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第五节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六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b2990b059e314332386893de.png)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六章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主要内容
第一节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第三节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第四节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五节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1.日本帝国主义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是灭亡 中国的既定国策。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2、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
(2)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
在东北,“南满铁路株式会社”、 “满洲重 工业股份公司”两大垄断企业,控制了东北的 经济命脉,
在关内,日本“华北开发股份公 司”和“华 中振兴股份公司”分别主管对华北和华中的 经济掠夺。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1、日本在其占领区的残暴统治
汪精卫在伪政权办公室
汪精卫加入轴心同盟国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2、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
(1)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1937年12月,震惊中外的 “南京大屠杀”,公 然进行杀人比赛,死者达30万人以上。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二节 中国军民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了武装抗日的旗帜 1931年9月22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日
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 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
央政府宣布对日作战。 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武
在军事上大规模的扩军备战。1937年军事预算 占总预算的60%以上。军队由1934年的万人增加 到1937年的万人。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主要内容
第一节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第三节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第四节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五节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1.日本帝国主义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是灭亡 中国的既定国策。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2、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
(2)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
在东北,“南满铁路株式会社”、 “满洲重 工业股份公司”两大垄断企业,控制了东北的 经济命脉,
在关内,日本“华北开发股份公 司”和“华 中振兴股份公司”分别主管对华北和华中的 经济掠夺。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1、日本在其占领区的残暴统治
汪精卫在伪政权办公室
汪精卫加入轴心同盟国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2、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
(1)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1937年12月,震惊中外的 “南京大屠杀”,公 然进行杀人比赛,死者达30万人以上。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二节 中国军民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了武装抗日的旗帜 1931年9月22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日
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 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
央政府宣布对日作战。 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武
在军事上大规模的扩军备战。1937年军事预算 占总预算的60%以上。军队由1934年的万人增加 到1937年的万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fe53ef2dcc7931b765ce1562.png)
1.日本的残暴统治 政治上:扶植傀儡政权,实行以华制华。 经济上:从农业、工矿运输业等方面,大肆榨取 中国的资产和劳动力。 文教上:通过思想、文化、教育等领域,蒙蔽、 麻醉和腐蚀中国人民。
2.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
(1)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2)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 (3)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据统计,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超过3500 万,按1937年的比价,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 多亿美元,间接损失5000多亿美元。
经济上,大力推行经济军事化 军事上,大规模扩军备战 政治上,逐渐法西斯化
3.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战争
1937年7月7日,卢 沟桥事变发生,全面侵 华战争由此开始,日本 几乎动员全部军事力量, 采取“速战速决”的战 略,向华北、华东、华 中地区发起战略进攻。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沉重灾难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1.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 仁宣布投降。9月2日,日本代表签 署投降书。至此,中国人民抗日战 争胜利结東,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 胜利结束9月3日,被命名为中国抗 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0月25日,中 国政府在台北举行受降仪式这一天, 被命名为“台湾光复日”。这是中 国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 志。
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Justice VS Evil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到全国性抗战 第三节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1.灭亡中国是日本的既定国策
武カ占领京沪相威胁。
英美:力主和平解决。 ——国内:
2.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
