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兵知识详解
作战战术知识点总结

作战战术知识点总结一、战术基本概念1.1 战术的定义战术是指针对特定战场、特定敌情、特定兵力、特定任务等情况下,制定并实施的战斗计划和策略。
它是在具体的作战行动中对敌人进行打击和战胜的手段和方法。
1.2 战术的特点(1)灵活性:战术的实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调整战术手段和方法,灵活应对敌情变化。
(2)综合性:战术的制定和执行需要综合考虑地形、敌情、兵力、情报等多种因素,做好全面的准备和安排。
(3)突击性:战术的实施往往需要加强突击性,通过突然袭击、快速推进等手段,以达到战术目标。
1.3 战术的基本任务战术的基本任务是摧毁敌人、占领、防守或保持有利地形,以实现战略目标。
同时,战术还要求减少自己的损失,并尽量降低对方的伤亡。
1.4 战术的原则(1)集中兵力、各个击破(2)以多打少、以整打零(3)以奇制胜、以快制胜(4)灵活变化,以变应变二、各种战术的实施要点和技巧2.1 步兵战术步兵战术是指步兵部队在作战中采用的战术,主要包括侦察、冲锋、包围等各种战术手段。
步兵作战的关键是战术灵活和突击性,采取有效的火力掩护和机动,实施有效的火力压制和掩护,以达到最终歼灭敌人的目的。
2.2 炮兵战术炮兵战术是指炮兵部队在作战中采用的战术,主要包括火力打击、火力支援等手段。
炮兵战术的关键是火力精确和配合性,要根据敌情和地形,选择合适的炮火部署和射击时间,以炮火的打击和支援,打乱敌人队形,瓦解敌人战斗力。
2.3 装甲战术装甲战术是指装甲部队在作战中采用的战术,主要包括机动突击、掩护前进等手段。
装甲战术的关键是火力压制和机动突击,要善于利用地形和掩护物,以装甲车辆的机动和火力优势,迅速摧毁敌方阵地,实施机动突击。
2.4 地堡战术地堡战术是指防守方在作战中采用的战术,主要包括持久防御、阻击、反击等手段。
地堡战术的关键是稳固阵地和灵活机动,要善于选择有利地形和设施,以掩护和火力为基础,实施持久防御和有序撤退,保持士气和作战能力。
炮兵简易测距法

炮兵简易测距法在电视连续剧《亮剑》第一集中,有这样一段令人振奋的画面:八路军新一团团长李云龙命令炮手“柱子”用迫击炮炸掉几百米外的日军指挥部,只见“柱子”架好炮,伸右臂,眯左眼,调整好炮口角度,装炮弹……只用两发炮弹,就端掉了日军坂田指挥部,使敌人成了没头的苍蝇,使部队胜利的冲出了敌人的重围。
那么,“柱子”打炮为什么百发百中呢关键是他测距准确。
本文向您介绍几种炮兵常用的测距方法。
一、跳眼法跳眼法是我军常用的简便测距法。
柱子在电视连续剧《亮剑》中用的就是“跳眼法”。
它的具体方法是:将手臂向前伸直,竖直拇指,闭左眼,使右眼视线沿拇指一侧对准目标左侧,头和手保持不动,再闭右眼,使左眼视线通过拇指的同一侧,并记住视线对准实地某一点,然后目测目标左侧至该点的宽度,将此宽度乘以10,即为站立者至目标的距离。
跳眼法的原理是人两眼瞳孔的间隔约为自己臂长的十分之一,将测得实地物体的宽度乘以10,就得出了站立点至目标的距离。
不久前去世的志愿军优秀狙击手张桃芳最擅长此法。
在上甘岭狙击战中,张桃芳使用的莫辛纳甘步枪没有配发瞄准镜,测距主要依靠目测,而3个月毙敌214名的战绩,也证明了熟练使用跳眼法测距的准确度。
二、拇指测距法据资料刊载,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勤人员也有一种简便的拇指测距法,与跳眼法不同,这种测距法的目标只能是步行的人。
测距者将右臂伸直,竖起大拇指,对准目标。
如果目标一步刚好跨越了整个指甲的宽度,距离约为50码,2步100码,3步150码,4步200码。
这种方法的测量极限只有200码,因为如果拇指宽度进行5以上的等分,误差将会大大增加(注:1米=1.0936码)。
三、臂长尺法人都有一双胳臂,如果问你:你的臂有多长你可能摇头说没量过。
若要再问“臂长尺”是怎么回事恐怕就更无法回答了。
其实,说开了,臂长尺就是一支刻有分划的铅笔(或木条)。
可是和手臂一结合起来,就变成一具非常灵活方便的测距“仪器”了。
具体地说,臂长尺是以自己臂长的百分之一为一个分划,刻在铅笔或直尺上,并依次注以数字的尺。
军兵种常识(装甲兵、炮兵)

炮火准备的火力组成,通常包括急袭射击和破坏射击。急袭射击可行一次至数次。破坏射击可在急袭射击之前或数次急袭射击的间隙进行,必要时,也可与急袭射击同时进行。炮火袭击,通常行一至二次短促的急袭射击。
炮火准备或炮火袭击的持续时间,应在保证对防御之敌有可靠压制效果的前提下,力求缩短,以保持进攻发起的突然性。一般情况下,炮火准备为20-40分钟,炮火袭击为5-10分钟。
美:陆军、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前苏军:陆军、海军、空军、防空军、战略火箭军。俄军:陆军、海军、航天空军。
什么是兵种?就是按主要武器装备和作战任务,对军种的构成成分划分的基本种类。陆军的兵种有炮兵、步兵、装甲兵、陆军航空兵、工程兵、通信兵等;海军划分为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海军岸防兵等兵种;空军划分为航空兵、空降兵、雷达兵等兵种。
坦克在1916年投入使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装甲兵在大多数国家没有得到重视,只有德国和苏联建立了强大的、独立的装甲部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坦克为主体的装甲兵建设得到长足进步。二战后,在核战争的阴影下,各国均高度重视装甲兵的发展。在八十年代末,仅苏联一个国家坦克数量就已经达到10万辆。目前世界上先进国家使用的主战坦克为第三代坦克改进型。
坦克装甲车辆对地形要求较高,如果地形不利于坦克观察、机动和发扬火力,就会极大限制装甲兵器的作用发挥。当然,由于敌人往往降低对不便于装甲兵使用的地形的重视程度,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在这些地形上使用装甲兵。
4、密切与步兵、炮兵、航空兵等的协同动作。
从柏林战役、格罗兹尼战役中,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坦克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一)炮兵的组成
炮兵由地面炮兵和战役战术导弹部队组成。
1、地面炮兵是从地面对地面(水面)目标射击的炮兵。按其所担负的任务又可分为压制炮兵和反坦克炮兵。
聊聊炮兵实战技术及战例

