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粘性土休止角试验

合集下载

常用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常用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常用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第一节概述 (1)一、无粘性土坡稳定分析 (1)二、粘性土坡的稳定分析 (1)三、边坡稳定分析的总应力法和有效应力法 (1)四、土坡稳定分析讨论 (1)第二节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 (1)一、基本概念 (1)二、基本规律与基本原理 (2)(一)土坡失稳原因分析 (2)(二)无粘性土坡稳定性分析 (3)(三)粘性土坡稳定性分析 (3)(四)边坡稳定分析的总应力法和有效应力法 (7)(五)土坡稳定分析的几个问题讨论 (8)三、基本方法 (9)(一)确定最危险滑动面圆心的方法 (9)(二)复合滑动面土坡稳定分析方法 (9)常用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土坡就是具有倾斜坡面的土体。

土坡有天然土坡,也有人工土坡。

天然土坡是由于地质作用自然形成的土坡,如山坡、江河的岸坡等;人工土坡是经过人工挖、填的土工建筑物,如基坑、渠道、土坝、路堤等的边坡。

本章主要学习目前常用的边坡稳定分析方法,学习要点也是与土的抗剪强度有关的问题。

第一节概述学习土坡的类型及常见的滑坡现象。

一、无粘性土坡稳定分析学习两种情况下(全干或全淹没情况、有渗透情况)无粘性土坡稳定分析方法。

要求掌握无粘性土坡稳定安全系数的定义及推导过程,坡面有顺坡渗流作用下与全干或全淹没情况相比无粘性土土坡的稳定安全系数有何联系。

二、粘性土坡的稳定分析学习其整体圆弧法、瑞典条分法、毕肖甫法、普遍条分法、有限元法等方法在粘性土稳定分析中的应用。

要求掌握圆弧法进行土坡稳定分析及几种特殊条件下土坡稳定分析计算。

三、边坡稳定分析的总应力法和有效应力法学习稳定渗流期、施工期、地震期边坡稳定分析方法。

四、土坡稳定分析讨论学习讨论三个问题:土坡稳定分析中计算方法问题、强度指标的选用问题和容许安全系数问题。

第二节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一、基本概念1 •天然土坡(naturalsoilslope):由长期自然地质营力作用形成的土坡,称为天然土坡。

2 .人工土坡(artificialsoilslope):人工挖方或填方形成的土坡,称为人工土3 •滑坡(landslide): 土坡中一部分土体对另一部分土体产生相对位移,以至丧失原有稳定性的现象。

《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土力学简版

《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土力学简版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目录土力学实验的目的 (1)一、颗粒分析试验 (1)[附1-1]筛析法 (1)[附1-2]密度计法(比重计法) (2)二、密度试验(环刀法) (5)三、含水率试验(烘干法) (5)四、比重试验(比重瓶法) (6)五、界限含水率试验 (8)液限、塑限联合测定 (8)六、击实试验 (10)七、渗透试验 (11)[附7-1]常水头试验(70型渗透仪) (11)[附7-2]变水头试验(南55型渗透仪) (12)八、固结试验(快速法) (13)九、直接剪切试验 (15)十、相对密度试验 (16)十一、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18)十二、无粘性土休止角试验 (19)十三、三轴压缩试验 (20)土力学实验指导书《土力学实验》的目的土力学试验是在学习了土力学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是配合土力学课程的学习而开设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能训练课。

根据教学计划的需要,安排试验内容,以突出实践教学,突出技能训练。

试验课的目的:一、是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提高所学的土力学的理论知识;二、是增强实践操作的技能;三、是结合工程实际,让学生掌握土工试验的全过程和运用实验成果于实际工程的能力。

《土力学实验》的内容及要求土力学实验指导书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规范编写的。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安排下列实验项目。

也可根据实验学时选做。

一、颗粒分析试验[附1-1] 筛分法(一)试验目的测定干土各粒组占该土总质量的百分数,以便了解土粒的组成情况。

供砂类土的分类、判断土的工程性质及建材选料之用。

(二)试验原理土的颗粒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的性质,工程上常依据颗粒组成对土进行分类,粗粒土主要是依据颗粒组成进行分类的,细粒土由于矿物成分、颗粒形状及胶体含量等因素,则不能单以颗粒组成进行分类,而要借助于塑性图或塑性指数进行分类。

颗粒分析试验可分为筛析法和密度计法,对于粒径大于0.075mm的土粒可用筛析法测定,而对于粒径小于0.075mm的土粒则用密度计法来测定。

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学习分类

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学习分类

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22自由膨胀率试验是以人工制备的松散的干燥的试样在纯水中膨胀稳定后的体积增量与原体积之比测定粘性土试样在无结构情况下的自由膨胀率23膨胀率试验是指试样在有侧限条件下膨胀的增量与初始高度之比值无荷载膨胀率试验无荷载膨胀率试验测定原状试样和击实试样的膨胀率24收缩试验测定细粒土的收缩特性指标:线缩率、体缩率及收缩系数收缩仪原状土和击实粘质土25膨胀力试验指土体吸水膨胀时所产生的内应力平衡法适用于测定原状试样和击实试样在体积保持不变时由于吸水膨胀而产生的最大内应力26静止侧压力系数试验是土体在无侧向变形条件下侧向有效应力与轴向有效应力之比侧压力仪进行排水试验测定侧向有效应力与轴向有效应力计算土的静止侧压力系数饱和的粘质土和砂质土27弹性模量试验是土体在外力作用下应力与弹性应变之比圆柱形试样在侧向应力(32σσ=)加荷-卸荷的方法确定土的弹性变形计算土的弹性模量饱和的粘质土和砂质土28土的变形参数试验土的体积变形模量定义为土体在三向等压力作用下,应力与体积应变之比,土的剪切模量定义为剪应力与剪应变之比三向等压力作用下排水固结测定应力与体积应变的关系曲线饱和的粘质土和砂质土29单轴抗拉强度试验是试样只在轴向拉力作用下达到断裂破坏时的极限正应力对圆柱形或长方体试样逐级施加轴向拉力,使粘质土面波法用于地质条件简单波速快的土层下伏波速慢的土层的场地49原位冻胀量试验现场测定天然条件下土体在冻结过程中沿深度的冻胀量设分层冻胀仪粘质土和砂质土的地基50原位冻土融化压缩试验是在原状冻土层上进行融化压缩试验计算融沉系数及融化压缩系数除漂石以外的其他各类土形成的地层51粗颗粒土的试样制备粒径大于5mm土的质量大于总质量50%的粗粒土将具有代表性的粗颗粒土经过必要的制备程序为各项试验提供试验用料粘质粗颗粒土和无粘性粗颗粒土52粗颗粒土相对密度试验指无粘性土处于最松状态的孔隙比与天然状态或给定孔隙比之差和最松状态孔隙比与最紧孔隙比之差的比值最大干密度试验装置最大粒径为60mm能自由排水的粗颗粒土53粗颗粒土击实试验目的是用标准击实法测定粗颗粒土的含水率与密度的关系,从而确定其最优含水率与相应的最大干密度大型击实仪最大粒径为60mm而且不能自由排水的粗颗粒土54粗颗粒土的渗透及渗透变形试验测定粗颗粒土在渗流水通过时试样的渗透系数和细颗粒随渗流逐渐流失的临界坡降-管涌及土体整体浮动时的破坏坡降流土杠杆式固结仪扰动的粗颗粒土试样和原状粗颗粒土试样55反滤料试验目的是用以确定在渗透水流作用下被保护土的反滤层土样的合理级配/无粘性土样56粗颗粒土固结试验测定粗颗粒土变形和压力或孔隙比与压力的关系变形与时间的关系以便计算土的压缩系数压缩固结仪最大粒径为60mm的粗颗粒土(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休止角仪的仪器校准标准与方法

