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识别指标

合集下载

财务风险的五大指标

财务风险的五大指标

财务风险的五大指标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管理质量不佳、市场不稳定、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等外部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内部风险因素综合体现,因而威胁企业经营的完整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财务风险的识别、打击和预防至关重要,它是企业风险控制的关键。

因此,财务风险的识别、打击和预防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

二、财务风险的五大指标1、财务结构风险:指企业在财务结构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包括资产负债结构、财务活动结构、财务流程结构等方面。

2、市场风险:指企业在市场活动中可能面临的经济风险,包括股票市场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利率波动风险等。

3、管理风险:指企业由于管理上的决策失误或不当管理行为而带来的风险,包括生产经营不善、计划认识失误、管理技能不升级、持续改进不到位等。

4、宏观经济风险:指企业处于开展经营活动的社会经济环境中所受到的经济风险,包括政策风险、消费者行为风险、全球经济风险等。

5、战略风险:指企业在开展战略业务活动中可能面临的经济风险,包括商业战略风险、市场战略风险、产品战略风险、技术战略风险等。

三、财务风险的预防和控制1、高效的财务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高效的财务管理制度,充分利用信息化、数字化、科学化手段,加强财务风险的细化管理,强化财务核算控制,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

2、完善市场流动性管理: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市场流动性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投融资策略,严格落实投融资审批程序,合理控制企业财务活动各项风险,把握财务风险总体目标,构建完整的市场流动性管理链条,有效避免市场风险的发生。

3、健全投融资法律法规:企业应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合理选择投融资策略,制定完善的投融资法律法规,建立充分的审计制度和管理制度,加强财务风险的监控,进一步降低财务风险水平。

4、健全宏观经济风险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宏观经济风险管理体系,及时关注宏观经济变化,合理安排营运活动,合理分配资金,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有效避免宏观经济风险的发生。

公司财务风险评估的关键指标与模型

公司财务风险评估的关键指标与模型

公司财务风险评估的关键指标与模型一、引言公司财务风险评估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对于企业而言,财务风险可能涉及到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流动性、市场竞争力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介绍公司财务风险评估的关键指标与模型,帮助企业提前预警、规避风险。

二、关键指标1.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反映了企业自有资本与债务的比例,即企业的债务风险。

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可能会导致企业偿债困难,增加财务风险。

2.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企业流动性的度量指标,它计算了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较高的流动比率代表企业有更大的偿债能力,减少了短期偿债风险。

3.盈利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是企业财务状况的一个重要方面。

净利润率、毛利润率和营业利润率是评估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

较低的盈利能力可能表明企业存在经营不善或市场竞争压力较大的风险。

4.现金流量指标现金流量是核心财务指标之一,它可以反映企业现金的流入和流出情况。

企业若面临现金流量短缺的风险,则可能会导致偿债困难、无法支付员工和供应商等问题。

5.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比率是衡量企业财务稳定性的指标之一,它反映了企业自有资本与总资产的比例。

较高的股东权益比率代表企业财务状况相对稳定,降低了财务风险。

三、评估模型1.Altman Z-Score模型Altman Z-Score模型是一种常用的评估企业破产风险的模型。

它通过将企业的财务指标进行加权计算,得出一个综合的评分,根据评分来判断企业是否面临破产风险。

Altman Z-Score模型被广泛应用于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中。

2.巴舍克模型巴舍克模型是一种用于评估企业财务风险的定量模型。

它通过考虑企业的财务状况、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等因素,综合计算出一个风险指数,用于衡量企业的财务风险水平。

巴舍克模型的使用可以更全面地评估企业的财务风险。

3.违约概率模型违约概率模型是一种常用的评估企业违约风险的模型。

它通过分析企业财务数据、行业情况和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计算出企业的违约概率。

财务风险分析的方法与指标

财务风险分析的方法与指标

财务风险分析的方法与指标财务风险分析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帮助企业识别、评估和应对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

在进行财务风险分析时,使用正确的方法和指标可以提供准确和全面的信息,帮助企业作出决策和规划。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财务风险分析方法与指标。

一、财务比率分析财务比率分析是最常用的财务风险分析方法之一。

通过计算和比较不同的财务比率,可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

其中一些重要的财务比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负债比率、资产负债率等。

这些比率可以帮助分析师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运营效率,进而确定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评级模型财务风险评级模型是通过使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来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评级和分类。

常见的模型包括Altman Z-Score模型和Merton模型等。

这些模型通常使用企业财务报表数据和市场数据来计算财务风险指标,并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

通过这些模型,分析师可以判断企业是否面临潜在的财务困境,并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三、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是一种财务风险分析方法,用于评估企业面临不同因素变化时的财务表现。

通过改变不同的输入变量,如销售量、成本、利率等,可以观察到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趋势。

这种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其敏感度,并制定相应的决策策略。

例如,企业可以通过敏感性分析确定产品价格的变化对盈利能力的影响,以规避潜在的财务风险。

四、现金流量分析现金流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分析财务风险的重要依据。

通过分析企业的现金流量情况,包括现金流入和流出的金额、时间和性质等,可以评估企业的现金流动性和偿债能力。

现金流量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如经营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并采取相应措施来保证企业的稳定运营。

综上所述,财务风险分析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运用适当的分析方法与指标,可以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评估风险水平,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财务管理 财务风险指标

