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LTE移动通信网无线网工程设计规范.
中国移动TD-LTE无线子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724信令软采和MR功能开启能力验收27
725设备网管与安全功能验收27
7.3网络结构初步验收28
7.4性能测试验收29
7.4.1相关概念及约定29
7.4.1.1测试区域与路线选择29
7.4.1.2测试网络基本配置29
7.4.1.3测试设备需求30
7.4.1.4终端要求30
7.4.1.5信道条件定义31
7.4.1.6覆盖测试中判断小区边界的原则31
7.4.1.7终端移动速度31
7.4.1.8测试其他约定32
7.4.2单小区性能测试项目32
7.4.2.1单用户多点吞吐量和小区平均吞吐量测试32
7.4.2.2单用户峰值吞吐量测试33
7.4.2.3单用户Ping包时延测试34
7.4.2.4控制面时延测试34
要求)19
6.6.3室外交流电源箱(盒)安装验收19
7.工程初验19
7.1初验测试总体要求19
7.2设备验收20
7.2.1TD-LTE基站检查验收20
7.2.2TD-LTE基站设备硬件验收测试22
7.2.2.1电源测试22
7.2.2.2硬件功能测试22
7.2.2.3倒换和再启动测试23
7.2.2.4传输中断测试24
8.2.3网络质量指标要求46
8.2.4SON功能指标要求46
9.工程终验47
9.1工程竣工验收技术文件47
9.2验收要求和内容48
10.编制历史48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TD-LTE(Time-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网络无线设备安装工程
的施工验收标准,供TD-LTE网络无线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检查、随工检验和交工验收使
2-TD-LTE无线网络配置

同步配置
ManagedElement
Equipment Subrack Slot PlugInUnit ExchangeTerminalIp GigaBitEthernet IpInterface=2
IpSystem
IpAccessHostEt
TransportNetwork
ENodeBFunction
第二部分:
TD-LTE无线网络配置
课程内容:
• E-UTRAN接口协议栈 • 操作维护配置 • 同步配置 • 硬件配置 • 传输网络配置 • 小区及邻区关系配置
LTE基站逻辑结构
天线单元组 X X X Sector Cell Cell RRU
X
X X 塔放
X
X X 塔放
天线单元组
网管 同步源 Mul
操作维护配置
ManagedElement 设置属性参数 logicalName.
Equipment Subrack Slot PlugInUnit ExchangeTerminalIp GigaBitEthernet IpInterface=1
IpOam
ENodeBFunction
RbsConfiguration Ip
ManagedElementData
RbsConfiguration
- ipAddress 业 务IP地址
TimingUnit
ntpServerAddressPrimar y -ntpServerActivePrimary
ossCorbaNameServiceAddress
-ntpServerAddressSecon dary -ntpServerActiveSecond ary - nodeLocalTimeZone
中国移动TD-LTE无线接入设备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中国移动T D -LT E无线接入设备规范T D -L T E R A N S u b -s y s t e mD e v i c e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版本号:1.0.0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发布╳╳╳╳-╳╳-╳╳发布╳╳╳╳-╳╳-╳╳实施QB-╳╳-╳╳╳-╳╳╳╳目录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4.无线网基本功能要求 (3)4.1带宽配置 (3)4.2信道类型与配置 (3)4.3参考信号 (4)4.4物理层功能及关键技术 (4)4.5MAC层功能与关键技术 (5)4.6RLC层功能与关键技术 (6)4.7PDCP层功能与关键技术 (6)4.8RRC层功能与关键技术 (6)4.9DRX (7)4.10移动性管理 (7)4.11无线资源管理 (7)4.12QoS机制 (8)4.13测量功能 (8)4.12多天线技术 (8)4.13无线承载 (9)5.基站产品类型要求 (9)6.BBU硬件要求 (9)6.1BBU硬件通用要求 (9)6.1.1容量 (9)6.1.2系统带宽 (9)6.1.3子帧配比 (9)6.1.4多天线 (9)6.1.5下行调制方式 (9)6.1.6上行调制方式 (9)6.1.7用户数 (9)6.1.8峰值吞吐量 (9)6.1.9同步源 (10)6.1.10传输接口 (10)6.1.11尺寸 (10)6.1.12功耗 (10)6.1.13板卡备份 (10)6.2BBU供电要求 (10)6.2.1供电方式 (10)6.2.2直流备电 (10)6.3BBU操作维护要求 (10)6.3.1操作维护接口 (10)6.3.2状态指示灯 (10)6.3.3告警接口 (10)6.3.4故障定位 (10)6.4BBU可靠性要求 (10)6.5BBU环境要求 (11)6.5.1温度湿度 (11)6.5.2防尘防水等级 (11)6.6BBU电磁兼容性要求 (11)6.6.1电磁兼容 (11)6.6.2接地 (11)6.7BBU安全要求 (11)6.7.1安全能力 (11)6.7.2抗震能力 (11)6.8Ir接口要求 (11)6.8.1拓扑结构 (11)6.8.2星型连接 (11)6.8.3链型连接 (11)6.8.4级联技术 (11)6.8.5接口数据 (12)6.8.6接口带宽 (12)6.8.7单模光纤 (12)6.8.8光纤长度 (12)7.RRU硬件要求 (12)7.1RRU射频指标 (12)7.1.1发射关断功率 (12)7.1.2EVM (12)7.1.3接收动态范围 (12)7.1.4总体说明 (12)7.2RRU频段和带宽 (12)7.2.1工作频段 (12)7.2.2系统带宽 (12)7.3RRU硬件通用要求 (12)7.3.1射频通道 (12)7.3.2多天线 (13)7.3.3下行调制方式 (13)7.3.4上行调制方式 (13)7.3.5输出功率 (13)7.3.6功率效率 (13)7.3.7射频功率分配 (13)7.3.8重量 (13)7.3.9体积 (13)7.3.10远程电调 (13)7.3.11共天线 (13)7.4RRU供电要求 (13)7.4.1直流供电 (13)7.4.2交流供电 (13)7.5.1操作维护接口 (14)7.5.2故障定位 (14)7.5.3状态指示灯 (14)7.5.4驻波比告警 (14)7.5.5防盗防水告警 (14)7.6RRU可靠性要求 (14)7.6.1正常工作环境 (14)7.6.2高温环境 (14)7.7RRU环境要求 (14)7.7.1温度湿度 (14)7.7.2防尘防水等级 (14)7.7.3散热方式 (14)7.7.4承受风阻 (14)7.7.5安装方式 (14)7.8RRU电磁兼容性要求 (14)7.8.1电磁兼容 (14)7.8.2防雷 (15)7.8.3接地 (15)7.9RRU安全要求 (15)7.9.1安全能力 (15)7.9.2抗震能力 (15)8.S1/X2接口功能要求 (15)8.1S1接口功能要求 (15)8.1.1S1接口管理 (15)8.1.2E-RAB管理 (15)8.1.3UE上下文管理 (15)8.1.4UE能力传递 (16)8.1.5移动性管理 (16)8.1.6NAS消息传递 (16)8.1.7寻呼 (16)8.1.8位置管理 (16)8.1.9负载管理 (17)8.1.10接口数量 (17)8.2X2接口功能要求 (17)8.2.1X2接口管理 (17)8.2.2移动性管理 (17)8.2.3干扰协调 (17)8.2.4位置管理 (17)8.2.5接口数目 (18)9.传输功能要求 (18)9.1物理层接口要求 (18)9.2L2功能要求 (18)9.3L3功能要求 (18)9.5负载分担和冗余保护 (19)9.6同步要求 (19)10.升级要求 (19)11.编制历史 (20)前言本规范将在TD-LTE设备选型、网络规划、工程设计、网络运行管理和维护等方面提供技术依据。
