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图

合集下载

生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共78张PPT)

生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共78张PPT)
温室有两个特点:温度较室外高、不散热。
由环境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是指地球表面变热的现象。它会
使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海平 面上升,气候异常,海洋风暴增多。
科学家预测:如果地球表面温 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 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摄氏度, 南北极地冰川将大幅度融化,导 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 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 包括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几 个国际大城市。
实验用具及药品:烧杯、纱布、玻璃棒、试管、酒精 灯、水、蒸馏水、碘液、斐林试剂、淀粉糊等。
)A
练习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描述的是( )A
①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 用消耗
②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③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能够利用无机物中的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 水合成糖类
④根瘤菌将大气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并将 无机氮的化合物通过反硝化作用返回到大气中
,是有机化合物的“骨架”,没有碳就没有
生命。
碳的循环过程
大气中的CO2进入生物群落,主要依赖于绿色植物的 光合作用,使CO2中的“C”变成为有机物中的“C”,再通过
食物链进入动物和其他生物体中,因此从“C”的循环可见
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除此之外, 还有化能合成作
用的微生物也能把CO2合成为有机物。不难看出,碳在生
(画出该生态系的结构模型)
用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关系:


茎叶加工物叶Biblioteka 水稻粪粪尿




鱼粉 猪
粪尿
粪尿
提示:将废料变原料,能量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利用。

高考生物专题课件28:生态系统的结构

高考生物专题课件28:生态系统的结构

深化突破
2.食物网中生物数量变化的分析与判断 (1)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对其他营养级的影响 第一营养级的生物(生产者)减少时,会连锁性地引发其后的各个营养级 生物数量减少。这是因为生产者是其他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直接或间 接的食物来源。 (2)“天敌”一方减少,对被捕食者数量变化的影响 一条食物链中处于“天敌”地位的生物数量减少,则被捕食者数量变化 是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
必备知识
7.三级消费者在食物链中属于第四营养级。 ( √ ) 8.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只有一种种间关系。 ( ✕ ) 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其中黄雀处于第三营养级。 ( ✕ ) 10.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 ( √ )
深化突破
深化突破
突破1 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态系统成分分析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成分
归类
各成分的组成
பைடு நூலகம்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
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生物群落中物质和能量的根本来源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自养型生物 (1)绿色植物;(2)光合细菌和蓝藻;(3)化能合成细菌,如硝化细 将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引入生物群落,为消费者、分解者提供
生物体
A
B
C
D
E
有机汞浓度
0.05
7
0.51
68
0.39
(mg/L)
深化突破
由于生物富集现象,随着营养级的升高,有机汞浓度增加,表中A有 机汞浓度最低,属于第一营养级,含能量也最多,C和E的有机汞浓度较低 且差别不大,表明两者属于同一营养级,D有机汞浓度最高,属于最高营 养级,含能量也最少,那么,最可能的食物网如下图所示:

图片欣赏:热带雨林生态系统PPT课件

图片欣赏:热带雨林生态系统PPT课件

, 无 优 势 种 ,
尖 峰 岭 热 带
年 相 继 出 现 。
无 显 著 的 季 节
和 寄 生 植 物 ,
林 内 发 育 着 众
山 地 雨 林
变植多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树木高大,树冠高矮不整齐,乔木可分 为3~4层。最高的一株为四数木,茎的基部有板状根。老茎生花、 绞杀现象和板根现象显著,藤本和附生、寄生植物丰富。
热带雨林的象征:由板根支撑着的巨大树木。
在神奇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里,橡皮榕为了排除异 已,自我发展,根铺满地下,盘根错节。
雨林中的附生植物
热带雨林中的花中魁首:大花草的花直径可达1米多
亚马逊热带雨林
亚马逊河的密林深处
看!这种犀鸟的嘴有多大。
被称为“盖特”的动物
身披红蓝彩衣的毒青蛙
外 形 酷 似 恐 龙 的 恐 怖 的 绿 鬣 蜥
丛林中难以寻觅的野生猩猩
生活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里的野象
将落叶分解为无机物的小蘑菇
感谢您的阅读收藏,谢谢!
2021/4/8
25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1
过之
了一
已,虽
知但然
动却热 植包带 物含森 总着林
我 国 某
数一只 地的百占 的 Nhomakorabea一五地 热
半十球 。万陆
种地 动表
带 雨 林
植面
物的
,五
超分
化被的植
,的灌物
植 物 开
生 长 和
木 、 草
种 类 繁
海 南
花繁木多岛
结 果 几 乎 在 全
殖 持 续 不 断 ,
及 藤 本 、 附 生

