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这是为了期末考试整理了一些世界现代史有关的名词解释,可能不算很专业,不过我觉得已经把各个点都包括了,已经用斜线主要内容的各个要点分开,记背时会清楚些。
如果觉得不完善,可以参考其他的资料补充。
1、美西战争1898年美国与西班牙争夺殖民地的战争。
/19世纪末,美国西部开发殆尽,开始向太平洋地区扩张。
1898年4月借口美舰“缅因号”在西班牙殖民地被炸沉向西班牙宣战,不到三个月就占领西班牙数个殖民地,西班牙被迫求和。
/12月签订《巴黎和约》,规定将其殖民地菲律宾,关岛,波多黎各割让给美国;古巴独立/美国于1901年强迫古巴接受《普拉特修正案》,事实上把古巴变为美的殖民地。
/从此西班牙退出争夺殖民地的舞台。
2、门户开放政策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时,美国因忙于美西战争无暇东顾,且其军事力量也远不及其他列强,所以它决定用经济竞争方式在中国扩张利益。
/1899年美向英、德、俄、意等国发出照会,主要内容为列强之间互相承认在华势力范围,相互之间不得干涉;同时也应当承认其他列强在本国势力范围内享有的特权。
/1900年美向各国发出第二个照会,声明此政策是“保护中国领土和行政完整的”/1922年载入《九国公约》,成为各国侵略中国的保障/它为迟到者美国在中国的利益扩张大开方便之门,同时标志着美国对华政策由追随英国到奉行独立自主的帝国主义大国政策,美成为列强在亚太地区竞争的主角之一3、大棒政策又称“实力政策”。
是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提出的实行武力威胁和战争讹诈的外交政策。
/他认为对付别国的方法是:话可以说得好听些,但手中要拿着大棒,故名。
后发展为“大棒加胡萝卜政策”(“胡萝卜”指给一些好处)。
/20世纪初,美国凭借其大为增强的军事经济力量,积极推行向外扩张计划,加强了对拉丁美洲,特别是加勒比海地区的侵略。
/在大棒政策的指导下,美国凭借武力,多次公开干涉拉丁美洲国家的内政。
遭到拉美人民的反对。
/美国推行大棒政策的地区并不限于拉丁美洲。
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世界当代史复习题汇编杨帆整理编辑一、名词解释。
1.布雷顿森林体系: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因该体系是在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确立,故名。
其主要内容是:以黄金为基础,确立“两个挂钩”原则,即美元与黄金挂钩,资本主义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建立两大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它的确立,奠定了美国在战后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霸权地位。
2.雅尔塔体系:美、苏、英三大国在二战后期,为了各自的战略利益,在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上,达成有关结束战争、安排战后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一系列协议而确定的国际关系体系。
它的确立,标志着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3.纽伦堡审判:1945年11月至1946年10月,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对纳粹德国首要战犯的审判。
经过长达10个多月的审理,对20多名主要战犯作出严厉裁决,判处德国政治领袖集团、秘密警察和党卫队等为犯罪组织。
它基本上是一次公正的审判,同时也是盟国在战后一次重要的国际行动。
4.东京审判:1946到1948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日本东京对日本法西斯首要战犯的审判。
经过长达两年多的审理,对20多名主要战犯作出裁决。
这次审判在一定程度上捍卫了正义,但它并没有彻底根除日本的法西斯主义,为日后日本右翼分子美化侵略历史埋下祸根。
5.冷战: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及分别以这两大国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技等一切领域进行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它的推行,加剧了美苏间的对抗状态,对战后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6.“铁幕”演说: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敦发表的名为《和平砥柱》的反共反苏演说。
宣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条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而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号召所有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应对共产主义威胁。
世界现代史的名词解释
世界现代史的名词解释20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迅速,世界各国历经一系列重大事件,引发了许多重要的历史名词。
这些名词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于了解世界现代史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几个关键的名词,并对其进行解释和分析。
一、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大萧条是指1929年至1939年期间,全球发生的一场严重的经济和金融危机。
这场危机始于美国,随后迅速传播到其他各国,导致世界范围内的生产下降、失业率上升、贫困扩大等问题。
大萧条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引发了人们对金融体系和政府干预的反思。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在1939年至1945年期间发生的一场全球性战争。
这场战争由德国、意大利、日本等轴心国与盟军国家(包括英国、苏联、美国等)之间展开。
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战争结束后,联合国成立,国际秩序发生了重大调整。
三、冷战(Cold War)冷战是二战后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和苏联之间的一场隐秘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对抗。
虽然没有直接军事冲突,但冷战期间,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紧张关系非常高,全球各地的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斗争都受到了影响。
冷战对世界格局以及各国军备竞赛和科技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文化大革命(Cultural Revolution)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在1966年至1976年期间发生的一场政治运动。
这场运动的目标是清除资产阶级势力和推进共产主义革命。
然而,文化大革命造成了社会动荡、经济停滞和知识分子的迫害。
这场运动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产生了长期的负面影响。
五、第三世界(Third World)第三世界是指在冷战期间,不属于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
第三世界国家主要位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经济相对较为欠发达,社会问题较为突出。
第三世界对全球南北关系、经济发展以及南方国家的团结和互助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