TD-LTE无线网络规划设计与优化方法

2017年第4期信息与电脑China Computer&Communication网络与通信技术TD-LTE 无线网络规划设计与优化方法张力唯(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陕西 西安 710016)摘 要:现阶段我国移动通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移动通信带宽的需求不断增加,移动通信资源逐渐减少。
TD-LTE 技术可以有效解决频率资源短缺的问题,该技术具有极高的频谱利用率,相当于HSPA 等3G 技术的2~4倍。
TD-LTE 技术凭借频谱利用率、时延、速率等方面的优点得到运营商的青睐,提供更加丰富、多样化的服务,推动移动通信产业发展与壮大。
作为一项新技术,TD-LTE 无线网络技术可以将互联网和移动通信进行融合,这也是当前通信行业中比较前沿的一种技术。
笔者应用该项技术,进行无线网络规划设计与优化。
关键词:TD-LTE;网络规划;网络优化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767(2017)04-164-03Research on TD-LTE Wireless Network Planning and DesignZhang Liwei(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 Development Group Co. Limited, Xi'an Branch, Xi'an Shaanxi 710016, China)Abstract: At the present stage of China's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demand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bandwidth is increasing. TD-LTE technology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shortage of frequency resources, the technology has a very high spectral efficiency, equivalent to HSPA and other 3G technology 2 ~ 4 times. TD-LTE technology with the advantages of spectrum utilization, delay, speed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operator's favor, providing a richer and more diverse services, and promote thedevelopment and growth of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s a new technology, TD-LTE wireless network technology can integrate the Internet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which is also a cutting-edge technology in the current communications industry.The author uses this technology to design and optimize the wireless network.Key words: TD-LTE; network planning; network optimization伴随科学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13G018中国移动TD-LTE无线子系统工程验收规范V200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G-018-2013T D-L T E无线子系统工程验收规范A c c e p t a n c e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o n W i r e l e s sE n g i n e e r i n g A c c e p t a n c e f o r T D-L T E S y s t e m版本号:2.0.02013-12-27发布2013-12-27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前言本规定主要包括TD-LTE无线子系统工程设备验收、安装验收、工程参数验收、网络性能测试验收、工程试运行、工程终验的相关要求。
本规定旨在规范TD-LTE无线子系统工程的设备验收、安装验收、工程参数验收及网络性能的测试验收,重点给出验收要求和标准,为TD-LTE无线子系统工程建设制定基本参考规范。
本规定由中移〔2013〕265号文件印发。
本规定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技术部提出,集团公司技术部归口。
本规定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研究院。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公司负责总体牵头,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负责7.1、 7.2.1、 7.2.4、 7.2.5、 7.2.6、 7.3、7.4.1~7.4.5、7.4.8、 8.2,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研究院负责7.2.2、 7.2.3、 7.4.6、 7.4.7。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江苏移动通信公司:董巍吴振海侯晓明李剑许准集团设计院:汤利民张新程史辛宁邓安达赵旭淞胡恒杰徐德平朱强王星白承灏程日涛刘群韩云波集团研究院:邓伟、王军、许灵军、龙紫薇、王大鹏、张敏、张龙修订说明《TD-LTE无线子系统工程验收规定》是对QC-G-001-2012《TD-LTE无线子系统工程验收规定》的修订和补充。
本规范在修订过程中,编写组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充分征求国内有关专家意见,同时根据技术演进和新技术标准的颁布以及中国移动的工程实践,对原规范加以补充完善和修改。
中国移动TD-LTE无线子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中国移动TD-LTE无线子系统工程验收规范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A-XXX-2011T D-L T E无线子系统工程验收规定A c c e p t a n c e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o n W i r e l e s sE n g i n e e r i n g A c c e p t a n c e f o r T D-L T E S y s t e m版本号:1.0.0x x x x-x-x x发布x x x x-x-x x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前言本规定主要包括TD-LTE无线子系统工程设备验收、安装验收、工程参数验收、网络性能测试验收、工程试运行、工程终验的相关要求。
本规定旨在规范TD-LTE无线子系统工程的设备验收、安装验收、工程参数验收及网络性能的测试验收,重点给出验收要求和标准,为TD-LTE无线子系统工程建设制定基本参考规范。
本规定需与企业标准编号《企业标准名称》配套使用。
本规定附录为TD-LTE无线子系统工程验收参考文件列表。
本规定由中移xxxx号文件印发。
本规定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技术部提出,集团公司技术部归口。
