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测验编制的一般原理与方法23

合集下载

教育测验编制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教育测验编制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缺点:
1.不易编制,且花费时间较多。 2.易受考生阅读能力的影响。 3.难以排除考生对试题的随机猜测。 (二)客观题命题的一般原则 1.试题能反映教学内容的重点或知识 点。
2.题目之间的相关性越低越好。 3.试题的文字力求浅显易懂、题意明 确。
2020/3/27 4.答案应该是明确、唯一的。
(三)不同类型选择题的命题原则
3
1
1
1
0
第四章 溶液 6
3
3
1
8
第五章酸碱盐 4
3
3
5
2
合计
26 12 13 14 18
评价
2 2 2 6 5 17
合计
22 21 8 22 22 100
由上图可见,命题双向细目表由3个要素组成:
测验目标、测验内容以及二者的比例,即权重。权
重代表了这部分内容的相对重要性。
2020/3/27
◆在真实的命题中,一般遵循如下顺序:
内容范围 3 1 5 3 2 2 2 15
内容范围 4
3444
15
内容范围 5 1 6 2 3 3 2 17
合计
6 32 24 16 14 8 100
2020/3/27
例 1 初中化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细目表
测验目的 测验内容
知识 理解 运用 分析 综合
第一章 氧
6
3
4
4
3
第二章 氢
7
2
2
3
5
第三章 碳
① 测验材料要适合测验目的
② 测验材料要能够代表该科教材的全部 内容(测验材料要有合理的覆盖面,突出 基本内容及重点内容,比例参照命题双向 细目表)
③ 测验材料要有普遍性(要依据统一的 教学大纲)

第四章教育测验编制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第四章教育测验编制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三不同类型选择题的命题原则 选择题的编制
要求被试从测验所提供的选项中选出正确 答案的测题成为选择题.选择题在结构上包括两 部分:题干和选项.
目前主要的选择题型有:比较、因果、类推、 多项、多选、多项多选、最佳、最差等
编制题目需遵循的原则: 1.每个题干仅问一个明确的问题. 例3:三角几何共八角,三角三角,几何几何? ①2角 ②3角 ③4角 ④5角
第二节 测验题目编制技术
一、客观性测验题目的编制
〔一客观题的优、缺点
客观题因其评分客观而得名. 优点:
1.适于测量知识、理解、应用、分 析几个层次的认知目标;不适和测量综合、
评价两级认知目标.
2.答案明确、回答简便,在一个测验 中的数量较多,可保证对知识内容的覆盖率.
3.有明确的标准答案,评分准确、简 单、可靠,利用计算机阅卷可节省人力、物
缺点: 1.不易编制,且花费时间较多. 2.易受考生阅读能力的影响. 3.难以排除考生对试题的随机猜测. 〔二客观题命题的一般原则 1.试题能反映教学内容的重点或知识点. 2.题目之间的相关性越低越好. 3.试题的文字力求浅显易懂、题意明确. 4.答案应该是明确、唯一的. 5.试题应按教育目标的要求,内容不能超过 超过受测团体的知识和能力.
察对基本概念、性质、原理、定则等的认知和判断.
编制题目需遵循的原则:
1.每一题只能包含一个核心概念.
例10:北京是我国最大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
2.试题应是非界限分明,避免模棱两可的语句.
例11:我国南方的天气很热.
3.避免使用具有暗示性的字词和特殊点限定 性词句,如全都、绝不、都、可能、大概等.
1
1
7
5

2
2

第四章 教育测验的编制

第四章 教育测验的编制
25
• (二)题目分析
• 1.定量分析(略) • 2.定性分析
– (1)均衡性:试题所测量的内容能够代表学生学习 中要求掌握的学习任务吗?
– (2)相关性:试题是否再现相关的学习任务? – (3)简明性:试题的语言是否简单、明了?
26
• (4)合理性:试题的难度适中吗?是否有错误?是否存在 有争议的答案?
34
一、常见题型及其编制
• (一)选择题(multiple-choice items)及其编制原则 – 1.选择题的结构:题干(stem)和选项(alternatives) – 2.选择题的优缺点 – 优点: • (1)选择题可以测量被试各种不同层次的学习结果。 • (2)正确答案唯一。
35
• (3)可以加大试题容量,扩大试题覆盖的知识面。 • (4)有利于考察被试思维的敏捷性和准确的判断力。 • (5)通过对学生对干扰项(distracters)的选择,教师可
某种具体的目的,它明确规定测验所要达到的预 期结果或标准。它是编制测验的出发点和依据。
13
(1)测验目标与教育目标分类
• 测验目标的确定是以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基础的。 – 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法 – 加涅的教育目标分类法 – 梶田叡一的教育目标分类法 – 我国认知目标的分类
14
15
16
我国认知目标的分类
19
3 .填写双向细目表
• 准备一个含有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两个维度的双向细目 表 – 横向设计 • 各个知识在整个测验的知识范围内的相对地位和 重要程度(确定各部分知识所占的比重)。这种 相对重要性可由该内容项目的教学课时的多少来 体现。
20
– 纵向设计 即决定每一目标层次所占比例。这一比例应与测验编制 者认为这个目标对受测学生的水平所具有的重要性相符。 一般主要是参考专家或有经验教师的意见而定。

