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方法.docx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
一、确定需核查的设备 那么,什么设备需要核查呢?这是每一个检测实
验室首先应搞清楚的问题。笔者在参加实验室现场 评审时发现存在两种皆然相反的认识和做法。
其中一种认为设备都按期检定了,而且没有发生 故障,肯定是准确的,因此不需要核查。这种认识 是将期间核查与设备故障后的维修相混淆了,显然 是错误的。如果设备出现故障了,应进行维修,然 后重新进行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而期 间核查是在设备使用正常的情况下进行的,是对设 备准确度的检查、核实。
二、确定核查时间和核查方法 确定了需要做期间核查的设备后,接下来要考虑
的问题是核查方法,即如何做期间核查。有的实验 室认为期间核查就是设备的自校,开机运行后就认 为完成了期间核查,因此在现场评审时提供的仅仅 是“设备运行检查正常”的记录。我们说这并不是 期间核查,这仅仅证明设备没有发生故障,能够正 常运行。
期间核查
仪器设备及标准物质
期间核查
为保持检测设备使用过程中校准状态的可信度, 设备在两次检定之间需进行期间核查。但由于 检测实验室在对期间核查的认识上存在误区, 导致设备的期间核查不能有效的实施。我们从 实验室实际工作的角度出发,详细论述了检测 实验室开展设备期间核查的方法。
期间核查(intermediate checks)是指为保持 对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在两次检定之间进 行的核查,包括设备的期间核查和参考标准器 的期间核查,二者合起来本质上相当于原 ISO/IEC导则25(1990)中的运行检查。这种 核查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通过期间核查可以 增强实验室的信心,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以下简称准则)对检测和校准实验室的期间 核查分别提出了要求。
那么如何做期间核查呢?首先应确定核查时间, 一般规定检定后半年。然后明确采用什么核查方法, 目前实验室较常用的核查方法有三种。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方法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JCC12-2012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发行版本:C/12012-10-10 发布2012-10-15 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文件JCC12-2012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发行版本:C/1编制:审核:批准:受控状态:发放编号:持有者:2012-10-10 发布2012-10-15 实施、总则1.1核查目的:为确保试验机在两次检定之间能够准确正常运转,制定期间核查办法。
1.2核查次数:在每个检定周期(即两次相邻检定之间)中间进行一次期间核查。
二、核查内容2.1检查整个机器的油路系统是否漏油、缺油。
2.2检查上、下压板及上、下钳口是否正常,运行是否自如。
2.3检查电路是否正常,有无短路、断路等现象。
2.4检查试验机的示值是否正确或在误差范围以内,误差在士1刎内三、核查用器具:WE-300A夜压万能材料试验机、(同一根、同规格、同牌号)钢筋四、核查方法4.1油路、电路等的核查采用目测法。
4.2启动电源,关闭回油阀,打开送油阀,慢慢加压,观察电路是否正常,以及有无漏油处。
4.3采用一模拟试件,启动上、下压板观察运行是否灵活,以及钳口有无破损,是否能正常夹持试件。
4.4试验机示值的核查(比对法)4.4.1在同一根、同牌号、同规格钢筋上,截取六根试样备用,试样编号分别为:G、G、G、G、G、Go442启动WE-100万能材料试验机电源,缓慢送油,使试验机慢慢向上行走,此时调整零点,再使机器复位。
4.4.3将G、G、G钢筋试样分别夹至WE-100A式验机钳口,慢慢开动机器,按试验操作规程进行试验,直至钢筋试件断裂。
4.4.4在443操作过程中,分别记下三根钢筋的屈服值和极限强度值,并求出屈服强度的平均值S si和极限强度平均值S bi。
4.4.5再用WE-300A试验机,重复442〜444操作,求出G、G、G钢筋的屈服强度的平均值S S2和极限强度平均值S b2o五、结果评定5.1电路、油路、夹板、钳口等应无短路、断路,油路无漏油,夹板、钳口无损坏且运行自如判为合格,否则应维修。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方法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方法计量器具的期间核查要求1.目的: 为保持仪器设备的校准/检定状态始终处于合格有效的状态,维持认可的检测能力,保证仪器设备的有效性,特制定本要求。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所有用于检测、实验、校准的仪器、设备和测量系统(包含测量软件)。
3.职责:3.1技术负责人应:3.1.1制定出本实验室“期间核查”的政策;3.1.2组织各检测部门确定出“期间核查”的仪器设备;3.1.3组织各部门组织制定“期间核查”的方法;3.1.4监督各部门“期间核查”的实施;3.1.5解决“期间核查”所需要的资源。
3.2检测部门负责人应:3.2.1确定本部门需要“期间核查”的仪器设备;3.2.2组织研究“期间核查”的方法。
3.3仪器设备管理员应:3.3.1制定“期间核查”计划表;3.3.2督促期间核查的实施。
3.4检测人员应:3.4.1按照计划时间和方法正确实施“期间核查”;3.4.2建立“期间核查”的过程参数;3.4.3及时对失效仪器设备提出事故报告。
3.5 技术负责人应当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4.工作程序4.1期间核查的政策4.1.1本实验室规定对以下用途的仪器设备实施期间核查,以证明其校准合格状态的可信度:(1)用于关键量测量的仪器设备或测量系统;(2)使用频度较高的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3)经常搬运和流动使用的仪器设备;(4)历年校准/检定证明稳定性差的仪器设备;(5)检定/校准结果表明示值误差已经接近边界极限值;(6)停用了一段时间且没有超出校准/检定期的仪器设备;(7)外借的仪器设备。
