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和“私小说”的再阐释

合集下载

自然主义与日本私小说

自然主义与日本私小说

自然主义与日本私小说作者:暂无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乌彦博(赤峰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内蒙古赤峰 024000)摘要:在日本近代文学发展史上,私小说是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对它的产生研究是日本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1868年,日本进行明治维新,这场维新把全面学习西方视为“文明开化”的标志,大力引进欧美文化的先进成果。

1888年左拉的文学作品《娜娜》在日本文坛引起巨大的波澜,西方的自然主义文学理论随之传入日本,被作家大胆应用于文学创作实践,日本的自然主义文学运动始兴。

日本的自然主义者把欧洲自然主义客观的、科学的“自然”理解为“原原本本”、“如实”的主观自然,注重对人物心理描写的真实再现,由此,产生了日本独特的文学形式——私小说。

关键词:日本;私小说;自然主义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2-0131-02私小说是产生于日本近代的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

大江健三郎曾经说过,私小说是日本文学的一个传统。

另一位日本作家曾说,至少从言文一致运动以来,各种流派如走马灯般此消彼长,来去匆匆,只有私小说万古一系流传至今。

到《我是什么》为止,已近八十多个春秋。

这充分说明了私小说这一文学样式在日本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

私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其历史可追溯到日本古代平安时期的日记、随笔文学,其纤巧自然的风格、细腻周密的心理描写和较强的写实性,代表了日本文学的某种传统。

明治维新后,西方自然主义传入日本并与日本文学传统相结合,本土化为日本自然主义文学,进而孕育催生出私小说这一独特的文学样式。

1868年,日本进行明治维新,标志着资产阶级政权的确立。

这场维新奉行全盘照搬的西化政策,把全面学习西方视为“文明开化”的标志,大力引进欧美文化。

当时的翻译学家们大量翻译西方的各类重要书籍,启蒙学者也纷纷从引进西方文明的角度著书立说,广泛地介绍了西方世界,如政治、经济、文学、建筑、美术、音乐等方方面面。

张资平对日本自然主义文学接受的价值再思考

张资平对日本自然主义文学接受的价值再思考

张资平对日本自然主义文学接受的价值再思考作者:林佳来源:《文教资料》2009年第36期摘要: 张资平对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接受与借鉴使其创作呈现出别样的风格和姿态,为“五四”文学初创期输入了新样式,更在中日文学交流中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记。

本文在张氏对日本自然主义文学接受的基础上,对其接受价值进行再认识、再思考。

关键词: 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张资平接受价值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一部与日本、日本文学的密切交流史。

中日许多作家都在相互影响、相互汲取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创作。

创造社大多数成员都曾有过留学日本的经历,加之中国古典文学多年的影响,使得两种文化与文学的碰撞与交融在创作中竞相呈现,可谓“五四”新文学时期的独特一景。

20世纪初,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对留日的中国学生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文坛上引起极大的争论,更浸润到相当一批中国作家的创作轨迹,尤以张资平最具代表性。

张资平在1912—1922年间留学日本,此时正值日本自然主义文学鼎盛期,他广泛阅读日本自然主义文学代表作家田山花袋、岛崎藤村、岛村抱月、长谷川天溪等人的小说,并翻译了相关的理论著作和作品。

这些积累在他日后的小说创作中留下深刻印记,始终贯穿着他的文学生涯。

作为“创造社”早期成员和中坚力量,张氏在文学活动的初创期表现出与同社成员不同的创作风格和别样的创作姿态多半得益于此,除个人的文学气质,更多是与他们接受和汲取的外来影响相关。

无疑,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对张资平创作的影响极大。

虽然张资平并非国内第一个接受日本自然主义的作家,但却是极为突出的代表,为此,有必要就他对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接受状况表现出的价值加以梳理。

一、拓展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表现领域日本自然主义文学是文学观念从传统向现代过渡中不可或缺的阶段。

它的观念、表现手法在张资平的小说创作中激起了回应。

首先,他遵循和借用自然主义的科学方法,打破文学表现的禁区,从生物学、遗传学角度来描写社会问题,将人类掩饰的外衣剥去,大胆展示赤裸裸的人性,尤其是人的动物性和性欲,及其对命运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因为“人类是一种生物,其思想行为多受生理状态支配,所以观察人类先要有生理的方面描写”。

