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习题答案.docx

合集下载

完整版互换性习题及答案.doc

完整版互换性习题及答案.doc

完整版互换性习题及答案.doc第⼀章绪论1-1.什么叫互换性?为什么说互换性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业中⼀个普遍遵守原则?列举互换性应⽤实例。

(⾄少三个)。

答:(1)互换性是指机器零件(或部件)相互之间可以代换且能保证使⽤要求的⼀种特性。

(2)因为互换性对保证产品质量,提⾼⽣产率和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互换性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业中⼀个普遍遵守的原则。

(3)列举应⽤实例如下:a、⾃⾏车的螺钉掉了,买⼀个相同规格的螺钉装上后就能照常使⽤。

b、⼿机的显⽰屏坏了,买⼀个相同型号的显⽰屏装上后就能正常使⽤。

c、缝纫机的传动带失效了,买⼀个相同型号的传动带换上后就能照常使⽤。

d、灯泡坏了,买⼀个相同的灯泡换上即可。

1-2 按互换程度来分,互换性可分为哪两类?它们有何区别?各适⽤于什么场合?答:(1)按互换的程来分,互换性可以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

(2)其区别是:a、完全互换是⼀批零件或部件在装配时不需分组、挑选、调整和修配,装配后即能满⾜预定要求。

⽽不完全互换是零件加⼯好后,通过测量将零件按实际尺⼨的⼤⼩分为若⼲组,仅同⼀组内零件有互换性,组与组之间不能互换。

b、当装配精度要求较⾼时,采⽤完全互换将使零件制造精度要求提⾼,加⼯困难,成本增⾼;⽽采⽤不完全互换,可适当降低零件的制造精度,使之便于加⼯,成本降低。

(3)适⽤场合:⼀般来说,使⽤要求与制造⽔平,经济效益没有⽭盾时,可采⽤完全互换;反之,采⽤不完全互换。

1-3.什么叫公差、检测和标准化?它们与互换性有何关系?答:(1)公差是零件⼏何参数误差的允许范围。

(2)检测是兼有测量和检验两种特性的⼀个综合鉴别过程。

(3)标准化是反映制定、贯彻标准的全过程。

(4)公差与检测是实现互换性的⼿段和条件,标准化是实现互换性的前提。

1-4.按标准颁布的级别来分,我国的标准有哪⼏种?答:按标准颁布的级别来分,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业标准、地⽅标准和企业标准。

1-5.什么叫优先数系和优先数?答:(1)优先数系是⼀种⽆量纲的分级数值,它是⼗进制等⽐数列,适⽤于各种量值的分级。

互换性重要习题库(带答案)

互换性重要习题库(带答案)

习题第一章: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X〕1公差可以说是允许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

( X)2 •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 X )3•国家标准规定,孔只是指圆柱形的内表面。

(X )4 •从制造角度讲,基孔制的特点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是先加工轴.( X )5 •孔的基本偏差即下偏差,轴的基本偏差即上偏差。

( )6 •有相对运动的配合应选用间隙配合,无相对运动的配合应选用过盈配合(X )7•未注公差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

( X )8•某一配合,其配合公差等于孔与轴的尺寸公差之和。

(v )9. 最大实体尺寸是孔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的总称。

(X )10. 公差值可以是正的或负的。

( X )11. 实际尺寸等于基本尺寸的零件必定合格。

(X )12•因为公差等级不同,所以$ 50H7与$ 50H8的基本偏差值不相等。

(X )13•尺寸公差大的一定比尺寸公差小的公差等级低。

()14. 一光滑轴与多孔配合,其配合性质不同时,应当选用基孔制配合。

(X )15. 标准公差的数值与公差等级有关,而与基本偏差无关。

(V )16. 只要零件不经挑选或修配,便能装配到机器上去,则该零件具有互换性。

(X )17. 配合 H7/g6 比 H7/S6 要紧.(X )18. 基轴制过渡配合的孔,其下偏差必小于零.(V )1、零件的基本尺寸越靠近基本尺寸,零件就越精确。

(X )2、某图样上标注有 2 0 00.033,该孔为基孔制的孔。

(V )3、零件的公差值越小,零件的精度就越高。

( X)4、过渡配合包括最大间隙为零和最大过盈为零的配合。

(X )5、从加工工艺和经济性业考虑,选择基准时应优先选择基孔制。

(V)二、选择题(将下列题目中所有正确的论述选择出来)1. 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有—AE ―。

A •因为有了大批量生产,所以才有零件互换性,因为有互换性生产才制定公差制.B .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其几何参数应是绝对准确的。

互换性习题和答案

互换性习题和答案

1、(1)测量的实质是将被测几何量L 与作为计量单位的标准量E 进行比较,从机时获得两面三刀者比什q 的过程,即L/E=q,或L=Eq 。

(2)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包括被测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四个要素。

2、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哪几类?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答:(1)测量误差按其性质来分,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

(2)测量误差的方要来源: a 、计量器具误差;b 、标准件误差; c 、测量方法误差;d 、测量环境误差;e 、人员误差。

3、某仪器在示值为20mm 处的校正值为-0.002mm,用它测工件时,若读数正好为20mm,工件的实际尺寸为多少?解:工件的实际尺寸为:20+(-0.002)=19.998mm 。