休止角仪的仪器校准标准与方法

休止角仪的仪器校准标准与方法休止角仪又称天然坡度仪、 天然坡角仪。

休止角是无粘性土在松散状 态堆积时,其坡面与水平面所形成的最大倾角。

休止角 α 按下式计 算:式中 α 为无粘性土的休止角,° ;H 为试样堆积圆锥高度,cm; D 为圆 锥底面直径,cm。

影响休止角测量结果的设备因素,主要有竖直标尺的刻度与标称 值的误差,竖直标尺的倾角。

由于 SI,237 一 1999 土工试验规程列 有圆盘直径,所以,应视作一项要求。

实际上,只要圆盘直径不是显 著地小于标称直径,就不会对试验结果构成实质性影响。

但是,如果 竖直标尺标注的是休止角的值, 那么, 圆盘直径与其标称直径的差值 就应有所限制。

此外,由于竖直标尺的存在,计算休止角时,应考虑 竖直标尺直径的影响。

仪器校准标准 休止角仪如图 1 所示。

由于休止角仪的竖直标尺影响了无粘性土的堆积高度,所以,应 考虑竖直标尺直径对休止角测量结果的影响,于是式中 h 为试样堆积高度, cm; d1 为圆盘上底直径, cm; d2 为竖直标 尺直径,cm。

就休止角仪而言, 影响休止角测量结果的因素就是其校验的内容。

因此,休止角仪的校验内容包括圆盘直径、竖直标尺直径、竖直标尺 各刻度(高度或休止角的值)、竖直标尺的倾角等。

仪器合格标准 影响休止角测量结果的因素可分为设备因素(因休止角仪有关指 标与其标称值存在误差)和进行休止角测量时,竖直标尺读数存在误差。

SI,237 一 1999 土工试验规程规定,无粘性土休止角测量结果,是 采用 2 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以整数(“)表示。

换言之,休止角的测 量结果不确定度应不大于 0.50° ,单次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应不大于 0.71° 。

休止角仪的竖直标尺最小分度一般为 0.5~1mm(或 0.5° ~1° )。

休止角仪的仪器校准 圆盘及竖直标尺的直径校验采用百分卡尺:量程为 0~300 mm, 分度值为 0.1mm;竖直标尺刻度校验采用深度卡尺:量程为 0~ 200mm,分度值为 0.1mm;竖直标尺倾角校验采用分度为 1° 的量角 器。

