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山区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孩子受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
![农村孩子受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e48cf5e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d6.png)
农村孩子受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根据对农村地区的孩子教育状况的调查,以下是一份报告:1. 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的学校数量较少,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距离较远,给孩子们获取教育资源带来困难。
很多农村地区只有一所小学,中学更是少之又少。
2. 师资力量不足:农村地区教师数量有限,且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少数农村学校的教师是本地人,缺乏相关专业教育背景。
这影响了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3. 经济困难:许多农村家庭由于贫困无法负担孩子上学的费用,从而导致辍学率较高。
一些家庭需要孩子到外地务工来获得收入,无法提供稳定的教育环境。
4. 缺乏学习资源:农村地区的学生缺乏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电脑实验室等。
这限制了他们的学习发展,也使得他们无法获取同城孩子们享有的学习机会。
5. 教育观念落后:一些农村家庭对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他们更重视家庭的劳动力贡献,因此往往会提前让孩子去务工。
这种观念限制了孩子们的受教育权益。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农村孩子的受教育状况:1. 增加教育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设施。
2. 加强农村学校师资培训: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3. 建立奖学金体系:设立奖学金,鼓励农村优秀学生继续深造。
4. 增设学习资源:在农村地区建立图书馆、电脑实验室等学习资源中心,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5. 加强宣传教育:向家长和社区普及教育的重要性,提升农村家长对教育的认知。
通过上述措施的落实,希望能够改善农村孩子的受教育状况,让他们享有平等的教育权益,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0122dba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26.png)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近年来,农村教育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资源匮乏、教学质量不高等,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因此,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当前农村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为进一步改善农村教育环境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网络和实地走访的方式,发放和收集了200份问卷,包括学生、家长和教师。
调查问卷主要涉及农村学校的基本情况、教师队伍、教育资源、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内容。
三、调查结果1.农村学校基本情况在选取的200所农村学校中,小学占比55.5%,初中占比39%,高中占比5.5%。
学校教职工总数从10人以下到50人不等,平均每个学校教职工人数为27人。
学校面积从几百平米到几千平米不等,平均每个学校占地面积为2000平方米。
2.教师队伍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教师队伍普遍年龄偏大,年龄在40岁以上的教师占比高达70%以上。
同时,调查结果也显示,只有不到20%的教师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并拥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其中教授高中课程的教师尤为稀缺。
此外,教师的流动性很大,每年出现教师离职、转岗的情况比较普遍。
3.教育资源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相对贫乏。
其中,教育设施不完善,学校没有配备良好的图书馆,实验室等教学设施,其次,在IT设施上,农村学校的投入较少,很多学校的电脑实际上已经十年左右的老式机,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家长对教育资源的期望较高,希望学校能够提供更为全面的教育资源。
4.教学质量教学质量一直是农村教育的瓶颈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教学质量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有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等。
其中,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成为教学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而孩子们的学习态度,也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
四、建议为改善农村教育的现状,应采取以下措施:1.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应积极开展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引导和吸引更多的高素质师资力量到农村学校任教,同时鼓励农村学校聘请专业人员来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村教师的教育水平。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2篇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2篇](https://img.taocdn.com/s3/m/fba75c7f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83.png)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精选2篇(一)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摘要:本报告对中国农村地区的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以及教育资源分配等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如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设施落后、教育资源不均衡等。
这些问题对农村地区的学生教育发展造成了阻碍,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一、基础教育现状1. 师资力量不足: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导致班级过大、教学质量下降。
2. 教育设施落后:许多农村学校的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设施条件差,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教育资源不均衡:农村地区缺乏优质教育资源,学生无法接触到与城市学生同等的教育机会。
二、高等教育现状1. 就业困难:农村大学生毕业后往往面临就业困难,因为他们缺乏实用技能与城市大学生相比。
2. 教育机会有限:农村地区的高等教育机会相对较少,许多有能力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无法实现自己的学习梦想。
三、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1. 教材不足: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教材不足的问题,许多学生只能共享教材,难以充分利用教材进行学习。
2. 学校设施差异:农村地区的学校设施普遍较城市学校差,这造成了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之间的不公平现象。