第三章_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第三章_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布卢姆的分类法 加涅的分类法 梶田叡一的教育
评价
认 综合 知 分析
领 应用 域 理解
知识
认知策略(问题解决)
高级规则
智力技能
规则 概念
智力技能
辨别
言语信息
精神运动领域目标
体验 目标
情感领域目标
认知领域目标
技 适应 能 练习 领 模仿 域 观察
运动技能
精神运动领域目标 提高 目标 情感领域目标
认知领域目标
两可的语句,以免引起对正确答案的争议。
? (5)题目陈述应简单明了,避免使用复杂 的句子结构,应尽量采用正面叙述,避免 用否定和双重否定的语句。
? 综合(将知识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整体)编写、写作、创造、 设计、提出、组织、计划、综合、归纳、总结
? 评价(根据一定标准进行判断)鉴别、比较、评定、判断、总结、证明、 说出……价值
C:条件的表述
? C:学习者表现行为时所处的环境
? 环境因素(空间、光线、温度、气候、室内、室外、安 静等)
等堂皇的用语来叙述。
? 诱答项的长度和措辞的复杂性与正确性与正确选项相 似。
? 在诱答项中使用额外的线索。如固定的用词,具有科 学味道的答案,以及和题干有语义上的联系等。
? 保持选项之间的同质性。
? 5、不能对正确答案有任何暗示。无意的暗 示有:
? 1)语法结构上的不一致;
? 2)各选项在逻辑上不同,如正确答案中加以 “如”、“有时”、“通常”等修饰词,诱答 项中加以“总是”、“从未”、“所有”、 “绝对”、“准”等修饰词,或正确答案使用 与题干相同的词;
2)学习目标
? 学习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 体的表述”。

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 简答论述题 历年考题分章节汇总

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 简答论述题 历年考题分章节汇总

06231《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 简答论述题知识点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1.简述教育测量的特点。

P3 (2015年4月简答、2008年4月简答)①间接性和推断性。

②测量对象的模糊性和测量误差的不可避免性。

③量表具有多样性,结果具有相对抽象性。

2.如何理解教育测量的间接性和推断性? P3 (2011年4月简答)物理测量大多是直接性的。

虽然教育测量无一例外地关注到人类自身,但测量的内容主要是关于人的种种非物质属性。

目前,我们只能通过人的外显的行为或通过人对外界的一些刺激作出的反应,对人的知识技能、智力水平、思维品质、创造能力、心理素质、情感态度、道德品质等作出间接性的、推断性的测量。

3.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的区别与联系。

P7 2005年4月简答教育测量是针对教育效果或针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予以测量和描述的过程,旨在获得有一定说服力的数量事实,是一种以量化为主要特征的事实判断。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教育事物或现象的价值进行系统的调查,在获取足够多的资料事实的基础上,作出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

教育测量为教育评价提供价值判断的基本数量事实,教育测量是教育评价的基础;教育评价是教育测量过程的延续,是对教育测量结果的解释与应用,并朝着价值判断与释放教育功能的方向拓展。

4.简述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P25 2012年4月简答当我们根据教育目标和计划,把教育方案、课程、教学等因素作用于学生身上,需要参照教育目标和计划,对教育效果进行测量评估、价值分析和判断。

所以教育评价在教育系统中对实现教育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 分)教育改革常常以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改革作为突破口。

俗话说“考试是根指挥棒“就是这个意思。

(2分)考试与评价改革成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5.为什么说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师必备的知识技能修养? (专业素养和能力)P27 2018年4月论述(1)正确评价学生的发展是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4分)(2)在教书育人过程中,需要教师采用教育测量与评价多种方法,以弥补教师非正式观察的不足;(3分)(3)现代教自测量与评价的思想方法对于教师创造性地教学、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3分)(4)国外教师教有普遍开设"教育测量与评价”这类课程。