水文测井工作规范下载

水文测井工作规范下载

水文测井工作规范下载篇一:水文地质方面的规范水文地质方面的规范标准DL/T 5034-2006 火力发电厂供水水文地质勘测技术规范SL 373-2007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范TB10049-2004《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CJJ 16-1988 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EJ/T 1194-2005 地浸砂岩型铀矿水文地质勘查规范GB50027-2001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 12719-1991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DZ-T0047-1993_水文水井钻机技术条件DZ/T0181-1997 水文测井工作规范HG/T 20578-1995 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规程HG/T 21587-1995 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整理标准CJJ 16-1988 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CJJ16-88CJJ 56-1994 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CJJ 57-1994 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57-94CJJ 61-1994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94CJJ/T 76-1998 城市地下水动态观测规程CJJ/T76-98GB 50021-1994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GB 50218-1994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 50307-1999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T 50266-1999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J 27-1988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J27-88GBJ 112-1987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 123-1988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J123-88GBJ 145-1990 土的分类标准JGJ 69-1990 PY型预钻式旁压试验规程JGJ69-90JGJ 72-1990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90 JGJ 83-1991 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GJ83-91 JGJ 84-1992 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术语标准JGJ84-92 JGJ 87-1992 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JGJ 89-1992 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JGJ/T 8-1997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GB/T 18507-2001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GB/T 18508-2001 城镇土地估价规程GB 50021-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7-2001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 50324-2001 冻土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 299-2004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 SL 299-2004SL 286-2003 地下水超采区评价导则 SL 286-2003SL 245-1999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观测规程 SL 245-1999SD 128-1987 土工试验规程(第三册)DL/T 5034-1994 火力发电厂供水水文地质勘测技术规范DL/T 5074-1997 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DL/T 5096-1999 电力工程地质钻探技术规定DL/T 5102-1999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规程DL/T 5104-1999 火力发电厂工程地质测绘技术规定DL/T 5109-1999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地质规程DL/T 5125-2001 水电水利岩土工程施工及岩体测试造孔规程SL 326-2005 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DZ/T 0223-2002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程DZ/T 0227-2002 滑坡、崩塌监测测量规范DGJ 08-37-2002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附条文说明)(附图A、B、C、D)CJJ 61-2003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CECS 34-1991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遥感技术规程CECS 99-1998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附条文说明)DBJ 08-37-1994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 08-72-1998 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附条文说明)DLJ 206-198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物探规程 (电法勘探部分、地震勘测部分、测井部分) DZ 44-1986 城镇及工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DZ/T 0017-1991 工程地质钻探规程JG/T 5061.7-1995 黄土取土器JTJ 269-1996 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附条文说明)JTJ/T 320-1996 疏浚岩土分类标准(附条文说明)SDJ 24-1988 火力发电厂工程地质勘测技术规程SL 237-20001-1999 土的工程分类(附条文说明)SL 237-20002-1999 土样和试样制备(附条文说明)SL 237-20003-1999 含水率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04-1999 密度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05-1999 比重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06-1999 颗粒分析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07-1999 界限含水率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08-1999 湿化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09-1999 毛管水上升高度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10-1999 相对密度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11-1999 击实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12-1999 承载比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13-1999 回弹模量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14-1999 渗透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15-1999 固结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16-1999 黄土湿陷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17-1999 三轴压缩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18-1999 一个试样多级加荷三轴压缩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19-1999 孔隙水压力消散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20-1999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21-1999 直接剪切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22-1999 排水反复直接剪切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23-1999 无粘性土休止角试验SL 237-20024-1999 自由膨胀率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25-1999 膨胀率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26-1999 收缩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27-1999 膨胀力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28-1999 静止侧压力系数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29-1999 弹性模量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30-1999 土的变形参数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31-1999 单轴抗拉强度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32-1999 振动三轴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33-1999 共振柱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34-1999 冻土含水率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35-1999 冻土密度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36-1999 冻结温度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37-1999 冻土导热系数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38-1999 未冻含水率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39-1999 冻胀量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40-1999 冻土融化压缩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41-1999 原位密度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42-1999 原位渗透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43-1999 原位直剪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44-1999 十字板剪切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45-1999 标准贯入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46-1999 静力触探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47-1999 动力触探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48-1999 旁压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49-1999 载荷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50-1999 波速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51-1999 原位冻胀量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52-1999 原位冻土融化压缩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53-1999 粗颗粒土的试样制备(附条文说明)SL 237-20054-1999 粗颗粒土相对密度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55-1999 粗颗粒土击实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56-1999 粗颗粒土的渗透及渗透变形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57-1999 反滤料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58-1999 粗颗粒土固结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59-1999 粗颗粒土直接剪切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60-1999 粗颗粒土三轴压缩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61-1999 化学分析试样风干含水率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62-1999 酸碱度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63-1999 易溶盐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64-1999 中溶盐石膏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65-1999 难溶盐碳酸钙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66-1999 有机质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67-1999 游离氧化铁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68-1999 阳离子交换量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69-1999 土的矿物组成试验(附条文说明)SLJ 7-198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物探规程 (电法勘探部分、地震勘测部分、测井部分) SYJ 58-1989 静力触探技术规定(含条文说明)TB 10014-1998 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TB 10017-1999 铁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TB 10042-1995 铁路工程地质膨胀土勘测规则TB 10055-1998 铁路工程地质黄土地区勘测规则YBJ 31-1986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YBJ 42-1992 土工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TBJ 37-1993 静力触探技术规则TD/T 1004-2003 农用地分等规程YB/T 9009-1998 岩土工程勘察结果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标准YB/T 9033-1998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和供水管井工程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标准(附条文说明) YS 5205-2000 岩土工程现场描述规程(附条文说明)YS 5206-2000 工程地质测绘规程(附条文说明)YS 5207-2000 天然建筑材料勘探规程(附条文说明)YS 5208-2000 钻探、井、槽探操作规程(附条文说明)YS 5213-2000 标准贯入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YS 5214-2000 注水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YS 5215-2000 抽水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YS 5216-2000 压水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YS 5218-2000 岩土静力载荷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YS 5219-2000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YS 5220-2000 十字板剪切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YS 5221-2000 现场直剪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YS 5222-2000 动力机器基础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程(附条文说明)YS 5223-2000 静力触探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YS 5224-2000 旁压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YSJ 225-1992 土工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YB 9010-1998 岩土工程验收和质量评定标准(附条文说明)YS 5227-1995 湿陷性土起始压力测试规程(附条文说明)JGJ/T 143-2004 多道瞬态面波勘察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YS 5229-1996 岩土工程监测规范YS 5230-1996 边坡工程勘察规范(附条文说明)DL/T 5074-2006 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DL/T 5034-2006 电力工程水文地质勘测技术规程SY/T 0049-2006 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规划设计规范HG/T 20691-2006 高压喷射注浆施工操作技术规程HG/T 20693-2006 岩土体现场直剪试验规程设计规定HG/T 20694-2006 振动沉管灌注低强度混凝土桩施工技术规程CECS 55-1993 孔隙水压力测试规程DBJ 08-1972-1998 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附条文说明)DL/T 5385-2007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施工监理规范TD/T 1009-2007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技术规范DZ/T 0218-2006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 0219-2006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 0220-2006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 0221-2006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 0222-2006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规范JGJ 8-2007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附条文说明)篇二:DZT 0148-9水文地质钻探规程Word 文档GWI技术要求系列总则中国地质调查局2006 年3 月11 适用范围及有关说明1.1 本技术要求系列的适用范围本技术要求系列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实施项目《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以下简称“项目”)专门制定,是适用于项目所有工作内容的统一技术要求体系。

测绘工作流程汇总

测绘工作流程汇总

测绘工作流程汇总测绘工作流程汇总大地测量与海洋测绘一、坐标转换:1收集、整理转换区域内重合点成果(三维坐标)2分析、选取用于计算坐标转换参数的重合点。

3确定坐标转换参数计算方法与坐标转换模型。

4转换前坐标形式的转换:采用四参数---同一投影带的高斯平面坐标;采用七参数---空间直角坐标。

5初步计算转换参数。

6分析转换残差,剔除粗差。

7重新计算参数并评估参数精度。

8转换二、似大地水准面计算流程1完成高程异常控制点GPS测量数据处理。

2完成高程异常控制点水准测量数据处理。

3计算高程异常。

4收集重力资料与数字高程模型资料,并按格网平均重力异常计算要求对数据经行整理。

5可采用地形均衡重力归算等方法完成重力点的重力归算与格网平均重力异常计算。

6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参考重力场模型,采用移去恢复技术,完成重力似大地水准面计算7采用融合技术消除或消弱高程异常控制点与对应的重力似大地水准面的不符值,完成与国家高程系统一致的似大地水准面计算。

三、水下地形测量基本实施过程1准备工作:包括资料收集、设备监测和调试、测线设计、多波束校准、动吃水的测定等。

2测量过程:包括水深测量、潮汐测量、声速测量等。

3数据处理:包括多波束数据处理、水深改正、质量控制、归位计算等。

4质量评估:利用主检比对等对水下地形测量成果进行质量评估。

5图形绘制:对测点平面坐标、水深进行转换,获得图形绘制要求的坐标系系统和垂直基准下的成果,用于水下地形图绘制;根据比例尺设计图幅、进行水下地形图绘制。

6成果提交:资料整理、汇编和提交。

四、海图制作----海图总体设计1海图图幅设计:根据制图区域范围,确定海图图幅规格、图幅数量和对海图的分幅,以及确定每一幅海图的标题、图号及图面配置。

图面配置一般包括标题内容和位置、各种图表、说明文字以及方位圈配置的位置等。

2确定海图的数学基础:主要包括海图比例尺、投影、坐标系统及深度、高程基准。

3构思海图内容及表示方法:包括海图内容的选择,确定地理要素的制图综合原则和指标、设计和选择表示方法,确定地名的采用原则四、海图制作----海图制作流程1编辑准备阶段:即海图总体设计;2数据输入阶段:将所使用的图形、数字、文字输入计算机的过程。

常用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常用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常用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第一节概述 (1)一、无粘性土坡稳定分析 (1)二、粘性土坡的稳定分析 (1)三、边坡稳定分析的总应力法和有效应力法 (1)四、土坡稳定分析讨论 (1)第二节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 (1)一、基本概念 (1)二、基本规律与基本原理 (2)(一)土坡失稳原因分析 (2)(二)无粘性土坡稳定性分析 (3)(三)粘性土坡稳定性分析 (3)(四)边坡稳定分析的总应力法和有效应力法 (7)(五)土坡稳定分析的几个问题讨论 (8)三、基本方法 (9)(一)确定最危险滑动面圆心的方法 (9)(二)复合滑动面土坡稳定分析方法 (9)常用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土坡就是具有倾斜坡面的土体。