3. 奖学金少:农村学生往往由于家庭贫困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学生同等的奖学金政策,缺乏勤奋上进的动力。
结论:农村教育现状不容乐观,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改善。
这包括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农村学校的教育设施、增加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等。
同时,应该加大对农村学生的资助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
只有这样,农村地区的教育才能真正迈上新的台阶。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精选2篇(二)根据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的总结,农村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教育资源不均衡是最主要的问题之一。
农村地区的学校条件相对较差,教学设施不完善,教师队伍短缺,教育经费相对不足。
这导致了农村学生的教育质量低下,与城市学生存在明显的差距。
农村现状教育调查报告
![农村现状教育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1913499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0a.png)
由于待遇和发展机会不如城市,许 多优秀的农村教师选择离开,进一 步削弱了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
家庭教育观念落后
家长对教育重视不足
01
受传统观念和经济条件的影响,部分农村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
度不够,影响了家庭对孩子教育的投入和支持。
教育方式不当
02
一些家长过于强调考试成绩,忽视孩子的兴趣和全面发展,导
农村现状教育调查报告
汇报人: 2023-12-31
目录
• 引言 • 农村教育现状 • 农村教育问题分析 • 改善农村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 结论
01
引言
研究背景
农村地区教育资源不足
由于历史、地理和经济等多方面原因 ,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 育水平较低,制约了农村地区的发展 和农民素质的提升。
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 确保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 在教育资源上的均衡发展 。
优化教育布局
根据农村地区的人口分布 和地理特点,合理规划学 校布局,提高教育服务的 覆盖面。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待遇
增加农村教师的收入,提 供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到农村 任教。
加强教师培训
定期开展农村教师培训,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 业素养。
技术设备
农村学校普遍缺乏现代化的教育 技术设备,如计算机、投影仪等 ,制约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教师资源状况
教师数量
农村地区教师数量不足,部分学校难 以招聘到合格教师。
教师质量
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部 分教师缺乏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
学生入学率与辍学率
入学率
尽管近年来农村地区入学率有所提高,但与城市相比仍存在 较大差距。
贫困地区学习教育现状调研精选报告
![贫困地区学习教育现状调研精选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d84d668bceb19e8b9f6ba44.png)
贫困地区教育现状调研报告前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无论是教育系统改革,还是教育发展的规模和质量,都获取了显然见效。
可是,贫困山区学生的健康情况却不容乐观。
学生是学习和发长的主体,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如何提高贫困山区的教育质量是我国当前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贫困山区教育的发展对我国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就贫困山区的教育现状进行了解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讲和对策。
要发展农村教育,必定第一要诊断农村即贫困地区教育的症状。
农村教育在诸多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如师资、设施、经费等都是贫困山区教育发展的大阻拦。
造成贫困山区学生心理问题居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且这些因素互相作用,互相影响,构成了一条不小的长廊,其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重点词:教育现状引起的原因改进方案一. 家长对教育的冷视在贫困山区,由于经济的落后,信息的闭塞,使广大家长无法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很少家长有要把孩子培养成才的看法,在我检查的这所小学,好多孩子小学毕业后就不会再有连续上学的机遇。
这些落后的思想看法使好多山区学生失去了接受知识的机遇。
这种落后的看法将成为山区教育的大阻拦。
二、教师自己的心理素质,加剧了学生的心理矛盾贫困山区的学生在未跨入校门从前就存在着不同样程度和性质的心理问题。
他们的内心比一般同龄人要敏感好多,他们需要的关怀和温暖也好多,因此,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都特别大。
祖先说:“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
”作为教师,不时辰刻都用语言传达信息,用语占来议论学生,特别是贫困山区的教师,由于没有现代化的授课设施、授课媒体,只能用“口”来传达信息,用“口”来交流思想。
假如教师不注意自己的言行。
有时说出一些有损于学生人格和自尊心的话,那时“小心灵”的伤害是无法预计的。
别的,教师自己的心理问题,也会绐学生带来无法填充的心灵和身体伤害。
特别是喜怒无常和浮躁的性格,酿造丁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事件。
一个心理不健康的教师,除厂伤害自己外,更严重的足会伤害学生和社会 . 特别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还没有全方向的判断能力,思想正处于“活跃”阶段,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典范。
关于农村教育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教育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acbb343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10.png)
关于农村教育调查报告
根据农村教育调查报告,以下是一些主要发现和结论:
1. 农村教育资源不平衡:与城市教育相比,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缺乏合格
的教师、教育设施不足、学校图书馆资源有限等问题依然存在。
2. 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孩子辍学、早婚、务农等现象。
这部分原因
可以归因于经济困难、家庭环境、文化习俗等多种因素。
3. 教育质量不高: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别。
师资力量相对较弱,教学质
量无法得到保障,缺乏有效的评估和监督机制。
4. 学校条件落后:很多农村学校的硬件条件较差,教室破旧、图书馆设备欠缺等问题
普遍存在。
这些条件的不足影响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5. 政策支持不足:政府在农村教育方面的投入相对不足。
农村学校经常面临财政困难,无法提供足够的课外活动及教育培训。
为了改善农村教育的状况,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师资培训: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 提高教育资源配置: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增加图书馆资源。
3. 发展适合农村教育的课程:针对农村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和开发适合农村教育
的课程。
