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科学家的经典励志故事
关于科学家的励志故事大全

【导语】世界因为有了科学家们的智慧和付出才有了现在的科技化⽣活。
下⾯是整理分享的关于科学家的励志故事⼤全,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顿的故事】 ⽜顿是世界闻名的科学家。
⽜顿⼩时候很喜欢动物。
有⼀次,他的朋友送给他⼀只狗和⼀只猫,⽜顿收到礼物⾮常⾼兴,⽆微不⾄地照顾着他的新朋友,为了便于狗和猫出⼊房间,⽜顿在门边挖了两个洞,⼀个⼤⼀个⼩,有⼈问他,你为什么要挖⼀⼤⼀⼩两个洞呢,⽜顿回答说:“狗从猫洞⾥能过去吗?” ⽜顿的童年是不幸的,出世前三个⽉爸爸就去世了。
两岁时,妈妈⼜改嫁到邻村。
⽜顿只好与外婆相依为命。
他从不乱花钱,的爱好就是搞⼀些⼩⼯艺,把零⽤钱聚起来,买了锯⼦、钉锤等⼀类⼯具,⼀放学就躲在房⼦⾥敲敲打打。
⽜顿学习时精神很专注。
有⼀次煮鸡蛋,⼼⾥想着数学公式,竟误把⼿表当作鸡蛋丢进了锅⾥。
还有⼀次,从早晨起就计算⼀个问题,中饭都忘了吃。
当他感到肚⼦饿时,已暮⾊苍茫。
他步出书房,⼀阵清风,感到异常的清新。
突然想到:我不是去吃饭吗?怎么⾛到庭院中来了!于是他⽴即回头,⼜⾛进了书房。
当他看到桌上摊开的算稿时,⼜把吃饭的事忘得⼀⼲⼆净,⽴即⼜伏案紧张地计算起来。
【丁肇中的故事】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祖籍中国⼭东省⽇照市,1936年1⽉27⽇⽣于美国密执安州安阿伯,中学时代是在台湾度过的。
1956年丁肇中⼊美国密执安⼤学学习,1960年获硕⼠学位,1962年获博⼠学位。
1963-1964年在欧洲核研究中⼼⼯作,1964-1967年在美国哥伦⽐亚⼤学⼯作。
1967年起任美国⿇省理⼯学院物理系教授,1977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
丁肇中主要从事⾼能实验物理、基本粒⼦物理、量⼦电动⼒学、γ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等⽅⾯的研究。
他最杰出的贡献是在1974年,与⾥希特各⾃独⽴地发现了J/ψ粒⼦。
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2年夏,丁肇中实验⼩组利⽤美国布鲁克海⽂国家实验室的质⼦加速器寻找质量在1.5×109eV~5.5×109eV之间的长寿命中性粒⼦。
科研逆袭的事例

科研逆袭的事例
1.玛丽·居里:波兰出生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因其在放射性领域的开创性工作而著名。
尽管她的早期生活困苦,且在成为母亲后才开始接受大学教育,但她最终在巴黎索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成为第一个获得两项诺贝尔奖的女性。
2.斯蒂芬·霍金: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黑洞理论和宇宙学领域的先驱。
尽管患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霍金仍然通过他的研究和学术成就为科学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3.埃德蒙·哈雷:英国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他通过研究彗星的轨道,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哈雷也是一位气象学家和气象学先驱。
4.艾米丽·奥斯特姆沃西:美国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她以研究疟疾和艾滋病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的影响而闻名。
她的研究对于全球卫生和经济政策有着深远的影响。
5.丽莎·兰道尔: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她以研究暗物质和暗能量而著名。
兰道尔也是一位杰出的科普作家和教育家。
6.托马斯·爱迪生:爱迪生是一位美国发明家和企业家,以发明留声机、电灯泡、电影放映机和摄影机等闻名。
尽管他在童年时期曾被认为智力发育迟缓,且只在学校接受了三
个月的教育,但他通过自学成为了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发明家。
7.斯蒂芬·霍金: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黑洞辐射理论的重要贡献者。
尽管霍金在21岁时被诊断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但他通过自己的毅力和智慧,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家之一。
8.屠呦呦:中国药学家,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在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科研工作,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取得了重大成果。
霍金的励志事例(通用9篇)

霍金的励志事例霍金的励志事例(通用9篇)霍金是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霍金的励志事例,欢迎阅读。
霍金的励志事例篇1科学家霍金小时候的学习能力似乎并不强,他很晚才学会阅读,上学后在班级里的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而且因为作业总是“很不整洁”,老师们觉得他已经“无可救药”了,同学们也把他当成了嘲弄的对象。
在霍金12岁时,他班上有两个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赌,说他永远不能成材,同学们还带有讽刺意味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爱因斯坦”。
谁知,20多年后,当年毫不出众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师级人物。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原来,随着年龄渐长,小霍金对万事万物如何运行开始感兴趣起来,他经常把东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们恢复组装回去时,他却束手无策,不过,他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责罚他,他的父亲甚至给他担任起数学与物理学“教练”。
在十三四岁时,霍金发现自己对物理学方面的研究非常有兴趣,虽然中学物理学太容易太浅显,显得特别枯燥,但他认为这是最基础的科学,有望解决人们从何处来与为何在这里的问题。
从此,霍金开始了真正的科学探索。
霍金的励志事例篇2斯蒂芬·威廉·霍金,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与宇宙论家,是当今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还被称为“宇宙之王”。
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起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
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即随着时间的增加黑洞的面积不减。
这很自然使人将黑洞的面积与热力学的熵联系在一起。
史蒂芬·霍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这个时候他的家乡伦敦正笼罩在希特勒的狂轰滥炸中。
这迫使霍金一家搬离海格特的家园,迁到牛津避难。
他们在霍金诞生后又回到了伦敦。
关于霍金的励志故事(精选10篇)