1.美西战争2.“门户开放”照会3.《朴茨茅斯和约》4.劳动解放社5.提拉克青年土耳其党6.第一次巴尔干战争7.无限制潜艇战8.《四月提纲》9.科尔尼洛夫叛乱10.和平法令11.基尔水兵起义12.威克斯通牒13.“十四点计划”14.巴黎和会15.五国海军协定16.九国公约17.威斯敏斯特法18.“小协约国”19.魏玛宪法20.职团制21.“协调外交”22.道威斯计划23.《莱因保安公约》24.《非战公约》25.新经济政策26.甘地主义27.《黑海海峡公约》28.凯末尔主义29.华夫脱运动30.卡德纳斯31.非暴力抵抗运动32.国会纵火案33.授权法34.日本军部35.二.二六事件36.《国策基准》37.反共产国际协定38.渥太华经济会议39.英德海军协定40.“马提翁协议”41.“百日新政”42.“华格纳法”43.中立法44.霍尔—赖伐尔协定45.九国公约会议46.“不干涉”协定47.“钢铁同盟”48.苏德互不侵犯条约49.“东方战线”50.奇怪的战争51.敦刻尔克大撤退52.租借法案53.大西洋宪章54.联合国家宣言55.诺曼底登陆56.德黑兰会议57.开罗宣言58.雅尔塔会议59.波茨坦公告60.英日同盟61.英法协约62.日俄战争63.英俄协约64.伦敦条约(1915)65.马恩河会战66.索姆河战役67.凡尔登战役68.俄国临时政府69.四月危机70.土地法令71.布列斯特和约72.余粮收集制73.战时共产主义74.喀琅施塔得叛乱75.粮食税76.吉斯林77.苏台德日尔曼人党78.苏台德事件79.贝纳斯80.汉莱因81.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82.库恩·贝拉83.奥地利共和国84.季米也洛夫85.德国十一月革命86.柏林一月战斗87.魏玛共和国88.卡普暴动89.鲁尔事件90.纳粹党91.第三帝国92.冲锋队93.党卫队94.维希政府95.罗姆暴动96.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97.国家法西斯党98.墨索里尼进军罗马99.劳动职团法100.英国1926年总罢工101.英镑集团102.汤因比103.火十字团104.法国人民阵线105.自由法国106.西班牙人民阵线107.西班牙内战108.国际纵队109.紧急银行法110.联邦紧急救济法111.全国产业复兴法112.农业经济调整法113.犹存社114.皇道派115.统制派116.五一五事件117.罗拉特法118.阿姆利则惨案119.食盐长征120.凡尔赛条约121.圣日尔曼条约122.纳伊条约123.特里亚农条约124.色佛尔条约125.国际联盟126.洛桑条约127.华盛顿会议128.杨格计划129.胡佛《缓债宣言》130.布鲁塞尔会131.天津租界危机132.国际不干涉委员会133.轴心国134.德国吞并奥地利135.慕尼黑协定136.英法苏三国谈判137.马奇诺防线138.莫斯科保卫战139.珍珠港事件140.斯大林格勒大会战141.北非之战142.阿拉曼战役143.中途岛海战144.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145.第二战场下编146.布雷顿森林体系14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48.世界银行149.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50.“两个挂钩”原则151.《克莱顿计划》152.阿拉伯国家联盟153.“凯恩斯计划”154.“怀特计划”155.“曼哈顿计划”156.美国的“世界主义”外交理论157.雅尔塔体系158.“雅尔塔公式”159.《世界人权宣言》160.世界和平理事会161.尼赫鲁主义162.苏加诺主义163.阿拉伯复兴社会主义164.泛非运动165.纽伦堡审判166.“铁幕”演说167.“八千字长电报”168.杜鲁门主义169.第一次柏林危机170.马歇尔计划171.“第四点计划”172.布鲁塞尔条约组织173.“范登堡决议”174.“北约”175.1954年10月巴黎协定176.美日安全保证条约177.“道奇路线”178.东南亚条约组织179.巴格达条约组织180.“共产党情报局”181.“经互会”182.“华约”183.穆罕默德·阿里·真纳184.《蒙巴顿方案》185.恩克鲁玛186.“非洲年”187.“加纳模式”188.猪湾事件189.游击中心主义190.“特种战争”191.印巴分治192.“北部湾事件”193.亚非会议194.“万隆精神”195.不结盟运动196.“七十七国集团”197.“欧佩克”198.四国首脑会议(1955)199.《圆桌会议协定》(印度尼西亚)200.《泰丁斯—麦克杜菲法》201.《昂山—艾德礼协定》202.《贝尔福宣言》(1917)203.第一次中东战争204.埃及“自由军官组织”205.第二次中东战争206.艾森豪威尔主义207.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208.“哈尔斯坦主义”209.第二次柏林危机210.戴维营会谈211.“灵活反应战略”212.柏林墙事件213.古巴导弹危机214.葛拉斯堡会议215.欧洲煤钢联营协定216.罗马条约(1957)217.欧洲经济共同体218.七国自由贸易区219.三环外交政策220.戴高乐主义221.“新东方政策”222.“金庙事件223.印度“绿色革命”224.印尼“9.30事件”225.“东盟”226.南亚区域合作联盟227.“六五战争”228.“斋月战争”229.“戴维营协议”230.马德里中东和平会议231.伊朗白色革命232.伊朗伊斯兰革命233.两伊战争234.海湾战争235.“班图斯坦计划”236.“发展主义”理论237.庇隆主义238.《日美共同合作安全条约》239.马岛战争240.尼克松主义241.“现实威慑战略”242.欧安会243.中欧裁军会议244.星球大战计划245.美苏中导条约246.“关于欧洲联盟的庄严宣言”247.“尤里卡计划”248.《北大西洋关系宣言》249.洛美协定250.251.日本综合安全保障战略“环太平洋合作构想”252.尼克松的新经济政策253.《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世界现代史是指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至今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见证了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诸多领域的巨大变革。
以下是一些世界现代史中的重要名词解释: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于 1914 年至 1918 年,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
战争的导火索是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枪杀。
战争的双方分为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阵营。
同盟国主要包括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等;协约国主要包括英国、法国、俄国、意大利、美国等。
这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同时,它也加速了世界格局的变化,削弱了欧洲列强的实力,促进了一些新兴国家的崛起。
二、十月革命1917 年 11 月 7 日(俄历 10 月 25 日),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
三、巴黎和会1919 年 1 月 18 日至 6 月 28 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会。
会议的主要目的是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处理战败国的问题。
然而,巴黎和会实际上是一场帝国主义列强的分赃会议。
会议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进行了严厉的制裁,引发了德国的不满和复仇情绪,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四、经济大危机1929 年至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这场危机首先从美国开始,迅速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经济大危机的主要表现是生产过剩、企业倒闭、工人失业、银行破产等。
它导致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严重衰退,也促使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五、罗斯福新政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被称为罗斯福新政。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一)】1、泰罗制(泰勒制):美国工程师泰罗提出的生产管理和工资制度。
19世纪末20世纪初始在美国及西欧国家流行。
其基本内容是:科学分析人在劳动中的机械动作,研究出最经济而且生产效率最高的“标准操作方法”;严格地挑选和训练工人;实现差别工资制,不同标准使用不同工资率;实行职能式管理。
泰罗制的普遍推行,给资本主义企业管理带来了根本的变革,泰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2、亚洲的觉醒: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掀起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亚洲被压迫的人民觉醒起来,掀起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新高潮。
其中的重大事件有:朝鲜人民的反日斗争,中国的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1905-1908年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伊朗、土耳其的资产阶级革命。
虽然亚洲各国的革命都失败了,但它唤醒了亚洲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和追求自由民主的意识。
3、巴尔干战争:1912-1913年东南欧各国为争夺土耳其在巴尔干半岛的属地而发生的两次战争。
1912年爆发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门的内哥罗结成反对土耳其的巴尔干同盟,发动了反土耳其战争。
