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软骨损伤的MR诊断和其实验研究
磁共振对青少年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
・
5 ・ 9
磁 共振 对 青 少 年膝 关节 软 骨 损伤 的诊 断
MRIda n s ftei ig oi o h mmau ek e on ata e s tr n ejitc ri g l
观 察 的范 围包 括 胫 骨平 台 、 骨 髁 是 否 有 骨 挫 伤 , 折 , 股 骨
并 通 过 关 节 镜 确 认 了他 们 的 发 现 。但 有 关 文 献 提 及 运 用 此 序
列对 于 儿童 和 青 少年 的诊 断 , 儿童 软 骨 损 伤 的报 道 较少 。 在 过 去 的 两 年 中 , 们 运 用 磁 共 振 评 估 儿 童 和 青 少 年 遭 我 到急 性 外 伤 后 , 骨 、 月 板 和 韧 带 的损 伤 是 否 与 成 年 人 的 软 半 发生 率 有 所 不 同。
众所 周知 . 统 X线 和 C 传 T扫 描 不 能 直 接 显 示 关 节 软 骨 , 磁 共 振 是 唯一 能 直 接 显 示 关 节 软 骨 的 影 像 方 法 。国 内外 已有 较 多 对 成 年 人 关 节 软 骨 损 伤 、 月 板 和 十 字 韧 带 损 伤 的 详 细 半
4 0 / 0 ) 冠 状 面 脂 肪 抑 制 加 权 像 ( R T 3 0 / 1 。 个 系 0 010 ; T / E,5 0 1 ) 各 列 的 参 数 如 下 :扫 描 野 1 e .层 厚 4 m,层 距 l 6r a a r mm,矩 阵 5252检查使用膝关节专用线圈 。 1 ̄ 1 ;
磁共振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磁共振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目的:探讨并研究磁共振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2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00例已经我院确诊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采用超声波检查进行诊断,实验组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诊断。
结果:实验组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针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进行诊断的效果较为确切,采用的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敏感性、特异性以及诊断准确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其中对于患者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8.0%。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实验组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针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的诊断效果较为确切,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为患者的疾病治疗争取到了时间,值得我们在临床大力推广。
标签:核磁共振成像;超声波检查;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是一种膝关节局限性疼痛疾病[1]。
半月板损伤一般由扭转性的外力所造成,导致半月板撕裂[2]。
主要症状为关节活动时常发出明显清脆的弹响声,外侧半月板可摸到包块,并有压痛,若不及早对患者进行治疗,有可能会有继发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产生[3-4]。
这一切都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因此针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早期的诊断显得尤为重要[5]。
在本次实验中笔者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针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进行诊断,发现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针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的诊断效果较好,现将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1年2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00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
根据诊断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经我院确诊。
其中对照组患者50例,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为30~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3±3.2)岁。
实验组患者50例,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为29~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1±2.7)岁。
3.0 T MR T2 mapping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研究
收稿 日期 : 2Ol3.O3.07 接 受 日期 : 2Ol3 04 19
T2 m apping of knee cartilage dam age at 3.0 T M R im aging
W u Kun—hua。,W AN G Tian—chao ,LIAN G Hong ,G ON G X ia—rong .D AI M in—fang‘.
diferences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2 value and W ORMS scores were analyzed.
Resuits:The everage T2 relaxation time for knee cartilage damaged group (group A)and healthy subjects(group B)were(44.39±15.28)ms and f31.70±8.331 ms
[摘要] 目的 评 价3.0 T MR T2 mapping成像技 术对膝关节早期 软骨病损评价
云南省 科技厅 、昆明 医学 院联合 基金 的临床应用价 值 。材料 与方法 采 用3.0 T高场强MR成像 仪分别对 膝关 节病变
项 目(编号 :2009CD一198)
组(A组)和健 康对照组(B组 )各 1 o0例进行MR T2 mapping成像 ,将 膝关节软骨分
中图分类号 :R445.2;R681.3
X IE X u—hua .ZH AN G Hong .Chen Yu_hui .BI Guo一¨
文 献 标 识 码 :A
Department of M RI,the A 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 ing M edical University.