4. 加强家校合作:教育部门应该和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总之,改善农村教育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关注,包括政府、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的支持和合作。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村教育的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优秀3篇)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1f6841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4e.png)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优秀3篇)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篇一本次调查以小学的农村教师、学生、家长为主要对象,调查的四个部分分别是:教学问题、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家长问题。
其中以教师问题和学生问题为重点。
基本环节如下:一、调查的目的、意义以及调查方法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于是出现了很多问题。
老师不愿意改变他们已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采访法。
通过采访,了解了农村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看法及其总体教育状况。
1、教学问题在我们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已无法满足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对教育的要求,他们要求上高中、上大学。
有62.5%的家长希望孩子拿到大学以上学历。
在回答升高中的原因时,64.18%的学生选择是他们自己喜欢读书,而选择是家长要求的仅为3.49%。
由此看来,教育已经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普遍重视。
孩子们是渴望拥有知识的,知识可以让他们开拓视野,知识可以让他们进一步的高升,知识可以让他们增长见识。
当然,农村也是需要人才和技术的。
没有技术,人才也是普通大众中的一员;没有人才,技术只能等待有人来驾驽。
从调查情况来看,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教育经费短缺,以至于办学条件和办学效益差,教学设施简陋,教师队伍教法相对陈旧,严重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思想观念落后,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调查发现没有一个孩子表示将来会回到自己的家乡庙台来;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脱离农村实际,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2、教师问题在农村,教师的工作量很大,一些老师很不满;尽管近些年来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实施着新课程改革,但是,当地老百姓认可的还是能真正改变孩子命运的考试分数,升学率也就关乎学校的生存问题,最近几年教育部门出于维护学生权益考虑,对老师限制很多,比如不准打骂学生,不准变相体罚学生,不准开除学生等。
然而受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学生个性越来越强,但是纪律越来越差,暴力倾向突出,打架斗殴时有发生,教师对学生的组织与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
贫困山区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贫困山区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501738b856a561252d36f8c.png)
贫困山区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摘要:学生是学习和发长的主体,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如何提高贫困山区农村的教育质量是我国当前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贫困山区农村教育的发展对我国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就贫困山区农村的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和对策关键词:教育现状;课程体系;教育现状要发展贫困山区农村,必须首先要诊断农村即穷困地区教育的症状。
农村教育在诸多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如师资、设备、经费等都是贫困山区农村教育发展的大障碍。
“城市中心”的教育现象更使山区孩子远离了山区农村这一特定环境,更加大了贫困山区学生的学习难度,山区农村教育呼吁:键构符合农村山区教育的教育模式或课程形态。
现行教育既不利于贫困山区学生参加当地的生产劳动,更为加大城乡贫福差距埋下根源。
一、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农村教育状况虽然有了明显改善,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
总的看来,我国农村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低,与城乡教育存在着巨大差别。
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环境影响。
一些离异、单亲家庭,孩子从小就失去家庭温暖,无论是心理还是身心都留下阴影,使孩子性格变成冷漠、孤僻。
特别是有的父母离异或丧偶后再婚更是对孩子不闻不问,祖辈人只是对孩子怜爱,照顾好孩子的生活已经吃力,何谈帮助孩子学习,一旦学习成绩不理想,孩子自动放弃求学,尽早打工独立生活,以图改变生活环境。
近几年,大学生上学成本的不断提高,大学生毕业就业难问题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
所以许多贫困家庭主动放弃子女上大学,有些孩子只上到初中毕业就到工厂打工挣钱。
由于有了读书无用的思想,也就更谈不上家庭教育了。
当我在富东中学实习时,遇到一些这样的家长。
在家访时,我把几位孩子学习不认真的情况向他们家长反映,家长坦言他们从未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特别不主孩子在夜晚花时间学习,认为既影响孩子的身体又浪费电。
他们也不责怪老师,认为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天生的,是由“八”字排定的,与后天的培养没有多大关系,有出息的不用教育也会有出息;没有出息的就算再花多少功夫也是白费劲。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cc0c94b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ed.png)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摘要: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力度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贫困家庭的教育状况依然堪忧。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贫困家庭的教育状况,本文进行了一项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贫困家庭的教育资源匮乏,教育水平普遍较低。
此外,存在着家庭经济困难、文化传统、就业机会等多方面的问题,制约了贫困家庭孩子的教育发展。
为改善这一状况,我们应该加大财政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同时采取更加全面的政策来支持贫困家庭的教育事业。
1. 背景介绍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众多的国家,近年来农村贫困家庭的教育问题备受关注。
教育被视为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然而贫困家庭的教育资源匮乏,限制了孩子们的发展。
因此,探究农村贫困家庭教育状况对于改善中国农村教育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我们设计了一份有关贫困家庭教育状况的问卷,覆盖了家庭背景、教育资源、教育投入等方面的内容。
然后,我们选择若干农村贫困地区进行实地访谈,深入了解当地贫困家庭的实际情况。
3. 调查结果3.1 贫困家庭的教育资源匮乏调查结果显示,贫困家庭的教育资源非常有限。
