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分析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已成为一个高技能职业,并且逐渐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重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向这个方向发展。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汽车技术的不断更新,传统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企业和学生的需求,因此,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每个教师必须正视和应对的问题。
教学改革首先要明确目标。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课程,实用性极强,学生需要掌握的是操作技巧和修理知识,因此课程设计应以培养学生实用技能为核心目标。
在课程设计中,除了强调汽车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规范外,教师应该引入最新的技术趋势和发展趋势,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获得探索的乐趣和成就感。
其次,教学改革需更新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是一种单向度的传递,教师是知识的主导者,学生则是接受者。
然而,这种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应采取更加多样化和灵活的教学模式。
比如,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资源,结合模拟实验、虚拟实验和真实实验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最后,教学改革需强化学生能力培养。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课程,真正的技术专家需要较为全面的素质和能力,如沟通协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意识和服务意识等。
因此,在课程设计中,除了注重实用技巧的培养,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竞赛和实践,让学生不仅掌握技术,更能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总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应注重培养学生实用技能、更新教学手段和强化学生能力培养。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企业和学生的需求,更好地推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实践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一、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改革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模块化教学改革前,设置的专业课程在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构造、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汽车修理、汽车电气设备、汽车电子控制装置、汽车空调等课程。
学生从学习汽车构造开始到最后进行修理实习要跨越三个学期。
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理论和实训教学相互脱节,与职业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弊端:(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在传统教学安排中,先学理论知识,在进行专业技能训练,从学习汽车构造,到最后进行修理实习,教学过程跨越三个学期,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课时,由于缺乏对汽车构造的感性认识,对汽车工作原理感觉抽象、不易理解;进入专业实习阶段时,学生虽很感兴趣,但专业理论知识遗忘很多,因无法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系统的综合技能,影响教学质量,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二)专业课程各教学环节间的相互配合不协调传统教学中,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课程和汽车修理课程在很多章节内容相互重复,而汽车电子控制装置和汽车构造则被分为两门课程,与现代汽车各系统电子控制化的发展趋势相互矛盾。
因此,教学内容不能合理统筹,有的知识可能各个子系统课程都会提及,内容重复,有的知识的学习先后顺序不协调,基础知识可能还未能全部掌握,综合运用的内容就已经开始了,知识的学习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不利于造就“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传统教学模式是先学理论知识,再进行实训课程。
以专业理论知识为本位,强调知识的传授灌输,忽视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的职业教育特色,将容易使教师产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不利于早就一支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符合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要求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四)教学内容与就业工作岗位需求脱节传统教学模式专业教学计划课程内容与生产实践相脱节,学非所用,学非所需,知识与能力联系断裂,培养出的学生无法适应用人单位需求。
浅议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
浅议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摘要】本文依据当前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现状,分析了目前高职教育该专业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合理选择教材、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采用现代化教学、改革实训教学方法等手段,努力探索一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新路子。
可为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能力培养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在高职院校中一直广受关注,是一个不断成长的专业。
但由于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专业性强、涉及的相关课程范围广,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如何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做到既突出专业性,又兼顾学生素质发展的要求,成为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当前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现状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科技含量已越来越高,从电子产品在汽车上的应用,到现代汽车诊断设备的使用、互联网在汽车维修资讯上的应用等,处处体现现代汽车维修的高科技特征。
汽车维修已不再是简单的零件修复,准确无误地诊断出故障所在,才是现代汽车维修的最高境界。
正是因为这些,汽车检测和维修专业涉及面广,学科跨度大,特别是电子和机械技术结合日趋紧密。
现代汽车修理厂的主要任务是故障诊断、换件修理及维护保养。
为满足目前汽车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各高职院校也结合自身特点,因地制宜的在此领域开展多项研究和实践,课程改革下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凸现模块性、实践性,如大量压缩原理理论课,增加实践技能课时,改善教学设施及设备,改变教学模式等。
此外,高职院校的教学对象大多是本科落榜生或由中等职业学校升上来的学生,他们不可避免的存在文化基础薄弱、思维面狭窄、对学习信心缺乏。
特别是对于本专业中的一些抽象的理论,经常表现出没有耐心、信心,而对技能实践却表现出相对浓厚的持续的兴趣。
为此,针对当前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快速发展的现状、本专业课程凸现的原理性、实践性特点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部分院校围绕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密切联系企业需求,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在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浅谈汽修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浅谈汽修专业教学改革实践随着社会发展和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汽修专业成为了越来越受欢迎的专业。
