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三套习题 试题与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论第三套习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论第三套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578b5791ed9ad51f01df26b.png)
第三套习题试题一、填空类1.文化是人类______和______的总和。
2.一种将民族成员、民族历史结合起来,不使分散和中断的能力,叫做传统的____。
3.______是人类有意识地利用自然创造出来的景观。
4.中国拥有辽阔国土的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5.华夏文化圈是以______为精神支柱,以___为图腾;鸟夷文化圈则是以______为精神支柱,以___为图腾。
6.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在汉以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上,汉以后,则表现在__________上。
7.______是宗族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8.古近代世界的政体主要有三种形式, 即____政体、____政体和____政体。
9.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从秦代开始,进入______时期。
10.中国第一部哲学著作是____。
11.无论是中国还是古希腊,在哲学的兴起期,已经开始接触到自然、人、和思维的形式问题,初步形成______、______、______三大哲学领域。
12.中国著名的人性论有孟子的________,荀子的____和董仲舒的_______。
13.社会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哲)14.依照中国传统观念,相对的双方中,有一方起____作用,其与另一方只是____关系,而不是起____对方的作用。
15.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儒家和____在当时最著名,被时人称为“____”16.中国古代较为全面概括系统思想的观念是“____”17.人为宗教有“三宝”,即____、____和______。
18. ______是指专门展开史学批评和史学理论研究的一种史书体裁。
19学案体史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意”表现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1. ______指的是表现为整体(系统)模式的文化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8903a7d1f34693daef3e71.png)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在线考试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1.中国唯一的土生土长的系统宗教是()A.禅宗B.道教C.佛教D.基督教2.乾嘉学者主张恢复儒家经典的文本的本义,不做随意的发挥和解释,故又称A.新儒学家B.汉学家C.朴学家D.实学家3.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年以前的文化A.1840B.1911C.1919D.19494.佛教流传到中国的时间是()A西汉初年B西汉末年C东汉初年D东汉末年5.我国奴隶制时代的上层建筑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立宪制D.共和制6.孔子以后儒学的道德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庄子7.朱熹的哪本著作被定为科举考试的教科书A.《西铭解》B.《四书集注》C.《通书解》D.《四书或问》8.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四个阶层中,处于首位的是()A. 商B. 士C. 农D. 工9.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夏朝B.西周C.西汉D.秦朝10.中华民族实现繁荣与大同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是()A.天下为公,世界大同B.以和为贵、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厚德载物C.互相学习、兼收并蓄D.反对侵略战争,维护祖国统一11.“西学为体,中学为用”是晚清时期()的主张A.维新派B.洋务派C.清流派D.立宪派12.天下观起源于A.先秦时期B.秦朝C.唐朝D.明朝13.科举考试制度废除于()年A.1900B.1905C.1911D.191214.在封建社会中,以下由政府专卖的商品是()A.茶与稻B.盐与铁C.纸与布D.酒与油15.千百年来中国人民为之不懈奋斗的理想和信念是()A.天下为公,世界大同B.以和为贵、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厚德载物C.互相学习、兼收并蓄D.反对侵略战争,维护祖国统一二、多项选择题(四选项)(共10小题,每小题3分)1.中国传统文化提倡“三纲五常”,其中“三纲”包括()A.“君为臣纲”B.“夫为妻纲”C.“父为子纲”D.“兄为弟纲”2.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A.结束了西周末年以来诸侯长期纷争的局面B.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建C.促进了民族大融合D.使天下从此再无战乱3.理学的创立者是A.程颐B.程颢C.朱熹D.陆九渊4.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主要表现在()A.丰富的宗教信仰B.对其他文化的开放性C.强调人的精神需求D.朴素唯物主义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乾隆晚年自号为十全老人B.乾隆继位时的清朝经过康熙、雍正两代的治理,社会上出现一片繁荣景象C.乾隆的励精图治使清朝达到强盛顶点D.乾隆时期奠定了今天中国的版图6.我们的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A.别婚姻B.明世系C.别人种D.别种族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墨家的创始人是墨翟,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中国文化概论第三套试卷