日本近现代文学流派史第七章

日本近现代文学流派史第七章

三、《家》
1、指斥传统家庭 的弊端,凸显家长 之下家庭成员的形 象,传统陋习、遗 传基因、无聊纠纷, 勾勒家庭衰败过程。 2、憧憬个性解放, 渴望民主家庭,厌 恶封建家庭,触及 旧家族制度对个人 的束缚,客观批判 强化家长制的明治 社会,达观看待旧 家族的没落。
四、《新生》与《黎明前》 1、《新生》
第四节 德田秋声
一、生平及创作 二、作品分析 三、印象式描写
一、生平及创作 1、作家生平 德田秋声(1871~1943),日本小说家。原名末雄。生于金泽市一个没 落的士族家庭。曾在书店工作,后从尾崎红叶学习写作,风格受砚友 社影响。与泉镜花、小栗枫叶、柳川春叶并称“红叶门下四金刚”。 主要作品中篇小说《新家庭》、长篇小说《足迹》及未完成的长篇小 说《缩图》,都有自然主义倾向。与正宗白鸟、田山花袋、岛崎藤树 并称为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四巨匠。 2、创作实绩 1908年发表中篇小说《新家庭》,按照自然主义的主张,勾画一对市 井夫妇平庸生活的灰色图画。 《足迹》(1910),以妻子为模特,写了一个信州乡下到京都打工的 女儿的路程。 《霉》(1911)、《糜烂》(1913)、《粗野》(1915)等中长篇小说中 塑造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其中《粗野》是作者前期文学活动 的顶点,“自然主义文学金字塔”。 1941年发表最后一部作品《缩图》,成为后期文学活动的顶点力作。
第二节 岛崎藤村
一、《破戒》 二、《春》 三、《家》 四、《新生》《黎明前》
一、《破戒》 1、作品简介
《破戒》,1906 年3月发表的首部 长篇小说,也是日 本近代文学第一部 自然主义客观小说。 其主题是描写部落 民生存状态和觉醒 了的近代个人遭遇 血统论这一社会偏 见的悲哀;表现了 部落民备受歧视的 苦恼、不安和反抗 以及勤劳人民的苦 难生活和悲惨命运; 揭露日本社会存在 的身份等级制度和 不合理社会现象。

最新 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产生与历史意义-精品

最新 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产生与历史意义-精品

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产生与历史意义1868年,明治维新后,西方文明迅速涌入日本,日本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欧化热潮。

长期被束缚在封建思想和封建道德枷锁中的日本人,开始产生了自我意识的觉醒。

方面也一反江户时代文学中的游戏风格,否定小说中根深蒂固的功利主义文学观,对向近代文学的转变做了初步的尝试。

在这种背景下,诞生于法国的自然主义文学因其对封建和封建家族制度的强烈批判精神而被日本文学界所接受,并一度成为日本文坛的主流。

自然主义文学在日本近代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方面,自然主义文学的出现宣告了日本近代文学的成立,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最大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流派。

另一方面,自然主义文学又催生了日本独特的文学样式---私小说,对20世纪的日本文坛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一、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产生与发展自然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初的法国,并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至欧美和世界各国。

自然主义文学的创始人一般认为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佐拉。

佐拉接受了家泰纳的理论,并阅读了法国医生吕卡斯的《自然遗传的哲学和生论着》、勒图尔诺医生的《情欲生理学》、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等生物、遗传学方面的着作,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自然主义文学主张。

他认为“写小说就像在实验室里做实验一样,不应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因而他主张着重写人的生理本能。

他强调文学创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主张以客观的态度记录生活的一切”.法国自然主义的代表人物还有龚古尔兄弟、莫泊桑等。

19世纪80年代,自然主义开始超越法国国界,传至世界各国。

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产生也是直接受法国的影响。

森鸥外最先将自然主义批判性的介绍到日本国内。

1889年1月,森鸥外在《读卖新闻》上发表《出自学说的小说论》一文,对佐拉的自然主义文学进行了客观、详细的介绍。

小杉天外是将佐拉的文学观付诸实践的第一人。

1900年他模仿佐拉名作《娜娜》而发表了《初姿》,这被认为是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第一篇作品。

最新 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产生与历史意义-精品

最新 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产生与历史意义-精品

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产生与历史意义1868年,明治维新后,西方文明迅速涌入日本,日本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欧化热潮。