财务管理 财务风险指标

财务管理财务风险指标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财务风险指标是评估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从财务风险的概念入手,介绍几个常用的财务风险指标,并解释其意义。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财务损失的可能性。

财务风险的存在是由于企业经营活动不确定性所带来的,例如市场需求变化、竞争对手策略调整等因素都可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二、财务风险指标1. 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企业的资金来源结构和偿债能力。

资产负债率越高,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大,因为高资产负债率意味着企业负债较多,如果经营不善,可能无法按时偿还债务。

2. 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它反映了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越低,说明企业流动资金不足,无法及时偿还短期债务,财务风险越高。

3. 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一种更为严格的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它排除了存货的影响,只计算企业能够迅速变现的流动性资产。

速动比率越低,说明企业的流动性资产较少,偿债能力较弱,财务风险较高。

4. 经营杠杆比率经营杠杆比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和财务风险的指标,它反映了企业利润的敏感性。

经营杠杆比率越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越敏感,一旦营业收入下降或成本上升,可能会导致企业亏损,财务风险增加。

5. 现金流量比率现金流量比率是衡量企业偿债能力和经营活动的可持续性的指标,它反映了企业现金流量与债务偿还的关系。

现金流量比率越高,说明企业有足够的现金流量来偿还债务,财务风险较低。

三、财务风险指标的意义财务风险指标的存在是为了帮助企业评估和管理财务风险,从而保证企业的经营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监控财务风险指标,企业可以及时发现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防范和控制,降低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财务风险指标也是投资者评估企业投资价值的重要依据。

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指标,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经营稳定性,从而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财务风险识别指标

财务风险识别指标

财务风险识别指标体系简析狭义的财务风险,主要指与负债融资及杠杆化有关的风险,表现为因资本结构失衡、无力偿还到期本息等而导致的经营中断、破产清算风险。

广义的财务风险,主要指财务结果的不确定性状态,即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来自内外部的各种无法预料或不确定性因素所导致的企业财务结果与预期财务目标发生偏离的可能性。

由于影响财务结果不确定性的因素很多,如战略、市场、业务运作等,因此,广义口径下的财务风险既包括按财务活动来区分的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收益分配风险,也包括按Basel II的分类标志所划定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不过,从实务角度来看,广义的财务风险的定义过于宽泛。

因为,从财务结果不确定角度来判断,企业的任何经营、管理行为都会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实际结果”对“预期目标”的偏离,因此,在这一语境下“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可以说成是“企业(全面)财务风险管理”,而事实上,这种说法无论从逻辑上还是管理行为上都是不足取的,至少对工商企业是这样(需要注意的是,Basel II是针对银行保险业而非一般的工商企业而言的)。

相比而言,狭义的财务风险是一种纯粹意义上的与财务政策是否合理、财务运作是否高效有关的风险。

但以杠杆化为特征的财务风险只是其表象,财务风险的产生及其可能的不利影响(下偏风险,down-side risk)是与公司战略、经营政策或商业模式等各种因素交织后表现出来的,因此,只有从影响杠杆风险的因素(或称风险源)入手,分析和识别风险,才能真正做到有效的风险管理。

一、战略视角下的财务风险源1.“增长陷阱”与偿债风险以突破企业财务资源极限和管理承受力等为代价所盲目追求的高速增长,往往是不可持续的。

企业增长有两种表现:销售增长和投资增长,两者表现出“时间上”的交替性,即投资增长带来产能提高,从而“事后”带动销售增长;反过来,销售增长会引导企业追加投资,从而“事后”带动投资增长。

财务风险预警指标

财务风险预警指标

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在现代企业经营中,财务风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财务风险可能导致企业的破产甚至倒闭,因此,企业管理者需要时刻注意财务风险的预警和控制。

一个好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需要建立在科学、严谨的指标基础上。

本文将讨论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以期能够帮助企业建立一个有效的预警系统。

一、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财务预警指标。

资产负债率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一般来说,资产负债率高于50%就需要引起企业管理者的注意了。

如果资产负债率过高,表明企业负债过多,可能面临财务风险。

二、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一个反映企业流动性的指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一般来说,流动比率低于1.2就需要引起企业管理者的注意了。

如果流动比率过低,表明企业流动资金较少,难以应对短期财务风险。

三、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一个反映企业流动资产质量的指标。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流动负债。

一般来说,速动比率低于1就需要引起企业管理者的注意了。

如果速动比率过低,表明企业资金主要用于存货和预付账款等流动性较差的资产上,难以应对短期财务风险。

四、净利润率净利润率是一个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

净利润率=净利润/营业收入。

一般来说,净利润率低于5%就需要引起企业管理者的注意了。

如果净利润率过低,表明企业盈利能力较差,难以应对长期财务风险。

五、现金流量比率现金流量比率是一个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

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短期债务。

一般来说,现金流量比率低于0.3就需要引起企业管理者的注意了。

如果现金流量比率过低,表明企业偿债能力较差,难以应对短期债务风险。

六、利息保障倍数利息保障倍数是一个反映企业偿付利息能力的指标。

利息保障倍数=(净利润+利息费用+折旧费用)/利息费用。

一般来说,利息保障倍数低于2就需要引起企业管理者的注意了。

如果利息保障倍数过低,表明企业偿付利息的能力不足,可能面临长期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指标

