一莖幼态協核"F渲当老虑到姜二至信道动态性。

王要是擋施是乘用炽分多址fDMA方式翊对用户的动态寻址坊违:.并以妹窝丈网络结构和预车规划痢m敢再用方式.达到扩大走需无苓范国和帚足用户数苛烤他京札在信总动态特性匹配上.适当采用了性彼优良的橫猷涸頻方式.并刑用茶站二ixfB)分集方式抿抗之碗杼性袞轧第二代(20)以数字化为主要特征.构翩孚式蛭黑移动谢信系统它干20曲己90年代初正式去向侖用.耳*昂具有代表性的有欧洲的时分多址(TDMA) GSM (GSM Group Special Mobile, 19S9年以gar>3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xucidoQ).北姜曲田分多址(CDHA)的IS-9S 两大郭克.男外还有0*05 PDC 系统轨从技木持色上音.它杲以坟字化为荟趾牧全血地誉庭了信型5用户的二生动态特性艮湖应的匹記猎施,主要扌:丄山揑Wg:才匸TDXfA i.GSX:.K CDX<A (IS^5)方氏实观对用户的动态寻址功能.#以數字丈蜂宮闷络结杓和頡率(相位)规划冥奴戲顼(相位〉芳用方就.从麵扩大老盖般务范劇和滙足用P數殳旁上的磅求.在对信追动态特性的匹配上釆取了下面一系列抬施,(1)采甲杭干批性館优良的訣字式调制I GMSK(GSM). QPSKC1S 95).性能优良的拭干扰纠榕编码,肯枳真(GSM. (S-95K矩联码<0SM)i⑵ 彳用功率校制衣TIE抗罢京转和远近效应・这1疔CDMA方求的IS・9$尤为或負(3)采用R适应畑j (GSM)和Rake檢收(IS 95)杭坝李选摄怡衰蒂与多径干状■(4)釆用值2定肘(码如竦用恼间交织方式(GS\D和块交织方罠(1S-9S)曲加性秤罷据三代.(3G)以纟圾U业务为主翌缚征・它于*世圮初和M投人裔业化迄岀有代表性的有北芙的CDMA2000.欧汕和E*的UCDMA及我国握岀的TD SCDMA三尺系疝另外还有欧制的DECT及北美的UMC-B6.从技术上看.3G是住2G系扰适配信追与用户二垂功态約性的基瑞上又引入了业务用动态也即在3G 系统中.用户业务既可以是单一的倍音、细职国悅也可以是多嫖洌1务,且用户适择业务是幢机的,这个是第三运渤态性的引人忡禺貌大大复卒化。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 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 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考试复习题及答案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考试复习题及答案⒈概述本章节主要介绍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技术架构等内容。

⑴移动通信的定义移动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电技术实现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并提供语音、数据、图像等多种通信服务。

⑵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移动通信技术经历了从1G到5G的发展过程,1G时代使用的是模拟信号,2G时代采用了数字信号,并首次引入了短信功能,3G时代实现了高速数据传输,4G时代提供了更高速率和更低的时延,而5G时代则将进一步提升速率、时延和连接密度。

⑶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架构移动通信系统由移动台、基站子系统、网络和核心网组成。

其中,基站子系统负责与移动台之间的无线通信,网络负责路由、拥塞控制等功能,核心网负责移动台之间的网络互连。

⒉无线传播理论本章节主要介绍无线传播的基本原理、信道模型等内容。

⑴自由空间传播模型自由空间传播模型是指在没有任何障碍物的情况下,信号传播的数学模型。

其传播路径损耗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关系。

⑵多径衰落多径衰落是指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因遇到多个不同路径导致干扰和衰落。

多径效应可通过调制、编码和信道编码来抑制。

⑶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是指由于运动的发射器或接收器导致信号频率发生变化。

在移动通信中,多普勒效应会引起频偏和时钟漂移。

⒊移动通信系统的多址技术本章节主要介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址技术,包括频分多址、时分多址、码分多址等。

