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总复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思维导图 图片版
(完整版)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

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一、八年级上物理知识框架1. 运动和静止(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2)参照物:用来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物体。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2. 长度、时间和速度(1)长度的测量:刻度尺、卷尺等。
(2)时间的测量:秒表、电子表等。
(3)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4)平均速度: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3. 声音(1)声音的产生:物体的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4. 光和颜色(1)光的传播:沿直线传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
(2)光的反射: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等。
(3)光的折射:凸透镜、凹透镜等。
(4)颜色:物体反射的光的颜色。
5. 物质的性质(1)密度: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2)比热容: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时温度变化的大小。
(3)熔点、沸点: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从液态变为气态的温度。
6. 力(1)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2)力的单位:牛顿(N)。
(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 压强(1)压强: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压强的计算:压力除以受力面积。
8. 浮力(1)浮力的产生: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托的力。
(2)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的液体重量。
9. 简单机械(1)杠杆:支点、动力臂、阻力臂。
(2)滑轮: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
(3)斜面:斜面的倾斜角度越小,省力效果越好。
10. 能量(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2)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3)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二、八年级上物理重点难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区分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特点。
2. 光的反射和折射: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原理。
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完整版

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完整版一、力学1. 质点和物体质点的概念质点的特点物体的概念物体的特点2. 力的概念力的定义力的单位力的分类3. 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平衡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4. 重力重力的概念重力的方向重力的大小重力的计算5. 弹力弹力的概念弹力的方向弹力的大小弹力的计算6. 摩擦力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的计算7.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8.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9.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10. 动能动能的概念动能的计算动能的影响因素11. 势能势能的概念势能的计算势能的影响因素12. 机械能机械能的概念机械能的计算机械能的守恒二、热学1. 温度温度的概念温度的单位温度的测量2. 热量热量的概念热量的单位热量的传递方式3. 比热容比热容的概念比热容的计算比热容的影响因素4.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5.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6. 热机热机的概念热机的工作原理热机的效率7. 热传导热传导的概念热传导的方式热传导的影响因素8. 热辐射热辐射的概念热辐射的方式热辐射的影响因素9. 热对流热对流的概念热对流的方式热对流的影响因素10. 热膨胀热膨胀的概念热膨胀的方式热膨胀的影响因素三、光学1.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凸面镜成像3.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定律凸透镜成像凹透镜成像4.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现象光的色散原因光的色散应用5. 光的干涉光的干涉现象光的干涉条件光的干涉应用6. 光的衍射光的衍射现象光的衍射条件光的衍射应用7. 光的偏振光的偏振现象光的偏振条件光的偏振应用光的散射现象光的散射原因光的散射应用9. 光的吸收光的吸收现象光的吸收原因光的吸收应用10. 光的发射光的发射现象光的发射原因光的发射应用四、电磁学1. 电荷电荷的概念电荷的单位电荷的分类2. 电流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电流的计算3. 电压电压的概念电压的单位电压的计算4. 电阻电阻的概念电阻的单位电阻的计算5.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内容欧姆定律的应用6. 电路电路的概念电路的分类电路的计算7. 电功电功的概念电功的单位电功的计算8. 电能电能的概念电能的单位电能的计算9. 电热电热的概念电热的单位电热的计算10. 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的概念电磁感应的条件电磁感应的应用五、现代物理1. 相对论相对论的概念相对论的基本原理相对论的应用2.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量子力学的基本应用3. 原子物理原子的概念原子的结构原子的性质4. 核物理核物理的概念核物理的基本原理核物理的基本应用5. 粒子物理粒子物理的概念粒子物理的基本原理粒子物理的基本应用6. 天体物理天体物理的概念天体物理的基本原理天体物理的基本应用7. 地球物理地球物理的概念地球物理的基本原理地球物理的基本应用8. 生物物理生物物理的概念生物物理的基本原理生物物理的基本应用9. 化学物理化学物理的概念化学物理的基本原理化学物理的基本应用10. 环境物理环境物理的概念环境物理的基本原理环境物理的基本应用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完整版二、热学(续)11. 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内容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应用12. 热平衡热平衡的概念热平衡的条件热平衡的应用13. 热容热容的概念热容的单位热容的计算14. 热导率热导率的概念热导率的单位热导率的计算15. 