财务风险指标

财务风险指标
财务风险指标是一种以金融比率和衡量指标为基础的评估工具,用于识别、测量和监控企业内部存在的财务风险。

它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分析并把握财务风险,保护公司的财务安全。

财务风险指标通常包括:流动性比率、杠杆比率、资本结构比率、偿债能力比率、回报率比率、资本回报率、净利润率等。

1、流动性比率:流动性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指企业在短期内可供偿还债务的财务资产与全部债务之间的比率,其值越高,代表企业越具有偿债能力。

2、杠杆比率:杠杆比率是衡量企业的财务风险水平的指标,指企业的总负债与全部资本之间的比率,其值越高,代表企业受外部融资对其经营的影响越大,而财务风险也越大。

3、资本结构比率:资本结构比率是衡量企业资本结构状况的指标,指企业负债与股东权益之间的比率,其值越低,代表企业负债越少,财务风险也越小。

4、偿债能力比率:偿债能力比率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指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与全部债务之间的比率,其值越高,代表企业负债越少,财务风险也越小。

5、回报率比率:回报率比率是衡量企业投资效益的指标,指企业每年的净利润与其平均资产之间的比率,其值越高,代表企业的投资效益越好,盈利能力也越强。

6、资本回报率:资本回报率是衡量企业资本组合效率的指标,指企业每年的净利润与其平均资本之间的比率,其值越高,代表企业资本组合能力越强,投资效益也越好。

7、净利润率:净利润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指企业每年的净利润与其平均营业收入之间的比率,其值越高,代表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财务风险指标说明

财务风险指标说明

财务风险指标说明财务风险指标是企业财务状况的衡量标准,用于评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潜在风险。

财务风险指标旨在提前指出企业的财务风险,帮助企业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的发生和影响。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财务风险指标及其说明。

1. 资产负债率(Debt-to-Asset Ratio):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总资产总额之比,它反映了企业以债务方式筹资的程度。

资产负债率越高,代表企业的负债水平越高,承担的债务风险也越大。

2. 有息负债比率(Interest-Bearing Debt Ratio):有息负债比率衡量了企业利息负债与净营运资本之比。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偿付利息能力以及利息支出对净营运资本的影响程度。

如果有息负债比率过高,企业偿付利息的压力就会增加,从而增加了财务风险。

3. 流动比率(Current Ratio):流动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用于评估企业在短期内偿付短期负债的能力。

流动比率越高,代表企业有足够的流动资产来偿付短期债务,相反,如果流动比率低于1,则可能面临偿债风险。

4. 速动比率(Quick Ratio):速动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中的快速变现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它排除了存货对流动性的影响。

速动比率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企业能否快速偿付短期债务。

速动比率越高,意味着企业能更好地应对短期偿债风险。

5. 现金流量比率(Cash Flow Ratio):现金流量比率是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负债总额之比,它反映了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足以偿还债务。

现金流量比率越高,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财务风险相对较低。

6. 盈利能力(Profitability):盈利能力是评估企业盈利情况的指标。

常用的盈利能力指标包括净利润率、毛利率和营业利润率等。

盈利能力指标的变化可以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稳定性和发展潜力,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风险。

7. 现金流量充足率(Cash Flow Adequacy Ratio):现金流量充足率是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偿债支付的比率。

财务风险识别指标

财务风险识别指标

财务风险识别指标财务风险识别指标是指通过对企业财务指标的分析和评估,判断企业是否存在财务风险,并提前发现潜在的财务问题。

财务风险识别指标主要包括财务健康度指标、财务杠杆指标、盈利能力指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指标和资金利用效率指标等。

首先,财务健康度指标是评估企业财务健康状况的关键指标之一、其中,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可以反映企业支付短期债务的能力,越高越有利于企业应对突发情况。

应收款项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应付款项周转率则可以反映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和运营效率,越高越能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

其次,财务杠杆指标可以评估企业财务风险的承受能力。

其中,负债率和资产负债率可以反映企业资产负债结构和债务承担能力,如果负债率过高或者资产负债率过大,可能会导致企业违约风险和偿债风险的增加。

而利息保障倍数可以衡量企业偿付利息的能力,越高越能确保企业偿债的可持续性。

第三,盈利能力指标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主要包括销售净利率、资产净利率和投资回报率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企业在销售和投资活动中的盈利能力和效益水平。

盈利能力越高,企业的经营业绩越好,财务风险越低。

第四,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指标可以评估企业经营性现金流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主要包括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净利润的关系等。

这些指标可以全面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情况,从而判断企业现金流是否充裕以及其运营能力是否稳定。

最后,资金利用效率指标可以衡量企业对资金的利用程度。

主要包括总资产周转率和应收款项周转天数等。

总资产周转率可以反映企业资金利用效率,越高越能体现企业对资金的有效利用。

应收款项周转天数可以反映企业回收应收款项的速度,越短越能减少企业的资金占用。

总之,财务风险识别指标是衡量企业财务风险的关键指标,通过对财务指标的分析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和解决。

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应关注并监控这些指标,以保证企业财务的稳健运营。

财务风险评估的四大指标

财务风险评估的四大指标

财务风险评估的四大指标财务风险评估是企业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评估企业的财务风险,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及时识别和应对潜在的财务风险,从而保证企业的稳定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在进行财务风险评估时,有四大重要的指标供参考,包括杠杆比率、流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以及库存周转率。

杠杆比率是评估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是通过比较企业自有资金和债务资金的比例来衡量企业的财务风险程度。