⑴频分多址技术频分多址技术是指将可用的频谱资源划分为多个子信道,每个用户使用不同的子信道进行通信。

⑵时分多址技术时分多址技术是指将时间分割为若干个时隙,不同用户在不同的时隙进行通信。

⑶码分多址技术码分多址技术是指为每个用户分配一个唯一的码片序列,不同的用户使用不同的码片序列进行通信,实现信号的分离。

⒋移动通信系统的接入技术本章节主要介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接入技术,包括TDMA、CDMA、OFDMA等。

⑴ TDMA技术TDMA技术是一种时分多址技术,将时间划分为时隙,不同用户在不同的时隙进行通信。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习题答案(2023版)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习题答案(2023版)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习题答案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习题答案⒈介绍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是指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本文档提供了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的习题答案,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移动通信技术。

⒉信号传输与调制⑴信号传输●什么是信号传输?信号传输有哪些常用的方法?●请解释模拟信号传输和数字信号传输的特点及其应用场景。

⑵调制技术●什么是调制技术?调制技术的作用是什么?●请解释调制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调制方式。

⒊无线传输与信道编码⑴无线传输●无线传输有哪些特点?请解释其与有线传输的区别。

●请说明无线传输中常见的天线类型及其特点。

⑵信道编码●什么是信道编码?信道编码的作用是什么?●请介绍常见的信道编码方式及其特点。

⒋移动通信系统架构与接入技术⑴移动通信系统架构●请介绍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架构和各个模块的功能。

●请解释移动通信系统架构中的核心网和无线接入网。

⑵接入技术●移动通信系统中常见的接入技术有哪些?请分别介绍其原理和特点。

⒌ LTE与5G移动通信技术⑴ LTE移动通信技术●请介绍LTE移动通信技术的架构和关键技术。

●请解释LTE移动通信技术中的OFDM和MIMO技术。

⑵ 5G移动通信技术●5G移动通信技术有哪些特点和应用场景?请解释其与LTE的区别。

●请介绍5G移动通信技术中的毫米波通信和大规模MIMO技术。

⒍文档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包括习题的完整答案及相关示意图,以供参考。

⒎法律名词及注释●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是一种无线通信方式,用于在移动终端之间传输语音、数据和图像等信息。

●信号传输:指将信息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的过程。

●调制技术:将低频基带信号调制到高频信号传输的过程。

●无线传输:指通过无线电波将信息传输到远距离的过程。

●信道编码:在信道传输中,对原始数据进行编码以增强抗干扰和纠错能力的技术。

●移动通信系统架构:指移动通信系统中各个模块和功能的整体结构。

●LTE:长期演进技术,是一种4G移动通信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简述移动通信的特点:答:①移动通信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②移动通信在强干扰环境下工作;③通信容量有限;④通信系统复杂;⑤对移动台的要求高。

1.2移动台主要受哪些干扰影响?哪些干扰是蜂窝系统所特有的?答:①互调干扰;②邻道干扰;③同频干扰;(蜂窝系统所特有的)④多址干扰。

1.3简述蜂窝式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说明各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

答:第一代(1G)以模拟式蜂窝网为主要特征,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开始商用的。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北美的AMPS(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欧洲的TACS(Total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两大系统,另外还有北欧的NMT 及日本的HCMTS系统等。

从技术特色上看,1G以解决两个动态性中最基本的用户这一重动态性为核心并适当考虑到第二重信道动态性。

主要是措施是采用频分多址FDMA 方式实现对用户的动态寻址功能,并以蜂窝式网络结构和频率规划实现载频再用方式,达到扩大覆盖服务范围和满足用户数量增长的需求。

在信道动态特性匹配上,适当采用了性能优良的模拟调频方式,并利用基站二重空间分集方式抵抗空间选择性衰落。

第二代(2G)以数字化为主要特征,构成数字式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它于20世纪90年代初正式走向商用。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欧洲的时分多址(TDMA)GSM(GSM原意为Group Special Mobile,1989年以后改为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北美的码分多址(CDMA)的IS-95 两大系统,另外还有日本的PDC 系统等。

从技术特色上看,它是以数字化为基础,较全面地考虑了信道与用户的二重动态特性及相应的匹配措施。

主要的实现措施有:采用TDMA(GSM)、CDMA(IS-95)方式实现对用户的动态寻址功能,并以数字式蜂窝网络结构和频率(相位)规划实现载频(相位)再用方式,从而扩大覆盖服务范围和满足用户数量增长的需求。

