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颍上一中高考语文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月考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月考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月考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暮霭(ǎi)愠怒(yùn)瑰怪(guī)纤维(xiān)B. 粗犷(guǎng)脊梁(jǐ)拓印(tà)炽热(chì)C. 憾慨(kǎi)琼瑶(qióng)暮霭(ǎi)聊赖(liáo)D. 殷红(yān)蹙眉(cù)悲怆(chuàng)铁锹(qiāo)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崇山峻岭草长莺飞娇生惯养良辰美景B. 狼籍一片既往不咎眼花缭乱气息奄奄C. 呕心沥血一筹莫展自食其果融会贯通D. 专心至志走投无路不卑不亢休戚相关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诸葛亮舌战群儒,显示了他卓越的口才和广博的学识,不愧为一代名相。

B. 经过刻苦努力,期末考试他六门功课平均都超过了90分。

C. 我们正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D. 文艺创作要勇于突破旧框框,才能提高质量,繁荣创作。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当时,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达官贵人,他们都是在这种清幽的境界里度过每一个夏天的。

②而且,一到夏天,这个城市好像完全属于苏州人。

③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④所以,苏州园林不可能十全十美,完美无缺。

⑤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没有不受到苏州园林影响的。

A. ②①③⑤④B. ③①②⑤④C. ①③⑤②④D. ③⑤①②④5.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呼——呼——”风声由远而近,由小到大,仿佛要把整个山谷都掀翻过来。

B. 看到画上的“双喜临门”,我立刻想到了《西厢记》中“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的情景。

C. 母亲说:“你这样做,就是对我最大的关心,也是对我最大的爱护。

”D. 这篇文章写得生动有趣,幽默风趣,充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安徽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安徽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安徽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字音、字形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寥阔风华正茂青荇(xìng) 忸怩(niǔ)B.斑斓义气风发瓦菲(fēi) 颓圮(pǐ)C.惆怅峥嵘岁月冰屑(xiāo) 叱骂(chì)D.松弛图穷匕见箕踞(jù)骨髓(suǐ)2.下列选项对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比喻)B.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对偶)C.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

(设问)D.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顶真)3.下列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他因为盗窃坐了三年牢,回想起这三年的峥嵘岁月,他泪流满面。

B.菲律宾想把南海问题复杂化,我们识破了菲律宾的神机妙算,从容以对。

C.在文学创造上,含蓄比一览无余更好,诗歌更讲究含蓄。

D.这种“摇头丸”毒性大,人吃后,会情不自禁地摇头。

4.选出与上句衔接恰当的一项()她,已经年过50,对于演员,年龄是大了些,可是__________。

A.只要听她唱,就会觉得她还很年轻B.只要听她唱,就会发现她还很年轻C.只要看她外貌,就会觉得她还很年轻D.只要看她外貌,就会发现她还很年轻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教师素质的高低和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B.读毛泽东的诗词,诗人的豪情和政治家的浪漫,无时无刻显现在我们头脑里。

C.他取得成绩的关键在于他善于动员和启发同学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D.《沁园春.长沙》一开篇,作者便把自己置身于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中,把读者带进一个高原的深秋境界中去。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以气势磅礴的笔调,写出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坚强信心。

秋,在伟人的笔下,褪去萧瑟,铺上生机。

B.《再别康桥》中,诗人说“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诗人不能放歌的原因是他太悲伤了,满心都是别离的痛楚。

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第I卷(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做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做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瞽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 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

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晨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高三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含参考答案

高三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含参考答案

2013年高三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含参考答案)2013年颍上一中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的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选择题(第I卷1~6题,第II卷15~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所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第I卷7~14题,第II卷18~21题)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的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礼俗文化刘志琴①中国传统文化也可称为礼俗文化。

②其主导部分的大传统文化在古代中国表现为礼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这是古人用以定亲疏,别尊卑,辨是非的准则,是起源最早而又最完备的社会制度和规范。

历代王朝都以“会典”、“律例”、“典章”,或“车服志”、“舆服志”等各式法制条文和律令,管理和统制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这是权力统制财产的体制,没有地位和权力的,有钱也不能随意购买不该享用的消费品。