一般来说,杠杆比率越高,企业的财务风险就越大。

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偿付债务能力上,过高的杠杆比率可能使企业无法及时偿还债务,导致资金链断裂。

因此,监测和控制杠杆比率对企业的财务稳定至关重要。

流动比率也是企业财务风险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偿付短期债务能力的指标,它反映了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流动比率越高,企业的财务风险就越低。

如果企业流动比率过低,意味着企业短期内无法偿付债务,同时也暴露了企业的流动性风险。

因此,维持适当的流动比率对于企业的财务稳定至关重要。

第三,应收账款周转率是评估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是通过比较企业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的比例来衡量企业的回收能力。

较低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可能意味着企业的收款能力不足,可能会导致企业的资金链断裂。

因此,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对于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库存周转率也是评估企业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是通过比较企业销售成本和库存的比例来衡量企业的库存管理效率。

较低的库存周转率可能意味着企业的库存积压过高,导致企业的资金占用风险增加。

因此,加强库存管理,提高库存周转率,可以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综上所述,杠杆比率、流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库存周转率是评估企业财务风险的四大重要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及时识别并应对潜在的财务风险,保证企业的稳定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在财务决策和风险管理中,管理层应该密切关注这些指标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和降低财务风险,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

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财务风险评估指标

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财务风险评估指标

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财务风险评估指标财务风险评估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准确评估,企业能够更好地识别自身的财务风险状况,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本文将介绍企业财务管理中常用的财务风险评估指标。

一、财务杠杆比率财务杠杆比率是衡量企业财务风险承担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通过比较企业资产负债表上的债务和股东权益,来评估企业的债务风险。

常见的财务杠杆比率包括债务比率、权益乘数和利息保障倍数。

债务比率反映了企业债务占总资产的比例,债务比率越高,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大。

权益乘数反映了企业通过债务融资扩大投资的能力,权益乘数越高,企业承担的风险越大。

利息保障倍数则是评估企业偿付利息能力的指标,利息保障倍数越低,企业偿付利息的能力越差。

通过对这些财务杠杆比率的综合分析,企业能够准确评估自身的债务风险。

二、流动性比率流动性是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中关键的一个方面。

流动性比率是衡量企业偿付短期债务能力的指标。

常见的流动性比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

流动比率反映了企业流动资产能够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流动比率越高,企业的流动性越好。

速动比率是排除存货的流动性比率,能够更准确地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

现金比率反映了企业以现金形式偿付当前负债的能力,现金比率越高,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

通过对这些流动性比率的评估,企业能够判断自身的偿债能力是否良好。

三、盈利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是衡量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方面之一。

常见的盈利能力指标包括净利润率、毛利率和营业利润率。

净利润率反映了企业净利润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净利润率越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毛利率是衡量企业销售成本和销售收入的比例,毛利率越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好。

营业利润率反映了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利润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营业利润率越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通过对这些盈利能力指标的评估,企业能够了解自身的盈利能力状况,进而预测未来的财务风险。

四、现金流量指标现金流量是企业财务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指标。

公司财务风险评估的关键指标和方法

公司财务风险评估的关键指标和方法

公司财务风险评估的关键指标和方法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公司必须能够评估和管理自身的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评估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可以帮助公司发现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本文将讨论公司财务风险评估的关键指标和方法。

一、负债比率负债比率是衡量公司财务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反映了公司资产与负债的关系,反映了公司偿付债务的能力。

负债比率越高,意味着公司财务风险越大。

一般来说,负债比率超过50%被认为是高风险,需要引起警惕。

二、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指公司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关系。

这个指标用来评估公司是否能够及时偿还短期债务。

流动比率低于1则意味着公司无法偿付所有的短期债务,流动性风险较高。

因此,公司应该确保流动比率维持在一个健康的水平,以保证资金的流动性。

三、偿债能力偿债能力是评估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

一种常用的偿债能力指标是利息保障倍数,它反映了公司利息费用与可用盈利之间的关系。

如果利息保障倍数小于1,意味着公司无法通过盈利来偿还债务,偿债能力较弱。

四、现金流量现金流量是公司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向的现金流量意味着公司能够从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足够的现金来偿还债务和支撑业务的运营。

负向的现金流量可能表明公司面临现金流问题,风险较高。

五、有形净值有形净值是指公司所有权益减去无形资产后的净值。

有形净值反映了公司实际的净资产状况和价值。

较低的有形净值可能意味着公司存在潜在的财务风险。

对于财务风险评估,公司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降低和管理风险:1.多元化投资组合公司可以通过投资于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资产来降低风险。

这种多元化的投资组合可以分散公司的财务风险,使得公司不会因为某个特定领域或地区的不利情况而陷入困境。

2.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公司应该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控。

只有这样,公司才能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评估的关键指标和方法

财务风险评估的关键指标和方法

财务风险评估的关键指标和方法财务风险评估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评估企业的财务风险情况,可以及早发现并应对潜在的风险,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财务风险评估的关键指标和方法,帮助企业更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

一、关键指标1. 资产负债比率(Debt-to-Asset Ratio)资产负债比率是衡量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它表示企业资产由债务资金所提供的比例。

高比率意味着企业的债务水平相对较高,风险也更大。

一般来说,资产负债比率在0.6以下被认为是较为安全的水平。

2. 流动比率(Current Ratio)流动比率指企业当前资产与当前负债的比例,用于衡量企业短期偿付能力。

较高的流动比率意味着企业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来偿还短期债务,对应较低的财务风险。