(1)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2)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 (3)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据统计,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超过3500 万,按1937年的比价,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 多亿美元,间接损失5000多亿美元。
经济上,大力推行经济军事化 军事上,大规模扩军备战 政治上,逐渐法西斯化
3.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战争
1937年7月7日,卢 沟桥事变发生,全面侵 华战争由此开始,日本 几乎动员全部军事力量, 采取“速战速决”的战 略,向华北、华东、华 中地区发起战略进攻。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沉重灾难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1.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 仁宣布投降。9月2日,日本代表签 署投降书。至此,中国人民抗日战 争胜利结東,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 胜利结束9月3日,被命名为中国抗 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0月25日,中 国政府在台北举行受降仪式这一天, 被命名为“台湾光复日”。这是中 国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 志。
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Justice VS Evil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到全国性抗战 第三节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1.灭亡中国是日本的既定国策
武カ占领京沪相威胁。
英美:力主和平解决。 ——国内:
自考 近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自考 近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50adf03fcfc789eb172dc8c6.png)
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 北效柳条湖村附近的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 突然向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发动进攻,9月19日 占领沈阳城,制造了“九一八”事变。1932 年2月,中国东北全境沦陷。
仅三个月时间东北三省在不抵抗主义断送下,沦于敌手, 1932年3月建立了伪满洲国,东北三省沦为日本殖民地。
1940年6月,日军占领宜昌,威胁重庆
1942年5月,日军占领缅甸和云南西部
1944年4月至1945年1月,日本发动豫湘桂战役, 占领2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在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下,日军于 1938年 10 月占领广州、武汉后,被迫停止正面战 场的战略进攻。在坚持灭亡中国的总方 针下,调整侵华政策,实施“以华制华” 和“以战养战”策略。
杨靖宇
赵尚志
1936年1月东北抗日联军成立,公推杨靖宇为总司令,赵尚志为副总司 令。
2.共产党与部分国民党人合作抗日
(1)1933年5月,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 抗日同盟军”。盟军中有大量的共产党员,约300人。 (2)和十九路军签订 《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 1933年11月,十九路军发动 反日反蒋的福建事变。
3文教上:通过思想、文化、教育等领域, 蒙蔽、麻醉和腐蚀中国人民,推行奴化教 育和愚民政策。
目的:消磨、摧残 中国人民的民族意 识和反抗意志,实 现其同化政策。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进行奴化教育,强制推行殖民文化。
据不完全统计,战争期间,中国 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按1937年的 比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 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 美元。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仅三个月时间东北三省在不抵抗主义断送下,沦于敌手, 1932年3月建立了伪满洲国,东北三省沦为日本殖民地。
1940年6月,日军占领宜昌,威胁重庆
1942年5月,日军占领缅甸和云南西部
1944年4月至1945年1月,日本发动豫湘桂战役, 占领2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在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下,日军于 1938年 10 月占领广州、武汉后,被迫停止正面战 场的战略进攻。在坚持灭亡中国的总方 针下,调整侵华政策,实施“以华制华” 和“以战养战”策略。
杨靖宇
赵尚志
1936年1月东北抗日联军成立,公推杨靖宇为总司令,赵尚志为副总司 令。
2.共产党与部分国民党人合作抗日
(1)1933年5月,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 抗日同盟军”。盟军中有大量的共产党员,约300人。 (2)和十九路军签订 《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 1933年11月,十九路军发动 反日反蒋的福建事变。
3文教上:通过思想、文化、教育等领域, 蒙蔽、麻醉和腐蚀中国人民,推行奴化教 育和愚民政策。
目的:消磨、摧残 中国人民的民族意 识和反抗意志,实 现其同化政策。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进行奴化教育,强制推行殖民文化。
据不完全统计,战争期间,中国 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按1937年的 比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 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 美元。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中国近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 第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5ee1904dfe4733687f21aa04.png)
臭名昭著、争议颇多的“田中奏折”
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效柳条湖村 附近的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突然向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发 动进攻,9月19日占领沈阳城,制造了“九一八”事变。
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1932年 1932年3月,宣布成立 满洲国” 伪“满洲国”,溥仪在 长春出任执政。 长春出任执政。对我国 东北实行殖民地统治, 东北实行殖民地统治, 揭开了日本大规模侵略 中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的序幕。 的序幕。
第二节 中国的全国性抗战
一、国共合作,共赴国难; 二、“工农兵学商,一起来救亡” 二、“工农兵学商,一起来救亡”
东北军民的抗日 斗争 1931年11月马占 1931年11月马占 山率部抵抗日军 揭开了东北抗日 义勇军抗战序幕 1932年义勇军发 1932年义勇军发 展到40多万, 40多万 展到40多万,活 动范围达到102 102县 动范围达到102县
《 田中奏折 》 提出实现 田中奏折》 日本大陆政策的战略方 惟欲征服支那, 针 : “ 惟欲征服支那 , 必先征服满、 必先征服满 、 蒙 , 如于 征服世界, 征服世界 , 必先征服支 那 。 倘支那完全被我国 征服, 征服 , 其他如小中亚细 亚及印度、 亚及印度 、 南洋等异服 之民族, 之民族 , 必畏我敬我而 降于我。 降于我。”
