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实验 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测定
植物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植物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b7413d72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f6.png)
实验10 植物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是果实中重要组成部分,人体缺乏它就会患坏血病。
但人体中一般不能合成维生素C,所需要的维生素C,必须从植物产品中获取。
因此,植物产品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是植物产品质量,特别是果蔬产品品质的重要指标。
一、试材及用具1.试材鲜草莓、鲜枣或干枣。
2.仪器恒温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高速组织捣碎机、烘箱以及移液管、烧杯、容量瓶等玻璃器皿。
3.试剂及配制(1)4.5mol/L H2SO4:将250mL H2SO4(比重1.84)加入700mL水中,冷却后再用水稀释至1000mL。
(2)85% H2SO4:将900mL H2SO4(比重1.84)加入100mL水中。
(3)2% 2,4-二硝基苯肼溶液:将2,4-二硝基苯肼2g溶解于100mL 4.5mol/L H2SO4内,过滤。
不用时存于冰箱内,每次用前必须过滤。
(4)2% 草酸溶液:溶解20g草酸于700mL水中,稀释至1000mL。
(5)1% 草酸溶液:稀释500mL 2%草酸溶液到1000mL。
(6)1% 硫脲溶液:溶解5g硫脲于500mL 1%草酸溶液中。
(7)2% 硫脲溶液:溶解10g硫脲于500mL 1%草酸溶液中。
(8)1 mol·L-1HCl:取100mL HCl(12 mol·L-1)加入水中,并稀释至1200mL。
(9)抗坏血酸标准溶液:溶解100mg纯抗坏血酸于100mL 1%草酸中,配成1mL相当于1mg抗坏血酸的溶液。
(10)活性炭:将100g活性炭加到750mL 1mol/L盐酸中,回流1~2h,过滤,用水洗数次,至滤液中无铁离子(Fe3+)为止,然后置于110℃烘箱中烘干。
(11)检验铁离子方法:利用普鲁士蓝反应。
取上述滤出液数滴,加入1mL2%亚铁氰化钾于1% HCl等量混合液中,如有铁离子则产生蓝色沉淀。
二、原理总抗坏血酸包括还原型、氧化型和结合型,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经活性炭氧化为氧化抗坏血酸,再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红色脎,根据脎在硫酸溶液中的含量与总抗坏血酸的含量成正比,进行比色定量。
维生素C片中抗坏血酸的测定
![维生素C片中抗坏血酸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f4a2ecb5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4b.png)
维生素C片中抗坏血酸的测定维生素C,也称抗坏血酸,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具有多种生理功能。
它可以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有助于皮肤伤口的愈合、提高人体免疫力,还可以对抗自由基对细胞的损害等等。
由于人体自己无法自行合成维生素C,因此必须通过饮食或补充剂的方式来摄取。
但是,维生素C很容易氧化失去活性,因此在储存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
本文将介绍维生素C片中抗坏血酸的测定方法。
测定原理维生素C是还原型物质,具有还原性,因此可以与氧化剂I2反应,形成色素。
I2在酸性环境下氧化生成I^-,接着I^-离子与维生素C反应成光吸收值较小的I3^-络合物,即维生素C滴定终点。
根据滴定所用的溶液浓度、用量以及生成络合物的光学性质,则可以确定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药品和设备1.溶液:维生素C浓度为10mg/mL的标准溶液、0.1M硫酸、0.1%淀粉溶液、0.1M碘酸钾溶液、0.1M硫酸铜溶液、0.1M氢氧化钠溶液、0.01M EDTA四钠盐溶液。
2.设备:分析天平、醇灯、10mL锥形瓶、10mL直口瓶、比色皿、可调式电位计、pH 计、定容瓶、移液管等。
实验步骤1.样品准备将维生素C片粉末磨碎,并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将其溶解在约10mL水中。
磨碎时应避免光照和过度摩擦,以免影响维生素C的稳定性。
溶解后的维生素C片可通过定容转移至10mL锥形瓶内。
2.标准曲线的制备取一定量的维生素C标准溶液,分别置于10mL直口瓶中,通过不同稀释倍数制备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计算出维生素C的浓度范围。
然后通过滴定操作得到对应浓度的滴定体积V1。
3.测定未知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将溶解好的维生素C片转移至100mL定容瓶中,配成100mg/L的维生素C溶液。
取0.5mL溶液,加入10mL0.1M硫酸,并进行预滴定加样,加入0.1M碘酸钾溶液,在淀粉试验液的指导下终点处停止滴定至瓶底,记录滴定体积V2。
然后,按照下列公式计算出维生素C的含量:维生素C mg/kg = (V1 - V2) × C ×50 / ns其中,C为0.1M的碘酸钾溶液浓度,ns为加入样品容积,50为维生素C溶液的稀释倍数。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7b47157e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42.png)
01
测定方法: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地阐述 您的观点。
还原型 抗坏血酸
O =C
|
HO— C
‖ HO— C
O
|
H— C
|
H 抗坏血酸
O =C
|
O=C
| O=C
O
|
H— C
|
HO— CH
|
CH2OH
Cl |
O=
| Cl
=N —
— O-
氧化型2.6-二氯酚靛酚(蓝色)
(y0-y1)×A 样品重(g)
100
×
× 100
10
y1---滴定空白所用染料ml数 y0---滴定样品所用染料ml数 A---1mL染料溶液相当的抗坏血酸的mg数
五、注意事项
Vc不稳定,在空气中易被氧化,研磨时,尽可能要快,以减少Vc的氧化。
2% 草酸可以有效抑制Vc氧化酶活性。若用样品含有大量Fe2+,可用8%醋酸溶液提取, 因在2%草酸中Fe2+ 仍可以还原2,6-D, 改用8%醋酸溶液提取,Fe2+不会很快与染料 起作用。 维生素C提取时要避光、避免与铜铁接触,以免Vc氧化。
实验六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2, 6-D滴定法)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汇报人姓名
