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水游憩绿地设计_1
滨水公园设计方案
![滨水公园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3f09e0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53.png)
滨水公园设计方案滨水公园是一个自然环境与城市空间的结合,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和锻炼身心的场所。
下面是一份滨水公园设计方案,旨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场所和活动。
1.规划布局:滨水公园将以开放的方式呈现,分为休闲区、运动区、文化区、儿童区和景观区五个主要区域。
2.休闲区:这是为人们提供休息和放松的区域。
在休闲区设置舒适的躺椅、凉亭和露天咖啡厅,让人们可以欣赏美景,享受悠闲的时光。
3.运动区:为了方便市民进行运动锻炼,滨水公园将配置开放式运动场地和体育设施,如篮球场、足球场、健身器材等。
此外,还将设置跑步道和自行车道,让人们可以尽情享受户外活动的乐趣。
4.文化区:这是一个为艺术和文化活动提供场地的区域。
在文化区设置露天剧场和展览空间,举办各类艺术和文化活动,如音乐会、演出、画展等,为市民带来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5.儿童区:儿童是滨水公园的重要客户群体,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儿童区将设置游乐设施、亲子活动区和教育展示区等。
这里会有丰富多样的游乐设施,如滑梯、秋千、蹦床等,让孩子们尽情玩耍。
6.景观区:这是滨水公园的核心区域,主要体现自然风景和景观设计。
在景观区种植各类花卉和树木,打造出四季有景的美景。
此外,景观区还会有人造湖泊、喷泉和绿道,使人们可以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7.交通布局:为了方便市民前往滨水公园,公园周边将设置公交站点和停车场。
同时,还将修建步行桥和自行车道,鼓励市民步行或骑行前往公园,减少车辆交通。
8.环境保护:滨水公园将重视环境保护,采用节能、环保的照明设施和建筑材料,减少对自然的干扰。
并且,还将设置垃圾分类回收站和绿化管护小组,保持公园整洁美观。
综上所述,滨水公园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了人们的需求和自然环境的保护,提供了各类休闲娱乐场所和活动,为市民带来舒适和愉快的体验。
同时,公园的规划布局和交通布局也便于市民的出行和交通安排。
深受市民欢迎的滨水公园将成为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滨水景观设计说明(共五则)
![滨水景观设计说明(共五则)](https://img.taocdn.com/s3/m/676438b4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ca.png)
滨水景观设计说明(共五则)第一篇:滨水景观设计说明设计说明:一、基本概况:此设计是城市滨水文化广场,临近松花江,该广场规划占地面积7200平方米,广场东西长度90米,南北长度60米,广场为四边形。
广场是由一个上升的空间到一个下沉的空间是由一个河流联系而成,在空间上形成高低的变化提升广场韵味,广场在城市格局中是与道路相连,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在广场中采用步行的交通手段,满足人们的生活活动需要。
二、设计主要思想:该广场是以满族文化为设计理念,主要体现满族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
三、设计原则:1、“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宜人的可人环境,体现人为生态。
人是景观的使用者。
因此首先考虑使用者的的要求、做好总体布局,要有利于广场环境,减少建设中的种种矛盾,提高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功能要求。
2、“以滨水、绿化为主”,体现自然生态。
设计中水景以水池、喷泉的形式,通过对动静的处理手段活跃空间气氛,增加空间的连贯性和趣味性。
在设置水景时考虑的广场的安全性,为防止儿童、盲人跌撞的装置,同时考虑了地面排水以及防滑的因素。
植物造景,绿地中配置高大乔木,茂密的灌木,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
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
尽量避免裸露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广场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3、“因地制宜”是植物造景的根本。
在广场景观设计中,“因地制宜”应是“适地适树”、“适景适树”最重要的立地条件。
选择适生树种和乡土树种,要做到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充分反映出地方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最经济、最节约,也能使植物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崇尚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纵观古今中外广场环境设计,都以“接近自然,回归自然”作为设计法则,贯穿于整个设计与建造中。
只有在有限的生活空间利用自然、师法自然,寻求人与建筑小品、山水、植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才能使环境有融于自然之感,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
城市滨水绿地的生态规划设计
![城市滨水绿地的生态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97276e0e009581b6bd9eb45.png)
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 OGY INFORM T ION2008NO.20SCI ENCE &TECH NOLOGY I NFOR MATI ON能源与环境城市滨水绿地是一个包含水域和陆域,富含丰富的景观和生态的复合区域。
滨水绿地的生态规划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绿地内部复合植物群落、景观建筑小品、道路系统、临水驳岸等的设计与处理。