4、某一测量范围为0~25mm 的外千分尺,当活动测杆与测,可靠接触时,其读数为+0.02mm,若用比千分尺测工件尺寸,读数为10.95mm,其修正后的测量结果.解:因示值误差为+0.02mm,则其修值为-0.02mm 。

修正后的测量结果是:10.95+(-0.02)=10.93mm 。

5、今用公称尺寸为10mm 的量块将千分表调零后测量某零件的尺寸,千分表的读数为+15um 。

若量块实际上尺寸为10.0005mm,试计算千分表的调零误差和校正值.若不计千分表的示值误差,试求被测零件的实际尺寸。

解:(1)千分表的调零误差 10-10.0005=-0.0005mm=0.5um, (2)校正值为+0.5um,(3)被测零件实际尺寸: 10.0005+0.015=10.0155mm 。

3-15.已知基本尺寸为ø40的一对孔、轴配合,要求其配合间隙为41~116,试确定孔与轴的配合代号,并画出公差带图。

解:(1)选择基淮制,因为没有特殊要求,所以选用基孔制配合,基孔制配合EI=0。

(2)选择孔,轴公差等级 由式(3-10)得,Tf=Th+Ts=∣Xmax-Xmin ∣,根据使用要求,配合公差Tf´=∣X´max-X´min ∣=∣116-41∣=75um,即所选孔轴公差之和Th+Ts 应最接近T´f 而不大于T´f 。

互换性重要习题库(带答案).doc

互换性重要习题库(带答案).doc

习题第一章:一、判断题(正确的打J,错误的打X)1.公差可以说是允许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

(X )2.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X )3.国家标准规定,孔只是指圆柱形的内表面。

(X )4.从制造角度讲,基孔制的特点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是先加工轴.(X)5.孔的基本偏差即下偏差,轴的基本偏差即上偏差。

()6.有相对运动的配合应选用间隙配合,无相对运动的配合应选用过盈配合(X )7.未注公差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

(X )8.某一配合,其配合公差等于孔与轴的尺寸公差之和。

(V )9.最大实体尺寸是孔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的总称。

(X )10.公差值可以是正的或负的。

(X )11.实际尺寸等于基本尺寸的零件必定合格。

(X )12.因为公差等级不同,所以650H7与6 50H8的基本偏差值不相等。

(X )13.尺寸公差大的一定比尺寸公差小的公差等级低。

()14.一光滑轴与多孔配合,其配合性质不同时,应当选用基孔制配合。

(X )15.标准公差的数值与公差等级有关,而与基本偏差无关。

(V )16.只要零件不经挑选或修配,便能装配到机器上去,则该零件具有互换性。

(X )17.配合H7/g6 比H7/s6 要紧.(X )18.基轴制过渡配合的孔,其下偏差必小于零.(V )1、零件的基本尺寸越靠近基本尺寸,零件就越精确。

(X )2、某图样上标注有中20*°33 ,该孔为基孔制的孔。

(V )3、零件的公差值越小,零件的精度就越高。

(X)4、过渡配合包括最大间隙为零和最大过盈为零的配合。

(X )5、从加工工艺和经济性业考虑,选择基准时应优先选择基孔制。

(J)二、选择题(将下列题目中所有正确的论述选择出来)1.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有_AE_。

A.因为有了大批量生产,所以才有零件互换性,因为有互换性生产才制定公差制.B.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其几何参数应是绝对准确的。

C.在装配时,只要不需经过挑选就能装配,就称为有互换性。

互换性综合习题和答案

互换性综合习题和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l.单件小批生产的配合零件,可以实行”配作”,虽没有互换性,但仍是允许的。

()2.图样标注φ30 +0.033 0mm的孔,可以判断该孔为基孔制的基准孔。

()3.过渡配合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因此,过渡配合可能是间隙配合,也可能是过盈配合。

4.配合公差的数值愈小,则相互配合的孔、轴的公差等级愈高。

()5.孔、轴配合为φ40H9/n9,可以判断是过渡配合。

()6.配合H7/g6比H7/s6要紧。

()7.孔、轴公差带的相对位置反映加工的难易程度。

()8.最小间隙为零的配合与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二者实质相同。

()9.基轴制过渡配合的孔,其下偏差必小于零。

()10.从制造角度讲,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

()11.工作时孔温高于轴温,设计时配合的过盈量应加大。

()12.基本偏差a~h与基准孔构成间隙配合,其中h配合最松。

()13.有相对运动的配合应选用间隙配合,无相对运动的配合均选用过盈配合。

()14.配合公差的大小,等于相配合的孔轴公差之和。

()15.装配精度高的配合,若为过渡配合,其值应减小;若为间隙配合,其值应增大。

()16.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孔制。

()17.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间隙配合。

()18.滚动轴承配合,在图样上只须标注轴颈和外壳孔的公差带代号。

()19.0级轴承应用于转速较高和旋转精度也要求较高的机械中。

()20.滚动轴承国家标准将内圈内径的公差带规定在零线的下方。

()21.滚动轴承内圈与基本偏差为g的轴形成间隙配合。

()22.平键联接中,键宽与轴槽宽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23.矩形花键的定心尺寸应按较高精度等级制造,非定心尺寸则可按粗糙精度级制造。

