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育中切记两个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个“不一致”可以毁掉孩子
孩子从来不是带着问题出生的,可现在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长着长着,问题就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了?
一方面“问题孩子”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我们基本上不关心“问题孩子”是怎么来的,却无一例外地对“问题孩子”横加指责。
其实,该指责的不是有“问题”的孩子,而是“问题孩子”的监护人和老师。因为孩子的监护人(父母亲、祖父母等)以及老师(以下统称教育者),都在普遍性地犯一个错误,那就是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有意无意地走偏了。最严重的当属两个“不一致”了。
所谓两个“不一致”,一个是指某个教育者对不同孩子的评判标准不一致。另一个是指不同的教育者对同一个孩子的同一个问题态度不一致。
先说第一个“不一致”。
事件:
张老师在上课时,甲乙两个同学讲小话。结果,张老师指责甲带坏了乙,罚甲站到教室门外去,而对乙只是告诫他要洁身自好,不要受别人的影响。
显然,张老师在甲乙两个同学讲小话这件事上的评判标准是因学生而异的。原因就是,甲的学习成绩不如乙,也不如乙听话。由于评价标准不同,要求也不一样,这就发生了本例中的故事。
影响:
这件事在张老师看来是很小的事。但是,对甲乙两个学生来讲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1、对甲而言:
首先,是老师的不公平会激起他对老师的反感,甚至是憎恨,所以当甲不得不站到教室门外时,他不会自我反省,反而会拒绝承认自己讲小话有什么不对。因为对乙而言讲小话并不是错误。
其次,俗话说得好:“树有皮,人有脸。”由于受到老师的不公正待遇,被当众责问并被赶出教室,在同学们面前颜面扫地的甲,自尊心、自信心均会受到打击和伤害,进而得出老师看不起自己,故意整人而包庇乙的结论。
在这种情况下,甲会怎么做呢?他会自我反省并改正错误吗?也许会,但是这种概率几乎为零。绝大多数不会!结果是,在以后的日子里甲只会更加肆无忌惮地讲小话,而且频率也会增加,甚至用故意讲小话以刺激老师。因为他需要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
时间长了,甲讲小话就会形成习惯,学习成绩也会进入恶性循环,并被老师视为无可救药的“问题孩子”。
如果此时老师仍然不能正确引导并教育甲,那么,甲很可能变成一个不能公正处事
待人、仇视社会、报复心强、恣意妄为的真正的“问题孩子”。
2、对乙而言:
首先,自己和甲同时犯的同样的错误,而得到的回应却和甲完全是不一样的。所以,乙也不会自我反省,他会认为自己之所以犯这个错误是因为甲的原故,自己并没有什么不对。因为老师不一致的评判标准和处理结果已经明确地告诉了他这一点。
其次,乙知道自己因为学习成绩比甲好,才没有受到与甲同样的处罚。这将让他产生一种心理满足,和甲的颜面扫地相对比,自己是出尽风头,面子大大的。其虚荣心和自尊心都得到膨胀。进而他也不会认为老师对他是爱护,而只会自负地认为是一种放任。他不会感激老师的宽容,也不会尊重老师,因为他知道老师是不讲原则的。
在这种情况下,乙又会怎么做呢?他会和甲一样,继续讲小话,并对日后老师的批评置之不理,甚至反感。这样,乙也将从一个没有问题的学生逐渐演变为一个另类的“问题孩子”。也就是他的问题和甲的不一样,他不是仇视社会,而是傲视社会;不是报复社会,而是玩弄社会;不是恣意妄为,而是蓄意而为,他只不过是一个“一好遮百丑”的假好学生而已。
再说第二个“不一致”。
事件2:
3岁多一点的小BYBY,和爸爸妈妈一起上街。路过一个玩具店时,小BYBY指着一个玩具要爸爸、妈妈买。爸爸、妈妈开始不同意,小BYBY站在那里就不肯走。爸爸、妈妈怎么哄也没有用。无奈之下,妈妈主张买了算了。可爸爸认为不可以由着孩子的性子来,就坚持不买。于是,孩子就缠着妈妈非要买不可。由于爸爸和妈妈的意见不一致,小BYBY害怕得不到玩具,就一屁股坐到地上哭闹起来。妈妈一看孩子在大街上这样又哭又闹太丢面子了,就要买算了。爸爸却认为越是这样越不能买,不然以后还得了。于是,两个大人开始争执,进而演变为争吵。最终的结果是,爸爸拂袖而去,妈妈掏钱买下了小BYBY要买的玩具。