城市滨河绿地环境的改造,必须从整个城市的景观系统出发来进行滨水区的景观建设,遵循科学的规划原则和合理的设计手段,使城市的滨水绿地空间真正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1城市滨水绿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目前多数城市的滨河地区改造中,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和政府管理部门间的脱节,不同部门间的侧重各有不同,如水利部门仅强调水系的防洪、水运、灌溉等功能,将水系作为工程实体而非城市公共空间来看待,采用裁弯取直、石砌护坡、高筑岸堤等,较少考虑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
作为城市公共空间重要组成部分的河流、湖泊等,在满足使用功能上的需要,却忽略了滨河绿地的生态影响,将会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一系列无法弥补的损失。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封闭的硬质人工驳岸改变了自然形成的江河岸线的自然特征和重要生态功能河道两岸采用浆砌毛石驳岸和花岗岩栏杆围合,这种简单处理限制了水系在城市空间中所应有的生态保护和环境净化的作用,对于形成丰富而多样的城市滨河景观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缺陷。
1.2垂直陡峭的人工砌体、驳岸,使滨河区空间成为冷冰冰缺乏生活情趣的冷漠空间,使河道景观缺乏灵性与变化,把人与水分隔开来,使亲水变的可望而不可及1.3河道水质污染严重,缺乏科学有效的治理手段很多城市由于工业和生活污水缺乏严格管理,直接排入城市河道,使本来清澈的河水变成臭水沟,这样的河道不加治理,不仅不能改善城市环境,反而会变成新的污染源。
1.4规划设计与地方文化脱节,景观缺乏个性很多城市滨水空间的设计,设计者缺乏对城市历史、文化底蕴的充分挖掘和对基础现状的充分分析,照搬一般的设计模式,这样建设出来的滨水景观必定“千城一面”,缺乏地方特色。
滨河路绿地
![滨河路绿地](https://img.taocdn.com/s3/m/e7da50ec4693daef5ef73d8a.png)
3.2.4滨河路绿地
• 滨河路是城市近临河、湖、海等水体的道路。 这种道路由于一面临水,空间开阔,环境优美, 是城市居民游憩的良好地方(见图3-40)。水 体沿岸不同宽度的绿带称为滨河绿地,这些滨 河路的绿地往往给城市增添非常美丽的风景。
图3-40滨河路设计图例1
பைடு நூலகம்
• 一般滨河路的一侧是城市建筑,一侧是滨河绿 地(带)。在水面不十分宽阔,对岸又无风景时, 滨河路可以布置得较为简单,除车行道和人行 道外,临水一侧沿岸可设置栏杆,修筑游步道, 成行种植树木,树间安放坐椅,供游人休憩。 如果水面宽阔、沿岸风光绚丽、对岸景色也较 好,沿水边就应设置较宽阔的绿化地带。设计 时根据人有亲水的习惯,应将游步道尽量贴近 有水一侧,铺装场地及设施的安放也应便于欣 赏水景。在可以观看风景的地方应设计成小形 广场或凸出岸边的平台,以供人们凭栏远眺或 摄影;在水位较低的地方可以因地势高低,设 计成两层平台;在水位较稳定的地方,驳岸应 尽可能砌筑得低一些,满足人们的亲近水面条 件;在具有天然坡岸的地方,可以布置为自然 式的游步道和树木。
• 滨河绿地内的设施可多样化,园桌、椅、 坐凳,栏杆、景墙,花台,山石,雕塑, 花架、亭、廊等都可以设置,但一定要适 当。
滨河路设计效果图1
滨河路设计效果图2
河滨路绿地实例1
河滨路绿地实例2
河滨路绿地实例3
河滨路绿地实例4
河滨路绿地实例5
河滨路绿地实例6
• 滨河绿地上除采用一般街道绿化树种外,在低湿 的河岸或一定时期水位可能上涨的水边,应特别 注意选择能适应水湿和盐碱的树种。在绿化布置 上,靠近车行道一侧的种植应注意减少噪声,以 保证游人安静休息和卫生、安全;临水一侧为便 于人们观赏和眺望风景,树木不宜种得过于闭塞, 但林冠线要富于变化,乔木、灌木、花卉、草坪 配合使用,以丰富景观。滨河路的绿化,除有遮 荫、美化的功能以外,有时还具有防浪、固堤、 护坡的作用,因此要注意斜坡上的绿化处理。可 以与花池结合起来种植花卉、灌木,也可以用护 坡砖结合草皮、树木,来避免水土流失、美化水 岸。
滨水绿地规划设计探讨
![滨水绿地规划设计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7d869024453610661ed9f4aa.png)
为 附 近 居 民及 游 人 的 休 息 、 乐 、 光 场 所 。 娱 观
2 滨 水 绿 地 的 作 用
43 滨 水 绿 地 的 驳 岸 处 理 。 目前 , 国 城 市 河 道 景 观 的 改 造 . 我 中 主 要 采 用 硬 质类 的 驳 岸 , 立 式 驳 岸 、 式 驳 岸 、 式 驳 岸 。 另 分 斜 阶 外 , 着 社 会 对 环 境 的越 来 越 重 视 , 态 驳 岸也 开始 倍 受 关 注 。 随 生 43 生 态 驳 岸 的 概 念 。生 态 驳 岸 是 指 恢 复 后 的 自然 河 岸 或 .1 . 具有 自然 河 岸 “ 渗 透 性 ” 可 的人 工 驳 岸 , 可 以 充 分 保 证 河 岸 与 河 它 流水 体 之 间 的 水 分 交 换 和 调 节 , 同时 也 具 有 一 定 得 抗 洪 强 度 。 4 . 生态 驳岸 的类型及 选择 。() .2 3 1 自然 原 型 驳 岸 。对 于 坡 度缓 或腹 地 大 的河 流 , 以 考 虑 保 持 自然 状 态 , 合 植 物 种 植 , 可 配 达
44 2) 3 0 5
触 水 的休 闲 游 憩 场 所 , 而且 也 是 城 市 历 史 文 脉 的 延 续 。 【 键 词 】 水 绿 地 ; 市 规 划 关 滨 城
城 市 滨水 绿 地 具有 无 可 比拟 的 景观 优 越 性 和公 园 环境 特性 , 为 营造 丰 富 的滨 水 活动 环 境 提 供 了物 质 基 础 ; 水 空 间 丰 富 的 历 史人 滨 文沉淀, 良好 的 自然 条件 , 滨 水 开 放 空 间 的 开 发 提 供 了 文 化 和 自 为 然 背 景 。本 文 将对 滨 水 绿 地 的概 念 、 用 、 型 及 其设 计 进 行 阐述 。 作 类
滨水景观设计
![滨水景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48ee60d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9c.png)
• 一条滨水绿带仅仅一条线不会给城市带来全面 的美化,通向滨水地带的“通道”应是滨水地带 的延伸。线性公园绿地、林荫大道、步道及车 行道等皆可构成水滨通往城市内部的联系通道 。在适当的地点进行节点的重点处理,放大成 广场、公园,在重点地段设置城市地标或环境 小品。将这些点线面结合,使绿带向城市扩散 、渗透,与其他城市绿地元素构成完整的系统 。
• 2.2 沿水步道与水面的开口处 与水面的开口处是城市中为数不多的人与水面 能够近距离接触的地段,从防洪堤到水面之间 跌落的台级和平台能够产生富于变化的空间, 对人具有较强地吸引力。对于开口的提示本身 就要求这部分空间要进行特别的处理,也需要 一定程度的空间放大,从而提高安全性和亲水 性。