(完整版)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重点整理版

(完整版)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重点整理版

(完整版)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重点整理版课程性质和教学要求课程的性质:《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育测量学与教育评价学内容的整合并侧重于教育测量的一门综合性教育课程,它着力探讨对教育教学效果进行测量、评价的原理和方法,是一门带有综合性、技术性、实践性、应用性等特征的应用性学科,是实现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管理科学化所必须借助的一门科学,也是教育学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所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教学目标和要求: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正确使用各类标准化的教育测验、会作测验质量分析、能正确解释分数的含义,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研究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做出比较正确与合理的判断和评价,以促进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研究科学化。

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问题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历史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1.测量的定义史蒂文斯曾对测量作出以下定义:“就其广义来说,测量是按照法则给事物指派数字。

”我国有些学者认为:“测量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某种数量化的测定”,“测量是按照一定的法则,用数字方式对事物的属性进行描述的过程”。

本书的观点:从广义上讲,测量就是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从以上对测量所下的各种定义可以看出,这种对事物进行区分的过程,必须是按照一定法则的,区分的结果必须能够用数字的方式进行描述的。

2.测量的要素(1)测量的量具测量的量具是指依据某些科学原理和法则,发展出合适的量具或制定出科学的测量方案。

(2)测量的单位不同的测量所采用的单位是不同的。

理想的测量单位必须符合两个条件:①要有确定的意义;②要有相等的价值。

教育测量的单位不够完善,既无统一的单位,也不符合等距的要求。

(3)测量的参照点量的参照点系测量的起点。

要确定事物的量,必须有一个测量的起点,这个起点就叫做测量的参照点。

参照点有两种类型:①绝对参照点(绝对零点);②相对参照点(相对零点)。

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5、平波型分布 即中低高分人数差不多。学生的学业成 绩呈平波型分布,表明大中小几种难度 的试题比较接近,或学生的基础相差不 大,试题区分度低,需要提高区分度。 6、陡峭型分布 即中分人数很多,低高分人数极少。学 生的学业成绩呈陡峭型分布,表明难度 中等的试题比例过大,缺乏区分度或学 生的基础相差不大,要提高试题的区分 度。
布氏上述六类目标是有层次、有顺序的, 知识是最低层次,是最基本的要求。其 余依次是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 价。评价为认知领域的最高层次,是前 面五种目标的综合并增加了价值标准。 这六类目标,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 高级依次排列,组成层次结构。
情感领域
接受:觉察到某一事物的存在,愿意接受某种 特定刺激和有选择的注意这个事物。 反应:受到动机的充分驱动,积极注意某种观 念,并伴随着主动参与行为。 价值评价:接纳并赋予某一客体、现象和行为 以价值。 组织:将各种不同的价值结合起来,解决它们 之间的冲突并开始建立内在的、一致的价值体 系。 由价值或价值复合体形成的性格化:形成的价 值体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控制个体行为,形成 内化的加之行为,产生性格化的人生模式。
606 × 308 × - 568 - 287 ———— ———— 168 181
×

835 - 217 ———— 618

(四)明确测验对象
应考虑被试的年龄特征、教育水 平和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
(五)确定测验内容
测验内容的确定,实际上也就是内容抽样 的决定和测验目标的确立相结合而成。 这一结合过程必须通过命题双向细目表来 确定。 命题双向细目表由3个要素构成:p106 测验目标 测验内容 测验目标和测验内容的比例
(六)测验的编制与组织

编制教育测验的一般原理与方法

编制教育测验的一般原理与方法
分数合成
对于多部分测验,需要将各部分分数 合成为总分数,可以采用加权平均、 非加权平均等方法进行合成。
分数的解释与应用
要点一
分数解释
根据分数的分布、标准差、百分等级等指标,对分数进行 解释,以评估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水平。
要点二
分数应用
将测验分数应用于教育决策,如学生分班、教学改进、教 育资源分配等,以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测验的质量指标
信度
测验的一致性程度,即 多次施测的结果是否稳
定可靠。
效度
测验的有效性程度,即 测验是否真实反映所要
测量的心理特质。
难度
测验的整体难度水平, 以及不同题目难度的分
布。
区分度
测验题目对不同水平学 生的区分能力。
02 测验编制的心理学基础
CHAPTER
心理测量学的概念
心理测量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测量和 评估的科学,它涉及到如何运用数学 和统计学的方法来量化个体的心理特 质、行为和认知水平。
来源
主要来源于测验的设计、施测过程、评分标准、被试 者的心理因素等方面。
测验误差的控制与减少
01
提高测验设计的科学性 和合理性,减少设计误 差。
02
确保施测环境、设备、 时间等因素的一致性, 减少环境误差。
03
制定明确的评分标准和 客观的评分方法,减少 评分误差。
04
培训施测人员,提高其 专业素养和责任心,减 少人为误差。
心理测量学的应用
心理测量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广泛,包括学生评估、教师评价、课程设计等方面。 心理测量学在职业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如人才选拔、职业规划、职业培训等方面。
此外,心理测量学还应用于临床心理学、心理咨询、人格评估等多个领域。