在对信道动态特性的匹配上采取了下面一系列措施:(1)采用抗干扰性能优良的数字式调制:GMSK(GSM)、QPSK(IS-95),性能优良的抗干扰纠错编码:卷积码(GSM、IS-95)、级联码(GSM);(2)采用功率控制技术抵抗慢衰落和远近效应,这对于CDMA方式的IS-95尤为重要;(3)采用自适应均衡(GSM)和Rake 接收(IS-95)抗频率选择性衰落与多径干扰;(4)采用信道交织编码,如采用帧间交织方式(GSM)和块交织方式(IS-95)抗时间选择性衰落。

第三代(3G)以多媒体业务为主要特征,它于本世纪初刚刚投入商业化运营。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北美的CDMA2000、欧洲和日本的WCDMA及我国提出的TD-SCDMA三大系统,另外还有欧洲的DECT及北美的UMC-136。

从技术上看,3G 是在2G 系统适配信道与用户二重动态特性的基础上又引入了业务的动态性,即在3G 系统中,用户业务既可以是单一的语音、数据、图像,也可以是多媒体业务,且用户选择业务是随机的,这个是第三重动态性的引入使系统大大复杂化。

所以第三代是在第二代数字化基础上的、以业务多媒体化为主要目标,全面考虑并完善对信道、用户二重动态特性匹配特性,并适当考虑到业务的动态性能,尽力采用相应措施予以实现的技术。

其主要实现措施有:(1)继续采用第二代(2G)中所采用的所有行之有效的措施;(2)对CDMA 扩频方式应一分为二,一方面扩频提高了抗干扰性,提高了通信容量;另一方面由于扩频码互相关性能的不理想,使多址干扰、远近效应影响增大,并且对功率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等;(3)为了克服CDMA 中的多址干扰,在3G 系统中,上行链路建议采用多用户检测与智能天线技术;下行链路采用发端分集、空时编码技术;(4)为了实现与业务动态特性的匹配,3G 中采用了可实现对不同速率业务(不同扩频比)间仍具有正交性能的OVSF(可变扩频比正交码)多址码;(5)针对数据业务要求误码率低且实施性要求不高的特点,3G 中对数据业务采用了性能更优良的 Turbo 码。

1.4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主要有几种?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采用哪种方式?答:①单工通信;②双工通信(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采用该方式); ③单双工通信; ④移动中继方式。

换算:总式:1W=0dBW=10log1W=10log1000mW=30dBm Pr(dBm)=10lgPr(mW) Pr(dBW)-10lgPr(W) ①10mW=10lg10(mW)=10(dBm) ②20mW=10lg20(mW)=13.01(dBm) ③1W=0(dBW)=30(dBm)2.1说明多径衰落对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影响。

答:①信息信号分散,信噪比低,传输语音和数据质量不佳;②可能引入尖锐的噪声,照成传输数据大量出错;③不同路径传来的信号互相相关,难以直接叠加。

增加接收电路单元的复杂度,从而提高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成本。

2.2若某发射机发射功率为100W ,请将其换算成d Bm 和dBW 。

如果发射机的天线增益为单位增益,载波频率为900MHz ,求出在自由空间中距离天线100m 处的接收功率为多少dBm ? 解:dBm dBw W 5020100==自由空间损耗dB D F L 5.71lg 20lg 2045.32=++=自由空间中距离天线100m 处的接收功率dBm dB dBm 5.215.7150-=-=2.3若载波MHzf 8000=,移动台速度h km v /60=,求最大多普勒频移。

解:αλcos vf d =Hz c vf vf d 4.443600103108001060/8630max=⨯⨯⨯⨯⨯===∴λ2.4说明时延扩展、相关带宽和多普勒扩展、相关时间的基本概念。