长期被束缚在封建思想和封建道德枷锁中的日本人,开始产生了自我意识的觉醒。

方面也一反江户时代文学中的游戏风格,否定小说中根深蒂固的功利主义文学观,对向近代文学的转变做了初步的尝试。

在这种背景下,诞生于法国的自然主义文学因其对封建和封建家族制度的强烈批判精神而被日本文学界所接受,并一度成为日本文坛的主流。

自然主义文学在日本近代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方面,自然主义文学的出现宣告了日本近代文学的成立,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最大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流派。

另一方面,自然主义文学又催生了日本独特的文学样式---私小说,对20世纪的日本文坛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一、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产生与发展自然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初的法国,并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至欧美和世界各国。

自然主义文学的创始人一般认为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佐拉。

佐拉接受了家泰纳的理论,并阅读了法国医生吕卡斯的《自然遗传的哲学和生论着》、勒图尔诺医生的《情欲生理学》、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等生物、遗传学方面的着作,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自然主义文学主张。

他认为“写小说就像在实验室里做实验一样,不应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因而他主张着重写人的生理本能。

他强调文学创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主张以客观的态度记录生活的一切”.法国自然主义的代表人物还有龚古尔兄弟、莫泊桑等。

19世纪80年代,自然主义开始超越法国国界,传至世界各国。

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产生也是直接受法国的影响。

森鸥外最先将自然主义批判性的介绍到日本国内。

1889年1月,森鸥外在《读卖新闻》上发表《出自学说的小说论》一文,对佐拉的自然主义文学进行了客观、详细的介绍。

小杉天外是将佐拉的文学观付诸实践的第一人。

1900年他模仿佐拉名作《娜娜》而发表了《初姿》,这被认为是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第一篇作品。

日本文学流派:自然主义文学

日本文学流派:自然主义文学

日本文学流派:自然主义文学日本近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指20世纪初在“自然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的一群作家的创作,主要限于小说。

作家有岛崎藤村、田山花袋、德田秋声、岩野泡鸣、正宗白鸟等人。

日本自然主义文学,是针对“砚友社”的庸俗写实主义而兴起的新文学。

自然主义文学揭起了彻底反对旧道德、反对因袭观念的旗帜,主张一切按照事物原样子进行写作;在艺术形式上,他们主张“排除技巧”,在语言上,成功地完成了“言文一致”的革新。

自然主义文学理论之所以成为日本现代文学确立时期的主导理论,是由于自明治维新以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不彻底性,使得现代文学迟迟未能形成。

随着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抬头,社会现实的阴暗气氛日益沉重,在自然主义文学兴起之前流行的“砚友社”形式主义的文学和初露苗头的追求积极理想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在阴暗现实的摧残下相继夭折。

日本作家们对时代普遍感到悲观与幻灭,他们从西方自然主义文学理论和世纪末思想中发现了投合他们兴趣的观念。

这就是自然主义在日本成为风靡一时的文艺运动的缘故。

日本自然主义文学最初是由几个作家按这种文学理论进行模仿性的创作开始的。

1901年小杉天外的作品《流行歌》,1902年永井荷风的作品《地狱之花》,都是按照左拉所提出的自然主义理论写成的作品。

小杉在他的作品序言中指出,作品所描写的内容无所谓善恶美丑,作家的责任就是按照“自然”的现象如实去写。

永井则在他的作品的跋文中,主张作家应该着力去刻画由“祖先遗传”带来的“动物性”。

这一时期,作家们对自然主义的文学主张还只停留在对左拉的理论的介绍上。

1906至1910年期间,出现了一批自然主义文学理论家、评论家,最有影响的是美学家岛村抱月与文艺评论家长谷川天溪,还有片上天弦、相马御风、中村星湖、本间久雄等人;鼓吹自然主义,以长谷川最为热心,他的代表论文有《幻灭时代的艺术》、《排除逻辑的游戏》、《现实暴露之悲哀》等。

在这些论文中,他提出了“破理显实”和“觉醒者的悲哀”等口号。

日本文学对郁达夫的影响

日本文学对郁达夫的影响

日本文学对郁达夫的影响日本文学对郁达夫创作的影响摘要: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具魅力并产生巨大影响的作家。