聊聊炮兵实战技术及战例我当兵的时候,地点在小金门,用的是二战时期的105mm榴弹炮.如果有朋友以前当过炮兵,大家可以交流一下.先说明一下,炮弹的杀伤力其实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大(当然,不是说打不死人),如果有适当的训练或是准备,火炮并不可怕,相反的,如果没有适当的训练或是准备,那么火炮就非常可怕了.例如:一战时期,法国人惊奇的发现,无论经过几天的炮击,德军一样可以从坚固的掩体出来作战823炮战,打了大概五十万发炮弹,金门的军人损失大概在3000人(小金门承受了接近一半的炮弹,损失大概一千人,大部分死亡的是通信兵,因为烈屿公墓就在我当时的部队旁边)以上的情况是有准备的情况下,损失不大抗日时候,数十万国军进入上海抗日,有些文章说:一个师进入上海,2小时损失一半….刚刚达到上海,就地开伙造饭,被日本人发现,一阵炮击飞机轰炸…全军覆没….这样就是没有准备,训练不足的情况下损失惨重…105mm榴弹炮,最大射程:12500M,爆炸范围20M*30M一个炮兵营有2个炮兵连,一个炮兵连有6门榴弹炮所以,在连集中射击时,威力大概在40M*90M的范围(中间有打不到的漏洞)第1发炮弹发射以后,不改变诸元,再打第2发,这2发炮弹的误差有可能在100M对于人员杀伤比较强的是使用"空炸信管",最好能控制在离地面20M高度爆炸,这样可以对壕沟及散兵坑内的人员造功杀伤,(不过以前的空炸信管是计算时间,结果常常在高空爆炸,或是落地以后才爆),后来改用探测装置,不过制造成本过高,另外还有一种,就是弹头前面有一个细长的信管,大概有1米,这样就是离地1米爆炸...好象很少人用,至少我没有用过,据说,危险性高.照明弹,宣传弹都是用空炸信管各种使用情况:1.连(营)瞬间:炮车到达阵地,3分钟内要打出第1发炮弹,这个3分钟时间要把火炮下车,挖助锄(顶住火炮,发射时不会移位),射击计算完成...等工作,第1发炮弹打出后,计算出前进观测官的坐标(前进观测官跟着步兵走,他这个时间只有大概位置,实际坐标要射击指挥所帮他计算出来),然后修正,直接效力射 ,连是6门,营是12门,用途,跟对方炮兵对打的时候.所以要抢时间,如果被对方炮兵先在附近打了一发,那么,就要立刻转移阵地,不然,就要被对方"效力射"了当然,不是现在的新型火炮, 2.拂晓攻击与弹幕射击:使用方法差不多,可是使用时机不一样拂晓攻击:配合步兵凌晨4:00攻击,所以在03:55的时候所有火炮同时发射(同时弹着)后,最大射速发射炮弹,在步兵接近目标600米,停止发射.弹幕射击:支援步兵防守,同时弹着后,以最大射速发射炮弹,帮助步兵抵挡敌军,就是要在双方步兵接近战斗之前,尽量杀伤动人.一直到我方步兵打退敌人,或是被敌人打退,才停止射击3.同时弹着:用在三种情况,前面提到了2种,拂晓攻击与弹幕射击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打移动目标,例如打船科目:3分钟同时弹着由观测所每分钟报一次目标坐标,2分钟报告3个坐标,然后指挥所计算第4点的位置,把炮弹飞行时间一起计算,在第3分钟的时间全连(营)的炮弹一起到达目标.4.榴弹炮有个科目叫”高射界“,就是把炮管仰度超过800密位(45度),这样可以当成迫击炮用,因为,这样可以打到原来打不到的死角.可是,在金门也从来没有用过,理由很简单,因为准确性太差了,不小心炮弹飞到厦门就麻烦了....既然说到炮弹,我大概说一下那时候学过的种类:榴弹:基本炮弹,有空炸,瞬发,穿町信管,前面已经说明过照明弹:空炸信管,要计算时间,维持照明1分钟,在空中把弹壳弹开,有个小降落伞减速黄磷弹:瞬发信管,造成大规模燃烧炮宣弹:宣传用,使用空炸信管,到目标后把弹壳弹开,在我当兵前几年在金门有些人比较倒霉,被大陆的炮宣弹弹壳打到....毒气弹:瞬发信管,不用解释大家都知道,金门没有这样的炮弹. txt12354补充了一句: 新兵怕炮,老兵怕机枪,当然对付炮击有的时候需要运气.地形不利问:"150的重炮如果直接命中的话到底能不能摧毁钢筋混凝土的工事?"钢筋混凝土工事因为有厚有薄,例如,在金门比较多的105炮,炮堡墙壁大概厚60cm以上,"据说"同一点被打中2发105mm炮弹(一般的瞬发信管),一样可以打穿.另外,如果被是150mm或155mm的炮弹打中,比较打的可能是炮堡还在,可是里面的人被震死...如果是被八寸炮(203mm)打中外面,"大概"非死不可,因为203mm的威力是80M*60M,除了震死还有窒息的可能....美国进攻硫磺岛的时候,除了用飞机轰炸,另外还用了不少主力舰炮击.我记得美国那几艘主力舰好象是装备16寸炮(406),结果硫磺岛的工事好象没有什么损失.不过我知道,如果150炮打到美国M-48坦克,就算坦克没有被破坏,里面的人员会被震死.说个比较具体的情况,105炮,装瞬发信管,命中花岗石(金门厦门的花岗石),大概打一个1cm左右的小洞...我在金门的时候,常常有新来的炮兵连长在炮堡里面指挥发射105炮,结果...自己被震晕了(因为炮堡回音太大,而台湾没有炮堡)地形不利说:估计弹种也有很大关系.文白将军说当时150重炮没有烧夷弹,致使无法对付鬼子的坚固碉堡.我就不明白了,烧夷弹是什么弹种?是燃烧弹吗?这玩意儿能摧毁碉堡?不能吧."烧夷弹":在我们当时的科目称为"黄磷弹"黄磷这个东西运动空气自己就会燃烧,如果有一定数量的话,威力就相当大.可能在抗日的时候,没有跟德国买烧夷弹,只买了普通炮弹.如果打碉堡,使用"穿町信管"(延迟0.4秒爆炸),当时有个科目叫"精密检验射击",就是要一直打到命中弹为止,不过,真的要打碉堡,如果能够把火炮拉到一线去直接瞄准射击,应该效果比较好.我在其他有关823的论坛上看到比较离谱贴子"有位老先生说:从地下挖出203未爆炮弹,跟我差不多高....." 203弹头大概不到80cm,这位老先生未免太矮了吧?不然就是发生奇迹....203连弹壳一起发射出去了..319观测所(湖井头),小金门距离厦门最近的地方:在823的时候,被G军给炸了,后来重建的时候,面对厦门方向,有层大概厚1米的墙,应该可以承受150炮直接射击.不过要考虑那个1米的墙是什么材料?应该是花岗石块,如果是水泥+砖头,保证"两腿开开,准备投胎"我在小金门只看过240,没有203炮203称为加榴炮,炮管口径:炮管长 1:40以上称为加农炮,小于40的称为榴弹炮203是1:39240炮弹头大概有110cm,弹壳大概有140cm,组合起来就比人高203爆炸威力是80m*60m,240是100m*80m,所以口径差不多,可是威力多了快一倍.所谓爆炸范围可以接近一个足球场,那是夸张了.203(八寸)炮在金门炮战开始以后才送到金门,可是在823炮战之前就有240炮了.在台湾本岛的203是自走炮,在金门是牵引炮.步兵3个旅,后面有3个105mm炮兵营支援.另外一个155mm 炮兵营在105炮的后方.在我当兵的前几年,原来是一个炮兵营有3个连,各4门炮,直接支援3个步兵营.后来改成2个连,各6门炮,由射击指挥所控制.这样,就变成了炮兵营直接与步兵旅联络,由步兵旅指挥部都炮兵营射击指挥所要求火力支援.那么.如果真打起来,步兵旅指挥部可能会要求多点火力支援,那么优先顺序是由炮兵营射击指挥所的射击组长决定,如果射击组长阵亡,由射击士官长决定(基本上,这2个人是在一起的,如果阵亡的话,一定是2个人一起,我当时就是射击士官长)炮兵营长如果阵亡,代理人是作战官,而不是副营长,再阵亡,代理人是营部连长...因为,在演习或是作战,营长主要负责的工作是协调,补给...炮兵副营长在步兵旅指挥部协调,不会在炮阵地.有个240炮的传说:240炮的撞针在美国顾问手上,没有美国同意,不准发射.刚好在金门炮战之前,有次演习装上了撞针,然后金门炮战就开始..那位炮长在挨打了一段时间后,受不了,抗命开炮,就一炮,把厦门火车站打掉了一半...在金门有"师炮兵"及"军炮兵"师炮兵:105榴弹炮3个营,155榴弹炮1个营军炮兵:155加农炮以上有8个营.有个638炮兵营,155加农炮4门,240榴弹炮4门都在小金门,8寸榴弹炮4门在大金门那个240榴弹炮的比例看起来非常奇怪.这样说吧,105榴弹炮的助锄(地下挖一条圆形沟,防止火炮发射时移位),大概深20cm,155榴弹炮的助锄大概深30cm,240炮的助锄可以跟一个人差不多深."...那个炮几乎是固定炮,我估计要拖出炮堡大概要百人吧...我只看过2次(当时一直把240炮当成机密...晕),一次是刚到小金门不久,一天晨跑,我们的值星官带我们跑去看(因为那个炮长是他同学),另外一次是遇到我在士官队的同学,他当副炮长,他带我进去看,那次才看清楚,比例很奇怪,助锄特别深,炮管长度看起来很短. 据我所知,小金门的那4门240炮各瞄准一个目标,如果目标摧毁,那炮就没用了.我只知道一门对厦门火车站,一门对厦门的桥梁,另外2门,我就不知道目标了,应该不会是厦门大学...最大射程:18km八寸榴及155加的最大射程是23km航空曲尺补充: 823炮战大陆方面口径最大的火炮是160毫米迫击炮主要使用的火炮有85、130毫米加农炮,122、152毫米榴弹炮另有少量苏制122毫米加农炮与美制105、155毫米榴弹炮射程最远的是苏制C46 130毫米加农炮,52倍身管,发射普通弹射程即可达到27千米,射程远超台军装备的155毫米“长脚汤姆”,到1990年海湾战争的时候美国还很惧怕这种火炮有些错误被传的到处都是..例如:美制155榴弹炮的炮管寿命为2500发炮弹....实际是25000发,他们少了一个0不过美制155加农炮炮管寿命只有15000发炮弹,因为炮弹不一样,155榴弹炮的弹头上有一个环(类似车辆汽缸的活塞上面的活塞环),155加农炮的弹头上有2个环,所以炮管寿命不一样. 说一下步炮协同:以我当时当兵的编制是属于"轻装师"。
军兵种知识重点讲义资料