土坡有天然土坡,也有人工土坡。

天然土坡是由于地质作用自然形成的土坡,如山坡、江河的岸坡等;人工土坡是经过人工挖、填的土工建筑物,如基坑、渠道、土坝、路堤等的边坡。

本章主要学习目前常用的边坡稳定分析方法,学习要点也是与土的抗剪强度有关的问题。

第一节概述学习土坡的类型及常见的滑坡现象。

一、无粘性土坡稳定分析学习两种情况下(全干或全淹没情况、有渗透情况)无粘性土坡稳定分析方法。

要求掌握无粘性土坡稳定安全系数的定义及推导过程,坡面有顺坡渗流作用下与全干或全淹没情况相比无粘性土土坡的稳定安全系数有何联系。

二、粘性土坡的稳定分析学习其整体圆弧法、瑞典条分法、毕肖甫法、普遍条分法、有限元法等方法在粘性土稳定分析中的应用。

要求掌握圆弧法进行土坡稳定分析及几种特殊条件下土坡稳定分析计算。

三、边坡稳定分析的总应力法和有效应力法学习稳定渗流期、施工期、地震期边坡稳定分析方法。

四、土坡稳定分析讨论学习讨论三个问题:土坡稳定分析中计算方法问题、强度指标的选用问题和容许安全系数问题。

第二节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一、基本概念1.天然土坡(naturalsoilslope):由长期自然地质营力作用形成的土坡,称为天然土坡。

2.人工土坡(artificialsoilslope):人工挖方或填方形成的土坡,称为人工土坡。

土力学重点复习一

土力学重点复习一

土力学重点复习一1什么是土的颗粒级配?土粒的大小及其组成情况,通常以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各粒组占土粒总量的百分数)来表示,称为土的颗粒级配(粒度成分)。

是怎样生成的?有何工程特点?什么是土的结构单粒结构蜂窝结构絮状结1.根据土的颗粒级配曲线,当颗粒级配曲线较较平缓时表示土的级配良好。

2.工程中常把C U>10的土称为级配良好的土,把C U<5的土称为级配均匀的土,其中评价指标叫不均匀系数。

5.不均匀系数Cu、曲率系数Cc 的表达式为Cu=d60/ d10、Cc=d230 / (d60×d10 )。

6. 砂类土样级配曲线能同时满足Cu ≧5 及Cc = 1~3的土才能称为级配良好的土。

土与其它连续固体介质相区别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它的:散粒性和多相性。

7粒大小及级配,通常用颗粒级配曲线表示,土的颗粒级配曲线越平缓,则表示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良好。

9.若甲、乙两种土的不均匀系数相同,则两种土的限定粒径与有效粒径之比相同。

d s什么是塑限、液限和缩限?什么是液性指数、塑性指数?液限w L:液限定义为流动状态与塑性状态之间的界限含水量。

塑限w p: 塑限定义为土样从塑性进入半坚硬状态的界限含水量。

缩限w s: 缩限是土样从半坚硬进入坚硬状态的界限含水量。

指数I P 定义为土样的液限和塑限之差:I P= w L-w P土的灵敏度和触变性土的灵敏度定义为原状土强度与扰动土强度之比,即: S t= 原状土强度/扰动土强度。

土的强度通常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测定,土的灵敏度愈高,其结构性愈强,受扰动后土的强度降低就愈多。

所以在基础施工中应注意保护基槽,尽量减少土结构的扰动。

影响土压实性的主要因素什么?含水量、击实能量、土的颗粒级配、试验条件。

什么是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在一定的压实能量下使土最容易压实,并能达到op表示;相对应的干密度叫最大dmax表示。

影响土击实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含水量、土类及级配、击实功能、毛细管压力以及孔隙压力等,其中前三种影响因素是最主要的。

关于无黏性土休止角试验及数据分析

关于无黏性土休止角试验及数据分析

关于无黏性土休止角试验及数据分析摘要:休止角是无粘性土在松散状态堆积时其坡面与水平面所形成的最大倾角。

颗粒的休止角是指松堆积时料堆的圆锥斜面与水平面所夹的角。

它反映了颗粒摩擦力或颗粒群流动性的大小程度。

砂土的天然休止角对土堆设计、基坑设计和边坡稳定性研判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无黏性土休止角曲线一、休止角概述《土力学》第二版,P256。

当稳定安全系数K=1时,此时抗滑力等于滑动力,土坡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相应的坡角就等于无粘性土的内摩擦角,特称之为自然休止角。

也就是说无粘性土边坡的自然休止角=内摩擦角。

无粘性土一般指碎石(类)土和砂(类)土。

这两大类土中一般粘粒含量甚少,呈单粒结构,不具有可塑性。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按粒径大小,无粘性土分为碎石土(粒径2mm的土粒含量>50%)和砂土(粒径2mm的土粒含量50%,粒径>0.075mm的土粒含量>50%),此次分析主要讨论砂土中粉砂到中砂粒组。

二、无黏性土休止角试验简述无黏性土休止角在土工试验室中使用休止角测定仪(见图),其中圆盘直径为10cm(适用于粒径小于2mm的无黏性土)及20cm(适用于粒径小于5mm的无黏性土)。

试验要求使用风干土样,测定水上及水下休止角,试验需进行两次平行测定。

为保证试验数据准确性,试验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取样时采用四分法取样,保证土样完全风干,倾倒试样时保证将圆盘完全覆盖。

2)转动制动盘时,手要保持稳定,读数时保证仪器不晃;3)测定水下休止角时,盛满试样的圆盘一定要慢慢入水,带圆盘完全稳定方可放手;升起圆盘出水时也要慢慢出水。

三、无黏性土休止角数据分析《工程地质手册》第五版P176给出了在不同密度、含水量、孔隙比的砂土的内摩擦角,在实际土工试验中,砂土试验只要求做颗粒分析及休止角试验,经长期反复试验发现,休止角大小与砂土的颗粒级配有相关,因此抽取188个试验样本,对砂土样中<0.075的粒径百分含量与休止角(水上、水下)大小以及水上、水下休止角在直角坐标系中作相关分析散点图(图中标注经验关系、相关系数),见图2和图3.四结语根据上述的相关分析,结论如下:1)由相关分析散点图可见:水上、水下休止角与<0.075级配的百分含量呈线性相关,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先行规范标准目录