核磁共振诊断膝骨关节炎的应用与影像学表现探讨
核磁共振诊断膝骨关节炎的应用与影像学表现探讨膝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退行性骨病,它主要是由于关节软骨的退变以及滑膜的炎症引起的。
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膝骨关节炎,对于膝骨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已成为当前医疗研究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核磁共振在膝骨关节炎的诊断和影像学表现。
核磁共振成像(MRI)是指利用磁共振的原理来成像的一种医学影像技术,核磁共振成像可以提供高清晰度、非侵入性和多平面的影像,而且没有放射线的辐射,被视作是一种理想的诊断手段。
在诊断膝骨关节炎时,MRI技术可以通过对膝部不同结构的成像,及时发现并定位病变,可以对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帮助。
1.骨性改变:MRI可以清晰显示膝骨的细微结构和骨性改变的程度。
在膝骨关节炎早期阶段,MRI可以检测到软骨面上的微小裂缝和软骨薄层的损伤。
在病变进一步恶化的情况下,MRI还可以检测到软骨的破坏、骨小梁的退化、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
2.滑膜改变:膝关节滑膜的炎症是造成膝骨关节炎的主要原因之一,MRI可以监测滑膜的厚度、炎症和水肿情况。
在病变早期,MRI可以显示滑膜的轻微增厚和水肿现象,当炎症进一步加重时,MRI可以显示滑膜明显增厚,出现高信号,反映了滑膜炎症的程度。
3.间隙变窄:在正常情况下,膝关节内有一定的间隙,膝关节的间隙代表了膝关节软骨的健康程度。
MRI可以定量地测量软骨的厚度和间隙的宽度,可以检测软骨变薄和膝关节间隙变窄的程度,并定量分析病变的程度和范围。
4.骨髓水肿:在膝骨关节炎的早期阶段,MRI可以检测到骨髓腔内的水肿现象,这与软骨的破坏和滑膜炎症有关系。
随着病变的加重,骨髓水肿的程度也会随之增加。
MRI可以精确地检测到骨髓水肿的位置和程度,可以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信息。
总之,MRI技术是一种可靠、高精度的成像技术,可以精确定位膝骨关节的病变部位,并对病变的程度和范围进行定量评价。
因此,MRI技术在膝骨关节炎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意义。
膝关节损伤的MRI诊断
浅层股内斜肌, 深层为髌股韧带
浅层为髌股韧带, 深层为内侧支持带
收肌结节和髌股 韧带起点
内侧髌股韧带起于股内侧 髁的收肌结节,向前止于 髌骨内侧缘的上2/3。
内侧支持带的撕裂以髌骨附着点的撕裂 最多见,约占80%左右,约30%左右是 其中间部分。
膝关节损伤的MRI诊断
武汉协和医院放射科 杨炼
膝关节的标准配置
膝关节损伤
•骨结构损伤
•软性结构损伤
半月板 韧带 肌腱 关节软骨 关节周围其他组织
常见膝关节疼痛原因
一、膝关节损伤 1.脂肪垫劳损:外伤或长期摩擦引起脂肪垫充血、肥厚、炎症, 与髌韧带粘连 2.膝关节韧带损伤:内侧副韧带及前交叉韧带多见 3.半月板损伤:运动员的常见损伤,明显膝部撕裂感 4.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大量积液、关节粘连,滑膜有摩擦发 涩的声响 5.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包括关节软骨的损伤,中老年,女性居 多 二、腰椎或髋部疾病
膝关节MRI检查方法
一、常规序列
SE或FSE序列的T1WI、T2WI FSE T2脂肪抑制序列 STIR
二、成像平面的选择
矢状面 T1WI、T2WI、STIR 冠状面 T2脂肪抑制序列、STIR 横断面 T1WI、 T2脂肪抑制序列
膝关节MRI检查方法
三、层厚
层厚不应超过4mm
四、膝关节位置摆放
膝关节取自然伸直中立位 观察半月板、关节软骨采用冠状面和正矢状面 观察交叉韧带采用10-15°斜矢状面
膝关节正常MRI解剖
骨髓信号基本同脂肪组织 正常肌腱、半月板和韧带:通常呈低信号 关节软骨在各种序列中的信号各不相同 正常滑膜因菲薄的缘故常不显示 正常膝关节的关节液很少
急性膝关节损伤应用CT与MR诊断的效果
急性膝关节损伤应用 CT与 MR诊断的效果【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膝关节损伤应用CT与MR的诊断效果。
方法:选择2016.3月-2020.3月我院收治的30例急性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给予对照组行增强 CT 扫描检查,研究组行 MR 扫描检查,记录2组患者各类损伤的检出率。
结果:对照组膝关节损伤后各项特征的检出率均显著较研究组的低,且P<0.05。
结论:应用 MR检查准确度高于螺旋CT,能准确反映出膝关节损失病理特征,为临床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急性;膝关节损伤;CT;MR;诊断;效果急性创伤性膝关节损伤后,早期表现是疼痛、关节肿胀、淤血等。
临床常规用X线扫描和CT平扫等的检查方式,虽然检出率较高,但对早期急性创伤性膝关节损伤诊断较为困难,因此,临床上对急性膝关节损伤有效诊断的方式也在不断的探究[1-2]。
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急性膝关节损伤采用磁共振(MR)的检查手段取得一定成功,被广泛应用在临床的实践上。
本文主要探讨急性膝关节损伤应用CT与MR的诊断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6.3月-2020.3月我院收治的30例急性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入选患者标准:①患者家属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②经本院伦理研究委员会同意;③交通便利便于复诊;排除标准:存在膝关节手术史及关节肿瘤、合并有其他重要的脏器疾病患者,合并有恶性肿瘤的患者,免疫系统存在疾病的患者,患者精神状态较差。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