• 2.3 沿水步道的转折处 “视线转折的对景往往都是潜在的兴奋点。”
• 在驳岸的处理上可以灵活考虑。根据不 同的地段及使用要求,进行不同类型的 驳岸设计,如自然型驳岸。生态型驳岸 除了护堤防洪的基本功能外,还可治洪 补枯,调节水位,增加水体的自净作用 ,同时生态驳岸对于河流生物过程同样 起到重大作用。
• 此外,在大规模的城市滨水区更新改造和在开 发过程中,还应充分尊重地域性特点,与文化 内涵、风土人情和传统的滨水活动相结合,保 护和突出历史建筑的形象特色,以人为本,让 全社会成员都能共享滨水的乐趣和兴趣。由于 城市滨水区场所意义内容多样,我们可以从生 活的内容、社会背景、历史变迁、自然环境等 众多因素中发掘,形成独具一格的滨水景观特 色
水体的可接近性
• 亲水是人的天性。留恋与水天之间,徜徉在余 辉之下无疑心旷神怡的大乐事。但很多城市的 滨水区往往面临潮水、洪水的威胁,设有防洪 堤、防洪墙等防洪公共设施。这些设施可采用 不同高度临水台地的做法。芝加哥湖滨的断面 示意,按淹没周期,分别设置了无建筑的低台 地,允许临时建筑的中间台地和建有永久性建 筑的高台地三个层次,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
滨水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滨水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1e4e9e8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d1.png)
生态科普区
环境教育
利用植物园、生态馆等场所,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提高市民的环 境保护意识。
互动体验
设置互动式解说牌、环保小游戏等设施,增强市民对环境保护的参 与感和互动性。
科研合作
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生态科研项目,为公园的生态保护提供科学 依据。
03
详细设计
道路与交通设计
道路分级
01
根据公园使用功能和交通流量,设计不同级别的道路,包括主
通过景观元素和设施的设计,展示了当地 的历史和文化,使市民对本土文化有更深 的认识和认同。
未来发展与可持续性展望
生态修复与保护
随着时间的推移,滨水生态公园的生态系统将进一步完善和稳定,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 环境。
促进绿色出行
通过与城市绿道的连接,滨水生态公园将促进市民采用绿色出行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1. 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构建健康的水生态系统。
2. 保留并改造工业遗存,传承城市历史文化。 3. 创造多样化的活动空间,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4. 融入绿色低碳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
规划理念与特色
规划理念:本次设计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强调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传承历史、以人为本的原 则。 1. 生态修复:通过植物配置、水体净化等方式,改善生 态环境质量。
总体规划布局
生态优先
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合理 规划布局,确保滨水生态 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完整性
保持滨水区域的完整性, 将公园与城市融为一体, 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 生。
功能性
充分考虑游客的需求,设 置各类功能区域,为市民 提供多样化的休闲娱乐场 所。
入口景观区
标志性景观
在公园入口处设置标志性景观, 如大型雕塑、特色花坛等,提升
滨水景观规划设计
![滨水景观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0519bce6bec0975f465e26a.png)
滨水景观设计
德国汉堡少女堤
设计理念
• 尽可能的开发少女堤的实际用途,满足 使用功能的多样性,在保障行车、行人 和休闲同时进行的情况下,使得少女堤 既是交通枢纽又是休闲散步的聚会点。
滨水景观设计
关键词: • 大尺度座阶;
滨水景观设计
• 浪漫的林荫道;
一条临水的菩提林 荫大道: 3排行距13m,树 间距7.5m,高8m的 菩提树组成街道和 河岸之间新的林荫 大道。
⑦ 滨河林阴路的游步道与车行道之间应尽可能用绿化带隔离 开来, 以保证游人安静休息和安全。国外滨河路的绿化一 般布置得比较开阔, 以草坪为主, 乔木种得比较稀疏, 在开 阔的草地上点缀修剪成形的常绿树和花灌木。有的还把砌 筑的驳岸与花池结合起来, 种植花卉和灌木, 形式多样。
滨水绿地的活动
⒈ 水中的活动与景观
• 在水位较低的地方,可以因地势高低,设计成两层平台,以 踏步联系。
• 在水位较稳定的地方,驳岸应尽可能砌筑得低一些,满足人 们的亲水感。
• 在具有天然坡岸的地方, 可以采用自然式布置游 步道和树木,凡未铺装的 地面都应种植灌木或铺 栽草皮。如有顽石布置 于岸边,更显自然。
• 在适于开展水上活动,可 以考虑相应的活动项目, 如游泳、划船、冲浪等, 使之成为滨河绿地中的 特殊景观,在夏天和节 假日会吸引大量游人。
●为了减少车辆对绿地的干扰,靠近车行 道的一侧应种植一两行乔木或绿篱, 形成绿化屏障。但为了使水面上的游 人和对岸的行人看到沿街的建筑,应 适当留出透视线,不宜完全封闭。道 路靠水一侧原则上不种植成排乔木。 其原因是影响景观视线,同时树木的 根系生长会对驳岸造成损坏。道路内 侧绿化宜疏朗散植,树冠线要有起伏 变化,植物配置应注重色彩、季节变 化和水中倒影,要使岸上的游人看到 水面的优美景色。同时水上的游人也 能看到滨水绿带的景色和沿街的建筑, 使水面景观与活动空间景观相互渗透, 浑然一体。
浅谈城市中心滨水区游憩空间规划设计
![浅谈城市中心滨水区游憩空间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555e9d37f1922791688e85c.png)
本文结合吴 江西塘河景 观改造规 划对城 市 中心 滨水 区的游憩 空 于该核心区的永康路商业步行街与景观河道垂直 相交 , 如何 提升
间 规 划 提 出一 些 粗 Fra bibliotek 体 会 。 商 业 街 的 人 气 与 商气 , 是 该 景 观 规 划 的 一 个 重 点 。在 西 塘 河 核 也
1 国 内外城 市 中心 区滨水 区域 改造模 式
关 键 词 : 市 中心 滨水 区 , 憩 空 l , 划 设 计 方 法 城 游 ' 规 -  ̄ J
中 图分 类 号 : U9 4 1 T 8 .
