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语用学概论(何自然)第8章-1

合集下载

指示性与话语性——话语指示的本质特征

指示性与话语性——话语指示的本质特征

指示性与话语性——话语指示的本质特征修辞学习2004年第6期(总126期)指示性与话语性一话语指示的本质特征唐善生提要话语提示是列文森提出的五种指示类型之一,话语指示的界定至今还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或大多数人承认的界定.文章分析了国内几位学者对话语指示的定义,发现这些定义没有对话语和指示这两个概念进行界定,从而引起了对话语指示理解的混乱.文章认为指示性与话语性是判定话语指示的根本属性.关键词话语指示指示性话语性话语指示语一引言指示问题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话语指示(语篇)指示也是一种指示现象,但与人称指示,空间指示,时间指示相比,研究得并不充分.英国语言哲学家莱昂斯首次对指示作了迄今为止较有权威性的定义.他指出,指示是离开了特定的语境便无法确定的语言现象,典型的语境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说话人给自己安排了一个ego(自我)的角色,叙述每一事物都以他自己视角为出发点,他处在语境坐标的零点位置.菲尔默对指示语也作了与莱昂斯相近似的定义,并对空间指示语,时间指示语,社交指示语和语篇内部指示语分别进行了考察.关于指示问题,列文森在《语用学》中是这样说的:语言结构本身反映语言和语境之间的关系,最明显的就是指示现象.……从本质上讲,指示现象牵涉到如何用语言编码或语法手段表示出语境或言语行为的特征,因此它也涉及到如何依靠语境来分析和理解所说的话语,例如指示代词"这(this)"在不同的使用场合指不同的对象,它是一个变项,所指对象由语境(例如手势)确定.他认为,指示系统是以自我为中心,就是说,指示中心或指示中枢一般是:a.中枢人物是说话人;b.中枢时间是说话时间;c.中枢地点是说话人在说话时所处位置;d.话语中枢是一句话中说话人当时正说到的部分;e.社交中枢是说话人相对于说话对象的社会地位和等级. 什么是话语指示?这个最基本的问题至今还没有解决,这就影响到了对话语指示的语用功能等一系列问题的深人研究.比如话语指示的篇章连接功能,话语指示的篇章管界功能等.当代先锋小说家以元叙事的方式进行小说创作,要分析这样的小说结构,不依赖话语指示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有必要对话语指示到底指什么进行探讨.本文主要就当前国内几本语用学教材和语言学专着对话语指示问题的界定作一简要的评析,试图揭示出话语指示的本质特征,给话语指示进行界定,从而加深对话语指示的理解与研究.二当前国内的界定及存在的问题自从菲尔墨,列文森提出话语指示这一语言现象以来,国内还没有人对此进行过专门的一20—研究.有关话语指示的内容只能在一些教材或专着上看到零星的举例式的解析.话语指示的界定至今还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或大多数人承认的界定,下面是话语指示的几个定义:定义1:话语指示,或语篇指示(textdeixis)是指在说话或行文过程中,选择恰当的词汇或语法手段来传达话语中某部分或某方面的指示信息.(何自然,1988)定义2:篇章指示指的是一句话中某些词语被用于指包含这句话在内的整个篇章的某一部分,或用来表明这句话和同一篇章中其他话语之间的关系.(何兆熊,2000)定义3:语篇指示就是用词语指语篇的某一部分,所用的词语就包含在这个语篇的话语中.(索振羽,2000)定义4:语篇指示的基本思想是所指不是人,事或物,也不是地点和时间,而是指向语篇中某一陈述,相当于夸克等人的句和小句指称.(胡壮瞵,1994)定义1在解释话语指示的时候用"指示"这个词语,这显然是不合适.因为"话语指示"这个概念中"指示"本身就是需要解释的一个概念.另外"指示信息"的概念太宽泛了.如果按这个定义理解,人称指示,时间指示,地点指示都是话语指示,因为它们都用了某一词汇传达话语中的指示信息,甚至我们通常说的许多指称问题,如定指,不定指等都是话语指示,因为它们也都传达了指示信息.定义2中,"包含这句话在内的整个篇章的某一部分"是一个歧义短语.可以有两种切分:包含这句话在内的/整个篇章的某一部分包含这句话在内的整个篇章的/某一部分照上一种意思理解,话语指示语就很少,只有"本文,本段"等少数几个,照后一种理解,意思就跟定义3说的"话语指示就是用词语指语篇的某一部分,所用的词语就包含在这个语篇的话语中"一样,所不同的是定义2还强调了"表明这句话和同一篇章中其他话语之间的关系"的词语也是话语指示语.定义3没有提到这一点,但是在后面话语指示语的类型中又把这类词语,甚至是插入语等纳入到话语指示的范围.比如下面几例,划线部分是不是"话语",加点的部分是不是指示语?由于这两个定义都没有给话语和指示这两个概念作出明确的界定,因而,下面的用法到底是不是话语指示就难以断定.(1)金发女郎排行第三位,这我倒是从来不知道的.(2)"我听说董延平好像对你有点意思.""是么?"石静笑着仰看我一眼,"回头我找他谈谈,看是不是真有这回事."(3)他坐立不安地要活动,却颓废使不出劲来,好比杨花在春风里飘荡,而全身无力,终飞不远.他自觉这种惺松迷怠的心绪,完全像填词里所写幽闺伤春的情景.●●●●●●●●●(4)人说"知足者常乐",我确实享受不到这样的快乐.(5)我希望他能垒丝型堕垫型堑生塑,可是他没有苛.可是,依照定义4就更不好判断了.(1)一(3)的划线部分从句型上看是个句子,从句类上看是陈述句,(4)是个小句,(5)是句子的一部分.但是从所指上看似乎它们又都是指一个事件的.不知道定义4到底是以形式为标准,还是所指(陈述)为标准,还是既以形式又以所指为标准?"陈述"是一个什么概念?陈述和话语是什么关系?是不是只要是与陈述"同指"的成分都是话语指示语?另外,胡的定义把所指限定在小句或句子,那么,指向整个篇章或篇章中的一部分就不是话语指示吗?从以上定义以及他们在论着中的举例看,这些定义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没有对话语进行界定,二是没有对指示进行界定,从而引起了理解上的混乱.列文森虽然强调话语的指示一21—性,但是他只是将说话人正说到的部分作为参照,这样就把其他的一些具有指示性的词语排斥在话语指示之外.同样,列文森也没有对话语进行过明确的界定.三话语指示的本质特征话语指示与一般的指示(人称指示,空间指示,地点指示)最大的不同在于:1,一般指示所指的是客观对象(我们这里的客观对象是狭义的),即语言之外的对象,话语指示所指的是语言对象,即语言自身.2,一般的指示有专用指示语,话语指示没有专用指示语.一般指示常常用到下列指示语:人称指示语你,我,你们,我们,他们,咱们等.时间指示语这时,那时,现在,刚才,不久,最近等.方所指示语这里,那里,上,下,以上,以下等.话语指示没有专用指示语的,话语指示语的构成有三种情况:一是借用代词作话语指示语.这样的代词有"这,这些,那些,它,它们,此,是"等.二是借用方所指示语作话语指示语.主要有"这里,那里"等.三是用专有指示语修饰话语名词构成话语指示语.如:人称指示语+话语名词我的话,他的论文,对方的观点,你的批评①等.时问指示语+话语名词昨天的讨论,今天的话,最近的消息等.方所指示语+话语名词上文,下文,这里的句子,以上的论述等.我们把专门指称语言单位或言语单位(言语作品)的词语称作话语词语.任何一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话语词语.如汉语的"词语,词,新词,短语,偏正短语,句子"等表示语言静态单位的词语,"话,评论,表达,段落,上文,小说,散文,消息"等都是表示动态言语单位的词语.表示言说或表达一类"的"字短语也属于话语词语,如"所说的(话)","他写的(文章)"等."意见,观点,想法"等通常必须依赖一个话语存在,因此也可以把这些词当作话语名词看待. 话语指示作为一种指示现象,指示性和话语性是话语指示的根本特征.1,指示性话语指示的指示性就是指充当话语指示语的部分的意义理解要以说话人为参照,并且话语的实际所指需要依赖它所指向对象来确定.比较:(6)他的话你都记住了吗?(7)张老师的话你都记住了吗?(6)中"他"与说话人相参照,"他的话"是话语指示语."他的话"到底是什么,需要在上下文或篇外寻找.(7)"张老师的话"是一个单纯的表示定指的话语指称.因为话语名词本身没有指示性,但是一旦它受一般指示语的修饰后,就使得整个话语名词短语具有了指示的性质.如:(8)本文是讨论话语指示的.(9)那篇文章的开头写得非常好.(10)我方不同意对方的观点.这里"本","那","我","对方"都是以说话人正说到的部分或是以说话人为参照的指示成分."本文","那篇文章","对方观点"都指向另一话语成分,都是话语指示语.也就是说这些话语指示语的存在是以已经出现过的一个话语为参照的."我"虽然具有指示性,但是它并不指向一22—的不是话语,而是人称,是人称指示.掌握指示现象,关键问题在于确定哪些词语是指示语.只有以一个正在进行的言语行为的某要素为参照点才能拥有所指对象的词语才是指示语.比如"我"是指示语,"自己"就不是指示语.因为自己可以选择任何一个人作为参照,而不要求一定要以此时此刻的说话人为参照.同样,"前天"是指示语而"前一天"就不是,"此刻"是,"即刻"就不是.②话语指示也是这样,要确定话语指示也得确定它的指示语.值得注意的时候,有些词语如"前面,后面,上面,下面,上,下"等方位名词,不能用于空间指示,但是可以用于话语指示.比较:(11)教学楼前面是一个大操场.(12)我们在文章前面论述了指示性,下面要论述话语性.(11)中"前面"也要求有参照性,但它不是以说话人为参照的,因此"前面"在这里不是指示语.(12)中的"前面"和"后面"以(12)这句话为参照,因此都是话语指示语.到底有哪些词语能够充当指示语,不同类型的指示分别用什么样的词语充当指示语,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2,话语性话语性是指话语指示语的所指对象是"话语(语言)".