关于霍金的励志故事(精选10篇)引言霍金(Stephen Hawking),是英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宇宙学家和科普作家,因其在黑洞理论和宇宙学方面的贡献而闻名于世。
然而,除了他的科学成就,霍金的故事也是一个真正的励志故事。
他在面对重大健康挑战和身体残疾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顽强的求知精神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不断地追寻知识,启发了无数的人。
以下是关于霍金的十个励志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坚韧和无畏精神,激励着我们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困难和挑战。
1. 无声的思绪人类所能想象的事物是有限的,而宇宙的无穷是可以无限想象的。
霍金被诊断出患有渐冻症后,逐渐失去了语言表达的能力。
然而,他没有放弃,而是利用一台电脑辅助通讯设备来与外界交流。
这让我们明白到,即使失去某一种能力,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表达自己,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
2. 顽强的求知欲我们身处一个令人惊叹的宇宙,而且这个宇宙正在不断地扩展。
尽管面临着健康上的困难,霍金仍然保持着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他不断研究和探索宇宙的奥秘,深入研究黑洞和时间的本质。
他的精神鼓舞我们不要放弃追求知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不懈,不断前行。
3. 超越身体的限制不要把你自己限制在某种特定的方式中,去追求你的激情。
尽管身体大部分时间无法动弹,霍金并没有被困在自己的身体之中。
他超越了身体的限制,用大脑和智慧去追求他的激情。
这激励着我们要勇敢面对自己的困境,找到超越困境的方式和途径。
4. 跨越边界的思想不要害怕错误。
只有从错误中得到教训,才能更好地向前迈进。
霍金是一个大胆的思想家,他的许多理论在当时都是非传统、非常规的,甚至遭到了大多数人的质疑和否定。
然而,他从不害怕被别人看作异类,勇于跨越边界,坚信自己的理论。
这提醒着我们要保持开放的思维,勇于尝试和接受新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5. 坚定的目标如果你对某件事情确信无疑,那么你就不需要听取别人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霍金始终坚信自己的理论,不受他人影响。
科学家励志小故事

科学家励志小故事生活是自己选的,即使错了也要忍着走下去。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科学家励志小故事,供大家参阅!科学家励志故事:爱因斯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于德国一个犹太人家庭。
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科学革命的旗手,是人类历史中最具创造性才智的人物之一他一生中开创了物理学的四个领域: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宇宙学和统一场论。
他是量子理论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他在分子运动论和量子统计论等方面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爱因斯坦在科学思想上的贡献,在历史上也许只有牛顿和达尔文可以媲美。
同时,爱因斯坦还以极大的热枕关心社会进步,关心人类命运,反对侵略战争,反对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反对名族压迫和种种种族歧视,并为此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综观爱因斯坦的一生,可以说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一个富有哲学探索精神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个有强烈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世界公民。
他的一生崇尚理性,努力使科学造福于人类,把真、善、美融为一体科学家励志故事大全故事。
199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逝世于美国。
遵照他的遗嘱,不举行任何活动,不立纪念碑,骨灰撒在永远对人保密的地方,为得是不使任何地方成为圣地。
科学家励志故事:弗莱明与青霉素弗莱明出生在苏格兰的亚尔郡,他的父亲是个勤俭诚实的农夫,生了八个孩子,弗莱明是最小的一个。
由于家道中落,他不能完成高等教育,十六岁便要出来谋生;在二十岁那年,承受了姑母的一笔遗产,才可以继续学业。
二十五岁医学院毕业之后,便一直从事医学研究工作。
在1928年,弗莱明在伦敦大学讲解细菌学,无意中发现霉菌有杀菌作用,这种霉菌在显微镜下看来像刷子,所以弗莱明便叫它为“盘尼西林” (Penicillin 的原意是有细毛的) 。
从这时开始,弗莱明便对盘尼西林作系统的研究,到了1938年,盘尼西林才正式在病人身上使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盘尼西林救活了无数人的生命。
弗莱明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
他不尚空谈,只知默默无言地工作。
科学家诺贝尔的励志故事(最新12篇)

科学家诺贝尔的励志故事(最新12篇)名人故事:诺贝尔篇一感情的十字架诺贝尔认为自己长相丑陋,不会得到真正的爱,加上工作的繁忙,对母亲的依恋等,他很早就下决心献身科学,在创造发明中寻求心灵安慰。
虽然他富有且名满天下,一生中许多时间住在繁华热闹的巴黎,但却很少参加社交活动,人们对他的内心世界、他的个人生活不甚了解,只知道他是个孝子,一个古怪、孤独的富翁。
实际上,诺贝尔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有自己的烦恼、苦闷、失落。
在60多年的岁月中,他曾义无反顾地排除障碍,向科研领域进军,建立起巨大的工业王国。
然而,他也曾陷入感情的漩涡,备尝爱情的酸甜苦辣。
1876年,诺贝尔与一位在花店工作的女士莎菲娅·赫斯在维也纳邂逅。
莎菲娅出身寒微,所受教育很少,但是开朗、单纯、漂亮。
认识诺贝尔后不久她便辞去了工作,诺贝尔在巴黎给她买了房子、请了家庭教师,希望她专心学习、提高自己。
他把莎菲娅当做未婚妻,并准备带她去见自己的母亲。
然而,莎菲娅却无意去了解巴黎、了解法国文化、了解诺贝尔的事业,对学习也很快失去了兴趣,她只希望诺贝尔与她长相厮守。
这使诺贝尔很苦恼。
诺贝尔意识到,莎菲娅身上没有一条符合母亲的标准。
自己的家庭、事业与莎菲娅之间有着太大的距离,他决定中断关系,回到自己原来的生活轨道。
但再见莎菲娅时,他又犹豫不决,舍不得与她一刀两断了。
他们就像被不同的欲望驱使着的两个孤独的灵魂,互相依恋,又在奋力寻求爱情的庇护,哪怕这种慰藉很短暂、代价很昂贵!莎菲娅天真、任性、随意,经常欠账,诺贝尔不得不经常为她付账;她游历于上层人士喜欢的许多地方,俩人之间经常为一件事互相指责、猜疑、大发脾气、争吵不断。
诺贝尔的精力在衰退,头脑变得迟钝,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1879~1884年间,他甚至没有什么实验成果和专利申请。
对于这位以工作为最大乐趣,以发明为荣的人来说,没有工作安慰,又平添许多感情上的烦恼,心底的苦闷是可想而知的。
有时他把这种坏心情发泄到莎菲娅身上,他痛感莎菲娅并不是他渴望的爱人,除了金钱,自己也不是莎菲娅的需要,但他仍然舍不得放弃她。
关于科学家的励志小故事有哪些