()24.矩形花键定心方式,按国家标准只规定大径定心一种方式。

()25.圆锥配合时,可沿轴向进行相互位置的调整,因而比圆柱结合的互换性好。

()26.圆锥直径和锥度的制造误差都会引起圆锥配合基面距的变化。

互换性课后习题与答案

互换性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 圆柱公差与配合1. 计算出表中的极限尺寸,上.下偏差和公差,并按国家标准的规定标注基本尺寸和上下偏差(单位为mm )。

(答案)2. 已知下列三对孔,轴相配合。

要求:(1) 分别计算三对配合的最大与最小间隙(X max ,X min )或过盈(Y max ,Y min )及配合公差。

(2) 分别绘出公差带图,并说明它们的配合类别。

① 孔:Φ20033.00+ 轴:Φ20065.0098.0--(答案) ② 孔:Φ35007.0018.0+- 轴:Φ350016.0-(答案) ③ 孔:Φ55030.00+ 轴:Φ55060.0041.0++(答案)3. 下列配合中,查表1——7,表1——10,表1——11确定孔与轴的最大与最小间隙或过盈以及配合公差,画出公差带图,并指出它们属于哪种基准制和哪类配合?(1)Φ50H8/f7(答案)(2)Φ80G10/h10(答案)(3)Φ30K7/h6(答案)(4)Φ140H8/r8(答案)(5)Φ180H7/u6(答案)(6)Φ18M6/h5(答案)4.将下列基孔(轴)制配合,改换成配合性质相同的基轴(孔)制配合,并查表1——8,表1——10,表1——11,确定改换后的极限偏差。

(1)Φ60H9/d9(答案)(2)Φ30H8/f7(答案)(3)Φ50K7/h6(答案)(4)Φ30S7/h6(答案)(5)Φ50H7/u6(答案)参 考 答 案 第一章 圆柱公差与配合1.2.① Xmax=ES-ei=0.131mm , Xmin=EI-es=0.065mm ,配合公差:Tx=Xmax-Xmin =0.066mm 属于间隙配合图型如图1.1图1.1② Xmax=ES-ei=0.023mm , Ymin=Ei-es=-0.018mm ,配合公差:Ty=Xmax-Ymin=0.041mm,属于过度配合 图1.2 图型如图1.2③ Ymax=EI-es=-0.060mm ,Ymin=ES-ei=-0.011mm , 配合公差:Ty=Ymax-Ymin=0.049mm, 属于过盈配合图型如图1.3 图1.33. (1)基孔制,轴Φ50-0.030-0.060,孔Φ500.046,间隙配合,Xmax=0.089,Xmin=0.025,配合公差:0.064图形如图1.4 图1.4(2)基轴制,轴Φ800-0.120,孔Φ80+0.130+0.010,间隙配合,Xmax=0.250,Xmin=0.010,配合公差:0.240 图形如图1.5图1.5(3) 基轴制,轴Φ300-0.013,孔Φ300.006–0.015,过渡配合,Xmax=0.019,Ymax=-0.015,配合公差:0.034图形如图1.6 图1.6(4)基孔制,轴Φ140+0.126+0.063,孔Φ140+0..063,过盈配合, Ymax=-0.126,Ymin=0,配合公差:0.126图形如图1.7 图1.7(5)基孔制,孔Φ180+0..040,轴Φ180+0.261+0.236,过盈配合,Ymax=-0.261,Ymin=-0.196,配合公差:0.055图形如图1.8图1.8(6)基轴制,轴Φ180-0.008,孔Φ18-0.004-0.015,过度配合,Xmax=0.004,Ymax=-0.015,配合公差:0.019图形如图1.9图1.94. (1) A ~H 间隙配合,同不同级君满足,通用规则:EI=es ,故与Φ60D9/h9同名且配合性质相同; 查表1-8,IT9=74查表1-10,h :es=0,ei=-74 查表1-11,D :EI=+100,es=174 (2) A ~H 间隙配合;同不同级均配合通用规则:EI=-es ,故与Φ30F7/h8同名且配合性质相同 查表1-8:IT7=21,IT8=33 查表1-10,h :es=0,ei=-33 查表1-11,F :EI=+20,es=53 (3) J ~N 过渡配合;≤IT8,采用差级配合属特殊规则: ES=-EI+A ,故可换为Φ50H7/k6 查表1-8:IT7=25,IT6=16 查表1-10,k :ei=+2,es=18 查表1-11,H :EI=0,ES=25 (4) P ~ZC 过盈配合;≤IT7,采用差级配合,属特殊规则: ES=-EI+A ,可换为Φ30H7/s6查表1-8:IT6=13,IT7=21 查表1-10,s :ei=+35,es=48 查表1-11,H :EI=0,ES=21 (5) P ~ZC 过盈配合;≤IT7,采用差级配合,属特殊规则: ES=-EI+A ,可换为Φ50U7/h6 查表1-8:IT6=16,IT7=25 查表1-10,h :es=0,ei=-16查表1-11,U :ES=-70+△=-61,EI=-86课后第二章习题1.试从83块一套的量块中,同时组合下列尺寸(单位为mm ):29.875,48.98,40.79,10.56。