本规定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本规定主要起草人:江苏公司:董巍吴振海侯晓明李剑许准集团设计院:汤利民张新程赵旭淞胡恒杰徐德平史辛宁朱强王星白承灏程日涛刘群韩云波目录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4)4.验收总则 (8)5.TD-LTE无线子系统参考连接示意图 (10)6.施工安装工艺验收 (11)6.1 机房环境检查验收 (11)6.2 BBU安装验收 (13)6.2.1 落地安装方式验收 (13)6.2.2 挂墙安装方式验收 (14)6.2.3 19英寸标准机柜安装方式验收 (15)6.2.4 室外型设备安装验收 (16)6.3 RRU安装验收 (17)6.3.1 抱杆安装方式验收 (18)6.3.1.1 独立抱杆安装验收 (18)6.3.1.2 共抱杆安装验收 (20)6.3.2 挂墙安装方式验收 (20)6.3.3 增高架安装方式验收 (21)6.3.4 塔上安装方式验收 (22)6.4 线缆安装验收 (23)6.4.1 线缆安装总体验收要求 (23)6.4.2 BBU与RRU连接光缆安装验收 (25)6.4.3 电源线安装验收 (26)6.4.4 接地线缆安装验收 (27)6.4.5 传输线安装验收 (28)6.4.6 馈线安装验收 (29)6.5 天线安装验收 (31)6.5.1 基站天线安装验收 (31)6.5.2 GPS天线安装验收 (32)6.6 防雷箱/电源箱(盒)安装验收 (34)6.6.1 直流室内防雷箱(盒)安装验收.. 346.6.2 直流室外防雷箱(盒)安装验收.. 356.6.3 室外交流电源箱(盒)安装验收.. 367.工程初验 (36)7.1 初验测试总体要求 (36)7.2 设备验收 (37)7.2.1 TD-LTE基站检查验收 (37)7.2.2 TD-LTE基站设备硬件验收测试 (42)7.2.2.1 电源测试 (42)7.2.2.2 硬件功能测试 (42)7.2.2.3 倒换和再启动测试 (43)7.2.2.4 传输中断测试 (44)7.3 性能测试验收 (44)7.3.1 相关概念及约定 (44)7.3.1.1 测试区域与路线选择 (44)7.3.1.2 测试网络基本配置 (45)7.3.1.3 测试设备需求 (45)7.3.1.4 终端要求 (46)7.3.1.5 信道条件定义 (47)7.3.1.6 覆盖测试中判断小区边界的原则 (48)7.3.1.7 终端移动速度 (49)7.3.1.8 测试其他约定 (49)7.3.2 单小区性能测试项目 (50)7.3.2.1 单用户多点吞吐量和小区平均吞吐量测试 (50)7.3.2.2 单用户峰值吞吐量测试 (51)7.3.2.3 单用户Ping包时延测试 (51)7.3.2.4 控制面时延测试 (52)7.3.3 全网覆盖测试 (52)7.3.4 网络质量测试项目 (53)7.3.4.1 连接建立成功率与连接建立时延测试 (53)7.3.4.2 寻呼成功率测试 (55)7.3.4.3 掉线率测试 (56)7.3.4.4 切换成功率测试 (57)7.3.4.5 切换时延测试 (57)7.3.4.6 用户平均吞吐量测试 (58)7.3.5 SON功能测试项目 (59)7.3.5.1 PCI自配置测试 (59)7.3.5.2 PCI自优化流程与控制测试 (60)7.3.5.3 PCI冲突检测和解决测试 (60)7.3.5.4 PCI混淆检测和解决测试 (61)7.3.5.5 自由模式ANR功能测试 (62)8.工程试运行 (63)8.1 试运行要求 (63)8.2 试运行观察项目及指标标准 (63)8.2.1 单小区性能指标要求 (64)8.2.2 网络覆盖指标要求 (64)8.2.3 网络质量指标要求 (64)8.2.4 SON功能指标要求 (65)9.工程终验 (66)9.1 工程竣工验收技术文件 (66)9.2 验收要求和内容 (67)10.编制历史6711.附录(工程验收文件参考列表)。
LTE室分11个问题处理思路

题1:TD-LTE 室分系统中天线口功率一般设计为多大?LTE 室分天线口功率一般设置在10-15dBm(总功率)范围内,具体应该按照实际场景及站点特点来区分:1.对于地下室、商场等空旷区域或天线已经入户的等场景建议天线口功率设置在下限10dBm 左右;2.对于天线只能布放在走廊且结构较为复杂或者层高6 米左右的场景建议天线口功率设置在上限15dBm 左右;3.对于WLAN 受干扰场景可适当降低LTE 功率要求。
问题2:在LTE 室分系统合路建设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在LTE 室分系统合路建设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原有天线布放密度是否满足LTE 的覆盖需求,如果不符合则需要进行适当的改造增加天线进行覆盖;2. 原有天线、耦合器、合路器等器件是否满足LTE 的频段要求,特别需要检查站点的WLAN 合路器,重点关注合路器件的WLAN 系统与LTE 系统隔离度指标;3. 核对站点的天线口功率是否能满足LTE 的覆盖要求,特别是和GSM 合路的站点,由于二者的频段差异较大,前端和末端间相差能达到6-7dB(由于频段差异,100 米馈线900M 频段和2400M 频段的损耗相差5dB,末端天线至前端馈线长度达100-150米的话,功率损耗相差将达到6-7dB),这就需要在两个系统间取得一个相对的平衡点。
问题3:什么是LTE 室分系统中的鸳鸯线,会造成什么影响?LTE 室分系统中的鸳鸯线是指在双路建设的系统中,覆盖同一区域两路分布系统接的不是同一RRU 的两个通道,可参考下图所示:鸳鸯线会造成以下影响:●鸳鸯线导致覆盖同一区域的两路系统不是同一种信号,将导致不能实现空分复用的功能,影响系统的峰值性能;●鸳鸯线导致同一区域由两种不同且强度相近的信号进行覆盖,将导致该区域无主控小区,同频干扰严重,表现为SINR 值较低,且频繁切换。
问题4:LTE 的室分单双路建设对哪些指标有影响?各种时隙配比、MIMO 模式、终端能力等级下的速率是多少?TD-LTE 采用时分双工、上下行同频,上行无线信道质量可参考下行无线信道质量。
TD-LTE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C2015年59期 311TD-LTE 无线网络规划与设计研究杨一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广东 广州 510623摘要:TD-LTE 网络规划是网络建设的最重要环节,网络规划方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网络建成后的网络质量与优化难度,因此在规划阶段就应该进行合理的设计。
本文从TD-LTE 网络的规划流程进行展开论述,介绍规划流程各个环节的主要工作内容及注意事项,为LTE 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TD-LTE ;无限通信;网络规划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59-0311-021 导言随着TD-LTE 网络牌照的最终发放,各大运营商已基本完成TD-LTE 网络的初步组网建设。
网络规划是TD-LTE 网络建设的最重要环节,网络规划方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网络建成后的网络质量与优化难度。
网络的规划必须满足规划指标要求,在具体站点规划阶段需要充分论证方案的合理性,并评估方案实施的可行性,保证方案的有效落地,,同时确保网络建成后能满足规划指标的要求。
2 TD-LTE 技术概述TD-LTE 技术(Time Division Long TermEvolution )即分时长期演进技术,是3GPP 组织制定的且由我国主导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从发展历程来看TD-LTE 技术较 FDD-LTE 技术起步更晚,因此技术水平上还具有一定的差距,但该技术在频谱利用、支持上下行不对称业务及智能天线应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TD-LTE 网络下行采用OFDMA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技术(即正交频分多址),充分利用频率之间的正交特性,大大提升频谱利用率,同时提高下行速率,使下行速度提升至100M/s ;TD-LTE 网络在上行采用SC-FDMA 技术(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即单载波频分多址)可有效控制发射机的PAPR(峰均比),提高终端电池的寿命。