对照组15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3.8±2.3岁),体质量60~80公斤,平均体质量是71.0±2.4公斤;研究组15例,年龄26~69岁,平均年龄(44.5±2.1)岁,体质量60~80公斤,平均体质量是70.4±1.6公斤。
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关节软骨早期损伤的磁共振功能成像研究进展
Progress of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Early Articular Cartilage Damage
SONG Kai, HOU Meng-yan, ZHANG Meng, WU Da-peng, WAN Guang, LIANG Qiu-dong*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xiang Medical Univer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ity, Weihui Henan)
ABSTRACT: Articular cartilage damage is common in hip joints, knee joints and other negative joints, which can easily cause corresponding joint dysfunction, and it is easy to develop into joint deformity in the late stage. Arthrography and arthroscopy can detect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surface of articular cartilage, but it is an invasive procedure, so its application is limited. Conven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can only assess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caused by articular cartilage injury, but can not directly reflect the biochemical changes of articular cartilage and quantitatively assess the degree of articular cartilage damage. MRI functional imaging technology is a new technique for evaluating early damage of articular cartilage.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RI technique, it can evaluate the early articular cartilage damage by detecting the changes of the biochemical components of the cartilage matrix and the abnormalities of the cartilage physiological structure to reflect the pathophysiological state of the cartilage. Therefore, MRI functional imaging technology can detect the damage of the articular cartilage morphology before it has been changed,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early intervention, treatment and evaluation of the disease.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MRI functional imaging of articular cartilage injury is summarized as follows. KEY WORDS: Articular cartilage damag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
能遇到患者有典 型的外 伤史 , 状 明显 , x线 检 查假 阴性 , 症 而
实 际却有膝关节 骨 、 关节 或软组 织损 伤 , 需要 进行 MR 检 查 。 I 笔者 回顾性分析 4 0例膝关 节损伤 患者 的 x线及 MR 检查 资 I 料, 旨在提高对膝关节损伤认识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一般 资料 . 收集 2 0 0 3年 8月 一 07年 6月 我 院 膝 部 有 20
3 1 对 半月板 的显 示 .
正 常半月板 为内薄外厚 的纤 维软骨 ,
基质 内含有 大量胶原纤 维束 , 软骨细胞小 而少 , 位于胶原纤维 束之间 , 内无血管成 分 , 以在 各种序列 上均 为低 信号 。诊 其 所 断半 月板损伤的主要依据是 在低信 号的半 月板 内发 现高信号 缺损。根据 MR 表现 和组织 学上 的表 现 , I 将半 月 板损伤 分为 三度 : I 即 度半月板损伤 为关节 面损伤 , 变局 限于半 月板实 病
M 扫 描 为 阴 性 则 不 行膝 关 节 镜 检 查 , 而 减轻 患者 可 能 的手 Ⅲ 从 术感染机会 。 综 上 所 述 , 关 节 磁 共 振成 像 是 膝 关 节 损 伤不 可 缺 少 的影 膝
3 4 对关节软骨 的损伤 的显示 正 常关节 软骨 为薄层 条带 .