许多贫困家庭缺乏必要的学习用具,如课本、文具等。
同时,他们的学习环境也比较差,很少拥有书籍、电脑等学习工具。
这使得贫困家庭的孩子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严重制约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3.2 教育水平普遍较低调查发现,贫困家庭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
受到教育资源匮乏的影响,贫困家庭的孩子常常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无法得到良好的学习机会。
由于学校条件落后,教育质量参差不齐,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培养,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3.3 存在多方面的问题贫困家庭的孩子面临着诸多问题。
首先,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无法承担学费等教育开支,不得不放弃接受教育。
其次,一些贫困家庭的文化传统对教育持保留态度,不重视子女的教育。
另外,由于农村就业机会有限,贫困家庭的父母往往无法提供稳定的经济支持,无力支持孩子的教育。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状况调研报告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状况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5d49bf2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a3.png)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状况调研报告概述本报告是针对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状况进行的调研。
通过深入的采访和数据分析,我们对该地区的教育问题进行了全面的了解。
本报告的目的是探讨当前教育状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投入不足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在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教育投入明显不足。
学校建设严重滞后,教学设备不完善,教育资源匮乏。
许多学校缺乏食堂、图书馆和实验室等基础设施,不能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建议政府增加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加大对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
同时,可以争取社会力量的参与,通过筹集资金和物资来改善学校的条件,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
二、师资力量不足农村贫困地区面临着严重的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由于贫困和交通等因素,教师资源流失严重,许多学校只能聘用临时代课教师,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该加大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提供相关的培训课程,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同时,可以推行教师定向扶持政策,吸引优秀的教师前往农村贫困地区任教。
三、学生辍学问题严重调研显示,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学生辍学问题非常严重。
许多孩子因为贫困和家庭困难而不得不辍学,缺乏获得良好教育的机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来减轻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提供免费的教育资源和补助金。
同时,可以组织志愿者和社会机构开展劝学活动,促使学生重返校园。
四、教育内容与需求不匹配在农村贫困地区,许多学校的教育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不匹配。
教育过程缺乏实际应用和职业技能的训练,无法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政府应该调整教育内容,引入实践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可以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职业培训课程。
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状况存在的问题。
为了改善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环境,我们建议政府加大教育投入,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学校基础设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培训和素质;采取措施减少学生辍学率,保障每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调整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范文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fe46c68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d2.png)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范文1. 引言农村教育一直是中国教育体系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质量不高等问题,给农村孩子的学习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教育的现状,本次调查以农村地区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旨在为解决农村教育问题提供参考。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00份,覆盖了农村地区的10所学校。
问卷内容包括教育资源、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学校教育主管部门提供的学校信息资料,结合实地调研,深入了解了农村教育的现状。
3. 调查结果3.1 教育资源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在学校图书馆资源方面,有65%的学校图书馆的数量少于500册,只有10%的学校达到了1000册以上。
此外,农村学校图书馆的书籍更新速度缓慢,很多书籍都是多年前的旧版。
对于实验室设备和乐器等教学设备的配置也存在不足,85%的学校实验室设备简陋,乐器数量不足。
3.2 师资力量在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50%的学校的教师学历低于本科,仅有15%的学校的教师具有硕士以上的学历。
这导致了农村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普遍不高。
另外,农村地区由于薪酬待遇相对低下,吸引了少量的优秀教师进入农村学校任教,导致师资力量的不稳定性。
3.3 教育质量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调查显示,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普遍不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业成绩也相对较低。
这主要是由于教育资源不足和师资力量不强导致的。
此外,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着教学态度不端正、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给农村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4. 结论与建议针对农村教育现状调查的结果,我们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增加教育资源的配置。
具体而言,应加大对农村学校图书馆的资源投入,更新和补充图书,提高学校图书馆的藏书数量。
教育现状调研报告(共5篇)
![教育现状调研报告(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9d9a6da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9d.png)
教育现状调研报告(共5篇)第1篇:教育现状调研报告山区教育现状调研报告为了解贫困山区农村的教育现状,找到阻止贫困山区农村教育发展的因素,我进行了这次调研。