文献标识码 : A
滨水地 区是城 市中一个 特定 的空间地段 , “ 指 与河流 、 湖泊 、 南 四大 绸都之 一 , 织业非 常发达 。据此 , 纺 在原 西塘桥东侧拆迁
浅 谈 城 市 中 心 滨 水 区游 憩 空 间规 划 设 计
庄 志 强
摘 要 : 以吴江西塘河景观游憩规 划为例 , 如何在有 限的空间内对滨水地 区做好规划设计 , 从 改善城 市面貌 , 增添 市民游 憩空问等方面着手 , 对城 市中心滨水 区的景观游憩设计的一些基本 方法进行 了阐述 , 以指导实践。
30公顷滨水公园案例
![30公顷滨水公园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bb07b51f121dd36a22d8286.png)
30公顷滨水公园案例篇一:20全球10款滨水景观设计20全球10款滨水景观设计1、西班牙Benidorm海滨蛇形步道道、酒吧、长椅构成欣欣向荣的海岸,创造了一个识别元素。
通过两层蛇形步道的形式扩大了使用区域,成为能容纳更多的人休闲和放松的地方。
该设计还包括各种各样的观景平台。
通过这种方式,设计服务于不同的平面,上层适合人们沿着小路漫步;通过曲线阶梯进入底层,树木繁茂的木板人行道跑步和沙滩嬉戏。
彩色大道与地中海互动,曲线的形式为下层提供一个遮阴阴影的途径。
颜色选择和动态形式,使它成功的吸引更多游客到访Benidorm。
2、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内河码头南岸公园南岸公园,位于布里斯本河畔南岸,占地16公顷,是1988年澳洲举办世博会的旧址,现经重建后被誉为澳大利亚最好的市内公园,在此可一览整个布里斯本市。
南岸公园的园林建筑设计十分前卫、美观、优雅,公园构造自然流畅,形象自如,公园花了几百万建造了一个长几百米的用工字钢弧形柱所造的海浪造型,每隔几米一根,每根不同形状,中间为人行通道。
园内设有雨林、人工沙滩、户外烧烤以及野餐设施,在这里可以享用野餐或烤肉,也有16间咖啡馆、餐厅可供选择,总之在此可以体验布里斯本人的生活方式。
篇二:六个不可不知的滨水景观案例【鲑鱼溪流公园】鲑鱼溪流是在202年才出现在史丹利公园内的一道景观,不仅为大马哈鱼回游产卵提供了场所,其本身也具有非凡的生态意义。
鲑鱼溪流设计与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为公园的游客展现这一自然过程,让他们不仅欣赏到城市中心溪流的美丽风景,而且更好地理解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一座连接水族馆和马尔金露天剧场,史丹利公园观景亭和温哥华水族馆之间的人行桥。
水族馆的工作人员可以将公园游客引至桥上,向他们讲解溪流系统的结构及其重要性。
溪流顺流而下,与咸水湖Seining湖交汇。
篇三:滨水景观设计说明平原新区滨水带景观设计说明一、项目背景位于黄河大堤以北,107国道两侧,京港澳高速以西。
滨水游憩绿地设计
![滨水游憩绿地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6741cd876a20029bd642dfa.png)
主, 乔木多 以孤植 或对称种植 为主。 自
便 带是滨水游憩林荫路 上最具有风景表现 近 干 线 人 行 道 , 于
可 另一 条布 然式布置的绿化带多以树丛为主。树 木 力 和 吸 引 游 人 的地 方 , 以 根 据 面 积 大 行人往来 ,
种 类要 常绿 、 叶树合 理搭 配 , 低错 小和 需要布置雕塑 、 念碑 、 景 树群 、 置在 临近 水 面 的地 落 高 纪 风
呈
滨 水 游 憩 绿 地 是 城 市 的 生 态 绿廊 ,
二 、 滨 水 游
憩 路 设计
蕊
具有生态效 益和 美化功能。滨水游憩 绿
地 多利用河 、 海等水 系沿岸用地 , 湖、 多
滨 水 游 憩 路
呈带状分布 , 形成城 市的滨水绿 带。滨 是 指 在 城 区 内 外
水游 憩绿 化应 有机 地纳 入城市 绿地 系 沿 江、 、 、 、 河 湖 海 统 之 中 ,充 分利 用 水 体 和 临 水 道 路 , 规 溪 流 等 水 系 为 方 划成 带 状 临 水 绿 地 , 缀以 园林 小 品 和 便 行 人 而 修 建 的 点
落, 疏密相间 , 体现植物 的多样性。
近 车 行 道 的 一 侧 应 种 植 一 两 行 乔 木 或
路面宽度宜大 , 供游人漫步或远 眺。 小游 园或是具有特殊意义 的建筑物和广 方,
城市滨水景观环境设计
![城市滨水景观环境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c790e671eb91a37f1115c43.png)
TM201浅析城市滨水景观环境设计张博涛 长安大学建筑学院摘 要:针对城市滨水景观意义和我国城市滨水景观的现状和问题,本文从城市滨水景观功能设计、依水景观设计、水体设计、游憩绿地设计、空间植物配置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滨水景观;滨水景观现状;滨水景观设计水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美好的水环境体现了人与水的和谐共存。
现代化的城市规划应把滨水空间做为一种文化存在,以自然为底蕴,使城市的滨水空间不仅成为人们的生息场所,而且是精神的家园。
“我国城市滨水资源已非常稀缺,要让稀缺资源真正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就不能光从观赏的角度出发,而应更多地着眼于滨水景观的使用功能。
”1 滨水景观概述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
一般由水域、水际线、陆域三部分组成,它的空间范围包括“200~300 m的水域空间及与之相邻的城市陆域空间,其对人的诱致距离为 1~2 km,相当于步行 15~30min的距离范围。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空间,也是表现城市形象的重要章节。
滨水景观主要是把当地的建筑、社会和环境结合在一起,形成独一无二的滨水区域景观,它是多种元素和人的关系的综合。
滨水景观直接功能就是人们的生活必须的自然环境可以在城市滨水空间中的到满足;间接功能主要包括休闲娱乐、观赏、净化空气。
景观的内涵不仅包含了滨水区的自然风景,更表达了城市滨水空间的形态,反映了滨水环境在时空中转化的过程,涵盖着物质空间与人文景观的两种概念。