但是,传统的汽修专业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汽车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急需进行教学改革实践。
本文将就此话题进行探讨。
一、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是汽修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
传统教学模式下,专业课程的设置通常是由学校制定,教师按照设定好的课程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这种模式忽视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课程设置,导致教学内容和实际用车需求脱节。
因此,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学校应该较为重视市场需求,针对性地设置自主招生专业课程,同时引入企业合作,结合实际用车需求,进行针对性课程设置。
这样,既可以更好的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也可以提高专业教学的实用性。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汽修专业的教学方式十分关键,传统的黑板白板教学形式往往只能满足基础知识的讲解,而对于实际操作和技巧的讲解则显得不足。
因此,必须改善教学方式,使之更系统化、实用化、直观化。
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应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可以通过设计模拟车辆、车辆电路仿真等多种形式,更好地模拟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和掌握,提高学生能力。
同时,可以引入企业教学模式,将实际工作环境带入学校教学中,更加贴近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和技能。
三、教师素质的提高汽修专业教学改革实践需要优秀的教师队伍,唯有具备一定教学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
因此,学校需要加强对教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首先,可以引入优秀教师,让其成为学校教学改革实践的咨询顾问和辅导员,指导教师教学改革实践的过程。
另外,学校应该落实教师的培训计划,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和改进。
总之,在汽修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中,需要市场导向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师素质的提高。
当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汽修专业教学将更加贴近实际需求,为汽车行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中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
中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好嘛,今天咱们聊聊中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咋说呢,这个话题可大有文章,咱们得先捋一捋,大家都知道,现在社会发展这么快,汽车也成了咱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可是汽车修理工这个职业,很多人就是觉得“哦,就是修修车,顶多把发动机啥的弄弄”,其实不是这么简单的。
你要是把这工作看得那么轻松,那真是大错特错。
就拿我们中职学校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来说吧,学生们都得学好各种技术,懂得检查、维修、调试,这可不是在家里换个轮胎那么容易。
我们说的可都是专业活,什么发动机调试、变速箱修理,这可真得有点技术含量,得有真本事。
说实话,以前我们搞这些专业教学,很多时候就是靠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生听听,背背书,然后去车间里面稍微做点实操,最多就是看个车修个车,咱也不多说,反正就那么回事。
不过,现在的情况可不一样了,改革的风头可真是劲头十足!咱们不能再搞死板的教学了,得让学生真正动手,学到真本事。
你想啊,车上零部件这么多,能修的地方也不少,如果没有扎实的动手能力,光靠理论知识那可不行,真到车间去修车的时候,啥也干不成。
现在的改革,就是要让这些学生能在实践中去感受,去摸索。
比如说,咱们以前教学的时候,车间里很多设备,学员根本就没有机会真正去接触,想了解个零件的工作原理也不容易。
你想,车间一大堆车,大家挤来挤去的,有时候修理的过程还挺危险,学生不熟悉也没法真正体验。
可是现在可不一样了,车间里的设备更先进了,而且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亲自动手,老师会更耐心地指导,错了也没关系,反正就是反复练,谁没在一开始的时候碰个钉子呢?咱们还改进了教学模式,理论和实践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前老师讲理论的时候,学生只是听,讲完了就等着下课去车间看看,根本没什么互动。
现在不一样,老师讲解理论的时候,学生就能在车间里边实际操作,做着做着就能理解老师讲的内容。
这种方式真心有效,学生自己亲身体验过,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分析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传统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革。
本文将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进行分析。
传统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学生只能通过听讲和看书来了解汽车的相关知识,而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实际操作的能力。
在课程教学中应该增加实践操作的训练环节,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汽车检测与维修,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传统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教学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都不同,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来开展教学活动。
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等,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可以设置不同的选修课程,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课程,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传统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教学缺乏与产业实践结合的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与汽车产业进行合作,提供实习实训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实际的工作环境和问题,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教师应该与企业紧密合作,了解企业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之更符合企业的需求。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应该注重实践操作的训练,加强学生对汽车技术的实际应用训练,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并与产业实践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才,推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而汽车的检测与维修技术更是汽车行业中的重要一环。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也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分析。
一、教学内容改革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汽车结构与原理、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电子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随着汽车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的各个部件和系统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因此教学内容也需要不断跟进。
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增加对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领域的介绍与讲解,让学生了解最新的汽车技术和发展趋势。
还可以加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与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教学方法主要是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的环节。