4.2期间核查的方法4.2.1检测部门首先确定本部门需要“期间核查”的仪器设备清单,然后仪器设备管理员根据各检测部门的需要制定期间核查计划,经技术负责人审批后由各检测部门实施。
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对期间核查的实施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和确认。
4.2.2各检测部门的核查人员应当选择适当的核查工具和手段,将化学性能稳定的标准物质作为“核查标准”,对于有可能或怀疑量值发生变化的测量仪器设备或测量系统进行校准合格状态的技术核查。
实验室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方法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一、摘要二、期间核查的方法来源三、期间核查的方法及其判定原则四、期间核查结果处理及核查频次五、期间核查的实施一、摘要1.1“期间核查”是I S0/I E 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中5.5.10提出的一个概念,所谓期间核查是指核查仪器设备的系统漂移,以保持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期间核查并不是校准,校准是为了满足法定要求,而期间核查是为了满足对校准状态的信心。
检测机构为完成大量的检验任务,往往要配置各种仪器设备。
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仪器设备的可信度至关重要。
检测机构除了通过控制采购、校准等环节保证仪器设备的可靠性之外,期间核查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同时它是标准中的一项规定,也是国家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所要求的质量管理的一种方式,应纳入日常工作,并应有明确的规定1.2不同实验室的测量设备期间核查要求是不尽相同的。
按照I S O/I E C17025和J J F1069-2007的要求校准实验室和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必须对其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进行期间核查,对其他测量设备以及检测实验室的一般测量设备,需要进行期间核查的有使用频次高的,使用环境恶劣的,对检测结果有重大影响的,移动使用的,漂移较大、稳定性较差的,用于现场检测的,曾经过载或怀疑有质量问题的。
二、期间核查的方法来源期间核查并不是一次再校准,但校准的某些方法可用于期间核查,具体方法来源一般有以下几种:2.1检测标准中规定了核查方法。
许多标准方法已经详细规定了校准等方法和要求,可以直接作为期间核查的方法。
2.2仪器设备检定或校准规程,仪器设备检定或校准规程往往详细规定了整个检定过程,期间,核查可以采用其中的需要核查部分。
如果没有该类仪器,设备的检定规程,还可以参照类似仪器检定规程。
2.3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或供应商提供的方法。
如测斜仪一般,电器检测实验室可将仪器设备大致分类如下:时间类(如计数器)、温度记录类(如多点测温仪)、电参数类(如功率表、万用表)、电气安全类(如接地电阻仪、耐压仪)、力学检测类(如拉力计、扭力扳手)和称量类(如电子秤)每类设备由于功能相近,核查方法往往也相近,其作业指导书无异于给出了一个总体原则,具体到每一个仪器设备的核查方法可以据此细化。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一、引言仪器设备是现代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不可或者缺的工具,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对于保障科研结果和生产质量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和精确性,需要进行定期的核查和维护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的目的、内容、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便相关人员能够准确执行核查作业。
二、核查目的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的目的是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以提高科研成果和生产质量的可靠性。
通过核查,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仪器设备的故障和问题,保证仪器设备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核查内容1. 外观检查:仪器设备外观应干净整洁,无明显损坏和污渍。
检查仪器设备的标识和铭牌是否完整清晰,仪器设备的连接线是否正常。
2. 电源和电气系统检查:检查仪器设备的电源线是否安全可靠,插头和插座是否正常。
检查仪器设备的电气系统是否正常工作,电源开关和控制开关是否灵便可靠。
3. 仪器设备校准: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进行仪器设备的校准工作。
校准包括调整仪器设备的各项参数,确保仪器设备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4. 仪器设备清洁: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清洁工作,包括清理仪器设备的表面、控制面板、传感器等。
清洁应使用合适的清洁剂和工具,注意避免对仪器设备造成损坏。
5. 仪器设备维护:根据仪器设备的维护手册,进行定期的维护工作。
维护包括更换易损件、润滑部件、检查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等。