权力通过器物消费的等级分配,物化为各个阶层消费生活的差异,所以礼制不仅以三纲五常为道德信念,还以日用消费品的等级分配作为物质内容,规范各阶层的行为和需求。

礼治可谓修身、齐家、治国之本,所以朱熹在注解《论语.为政》中说:“礼,谓制度品节也。

”这是主体性的意识形态,具有制度性、理论性。

二中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二中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稚嫩(zhì nèn)毅力(yì lì)老态龙钟(lǎo tài lóng zhōng)B. 沉湎(chén miǎn)炽热(chì rè)惟妙惟肖(wéi miào wéi xiào)C. 恍若(huǎng ruò)谈笑风生(tán xiào fēng shēng)眉清目秀(méiqīng mù xiù)D. 贪婪(tān lán)恣意(zì yì)翩翩起舞(piān piān qǐ wǔ)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显著成绩,而且在生活中也受到大家的喜爱。

B.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科学家们已经找到了治疗这种罕见疾病的方法。

C.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增加课外活动的种类和数量。

D. 他的演讲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使大家深受鼓舞。

3. 下列诗句中,用词最为准确的一项是:A.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B.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李清照《如梦令》)C.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王之涣《登鹳雀楼》)D.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汉乐府《长歌行》)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描写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

B.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以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的故事为主线。

C.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历程。

D.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描写了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的故事。

5. 下列关于现代文阅读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现代文阅读要求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023年高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通用A卷)(考试版)

2023年高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通用A卷)(考试版)

2023年高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二)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从立春到大寒,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参照天象、气象和物象等自然现象,总结一年中时令、气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的时间知识体系。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对自然时间与农耕生产关系的精准把握,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农耕社会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记忆,蕴含着中国人传统的生存智慧与生命哲学。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二十四节气如何融入当代生活?花知时而开,人顺势而为,与天地唱和,与万物相谐——二十四节气体现出的“天人合一”理念,如何助益当代人的生活?多年来,有关部门从多层面、多维度深入实施二十四节气相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促进各地活态传承节气文化。

尤其近年来伴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升温,人们文化自觉意识日渐增强,二十四节气以多种面貌和形态在当代生活中展现出蓬勃生机。

结合节庆民俗,实现价值聚力。

二十四节气不仅自身内涵丰富,而且与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庆、传统民俗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传承发展二十四节气文化,应结合重要节庆与各地民俗,拓展文化内涵,强化情感纽带。

每到立秋,湖南省花垣县都会迎来盛大的赶秋节。

庄稼成熟,丰收在即,人们吹笙、歌唱、舞蹈,庆丰年、祈幸福。

而今,花垣赶秋活动丰富多彩,周边群众也纷纷聚集在“秋场”,观赏和参与舞龙舞狮、八人秋千、上刀梯、武术等活动。

花垣赶秋还与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域旅游等相结合,吸引众多游客参与其间。

在礼敬“秋”的节气文化基础上,焕发更多文化活力,创造更多经济价值。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含答案)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思想“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之一,它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和”的内涵丰富多样。

首先,“和”强调和谐统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被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只有保持和谐统一,才能实现万物的生长和发展。

其次,“和”注重协调平衡。

事物之间存在着各种矛盾和差异,但通过协调和平衡,可以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例如,儒家主张“中庸之道”,强调在处理事物时要避免极端,保持适度和平衡。

最后,“和”倡导包容共生。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不同的事物和文化之间应该相互包容、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世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和”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方面,它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如果能够秉持“和”的理念,以和谐、包容的态度去处理问题,就能够减少冲突,增进团结,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另一方面,“和”思想对于个人的修身养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它教导人们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学会包容他人,尊重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从而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

在当今时代,“和”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需要弘扬“和”的思想,倡导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繁荣的世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唯一理念,贯穿中国历史发展各个时期。

B.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天、地、人是相互独立的,需要保持和谐统一。

河南省五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五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年河南省五市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答案在最后)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轴心时代,希腊和中国等一些文明古国就开始奠定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及自我反思的普遍框架,每种文化传统在道德价值判断领域也呈现出某种相似性。

其中,最为经典的案例就是,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曾用“中庸”来界定德性。

“中庸”一词在《论语》中只出现过一次,却被孔子视为德性的试金石。

《论语》对“中庸”未展开系统性的说明,只提醒人们“中庸”涉及了“性与天道”“过犹不及”“忠恕”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经过长期积淀后,儒家学者才凭借《中庸》向人们阐释了“中庸”的思想意蕴。

首先,《中庸》强调,孔子及先秦儒家所谓的“中庸”肇始于某种特殊的人性理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作为一切生命的源泉,“天”与其所生成的万物有相同的本质。