到底什么是话语呢?一个语言单位(包括静态的单位"词,短语,句子"等和动态的单位"篇章,小说"等)进入到一个语篇中,它可以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进人到表达当中.任何一个语言单位都包括形式和意义(内容)两方面.但是当一个语言单位作为我们谈论的对象的时候,我们关注的可能是其中的某一方面.我们以一个小句为例加以说明:(13)中国语言学没有形成流派,这句话张教授讲过多次.——————————————————————————'........'.——————————————…●(14)我走进教室一看,黑板上写着这样一行字:中国语言学还没有形成流派.●●●●●??-...........'.'.-------------??-—-?—........---?-?---------—.-......一(15)有人评价说,中国语言学还没有形成流派,我是不同意这种观点的.(16)我问他:"中国语言学还没有形成流派,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13)中划线部分既有形式又有意义,它是以整体的形式进入到表达当中的或者说化线的这个分句的形式和意义同时被作为我们谈论的对象的.(14)中划线部分是以"文字"即语言的书写符号的形式进入表达的.(15)关注的不是这一分句的形式,关注的是它的意义.因为"观点"是对这个分句的意义的概括.(16)中划线部分是以它的所指进入到话语表达中的,在这个表达中关注的不是它的形式也不是它的意义,而是它的所指即一个事件.(13)既关注形式又关注意义,是一个典型的"话语",是狭义的话语指示或者说是严格意义上的话语指示;(14),(15)分别关注这个分句的形式和意义,它们与这个句子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广义的角度说,它们也是话语.因此(13)一(15)都是话语指示用法.但是(16)中划线部分是一所指客体的形式进入表述的,与句子本身并没有多大联系,这里的"这么回事"也表明它是一个事件,因此划线部分在这里没有不是以话语的形式进人表述的,因此这一句不是话语指示用法.不但句子是这样,词,短语等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任何一个语言单位都可能以四种不同的形式进入表达:所指,意义,形式,意义和形式的统一体.其中形式又包括文字形式和语音形式.只有一个语言单位的形式和意义整体进入表达或者单独以形式或意义进入表达的才是话语,而以语言单位的所指进入表达的就不是话语.再比较:(17)"Shutup!"Thisiswhathesaidtome.Thisiswhathedidtome.Herippedmyshirtandhitmeonthenose.(此两例引自何兆熊, 20001—23—上一句中,"this"是一个典型的指示词语,在这里很明显是一个话语指示语,因为它所指向的是一个使令性言语行为——Shutup!"shutup"形式和意义同时被关注,这是典型的话语指示用法;下一句中"this"指下文中所提到的"Hetippedmy8hinandhitmeOFttheFtose".也就是"他对我所干的事"这一事情.即这个句子的所指,因此这里的"this"不是话语指示语,自然也不是话语指示.何自然的《新编语用学概论》认为上一句是文内照应③,我们认为这样处理是不合理的.话语与陈述句容易混淆,一个陈述句不一定就会以"话语"的形式进人表达.比较: (18)"一万两银子一天我们也不卖,一个大子儿不花我们照样笑脸相迎.我们这是为人民服务."哎哟,跟真的似的."(王朔《你不是一个俗人》)(19)上面所引用阿尔斯顿的那段文字似乎意味着,到目前为止的语言学成果中有哲学意义的只鱼堡堕鲞查重.我认为是对现状的一个公正的评价.(18)中划线部分是以陈述句形式出现的一个事件,是这个句子的所指,也就是说划线部分虽然是一个句子,但是进入表述中,我们关注的是它的所指.(18)中划线部分也是一个陈述句,但是从后面的"评价"一词可以看出,它还是一个评价性的言语行为,它是以其意义进人话语表达的,所以我们认为它是"话语"."这"是话语指示语,而(19)中的"这"不是话语指示语,也就不是话语指示了.话语指示语的所指的话语可以在篇章内出现,形成篇内话语指示,如(17)中的上一句例,又如:(20)我不喜欢"前进",并非因为这个词具有政治色彩而在于它的方向性.(潘军《流动的沙丘》)(21)不知道谁从小飞蛾的娘家东主庄带来了一条消息,说小飞蛾在娘家有个相好的叫保安.这消息传到张家庄……(赵树理《登记》)(20)话语指示语"这个词"的所指"消息"在前一分句出现,是篇内话语指示;(20)"这消息"是话语指示语,它的所指就是篇内的划线部分;"一条消息"是话语指称,不是话语指示语,它没有指示性,后面的"这消息"与它形成回指(照应)关系.也可以在篇外,形成篇外话语指示,如(6),(8),(9),(10).话语指示语的所指可以是篇章,段落,章节,话语,也可以词,短语,句子,甚至剥离了语义内容的纯语言形式.如:(22)÷享讨论了话语指示的几个定义.(23)小林见她越说越多真生气了,忙说:"好,好,咱送,咱送,看这了能起什么作用?"话说到这里就算完了.(刘震云《一地鸡毛》)(22)指的篇章的一部分,(23)指的是这个句话的末尾.当一段话语中出现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话语名词性成分时,要注意弄清话语指示与照应(回指)的区别:(24)古希腊着名的戴尔波伊神托所的入口处,有一块石头刻着一句话:"认识你自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最爱引用这句话,并把它作为哲学的使命.(引自《语文月刊》)这里"一句话"与"认识你自己"不是指示关系,因为"一句话"在这里不具有指示性质."这句话"是话语指示,所指的对象就是"认识你自己"这句话,属于篇内话语指示,同时"这句话"还与"一句话"形成回指(照应)关系."它"在这里又与"这句话"也形成照应(回指)关系. 如果这一句话改为:古希腊着名的戴尔波伊神托所的入口处,有一块石头刻着一句话,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最爱引用这句话,并把它作为哲学的使命.24—这里的"一句话"是话语指称."这句话"是话语指示语,但是它的所指没有在篇章中出现,属于篇外指示.我们不能将"一句话"作为话语指示语"这句话"的所指,同时"这句话"与"一句话"形成照应(回指)关系,"它"又与"这句话"形成照应关系.至此,我们可以给话语指示下这样一个定义:话语指示就是指在语篇中用需要以说话人为参照才能确定意义的词或短语指向篇内或篇外另一个话语对象的语用现象.用来指示话语对象的词语就是话语指示语.何自然认为的下面几类都是话语指示,依据我们上面的定义,都不属于话语指示: (25)I'venevercookedarat,but,Paulhas,andittastedterrible. Themanwhogavehispaychecktohiswifewaswiserthanthemanwhogaveittohismistress. (26)Thatblouse,it'Ssimplystunning.Itsurprisesmethattheydon'twrite.(25)中it的理解确实需要通过交际语境才能判断它的所指,但是话语指示并不是说凡所指意义需要通过交际语境才能理解与确定的才是话语指示,何在这里混淆了语境与话语的概念.显然这里的it并不指向一个话语.其实这里的it是隐性回指用法.(26)中的it是句法上的一种用法,it所指的并不是一个"话语",因此不是话语指示.另外,上面提到的三本语用学着作都把表示分句和句群关系的词语"but(但是),therefore(因此),inconclusion(最后),onthecontrary(与此相反),still(仍然),however(然而),anyway(无论如何),beside(此外),allinall(总而言之",甚至把"actually(实际上),well(好吧),Uh"等成是话语指示语.我们认为有些关联词语如"因此","总之"可能与前面的"话语"有一定的指向性,与前面的话语相呼应,但不是典型的话语指示.Actually,Well,Uh等明显是话语标记性成分,或者说是与话语交际有关的语用现象.这些词语传递的不是命题意义或语义意义,也就是说它们不构成话语的语义内容,而是为话语理解提供信息标记,从而对话语理解起引导作用的程序性意义.在话语指示的判定中,一定要抓住指示性和话语性两个最根本的特点,我们不能把凡是在话语中具有指示话语某方面信息的现象都看成是话语指示.注释:①"批评"严格说来不是一个名词,但在这里有指称性,我们暂且把它"-3作名词看待.下面的"议论,评论"等也这样处理.②参看邵敬敏主编的《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五章第四节.③我们认为,只有名词性成分与前面出现过的名词性成分之间的形成同指(CO—reference)关系才是回指.参考文献:【1]何自然,1987,语用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2]胡壮麟,1994,语篇的衔接和连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3]何兆熊等,2000,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教育出版社.【4】索振羽,2000,语用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5]刘大为,200l,自元语言分析,语文论从(7).【6]孙蕾,2002,西方指示语研究的现状和历史,四川大学第6期.【7]姜望琪,2003,当代语用学,北京大学出版社.(作者:浙江师范大学教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一25—。