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引入案例教学、项目驱动等实践性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还可以引入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
还可以加强与企业合作,引入企业导师和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三、实践环节改革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的实践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实际操作,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在实践环节上可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可以增加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实训课程的实践时间和课时,增加实训场地和设备的投入,提供更好的实践条件。
还可以开展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竞赛、实训基地实习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不断跟进最新的汽车技术和发展趋势,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才能更好地培养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才,满足汽车行业的发展需要。
浅议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
2012年9月第25期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在高职院校中一直广受关注,是一个不断成长的专业。
但由于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专业性强、涉及的相关课程范围广,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如何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做到既突出专业性,又兼顾学生素质发展的要求,成为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当前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现状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科技含量已越来越高,从电子产品在汽车上的应用,到现代汽车诊断设备的使用、互联网在汽车维修资讯上的应用等,处处体现现代汽车维修的高科技特征。
汽车维修已不再是简单的零件修复,准确无误地诊断出故障所在,才是现代汽车维修的最高境界。
正是因为这些,汽车检测和维修专业涉及面广,学科跨度大,特别是电子和机械技术结合日趋紧密。
现代汽车修理厂的主要任务是故障诊断、换件修理及维护保养。
为满足目前汽车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各高职院校也结合自身特点,因地制宜的在此领域开展多项研究和实践,课程改革下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凸现模块性、实践性,如大量压缩原理理论课,增加实践技能课时,改善教学设施及设备,改变教学模式等。
此外,高职院校的教学对象大多是本科落榜生或由中等职业学校升上来的学生,他们不可避免的存在文化基础薄弱、思维面狭窄、对学习信心缺乏。
特别是对于本专业中的一些抽象的理论,经常表现出没有耐心、信心,而对技能实践却表现出相对浓厚的持续的兴趣。
为此,针对当前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快速发展的现状、本专业课程凸现的原理性、实践性特点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部分院校围绕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密切联系企业需求,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在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当前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存在问题分析2.1教学模式单调迄今为止,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教学模式仍较单调,传统的“课堂教学+理论实践”仍是主要的教学形式,但由于教师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落后,不能适应高职院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特点和需求,致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上存在严重的脱节,而且不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操作,都是沿袭“老师讲,学生记;老师做,学生模仿”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但抽象、枯燥,而且难于理解,学生根本不能被吸引,也难以达到教学目的。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分析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与变革,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
在这个过程中,教学改革成为关键。
本文将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三个方面分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
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
传统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内容主要以汽车结构原理、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维修工具与设备等为主要内容,而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汽车网络化等新技术的出现,也要求教学内容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
在课程教学内容上,应该加强对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汽车网络化等新技术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这些新技术,以适应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教学方式的改革也是教学改革的关键。
传统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教学方式主要以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为主,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学生对实际操作能力的需求。
应该结合实际工作需求,增加实际技能操作训练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例如开展实际汽车维修案例分析、故障排除训练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够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增强实际工作能力。
教学资源的改革也是教学改革的必要内容。
传统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的教学资源主要以教材、实验设备为主,但是这种教学资源不能满足学生对汽车维修技术的需求。
应该加强和扩大教学资源的建设,例如建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实训基地,引进国际先进的汽车维修技术设备及仪器,培养学生对汽车维修技术的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还可以通过与汽车维修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将企业的实际工作场景融入到教学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实际工作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需要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三个方面入手,与时俱进,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不断完善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汽车维修技术的理解和掌握,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需求。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分析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作为汽车技术领域的重要一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显得十分紧迫。
本文将就现阶段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分析,以期对课程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一、课程现状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作为汽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主要涉及汽车系统的检测和维修技术。