![中国文化概论第三套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e86ea359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c9.png)
中国文化概论第三套试卷中国文化概论第三套试卷总分:100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目前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是在(答题答案:A)A、西汉成帝河平元年B、公元66年C、周昭王十九年D、公元前134 年2、自春秋到太平天国,中国一共出现了(答题答案:B)A、108种历法B、102种历法C、78种历法D、172种历法3、中国在五六千年以前,就已经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测天仪器,即(答题答案:A)A、浑仪B、简仪C、水运仪象台D、地动仪4、全身麻醉剂“麻沸散”的发明者是(答题答案:C)A、明代李时珍B、东汉张仲景C、东汉名医华佗D、孙思邈5、中国第一部药物学著述(答题答案:D)A、《本草纲目》B、《黄帝内经》C、《新修本草》D、《神农本草经》6、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答题答案:C)A、沈括B、蔡伦C、毕昇D、祖冲之7、我国古人观测天象的目的是(答题答案:D)A、研究天体运行B、研究太阳C、预测天气D、用天象的变化预卜人间的祸福8、元杂剧《赵氏孤儿》的作者是(答题答案:B)A、关汉卿B、纪君祥C、马致远D、郑光祖9、金瓶梅》是出现于明代中后期的(答题答案:D)A、讽刺小说B、英雄传奇小说C、历史演义小说D、世情小说10、骈文形成并占据文坛主导地位的时期是(答题答案:C)A、秦汉B、中唐C、魏晋南北朝D、明清11、《子虚赋》、《上林赋》的作者是(答题答案:D)A、枚乘B、扬雄C、班固D、司马相如12、中国真正的文学创作始于(答题答案:C)A、《诗经》B、唐代五、七言诗C、魏晋小说D、《尚书》13、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达到了高峰的是(答题答案:B)A、话本小说B、长篇章回小说C、唐代传奇小说D、志怪小说14、《牡丹亭》的作者是(答题答案:C)A、元朝的王实甫B、明朝的汤显祖C、清朝的孔尚任D、元朝的关汉卿15、中国文化可以称做(答题答案:B)A、智性文化B、德性文化C、德主智辅文化D、非理性文化16、中国古代疑天思潮以及敬德保民的思想观念产生的时代是(答题答案:D)A、春秋战国B、商代C、汉代D、西周17、中国的君主集权政体,马克思称之为(答题答案:A)A、东方专制主义B、君主专制主义C、明君主义D、极端专制主义二、多项选择题1、中国古代在天象记录方面在世界上无与伦比的特点是(答题答案:ACD)A、连续性B、先进性C、完备性D、准确性2、中国古代封建制度对科学技术的扼制主要表现在(答题答案:ABD)A、科技人员社会地位低下B、始终没有形成科技产品的市场机制C、知识分子普遍以从事科学技术工作为耻D、封建统治者对非官方的科学技术有恐惧心理,经常直接限制科技的发展3、魏晋南北朝时期数学界出现的两位巨星是(答题答案:BD)A、秦九韶B、祖冲之C、朱世杰D、刘徽4、中医学四大经典是(答题答案:ABDE)A、《伤寒论》B、《金匮要略》C、《伤寒杂病论》D、《黄帝内经》E、《神农本草经》5、唐宋时期,造纸业有了重大进展,誉满天下的名纸有(答题答案:ACDE)A、宣纸B、浙纸C、蜀纸D、歙纸E、苏纸6、中国近代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是(答题答案:ABC)A、重实用、轻理论研究方法B、重整体、轻个案的和思维方式C、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D、重群体、轻个体的价值观念7、散文的渊源可以追溯到(答题答案:CD)A、《尚书》B、《春秋》C、商代的甲骨卜辞D、商代铜器铭文8、中国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表现为(答题答案:ABCD)A、安土乐天B、务实精神C、重农、尚农的社会共识D、包含循环与恒久意识的变易观念9、盛唐出现的主要诗歌流派有(答题答案:AC)A、边塞诗派B、新乐府诗派C、山水田园诗派D、豪放派10、元杂剧的文化意义是(答题答案:ABCD)A、抨击落后观念与丑陋风习B、高扬了反抗精神C、歌颂了争取自由的叛逆形象D、褒贬分明,忠奸美恶判若泾渭11、从总体上讲,宋词的特征是(答题答案:ABC)A、题材走向上注重个人生活B、C、表现功能上长于抒情D、风格倾向上偏向阴柔和婉12、明代的“四大奇书”是(答题答案:ABDE)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红楼梦》D、《西游记》E、《金瓶梅》13、《诗经》根据音乐的类别可以分为(答题答案:ABD)A、《国风》B、《大雅》、《小雅》C、比兴D、《颂》14、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作家是(答题答案:BCD)A、辛弃疾B、秦观C、李清照D、柳永15、伦理类型的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历史条件是(答题答案:ABD)A、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B、农业经济格局C、温暖的气候D、宗法与专制的社会组织结构16、中国古代民本主义思想包括(答题答案:ACD)A、使民以时B、修己安人C、民为邦本D、民贵君轻17、中国在几千年农业宗法社会环境下形成的社会心理和观念形态有(答题答案:ABCD)A、孝亲敬祖B、尊师崇古C、不佞鬼神D、乐天安命三、判断题1、最能体现中国科技整体观的是中医学(答题答案:A)A、是B、否2、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古代典籍中比重最大(答题答案:A)A、是B、否3、中国对日月食的记载,是世界上最早、最丰富的(答题答案:A)A、是B、否4、大约春秋以后,中国二十八宿经中亚传入波斯、阿拉伯等地,再传入印度。
国开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内蒙古)形考任务3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内蒙古)形考任务3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827e27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79.png)
·选项、
西汉时期
隋朝
唐宋时期
明清时期
【答案】
唐宋时期
·题目、
在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方面,提出“五伦十教”的是()。
·选项、
周公
孔子
孟子
董仲舒
【答案】
孟子
·题目、
河姆渡文化兴起于()
·选项、
长江中下游地域
黄河中下游地域
淮河中下上游地域
钱塘江流域
【答案】
钱塘江流域
·题目、
最早的汉字是()
·选项、
仁爱孝悌
诚信知报
克己奉公
修已慎独
【答案】
仁爱孝悌
·题目、
书写时,数字甚至一行连成,以飘逸为特征的书法艺术我们称之为()。
·选项、
行书
草书
隶书
篆书
【答案】
草书
·题目、
宗庙祭祀制度的发展,形成了中国传统的()
·选项、