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按照测验形式分类
按照测验的形式,可以将教育测验分为笔试测验、口试测验和实操测验。笔试测验主要通 过书面形式进行,口试测验则通过口头形式进行,实操测验则需要学生实际操作来展示自 己的技能和能力。
测验编制的基本原则
目的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测验编制应紧扣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确 保测验内容与教学和学习目标相一致。
激励学生进步
测验结果可以作为学生自我比较和 进步的动力,激励学生不断努力提 高自己的成绩。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改进
教师专业培训
改进教学方法
Hale Waihona Puke 教育测验的编制和实施需要教师具备 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可以促 进教师的专业培训和进修。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教师可以调 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 效果和质量。
确定测验目的
明确测验的目标和用途,如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选拔优秀学生等。
设计测验蓝图
根据测验目的,确定测验的内容、题型、难度和时间分配等,确保测 验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能力。
制定评分标准
为每个题目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确保评分过程客观、公正。
培训施测人员
对施测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了解测验的目的、内容、施测流程和 评分标准。
猜测因素等属性。通过项目分析可以对题目进行筛选和改进,提高测验
的整体质量。
02
难度系数
难度系数是指被试者在该题目上的通过率,难度系数过高或过低都会影
响测验的鉴别力和可靠性。在编制测验时,应合理设置题目的难度系数,
以使测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03
区分度
区分度是指题目对不同水平被试者的鉴别能力,高区分度的题目能够更
测验的类型
按照测验目的分类

《教育测量学(第二版)》第三章 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教育测量学(第二版)》第三章 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新编21世纪教育学系列教材
第三章 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 教 育 测 量 学 》
第二节 教育测验的项目编制技术
二、客观题的编制
特 点: 优 点:(一)其形态短小精悍,所占试题空间较小。
(二)是考查目标集中,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节省学生答题时间。 不 足:(一)容易导致学生机械记忆行为的产生,限制学生的想象力。 (二)考查的知识点过于聚焦,导致考查时容易遗漏部分知识点。 (三)无法对学生的高阶能力进行考查,使用范围上限制较大。 编制要求: (一)题目留空要恰当,空缺处应当是重要或关键的内容。 (二)每个空缺处应当有明确且唯一的正确答案。 (三)空缺处答案如果是数字,应指明单位和数字的精确程度。 (四)一个题目的空缺处不能太多,以免使句子变得支离破碎,不易于理解题意。 (五)避免对答案形式或内容的暗示。
新编21世纪教育学系列教材
第三章 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 教 育 测 量 学 》
第二节 教育测验的项目编制技术
三、主观题的编制
2 特 点: 优 点:(一)受推断猜测的影响小。
(二)能够考查学生的实操能力。 不 足:(一)题目对测验内容的覆盖率较小,难以考查到每个知识点。
(二)测验准备和实施比较费时费事,且测验条件和无关变量不易控制。 (三)只能观察到学生操作的结果,不利于后期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 编制要求: (一)明确测量目标,将测验内容操作化,对操作设定最低标准。 (二)选择合适的真实性程度。 (三)编写简洁明确的指导语 (四)确定计分的方法,通常有作品量表法、检核表和评定量表两种评定法。
新编21世纪教育学系列教材
第三章 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 教 育 测 量 学 》
第一节 教育测验的基本编制程序

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重点版

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重点版

课程性质和教学要求课程的性质:《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育测量学与教育评价学内容的整合并侧重于教育测量的一门综合性教育课程,它着力探讨对教育教学效果进行测量、评价的原理和方法,是一门带有综合性、技术性、实践性、应用性等特征的应用性学科,是实现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管理科学化所必须借助的一门科学,也是教育学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所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教学目标和要求: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正确使用各类标准化的教育测验、会作测验质量分析、能正确解释分数的含义,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研究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做出比较正确与合理的判断和评价,以促进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研究科学化。

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问题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历史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1.测量的定义史蒂文斯曾对测量作出以下定义:“就其广义来说,测量是按照法则给事物指派数字。