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的汽车专业都设置有这门课程,并且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汽车结构与原理、汽车电器与电子、汽车动力系统、汽车底盘系统、汽车维修设备与工具等方面的知识。
现阶段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存在一些问题:1. 教学内容滞后。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新型汽车系统不断涌现,传统的教学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
2. 缺乏实践环节。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是现阶段的教学更多地依赖于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真实的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践环节。
3. 师资力量不足。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需要老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而目前我国这方面的优秀师资力量相对不足。
4. 缺乏与行业的紧密联系。
现阶段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缺乏与行业的紧密联系。
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得现阶段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教学效果受到了限制,也制约了汽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改革针对上述问题,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教学改革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教学内容更新。
针对现阶段汽车技术的最新发展,应该及时更新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加入最新的汽车系统知识和技术。
2. 强化实践环节。
在课程教学中应该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际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加强与行业的联系。
学校应该与汽车行业建立紧密的联系,邀请行业专家参与到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中,使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保持一致。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作为汽车行业中的重要领域之一,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在各类汽车相关专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传统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无法满足行业需求,亟待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一、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随着汽车科技的发展,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
传统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主要侧重于汽车的机械结构、发动机原理、传动系统等基础知识,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传统的课程内容已经不能满足行业的需求。
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引入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等内容,使课程内容更加贴合实际,更符合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传统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教学主要依靠课堂讲授和实验操作,然而这种教学方式往往比较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需要引入多种教学手段,如实验模拟、虚拟仿真、多媒体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开设实训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更好地掌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的实际操作技能。
三、师资队伍的提升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领域,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有必要提升师资队伍的素质,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同时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以更好地满足行业需求。
四、实践环节的加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需要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
学校可以与汽车维修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让学生参与实际的汽车维修工作,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
五、就业导向的教学模式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具备一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的专业人才,因此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应该更加注重就业导向。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分析随着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职业领域。
传统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汽车产业的需求,有必要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针对传统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
传统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主要以理论知识的灌输为主,而忽视了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
学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课堂上通过听讲和看书来获取知识,而缺乏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
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面对实际工作时缺乏实践经验,难以胜任工作岗位。
针对问题,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思路是多方面的。
需要调整课程设置,加强实践研究式的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深入理解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教学内容需要同步更新,结合最新的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引入先进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教学改革还需从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进行调整。