6. 仪器设备记录:核查过程中应记录核查的日期、人员、核查内容和发现的问题。
记录可以匡助跟踪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和问题解决情况。
四、核查方法1. 制定核查计划: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频率和重要性,制定合理的核查计划。
普通来说,常用的仪器设备应每周或者每月进行核查,而重要的仪器设备应每天进行核查。
2. 核查人员培训:核查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熟悉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核查方法。
核查人员还应具备一定的仪器设备维修和维护技能,能够判断和解决常见问题。
仪器期间核查方法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程序1、目的对在用的主要仪器设备进行运行检查和在两次检定(校准)之间进行核查,以保证检测仪器设备及相关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范围本程序适用在用的主要仪器设备运行检查和在两次检定(校准)之间的期间核查。
3、职责3.1 质量负责人负责制定相应的运行检查(或期间核查)计划。
3.2 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批运行检查期间核查计划,并对检(核)查结果的有效性进行确认。
3.3 设备管理员组织实施,且应做好《仪器设备运行检查(期间核查)记录表》,并负责归档。
4、工作流程4.1 运行检查(或期间核查)方法的确定:本单位采用下列方法对测量设备进行运行检查(或期间核查)。
4.1.1执行《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参加与其它实验室之间的能力验证比对。
4.1.2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和标准器核查读数漂移、使用频繁、检测数据重要的仪器设备。
4.2运行检查计划的制定及实施:4.2.1质量负责人根据本科室仪器设备的运行情况,确定需要进行运行检查(或期间核查)的对象,制定《运行检查(或期间核查)计划》,检查方法应参照有关国家标准和检定规程确定。
4.2.2运行检查的主要内容是检查仪器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及其测量稳定性,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对于使用频繁、读数容易漂移的仪器应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查。
4.2.3期间核查的主要内容是复核仪器设备在两次检定(校准)间隔之间示值误差的准确性及复现性。
4.2.4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运行检查(或期间核查)计划》后,由设备管理员安排实施,做好记录。
4.2.5技术负责人负责对检(核)查结果进行确认(与计量检定证书或与计量检定规程比较,评定该仪器设备是否运行正常、是否符合使用要求)。
4.3 如证实仪器设备状态不符合使用要求,应对上次检查后的检测数据追溯,核查是否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若对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发生疑问,应组织复检。
4.4 对于仪器设备运行检查中发现有异常情况或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应查明原因,或调试维修,或重新进行检定(校准)。
检测如何做好仪器的期间核查方式
检测实验中如何能够做好仪器的期间核查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工作是实验室设备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有哪些方法和步骤?影响检测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的因素很多,其中仪器设备的示值准确是一个关键因素,虽然检定规程或校准方法中给出了检定或校准周期,但人们无法保证在检定或校准有效期内仪器设备的检定或校准状态能够始终保持。
为此,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中第5.5.10条规定:“当需要利用期间核查以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由此可见,通过期间核查可以提高检测质量的可靠性,减少出错的风险,是检测过程质量控制的一种有效方式和手段。
列出实验室期间核查设备清单实验室首先要识别哪些仪器设备需要做期间核查,并列出清单。
仪器设备是否需进行期间核查,应根据在实际情况下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出现问题的严重性及可能带来的质量追溯成本等因素,合理确定是否需进行期间核查。
通常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1)设备的稳定性:对不够稳定、易漂移、易老化的设备,应进行期间核查。
2)设备的使用状况和频次:对使用频繁的仪器设备;经常拆卸、搬运、携带到现场检测的仪器设备;使用环境恶劣的仪器设备,故障率高或曾经过载或怀疑出现质量问题的仪器设备;使用寿命临近到期的仪器设备应进行期间核查。
3)校准数据分析:根据对历年来校准数据的变化情况的分析,来判断是否应进行期间核查。
那么哪些设备可不进行期间核查呢?一般对稳定性好的设备、使用频率低的设备、带有自校功能且每次实验前均进行自校的设备,化学分析仪器每次带标样做,可不考虑进行期间核查。
确定核查的项目或参数原则上对设备的关键测量参数应进行期间核查,对于多功能设备,应选择基本功能或常用功能进行期间核查;核查点应根据使用情况确定,一般选择基本测量范围或常用的测量点(示值)进行期间核查。
选择合适的期间核查方法期间核查不是对仪器设备进行再一次的校准或检定,而是用一种简便的方法对检测仪器设备是否依然保持其校准或检定状态进行的确认,因此期间核查可采用等精度测量方式进行,同时实验室应针对具体的仪器设备特点,从经济性、实用性、可靠性、可行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相应的期间核查方法。