中国移动TD-LTE网络工程建设监理

中国移动TD-LTE网络工程建设监理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中国移动TD-LTE无线网络工程建设的监理展开了探讨,对TD-LTE基本的原理和通信工程监理的意义作了简要的阐述,并对当下的通信工程设监理的服务提升作了系统的分析,以期能为在通信监理方面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通信;建设监理;控制;探讨近年来,通信网络技术快速发展,通信建设工程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基础建设工程,为人们的信息通信提供了很多的便利。
而随着TD-LTE技术的出现,我国的通信建设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因此,我们就需要积极做好相应的建设监理工作,以保障TD-LTE通信的建设发展。
基于此,本文就中国移动TD-LTE无线网络工程建设的监理进行了探讨,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1 TD-LTE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近两年来3GPP启动的最大的新技术研发项目,由3GPP发布于04年11月,目的是为阻击802.16e对宽带移动市场的抢占。
LTE分成FDD和TDD两种双工方式;LTE-TDD存在两种,其中我国主导的LCR方式被3GPP接纳为其中的一种,并正式更名为TD-LTE。
TD-LTE关键技术空口采用OFDM技术-在时变信道中的良好性能,接收端不需要均衡器-Scalable OFDM可以使带宽灵活扩展-时频资源的联合调度,增加了调度的灵活性采用MIMO技术-支持1.2.4天线的MIMO,SU-MIMO,MU-MIMO2 通信工程监理意义监理是一个重要的控制的行业。
实施通信建设工程监理制度有利于提高建设工程投资决策水平,规范参与工程建设各方的建设行为,提高工程各方面控制管理水平,实现工程管理的专业化。
3 监理工作基本控制要求3.1 施工准备阶段对机房条件检查(1)机房工艺土建已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有关建筑工程已完工并验收合格;(2)机房地面、墙壁、顶棚的预留孔洞位置、尺寸、预留件的规格、数量等均符合工程设计要求;(3)机房的通风、空调等设施已安装完毕,并能提供使用,室内温度、湿度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4)机房建筑必须符合有关防火规定,机房内及其附近严禁存放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机房及通风管道等处,应清扫干净;(5)施工现场必须配备有效的消防器材、烟感告警、地湿告警等装置,性能应良好并验收合格。
无线网优工程师:TD-LTE复习资料(一)

规划与审核问题1:PCI规划应遵循什么原则?答PCI即物理小区标识。
LTE系统提供504个物理层小区ID(即PCI),和TD-SCDMA系统的128个扰码概念类似。
网管配置时,为小区配置0~503之间的一个号码即可。
在TD-LTE系统中,UE需要解出两个序列:主同步序列(PSS,共有3种可能性)和辅同步序列(SSS,共有168种可能性)。
由两个序列的序号组合,即可获取该小区ID。
物理小区标识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不冲突原则:保证同频相邻小区之间的PCI不同;因为PCI直接决定了小区同步序列,而且多个物理信道的扰码也和PCI相关,所以相邻小区的PCI不能相同,以避免干扰。
即所谓的:避免PCI冲突。
不混淆原则:保证某个小区的同频邻小区PCI值不相等;切换时,UE将报告邻小区的PCI和测量量。
如果服务小区有两个邻区都使用同样的PCI,则服务小区无法分辨UE到底应该切往哪个邻小区。
所以,任意小区的所有邻区都应有不同的PCI。
即所谓的:避免PCI混淆相邻小区之间应尽量选择干扰最优的PCI值,即PCI值模3不相等;主同步序列的值(共3种可能性)决定了参考信号(RS)在PRB内的位置。
所以相邻小区(尤其是对打的小区)应尽量避免配置同样的主同步序列值,以错开RS之间的干扰。
即所谓的:“PCI模3不等”原则。
在时域位置固定的情况下,相邻小区PCI模6相同会造成下一个TX antenna 下下行RS相互干扰;PCI 模30值相同,会造成上行DM RS和SRS的相互干扰,因此相邻小区也应尽量避免模6、模30相同。
最优化原则:保证同PCI的小区具有足够的复用距离,并在同频邻小区之间选择干扰最优的PCI值。
问题2:跟踪区(TA)规划应遵循什么原则?答TA即为跟踪区,类似于2/3G中的位置区LA及路由区RA,一个TA可由一个或多个小区构成。
当LTE用户移动发生TA改变时,终端需要向MME发起跟踪区更新。
一个TA list含有1-16个TA,UE在TA list内移动时不需要执行TA list更新,TA list 的引入可以避免在TA边界由于乒乓切换导致频繁TA更新。
TD-LTE移动通信网无线网工程设计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TD-LTE 移动通信网无线网工程设计规范 D e s i g n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T D-L T EM o b i l e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W i r e l e s sN e t w o r k E n g i n e e r i n g版本号:1.0.0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发布201X -XX -XX 发布201X -XX -XX 实施QB-J-XXX -2012目录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24总则55网络服务质量指标55.1室外连续覆盖场景的RSRP、RS-SINR、边缘速率指标65.2室内覆盖系统场景的RSRP、RS-SINR、边缘速率指标通用服务质量指标65.3其它通用服务质量要求66网络设计一般要求76.1TD-LTE无线接入网结构图76.2TD-LTE系统主要接口86.3TD-LTE无线网络工程设计应遵循要求86.4TD-LTE无线网络工程设计应包括的主要内容97无线网网络设计97.1一般原则97.2规划设计要求和流程107.3覆盖设计107.4容量设计127.5系统频率配置137.6子帧规划157.7物理小区标识(PCI)规划167.8跟踪区(TA)规划167.9系统间干扰协调167.10天馈系统设计177.11传输需求规划187.12IP地址规划198编号方式198.1移动用户相关编号方式198.2基站相关编号方式209网管要求2110同步要求2111局址与站址选择2212安装工艺要求2312.1无线基站机房工艺要求2312.2天馈线安装工艺要求2412.3桅杆(抱杆)及铁塔设计要求2613编制历史28附录A LTE室外宏站规划审核方法28附录B TD-LTE与其他系统隔离要求32B.1 各系统工作频段及基站发射功率32B.2 各系统基站设备遵循的设备规范32B.3 隔离度要求33B.4 常用干扰消除或降低的各类措施34B.5 不同系统间天线隔离距离34前言本标准旨在规范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网工程的规划方案制定和安装设计,重点给出设计要求和标准,为中国移动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无线工程建设的设计方案编制提供基本参考规范。
1 TD-LTE室分设计原则

成都移动TD-LTE 室分系统设计原则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都代表处目录1总体原则 (3)2覆盖目标 (3)3频率规划 (4)4天线口功率 (4)5信源选取 (4)6传播损耗模型 (5)7天线布放原则 (5)8SISO和MIMO选择 (6)9小区划分 (7)10切换策略 (8)10.11楼出入口切换 (8)10.2车库出入口切换 (8)10.3电梯切换 (9)10.4高层窗边切换 (9)11外泄控制策略 (9)1 总体原则1.TD-LTE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应综合考虑业务需求、网络性能、改造难度、投资成本等因素,体现TD-LTE的性能特点并保证网络质量,且不影响现网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室内分布系统使用双路建设方式能充分体现MIMO上下行容量增益,在TD-LTE规模试商用网工程中应根据物业点具体情况综合考虑业务需求、改造难度等因素,分别选择适当比例的新建、改造场景部署双路室分系统。