遵循从“天”那里获得的“性”或人之为人的本质也就成为“道”,即评价人们情感、行为的根本尺度。

更为重要的是,所谓的“道”尽管广大、精微,其实质又与“庸言”“庸行”相融合。

其次,《中庸》试图把“中庸”演绎为成就德性的有效方法。

一方面,君子应该懂得“慎独”的重要性。

正是由于对“性与天道”的敬畏,君子才会深刻省察其“独”,即自己的动机。

或者说,“慎独”就是要把“性”或人之为人的本质主宰生理欲望作为动机。

另一方面,合乎“性与天道”的君子可以达致“中和”。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庸》认为,喜怒哀乐源于人的生理欲望,并且有可能使得“性”或人之为人的本质偏离正确的道路。

河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主持人: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质态,能够给个人生活带来哪些变化?李志斌:相比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中的颠覆性产品和科技将大幅度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一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技术、能源技术以及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加速推进制造业向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形成优质高效多样化的供给体系,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满足多样化、高端化消费需求。

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能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组织创新等途径极大程度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环境、缩短劳动时间,使得更多的劳动者从事研发、服务、创意等工作,再加上人工智能能够为人类引入认识世界的新范式、创造理解世界的新工具、形成改造世界新业态以及构建管理自身新模式,从而不断拓展时间与空间的边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并提升个体的生命存在意义。

吴浩:从衣食住行来看,新质生产力为人们带来了高质量的生活。

一是生活品质智能高效。

新质生产力通过深度推动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带来了众多创新且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例如,人形机器人凭借其灵巧的双手和灵活的关节,结合先进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增强了在物理世界中感知、理解和交互的能力。

二是生活方式便捷充实。

例如,从深圳到珠江口对岸的珠海,以往驾车需要2个小时,而现在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空中跨海飞行只需要20分钟。

三是娱乐活动丰富多样。

新质生产力催生了数字人、虚拟现实、沉浸式体验等新型休闲方式,让人们更便利地进行娱乐体验和社交互动。

四是生活环境绿色转型。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能推动新能源技术、节能技术、碳捕获技术、碳封存技术等前瞻性、创新性、颠覆性环保技术的突破和转化,促进生活方式的绿色变革。

付伟:从社会关系来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的不断涌现不仅改变了生产关系,也深刻重塑了社会关系。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

江淮十校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2023.11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山水文学之发达,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山水文学作品不仅数量多,而且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也非常之高。

从宏观的角度看,山水文学之发达是多种因素配合作用的结果,而“情景交融”的美学原则,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中国古代人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独特的认识。

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人是以艺术化的态度对待自然,视人为自然的一部分,追求人与自然浑然合一的理想境界,因此“天人合一”成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观念。

与这种强调主体与客体融合为一的人生理想相适应,中国的美学中产生了“情景交融”的美学原则。

正如“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观念一样,“情景交融”则是中国古代美学中的重要观念,它作为美学原则,直接地影响了山水文学的创作和发展。

西方艺术被认为是再现型的艺术,中国艺术被认为是表现型的艺术。

山水文学是以自然景物为题材的文学艺术。

从表面上看,模仿说支配下的再现型艺术似乎应当更适合表现自然景色之形貌,更适宜于山水文学的生长。

而实际上,从一方面看,重视现实的人生感受,才更能领略、感受自然山水的美,进而将对自然景物的观照和体悟表现出来。

因而注重于对于自然的感受、体验,为在形象的艺术之中反映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而把自然景物作为媒介,这样的表现型艺术才真正适合于山水文学的生长和发展。

另一方面,西方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理论虽然在广泛的意义,上包括对整个宇宙人生的模仿,但它所强调的主要是对于人物性格、动作和事件情节的模仿,整个西方古典美学都较少注意对自然景物的表现。

河南省信阳市普通高中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信阳市普通高中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信阳市普通高中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装潢简洁时尚,陈列别出心裁,茶点饮品一应俱全……最近,各地出现了不少个性鲜明的“网红书店”。

但在纷至沓来的顾客中,有不少“到此一游”的“打卡”拍客。

有人感叹:拍照的流量要是能转化成阅读的流量就好了。

面对掌上阅读、网络购物的冲击,不少实体书店转变经营思路:有的创新内涵,提供多种知识服务;有的着眼外观,让文化空间更别致;有的往上游拓展,定制产品、收购版权;____①与咖啡厅、艺术展、手工坊连接……由单纯的图书卖场变身为兼具教育、展览、休闲等功能的复合空间,跨界融合的尝试让实体书店呈现勃勃生机。