【课件】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动+

【课件】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动+

思考1:分析食草昆虫减少对食草鸟的影响
思考2: 1.大鱼全部捕杀,短时间磷虾的数量变化? 增加 海豹数量变化? 减少 虎鲸数量变化? 基本不变
2.较长时间内虎鲸、企鹅、磷虾的数量变化?
虎鲸数量增加;企鹅数量减少;磷虾数量先增多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
2.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由于某种原因蚱蜢大量减少,则蜘蛛数量的变化是( )
(1)单向流动的原因?①食物链中捕食关系不可逆转②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不能重复利用 (2)逐级递减的原因?每个营养级能量还有其他去向:呼吸作用散失、分解者分解、未利用 ★6.食物链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的原因?P57 能量流动逐级递减,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 (其他考法:食物链通常不会1.很帮长助;人食们物将生链物的在营时养间级、数空量间一上般进行不合会理太配多置,,原增因大?流)入某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7.生态金字塔——能量金字塔、2.生帮物助量人金们字科学塔规、划数,量设金计字人塔工生概态念系统?,P5使7 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注意:能量金字塔一定是正立3.的帮;助生人物们量合理金地字调塔整、生数态量系金统字中塔的能可量能流有动倒关置系的,情使况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 8.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P最58有三益条的部分。
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P55图3-5 3.总结各营养级能量的来源与去向? ★注意:(1)生产者、消费者能量的来源不同。
(2)能量的去向可有不同的分类方法:2个、3个、4个去向 (3)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包含什么? (4)“未利用”的能量是指什么?P56 (5)某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包含哪两部分? 某一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 属于谁的能量? ★5.能量流动的特点?各自的原因又是什么?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第四营养级
想 片一 想幻 灯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大家熟悉的 成语。你能写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吗 ?
2
植物

螳螂
黄雀
注意: (1)一条完整的食物链从第一营养级(生产者)开始。
(2)分解者不参与该种食物链的组 成。
(3)食物链中箭头的含义:方向代表能量流动的方向,
生态系统的结构
莒县一中
朱维树
导入新课:
类 别 分布
湿润区
特点
群落结构复杂
生物适应性
植物:乔木为主 动物:攀援生活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干旱区
农垦区
生物种类稀少
人工控制
植物:草本为主 动物:奔跑穴居
海洋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海洋
受阳光、温度、 植物:浮游生活为主 盐度的影响 动物:浮游生活为主 植物:淡水中生活 动物:淡水中生活
一条食物链的营养级
能不能无限多?
设计实验
要求:选取所需材料用具,制作一稳定的小生态系统 。
供选择的材料用具:水草 蜗牛 蚯蚓 小鱼 河泥 河水 水缸
田间杂草
步骤:
河流、湖泊、 生物明显分层 池塘 分布
二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成分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生产者 分解者
讨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各有何功能,在维持生态系统结
构稳定 方面,谁的功能最重要?谁的功能次之?谁的功能最不重要?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PPT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PPT