互换性习题一参考答案(P39页)

互换性习题一参考答案(P39页)

互换性习题一参考答案(P39--40)以下仅是参考答案,如果发现问题,请及时反馈。

1.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 一般来说,零件的实际尺寸愈接近基本尺寸愈好。

(×) (2) 公差通常为正,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为负或零。

(×) (3) 孔和轴的加工精度愈高,则其配合精度也愈高。

(√)(4) 过渡配合的孔、轴结合,由于有些可能得到间隙,有些可能得到过盈,因此过渡配合中, 有 些配合得到间隙,有些配合得到过盈。

(此题不够严密,因此略有改变) (√) (5) 若某配合的最大间隙为15μm ,配合公差为41μm ,则配合一定是过盈配合。

(√)1.2 填空(1)国家标准规定的基本偏差孔、轴各有28个,其中H 为孔的基本偏差代号,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且偏差值为0;h 为轴的基本偏差代号,其基本偏差为上偏差,且偏差值为0。

(2)国家标准规定有基孔制和基轴制两种配合制度,一般应优先选用基孔制,以减少备用定值刀、量具的规格和数量,降低生产成本。

(3)国家标准规定的标准公差有20级,其中最高级为IT01,最低级为IT18,而常用的配合公差等级为IT6—IT9。

(4)配合种类分为间隙配合、过渡配合、过盈配合三大类,当相配合的孔、轴需有相对运动或经常拆装时,应选间隙配合。

1.3 试根据标题1.3中已知的数据,填写表中各空格,并按适当的比例绘制孔、轴的配合公差带图。

表题1.3 尺寸标注基本尺寸极限尺寸极限偏差公差最大 最小 上偏差下偏差 孔050.0032.012++φ φ12 12.050 12.032 +0.050 +0.032 0.018 轴072.0053.060++φ φ60 60.072 60.053 +0.072 +0.053 0.019 孔 φ30 29.959 29.938 -0.041 -0.062 0.021 轴φ5050.00549.966+0.005-0.0340.039(1) (2)(3) (4)1.4 根据表题1.4中已知的数据,填写表中各空格,并按适当的比例绘制各对配合的尺寸公差带图和配合公差带图。

互换性习题及标准答案

互换性习题及标准答案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判断题(×)1.为了使零件具有完全互换性,必须使零件的几何尺寸完全一致。

(×)2.有了公差标准,就能保证零件的互换性。

(√)3.为使零件的几何参数具有互换性,必须把零件的加工误差控制在给定的公差范围内。

(√)4.完全互换的装配效率必定高于不完全互换。

二、选择题1.保证互换性生产的基础是( A )。

A.标准化B.生产现代化 C.大批量生产 D.协作化生产2.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有( ADE ) 。

A.因为有了大批量生产,所以才有零件互换性,因为有互换性生产才制定公差制.B.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其几何参数应是绝对准确的。

C.在装配时,只要不需经过挑选就能装配,就称为有互换性。

D.一个零件经过调整后再进行装配,检验合格,也称为具有互换性的生产。

E.不完全互换不会降低使用性能,且经济效益较好。

三、填空题:1.根据零部件互换程度的不同,互换性可分(完全)互换和 ( 不完全 ) 互换。

2.互换性是指产品零部件在装配时要求:装配前(不经挑选),装配中(不需调整或修配),装配后( 能满足功能要求)。

3.公差标准是对(几何量误差) 的限制性措施,( 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是贯彻公差与配合制的技术保证。

4.优先数系的基本系列有: (R5 ) ( R10 ) ( R20) (R40)和R80,((( ) ()和()。

5.公差类型有(尺寸(角度))公差,(形状)公差,(位置)公差和(表面粗糙度)。

6.零件几何要求的允许误差称为(几何量公差),简称(公差)。

四、问答题:1.什么叫互换性?它在机械制造业中有何作用?答:*互换性是指制成的同一规格的零(部)件中,在装配时不作任何选择,附加调整或修配,能达到预定使用性能的要求。

*它在机械制造业中的作用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设计方面,可简化设计程序,缩短设计周期,并便于用计算机辅助设计;(2)在制造方面,可保证优质高效生产;(3)在使用方面,使机器维修方便,可延长机器寿命。

互换性作业参考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互换性作业参考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一章绪论1-1.什么叫互换性?为什么说互换性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业中一个普遍遵守原则?列举互换性应用实例。

(至少三个)。

答:(1)互换性是指机器零件(或部件)相互之间可以代换且能保证使用要求的一种特性。

(2)因为互换性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和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互换性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业中一个普遍遵守的原则。

(3)列举应用实例如下:a、自行车的螺钉掉了,买一个相同规格的螺钉装上后就能照常使用。

b、手机的显示屏坏了,买一个相同型号的显示屏装上后就能正常使用。

c、缝纫机的传动带失效了,买一个相同型号的传动带换上后就能照常使用。

d、灯泡坏了,买一个相同的灯泡换上即可。

1-2 按互换程度来分,互换性可分为哪两类?它们有何区别?各适用于什么场合?答:(1)按互换的程来分,互换性可以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