传统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讲述和传授知识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现代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改革需要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多媒体教学、互动式教学、问题驱动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学改革还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很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的教师虽然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无法真正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需要加强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教师的培训,引入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课程教学,培养具备丰富实战经验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改革还需要加强与企业合作,促进校企合作。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需要紧密结合汽车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学校需要积极与汽车制造企业、汽车维修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制定教学大纲、实践操作环节和实习实训计划,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实际工作需求的教学资源和实习机会。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探讨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时间较短,教学体系尚不成熟,许多问题诸如专业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室建设、课程建设等都存在问题,从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基本条件建设、教学与教学管理等多个方面对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标签:汽车检测与维修;课程体系;教学改革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1.1专业定位与建设思路专业定位做了以下的调整:(1)服务区域调整:服务区域调整为面向“武汉1+8”城市圈“、湖北省,服务湖北经济。
(2)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的调整:弱化学生汽车及零部件设计方面能力培养,主要培养学生汽车维修能力。
(3)就业岗位的调整:调整为主要针对汽车维修、事故车定损与理赔、二手车鉴定等汽车售后服务方面工作。
(4)将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培养纳人培养目标,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融人教学中。
调整培养目标的同时,我们确立了专业的建设思路:选好切人点,推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切入点:项目教学,课堂车间合一),构建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按照工作环境建设教学环境。
稳步推行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汽车维修岗位技能要求为重点,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形成“项目教学”、“课堂车间合一”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1.3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试点后我们逐年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每年都通过深入到多家汽车维修企业调研,进行人才需求分析,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学生应具备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分析,核心工作过程分析,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2教学基本条件建设2.1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情况我们专业制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引入竞争机制。
真正落实吸收企业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到我们专业任教,加快建设兼职教师资格和其它专业技术职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用人制度上要“学历”和“能力”并重,“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派专业教师到维修工厂锻炼,提高操作技能,吸收新技术、收集新信息。
[汽车检测,教学方法,手段]浅谈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浅谈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随着汽车时代的到来,汽车已经走进千家万户,这就加大了汽车类专业人才的需求,而且对这类人才的能力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培养汽车类专业人才的学校,加强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针对我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合理的根据学情和我校实训条件,寻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措施等方面的改革,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宗旨,以促进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为根本,把符合本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得以大力推广。
一、改革的基本目标为了是我系四个汽车相关专业(含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技术)组成的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扎实提高,力求通过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改革试点。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是我院省级重点建设专业,针对目前我们对用人单位的人才质量需求调研,发现新入职的学生对工作和社会的适应能力较差,企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与实际人才输送质量还略有差距,根据高职生的特点和我院的实训设施等实际情况,把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方向。
采用模块式的课程体系,导入项目教学法;让学生明确工作任务、带着工作任务去学习,在实践操作中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得到提升。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做法针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实施以下四个方面的改革:(一)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收到良好效果在改变教学方法和创新教学模式基础上,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课上学习和课外学习相结合的方法,一要围绕企业岗位能力需求设置教学内容,同时实行开放式的实训室管理制度,为学生提供课上与课外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二要让学生参与各种汽车相关活动,社会车展、技能竞赛等活动,使学生的实际技能水平、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使学生从老师要我学转变为我要主动学,在课程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
开发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材《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根据教材中各学习情境中要求,实际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分组讨论、技能竞赛和角色扮演等方法。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分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是汽车相关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技能水平和未来的就业前景。
现行的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教学内容陈旧、学生参与度低、教学方法单一等等。
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应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与优化。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课程内容需要及时调整和补充。
可以通过邀请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等进行备课,开设专题讲座等方式,及时了解最新的汽车技术发展动态,并将这些最新的知识和技术融入到课程中,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传统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讲解和演示,学生被动接受。
这种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丧失和学习动力的下降。
改革的关键是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可以通过引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参与来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这门课程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是一个方面,学生还需要进行实际操作来提高自己的实际能力。