他的早期创作比较明显地受到了日本自然主义的影响,这充分体现在其作品中的自叙传色彩自我告白的行文方式以及富有日本传统物之哀韵味的感伤情绪上。

同时郁达夫又超越了日本自然主义非社会的狭隘的自我世界发出了对社会、时代的呐喊。

关键词:郁达夫在日本多年受日本文尤其是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日本的自然主义文学大致兴起于明治末期,其作品主要取材于家个人的私生活注重表现日常活的消极、阴暗面反对概括集中和典型化强调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平板地摹写抛弃一切人工的修饰,赤裸裸地展露人的野性和丑恶。

郁达夫对日本自然主义的代表作家田山花袋、葛西善藏等屡有论及,对他们那种描写上事无巨细、坦露自我的文风可谓深得要领无论在他的小说取材和具体的描写方法上我们都能够很容易地看出受其影响的痕迹。

郁达夫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生前命途多外身后毁誉不一,至今在文学史上似乎仍未能给他一个恰当的地位。

但郁达夫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可谓独具风格,独树一帜,曾经产生过很大影响。

最近几年,不断有研究和评介郁达夫作品的论文问世,使人耳目一新。

郁达夫那种鲜明的创作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很多论文都探讨了这一重要问题,有人将之归为作家的个人气质;有人说他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影响。

笔者认为除了上述原因以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郁达夫受日本自然主义文学运动,特别是“自我小说”这一日本所特有的文学形式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学风格。

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一些浅见,以供研究时参考.达夫正在日本留学。

关于《沉沦》的写作过程,郁达夫曾说: 写《沉沦》各篇的时候,我已在东京的帝大经济学部里了。

那时候生活程度很低,学校的功课很宽,每天读小说之暇,大半就在咖啡馆找女孩喝酒,谁也不愿意用功,谁也想不到将来会以小说吃饭.所以《沉沦》里的三篇小说,完全是笔墨游戏,既无真生命在内,也不曾加以推敲,经过琢磨的.记得《沉沦》那一篇东西写好之后,曾给几位当时...... 文学的交流总是双向的。

日本私小说的“事实”与“虚构”

日本私小说的“事实”与“虚构”

日本私小说的“事实”与“虚构”作者:林梓弦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20年第05期内容摘要:“私小说”是日本近代文学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私小说最大的特征是如实描写,受日本自然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而出现。

本文试通过分析日本私小说的开山之作——田山花袋的代表作《棉被》中符合作者真实生活的“事实”及其“虚构”成分,论证私小说不仅是作者对其个人生活的“露骨的描写”,更是利用小说的虚构性赋予其作品以客觀的真实意义。

关键词:日本私小说事实虚构田山花袋,日本小说家,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先驱、私小说的开创者。

1904年,在文艺杂志《太阳》上发表了著名的文学评论《露骨的描写》。

在这篇文章中,他批评明治文学重视技巧的写作方向,而主张排除技巧、按事实描写的“露骨的、大胆的”描写,吹响了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第一声号角。

1907年,他基于自己“露骨描写”的文学理念,发表了被誉为日本自然文学第一作的中篇小说《棉被》,开创了日本私小说的先河。

《棉被》的主人公竹中时雄是一名作家,为了生计不得不去一家出版社做地图编辑,事业上无甚成就。

同时,由于人到中年,竹中也逐渐对自己的妻子失去了兴趣。

正当他快要对生活失去全部信心的时候,一名狂热崇拜竹中时雄的文学女青年芳子住进了他家。

芳子对文学创作充满着热情,时雄从她身上感受到了生活的新乐趣,陷入了猛烈的单相思之中。

但由于妻子的嫉妒和芳子父亲的反对,竹中只好强压住潜藏在内心深处的爱慕,郁郁寡欢。

当芳子交了同龄的男友时,他因无法在精神上独占芳子,无奈只能让芳子的父亲将她接走,以此来拆散芳子与男友。

芳子离开后,时雄盖上芳子的棉被,埋头闻着芳子棉被上的余香,肆意地哭泣发泄。

这其实是田山花袋本人的一段实际生活的真实写照,竹中时雄的人物原型就是田山花袋本人,而芳子就是其女弟子——冈田美知代。

美知代很早就开始崇拜田山,多次给他写信表达自己的崇敬之情,且那时田山也厌倦了与妻子寡淡无味的生活,所以迅速被美知代所吸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