热辐射定律热辐射定律的内容热辐射定律的应用16. 热力学循环热力学循环的概念热力学循环的分类热力学循环的应用三、光学(续)17. 光的偏振光的偏振现象光的偏振条件光的偏振应用18. 光的散射光的散射现象光的散射原因光的散射应用19. 光的吸收光的吸收现象光的吸收原因光的吸收应用20. 光的发射光的发射现象光的发射原因光的发射应用21. 光的干涉光的干涉现象光的干涉条件光的干涉应用22. 光的衍射光的衍射现象光的衍射条件光的衍射应用23.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现象光的色散原因光的色散应用四、电磁学(续)24. 电容电容的概念电容的单位电容的计算25. 电感电感的概念电感的单位电感的计算26. 电感与电容的关系电感与电容的相互作用电感与电容的应用27. 电感与电阻的关系电感与电阻的相互作用电感与电阻的应用28. 电容与电阻的关系电容与电阻的相互作用电容与电阻的应用29. 电磁波电磁波的概念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的应用30. 电磁场电磁场的概念电磁场的性质电磁场的应用31. 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32. 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现象的观察电磁感应现象的解释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五、现代物理(续)33. 相对论(续)相对论的时间观念相对论的空间观念相对论的质量观念34. 量子力学(续)量子力学的波粒二象性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量子力学的纠缠现象35. 原子物理(续)原子的能级结构原子的光谱原子的辐射与吸收核裂变与核聚变核能的应用核物理的实验方法37. 粒子物理(续)粒子的分类粒子的性质粒子的相互作用38. 天体物理(续)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星系的结构与演化黑洞与暗物质39. 地球物理(续)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外部环境地球物理的观测方法40. 生物物理(续)生物分子的结构生物系统的功能生物物理的实验方法41. 化学物理(续)化学反应的原理化学键的形成化学物理的实验方法环境污染的物理机制环境保护的物理方法环境物理的研究热点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完整版六、波动学1. 波动的基本概念波动的定义波动的分类(横波、纵波)波动的传播方式(机械波、电磁波)2. 波动的基本性质波长、频率、波速的关系波动的能量与动量波动的干涉与衍射3. 机械波机械波的产生与传播机械波的反射、折射与衍射机械波的应用(声波、水波)4. 电磁波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电磁波的性质(电场、磁场)电磁波的应用(无线电波、光波)七、量子物理1. 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量子态量子态的叠加量子态的坍缩2. 量子力学的实验验证双缝实验量子纠缠量子隧穿效应3. 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量子比特量子算法量子密钥分发4. 量子物理的应用量子传感器量子成像量子材料八、宇宙学1. 宇宙的起源大爆炸理论宇宙的膨胀宇宙的年龄2. 宇宙的结构星系、星系团、超星系团黑洞暗物质与暗能量3. 宇宙的演化宇宙的早期阶段宇宙的中期阶段宇宙的晚期阶段4. 宇宙学的观测方法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红外望远镜九、环境物理1. 环境污染的物理机制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2. 环境保护的物理方法净化技术治理技术预防技术3. 环境物理的研究热点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系统的保护环境质量的监测十、物理与技术1. 物理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量子计算光纤通信激光技术2. 物理与能源技术的结合太阳能风能核能3. 物理与材料科学的结合新型材料纳米技术磁性材料4. 物理与生物技术的结合生物传感器生物成像生物材料。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现象思维导图.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鼎尚图文制作整理
光现象思维导图
光的基本规律在生活中应用
直线、反射、折射
光的三个基本规律思维导图
光源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现象
①夜空探照灯的光柱②手影游戏,人的影子③日食、月食成因④小孔成像、站队
现象①平静湖面上的倒影②光滑物体表面反光③成语典故猴子捞月④照镜子(生活中)
现象
①河水变浅
②水中的筷子变弯③雨后彩虹④海市蜃楼
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约为v=3×108
m/s
在其他介质中传播速度比真空和空气中小。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
光路是可逆的。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路是可逆的。
镜面反射和漫发射。
A.平面镜成像规律①成等大正立的虚像②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
面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也可以表述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B.光的基本规律在生活中应用潜望镜应用;凹面镜的应用;
探照灯;
汽车观后镜;
手电筒上的聚光灯等。
光的色散: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发生光的色散把光分成红橙黄绿蓝靛紫。
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
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完整版

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完整版一、力学1.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 速度的计算3. 加速度的概念4. 力的概念5. 牛顿三大定律6. 惯性的概念7. 力的平衡8. 摩擦力9. 弹力10. 重力二、热学1. 温度的概念2. 热量的概念3. 比热容的概念4. 热传导5. 热辐射6. 热对流7. 热机的工作原理8. 热力学第一定律9. 热力学第二定律三、光学1. 光的传播2. 光的反射3. 光的折射4. 光的干涉5. 光的衍射6. 光的偏振7. 光的色散8. 光的波长和频率9. 光的速度10. 光的强度四、电学1. 静电学2. 电流的概念3. 电阻的概念4. 欧姆定律5. 电路的串并联6. 电容的概念7. 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8. 电感的概念9. 电感器的自感和互感10. 电磁感应五、现代物理1. 相对论2. 量子力学3. 原子结构4. 原子核5. 核反应6. 核能7. 宇宙大爆炸理论8. 黑洞9. 引力波10. 量子计算机六、实验探究1. 力学实验2. 热学实验3. 光学实验4. 电学实验5. 现代物理实验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完整版一、力学1.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物体是否运动取决于参照物的选择。
2. 速度的计算: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计算公式为 v = s/t。
3. 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是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计算公式为 a = Δv/Δt。
4.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量度,具有大小和方向。