3.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应综合考虑GSM、TD-SCDMA、WLAN和TD-LTE共用的需求,并按照相关要求促进室内分布系统的共建共享。
多系统共存时系统间隔离度应满足要求,避免系统间的相互干扰。
4.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应坚持室内外协同覆盖的原则,控制好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外泄。
5.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应保证扩容的便利性,尽量做到在不改变分布系统架构的情况下,通过小区分裂、增加载波、空分复用等方式快速扩容,满足业务需求。
6.TD-LTE室内分布系统使用E频段。
与室外宏基站采用异频组网方式,室内小区间可以根据场景特点采用同频或异频组网。
7.TD-LTE与TD-SCDMA(E频段)共存时,应通过上下行时隙对齐方式规避系统间干扰。
8.TD-LTE室内分布系统应按照“多天线、小功率”的原则进行建设,电磁辐射必须满足国家和通信行业相关标准。
2 覆盖目标➢覆盖率要求:目标覆盖区域内95%以上的公共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大于-105dBm且公共参考信号信干噪比RS-SINR大于6dB。
TD-LTE及WLAN融合网络的规划和设计

2 0 0 9 , 2 ( 2 5 )
[ 4 】 刘伟, 王双 勇 . I P 承载 网Q o s 保证解决[ J ] . 信 息通 道 , 2 0 1 2 ( 4 ) 【 5 】 朱西讲. 基于 Q o s A C L 的端 口限 速 策 略 的应 用 [ J 1 _ 信 息 安 全 与 技 术, 2 0 1 2 ( 2 ) 作者简介: 赵云飞( 1 9 7 2 一 ) , 男, 黑龙 江 人 , 网 络工 程 师 , 主 要 研 究 方 向 网络 规 划 、 网络 应 用 等 。
7 6
信 息通信 2 . 0 2倍) ; 下行 8通道增 益 ( 主要来 自波束赋形增益) MI MO应
严文发 : T D— L T E及 WL A N 融合 网络 的规划和设计 在武汉公交系统 上,湖北移动率先使用 了 T D。 L T E 与 WL A N 融合组 网技术。 技术方案遵从融合组 网的总体部署方 案, 使用 T D — F i 作为进行制式转换 , 实现手机 WL A N上 网; 规 划设计上 , 重点要考虑用户对有效带宽、 端到端时延、 业务连
摘要:目前绝 大多数智能终端不支持 T D = L 发展 的瓶颈 。T D— L T E与 wL A N 融合组 网技术, 是一种新的通信解决方案 , 能有 效克服该瓶颈 。文章介绍 了 T D— L T E与 WL A N 融合组 网的总体 方案 和核 心业
并 未 连 续 覆 盖 。将 T D . L T E与 WL A N进行融合组网, 兼 得 两
为满 足 用 户 需 求 ,中 国移 动 正积 极推 进 T D — L T E无 线 宽 带 网络 的试 验 和 规 划 建 设 。 据T D — L T E产 业 联 盟 白皮 书预 测 : 2 0 1 6年 全 球 T D— L T E用 户 ( 除中国外) 有望达到 1 亿左右 , 约 占 L T E 用户总数 的 1 0 %一 2 0 %, 国 内用 户 届 时 预 计 将 达 到 1
td-lte无线网络规划设计及其优化对策

218TD-LTE 无线网络规划设计及其优化对策皮雅婧,彭文君(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湖南长沙410000)摘要:TD-LTE 技术能够高效地处置频率资源匮乏的难题,同时这一技术具备较大的频谱运营率,就好比4G 技术的两至四倍,逐渐成为现如今我国通信行业中常用技术。
基于此,文章将结合该技术手段,详尽地阐述无线网络规划设计与优化的对策手段,熟知TD-LTE 无线网络中的相关重要事项,希望能够为将来TD-LTE 无线网络发展以及我国技术水平的提升带来有益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TD-LTE ;规划设计;无线网络;优化对策中图分类号:TN92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131(2019)12-0218-020引言近年来我国各大运营商致力于更深层次的提升服务质量水平,渐渐开始探索LTE 技术,这大幅度地提升了我国TD-LTE 技术的发展水平。
现如今,由于TD-LTE 在我国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这就在很大程度促使TD-LTE 产业链尤其是多方面TDD 制式终端产品迅速地成熟,TD-LTE 也将是我国将来整个通信产业的大潮流。
所以,在现实运用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实时地参照现实的状况,规划出科学专业的规划预案,从而获得经济收益的最大化。
致力于在将来更加高效地处理TD-LTE 网络建设期间所遭遇的难题,笔者将详尽地阐述TD-LTE 的网络规划和优化对策。
1TD-LTE 网络规划设计分析1.1需求解析在正式开展TD-LTE 规划之前,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处理好需求解析方面的工作,其涵括整体的建网对策、建网指标,同时还要求一同契合用户的现实需求以及将来发展的目标。
除此之外,相关的工作人员还要仔细地搜集现网GSM/TD-SCDMA 基站信息、业务需求、电子地图等重要信息数据,在确保上述信息数据完备且精准的基础之上,才可以高效地保证将来TD-LTE 无线网络规划的可持续性发展。
1.2网络规模估算分析网络规模估算这一环节就是为了准确地明晰出较为细化的TD-LTE 网络建设规模,这一环节通常是利用覆盖估算以及容量估算这2项方法贯彻落实的。
2中国移动5G无线网工程规范书

中国移动5G二期工程无线网络工程规范书2019年12月目录1总体要求 (3)2工程描述 (3)2.1工程概况 (3)2.2配置要求 (3)2.3分工界面 (6)3本工程供货范围 (7)3.1硬件部分 (7)3.2软件部分 (8)3.3服务项目 (9)3.4文件资料 (9)3.5仪表工具 (10)3.6供货能力 (10)3.7工程施工能力 (10)4设备能力与技术要求 (11)4.1通用要求 (11)4.2基站技术要求 (11)4.3天线技术要求 (12)4.4OMC-R技术要求 (12)4.5网络安全要求 (12)4.6工程技术要求 (12)4.7硬件、软件要求 (15)4.8节能减排及绿色包装 (16)5设备安装调试及验收 (16)6技术建议书要求 (17)1总体要求一、本文件是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为建设中国移动5G网络二期工程向提供5G无线网设备的公司(以下简称乙方)提出的工程规范书。
乙方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板卡、卫星信号天线、光模块、接口、线缆、材料等)须符合本文件提出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对于本文件未涵盖的内容应符合相应的国际、国内规范标准。
本文件是设备订货的技术文件。
根据本文件,乙方应提出具体的技术建议。
二、乙方在本项目中向甲方提供的全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板卡、卫星信号天线、光模块、接口、线缆、材料等)如果停产,应提前12个月向中国移动提出书面申请,并应针对该设备今后的扩容、坏损件替换、坏损件修复等方面问题提供明确的解决方案。
三、乙方及乙方在本工程实施过程中所涉及的单位应具备国家相关部委颁发的相关资质证书和相应的资质等级要求,并满足《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电信建设管理办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中的规定。