如而起很快战败,它在巴尔干的领土几乎丧失殆尽,被迫求和。
由于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的结果,巴尔干半岛各民族终于摆脱了土耳其的统治。
同时由于利益分配不均,很快于1913年6月爆发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以保加利亚、土耳其为一方,向塞、希两国发起进攻,挑起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结果保加利亚战败求和,失去了马其顿的大部。
战争大大计划了东南欧各国之间的矛盾,同时由于土耳其人的加入,大大超出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的民族解放运动的性质,成为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温床。
4、新经济政策: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政策。
1921年3月,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法令,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收制,允许农民自由使用土地,实行产品交换,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则允许私人经营,废除国家配给制和国家贸易垄断制。
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部分)
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部分)《蒙巴顿方案》:1948年英国政府针对印度殖民地独立而提出的《印度独立法案》,因当时的印度殖民政府总督蒙巴顿勋爵而得名。
方案规定,允许印度殖民地独立,按照宗教信仰将印度分为印度联邦、巴基斯坦和土邦3部分。
该方案实施过程中引发了宗教大仇杀和难民潮,也为印、巴之间留下了克什米尔问题。
但最终印度和巴基斯坦先后赢得了独立。
冷战: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及以美苏为首的两种世界力量(通称东西方)间除采用宣接支战方式之外的全面对抗。
1946年丘吉尔发表表富尔敦演说和次年杜鲁门主义的出笼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战后初期,东西方冷战以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抗为表现形式。
90年代后,由于两大阵营的分化或瓦解。
冷战主要表现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全球争霸。
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德国统一、雅尔塔体制瓦解及苏朕的解体,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原来意义上的东西方冷战夜宣告结束。
水门事件:美国当代史上的政治丑闻。
在1972年大选中,以尼克松竞选班子的一些成员闯入华盛顿水门大厦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安装窃听器时,当场被捕。
在对这一案情的调查中涉及到尼克松本人。
1973年10月议院司法委员会负责搜集、调查尼克松的罪证,准备对他进行弹劾。
1974年7月底,该委员会通过了弹劾尼克松的三项条款。
尼克松为避免因弹劾而彻底身败名裂,于8月8日正式宣布辞职。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金融体系。
该体系实际上确认了“两个挂钩”的原则,即美元与黄金挂钩,资本主义各国货币再与美元挂钩。
即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
这样一来,美元就成为黄金的等价物,而西方各国货币只有通过美元才能与黄金挂钩,美元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国际清算的支付手段和主要储备货币。
从40年代中后期一直到50年代末,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掌控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命脉。
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了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
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
1、布雷顿森林体系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因该体系是在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确立,故名。
其主要内容是:以黄金为基础,确立“两个挂钩”原则,即美元与黄金挂钩,资本主义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建立两大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从而建立起亿美元为支柱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它的确立,奠定了美国在战后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霸权地位。
1971年美国被迫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2、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致国会咨文中提出的对外政策纲领。
其主要内容为:宣称世界已分为两大敌对阵营,美国负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声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国“自由人民”对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所试行的征服活动,必须帮助各国人民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去解决有关他们各自命运的问题。
它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彻底摆脱孤立主义影响,开始由局部扩张走向全球扩张的时代。
它成为美苏战时同盟关系公开破裂、美国发动对苏“冷战”的重要标志。
3、马歇尔计划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
从大背景讲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一个表现。
该计划因时任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提出而得名,该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之久。
当该计划临近结束时,西欧国家中除了德国以外的绝大多数参与国的国民经济都已经恢复到了战前水平。
在接下来的20余年时间里,整个西欧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社会经济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在一定程度上说也是受其影响之故。
同时马歇尔计划长期以来也被认为是促成欧洲一体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总之,该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第四点计划也称“技术援助落后地区计划”,因为是1949年1月2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就职演说中提出的侵略计划中的第四点,故名。
该计划对象是发展中国家,是当时实施于西欧的“马歇尔计划”的补充。
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1.布雷顿森林协定是战后确定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1944奶奶7月,来自44个国家的730名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了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
会议上通过了《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议定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确立了“两个挂钩”原则,从而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奠定了美国在战后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霸权地位。
2.《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1年12月10日欧洲共同体首脑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城签订的关于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的条约,简称《马约》,又称《欧洲联盟条约》。