调研过程中,考虑到农村山区许多村民处于文盲或半文盲的实际情况。
我采用了访谈、问卷和电话采访三种形式。
对在校的学生采用问卷调查,对村民进行访谈及电话采访,这期间为了更好的了解到真实情况,也采用三者交叉进行的方式。
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调研的方法和程序;二是被调查山区的基本情况分析;三是对阻碍贫困山区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四是对对贫困山区现状的思索;五是对贫困山区未来教育发展的建议。
希望通过这种类似的调研,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大家一同来关心贫困山区的农村教育。
携起手来帮助贫困山区的教育,让那些贫困山区的孩子也能为自己的梦想奋斗!一、调研的方法和程序方法:访谈、电话采访、问卷调查方式:笔录、拍摄时间:2011年8月调查的地点:交口县调查的学校:双池中学采访的主要对象:学校老师学生、村里的留守儿童、村里的老年人及少数村里的中年人、外出的部分青年人二、被调查山区的基本情况分析Ⅰ.被调查山区人民的基本情况1.经济状况农村经济结构单一,农民经济收入微薄,加上孩子较多。
农民负担特别严重。
农村土地贫瘠,农民缺乏知识,不会合理利用土地,一年的庄稼收入都靠天气的变化决定。
加上所调查山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交通不便利。
2.家庭状况受城市工业化的影响,大多数农民深深感受到在家里种田地的经济收入远不如进入城里打工。
他们认识到在家里种庄稼,辛苦了一年还不一定有收成。
而进了城里,每天辛苦了,能拿到当天内的收入。
所以大多数年轻力壮的家庭成员都离开家乡,走出山区,在外打工。
如老人生病无人看管,孩子的学习状况也没有人去关心,他们都是那么的无助。
贫困山区农村家庭大多都是这种情况。
Ⅰ 山区学校教育现状的情况1.学校基础设i基础设施差,没有可供学生查阅的阅览室,电子阅览室。
学校里缺乏供给学生们锻炼身体和进行娱乐活动的基础设备,如羽毛球、篮球、乒乓球等基础设施都没有,更不用说有更多数量的体育器材。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f24365a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33.png)
2024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根据2024年的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以下是一些主要发现:
1. 教育资源不平衡: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学校数量少、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落后等问题仍然存在。
农村地区的学生面临着较大的教育不公平问题。
2. 教育质量仍有提升空间:尽管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有所提高,但与城市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差距。
农村地区的学生在学科知识、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等方面表现相对较弱。
3. 学生流失问题: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学生辍学、转学等问题。
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和劳动力需求等原因导致一些家庭无法供孩子继续接受教育;另一方面,教育资源不足和教学质量问题也导致一些学生选择放弃学业。
4. 教师培养和素质提升问题:农村地区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一方面,农村地区的教师缺乏专业培训和继续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相对低的薪资和生活条件也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素质。
为解决农村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增加学校数量、改善教学设施、提升师资力量,确保农村学生接受公平而优质的教育。
2. 加强农村教师培训和素质提升,提供更多的专业发展机会,吸引优秀的教师到农村地区从教,并提高农村教师的薪资和福利待遇。
3. 加强对农村学生的关爱和辅导,建立健全的学生资助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继续接受教育。
4. 加强对农村教育现状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通过以上的努力,预计未来农村教育的发展状况将得到改善,实现教育公平和提升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
农村现状教育调查报告
![农村现状教育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0ae8667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37.png)
农村现状教育调查报告一、引言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的基石,而农村地区的教育状况往往与城市地区存在很大的差距。
为了了解农村地区教育的现状,本次调查旨在对农村地区的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改善农村教育提供参考意见。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选择了十个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学校进行调查,并在这些学校的师生中发放问卷,共收集到了200份有效问卷。
同时,对学校的校长、教师和家长进行了访谈,以深入了解教育现状。
三、调查结果1.师资力量不足调查显示,在农村地区,教师缺乏培训和教育背景。
大部分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培训,教学水平相对较低。
另外,很多优秀的教师往往选择到城市或其他地区去工作,导致农村学校的教师资源紧缺。
2.设施条件差农村学校的学习环境和设施条件相对较差。
学校的教室狭小,没有足够的课桌椅和学习器材。
另外,由于学校经费有限,很多学校缺乏图书馆、实验室和运动场等基础设施。
3.学生缺乏关注农村地区的学生普遍缺乏关注和支持。
由于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很多家长无法给予孩子们良好的教育条件和鼓励。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也不足,很多学生缺乏正面激励和指导。
四、调查分析1.师资力量不足是农村教育的主要问题之一、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提供培训机会,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到农村地区工作。
2.设施条件差是影响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改善学校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学生的学习环境。
3.学生缺乏关注也是农村教育一个重要的问题。
政府、学校和家长应共同努力,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和指导,提供更多的激励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五、改进措施根据调查结果和分析,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经费和师资支持;2.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和提高教学质量;3.改善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4.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和激励,提供更多的奖励和指导。
有关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五篇
![有关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48ca1ccf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77.png)
有关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五篇有关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篇1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乡教育发展极不平衡。
农村教育明显落后于城市教育。
我国农村有着9亿人口,其教育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整个国家的提高。