检测实验室仪器进行期间核查方法
检测实验室仪器进行期间核查方法1 期间核查定义期间核查是指: 为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 而对设备示值(或其修正值或修正因子)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是否保持其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或扩展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的一种核查。
2 期间核查的目的期间核查(intermediate check) 的对象是测量设备(包括测量仪器、测量标准、参考物质、辅助设备等, 通常可简称为设备)。
期间核查的目的是“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confid ence) confidence)”, 期间核查作为检测实验室测量过程的监控手段之一, 对检测实验室出具的检测数据准确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是在两次周期性检定/校准间隔内对检测设备的中间检查, 亦即, 在校准后, 使用中的被核查仪器的校准值XS的变化是否超出其给定的扩展不确定度区间±U;或者使用中的被核查仪器的实际值XS的变化是否超出其允许误差限±Δ。
以判断设备是否保持上次校准时的各项计量性能指标, 保证测量过程受控。
一旦发现测量过程控制发生偏离, 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或措施, 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降低由于设备或校准状态失效而产生的成本和风险, 保证测量过程的受控状态, 有效地维护实验室和客户的利益。
3 期间核查的主要对象不是所有的设备都需要进行期问核查。
通常来讲, 期间核查的对象主要是新购设备, 使用频次高的和使用环境恶劣的检测设备;主要或重要检测设备;不够稳定、易漂移、易老化且使用频繁的检测设备;经常携带到现场检验、校验的设备;运行过程中有可疑现象发生的检验、校验设备;选择对关键参量的检测质量影响较大的检测设备。
期间核查主要是核查测量仪器、测量标准或标准物质的系统漂移, 即其长期稳定性。
必须具备相应的核查标准和实施条件的, 对无法寻找核查标准(物质)的不进行期间核查。
期间核查可以提高监测质量的可靠性 , 降低出错的风险, 但不能完全排除风险。
期间核查的实施以及实施频次应结合监测机构自身的特点寻求成本和风险的平衡点。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_.doc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_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1 目的为了本检测站主要仪器设备保持正常状态,确保提供给检测结果的质量,本站对所有主要仪器设备实行运行中检查(期间核查),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 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合侧滑检验台、车速表检验台、轴(轮)重仪、制动检验台、滤纸式烟度计、HO/CO气体测试仪、前照灯检测仪、摩托车轮偏检测仪和声级计等主要仪器设备的运行中检查。
规定了每一台仪器核查的技术依据、项目及要求、标准仪器设备、方法、周期。
当仪器设备出现异常现象或修理、调整后,必须依照本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核查。
3 操作规定3.1 侧滑检验台(1) 技术依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908-1996滑板式汽车侧滑检验台检定规程。
(2) 核查项目及要求:示值误差不超过?0.2m/km。
(3) 核查用仪器设备:百分表0,10mm,2级(4)核查方法:安装好百分表和挡板,用微动工具缓缓推动滑板,当侧滑台示值为3m/km、5m/km、7m/km时,分别读取百分表示值。
向左、向右各重复3次,按下式计算示值误差:=x,S/L iii式中:?——第i测量点的示值误差(m/km); ix——第i测量点的侧滑台示值(m/km); iS——第i测量点百分表3次示值的平均值(mm); i1L——滑板沿机动车辆行进方向的纵向长度(m)。
以上各测量点示值误差不超过?0.2m/km。
(5)核查周期侧滑台的核查周期一般为3个月。
3.2车速表检验台(1) 技术依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909-1996滚筒式车速表检验台检定规程。
(2) 核查项目及要求:车速台示值误差不超过?3%。
(3) 核查用仪器设备:测(转)速仪60km/h以上?0.6%(2000r/min以上)。
(电子计数) (4) 核查方法: 将汽车驱动轮安置在车速台滚筒上,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由汽车驱动车速台滚筒稳步加速旋转,在车速台示值分别约为40km/h时用测(转)速仪测量实际速度(转速)。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方法模板(精品文档).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方法编号:LQJZ/QD-HC
版本:A
编制人:
编制日期:
批准人:
生效日期: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方法
目录
批准页 (2)
1.液压式万能材料试验机 (3)
2.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 (7)
3.水泥净浆搅拌机 (10)
4.陶瓷砖检测用标准板 (13)
5.非自动天平 (16)
6.电子拉力试验机 (21)
7.电热鼓风干燥箱 (25)
8.低温箱 (28)
9.水泥标准养护箱 (31)
10.导热系数测定仪 (34)
.1.