节日文化
音乐文化
礼乐文化
民俗文化
【答案】
礼乐文化
·题目、
东南的“海上丝绸之路”出现在()
·选项、
对
错
【答案】
错
·题目、
贴春联这一民间习俗来源于道教。
·选项、
对
错
【答案】
对
·题目、
中国伦理思想抽象发展和大一统的阶段是汉唐。
·选项、
对
错
【答案】
错
·题目、
佛教传入中国后建立的第一座寺庙是白马寺。
·选项、
对
错
【答案】
对
·题目、
佛教中国化最典型的教派是禅宗。
·选项、
对
错
2021年国开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平时作业(三)答案
![2021年国开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平时作业(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5dcaec7cd184254a353529.png)
2021年国开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平时作业(三)答案一、填空题:1. 庠序自周王朝2.学在官府政教合一官师不分3. 孔门私学4. 稷下学宫5. 依法为教以吏为师6.清静无为与民休息7.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8. 太学《五经博士》自学 9. 国子学四门学10. 国子监实科职业 11. 庆历熙宁祟宁12. 国学地方儒学社学乡约二、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 ①②④2. ①③④3. ①②③④4. ①②③5. ①②④6. ①②③④7. ①②③8. ①9. ①②③④ 10. ①②③ 11. ①②③ 12. ①②③三、简答题:1.文化交流与文化融合在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壮大中起了什么作用?答:中国文化不仅在内部各族文化的相互融会、相互渗透中得到发展,而且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中,先后受容了中亚游牧文化、波斯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
中国文化系统或以外来文化作补充,或以外来文化作复壮剂,使整个机体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外域文化系统也在与中国文化的广泛接触中汲取营养、滋润自身的肌体。
试析“西学东渐”东学西渐”的文化功能。
2.为什么说气韵生动可以作为中国艺术精神的种概括?答:(1)气既是宇宙的根本,又是宇宙的运动。
韵是宇宙运动的节奏,是宇宙呈现分门别类而又有条不紊的整体结构,及其有次序地盛衰穷通、周流运行的整体风貌,因而韵是艺术作品与宇宙生气相一致的蕴藉风态。
(2)气是无形的,当它在作品中出现显出时,就从无到有,化实为虚。
这无、虚、气是最根本的,因此中国艺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对虚无的重视。
(3)只有理解了中国文化“气”的宇宙,才能深刻的理解何以气韵生动是中国艺术的根本精神,虚实相生是中国艺术的基本准则。
3.为什么说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答:(1)源远流长的中国伦理道德思想,始终贯穿着一种可以称之为“公忠”的道德精神。
(2)在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中,以儒家为代表的“仁爱”思想,是一种对于协调人际关系具有积极意义的重要道德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任务3 →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式考试3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任务3 →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式考试3](https://img.taocdn.com/s3/m/290dbb2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74.png)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任务3 →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式考试3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任务3简介这篇文档旨在提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览和形考任务3的信息。
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传统价值观以及相关的文化符号和俗。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中国传统文化是指源自中国古代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传统方式的综合体。
它涵盖了许多领域,包括哲学、艺术、宗教、道德和社会结构等。
传统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对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中的一些重要价值观包括:- 和谐:追求和谐与平衡的思想观念,强调社会、家庭和个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 孝道:尊敬和孝顺父母的传统观念,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 忠诚:对国家、家庭和朋友的忠诚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受到重视的价值观。
文化符号和俗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和俗。
这些符号和俗表达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念和,比如:- 龙和凤凰:在中国文化中,龙和凤凰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幸运和美好的未来。
- 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标志着新年的开始,人们会聚在一起庆祝,共享美食和传统活动。
- 书法和中国画:书法和中国画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代表,它们通过独特的笔触和形象传达了深层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形考任务3形考任务3旨在考察对中国传统文化概览的理解。