影响:
本来买不买玩具并不是问题。但是,由于家长双方所采取的态度不一致,而导致孩子的心理发生很大变化,甚至是颠覆性的变化。
首先,孩子会由这件事得出一个结论:只要我坚持哭闹,就一定会得到自己想要的。这种心理,是建立在不客观的认知基础上的一种侥幸心理。这种侥幸心理的形成,并不需要长期积累,只需要这一件事就足以在孩子的心性中永久性地建立起来。不幸的是,在这种家庭教育环境下,孩子的这种心理不仅得不到纠正和引导,反而会因为多次重复上演的闹剧而得到巩固和强化。
可是,将来孩子长大成人了,他所面对的人群并非爸爸、妈妈这样的亲人,没有人会愿意为他的哭闹而买单。那么,他会怎么做呢?欺骗,是他的最好选择。也就是变直
接的明面上的“哭闹”为暗地里的“哭闹”,比如消极殆工,比如阳奉阴违等等。
其次,孩子对家长,对教育者的态度的敏锐程度远远超出我们成人,甚至可以说成人是无法想象的。小BYBY明显地感受到了爸爸、妈妈不一致的态度,并很容易就从中找到了突破口。他弃爸爸于不顾,转而纠缠妈妈,并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这又使孩子本能地学会了见利忘义、见风使舵的技俩。
同时,他并不在乎爸爸和妈妈的争吵,也不关心拂袖而去的爸爸是否生气,不高兴,他只在乎自己的目的是否能够达成。而且他通过这件事就会意识到,只要利用妈妈好面子,怕自己再哭闹的这一点,一哭一闹就可以达成自己的目的。为此,其实他也就学会了“胁迫”,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
这样,孩子长大成人后,他会怎么处理自己想要得到而又得不到的事或物呢?先是明目张胆索取,不能如愿转而采取欺骗手段,仍不能如愿即转而采取胁迫手段。
最典型的事例就是恋爱了。当他爱上一个女生,先会积极追求,女生不接受的话,他随即转入利用手段暗攻,如果仍然得不到女生的同意,就可能用自伤或伤害女生的方式逼迫女生同意,如果女生仍然坚持不同意,他极可能自伤或毁伤该女生。
假设,他追求女生,女生也同意了,而他母亲不满意女生的话,他也会使用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办法迫使妈妈不得不同意。
其他的,比如抢劫、强奷、敲诈、诈骗、恐吓等等行为莫不是由此而来。
当然,你可能会说这样推理是不是太绝对了,小孩子懂什么?遗憾地是,恰恰是你太小看小孩子了,正是因为他什么都不懂,没有是非判断标准,也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他才会来者不拒地照单全收所有的信息,而不管这个信息是对的,还是错的;是对他的未来有利的,还是有害的。他只会从当下对他是有利还是有害的角度去接收、理解和储存这些信息。一张白纸才最容易被污染,而且一旦被污染就很难还原。在这里,笔者仅只是例举一两个典型案例来作为分析素材而已。家庭教育中,学校教育中存在的溺爱、片面、放纵以及苛求等等问题举不胜举,又岂是一两篇文章所能详尽的。
可以明确的是,《行为动力学》研究的结果证明,这不是推理,而是心性形成和行为发展的必然。除非这个人,在他的幼儿或少年时期有重大的事件发生,并且这个事件足以让他重新整理、分析和理解他过去收集、储存的信息,从而改变他业已形成的基本价值观即相应的心性。可同样遗憾的是,这种事件发生后他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可能性很小,即使是他意识到了,要改变也是十分困难的。
所以,不要侥幸地认为孩子长大了就好了。小时候教育不好,长大了不可能会好。人们之所以会看到一个变好了的孩子,是被他的表面伪装所迷惑。每个人都戴着一副面具,这副面具是给别人看的,面具下面真正的面目是什么,我们无法看清,但是,一旦条件具备,时机成熟,他就会原形毕露。
要不然,特种兵部队教育出来的退伍军人为什么会变得那么仇恨这个社会,怎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