(2)其区别是:a、完全互换是一批零件或部件在装配时不需分组、挑选、调整和修配,装配后即能满足预定要求。

而不完全互换是零件加工好后,通过测量将零件按实际尺寸的大小分为若干组,仅同一组内零件有互换性,组与组之间不能互换。

b、当装配精度要求较高时,采用完全互换将使零件制造精度要求提高,加工困难,成本增高;而采用不完全互换,可适当降低零件的制造精度,使之便于加工,成本降低。

(3)适用场合:一般来说,使用要求与制造水平,经济效益没有矛盾时,可采用完全互换;反之,采用不完全互换。

1-3.什么叫公差、检测和标准化?它们与互换性有何关系?答:(1)公差是零件几何参数误差的允许范围。

(2)检测是兼有测量和检验两种特性的一个综合鉴别过程。

(3)标准化是反映制定、贯彻标准的全过程。

(4)公差与检测是实现互换性的手段和条件,标准化是实现互换性的前提。

1-4.按标准颁布的级别来分,我国的标准有哪几种?答:按标准颁布的级别来分,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1-5.什么叫优先数系和优先数?答:(1)优先数系是一种无量纲的分级数值,它是十进制等比数列,适用于各种量值的分级。

互换性复习题及答案

互换性复习题及答案

互换性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互换性是指在规定的公差范围内,不同生产批次的产品零件能够互相替换使用而不会影响产品性能的特性。

2. 标准公差等级分为IT01、IT0、IT1至IT18共20个等级,其中IT01级精度最高,IT18级精度最低。

3. 极限尺寸是指零件尺寸的上偏差和下偏差所确定的尺寸范围。

4. 配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零件在装配时相互之间的尺寸关系。

5. 基孔制是指以孔的公差带为基准,轴的公差带相对于孔的公差带进行设计的一种配合制度。

6. 基轴制是指以轴的公差带为基准,孔的公差带相对于轴的公差带进行设计的一种配合制度。

7. 间隙配合是指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装配后存在间隙的配合方式。

8. 过盈配合是指轴的公差带在孔的公差带之下,装配后存在过盈的配合方式。

9. 过渡配合是指孔和轴的公差带相互重叠,装配后可能存在间隙或过盈的配合方式。

10. 公差是指允许零件尺寸偏离其基本尺寸的最大范围。

二、选择题1. 互换性的主要作用是(C)。

A. 提高生产效率B. 降低生产成本C. 保证产品质量和可靠性D. 简化产品设计2. 标准公差等级中,精度最高的是(A)。

A. IT01B. IT0C. IT1D. IT183. 极限尺寸的确定依据是(B)。

A. 材料特性B. 公差C. 工艺水平D. 设计要求4. 基孔制和基轴制的主要区别在于(D)。

A. 配合方式B. 公差大小C. 精度等级D. 基准选择5. 间隙配合、过盈配合和过渡配合的主要区别在于(A)。

A. 孔和轴的公差带相对位置B. 配合的精度等级C. 配合的公差大小D. 配合的类型三、简答题1. 简述互换性在机械制造中的重要性。

答:互换性在机械制造中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保证不同生产批次的产品零件能够互相替换使用,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此外,互换性还有助于简化产品设计和装配过程,提高产品的维修性和可维护性。

2. 描述基孔制和基轴制的优缺点。

互换性第8章习题参考答案.docx

互换性第8章习题参考答案.docx

习题8参考答案8」齿伦传动冇哪些使用要求?答:齿轮传动的使用耍求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1)传递运动的號确性要求齿轮在一转范围内,传动比的变化尽量小,以保证主、从动齿轮运动协调。

2)传动的平稳性要求齿轮在一个齿距角范围内, 传动比的变化尽量小。

因为这种小周期传动比的过大变化,表现为传动冲击,产生振动和噪声。

3)载荷分布的均匀性要求齿轮啮合时,齿轮齿面接触良好。

若载荷集中于局部齿面,可能造成齿面非正常蘑损或其它形式的损坏,tt•至断齿。

4)介适的传动侧隙侧隙过小,在齿轮传动过程中可能发生齿面烧伤或卡死。

8.2什么是儿何偏心?滚齿加工中,仅存在儿何偏心下,被切齿轮冇哪些特点?答:儿何偏心是指齿坯在机床工作台心轴上的安装偏心。

在没有其它工艺误差的前提下,被切齿轮的形态则可概括为:以工作台回转中心O为基准来度量齿圈,除齿高不都相等(齿顶圆中心不与之同心)夕卜, 其它都是理想的;以齿坯安装孔中心O'为基准來度量齿圈,必然都存在误差(偏差)。