一般来说,流动比率要求在2以上。

3. 利息保障倍数(Interest Coverage Ratio)利息保障倍数是企业用于衡量其偿付利息能力的指标,它表示企业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例。

较高的利息保障倍数表明企业有足够的利润来支付利息费用,财务风险相对较低。

一般来说,利息保障倍数在3以上被认为是安全的水平。

二、评估方法1. 财务比率分析法财务比率分析法是常用的财务风险评估方法,通过计算一系列财务比率,来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除了上述关键指标外,还可以计算净利润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指标,以获得更全面的财务风险评估结果。

2. 现金流量分析法现金流量分析法是从现金流入和流出的角度,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估。

通过分析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情况,可以了解企业现金流是否充足,是否能够应对潜在的财务风险。

3. 历史数据比较法历史数据比较法是将企业当前的财务数据与历史数据进行比较,以评估财务风险的趋势和变化。

通过分析企业过去几年的财务状况,可以发现潜在的风险点,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4. 行业比较法行业比较法是将企业的财务数据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数据进行比较,以评估企业的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评估的关键指标和方法解析

财务风险评估的关键指标和方法解析

财务风险评估的关键指标和方法解析在财务管理领域,风险评估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财务风险评估的关键指标和方法,以帮助企业有效应对潜在的财务风险。

一、关键指标1. 资产负债比率(Debt-to-Equity Ratio)资产负债比率能够反映企业负债与股东权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较高的资产负债比率意味着企业财务风险较高,因为过高的负债水平可能导致偿债能力下降,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稳定性。

2. 流动比率(Current Ratio)流动比率衡量企业的流动性状况,即企业短期偿付能力。

流动比率高于1表明企业具备良好的短期偿债能力,而低于1则意味着企业可能存在偿债风险。

3. 速动比率(Quick Ratio)速动比率相比于流动比率更加严格,排除了存货对流动性的影响。

较高的速动比率说明企业在面对短期偿债压力时具备更强的财务抗风险能力。

4. 盈余比率(Profitability Ratio)盈余比率用于衡量企业利润和收入之间的关系。

较高的盈余比率反映了企业获利的能力,从而降低了财务风险。

同时,企业应密切关注盈余比率的变动,以便及时发现可能的风险。

二、评估方法1. 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一种基于数值数据进行财务风险评估的方法。

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具体的财务指标,并与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企业直观地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并及时采取措施来降低风险。

2. 财务比较分析财务比较分析是一种将企业与同行业其他企业进行比较的方法。

通过对行业内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揭示出企业在财务风险方面存在的优势和劣势。

这种方法能够帮助企业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从其他企业的经验中提取教训,以提升自身的财务稳定性。

3. 财务趋势分析财务趋势分析侧重于观察企业财务指标的变化趋势。

通过对企业多个财务周期的数据进行对比,可以得出财务指标的发展趋势,并判断是否存在潜在的风险。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企业预测未来的财务状况,并及时采取措施以避免潜在的风险。

财务风险的识别方法和指标

财务风险的识别方法和指标

财务风险的识别方法和指标英文回答:Financial Risk Identification Methods and Metrics.Financial risk is a significant concern for businesses, as it can have a material impact on their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stability. To mitigate these risks, it is essential for organizations to identify and measure them effectively.Various methods can be employed to identify financial risks, including:Risk Assessment Frameworks: These frameworks, such as the ISO 31000 Risk Management Standard and the COSO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 provide a structured approach to identifying, analyzing, and evaluating risks.Scenario Analysis: This involves developing andevaluating hypothetical scenarios that could potentially expose the organization to financial risks.Sensitivity Analysis: This technique assesses the impact of changes in key variables, such as interest rates or foreign exchange rates, on the organization's financial performance.Expert Judgment: Consulting with experienced professionals and subject matter experts can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into potential financial risks.Once financial risks have been identified, they need to be measured to determine their potential impact. Key metrics used for measuring financial risks include:Value at Risk (VaR): This metric measures thepotential loss in value of a portfolio of assets over a specific time horizon under a given level of confidence.Expected Shortfall (ES): This metric measures the average loss that is expected to exceed the VaR value.Stress Testing: This involves simulating extreme market conditions or other adverse events to assess the impact on the organization's financial health.Credit Risk Metrics: These metrics, such as debt-to-equity ratio and interest coverage ratio, assess the risk of default on debt obligations.Liquidity Risk Metrics: These metrics, such as cash flow from operations and current ratio, measure the organization's ability to meet its short-term financial obligations.By employing these methods and metrics, organizations can effectively identify and measure financial risks to better manage their exposure and mitigate their potential impact on the business.中文回答:财务风险识别方法及指标。

公司财务风险评估的关键指标

公司财务风险评估的关键指标

公司财务风险评估的关键指标公司财务风险评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稳定运营至关重要。

在进行财务风险评估时,有一些关键指标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公司的财务风险程度。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关键指标。

首先,负债比率是一个重要的关键指标。

负债比率是指公司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值。

这个指标可以告诉我们公司的资金来源和负债承受能力。

如果一个公司的负债比率很高,意味着公司承担了较大的债务风险,有可能在偿还债务方面面临困难。

因此,负债比率较低的公司通常具有较低的财务风险。

其次,流动比率是另一个重要的指标。

流动比率是指公司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

流动比率可以衡量公司短期偿付能力。

如果一个公司的流动比率较低,意味着公司可能无法及时偿还短期债务,从而导致公司面临财务风险。

因此,一个较高的流动比率通常被视为一个较低风险的公司。

此外,盈利能力也是财务风险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盈利能力可以通过净利润率、毛利率和营业利润率等指标来评估。