语用学概论

语用学概论
stop, begin, continue
4. 评价动词 (verbs of judging): criticize, charge, accuse, blame
B. 限定性结构或修饰性词语, 如: another, only, even, either, again
C. 短语或分句,如时间状语从句、比较短语或分句、非真实条件句、非限定 性从句、分裂句、疑问句 D. 汉语的触发语大致相同,如:又,也,再
A. “利益中心”语用原则
说话人(利益最小化)
——
听话人(利益最大化)
B. FTA现象
交际双方遵守“合作原则”但也不能违背“礼貌原则”,使“利益中心”偏向 听话人。使交际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但某些言语行为本身存在潜在的威胁,若 不可避免要使用FTA时,说话人需要努力降低其威胁力度,以让“利益中心偏向 听话人,最大程度地向对方表示礼貌。要降低FTA威胁或伤害面子的力度,说话
A:你把设成桌面啦?! B:不后悔!
第四章
礼貌的 语用研究
4.1 礼貌的界定
1. 交际中的一种现实目的; 2. 敬重(通过语法表现出来的)
3. 语体 4. 一种语用现象 重点:不能脱离语境去谈礼貌,语言形式不能孤立地决定言语行为是否礼貌,而是 “语言形式+话语的语境+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关系”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的关系是互为益补的关系,体现在: 1. 言语交际中既要遵守合作原则又违反合作原则,就是出自礼貌的需要。E.g.: Mr. X is command of English is excellent, and his attendance at tutorials has been regular. 2. 说话人违反合作原则中的质准则,使用反语,让听话人推导出他的语用含意。反语的使用也是出自于恪 守礼貌原则并认为,“如果你必须触犯别人,骑马要做到避免同礼貌原则相悖。