D.⑤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3.(2011·长春学业考)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B ) A.积极参加家庭林的植树活动
B.焚烧农作物秸秆,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成为草木灰肥料
C.清明节由烧纸祭祀改用鲜花祭祀
D.出行尽量步行或乘公交车
4.对水稻→鼠→蛇→鹰这条食物链的错误描述是( D )
A.水稻是生产者
4.其他的物质循环 ⑴水循环示意图
⑵氧循环示意图 O3 大气中的O2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CO2
物质燃烧
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单方向的,不可逆的 从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 2.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传递效率一般只有约10%(10%~20%) 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第二节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资料:生态系统依靠太阳不断提供能量,而生态系统中 的物质却都是由地球提供的。请同学们讨论:为什么维 持生态系统所需的大量物质,例如氧、水、氮、碳和许 多其他物质,亿万年来却没有被生命活动所耗尽?
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阐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 流动和物质循环特点。
二氧化碳等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反复循环。
1.肉食动物不可能是一条食物链中的第几营养级( B )
A.第五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2.(2011·内江学业考)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
环,右面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A.①表示动物体内能量流向植物
B.③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
C.④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
B.鼠是初级消费者
C.蛇是次级消费者
D.鹰属于第三营养级
5.识图作答: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请据图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例如,M’1999表示1999年结婚,C’2000表示 2000年同居,S’2004表示2004年分居, D’2005表示2005年离婚等。另外,还可以用 一些简单符号来记录家庭生活中的重大事件, 如,家庭成员的出生/死亡、毕业/工作变动、 生病、搬迁、意外事故、伤害等,在图下以 说明的方式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信 息提供者等。
❖ 生态系统图具有如下功能:
(1)描述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 (2)以直观的方式呈现服务对象与这些系统 的关系;
(3)勾勒出系统间的交流; (4)呈现可使资源的相关信息。
❖ 从生态图中,我们所以得出一幅整体图像, 从中可以看出:哪些是个人、家庭、群体和 社区可运用的资源;哪些资源/支持不足或不 存在;从而认识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与 环境之间关系的本质(通常在连接图中各系 统的不同线段表示关系的性质,包括强、弱、 紧张等,以箭头表示关系及资源的流向)。
❖ 在人和环境这个着眼点的前提下,要满足个人、家 庭群体和社区的需要,环境必须有足够资源,环境 必须鼓励人与环境做“正面积极的互动”。例如, 在帮助个人时,个人与其家庭、朋友、同事及专业 服务提供者之间的互动是社会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之 一,因为个人的需要是否有效地协调沟通。在现实 生活中,个人或者家庭的需要可能因下面几项原因 而未能得到满足:环境中的资源不足;因某些原因 不能获得资源;资源未能有效协调;因缺乏有关的 知识或/和技巧使他未能获得所需的资源;及个人与 环境未能成功进行“互动”
生态系统图
一 家庭结构图
❖ 概念 ❖ 家庭结构图是用图形方式来表示家庭的
结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的一些 重要事件等,它帮助社会工作者迅速、形象 地了解和掌握受助家庭成员的结构、成员关 系以及其他一些、表达家庭的历史;
❖ 2、提供有关家庭婚姻、死亡、家庭成员所处 的地位和位置、家庭结构等与服务对象有关 的摘要式信息;
❖ 3、包含家庭几个不同世代的关系资料;提供 工作者家庭关系、资源、服务对象问题与家 庭间关系等资料。
家庭结构图的表示
❖ 用方形和圆形图分别表示男女性别; 用线段表示家庭成员的关系型态或者状况:实线代表已婚, 虚线代表未婚; 从夫妇关系衍生下来的孩子以线段相连,父母和子女之间、 子女之间用粗细实线表示关系的紧密和不紧密状况,虚线表 示关系有问题和关系不好; 夫妇分居和离婚用“/”和“//”符号表示,孩子以出生时间从 左到右排列,死亡的家庭成员在方形或圆形图上用“X”表示; 还可以在每个图示上注出家庭成员的名字和年龄,以不同符 号表示有关结婚、分居、离婚、死亡等情况。
❖ 姐姐A——大姑妈家的姐姐,大学毕业已一年,对 小华很好,小华很愿意和她说心里话、悄悄话等。
❖ 哥哥B——二姑妈家的哥哥,常打电话和小华联系。
❖ 姐姐B——阿姨家的姐姐,和小华同岁。两个人的 关系不是很好,姐姐较强势一些,在问题的讨论上 常会让小华感到为难。
❖ 弟弟——舅舅家的弟弟,和小华关系很好。
❖ 根据生态系统图,社会工作者可以问以下列问题:
1)服务对象收入能否满足基本需要? 2)服务对象是否过得足够食物和合适居所? 3)服务对象的邻里关系是否和谐?居住的环境是否安全? 4)服务对象是否获得足够的防御性医疗服务和良好的医疗 资源?
❖ 5)服务对象是否能否获得所需资源?是否因地理 环境、缺乏电话、交通设施等因素而使服务对象未 能获得所需资源?
二 社会生态系统图
❖ (一)生态系统图的理论基础 ❖ 生态学关注生物因应环境而作出的“适应”,
及其生物在这个过程中所运用的、与环境达 致“动态均衡”及“互惠”的手段和方法。 生态学观点在社会工作者实务过程中最突出 的地方在于,专业工作者把着眼点置于服务 对象与其环境的互动,即他所关注的是服务 对象及其周围世界的衔接。
6)服务对象是否与邻居、朋友及小区保持良好关 系?
7)服务对象是否属于或参与某些群体活动?
8)个人、家庭、群体或社区现时持有的价值观是 否与周遭的环境有所冲突?
❖ 生态系统图所带来的这些问题帮助社会工作 者认识和判断服务对象的需要、问题及满足 需要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向。
❖ 注:哥哥A——伯父家的哥哥,对小华很照顾。
❖ 可以说,生态学所观点是以宏观的角度去理 解“人类的社会功能”,强调个人、家庭、 群体和社区与他们社会环境之间的和谐互动, 而要达到这一目标,社会工作者必须致力于 改变环境,并使之能更有效地回应个人、家 庭、群体和社区的需要。生态系统图就是为 了协助社会工作者达致此目标,从生态学的 观点提出的一个实务方法和工具。
(二)生态系统图的功能
❖ 生态系统图展示了服务对象的社会环境,清 晰地呈现出个人、家庭及深化系统之间的相 互作用和影响,有效的将服务对象与外在环 境系统的关系通过图形的形式呈现出来,说 明了系统之间能量的流动和各系统间的关系 本质,及其与服务对象需要和满足需要的资 源系统、服务对象问题之间的关系。
❖ 从有关生态学借来的观点把个人及其问题置 于一个广阔的人类社会背景中,而个人与其 他人或其他系统是不断地在一连串的“交叉 互动”之中的。与传统心理学理论不同的是, 生态学理论并不把个人问题看作是来自个人 的“心灵”问题,而是认为个人问题及其解 决方法取决与人和环境的相互交流互动。因 此,人类只能在一连串“多重联系”和互动 的背景下进行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