在教学中应注重实践操作的环节,特别是联合企业进行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汽车维修和检测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到实际的工作中,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要加强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学校需要加大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力度,不仅要提供相关的培训和进修机会,还要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和行业交流。
只有教师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素质,才能够更好地将最新的汽车技术和知识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内容更新、学生参与度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和教师专业素质提高等。
只有通过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出适应汽车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浅议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
很多高职院校在培养方 向和课程设置上与本科学历教育和中 职教育产生交叉 , 定位模 糊。 从而使学生在适应汽车维修市场 上 的需求方面 , 甚至赶不上中职院校 的学生 。同时 , 高职层次
本专业教材的编写严 重滞后于汽车技术的发展 ,实践教材没
理理论课 , 增加实践技能课 时 , 改善教学设施及设 备 , 教 改变
及的相关课程范 围广 , 因此, 在教学实践 中如何突 出职业教育 特色 , 到既 突出专业性 , 做 又兼顾学生素质发展 的要求 , 成为 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 中迫切需要解决 的问题。 教 学模式仍 较单调 , 传统 的“ 课堂 教学 + 理论 实践” 是主要 仍
的教学形式 , 由于教师课 堂教学组织形 式落后 , 能适应 但 不 高职院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特点和需求 . 致使理论
部分 院校围绕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 的人才培养 目 , 标 密切联
系企业需求 , 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 的探索与研究 , 在理论教
学和实训教学方面都进行 了改革 ,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
又是一个 涉及面广阔的专业 , 教师 的理论 知识 和实践经验 同
等重要 , 特别是需要一批有着丰 富实践经验 和动手能力 的并
21 教 学 模 式 单 调 .
迄今 为止 , 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汽车检测 与维修专业 的 s INc c E E&T c E HN。 。G s。N 科技视界 I4 L Y VII 3 1
S in e& Te h do Vi o ce c cn  ̄  ̄ n
21 0 2年 9月第 2 5期
教学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上存在严 重的脱节 , 而且不论是理论 教学还是 实践操作 , 都是沿袭 “ 老师讲 , 生记; 学 老师做 , 学生 模仿” 的课堂教学模式 , 不但抽象 、 枯燥 , 而且难 于理解 , 学生
浅谈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现代化教学改革
浅谈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现代化教学改革摘要:新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使现代汽车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理念有一个全新的突破。
为适应现代维修企业的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在汽车教学中,要求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理念要进行相应的变革,创建新的适应汽车工业及其新技术的发展要求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汽车维修新技术教育模式一、关于教学的改革1.分层次教学,德与才兼顾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技校教学没有根本性的区别,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
在分层次教学和作业布置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能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长,学有所得,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在学校推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其教学环境接近企业化,即教室、实习实验室、生产车间形成一体化教学环境。
在课程的组合上淡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界线,以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为主,把本岗位应该具备的各种综合能力分解为相应的功能模块,对应于一种或几种能力,按功能模块组成新型课程体系。
在加强实践技能培养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就业意识、思想品德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职业素质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及开展各式各样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
2.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1)教师安排一体化。
为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应使专业理论与技能培训的教学任务融为一体,即同一科目的专业理论与实习都得由同一位教师担任,实行任课教师教学科目负责到底的教学管理方法。
(2)教、学、做三项合一。
用理论的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也边讲边演示边拆装,学生边听边训练。
教师手把手地教,学生当场操作验证,教师在做示范时,对于关键部分着重示范,难以掌握的部分反复示范,同时重点讲解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并设置一定的悬念,启发学生去思考,教师示范后,让学生分组进行相同的操作,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要时设置故障现象,让学生分析判断,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实习的趣味性。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探究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探究摘要: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对汽车检测和维修人员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职院校是培养相关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型人才。
然而调查发现,目前国内大部分中职院校的汽车检测与维修课程教学模式落后,课程创新与先进性不足,制约着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发展。
为此,中职院校应加强对汽车检验与维修实训活动的改革与优化,从而提高其教育质量。
基于此,本文就相关内容做了详细的探讨,以期能提高该专业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汽车检测;维修技术;教学改革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场所,而在中职院校技术人才的培养中,其实践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将直接关系到院校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前景,因此,中职院校必须不断地完善和优化实践教学活动。
对中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进行深入地探讨,是提高中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1 中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人才培养现状1.1 教学内容陈旧目前,一些中职院校在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教学内容陈旧的问题,尤其是教材方面的问题,其中许多教学内容都比较陈旧,但在汽车检验与维护方面,其技术仍在不断发展与创新,导致教学内容过时。
第一,课本上的检测和维护方法比较落后,很多技术已在现实生活当中被淘汰掉,就算学生们掌握了课本上的内容,仍然存在与实际维修工作存在脱节的问题。
第二,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一些汽车在总体结构上也会发生变化,部分中职院校并没有将更新后的标准、内容纳入专业教材中,造成了在工作中对车辆故障检测不彻底,给学校的教学工作带来负面评价,进而影响到学校的正常发展。