在评估公司的盈利能力时,我们不仅要关注公司是否有稳定的盈利,还要关注公司的盈利水平是否高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

如果公司的盈利能力不稳定,或者盈利水平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说明公司可能面临着较高的财务风险。

此外,现金流量也是衡量公司财务风险的关键指标之一。

现金流量可以告诉我们公司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如果公司的现金流量状况良好,意味着公司有足够的现金来偿还债务和应对突发事件。

相反,如果公司的现金流量紧张,可能意味着公司面临着财务危机。

因此,关注公司的现金流量状况对于评估财务风险至关重要。

此外,财务报表分析也是评估公司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分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可以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

通过比较不同期间的财务报表,可以发现公司财务风险的变化趋势,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应对。

总结起来,公司财务风险评估的关键指标包括负债比率、流动比率、盈利能力、现金流量和财务报表分析等。

财务风险相关指标

财务风险相关指标

财务风险相关指标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运作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中的一种。

财务风险是由企业财务政策和决策的不确定性以及其他市场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

为了管理财务风险,企业需要使用一些指标来识别和衡量这种风险。

以下是了解和评估财务风险的主要指标。

一、财务杠杆比率财务杠杆比率是企业的资本结构比率之一。

企业使用债务来筹集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公司的利润,但也增加了公司的风险。

杠杆比率越高,企业的财务风险越高。

主要的财务杠杆比率是负债比率、股权比率、长期负债与所有权益比率。

二、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

流动比率越高,企业短期偿债风险越低。

主要的流动比率是当前比率和速动比率。

三、利润与利润率企业的盈利和利润率是衡量企业财务风险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利润和利润率越高,企业的经济实力越强,财务风险越小。

四、财务稳定性比率财务稳定性比率衡量企业偿债能力和现金流量。

稳定性比率越高,企业的财务稳定性越高,风险越小。

常见的财务稳定性比率包括权益比率、息税前利润/负债的比率和营业周期。

五、现金流量比率现金流量比率是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的指标。

现金流量比率越高,企业的现金流量保持稳定,财务风险越低。

现金流量比率包括现金流动和现金短缺比率。

六、资本市场指标资本市场指标是衡量企业财务风险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市盈率、市净率、股价波动率等资本市场指标是衡量企业财务风险的指标。

这些指标衡量企业在市场上的表现,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的信息。

总之,企业需要使用多个指标来衡量和管理财务风险。

这些指标包括财务杠杆比率、流动比率、利润率、财务稳定性比率、现金流量比率和资本市场指标。

通过明确和管理这些风险,企业可以有效地保持其健康的财务状况,降低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识别指标体系简析

财务风险识别指标体系简析

财务风险识别指标体系简析
财务风险识别指标体系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一种重要的安全管理手段,他主要是以数据
统计与识别相结合的方式来分析出一定的规律,从而提前发现企业财务风险,防患于未然。

财务风险的识别指标体系主要有四种:财务状况评价指标、经营效能评价指标、盈利
能力测算指标和风险健康度评价指标。

财务状况评价指标:偿债能力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产权比率、负债总额等指标,指标通常用于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偿债能力以及可用财务资金数量。

经营效能评价指标:经营效益指标、利率指标、流动率指标、存货周转率指标等,用
于了解企业运营效率,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潜在的财务风险。

盈利能力测算指标:毛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率等指标,主要用于检测企业盈
利水平,了解企业经营的效果,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

风险健康度评价指标:资本管理能力、经营效率及有效管控能力等指标,用于衡量企
业风险控制能力,以及企业财务部分管理能力是否足以应对当前和潜在的财务风险。

综上所述,财务风险识别指标体系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一环,正确有效的使用指标
能够为企业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有助于提前预防和有效的减轻企业风险带来的损失。

同时,企业管理更加注重员工视角,加强企业文化和领导团队的建设,提高企业内部管理
水平,有助于企业长期发展。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几个指标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几个指标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几个指标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是指通过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综合分析,提前预判和预防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应对和避免。

在财务风险预警中,有一些重要的指标被广泛应用于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风险程度。

本文将重点介绍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中的几个重要指标。

1.企业流动性指标:企业流动性指标主要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

流动比率是表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即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比例。

流动比率越高,表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速动比率衡量企业在偿付短期债务时,除了存货以外的可流动资产与短期负债之间的比例。

现金比率则是衡量企业的现金流动能力,并反映企业在支付短期债务时能够使用现金的能力。

这些指标的突然下降可能表明企业短期资金紧张,存在可能的财务风险。

2.企业盈利能力指标:企业盈利能力指标主要包括毛利率、净利率和资产收益率。

毛利率表示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时,扣除直接成本后的利润与营业收入之间的比例。

净利率则衡量企业扣除所有费用后的净利润与营业收入之间的比例。

资产收益率则是衡量企业净利润与资产总额之间的比例。

这些指标的下降可能表示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存在潜在的财务风险。

3.企业负债风险指标:企业负债风险指标主要包括负债比率、长期债务比率和偿债能力比率。

负债比率是企业长期负债与资产总额之间的比例,反映企业的财务杠杆程度。

长期债务比率是企业长期债务与资产总额之间的比例。

偿债能力比率则衡量企业短期债务与流动负债之间的比例,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这些指标的上升可能表明企业的负债风险加大,存在潜在的财务风险。