”我国有些学者认为:“测量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某种数量化的测定”,“测量是按照一定的法则,用数字方式对事物的属性进行描述的过程”。

本书的观点:从广义上讲,测量就是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从以上对测量所下的各种定义可以看出,这种对事物进行区分的过程,必须是按照一定法则的,区分的结果必须能够用数字的方式进行描述的。

2.测量的要素(1)测量的量具测量的量具是指依据某些科学原理和法则,发展出合适的量具或制定出科学的测量方案。

(2)测量的单位不同的测量所采用的单位是不同的。

理想的测量单位必须符合两个条件:①要有确定的意义;②要有相等的价值。

教育测量的单位不够完善,既无统一的单位,也不符合等距的要求。

(3)测量的参照点量的参照点系测量的起点。

要确定事物的量,必须有一个测量的起点,这个起点就叫做测量的参照点。

参照点有两种类型:①绝对参照点(绝对零点);②相对参照点(相对零点)。

教育测量与评价复习资料

教育测量与评价复习资料

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1.测量的三要素:量具、测量的单位、测量的参照点。

2.教育测量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发展,尤其是为评价学习成绩而进行的测量活动。

这是教育测量活动最原始的动机,也是教育测量学科发展最早的立足点。

3.教育测量的特点:间接性和推断性、测量对象的模糊性和测量误差的不可避免性、量表具有多样性以及结果具有相对抽象性。

4.史蒂文斯根据测量的精确度将量表分为:称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率量表四种水平。

称名量表是用来对事物活人的心理现象进行分类,指派的数值没有数量意义,只是表明事物的类别和性质不同;顺序量表也用于对事物活人的心理现象进行分类,这种分类基于所测属性在数量大小基础上进行的有序得分类,四等级评分法和五分法都是顺序量表;等距量表不但能在一个连续体上表示事物量的大小,而且具有形同的测量单位,但她的零点是相对的,是人为规定的;比率量表是最高水平的量表,除了具有量的大小和相同的单位,还具有绝对的零点。

5.教育评价的概念:格兰朗德:评价是为了确定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收集、分析和解释信息的系统过程,评价=测量(定量描述)+非测量(定性描述)+价值判断斯塔费尔比姆:评价是一种划定、获取和提供叙述性和判断性信息的过程,评价最重要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泰勒:评价过程本质上是确定课程和教学大纲在实际上实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

日本桥本重治:评价师与教育的目标和价值有明确关系的概念,是按照教育目标和价值观对学生学习成果及教育计划的效果等进行测量的过程。

因此,评价的概念重点在于以教育目标为标准的价值判断。

布鲁姆:评价是为了某个目的而进行的,对各种想法、作品、解答、方法、资料等的价值作出判断的活动。

所谓教育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利用测量和非测量的各种方法系统的收集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和影响学生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并未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6.桑代克在《精神与社会测量导论》中提到:无论什么东西,只要存在的,总存在与数量之中。

教育测量与评价期末复习题

教育测量与评价期末复习题

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一、测量与评价基本问题1、教育测量①测量三要素②教育测量概念: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③教育测量的特点问题:教育测量与物理测量的区别是什么?④量表的概念,按测量精确程度分为哪四种。

2、教育评价①教育评价概念: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利用测量和非测量的种种方法系统地收集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学生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②著名的测量与评价领域人及名言格兰朗德(N.E.Gronlund)认为,评价是为了确定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收集、分析和解释信息的(课堂)系统过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定量描述(测量)和定性描述(非测量)两方面。

“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所有成功教学的基础”。

斯塔费尔比姆说,“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3、相关概念①教育测量与评价关系②测验与考试二、历史发展1、著名的测量与评价领域人及名言①桑代克“无论什么东西,只要存在的,总存在于数量之中。

”②麦柯尔(W.A.Mecall)“任何东西,存在于数量中的,都可以被测量。

”问题:请列举教育测量与评价领域三个重要人物及名言三、学科地位和作用1、当今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2、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①教育系统②改革突破口3、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第二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类型和功能一、从不同的角度分为哪些类型例如:1、从运用时机分为-------?2、形成性测量与评价?3、形成性测量、诊断性测量与评价和总结性测量与评价区别?二、教育测量与评价四大功能教育判断的功能、改进教师教学的功能、促进学生学习的功能、行使教育管理的功能第三章质量特性1、教育测量与评价包括哪四度?考虑方案的可用性。