溥仪——伪满州国皇帝
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1937年7月7 1937年 日,日军发 动了“卢沟 动了“ 桥事变”, 桥事变” 开始了全面 进攻中国。 进攻中国。
日军通过卢沟桥
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1938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11月 1938年 13日 淞沪会战爆发,11月 占领上海,12月占领南京 1938年10月 月占领南京。 占领上海,12月占领南京。1938年10月, 日军占领广州、武汉, 日军占领广州、武汉,中国大部分国土沦 陷。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第六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第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563dded1ad51f01dc281f161.png)
伤亡2万余 国共精诚合作
徐州会战之 台儿庄战役
武汉保卫战
40万
100万
1万多
抗战以来的 最大胜仗
伤亡10余万 进入相持阶段
(二)为国捐躯的国民党爱国将领
赵登禹上将,132师师长 1937.7.28 佟麟阁上将,29军副军长 1937.7.28 郝梦龄上将,9军军长 1937.10.16 王铭章上将,122师师长 1938.3.17 北京南苑 北京南苑 山西忻口 山东藤县
2005年8月1日据新华社报道,中 国史学者首次对外公布新近发现的 21名被日本关东宪兵司令部“特移 扱”(中文译为“特殊输送”)到 “731”部队进行人体细菌试验的 外国受害者名单及资料。
3.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日本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 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中 国 民 权 保 障 同 盟 会
1.成立 时间:1932年底于上海。
领导人:宋庆龄、蔡元培、杨杏佛等 2.主要活动:要求释放政治犯、保障人民抗日的民主权利。
(二)共产党人与部分国民党人合作抗日 – 支援十九路军在淞沪的抗日作战 – 组建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 福建发动反蒋抗日事变 – 发表《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
10月26日第524团一部奉命率部孤守 苏州河南岸的四行仓库,掩护大军退 却,与日军多次血战,重创敌军。
内迁厂数统计表(1938年12月底)
业别 迁往省别
工商界的行动
共 计 122 17 10 31 15 22
四 川
湖 南
广 西 10 2 1 2
陕 西 3
其 它 3 1 1
机器五金
电器无线电 陶瓷玻璃 化 学 罐头食品 印刷文具 纺织染 矿 业 其 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六章中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六章中华](https://img.taocdn.com/s3/m/cea75cf933d4b14e8524685f.png)
朱 德 与 彭 德 怀
叶挺
项英
新四军改编誓师大会 八路军改编誓师大会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937年9月,陕甘宁根据地改称陕甘宁边区,林伯渠任边区政 府主席。陕甘宁边区仍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林 伯 渠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1935年12月9日,北平 学生举行抗日示威游行, 喊出“反对华北自治运 动”、“打倒日本帝国 主义”等口号,遭到国 民党军警镇压。12月16 日,北平学生和市民1万 多人在天桥召开市民大 会。会后,举行了更大 规模的示威游行。
(一)一二九运动与中共的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
1935年华北事变到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 日军策动,拼凑了一 些地方性傀儡政权
日本在台湾设立的总督府
1931年日军占领中国 东北后,开始了对东北 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
伪“满洲国”执政就职典 礼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二)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
日军南京大屠杀罪行 ——“图”证如山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在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下,日军于 1938年 10 月占领广州、武汉后,被 迫停止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在坚持灭亡中国的总方针下,调整侵华政 源自,实施“以华制华”和“以战养战”策略。
对于国民党政府 政治诱降为主、 军事打击为辅
对于日本占领区
加紧扶植傀儡政权, 建立和发展汉奸组织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叶挺
项英
新四军改编誓师大会 八路军改编誓师大会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937年9月,陕甘宁根据地改称陕甘宁边区,林伯渠任边区政 府主席。陕甘宁边区仍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林 伯 渠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1935年12月9日,北平 学生举行抗日示威游行, 喊出“反对华北自治运 动”、“打倒日本帝国 主义”等口号,遭到国 民党军警镇压。12月16 日,北平学生和市民1万 多人在天桥召开市民大 会。会后,举行了更大 规模的示威游行。
(一)一二九运动与中共的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
1935年华北事变到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 日军策动,拼凑了一 些地方性傀儡政权
日本在台湾设立的总督府
1931年日军占领中国 东北后,开始了对东北 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
伪“满洲国”执政就职典 礼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二)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
日军南京大屠杀罪行 ——“图”证如山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在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下,日军于 1938年 10 月占领广州、武汉后,被 迫停止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在坚持灭亡中国的总方针下,调整侵华政 源自,实施“以华制华”和“以战养战”策略。
对于国民党政府 政治诱降为主、 军事打击为辅
对于日本占领区
加紧扶植傀儡政权, 建立和发展汉奸组织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db55153b43323968011c92ab.png)
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守 打乱敌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国共两党配合得较好的战役,八路军 取得平型关、雁门关战役和袭击阳明 堡机场的胜利 台儿庄战役消灭日军一万余人,取得 重大胜利 武汉、广州失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1937年9月--10月
1938年4月--5月 1938年6月--10月
战略防御阶段
赵登禹1933年喜峰口抗战有功,晋升为二 十九军一三二师师长。7月下旬,被任命为二 十九军北平南苑驻地指挥官。28日,在奉命转 移时,遭日军截击而牺牲。31日国民政府追赠 为陆军上将。
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二、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平津作战
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1937年7月 1937年8月--11月