新编语用学概论(何自然)第4章-2

新编语用学概论(何自然)第4章-2
28
• 杨志社会地位低,在别人心目中权势较小 ,他本人对别人要求较高,“轻则痛骂, 重则藤条鞭打”,激化了内部矛盾。有了 内讧,失败也就不可避免了。
29
• • • • •
(三)留面子的技巧 1、积极礼貌 ①宣称双方共同点。 好主意,我为什么没想到呢? 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
30
• ②表示双方互相配合 • 如果你不做,我也不做。 • 你那样说的有道理,我再认真想想,我会 告诉你我的决定。
35
小结:
• • • • 三、礼貌原则的特征 (一)级别性 (二)冲突性 (三)合适性 • • • • 四、面子威胁 (一)面子威胁现象 (二)面子威胁因素 (三)留面子的技巧
36
• 预习: • 第五章 前提关系
37
38
16
四、面子威胁
• (一)面子威胁现象
• (1)正面面子/积极面子(P98-99)
• 甲:看我买的裤子怎么样? • 乙:还不错,挺时髦的。 • 丙:我觉得一般,颜色我不喜欢。
17
• 学生:老师,我的论文写得还好吧? • 老师1:不错,可以发表了。 • 老师2:论文写得一般。
18
• 拿起藤条,劈脸又打去。 • 老都管喝道:“杨提辖!且住!你听我说。我在 东京太师府里做公时,门下军官见了无千无万, 都向着我喏喏连声。不是我口浅,量你是个遭死 的军人,相公可怜,抬举你做个提辖,比得芥菜 子大小的官职,直得恁地逞能!休说我是相公家 都管,便是村庄一个老的,心合依我劝一劝!只 顾把他们打,是何看待!” • 杨志道:“都管,你须是城市里人,生长在相府 里,那里知道途路上千难万难!”
23
• (二)面子威胁程度的决定因素
• 1、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 • 2、相对权势(relative power) • 3、强加的绝对级别(absolute ranking of imposition) • 面子威胁程度: Wx=D + P + Rx

新编语用学概论(何自然)第8章-2

新编语用学概论(何自然)第8章-2
们》 )
• 行为标记语(劝说/劝解)
• 亲亲,您的订单美美收到啦!明天发货额 ,小店默认韵达快递,不到请联系美美补 差改发其他快递,预计3-5天到啦,偏远地 区5-7天,谢谢亲亲额【小皮匠】 • 亲亲,让你久等啦!您的宝贝已经到达合 肥市,快递哥哥即将为您派送,请亲亲保 持手机畅通,随时需要帮助就找美美吧, 五星好评还有返现2元额[美美]。
• 汉语和方言的语码混用
四、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
• 词语或结构的非句法、非语义功能 。
• 在不同语境下,话语标记语的作用与功能 是多方面的。 • 话题标记语;对比标记语;阐释标记语; 重述标记语;推导标记语;信源标记语; 语态标记语;评价标记语等。
• 天天买菜,我真不知道买什么好。 • 中国的南方,天气就是忽睛饭雨的。 • 北京城里呀,有个故宫。 • 一个人呢,心地不能坏。
• 肖某:这件事情很复杂,涉及几个关键人 物,就看上面怎么处理了。 • 王某:Including the general manager 。 • 肖某:是呀,肯定不会不了了之的。
• 潮人徐峰立: • 把所有的不快给昨天,把所有的希望那个给明天 ,把所有的努力给今天。Leave all your unhappiness to yesterday, give all your hopes to tomorrow, and do all your hard work today.
• 1、会话修正 • 说话人可能会因某种原因对自己或对对方 提供的信息进行修正。(P225)
• “可是,战败者常常得到旁人更大的同情——” 唐小姐觉得这话会引起误会,红着脸—“我意思 说,表姐也许是赞助弱小民族的。”(《围城》)
• • • •
2、功能 ①为信息表达而进行的修正。 母亲:童童,2加6等于几? 儿子:9,不对,不对,是8。

(完整版)语用学

(完整版)语用学

语用学概论(1)丈夫:我去办公室啦。

(2)妻子:老公,今天是星期天。

(1)父亲:今天哪儿也不想去。

(2)女儿:老爸,今天是星期天。

(1)下午踢球去吗?(2)晚上还有考试。

(昨天把腿拉伤了。

)(1)小王:怎么样?(2)小李:资料都拿走了。

(1)老师:现在几点了?(2)学生:路上自行车没气啦。

第一讲什么是语用学一、语用学的起源❑“语用学”术语的提出1938年美国哲学家莫里斯在著作《符号理论基础》(Foundation of the theory of signs)中首次使用了“语用学”这一术语(Pragmatics)。

这个术语是莫里斯参照pragmatism(实用主义)和pragmaticism(实效主义)创造出来的。

符号学(semiotics)包括:句法学(syntax)、语义学(semantics)、语用学(pragmatics)三分。

句法学(Syntactics or syntax)研究“符号之间的形式关系”;语义学(semantics)研究“符号及其所指对象的关系”;语用学(Pragmatics )研究“符号和使用者的关系”(Morris,1938)《符号、语言和行动》(1946 )语用学是符号学的一个部分,它研究符号的来源、应用及其在行为中出现时所产生的作用或效果。

⏹语用学与符号学⏹语用学与语言哲学自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皮尔斯、莫里斯和卡纳普等把语用学作为符号学的一部分,其研究仅限于哲学,这可算是语用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以希勒尔、奥斯汀、塞尔和格赖斯等为代表的语言哲学家对言语行为和会话含意理论的探索,使语用学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他们的研究成果基本上奠定了语用学的理论基础,这可算是语用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此时的语言学研究仍限于哲学范围内。

正式因为哲学家对语言的探讨,为70年代语用学成为语言学的一门独立学科准备了条件。

70年代以后,特别是1977年在荷兰正式出版发行了《语用学学刊》以后,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学科才得到确认。

(完整版)新编语用学教程课后答案(最新整理)

(完整版)新编语用学教程课后答案(最新整理)
b. In the restroom of some public places like an airport.
a. People are forbidden to bring dogs into the park.
b. This place is for adults to change infant diapers.
Native speaker: Hi, you look good.
Zhang: Not good, not good at all.
Exercises Task3.
1. when we get someone to do something, we tend to minimize the effort to be involved, but when we complain we tend to exaggerate the complaint. People want to be polite by mitigating(缓解,减轻,平静)the imposition, which is face-threatening.
4. (1) Here the speaker wants to express his complaint that the couple are talking too loudly (and the implicit request for them to stop talking).
(2) By saying so, the young man wants to convey their refusal to “my” request.
(2) Johnny: Mom, Ping Ping is coming to visit us this afternnoon.