四、本期工程不接受OEM产品,乙方需说明其提供的设备是否OEM其他厂商。
五、乙方应积极申请5G设备进网许可证,设备在中国移动入网前,必须具备工信部设备进网许可证。
中国移动TD-LTE规模试验网无线网建设方案

接头数量
跳线 馈线
9接口/扇区
8根RF跳线 每付天线对应9根馈线
2接口/扇区
2根RF跳线 每付天线对应2根馈线
天线模式介绍
TD-LTE主要天线发送模式(TM)
TM2:双流发送分集,2天线主要采用SFBC技术,4天线主要采用 SFBC+FSTD技术
TM3:主传输方式为双流复用,能在信道条件较好的地方提高用户频谱效 率一倍,小区边缘回退为TM2
2天线
成本低
8天线
支持TM2、3、7、8 支持MU-MIMO 代表未来LTE技术发 展趋势
更强的抗干扰能 力 明确的BF增益 上行性能显著提 升
-8天线拉远距离优于2天线,上 行20% -8天线吞吐量增益:40%平均 ,70%边界 -8天线增益:4~10dB -8天线抗干扰水平,比2天线高 -8天线同2天线KPI性能相当
•
高带宽具有较高的频谱效率
– LTE的PBCH/SS等公共信道均占用带宽中间 的6个RB,与总带宽数无关,因此,带宽越大, 公共信道开销占比越低。 – 宽带宽资源频选特性好,调度效率高,相应的 资源源调度碎片少
带宽(M) 20 15 10 5 3 1.4
公共信道开销占比 0.95% 1.26% 1.89% 3.79% 6.32% 15.79%
8天线TM7相对2天线TM2/3自适应小区边缘吞吐量增益仿真结果 华为88%, 爱立信47%;
8天线TM7相对2天线TM2/3自适应小区吞吐量平均增益仿真结果 华为47%, 爱立信14%;
• 地图边缘11小区吞吐量( 8T TM7 VS 2T TM2/3自适应 )
8天线TM7相对2天线TM2/3自适应小区边缘吞吐量增益仿真结果 华为88%, 爱立信47%;
TD-LTE无线网络建设规划设计浅谈

S● L I C0 N VAL LEY
T D- L T E 无线 网络建设规划设 计浅谈
周 华林
( 广东 南方 电信规 划 咨询 设计 院有 限 公司 肇庆 分公司 , 广 东肇 庆 5 2 6 0 0 0 )
摘
要 在对 T D - L T E的频率资源规划、覆盖规划、容量规划、规划仿真以及参数规划进行细致研究的基础上 , 探
讨T D - L T E 无 线 网建设 的规 划设 计 。 关 键 词 T D - L T E; 关键 技术 ; 规 划设 计 中 图分 类号 : T N 9 2 9 . 5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1 6 7 1 —7 5 9 7( 2 0 1 3 )0 4 2 - 0 7 1 - 0 1 的重点 于 覆 盖规 划 、容量 仿 真 和 参数 规 划 。L T E的 网络规 划 流
程 如图 1 所示。
T D — L T E技 术 为 第 3 代 合作伙 伴计 划 ( 3 r d g e n e r a t i o n p a r t n e r s h i p p r o j e c t ,3 G P P) 主 导 的通用移 动 通信 技术 的长期 演进 计划 ( L o n g T e r m E v o l u t i o n ,L T E) , 于2 0 0 4 年 1 1 月启 动 L T E项 目, 在我国 , 丁业 和信 息化 部 于 2 _ 0 1 0年 1 O月批 复 同意 T D — L T E 规 模 试 验 总 体 方案 , 包 括 6个 城 市 T D — L T E规 模 技 术试 验 网和 北 京 演 示 网建 设 。除 中国 移 动之 外 , 中国联 通 及 中国 电信 均 积 极 的进 行 4 G试 验 网 的建 设 , 随着 4 G步 伐 的加 快 , 都 有进 一 步 扩 大试 验 网 的趋势 。 T D — L T E网络 面 临 着建 网使 用 频 段 , 频 率具 体 规 划 、同 异 频 组 网 、T D — S C D MA 向 T D — L T E平滑 演 进 等 问 题 , 通过对 L T E 关 键 技 术 的研 究 , 指导 L T E无 线 网络 建设 的规 划设 计 , 简 化 其 他 制 式 网络 与 T D — L T E网络 的组 网方 案 , 更 好 的实 现 目标 覆 盖 区域 内 的连续 覆盖 和深 度覆 盖
TD-LTE无线网络规划若干问题探讨

TD-L TE无线网络规划若干问题探讨胡恒杰赵旭凇徐德平张华张炎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80)摘 要 本文对TD-LTE无线网络规划中所涉及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主要包括频率使用策略、多天线方案选择、调度算法的应用以及基站传输带宽需求等4个主要问题。
文章中对4个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给出了现阶段条件下的应用策略或建议。
关键词 TD-LT E频率使用多天线方案规划仿真调度算法传输带宽在TD-LT E无线网络规划中,频率使用策略、多天线方案选择、调度算法在仿真中的实现以及基站传输带宽需求等几个问题对网络部署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上述4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给出了现阶段条件下的应用策略和建议。
1TD-LTE频率使用方案T D-LT E的频率使用策略在T D-LT E网络建设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网络建设规模、网络建设方式、主设备及天线等设备形态和选型、终端产品开发及进程等多个关键环节。
现阶段能够供T D-LT E系统使用的频段和使用场景如下:(1)F频段(1880~1900MHz,预计今后可使用1880~1920MHz):室内外场景均可使用;(2)E频段(2320~2350MHz):只能在室内场景应用;(3)D频段(2570~2620MH z):室内外场景均可使用。
1.1各频段覆盖差异无线信号频段不同,由于空间传播的衰减程度以及穿透损耗等方面的差异造成覆盖能力不同。
T D-LT E系统在室外可采用F、D两个频段,以COST231密集市区传播环境为例说明两频段的差异情况。
通过计算得出,F频段覆盖半径为D频段1.64倍。
按照覆盖相同面积原则,将相对半径关系进行折算,F 频段需要站点数仅为D频段站点数的43%。
与D频段相比,F频段传播损耗、穿透损耗相对较小,可节省一半以上的基站数,因此,能够节省大量资金投入、极大降低建设难度。
1.2各频段与TD-SCDM A共站差异通过T D-L TE基站与TD-SCDMA基站覆盖对比,得到如下主要结论:T D-LT E采用D频段覆盖:与T D-SCDMA共站不能连续覆盖,需要增加站址密度,由于目前正面临选址难的现实问题,因此,采用D频段连续覆盖仅仅通过增加投资尚不能完全解决,会严重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后续很可能将带来一定的网络质量问题;T D-LT E采用F频段覆盖:与现有T D-SCDMA共站下覆盖较好,即工程实施中与T D-SCDMA 共站建设,基本不需额外新选站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TD-LTE 移动通信网无线网工程设计规范D e s i g n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T D -L TE M o b i l e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W i r e l e s s N e t w o r k E n g i n e e r i n g 版本号:1.0.