2 城市滨水景观的现状当前我国各城市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对滨水空间只是单纯的利用,现如今逐渐过渡到深层次的开发改造。
形成了人口、经济向沿江、沿海聚集的倾向。
因为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工业、贸易的同步发展和繁荣给城市滨水地带繁荣的同时,由于过度的开发和污染排放的影响,许多城市滨水区的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不堪重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大肆的追求商业利益、重工业的排挤,造成了人与水的疏离现象。
浅谈城市生态滨水游憩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与途径
![浅谈城市生态滨水游憩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与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985a4677a26925c52cc5bff5.png)
关键 词 :规 划设 计市 中人 类 活 动 与 自然 过 程 共 同作 用最 为 强烈 的地 带之 一 ,其 规划 涉及 多 学科 、多 方面 的 问题 ,要求 设计 人 员 以综合 的视 角 、进行 多 目标 的规划 设 计 。滨 水环 境 是城 市范 围 内水 域与 陆地 相接 的一 种景 观形 态 ,它 的特 点是 生态 环境 本身 所 呈现 的美 感 。水体 不 同形状 、深 浅 、宽狭 的 设计 ,象 征着 不 同 的地理 环境 ,溪 流 、湿地 、湖 泊 、人造 水 渠、河 岸 ……有 着 不 同 的景观效 果 ,起着 不 同的 生态 作用 。滨 水 区是城 市环 境 中 自然 要 素 最综合 的区域 ,也 是人们 生 活休 闲行 为活 动 中最乐 于接 触 的地 带 。 目前 ,我 国大 部分 城市 的滨 水驳 岸都 是用 砖石 砌成 的 立式 驳 岸 ,或用 石块 、混 凝土 块铺成 的斜坡 驳岸 。这 样 的驳岸 对 于应 付 夏 季突 发洪 水确 实发 挥着 重要 作 用 ,但 是 它也会 产 生 一些 负面影 所 符合 景观 的设 计理 念 ,运 用各 种 自然 水体 、园 林植物 和迂 回的 响。 首先 ,破坏 河岸 生物 赖 以生存 的环 境基 础 。人工 设 计 的设施 通道 ,及 各种规 划构 图 等,建 成与 自然形 态和 谐 的造 型景 观 。 2 滨水 环境 中 的生态 型驳 岸设计 . 强硬 的将 河 水与 岸边 的植 物分 割 开,水 生 陆生 生物之 间的平 衡链 提 倡 生态 型驳 岸 设计 ,利 用 以下各 类植 物覆 盖 、稳 固土 壤 , 条被 打 乱 ,丧 失 了这些 生态 要 素本 身生存 、栖息 场所 ,造 成 了驳 岸 区生物 资源 的丧 失和 生态 失衡 。其 次 ,拓 宽河 道 ,固化 河岸 , 抑制 因暴 雨 径 流 对 驳 岸形 成 的冲 刷 。例 如 :湿 地 树 木 类 ( 羽 落 加快 了河 水 的流 速 ,导 致 下游 大量 的泥 沙 沉积 和淤 塞 。 大 规 模 杉 );湿 生植物 类 ( 中华水 韭 、沼 泽蕨 、 宽叶香 蒲 ) ;浮叶植 物 的河 道整 治工程 破 坏 了 自然 河道 ,打 破 了河道 区 的生 态平 衡 ,造 类 ( 叶 眼子 菜 );沉 水植 物类 ( 叶眼子 菜 、大 茨藻 ) 。通 过 浮 竹 成 了一 系列 的生态 问题 。 对 现有 水系 被冲 刷 破坏 的情 况 ,可 以采 取相 应的 措施 ,重 建稳 定 的生态 型水 体驳 岸 。通 过科 学 的调 查 ,找到 最大 风速 及最 高水 位 滨水 环境 的设计 原则 1滨 水环 境遵循 规划 设计 的原 则 . 状 态下对 水系 最易 造成 的破坏 点 ,进行 防护性 设计 。 例 如金 鸡湖 景观 规划 ,规 划本 身 的定位 很 明确 ,是 在工 业 园 3 滨 水环 境 中的视 觉感 受 的形 成 . 区的 中心 位 置 ,在功 能定 位上 是 开放 的城市 湖 泊公 园 ,虽然 它 自 在 设计 一条 溪 流 时 ,随 高 差 , 摆放 石块 ,让 水 跳 落 ,进 入 身是 一个 景观 规划 的 设计 ,但 是 由于所 处 的位置 等 因素 ,它 同时 较 宽阔地 带 ,通 过修筑 滚 水 自然式 石坝 ,可 以形成 相对 宽 阔的水 也必 须符 合 园区 的总体 规划 。在 整个 园区 的规划 中金 鸡湖 处 于整 面 ,将 欢 快 跳 动 的 水 体表 情 转 为 宁 静 秀 美 。如 果 进 入 更 大 的水 个景 观轴 线 中的重 要位 置上 ,根 据规 划 总体要 求 以及 金鸡 湖未 来 面 ,则可 以安 排游 泳 、划船 、垂钓 等水 上活 动 。通 过安 排交通 线 的旅游 开 发 ,最终确 定 分 区。在 此之 后才 可 能进行 以下 的设计 , 路 ,近 水 、远 水 、跨水 、水 下 穿过 等等 ,可 以创 造 丰富 的景观 空 包 括建 筑 ,绿化 ,水 景 ,生态 环 境 ,交通 等 。所 以,在 公共 景观 间。水 边 设计 建筑 时 ,利用 水岸 之 问的温 差 形成 的对 流 、微风 , 的设计 中 ,首先 要解 决 的 问题 是 要在 公共 空 间中处 理好 景 区与 自 提 高室 内的舒适 度 。小 型庭 院 的景观 水 体形 式举 例 :竹筒 导水 滴 然环 境 和人 文环 境 以及社 会公 众之 间 的关系 ,把 滨 水景 观设 计作 入石 槽 、陶 罐 、木桶 等 ,溢 出至 卵石 地 ;几块 毛石 围成有 情趣 的 为 一个 作 品放 在 环境 的角 度看 ,达 到和 谐效 果 ,这 就是 指在 规划 小水 池 ,平 静 的水面 将上 方 的植 物 、小 品、 白云 、星 空 、霞光 、 设计 中要遵 循 的原则 。 月色 等倒 映于 水 中 ;只要 有 高差就 可 以产 生各 种形 式 的跌水 ,形 2滨水 环境 设计 的人性 关注 . 成丰 富 的水 的运 动 、节奏 、速 率,创 造 多种水 的表情 。 滨 水景 观 ,人 的参 与是 设计 成功 与否 的 决定性 要 素 。这样 看 景 观 规 划 设 计 应 以 自然 环境 为地 区 的骨 架 ,传 承历 史与 文 来 ,景观 设计师 本 就担 负起 了巨大 的责任 。