本检测站为了维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对列入期间检查设备目录中的仪器设备制定了《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方法》的依据,望各检测室参照执行。
本检测站《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方法》自2008年02月1日颁布实施。
批准人:
年月日
一、总则
1.1、核查目的:为确保试验机在两次检定之间能够准确正常运转,制定。
(完整版)各种仪器期间核查操作标准规程.docx
仪器期间核查操作规程目录Agilent 1260-6460 液质联用仪期间核查规程 (2)液相色谱仪期间核查规程 (4)气相色谱仪期间核查规程 (7)气质联用仪期间核查规程 (9)电导率仪期间核查规程 (11)酸度计期间核查规程 (1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规程 (13)AFS-9800 型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期间核查操作规程 (14)UV-1750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16)pH 计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18)微量水分测定仪期间核查规程 (20)马弗炉期间核查操作规程 (22)电热恒温干燥箱期间核查规程 (23)电热鼓风干燥箱期间核查规程 (24)恒温水浴锅期间核查操作规程 (26)面筋测定仪核查方法 (27)降落数值测定仪期间核查程序 (28)粉质测定仪期间核查程序 (30)拉伸测定仪期间核查规程 (31)小麦硬度指数测定仪期间核查规程 (32)容重器期间核查规程 (33)恒温设备期间核查 (34)高压灭菌器期间核查 (35)干烤灭菌器期间核查 (36)电子天平期间核查 (37)离子色谱仪期间核查规程 (38)荧光定量PCR 仪期间核查程序 (41)Agilent 1260-6460 液质联用仪期间核查规程1.目的对Agilent 1260-6460 串联质谱仪运行情况进行检查,保证仪器正常使用 ,确保检验数据准确可靠。
2.范围适用 Agilent 1260-6460 串联质谱仪在两次校准之间或维修之后的运行检查。
3.依据3.1 Agilent 1260-6460 液相 -质谱 /质谱联用仪说明书3.2 JJG(教委 ) 003-1996 有机质谱仪检定规程4.条件4.1 环境条件4.1.1 仪器分析室应该清洁无尘,无易燃、易爆和腐蚀性气体,室内排风良好4.1.2 仪器应平衡地放在工作台上,便于操作,周围无强烈的机械振动和电磁干扰,仪器接地良好4.1.3 环境温度 18-25℃, 24 小时内温度波动不超过±3℃,相对湿度低于75%4.2 电源要求4.2.1 电源电压: 220±22V4.2.2 电源频率: 50±0.5Hz4.2.3 UPS 正常工作 (应保证 24 小时不断电 )4.3 仪器与试剂4.3.1 甲醇(色谱纯)4.3.1 乙腈(色谱纯)4.3.3 高纯水4.3.6 ESI 源调谐液5.核查内容5.1真空系统是否达到分析要求(-5≤ High Vac ≤ 2.3-51.9 ×10×)105.2各个气路的压力是否达到要求(参看装机指南)5.3电脑、液相、质谱能正常连接5.4质量范围( 0-3000)5.5质量的准确性(±0.1u)5.6分辨率(≤ 0.7 )u5.7调谐指标离子的灵敏度 (906.7)(>1.0 ×107)5.8测量的重复性 ( ≤ 10%)5.8.1 技术要求:定性测量重复性误差( 6 次测量) RSD 定性≤1.5%定量测量重复性误差( 6 次测量) RSD 定量≤5.0%5.8.2 运行检查方法选择一种适当的有证标准溶液或稳定的待分析样品(比如隐色孔雀石绿、磺胺类等),记录保留时间和峰面积,连续测量 6 次,计算相对标准偏差 RSD(%)。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控制方法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控制方法一、适用范围为保证量值传递准确有效,在使用仪器设备周期检定的周期内,对本站仪器设备使用期间的各项参数进行测量,以保证仪器设备使用的测量参数能够符合标准的要求。
二、方法检验部门应按照仪器使用说明及标准的要求制定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操作规程,经审核后实施。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应有2个检验人员以上同时在场,在符合仪器设备运行的环境条件下,对仪器设备按照仪器设备使用说明的要求进行操作,测量时使用经法定计量部门计量检定合格的测量仪器,记录仪器设备运作的各项参数,并在核查记录表上进行记录,签名确认。
三、核查周期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的时间应保证在仪器设备检定周期之间进行,每周期应保证至少1次。
四、相关文件1、《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操作规程》;2、《核查记录表》设备期间核查记录表〔〕号表格编号:一、被测仪器信息第页,共页实验室间及实验室内部比对程序1 目的建立和实施实验室间及实验室内部比对计划和程序,以确保实验室间及实验室内部应用不同的程序或设备,或在不同地点,或以上各项均不相同时同一项目的检定结果具有可比性。