军兵种知识一、陆军陆军,是在陆地上作战的军种。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部队,主要由步兵(摩托化步兵、机械化步兵)、炮兵、装甲兵、防空兵、陆军航空兵等战斗兵种和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等专业兵种以及电子对抗部队组成。
(一)步兵步兵是陆军中徒步或乘装甲输送车、步兵战车作战的兵种。
步兵通常由徒步步兵和机械化步兵(摩托化步兵、装甲步兵)组成。
步兵的主要装备及其用途:1、手枪。
用于近距离对敌射击。
2、步枪。
主要用于发射枪弹,杀伤暴露的有生目标;也可用刺刀、枪托格斗。
3、冲锋枪。
主要用于在近战和冲击时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4、班用轻机枪。
是步兵班的主要自动武器,用于杀伤800米以内的集团目标,集中火力可射击500米内的低空目标。
5、重机枪。
是步兵分队的一种支援火器,主要用于杀伤1000米以内的地面集团目标,压制敌人的火器,射击500米内的空中目标。
6、高射机枪。
主要用于射击低空、超低空目标,也可用于射击地面(水上)目标。
7、手榴弹。
主要用于在近战中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
8、火箭筒。
一种发射火箭弹的轻型反坦克武器,主要用于摧毁近距离的敌坦克、装甲战车和坚固工事,杀伤敌有生力量。
9、步兵战车。
主要用于协同坦克作战,也可独立遂行任务。
10、装甲输送车。
主要用于输送人员、物资、器材,也可遂行侦察和警戒任务。
此外,我军步兵部(分)队还装备有一定数量的轻型火炮、轻型反坦克导弹等火器(其性能和用途见炮兵部分)。
(二)炮兵炮兵是以火炮、火箭炮、反坦克导弹和战役战术导弹为基本装备,遂行地面火力突击任务的兵种。
炮兵由压制炮兵、反坦克炮兵、反坦克导弹、地地战役战术导弹部(分)队组成。
炮兵的主要装备及其用途:1、压制火炮主要用于压制和破坏地(水)面目标。
包括加农炮、榴弹炮、加农榴弹炮(简称加榴炮)、火箭炮、迫击炮等。
加农炮。
身管长、初速大、射程远、弹道低伸、行低射界射击的火炮。
适用于对垂直目标、装甲目标和远距离目标射击。
榴弹炮。
身管比加农炮短,初速较小、弹道较弯曲、具有中等射程、可行低射界和高射界射击的火炮。
简述炮兵的特点