条约主要内容:①经济货币联盟。
条约规定,在欧盟内部要求实现资本的自由流通,真正实现统一市场,并使经济政策完美地协调起来。
②政治联盟,制定了共同外交和防务政策。
《马约》是欧共体国家实现经济、货币、政治和军事联合的第一次尝试。
是欧共体一体化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然产物,被认为是欧共体经济政治联合发展的里程碑。
3.莫洛托夫计划1947年苏联为了防止东欧“离苏倾向”,加强与东欧经济联系,援助东欧经济发展而与东欧各国签订的经济协议总称,是由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提出,故名。
在冷战时期,面对美国的遏制战略和冷战政策,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反击措施。
1947年7~8月,苏联分别与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等东欧国家签订了贸易协定,以此来抵制和反击“马歇尔计划”,西方把这一系列贸易协定称为“莫洛托夫计划”。
这一计划的提出是苏联针对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作出的首个反击,它加强了苏联与东欧的经济联系,帮助它们恢复和发展经济,也限制了东欧同西方的经济往来,使其日益成为一个游离于世界市场之外的封闭经济集团。
4.布拉格之春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是20世纪6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
捷克斯洛伐克党制定了行动纲领,系统而深刻地阐明了改革方针,提出建立一种十分民主的、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新模式。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1.三国同盟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帝国主义列强结成的军事与政治集团。
1879年,德国、奥匈帝国为了对抗俄国与法国缔结军事同盟条约。
1882年意大利加入,三国同盟正式形成。
三国同盟的目标直接对准法国。
后意大利于1915年脱离同盟国集团,转而加入协约国集团。
同年,保加利亚与土耳其则相继加入同盟国。
1918年11月,同盟国集团在与协约国的军事战争中失败,最终随着德国的战败,同盟国集团瓦解。
2.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与三国同盟相对抗的帝国主义集团,由英、法、俄三国于1904—1907年期间签订一系列协议而组成。
1893年为抗衡德、意同盟,法俄首先签订军事协定。
面临日益增长的德国威胁,英法调整在殖民地上的矛盾,于1904年签订英法协约。
随后在日俄战争中遭到失败的俄国为了摆脱自己的困境,也于1907年和英国签订英俄协约。
至此协约国最终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意、美等二十五国先后加入。
十月革命后,苏俄宣布出。
1918年德国投降后,美、英、法、日等帝国主义曾以协约国的名义三次向苏俄发动武装干涉,均遭失败。
因协约国间矛盾不断加深,逐步瓦解。
3.摩洛哥危机20世纪初法、德为争夺摩洛哥而引起的三次帝国主义战争危机。
l904年的英法协约中英国对法国占领摩洛哥的承认引起德国不满。
1905年德皇威廉二世访问摩洛哥时声称,摩洛哥苏丹是“独立君主”,要求重审英法协约,并以战争相威胁,造成第一次摩洛哥危机。
为解决这一矛盾,1906年在西班牙阿尔吉西拉斯召开国际会议,参加国包括法、德、英、美、西等14个国家。
由于英俄支持法国,德国被迫让步。
会议声称承认摩洛哥的警察控制权。
1908年摩洛哥发生宫廷政变,法国乘机占领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法德关系再度紧张,发生第二次摩洛哥危机。
1911年法国占领摩洛哥首都非斯,德国派炮舰“豹”号到阿加迪尔示威,战争一触即发。
后因英国出面支持法国,德国作了让步,在同年9月签订的《德法协定》中承认摩洛哥为法国保护国,德国则取得法属刚果的一部分作为补偿。
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政府为建立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金融体制,发起召开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会议。
1944年7月1日—22日,美英苏等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
会议通过了最后议定书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据此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并决定把各国货币与美元以固定比价联系起来,从而建立起亿美元为支柱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1971 年8 月美国被迫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47年7月23日签订,1948年1月1日正式生效。
其宗旨是:达成互惠互利的安排以求大幅度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
主要活动是主持减让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的多边谈判和协调成员国的贸易争议。
关贸总协定后来发展成为世界贸易组织。
3.乔治·凯南是美国外交家和历史学家,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
遏制政策始创人。
1925年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1929年至1931年在柏林大学学习俄罗斯文化,后在苏联和欧洲国家从事外交工作。
对二战之后的苏联政治进行了详尽分析,并提出了许多应对克里姆林宫的原则。
凯南提出,由于传统的不安全感,苏联的对外政策具有扩张性;当政者不愿与西方世界接触,以免国民了解真相;斯大林相信,与西方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他第一次提出“遏制”的概念。
当时美苏关系恶化,美国在寻求新的对苏战略考量。
凯南的学说适逢其时,激发了政府的灵感,“遏制”旋即成为“冷战”的核心词汇,也是20世纪国际关系最重要的词汇之一。
4.富尔顿演说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杜鲁门的陪同下,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敦市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题的题为《和平砥柱》的反苏反共演说。
在演说中称苏联的扩张已经构成了对西方国家的威胁,东欧已被苏联用“铁幕笼罩起来”。
鼓吹美英结成军事同盟,联合其他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的威胁。
世界当代史
一、名词解释:1、马歇尔计划;是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美国援助欧洲复兴经济的计划。
从1948年4月开始实行,到1952年结束,美国共提供了132亿美元的援助。
其要点是:通过美国的经济援助,使欧洲恢复到正常经济状态,以保持稳定与和平,并使“自由制度”得以存续;强调美国的政策不反对任何国家和主义,只反对饥饿、贫穷和混乱;刻意“淡化”意识形态,把东欧和苏联也包括在受援国之内。
马歇尔计划援助了欧洲的经济,进一步改组了西欧经济结构,使其更符合美国的经济利益,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领导;2、冷战;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和以他们为首的两大阵营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冷战由美苏阵营的利益冲突、意识形态对立引起;这场冷战持续了40多年,构成了二战后近半个世纪中的国际关系的主旋律。
冷战双方在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特别是核竞赛的同时,又具有使美、苏两国之间始终避免兵戎相见的自我控制机制。
随着冷战的发生与发展,国际关系的两极格局也得以确立。
3、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关税总协定作为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三个重要文件《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及其附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
是按照美国制定的原则,实现美国经济霸权的体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因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以及制度本身不可解脱的矛盾性,该体系于1973年宣告结束。