答:时延扩展●● 使用带宽很大的信道并不一定是带宽通信 相关带宽● 在相关带宽之内,信道是一个频率非选择性信道,信号可以顺利传输,无大的失真 ● 信号带宽超过相关带宽,信道是一个频率选择性信道 ● 从频域角度定义窄带系统和宽带系统 多普勒扩展● 多普勒扩展定义为多普勒功率谱密度标准差 ● 当信号带宽远远大于多普勒扩展—慢衰落 ● 否则快衰落信道 相关时间● 数据符号周期远远小于相关时间—慢衰落 ● 否则为快衰落信道2.5设载波频率MHzf c 1900=,移动台运动速度s m v /50=,问移动m 10进行电波传播测量时需要多少个样值?在车行驶时进行实时测量需要多少时间?信道的多普勒扩展为多少?答:①m /17.7940504050个个个接收功率瞬时测量值==λλ②s v st 2.0==③θλcos vf =,所以多普勒扩展为 Hz f m 67.316=2.6若MHz f 800=,h km v /50=,移动台沿电波传播方向行驶,求接收信号的平均衰落率。

解:74508001085.13=⨯⨯⨯=-A2.7已知移动台速度h km v /60=,MHz f 1000=,求对于信号包络均方值电平rms R的电平通过率。

解: ()22ρρπ-•==ef R N m rmsR R=ρ, 秒次/2.5192e 500==∴πN2.8设基站天线高度为m 40,发射频率为MHz 900,移动台天线高度为m 2,通信距离为km 15,利用Okumura-Hata 模型分别求出城市、郊区和乡村的路径损耗。

(忽略地形校正因子的影响)解:城市:df h h f L te re te c p lg )lg 55.69.44(97.4)75.1(lg 2.3lg 82.13lg 16.2655.6921-+---+=郊区:4.5)]28[lg(2lg )lg 55.69.44(97.4)75.1(lg 2.3lg 82.13lg 16.2655.69222---+---+=c te re te c p f d f h h f L乡村:98.40lg 33.18lg 78.4-lg )lg 55.69.44(97.4)75.1(lg 2.3lg 82.13lg 16.2655.69223---+---+=c c te re te c p f f d f h h f L )(3.1信源编码的目的是什么?答:压缩信源产生的冗余信息,降低传递这些不必要的信息的开销,从而提高整个传输链路的有效性。

3.2H.264中图像数据被分成了哪几部分?答:将图像数据分成动态矢量数据(即基本层,需要更好的差错保护)以及剩余的信息。

每个数据片的编码视频信息首先被分割成三部分并分别放到A 、B 、C 数据分区中,每个数据分区中包含的信息被分别封装到相应的RTP 数据包中通过网络进行传输。

其中,Part A 中包含最重要的slice 头信息、MB 头信息,以及动态矢量信息;Part B 中包含帧内和SI 片宏块的编码残差数据,能够阻止误码继续传播;Part C 中包含帧间宏块的编码残差数据,帧间编码数据块的编码方式信息和帧间变换系数。

3.3在移动通信中对调制有哪些考虑?答:①频带利用率②功率效率③已调信号恒包络 ④易于解调 ⑤带外辐射3.4什么是相位不连续的FSK ?相位连续的FSK (CPFSK )应当满足什么条件?为什么移动通信中,在使用移频键控一般总是考虑使用CPFSK ?答:相位不连续的2FSK 信号在码元交替时刻,波形是不连续的(开关方法所得)所谓相位连续是指不仅在一个元码持续时间连续而且在从元码kk a a 到1- 转换的时刻bkT 两个元码相位也相等满足关系式1-1-k *)(k k k k a a ϕπϕ+-=即要求当前元码的初相位k ϕ 由前一元码的初相位1-k ϕ来决定。

3.8GMSK 系统空中接口传输速率为270.83333kbit/s ,求发送信号的两个频率差。

若载波频率是MHz f 900=,这两个频率又等于多少?解:(1)s kbit R b /83333.270=,kHz R R f f f bb 4.13524212===-=∆ (2)s kbit R b /83333.270=;MHz f c 900=4bc mR f =,b c R f m 4=∴MHz R m f b8646.8994)1(2=+= MHz R m f b1354.9004)1(1=-=4.1分集接收技术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答:把接收到的多个衰落独立的信号加以处理,合理地利用这些信号的能量来改善接收信号的质量。

4.2什么是宏观分集和微观分集?在移动通信中常用哪些微观分集?答:宏观分集:用于合并两个或多个长时限对数正态信号,这些信号是经独立的衰落路径接收来自不同基站站址的两个或多个不同天线发射的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