4.企业经营能力指标:企业经营能力指标主要包括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应付账款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衡量企业存货的周转速度,反映企业库存管理的效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企业应收账款与营业收入之间的比例,反映企业收款效率。

应付账款周转率则衡量企业应付账款与营业成本之间的比例,反映企业支付效率。

财务风险的五大指标

财务风险的五大指标

财务风险的五大指标
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大问题,严重影响着公司的发展和稳定,企业管理者必须分析其财务风险,采取有效措施制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

此外,要引入衡量企业财务风险的方法,如5个主要的财务风险指标。

第一,收入波动性指标。

企业的收入波动性指标反映了企业业务活动收入相比平均水平的波动幅度,反映了企业的业务增长稳定性和经营效果的变化。

第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指标。

该指标考察企业在同期财务活动中产生的经营现金流量同比增长情况,是衡量企业经营能力变化的重要指标。

第三,效益变动指标。

盈利状况反映了企业是否可以合理改善营运,并实现收益期望,反映了企业经营绩效的好坏变化。

第四,流动性指标。

流动性指标是评价企业流动性的指标,是反映企业财务承受压力的能力的重要指标。

第五,负债能力指标。

负债能力指标反映了企业财务健康水平,反映了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的安全程度。

以上是企业财务风险的五大指标,它们都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可以帮助企业更加充分地识别和把握财务风险。

因此,企业管理者应当积极引入这几项指标,不断强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定严格的财务风险防控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风险识别指标体系简析狭义的财务风险,主要指与负债融资及杠杆化有关的风险,表现为因资本结构失衡、无力偿还到期本息等而导致的经营中断、破产清算风险。

广义的财务风险,主要指财务结果的不确定性状态,即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来自内外部的各种无法预料或不确定性因素所导致的企业财务结果与预期财务目标发生偏离的可能性。

由于影响财务结果不确定性的因素很多,如战略、市场、业务运作等,因此,广义口径下的财务风险既包括按财务活动来区分的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收益分配风险,也包括按Basel II的分类标志所划定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不过,从实务角度来看,广义的财务风险的定义过于宽泛。

因为,从财务结果不确定角度来判断,企业的任何经营、管理行为都会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实际结果”对“预期目标”的偏离,因此,在这一语境下“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可以说成是“企业(全面)财务风险管理”,而事实上,这种说法无论从逻辑上还是管理行为上都是不足取的,至少对工商企业是这样(需要注意的是,Basel II是针对银行保险业而非一般的工商企业而言的)。

相比而言,狭义的财务风险是一种纯粹意义上的与财务政策是否合理、财务运作是否高效有关的风险。

但以杠杆化为特征的财务风险只是其表象,财务风险的产生及其可能的不利影响(下偏风险,down-side risk)是与公司战略、经营政策或商业模式等各种因素交织后表现出来的,因此,只有从影响杠杆风险的因素(或称风险源)入手,分析和识别风险,才能真正做到有效的风险管理。

一、战略视角下的财务风险源1.“增长陷阱”与偿债风险以突破企业财务资源极限和管理承受力等为代价所盲目追求的高速增长,往往是不可持续的。

企业增长有两种表现:销售增长和投资增长,两者表现出“时间上”的交替性,即投资增长带来产能提高,从而“事后”带动销售增长;反过来,销售增长会引导企业追加投资,从而“事后”带动投资增长。

从增长的有序性角度看,如果两者间的这种互动和交替在时间上是序时进行的,则在战略与市场判断没有错误的情况下,任何一种方式下的增长都不会产生速度过快而导致财务压力问题。

但问题在于:企业在研判市场时,往往过于乐观,且往往将这两者在时间上叠加合并为同步,从而产生很大的财务压力。

这种压力转变为偿债风险的机理是:由于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收益及内源性融资(年度利润留存+年折旧额)不足以满足公司投资增长需要,在没有权益融资的情况下,对于投资需求与融资满足之间的“资金缺口”,大多数企业都习惯性地通过外部银行借款来自动满足或“自动平衡”,从而在不经意间借入巨额债务,使偿债风险突显。

巨额债务不仅可能影响新项目的投资进程,而且会挤垮现有业务的销售与经营,最终会影响公司总体投资和日常运营。

归纳起来,除加大偿债风险外,超速增长还可能造成其他不良后果:①管理资源跟不上。

如管理经验的欠缺、制度上的不适应性、控制的范围和难度加大等。

②财务资源配置错乱。

如销售上升引起营运资本紧张、过度资金需求造成财务弹性与灵活性丧失、盲目投资造成资产结构扭曲等。

③效益下降。

如产品销售利润下降、不盈利的客户被引入而影响收益质量、利润与现金流量的不平衡等。

2.不当经营政策或商业模式与财务收支风险经营政策或商业模式是企业商业运行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经营惯性,它是一种盈利态势或方式。

不当的经营政策或商业模式即指商业模式没能及时跟进商业环境的变化。

企业在采购与付款(含预付)、加工与付费(自制或外包)、销售与收款(含预收)等商业流程中,如果不能从环境变化中调整既定的经营政策或商业模式,就极有可能陷入现金周转不灵、收付款无力的境地中。