学生需要回答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问题,展示对其基本概念、传统价值观和文化符号的认识。
总结本文提供了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览和形考任务3的内容。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理解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非常重要,也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以上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任务3的文档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作业3参考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作业3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ac22e05fbfc77da269b16f.png)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作业3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夏、商两代,最早的教育机构——庠、序、学等形成。
周王朝开始,中国的传统教育制度形成并发展起来。
2.西周在继承夏商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
“学在官府”的教育体制已经形成,其主要特点是:政教合一、官师不分。
3.孔门私学可谓当时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组织最为完备、影响最为深远的私学。
4.齐国的稷下学宫是战国各家私学的汇集地。
5.秦代,基于法家思想,“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政策成为秦代教育制度的基本出发点,其结果出现了取缔私学,乃至焚书坑儒的阴暗面。
6.汉初以道家思想为主导,主张清静无为,与民休息,恢复了社会经济和生活秩序。
7.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经典成为封建王朝的官方学术和教育的主体内容。
8.太学是汉代最高学府,其以《五经》博士为教师,进行专经教学,其教学形式以自学为主,辅之以个别指导,学习生活比较自由。
9.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机构除太学外,国子学、四门学以及培养专门人才的专科学校的兴起,形成了多渠道办学和多学科并举的格局。
10.隋朝国子监教育制度的建立,使教育从千年来传统礼制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政治系统。
隋朝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中央教育体系,确立了实科教育制度和职业教育制度。
11. 庆历兴学、熙宁兴学和崇宁兴学是宋代官学逐步改造、完善、定型的时期。
12.以国学和地方入学为核心的儒学教育系统、以社学为中心的小学教育系列、以乡约、旌表等构成的社会教育网络构成了明代基本的教育类型。
13. 察举、岁贡和科举是明代选士制度的三大主体。
14.清代国子监是我国古代最后一所最高学府。
15.为数众多的地方官学与国子监、满族官学一起,构成清代官学的基本结构。
16.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17.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这标志科举制已经诞生。
国开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四川)第三次形成性考核任务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四川)第三次形成性考核任务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2a45c6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3.png)
国开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四川)第三次形成性考核任务参
考答案
题目1.汉代传统语言学主要著作有:()
A. 李登的《声类》
B. 刘熙的《释名》
C. 杨雄的《方言》
D. 许慎的《说文解字》
【答案】:刘熙的《释名》;杨雄的《方言》;许慎的《说文解字》
题目2.汉代语言学兴盛的主要原因有:()
A. 经学的需要
B. 重视识字教学
C. 语言文字本身
D. 提倡方言
【答案】:经学的需要;重视识字教学;语言文字本身
题目3.魏晋至明代音韵学的主要成就体现在:()
A. 韵书
B. 训诂学
C. 古音学
D. 等韵学
【答案】:韵书;古音学;等韵学
题目4.汉语的古今字体属于刀笔文字的有:()
A. 小篆
B. 隶书
C. 甲骨文
D. 金文
【答案】:小篆;甲骨文;金文。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传统文化》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传统文化》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732ad7b8bd64783e08122b1c.png)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传统文化》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传统文化》复习题一及参考答案教学中心专业学号姓名成绩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儒家八派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
”史称“儒家八派”。
2、密宗佛教发展到公元七世纪后,出现衰落的趋势,神秘化密教的出现就是重要标志。
密教,是大乘佛教一些派别同婆罗门教混合而成,它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仪礼、民俗信仰为基本特征,着重宣扬口诵真言即咒语(语密)、手结契印(身密)、心观佛尊(意密),三密同时相应,就能即身成佛。
密教至迟在三国时就已传人我国,通称“杂密”。
杂密的内容与中国传统的道教、儒术和民间巫术有许多是相通的,以至在宗教实践上相互影响,很难区别。
中国密宗的正式建立,当在唐玄宗开元年间。
密教与政治结合紧密是其特征,这一点被藏传佛教所继承。
3、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释迦牟尼去世后,约在公元一世纪时,佛教分化成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
所谓“乘”,是“道路”之意,大乘是大道,小乘即小道。