先行规范标准目录

工程勘察与岩土工程综合DL/T 5006-2007 水电水利工程岩体观测规程DL/T 5336-2006 水电水利工程水库区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程DL/T 5337-2006 水电水利工程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程DL/T 5357-2006 水电水利工程岩土化学分析试验规程DL/T 5367-2007 水电水利工程岩体应力测试规程DL/T 5368-2007 水电水利工程岩石试验规程DZ/T 0270-2014 地下水监测井建设规范GB/T 12745-2007 土工试验仪器触探仪GB/T 12746-2007 土工试验仪器贯入仪GB/T 15406-2007 岩土工程仪器基本参数及通用技术条件GB/T 21029-2007 岩土工程仪器系列型谱GB/T 21440.1-2008 大坝监测仪器沉降仪第1部分:水管式沉降仪GB/T 21440.2-2008 大坝监测仪器沉降仪第2部分:电磁式沉降仪GB/T 21440.3-2008 大坝监测仪器沉降仪第3部分:液压式沉降仪GB/T 24105-2009 岩土工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条件及方法GB/T 24106-2009 岩土工程仪器术语及符号GB/T 24107.1-2009 土工试验仪器三轴仪第1部分:应变控制式三轴仪 GB/T 24108-2009 岩土工程仪器可靠性技术要求GB/T 32747-2016 岩土工程仪器安全要求GB/T 33112-2016 岩土工程原型观测专用仪器校验方法GB/T 3408.1-2008 大坝监测仪器应变计第1部分:差动电阻式应变计 GB/T 3408.2-2008 大坝监测仪器应变计第2部分:振弦式应变计GB/T 3409.1-2008 大坝监测仪器钢筋计第1部分:差动电阻式钢筋计GB/T 3410.1-2008 大坝监测仪器测缝计第1部分:差动电阻式测缝计 GB/T 3410.2-2008 大坝监测仪器测缝计第2部分:振弦式测缝计GB/T 4935.2-2009 土工试验仪器固结仪第2部分:气压式固结仪HG/T 20707-2014 化工行业岩土工程勘察成果质量检查与评定标准YS 5202-2004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规范ZBBZH/GJ 27 工程勘察规范CECS 238-2008 工程地质测绘标准(附条文说明)GB 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附条文说明)YB 9008-1998 工程测量成果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标准YS 5228-1995 工程测量作业规程YSJ 415-1993 有色金属矿山井巷工程测量规程(附条文说明) ZBBZH/GJ 28 测量规范GB/T 50587-2010 水库调度设计规范GB/T 50663-2011 核电厂工程水文技术规范SD 121-1984 水文缆道测验规范水利SL 183-2005 地下水监测规范(附条文说明)SL 276-2002 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装备标准 SL 276-2002 SL 337-2006 声学多普勒流量测验规范(附条文说明)SL 338-2006 水文测船测验规范(附条文说明)SL 339-2006 水库水文泥沙观测规范(附条文说明)SL 360-2006 地下水监测站建设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SL 367-2006 城市综合用水量标准SL 383-2007 河道演变勘测调查规范(附条文说明)SL 384-2007 水位观测平台技术标准CECS 239-2008 岩石与岩体鉴定和描述标准(附条文说明)CECS 240-2008 工程地质钻探标准(附条文说明)CECS 241-2008 工程建设水文地质勘察标准(附条文说明)CECS 99-1998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附条文说明)DB33/T 1065-2009 工程建设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 08-1972-1998 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附条文说明) DBJ 08-72-1998 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附条文说明)DGJ 08-2007-2006 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程DGJ 08-37-2002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附条文说明)(附图A、B、C、D) DL/T 5034-2006 电力工程水文地质勘测技术规程DL/T 5096-2008 电力工程钻探技术规程DL/T 5385-2007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施工监理规范DZ/T 0017-1991 工程地质钻探规程DZ/T 0218-2006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 0219-2006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 0220-2006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 0221-2006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 0222-2006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规范DZ/T 0223-2002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程DZ/T 0227-2002 滑坡、崩塌监测测量规范DZ/T 0283-2015 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规范DZ/T 0286-2015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 0306-2017 城市地质调查规范GB/T 18507-2014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GB/T 18508-2014 城镇土地估价规程GB/T 22385-2008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验收规范GB 30736-2014 围填海工程填充物质成分限值GB/T 32864-2016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GB/T 34968-2017 地下水超采区评价导则GB 50021-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GB 50027-2001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T 50145-2007 土的工程分类标准(附条文说明)GB/T 50480-2008 冶金工业岩土勘察原位测试规范GB 50547-2010 尾矿堆积坝岩土工程技术规范GB 50615-2010 冶金工业水文地质勘察规范HG/T 20578-2013 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规程HG/T 20693-2006 岩土体现场直剪试验规程设计规定HG/T 20694-2006 振动沉管灌注低强度混凝土桩施工技术规程 JTJ/T 320-1996 疏浚岩土分类标准(附条文说明)SL 237-043-1999 原位直剪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047-1999 动力触探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01-1999 土的工程分类(附条文说明)SL 237-20002-1999 土样和试样制备(附条文说明)SL 237-20003-1999 含水率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04-1999 密度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05-1999 比重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06-1999 颗粒分析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07-1999 界限含水率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09-1999 毛管水上升高度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10-1999 相对密度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11-1999 击实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12-1999 承载比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14-1999 渗透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15-1999 固结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16-1999 黄土湿陷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17-1999 三轴压缩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18-1999 一个试样多级加荷三轴压缩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19-1999 孔隙水压力消散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20-1999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21-1999 直接剪切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22-1999 排水反复直接剪切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23-1999 无粘性土休止角试验SL 237-20024-1999 自由膨胀率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25-1999 膨胀率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26-1999 收缩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27-1999 膨胀力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28-1999 静止侧压力系数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29-1999 弹性模量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30-1999 土的变形参数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31-1999 单轴抗拉强度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32-1999 振动三轴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34-1999 冻土含水率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35-1999 冻土密度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36-1999 冻结温度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37-1999 冻土导热系数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38-1999 未冻含水率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39-1999 冻胀量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40-1999 冻土融化压缩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41-1999 原位密度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42-1999 原位渗透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44-1999 十字板剪切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45-1999 标准贯入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46-1999 静力触探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48-1999 旁压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49-1999 载荷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50-1999 波速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51-1999 原位冻胀量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52-1999 原位冻土融化压缩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53-1999 粗颗粒土的试样制备(附条文说明)SL 237-20054-1999 粗颗粒土相对密度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55-1999 粗颗粒土击实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56-1999 粗颗粒土的渗透及渗透变形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57-1999 反滤料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58-1999 粗颗粒土固结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59-1999 粗颗粒土直接剪切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60-1999 粗颗粒土三轴压缩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61-1999 化学分析试样风干含水率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62-1999 酸碱度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63-1999 易溶盐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64-1999 中溶盐石膏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65-1999 难溶盐碳酸钙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66-1999 有机质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67-1999 游离氧化铁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68-1999 阳离子交换量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69-1999 土的矿物组成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45-1999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观测规程 SL 245-1999SL 286-2003 地下水超采区评价导则SL 299-2004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SL 326-2005 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附条文说明)SY/T 0049-2006 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规划设计规范SZDB/Z 155-2015 河道管养技术标准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TB 10017-1999 铁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TB 10027-2012 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 10049-2014 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范TD/T 1004-2003 农用地分等规程TD/T 1009-2007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技术规范YB/T 9009-1998 岩土工程勘察结果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标准YB 9010-1998 岩土工程验收和质量评定标准(附条文说明)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和供水管井工程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标准(附条文说明) YS 5206-2000 工程地质测绘规程(附条文说明)YS 5207-2000 天然建筑材料勘探规程(附条文说明)YS 5214-2000 注水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YS 5215-2000 抽水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YS 5216-2000 压水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YS 5219-2000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YS 5220-2000 十字板剪切试验规程YS 5221-2000 现场直剪试验规程YS 5223-2000 静力触探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YS 5224-2000 旁压试验规程YS 5229-1996 岩土工程监测规范YS 5230-1996 边坡工程勘察规范(附条文说明)DZ/T 0064.28-1993 地下水质检验方法离子色谱法测定钾、钠、锂和铵 DZ/T 0070-2016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技术规程DZ/T 0190-2015 区域环境地质勘查遥感技术规定DZ/T 0284-2015 地质灾害排查规范DZ/T 0296-2016 地质环境遥感监测技术要求1:250000DZ/T 0299-2017 页岩气调查地震资料采集与处理技术规程TD/T 1010-2015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规程YB/T 9027-1994 地下管线电磁法探测规程。