状 , TwI 在 1 呈等信 号, 2 呈稍高信号 , T WI 紧密贴附 于股 骨髁 、
文 学幸 , 银如 滕
【 关键词 】 损伤 , 膝关 节 ; 摄片 ; x线 磁共振成像
【 中图分类号 】 R647 【 . 8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7 39 (090 — 03 0 64— 26 20 )2 06 — 2
3T磁共振不同成像序列在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应用研究
3T磁共振不同成像序列在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应用研究目的通过比较 3.0T磁共振序列成像显示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准确性和优缺点,从而评价出最佳诊断损伤的序列。
探讨不同序列相互搭配、组合的临床应用价值,旨在做出最优化方案。
方法应用3.0T 3D-FSPGR序列、T2-maping序列和常规2D-FSE序列(FSE-T1WI,FRFSE-PdWI/T2WI),将膝关节镜的结果视为”金标准”,比较膝关节3D-FSPGR序列、T2-maping序列和膝关节常规序列在诊断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
结果①在敏感度和准确度上: T2-maping > 3D-FSPGR >PdWI > T2WI > T1WI;②在一致性Kappa 值上:T2-maping的Kappa 值明显优于3D-FSPGR 、PdWI、T2WI 、T1WI序列,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T2-maping与关节镜诊断结果之间一致性极佳。
结论T2mappiag成像可以发现没有形态学改变的损伤的关节软骨组织成分的改变,对诊断膝关节软骨损伤,尤其是病变早期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标签:磁共振; 生理成像技术;膝关节;软骨损伤膝关节损伤在所有关节损伤中最常见。
关节软骨覆盖于膝关节表面,在其运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多种原因均可导致膝关节软骨的损伤,如退行性变、关节外伤、关节炎等,关节软骨不能再生,且修复能力有限,故明确诊断膝关节软骨病变,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2012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69侧膝关节镜检查病例,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16~73岁,平均50.5岁。
应用3.0T 3D-FSPGR序列、T2-maping序列和常规2D-FSE(2D Fast Spine Echo)序列(冠状位FSE-T1WI,冠状位FRFSE-PdWI/T2WI,矢状位FRFSE-PdWI/T2WI),将膝关节镜的结果视为”金标准”,比较膝关节3D-FSPGR 序列、T2-maping序列和膝关节常规序列在诊断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用Wilson评分法计算敏感性和特异性的95%可信区间;用R×C列χ2检验来比较这几种不同MRI序列对膝关节软骨损伤诊断的统计学差异。
核磁共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效果分析
第31卷第12期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0年12月1473核磁共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效果分析蒋兴华[摘要]目的分析应用核磁共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效果。
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117 例疑似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核磁共振检查和关节镜检查,统计膝关节损伤的核磁共振和关节 镜诊断结果,同时将关节镜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胳关节损伤的核磁共振和关节镜诊断结果结果(丨)膝 关节损伤的关节镜诊断结果表明,117例疑似膝关节损伤患者中共98例确诊为膝关节损伤;膝关节损伤的核磁 共振诊断结果表明,117例疑似膝关节损伤患者中共98例被诊断为膝关节损伤,其中丨例误诊,1例漏诊。
(2)核磁共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依次为98. 98%、94. 74%、98. 29%,经Kappa检验,膝关节损伤的核磁共振和关节镜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 937,P=0. 000) 结论核磁共振适用于膝关节损伤诊断,与关节镜检查的诊断结果一致性高。
[关键词]膝关节损伤;核磁共振;效果分析[中图分类号]K684 [文献标识码]B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关节,组成包括软骨、半月 板等,具有结构复杂、负荷较大等特点[1]。