8.3什么是运动偏心?滚齿加工中,仅存在运动偏心下,被切齿轮冇哪些特点?答:运动偏心是指机床分齿传动链传动谋差。

在没冇其它工艺课差的前提下,被切齿轮的形态可概拆为:运动偏心下,齿轮齿圈除齿高外,都存在误差(偏差)。

8.4影响载荷分布均匀性的主要工艺误差有哪些?答:影响载荷分布均匀性的主要工艺误差有:(1)机床导轨相对于工作台冋转轴线的平行度误差的彩响。

(2)齿坯安装误差的彩响。

(3)齿坯自身谋差的影响。

8.5影响齿侧间隙的卞要工艺谋差冇哪些?答:影响齿侧间隙,就齿轮特征來说,主耍是轮齿齿片偏差。

就齿轮副特征來说,主耍是齿轮副中心距偏差。

8.6齿距累积总偏差耳和切向综合总偏差F;在性质上冇何界同?是否需要同时采用为齿轮精度的评定指标?答:齿距累积总偏差厲是指在齿轮端而上,接近齿高中部的一个与齿轮基准轴线同心的圆上,任意两个同侧齿面间的实际弧长与理论弧长的代数差中的最大绝对值,川相对法和绝对法测量。

互换性考研试题及答案

互换性考研试题及答案

互换性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互换性是指()A. 零件在制造过程中的尺寸精度B. 零件在制造过程中的几何精度C. 零件在制造过程中的尺寸和几何精度D. 零件在制造过程中的尺寸和几何精度,以及在装配时的配合精度答案:D2. 互换性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零件的制造精度B. 降低零件的制造成本C. 提高产品的可靠性D. 简化产品的装配过程答案:D3. 在互换性中,公差是指()A. 允许的尺寸变化范围B. 零件的加工余量C. 零件的最小尺寸D. 零件的最大尺寸答案:A4. 配合是指()A. 两个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B. 两个零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C. 两个零件之间的相对尺寸关系D. 两个零件之间的相对形状关系答案:C5. 互换性设计的基础是()A. 尺寸链B. 公差等级C. 配合类别D. 材料特性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互换性设计要求零件的尺寸在规定的_____内变化。

答案:公差2. 配合的类型包括间隙配合、过盈配合和______。

答案:过渡配合3. 公差等级分为IT01、IT0、IT1、IT2、IT3、IT4、IT5、IT6、IT7、IT8、IT9、IT10、IT11、IT12、IT13、IT14,其中IT01级精度最高,IT14级精度最低。

答案:过渡配合4. 尺寸链是指在零件加工过程中,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尺寸的总和,它决定了零件的______。

答案:最终装配尺寸5. 互换性检验通常采用______法和分组法。

答案:选配法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互换性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答案:互换性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在于:(1)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标准化生产,减少零件加工的复杂性,提高生产效率。

(2)降低成本:通过批量生产,减少定制零件的需求,降低生产成本。

(3)提高产品质量:确保零件在制造和装配过程中的一致性,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

(完整版)互换性习题参考答案2011.9

(完整版)互换性习题参考答案2011.9

(完整版)互换性习题参考答案2011.9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判断题(×)1.为了使零件具有完全互换性,必须使零件的几何尺寸完全一致。

(×)2.有了公差标准,就能保证零件的互换性。

(√)3.为使零件的几何参数具有互换性,必须把零件的加工误差控制在给定的公差范围内。

(√)4.完全互换的装配效率必定高于不完全互换。

二、选择题1.保证互换性生产的基础是(A)。

A.标准化B.生产现代化 C.大批量生产 D.协作化生产2.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有(ADE)。

A.因为有了大批量生产,所以才有零件互换性,因为有互换性生产才制定公差制.B.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其几何参数应是绝对准确的。

C.在装配时,只要不需经过挑选就能装配,就称为有互换性。

D.一个零件经过调整后再进行装配,检验合格,也称为具有互换性的生产。

E.不完全互换不会降低使用性能,且经济效益较好。

三、填空题:1.根据零部件互换程度的不同,互换性可分(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

2.互换性是指产品零部件在装配时要求:装配前(不经挑选),装配中(不需调整或修配),装配后(能满足功能要求)。

3.公差标准是对(几何量误差) 的限制性措施,( 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是贯彻公差与配合制的技术保证。

4.优先数系的基本系列有: (R5 )(R10)(R20)(R40)和R80,各系列的公比分别为:()()()()和()。

5.公差类型有(尺寸(角度))公差,(形状)公差,(位置)公差和(表面粗糙度)。

6.零件几何要求的允许误差称为(几何量公差),简称(公差)。

四、问答题:1.什么叫互换性?它在机械制造业中有何作用?答:*互换性是指制成的同一规格的零(部)件中,在装配时不作任何选择,附加调整或修配,能达到预定使用性能的要求。

*它在机械制造业中的作用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设计方面,可简化设计程序,缩短设计周期,并便于用计算机辅助设计;(2)在制造方面,可保证优质高效生产;(3)在使用方面,使机器维修方便,可延长机器寿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互换性的意义及作用?设计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采用标准件、通用件和标准部件,大大简化了绘图和计算工作,缩短了设计周期,加速产品更新。

有利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产品的多样化。

制造方面:有利于组织专业化生产,便于采用先进工艺和高效率的专用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率,降低制造成本。