1931年9月18日夜,依据石原莞尔的策 划,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以此为 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 发动了“九· 一八”事变。 坂垣征四郎:号称“陆军 之花”。1929年任关东 军高级参谋,长期从事 侵华活动。1948年被判 决为甲级战犯,处以绞 刑。
1931年9月18日夜, 日军炮轰中国东北军驻 地——北大营。
正面战场
形势恶化
大
政治诱降 枣宜 豫湘桂
陆 交 通 线
汪
蒋
积极反共 “溶共、防共、 消极抗战 限共、反共”
四大家族垄断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
独裁统治的加强:保甲制度、特务统治
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
日本的 “诱降” 政策 国民党 的反共 立场
转向 反动
消极抗日 积极反共
“五届五中全会”
“溶共、防共、限 共、反共”
消极抗战 分裂 投降 退步 积极反共
独裁 掠夺 垄断
抢夺 果实 果实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件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件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c7274327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58.png)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四、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发 表宣言,号召武装抗日。1932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宣布对日作战,红军派出北上抗 日先遣队。
(五)七•七事变与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军队在卢沟桥 抗击日军的进攻
29军副军长佟麟阁、132 师师长赵登禹壮烈牺牲
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一)制造惨绝人寰的迫害和屠杀
☆南京大屠杀
☆“三光”政策
☆毒气战和细菌战
☆劳工和慰安妇
总共战争死伤者达3500万人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第三节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瓦“窑八堡一会宣议言旧”址
(二)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1936年12月12日,国民 党西北军将领杨虎城、张学良为了迫 使蒋介石停止内战 ,共同抗日,发动“兵谏”,扣押了 蒋介石。 ☆事变的和平解决为进行全国性抗战 创造了必要前提。
你认为这是 一次偶发事
变吗
四、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一)国共合作,共赴国难
对抗日根据地 集中大量兵力 进行“扫荡”
(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汪精卫一派
1938年底汪精卫等人叛国投敌,1940年3月在南 京成立了伪国民政府,协同日本侵略军进攻抗日根 据地。 ▲蒋介石一派
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第六章
![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第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8d125c8e6529647d2728521b.png)
3、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4、对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巨大影响。
原因:
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2、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二)延安整风运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确立
1941年5月,整风运动首先在高级干部中进行。《改造我们的学习》
主要内容: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
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一)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加强政权建设,是抗日根据地建设的首要的、根本的任务。
在政权机关工作人员的名额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
(二)开展大生产运动,克服经济困难
(三)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1937 年,改组军队,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第三节 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与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
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始终存在两个战场,即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
二、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
(一)敌后战场的开辟和敌后根据地的建立
(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在战略防御阶段,从全局看,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正规战是主要的,敌后的游击战是辅助的。
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
三、击退国民党的反共磨擦,巩固和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6-7)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6-7)](https://img.taocdn.com/s3/m/2ca9e437aaea998fcc220e8f.png)
三、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1. 一二· 九运动 (1)1935 北平学生举行抗日游行,口号:“反对华北 自治运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 致对外” (2)意义: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华北的 计划,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 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1. 抗战不仅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 重要组成部分; 2.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3. 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不仅遏制了日本的“北进”计划,迟滞了日本“南 进”步伐,而且大大减轻了其他战场的压力,为同盟国军队完成太平洋战场的 战略转折和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力条件; 4. 中华民族在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同时,也赢得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 中国国际地位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得到提高;(1945.4联合国制宪会议(识记 P120)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中国代表团董必武等出席。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