2 范围适用于本站或与其他计量技术机构应用不同的计量标准,或同一计量标准在不同地点,或以上各项均不相同时同一检定项目之间的比对。
3 职责3.1 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讨论并确定比对方案的实施计划,准备实验材料等,站长负责审批,并确保比对计划按时执行。
3.2 各专业组组长具体负责比对计划的实施以及不具有可比性项目的整改。
3.3 质量监督员负责比对试验的实施和全过程质量监督。
3.4 相关检定人员负责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并完成样本的检定和上报。
4 比对计划4.1 标准比对方案:原则上实验室间的比对每年进行一次。
4.2 简化比对方案:如果某个计量标准进行维修或校准等,则在两个计量标准间进行比对实验,校准完进行一次。
4.3 外部比对方案:根据油田计量主管部门的安排参加比对实验,比对方案由参加比对单位协商解决。
试验室仪器设备期间核查【可编辑范本】
试验检测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一、期间核查的概念及目的期间核查是根据规定程序,为了确定计量标准、标准物质或其他测量仪器是否保持其原有状态而进行的操作。
期间核查的概念可表述为:在测量设备相邻两次校准或检定期间,采用可信的方法对其使用功能及测量性能进行的一种核查,验证其是否得到有效维持,旨在确认测量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程度。
二、期间核查的对象期间核查的重点测量设备有:1、仪器设备性能不稳定,漂移率大的;2、使用非常频繁的;3、经常携带到现场检测的;4、在恶劣条件下使用的仪器设备;5、曾经过载或怀疑有质量问题的;6、因设备使用频率较低,标准周期长于校准规范规定的时间。
三、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的方法1、仪器间的比对①传递测量法②多台(套)设备比对法③两台(套)设备比对法2、标准物质法3、留样再测法4、实物样件检查法5、自带标样核查法6、直接测量法①试验室间比对法②方法比对法四、期间核查结果处理及期间核查频次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期间核查后,应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其判定原则如下:当通过期间核查发现测量设备性能草畜语气使用要求是,首先,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维修,在重新鉴定或校准表明其性能满足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其次,应立即采取适当的方法或措施,对上次核查后开展的检定、校准、检测工作进行追溯,以尽可能减少和降低由于设备失准而造成的风险.检验检测机构应监理实施期间核查程序,详细描述标准物质的安全处置、运输、存储、使用等规定,防止污染和损坏。
同时从自身资源、技术能力、设备的重要程度,可能产生的风险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对仪器设备、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频次、方式、结果并新城记录,严格管理,以确保仪器设备及标准物质校准状态的置信度。
五、期间核查与校准、检定的区别期间核查与校准、检定的区别。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编制: 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 ___________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至**高速公路工地试验室**年**月一、目的为使试验仪器设备在相邻两次校准/检定期间,保持校准/检定状态的可信度,保持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特制定本指导书。
二、一般原则需要进行期间核查的试验仪器为:主要的或重要的检测设备;不够稳定、易漂移、易老化且使用频繁的检测设备;经常携带到现场的仪器设备;其他被认为对检测结果有重要影响的检测设备。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尽量降低运行成本,同时又要确保仪器设备能够可靠运行。
三、本试验室需要实施期间核查的仪器设备电子天平、万能材料试验机、回弹仪、钢筋保护层测定仪。
四、期间核查方法一)万能试验机期间核查操作方法1、核查对象WE-600B、WE-300B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2、核查项目检查试验机的示值是否正确或在误差范围以内,误差在±1%以内。
3、核查用器具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同一根、同规格、同牌号)钢筋4、核查方法4.1油路、电路等的核查采用目测法。
4.2启动电源,关闭回油阀,打开送油阀,慢慢加压,观察电路是否正常,以及有无漏油处。
4.3采用一模拟试件,启动上、下压板观察运行是否灵活,以及钳口有无破损,是否能正常夹持试件。