1.2 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用人标准不符汽车是一种结构比较复杂的综合性机械,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时,主要从事汽车维修、检测、保养等方面的工作,因而对其职业技能的要求也比较高。
从各院校的专业设置来看,目前大部分院校重视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力的培养,而对实务的运用却很少,这使得人才培养目标与现实需求背道而驰。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分析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也越来越重要。
而如何教授这门课程,使学生能够掌握先进的汽车技术,成为了汽车学院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现状出发,分析当前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教学的不足,以及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的路径。
一、现状分析目前大部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和内容都比较传统化,主要有以下不足之处:1.内容过时传统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主要关注汽车的发动机、变速器等传统机械部件,而现代汽车涉及的技术更加全面和复杂,如电子控制、网络技术等,这些内容却被忽视。
2.教学适应能力不足行业发展快速变幻,在技术的更新换代方面,汽车学院的课程更新较慢。
教师教育水平、教育资格和经验及校企联合探讨及产业合作也相对薄弱,使得许多先进的汽车技术不能及时传授给学生。
3.实践环节不足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实践性很强,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有充分的实践掌握技能的机会。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实践环节相对较少,无法达到使学生技术熟练的目的。
二、改革路径为了使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更加符合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教学改革不可避免。
在提高课程教学水平方面,可以考虑以下路径:1.重新设计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应当尽可能地囊括现代汽车技术的新动态。
如扩大对汽车电子控制、网络技术等方面的涵盖,使课程更能够适应当前的技术发展。
2.增强教师教育能力从培养教师的角度看,汽车学院需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经验,常态化开展教学技能提高活动,探讨教学方法、教学新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意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使其更能够与企业合作,掌握最新技术动态。
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给予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如登车检查、试车诊断、实车修理实验等,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技能和知识。
并应常态化开展校企合作计划,引导教师家校共治育人,营造友好的学习氛围。
三、结语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是必然和迫切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摘要】本文依据当前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现状,分析了目前高职教育该专业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合理选择教材、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采用现代化教学、改革实训教学方法等手段,努力探索一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新路子。
可为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能力培养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在高职院校中一直广受关注,是一个不断成长的专业。
但由于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专业性强、涉及的相关课程范围广,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如何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做到既突出专业性,又兼顾学生素质发展的要求,成为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当前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现状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科技含量已越来越高,从电子产品在汽车上的应用,到现代汽车诊断设备的使用、互联网在汽车维修资讯上的应用等,处处体现现代汽车维修的高科技特征。
汽车维修已不再是简单的零件修复,准确无误地诊断出故障所在,才是现代汽车维修的最高境界。
正是因为这些,汽车检测和维修专业涉及面广,学科跨度大,特别是电子和机械技术结合日趋紧密。
现代汽车修理厂的主要任务是故障诊断、换件修理及维护保养。
为满足目前汽车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各高职院校也结合自身特点,因地制宜的在此领域开展多项研究和实践,课程改革下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凸现模块性、实践性,如大量压缩原理理论课,增加实践技能课时,改善教学设施及设备,改变教学模式等。
此外,高职院校的教学对象大多是本科落榜生或由中等职业学校升上来的学生,他们不可避免的存在文化基础薄弱、思维面狭窄、对学习信心缺乏。
特别是对于本专业中的一些抽象的理论,经常表现出没有耐心、信心,而对技能实践却表现出相对浓厚的持续的兴趣。
为此,针对当前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快速发展的现状、本专业课程凸现的原理性、实践性特点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部分院校围绕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密切联系企业需求,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在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 当前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存在问题分析2.1 教学模式单调迄今为止,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教学模式仍较单调,传统的“课堂教学+理论实践”仍是主要的教学形式,但由于教师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落后,不能适应高职院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特点和需求,致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上存在严重的脱节,而且不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操作,都是沿袭“老师讲,学生记;老师做,学生模仿”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但抽象、枯燥,而且难于理解,学生根本不能被吸引,也难以达到教学目的。
2.2 课程体系划分不合理多数高职院校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仍然以学科为主,过于强调教材的系统性。
从而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汽车理论后,等到动手投入修理和检测等实践任务时,学过的理论早已忘记,也就根本谈不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2.3 定位模糊、教学内容过时由于汽修行业的发展和市场对人才的需要,所有的院校几乎都开设有相应的专业。
这其中不仅有本科院校,还有中等职业学校。
高职教育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区别于其他两种类型的教育,定位应该在哪里呢?事实上我们观察的现象是,很多高职院校在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上与本科学历教育和中职教育产生交叉,定位模糊。
从而使学生在适应汽车维修市场上的需求方面,甚至赶不上中职院校的学生。
同时,高职层次本专业教材的编写严重滞后于汽车技术的发展,实践教材没有做到和本校实际相配套。
例如汽车维修工职业技能考核,仍停留在东风和解放等车型上等,远远落后于现实生产的要求。
2.4 教师的知识技能水平有待提高现在的汽车维修本身是一个技术更新很快的行业,对教师而言,无论理论课教师还是实训指导教师若长期脱离生产实践,必然面临知识、技能落后的状态。
同时,汽车维修专业又是一个涉及面广阔的专业,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同等重要,特别是需要一批有着丰富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的并懂得教学规律的实训指导教师。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学规模的扩张,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规模也在扩张。