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发布201X -XX -XX 发布 201X -XX -XX 实施 QB-J-XXX -2013目录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4总则 (5)5网络服务质量指标 (5)5.1 室外连续覆盖场景的RSRP及RS-SINR指标 (6)5.2 其它通用服务质量要求 (6)6 网络设计一般要求 (7)6.1 TD-LTE无线接入网结构图 (7)6.2 TD-LTE系统主要接口 (8)6.3 TD-LTE无线网络工程设计应遵循要求 (8)6.4 TD-LTE无线网络工程设计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9)7 无线网网络设计 (9)7.1 一般原则 (9)7.2 规划设计要求和流程 (10)7.3 覆盖设计 (10)7.4 容量设计 (12)7.5 系统频率配置 (13)7.6 子帧规划 (14)7.7 物理小区标识(PCI)规划 (16)7.8 跟踪区(TA)规划 (16)7.9 系统间干扰协调 (17)7.10 天馈系统设计 (17)7.11 传输需求规划 (18)7.12 IP地址规划 (19)8 编号方式 (19)8.1 移动用户相关编号方式 (19)8.2 基站相关编号方式 (20)9 网管要求 (21)10 同步要求 (21)11 局址与站址选择 (21)12 安装工艺要求 (23)12.1 无线基站机房工艺要求 (23)12.2 天馈线安装工艺要求 (24)12.3 桅杆(抱杆)及铁塔设计要求 (26)13 编制历史 (28)附录A LTE室外宏站规划审核方法 (29)附录B TD-LTE与其他系统隔离要求 (34)B.1 各系统工作频段及基站发射功率 (34)B.2 各系统基站设备遵循的设备规范 (34)B.3 隔离度要求 (35)B.4 常用干扰消除或降低的各类措施 (36)B.5 不同系统间天线隔离距离 (36)附录C TD-LTE天馈系统设置 (40)C.1 2/8天线选择 (40)C.2 新增天馈或共用天馈改造 (40)C.3 智能天线临时权值过渡 (40)前言本标准旨在规范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网工程的规划方案制定和安装设计,重点给出设计要求和标准,为中国移动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无线工程建设的设计方案编制提供基本参考规范。
本标准主要包括网络服务质量指标、网络设计一般要求、无线网络设计、中继信令及接口设计要求、编号方式、网管要求、同步要求、局址与站址选择、设备安装工艺要求等内容。
本暂行规定基于TD-LTE 3GPP R9版本标准,不涉及VoLTE方面,今后随着技术的发展与网络的演进,将对本设计规范进行相应的修订和补充。
本标准为工程建设标准,应和已发布的《中国移动TD-LTE无线子系统工程验收规范》(QC-G-001-2012)配套使用。
本标准包含三个附录,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移技〔2013〕**号印发。
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技术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新程汤利民汪颖史辛宁赵旭凇徐德平程日涛邓安达张海涛刘旭孟繁丽胡恒杰。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无线网网络设计要求,以及相关接口要求、服务质量指标、编号方式、网管要求、同步要求、局(站)址选择和局(站)设计要求等,可供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无线网规划设计,尤其是宏蜂窝基站的设备安装设计使用。
本标准不包含TD-LTE室内覆盖系统的信源及分布系统设计相关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TD-LTE数字移动通信无线网设备宏蜂窝基站安装工程,扩建和改建工程可参照执行;与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建设相关的其它内容(包括室内覆盖信源与分布系统、核心网、承载网、业务平台、电源设施等的建设)应遵循其他相关规范标准的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发布单位[1] QB-A-001-2012TDD及WLAN系统双极化天线设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备规范[2] QB-A-011-2011 TD-LTE规划仿真设计规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3] QB-A-016-2010 中国移动无线局域网(WLAN)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AP、AC设备规范V1.1.0[4] QB-A-018-2010 中国移动TD-SCDMA无线子系统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硬件技术规范V3.0[5] QB-A-029-2011 基站防雷与接地技术规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6] QB-H-007-2009 中国移动共建共享基站配套设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技术规范[7] QB-W-012-2007 基站节能系统技术规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8] QC-A-001-2011 TD-LTE无线网络主设备规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9] YD 5002-2005 邮电建筑防火设计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10] YD 5003-2010 电信专用房屋工程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11] YD 5039-2009 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12] YD 5059-2005 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13] YD/T1365-2006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入网络设备技术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14] YD/T5040-2005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15] YD/T5089-2005 数字同步网工程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16] YD/T5131-2005 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17] YDC 014-2008800MHz CDMA 1X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设备技术要求:基站子系统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18] YD/T 1556-20072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设备技术要求:基站子系统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19] 信部无[2002]353号关于调整2.4GHz频段发射功率限值及有关问题的通知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20] 信无函[2007]22号2GHz频段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设备射频技术要求(试行)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21] GB 12638-90 微波和超短波通信设备辐射安全要求国家技术监督局[22] GB 50135-2006 高耸结构设计规范中国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3] GB 8702-88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国家环境保护局[24] 3GPP TS 05.05V8.20.0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GSM/EDGE