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选择,“网红书店”就②。

时下,“泛阅读”“云阅读”重新定义着读书的界限,一本纸书难以满足读者的知识需求。

如何把消费的人气转化为阅读的文气,这是一个新课题。

提供可听可看可触的知识产品,打造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倡导时尚健康的生活方式,“书店+”的新兴业态才有望激发出“文化+”的精神力量,让书店点亮文化的角落,润泽人们的心灵。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A.比拟、比喻、引用B.比拟、比喻、排比C.对偶、排比、比拟D.对偶、排比、引用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提供可感的知识产品,打造阅读的深入体验,倡导好的生活方式,让“书店+’有望激发出‘文化+’的精神力量。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4 分)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10月)试卷

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10月)试卷

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10月)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3分)1. (1分) (2019高三上·温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初次彷徨在古域阙上,倚栏杆处,任那杨花柳絮纷纷扬扬随意拂面,静听春的韵律,萦绕故国女墙,袅袅余音,不绝如缕;(甲)漫步在灞桥两岸,俯仰之间,碧云天,黄花地,西风落叶,寒鸦数点,预报着这又将是一个摇落情思的悲凉季节。

许多年来。

踏在半裸着秦砖汉瓦的黄土地上,遥望着西风残照中隐约的城墙映入水面,我一直在苦苦思索:为什么脚下的这片黄土能孕育出中国历史上最强悍雄盛的几个帝国——周秦汉唐?(乙)“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洲(杜甫”《秋兴八首》为什么凡是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屡屡选中这一块风水宝地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经过历史的风吹雨打,(丙)我深信故国的流风余韵在何处还可以寻觅得到?(1)文段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彷徨B . 不绝如缕C . 俯仰D . 流风余韵(2)文段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彷徨B . 不绝如缕C . 俯仰D . 流风余韵(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 (甲)B . (乙)C . (丙)(4)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 (甲)B . (乙)C . (丙)2. (1分) (2019高二下·安吉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宋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

苏东坡写于黄州的那些杰作,即宣告着黄州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也宣告着苏东坡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

B . 署名毕阮的《续资治通鉴》较其他同类著作为优,然而本书之文字,似逊于《资治通鉴》,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照录旧史原文较多,未加铬载,以致通畅流利不够。

C .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再加上政策的扶持,使得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各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

颍上一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三语文进度安排一览

颍上一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三语文进度安排一览

颍上一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三语文教学进度安排一览表
说明:
1.关于主备教师职责:①向备课组全体教师讲解对本阶段复习的内容的理解并提出可行性复习经验或建议。

②根据实际情况,提交一份或多份本阶段的专题训练材料交文印室印好供全年级学生使用。

③总结本阶段复习效果并提出有关问题供全体教师参考讨论解决。

2.关于课本的复习:穿插在一轮专题中进行,但应在2014年12底前结束。

3.关于作文训练与复习:始终作为重点并贯穿复习全过程,在二轮中有针对地加强。

4.关于语言基础的积累与名句名篇:建议贯穿复习全过程。

5.关于押题卷:①共四个小组,每小组7人,每小组前两位为命题组长。

②本学期开学之初即可由组长协调分工,留心于平时的教学心得及信息资料收集。

③根据自己小组的理解,押题卷命制规范科学,体现自己对2015年高考语文的理解。

6.关于月考时间及复习进度:可根据学校安排及班级学情,灵活调整,但各班复习进度差别不宜太大。

颍上一中2015届高三语文备课组
2014年8月8日。

2020届高三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写作专题

2020届高三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写作专题

写作专题“皖南八校”2020届高三第二次(12月)联考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党中央决定,首次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集中评选授,隆重表彰一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他们是于敏、中纪兰、孙家栋、李廷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等8名“共和国勤章”人选,“人民科学家”叶培建、吴文俊、南仁东、顾方舟、程开甲,“人民教育家”于漪、卫兴华、高铭暄,“人民艺术家”王蒙、秦怡、郭兰荚,“人民英雄”艾热提·马木提、中亮亮、麦賢得张超,“人民楷模”王文教、王有德、王启民、王继才、布茹玛汗·毛勒朵、朱彦夫、李保国、都贵玛、高德荣等28名国家荣誉称号人选。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与联想?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毛坦厂中学12月月考四、写作(60分)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医疗纪录片《人间世》打破“套路”,把几个失败的病例呈现给观众——吃海鲜中毒导致多脏器衰竭没救回来的24岁青年、没有挺过手术后第二天的马凡综合征患者……首度以这样大的篇幅直面医学上的“不完美”。