(P86)一、信度1、概念、分类2、模型 X=T+E,反映的是误差信度反映的是()A、高低分B、误差C、难易程度D、有效性3、具体估算⑴异质性信度:重测、复本概念⑵同质性信度:分半信度克龙巴赫(cronbach)系数①概念②区别③相关系数⑶百分比一致性(标准参照测验的信度)⑷评分者信度(相关系数)4、信度运用⑴测量标准误概念⑵通过与标准误关系估算真分数范围(计算题)二、效度1、包括哪些?① APA:1974年美国心理学会为了规范效度研究,把效度分为三类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

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 名词解释 知识点

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 名词解释 知识点

06231《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 名词解释知识点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测量: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P2 2013年4月教育测量:教育测量就是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P3 2005年4月量表(量尺):是确定了测量单位和参照点并具有取值系统的测量工具。

P4 2016年4月称名量表:是最低水平的一种量表,用来对事物或人的心理现象进行分类。

顺序量表:也是用来对事物或人的心理现象进行分类,但这种分类是以所测属性的数量大小为基础进行的。

等距量表:不但能在一个连续体上表示事物量的大小,而且具有相同的测量单位。

等距量表的零点是相对的,即人为确定的相对零点。

比率量表:除了具有量的大小和相等单位外,还具有绝对零点。

比率量表是最高水平的量表。

评价:广义地讲,评价泛指衡量、判断人物或事物的价值。

P5教育评价:(广义的)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利用测量和非测量的种种方法系统地收集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学生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P7 2010年4月考试:(广义的)泛指人类社会一切测度和甄别人的身心各个方面之群体或个体差异的活动。

P9考试:(狭义的)指由主试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在一定场所,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选择适当的内容,对应试者的德、学、才、体诸多方面或某方面所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测度或甄别的活动。

教育考试:在学校教育与人才选拔的过程中,教育考试是根据教育内容和目标,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和问题,按照一定的方式,对应试者的知识、技能等进行测量与评价的过程。

第二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类型和功能形成性测量与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实施的,在性质上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中小学单元测验。