装配过程:提高装配质量,缩短装配周期。

使用维修方面:缩短机器的维护时间,节约修护费用,提高机器的使用价值。

1-6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对或错以√或×表示)(1)对大批量生产的同规格零件要求有互换性,单件生产则不必遵循互换性原则。

(×(2)遵循互换性原则将使设计工作简化,生产效率提高,制造成本降低,使用维修方便。

(√(3)标准化是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并达到统一的过程,因而标准是标准化活动的核心。

(√1- 7填空:(1)零部件具有互换性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即装配前不需要挑选,装配时不调—整或修配,装配后满足使用要求。

(2)在生产中采用的分组装配法,是在设计阶段就确定了的,它属于不完全互换。

(3)为了控制加工误差,在设计时需要规定公羞」制造时需要进行检测_(4)保证互换性生产的基础是标准化。

(5)R5 系列中10〜100 的优先数是10、16、25、40、63、100。

(6)优先数系R10系列中在1〜10的进段中包含11个优先数。

它们分别为1.00,1.25,1.60,2.00,2.50,3.15,4.00,5.00,6.30,8.00,10.00第二章习题+ 0 0332- 1图样上给定的轴直径为45n6(•)。

根据此要求加工了一批轴,实测后+ 0.017得其中最大直径(即最大实际尺寸)为45.033 mm ,最小直径(即最小实际尺寸)为45.000mm。

问加工后的这批轴是否全部合格(写出不合格零件的尺寸范围)?为什么?这批轴的尺寸公差是多少?I+0 033答:轴直径的技术要求45n6()决定了轴的极限尺寸为d maχ= 45.033mm+ 0.017和d min =45.017mm。

所以轴合格条件为d max - d a - d min ;依据题意,这批轴不能全部合格,不合格零件的尺寸为45.000 mm — d a— 45.017 mm。

一批轴的尺寸公差也是由图纸设计阶段决定的,所以仍然为33-17 =16j∙m2-2在同一加工条件下,加工30H6孔与加工100H6孑L,应理解为前者加工困难还是后者加工困难或者两者加工的难易程度相当?加工50h7轴与加工50m7轴,应理解为前者加工困难还是后者加工困难或者两者加工的难易程度相当?答:在同一加工条件下,加工30H6孔与加工100H6孔应理解为前者加工困难;加工50h7轴与加工50m7轴应理解为两者加工的难易程度相当。

2-3什么是基准制?选择基准制的根据是什么?在哪些情况下采用基轴制?答:基准制是指以两个相配合的零件中的一个零件为基准件,并确定其公差带位置,而改变另一个零件(非基准件)的公差带位置,从而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国家标准中规定有基孔制和基轴制两种配合制度。

配合制的选择与功能要求无关,主要考虑加工的经济性和结构的合理性。

从制造加工方面考虑,两种基准制适用的场合不同;从加工工艺的角度来看,对应用最广泛的中小直径尺寸的孔,通常采用定尺寸刀具(如钻头、铰刀、拉刀等)加工和定尺寸量具(如塞规、心轴等)检验。

而一种规格的定尺寸刀具和量具,只能满足一种孔公差带的需要。

对于轴的加工和检验,一种通用的外尺寸量具,也能方便地对多种轴的公差带进行检验。

由此可见:对于中小尺寸的配合,应尽量采用基孔制配合。

0.046 ox-4按给定的尺寸0 mm (孔)和0.011 mm (轴)加工孔和轴,现取出一对孔、轴,经实测后得孔的尺寸为60.033mm ,轴的尺寸为60.037mm。

试求该孔、轴的实际偏差以及该对孔、轴配合的实际盈、隙;并说明它们的配合类别。

答:图纸的设计要求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设计的是过渡配合。

设计的最大间隙X m aX =0.046-0.01仁0.035mm ;最大过盈Y maX= 0 —0.041 = -0.041mm。

而取出的实际零件的孔的实际偏差60.033 -60 = 0.033mm ;轴的实际偏差60.037 -60 =0.037mm ;这对实际的孔、轴配合因为轴的实际加工尺寸比孔大,所以是过盈配合。

过盈量为0.033 —0.037= —0.004mm。

2-5某一配合的配合公差T f = 0.050mm ,最大间隙X maX = +0.030 mm ,问该配合属于什么配合类别?答:因为T f =T h +T s= (ES-EI)+ (es-ei)I=I(ES-ei)-(El -es Il=I Xm -Y m l ⑴此时想求得Y maX ,就必须判断绝对值内的正负即T f Vmax-Y max情况1:设Y maX是真过盈,则Y maX 0应该为负,则由式⑴知绝对值符号打开为正,所以可由式⑴推导知Y max-(T f-X max)情况2 :假设Y maX不是过盈是间隙,我们在课堂上已经阐述过,此时它若是间隙则一定为最小间隙,则由式(1)知绝对值符号内是最大间隙减去最小间隙,绝对值打开后仍为正。

结果同情况1。

经过上述分析知,由Y maX=—(T f -X max)=-(0∙050-0∙030)=-0.020mm,所以配合是过渡配合。

2-6什么叫一般公差?线性尺寸一般公差规定几级精度?在图样上如何表示?答:一般公差是指在车间的一般加工条件下可以保证的公差。

它是机床设备在正常维护和操作情况下可以达到的经济加工精度。

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的等级分精密级f、中等级m、粗糙级c、最粗级v;极限偏差都对称分布。