炮兵是一种重要的兵种,它以火炮、火箭炮和战役战术导弹为基本装备,主要负责地面火力突击任务。
炮兵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火力强大:炮兵装备的火炮和火箭炮具有强大的火力,能够对敌方目标进行集中、突然、连续的火力突击。
2. 射程远:炮兵装备的射程通常较远,能够覆盖较广泛的区域,对敌方进行远程打击。
3. 射击精度良好:炮兵在进行射击时,具有较高的射击精度,能够有效地击中目标,造成杀伤和破坏。
4. 机动能力高:炮兵通常具有较高的机动能力,能够快速部署和转移阵地,以适应不同的战斗需求。
在战斗中,炮兵主要用于支援和掩护步兵和装甲兵,并与其他兵种和军种协同作战。
此外,炮兵还可以独立进行火力战斗,执行摧毁敌方炮兵和指挥机构、击毁敌坦克、舰艇和其他装甲目标、歼灭敌方有生力量、封锁敌方交通枢纽、破坏敌方工程设施等任务。
炮兵知识

炮兵是陆军火力突击的骨干力量。
它装备有各种压制火炮,反坦克火炮。
反坦克导弹和地地战役战术导弹,具有强大的火力,较远的射程。
良好的精度降较高的机动能力。
能迅速、突然、连续地对地面、水面目标实施火力突击。
一、炮兵的组成、任务和运用1、组成炮兵由地面炮兵和战役战术导弹部队组成地面炮兵是从地面对地面(水面)目标射击的炮兵。
按其所担负的任务又可区分为压制炮兵和反坦克炮兵。
战役战术导弹部队是以战役,战术导弹为基本装备,在战役、战术范围内以火力支援地面作战的部队。
在隶属关系上,炮兵可分为队属炮兵和预备炮兵。
编入陆军集团军、师(旅)团、营建制内的炮兵为队属炮兵。
直接隶属于战略区的炮兵为预备炮兵。
为保障炮兵的战斗行动。
在炮兵编成内,还有侦察、测地、气象、通信、工兵、电子对抗、防化、技术保障和后勤保障等分队。
2、任务炮兵通常协同其它兵种战斗,也可独立的进行火力战斗。
其基本任务是:(1)压制,摧毁敌炮兵、导弹和指挥、控制、通信、情报系统、特别是核、化学武器。
(2)击毁敌坦克和其它装甲战斗车辆以及船艇(3)压制、歼灭敌有生力量。
(4)破坏、封锁敌交通枢纽、机场、港口、直升机停机场、空降场、桥梁和渡口。
(5)破坏敌工程设施、仓库及其它重要目标。
(6)必要时,在障碍物质中开辟通路。
3。
炮兵的应用(1)集中兵力于主要方向。
集中火力于主要目标和重要时机。
迅速、准确、突然、猛烈的实施火力突击,不间断的支援步兵和坦克兵的战斗行动。
(2)建立统一的炮兵部署。
灵活的实施集中指挥与分散指挥。
(3)适时、迅速、隐蔽的实施兵力和火力机动,出其不意的打击敌人。
(4)密切与步兵,坦克兵、航空兵等的协同动作。
(5)建立严密的炮兵侦察配系。
组织顺畅的通信联络和有效的电子对抗。
加强各种保障措施。
二、炮兵的编制、主要装备及其性能一。
编制和主要装备战略区属预备炮兵编有炮兵师(旅)、反坦克旅(团)及地地战役导弹旅,集团军编有炮兵旅,一般下辖6个地炮营和3个直属连(侦察连、通信连、特务连)其中130加2个营,152加榴2个营,130火一个营。
“我们是坚强的主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传奇

“我们是坚强的主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传奇作者:韩洪泉来源:《党史博采·纪实(上)》 2017年第6期被誉为“战争之神”的炮兵,是以火炮、火箭炮、战役战术导弹和反坦克导弹为基本装备,主要遂行地面火力突击任务的兵种,由压制炮兵、反坦克炮兵和地地战役战术导弹部队等组成。
炮兵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陆军兵种,也是一个攻守兼备的战斗兵种。
在20 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中,炮兵都对战争的胜负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主要的火力突击力量。
人民炮兵与人民解放军的历史同步,诞生于1927 年的南昌起义,已经走过了90 年的漫漫征程。
“我们的炮兵在战斗里成长,我们一天天的越强壮。
”正如《炮兵进行曲》中所唱的那样,人民炮兵(前期包括防空兵)从南昌城一路走来,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为祖国和人民建立了特殊功勋,成为当之无愧的“战争之神”、名副其实的“和平之盾”。
沿革篇:“我们的炮兵在战斗里成长”1927 年,人民炮兵在革命武装起义的浪潮中与人民军队同时诞生。
8 月1 日南昌起义爆发时,革命队伍中就有了炮兵的身影,其中第11、第20 军各编有一个炮兵营,部分师、团也编有山炮或迫击炮分队。
这是解放军最早的炮兵部队。
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中,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中编有炮兵队和迫击炮连。
在广州起义中,国民革命军第4 军教导团所属炮兵连参加了全部战斗。
1928 年4 月,南昌起义军余部和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第4军(6 月改称红军第4 军),其中第28 团编有迫击炮连,第29、第31 团各编有机炮连。
在各地武装起义和创建根据地的艰苦斗争中,红军炮兵从小到大发展起来,到1930 年夏,全国红军已有1 个机炮混成团、4 个机炮大队、1 个山炮连、3 个迫击炮连和3 个机炮连,发展成为一支可观的力量。
1930 年8 月,彭德怀领导的红3 军团组建了我军历史上第一个炮兵团,武亭任团长,谢松龄任政治委员,下辖1 个山炮连、2 个迫击炮连和1 个警卫连。
2019-军兵种常识word版本 (1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军兵种常识篇一:解放军军兵种知识讲稿(新)军兵种知识(配合PPT文字稿)目的:通过学习,使同学们掌握军兵种的概念以及我军各军兵种的编成、任务;了解我军各军兵种的主要武器装备。
内容:军兵种常识,我军各军兵种的编成、任务及主要武器装备。
时间:30分钟方法:由我讲解要求:同学们认真听就行,没有提问不要议论几个思考题1.我国有哪些军种?2.我军是哪一年成立的,建军节是哪一天?3.我军第一艘航空母舰叫什么?4.我国空军有哪些主战飞机,说上一种就行?一、军兵种概念(一)军兵种定义军种:就是指军队的种类。
具体讲指军队在其组成上,按照军队主要武器装备的性能、作战活动空间的环境以及任务的不同,对军队组成所作的区分。
兵种:是军种的组成部分。
是同一军种种按武器装备的种类、作战任务以及专业等的不同所做的区分。
(二)军兵种分类中国人民解放军分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空军、海军和第二炮兵,各军种又分为若干个兵种。
二、我国陆军陆军是陆地上作战的军种,担负陆地上歼灭敌人的任务,既能独立作战,又能海军、空军联合作战。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
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70多年的建设,现已发展成为具有强大火力、突击力,高机动性的诸军兵种合成军种。
(一)陆军编成1.陆军组成:陆军由步兵、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通信兵、防空兵、防化学兵、电子对抗兵、陆军航空兵、侦察兵等组成。
步兵:可分为山地步兵、摩托化步兵、机械化步兵,步兵作战主要通过乘坐装甲车或步兵战车,是地面作战的主要力量。
炮兵:包括地面炮兵、高射炮兵等,是执行地面火力突击任务的兵种。
装甲兵:主要以坦克部队和装甲步兵部队为主体,除主战坦克外,还有水陆坦克,扫雷坦克等。
防化兵:主要由防化、喷火、发烟部队组成。
陆军航空兵:主要装备武装直升机、运输直升机,执行空中机动和支援地面战斗任务。
炮兵的物理知识点总结