在受到外力冲 击(常见有高空坠落、交通事故等)后,极易损伤,伴有一定 骨折风险,导致患者活动能力受限,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准确诊断、及时治疗直接关系膝关节恢复效果,诊断膝关 节损伤时,常借助影像学手段,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有效 率%。
据报道,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应用核磁共振,能真 实反映膝关节损伤情况,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辅助治 疗方案的有效选择:31。
基于此,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应用 核磁共振,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 117例疑似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72例,女45 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1. 13 ±10. 07)岁,致伤原 因:39例高处坠落伤、47例交通事故伤、31例撞击伤。
细说膝关节损伤诊断的核磁共振(MRI)检查
细说膝关节损伤诊断的核磁共振(MRI)检查膝关节损伤的范围比较广,通常我们把外伤、退变导致膝关节局部的疼痛、肿胀,伸直、屈曲、旋转等功能受限叫做膝关节损伤,包括韧带损伤、软骨损伤、半月板损伤、肌肉损伤和骨性损伤等。
膝关节损伤属于临床骨科中常见的一种损伤性疾病,这是因为膝关节在人体关节中的构造复杂、承受的力量强、活动度较大,稍有运动不当或者是突然受外力就很容易出现损伤,损伤之后要及时有效的进行医疗干预,如果治疗的不够及时,就会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治疗的前提是尽早做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了解损伤的类型及程度。
二、核磁共振(MRI)检查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运用的优势膝关节是人体中较复杂的一个关节,如果受到外力冲击,就很容易受到损伤,当前膝关节损伤率也是在不断的提升。
常规X线摄影和CT检查能够对患者膝关节损伤造成的错位性骨折及脱位可以诊断,X线摄影可粗略筛查有无错位性骨折、脱位,而通过CT检查就可以进一步明确骨折的类型、断端错位程度、关节腔内细微骨折及膝关节腔有无积液。
然而,这以上两种检查方法也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1.X线和CT检查所使用的射线具有辐射性,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2.不能够正确的判断关节软骨、半月板、韧带损伤以及隐匿性骨损伤。
关节镜这种检查方法是对膝关节损伤进行检查的金标准,然而属于侵入性操作,会给患者带去一定的损伤,操作上有较大的难度,还存在观察盲区,如损伤最好发的内侧半月板的后角不易被观察到。
所以,要想对膝关节损伤进行更准确的诊断,减少对患者的损伤,就最好使用磁共振检查,尤其是有症状没有明显骨折的患者。
该方法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包括:准确率高、组织分辨率高以及没有辐射,依靠薄层、多参数成像的技术优势,可以让医生清楚的了解膝关节的半月板、软骨、韧带、滑膜结构,对病变形态进行三维重建,通过高空间分辨率实现多角度成像,可以给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影像信息,从而帮助临床医生能够正确的判断以及定位。
膝关节病变的MR诊断(2)
股骨下段骨梗死
股骨下段骨梗死
二、半月板损伤
(一)看形态
➢判断有无半月板撕裂、有无盘状半月板
(二)看信号
➢判断是退变还是撕裂,区分撕裂类型
(三)看位置及周边结构
➢判断半月板有无脱出,有无半月板囊肿及假性撕裂
(一)半月板的形态
Hale Waihona Puke 内外侧侧
半
半
月
月
板
板
(一)半月板的形态
半月板的解剖特点
➢半月板为纤维软骨,各序列呈低信号 ➢内侧半月板呈C字形,外侧呈O形 ➢内侧半月板大于外侧半月板 ➢后角大于或等于前角 ➢半月板体部最大宽度小于15mm ➢内侧半月板与内侧副韧带紧密附着,容易伴发 损伤
正常髌腱或髌韧带
髌腱炎
五、关节腔及周围软组织病变
➢观察关节腔有无积液、关节腔内滑膜有 无增厚、有无关节游离体及其他异常信 号影
➢观察周围软组织有无肿胀、有无囊肿、 有无其他异常软组织占位。
五、关节腔及周围软组织病变
(一)创伤性膝关节积脂血症
➢是指关节受创伤后发生关节囊内骨折, 断端骨髓腔内的脂肪、血液及周围软组 织挫伤渗液流入关节腔内形成,表现为 典型的脂液平
(四)骨的其他病变
-骨感染、肿瘤、缺血坏死
一、骨与软骨病变
(一)髌骨一过性脱位
➢ 是一种并不少见的膝关节损伤,多发生于喜欢运 动的年轻人,来就诊时髌骨通常已复位,容易忽 略,如不及时诊治常常导致髌骨复发性或习惯性 脱位
➢ MRI特征性表现:髌骨内下缘、股骨外侧髁骨挫 伤,髌骨内侧支持带损伤
一、骨与软骨病变
➢ 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派学说,倾向先天 ➢ 外侧(占95%)远比内侧多见 ➢ 冠状位示体部宽度显著增宽,与同侧胫骨关节面
MR对膝关节周围软性结构损伤诊断价值评估
红线 为常规 正矢状扫描 黄线 为(10-150) 斜矢状扫描
膝关节正常结构