为了了解当前农村教育现状,四川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的同学深化大邑县金星乡,进行了实地调查。
调查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进行,并得出如下调查结论。
一.调查中农村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农村经济比较落后,教育与城市相比有着较大差距农村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农村财政比较紧急,各种经费异样是教育经费是严峻的不足,从而导致农村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难以实现。
农村学校的环境相当困难,农村学校教学和办公环境、教学仪器、试验设备、图书资料与城市学校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就拿英语来说,城市学校的英语教育远远强于农村,许多农村小学的孩子根本没有上过英语课,这就在起点上落后于城市。
2.农村师资力气不够农村老师的工资待遇普遍偏低,许多师范学校毕业的人不同意到农村教书,农村老师素质明显低于城市,加之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限制着农村师资力气的调整。
农村学校有相当一部分老师是民办转公办或村聘老师,学历不合格,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
凭阅历施教,观念落后、教法陈旧。
加之学校给老师供应外出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少,多数老师不能进行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
老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
老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学问结构老化、缺乏创新意识等问题。
应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应对新课程改革,他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3.农村家庭因素影响子女教育问题首先在于农村,家庭条件原来就有限,他们的父母文化水平也不高,仅有学校在教育着孩子们,一回到家中就是无人管教了,孩子们只在学校里学习而到了家中基本上就是玩了,这样一来就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成果。
同时也受传统愚昧的影响家长们都认为读书无用而排斥教育,一些贫困地区地理位置僻远,与外界社会联系甚少,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依旧盛行。
不少人思想观念陈腐,认为孩子在家劳动是天经地义的事,而送孩子去上学是一大损失;而又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在大学生就业整体不乐观的大背景下,那些背负着很大债务学习的农村孩子,一旦毕业就无法找到一个适合的工作,相对而言对于他们较高的教育风险投资就得不到回报。
关于贫困山区教育的报告
![关于贫困山区教育的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a0d096c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c8.png)
关于贫困山区教育的报告一、引言教育是国家的未来,尤其在贫困山区,教育更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然而,由于地理、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贫困山区的教育状况一直是我国教育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
本报告旨在深入了解贫困山区教育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贫困山区教育的现状1. 教育资源严重不足:贫困山区的学校普遍存在硬件设施落后、教学设备短缺的问题。
许多学校校舍简陋,缺乏必要的教学器材和图书资料。
2. 教师队伍素质不高:贫困山区的教师普遍学历偏低,教学能力有限,这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
同时,由于待遇较差,许多优秀教师不愿意到贫困山区任教。
3. 学生辍学率居高不下: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和缺乏教育意识,许多贫困山区的孩子早早地离开了学校,导致辍学率居高不下。
三、解决贫困山区教育问题的对策1. 增加教育投入:政府应加大对贫困山区的教育投入,改善学校硬件设施,提供必要的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
2. 提高教师待遇:提高贫困山区教师的待遇,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到贫困山区任教。
同时,加强对贫困山区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3. 普及免费教育:实行贫困山区免费教育政策,减轻家庭经济负担,降低辍学率。
4. 社会力量参与: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通过捐资助学、志愿者活动等方式,为贫困山区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帮助。
5. 教育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远程教育、网络课程等,打破地域限制,让贫困山区的孩子也能接触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四、结论贫困山区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通过增加投入、提高教师素质、普及免费教育、社会力量参与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等多种手段的综合施策,才能有效改善贫困山区的教育状况,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的关注和支持。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点亮前行的路,为他们的未来播下希望的种子。
贫困山区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贫困山区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ef20c56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be.png)
贫困山区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摘要:贫困山区教育是中国教育事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教育资源不均衡,教师队伍不足,校舍设施落后,学生上学困难等问题存在普遍的困境。
本报告通过对贫困山区农村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参考意见,促进贫困山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背景介绍二、资源不均衡贫困山区农村教育面临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一方面,这些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较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学校缺少教学设备和图书,对学生来说,缺乏良好的学习条件。
另一方面,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任教师的数量不足,大部分教师仍然是临时工,素质参差不齐。
这就导致了教育教学质量的不稳定。
三、校舍设施落后四、学生上学困难贫困山区农村学生上学困难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
由于这些地区的道路条件差,交通不便,学生通常需要走很长的路去学校。
这对小学生来说尤为困难,部分学生因为路途遥远,无法步行去学校,甚至干脆无法上学。
这就造成了大量农村学生失学或者辍学。
五、解决策略为了改变贫困山区农村教育的现状,有以下几个解决策略:1.增加教育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贫困山区农村教育的投入,确保教育经费充足,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分配。
2.增加教师队伍: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到贫困山区执教,提高教师的薪资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改善校舍设施:政府应该加大对贫困山区农村学校校舍设施的改造力度,提供更好的教室条件,增加图书馆、实验室等教学资源。