炮兵的物理知识点总结一、火炮的基本原理1. 火炮的发射原理火炮是指利用火药等推进剂将炮弹或炮弹弹片向敌方目标发射的武器。
火炮发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火炮的装药装置将火药或其他推进剂放入火炮的膛内,并通过点火装置点燃发射装置,使火药爆炸产生大量高温气体。
(2)高温气体通过炮管,将炮弹或炮弹弹片向敌方目标发射,产生巨大的冲击力。
2. 火炮的发射能力火炮的发射能力主要包括射程、射速和杀伤力等方面的指标。
(1)射程:是指火炮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射击的最大水平距离。
射程受炮弹初速度、发射角度、空气阻力等影响。
(2)射速:是指火炮每分钟能够发射的炮弹数量。
射速受火炮装药系统、瞄准系统等影响。
(3)杀伤力:是指火炮对敌方目标造成的破坏力。
杀伤力受炮弹威力、命中精度等影响。
3. 火炮的稳定性火炮的稳定性是指火炮在发射过程中能够保持准确瞄准和稳定射击的能力。
火炮的稳定性受炮架结构、发射系统、瞄准装置等因素影响。
二、射击的物理角度和弹道1. 射击的物理角度射击的物理角度主要包括发射角度和射击方位两个方面。
(1)发射角度:是指火炮炮管与水平线的夹角。
不同发射角度会影响炮弹的射程和落点。
(2)射击方位:是指火炮炮管朝向目标的方向。
射击方位决定了炮弹的水平飞行方向。
2. 炮弹的弹道炮弹的弹道是指炮弹在飞行过程中的轨迹路径。
炮弹的弹道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炮弹初速度、发射角度、风力、空气密度等。
(1)炮弹的抛物线运动:炮弹在飞行过程中会呈现出抛物线运动,即在重力的作用下,炮弹做抛物线飞行。
(2)炮弹的飞行轨迹:炮弹的飞行轨迹受炮弹的初速度和发射角度决定。
不同初速度和发射角度会产生不同的飞行轨迹。
三、炮弹的运动规律1. 炮弹的运动状态炮弹在飞行过程中会经历多种运动状态,包括发射状态、飞行状态和落地状态。
(1)发射状态:炮弹在脱离火炮后会受到火药气体推动,速度逐渐增加。
(2)飞行状态:炮弹在飞行过程中受重力、空气阻力等力的作用,速度逐渐减小。
炮兵需要掌握的数学内容

炮兵需要掌握的数学内容
炮兵需要掌握的数学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数学在炮兵工作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以下是炮兵需要掌握的数学内容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1. 空间几何:炮兵需要了解和运用几何学中的空间概念,例如三角形、四边形和圆形等。
这对于炮击目标的定位、方位角的计算以及炮弹轨迹的预测都非常关键。
2. 三角学:炮兵需要熟悉三角函数(如正弦、余弦和正切)以及其应用。
通过测量角度和距离,炮兵可以计算炮弹的射程、高度和角度等重要参数,从而精确地瞄准和命中目标。
3. 向量和矩阵:向量和矩阵在炮兵的计算中起着重要作用。
炮兵需要掌握向量的加法、减法和乘法,以及矩阵的乘法和逆运算等。
这些数学工具可以帮助炮兵进行复杂的计算和模拟,以便调整火炮的瞄准和轰击目标。
4. 微积分:微积分是炮兵需要掌握的另一个重要数学内容。
炮兵需要了解导数和积分的概念,以及它们在炮弹轨迹的预测和调整中的应用。
通过微积分,炮兵可以计算炮弹的速度、加速度和轨迹曲线等关键参数,从而提高火炮的射击精度。
5. 概率和统计学:炮兵需要了解概率和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在作战中,炮兵需要根据目标的位置、速度和其他因素来评估火炮的射击效果和命中概率。
通过概率和统计学的知识,炮兵可以进行更准确的预测和决策,并提高火炮的打击效果。
总之,炮兵需要掌握的数学内容涵盖了几何学、三角学、向量和矩阵、微积分以及概率和统计学等多个方面。
通过深入学习和应用这些数学知识,炮兵可以提高火炮的射击精度、命中率和战场效果,为作战任务的成功完成提供重要的支持。
炮兵知识参考资料

炮兵是陆军火力突击的骨干力量。
它装备有各种压制火炮,反坦克火炮。
反坦克导弹和地地战役战术导弹,具有强大的火力,较远的射程。
良好的精度降较高的机动能力。
能迅速、突然、连续地对地面、水面目标实施火力突击。
一、炮兵的组成、任务和运用1、组成炮兵由地面炮兵和战役战术导弹部队组成地面炮兵是从地面对地面(水面)目标射击的炮兵。
按其所担负的任务又可区分为压制炮兵和反坦克炮兵。
战役战术导弹部队是以战役,战术导弹为基本装备,在战役、战术范围内以火力支援地面作战的部队。
在隶属关系上,炮兵可分为队属炮兵和预备炮兵。
编入陆军集团军、师(旅)团、营建制内的炮兵为队属炮兵。
直接隶属于战略区的炮兵为预备炮兵。
为保障炮兵的战斗行动。
在炮兵编成内,还有侦察、测地、气象、通信、工兵、电子对抗、防化、技术保障和后勤保障等分队。
2、任务炮兵通常协同其它兵种战斗,也可独立的进行火力战斗。
其基本任务是:(1)压制,摧毁敌炮兵、导弹和指挥、控制、通信、情报系统、特别是核、化学武器。
(2)击毁敌坦克和其它装甲战斗车辆以及船艇(3)压制、歼灭敌有生力量。
(4)破坏、封锁敌交通枢纽、机场、港口、直升机停机场、空降场、桥梁和渡口。
(5)破坏敌工程设施、仓库及其它重要目标。
(6)必要时,在障碍物质中开辟通路。
3。
炮兵的应用(1)集中兵力于主要方向。
集中火力于主要目标和重要时机。
迅速、准确、突然、猛烈的实施火力突击,不间断的支援步兵和坦克兵的战斗行动。
(2)建立统一的炮兵部署。
灵活的实施集中指挥与分散指挥。
(3)适时、迅速、隐蔽的实施兵力和火力机动,出其不意的打击敌人。
(4)密切与步兵,坦克兵、航空兵等的协同动作。
(5)建立严密的炮兵侦察配系。
组织顺畅的通信联络和有效的电子对抗。
加强各种保障措施。
二、炮兵的编制、主要装备及其性能一。
编制和主要装备战略区属预备炮兵编有炮兵师(旅)、反坦克旅(团)及地地战役导弹旅,集团军编有炮兵旅,一般下辖6个地炮营和3个直属连(侦察连、通信连、特务连)其中130加2个营,152加榴2个营,130火一个营。
军兵种知识