2. 共产党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 (1)1935.8.1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就以中华苏维埃 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的名义发表《为抗日救 国告全国同胞书,呼吁停止内战,集中一切国力,为抗 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 (2)1935.12 瓦窑堡会议: 提出在抗日的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 新政策,批评党内长期存在“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 义错误。为迎接全国抗日新高潮到来作了理论和政治上 准备。 (3)1936.5 中共中央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 ,放弃了“反蒋抗日”的口号,第一次公开把蒋介石作 为联合的对象。1936.9.1 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明确 提出党的总方针是“逼蒋抗日”。
2. 《论持久战》的内容及其意义 (1)1938.5-6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讲演系统 地阐述了抗日战争的特点、前途和发展规律,阐明持久 抗战的总方针。 (2)内容:①中日双方存在四大特点:敌强我弱、 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 ②抗日战争三大阶段:战略防御、战略 相持、战略反攻。 (3)意义:持久战战略的思想抓住了中日战争发生 的时代特点和战争性质,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和 坚持抗战、争取抗战胜利必须实行的战略方针,对全国 抗战起了积极作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概要(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概要(精)](https://img.taocdn.com/s3/m/719ebc00c5da50e2524d7fe3.png)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概要
教学重点: (1)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革 命力量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2)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3)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概要
教学难点: (1)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革 命力量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2)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概要
学习思考: 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 放战争?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的中流砥柱? 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 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4.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 国的范例?其基本经验是什么?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方面:
2.思想教育方面:
3.能力培养方面: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概要
Hale Waihona Puke 基础知识方面: (1)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提高 对帝国主义侵略本质的认识,中国军民 打败日本侵略军的历史。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 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3)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革 命力量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概要
思想教育方面: (1)继承和发扬抗日军民爱国主义的 优良传统。 (2)懂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概要
能力培养方面: 认识中华民族大团结对于打败日本侵略 者的重要意义,懂得中国共产党及其领 导下的人民革命力量是抗日战争的中流 砥柱。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概要第一节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第二节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第四节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第五节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概要1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c5fe815df01dc281e53af031.png)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二)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日本开始侵华的标志。(2009年1月单选)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东北实行了14年的殖民统治。1932年3 月,日本关东军导演建立了伪“满洲国”建年号“大同”, 溥仪就职。 2、华北事变:1935年,国民政府在河北、察哈尔两省的主权 大部丧失,华北成为日军可以自由出入的“真空地带”,这 一系列事件被称为“华北事变”。 3、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驻丰台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 踪,炮轰宛平城,挑起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的标志。 (2010年10月单选) 1938年12月,汪精卫叛国投敌。1940年3月,汪精卫在日本操 控下在南京成立了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福 建 事 变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934年4月,由中国共产党提出,宋庆龄、何香凝、李杜等1 779人领衔,以“中国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筹备委员会”名义, 发表《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在纲领上签字的群 众达几十万人。
烈牺牲
吉鸿昌
东北抗日联军著名将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一)群众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兴起
• 九一八事变之后,抗日救亡运动开始在全国兴起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工人和农民 成为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坚力量。
• 学生:北平、上海等地的大中学生举行罢课、游行示威 宣传抗日救亡等活动,各地的学生还到南京请愿,要求 国民党将介石出兵东北收复失地。 • 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也要求国民党当局改变政 策,变更剿共政策,一致对外。
中国近代史第六章
![中国近代史第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c974cc3bf111f18583d05adf.png)
密林雪原驻英魂 Nhomakorabea—杨靖宇
她是一位出色的共产主义战
士,多次领导妇女、工人进行 大罢工,指挥游击队抵抗日军 侵略,即便在身受折磨的时 候,仍然不忘宣传抗日 。
她是一位无比坚强的女性,在
狱中无论是敌人的“怀柔政
黄埔美女:抗日女英雄赵一曼 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