关于科学家的励志小故事有哪些(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作文,如传统节日作文、西方节日作文、国际节日作文、24节气日作文、纪念日作文、其他节日作文等等,想了解不同作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essays, such as traditional festival essays, western festival essays, international festival essays, 24 solar terms essays, memorial day essays, other festival essays, etc. I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tay tuned!关于科学家的励志小故事有哪些关于科学家的励志小故事有哪些7篇关于科学家的励志小故事有哪些?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
伟大科学家的励志事迹(15篇)

伟大科学家的励志事迹(15篇)伟大科学家的励志事迹精选篇1英国科学家焦耳从小就很喜爱物理学,他常常自己动手做一些关于电、热之类的实验。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
聪明好学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做他的物理实验。
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马,由他哥哥牵着,自己悄悄躲在后面,用伏达电池将电流通到马身上,想试一试动物在受到电流刺激后的反应。
结果,他想看到的反应出现了,马收到电击后狂跳起来,差一点把哥哥踢伤。
尽管已经出现了危险,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爱做实验的小焦耳的情绪。
他和哥哥又划着船来到群山环绕的湖上,焦耳想在这里试一试回声有多大。
他们在火枪里塞满了火药,然后扣动扳机。
谁知“砰”的一声,从枪口里喷出一条长长的火苗,烧光了焦耳的眉毛,还险些把哥哥吓得掉进湖里。
这时,天空浓云密布,电闪雷鸣,刚想上岸躲雨的焦耳发现,每次闪电过后好一会儿才能听见轰隆的雷声,这是怎么回事?焦耳顾不得躲雨,拉着哥哥爬上一个山头,用怀表认真记录下去每次闪电到雷鸣之间相隔的时间。
开学后焦耳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实验都告诉了老师,并向老师请教。
老师望着勤学好问的焦耳笑了,耐心地为他讲解:“光和声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光速快而声速慢,所以人们总是想见闪电再听到雷声,而实际上闪电雷鸣是同时发生的。
”焦耳听了恍然大悟。
从此,他对学习科学知识更加入迷。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认真地观察计算,他终于发现了热功当量和能量守恒定律,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伟大科学家的励志事迹精选篇2血红素是血液里的一种重要成分,它常作为血红蛋白和某些氧化还原酶的辅基,参与生物体内的传递和氧化还原作用。
人造血红素是德国生物化学家汉斯·费歇尔发明的歇尔出生在德国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因家庭经济困难,小时候没有上学读书,但小费歇尔非常聪明,又特别逗人喜爱。
他生活的那个村子的主人见他十分乖巧,特别喜欢他,并愿意拿钱资助他上学读书。
经过刻苦努力,他以超人的才华考上马尔堡大学,23岁时就获取化学博士学位。
科学家名人的成功励志小故事

科学家名人的成功励志小故事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成功来自他们的博学与创新精神。
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了科学家名人的成功励志小故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科学家名人的成功故事篇1德国着名大科学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
高斯在还不会讲话时就自己学计算,在三岁时有一天晚上他看着父亲在算工钱时,还纠正父亲计算的错误。
长大后他成为当时最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
他在物理的电磁学方面有一些贡献,现在电磁学的一个单位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
数学家们则称呼他为“数学王子”。
他八岁时进入乡村小学读书。
教数学的老师是一个从城里来的人,觉得在一个穷乡僻壤教几个小猢狲读书,真是大材小用。
而他又有些偏见:穷人的孩子天生都是笨蛋,教这些蠢笨的孩子念书不必认真,如果有机会还应该处罚他们,使自己在这枯燥的生活里添一些乐趣。
这一天正是数学教师情绪低落的一天。
同学们看到老师那抑郁的脸孔,心里畏缩起来,知道老师又会在今天捉这些学生处罚了。
“你们今天替我算从1加2加3一直到100的和。
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午饭。
”老师讲了这句话后就一言不发的拿起一本小说坐在椅子上看去了。
教室里的小朋友们拿起石板开始计算:“1加2等于3,3加3等于6,6加4等于10……”一些小朋友加到一个数后就擦掉石板上的结果,再加下去,数越来越大,很不好算。
有些孩子的小脸孔涨红了,有些手心、额上渗出了汗来。
还不到半个小时,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
“老师,答案是不是这样?”老师头也不抬,挥着那肥厚的手,说:“去,回去再算!错了。
”他想不可能这么快就会有答案了。
可是高斯却站着不动,把石板伸向老师面前:“老师!我想这个答案是对的。
”数学老师本来想怒吼起来,可是一看石板上整整齐齐写了这样的数:5050,他惊奇起来,因为他自己曾经算过,得到的数也是5050,这个8岁的小鬼怎么这样快就得到了这个数值呢?高斯解释他发现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古时希腊人和中国人用来计算级数1+2+3+…+n的方法。
科学家的励志小故事