军兵种知识教案文字资料1.军兵种?2.陆军、海军、空军有哪些兵种?3. 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4.我国四大军种主要装备了哪些武器装备?5.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军还未装备那些武器?6.如何加强我军的军兵种建设?本节课讲授内容一、军兵种知识四、空军知识二、陆军知识五、第二炮兵知识三、海军知识一、军兵种概念(一)军兵种定义军种:就是指军队的种类。
具体讲(军语)指军队在其组成上,按照军队主要武器装备的性能、作战活动空间的环境以及任务的不同,对军队组成所作的基本区分。
兵种:是军种的组成部分。
按照军队中武器装备的种类、作战任务以及专业等的不同,对军队建制单位所作的基本区分。
(二)军兵种分类1.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分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空军、海军和第二炮兵,各军种又分为若干个兵种和专业分队。
2.美国:陆军、海军和空军。
3.俄罗斯:陆军、海军、空军和战略火箭军。
二、我国陆军(一)我国陆军的主要发展过程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
同时步兵、炮兵相继成立。
1950年5月,成立通信兵部。
1950年9月1日,装甲兵成立。
1951年3月,成立工兵,1953年,改为工程兵。
1956年,成立防化兵。
1986年10月1日组建陆军航空兵,1987年12月第一个直升机团成立,1988年初成立直升机大队。
85年以后组建新的集团军,已形成了以装甲、步兵组成的地面突击力量;以炮、防空、陆军航空兵组成的火力支援力量;以侦察、通信、工程、防化和电子对抗兵组成的作战保障力量;以运输、修理、管线、卫生、军需、器材等专业分队组成的后勤技术保障力量。
(二)我国陆军的主要任务1、抗击外来的军事入侵,大量杀伤和消耗敌人,顽强扼守阵地。
2、在一定地区上打赢局部战争,进攻时,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夺取敌人占领的地区。
3、实现、维护我国国家和平统一和社会稳定。
(三)陆军编成1.陆军组成:陆军由步兵、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通信兵、防空兵、防化学兵、电子对抗兵、陆军航空兵、侦察兵和其他专业分队组成。
炮兵术语

炮兵战术炮兵进行战斗的方法。
主要内容包括:基本原则以及兵力部署、协同动作、战斗指挥、火力组织与运用的方法和各种保障的措施。
炮兵战术基本原则为①集中兵力、火力于主要方向和重要时机,打击主要目标。
进攻时,集中炮兵于主要攻击方向,形成对敌的优势火力,不间断地支援步兵、坦克兵进攻。
防御时,集中炮兵于主要防御方向,并将反坦克炮兵集中使用于受敌坦克威胁最大的方向,及时支援步兵、坦克兵抗击敌人的进攻。
②迅速、准确、突然、猛烈地进行火力突击。
火力突击,须抓住战机,快速反应,隐蔽企图,出敌不意,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少的消耗,获取最佳的突击效果。
③疏散隐蔽配置。
根据敌情、地形、任务、火炮性能和数量,纵深、疏散地配置,并能充分发扬火力,便于隐蔽和防护,便于指挥、协同和机动。
④适时机动。
根据战场情况,适时机动兵力、火力,并使二者紧密结合,不失时机地打击敌人。
⑤密切协同。
炮兵的火力和与被支援的步兵、坦克兵密切协同,主动配合,并与航空兵火力协调一致地突击敌人。
⑥全面保障。
周密组织战斗保障、技术保障和后勤保障,以确保炮兵顺利机动和遂行战斗任务。
现代条件下炮兵战术运用的新特点主要是:兵力的集中,须合理而适度,主要以集中火力达成优势;兵力的集中与分散,须适时、迅速、隐蔽,以提高炮兵的生存能力;充分发挥现代化指挥器材和侦测手段的作用,提高炮兵快速反应能力;炮兵在近距离支援步兵、坦克兵作战的同时,强调远距离火力战,实施全纵深打击,并注重炮战和对大量运动装甲目标的突击,以及与电子对抗相结合,充分发挥炮兵的远战能力。
进攻时,按开进的炮火掩护、冲击的炮火准备、冲击的炮火支援和纵深战斗的炮火护送等时节,压制对方战斗队形全纵深;防御时,从远接近地开始,在防御前沿前、翼侧和纵深内构成全纵深、全方位、多层的火力配系,层层拦击敌人,粉碎敌人的进攻。
一些国家军队在炮兵运用上还有不同做法。
在炮兵部署上,有的重视编组炮兵群,有的则不编群,将炮兵按任务区分为全般支援、直接支援和火力加强,以便提供及时的火力支援。
炮兵射击基础知识

炮兵射击基础知识
炮兵使用火炮、火箭炮、导弹发射装置等武器装备,把弹丸、战斗部射向目标或预定位置的行动。
通常由炮兵指挥员、指挥分队、战炮分队或导弹分队共同完成,有时还需要雷达、声测、侦察校射飞机等专业分队保障射击。
按使用的兵力,分为单炮射击、排射击、连射击、营射击和群射击;按火炮瞄准的方法,分为直接瞄准射击、半直接瞄准射击和间接瞄准射击;按射击任务,分为歼灭射击、压制射击、破坏射击、妨害射击、照明射击、迷盲射击等;按战术目的和火力猛烈程度,分为急袭射击、监视射击、集中射击、拦阻射击等。
炮兵报坐标术语