4.4在同一根钢筋上截取六个试件,按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4.5在万能材料试验机检定合格的近期内,对同一根钢筋的两组试件中的一组进行抗拉强度试验。
4.6另一组试件封存保管。
4.7在两次检定周期的中间时期,将封存的另一组钢筋试件在同一台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进行抗拉强度试验。
4.8试验按下列要求进行4.8.1试验按GB/T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进行;4.8.2计算抗拉强度的受力面积,采用钢筋的公称截面积;4.8.3每次试验取其平均值作为本次试验的结果。
5、结果评定5.1电路、油路、夹板、钳口等应无短路、断路,油路无漏油,夹板、钳口无损坏且运行自如判为合格,否则应维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电压(KV)无损检测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方法一、射线检测1、曝光曲线的核查方法1.1核查周期射线设备均应制作曝光曲线,曝光曲线每年至少核查一次;射线设备更换重要部件或经较大修理后,应及时对曝光曲线进行核查。
1.2准备准备一块阶梯试块(图1)和2块补充试块,材料与被透照工件相同或相近。
其中补充试块尺寸长*宽*高为210*100*10(mm)。
胶片、增感屏等材料与制作曝光曲线时一致。
图1 制作曝光曲线的阶梯试块1.3 透照各机型按表一选择低、中、高三个管电压进行曝光三次,曝光时其他参数(曝光时间、焦距)与制作曝光曲线时一致。
得到一组胶片。
表一机型低中高1605 60 100 1402005 80 130 1802505 120 180 2303005 140 210 2801.4 暗室处理:按照制作曝光曲线时的暗室处理条件进行冲洗胶片。
1.5 测定:分别测定底片黑度为3.0(该黑度值与曝光曲线一致)时,对应的阶梯试块厚度。
1.6 核查结果判定:当上述测定的三个厚度值,与低、中、高管电压查原曝光曲线的厚度值之差在±2mm范围内,曝光曲线合格。
否则为不合格,应重新制作。
1.7 曝光曲线核查记录,按“文件编号:YTHNDT/QM04–C-JL120”的表格进行记录。
2、黑度计(光学密度计)的核查方法2.1. 适用范围本规程用于对射线照相底片的黑度测量的黑度计的校验,使黑度计能够对射线底片黑度作出可靠的测定。
黑度计应每6个月校验一次,标准黑度片应每2年送计量单位检定一次。
2.2. 校验需用标准器具检定合格的标准黑度片一个。
2.3 操作步骤2.3.1 接通黑度计电源和测量开关,预热10min 左右。
2.3.2 用标准黑度片的零黑度点校准黑度计零点。
校准后顺序测量黑度片上不同黑度的各点的黑度,记录测量值。
2.3.3 按3.2的规定反复测量三次。
2.3.3 计算出各点测量值的平均值,以平均值与黑度片该点的黑度值之差作为黑度计的测量误差。
2.3.4 对黑度不大于4.5的各点的测量误差均应不超过±0.05,否则黑度计应校准、修理或报废。
2.4 记录及标识校验完毕后在仪器上进行标识,校验人员应按黑度计校验报告内容对测试数据认真记录并评价结论。
2.5 黑度计核查记录按“文件编号:YTHNDT/QM04–C-JL121”的表格进行记录。
3、观片灯的亮度和均匀度的核查方法3.1核查周期观片灯的亮度和均匀度,应每年进行核查。
3.2 技术要求3.2.1亮度观片灯应具有按照照相底片的黑度进行亮度选择的装置。
观片灯亮度要求的最小值见表二。
时,应不小于10 cd/m2。
3.2.2均匀系数观察屏各部分应有均匀照明,均匀系数应大于0.5。
3.3 核查方法3.3.1一般要求所有的光度测定均在暗室进行,照明光度计必须放在测定范围的中心,而且即使当观察屏完全被遮住后,从观片灯漏出的光不影响测定。
3.3.2核查设备试验时所用设备须持有国家计量单位签发的有效证书,测量光学参数时所用的亮度计应符合JJG 221的要求。
3.3.3 亮度测定观片灯亮度测定用亮度计进行。
3.3.4均匀系数测定照明均匀系数测定用亮度计进行。
把观察屏分成若干正方形,正方形每边长3.5cm,分别测定每个正方形的亮度。
找出四个最大亮度值和四个最小亮度值,并计算出Lmax和Lmin 亮度的算术平均值,均匀系数g=Lmin/Lmax。
3.4 观片灯的亮度和均匀度核查记录按“文件编号:YTHNDT/QM04–C-JL122”的表格进行记录。
二、超声检测1 试块的核查方法1.1 初次使用的标准试块、对比试块,应有有效的合格证书。
1.2 标准试块、对比试块每次使用前,应进行外观腐蚀及机械损伤情况核查;每4年应采用经校准的器具对其半径及其他尺寸进行核查。
1.3 超声试块的核查记录按“文件编号:YTHNDT/QM04–C-JL123”的表格进行记录。
2 水平线性和垂直线性核查方法水平线性和垂直线性核查方法见我公司“超声波探伤系统校验规程”,每隔3个月应核查一次。
垂直线性核查记录按“文件编号:YTHNDT/QM04–C-JL124”的表格进行记录。
水平线性核查记录按“文件编号:YTHNDT/QM04–C-JL125”的表格进行记录。
3 探头使用前主要参数核查方法探头使用前,应进行前沿距离(入射点)、K 值与双峰、主声束偏离等主要参数核查。
3.1前沿距离的核查方法3.1.2测试设备探伤仪及CSK-IA 试块。
3.1.3测试方法将斜探头压在试块上如图2 所示的位置,中间加适当的耦合剂以保持稳定的声耦合。
使声束朝向R100 mm 的曲面,并在探头声束轴线与试块侧面保持平行的情况下前后移动探头,至曲面回波的幅度达到最大。
读出试块上R100 mm读数应精确到0.5 mm 。
前沿距离:用刻度尺测量入射点到探头前沿距离,读数应精确到0.5 mm 。