一、目的意义
01
人类营养中最重要 的维生素之一。缺 乏时引起坏血病。
02
果蔬品质的重要指 标之一。
03
不同栽培条件,不 同成熟度都可以影 响水果、蔬菜中维 生素C的含量。
04
水果、蔬菜保鲜贮 藏必须测定维生素 C含量,了解果蔬 品质量的高低。
样品提取液定容时若泡沫太多,可加几滴乙醚或辛酸、丁醇消除
水果和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水果和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f5027712941ea76e59fa04e0.png)
水果和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实验18 水果和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一、目的学会测定果蔬中Vitc含量的方法。
二、材料、用具及仪器药品1(材料,各种蔬菜或水果2(用具及仪器、研钵或捣碎机。
100ml锥形瓶、50ml容量瓶,10ml移液管,5ml移液管,100ml量筒,微量滴定管,漏斗、滤纸,电子天平3(试剂(1)2%草酸溶液:草酸2g,溶于100ml蒸馏水(2)1%草酸溶液:溶1g草酸于100ml蒸馏水。
(3)标准抗坏血酸溶液:准确称取50.mg纯抗坏血酸,溶于是1%草酸溶液,并稀释至500ml。
贮棕色瓶,冷藏,最好临用时配制。
(4)2.6-二氯酚靛酚钠溶液:溶31mg2.6-二氯酚靛酚在300ml热水中,冷却后加水稀释至500ml,滤去不溶物,贮在棕色瓶内,冷藏(大约可保存一星期)。
每次临用时,以标准抗坏血酸溶液标定。
三、原理果蔬中含有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维生素C能还原染料2.6-二氯酚靛酚钠(蓝色)为还原型2.6-二氯酚靛酚钠(无色)。
因此,可用2.6-二氯酚靛酚钠滴定样品中的维生素C,根据滴定时所用去染料数,计算出样品中的维生素C含量。
滴定终点的判定是以被滴定溶液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显现的粉红色不褪色为准,这是由于2 .6——二氯酚靛酚钠具有在酸性溶液中显粉红色,而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呈蓝色的特性。
四、方法步骤1、提取:用水洗净新鲜白菜叶柄,用纱面或吸水纸吸干表面水份,然后称取10.0g,加2%草酸20ml,置于组织搅碎机中打成浆状或用研钵研匀浆。
倒入100ml 容量瓶中以2%草酸溶液稀释至刻度,静置10分钟,过滤滤液备用。
2、滴定(1)(标准液滴定:准确吸取标准抗坏血酸溶液1.0ml(含0.1抗坏血酸)置100ml 锥形瓶中,加9ml%草酸,微量滴定管以2.6-二氯酚靛酚钠滴定至淡红色,并保持15秒即为终点。
由所用染料的体积计算出1ml染料相当于多少mg抗坏血酸。
(最好做两份)2(样液滴定:准确吸取滤液两份10.0ml分别放入100ml锥形瓶内,滴定方法同前。
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
![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c0bf2fdbd64783e08122b7b.png)
抗坏血酸(维生素 C )的测定方法( 1)在测定维生素C 的国标方法中,荧光法为测定食物中维生素 C 含量的第一标准方法,2、4-二硝基苯肼法作为第二法。
一、荧光法 1.原理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经活性炭氧化成脱氢型抗坏血酸后, 与邻苯二胺(OPDA 反应生 成具有荧光的喹喔啉 ( quinoxaline ),其荧光强度与脱氢抗坏血酸的浓度在一定条件下成正 比,以此测定食物中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的总量。
脱氢抗坏血酸与硼酸可形成复合物而不与 OPDA 反应,以此排除样品中荧光杂质所产生的干扰。
本方法的最小检出限为 0.022 g/ml 。
2.适用范围GB12392-90 本方法适用于蔬菜、水果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 3.仪器 3.1.实验室常用设备。
3. 2.荧光分光光度计或具有 350nm 及430nm 波长的荧光计。
3. 3.打碎机。
4. 试剂本实验用水均为蒸馏水,试剂不加说明均为分析纯试剂。
( 1)偏磷酸-乙酸液:称取 15g 偏磷酸,加入 40ml 冰乙酸及 250ml 水,搅拌,放置过夜使 之逐渐溶解,加水至 500ml 。
4C 冰箱可保存 7〜10天。
(2)0.15 mol/L 硫酸:取 10ml 硫酸,小心加入水中,再加水稀释至 1200ml 。
( 3)偏磷酸-乙酸-硫酸液:以 0.15mol/L 硫酸液为稀释液,其余同 4.1. 配制。
(4) 50% 乙酸钠溶液:称取 500g 乙酸钠(CH3COONS3H2O ,加水至1000ml 。
(5) 硼酸-乙酸钠溶液:称取 3g 硼酸,溶于100ml 乙酸钠溶液(4.4 )中。
临用前配制。
(6) 邻苯二胺溶液:称取 20mg 邻苯二胺,于临用前用水稀释至100ml 。
(7) 0 . 04%百里酚蓝指示剂溶液:称取 0.1g 百里酚蓝,加 0.02mol/L 氢氧化钠溶液,在玻 璃研钵中研磨至溶解,氢氧化钠的用量约为 10.75ml ,磨溶后用水稀释至 250ml 。
维生素C的测定
![维生素C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3f79a642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38.png)
维生素C的测定维生素C是一种已糖醛基酸,有抗坏血病的作用,所以被人们称做抗坏血酸,主要为还原型及脱氢型两种,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新奇的水果、蔬菜,特殊是枣、辣椒、苦瓜、柿子叶、猕猴桃、柑橘等食品中含量较多。
它是氧化还原酶之一,本身易被氧化,但在有些条件下又是一种抗氧化剂。
维生素C(还原型)纯品为白色无臭结晶,熔点190~192℃,溶于水或乙醇中,不溶于油剂。
在水溶液中易被氧化,在碱性条件下易分解,在弱酸条件中较稳定,维生素C开头氧化为脱氢型抗坏血酸(有生理作用)。
假如进一步水解则生成2,3-二酮古乐糖酸,失去生理作用。
依据它具有的还原性质可以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1)2,6-二氯靛酚法(还原型VC)(2)2,4-二硝基苯肼法(总VC)(3)碘酸法(4)碘量法(5)荧光分光光度法一、2,6-二氯靛酚滴定法1、原理: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染料2,6-二氯靛酚,该染料在酸性中呈红色,被还原后红色消逝。
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2,6-二氯靛酚后,本身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
在没有杂质干扰时,肯定量的样品提取液还原标准2,6-二氯靛酚的量与样品中所含维生素C的量成正比。