5. 牛顿三大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F=ma)、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6. 惯性的概念: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
7. 力的平衡:物体受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8. 摩擦力:物体接触面之间的阻力。
9. 弹力:物体因形变而产生的力。
10.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二、热学1. 温度的概念: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 热量的概念:物体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3. 比热容的概念:单位质量物质温度升高1摄氏度所需的热量。
初中物理总复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思维导图 图片版

八年级物理上思维导图
九、压强和浮力(一)——压强
9
八年级物理上思维导图
压强和浮力(二)——浮力
10
八年级物理上思维导图
十、功和机械能
11
八年级物理上思维导图
一、声现象
1
八年级物理上思维导图
二、光现象
2
八年级物理上思维导图
三、透镜及其应用
3
八年级物理上思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图
四、物态变化
4
八年级物理上思维导图
五、多彩的物质世界
5
八年级物理上思维导图
六、运动和力
6
八年级物理上思维导图
七、力和机械(一)——常见的力
7
八年级物理上思维导图
八、力和机械(一)——简单机械
八年级物理上思维导图1一声现象八年级物理上思维导图2二光现象八年级物理上思维导图3三透镜及其应用八年级物理上思维导图4四物态变化八年级物理上思维导图5五多彩的物质世界八年级物理上思维导图6六运动和力八年级物理上思维导图7七力和机械一常见的力八年级物理上思维导图8八力和机械一简单机械八年级物理上思维导图9九压强和浮力一压强八年级物理上思维导图10压强和浮力二浮力八年级物理上思维导图11十功和机械能
八年级上册物理思维导图_知识点汇总(2)

八年级上册物理思维导图_知识点汇总(2)五、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是虚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镜中人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看镜子中的钟的时间要看纸张的反面,物体远离、靠近镜面像的大小不变,但亦要随着远离、靠近镜面相同的距离,对人是2倍距离)。
2、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平静的水面就好像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镜中花);对实物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树木和房屋上各点与水面的距离不同,越接近水面的点,所成像亦距水面越近,无数个点组成的像在水面上看就是倒影了。
(物离水面多高,像离水面就是多远,与水的深度无关)。
3、平面镜成虚像的原因:物体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没有会聚二是发散的,这些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画时用虚线)相交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通过人眼观察到,故称为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注意:进入眼睛的光并非来自像点,是反射光。
要求能用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像、物关于镜面对称)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同一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后,反射光的反向延长线交于像点)作光路图(作出物、像、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六、凸面镜和凹面镜1、以球的外表面为反射面叫凸面镜,以球的内表面为反射面的叫凹面镜;2、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增大视野(汽车上的观后镜);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太阳灶,利用光路可逆制作电筒)七、光的折射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2、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亦会发生变化。
3、折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
八、光的折射定律1、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要求会画折射光线、入射光线的光路图)3、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4、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5、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6、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整理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思维导图

八年级物理全册思维导图一、力学1. 力的概念力的定义: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单位:牛顿(N)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2. 力的分类接触力:摩擦力、弹力、支持力非接触力:重力、磁力、电力3.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合力为零4.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5.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6. 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物体在表面上滑动时受到的阻力静摩擦力:物体静止时受到的阻力7. 弹力弹簧的弹性:弹簧的形变量与弹力成正比拉伸与压缩:弹力与形变量方向相反8. 重力重力的大小:G=mg,其中m为物体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9. 磁力磁场:磁力作用的空间磁力线:描述磁场分布的线10. 电力库仑定律: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与电荷量成正比,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电场:电荷作用的空间电场线:描述电场分布的线二、热学1. 温度与热量温度:物体冷热程度的量度热量:物体传递热能的量2. 比热容比热容的定义:单位质量物质温度升高1度所需吸收的热量比热容的单位:焦耳/千克·摄氏度(J/kg·℃)3. 热传递热传导:热量通过物体内部传递热对流:热量通过流体(如空气、水)传递热辐射:热量通过电磁波传递4. 相变熔化:固态物质变为液态凝固:液态物质变为固态汽化:液态物质变为气态液化:气态物质变为液态升华:固态物质直接变为气态凝华:气态物质直接变为固态5.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6.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三、光学1.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遇到界面返回原介质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2. 光的反射平面镜:光线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凸面镜:光线发散,形成虚像凹面镜:光线会聚,形成实像3. 