3.2 K 值的核查方法测试设备同3.1.2。
将斜探头压在试块上的不同位置,如图5a )和图5b ),中间加适当的耦合剂以保持稳定的声耦合。
a )b )c )图3a )当K 值为1.0~1.5 时,探头放在图3a )的位置,使用φ50 mm 孔的回波进行测定。
b )当K 值为2.0~3.0 时,探头放在图3b )的位置,使用φ50 mm 孔的回波进行测定。
在探头声束轴线与试块侧面保持平行的情况下前后移动探头,使回波达到最大。
从探头入射点在试块侧面所对应的刻度值即可直接读出斜探头的K 值。
3.3 双峰的核查方法探头双峰用CSK-IA 深度15mm 的Φ1.5横通孔来测定。
如图4a )所示。
探头对准横孔,并前后平行移动,当显示屏上出现图4b )所示的双峰波形时,说明探头具有双峰现象。
图43.4主声束偏离的核查方法测试设备同3.1.2。
将探头置于CSK-IA标准试块25mm厚的表面上,其中,对于K≤1的探头,测试时用试块上端面;如图5(a),对于K>1的探头,测试时用下端面,如图5(b),前后移动和左右摆动探头,使所测试端面回波幅度最高,然后用量角器测量探头侧面与试块端面法线的夹角θ,如图5(c)。
夹角θ表示主声束偏离,读数精确到0.5º。
图53.5探头使用前核查记录按“文件编号:YTHNDT/QM04–C-JL126”的表格进行记录。
4超声检测系统使用前主要参数核查方法4.1斜探头主要参数核查方法斜探头前沿距离、K值及主声束偏离核查方法同3条。
4.2 直探头主要参数核查方法4.2.1 始脉冲宽度4.2.1.1测试设备探伤仪、标准试块CSK-IA、对比试块DB-P(Z20-2)。
4.2.1.2测试步骤a)调节探伤仪的发射强度,使被测探头阻尼电阻值接近其等效电阻。
b)将被测探头置于CSK-IA标准试块上厚度100mm处,调节探伤仪,使第一次底波B1前沿对准水平刻度“5”,第二次底波B2前沿对准水平刻度“10”,并使B2的幅度为垂直刻度的50%~80%,如图6(a)。
c)将探头置于对比试块DB-P(Z20-4)上,移动探头使孔波最高,调节(衰减器)使孔波幅度为垂直刻度的50%,再把(衰减器)的衰减量减少12dB,然后读取从刻度板的零点至始波后沿与垂直刻度20%线交点所对应的水平距离W1如图6(b),W1为负载始波宽度,用钢中纵波传播距离表示。
图6d)将探头置于空气中,摖去其表面油层,读取从刻度板的零点至始波后沿与垂直刻度20%线交点所对应的水平距离W0,W0为空载始波宽度,用钢中纵波传播距离表示。
4.2.2 灵敏度余量4.2.2.1测试设备探伤仪、对比试块DB-P(Z20-2)。
4.2.2.1方法a)探伤仪的抑制置于“0”或“断”,其他调整取适当值,最好选取在随后检测工作中将使用的调整值。
b)将仪器的增益调至最大,但如电噪声较大时应降低增益(调节增益控制器或衰减器),使电噪声电平降至10%满刻度。
设此时衰减器的读数为s0。
c)将探头压在试块上,中间加适当的耦合剂,以保持稳定的声耦合,移动探头,使平底孔回波最大,调节衰减器,使平底孔回波高度降至50%满刻度。
设此时衰减器的读数为si。
d)超声检测系统的灵敏度余量s=si-s0。
4.2.3 分辨力4.2.3.1测试设备探伤仪、CSK-IA试块。
4.2.3.1方法a)探伤仪的抑制置于“0”或“断”,其他调整取适当值。
b)将探头压在试块上如图7所示的位置,中间加适当的耦合剂以保持稳定的声耦合。
调整仪器的增益并左右移动探头,使来自A、B两个面的回波幅度相等并约为20%~30%的满刻度,如图7中h1。
c)调节衰减器:使A、B两波峰间的波谷上升到原来波峰高度,此时衰减器所释放的dB数(等于用衰减器的缺口深度h1/h2之值)即为以dB值表示的超声检测系统的分辨力X。
图7 直探头的分辨力测试和回波显示4.2.4 直探头主要参数核查记录按“文件编号:YTHNDT/QM04–C-JL127”的表格进行记录。
三、磁粉检测1 提升力核查方法磁粉探伤机的提升力,至少每半年应采用经校准的提升力重力试块进行核查。
在磁轭损伤修复后应重新核查。
当使用磁轭最大间距时,交流电磁轭至少应有45N的提升力;直流电磁轭至少应有177N的提升力;交叉磁轭至少应有118N的提升力(磁极与试件表面间隙为0.5mm)。
磁粉探伤机提升力核查记录按“文件编号:YTHNDT/QM04–C-JL128”的表格进行记录。
2电流表精度核查方法电流表在探伤机上与电流互感器或分流器一起校验,至少半年校验一次。
当设备进行重要电气修理、周期大修或损坏时,应进行校验。
(a)交流电流表核查方法使用标准交流电流表(指已校验过的精度高一级的电流表)和标准电流互感器在探伤机上校验交流电流表的电路如图8-1所示。
如果探伤机的额定周向磁化电流为9000A,则可选用9000/5的标准电流互感器和5A的标准交流电流表进行校验。
将一长为500mm,直径至少25mm的铜棒穿在电流互感器中,夹持在探伤机的两夹头之间通电,至少应在可使用的范围内选三个电流值,比较标准电流表与探伤机上电流表的读数值,误差小于±10%为合格。
磁粉探伤机交流电流表精度核查记录按“文件编号:YTHNDT/QM04–C-JL129”的表格进行记录。
图8-1 校验交流电流表的电路图8-2 校验直流电流表的电路(b)直流电流表核查方法使用标准直流电流表(指已校验过的精度高一级的电流表)和标准分流器在探伤机上校验直流电流表的电路如图8-2所示。
将标准分流器夹持在探伤机的两夹头之间进行通电,至少应在可使用的范围内选三个电流值,比较标准电流表与探伤机上电流表的读数值,误差小于±10%为合格。
磁粉探伤机直流电流表精度核查记录按“文件编号:YTHNDT/QM04–C-JL130”的表格进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