人 们 都常 常忽 略 了景 化 ,培 育 富有魅 力 的人 性 空间 。 时代在 发展 , 社会 在进步 ,人 们 观 设计 的功 能却 乐 更注 重于 形式 上 的美感 ,或 者把 功 能等 同于休 的对物 质 生活 的要 求越 来越 高 ,为 满足 市 民的活 动及 精神 需求 , 息 、集 散 、广 场 这些 基 本 的使用 要 求 。 正是 在 这 些不 良的观 念 应 大量 的 为市 民提 供休 闲 活动 的场 所 ,滨水 区是 市 民消暑 纳 凉的 下 ,大 众对 于景 观 周 围的环 境设 计 已经非 常 习惯 了 。这 也 是 目前 好 地 方 ,也 是一 个 城 市 对 外 展 示 的 窗 口 。要 合 理 开 发城 市 滨 水 景 观设 计 中的一 个很严 肃 的 话题 ,如 何将景 观 设计 的美 感与 环境 区 ,坚持 走可 持续 发展 的道路 , 为子孙后 代造 福 。 设 计融 合 ,与人 的使 用功 能相 呼应 。这 就是 景观 设 计 中对人 的关 怀 ,这种 关怀 也必 须要 让 设计 师 能够满 足人 们种 种 的需要 一包 括 参 考 文 献 生 理和心 理上 的 。在相 同的资 金投 入下 ,设 计师 完全 有可 能变 基 f1 孔 坚, 1俞 李迪 华. 乡与 区域规 划 的景观 生 态模 式 国外城 市规 划 城 础 的功 能为 更人性 化 的设计 。 [ I9 7 M l 9 1 3 亲水 原则 . f】王东宇,李锦生. 市滨 河绿 带整 治中的生态规划方法研 究、城 市 2 城 0 0( 人 与 生 俱 来拥 有 亲 水 特 性 ,水 是 滨 水 景观 设 计 的灵 魂 , 充 规 划 ,2 0 9) 分展现 人和 水 的景观 关 系 ,是滨 水开 放空 间 设计 的又 一理 念 。充 f1陈玉娟 中外城 市沿 河地 带功 能开发 比较研 究 、城 市规 划、2 0 3 00 3~2 5 分 体现 人与 水之 间共 生互 利 的情感 关系 ?通过 怎样 的设 计手 法让 (9)2 人 与水 进行 直接 的交 流 ?这是 解 决滨水 景 观设 计时应 该 探讨 和注 f】 鹏,王志芳 遵从 自然过程 的城 市河流和滨 水区景观设计 、城 市 4孙 意 的 。一 般可 以采 用三 种 不 同的处 理手 法 :1 以瀑布 、 涌泉 为手 规 】 2 0 9)1 . 、 0 0( 9~2 2 法 ,制造 水位 高差 ,让 水 体 自然循 环流 动 ,产 生 溢水 、跌 水等 动 【】 5俞孔 坚. 景观 生 态战略点识别方 法与理 论地理 学的表 面模 型 Ⅱ,地 】 态水 景观 ;增 加水 体与 沙石 的接 触 ,提 高含氧 量 。古 谚 : “ 水 理 学报 , 19 ,Vo.31 — 0 流 98 1 :1 2 5 不腐 ” ,是水 景设 计的 座右 铭 。2通 过缓 坡 、不 同水 面宽 窄 ,形 (] 孔 坚. 物保 护 的景 观 生 态安 全格 局 U ,生 态学报 ,1 9 , . 6俞 生 ] 9 9 成不 同水 深 ,溪流 也有 急有 缓 ,浅 的地方 ,要 控制 水 流使 之不 冲 1 () —1
滨水景观带常见生态修复与栖息地重建策略
![滨水景观带常见生态修复与栖息地重建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193dd115227916888486d7f4.png)
滨水景观带常见生态修复与栖息地重建策略(一)柔化岸线,以梯级台阶、石笼、种植驳岸等方式建设驳岸尽可能地柔化岸线是滨水生态建设中公认的有效策略,通过梯级台阶,石笼、种植驳岸等形式柔化驳岸等技术也越来越成熟,能有效地起到柔化驳岸的功能。
水岸形态修复策略修复方面原则方法与技术河流几何形态修复自然生态原则整体性设计原则日常风景原则保留天然的河曲与湿地恢复河道的连续性创建浅滩与深潭采用生态景观型梯形断面采用复式断面河岸的生态修复减弱硬质化护坡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持自然状态利用天然材料实行河流生物环境普查缓冲带生态恢复提高缓冲带生态保护与环境游憩的综合功能缓冲带起伏变化的营造绿化空间高低不一的划分采用复式设计河流水质生态恢复激发河流水污染的稀释、自净肌理采用生物修复技术污染源截流底泥的疏浚引水冲淡(二)设置集中与分散型滨水湿地,培育生境在柔化驳岸的基础上,有目的的规划出集中与分散型湿地,湿地可以很好地起到净化雨污,培育生境以及创造生态景观的作用。
常见滨水生态湿地类型与建设方式序号类型建设方式1 垂直流湿地——人工污水处理的常用手段垂直流湿地在湿地的设计中利用地形高程,分别进入处于不同高度的湿地,经过一系列湿地设置,实现污水处理。
2 在线与非在线湿地——伦敦的绿手指计划在线湿地指在拓宽河床,形成江心湿地、滩涂,非在线湿地指从河道引水,在河床一侧进行湿地设置,净化和调蓄河流上游来水。
3 表面流湿地——德国的雨洪管理表面流湿地指利用表面雨水汇聚形成的湿地类型,这一方面在进行雨洪管理中经常被采用。
4 上游小型湿地、下游大型湿地上游小型湿地在大量山地小流域地区经常被采用进行水土防治,下游大型湿地多处于河口、汇水地区进行雨洪调蓄和净化。
5 河滨湿地与蜿蜒湿地——日本的河川再造计划河道两岸足够宽度的滨河湿地是保障河道生态和城市生态的重要措施,(三)建设生态边沟,截留并净化建筑与道路雨污对水体的污染主要来自人为活动产生的雨污,在未经有效净化与处理前排入水体,致使水体环境破坏。
国内外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
![国内外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6a37fe8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25.png)
国内外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水,是生命之源,孕育着人类文明。
城市伴随着人类文明产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纵观城市发展史,聚落的形成往往与水源种类与形式的河流、海洋、湖泊有密切的关系,中国古代堪舆著作《平洋全书》中有: “依山者甚多,亦需有水,可通舟楫,而后可建”的构城理论。
历来濒临江海、湖泊、河流的区域以其便捷的交通、优越的自然环境成为建城设市的首选地带。