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学习分类

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学习分类

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参数21 无粘性土休止角试验无粘性土在松散状态堆积时其坡面与水平面所形成的最大倾角休止角测定仪测定无粘性土在风干状态下或水下状态的休止角22 自由膨胀率试验是以人工制备的松散的干燥的试样在纯水中膨胀稳定后的体积增量与原体积之比测定粘性土试样在无结构情况下的自由膨胀率23 膨胀率试验是指试样在有侧限条件下膨胀的增量与初始高度之比值无荷载膨胀率试验无荷载膨胀率试验测定原状试样和击实试样的膨胀率24 收缩试验测定细粒土的收缩特性指标:线缩率、体缩率及收缩系数收缩仪原状土和击实粘质土25 膨胀力试验指土体吸水膨胀时所产生的内应力平衡法适用于测定原状试样和击实试样在体积保持不变时由于吸水膨胀而产生的最大内应力26 静止侧压力系数试验是土体在无侧向变形条件下侧向有效应力与轴向有效应力之比侧压力仪进行排水试验测定侧向有效应力与轴向有效应力计算土的静止侧压力系数饱和的粘质土和砂质土27 弹性模量试验是土体在外力作用下应力与弹性应变之比圆柱形试样在侧向应力(32σσ=)加荷-卸荷的方法确定土的弹性变形计算土的弹性模量饱和的粘质土和砂质土28 土的变形参数试验土的体积变形模量定义为土体在三向等压力作用下,应力与体积应变之比,土的剪切模量定义为剪应三向等压力作用下排水固结测定应力与体积应变的关系饱和的粘质土和砂质土48 波速试验依据弹性波在岩土体内的传播理论测定剪切波和压缩波在地层中的传播时间,根据已知的相应传播距离,计算出地层中波的传播速度,间接推导出岩土体在小应变条件下的动力参数跨孔法常用于多层体系地层中单孔波速法常用于地层软硬变化大和层次较少或岩基上为覆盖层的地层中面波法用于地质条件简单波速快的土层下伏波速慢的土层的场地49 原位冻胀量试验现场测定天然条件下土体在冻结过程中沿深度的冻胀量设分层冻胀仪粘质土和砂质土的地基50 原位冻土融化压缩试验是在原状冻土层上进行融化压缩试验计算融沉系数及融化压缩系数除漂石以外的其他各类土形成的地层51 粗颗粒土的试样制备粒径大于5mm土的质量大于总质量50%的粗粒土将具有代表性的粗颗粒土经过必要的制备程序为各项试验提供试验用料粘质粗颗粒土和无粘性粗颗粒土52 粗颗粒土相对密度试验指无粘性土处于最松状态的孔隙比与天然状态或给定孔隙比之差和最松状态孔隙比与最紧孔隙比之差的比值最大干密度试验装置最大粒径为60mm能自由排水的粗颗粒土53 粗颗粒土击实试验目的是用标准击实法测定粗颗粒土的含水率与密度的关系,从而确定其最优含水率与相应的最大干密度大型击实仪最大粒径为60mm而且不能自由排水的粗颗粒土54 粗颗粒土的渗透及渗透变形试验测定粗颗粒土在渗流水通过时试样的渗透系数和细颗粒随渗流逐渐流失的临界坡降-管涌及土体整体浮动时的破坏坡降流土杠杆式固结仪扰动的粗颗粒土试样和原状粗颗粒土试样63 难溶盐碳酸钙试验土中难溶盐系指钙镁的碳酸盐类目的是测定难溶的碳酸盐类在土中的含量较准确时宜用简易碱吸收容量;而气量法适于大批试样的粗略测定64 有机质试验土的有机质系以碳氮氢氧为主体还有少量的硫磷以及金属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的通称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其中的有机碳有机含量不超过15%的土65 游离氧化铁试验用于测定土中游离氧化铁的总量和无定形游离氧化铁的含量/ 各种土类66 阳离子交换量试验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土中所能交换吸附的阳离子总数氯化钡缓冲液法测定土中阳离子交换总量非盐渍化的各种土类67 土的矿物组成试验土的矿物组成主要指土中的粘土矿物及伴存矿物的类型和数量X射线衍射分析各种土类。

土力学击实试验报告-23页精选文档

土力学击实试验报告-23页精选文档

土力学击实试验报告土力学试验报告密度试验一、试验目的土的密度反映了土体结构的松紧程度,是计算土的自重应力、干密度、孔隙比等指标的重要依据,也是挡土墙土压力计算、土坡稳定性验算、地基承载力和沉降估算以及路基面施工填土压实度控制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试验方法及原理环刀法就是采用一定体积环刀切取土样并称土质量的方法,环刀内土的质量与环刀体积之比即为土的密度。

环刀法操作简便且准确,在室内和野外均普遍采用,但环刀法只适用于测定不含砾石颗粒的细粒土的密度。

三、仪器设备1、环刀:内径61.8mm,高20mm。

2、天平:称重500g,最小分度值0.1g;称重200g,最小分度值0.01g。

3、其他:切土刀、钢丝锯、圆玻璃片、凡士林等。

四、试验步骤1、按工程需要取原状土样,其直径和高度应大于环刀的尺寸,整平两端放在圆玻璃片上;2、在环刀的内壁涂一层凡士林,将环刀的刀刃向下放在土样上面,用切土刀把环刀完全压入土内,使保持天然状态的土样填满环刀内;3、用切土刀削去环刀外侧的土、刮平上下面后,再用擦布把环刀外侧擦净;4、在天平上称量环刀加土的总质量,准确至0.01g。