科学家的励志小故事每一个科学家都是一位勇士,一起来看看那些勇士们的小故事吧。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科学家的励志小故事,供大家参阅!科学家的励志小故事:德莱斯发明了自行车现在,自行车像潮水一样,遍及世界各地,进入家家户户。
但很少有人知道,发明自行车的是德国的一个看林人,名叫德莱斯(1785—1851)。
德莱斯原是一个看林人,每天都要从一片林子走到另一片林子,多年走路的辛苦,激起了他想发明一种交通工具的欲望。
他想:如果人能坐在轮子上,那不就走得更快了吗!就这样,德莱斯开始设计和制造自行车。
他用两个木轮、一个鞍座、一个安在前轮上起控制作用的车把,制成了一辆轮车。
人坐在车上,用双脚蹬地驱动木轮运动。
就这样,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问世了。
1820xx年,德莱斯第一次骑自行车旅游,一路上受尽人闪的讥笑,……他决心用事实来回答这种讥笑。
一次比赛,他骑车4小时通过的距离,马拉车却用了15个小时。
尽管如此,仍然没有一家厂商愿意生产、出售这种自行车。
1839年,苏各兰人马克米廉发明了脚蹬,装在自行车前轮上,使自行车技术大大提高了一步。
此后几十年中,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自行车,如风帆自行车、水上踏车、冰上自行车、五轮自行车,自行车逐渐成为大众化的交通工具。
以后随着充气轮胎、链条等的出现,自行车的结构越来越完善。
德莱斯还发明了绞肉机、打字机等,都能减轻劳动强度。
现在铁路工人在铁轨上利用人力推进的小车,也是德莱斯发明的,所以称它为“德莱斯”。
科学家的励志小故事:玻尔的兴趣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家们在科学的各个领域都有大的发现。
在这些发现中,最杰出的两项成果是相对论和最子力学。
量子力学的创立者是玻尔。
玻尔是丹麦人,父亲是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家庭条件非常优越。
玻尔的父亲有三个很好的朋友:一个是物理学家,一个是家,另个是语言学家。
他们四个人常常在周五的晚上聚在一起,谈论物理、哲学、文学等很多领域的问题。
每当他们谈论的时候,小玻尔都会坐在边上,静静地倾听。
名人励志故事5篇

名人励志故事5篇1. 史蒂夫·乔布斯:从零到亿万,创新与坚持的传奇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创新者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了起伏和传奇色彩。
乔布斯1955年出生于美国旧金山,在养父母的抚养下成长。
虽然他从小对电子产品表现出浓厚兴趣,但他并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学生。
他不喜欢学校的教育方式,常常自己在家里拆解电子设备,探索它们的工作原理。
1972年,乔布斯进入里德学院(Reed College)就读,但因学费昂贵,他在半年后便辍学。
然而,他没有放弃学习,而是旁听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如书法课。
书法课的学习后来对苹果产品的设计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字体和排版的细节上。
1974年,乔布斯回到家乡,结识了同样对电子产品有着浓厚兴趣的朋友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
两人志趣相投,很快开始合作。
1976年,他们在乔布斯的车库里创办了苹果公司,并推出了第一款个人电脑Apple I。
这款产品虽然没有大获成功,但却让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看到了个人电脑的潜力。
1977年,苹果推出了Apple II,这款产品取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成为第一款在大众市场上获得广泛认可的个人电脑,标志着苹果公司的正式崛起。
乔布斯的创新理念和对产品细节的苛求使得苹果公司迅速成长为科技行业的领导者。
然而,苹果公司并非一直顺风顺水。
1983年,乔布斯邀请时任百事可乐公司总裁的约翰·斯卡利(John Sculley)加入苹果,希望他能帮助公司进一步发展。
但由于管理理念上的分歧,乔布斯与斯卡利的关系逐渐恶化。
1985年,乔布斯被迫离开了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
这一事件对他打击巨大,但他并未因此放弃。
离开苹果后,乔布斯创立了NeXT公司,继续追求他的计算机梦想。
虽然NeXT 的产品在商业上未能大获成功,但却对后来的计算机技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乔布斯还收购了当时濒临破产的动画工作室皮克斯(Pixar)。
科学家名人故事荟萃_科学家故事励志

科学家名⼈故事荟萃_科学家故事励志每⼀个科学家⾝上的优秀品质都值得我们真⼼的去学习。
下⾯给⼤家带来关于科学家名⼈故事荟萃,供⼤家参考。
科学家名⼈故事1路易斯·巴斯德路易斯·巴斯德(公元1822-1895年),法国微⽣物学家、化学家。
他研究了微⽣物的类型、习性、营养、繁殖、作⽤等,奠定了⼯业微⽣物学和医学微⽣物学的基础,并开创了微⽣物⽣理学。
循此前进,在战胜狂⽝病、鸡霍乱、炭疽病、蚕病等⽅⾯都取得了成果。
英国医⽣李斯特并据此解决了创⼝感染问题。
从此,整个医学迈进了细菌学时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们的寿命因此⽽在⼀个世纪⾥延长了三⼗年之久。
名⾔:⽴志是⼀种很重要的事情。
⼯作随着志向⾛,成功随着⼯作来,这是⼀定的规律。
⽴志、⼯作、成功,是⼈类活动的三⼤要素。
⽴志是事业的⼤门,⼯作是登堂⼊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是成功在等待着,来庆祝你努⼒的结果。
法国的酿酒业在世界有很⾼的声誉,是葡萄酒的故乡,法国著名微⽣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的故乡阿尔布⽡更是著名的葡萄酒产地,葡萄酒业是这个地⽅的⽀柱产业。
但是⼯⼚在酿造葡萄酒的时候会遇到困扰,那就是桶内葡萄酒经常会出现酸败的事情,整桶芳⾹的葡萄酒变成了酸得让⼈咧嘴的液体,完全变得不成味⼉,没办法,只能⼀桶⼀桶得倒掉,酒商们叫苦不迭,损失惨重,甚⾄有的因此⽽破产。
巴斯德当时已经是⼀位著名的微⽣物学家,他看到这种情况,⼼⾥替家乡的⼯业发展着急。
恰巧家乡⼀个跟他关系要好的⼯⼚主请他帮助“医治”葡萄酒变酸,想要为社会做点事⼉的他,接受了这个请求,决⼼攻克这⼀难题。
巴斯特对酿酒业⼀点也不懂,他回到家乡,安营做实验,实地调查葡萄酒腐败的原因。
巴斯德把实验室安在⼀家⽼咖啡店⾥,巴斯德和助⼿的实验设备都是请镇上的匠⼯们制造的,有些粗糙难看,村民们看着实验设备,对巴斯德他们的研究信⼼不是很⾜,有的甚⾄露出显出失望的表情。
巴斯德告诉助⼿们:“不要太在意别⼈的看法,⽼师常说‘科学家的精神是物质困难越⽕越发奋’,我们争取⽤最简陋的实验设备做成完美的研究。
关于有志者事竟成的科学家小故事