正常半月板在各序列中呈低 信号,矢状面或冠状面两侧半月 板体部呈尖端相对的蝶形,单侧 半月板呈三角形。
T2*WI COR 红箭示内 外侧半月板
T1WI SAG 白箭示内侧 半月板前 后角
半月板损伤分级
正常半月板表现为三角形均匀 的低信号影,半月板退变撕裂表现 为不同形态和程度的信号增高影, 分级是根据信号的形态及其与半月 板关节囊缘和关节面缘的相对关系 来确定的。
I级 半月板内横行或灶性中高信 号影;
II级 半月板内线形或灶性高信 号影与半月板关节囊缘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III级 半月板内的中高信号 与关节面相连; IV级 半月板内信号紊乱失 去正常形态。
内侧半月板 后角损伤I级
盘状半月板伴 水平撕裂 I I 级
III级
III级
TIWI SAG
半月板后角损伤IV级(红 箭示)
膝关节内韧带
膝横韧带
内侧半月板前角的部分纤维横 行于前交叉韧带前方与外侧半月板 前角相连,形成膝横韧带。横断薄 层扫描可显示膝横韧带,在髌下脂 肪垫内可见点状低信号。
膝横韧带
脂肪囊内见点状低信号 影(白箭示)
膝关节韧带损伤分级
膝关节韧带损伤的分级与半 月板损伤的分级有类似之处: I级 韧带边缘毛糙; II级 韧带边缘不均匀高信号;
桶柄样撕裂 为纵性撕裂的一种特殊 类型,半月板体部纵行撕裂后其游 离缘片段向内侧移,髁间嵴处可见 半月板的低信号影。
内侧半月板捅柄样撕 裂碎片位于髁间嵴处
半月板桶柄样撕裂 “双交叉韧带征”
正常前交叉韧带MRI表现
矢状面前交叉韧带自胫骨髁间前区 斜向外后上方呈散开状止于股骨外髁内侧 面,表现为较松散的中低信号影在其附着 点处可见线样条纹状中等或高信号影分隔。
膝关节骨关节炎软骨磁共振表现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膝关节骨关节炎软骨磁共振表现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分析沈浮;陆勇;丁晓毅;杜联军;陈克敏【摘要】Purpose: To compare th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appearances of osteoarthritis (OA) with the clinical findings. To assess the value of MRI in clinical diagnosis of OA and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artilage MRI and clinical findings. Methods: Fifty - six cases of 40 - 70 years old patients with confirmed OA and 45 asymptomatic age matched volunteers were included. They were scanned with cartilage MR in the following sequences: Fast spin echo T2 - weighted imaging(FSET2WI);3D Fat - suppressed spoiled gradient echo sequence(3D - FS - SPGR) and 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reconstruction(MIP); Fat - suppressed Proton - weighted sequence(FS - PD) . The following features were compared: (1) The average thickness of cartilage; (2) The defect condition of cartilage; (3) Subchondral bone edema, the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RI Appearances and clinical findings were analyzed. Results: Knee articular cartilage defects of the articular surface area were involved in the patient group m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Z = - 6.23, P < 0.001); The Noyes level and the range of cartilage defects of patients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Z = - 8.336, P<0.001; Z = - 8.42, P < 0.001); Subchondral bone edema was associated with knee pain sites, but the cartilage defects were not associated with the pain. Conclusion: The articular cartilage of 40 - 70 years old patients with knee OA is significantly thinner than the asymptomatic same age group, and thecartilage defects of patients group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abnormal subehondral bone area on MRI is associated with joint pain, meanwhile the cartilage defects do not affect the occurrence of the symptoms.