2、试剂⑴ 1%草酸溶液:称取10g草酸,加水至1000ml;⑵ 2%草酸溶液:称20g草酸,加水至1000ml;⑶ 维生素C标准液:精确称20mgVC溶于1%草酸中,并稀释至100ml,吸5ml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1%草酸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含有0.02mgVC;⑷ 0.02%2,6-二氯靛酚溶液:称取2,6-二氯靛酚50mg,溶于200ml含有52mg碳酸氢钠的热水中,冷却后,稀释至250ml,过滤于棕色瓶中,贮存于冰箱内,应用过程中每星期标定一次。
标定一:吸标液(VC)5ml于三角瓶加6%KI溶液0.5ml加1%淀粉3滴用0.001N KIO3标液滴定到淡兰色。
计算:抗坏血酸浓度(mg/ml)= (V1 0.088)/ V2V1 - 滴定时消耗0.001N KIO3标液的体积(ml)V2 -维生素C重量(g)0.088 -1ml0.001N KIO3标液维生素C的量(mg/ml)标定二:吸5ml已知浓度V C标液加5ml1%草酸用染料2,6-二氯靛酚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在15秒不褪色为终点计算:每毫升2,6-二氯靛酚相当于维生素C的毫克数等于滴定度(T)T= (C V1)/ V2C - 维生素C的浓度(mg/ml)V1 -维生素C的体积(ml)V2 -消耗2,6-二氯靛酚的体积(ml)⑸ 0.001N KIO3标液:吸0.1N KIO3溶液5ml于500ml容量瓶内加水至刻度,每毫升相当于VC0.008mg;⑹ 0.5%淀粉溶液;⑺ 6%KI溶液;3、操作方法⑴ 提取:称样50g加2%草酸100ml到入捣碎机中处理过滤颜色若深可加白陶土⑵ 滴定:吸5ml样液于三角瓶用染料滴定至粉红色15秒内不褪色计算:VC(mg/100g)=(V T)/ W 100V -消耗染料体积(ml)T -1ml染料所能氧化维生素C的毫克数W- 滴定时全部滤液中含有样品的克数4、留意事项⑴ 全部试剂的配制最好都用重蒸馏水;⑵ 滴定时,可同时吸二个样品。
维生素C的测定
![维生素C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393b7867561252d380eb6ee5.png)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一.实验目的:维生素作为生活中重要的营养物质,已经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学习定量测定维生素C的原理及方法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在测定过程中学习掌握微量滴定法的基本操作技术,对了解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有个初步的了解。
二.实验原理:人们发现在日常饮食中缺乏维生素会引起营养失调,导致坏血病,因此,维生素C又被称抗坏血酸。
维生素C是具有L系糖构型的不饱和多羟化合物,为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C分布很广,植物绿色部分及水果中含量尤其丰富。
维生素C具很强还原性,碱性溶液中加热且有氧化剂存在时,,抗坏血酸容易被氧化而遭到破坏。
中性或微酸性环境中,抗坏血酸能将燃亮2,6-二氯酚靛酚还原成无色的还原型2,6-二氯酚靛酚。
同时抗坏血酸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
氧化性2,6-二氯酚靛酚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中性碱性中呈蓝色。
滴定时,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含抗坏血酸的酸性溶液,在抗坏血酸未被全部氧化时,滴下染料立即被还原成无色。
一旦溶液中抗坏血酸被全部氧化时,滴下的染料立即使溶液呈现红色。
所以当溶液由无色变为微红色时,表示溶液中抗坏血酸刚好被全部氧化,即为滴定终点。
从滴定中消耗的染料标准溶液,即可计算出抗坏血酸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仪器:三角瓶(50ml);研钵;移液器、移液管;容量瓶;微量滴定管;离心机;玻璃棒2、试剂:桔子;2%草酸溶液;标准抗坏血酸溶液(0.2mg/ml);2.6-二氯酚靛酚纳溶液(0.001N):称取干燥的二氯酚靛酚纳60mg,加蒸馏水100~150ml,滴加0.01N NaOH4~5滴,放在200ml容量瓶中,强烈摇动10min,冷却后加水至刻度,摇匀后用滤纸过滤于棕色瓶中,储于冰箱中备用,有效期一周。
3、实验方法:1)分别取桔皮2g,桔肉10g,在研钵中与少量2%草酸研成匀浆,之后用10ml左右的2%草酸将匀浆洗入离心管中,3500转/分,离心15min,将上清液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2%草酸定容,为样品液。
维生素c测定实验报告
![维生素c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b615e2f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25.png)
维生素c测定实验报告维生素 C 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准确测定样品中维生素 C 的含量,了解和掌握维生素C 测定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维生素 C 又称抗坏血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本实验采用 2,6 二氯靛酚滴定法进行测定。
2,6 二氯靛酚是一种染料,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呈蓝色。
其氧化型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可与维生素 C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当维生素 C 全部被氧化后,稍过量的 2,6二氯靛酚会使溶液呈现红色,此时即为滴定终点。
通过滴定消耗的 2,6 二氯靛酚溶液的量,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维生素 C 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材料新鲜水果(如橙子、草莓等)、标准维生素 C 溶液。
2、试剂2%草酸溶液、0001mol/L 2,6 二氯靛酚溶液。
3、仪器电子天平、容量瓶、移液管、锥形瓶、酸式滴定管、玻璃棒、漏斗、滤纸。
四、实验步骤1、样品处理准确称取适量的新鲜水果,放入研钵中研磨成匀浆。
将匀浆转移至容量瓶中,用 2%草酸溶液定容至刻度,摇匀。
用漏斗过滤,收集滤液备用。
2、标准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标准维生素 C 晶体,用 2%草酸溶液溶解并定容至一定体积,得到标准维生素 C 溶液。
3、滴定吸取一定量的样品滤液于锥形瓶中,加入2%草酸溶液至一定体积。
用 0001mol/L 2,6 二氯靛酚溶液进行滴定,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溶液呈现淡红色,并保持 15 秒不褪色,即为滴定终点。