P34 2012年4月诊断性测量与评价:是对经常表现出学习困难的学生所做的测量与评价,它的目的是对个人的问题行为及其原因进行诊断。

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测试中三类常见“错题”: (1)科学性错误,包括概念错误、试题设计不当、表述不当; (2)超出学生知识能力范围; (3)命题技术错误,包括试题类型不当、与试题编制要求相悖以及试题考查目 标不明确。
针对120份调查问卷的分析可知,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师对“错题”的正确识别状况令人担忧: 概念 错误(初中被调查者之中能够识别者占23%、小学被调查者之中能够识别者占87%);设计不当(初 中被调查者之中能够识别者占77.3%);表述不当(小学被调查者之中能够识别者占90.7%);超出 学生知识能力范围(初中被调查者之中能够识别者占79%、小学被调查者之中能够识别者占23%); 试题类型不当(初中被调查者之中能够识别者占17%、小学被调查者之中能够识别者占9%);与试题 编制要求相悖(初中被调查者之中能够识别者占74%);试题考查目标不明确(小学被调查者之中能 够识别者占19%)。
(1)教育测验目的直接影响着测验的编制; (2)明确不同教育测验目的的多重性、差异性; (3)充分考虑测验对象的教育基础与心理特点;
小学儿童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主过渡
第一节 教育编制测验的一般原则
二、典型性与一致性原则(高信效度)
内容抽样具有代表性: (1)知识面的涵盖要广 (2)考核层次与教学要求相符合 (3)难度水平符合要求
(6)按测验的功能分类
• 调查测验 • 诊断性测验:主要用来测查学生在各个具体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上学习的长处和不足,鉴别被试在学习功课方 面的困难,分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补 救措施。 • 水平测验 • 预测性测验 • 准备性测验
(7)按测验的用途分类 • 总结性测验:以测量成绩作为最终产物,目的是
基本方法:动宾结构的短语法,行为动词说明行为的类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 右例
试论述灵魂是否存在 ?并说明其理由
4,编制原
-则(4)当有多个论 述题时,可以设置 一个必答的论述题 ,剩下的题目可允
-许被试选择作答 右例
待补充
-4,编制原
则(5)最好在
题目中给出回 答本题所需的
-参考时间 右例
待补充
作文题
对人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书 面表达等多种能力的一种综合考查
第二节
测验蓝图设计与测验 编制要领
一、设计测验的基本考虑
1、确定测验目标 2、确定测验的属性是学科测验或是智力测验、人格测验 3、明确测验的性质和用途 4、明确测验对象 5、分析测验目标
二、设计测验蓝图 (一)测验蓝图的作用
1、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恰当性
2、确保题目合适的比例、难度
(二) 设计测验蓝图的步骤
-5,编写原
则(4)诱答项
-应具有似真性 右例
在下列元素中,哪一 种元素存在于蛋白质 中,而不存在于碳水 化合物或脂肪中? A.二氧化碳 B.氧 C.水 D.氮
-增加干扰选项似真性的具体方 -法有:
a.使用学生共同的错误观念
-或过失作为诱答项 b.以学生惯用的模糊性用语
-叙述诱答项 c.在正确选项和诱答项中使用 同样的“精确的”“重要的”等堂
白放在句子的 后面或中间, 而不要放在句
-子开头 右例
( 汽机
)发明了蒸
3,编写原
-则(5)所有空白处 的线段长度应当一 致,不能随正确答 案文字的多少而长 短不一,以免产生
-暗示作用 右例
待补充
-3,编写原
则(6)若答案
是数字,应指 明单位和数字
-的精确程度 右例
3除以10等于( )
简答题
简答题较适合于测量被试 基本知识、概念、原理的掌 握、记忆情况
内容应是重要 的知识,应有
-考核价值 右例
待补充
-3,编写原
则(2)题目应多
是测量理解能 力,而不应测 验记忆性的知
-识 右例
待补充
-3,编写原
则(3)一个题
目中只能有一 个中心问题或
-一个重要概念 右例
待补充
-3,编写原
则(4)题目应做
到是非界限分 明,用词准确 ,避免模棱两
-可的语句 右例
1、确定测验内容要目 2、确定该科目应考察的目标层次 3、确定各项测验内容要目下的权重 4、形成命题双向细目表
测验内容与目标关系双向细目表
测验内容、目标与题型双向细目表
测验题型与难度、内容双向细目表
三、测验的编制与组织 (一)选定测验材料应注意
1、材料要符合测验目的 2、确保材料的代表性 3、测验材料要有普遍性 4、要适合学生的程度并能鉴别其学习水平 5、要富有进取性并切合社会生活需要
前面我们讲了关于教育测验的编制、编制的步骤和测验蓝图的 设计以及作用和意义。 (1)选定测验的材料 (2)编写测验试题。了解教育测验的编制过程。编制的依据 、编制方法和技术等。 (3)试测与题目分析。
(4)合成测验 题目的形式、测量的学习结果、题目的难度和要测量的学科。 将测验题目按题型归类 每一题型内部分组 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编排试题 讲究题目编排方式:并列直进式和混合螺旋式
编制教育测验的一般原理与方法
第一节 测验题目类型与测量功 能
一、客观题试题的特 点及其编写技巧
选择题 匹配题 供答题
选择题
-1,结构:题干+选项 -2,优点: -可以用来测量学生各种不同层次的学习结果,应用广泛; -评分标准统一、客观,不受评分人主观因素和答卷人提出的意料之外的 -答案等影响,可利用电脑迅速评卷;
教育测验的题型:主观题和客观题 编制教育测验,设计测验蓝图
-1,优点 - 编制较为简单、灵活 -增加知识考核的准确度 -和深度
不受猜测因素的影响
-2,缺点
- 无法用来考核综合、 评价等高层次的教学目
-标 评分不够客观
3,类型
-名词解释题 -直接问答题 -列举题 -扼要说明题
4,编制原则
(1)问题的叙述要明确,要确实能使被试用简 单的语言回答 (2)问题的答案应该只有一个,并且答案要简 短具体 (3)避免出只考机械记忆的题,应注重知识的 应用 (4)在考查某公式的应用时,不要给太复杂的 数字,以免给计算带来麻烦 (5)尽可能使用直接问句来提出问题
-1,分类 命题作文和条件
-作文 记叙文、议论文
-、说明文等 缩写型、改写型 、续写型等
-2,编制原
则(1)根据考
试目的、考试 对象来确定作
-文文体和要求 右例
待补充
2,编制原
-则(2)根据社会需 要、现实生活和学 生实际设计命题, 作文命题要直接测 量语文素养和书面
-表达能力 右例
待补充
2,编制原
-皇的用语来描述 d.诱答项长度和措辞的复杂
-性与正确性选项相似 e.在诱答项中使用额外的线 索。如固定的用词,具有科学 味道的答案以及和题干有语义
-上的联系等 f.保持选项之间的同质性
-5,编写原
则(5)不能对
正确答案有任
-何暗示 右例
避免的地方: 语法结构上的不一致 ,各选项在逻辑上不 同、答案的长度有明 显差异、各题正确答 案在选项中有一定的 规律。
可以加大试题容量,抽取广泛有效的代表性样本,使试题覆盖的知识范 围广
-有利于考查被试思维的敏捷性和准确的判断力; -采用大量的似真选择项使结果易于诊断
-3,缺点 -编制良好的选择题较花费
时间,且要有专门的命题
-技巧 难以考核被试完全的推理 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的能力、有效的总结能力 、严密的表述能力和写作 能力,对被试的发散思维
(5)编制复本 通过复本可以进行替换。编制复本是为了增加实际的效用,一 种测验有时需要两份以上的等值型试题,分数越多用起来就越 便利。
编制复本需要符合下面条件: 各份测验具有相同的测验目标与测验内容,但题目不应有重复 ; 各份测验题型相同,题目数量相等,并且有大体相同的难度和 区分度。
(6)编写测验手册 编写测验的目的和功能; 测验编制的理论背景和选择试题的依据; 测验的实施方法、时限与注意事项; 测验分数的解释; 测验的信度、效度资料以及是在什么情境下得到的。
-点容易失控 被试作答和评分阅卷都 相当费时
-4,编制原
则(1)试题应
该用来测量较 高层次的教学
-目标 右例
联系中学教学实际, 试论述成败归因理论 及其教育意义?
-4,编制原
则(2)要明确而
系统的陈述问 题,使被试清 楚的了解题目
-的要求 右例
待补充
-4,编制原
则(3)一般应
采用答案具有 统一定论的试
待补充
3,编写原
-则(5)题目陈述应 简单明了,避免使 用复杂的句子结构 ;尽量采用正面叙 述,避免用否定和
-双重否定的语句 右例
待补充
-3,编写原
则(6)正句和
误句的排列要 随机化,且数
-量应大致相等 右例
待补充
匹配题
先看两个案例(把书合上)
1 将右边的作品标号填入作者后的括号中去
高尔基 ( )
成绩
3,编写原
-则(2)空白处所填 写的应是关键词语 ,并且要和上下文 有密切的关系,使 被试不至于填写困
-难 右例
1996年我国科技界有