关于有志者事竟成的科学家小故事
1、爱迪生是世界上有名的发明家。
他曾花了整整十年去研制蓄电
池,尽管遭到别人的反对和嘲笑以及其间不断遭受失败的他一直咬牙坚持,经过了五万次左右的试验,有志者事竟成,终于取得成功,发明了蓄电池,被人们授与“发明大王”的美称。
2、史蒂芬·霍金1942 年1 月8 日出生于英国的牛津,他年青
时就生患绝症在牛津大学毕业后即到剑桥大学读研究生,这时他被诊断患了“卢伽雷病”,不久,就完全瘫痪了。
1985 年,霍金又因肺炎进行了穿气管手术,此后,他完全不能说话,依靠安装在轮椅上的一个小对话机和语言合成器与人进行交谈;看书必须依赖一种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需要请人将每一页都摊在大桌子上,然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但霍金不会因为小小的病痛的折磨而放弃了对学习的渴望,,他坚持不懈,战胜了病痛的折磨,有志者事竟成,他正是在这种一般人难以置信的艰难中,成为世界公认的引力物理科学巨人。
科学家的励志小故事精选简短

科学家的励志小故事精选简短或许在我们的脑海中,科学家是一群和我们不一样的人。
他们过着和我们不一样的生活,有着不一样的思想。
然而,从他们身上所经历的许许多多事情中可以看出,他们也是很普通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的信念,他们的坚持。
1、《科学家的故事》——居里夫人几十年前,波兰有个叫玛妮雅的小姑娘,学习非常专心。
不管周围怎么吵闹,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
一次,玛妮雅在做功课,她姐姐和同学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戏。
玛妮雅就像没看见一样,在一旁专心地看书。
姐姐和同学想试探她一下。
她们悄悄地在玛妮雅身后搭起几张凳子,只要玛妮雅一动,凳子就会倒下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玛妮雅读完了一本书,凳子仍然竖在那儿。
从此姐姐和同学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玛妮雅一样专心读书,认真学习。
玛妮雅长大以后,成为一个伟大的的科学家。
她就是居里夫人。
2、《科学家的故事》——杨瑞恩荷兰有位名叫杨瑞恩的眼镜匠,每天都忙着磨镜片。
有一天,调皮的孩子们把磨好的镜片带到二楼去玩。
有个孩子把两片镜片叠起来看东西,惊奇地大叫着:“多奇怪呀,那么远的钟楼怎么跑到眼前来了?”孩子们轮流看着,一个个都惊奇地叫起来。
杨瑞恩听到孩子们的叫嚷,跑到楼上来,拿过重叠的镜片一看,顿时惊呆了:明明是在远处的钟楼,怎么会一下子跑过来了呢?孩子们的意外发现,引起了杨瑞恩的研究兴趣。
经过不断的钻研和改进,他终于发明了望远镜。
3、《科学家的故事》——牛顿牛顿从事科学研究时非常专心,时常忘却生活中的小事。
有一次,给牛顿做饭的老太太有事要出去,就把鸡蛋放在桌子上说:“先生!我出去买东西,请您自己煮个鸡蛋吃吧,水已经在烧了!”正在聚精会神地计算的牛顿,头也不抬地“嗯”了一声。
老保姆回来以后问牛顿煮了鸡蛋没有,牛顿头也没抬地说:“煮了!”老太太掀开锅盖一看,惊呆了:锅里居然煮了一块怀表,鸡蛋却还在原地放着。
原来牛顿忙于计算,胡乱把怀表扔到了锅里。
牛顿一人在家中的果园中,由于边走路边思考问题,无意间撞到园中的苹果树,这时一个苹果正好砸在牛顿的头上。
世界名人霍金的励志故事(最新5篇)

世界名人霍金的励志故事(最新5篇)霍金的励志小故事篇一在研究学习期间,霍金得了一种怪病,是一种运动神经细胞病。
这种病使行为本来就不灵活的霍金更加笨拙,而且这种病迅速恶化。
霍金非常苦恼,以至于他认为自己活不了多久了。
然而,霍金并未放弃正常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而且他在这时结婚了,五年后他成了三个孩子的父亲。
患病的霍金依然如故,甚至更加勤奋。
他曾梦到自己被处死了,由此他希望,"如果我被赦免,我还能做许多有价值的事"。
他认为,"我要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拯救其他人",要做点儿善事,以回报社会对他的恩惠。
勤奋的工作使霍金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他以黑洞的研究成名于物理学界。
黑洞是一种体积很小、质量很大的天体,也就是说,它的密度很大。
这种天体是一种从理论上推测出来的天体。
早在200年前,一位法国科学家提出了黑洞的问题。
他认为,满足一定条件的恒星,在引力的作用下会吸住自身发出的光线,而使我们看上去它是"黑暗的一团"。
然而,这种科幻般的预言并未受到人们的重视。
爱因斯坦建立广义相对论时,一位德国科学家借助广义相对论重新预言了黑洞的存在。
他发现,质量等于太阳质量大小的黑洞,其直径只有2.95千米;而相当于地球质量的黑洞,直径只有0.9厘米了。
到20世纪30年代末,一位美国科学家研究恒星演化时,再次研究黑洞问题。
他认为,在恒星燃尽时,在引力的作用下,恒星会无休止地坍缩下去,最终就形成了黑洞。
霍金名人故事篇二霍金像神仙一样有着各种非常预见性的预言,那么霍金对中国的预言是什么呢?早前有报道称,霍金说中国在未来或受到外星人的攻击。
而后来,霍金又预言,全球世界,包括中国,将在20某某年灭亡。
霍金预言:20某某年人类必须逃走!他说在20某某年的时候,地球将有一场大的灾难,人类无法避免,能做的只有逃离地球。
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一片哗然,那么事情的真相是什么样的呢?人类要往哪里逃?霍金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他称他计算出在20某某年,将会有一个行星撞击地球,根据行星撞击的速度和角度,非常有可能对地球造成破坏性的后果,因为这次的行星撞地球的威力是平时的100倍,相当于3000多颗核弹同时撞击地球!3000多颗核弹是什么概念呢?现在各个国家都在研制核武器,研究出来却不使用,那是因为一旦使用核武器,那就是毁灭。
著名科学家的励志故事简短