记录消耗的2,6 二氯靛酚溶液的体积。
同时进行空白实验,除不加样品滤液外,其他操作与样品滴定相同,记录空白实验消耗的 2,6 二氯靛酚溶液的体积。
五、实验数据处理1、计算 2,6 二氯靛酚溶液的实际浓度吸取标准维生素 C 溶液 1000mL 于锥形瓶中,加入 2%草酸溶液至50mL。
用 2,6 二氯靛酚溶液进行滴定,记录消耗的体积 V1(mL)。
2,6 二氯靛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标准维生素 C 的浓度×1000÷V12、计算样品中维生素 C 的含量样品中维生素 C 的含量(mg/100g)=(V V0)×C×T×100÷W其中,V 为样品滴定消耗 2,6 二氯靛酚溶液的体积(mL);V0 为空白滴定消耗 2,6 二氯靛酚溶液的体积(mL);C 为 2,6 二氯靛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T 为 1mL 2,6 二氯靛酚溶液相当于维生素 C 的毫克数;W 为样品质量(g)。
抗坏血酸含量测定(分光光度计法)
![抗坏血酸含量测定(分光光度计法)](https://img.taocdn.com/s3/m/ddf9d817c5da50e2524d7fbc.png)
植物生理学模块实验指导李玲主编科学出版社一、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方法(分光光度计法)【实验目的】学习利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维生素C(抗坏血酸)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维生素C(抗坏血酸)具有较强的还原力,可以把铁离子(Fe3+)还原成亚铁离子(Fe2+),亚铁离子与红菲啰啉(4,7-二苯基-1,10-菲啰啉,BP)反应形成红色螯合物。
此化合物在波长534nm处具有强的吸收峰,且吸光度与反应液中抗坏血酸含量呈正相关。
因此,可用比色法来测定抗坏血酸含量。
【器材与试剂】1.实验仪器与用具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研钵、电子天平、容量瓶(50ml和100ml)、漏斗、滤纸、离心管、试管。
2.实验试剂50g/L三氯乙酸(TCA)溶液:称取5g三氯乙酸(分析纯),用蒸馏水溶解,稀释至100ml。
0.4%磷酸-乙醇溶液:量取0.47ml 85%磷酸溶液加入到无水乙醇中,并用无水乙醇稀释至100ml。
5g/L BP-乙醇溶液:称取0.25g BP(纯度>97%)加入到无水乙醇中溶解,并用无水乙醇稀释至50ml。
0.3g/L FeCl3-乙醇溶液:称取0.03g FeCl3加入到100ml无水乙醇中,摇匀。
100μg/ml 标准抗坏血酸溶液:称取10mg 抗坏血酸(应为洁白色,如变为黄色则不能用),用50g/L TCA 溶液溶解,定容至100ml,即1ml溶液含100μg抗坏血酸。
现用现配,保存于棕色瓶中,低温冷藏。
3.实验材料苹果、梨、香蕉、柑橘等果实。
【实验步骤】1.制作标准曲线取7支试管,编号,按表1加入各种溶液,将混合液置于30℃反应60min,然后以0号试管混合液为参照,于波长534nm处测定吸光度值。
以抗坏血酸质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汇至标准曲线,求的回归方程。
表1 制作抗坏血酸标准曲线试剂含量项目试管号0 1 2 3 4 5 6抗坏血酸标准液/ml 0 0.1 0.2 0.3 0.4 0.5 0.6 50g/L TCA/ml 2.0 1.9 1.8 1.7 1.6 1.5 1.4无水乙醇/ml 1.0 1.0 1.0 1.0 1.0 1.0 1.0混匀、摇匀0.4%磷酸-乙醇溶液/ml 0.5 0.5 0.5 0.5 0.5 0.5 0.55g/L BP-乙醇溶液/ml 1.0 1.0 1.0 1.0 1.0 1.0 1.0 0.3g/L FeCl3-乙醇溶液/ml 0.5 0.5 0.5 0.5 0.5 0.5 0.5相当于抗坏血酸量/μg0 10 20 30 40 50 602.提取洗净新鲜果实,吸干,剪碎后混匀,分别称取5g 样品置于研钵中,加入20ml 50g/L TCA溶液,在冰浴条件下研磨成浆状,转入到100ml容量瓶中,并用50g/L TCA 溶液定容至刻度,混合、提取10min后,过滤收集滤液备用。
植物组织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
![植物组织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574c957e58fafab069dc0267.png)
植物组织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Vc)是植物材料中普遍存在的一类酸性、还原性物质,也是维持人类健康所必需的维生素类物质之一。
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与果蔬的品质、营养价值、抗病及抗衰老能力直接相关。
所以,研究中经常需要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维生素C可分为还原型和脱氢型两种。
根据其具有还原性的性质,有多种方法可以测定维生素C含量。
此处介绍三种方法:2,6—二氯靛酚滴定法、荧光比色法和钼蓝比色法。
前者用于测定还原型维生素C,后两种用于测定总维生素C含量。
三、钼蓝比色法【原理】钼酸铵在SO42-和PO43-存在下与维生素C反应,生成蓝色络合物(钼蓝),在760 nm处有最大吸收。
当维生素C浓度在2~40/μg·mL-1范围内,符合朗伯-比尔定律。
新鲜植物样品中的还原糖及常见的还原物质不干扰测定,而且反应迅速,专一性好。
【仪器设备】1.分光光度计。
2.匀浆器或玻璃研钵。
3.25 mL具塞刻度试管。
4.100 mL容量瓶。
5.刻度吸液管。
6.离心管。
7.离心机。
【试剂】1.5%钼酸铵溶液:称取5 g钼酸铵溶于蒸馏水中,并定容至100 mL。
2.草酸—EDTA溶液:称取6.30 g草酸和0.75 g EDTA—Na2溶于蒸馏水中并定容至l 000 mL。
3.5%(体积分数)H2SO4。
4.偏磷酸一乙酸溶液:取棒状偏磷酸3 g加20%冰醋酸48 mL,溶解后加蒸馏水稀释至100 mL(必要时过滤),在冰箱中可保存3 d。
5.维生素C标准溶液:精确称取分析纯维生素C 100 mg,置100 mL容量瓶中,加适量草酸—EDTA溶液溶解后,再用该溶液定容到100 mL刻度,即成1 mg·mL-l之标准液,此溶液随配随用(如果维生素C纯度不够,应进行标定)。
【材料】各种新鲜植物组织或器官。
【方法步骤】1.制作标准曲线:取7支25 mL具塞刻度试管,按下表加入各种试剂:试剂试管号1 2 3 4 5 6维生素C标准液/mL 0 0.2 0.4 0.6 0.8 1.0草酸—EDTA/mL 5.0 4.8 4.6 4.4 4.2 4.0偏磷酸一乙酸/mL 0.5 0.5 0.5 0.5 0.5 0.51:19 H2SO4/mL 1.0 1.0 1.0 1.0 1.0 1.05%钼酸铵/mL 2.0 2.0 2.0 2.0 2.0 2.0维生素C含量/mg 0 20 40 60 80 100 加完试剂摇匀后,置30℃水浴中保温15 min,用蒸馏水稀释到25 mL刻度,将溶液混匀,用1号空白管调零,在760 nm波长下比色,记录吸光度,以标准维生素C含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d67be7d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72.png)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维生素 C 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碘量法测定维生素 C 含量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学会使用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分析。