4、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要概述文化的特征。
“文化”一词在当今世界哲学和各门科学都取得重要发展的历史环境下,它的实质性含义应该是人类主体通过各种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实现的对社会和自然客体的适应、利用和改造。
其实现成果的体现,既表现在各种自然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和发展,更反映在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所以,我们认为,文化是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乃至人类自身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测试题(共4套)含参考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测试题(共4套)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bba04e011ca300a6c390b5.png)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测试题(共4套)含参考答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测试题一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文化”一词中,“化”的本义是()A.化学 B.文学 C.化解D改易2.宫廷文化属于()A.上层文化 B 底层文化 C市民文化 D 中层文化3.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从春秋至西汉时期,便进入了()A.第一个温暖期 B.第二个温暖期C.第三个温暖期 D.第四个温暖期4.古代的云贵高原作为民族杂居地区,曾被称作()A.南夷 B.南蛮C.西南蛮 D.西南夷5.南北朝时期,北方处在游牧人群向农业居民转化的时期,但占有很大比重的仍是()A.农业及牧业经济 B.农业及狩猎经济 C.牧业及狩猎经济 D.农业经济6.《尧典》载于()A.《春秋经》 B.《竹书纪年》 C.《古石经》 D 《尚书》7.老子认为,取法“自然” B.“治人” C.“治心” D.“治学”8.名家公孙龙及惠施的理论涉及的是事物的概念与实际的关系问题,即()A.“人”与“物”的关系问题 B.“虚”与“实”的关系问题C.“名”与“实”的关系问题 D.“主”与“客”的关系问题9.现存第一部完整地记录了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历史文献是()A.《淮南子》 B.《开元占经》 C.《四时纂要》 D.《四民月令》10.传说车的发明者是()A.高车部 B.黄帝 C.鲁班 D.伏羲11.我国古人观测天象的目的是()A.预测天气B.研究天体运行 C.研究太阳D.用天象的变化预卜人间的祸福12.我国古代著名的法医学专著《洗冤录》的成书时代是()A.唐 B.宋 C元 D 明13.秦汉时期,郡县制全面取代()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 昭穆制14.在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君王的首要职责是()A.树立权威 B.军事征伐 C.休养生息 D。
沟通天神15.春秋时期,最早推行什伍制的列国是()A.齐国 B.鲁国 C.晋国 D.秦国16.《礼记·曲礼》说:“天子死曰崩,诸候死曰薨,大夫曰卒,土曰不禄,庶人曰死。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题+参考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13ceed1a37f111f1855bd1.png)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题+答案1.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1. 自强不息 (2. 厚德载物 (3. 实用主义(实践理性)(4. 超脱圆滑(辩证思维)2、自强不息得含义及其文化渊源。
5.简述汉字造字的六种基本方法。
1)象形2)指事3)会意4)形声5)转注,同义互训6)假借,同音替代。
6.“三皇五帝”正统的说法是指哪些人?三皇: 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正统观点)五帝: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7.中国人为什么把自己称作“龙的传人”?龙最初是生殖图腾,后演化为政治图腾。
(1.首先是远古人生殖崇拜的结果。
(2.大国统治需要有某种神奇的强大超凡的力量的支助。
为人处世之道—君子观1.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的实质:爱人2.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义的实质:适宜3.礼是仁义的表现形式礼的实质:体仁行义的行为规范4.时中中庸之道:执两用中,“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5. “知命” 尽人事而待天命11.简述儒家之“儒”的本质含义。
儒,含有不穷困、不为困难所吓倒,不断进取,积极向上的人之意。
儒家的儒,正是这种不穷困、不为困难所吓倒,不断进取,1.“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2.“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3.启发式教学方法4.实事求是的学风14、儒家的理想人格——内圣外王内涵:内圣,指内心有深厚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修养,即内修圣人之德。
外王即外施王者之政,指把主体内在的修养所得,推广于社会,使天下道一风同。
用儒家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通过修身来齐家,进而治国平精神,是儒家文化的精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今天的脊梁。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16.道家思想的出发点是什么?杨子、老子、庄子的答案各是什么?出发点:全生避害杨朱的方法——逃离人世,遁迹山林。
老子的方法——遵道行事,自然无为。
庄子的方法——无待无我,避于仙境。
守;三是“不敢为天下先”。
19.庄子的理想人格——浑沌、神仙《应帝王》中有一个寓言:“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
2020秋国开《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网上形考作业三答案