光的折射凸透镜:光线会聚,形成实像凹透镜:光线发散,形成虚像4. 光的色散光谱:白光分解为不同颜色的光色散现象:光通过三棱镜时,不同颜色的光发生偏折5. 光的干涉与衍射干涉:两束相干光相遇时产生的明暗相间的条纹衍射:光绕过障碍物或通过狭缝时产生的弯曲现象四、声学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产生声波声音的传播:声波在介质中传播2. 声音的三个特征频率:声音的高低,单位为赫兹(Hz)响度:声音的强弱,与振幅有关音色:声音的质感,与波形有关3. 声波的反射、折射与干涉反射:声波遇到界面返回原介质折射: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干涉:两束相干声波相遇时产生的明暗相间的条纹4. 声波的共鸣与共振共鸣:一个物体振动时,引起另一个物体振动共振:物体在特定频率下振动幅度最大五、电磁学1. 电荷与电流电荷:物体带电的性质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2. 电阻与欧姆定律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欧姆定律:I=U/R,其中I为电流,U为电压,R为电阻3. 电路串联电路:各元件依次连接,电流相等并联电路:各元件并列连接,电压相等4. 磁场与电磁感应磁场:磁力作用的空间电磁感应: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电动势5. 电磁波电磁波的产生:电荷振动产生电磁波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六、原子物理1. 原子的结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围绕原子核运动2. 原子能级能级:原子内部电子的能量状态能级跃迁:电子在不同能级之间跃迁,吸收或释放能量3. 原子核反应核聚变:轻核聚合成重核,释放能量核裂变:重核分裂成轻核,释放能量4. 放射性放射性衰变:不稳定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变为稳定核放射性同位素:具有放射性的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5. 半衰期半衰期:放射性物质衰变到原有数量一半所需的时间七、能源与环保1. 能源的种类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2. 能源的利用与转化能源的利用:将能源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电能、热能等能源的转化:能量在传递和转换过程中,遵循能量守恒定律3. 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节能减排: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4. 可持续发展可再生能源:能够持续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低碳经济:降低碳排放,发展绿色产业八、现代科技1. 物理与科技的关系物理是科技发展的基础,科技是物理应用的体现科技进步推动物理研究,物理研究促进科技发展2. 物理在科技中的应用信息技术: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等新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生物材料等能源技术: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核能等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等3. 物理科技的发展趋势量子计算:利用量子力学原理,实现高效计算虚拟现实:通过计算机技术,创造逼真的虚拟环境4. 物理科技对社会的影响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居住环境,丰富娱乐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创造就业机会改变生活方式:便捷出行,智能家电,在线教育等九、实验与探究1.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研究一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类比法:通过类似现象,推测未知现象的性质模型法:建立物理模型,研究物理问题2. 探究过程提出问题:发现现象,提出疑问猜想与假设:根据已有知识,提出可能的解释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选择实验方法,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实施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分析与论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验证猜想与假设评估与交流:评估实验结果,与他人交流分享简明扼要地概括实验内容引言:介绍实验背景、目的、意义等实验原理:阐述实验所依据的物理原理实验器材:列出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设备实验步骤:详细描述实验过程,包括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实验数据:记录实验数据,包括数值、图表等结果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讨论与建议:讨论实验结果的意义,提出改进建议十、物理学习的方法与技巧1. 理论学习理解概念:掌握物理概念的定义、内涵和外延掌握规律:理解物理规律的本质和适用范围建立知识体系: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2. 实验学习观察与思考: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实验原理操作与记录:熟练操作实验器材,准确记录实验数据3. 练习与应用做习题:通过习题训练,巩固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参与竞赛:参加物理竞赛,提高学习兴趣和水平4. 学习习惯预习:提前预习教材内容,了解学习重点复习:及时复习所学知识,巩固记忆讨论:与同学、老师讨论学习问题,提高理解能力反思: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找出不足,改进方法十一、生活中的物理现象1. 每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日出日落:地球自转导致昼夜更替水的沸腾:水加热至沸点时,液态水变为气态水蒸气冰的融化:冰加热至冰点时,固态冰变为液态水2. 交通中的物理现象汽车行驶:汽车发动机提供动力,驱动汽车前进飞机飞行:飞机的机翼产生升力,使飞机升空火车运行:火车在轨道上行驶,利用摩擦力前进3. 娱乐中的物理现象体育运动:运动员利用物理原理进行运动,如跳高、投掷等游乐设施:过山车、摩天轮等游乐设施利用物理原理提供刺激体验4. 环保中的物理现象太阳能热水系统:利用太阳能加热水,实现热水供应风力发电:利用风力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水力发电:利用水流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十二、物理与人文素养1. 物理与哲学物理是研究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与哲学中的唯物主义相呼应物理的发展推动哲学的进步,哲学的思考促进物理的研究2. 物理与艺术艺术作品中常常运用物理原理,如光影效果、透视等物理与艺术相互交融,创造独特的艺术形式3. 物理与历史物理的发展与历史进程密切相关,如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等物理的进步推动社会的变革,影响人类历史的发展4. 物理与伦理物理研究应遵循伦理原则,如保护环境、维护人类福祉等物理技术的应用应考虑伦理问题,如核能利用、基因编辑等。
八年级上册物理思维导图_1