4、联合国;是一个由有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1943年中苏美英四国共同发表声明,首次正式提出建立联合国的问题。
1944年敦巴顿橡树园举行会议,通过了《关于建立普遍性国际组织的建议案》基本勾画出联合国的蓝图。
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
1.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政府为建立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金融体制,发起召开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会议。
1944年7月1日—22日,美英苏等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赖顿森林举行。
会议通过了最后议定书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据此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并决定把各国货币与美元以固定比价联系起来,从而建立起亿美元为支柱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在这两个机构中,美国都拥有最多的投票权。
2.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年8月根据同年4月在华盛顿签署的《北大西洋公约》而成立的军事联盟。
参与国家有美、英、法、荷、比、卢、挪、葡、意等。
联邦德国于1955年5月正式加入。
规定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任何成员国同他国发生战争时,必须给予援助。
总部原设在巴黎,后迁布鲁塞尔。
主要机构有部长理事会和军事委员会。
历来由美国将领任最高司令部司令。
1966年法国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一体化”机构。
3.华沙条约组织苏联和东欧7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包括南斯拉夫)成立的政治军事联盟。
1955年5月苏联等八个国家在华沙缔结《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有效期为20年。
条约规定:以和平方式解决一切争端;就一切有关共同利益的国际问题进行磋商;设立一个联合武装部队司令部和一个政治协商委员会。
同年6月4日条约生效时成立了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相抗衡的华沙条约组织。
总部设在莫斯科。
联合武装部队总司令和总参谋长历来有苏联将领担任。
4.《蒙巴顿方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政府制订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的方案。
1947年6月3日,由新任印度总督蒙巴顿发表,故名。
同年7月英国国会通过。
根据人民的宗教信仰,印度被分割为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国(包括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印度教的印度联邦(包括英属印度的其余部分)、两个自治领和王公土邦(可自由加入任一自治领)。
8月25日,印巴正式分治,英军同日撤退,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告终。
大多数土邦并入印度。
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
不结盟运动
不结盟运动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成立于冷战时期的1961年9月。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和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针对当时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严重对抗殃及广大中、小国家的情况,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1961年9月,在南斯拉夫、埃及、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倡议下,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25个国家出席了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其成员国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不结盟运动的开展,成为第三世界崛起的,自万隆会议后的第二个划时代的里程碑。它现在进入了一个新的困难的发展时期,但这一运动发展的潜力依然存在,它将适应形势,调整政策,继续前进。
新边疆政策:
“新边疆”是美国民主党总统肯尼迪的施政纲领。五十年代,美国经济增长缓慢,落后于西欧日本,黑人贫困和种族歧视问题突出;科技发展速度受到苏联的挑战,美国的优势地位逐渐丧失。这些因素迫使美国采取新的对策。1961年1月,肯尼迪提出名为“新边疆”的社会改革方案。其实质是试图利用美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解决60年代美国社会所面临的问题,为美国在全球争霸乃至向宇宙空间扩张鸣锣开道。包括内政和外交两个方面,如减税,增加失业津贴和社会保险金,开发萧条地区,消除种族歧视,发展空间技术等。其以减税为主的赤字政策推动了经济复兴,为以后历届政府所继承。但只取得了为数不多的成就,许多提案被否决。1963年遇刺身亡,改革半途而废,美国面临的国内国际矛盾并没有缓和。它体现了后凯恩斯主义的理论, 是新政改革的新高峰,也是约翰逊“伟大社会”的前奏。
万隆会议:
万隆会议又叫亚非会议,是1955年4月在印尼万隆召开的国际会议。由缅甸、锡兰、印度、印尼、巴基斯坦五国发起,会议通过了包括经济、文化合作、人权、民族自决权以及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等内容的《亚非会议的最后公报》。同时,会议所体现出来的在维护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反帝反殖斗争中,加强亚非国家的团结战斗的精神以及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加强亚非国家间的友好往来和团结合作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它是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而由亚非国家自己处理自己事务的国际会议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汇编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杨帆整理编辑1.《四月提纲》:1917年4月,列宁在布尔什维克党的会议上作的报告的提纲,题为《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
这是列宁在沙皇制度被推翻、俄国国内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布尔什维克党内迫切需要制订新的正确的革命路线的情况下作出的。
《提纲》回答了俄国革命的政权、任务和方式等问题,制订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和计划,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2.斯达汉诺夫运动:在斯大林提出的“技术决定一切”口号的鼓励下,苏联人民掀起了为掌握新技术而突破原有生产额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运动。
1935年8月30日晚,顿巴斯煤矿区矿工斯达汉诺夫在一班工作时间内,用风镐采掘了102吨煤,超过定额的13倍。
此后,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学习斯达汉诺夫,掌握新技术,革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运动。
这次运动成为一面旗帜,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使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
3.肃反运动:苏联的“肃反”运动始于基洛夫案件。
1934年12月1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列宁格勒省委书记基洛夫遇刺身亡,消息传出,全国群情激奋,要求严惩凶手,政府指控前反对派领袖是暗杀事件的幕后策划人,并于1936到1938年进行三次公开审判,布哈林、李可夫、季诺维也夫等人被处死,托洛茨基已流亡国外。
斯大林此时明确提出阶级斗争日益尖锐化的理论,在全国掀起一场“揭发和铲除人民敌人”的“肃反”运动,它于1937到1938年达到高潮,1939年趋于结束,由于此时盛行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法制破坏,大批党政军以及群众找到残酷镇压、处死。