著名科学家的励志故事简短著名科学家,他们为人类的进步付出了巨大的功劳,而他们背后的励志故事也激励着我们。
你听说过哪些科学家的故事呢?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了著名科学家的简短励志故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著名科学家的故事篇1钱学森,杭州人,是全世界著名的火箭专家,是我国“原子弹之父”、“导弹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
1911年出生于上海,后来出国留学,1938开始对火箭进行研究。
1955年10月冲破种种阻力回到祖国后,用他所学的专业和知识为祖国服务。
他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999年我国建国50周年前夕,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为他颁发“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够回到祖国的,今天,我终于回来了!”这是钱学森从美国回来时,对接待他的人所说的一句话。
钱学森回国的道路是艰难的,当他在美国得知祖国于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红旗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空时,他的心中萌发起一个强烈的愿望:早日回到祖国,用自己的专长为国家建设服务。
于是他向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说明,他准备立即动身回国。
金布尔听后大为震惊。
他认为:“钱学森无论放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
”还大声喊道:“我宁可把他枪毙了,也不让这个家伙离开美国!”钱学森只不过是要回国,美国人怎么会发那么大的火那么着急呢?因为他知道钱学森是个人才,他的知识和能力要是为中国服务,很可能对美国产生威胁。
他有一个恶毒的想法就是:我们美国得不到的,也不能让其他国家得到。
于是金布尔马上通知了移民局,不准让钱学森全家离开美国。
美国海关果然禁止钱学森回国并扣留了他的所有行李。
但后来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钱学森突然遭到联邦调查局的非法拘留,被送到移民局看守所关押起来。
如果不是钱学森的老师和校友大力帮助,恐怕他是难以得到自由的。
但那以后,钱学森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他不断受到移民局的迫害,行动处处受到移民局的限制和特务的监视,不许他离开洛杉矶,还定期查问他。
科学家经典励志故事大全

科学家经典励志故事大全科学家都是对社会做出很多贡献的,一起来看看关于他们的故事吧。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科学家经典,供大家参阅!科学家经典励志故事:莫瓦桑发明人造金刚石金刚石作为一种稀有的贵重物品,自古以来就是财富的重要象征。
在大自然中,金刚石以极少的矿藏量深埋在地底下。
偏偏是这种少得出奇的金刚石具有世界万物中独一无二的特性:它是自然界中最硬的一种矿石。
金刚石的这一特性,使它具有广泛的社会用途:有人将它镶嵌在金光闪闪的戒指、耳环等首饰中,以象征坚贞不渝的爱情;有人把它制成锋利无比的金刚钻,用来切割钢铁、玻璃等等。
可是,储量如此稀缺的金刚石,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对它的巨大需求。
渴望拥有金刚石的人往往会天真地想,要是有一天金刚石能成为大量存在的物品,那该多好!1893年,法国科学院宣布了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法国化学家莫瓦桑研制出了人造金刚石!片刻间,这一爆炸性的特大喜讯传遍全法国,传遍全世界。
人们轰动了,法国轰动了,世界轰动了!莫瓦桑一下成为新闻媒介的焦点,成为人们心目中巨额财富的生产者,在法国,甚至有人称他为“世界富翁”。
早在发明人造金刚石之前,莫瓦桑已经是法国一位颇负盛名的化学家了。
1886年,莫瓦桑首先制取了单质氟。
6年后。
他又发明了高温电炉。
不过,莫瓦桑并没有被鲜花和荣誉绊住前进的步伐,在科学的道路上,他仍旧一如既往地孜孜进取。
有一次,莫瓦桑准备进行一项化学实验,需要用一种镶有金刚石的特殊器具。
这种器具非常昂贵,因此实验室里的助手们倍加爱护。
早上,莫瓦桑来到实验室,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这时,各项仪器都准备好了,却找不到那镶有金刚石的昂贵器具。
奇怪,怎么会突然不见了呢?助手突然惊叫起来:“啊?门好像被撬过了!莫非有小偷光顾?”莫瓦桑仔细一看,可不是,门锁很明显被人撬开过。
进实验室前,谁也没有留意到。
这么说,小偷看上那昂贵的金刚石了。
这桩意外使莫瓦桑萌生了一个念头:“天然金刚石如此稀少而昂贵,如果能人工制造金刚石,该有多好!”可这谈何容易!作为化学家,莫瓦桑心里最清楚:“点石成金”这不过是美好的神话。
科学家励志故事大全