在图样上、技术文件上或相应的标准(如企业标准、行业标准等)中用标准号和公差等级符号表示。

例如,选用中等级时,表示为GB1804 —m。

2-7写出与下列基孔(轴)制配合同名的基轴(孔)制配合,并从配合性质是否相同的角度,说明它们能否相互替换?Ψ5Q H6皈更Ψ3Q H8¢30HL ¢30巴(1)m5;(2)m8;(3)r8;(4)S7 ;(5)e7;(6)H830f7答:和本题相关的知识点回顾同名配合:基孔或基轴制中,基本偏差代号相当,孔、轴公差等级同级或孔比轴低一级的配合称同名配合。

所有基孔或基轴制的同名的间隙配合的配合性质相同。

基孔或基轴制的同名的过渡和过盈配合只有公差等级组合符合国标在换算孔的基本偏差时的规定,配合性质才能相同。

即D≤500mm的>IT8的K、M、N以及>IT7的P〜ZC,还有D>500mm、D V3mm的所有J〜ZC形成配合时,必须采用孔、轴同级。

D≤500mm的≤IT8的J、K、M、N以及≤IT7的P〜ZC形成配合时,必须采用孔比轴低一级。

国家标准规定的一般、常用和优先的公差带与配合、一般公差的规定以及公差与配合的选择,其中配合的选择包括基准制的选择,公差等级的选择,配合(即与基准件相配合的非基准件的基本偏差代号)的选择。

选择方法主要是类比法。

应优先选用基孔制。

确定公差等级的基本原则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取较低的公差等级。

确定方法主要是类比法。

配合的选择应尽可能地选用优先配合,其次是常用配合,再次是一般配合。

如果仍不能满足要求,可以选择其他的配合。

选择方法主要是类比法。

要非常熟悉各类基本偏差在形成基孔制(或基轴制)配合时的应用场合。

⅛Q H6(1)m5;查表基本尺寸为50mm,IT6=16 μm; IT5=11 μm;查轴的基本偏差ei=9 μm,则由基孔制知:孔¢50代16);轴©50(瓷9)¢0 H8 —(2) m8 ;查表基本尺寸为50mm , IT8=39 μm;查轴的基本偏差ei=9 μm,则由基孔制知:孔50( 01039);轴∙∙50( 0.049)O -0. 009同理其它几种,查表计算即可。

「0.0 21 :; 亠 0.0212-8已知 20H7∕m6的尺寸偏差为20 020 0.008 ,按配合性质不变,改换成 基轴制配合,则20M7∕h6中孔、轴尺寸的极限偏差为多少? 答:由题意可判断出基本尺寸 20mm 的IT6=(0.021 — 0.008)=0.013 μm;:; 亠0.0 21 .,¢. :0.021IT7=0.021 μm ;且由20H7/m6 2 0 0 2 0 0.008知是过渡配合,配合公差T f =13 2^ 3^l m 。

若配合性质不变,改成基轴制配合为20M7/h6时,轴为 2°(鳥J ;孔为20(鳥21)(1 )配合的最小间隙X min 、孔与轴的极限尺寸、配合公差并画公差带图解。

(2) 40JS7、 40H7、 40F7、 40H12的极限偏差。

(注:按题目已知条件计算,不要查有关表格。

) 答:由 40H8∕f7 知基孔制 40( O O )39)由 X maX=ES-ei = 0.089 mm 可推出 ei=— 0.050mm ,又 T d =0.025mm ,贝U es= — 0.025mm 。

X min = El - es = 0 -(一0.025) = 0.025mm公差带图解如下:40JS7极限偏差:应该为对称分布,由题意知IT7=25 μm,所以©40(:;:;)0.0132-9已知配合40H8∕f7,孔的公差为0.039mm ,轴的公差为0.025 mm ,最大间 隙 X max =+0.089 mm 。

试求:∩∩f¾Q40H7极限偏差:应该下偏差为零,则40( 0θ25)40F7极限偏差:由轴的条件镜像孔的偏差知VOe0.055)40H12极限偏差:应该下偏差为零,则40( 0025)。

计算过程如下:IT12=160 i ;i= 0.453.D 0.001D ;D = . 30 50 = 38.73mm ;i = 0.45 3 D 0.001D = 0.45 3 38.73 0.001 38.73 = 1.55875IT12=160 i=160 × 1.5587=249.392 μm ≈ 0.25 mm2-10查表并计算下列四种配合的孔、轴极限偏差;配合的极限盈、隙;配合公差T f;并说明基准制及配合性质。

H9()50U7( ----- )50 H7()40 P7)60⑴h9( ) ;(2) h6( );⑶k6( );⑷m6)答:自己查表完成。

2-11有下列三组孔与轴相配合,根据给定的数值,试分别确定它们的公差等级,并选用适当的配合。

(1)配合的基本尺寸=25mm,X maX = +0.086mm,X min = +0.020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