有人评论,“这样的角度更让人感动。

失败也是医生和家属必须面对的”“很客观、很正面,有努力,有失败”“我们成功,我们也失败。

正是能体会这种切肤之痛,我们才能毅然决然地守护着心里的最后一亩田”“敢于面对和谈失败,本身是一种进步。

敢于面对真实,本身是一种升华。

促进真实和重建诚信,是这个时代知识分子的使命之一”。

对于以上现象,你怎么看?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2.【解析】这是一道时评类材料作文,材料的内容是纪录片《人间世》打破“套路”,暴露医学上的不完美,然后列出相应的评论,主要有“失败也是医生和家属必须面对的”“很客观、很正面”“守护着心里的最后一亩田”“敢于面对和谈失败”,要求针对材料谈自己的看法。

颍上一中高二月考试卷语文

颍上一中高二月考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沧桑(cāngsāng)B. 遐想(xiáxiǎng)C. 蜿蜒(wānyán)D. 崇拜(chóngbài)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阅读能力,学校决定每月举办一次读书活动。

B. 在这次比赛中,我国运动员的表现赢得了观众的喝彩。

C.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D. 他的成绩在班级中名列前茅,但总是谦虚谨慎。

3. 下列诗句中,运用比喻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 下列成语中,与“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意思相近的是()A. 一鼓作气B. 雪中送炭C. 破釜沉舟D. 静以修身5. 下列名著中,属于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是()A. 《红楼梦》B. 《三国演义》C. 《水浒传》D. 《西游记》6.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B.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 《楚辞》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D. 《楚辞》是我国第一部史诗。

7. 下列句子中,运用拟人手法的是()A.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B.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C.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D. 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

8. 下列关于名著情节的表述,错误的是()A. 《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故事贯穿全书。

B.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C. 《水浒传》中,宋江、吴用、林冲等好汉梁山泊聚义。

D.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

9. 下列关于文学体裁的表述,正确的是()A. 诗歌、散文、小说、戏剧都属于文学体裁。

高二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高二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高二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试题(附答案)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人民与军队鱼水情深,当人民遭受灾难时,人民军队就会无所不至....,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此次雅安地震就是明证。

B.莫言从小醉心于文学艺术,虽然家中并无藏书,但他却有着与生俱来的求知欲,凡能偶然入目的片纸只言....,他都如获至宝绝不放过。

C.日本挑起钓鱼岛事端后,在政治上日渐孤立,他们自知理亏,便东奔西跑,逢人说...项.,试图拉拢不相干的国家,结果碰了一鼻子灰。

D.享年91岁的“五保”老人刘盛兰生前省吃俭用,拾荒助学,助学捐资总计7万多元,他的善行,简直让那些细大不捐....的亿万富翁们无地自容。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佛教的精义之一,就是将大乘佛学悲喜舍之精神贯于所有芸芸众生....,让佛法真正起到教化社会、提升众生精神品质的作用。

B.就如涉世未深的少年其面容往往显得纯净一样,岁月会改写一切。

有没有一种情怀历经沧桑而不失赤子之心,岁月所带来的磨砺使之更加如精金美玉....,熠熠发光?C.甲流除了传染性较强外,并不十分可怕,面对当前合肥市防控甲流的严峻形势,我们需要在市委市府的领导下沉着应付,等闲视之....。

D.网络十年,网络舆论有它自己的发展规律。

从早期的只谈风月,到现在的民怨沸腾....,网络舆论找到了发力对象,也因而具备了某种神圣的使命。

3.下列各句中,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烈日炎炎,持续的高温让市民,省内各市纷纷“让洞于民”,免费向社会开放一批可用于避暑纳凉的人防工程。

②我县坚持文化“普惠”理念,先后投资5亿多元,建成了8个文化中心,安装健身器材2600多台,文体设施。

③“菊花节”期间,公园里摆放着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轻轻摇曳,仪态万千,赏花的市民流连其间,。