![2020秋国开《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网上形考作业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8586379e314332386893b3.png)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网上形考作业三(答案顺序可能会有变动,以文字为主,正确答案已标红加粗)题目1、儒家所谓的“智”是指( )A. 客观的分析事物的能力B. 明智的政治态度C. 科学地分析世界的手段D. 带有一定的伦理色彩的认知手段题目2在“忠”、“信”、“诚”三者之间,“诚”更表现出( )A. 与“信”的观念相同B. 更注重主体性C. 跟“忠”的意思较近D. 有外在约束的意味题目3“恕”的本意是指 ( )A. 严格地要求自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 原谅别人的过失D. 严格地要求别人题目4我们现在“恭敬”连用,古代“恭”、“敬”二者的关系应该是( )A. 恭是内在根本,敬是外在表现B. 恭、敬二者的意义完全相反C. 恭也就是敬D. 敬是内在根本,恭是外在表现题目5与儒家相比,佛教所谓的孝是指( )A. 为师父尽孝B. 给父母尽孝C. 为自己尽孝D. 为自己的法身尽孝题目6侠文化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有( )A. 反映了封建社会里普通百姓的良好愿望B. 自古以来就是侠士的天下C. 侠文化有着特殊的土壤D. 侠作为墨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墨家影响大而增加了影响题目7在先秦跟儒学一样的显学,墨家思想中最强调的一点是( )A. 仁B. 兼爱C. D、博爱D. 术题目8中国古代的仕官文化虽然一度表现了其先进性,但最终却显得落后了,而且还有许多负面效应,下面所列不属于仕官文化负面效应的有( )A. 不利于国家的强大B. 不利于封建制度的稳定C. 不利于政治家的培养D. 不利于法制的建设与完善题目9在封建社会里,清官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有着很深的历史文化背景的。
下面所说正确的是( )A. 封建社会里清官是一种普遍现象B. 封建法制不健全C. 封建社会里清官是压迫者的心愿D. 封建法制十分健全题目10关于我国古代的法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古代中国从没有实现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历朝统治者都建立了健全的法制C. 封建法律只针对百姓而不对官吏D. 封建法制是相当严密的,只是与现在相比显得落后了。
中国文化概论试卷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2ee222e2bd960590c677d7.png)
中国文化概论第一套试卷100分总分:100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文化”一词中,“化”的本义是(答题答案:D)A、化学B、文学C、化解D、改易2、谈到“文化”,人们常常引用“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此语出自(答题答案:D)A、《论语》B、《易》C、《荀子》D、《礼记》3、文化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这里的“文化”指的是(答题答案:A)A、广义的文化B、狭义的文化C、民族文化D、历史文化4、狭义的文化又称(答题答案:B)A、.历史文化B、小文化C、民族文化D、制度文化5、“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指的是(答题答案:B)A、自然现象和规律B、人伦社会规律C、人体花纹D、人的文化水平6、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翰的(答题答案:C)A、大西洋B、印度洋C、太平洋D、北冰洋7、在人类漫长的早期,可以把地理环境主要当作(答题答案:A)A、自然环境B、经济环境C、人文环境D、社会文化环境8、越是早期,人类文化的创造越是受制于它的(答题答案:C)A、气候条件B、经济条件C、地理条件D、国际条件9、下列民族中,从境外迁入中国的民族是(答题答案:B)A、鲜卑族B、塔塔尔族C、匈奴D、满族10、清朝最终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基础的时间是(答题答案:C)A、康熙十四年B、雍正五年C、乾隆二十四年D、道光六年11、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答题答案:D)A、亚热带气候B、高原气候C、海洋气候D、温带气候12、唐朝在安史之乱后设立的了州以上的一级政区是(答题答案:C)A、路B、布使政司C、方镇(又称道)D、行中书省13、最能体现中原华夏民族试图把农耕区围护起来的防御心态的工程是(答题答案:B)A、大运河B、万里长城C、都江堰D、十三陵14、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化进程开始于(答题答案:C)A、商代B、西周C、东周以降D、战国时代15、中国古代统治者进行海外贸易的主要目的是(答题答案:D)A、获得经济利益B、得到海外奇珍异宝C、满足民众的生活需求D、在政治上夸示于海外16、唐代中叶以后专制国家对土地私有权的干预逐渐减弱,出现的新的租佃关系是(答题答案:C)A、均田制B、雇工制C、契约制D、依附型17、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布局导致商业对政府的(答题答案:B)A、独立性B、依赖性C、寄生性D、对抗性二、多项选择题1、中国文化又称(答题答案:ABD)A、中华文化B、汉文化C、民族文化D、华夏文化2、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答题答案:ABCD)A、文化典籍B、科技工艺C、语言文字D、文学艺术3、文化的结构四层次包括(答题答案:ABDE)A、制度文化层B、物态文化层C、社会意识层D、行为文化层E、心态文化层4、文化的重要属性包括(答题答案:AC)A、国度性B、阶级性C、民族性D、民间性5、传统文化具有以下一些特性(答题答案:ABCD)A、历史性B、遗传性C、同一性D、变异性E、6、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答题答案:BC)A、生产工具B、雕塑C、书籍D、筷子E、衣物7、下列民族中,曾建立过统治中原地区的政权的有(答题答案:ABDE)A、契丹B、女真C、回族D、鲜卑族E、羌族8、曾统治过整个中国的少数民族是(答题答案:CE)A、匈奴B、女真C、蒙古D、朝鲜族E、满族9、中国历史上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人口南迁是(答题答案:ABE)A、西晋末永嘉之乱后B、唐安史之乱后C、清代中叶D、明朝初年E、北宋末靖康之乱后10、中国地形、地貌变化比较明显的有(答题答案:ABCD)A、湖泊的发育和消亡B、水道和水系的变迁C、沙漠变迁D、海陆变迁11、下列关于中国政