策”,还是红烙铁、灌煤油、 老 虎凳、辣椒水等, 她都没有一点屈服。
7月8日下午,蒋介石收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9人联名打来的电报: “庐山蒋委员长钧鉴:日寇进攻卢沟桥,实行其武装夺取华北之已定步 骤。……红军将士愿在委员长领导之下为国家效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地 卫国之目的。” 7月9日,蒋介石收到由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等代表全体红军打来 的电报: “我全体红军愿即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并请授名为抗日前锋,与日寇决一死 战!”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合全 会国 的各 抗界 日救 要国 求联
恩起 中 和 中 来) 央 一 共 、毛 主 致 中 博泽 要 抗 央 古东 领 日 发 。、 导 》 表 朱人通《 德:电停 、(时战 周右的议
1935年5月全国各界救国联 合会成立并举行游行示威
抗《 中 日停 共 》战 中 通议 央 电和 发 一表 致的
日本侵略军的装甲兵在进攻
日本采取的主要政策 对于国民党政府 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对于日本占领区 扶植傀儡政权,建立汉奸组织
对于敌后根据地 用主要兵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
请思考
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要改变对 中国的侵略政策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一)日本在其占领区的殖民统治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她是一位出色的共产主义战
士,多次领导妇女、工人进行 大罢工,指挥游击队抵抗日军 侵略,即便在身受折磨的时 候,仍然不忘宣传抗日 。
她是一位无比坚强的女性,在
狱中无论是敌人的“怀柔政
黄埔美女:抗日女英雄赵一曼 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
策”,还是红烙铁、灌煤油、 老 虎凳、辣椒水等, 她都没有一点屈服。
7月8日下午,蒋介石收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9人联名打来的电报: “庐山蒋委员长钧鉴:日寇进攻卢沟桥,实行其武装夺取华北之已定步 骤。……红军将士愿在委员长领导之下为国家效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地 卫国之目的。” 7月9日,蒋介石收到由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等代表全体红军打来 的电报: “我全体红军愿即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并请授名为抗日前锋,与日寇决一死 战!”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合全 会国 的各 抗界 日救 要国 求联
恩起 中 和 中 来) 央 一 共 、毛 主 致 中 博泽 要 抗 央 古东 领 日 发 。、 导 》 表 朱人通《 德:电停 、(时战 周右的议
1935年5月全国各界救国联 合会成立并举行游行示威
抗《 中 日停 共 》战 中 通议 央 电和 发 一表 致的
日本侵略军的装甲兵在进攻
日本采取的主要政策 对于国民党政府 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对于日本占领区 扶植傀儡政权,建立汉奸组织
对于敌后根据地 用主要兵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
请思考
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要改变对 中国的侵略政策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一)日本在其占领区的殖民统治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c4739f30a32d7375a417805d.png)
一、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蓄谋已久的既定侵华政策 —从大陆政策到国策基准
日 本
现实原因: 现实原因:摆脱经济危机的需要
中国
有利条件: 有利条件:国、共十年对峙及内战
国际
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英美帝国主义国家长期 以来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日本的侵略野心。
二、灭亡中国的计划实施
(3)瓦窑堡会议:抗日 瓦窑堡会议:
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确 定。
1936年12月25日 1936年12月25日,在陕北 瓦窑堡中共中央政治局举 行扩大会议,通过了《 行扩大会议,通过了《关 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 务决议》 务决议》,确立了建立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瓦窑堡会议旧址
三、日军残暴的殖民统治 1、占领区的残酷统治 1895年,台湾 1932年3月,伪“满洲国” 1940年3月,汪精卫“中华民国 国民政府” 1941年,华北 “治安强化运动” 1941年,华中“清乡运动”
2、侵华日军的罪行 (1)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35万多人 杀光居民:318万 扫荡中的“三光政策” 烧光房屋 抢光粮食 细菌战和毒气战
第三节、 第三节、国民党与抗日正面战场
国 民 党 正 面 战 场
1937年7月-1938年10月:战略防御阶段 年 月 年 月
1938年10月-1945年9月:战略相持阶段 年 月 年 月
一、战略防御阶段 从抗战爆发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抗战 年 月武汉失守 月武汉失守: 从抗战爆发到 防御阶段。 防御阶段。这一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是主 要战场,国民党军队组织了淞沪、忻口、 要战场,国民党军队组织了淞沪、忻口、 徐州、武汉等4次大规模的战略性防御战役 次大规模的战略性防御战役, 徐州、武汉等 次大规模的战略性防御战役, 对日本侵略军进行英勇的抵抗。 对日本侵略军进行英勇的抵抗。
中国近代史第六章ppt课件
![中国近代史第六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b1d87f2e3f5727a5e962be.png)
日本侵略军的装甲兵在进攻
日本采取的主要政策 对于国民党政府 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对于日本占领区 扶植傀儡政权,建立汉奸组织 对于敌后根据地 用主要兵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
请思考
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要改变对 中国的侵略政策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二)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
1.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1937年12月,日 军占领中国首都南京 后,展开了烧、杀、 淫、掠“大竞赛”。 中国平民和被俘士兵 被集体射杀、火焚、 活埋及用其他方法处 死者达30万人以上。
《东京日日新闻》报导: 日军在南京的杀人竞赛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北军不抵抗,沈阳北 大营很快被日军占领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933年5月5日,鲁迅发表《文章与题 目》一文,对此方针做了深刻的揭露:
“一个题目,叫“安内与攘外”,由国民 党来做。它做来做去,就只有三种做法:
(一)‘安内而不必攘外’ ; (二)‘不如迎外以安内; (三)‘外就是内,本无可攘’” 。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一 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残暴的殖民统治和
二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一)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