科学家励志故事大全有很多关于科学家的故事都是非常的值得我们去看看的。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科学家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科学家励志故事:定比定律的争论18世纪的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是一对论敌,他们对定比定律的争论长达9年之久,各执一词,谁也不让谁。
最后的结果,是以普鲁斯特胜利而告终,普鲁斯特成为了定比这一科学定律的发明者。
普鲁斯特并未因此而得意忘形,据天功为己有。
他真诚地对曾激烈反对过他的论敌贝索勒说:“要不是你一次次的质难,我是很难深入地研究这个定比定律的。
”同时,他特别向公众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的功劳。
这就是宽容。
允许别人的反对,并不计较别人的态度,而充分看待别人的长处,并吸收其营养。
这种宽容让人感动。
科学家励志故事:牛顿的黑匣子1727年3月20日,伟大的科学家牛顿逝世。
在他84岁离开人世时,为他抬棺材的是两位公爵、三位伯爵以及大法官。
伏尔泰是这样描述的:“他是像一位深受自己的臣民爱戴的国王一样被安葬的,在他之前,是没有哪一位科学家享受如此殊荣的。
在他之后,受到如此厚葬的也屈指可数。
”就在牛顿去世后不久,18世纪伟大的诗人亚历山大·薄柏总结了世人对牛顿的评价:自然和自然规则在黑夜中躲藏,主说,让人类有牛顿!于是一切被光照亮。
这句诗仍铭刻于牛顿的墓碑上。
从18世纪起,牛顿开始被认为是现代科学家时代首屈一指的最伟大的人,一位理性主义者,一个教会我们在冷静的和纯粹的理性路线上思考的人,牛顿的名字一直是科学的代名词。
但是,牛顿的真实面貌其实并不完全像我们所想像的那样。
一切都源于一个神秘的箱子———牛顿的“黑匣子”,这个大箱子里,保存着许多证据,这些证据能够告诉后人,曾经占据和完全吸引着牛顿那颗热情和智慧的心灵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牛顿是在剑桥大学工作时留下这些东西的,但他没有在离开剑桥的时候销毁它们,而是把它们保存在那个箱子里。
黑匣子里的东西深深震惊着任何一双18或19世纪,甚至是我们现代人的探索的眼睛,那里面保存着数以百万字的他未发表过的著作。
科学家诺贝尔的励志故事优秀4篇

科学家诺贝尔的励志故事优秀4篇名人故事:诺贝尔篇一【概述】:1945年,伟大发明---“青霉素”。
弗洛里和弗莱明、钱恩分享了诺贝尔生物及医学奖。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青霉菌能分泌一种物质杀死细菌,他将这种物质命名为“青霉素”,但他未能将其提纯用于临床。
1929年,弗莱明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遗憾的是,这篇论文发表后一直没有受到科学界的重视。
10年后,德国化学家恩斯特钱恩在旧书堆里看到了弗莱明的那篇论文,于是开始做提纯实验。
1940年冬,钱恩提炼出了一点点青霉素,这虽然是一个重大突破,但离临床应用还差得很远。
1941年,青霉素提纯的接力棒传到了澳大利亚病理学家瓦尔特弗洛里的手中。
在美国军方的协助下,弗洛里在飞行员外出执行任务时从各国机场带回来的泥土中分离出菌种,使青霉素的产量从每立方厘米2单位提高到了40单位。
虽然这离生产青霉素还差得很远,但弗洛里还是非常高兴。
一天,弗洛里下班后在实验室大门外的街上散步,见路边水果店里摆满了西瓜,“这段时间工作进展不错,买几只西瓜慰劳一下同事们吧!”想着,他走进了水果店。
这家店里的西瓜看样子都很好,弗洛里弯下腰,伸出食指敲敲这只,敲敲那只,然后随手抱起几只,交了钱后刚要走,忽然瞥见柜台上放着一只被挤破了的西瓜。
这只西瓜虽然比别的西瓜要大一些,但有几处瓜皮已经溃烂了,上面长了一层绿色的霉斑。
弗洛里盯着这只烂瓜看了好久,又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忽然对老板说:“我要这一只。
”“先生,那是我们刚选出的坏瓜,正准备扔掉呢?吃了要坏肚子的。
”老板提醒道。
“我就要这一只。
”说着,弗洛里已放下怀里的西瓜,捧着那只烂瓜走出了水果店。
“先生,您把那几只好瓜也抱走吧,这只烂瓜算我送你的。
”老板跟在后面喊。
“可我抱不了那么多的瓜啊,再说,要是把这只打烂了怎么办?”“那、那我把刚才的瓜钱退给您吧!”老板举着钱追了几步,但弗洛里己走远了。
老板摇了摇头,有些不解地望着这个奇怪的顾客远去的背影。
自强不息的科学家故事