3、培养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和处理实验结果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维生素 C 又称抗坏血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在酸性溶液中,维生素 C 可以与碘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式如下:C₆H₈O₆+ I₂ → C₆H₆O₆+ 2HI通过用已知浓度的碘标准溶液滴定维生素 C 溶液,当溶液中的维生素 C 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出现蓝色即为终点。
根据碘标准溶液的用量和浓度,可以计算出维生素 C 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酸式滴定管(50mL)锥形瓶(250mL)容量瓶(100mL、250mL)移液管(25mL、50mL)电子天平玻璃棒烧杯(50mL、100mL)2、试剂碘标准溶液(005mol/L)淀粉指示剂(5g/L)稀醋酸溶液维生素 C 样品四、实验步骤1、碘标准溶液的标定准确称取基准物质三氧化二砷(As₂O₃)约 013g,置于 250mL 碘量瓶中。
加入 1mol/L 氢氧化钠溶液 5mL,微热使之溶解。
加入 2 滴酚酞指示剂,用 1mol/L 盐酸溶液中和至溶液红色褪去。
加入 50mL 水,20mL 1mol/L 碳酸氢钠溶液和 2mL 淀粉指示剂。
用碘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蓝色,30s 内不褪色即为终点。
记录碘标准溶液的用量,平行测定 3 次,计算碘标准溶液的平均浓度。
2、维生素 C 样品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维生素 C 样品约 02g,置于 100mL 容量瓶中。
用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3、维生素 C 含量的测定用移液管准确移取 2500mL 维生素 C 样品溶液于 250mL 锥形瓶中。
加入 50mL 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和 5mL 稀醋酸溶液。
加入 2mL 淀粉指示剂,立即用碘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蓝色,30s 内不褪色即为终点。
记录碘标准溶液的用量,平行测定 3 次。
实验五 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
![实验五 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0bd3606a9b6648d7c1c74614.png)
实验五 维生素C 的含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法(3课时)一、目的1. 学习和掌握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植物材料中抗坏血酸含量的原理与方法。
2. 了解维生素C 的生物学意义。
二、原理维生素C 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它与体内其它还原剂共同维持细胞正常的氧化还原电势和有关酶系统的活性。
维生素C 能促进细胞间质的合成,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C 时则会出现坏血病,因而维生素C 又称为抗坏血酸。
水果和蔬菜是人体抗坏血酸的主要来源。
不同栽培条件、不同成熟度和不同的加工贮藏方法,都可以影响水果、蔬菜的抗坏血酸含量。
测定抗坏血酸含量是了解果蔬品质高低及其加工工艺成效的重要指标。
2,6-二氯酚靛酚是一种染料,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
抗坏血酸具有强还原性,能使2,6-二氯酚靛酚还原褪色,其反应如下:当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含有抗坏血酸的酸性溶液时,滴下的2,6-二氯酚靛酚被还原成无色;当溶液中的抗坏血酸全部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时,滴入的2,6-二氯酚靛酚立即使溶液呈现红色。
因此用这种染料滴定抗坏血酸至溶液呈淡红色即为滴定终点,根据染料消耗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主要仪器和试剂 。
2.仪器 (1)天平CC C C CH 2OH O O H O H H OH ONO -OClOH+(蓝 色)OH -H+2,6-二氯酚靛酚(红 色)CH 2OH O O H OH N OH还原型2,6-二氯酚靛酚(无 色)脱氢抗坏血酸(2)组织捣碎机(3)容量瓶(50mL)(4)刻度吸管(5mL,10mL)(5)锥形瓶(100mL)(6)碱式滴定管(10mL)3.试剂(1)2%草酸(2)1%草酸(3)标准抗坏血酸溶液(0.1mg/mL):精确称取10.0mg抗坏血酸,用1%草酸溶液溶解并定容至100mL。
临用现配。
(4)0.05%的2,6-二氯酚靛酚溶液:50mg 2,6-二氯酚靛酚溶于30mL含52mg碳酸氢钠(A.R)的热水中,冷却后再用蒸馏水稀释至5 00mL,滤去不溶物,贮棕色瓶内,4℃保存一周有效。
抗坏血酸实验报告
![抗坏血酸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0d0d8d8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34.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抗坏血酸的性质及其在食品中的分布情况。
2. 掌握抗坏血酸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3. 通过实验,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原理抗坏血酸(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具有抗氧化、促进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等生理功能。
本实验采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抗坏血酸含量。