肃反运动及其扩大化给苏联社会主义事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4.国际联盟:世界上第一个政治性国际组织,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1920年1月正式成立,其成立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其任务是维护世界和平,制止侵略行为,关心处理国际范围内的卫生、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问题。
它长期由英法操纵,后成为美国的外交工具,是世界一体化进程的产物。
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
杜鲁门主义是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咨文中,提出的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
咨文以希腊、土耳其问题为诱发点,视苏联为集权政治,主张以强硬的姿态遏制苏联。
目的是:取得美国在西方世界的最高领导权,以此来与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对抗,最终获取世界霸主地位。
1947年5月,正式实施,历史长达20年之久。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折点,标志着美苏在二战中的同盟关系的结束及冷战的开始。
亚非会议是1955年4月18-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反对殖民主义,推动亚非各国民族独立的会议,又称万隆会议。
该会议共有29个亚非国家的政府代表团出席,中国总理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提出了著名的求同存异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为会议的成功奠定基础。
会议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等7个方面的决议,称为万隆精神,并提出了处理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
亚非会议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议,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者参加的国际会议,是第三世界崛起的一个重要里程牌。
第三世界此名词最先由法国经济学家提出,原本是指法国大革命中的第三阶级。
冷战时期,一些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为表示并不靠拢北约或华约任何一方,用“第三世界”一词界定自己。
1974年毛泽东将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归结为第三世界,认为第三世界是反殖反霸的主力军,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在,这个词在学术上主要指南部国家、发展中国家、不发达国家和主体世界。
第三世界国家绝大多数过去都是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或附属国,它们取得政治独立后,还面临着肃清殖民主义残余势力、发展民族经济、巩固民族独立的历史任务。
它们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莫洛托夫计划是1947年7、8月间苏联与东欧签订的一系列双边经贸协定的总称, 由苏联当时外交部长莫洛托夫提出,故名。
其目的是形成苏东之间的经济网路,减少东欧与西方国家的联系,对抗马歇尔计划。
在此基础上苏联与东欧各国于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最终形成了经济领域上的东西方各国的冷战。
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仅供参考)布雷顿森林体系:为恢复受战争破坏的各国经济,稳定各国汇率,平衡国际收支,促进非歧视性贸易的发展,1944年7月,由美国牵头,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44国参加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
通过《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及《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三个文件总称《布雷顿森林协议》)。
主要内容:(1)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会员必须协助美国政府维持黄金的官价水平,美国政府承担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按黄金官价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
(2)各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规定货币的含金量或同美元的汇率。
(3)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汇率一般只能在法定汇率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若市场汇率超过法定汇率的波动幅度,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于预,以维持汇率的稳定,若会员国法定汇率变动超过10%,必须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批准,1971年12月,汇率变动的幅度扩大为上下2.25%的范围。
体系实质上是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成为美国操纵国际金融市场的强有力工具。
水门事件:美国共和党政府在1972年总统竞选活动中的非法活动暴露后的政治丑闻。
水门位于首都华盛顿,数十年来一直是民主党全国总部所在地。
1972年6月17日深夜,5个蒙面汉闯入大厦内的民主党总部时被捕。
随后展开的调查表明,共和党为破坏选举、赢得总统宝座采取了一系列非法活动,《华盛顿邮报》最先报道民主党设在华盛顿水门饭店的竞选总部遭到窃听的消息,并揭开一个重大竞选阴谋及尼克松总统试图掩盖真相的很多内情。
由于以《华盛顿邮报》为首的媒体不断曝光,加上民众的强烈抗议,尼克松总统特别助理在内的数名政府高级官员被判入狱。
1974年8月,尼克松总统被查出对此案负重要责任,面临国会弹劾,尼克松被迫宣布辞职。
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是获得独立的亚非国家为维护独立,加强彼此间的团结与合作于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尼的万隆召开的会议,29个亚非国家的政府代表团出席会议。
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当代史复习题汇编杨帆整理编辑一、名词解释。
1.布雷顿森林体系: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因该体系是在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确立,故名。
其主要内容是:以黄金为基础,确立“两个挂钩”原则,即美元与黄金挂钩,资本主义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建立两大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它的确立,奠定了美国在战后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霸权地位。
2.雅尔塔体系:美、苏、英三大国在二战后期,为了各自的战略利益,在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上,达成有关结束战争、安排战后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一系列协议而确定的国际关系体系。
它的确立,标志着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3.纽伦堡审判:1945年11月至1946年10月,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对纳粹德国首要战犯的审判。
经过长达10个多月的审理,对20多名主要战犯作出严厉裁决,判处德国政治领袖集团、秘密警察和党卫队等为犯罪组织。
它基本上是一次公正的审判,同时也是盟国在战后一次重要的国际行动。
4.东京审判:1946到1948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日本东京对日本法西斯首要战犯的审判。
经过长达两年多的审理,对20多名主要战犯作出裁决。
这次审判在一定程度上捍卫了正义,但它并没有彻底根除日本的法西斯主义,为日后日本右翼分子美化侵略历史埋下祸根。