Radio Access Network;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3GPP[25] 3GPP TS 23.203V9.11.0 (2012-03)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Services and System Aspects;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architecture(Release 9)3GPP[26] 3GPP TS 25.104V9.2.0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Base Station (BS)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FDD)3GPP[27] 3GPP TS 36.104V9.3.0 (2010-3) LTE;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Radio Access (E-UTRA); Base Station (BS)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3GPP[28] 3GPP TS 45.005V9.1.0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3GPP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英文缩写英文名称中文名称2G The 2nd Generation 第二代3G The 3rd Generation 第三代3GPP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第三代伙伴计划ARQ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自动重传请求BLER Block Error Rate 误块率CP Cyclic Prefix 循环前缀CSFB 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 电路交换回退DL Downlink 下行链路DSCP 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 Point 差分服务代码点DwPTS Downlink Pilot Time Slot 下行导频时隙eNB Evolved NodeB 演进的NodeB E-UTRA Evolved UTRA 演进的UTRAE-UTRAN Evolved UTRAN 演进的UTRANEARFCN E- UTRA Absolute Radio FrequencyChannel NumberE-UTRA绝对无线电频率信道号码ECGI E-UTRAN Cell Global Identifier 小区全球唯一标识ECI E-UTRAN Cell Identity 小区唯一标识EPC Evolved Packet Core 演进的分组核心网GBR Guaranteed Bit Rate 保证比特率GNSS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P Guard Period 保护周期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全球定位系统GUMMEI globally Unique MME identity 全球唯一MME标识符GUTI globally Unique temporary identity 全球唯一临时标识符HARQ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归属位置寄存器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 归属用户服务器IEE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Engineers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MS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P多媒体子系统IMSI 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Identification Number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P Internet Protocol 网际协议ISDN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综合业务数字网ITU 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 Union国际电信联盟L3 Layer 3 层三LA Location Area 位置区M-TMSI MME-Temporary MobileSubscriber IdentityMME移动用户临时标识MCC Mobile country code 移动国家号码Mesh 网状网MIMO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多入多出MME Mobile Management Entity 移动管理实体MNC mobile network code 移动网络码MSIN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Number移动用户识别码MSISDN Mobile Subscriber InternationalISDN/PSTN number移动用户的ISDN号码MU-MIMO Multiple User-Multiple Input MultipleOutput多用户-多入多出Non-GBR non Guaranteed Bit Rate 非保证比特率OMC Operations & Maintenance Center 操作维护中心P-GW PDN Gateway PDN网关PCI Physical Cell Identity 物理小区标识PDN Packet Data Network 分组数据网络PLMN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公共陆地移动网PRB Physical Resource Block 物理资源块PTN Packet Transport Network 分组传送网QCI QoS Class Identifier QoS类别标识QoS Quality of Service 服务质量RB Resource Block 资源块RS Reference Signal 参考信号RSRP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S-GW Serving Gateway 服务网关SIN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 Noise Ratio 信干噪比SRVCC Single Radio Voice Call Continuity 单待语音呼叫连续性TA Tracking Area 跟踪区TAC Tracking Area Code 跟踪区域的标识TAI Tracking Area identity 跟踪区域全球标识TD-LTE TD-SCDMA Long Term Evolution TD-SCDMA的长期演进TD-SCDMA Time Division Synchronous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D Time Division Duplex 时分双工UE User Equipment 用户设备UL Uplink 上行链路UpPTS Uplink Pilot Time Slot 上行导频时隙VoIMS Voice over IMS IMS语音VoIP Voice over IP IP语音4总则(1)本设计规范适用于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TD-LTE无线网宏蜂窝基站的工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