炮兵报坐标术语炮兵报坐标术语是军事领域中常用的术语,用于炮兵单位通过电台或其他通信手段向指挥员报告目标位置的方法。
这个术语系统是为了保证报告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在战场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炮兵报坐标术语:1.六位数坐标:六位数坐标是指使用六位数字表示目标位置的坐标。
这种坐标系统通常用于小范围目标,如建筑物、平地等。
例如,一个典型的六位数坐标可能是132456,表示目标位置的具体地点。
2.八位数坐标:八位数坐标是指使用八位数字表示目标位置的坐标。
这种坐标系统通常用于中等范围目标,如城市区域、大型建筑物等。
例如,一个典型的八位数坐标可能是12345678,表示目标位置的具体地点。
3.十位数坐标:十位数坐标是指使用十位数字表示目标位置的坐标。
这种坐标系统通常用于大范围目标,如城市、交通路口等。
例如,一个典型的十位数坐标可能是1234567890,表示目标位置的具体地点。
4.高度坐标:高度坐标是指报告目标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
通常使用米(m)作为单位。
例如,一个典型的高度坐标可能是2000m,表示目标在地面上方2000米的高度。
5.方位角:方位角是指从观察者位置出发,在平面上与视线方向所成的角度。
通常使用度数(°)作为单位。
例如,一个典型的方位角可能是180°,表示目标在观察者正前方。
6.仰角:仰角是指观察者位置与目标位置在垂直方向上的夹角。
通常使用度数(°)作为单位。
例如,一个典型的仰角可能是45°,表示观察者需要向上仰望45度才能看到目标。
7.掏空角:掏空角是指炮弹轨迹与目标之间的夹角。
这个角度通常用于调整射击角度,以确保炮弹能够击中目标。
例如,一个典型的掏空角可能是30°,表示炮弹需要以30度角向上发射。
8.米格制:米格制是一种使用米和格的单位制度系统,常用于军事测量和地理坐标。
米格制常用于报告炮兵目标的坐标和距离,以确保准确度和一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炮兵知识详解火炮以发射药为能源发射弹丸,口径在20毫米以上的身管射击武器。
火炮种类较多,配有多种弹药,可对地面、水上和空中目标射击,歼灭、压制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摧毁各种防御工事和其他设施,击毁各种装甲目标和完成其他特种射击任务。
一般构造火炮通常由炮身和炮架两大部组成(以加农榴弹炮为例)。
炮身部由身管、炮尾、炮闩和炮口制退器组成。
身管用来赋予弹丸初速及飞行方向,并使弹丸旋转(滑膛炮的弹丸一般不旋转)。
炮尾用来盛装炮闩。
炮闩用来闭锁炮膛、击发炮弹和抽出发射后的药筒。
现代火炮大都采用半自动炮闩,有的采用自动炮闩。
炮口制退器用来减少炮身后坐能量。
发射时,装在炮闩内的击针撞击炮弹底火,点燃发射药。
发射药燃烧产生大量的燃气(压强一般约为3×105千帕),推动弹丸以极大的加速度沿炮膛向前运动。
弹丸离开炮口瞬间获得最大速度,尔后沿着一定的弹道飞向目标。
燃气推动弹丸向前运动的同时推动炮身后坐。
炮架部由反后坐装置、摇架、上架、高低机、方向机、平衡机、瞄准装置、下架、大架和运动体等组成。
反后坐装置包括驻退机和复进机。
驻退机用来消耗炮身后坐能量,使炮身后坐至一定距离而停止。
复进机用来在炮身后坐时贮蓄能量,后坐终止时使炮身复进到原来的位置。
在后坐运动中,由于反后坐装置的缓冲作用,炮身传到炮架上的力大为减少,约为燃气作用于炮身轴向力(炮膛合力)的1/30至1/5。
摇架是炮身后坐、复进的导轨,也是起落部分(包括炮身、反后坐装置和摇架)的主体。
摇架以其耳轴装在上架上,借高低机作垂直转动。
上架是回转部分的主体,以基轴装在下架上,借方向机作水平转动。
高低机和方向机使炮身在高低和方向上转动。
高低机装在摇架和上架之间,方向机装在上架和下架之间。
平衡机使火炮起落部分在摇架耳轴上保持平衡,使高低机操作轻便。
瞄准装置由瞄准具和瞄准镜组成,用来根据火炮射击诸元实施火炮瞄准。
下架、大架和运动体,射击时支撑火炮,行军时作为炮车。
分类火炮有多种分类方法。
按用途分为地面压制火炮、高射炮、反坦克火炮、坦克炮、航空机关炮、舰炮和海岸炮。
其中地面压制火炮包括加农炮、榴弹炮、加农榴弹炮和迫击炮,有些国家还包括火箭炮。
反坦克火炮包括反坦克炮和无坐力炮。
按弹道特性分为加农炮、榴弹炮和迫击炮。
加农炮弹道低伸,身管长,初速大,射角一般小于45°,用定装式或分装式炮弹,变装药号数少,适于对装甲目标、垂直目标和远距离目标射击。
高射炮、反坦克炮、坦克炮、航空机关炮、舰炮和海岸炮都具有加农炮的弹道特性。
榴弹炮弹道较弯曲,炮身较短,初速较小,射角可达75°,用分装式炮弹,变装药号数较多,弹道机动性大,适于对水平目标射击。
迫击炮弹道弯曲,炮身短,初速小,射角为45°~85°,变装药号数较多,适于对遮蔽物后的目标射击。
按运动方式分为自行火炮、牵引火炮、骡马挽曳火炮和骡马驮载火炮。
按炮膛构造分为线膛炮和滑膛炮。
简史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已使用一种抛射武器──礮。
至迟10世纪火药用于军事后,礮便用来抛射火药包、火药弹。
在12世纪30年代,宋代出现了以巨竹为筒的管形喷射火器──火枪;13世纪50年代,又出现了竹制管形射击火器──突火枪。
这种身管射击火器的出现,对近代火炮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滑膛火炮的产生和发展至迟在元代,中国已经制造出最古老的火炮──火铳。
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的元代至顺三年(1332)制造的青铜铸炮,重6.94千克,长35.3厘米,炮口直径105毫米,炮身上有“至顺三年二月吉日绥邊討寇軍第叁佰號馬山”等铭文。
炮的尾部有两个方孔,可装耳轴。
中国明朝政府设有“兵仗”、“军器”二局,分造火器,仅在正德到嘉靖年间(1506~1566)制造的火炮就达数十种。
“虎蹲砲”用铁爪限制后坐,射击时后坐不过五寸(约15.55厘米),能装小铅弹百个以上。
“攻戎砲”装在车上发射,便于骡马挽曳,用铁锚限制后坐。
“無敵大将軍砲”重千斤(约596.82千克),装在车上,能装铁子500个,击宽二十余丈(约62.2米)。
“毒火飛砲”、“飛摧炸砲”能发射爆炸弹。
这种炮弹为铁铸空心体,内装火药及其他药剂,并装有将药线安放在竹管内的引信。
发射时将弹丸装入炮管,先点燃引信,后点燃炮管内发射药,弹丸到达目标后爆炸。
中国的火药和火器西传以后,火炮在欧洲开始发展。
14世纪上半叶,欧洲开始制造出发射石弹的火炮。
16世纪前期,意大利数学家N.F.塔尔塔利亚发现炮弹在真空中以45°射角发射时射程最大的规律,为炮兵学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16世纪中叶,欧洲出现了口径较小的青铜长管炮和熟铁锻成的长管炮,代替了以前的臼炮(一种大口径短管炮)。