4.解决学生上学困难:政府应该改善贫困山区农村道路交通条件,建设更多适合学生通行的道路,提供交通补贴帮助学生上学。
六、结论贫困山区农村教育现状较为严峻,教育资源不均衡,教师队伍不足,校舍设施落后,学生上学困难等问题普遍存在。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改善校舍设施,解决学生上学困难,促进贫困山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只有这样,贫困山区农村的学生才能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好地实现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
贫困山区教育资源情况汇报
![贫困山区教育资源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0482eec4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60.png)
贫困山区教育资源情况汇报
贫困山区教育资源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其发展情况直接关系到山区学生的学习条件和教育水平。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贫困山区教育资源情况进行了调研和汇总,以下是我们的汇报:
首先,贫困山区教育资源整体情况较为落后。
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等原因,贫困山区的学校和教育设施相对匮乏,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很多学校缺乏基本的教学设备和教材,学生们的学习环境和条件相对较差。
其次,贫困山区教师队伍结构不够优化。
由于条件限制和薪酬待遇较低,贫困山区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相对较低。
一些学校难以留住优秀的教师,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这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育质量。
再次,贫困山区教育资源整合和利用不够充分。
在一些地区,教育资源分散,教学条件较差,学生们的学习机会受到了限制。
同时,一些优质的教育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和利用,导致资源浪费和教育质量不高。
最后,贫困山区教育资源改善的任务依然艰巨。
虽然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贫困山区教育资源,但是从整体情况来看,改善任务依然艰巨,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综上所述,贫困山区教育资源情况依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和挑战,需要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加以解决。
我们将继续关注该问题,积极参与相关工作,为改善贫困山区教育资源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关注和支持贫困山区教育事业,让更多的山区学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边远山区顺峰乡教育现状调查报告孰能中心小学刘利利摘要: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如何提高贫困山区农村的教育质量是我国当前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贫困山区农村教育的发展对我国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就贫困山区顺峰乡的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和对策关键词:教育现状;课程体系;教育现状要发展贫困山区农村,必须首先要诊断农村即穷困地区教育的症状。
农村教育在诸多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如师资、设备、经费等都是贫困山区农村教育发展的大障碍。
“城市中心”的教育现象更使山区孩子远离了山区农村这一特定环境,更加大了贫困山区学生的学习难度,山区农村教育呼吁:构建符合农村山区教育的教育模式或课程形态。
一、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农村教育状况虽然有了明显改善,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
总的看来,我国农村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低,与城乡教育存在着巨大差别。
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环境影响。
一些离异、单亲家庭,孩子从小就失去家庭温暖,无论是心理还是身心都留下阴影,使孩子性格变成冷漠、孤僻。
特别是有的父母离异或丧偶后再婚更是对孩子不闻不问,祖辈人只是对孩子怜爱,照顾好孩子的生活已经很吃力,何谈帮助孩子学习,一旦学习成绩不理想,孩子自动放弃求学,尽早打工独立生活,以图改变生活环境。
近几年,大学生上学成本的不断提高,大学生毕业就业难等问题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
所以许多贫困家庭主动放弃子女上大学,有些孩子只上到初中毕业就到工厂打工挣钱。
由于有了读书无用的思想,也就更谈不上家庭教育了。
回到家乡任教一年多以来,发现了很多问题,二这些问题是作为普通教师的我们所无法改变的。
在家访时,我把几位孩子学习不认真的情况向他们家长反映,家长坦言他们从未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特别不主张孩子在夜晚花时间学习,认为既影响孩子的身体又浪费电,更别说替孩子买学习所必须的用具了。
一些学习2、教育经费短缺。
投入少,经费短缺是农村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首要问题。
由于经费短缺,现有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只能满足学科教学的基本需要,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去甚远。
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偏低,教师工资待遇不能保障,学校的教学设施简陋,教学基本仪器不足等也是不争的事实。
这些现实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质量。
3、农村学校硬件设施落后。
与城市相比,学校教学设施陈旧,教学设备缺乏,严重地限制了教师教学,从而影响教学质量,阻碍学生拓展知识面。
学校图书陈旧,试验、电教仪器不完备,多媒体设备缺乏,顺峰小学学生计算机比例基本为1;0。
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设备更为不足。
有些学校,虽然配备了少量多媒体教学仪器,但由于缺少必要的维护和仪器的落后,不少课程都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所谓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也是绣花枕头,成了摆设。
寄宿生的住宿条件也极为简陋。
三个学生只能挤在两张七十公分的单人床上。
没有正规的学生宿舍,只能把教室改装成集体大宿舍,可谓条件极其艰苦。
试想,起居都不能得到保障,何谈静下心来学习?4、农村教育结构不合理。
教育脱离农村社会的实际。
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思想等因素的制约,农村教育形成了单一的全日制普通学校教育结构,忽视了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而农村教育的内容和学科设置脱离农村实际。
接受教育的毕业生回去后缺乏实际的生产能力,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目前,农村人才呈现出“三少”的特点:中高级人才少,专业技术人才少,直接为“三农”服务的人才少。
没有形成健全有效的农村教育和科技培训体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方式、内容和规模比较薄弱,缺少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实践基地。
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的不协调性,严重限制着农村教育本身的长远发展。
5、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农村师资队伍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上世纪70-80年代由民办转为公办的,现在都已五十岁左右,面临退休;许多学校的老师年龄出现两极分化:即将退休的老教师和刚刚毕业的无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