何自然的语用学研究

何自然的语用学研究

何自然的语用学研究科研故事| 漫话语用学和我(何自然)2015-06-07何自然本期为大家请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何自然教授。

何先生系我国著名语言学家,长期领航中国语用学研究,出版了我国第一部语用学教材《语用学概论》,组织召开了全国第一届语用学研讨会,创办了中国语用学研究会,培养了一大批语用学研究者。

何先生善于从外语教学实践中挖掘语用学理论,他的“语用学的研究及其在外语教学上的意义”、“模糊限制语与言语交际”、“中国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等论文引领了面向外语教学的语用学研究。

何先生锐意进取,率先把语用学与翻译学、语用学与跨文化交际学、“语用”与“认知”结合起来,进行跨界研究,取得了不俗的成果。

他所撰写的“汉英翻译中语用对比研究”、“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移情”、“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离格'现象刍议”等论文, 在外语界和汉语界影响深远。

2003年,何先生又把语言模因论引进中国语用学领域, 极大促进了我国语用学研究的发展。

学习语言的人都很注重语言的使用和理解。

我学语言,为了提高语言使用技巧和语言理解能力,除了加强语言实践、不断积累使用和理解语言的经验之外,我还掌握一些语言的语法规则和修辞知识。

其实,我真正想学的是后来才出现的语用学,按许国璋先生的说法,是语言本体诸相中语用分相涉及的内容。

我记得少年时代习惯的学习方法就是背诵、强记。

为了不让我们成为“好读书,不求甚解”的五柳先生,语文老师总是提醒我们熟背之外还需深刻理解文意,强调要学会同一说法的不同表达方式。

每学一词、一语都要习惯追求这些词语的各种同义表达。

这样的好处是,当老师要求复述或写作时,我们除了能够熟练地引用范文的现成词语之外,还能够运用其他的一些表达方式。

结果,老师满意,学生也满意;做学生的因此而得到较高的分数,自然乐此不疲。

多少年来,只要是学习语文,无论是汉语还是外语,我总喜欢追求一个意思多种表达。

直到我当上了外语教师,我还把这个我认为颇为成功的学习语言的经验介绍给我的学生。

新编语用学概论(何自然)第10章

新编语用学概论(何自然)第10章
32
• A:我真不知道怎么买名牌登山帐篷? • B1:有淘宝啊! • B2:有淘宝网啊! B3:现在淘宝网上什么买不着啊? B4:淘宝网上什么都可以买到,别说名牌登山帐 篷,全套登山装备都可以买到! B5:淘宝网上什么都可以买到,别说名牌登山帐 篷,全套登山装备都可以买到!不仅是货比三家 ,你可以货比很多家。有了淘宝网,全国商家, 甚至海外商家任你选。足不出户,送货上门。
9
• 甲:走,踢球去。 • 乙:我明天要考试。 • 甲:晚上看电影去吗? • 乙:要送女儿去弹钢琴。
10
• 2、听话人的推理 • 推理就是听话人根据说话人提供的明示信 息去获取说话人所隐含的意图。(P306)
• 语境假设→隐含前提→交际意图
11
• 甲:晚上看电影去吗? • 乙:要送女儿去弹钢琴。
6
• A:大连女子骑警队是浪费纳税人的钱。 • B:天气真不错,去公园散散步。 • 老师:现在几点了? • 学生:路上自行车没气啦。
7
• • • •
甲:桌上的苹果到哪去了? 乙:刚才我饿了。 甲:桌上的苹果到哪去了? 乙:孩子们刚在屋里玩。
8
• (二)明示—推理模式 • 1、说话人的明示行为 • 清楚地表示自己有明白地表示某事或某信 息的意图。(P305)
28
• Al :小城市就这点不好.想买个名牌登山 帐篷也买不着。 • A2 :小城市就这点不好,我想买个名牌登 山帐篷,到处找都买不着,你有什么建议 ?
29
• 最佳关联: • 就是理解话语时付出有效的推理努力之后 ,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P318)
• (1)你生病了。 • (2)你患了轻微流感。 • (3)你患了轻微流感,2008年奥运会在北 京举行。
第十章 关联理论及其应用

新编语用学概论(何自然)第1章教材

新编语用学概论(何自然)第1章教材

• 参考书目(二)
• • • • • 《简明语用学教程》 熊学亮 复旦大学 2008 《新编语用学概要》 何兆熊 上海外语教育 2000 《当代语用学》 姜望琪 北京大学 2003 《新编语用学概论》何自然 冉永平 北大 2009 《语用学教程》 索振羽 北京大学 2000
语言学期刊:
期刊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中国语文 世界汉语教学 当代语言学 语言教学与研究 语言科学 语言文字应用 汉语学报 方言 语言研究
主办(管)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北京语言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北京语言大学 徐州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言研究所
10 古汉语研究
11 语文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 六、课程考核模式:
• • • • • (一)平时成绩(30%) 1.学习态度(9分) 2.课堂参与(9分) 3.平时作业(12分) (二)期末考试(70分)
• 结论:语义学关注语言功能性,语用学关注话语 得体性。
三、什么是语境
• 1.语言语境
• ( 1 )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啊, 这样的诗句真美。” • ( 2 )“我还是那句话,我们俱乐部欠谁的,账 上有记录的,我们绝对不会赖账,账面上没记录 的我们不理会。” • (3)“象你在家一样好了。”
• (10)甲:还在吃饭啊? • 乙:这么早就在散步? • (11)小文:叔叔好! • 邻居:上学啦。 • (12)A : It is fine today , isn't it ? • B : Yeah , really fine . • 语用学研究内容3: • 人际关系的维护比信息传递更重要。

新编语用学概论(何自然)第6章-2

新编语用学概论(何自然)第6章-2

• 1、直接表示拒绝。
• • • • 儿子:爸,我去踢球啦。 父亲:不行,这么热。 甲:上街买衣服吧,降价了。 乙:我不想买。
• 2、通过反问或批评,表示委婉拒绝。
• • • • 学生:老师,期末考试的复习范围是什么? 老师:上周不是告诉大家了吗? 小刘:小程,把你的磁带借我听听。 小程:上次你都不借给我。
• • • • • •
(二)间接言语行为(p163) 间接表明的言语行为 (我请你把声音调大些) 能不能把声音调大一点呢? 后面听不清楚。 我想到前面去坐。
• • • •
(我建议你们早点回去) 你们早点回去。 已经是晚上十点了。 明天我还要上早班。
• • • •
(我警告你山上老虎很凶猛) 山上有凶猛的老虎。 山上的居民吓得都搬下山了。 这座山连武松都不敢上。
• 2、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 • 更多地依靠交际双方共知的语言信息与所 处的语境来推断。(P167)
• 甲:逛街去吗? • 乙:今天有个朋友要来。
• • • •
男:晚上有时间吗? 女:我还有点儿事。 甲:走,晚上看电影去。 乙:我要准备明天的考试。
• 这里少了一个茶杯。 • 这里太冷了。 • 宝宝别哭,阿姨看完电视就给请求或完成请求功能的中心部分。
• • • • •
帮我买本书。 请把录音机的声音开小点。 我想把桌子移到靠墙的地方,但又太重。 帮我抬一下桌子,好吗? 不知道能不能帮我请个假?
• (二)“拒绝”言语行为
• 针对对方的请求、邀请或建议之后,说话人所做 出的一种“不合作性”选择。
• • • • • • •
有空到我家坐坐。 Give me a ring soemtime. (告别时的礼貌语,并非真正邀请对方) 这菜做的不错。 (听、说双方其实都明白菜的味道很一般) 洗得真干净!/他真帅! (反语:一点也没有洗干净)