还采用了前车,便于快速行动和通过起伏地。
16世纪末,出现了将子弹或金属碎片装在铁筒内制成的霰弹,用于杀伤人马。
1600年前后,一些国家开始用药包式发射药,提高了发射速度和射击精度。
17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的弹道抛物线理论和英国物理学家I.牛顿对空气阻力的研究,推动了火炮的发展。
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在位期间(1611~1632),采取减轻火炮重量和使火炮标准化的办法,提高了火炮的机动性。
1697年,欧洲用装满火药的管子代替点火孔内的散装火药,简化了瞄准和装填过程。
17世纪末,欧洲大多数国家使用了榴弹炮。
18世纪中叶,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和法国炮兵总监J.-B.V.de格里博弗尔曾致力于提高火炮的机动性和推动火炮的标准化。
英、法等国经多次试验,统一了火炮口径,使火炮各部分的金属重量比例更为恰当;还出现了用来测定炮弹初速的弹道摆。
19世纪初,英国采用了榴霰弹,并用空炸引信保证榴霰弹适时爆炸,提高了火炮威力。
线膛炮的采用从火炮出现到19世纪中叶以前,火炮一般是滑膛前装炮,发射实心球弹,部分火炮发射球形爆炸弹、霰弹和榴霰弹。
最初的线膛炮是直膛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前装弹丸方便。
这种火炮发射速度慢,射击精度低,射程近。
为了增大火炮射程,19世纪初欧洲许多国家进行了线膛炮的试验。
1846年,意大利G.卡瓦利少校制成了螺旋线膛炮,发射锥头柱体长形爆炸弹。
螺旋膛线使弹丸旋转,飞行稳定,提高了火炮威力和射击精度,增大了火炮射程。
在线膛炮出现的同时,炮闩得到改善,火炮实现了后装,发射速度明显提高。
线膛炮的采用是火炮结构上的一次重大变革,至今线膛炮身还被广泛使用。
滑膛炮身则为迫击炮等继续使用。
反后坐装置的创制19世纪末期前,炮身通过耳轴与炮架相连接,这种火炮的炮架称为刚性炮架。
刚性炮架在火炮发射时受力大,火炮笨重,机动性差,发射时破坏瞄准,发射速度慢,威力提高受到限制。
19世纪末期出现了反后坐装置,炮身通过它与炮架相连接,这种火炮的炮架称为弹性炮架。
1897年,法国制造了装有反后坐装置(水压气体式驻退复进机)的75毫米野炮,后为各国所仿效。
弹性炮架火炮发射时,因反后坐装置的缓冲,作用在炮架上的力大为减小,火炮重量得以减轻,发射时火炮不致移位,发射速度得到提高。
弹性炮架的采用缓和了增大火炮威力与提高机动性的矛盾,火炮结构趋于完善,是火炮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19世纪末期,相继采用缠丝炮身、筒紧炮身、强度较高的炮钢和无烟火药,提高了火炮性能。
采用猛炸药和复合引信,增大弹丸重量,提高了榴弹的破片杀伤力。
20世纪初,一般75毫米野炮射程为6500米,105毫米榴弹炮射程为6000米,150毫米榴弹炮射程为7000米,150毫米加农炮射程为10000米。
火炮还广泛采用了周视瞄准镜、测角器和引信装定机。
专用火炮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对隐蔽目标和机枪阵地射击,广泛使用了迫击炮和小口径平射炮。
为了对付空中目标,广泛使用了高射炮。
飞机上开始装设航空机关炮。
随着坦克的使用,出现坦克炮。
机械牵引火炮和自行火炮的出现,对提高炮兵的机动性有重要的影响。
骡马挽曳火炮仍被大量使用。
当时交战国除大量使用中小口径火炮外,还重视大口径远射程火炮的发展。
一般采用的有203~280毫米榴弹炮和220~240毫米加农炮。
法国1917年式220毫米加农炮,最大射程达22公里。
德国1912年制成的420毫米榴弹炮,炮弹重1200千克,最大射程9300米。
许多国家还采用过在铁道上运动和发射的铁道炮。
20世纪30年代,火炮性能进一步改善。
通过改进弹药、增大射角、加长身管等途径增大了射程。
轻榴弹炮射程增大到12公里左右,重榴弹炮增大到15公里左右,150毫米加农炮增大到20~25公里。
改善炮闩和装填机构的性能,提高了发射速度。
采用开架式大架,普遍实行机械牵引,减轻火炮重量,提高了火炮的机动性。
由于火炮威力增大,采用自紧炮身和活动身管炮身,以解决炮身强度不够和寿命短的问题。
高射炮提高了初速和射高,改善了时间引信。
反坦克炮的口径和直射距离不断增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飞机提高了飞行高度,出现了大口径高射炮、近炸引信和包括炮瞄雷达在内的火控系统。
由于坦克和其他装甲目标成了军队的主要威胁,出现了无后坐炮和威力更大的反坦克炮。
现状和展望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工艺的改进,火炮在射程、射速、威力和机动性各方面都有明显提高。
在增大火炮射程方面,主要采用高能发射药,加大装药量,加长身管,增大膛压,提高初速,相应采用自紧炮身以及发展新弹种(如底凹弹、底部喷气弹、火箭增程弹和枣核弹)等。
105毫米榴弹炮射程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11~12公里增大到15~17公里,155毫米榴弹炮射程从14~15公里增大到30公里以上,有的达40余公里。
在增大火炮射速方面,采用半自动炮闩,液压传动瞄准机构,可燃药筒和全自动装填机构等。
瑞典FH77-A式155毫米榴弹炮,最大发射速度3发/6~8秒。
美M204式105毫米榴弹炮利用前冲原理缩短后坐量,后坐时间由2.5秒降为1.4秒,后坐距离由1184毫米降至430毫米。
在提高弹丸威力方面,采用增大弹体强度,减薄弹体壁厚,增大炸药装填量等措施,并改装高能炸药和采用预制破片弹等。
美105毫米榴弹的杀伤效果,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55毫米榴弹。
在提高火炮机动性方面,许多国家采取新结构、新原理、新材料等以减轻火炮重量,并重视发展新型自行火炮。
美M102式105毫米榴弹炮,上架、下架和大架合一,高低机与平衡机合一,采用鸟胸骨闭架式大架和迫击炮座盘,简化了结构,改善了受力条件,除后坐部分为钢制件外,其余大多为铝制件。
火炮重量由原来的2260千克减到1400千克。
美M204式105毫米榴弹炮利用前冲原理,重量由原来的2260千克减到2027千克。
美M109A1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采用专用铝合金车体,体积小,重量轻,机动性好;采用密闭式旋转炮塔,具有浮渡能力;采用液压折叠式驻锄,方向射界为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