该法原理是:在酸性溶液中,2,6-二氯靛酚呈红色,能与还原型抗坏血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2,6-二氯靛酚还原成无色,根据反应消耗的2,6-二氯靛酚的量,可以计算出样品中抗坏血酸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水果(如橙子、苹果、香蕉等)、标准抗坏血酸溶液、2,6-二氯靛酚溶液、草酸溶液、蒸馏水等。
2. 实验仪器:电子分析天平、容量瓶、滴定管、锥形瓶、研钵、烧杯、漏斗等。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处理:将新鲜水果洗净,去皮去核,切成小块,用研钵研磨成浆状。
2. 样品提取:取适量研磨后的水果浆,加入适量的2,6-二氯靛酚溶液,混匀,静置10分钟。
3. 滴定:用标准抗坏血酸溶液滴定提取液,边滴定边振荡,直至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淡红色,记录滴定所用抗坏血酸溶液的体积。
4. 计算抗坏血酸含量:根据滴定所用抗坏血酸溶液的体积和浓度,计算出样品中抗坏血酸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以橙子为例,实验测得橙子中抗坏血酸含量为100mg/100g。
2. 结果分析本实验结果表明,橙子中含有较高的抗坏血酸,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维生素C的测定》的规定。
六、实验讨论1. 影响抗坏血酸含量的因素(1)水果的品种和成熟度:不同品种的水果中抗坏血酸含量差异较大,成熟度较低的水果中抗坏血酸含量较高。
(2)储存条件:温度、湿度、光照等储存条件都会影响抗坏血酸的稳定性,导致含量降低。
(3)加工过程:加工过程中,抗坏血酸容易受到氧化,导致含量降低。
2. 提高抗坏血酸含量的措施(1)选择抗坏血酸含量较高的水果品种。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实验报告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f11ed79941ea76e59fa046c.png)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一、实验目的掌握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的原理和方法二、实验原理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
在1928年从牛的肾上腺皮质中提出的结晶物质,证明对治疗和预防坏血病有特殊功效,因此称为抗坏血酸。
还原型抗坏血酸能还原染料2,6-二氯酚靛酚钠盐,本身则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
在酸性溶液中,2,6-二氯酚靛酚呈红色,被还原后变为无色。
因此,可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样品中的还原型抗坏血酸。
当抗坏血酸全部被氧化后,稍多加一些染料,使滴定液呈淡红色,即为终点。
如无其他杂质干扰,样品提取液所还原的标准染料量与样品中所含的还原型抗坏血酸量呈正比。
三、实验器材1、松针、菜椒、大枣;2、取液器3、容量瓶100ml4、微量滴定管5ml5、电子天平6、研钵、烧杯数只7、漏斗两个四、实验试剂1、2%草酸溶液:称取草酸8.0311g,溶于400ml蒸馏水中;2、1%草酸溶液:称取草酸4.0254g,溶于400ml蒸馏水中;3、标准抗坏血酸溶液;4、1%HCl;5、0.1% 2,6-二氯酚靛酚溶液。
五、实验操作1、样品的提取松针:从南京大学教学楼前摘取的新鲜松针,用水清洗干净,吸去表面的水。
准确称取2.0004g,放在研钵中加入1%HCl溶液5ml一起研磨,研细。
放置片刻,将提取液转入100ml 容量瓶中,如此反复几次加入提取液。
最后用1%HCl溶液定容,混匀,(每10ml样液中含松针0.20004g)静置10min,过滤,备用;菜椒和大枣:用水洗净,吸去表面水分。
准确称取得大枣2.0025g、菜椒1.9963g。
分别加2%草酸10ml于研钵中,研细,转移提取液于100ml容量瓶中并用2%草酸溶液定容。
(这样,每10ml样液中含有枣0.20025g,或者菜椒1.9963g)静置10min,过滤,弃去最初几毫升滤液,备用;2、滴定标准抗坏血酸溶液:准确吸取标准抗坏血酸溶液1.0ml加9ml 1%草酸在100ml锥形瓶中,微量滴定管以0.1%2,6-二氯酚靛酚滴定至淡红色,并保持15s即终点;样品滴定准确称取10.0ml样品溶液,放入100ml锥形瓶中,用与标准抗坏血酸溶液滴定相同的方法滴定;六、数据记录由标准液滴定数据求出1ml 染料相当于多少mg 抗坏血酸:T = 0.1mg / 0.26ml = 0.385 mg/ml计算每100g 样品中含抗坏血酸的质量公式:1000⨯=m VT m 其中:m 100g 样品中含抗坏血酸的质量;V 滴定时所用去染料的体积数;T 每毫升染料能氧化抗坏血酸质量数,0.385mg/ml ;0m 10ml 样液相当于含样品之质量数。
抗坏血酸实验实验报告
![抗坏血酸实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a649e08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9c.png)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性质和检验方法。
2. 了解抗坏血酸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还原性。
3. 学会使用滴定法测定抗坏血酸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抗坏血酸(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具有还原性。
在酸性溶液中,抗坏血酸能还原2,6-二氯靛酚钠盐,使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当抗坏血酸全部被氧化后,稍多加一些染料,使滴定液呈淡红色,即为终点。
根据样品提取液所还原的标准染料量,可以计算出样品中抗坏血酸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电子分析天平、吸管、容量瓶、滴定装置、锥形瓶、研钵、漏斗等。
2. 试剂:2%草酸溶液、1%草酸溶液、标准抗坏血酸溶液、1%HCl、0.1%2,6-二氯靛酚溶液。
四、实验步骤1. 样品提取:取新鲜水果(如松针、菜椒、大枣等),用水清洗干净,吸去表面的水。
将水果放入研钵中,加入1%HCl溶液5ml,一起研磨,研细。
放置片刻,将提取液过滤。
2. 标准溶液配制:准确称取10.0mg维生素C,溶于1%草酸溶液,并稀释至100ml,贮于棕色瓶中,冷藏。
3. 滴定实验:将提取液放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1%HCl溶液,再加入0.1%2,6-二氯靛酚溶液。
以标准溶液进行滴定,直至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淡红色,即为终点。
4. 数据处理:根据样品提取液所还原的标准染料量,计算出样品中抗坏血酸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样品提取:将新鲜水果研磨、过滤后,得到提取液。
2. 标准溶液配制:按照实验步骤,配制标准抗坏血酸溶液。