%目的:对照研究骨关节炎(OA)中软骨磁共振(MRI)表现与主要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探讨常见的OA临床症状与MRI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征集40~70周岁确诊的OA病例56例,采用以下序列行软骨MR成像:①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成像(FSE T2WI);②三维脂肪抑制扰相梯度回波序列(3D-FS-SPGR)及最大信号强度重建(MIP);③脂肪抑制质子加权序列(FS-PD).分别比较软骨缺损状况和软骨下骨质水肿情况,并将磁共振表现与临床症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OA患者膝关节软骨缺损平均Noyes IIIA级以上,可观察到不同程度的软骨缺损及软骨下骨质异常;软骨下骨质水肿与膝关节疼痛部位相关,但软骨缺损与疼痛部位无相关性.结论:MRI可见的软骨下骨质异常与关节疼痛部位相关,软骨缺损不影响OA症状的表达.【期刊名称】《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年(卷),期】2011(017)003【总页数】6页(P267-272)【关键词】膝关节;磁共振成像;关节软骨;骨关节炎;临床症状【作者】沈浮;陆勇;丁晓毅;杜联军;陈克敏【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2骨关节炎(OA)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临床可产生关节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等症状。
CT与MRI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研究
CT与MRI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研究摘要:目的:对比分析MRI与CT对膝关节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效果及探讨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到淄博市中心医院因膝关节软骨损伤确诊的180例患者,分组使用CT与MRI进行检查,记录其准确率。
结果:MRI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根据结果显示MRI检查优于CT检查,更适合病变诊断和临床推广。
关键词:CT;MRI;膝关节关节软骨损伤引言膝关节的关节软骨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软骨受损的疾病。
软骨的撕裂、磨损和移位等都在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范畴内,这些不正常的软骨状态会导致膝关节的疼痛、肿大等症状,严重者可能致残。
本文将探究CT与MRI在膝关节软骨损伤诊断的临床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淄博市中心医院因膝关节关节软骨损伤疾病就诊的患者临床资料,从中筛选出180例具有完整临床资料以及清晰影像学资料的患者,年龄处在25岁到65岁之间,男性患者90例,女性患者90例。
所选病号经通过关节镜检查确诊为膝关节软骨损伤,均无CT与MRI禁忌症,同意参加本次研究。
1.2 研究方法挑选出的180 例患者提取他们的影像学资料然后分成两组,这两组检查每组均有 90 人,一组只进行 CT 检查,另一组只进行 MRI 检查,然后把这人患者分成三个年龄段。
MRI检查组分三组,分别为 A 1 青年组(25-35 岁)、A 2 中年组(36-55 岁)、A 3 老年组(56-65 岁),每组各三十人。
CT 检查包括 B1 青年组(25-35 岁)、B2 中年组(36-55岁)、B3 老年组(56-65 岁),每组也为 30 人。
对两组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完整记录,利用统计学方法并结合现有的研究结果探究 CT 和 MRI 评估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优缺点,并对 CT 和 MRI 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检出情况进行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像进行二维和三维重建处理。另外对 1 0 位正常志愿者的 1 0 个膝关节进行MR扫描。
中文摘要
2 . 实验部分:选择4 - 5 月龄猪,屠宰后截取膝关节 5 只,在每个股骨的内、外侧滑车及 内、外裸表面分别制作 不规则 2 级、3 级和 4 级缺损。2 , 3 级缺损用手术刀在软 骨表面刮削形成,4 级缺损用手术刀在软骨表面切割至软 骨下骨,再用镊子仔细去除中央的关节软骨。操作结束后 以生理盐水冲洗关节表面,关闭膝关节囊,并在关节囊内 注入少量生理盐水.