新编语用学概论(何自然)第6章-1资料

新编语用学概论(何自然)第6章-1资料

• “院子里有条狼狗。”
• 我现在特此告诉你院子里有条狼狗。 • 我现在特此提醒你院子里有条狼狗。 • 我现在特此警告你院子里有条狼狗。
• 3、言语行为 • 行为是通过言语实施。P143 • 关键词:
• 打赌、保证、道歉、宣判、警告、劝告、 请求、祝愿、邀请,等等。
• 我保证下周还你书。 • I promise to give you ten dollars .
• 警察:“住手!” • 指挥员:“冲啊!”。 •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 “领导动动嘴,下面跑断腿”
• (1)显性施为句 • 直接表明言语行为,采用陈述句的形式。 • P149
• 我提醒你院子里有狗。 • 我宣布放假两周。 • 我命名这艘船为伊丽莎白女王号。
• 特点: • ①包含一个言说动词。 • “命令、许诺、打赌、警告”等 • ②具有现在时、现场性的特点。 • “现在”和“特此” • ③具有主语为“我”和宾语为“你”。 • ④施为句是陈述句,采取主动语态
• 爷爷:“小毛,时间不早了,该睡觉了。”(“劝告”行 为)
• 奶奶:“小毛,我建议你马上去睡觉,否则明天又起不来 了。”(“建议”行为)
• 外公:“小毛,我警告你,再不去睡觉我就去找你们老 师。”(“警告”行为)
• 外婆:“小毛,我求你快去睡觉吧,不然又要生病了。” (“请求”行为)
• 爸爸:“小毛,我命令你必须马上去睡觉!(“命令”行 为)
• 4、话语的语力 • 话语行使言语行为的能力。
• 夜已深了,小毛还在网络游戏中战斗。
• 爷爷:“小毛,时间不早了,该睡觉了。”小毛 置之不理。
• 奶奶:“小毛,我建议你马上去睡觉,否则明天 又起不来了。”小毛假装没有听到。
• 外公:“小毛,我警告你,再不去睡觉我就去找 你们老师。”小毛默不作声。

语 用 学 概 论201209

语  用  学  概  论201209





洪堡特(1767-1835)是德国人,初为外 交官,懂得的语言很多,后因与当权派的 政见不合,就转向语言研究。成为语言学 史上第一位普通语言学家 。 洪堡特说,要摆脱一种语言世界观的束缚, 唯一的办法就是熟练地学会另一种语言, 能自然地用这种语言思维。
魏斯格贝尔之 阐释

德国语言学家魏斯格贝尔(L. Weisgerber)根据洪堡特 的这一论断,认为语言与语言之间的差别具有巨大的哲 学意义、语言学意义、文化史的意义甚至美学意义和法 学意义,‚假如人类只有一种语言,那么,语言的主观 性就会一成不变地固定认识客观现实的途径。语言一多 就防止了这种危险:语言多,就等于实现人类言语能力 的途径多,它们为人类提供了必要的、多种多样的观察 世界的方法。这样一来,为数众多的语言就以其世界观 的丰富多样同唯一的一种语言不可避免的片面性对立起 来,这也就可以防止把某一种认识方法过高地评价为唯 一可能的方法。
如 何 编 码?


洪堡特: “每一语言里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 界观” 。 (人类面对的现实是相同的,但从哪一个角度去 观察现实、进行编码?不同的语言社团由于受地 理环境、生活条件、风俗习惯等等的差异的影响, 可以是完全不同的;这种不同就会使语言呈现出 认识现实、表现现实的不同方法,形成不同的语 言结构, )
符号的音义关系

符号的音义关系有两种对立的意见。 一种认为音义关系是任意的,完全由 社会约定俗成,可以将它名之为约定 说;一种认为音义关系由事物的性质 和特点决定,可说出其得名的理由, 可以将它名之为理据说。
索绪尔(1916)总结

语言符号有两大特点,即任意性和线条性。 任意性是就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来说的, 认为音与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因而不 同的语言可以用不同的音来表示相同的事 物也可以用相同的音表示不同的事物,从 而形成世界语言结构的多样性。线条性特 点是就语言符号的组合来说的,指语言符 号只能一个一个地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 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语用学Chapter 8 Conversation Analysis陈新仁何自然何伟

语用学Chapter 8  Conversation Analysis陈新仁何自然何伟
22
5. pragmatic functions of discourse markers 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
6. pragmatic functions of modal verbs 情态动词的语用功能 7. pragmatic functions of conditional clause 条件句的语用功能 8. pragmatic functions of negatives 否定句的语用功能
12
Pre-announcement 宣告预示语
• • • • • 男:宝贝,猜猜我给你买啥了? 女:什么呀? 男:你猜猜。 女:是项链么? 男:优乐美奶茶。
13
• Presequences are independent of the act-oriented sequences in structure and are often composed of a questionanswer pair. • Their main function is to make sure the request or invitation to be made is feasible, or the news to be announced is worthy of attention.
21
IV. Pragmatic functions of conversational structure (何自然P216-249)
1. pragmatic functions of questions 提问的语用功能 2. pragmatic functions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附加信息的语用功能 3. pragmatic functions of conversational repair 会话修正的语用功能 4. pragmatic functions of code-switching and code-mixing 语码转换和语码混用的语用功能

新编语用学概论(何自然)第3章-2选编

新编语用学概论(何自然)第3章-2选编
• 阿Q照例的发了怒,他怒目而视了。
• “原来有保险灯在这里!”
• 4.非规约性 • “这个地方太乱了。” • 小孩房间;饭店;景点 • “这里很热。” • “开窗”或“开门”。 • “请开空调”。 • “我们换个地方开会吧”。
• 5.不确定性
• 老何是头老黄牛。
• 郑女士:我很不喜欢刚才在楼上见到的那人。 • 周小姐:他是新上任的公司经理。
• 黛玉磕着瓜子儿,只抿着嘴笑。可巧黛玉的小丫 鬟雪雁走来与黛玉送小手炉, 黛玉因含笑问他: “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了我 !”雪雁道: “紫鹃姐姐怕姑娘冷,使我送来 的。”黛玉一面接了,抱在怀中,笑道:“也 亏 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 ,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宝玉听 这话,知是黛玉借此奚落他,也无回复之词,只 嘻嘻的笑两阵罢了。
• 小主从来容姿秀美、俏丽非凡。近日因诸 事繁杂,身子不适,略显容颜憔悴。奴才 承蒙小主多年雨露恩泽,每每思之,倍感 惆怅。适逢皇额娘刚刚送来番邦敬贡上等 之辛辣食材,奴才私心想着,若是小主用 来,定是极好的!不知小主意下如何?
• “说人话”:吃炸酱面还就蒜不?
• 2 .利用质准则推导的语用含意 • (a)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 • (b)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P68
• 某某同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积极参加 社会实践。
• 小结: • 一、会话含意类别 • 二、会话含意的推导 • 三、会话含意的特征
• 预习: • 第四章 礼貌现象的语用研究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语用学概略 何自然