但由于全国几乎没有该专业师资培养基地,专业教师来源缺乏,数量不足。
因此,我们必须有一套完善的师资培养、不断引入更新的机制,确保教师自身的技术、技能“新鲜”。
2.5 教学设备投入受限经过近几年的投入,各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设备在数量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汽车制造技术不断进步,汽车维修技术也在不断更新。
而因为投资成本和周期的原因,教学设备难以持续及时更新,这就造成了教学设备跟不上不断发展的新技术。
3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探索3.1 合理选择专业教材,编制与时俱进的校本教程现在出版社的各种汽修专业教材很多,在选择教材时,应该依据以下原则:一是要尽量选择通用性强的优秀教材。
内容文字准确、简练、流畅,插图正确清晰,文图配合恰当,内容阐述条理清晰,富有启发性,便于自学。
二是教材的教学内容一定要与时俱进。
要选择切合汽车检测维修一线需要、反映汽车维修最新发展动态的内容,对那些已经过时的内容要坚决地删除。
三是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依托。
要与“4s”店的汽车检测与维修培训教程相适应,通过选定原厂资料,使检测的参数更真实,更实际。
实践课程应由授课教师编写指导书,将其作为校本教材。
这样可以使校内的实训设备与实训内容相匹配,教材的内容也更有针对性。
在编写教材过程中,要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力求使教材更贴进汽修行业,更具实用性和可读性。
3.2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推行高职教学的重点所在。
我们应采用“引进来,送出去”的方法,一方面积极引进具有高素质、丰富实践技能的专业教师。
特别是在对骨干教师的引进时,尽量引进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方向的,最好在维修企业里有几年工作经验的优秀人才。
另一方面组织专业教师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和到企业实习挂职锻炼。
在职专业主讲教师要定期送到专业培训学校进行相关专业培训,每年暑期派汽车专业教师到企业调研与挂职锻炼。
通过培训或调研,不仅有助于专业教师快速掌握本课程专业技术,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了解企业的需求;更有助于教师在开展教研活动时,以更贴近生产第一线的思路,制定教学计划、编写工学结合教材,以及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
此外,还可以借助“外脑”,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效果。
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和教学指导,带动教师总体素质的提高。
聘请维修企业的技术总监来校帮助专业教师了解企业对人员素质的具体要求,并指导专业教师按企业的规范要求进行技能操作。
3.3 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促进感性到理性的提升1)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
是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的教学途径,也为过去“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加墨水”的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多媒体教学能照顾学生个性差异,为个性化教学创造物质条件,在单位时间内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特别是在对汽车零件工作原理和汽车发动机拆装过程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凭借多媒体课件的声像手段创造教学意境,带领学生走出教材,开发思维。
通过演示课件,使授课方式变得方便、快捷,这样不仅节省了教师授课时的板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更有利于学生对汽车拆装顺序的熟悉,同时也可以减少在实际操作中的设备损坏。
2)先进教学设备和计算机仿真模拟教学软件的投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是一个对实训环节要求较高的专业,实训设备投入非常大。
但从目前实际来看,即便是个别设备较好的学校,其耗材的消耗量也达不到发达国家的实训强度,而按照汽车行业的产品特点,同一功能的具体产品结构形式多样,学校对这些零部件实物的收集不可能面面俱到。
所以,现阶段多媒体教学资源对弥补实训条件的不足起到极大的补充作用,如在整车电路故障诊断实训时,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教学软件,使学生在软件上熟悉全车故障诊断,并能正确对全车故障进行排除,最后再通过整车实战训练巩固就达到应有的实习效果,这样既便于老师的考核,也更有效地直观地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
3.4 加强实训与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1)坚持理实一体化教学,把理论教学搬进实训室专业理论课和实训课同时在实训室进行,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有问题现场提问,现场解答,这样既锻炼了同学“真枪实战”的动手能力,又增强了师生感情交流。
如上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时,老师可以分系统讲解,边讲理论知识,边实际操作演示。
这比上一般的理论授课的有效性有了极大提高,还增加了趣味性。
同时,为学生安排单独的实训课,由学生自已动手去大量练习,教师在巡视指导。
2)注重实践操作,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首先,学校的汽车实训室针应对本专业学生实行工作时间全方位开放,从而方便学生课余时可以到实训室实践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积极引导学生以小组交流讨论,或向实训指导老师请教等方式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其次,可以利用汽车实训室对学校内员工以及相关部门的汽车进行保养与维修,学生可以和老师一起动手参与,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寒暑假时,积极为学生联系到维修厂实习锻炼的机会,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完善顶岗实习计划。
应该将学生毕业前最后一个学期作为顶岗实习期,通过积极联系,多渠道建立学生顶岗实习基地,真正做到工学结合,实现双赢,使职业教育具有(下转第242页)(上接第144页)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3)积极创造条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方面,鼓励学生在业余时间成立“兴趣小组”进行实践教学活动,主要围绕发动机故障诊断和整车电器故障诊断开展兴趣教学。
许多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都反映:这种教学拓展了专业知识,对他们实际工作学习技术很有帮助。
另一方面、经常组织和参加一些与汽车有关的知识、技能竞赛,如汽车知识竞赛、汽车维修技能大赛、汽车维修技能鉴定、汽车维修行业就业形势报告会等有益活动。
4)加强就业指导,正确引导校园行业氛围。
重点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岗位意识,加强与客户沟通交流的培养,文明礼貌的教育等,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胜任工作岗位。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改革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事,而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中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旨在针对当前该专业的教学和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为高职院校不断尝试、摸索出一条适合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教学路子作一初步的引领。
【参考文献】[1]王敬,王勇.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2).[2]唐培忠.《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教学探讨[j].职业,2008(2).[3]毛军鹏.《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科技资讯,2011(36).[4]柳冬花.《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教学中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能力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11,09.[5]张文科,王坤.浅谈高职课程《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教学方法[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08).[责任编辑: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