八年级上册物理思维导图五、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是虚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镜中人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看镜子中的钟的时间要看纸张的反面,物体远离、靠近镜面像的大小不变,但亦要随着远离、靠近镜〔面相〕同的距离,对人是2倍距离)。
2、水中倒影的形成的缘由:清静的水面就好像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镜中花);对实物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树木和房屋上各点与水面的距离不同,越接近水面的点,所成像亦距水面越近,许多个点组成的像在水面上看就是倒影了。
(物离水面多高,像离水面就是多远,与水的深度无关)。
3、平面镜成虚像的缘由:物体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没有会聚二是发散的,这些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画时用虚线)相交成的像,不能呈如今光屏上,只能通过人眼观看到,故称为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留意:进入眼睛的光并非来自像点,是反射光。
要求能用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像、物关于镜面对称)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同一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后,反射光的反向延长线交于像点)作光路图(作出物、像、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六、凸面镜和凹面镜1、以球的外外表为反射面叫凸面镜,以球的内外表为反射面的叫凹面镜;2、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增大视野(汽车上的观后镜);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太阳灶,利用光路可逆制作电筒)七、光的折射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2、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亦会发生转变。
3、折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
八、光的折射定律1、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要求会画折射光线、入射光线的光路图)3、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转变4、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5、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6、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关于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第一章:物质性质的初步认识-机械运动1、运动与静止:物体的运动是绝对的,而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
2、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比较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大小;比较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的大小。
3、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描述变速运动的快慢。
它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快慢程度。
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2、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能发声。
第三章:物态变化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第四章:光现象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现象: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小孔成像等等。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六章:质量与密度质量: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叫物体的质量,符号:m。
物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与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位置的变化无关。
2、密度: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快速提高物理成绩的方法是什么第一,课堂紧跟老师,提高分析能力。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都比较简单,难的是在遇到问题时灵活的应用。
同学们能更好的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还要注意学习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切入点,逐步提高思维能力。
此外,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能够把学过的物理知识应用起来,解决问题,这也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
这是因为物理知识都是从生产、生活、科学实验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
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相联系,不仅能提高动手能力,而且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加深理解,巩固记忆。
第二,学习物理,要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方式。
对比高中,中学的物理规律并不多,要记忆的内容比其他科目少很多,不过物理现象和过程却是千变万化的。
只掌握了基本概念和规律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与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假设法(理解摩擦力),理想化法(光滑面),等效替代法(等效电阻),隔离法与整体法(受力分析),独立作用原理以及迭加合成原理等等。
完整)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

完整)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第一章机械运动在机械运动中,长度和时间是重要的单位。
使用刻度尺和钟表等工具可以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参照物一般选择地面。
运动的快慢可以用速度公式v=s/t来计算,而运动种类可以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运动。
第二章声现象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需要介质才能传播,真空中无法传声。
不同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不同,常温下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为340m/s。
声音具有能量,可以以波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
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与振幅有关,而音色与物体材料结构有关。