五、试验数据处理试验记录及计算表试验者:两次计算的密度差值为0.012 g/cm3 表格中数据计算用到的公式:湿密度??mV1.9481?0.362?1.430(g/cm)3干密度?d?1??六、回答问题1、土的密度有几种测试方法?答:土的密度测定方法有环刀法、蜡封法、灌水法和灌砂法。

2、环刀法测定哪些土的密度?答:环刀法适用于测定不含砾石颗粒的细粒土的密度。

比重试验一、试验目的土粒的比重是土的基本物理性质之一,是计算孔隙比、孔隙率、饱和度等重要依据,也是评价土的主要指标。

土粒的比重主要取决于土的矿物成分,不同土的比重变化幅度不大。

但土的比重对于了解土的性质很重要,通过本实验了解测量土比重的基本方法。

二、试验方法及原理比重瓶法的原理为由称好质量的干土放入盛满水的比重瓶的前后质量差异,来计算土粒的体积,从而进一步计算出土粒比重。

土力学考试题

土力学考试题

一、名词解说1.最优含水量:在必定的压实能量下使土最简单压实,并能达到最大干密度时的含水量2.附带应力:由外荷(静的或动的)惹起的土中应力3.地基临塑荷载:指基础边沿地基中刚要出现塑性区时基底单位面积上所肩负的荷载,它相当于地基从压缩阶段过渡到剪切阶段时的界线荷载,即 P-S 曲线上 a 点所对应的荷载,称为地基临塑荷载。

4.液限:取质量 76g、锥角为 30 度的液限仪锥尖入土深度为 17mm 对应的含水量为液限。

5.土的触变性:黏性土的结构遇到扰动后 ,以致强度降低 ,但跟着静置时间增添 ,土粒、离子、水分子之间又构成新的均衡系统 ,土的强度渐渐恢复 ,这类性质称为土的触变性6.固结度: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失部分对开端孔隙水压力的比值。

7.基底附带压力:是指惹起地基附带应力和变形的那部分基地压力,在数值上等于基地压力减去基底标高处原有的土中自重应力。

8.流网:是由流线和等势线所构成的曲线正交网格。

9.土的不均匀系数:反应土颗粒粒径散布均匀性的系数。

定义为限制粒径 (d60)与有效粒径 (d10)之比值。

10.简单土坡:11.管涌:在浸透水流作用下,土中的细颗粒在粗颗粒形成的孔隙中挪动,以致流失;随着土的孔隙不停增大,浸透流速不停增添,较粗的颗粒也接踵被水流带走,最后以致土体内形成贯穿的渗流管道12.土的敏捷度:原状土样的单轴抗压强度(或称无侧限抗压强度)与重塑土样的单轴抗压强度的比值。

13.流土:在渗流作用下,土体处于浮动或流动状态的现象。

对黏土表现为较大土块的浮动,对无黏性土呈砂粒跳动和砂沸。

14.自然休止角:修筑铁路、公路的路堤和路堑时 ,同意的边坡倾角最大值叫土是岩石经过风化后在不同条件下形成的自然历史的产物比表面积:单位质量土颗粒所拥有的总表面积土是岩石经过风化后在不同条件下形成的自然历史的产物颗粒级配——各粒组的相对含量,用质量百分数来表示黏土矿物由硅片和铝片构成的晶胞所组合而成结晶水矿物内部的水联合水吸附在土颗粒表面的水自由水电场引力作用范围以外的水土中冰由自由水冻成,冻胀融陷重力水在重力作用下可在土中自由流动毛细水存在于固气之间在重力与表面张力作用下可在土粒间缝隙中自由挪动自由气体:与大气连通,对土的性质影响不大关闭气体:增添土的弹性;堵塞渗流通道范德华力:颗粒接触点处的分子间引力库仑力:颗粒表面的静电引力或斥力土的含水量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 , 用百分数表示孔隙比土中孔隙体积与固体颗粒体积之比 , 无量纲孔隙率 (孔隙度 )土中孔隙体积与整体积之比, 用百分数表示饱和度土中水的体积与孔隙体积的比值干密度土被完整烘干时的密度 , 等于单位体积内土粒的质量1.最优含水量:2.附带应力:3.地基临塑荷载:4.液限:5.土的触变性6.固结度7.基底附带压力 8.流网 9. 土的不均匀系数 10. 简单土坡 11.管涌 12.土的敏捷度 13.流土 14. 自然休止角二、填空题1. 颗粒级配曲线越陡,不均匀系数越小,粒径级配越均匀。

土工试验强化训练内容

土工试验强化训练内容

土工试验强化训练成绩评定单试验记录表格一、颗粒分析试验筛析法(筛分法)一、回答问题1.筛析法的定义?2.筛析法中振筛时间为几分钟?3.筛析法适用于什么土?4.“粒组”与“粒度成分”有什么区别?5.试样数量的选取根据什么原则?6.试验中有无误差?若有误差,你是如何进行分配的?二、在试验中碰到哪些问题以及对本次试验的意见和建议。

密度计法(比重计法)一、回答问题1.密度计法是依据什么定律进行测定的?2.密度计法一般分为哪几种?3.制备的悬液最终不得超过多少毫升?4.为什么读数后要取出密度计放入盛有纯水的量筒中?二、在试验中碰到哪些问题以及对本次试验的意见和建议。

一、回答问题1.进行室内密度试验时,一般选用环刀直径和高度各为多少?2.测定密度的常用方法有哪几种?3.环刀法适用于什么土类?4.根据实验室测定的土粒密度、土的密度、含水率,如何计算干密度、空隙比、饱和度?5.干密度能够实测吗?二、在试验中碰到哪些问题以及对本次试验的意见和建议。

一、回答问题1.含水率的计算公式?2.烘干法使用的仪器有哪些?3.对于不同的土烘干的时间是否相同?为什么?二、在试验中遇到哪些问题以及对本次试验的意见和建议。

一、回答问题1.比重试验根据什么基本原理来进行试验的?2.试验中为什么土溶液要煮沸或进行抽气?3.根据土粒粒径的不同,土的比重试验可分别采用哪几种方法?4.土中空气如果不排除,所得土粒密度偏大,为什么?5.在测定粘粒含量多的土粒密度时,用蒸馏水测定的结果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二、在试验中遇到哪些问题以及对本次试验的意见和建议。

五、界限含水率试验(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一、回答问题1.什么是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2.界限含水率试验适用于什么土?3.请简述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的全过程?二、在试验中遇到哪些问题以及对本次试验的意见和建议。

一、回答问题1.什么是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二、在试验中碰到哪些问题以及对本次试验的意见和建议。

土力学教案

土力学教案

教案2010 ~ 2011 学年第1 学期学院、系室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系课程名称土力学专业、年级、班级土木专业08级结构1-6主讲教师刘举、李顺群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教案编写说明教案又称课时授课计划,是任课教师的教学实施方案。

任课教师应遵循专业教学计划制订的培养目标,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在熟悉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前编写设计好每门课程每个章、节或主题的全部教学活动。