分层现象。F S - 2 D - F L A S H序列图像与 F S - 3 D - F I S P 相似,
但分层现象不明显。S E - T , WI 显示关节软骨呈中高信号,与 低信号的软骨下骨形成良好对比。
中文摘要
1 . 2 本研究中所采用的 三种M R扫描序列的K a p p a 值 分别进行两两比较。F S - 3 D - F I S P 序列诊断关节软骨损伤的 准确性明显优于F S - 2 D - F L A S H ( u = 5 . 2 5 , P 值< 0 . 0 1 )和 S E - T I W I ( u = 5 . 1 4 , P 值< 0 . 0 1 ) ,其差异具有显著的 统计意 义。 F S - 2 D - F L A S H与S E - T , WI 比 较其差异没有统计意义 ( u 二0 . 1 9 9 , P 值> 0 . 0 5 )。 1 . 3 本组病例中, F S - 3 D - F I S P 序列对关节软骨损伤诊 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 1 . 4 % 和9 7 。与 关节镜诊断结果相比 较, K a p p a 值= 0 . 8 1 8 > 0 . 7 0 , 表明该序
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能力,为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诊断和
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2 . 实验部分通过对关节软骨损
伤的动物标本和MR三维及二维图像的精确测量,观察 M R 三维重建图象显示关节软骨损伤病变的能力及测量病变大 小的准确性。
材料和方法:1 . 临床部分:收集来自院2 0 0 2 年1 2 月
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S y m p h o n y 1 . 5 T 超导M R 扫描仪
对关节软骨损伤标本进行 MR扫描,膝关节柔软线圈。所
有扫描序列均在屠宰后6 小时内完成。 双膝伸直位, 仰卧位 足先进。 扫描序列为F S - 3 D - F I S P , 矢状位扫描。
扫描结束后仔细解剖标本,暴露关节软骨表面。膝关 节标本的测量采用分规和游标卡尺 ( 精确度为 0 . 0 5 m m )。 量取关节软骨损伤区的最大径作为长径,再在其垂直方向 上量取最大径作为横径。为减少测量误差,每个部位均测 量三次,最后取其平均值。
E 采用美国G 公司A d v a n t a g e W o r k s t a t i o n 3 . 1 图 像I作 站对 3 D - F S - F I S P 序列M R扫描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并对关
节软骨的三维重建和二维图像进行测量。 结果:1 . 临床部分:
1 . 1 F S - 3 D - F I S P , F S - 2 D - F L A S H , S E - T , WI 序列能够显 示关节软骨的正常形态。本组正常志愿者膝关节矢状位F S - 3 D - F I S P 图像显示膝关节软骨为光滑曲 线状高信号带,可见
例,女 1 6 例,年龄 1 4 ^ - 6 5 岁,平均 4 1 . 2 岁,均于 MR检
查 后2 周内 采用美国S t y r k e r X 6 0 0 0 型关节镜下手术操作系
统行膝关节镜检查。关节软骨损伤的MR和关节镜检查参
考O u t e r b r i d g e 分 级 和I C R S 分 级 进 行诊断 及 分 级。 采 用美
常,因此关节软骨损伤的MR成像和治疗都应当不仅包括 表面的关节软骨,同时也应涉及软骨下骨及临近的骨髓组 织,以获得更全面、更完善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1 . 5 关节软骨损伤的三维成像有利于临床术前对重度膝 关节软骨损伤进行立体定位诊断,但目 前 MR三维成像只 能作为二维 M R成像的补充成像方法。 2 , 实验部分:
中文摘 要
膝关节软骨损伤的MR诊断及其实验研究
摘 要
目的:1 , 本研究临床病例部分以膝关节镜检查结果为对 照标准,对 F S - 3 D - F I S P , F S - 2 D - F L A S H和 S E - T , WI 序列 的关节软骨损伤分级结果进行评价,分析不同扫描序列对
一 2 0 0 3 年6 月期间就诊的膝关节疼痛病例,对临床拟行膝关
节 镜检查的患 者 采用德国 西门 子公司S y m p h o n y 1 . 5 T 超导
M R 扫描仪,进行术前M R 成像, 扫描序列包括: F S - 3 D - F I S P , F S - 2 D - F L A S H , S E - T , WI 。患者共3 4 例,其中男 1 8
列诊断结果与关节镜诊断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1 . 4 软骨下骨及骨髓内的异常信号是关节软骨损伤重要 的间接征象。本组无明确急性外伤史的关节软骨损伤病例
中有7 7 . 6 %在病变部位出现与损伤软骨区相对应的软骨下 骨及骨髓内片状 T , WI 低信号影,F S - 3 D - F I S P 及F S - 2 D - F L A S H序列呈高信号,代表了软骨下骨及骨髓组织的异
2 . 1 本研究表明关节软骨损伤三维重建图像测量的百分 误差与 MR扫描层厚有关,I m m扫描层厚的MR三维重建 图像的测量误差最小。按照 1 m m, 1 . 5 m m, 3 m m扫描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