)新发明
3,编写原
-则(3)题目中空 白地方不能太多 ,以免句子变得 支离破碎,不利
-于被试理解题意 右例
连接( )市与( )市的是( )河
-3,编写原
则(4)尽量将空
填空题
填空题用来考查被试对知识的记 忆和理解能力,在诊断性测验中特别 适用。
-1,优点 - 受被试猜测的影响小
,评分比较客观
-2,缺点 - 填空题偏重于测量
被试的知识记忆成程
度,使用过多容易养 成死记硬背的习惯
同样合上书本,看几个例子 ?
1 ,只有( 绩
),才能在考试中获得好成
2,1996年我国科技界有(
方式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
-可以增进学生的写作能力 -试题的编制比较容易,受
猜测的影响比较小
-3,缺点 - 取样范围较小且不均
匀,所使用的试卷无法 有效的代表学科的全部 ,所测结果无法真正代 表被试的学习成就,从
-而影响测验的信度 评分的主观性强
-因被试回答过于自由, 回答方向又不尽相同, 难于测得预期结果,重
二、主观性试题的类型及其编 写要领
3,类型
-论述题 -作文题 -表现性测验题
论述题
较好的测量被试的组织、归纳和 综合所学知识的能力,运用掌握知识 解决问题以及探讨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2,优点 - 用来进行高层次的、复
杂的学习结果的测量,可 以用在各种学科领域,特 别适用于社会科学、人文
-科学等 可以增进学生的思考、应 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对 于被试的学习态度和学习
1,分类
- 纸笔的表现性测验 -辨认的表现性测验 -结构化的表现性测验 -模拟情境的表现性测 -验
工作样本的表现性测 验
2,编制原则
(1)测验材料和要求与日常教学内容和目标有关联 ,关注重要的学习结果 (2)将考查重点放在高层次能力上 (3)将干扰测验目的的无关困难降到最低 (4)测验尽可能选择真实性的情境或问题 (5)提供必要的操作指导语,让学生了解作业任务 和期望内涵 (6)指导语简单明晰,向被试明确说明实际的情境 、任务及评价标准 (7)确定科学合理的计分方法
能力则更是如此;
-无法测量被试的思维过程 -被试能仅凭猜测而选中正
确答案,对考试的信度有 一定的影响
4,类型 -辨识选择 -阅读选择 -最佳选择 -图解选择 -归类选择 -承接选择 -排序选择 -填空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