5.冷战: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及分别以这两大国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技等一切领域进行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它的推行,加剧了美苏间的对抗状态,对战后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6.“铁幕”演说: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敦发表的名为《和平砥柱》的反共反苏演说。
宣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条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而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号召所有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应对共产主义威胁。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世界现代史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个充满变革与挑战的重要阶段,其中包含了众多具有深远影响的名词。
下面就让我们来逐一解释一些关键的名词。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在欧洲和亚太地区建立的新的国际关系秩序。
1919 年的巴黎和会签订了《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条约,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新秩序。
1921 1922 年的华盛顿会议签订了《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等,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然而,这一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反而为新的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十月革命”:1917 年 11 月 7 日(俄历 10 月 25 日),俄国爆发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
“经济大危机”:1929 1933 年,一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爆发。
这次危机的特点是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
它导致了大量企业倒闭,工人失业,社会动荡不安。
经济大危机也促使了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罗斯福新政”:为了应对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通过整顿金融、调整工业、兴建公共工程等手段,使美国逐渐走出了经济危机的困境。
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法西斯主义”:一种极端的独裁和恐怖统治的政治思潮和运动。
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德国的希特勒和日本的军国主义势力是法西斯主义的代表。
法西斯主义主张通过暴力和侵略手段实现其政治目标,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破坏性最强的一场战争。
从 1939 年德国入侵波兰开始,到 1945 年日本投降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布雷顿森林体系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因该体系是在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确立,故名。
其主要内容是:以黄金为基础,确立“两个挂钩”原则,即美元与黄金挂钩,资本主义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建立两大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从而建立起亿美元为支柱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它的确立,奠定了美国在战后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霸权地位。
1971年美国被迫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2、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致国会咨文中提出的对外政策纲领。
其主要内容为:宣称世界已分为两大敌对阵营,美国负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声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国“自由人民”对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所试行的征服活动,必须帮助各国人民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去解决有关他们各自命运的问题。
它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彻底摆脱孤立主义影响,开始由局部扩张走向全球扩张的时代。
它成为美苏战时同盟关系公开破裂、美国发动对苏“冷战”的重要标志。
3、马歇尔计划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
从大背景讲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一个表现。
该计划因时任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提出而得名,该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之久。
当该计划临近结束时,西欧国家中除了德国以外的绝大多数参与国的国民经济都已经恢复到了战前水平。
在接下来的20余年时间里,整个西欧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社会经济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在一定程度上说也是受其影响之故。
同时马歇尔计划长期以来也被认为是促成欧洲一体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总之,该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第四点计划也称“技术援助落后地区计划”,因为是1949年1月2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就职演说中提出的侵略计划中的第四点,故名。
该计划对象是发展中国家,是当时实施于西欧的“马歇尔计划”的补充。
即对亚、非、拉美不发达地区实行经济技术援助,以达到在政治上控制这些地区的目的。
这就是“第四点计划”。
又称“开发落后区域计划”是美国全球战略和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战后初期美国向亚非拉地区扩张的一项政策。
客观上对于受援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同时对战后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前三点计划是:支持联合国、战后欧洲经济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和援助自由世界抵御侵略。
在“第四点计划”下,美国打着援助不发达地区的旗号,以抵制共产主义扩张为名,行蚕食老殖民帝国势力范围之实。
同时,“第四点计划”也给美国带来了长远的、巨大的经济利益;强化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领袖地位;作为扩张工具,拓展了美国在第三世界的势力范围,为本国的垄断资本带来滚滚红利;对战后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5、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年8月根据同年4月在华盛顿签署的《北大西洋公约》而成立的军事联盟。
参与国家有美、英、法、荷、比、卢、挪、葡、意等。
联邦德国于1955年5月正式加入。
规定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任何成员国同他国发生战争时,必须给予援助。
总部原设在巴黎,后迁布鲁塞尔。
主要机构有部长理事会和军事委员会。
历来由美国将领任最高司令部司令。
既是美欧遏制苏联的工具,也是美国用以从军事上、防备上操纵西欧各国的工具。
北约在欧洲长期与华约组织对抗,在欧洲安全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美欧之间也有矛盾。