A.不堪忍受日趋笃厚意兴阑珊B. 不堪忍受日臻完善意兴盎然C.情何以堪日臻完善意兴阑珊D. 情何以堪日趋笃厚意兴盎然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每天,全球有5.5亿用户操着75种不同的语言在“脸书”上评价、浏览、分享,全部用户每月耗费在这个社交网站上的时间总计高达7000亿分钟。

颍上一中高考语文试卷答案

颍上一中高考语文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精湛(zhàn)磨砺(mó)B. 沉默(mò)拂晓(fú)C. 祈祷(qí)悠然(yōu)D. 潜伏(qián)纷扰(fēn)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B. 我对他的批评感到非常抱歉,因为他并没有做错什么。

C. 他的书法作品在这次展览中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D. 老师要求我们每天都要按时完成作业,这是为了培养我们的自律能力。

答案:C3.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星星像眼睛,月亮像眉毛。

B.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

C. 他的声音如同雷鸣。

D. 他的眼神像鹰一样锐利。

答案:D4. 下列词语中,与“行云流水”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轻车熟路B. 一帆风顺C. 纵横捭阖D. 风和日丽答案:B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昨天去哪儿了?”他问,“我去了图书馆。

”B. 他问我:“你昨天去哪儿了?”我回答:“我去了图书馆。

”C. “你昨天去哪儿了?”他问,我回答:“我去了图书馆。

”D. 他问我:“你昨天去哪儿了?”我回答:“我去了图书馆。

”答案:A二、填空题6. 下列句子中,横线处应填入的成语是:()(1)他的演讲___,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热烈掌声。

(2)她的成绩一直___,这次考试更是名列前茅。

答案:(1)绘声绘色(2)名列前茅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1)他___着嘴角,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2)她___着眼泪,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答案:B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他___着信,期待着家人的回信。

(2)她___着书,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答案:D三、简答题9. 请简要概括下列文段的主要内容:“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安徽吉林黑龙江云南四省2023年2月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安徽吉林黑龙江云南四省2023年2月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安徽吉林黑龙江云南四省2023年2月高三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与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类似,现今中国的地理格局则与一次大碰撞息息相关。

约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撞击速度极快,能量极大,引发了超大幅度的地表隆起。

地球上最高、最年轻的高原——青藏高原诞生了。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地壳厚度可达80千米来其环境之独特,可与地球南、北极并列被称为“第三极”。

在青藏高原上,许多巨大的山脉次第隆起,囊括了地球上14座8000米级山峰、绝大多数的7000米级山峰,以及数不胜数的5000~6000米级山峰。

因此,这次大碰撞堪称5亿年来最重要的造山事件。

然而,大碰撞的“洪荒之力”还没有释放完毕。

青藏高原诞生的同时,大碰撞的力量范开始外围扩散。

此前己经有了一定海拔高度的另一些地方也受到挤压,进一步抬升,包括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

至此中国大[地土出现了显著的三级阶梯。

青藏高原海拔最高,为第一级阶梯;海拔为1000~2000米的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构成了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以东,大部分海拔在500米以下为第三级阶梯。

中国地理格局就此形成三级阶梯的差异,使得地貌景观极富变化。

万千山岭、大美江河,就在这三级阶梯上依次显现。

大碰撞对中国的影响不止于地貌。

科学家们发现,作为大碰撞的最大产物,青藏高原的上空生成了一台超级“风机”,它将颠覆原本控制中国的行星风系。

如果不考虑地形等诸多因素,地球上接近地面的大气将以一种非常规律的方式流动,这便是行星风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颍上一中高考语文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安徽高考试题0115 1619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的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选择题(第I卷1 ~ 6题,第II卷15 ~ 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所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第I卷7 ~ 14题,第II卷18 ~ 21题)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的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 3题。

礼俗文化刘志琴①中国传统文化也可称为礼俗文化。

②其主导部分的大传统文化在古代中国表现为礼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这是古人用以定亲疏,别尊卑,辨是非的准则,是起源最早而又最完备的社会制度和规范。

历代王朝都以“会典”、“律例”、“典章”,或“车服志”、“舆服志”等各式法制条文和律令,管理和统制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这是权力统制财产的体制,没有地位和权力的,有钱也不能随意购买不该享用的消费品。