语用学概略 何自然

语用学概略摘要:本文追溯了语用学的发展过程,概括了语用学的两大流派和主要的研究面,并对现有的语用学定义进行分类,阐明语用学的研究宗旨。

此外,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语用学的学科基础及其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语用学领域内各个分支的不同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作一简要的综述。

关键词:语用学语用语言学跨文化语用学社会语用学认知语用学1.1 语用学的由来及其界定1.1.1 从“杂物箱”、“废纸篓”到独立学科语用学研究始于语言哲学。

早在1938年,Morris就认为符号学(semiotics)由符号关系学(syntactics,即句法学)、语义学(semantics)和语用学(pragmatics)三个部分组成。

符号关系学研究“符号之间的形式关系”;语义学研究“符号与符号所指对象的关系”;语用学研究“符号与符号解释者的关系”(Morris, 1971)。

但是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的学科分相之一,从确立到今天至多不过二、三十年的历史。

正如Leech(1983)所说那样,直到20世纪60年代,语言学家中很少有人提及语用学,即使有人提及语用学,也只是将它比作“杂物箱”(ragbag)或“废纸篓” (waste-paper basket),它接纳人们因语义学容纳不下而要抛弃的内容。

Lyons(1968)说过,像结构语言学那样用特别抽象的方法来研究语言,与用较为实际的方法来研究语言,两者之间并无对立之处。

他这里说的“结构语言学”泛指当时抽象的语言系统研究;而“较为实际的方法”,则指语言的实际用法研究,用今天的眼光看,那就是语用学。

当时Lyons曾说过不值得特别强调语言学是“科学”;人们热衷于研究语言实际用法的倾向确实存在;这个倾向与探讨形式的现代语言学理论并不对立,因为那些抽象的理论归根到底是为了解释人们如何实际使用语言。

这就是说,语言学应从整体上(包括语用学在内)看作是一门学科;研究语言的抽象形式和语言的实际使用只不过是属于语言学这门学科整体内的分相研究。

四川省安宁河高中振兴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四川省安宁河高中振兴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安宁联盟24-25学年度上期高2024级期中联考语文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卷共8页,答题卡共4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含意是一种受制于语境的、说话人交际意图的隐含信息,因而是语用的,也称语用含意。

简言之,语用含意就是某一话语在特定语境中所隐含的言下之意、弦外之音,也等于说话人等交际主体的交际用意。

语用学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说话人在一定语境下希望传递的真正意思或用意。

在特定语境中,句子本身的字面意义(即编码意义)与说话人使用该句子(即话语)传递的实际意义很多时候是不等同的,听话人在话语理解时还需结合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参照相关的语境信息或百科信息等。

例如:(1)小王:下午去老张家吗?小刘:他家买了条狼狗。

(2)李瑞环同志一次访问香港时,一记者问:您刚才在讲话中强调了团结的重要性,这是不是指香港人不够团结?李瑞环答:如果我祝你身体健康,是不是指你身体不健康呢?(3)弗吉尼亚:我的新帽子好看吗?玛丽:喔,是粉色的。

对此类话语,听话人是怎样透过表面意义去正确理解说话人真正的交际意义呢?我们又是如何去理解其中的应答呢?如果仅根据话语的表面意义,前后话语之间的字面意义或逻辑关系并没有什么联系,可是为什么从语用的角度看却是正常、可接受的呢?这一连串问题可以在语用含意或会话含意理论中找到答案。

在一定语境条件下,例(1)—(3)中的应答可分别传递以下隐含信息:(4)我不去老张家。

新编语用学概论(何自然)第8章-1

新编语用学概论(何自然)第8章-1

• (一)控制话轮 • 1.当前说话人提名,而且决定说话内容。 • “小王,你来谈谈看法吧。” • “王总,请您批评指正。”
• 2.当前的说话人决定主题。 • “春游的事情,大家还有什么补充的?” • “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 两种情况需要一个权威者在场,如教师、法官、 主持人等。
• 3.当前说话人不做决定,由参与者自选。 • 生活中更常见的发言
• 课堂练习1:
• 1.结合所学会话的开端、主体和结尾,模拟对话
二、话轮的控制与转换
• 案例: • 高天翔被推选为部门代表去参加公司工会召开的
座谈会。话题不停地转来转去,他一直没有插话 的机会。 • 他已经无心听讲,眼睛就盯着讲话者的嘴唇,一 不留神,说话人已经结束讲话,话语权又被另一 个发言者抢走了! • 高天翔继续关注,终于抢到说话权了:“我有几 个意见… ”可是居然被同时说话的另一个人打断 了:“对不起,能让我先说吗?刚才的发言我很 有同感,但是要补充一点,就说一分钟。”
• 双方信息确认:“我在说,你在听” • 反馈信号:
• 体态语反馈: • 眼神、头部倾斜等信号; • 语言反馈:“嗯、唔、噢、哎”等语气词; • “是的、对的、那是、也对、没错儿”等短语; • “言之有理、那倒也是、一点也没错、谁说不是
呢”等熟语或句子 。
• 客户:我们使用贵公司产品已经二十年了,也算 老客户了。
8
4
1
• 3、会话的结尾。 • (1)结束信号语
• 示意谈话主题已经讨论很充分、对这次谈话作 简单的归纳、提醒对方自己某个活动的时间已到 、对今后的活动作出安排等。
• A :格拉条这事就拜托你了。(结束信号语) • B :你放心吧。
• (2)前置收尾语
• 目的是缓冲,让对方考虑是否还有话要说, 如“就谈到这里吧”、“下次再聊”等。