自强不息的科学家故事1.法拉第是一个杰出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他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家庭,只接受过很少的教育。
然而,他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使得他成为了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发明了发电机和变压器等重要设备。
小时候,法拉第经常到书店里偷看书,因为他买不起书。
他总是把书页拆下来,然后反复阅读和抄写。
他的勤奋和聪明才智得到了当时的化学家戴维的赏识,并被收为助手。
在戴维的指导下,法拉第开始了他的科学事业。
法拉第在科学领域取得了许多成就。
他发现了电磁感应原理,发明了发电机和变压器等重要设备。
他还研究了电镀和染色等化学反应,发现了法拉第电解定律。
然而,法拉第的科学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他曾经试图发明一种产生电能的机器,但是这个想法被当时的科学家们否定了。
法拉第并没有放弃,他继续进行实验和研究,最终证明了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
法拉第的科学成就不仅仅是对个人才智的展示,更是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
他的发明和发现改变了人类对能源和科学的认识,使得人类的生活更加便利和进步。
法拉第还是一位杰出的演讲者和作家,他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激励和启发了无数的人们。
他的自传体著作《法拉第日记》成为了畅销书籍,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影响了世界各地的人们。
总之,法拉第是一个杰出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出身和背景如何,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并克服困难,就一定能够实现目标。
他的科学成就和思想遗产将永远铭刻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
2.爱迪生是世界闻名的发明家,他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家庭,只上了3个月学,就开始在火车上卖报。
然而,他从小就热爱科学,喜欢阅读科学书籍,并对化学实验感兴趣。
他12岁时,在火车上做实验时发生意外,火车颠簸导致化学药品溅出,差点引起火灾。
尽管面临危险,他依然坚持科学实验,最终发明了电灯,为人类带来了光明。
另一个例子是牛顿。
牛顿是一个早产儿,出生时只有3磅重。
他的家庭状况非常贫困,父亲在他出生前就去世了。
然而,他对科学的热爱从未减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著名科学家的经典励志故事
1946年,美国某大学以优厚的条件聘请着名数学家华罗庚为终身教授。
但他回答说:"为了抉择真理,为了国家民族,我要回国去!"终于带着妻儿回到了北平今北京。
回国后,他不仅刻苦致力于理论研究,而且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
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
此外,还有着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生物学家童第周、核物理学家钱学森,高能物理学
家张文裕,化学家唐敖庆……他们个个都满怀爱国之志,为国家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巴斯德是19世纪法国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因发明了传染病预防
接种法,为人类和人类饲养的家畜、家禽防治疾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由于在科学上的卓
越成就。
使得他在整个欧洲享有很高的声誉,德国的波恩大学郑重地把名誉学位证书授予
了这位赫赫有名的学者。
但是,普法战争爆发后,德国强占了法国的领土,出于对自己祖
国的深厚感情和对侵略者德国的极大憎恨,巴斯德毅然决然把名誉学位证书退还给了波恩
大学,他说:"科学虽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这掷地作响的话语,充分表
达了一位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并因此而成为一句不朽的爱国名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使在美国呆了近20年的钱学森异常兴奋。
在新中国
诞生的第6天,钱学森夫妇就萌发了一个强烈的念头:回到可爱的担国去,为新生的共和
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但回国道路充满着的曲折和艰辛,是钱学森始料未及的,这位"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的学者,在已将科学书籍和自己的研究工作笔记装好箱,交
给美国搬运公司启运回国时,却遭到美国移民局的刁难。
他们对中国的这位爱国学者百般
恐吓,并把他关进拘留所,人身自由受到极太限制。
整整5年时间,他几乎过着被软禁的
生活。
但重重磨难并没有泯灭钱学森夫妇返回祖国的坚强意志,他们收拾好箱子,天天准
备随时搭乘飞机回国。
1955年,饱受磨难归心似箭的钱学森向祖国发出了求救的呼声,中国政府出面通过谈判设法营救他回国。
终于在这年9月,经过长达5年多斗争的钱学森夫
妇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波义耳十分重视实验研究。
他认为只有实验和观察才是科学思维的基础。
他总是通过
严密的和科学的实验来阐明自己的观点。
在物理学方面,他对光的颜色、真空和空气的弹
性等进行研究,总结了波义耳气体定律;在化学方面,他对酸、碱和指示剂的研究,对定
性检验盐类的方法的探讨,都颇有成效。
他是第一位把各种天然植物的汁液用作指示剂的
化学家。
石蕊试液、石蕊试纸都是他发明的。
他还是第一个为酸、碱下了明确定义的化学家,并把物质分为酸、碱、盐三类。
他创造了很多定性检验盐类的方法,如利用铜盐溶液
是蓝色的,加入氨水溶液变成深蓝色铜离子与足量氨水形成铜氨络离子来检验铜盐;利用
盐酸和硝酸银溶液混合能产生白色沉淀来检验银盐和盐酸。
波义耳的这些发明富有长久的
生命力,以至我们今天还经常使用这些最古老的方法。
波义耳还在物质成分和纯度的测定、物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研究方面做了不少实验。
在1685年发表的《矿泉水的实验研究
史的简单回顾》中描述了一套鉴定物质的方法,成为定性分析的先驱。
1670年,波义耳因劳累而中风,之后的健康状况时好时坏,当无法在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时,他致力于整理他多年从实践和推理中获得的知识。
只要身体稍感轻快,就去实验
室做他的实验或撰写论文,并以此为乐趣。
1680年,他曾被推选为皇家学会的会长,但他谢绝接受这一荣誉。
他虽出身贵族,但他一生醉心的却是在科学研究中工作和生活,他从
未结婚,用毕生精力从事对自然科学的探索。
1691年12月30日,这位曾为17世纪的化
学科学奠定基础的科学家在伦敦逝世。
恩格斯曾对他作出最崇高的评价:"波义耳把化学
确定为科学。
"
1774年,普利斯特里把汞烟灰氧化汞放在玻璃皿中用聚光镜加热,发现它很快就分解出气体来。
他原以为放出的是空气,于是利用集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并进行研究,发现
该气体使蜡烛燃烧更旺,呼吸它感到十分轻松舒畅。
他制得了氧气,还用实验证明了氧气
有助燃和助呼吸的性质。
但由于他是个顽固的燃素说信徒,仍认为空气是单一的气体,所
以他还把这种气体叫"脱燃素空气",其性质与前面发现的"被燃素饱和的空气"氮气差别只
在于燃素的含量不同,因而助燃能力不同。
同年他到欧洲参观旅行,在巴黎与拉瓦锡交换
好多化学方面的看法,并把用聚光镜使汞银灰分解的试验告诉拉瓦锡,使拉瓦锡得益匪浅。
拉瓦锡正是重复了普利斯特里有关氧的试验,并与大量精确的实验材料联系起来,进行科
学的分析判断,揭示了燃烧和空气的真实联系。
可是直到1783年,拉瓦锡的燃烧与氧化
学说已普遍被人们认为是正确的时候,普利斯特里仍不接受拉瓦锡的解释,还坚持错误的
燃素说,并且写了许多文章反对拉瓦锡的见解。
这是化学史上很有趣的事实。
一位发现氧
气的人,反而成为反对氧化学说的人。
然而普利斯特里所发现的氧气,是后来化学蓬勃发
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各国化学家至今都还很尊敬普利斯特里。
1791年,他由于同情法国大革命,作了好几次为大革命的宣传讲演,而受到一些人的迫害,家被抄,图书及实验设备都被付之一炬。
他只身逃出,躲避在伦敦,但伦敦也难于
久居。
1794年他六十一岁时不得不移居美国。
在美国继续从事科学研究。
1804年病故。
英、美两国人民都十分尊敬他,在英国有他的全身塑像。
在美国,他住过的房子已建成纪
念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普利斯特里奖章已成为美国化学界的最高荣誉。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