对于无规噪音的声源振动,可以通过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的控制途径进行控制。
声音可以用于信息传递、回声定位和能量传递等方面。
第三章物态变化温度是物态变化的重要指标,常用摄氏温度表示。
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热胀冷缩。
晶体凝固时会放热,熔化时温度不变,温度达到凝固点时会不断放出热量。
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下降。
晶体凝固时放热,温度不变,温度达到凝固点时不断放出热量。
非晶体凝固时放热,温度不断下降。
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蒸发,影响因素包括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和汽化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沸腾发生的条件是达到沸点,液化放热。
液化的方法包括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第四章光现象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光的传播需要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常见的光现象包括光速、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色散等。
光的反射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之分,平面镜可以成像。
光的折射遵循折射规律,折射光线的折射角可以计算。
光路是可逆的,光的色散是指光在经过不同介质时产生的色彩变化。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透镜是中间厚边缘薄的光学器件,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通过光心的光线不偏离,凸透镜的焦距是从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主光轴是两个球面所在球心的连线,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会聚于焦点。
根据成像规律,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不同,成像的结果也不同。
本章主要介绍了凸透镜及其应用、质量与密度的测量以及密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思维导图.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鼎尚图文制作整理物态变化思维导图与温度有关与液体表面积有关与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有关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沸点:与大气压有关降低温度 增大压强升华与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固体液体气体气体熔化与凝固汽化与液化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液化放热 气化吸热熔点:晶体特性熔点与凝固点相同沸 腾蒸 发凝固点:晶体特性液化条件思维导图第一节:温度一、温度一节主要内容导学1.知道温度的概念,能说出生活和自然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并学会摄氏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二、温度一节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结构网1. 温度是表示的物理量,一切物体都具有温度。
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它是利用测温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所使用的是摄氏温标,它是由瑞典物理学家摄耳修斯首先规定的,以通常情况下的温度为零度,以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等分为100份,每一等份是摄氏温标的一个单位,叫做,用符号表示。
2.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看清它的,即温度计所能测量温度的范围。
然后,还要看清温度计的,也就是一个小格代表的值,以保证读数的正确。
正确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要点是:(1)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侵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或。
(2)温度计的玻璃泡侵入被测的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
3. 体温计的刻度范围是,分度值为。
用体温计测量体温,读数时要把它从腋下或者口腔中拿出来,这时它下面玻璃泡的温度会降低。
为了使读数不降低,仍能代表体温,温度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做的很细,水银不会自动流回玻璃泡内。
4.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知道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很多。
实验室用的温度计、体温计和寒暑表是大家经常看见的。
此外,通过液晶直接显示体温的温度计叫做;能直接放入高温炉里测量温度,这样的温度计叫;把枪口对准待测物体,枪尾的显示屏里就能用数字直接报告那个物体的温度,这样的温度计叫。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思维导图

固
凝固放热
液化放热
降低
温度
凝华放热
压缩
体积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
1.液体温度。
2.液体表面积。
3.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
1、要缩短从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应采取
什么措施?
减少水的质量 提高水的初温 加盖
2、沸腾后移走酒精灯,水 停止 沸腾,
说明水沸腾需要 吸收 热量。
平面镜中成的是 虚 像。
1.下列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岸上的人看到水中小鱼的光路图是(
B )
B )
2.小明站在穿衣镜前 3m 处,以 1m/s 的速度匀速靠近穿衣镜,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C
)
A.穿衣镜中小明的像逐渐变小
B.以穿衣镜为参照物小明总是静止的
C.穿衣镜中小明的像是虚像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蝉噪”和“鸟鸣”是通过声
音音色来分辨的
5.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B
)
A.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越来越小
B.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拨动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
C.烛焰随着扬声器播放的音乐摇摆,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填“亮”
粗糙 (填“粗糙”或“光滑”)。
(2)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
(3)如图甲所示,图中∠r是
暗
竖直 地立在平面镜上。
反射 (填“入射”或“反射”)角.
(4)当入射角增大时,反射光线
靠近 (填“靠近”或“远离”)平面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