区的说法,正确的是(答题答案:ABCD)A、秦汉实行郡县制B、元朝设行省C、清初设18省D、东汉末形成了州——郡——县三级制12、下列关于中国人口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有(答题答案:ABD)A、西北人口稀疏B、东南人口稠密C、人口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D、人口分布很不均衡13、下列关于中国的地形、地貌的表述,正确的有(答题答案:ABD)A、高原和丘陵总面积的65%B、盆地占19%C、超过8000米的山峰12座D、平原占总面积的12%14、春秋战国时期,与促进农耕经济联系在一起的改革有(答题答案:ABC)A、管仲的“相地而衰征”B、李悝的“尽地力之教”C、商鞅的“重农固本”D、吴起“厉甲兵”15、被称为中国古代中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精妙结晶的是(答题答案:CD)A、汉唐的丝绸之路B、昭君出塞C、万里长城D、战国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16、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答题答案:ABC)A、多元成分结构造B、持续发展C、既早熟而又不成熟D、具有极大的承受力17、中国的农耕经济中除农业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有(答题答案:BC)A、土地产业B、手工业C、商业D、蚕桑业三、判断题1、“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答题答案:A)A、是B、否2、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是上层文化精华的荟萃。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传统文化导论》形考任务3附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传统文化导论》形考任务3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024b1e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74.png)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传统文化导论》形考任务3附参考答案(题目、答案顺序为随机,()Crpl+F)搜索)1.五礼之首是指()。
A.嘉礼B.吉礼C.宾礼D.军礼参考答案:B2.古代最重要的佩饰是()。
A.金B.银C.玉D.剑参考答案:C3.古代的车子因质料、用途的不同而有许多不同的名称。
其中用于传递消息法令的车,为驿站所专用的是()。
A.栈车B.辎车C.安车D.传车参考答案:C4.嘉礼包括()。
A.吉礼B.婚礼C.冠礼D.飨燕E.立储参考答案:C5.现存儒家经典十三经中,有三部属于礼,称为三礼。
这三部书就是()。
A.《诗经》B.《尚书》C.《周礼》D.《仪礼》E.《礼记》参考答案:CDE6.“六艺”的基本内容包括()。
A.礼B.乐C.射D.御E.书参考答案:ABCDE7.关于“冠”,以下哪几种说法是正确的?()。
A.冠是一般贵族男子所戴的普通帽子。
B.男子至20岁行加冠之礼,所以戴冠是成人的标志。
C.冠既然是贵族到了一定年龄所必戴,因而也就成了达官贵人的代称。
D.冠并非现在的帽子那样把头顶全罩住,而是有一个冠圈套在发髻上,作用是把头发束住。
参考答案:ABCD8.古代不戴冠的有四种人:()。
A.小孩B.平民C.罪犯D.异族人参考答案:ABCD9.古代的礼,不仅是社会生活的规定和仪式,还包括国家政治制度在内。
A.对B.错参考答案:A10.周人姬姓,所以称周武王为姬发,周公为姬旦。
A.对B.错参考答案:B11.姓因生而定,是不可改变的;氏是因家族而分,是可以改变的。
后世所说的姓,即先秦所说的氏。
A.对B.错参考答案:A12.我们今天所说的名字,包括姓,若除去姓,名字只相当于古人的名。
A.对B.错参考答案:A13.宗法最基本的一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A.对B.错参考答案:B14.宗法最主要的精神,是大宗、小宗的区别。
A.对B.错参考答案:B15.古代的头衣就是帽子。
A.对B.错参考答案:B16.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任务3答案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任务3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4c88f655270722182ef72e.png)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任务3答案第三次形成性考核作业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1.河南省_河南省偃师县_市发现的商代早期都城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代都城遗址。
2._秦汉__代以后,宫殿成为帝王专用房屋的名称。
3.位于江苏省常州市的__宝带桥,是我国最长的石拱桥,建于唐代。
4._豫园_被称为东南名园之冠。
5.大运河以_洛阳_为中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内陆运河。
6.书法成为一门艺术,是从_汉魏时期_才真正开始形成的。
7.唐代__阎立本_创作的的《步辇图》反映了文成公主和藏王松赞干布联姻的历史事件。
8._土地私有_制度确立后,形成了一夫一妻制。
9.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海上航线是_《汉书"地理志》所记的从西汉帝国的南疆到印度洋的海路。
10.为适应海上贸易的需要,宋代设置__市舶使_,负责管理海外贸易。
二、简答题(共40分)1.简述你所在地方的2种美食小吃的制作、食用方法。
(20分)答:搓鱼子又叫搓鱼儿、搓鱼面等,因其形状是中间粗、两头细,样子像小鱼苗,因此而得名,是甘肃张掖市极具地方特色的经典美食小吃。
张掖搓鱼子制作方法简单,用荞麦面制作,加水和成面团,揪一小块在手心里揉搓成筷子粗细,成为一寸来长两头尖尖的条,用手掌一压,面条就像小鱼了,制成后上笼屉蒸熟,晾凉后可热炒。
吃的时候可以放在开水中煮熟,出锅后再浇上卤汁,即可成为一道可口的美食;同时也可以直接与蒜苗、肉之类的菜混合炒在一起,成为炒面,也是一道非常爽口的食物。
酿皮子(在甘肃小吃中,酿皮读rang pi),西北特色风味小吃,味美爽口,经济实惠,既有菜又有饭。
同时又是一种“快餐”,受到群众的喜爱。
酿皮子一年四季都有出售,其特点是色泽橙黄而透明,吃起来柔软又有韧劲,风味特佳。
食用时,要将涮好的一张张酿皮子切成细条,上面再放上几块蒸熟的,切成薄片的面筋,浇上辣椒油、醋、蒜末、酱油、芥末等佐料,其色悦目,香味诱人。
农大网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3套题答案