3. 滴定实验: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滴定实验。
记录滴定数据。
4. 数据处理:根据滴定数据,计算出样品中抗坏血酸的含量。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实验,掌握了抗坏血酸的性质和检验方法。
2. 了解抗坏血酸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还原性。
3. 学会了使用滴定法测定抗坏血酸的含量。
4. 实验结果符合预期,证明本实验方法可行。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操作,防止化学品对人体造成伤害。
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b8b315a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95.png)
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实验报告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维生素C,也称为抗坏血酸,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化学方法测定柑橘类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以期了解不同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差异,为人们科学合理地选择食用水果提供参考。
实验材料与仪器:1. 橙子、柠檬、柚子等柑橘类水果。
2. 维生素C标准溶液。
3. 硫酸。
4. 碘液。
5. 滴定管、烧杯、量筒等实验器具。
实验步骤:1. 取一定质量的柑橘类水果,剥去果皮和果核,将果肉切碎放入烧杯中;2. 加入适量的硫酸,使果肉完全浸没,放置一段时间,使维生素C充分溶解;3. 用量筒将果汁转移到滴定管中,加入碘液,使溶液呈淡黄色;4. 用维生素C标准溶液进行滴定,直至溶液变为淡红色,记录所耗标准溶液的体积;5. 重复以上步骤,测定不同水果的维生素C含量。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测定,得出不同柑橘类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数据如下,橙子10mg/100g,柠檬 30mg/100g,柚子 20mg/100g。
可以看出,柠檬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橙子次之,柚子最低。
这与我们日常的观察和认识相符。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测定,我们发现柠檬中维生素C的含量最高,可以成为人们补充维生素C的良好选择。
而柚子的维生素C含量相对较低,不宜作为唯一的维生素C补充来源。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科学合理地选择食用水果,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C的需求。
总结:本实验通过化学方法测定柑橘类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得出了不同水果的维生素C含量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希望本实验结果能够为人们科学合理地选择食用水果提供参考,促进人们的健康饮食习惯。
抗坏血酸含量实验报告
![抗坏血酸含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643965f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79.png)
1. 掌握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2. 了解抗坏血酸的性质及其在食品、药品中的应用。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抗坏血酸(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生理功能。
本实验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抗坏血酸含量。
该方法基于抗坏血酸具有还原性,可以将2,6-二氯酚靛酚还原成无色物质,从而通过滴定终点颜色变化来确定抗坏血酸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电子分析天平、滴定管、锥形瓶、研钵、漏斗、容量瓶、吸管等。
2. 试剂:2%草酸溶液、1%草酸溶液、标准抗坏血酸溶液、0.1%2,6-二氯酚靛酚溶液、待测样品等。
四、实验步骤1. 样品预处理:将待测样品进行研磨、过筛,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样品,加入适量1%草酸溶液,搅拌均匀,提取抗坏血酸。
2. 标准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标准抗坏血酸,溶解于1%草酸溶液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标准溶液。
3. 滴定:将提取的抗坏血酸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2,6-二氯酚靛酚溶液,搅拌均匀。
用标准抗坏血酸溶液进行滴定,直至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记录滴定所用标准溶液的体积。
4. 计算抗坏血酸含量:根据滴定所用的标准溶液体积和浓度,计算待测样品中抗坏血酸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待测样品中抗坏血酸的含量为X mg/g。
2. 分析:与国家标准或文献报道的抗坏血酸含量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1. 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样品预处理过程中可能存在抗坏血酸的损失;滴定过程中可能存在滴定终点判断不准确等。
2. 误差分析及改进措施:针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七、结论本实验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抗坏血酸含量,实验操作简便、准确。
通过实验,掌握了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实验报告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了解了抗坏血酸的性质及其在食品、药品中的应用。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ed3d327302768e9951e73835.png)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实验目的】1.学习定量测定维生素C的原理和方法。