日本军国主义者主 张:惟欲征服支那,必 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 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九一八事变
“何梅协 定”签订
上图:日本发行的南满铁路股票 下图:日本南满铁路株式会社大楼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3.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奴日
近代史纲要第6章
![近代史纲要第6章](https://img.taocdn.com/s3/m/42ea0ff84693daef5ef73d49.png)
(二)抗战文化工作的开展
• 第三厅在周恩来、郭沫若的参 与和领导下,团聚了一大批文 化界爱国人士,成为扩大统一 战线、推动抗日文化工作的重 要阵地。 • 南方局设立了文化工作委员会 具体领导大后方的进步文化工 作。 • 中国共产党的《新华日报》、 《群众》周刊在国民党统治区 公开发行,及时宣传党的主张, 鼓舞和激励群众的抗战热情。 • 大学、中学、专科学校的爱国 师生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为 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坚持进 行教学和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日军炮轰卢沟桥畔的宛平城
1937年7月15日,中国共产党发出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第一,广泛的民族性和极大的复杂性。 第二,这是国共两党两个政权、两个军队 的合作。 第三,没有双方共同遵守的共同纲领和固 定的组织形式。 第四,处于一种既有利又极其复杂的国际 环境之中。
日军侵略下的中国难民
(二)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
首先,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 ; “三光政策” ; 731部队
百人斩比赛,当时 日本报纸的报道
长江边堆积 如山的尸体
毒气实验的受害者
在侵华战争中,日本法西斯何 以表现出如此极端的野蛮与残忍:
其一,它由日本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国家性 质所决定。 其二,它是日本反动的军国主义历史观的恶 果。 其三,它是日本长期进行法西斯军国主义教 育养成的毒痈。 其四,它是日本侵华战略的必然产物。
九一八当晚,日军攻 占东北军驻地北大营
(二)华北事变,民族危机加深
1935年4月,日本 关东军司令官南次郎与 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 美治郎商定:“在内蒙 和内蒙以外的华北地区 制造一个‘独立’的国 家,在华北是要使这5 省脱离南京政府,建立 一个在日本领导下同 ‘满洲国’有密切关系 的特殊区域,从而削弱 南京政府对这个区域的 影响和消除对‘满洲国’ 的威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f96ed78fa0116c175f0e48b3.png)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殖民统治
严重罪行
“满洲国” 蒙疆联合自治委员会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中华民国维新政府” 1940年汪精卫 “中华民 国国民政府”
大屠杀 经济掠夺 奴化教育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 全国性抗战
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二、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从片面抗战到消极抗战 1938年3月底至4月初,国民党召开临时全 国代表大会,确立了抗战建国并行的方针。 1939年1月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了五届五中全 会,重申“抗战到底”,确定了“防共、 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并设立了专 门的“防共委员会”。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 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有形的方面 (2)促进觉醒,精神和组织的进步 (3)民族团结、民族精神 (4)对世界的影响
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抗战胜利的原因
抗战胜利的基本经验
大团结:力量源泉 民族精神:动力 综合国力:基本保证 反战不惧战 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 中流砥柱 中国人民:决 定性因素
第六章思考题
1.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2.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总方针和对敌斗争原则对今天我 们的生活和工作有何启示? 3.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 基本经验。
日本意图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1927年《对华政策纲领》决定武力干涉中国内部事 务,并确立了把“满蒙”与“中国本土分离开来”的 方针。 《田中奏折》提出实现日本大陆政策的战略方针: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 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被我国征服,其他如小中 亚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 于我。” 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效柳条湖 村附近的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突然向中国东北军北 大营发动进攻,9月19日占领沈阳城,制造了“九一 八”事变”。
中国近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中国近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7c620579f242336c1eb95e51.png)
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背景 (1)国际因素: 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 发展不平衡更加突出,它们相互争夺霸权的 斗争日益尖锐。 德国实力的迅速恢复,而这与美、英垄断资 产阶级的支持密切相关。
2、20世纪30
意大利虽然是个“贫穷的帝国主义”国家,
但其法西斯政权形成较早,对外扩张野心勃 勃。 日本从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但仅靠经济实 力还不足与美国等国竞争势力范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本章概述
基本特征: 全民族反侵略战争 三条基本线索: 一对主要矛盾 日本帝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两条抗战路线 和两个战场
国 共
片面 全面
正面 敌后
三个发展阶段 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
抗日战争的分段
防御阶段:1937年7月到1938年10月。
相持阶段:1938年10月到1944年1月
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 开始。日本动员了几乎全部的军事力量,采 取‚速战速决‛的战略,向华北、华东、华 中地区发起战略进攻。
三、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 深重灾难
第一, 政治上:扶植傀儡政权,实行以华制华。对占领 区人民实行疯狂迫害。
押往屠场的中国人 从20世纪30年代初到40年代中,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企图灭亡中国的侵略 2.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 日军屠杀我同胞 战争。在神圣的中华大地上,野蛮的侵略 南京惨案死难者 第一,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者制造了一幕幕人间罕见的惨剧: 300000 下面反映的只是日本帝国主义屠杀中 国人民的若干侧面......