![农大网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3套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7d6e6f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12.png)
农大网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3套题答案第3套您已经通过该套作业,请参看正确答案1.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A.《诗经》B.《楚辞》C.《离骚》D.《孔雀东南飞》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2.《诗经》开创的艺术表现手法有()。
A.赋B.比C.兴D.排比E.白描参考答案:A,B,C您的答案:A,B,CA.屈原B.白居易C.李白D.杜甫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4.魏晋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是()。
A.陶渊明B.谢灵运C.些脁D.孟浩然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5.初唐诗坛在的“四杰”是()。
A.王勃B.杨炯C.卢照邻D.骆宾王E.陈子昂参考答案:A,B,C,D您的答案:A,B,C,D6.盛唐诗坛中被称为“诗仙”的是()。
A.王维B.李白C.李商隐D.杜甫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7.盛唐诗坛中被称为“诗圣”的是()。
A.李白B.白居易C.杜甫D.王昌龄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8.盛唐诗坛中被称为“诗佛”的是()。
A.李白B.王维C.杜甫D.贺知章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9.晚唐杰出诗人、史称“小李杜”的是()。
A.李白B.李清照C.李商隐D.杜甫E.杜牧参考答案:C,E您的答案:C,E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11.建安七子中的“三曹”是()。
A.曹操B.曹丕C.曹植D.陶渊明E.杜甫参考答案:A,B,C您的答案:A,B,C12.南宋著名婉约派女词人是()。
A.鱼玄机B.蔡文姬C.李清照D.卓文君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13.北宋豪放派词开创者是()。
A.李白B.苏轼C.辛弃疾D.柳永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15.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和第一部传记文学总集是()。
A.《春秋》B.《左传》C.《史记》D.《汉书》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16.唐宋八大家,除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之外,还有()。
A.辛弃疾B.王安石C.苏辙D.曾巩E.陆游参考答案:B,C,D您的答案:B,C,DA.曹雪芹B.罗贯中C.施耐安D.蒲松龄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18.根据大唐僧人玄奘去天竺求取真经的历史事件加以改造的神魔小说是()。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考试题目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考试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8d2b25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7d.png)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考试题目及答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文化答:广义文化: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赣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1)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
(2)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了人类历史的全过程。
(3)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
它是某一社会集体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1)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
(2)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和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
(3)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2.两税法答:中唐时期制定的赋役制度。
唐德宗建中元年(?80年),朝廷采用杨炎的建议,颁布实行“两税法”,它以夏、秋两次征税而得名。
其核心内容是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
同时政府针对商业贸易日益活跃的现实,对茶、酒、盐等商品交易征税,改变多少年来以单一农业税为主的税收结构。
同时还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税利分割关系。
两税法的实行,使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寿终正寝。
后来两税法历代相沿,至明不改。
两税法是唐朝宰相杨炎所创之税法。
3.丝绸之路答: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丝绸之路是横贯欧亚大陆的东西方交通要道。
从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到东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汉朝共用200余年的时间,打通了通往西域各国的“丝绸之路”。
这条“丝绸之路”不仅交流着物质,也沟通着中外的文化。
中国文化经西域传到中亚乃至欧洲,异域文化如音乐、舞蹈等大量传来,特别是佛教的东传,更是打通西域最明显的结果之一。
4.三省六部制答;三省六部是隋、唐朝廷行政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