例如,从供应链角度看,客户集中度的提高是有利的,但也可能会带来信用集中度过高的风险。

因此,当企业在组建自身的商业小环境时,需要对供应商、外包服务提供商、销售及代理商等的商业模式与自身的经营政策进行协调、分析和判断,争取构建共赢的商业小环境,规避因上下游出现问题而给自身带来的财务收支风险。

3.财务低效或无效运作与现金流风险财务风险的产生还来自于企业财务运作的效率与效果。

在这里,衡量财务运作效率的核心指标是现金流动性,即在维持较低现金存量的基础上,保持现金的流动性。

但现金的流动性重点强调:①“流量”基础上的“序时性”;②结构上的流动性。

前者是指保持现金流入与流出在时间上的配比,以收抵支、以丰补欠;后者是指资产与负债结构上的配比性,保持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间的“流动性”,杜绝流动负债与非流动资产之间的流动性(如“短贷长占”)。

但从现实来看,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大都是由于财务运作自身的低效或无效化而导致的。

因此,强调财务稳健政策、加强现金预算管理、提高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的互动和合作,将成为财务风险管理的关键。

4.企业担保与潜在财务风险担保风险是一种表外风险或者或有负债风险。

很多企业为其他企业提供担保,从而形成大量或有负债,一旦被担保方财务状况不佳,便会危及企业自身。

二、财务风险识别指标体系由于财务管理人员拥有生成、解释财务报表的能力与优势,因此,在财务风险管理中,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指标识别法等,以分析、识别商业运作中的财务风险。

所谓指标识别法,即根据财务核算、管理核算、业务核算和其他方面提供的数据,对预示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相关指标数值进行计算、对比和分析,并从分析结果中寻找、辨认和发现财务风险。

结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可以用超速增长型财务风险指标、不当经营政策型财务风险指标、财务运作低效型财务风险指标、违规担保型财务风险指标等来归纳、判断财务风险。

1.超速增长型风险识别指标超速增长型风险识别指标主要包括:①资产负债率。

在财务风险识别上,资产负债率被认为是一个核心指标。

当该指标达到或超过行业平均值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防范就是企业在识别风险、估量风险和分析风险的基础上,充分预见、有效控制风险,用最经济的方法把财务风险可能导致的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管理方法。

企业集团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从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

简述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并提出了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及方法。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彻底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可能的。

为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就要了解风险的来源和特性,进行适当的控制和防范,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将损失降至最低,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收益。

一、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企业财务活动,一般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营运和收益分配四个方面,相应地,财务风险就分为:筹资风险,即因借入资金而增加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投资风险即由于不确定因素致使投资报酬率达不到预期之目标而发生的风险;资金营运风险即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在时间上不一致导致资金链断裂所形成的现金流量风险;收益分配风险即由于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今后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而带来的风险。

1、在筹资方面,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

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够发达,企业筹资手段不够丰富。

长期以来企业对资本市场的了解还比较匮乏,对资本市场的运转、资本市场的理论缺乏研究,在筹资时较少考虑资本结构和财务风险等,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资金结构中负债资金比例过高,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

与高负债形成的风险相比,或有负债形成的风险更具隐蔽性,对企业的潜在风险也更大。

典型表现是企业的乱担保。

部分企业对外担保数额大,期限长,甚至未经同意和审批,董事、经理擅自以公司名义为他人担保等,给企业带来较大的风险。

大部分企业对担保疏于管理,也不按照制度规范在表外披露,如果担保对象一旦无法偿债,担保企业的或有负债就转化成负债,突如其来的债务负担很可能导致企业资金紧张甚至资不抵债,诱发企业的财务风险。

2、在投资方面,部分企业投资决策随意性大。

在企业中,不顾自身的能力和发展目标,热衷于铺新摊子,盲目投资,造成严重损失的例子比比皆是。

企业在进行任何一项投资之前,都应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只有在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的基础上,当投资项目所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为正时才是可行的。

盲目追求外延式扩张及所谓多样化经营,未经深入调查研究便乱上投资项目,走向破产也就不足为怪了。

由于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决策失误及盲目投资导致一些企业产生巨额投资损失。

3、在资金营运方面,我国企业在流动资金等方面的管理也存在很多问题,一些管理手段还比较落后。

目前我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

存货流动性差,一方面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企业必须为保管这些存货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导致企业费用上升,利润下降。

长期库存存货,企业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在应收账款管理中,企业普遍存在只注重销售业绩,忽视应收账款的控制状况。

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

同时,由于企业在赊销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

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

4、在收益分配上较少考虑资本结构问题。

股利分配政策不仅影响与企业相关的各方面的利益,而且与公司的筹资问题和资本结构问题密切相关,涉及到企业的长远发展。

在我国,由于企业为了长期稳定地发展,一般较注重积累,而不倾向于导致企业现金流出的现金股利分配方式;较注重企业的经营成果,即利润指标,而对股价关心较少,从而在收益分配上与国际惯例差距较大。

与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股利政策相比,我国上市公司较少分配现金股利,代之以配股或送红股的分配方法,这在有意无意间助长了证券市场上的投机气氛,无助于投资者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

不仅如此,我国企业股利政策的制定也往往无章可循,股利分配方案常常朝令夕改,令投资者无所适从。

二、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防范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产生财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财务风险处理不当,因此,防范财务风险,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系统尤其必要。

1、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

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

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特别重要一环,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

为能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