总之,北约是美国操纵下的一个政治军事集团是美国推行其称霸世界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6、华沙条约组织苏联和东欧7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包括南斯拉夫)成立的政治军事联盟1955年5月5日,苏东国家在华沙举行第二次“欧洲和平与安全会议”,并于1995年5月14日缔结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简称华沙条约。
总部设在莫斯科,联合武装部队总司令和总参谋长历来有苏联将领担任。
标志着欧洲正式出现了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逐渐成为苏联推行其外交政策的工具与手段。
其初期在维护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国家安全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东欧剧变后1991年6月华约解体,从而结束了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7、麦卡锡主义是1950—1954年间美国国内反共、反民主逆流的典型代表,由美国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煽起的,在美国全国性的反共“十字军运动”。
以“麦卡锡主义”为代表的反共、排外运动,涉及美国政治、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各个层面。
麦卡锡主义成为政治迫害的同义词。
麦卡锡主义代表了整个美国社会上保守及排外团体的广泛的政治同盟,没有谁能逃脱他们的攻击。
即使是信奉学术自由的学术界也难以抵制麦卡锡主义的影响。
1950 年2月9日,麦卡锡在西弗吉尼亚州发表了一次反共演说,他在演说中声称:美国国务院里有“共产主义分子”。
随后,一系列有关反对共产主义的事件接踵而来,麦卡锡因此提高了知名度和煽动了公众的支持。
1954 年12月2日,麦卡锡遭到民主党控制的参议院的谴责,并失去了其在参议院的所有主席职务。
此后,麦卡锡主义很快衰落下去。
麦卡锡主义是战后美苏冷战的产物,是美国在外交政策方面所遭受的一连串挫折的产物。
8、德尔·卡斯特罗菲德尔·亚历杭德罗·卡斯特罗·鲁斯.古巴前国务委员会主席和部长会议主席,古巴共产党第一书记。
1953年7月26日,26岁的卡斯特罗率领134名爱国青年攻打圣地亚哥的蒙卡达兵营,旨在夺取武器,在全国掀起反对巴蒂斯塔独裁政权武装斗争,即揭开了古巴武装斗争的序幕。
由于双方力量悬殊,起义失败,大部分青年起义者惨遭杀害。
卡斯特罗兄弟等人幸免于死,被捕监狱。
1955年5月巴蒂斯塔为自己“竞选”总统笼络人心,大赦政治犯,卡斯特罗及其战友意外获释。
他出狱后立刻着手组织“七·二六运动”革命组织,并赴墨西哥组织秘密武装。
古巴革命胜利后,卡斯特罗领导的政府在国内实行镇压反革命。
土地改革和没收国外资本与大企业等重大措施;对外高举反对外国干涉、维护国家主权的旗帜,遭到了美国的敌视和反对。
美国对古巴进行了政治颠覆、经济封锁、外交孤立,乃至组织雇佣军入侵,妄图扼杀新生的革命政权。
卡斯特罗领导古巴人民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1961年4月,卡斯特罗向全世界宣布“古巴实行社会主义革命”。
此后,他领导的“七·二六运动”与人民社会党和“三·一三革命委员会”合并,组成了古巴共产党。
他当选为党中央第一书记。
9、新东方政策新东方政策是德国总理于1969年提出的目的在于改善联邦德国与苏联、民主德国、东欧其他各国关系的政策。
此前联邦德国因实行哈尔斯坦主义造成它与苏联长期对立,并加深了对美国的依赖。
新东方政策的出台,反映联邦德国在国际形势缓和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摆脱美国的控制,谋求独立的外交,提高国际地位的倾向。
它实质上以联邦德国的地位和利益为出发点,以实现德国统一为目标,它是联邦德国凭借其经济实力向东欧和苏联推行自己战略的具体表现。
新东方政策虽然立足于西方,但却自主地发展了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这是联邦德国在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重新发挥重要作用的开端和标志。
10、戴高乐主义戴高乐主义是战后逐步演变形成的,既是法兰西民族复兴呼声的体现,也是法国在处理战后国际关系问题时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
戴高乐主义的实质内容就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争取和维护法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大国地位,并以欧洲联合为基础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
11、万隆精神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市召开了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者参加的国际会议——亚非会议。
中国总理周恩来率团参加了会议,并提出“求同存异”的原则。
会议的成功揭开了亚非历史的新篇章。
会议及其决议被归结为“万隆精神”。
万隆精神指的是亚非人民在维护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反帝反殖的斗争中,团结战斗的精神。
也是在和平共处十项原则的基础上本着“求同存异”的方针加强亚非国家间的友好往来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亚非会议谴责了旧的不平等的世界经济秩序,主张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和平共处原则不仅成为亚非国家间的关系准则,而且从1956年起也被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宣布为处理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基础。
进入70年代后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宣布接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充分反映了“万隆精神”的强大生命力。
12、柏林墙事件1961年8月13日,苏联和民主德国封锁东、西柏林之间的边界,并从15日起沿着东、西柏林的分界线,在东柏林境内修筑起一道“柏林墙”,西柏林人进出东柏林都要经过边境站的检查,还需办理入境手续。
“柏林墙”筑起两个星期后,苏联撕毁美、苏两国为期三年的禁止核试验协议,恢复了一系列核试验。
肯尼迪看出苏联是虚张声势,对美国不会构成任何真正威胁,但也不甘示弱,在9月命令恢复地下核试验。
美、苏军备竞赛又进入一个高潮。
柏林墙:柏林墙正式名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是德国首都柏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或东德)在己方领土上建立的围墙,目的是隔离东德(含东德的首都东柏林)和西柏林,从而阻隔东西柏林之间市民的往来。
柏林墙的建立,是二战以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1961年建造,1990年拆除,两德重归统一。
13、八·一九事件1991年8月19日清晨,苏联电台播发《苏联领导的声明》宣布,戈尔巴乔夫由于身体原因而将总统权移交副总统,由亚纳耶夫等八人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管理国家,引起了苏联民众的恐慌,21日叶利钦主持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会议,派代表去克里米亚将戈尔巴乔夫接回。
这是一场由苏联高层领导策划的政变,目的是想夺权,阻止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挽救处于崩溃的苏联,但由于没有周密的计划,又没有人民的支持,最终叶利钦得利,不仅没能阻止联盟的解散,反而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14、苏共二十大1956年2月14日至24日召开赫鲁晓夫主持是苏联历史乃至国际共产主义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会上主要批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在1956年2月25日,即苏共二十大的最后一天凌晨,赫鲁晓夫却突然抛出了一份长达4小时的题为《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
赫鲁晓夫主要在报告中批判了斯大林的七大错误:个人迷信/破坏法治,发动大清洗/在卫国战争中的错误/在民族问题上的错误在和南斯拉夫关系上的错误/在经济政策方面的错误/实行个人独裁。
在苏共二十大的总结报告上,赫鲁晓夫针对当时的国际形势,提出了“三和”理论,即“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对世界形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5、凯南遏制理论1946年 2月 22 日美驻苏联代办乔治*凯南向国务院发回一份八千字电报后来又发表了一篇题为《苏联行为的根源》的文章从而提出了一整套“ 遏制” 苏联的理论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