权力通过器物消费的等级分配,物化为各个阶层消费生活的差异,所以礼制不仅以三纲五常为道德信念,还以日用消费品的等级分配作为物质内容,规范各阶层的行为和需求。

礼治可谓修身、齐家、治国之本,所以朱熹在注解《论语为政》中说“ 礼,谓制度品节也。

”这是主体性的意识形态,具有制度性、理论性。

③而植根民众的生活小传统文化在古代可表白为“俗”,俗在《说文解字》中训为“习也。

”郑玄在《周礼注》中解释说“土地所生习也。

”具有习惯性、自发性。

俗先于礼,礼本于俗,这才有“礼从俗”,“礼失求诸野”之说,俗一旦形成为礼,升华为典章制度,就具有规范化的功能,从而要求对俗进行教化和整合。

最早的史书《尚书》就有天子“观民风俗”的记载。

秦始皇统一中原伊始,就施行以礼节俗,即所谓“行同伦”的方针,多次出巡,在会稽山刻石祭大禹,宣告用严刑峻法禁止男女淫逸,把中原伦理推广到全国。

历代统治者宣扬“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④所谓礼俗,即是以礼化俗,使社会风习遵循礼治的轨道,这是治理社会的方略,也是采自风俗而对民间生活的调适。

从这意义上说,俗是礼之源,礼是俗之纲;俗是礼之表,礼是俗之质。

礼和俗相互渗化力量之强劲,几乎使礼与俗难分难解。

⑤礼俗文化的特点就在于,礼和俗相互依存、胶着,双向地增强了上层文化与下层文化或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的渗透。

在大一统的封建社会中,礼治凭藉统治地位的优势,以制度的、教化的威力切入生活习俗,以礼化俗,使得礼与俗亦即大小传统的价值差异缩小到最小限度,这就极大地增强了各民族、各地区,不同风习的人群对礼的伦理价值的认同,这是中国文化整体性的特征。

⑥礼俗文化,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资源,也为中国的思想启蒙往往要从生活方式发端留下了历史因缘。

从这里我们可以理解,清兵入关强制推行满人服装,引起轩然大波;太平军一进入南京就掀起“蓄发易服”的旋风;戊戍维新是从康有为上书剪辫、易服发难;辛亥革命成功立即颁布新服制,推行移风易俗。

……百年来,在中国大地上不论是启蒙、革命、建设、破坏,往往都从生活领域发端,究其所以,这是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化长期对民族心理的影响,一有社会风云,生活问题往往被政治化,因此本来是完全私人化的生活,在中国往往成为社会思潮起伏变幻的晴雨表,礼俗文化传统的积淀是其深厚的文化背景。

⑦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迈进,生活方式的变革已经消解了意识形态的干预,成为文化转型中最活跃、最广泛而又最受争议的领域。

礼俗文化作为制度和意识形态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但它沉潜在民族心理中的思想影响仍在发生作用。

(节选自《礼俗文化的再研究》)1.联系上下文,对第⑥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迈进,生活方式的变革正逐步取代礼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干预,成为中国文化中最活跃、最广泛而又最受争议的部分。

B.在中国大地上,社会风云的变幻,通常会通过人们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反映出来,社会变革往往都从生活领域发端,这是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化长期对民族心理的影响。

C.清军入关的服装改革、太平军进入南京的“蓄发易服”、戊戌维新的“剪辫、易服”、辛亥革命的“新服制”充分说明中国的思想启蒙必须从生活方式发端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效。

D.礼俗文化作为制度和意识形态沉潜在民族心理中的思想影响还在发生作用,因此,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迈进,生活方式的变革必将引领社会思潮的起伏变幻。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①—③段先总提议论的话题:礼俗文化,然后分别从两个方面阐述其内涵:作为其主导部分的大传统文化表现为礼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植根与民众的生活小传统文化表现为“俗”。

B.第④段承接上文论述“礼”和“俗”的关系,第⑤段在前文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礼俗文化的特点:两者相互依存、胶着,双向地增强了上层文化与下层文化或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的渗透。

C.第⑥⑦两段主要论述礼俗文化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并举大量的实例加以证明。

而且特别强调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化长期对民族心理的影响。

D.本文采用纵向结构展开议论,首先明确何为礼俗文化,接着阐述礼与俗的关系及礼俗文化的特点,最后论述礼俗文化在中国社会变革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是社会思潮起伏的晴雨表。

3下列对原文中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古代,中国传统文化表现为“礼”的主体性意识形态,具有制度性、理论性,它不仅约束着人们的道德信念,还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和需求,可谓修身、齐家、治国之本。