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军队中的部分爱国官兵 进行了局部抗战。中国共产党开始同国民党官兵的 抗日合作。 1、在东北,中共满洲省委同以原东北军为主 体的李杜领导的抗日义勇军进行合作。 坚持抗日的 东北义勇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 20 世纪 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彻底洗刷了近代以 来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 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2、促进了中国民族的大团结,形成了伟大的抗战 为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 精神。 3 、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 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确立了历 界和平的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树立了国际战争 中以弱胜强的典范,使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史转折点 4、开辟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为赢得新民 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基础。
1938年,“七七”周年前 夕,国民政府在武汉发起献 金活动,这个孩子把自己的 扑满也捐了出来。(扑满, 为我国古代人民储钱的一种 盛具,类似于现代人使用的 储蓄罐。)
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以各 种方式支援和参加祖国的抗 战。七七事变后,先后有5 万余爱国台胞冲破重重阻力, 回到祖国大陆参加抗战。许 多台湾青年奔赴解放区参加 八路军和新四军,投身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各种抗日活动。 即便被日军征调到中国大陆 战场的台籍士兵也没有忘记 自己的民族身份,他们进行 秘密的反战运动,在关键时 刻支持抗日活动。不少人还 寻机起义参加到祖国抗战的 队伍中,仅在海南岛一次起 义的台胞即达298人。
小泉参拜靖 国神社
中日钓 鱼岛争 端
经历了战争的人们,更加懂得和平的宝贵。我们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周年,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 那场战争的战火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 军队和民众伤亡超过1亿人,其中中国伤亡人数超 过3500万,苏联死亡人数超过2700万。绝不让历 史悲剧重演,是我们对当年为维护人类自由、正 义、和平而牺牲的英灵、对惨遭屠杀的无辜亡灵 的最好纪念。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 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仍 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 头上。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 其原因和意义
今 日 之 中 华 , 以 史 为 鉴
吾 之 胜 利 , 当 为 举 国 之 胜 利
国 将 不 国
问题一:此事发生在1931年日军攻占沈阳,事后不到半 年,日军占领整个东北。 ————九一八事变
问题二:此事发生在1932年1月,为迫使国民政府投降, 日军袭击上海。 ————一二八事变 问题三:1935年,日本为侵占华北,蓄意制造了一系列 事件,威逼平津。 —————华北事变 问题四:此事发生在1937年7月7日,标志着日本全面侵 华。 —————卢沟桥事变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从一开始就具有拯 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意 义,是世界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 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 主战场。
中国坚持持久抗战,抗击和牵制着日 本陆军主力,并为同盟国军队实施战 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国作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盟军对日作 战的重要后方基地,还为盟国提供了 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
一位美国作家说过:“过去永远不会 死去,过去甚至不曾过去。”我们一 定要永远铭记为抗击日本侵略者而牺 牲的民族英雄们,永远铭记中国抗战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重要 贡献,时刻保持对日本右翼右倾势力 为战争罪责翻案等一系列倒行逆施的 高度警惕,为维护亚太乃至世界的和 平稳定而不懈努力。
你所站立的地方,就 是你的中国;你怎么 样,中国便怎样;你 是什么,中国便是什 么;你有光明,中国 便不再黑暗。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 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 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 要法宝 ◆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 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 持
辛丑条约
马关条约 南京条约 在南京举行的日军投降 仪式
5000头盖骨
湖南,衡阳。
讨论讨论
谁打败了日本
抗日战争胜利后,举国欢庆。在一次欢庆晚会上有一则谜语,谜 面是:“日本投降的原因(打一位历史人物)。”谜底有以下几 种说法:①“屈原”②“苏武”③“蒋干”④“毛遂”
问题一:你能理解四个谜底的含义吗? 问题二:你赞同哪一个谜底?请简要说明理由。说说其 他谜底的可以理解之处。 问题三:如果以上谜底你都不赞同,试试自己拟定一个 谜底,但要有合理的解释
你知道吗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有多少师团 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它方面来作战?他们可 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 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 中东。 ——罗斯福 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 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 中国。 ——丘吉尔
不灭 倭寇, 誓不 生还 第5军开赴前线支援19 路军。这是参战前,第 261旅的全体官兵在 “不灭倭冠,誓不生还” 的誓辞上签名
铁与 血
朱文海是一位参军仅半年的 新兵,被日军侦察兵击中 (1939年),当你我还为 脸上的痘痘和隔壁的姑娘而 担心的时候,他已经走上战 场,为自己的国家献出了生 命,历史凝固了他牺牲的一 瞬间和他的名字。
谢谢欣赏
图片只是时光的凝固,让图片引领我们管 窥那个时代,体会那个瞬间人物背后的悲 欢和历史的声音。
大名鼎鼎的“死字旗”
四川,请缨出征的王建堂,得 到父亲王者成的嘱托,竟然是 一面“死字旗”:白布正中写 了个大大的“死”字! 短短数字,抵得上雄文万丈。 寥寥点墨,淌开了血泊中的生 路。带着死字旗的王建堂,出 生入死,几次负伤,都用这面 旗帜裹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