教案可以按每堂课(指同一主题连续1~4节课)设计编写。

教案编写说明如下:1、编号:按施教的顺序标明序号。

2、教学课型表示所授课程的类型,请在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及其它栏内选择打“√”。

3、题目:标明章、节或主题。

4、教学内容:是授课的核心。

将授课的内容按逻辑层次,有序设计编排,必要时标以“*”、“#”“?”符号分别表示重点、难点或疑点。

5、教学方式、手段既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示教、指导等。

教学媒介指教科书、板书、多媒体、模型、标本、挂图、音像等教学工具。

6、讨论、思考题和作业:提出若干问题以供讨论,或作为课后复习时思考,亦可要求学生作为作业来完成,以供考核之用。

7、参考书目:列出参考书籍、有关资料。

8、日期的填写系指本堂课授课的时间。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教案教师姓名:仲晓梅职称:副教授10年月日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教案教师姓名:李顺群职称:副教授10年月日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教案教师姓名:李顺群职称:副教授10年月日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教案教师姓名:李顺群职称:副教授10年月日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教案教师姓名:李顺群职称:副教授10年月日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教案教师姓名:李顺群职称:副教授10年月日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教案教师姓名:李顺群职称:副教授10年月日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教案教师姓名:李顺群职称:副教授10年月日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教案教师姓名:李顺群职称:副教授10年月日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教案教师姓名:李顺群职称:副教授10年月日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教案教师姓名:李顺群职称:副教授10年月日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教案教师姓名:李顺群职称:副教授10年月日。

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学习分类

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学习分类
力的极限强度
应变式无侧限压缩仪
测定饱和软粘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及灵敏度
19
直接剪切试验
测定土的抗剪强度的一种常用方法
快剪、固结快剪和慢剪
测定细粒上的抗剪强度参数c和
20
排水反复直接剪切试验
用应变控制式直剪仪在慢速排水条件下对试样反复剪切至剪应力达到稳定值,测定土的残余抗剪强度参数
应变控制式反复直剪仪
超固结粘性土及软弱岩石夹层的粘性土
固结试验
测定试样在侧限与轴向排水条件下的变
形和压力或孔隙比和压力的关系,变形和时间的关系
用于测定压缩系数压缩指数回弹指数压缩模量固结系数及原状土的先期固结压力
饱和的粘质土
14
黄土湿陷试验
黄土在一定的压力浸水及渗流长期作用下产生压缩,湿陷及渗透溶滤变形的全过程
单线法(实际荷载法)测定黄土湿陷性指标
黄土泛指典型黄土黄土状土等各种黄土类土
15
三轴压缩试验
测定土的抗剪强度的一种方法它通常用3~4个圆柱形试样分别在不同的恒定周围压力即小主应力 下施加轴向压力即产生主应力差
进行剪切直至破
坏,然后根据摩尔-库仑理论,求得抗剪强度参数
分为三类:
UU
CU
CD
测定细粒土和砂类土的总抗剪强度参数和有效抗剪强度参数
16
一个试样多级加荷三轴压缩试验
一个试样多级施加周围压力和轴向压力进行剪切以测定土的总强度参数c , 和有效强度参数
33
冻土密度试验
冻土单位体积的质量
浮称法
表面无显著孔隙的冻土
联合测定法
用于砂质土和层状网状结构的粘质冻土
环刀法
温度高于-3℃粘质和砂质冻土
充砂法
表面有明显孔隙的冻土

无粘性土休止角试验

无粘性土休止角试验

无粘性土休止角试验(一)试验目的测定无粘性土在风干状态下和在水下状态的休止角。

适用于不含粘粒或粉粒的纯砂土。

(二)试验原理休止角是无粘性土在松散状态堆积时,其天然坡面和水平面所形成的最大坡角。

其数值接近于疏松土样的内摩擦角.(三)试验设备1.休止角测定仪:如附图12-1所示2.其它:勺、水槽等。

(四)试验步骤1.制备土样:取代表性的充分风干试样若干kg。

并选择相应的圆盘.附图12-1 休止角测定仪1-底盘;2-圆盘;3-铁杆;4-制动器;5-水平螺丝2.开始试验:转动制动盘,使圆盘落在底盘中。

用勺小心地沿铁杆四周倾倒试样,勺离试样表面的高度应始终保持在1cm左右,直至圆盘外缘完全盖满为止。

3.测记读数:慢慢转动制动盘,使圆盘平稳升起,直至离开底盘内的试样为止。

读记锥顶与铁杆接触处的刻度(tgαc)。

如果测定水下状态的天然坡角,则将盛满试样的圆盘慢慢地沉入水槽中,当锥体全部淹没水中后,即停止下降,待其充分饱和,直至无气泡上升为止。

然后慢慢转动制动器,使圆盘升起,当锥体露出水面时,测记锥顶与铁杆接触处的刻度(tgα)。

m4.查表求值:将测得的tgαc和tgαm值,在三角函数表中查取休止角.(五)试验注意事项1.必须要取干砂做试验。

2.需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以整数(度)表示。

(六)试验记录(见附表12-1)无粘性土休止角试验记录表附表12-1工程名称中山土样说明风干砂试验者陈炳崇土样编号21~22 试验日期2003。

6.22 校核者黄国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粘性土休止角试验(一)试验目的
测定无粘性土在风干状态下和在水下状态的休
止角。

适用于不含粘粒或粉粒的纯砂土。

(二)试验原理
休止角是无粘性土在松散状态堆积时,其天然
坡面和水平面所形成的最大坡角。

其数值接近于疏
松土样的内摩擦角。

(三)试验设备
1.休止角测定仪:如附图12-1所示
2.其它:勺、水槽等。

(四)试验步骤
1.制备土样:取代表性的充分风干试样若干kg。

并选择相应的圆盘。

附图12-1 休止角测定仪
1-底盘;2-圆盘;3-铁杆;
4-制动器;5-水平螺丝
2.开始试验:转动制动盘,使圆盘落在底盘中。

用勺小心地沿铁杆四周倾倒试样,勺离试样表面的高度应始终保持在1cm左右,直至圆盘外缘完全盖满为止。

3.测记读数:慢慢转动制动盘,使圆盘平稳升起,直至离开底盘内的试样为止。

读记锥顶与铁杆接触处的刻度(tgαc)。

如果测定水下状态的天然坡角,则将盛满试样的圆盘慢慢地沉入水槽中,当锥体全部淹没水中后,即停止下降,待其充分饱和,直至无气泡上升为止。

然后慢慢转动制动器,使圆盘升起,当锥体露出水面时,测记锥顶与铁杆接触处的刻度(tgαm)。

4.查表求值:将测得的tgαc和tgαm值,在三角函数表中查取休止角。

(五)试验注意事项
1.必须要取干砂做试验。

2.需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以整数(度)表示。

(六)试验记录(见附表12-1)
无粘性土休止角试验记录表
附表12-1
工程名称中山土样说明风干砂试验者陈炳崇
土样编号21~22 试验日期2003.6.22 校核者黄国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