二是任语文、数学课目的教师占到全校教师总数的80%,音体美、英语教师十分缺乏;三是近年来毕业的一批具有本、专科学历的新教师,教学经验尚有待积累,而由于编制限制,部分人进不了教师队伍,少数即使进了农村学校,往往也难扎根,通常是干了几年,在教学上比较成熟了,就设法离开农村学校;四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流失严重,有的学校已经没有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造成这种状况,一方面是因为城区学校待遇高,教师要求调往城区;另一方面,只要是在教学上有闪光点的教师,城区学校都会想方设法来“挖”走。
最主要的原因是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由于农村环境及生活条件较差,不能吸引、留住优秀人才。
顺峰中心小学现有1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34人,顺峰中心小学核准教职工编制35人,后勤工人4人,现有31名教职员工,其中27名专任教师,4名后勤工人,从此数据可以看出,教师资源依然缺乏。
有些老师“身兼数职”。
有些优秀教师被调走、教师角色过载现象严重。
6、学生面临的尴尬。
学生的学习原本是要面向世界、面向大众、面向未来的,但在"城市中心"的教育现象使山区学生的未来既不面向世界面向大众又不面向农村,使他们既不利于学业的成功,又不利于参加当地的生产劳动。
这使原本就观念落后的学生家长更没有了让他们继续学业的信心。
在课改中,教材是重要载体,是广大教师把握课改精神的重要凭据之一,但编写专家却集中在教育较发达几个省市,编写专家也是来自大学及中心城市的中学特级教师。
他们他们对农村教育现实了解甚少。
这使教材内容不能很好的反映农村社会实际与农村教育现状,有些内容农村教师教师从未接触过,贫困山区的学生更是难以理解。
照此下去,山区孩子的就业出路将越来越窄。
更为城乡贫福差距埋下根源.二、解决的方法及建议:1、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义务,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农村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以后,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党员和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技术教育上来,放到办好本村本乡的教育事业上来。
中央认为,在新的经济和教育体制之下,各地将有充分的可能发挥自己的经济和文化潜力,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
据此,乡(镇)人民政府及所辖各村民委员会必须担负起本行政区域实施《义务教育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具体组织领导本区域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工作,切实巩固和提高普及初等教育成果,加快乡级初中的建设。
2、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农村税费改革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问题的根本解决,初步形成了“政府办学、经费保障、因地制宜、加强管理”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
近年来,中央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明显增加。
但是政府的投入与农村教育欠帐之间的矛盾仍比较突出。
有资料表明,我国人口多、教育规模大,国家整个教育经费投入,相比世界发达国家明显要少。
但在国内比较,城市教育经费远比农村宽松。
教育发展的最大制约,就是经费短缺。
体现教育公平的第一要素,就是经费投入的最大平衡!因此,农村教育要尽快走出低谷,真正实现根本振兴,首先,要确立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经费投入主渠道、并相对于过去明显加大投入等政策。
其次,多方筹集集资金。
就目前农村学校的困窘状况看来,想单纯靠国家政府扶持是远远不够的。
要积极挖掘自身的教学特色,吸引社会上的团体,组织,企业甚至个人要校进行教育投资。
3,统筹城乡教育资源。
这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农村学校的重中之重工作。
面对当前城乡教育情况,就要积极制定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基本办学标准,改变农村教育被城市教育边缘化的厄运!要在公共教育资源上要统一协调分配,增强区域内城乡教育资源的共享。
增强城乡教育者之间的流动性,让城市教师有义务在农村教学,这样能够保证各校之间师资和教育水平的相对均衡。
促进硬件资源的共享,实现图书资源、教学设备等的协调分配。
4、失声互动开发‘学习团体’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育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不仅是学生的重要教育资源,而且肩负着创造教育环境,合理安排利用其他资源的重任。
贫困山区学校迫切需要精神丰富的,在智力上多方面发展的,能够驾御青少年思想的教师。
教师应该是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发掘自己的潜能,重视“和谐教育”创建师生共组的“学习团体”使学生处于自主.团结.合作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在活动.交往中培养学习能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从而发挥团体中每个学生的特性,又使学生的个性得以保持。
并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生活习惯,这些都使学生收益终身。
5、特别问题特别对待,发挥自身优势。
贫困山区小学针对网络及信息资源的缺乏问题,建议采用其他资源进行替代弥补的方式。
在条件有限的贫捆山区,图书馆可以发挥为学生提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的作用。
但在贫困山区图书馆..阅览室都显得困难,那么就不妨按卢梭主张的“世界之外无书本,事实之外无教学”之观点。
创建学生和教师自创的图书,书画书抄.自定自装,这些并不需要太多的资本。
贫困农村的教学也有自身很大的优势,比如“自然”作为教育资源。
学校投入建设生物园,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更多的室外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
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教育环境。
6、要认真解决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入学难和贫困生救助问题。
这建议要结合和谐社会这个国策来写。
同时要充分发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的接收主渠道作用,充分挖掘潜力、尽可能多地接收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
要建立健全资助贫困生就学的制度,制定出具体可行的办法,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通过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完成接受义务教育的学业。
7、改善家庭学习氛围。
父母的文化素质是孩子成才的重要因素。
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要根据农村实际情况,适时举办家长培训班。
采取以教师讲授与座谈讨论,放映家教光盘、电影等形式。
讲述成功家庭教育实例以及经验,大力宣传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倡导形成科学、民主、关爱的家庭教育方法。
构建“学校家庭村镇三结合”指导网络,努力转变家长教育观念,传授现代家庭教育指导方法技巧等,以提高家长的德育素养和科学育儿能力。
营造和谐家庭关系和学习环境。
和谐的家庭成员关系是实施家庭教育的有效保证。
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家长之间要勤于沟通,减少摩擦,建立互敬互爱夫妻关系,对长辈孝敬,对子女关爱的和谐关系,同时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人格,要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朋友平等相处,切忌采取棍棒教育。
要尽量给孩子创造最佳的学习小天地,使其身心愉悦的茁壮成长。
教育还应该因地制宜,对山区农村学生的教育应该面向农村,以农村为背景更要以农村…为农村发展‟做宗旨,创办农村特色教育.开设以实用技术为主题的课程。
将课改融入教学,超越课堂。
让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学习,观察农村生活和周边事物,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