1 城市与滨水区发展进程水体在城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城市滨水绿地是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城市水系多呈集中式面状、条带状分布,通常影响着城市的肌理结构。
其次,滨水绿地是城市与水体的过渡带与连接带,是串联城市中呈斑块状分布绿地的纽带,往往成为城市的景观轴线、生态廊道、文化廊道,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构筑地域景观特色、形成城市意象、促进城市空间结构完善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价值。
第三,因滨水绿地处于水陆的过渡区,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交接地带,生态的复杂性与敏感性与城市功能的复合性使得城市滨水绿地的建设应当慎重对待。
城市与水体的关系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变得错综复杂,城市因水或兴或衰的例子不胜枚举。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水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主要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使那些邻近城市的水体逐渐被城市包围,与之俱来的是城市滨水区的高强度开发,继而导致城市滨水区的逐渐衰落,成为城市发展的阻碍区与盲区。
2) 高度紧张的城区用地问题突显,侵占或填埋水域作为建设用地,城市蓝线与其他城市用地控制线组织混乱,城区水面面积急剧减少。
以徐州为例,市区水面率由20 世纪60 年代的5.8%下降到了2004 年的3.5% 左右,近年来还在不断下降,河流存在严重的填埋、覆盖的情况。
3) 滨水区是陆地与水体交接地带,有着陆域、水域生态系统以及水陆之间的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生态复杂性与敏感性,城市建设活动导致水体污染、生态失衡,滨水区生态危机日益严重。
滨水绿带绿化设计研究
![滨水绿带绿化设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0279b66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68.png)
滨水绿带绿化设计研究滨水绿带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还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增加绿地面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滨水绿带绿化设计研究成为了当前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热点问题,下面将对滨水绿带绿化设计的研究进行深入探讨。
一、滨水绿带绿化设计的意义1. 美化城市环境:滨水绿带绿化设计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使城市更加宜居宜业。
2.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滨水绿带绿化可以增加绿地面积,改善空气质量,促进水资源循环,促进生态系统平衡。
3. 保护水资源:滨水绿带的绿化设计还可以保护水资源,防止水土流失,净化水体,提高水质。
4.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适当的绿化可以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热环境,提高城市的适应性。
5. 增添休闲娱乐场所:滨水绿带绿化设计可以增添休闲娱乐场所,提供市民的休闲娱乐场所,丰富市民的业余生活。
1. 生态原则: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促进物种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
2. 可持续原则:滨水绿带绿化设计应当遵循可持续原则,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延长绿化设施的寿命,减少绿化带的资源消耗。
3. 适应性原则: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点,设计合理的滨水绿带绿化方案,使绿化带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4. 社区参与原则:在滨水绿带绿化设计中,应积极吸引和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增强市民对绿化带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5. 创新性原则:滨水绿带绿化设计要注重创新性,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提高设计水平和质量。
1. 绿化种类选择不同的滨水绿带绿化设计应当根据地理位置、土壤类型、水体特征等因素选择适宜的绿化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形成多层次、多种类的植被组合,优化绿化效果。
2. 绿化结构布局根据滨水绿带的形状、地形和大小,设计合理的绿化结构布局,包括水岸带绿化、水边植被、绿地广场、步行道、休闲座椅等,使其结构合理、布局均衡,增强景观效果。
六个经典滨水景观设计案例
![六个经典滨水景观设计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fce80f4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06.png)
六个经典滨⽔景观设计案例六个经典滨⽔景观设计案例⼀、鲑鱼溪流公园⼆、新加坡碧⼭宏茂桥公园和Kallang河道修复三、韩国清溪川改造项⽬四、澳⼤利亚Jack Evans船港五、加拿⼤多伦多舍伯恩海滨公共空间六、圣安东尼滨河步道===============================【⼀】鲑鱼溪流公园鲑鱼溪流是在2002年才出现在史丹利公园内的⼀道景观,不仅为⼤马哈鱼回游产卵提供了场所,其本⾝也具有⾮凡的⽣态意义。
