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赶超战略与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有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赶超战略与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
最近读了林毅夫的《赶超战略与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对中国改革发展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算是有了一个相对明晰的认识。
中国50年代初采取了一种“赶超”战略,即不顾资源的约束而推行超越发展阶段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在此战略的推动下,我国最终形成了宏观政策环境、资源配置制度和微观经营机制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
重工业优先增长目标,是我国传统经济体制形成的逻辑起点。国际竞争中,工业化的发展与重工业结构中的比重上升相关(瓦尔特翟夫曼),并且,又面临朝鲜战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与制裁的国际环境,再加上农村人口比重大,需求不足的国内环境,是必然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重要原因。
为使此目标顺利实现,就需要一套不同于市场机制调节的宏观政策环境,就要认为地降低发展重工业的成本,包括为重工业发展提供廉价的劳动力、资金、原材料,以及进口的设备和技术,于是便要全面排斥市场机制,人为扭曲生产要素和产品的相对价格。所以,低利率政策,低汇率政策,低工资和低能源、原材料价格政策便全面实施。
由于在一个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产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是其供给与需求相等时形成的均衡价格,那么,压低价格则造成了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缺口,并使之成为一种经济常态。为了替代市场的作用,在这种常态中配置资源,也为了保证紧缺的物资、资源能够配置到政府所要优先发展的产业上,就需要建立一套与这种政策环境相适应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所以,金融管理体制、外贸外汇管理体制、物资管理体制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陆续形成。逐步地,以国有化和人民公社为特征的微观经营机制也建立完成。
从中国的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从选择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到形成扭曲产品和要素价格的宏观政策环境,以致建立高度集中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和毫无自主权的微观经营体制这样一个历史和逻辑的顺序关系。这种关系表明,经济发展战略是外生的,可以由政府选择的变量;而一经选定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就会形成相应的扭曲价格的宏观政策环境,以及以计划为基本手段的资源配置制度和没有自主权的微观经营制度。这三者是内生变量,在逻辑上是由特定的资源结构和发展战略的选择而诱发形成的,构成不可分割的或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一定的资源配置方式必然相应导致特定的经济结构类型,而一定的微观经营机制也产生特定的激励效果,这两方面就表现为一种经济绩效。
从国际的视野来看当时世界各国正在进行的经济改革和经济调整,我们将会发现,相当多的国家选择了类似的发展战略,共同原因也很容易看到。首先,发展中国家政府的赶超愿望强烈;其次,在发展中国家占有重要位置的激进主义激进发展主张的影响;第三,发达国家的发展经济学中政府干预主义倾向的影响。
通过选择赶超型的经济发展战略而形成传统经济体制,即非中国特有的经历,也不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果,事实是,无论一个发展中国家采取何种社会制度,都有可能因选择赶超型发展战略而形成类似的经济体制。所以,对中国经济体制的分析,也对分析其他有类似经历的发展中国家和曾经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国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