新编语用学概论(何自然)第9章

新编语用学概论(何自然)第9章

• 叔叔;伯伯;大妈/大娘/阿姨
• • • • • •
(2)非家庭成员之间称谓/呼语语用差异 李教授、王师傅、张秘书、刘经理;先生 Doctor; Judge; Professor Mr/Mrs; Ms/Miss ; Professor; Doctor John Smith/Mr John Smith/Mr Smith/John 刘德华/Mr Liu/Mr Dehua/Dehua
• I hope you’ll enjoy my talk. • Comments are welcome. • Thank you
• (4)隐私和禁忌等方面的语用差异
• 年龄/收入/婚姻/爱情/子女/体重/宗教 • 卧室/办公室 • Be careful!
• 小心/开慢点/这里车多,注意!
三、语用失误
• 美国教师:You are a very clever woman. • 中国学生:No, I am not a woman, I am a girl. • That’s a lovely dress you have on • No, no, it’s just a very ordinary dress.
• (3)敬语和谦辞方面的语用差异
• “请教”“高见”“光临”“久仰” • “拜读”“拜见”“大作”“贵校” • “拙作”“愚见” “寒舍”“便饭”
• • 处.清大家指正” “以上只是个人的粗浅看法,很不全面” “欢迎诸位批评指正” “挂一漏万”/“抛砖引玉”
• • • • •
Good morning!/How are you? How are you doing? Hi/Hello Lovely weather, is’t it?/Yes, it is. 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Good nigh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课堂练习1:
• 1.结合所学会话的开端、主体和结尾,模拟对话
二、话轮的控制与转换
• 案例: • 高天翔被推选为部门代表去参加公司工会召开的 座谈会。话题不停地转来转去,他一直没有插话 的机会。 • 他已经无心听讲,眼睛就盯着讲话者的嘴唇,一 不留神,说话人已经结束讲话,话语权又被另一 个发言者抢走了! • 高天翔继续关注,终于抢到说话权了:“我有几 个意见… ”可是居然被同时说话的另一个人打断 了:“对不起,能让我先说吗?刚才的发言我很 有同感,但是要补充一点,就说一分钟。”
• (2)话对 • 前后相邻、内容相关且分别由会话双方发 出的两个话轮构成一个话对。
• (3)话段 • 会话总会有一个主题,围绕着同一个主题 展开的一组话对构成一个话段。
• • • • • • • • •
A :暑假你回家吗?(会话主体开始) B :回!干吗不回?家里多舒服啊。 A :开学的时候能不能多带点格拉条来? B :行,没问题。 A :晚上请你吃饭吧。 B :为什么?哦,这是交换手段啊。 A :呵呵!你就别客气了。晚上老友餐厅6点。 B :好吧。(会话主体结束) 共 个话轮, 个话对, 个话段 8 4 1
A B A B A B A B A B
:晚上请你吃饭吧。 :为什么?哦,这是交换手段啊。 :呵呵!你就别客气了。晚上老友餐厅6点。 :好吧。 :枕头馍这事就拜托你了。 :你放心吧。 :有问题给我打电话。 :行。 :那么晚上再见! :晚上见!
• • • • • •
1、会话的开端。 (1)实现召唤功能 称呼语: 小李、王总、爷爷 呼语: 喂、哎 体态语: 眼神、表情、手势 体位: 走到对方跟前
第八章 会话结构及其语用分析
第一节 会话结构
一、话轮、话对和话段
案例1:
• • • • • A :哎!有事找你! B :嗯?啥事? A :暑假你回家吗? B :回!干吗不回?家里多舒服啊。 A :开学的时候能不能多带点枕头馍来?你们那 儿的馍够味道。 • B :行,没问题。
• • • • • • • • • •
• 双方信息确认:“我在说,你在听” • 反馈信号:
• • • • • 体态语反馈: 眼神、头部倾斜等信号; 语言反馈:“嗯、唔、噢、哎”等语气词; “是的、对的、那是、也对、没错儿”等短语; “言之有理、那倒也是、一点也没错、谁说不是 呢”等熟语或句子 。
• 客户:我们使用贵公司产品已经二十年了,也算 老客户了。 • 王芸芸:哦! • 客户:… … 嗯,但最近产品问题太多,你们的 业务员太难找。 • 王芸芸:是吗? • 客户:我需要直接约你们经理谈谈。 • 王芸芸:好的。您想找哪位经理? • 客户:哪位经理?不管哪位,能管事的就行! • 王芸芸:好的。
• • • •
(一)控制话轮 1.当前说话人提名,而且决定说话内容。 “小王,你来谈谈看法吧。” “王总,请您批评指正。”
• 2.当前的说话人决定主题。 • “春游的事情,大家还有什么补充的?” • “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 两种情况需要一个权威者在场,如教师、法官、 主持人等。
• 3.当前说话人不做决定,由参与者自选。 • 生活中更常见的发言 • 判断参与时机的关键就在于判断当前说话人话语 可能结束的时候,然后开始自己的发言。这种可 能结束之处是有一定的形式标记的。(讨论)
• “老周,我有话对你说。” • “小吴,过来听我说。” • A:哎!有事找你!(召唤) • B:嗯?啥事?(回应)
• • • •
(2)实现回应功能 应答语: 哎、嗯 反问: “什么事?”、“干吗?” 体态语: 眼神、表情、手势等
• A:哎!有事找你!(召唤) • B:嗯?啥事?(回应)
• 2、会话的主体。 • (1)话轮 • 每一个参与者一次连续说的话。
• (3)体态语标记。
• 在会话中,听话人一般总是注视着说话人,而说 话人看着或不看着听话人的时间各占一半,也就 是说他的眼光是游移的。但是,在说话人将要结 束一次说话时,他的目光会稳稳地停留在听话人 身上。此外,在说话即将结束之时,说话人往往 会停止手部的姿势,而且全身放松。
• (三)争夺话语权
• • • •
小结: 一、话轮、话对和话段 二、话轮的控制与转换 三、反馈信号
• 下节课讨论:
• 从网上找出“语码转换”与“语码混用” 的例子,并说说它们的功能?
• 课堂练习2: • 1.话轮控制与转换欣赏
• 2.结合反馈信号模拟生活中的对话?
• A :有问题给我打电话。(前置结束语) • B :行。
• (3)收尾语。
• 会话正式结束的标志,由道别语、叮嘱语组 成束语) • B :晚上见!
• • • • • •
A B A B A B
:格拉条这事就拜托你了。(结束信号语) :你放心吧。 :有问题给我打电话。(前置结束语) :行。 :那么晚上再见!(结束语) :晚上见!
• • • • (1)争取第一个发言。 (2)掌握话轮可能结束地方,接管新话轮。 (3)向主持人求助。 (4)打断别人说话,强调表达内容的重要性。
三、反馈信号
• 案例: • • • • • • • • • • • 客户:我们使用贵公司产品已经二十年了,也算老客户了。…… 王芸芸:(一直沉默) 客户:嗯?你在听吗? 王芸芸:在听,您继续说! 客户:我需要直接约你们经理谈谈。 王荟荟:(沉默) 客户:嗯?你听懂了没有? 王芸芸:我在记录,您想找哪位经理? 客户:哪位经理?不管哪位,能管事的就行! 王芸芸:(沉默) 客户:你到底听明白没有?你倒是吱声啊!
• (二)判断结束话语的形式标记 • (l)语义标记。 • 说话人开始对今天的讲话进行总结、说话 人描述的事件接近结束、说话人开始评论 自己的观点等都预示着讲话快结束了。
• (2)副语言标记。 • 所谓副语言就是语音本身的物理属性所传 递的信息。在讲话时,如果一个人的语速 放慢、语气变强往往预示着快要结束了。 而出现较大的停顿则意味着话轮的正式终 结。
• 3、会话的结尾。 • (1)结束信号语
• 示意谈话主题已经讨论很充分、对这次谈话作 简单的归纳、提醒对方自己某个活动的时间已到 、对今后的活动作出安排等。
• A :格拉条这事就拜托你了。(结束信号语) • B :你放心吧。
• (2)前置收尾语
• 目的是缓冲,让对方考虑是否还有话要说, 如“就谈到这里吧”、“下次再聊”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