鲑鱼溪流设计与建设的⽬的就是要为公园的游客展现这⼀⾃然过程,让他们不仅欣赏到城市中⼼溪流的美丽风景,⽽且更好地理解⼈类与⽣态环境的关系。
的⼯作⼈员可以将公园游客引⾄桥上,向他们讲解溪流系统的结构及其重要性。
溪流顺流⽽下,与咸⽔湖Seining湖交汇。
来。
Seining池当中的⽔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抽出以集中回游产卵的鲑鱼。
观景台可以让学校的孩⼦们和游客更好地观赏鲑鱼。
Seining池下⽅的溪流建设旨在保护回游的鲑鱼,帮助它们回到池中产卵。
不同的溪岸和河床环境为的是为了创造出⼀个更⾃然的栖息地。
设计强调了城市公园环境和溪流边重建⾃然环境之间的强烈对照。
溪流上两座横跨的⼈⾏桥的设置能够很好地提⽰公众对于鱼类栖息地的关注。
规划图清晰地表明了温哥华⽔族馆和煤港海岸之间的联系。
===============================【⼆】新加坡碧⼭宏茂桥公园和Kallang河道修复新加坡从2006年开始推出活跃,美丽,和⼲净的⽔计划(ABC计划),除了改造国家的⽔体排放功能和供⽔到美丽和⼲净的溪流,河流,和湖泊之外,还为市民提供了新的休闲娱乐空间。
并提出了⼀个新的管理可持续⾬⽔管理的⽔敏城市设计⽅法。
加冷河-碧⼭公园是ABC⽅案下的旗舰项⽬之⼀。
该项⽬占地62公顷,花费4500万欧元,于2012年2⽉建成。
由于公园需要翻新,公园旁边的加冷河混凝⼟渠道需要升级来满⾜由于城市化发展⽽增加的⾬⽔径流的排放, 因此这些计划被综合在⼀起,进⾏此项重建⼯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滨水游憩绿地设计
滨水游憩绿地是城市的生态绿廊,具有生态效益和美化功能。
滨水游憩绿地多利用河、湖、海等水系沿岸用地,多呈带状分布,形成城市的滨水绿带。
滨水游憩绿化应有机地纳入城市绿地系统之中,充分利用水体和临水道路,规划成带状临水绿地,点缀以园林小品和装饰小品,成为附近居民及游人的休息、娱乐、观光场所。
滨水游憩路设计必须密切结合当地生态环境、河岸高度、用地宽窄和交通特点等实际情况来进行全面规划设计。
一、滨水游憩绿地的规划设计
1.充分利用宽阔的水面,临水造景,运用美学原理和造园艺术手法,利用水体的优势和独特的景色,以植物造景为主,适当配置游憩设施和有独特风格的建筑小品,构成有韵律、连续性的优美彩带。
使人们漫步在林荫下,临河垂钓,水中泛舟,充分享受大自然的气息。
2.滨水游憩绿地的主要功能是供人们游览、休息,同时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
一般滨水游憩路的一侧是城市建筑,另一侧是水体,中间为绿带。
绿带设计手法依自然地形、水岸线的曲折程度、所处的位置和功能要求,对于地势起伏大,岸线曲折变化多的地段采用自然式布置,而地势平坦,岸线整齐,又临近宽阔道路干线时则采用规则式布置。
规则式布置的绿带多以草地、花坛为主,乔木多以孤
植或对称种植为主。
自然式布置的绿化带多以树丛为主。
树木种类要常绿、落叶树合理搭配,高低错落,疏密相间,体现植物的多样性。
3.为了减少车辆对绿地的干扰,靠近车行道的一侧应种植一两行乔木或绿篱,形成绿化屏障。
但为了使水面上的游人和对岸的行人看到沿街的建筑,应适当留出透视线,不要完全郁闭。
道路靠水一侧原则上不种植成排乔木。
其原因是影响景观视线,同时树木的根系生长会对驳岸造成损坏。
道路内侧绿化宜疏朗散植,树冠线要有起伏变化,植物配置应注重色彩、季节变化和水中倒影,要使岸上的游人看到水面的优美景色。
同时水上的游人也能看到滨水绿带的景色和沿街的建筑,使水面景观与活动空间景观相互渗透,浑然一体。
二、滨水游憩路设计
滨水游憩路是指在城区内外沿江、河、湖、海、溪流等水系为方便行人而修建的散步道。
滨水游憩路往往是城市中心交通繁忙、人口密集而景观要求又较高的路段。
滨水游憩路的设计原则如下:1.河岸线因原有地形高低起伏不平,常遇到一些台地、斜坡、壕沟,可结合地形将车行道与滨河游憩路分设在不同的高度上。
在台地或坡地上设置滨水路,常分为上下两条,一条临近干线人行道,高程与交通干线一致;另一条设在常年水位线以上。
滨水路宽度依地形确定,在斜坡角度较小时用绿化斜坡相连,坡度较大时,用坡道或石阶相互贯通。
在平台上可以布置坐椅、栏杆、花架、园灯、小型瀑布、雕塑艺术品等。
在码头或小型广场地段,通常在石阶通道进出口的中央或两侧设置雕塑、圆灯、座椅,并在适当的位置留出行
人驻足远眺的平台,面积可大可小。
一些突出河湖岸线的半岛地带是滨水游憩林荫路上最具有风景表现力和吸引游人的地方,可以根据面积大小和需要布置雕塑、纪念碑、风景树群、小游园或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建筑物和广场等。
2.为了保护江、河、湖岸免遭波浪、雨水等冲刷而坍塌,需修建永久性驳岸。
驳岸一般多采用坚硬石材或混凝土,顶部加砌岸墙或用栏杆围起来,标准高度为80厘米至100 厘米,沿河狭窄的地带应在驳岸顶部用高90厘米至100 厘米的栏杆围起来,或将驳岸与花池、花境结合起来,便于游人接近水面,欣赏水景,大大提高滨水游憩林荫路的观赏效果。
自然式滨水路与驳岸间种植花卉苗木,在坡度1∶1至1∶1.5 的斜坡上铺设草坪,砌嵌草砖块,或者在水下砌整形驳岸,高于水面布置自然山石,高低曲折变幻,既美化了驳岸,同时可以供游人驻足休息、观景、垂钓;在设有游船码头或水上运动设施的地段,应修建坡道或设置转折式台阶直通水面。
3.临近水面的散步道,宽度应不小于5米,并尽可能接近水体。
如滨水路绿带较宽时,最好布置成两条滨水路,一条临近干线人行道,便于行人往来,另一条布置在临近水面的地方,路面宽度宜大,供游人漫步或远眺。
水面不宽阔、对岸又无景可观的情况下,滨河路可布置简单一些,在临水布置的道路、岸边可以设置栏杆、园灯、果皮箱、石凳等。
道路内侧宜种植树姿优美、观赏价值高的乔灌木,以自然式种植为主,树间布置座椅,供游人休息。
在水面宽阔、对岸景色优美的情
况下,临水宜设置较宽的绿化带、花坛、草坪、石凳、花架等,在可观赏对岸景点的最佳位置设计一些小型广场或者是有特色的平台,供游人伫立或摄影。
水体面积宽阔,水面可以划船、游泳时,应将其设计成滨水游憩带状公园绿地,纳入城市绿地总体规划,进行专业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