2. 进一步掌握滴定法的基本操作技术。
3. 了解松针、水果及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情况。
【实验原理】维生素C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缺少它时会产生坏血病,因此又称抗坏血酸。
它对物质代谢的调节具有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C是具有L系糖构型的不饱和多羟化合物,属于水溶性维生素。
她分布很广,植物的绿色部分及许多水果(如橘子、苹果、草莓、山楂)、蔬菜(黄瓜、洋白菜西红柿等)中的含量更为丰富。
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它可分为还原型和脱氢型(氧化型)。
根据它具有的还原性质可测定其含量。
还原型抗坏血酸能还原染料2,6-二氯酚靛酚(Dichlorophenolindo phenol,简写DCPIP),本身则氧化成脱氢型。
在酸性溶液中,2,6-二氯酚靛酚呈红色,还原后变为无色。
因此,当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含有抗坏血酸的酸性溶液时,在抗坏血酸尚未被全部氧化前,则滴下的染料立即被还原成为无色。
一旦溶液中的抗坏血酸已全部被氧化时,则滴下的染料立即使溶液变成粉红色。
所以,当溶液从无色转变成微红色时即表示溶液中的抗坏血酸刚刚被全部氧化,此时即为滴定终点。
从滴定时2,6-二氯酚靛酚标准溶液的消耗量,可以计算出被检物质中抗坏血酸的含量。
【实验试剂和器材】(一)试剂1. 标准抗坏血酸溶液准确称取10mg 纯抗坏血酸(应为洁白色,发黄则不能用)溶于1%草酸溶液中,T:为1ml染料能氧化抗坏血酸的毫克数【注意事项】1. 某些水果、蔬菜(如橘子、西红柿)浆状物泡沫太多,可加数滴丁醇或辛醇。
2. 整个操作过程要迅速,防止还原型抗坏血酸被氧化。
滴定过程一般不超过2分钟。
因为在本滴定条件下,一些非维生素C的还原性物质也可与2,6-二氯酚靛酚发生反应,影响结果。
3. 滴定所用2,6-二氯酚靛酚的量应在1-4毫升之间,超出或低于此范围,应增减样品液用量或改变提取液稀释度。
vc测定
![vc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86bf6f5c2e3f5727a5e9629c.png)
实验一、维生素C的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姓名:学号:一、实验原理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用于测定还原型抗坏血酸。
抗坏血酸分子中存在烯醇式结构(HO—C═C—OH),因而具有很强的还原性,还原型抗坏血酸能还原2,6-二氯酚靛酚染料。
2,6—二氯酚靛酚染料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呈蓝色。
因此,当用2,6—二氯酚靛酚染料滴定含有抗坏血酸的酸性溶液时,被还原后红色消失成为无色的衍生物,可作为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滴定剂和指示剂。
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染料后,本身被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
当抗坏血酸全部被氧化时,滴下的2,6—二氯酚靛酚溶液则呈红色。
在测定过程中当溶液从无色转变成微红色时,表示抗坏血酸全部被氧化,此时即为滴定终点。
根据滴定消耗染料标准溶液的体积,可以计算出被测定样品中抗坏血酸的含量。
在没有杂质干扰时,一定量的样品提取液还原标准染料液的量、与样品中所含抗坏血酸的量成正比。
反应式如下:二、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1)公用仪器①组织捣碎机;水果刀;②托盘天平;精密天平;称量纸;③1000ml烧杯;250ml烧杯;500 ml、1000 ml 量筒;④ 20cm镊子;⑤蒸馏水,蒸馏水洗瓶;⑥记号笔、标签纸、定性滤纸。
(2)分组及仪器:每组仪器:① 100ml具塞量筒;100mL棕色容量瓶,250mL棕色容量瓶;② 10ml量筒;③ 5ml、10ml移液管;④ (微量)酸式滴定管;⑤ 50ml、500ml烧杯;⑥ 50ml或100ml三角烧瓶;⑦漏斗;漏斗架;⑧台式离心机;⑨电炉;⑩吸耳球;玻璃棒。
2.原料及试剂原料:橙子。
(1)2%草酸溶液:草酸20g溶于700ml蒸馏水中,稀释至1000ml。
(2)1%草酸溶液:取上述2%草酸溶液400ml,稀释至800ml。
(3)抗坏血酸标准溶液:精确称取抗坏血酸20mg,用适量1%草酸溶液溶解后,移入100mL棕色容量瓶中,并以1%草酸溶液定容,振摇混匀,最好临用前配制,冰箱中保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计算
W(mg/100g鲜样)=(y0-y1) ×A×Z/(B×X)×100 W—100g样品中含VC的mg数;y1—滴定 空白所用染料ml数;y0—滴定样品所用染料 ml数;A—1ml染料溶液相当的抗坏血酸的mg 数;B—样品的g数;X—滴定时吸取样品溶液 的ml数;Z—样品溶液定容后的总体积(ml 数)。
实验21 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测定
一、原理
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染料2,6-二氯酚靛酚(2,6dichlorophenolindophenol)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且在酸性溶液 中呈红色,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因此当用蓝色的碱性2, 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含有抗坏血酸的草酸溶液时,其中的抗坏 血酸可以将2,6-二氯酚靛酚还原成无色的还原型。但当溶液中 的抗坏血酸完全被氧化之后,则再滴2,6-二氯酚靛酚就会使溶 液呈红色。借此可以指示滴定终点,根据滴定用去的标准2,6二氯酚靛酚溶液的量,可以计算出被测样品中抗坏血酸的含量
二、材料、设备及试剂
(一)材料:水果或蔬菜 (二)设备:1. 蒸发皿;2. 小研钵及杵一 套;3. 移液管;4. 漏斗;5. 滤纸;6. 容量瓶; 7. 微量滴定管。 (三)试剂:1. 2%草酸;2. 2,6-二)称取水果和蔬菜样品10g,放在研钵中加入2%草酸溶液 约5ml研碎。通过漏斗将研碎的样品倒入一只100ml的容量瓶中, 研钵及杵用2%草酸冲洗,并将洗液一并倒入该容量瓶中,最后 用2%草酸定容到刻度,过滤,滤液备用。 (二)染料的标定:取10ml标准抗坏血酸溶液至蒸发皿中, 以2,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呈粉红色,并在30S内不退色为终 点。计算1ml染料相当于抗坏血酸的mg数(重复3次,取平均 值)。 (三)取滤液10ml于蒸发皿中,用已标定过的2,6-二氯酚 靛酚溶液滴定至粉红色并且在30S内不褪色为止,记下染料的用 量(重复3次,取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