B.在权力统制财产的礼治体制的古代中国,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均被管理着和统制着,人们的消费档次必须与地位、权力匹配,而不是取决于金钱的多少。

C.认为礼俗文化由“大传统文化”和“小传统文化”组成,前者表现为“礼”,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导部分;后者可表白为“俗”,它植根与民众的生活之中。

D.礼俗就是以礼化俗,它采自风俗反过来又对民间生活进行调试,目的是使社会风习遵循礼治的轨道。

礼和俗相互依存胶着,相互渗化,力量之强劲,几乎使二者难舍难分。

二、(3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也。

孙权为将军,逊年二十一,始仕幕府,历东西曹令史,出为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

县连年亢旱,逊开仓谷以振贫民,劝督农桑,百姓蒙赖。

时吴、会稽、丹杨多有伏匿,逊陈便宜,乞与募焉。

会稽太守淳于式表逊枉取民人,愁扰所在。

逊后诣都,言次,称式佳吏,权曰:“式白君而君荐之,何也?”逊对曰:“式意欲养民,是以白逊。

若逊复毁式以乱圣听,不可长也。

”权曰:“此诚长者之事,顾人不能为耳。

”黄武元年,刘备率大众来向西界,权命逊为大都督,督朱然、潘璋等五万人拒之。

备从巫峡、建平连围至夷陵界,立数十屯,以金锦爵赏诱动诸夷,使将军冯习为大督,张南为前部,辅匡、赵融等各为别督,先遣吴班将数千人于平地立营,欲以挑战。

诸将皆欲击之,逊曰:“此必有谲,且观之。

”备知其计不可,乃引伏兵八千,从谷中出。

逊曰:“所以不听诸君击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

”逊上疏欲击备。

诸将并曰:“攻备当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衔持经七八月,其诸要害皆以固守,击之必无利矣。

”逊曰:“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

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犄角此寇,正在今日。

”乃先攻一营,不利。

诸将皆曰:“空杀兵耳。

”逊曰:“吾已晓破之之术。

”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

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斩张南、冯习等首,破其四十馀营。

备将杜路、刘宁等穷逼请降。

备升马鞍山,陈兵自绕。

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万数。

备因夜遁,驿人断后,仅得入白帝城。

其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

备大惭恚,曰:“吾乃为逊所折辱,岂非天邪!”初,孙桓别讨备前锋於夷道,为备所围,求救於逊。

逊曰:“未可。

”诸将曰:“孙安东公族,见围已困,奈何不救?”逊曰:“安东得士众心,城牢粮足,无可忧也。

待吾计展,欲不救安东,安东自解。

”及方略大施,备果奔溃。

桓后见逊曰:“前实怨不见救,定至今日,乃知调度自有方耳。

”加拜逊辅国将军,领荆州牧,即改封江陵侯。

(节选《三国志·陆逊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逊开仓谷以振贫民振奋 B.顾人不能为耳不过C.此必有谲,且观之欺诈 D.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逼迫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说明陆逊军事才能突出的一组是(3分)①出为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②以火攻拔之③权命逊为大都督④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⑤待吾计展,欲不救安东,安东自解⑥乃知调度自有方耳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③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陆逊能体恤百姓。

他在任海昌屯田都尉并兼县令的时候,关注百姓疾苦,并劝督农桑,使百姓得到好处,还主张招募藏匿起来的百姓,认为这样对国家有利。

B.陆逊心胸宽广,不计个人恩怨。

会稽太守淳于式上表说陆逊非法掠夺百姓,骚扰地方。

但陆逊在孙权面前称赞淳于式是佳吏,孙权对他很赞赏,称他为长者。

C.陆逊作战看的远,战术准。

夷陵之战中,先是识破了刘备的诱敌之计,坚守不战,后来等敌“兵疲意沮”时,“先攻其一营”以试虚实,后用火攻击溃刘备。

D.陆逊对形式的发展有着敏锐的判断力。

当孙桓被刘备的军队包围时,手下诸将主张派兵救援,但陆逊却认为孙桓不值得忧虑。

事后连孙桓也对陆逊佩服有加。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式意欲养民,是以白逊。

若逊复毁式以乱圣听,不可长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2)所以不听诸君击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3)前实怨不见救,定至今日,乃知调度自有方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阅读下面宋词,完成8~9题。

千秋岁①【秦观】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