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共和国同步成长的三代_八百壮士_记50年来哈工大师资队伍建设历程_周长源

合集下载

哈工大的历史

哈工大的历史

哈工大的历史哈工大历史:创建阶段:1920年5月,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开始筹建。

学校的创建,与帝俄在中国建设中东铁路(抗日战争胜利后,改称“中长铁路”)有直接关系,建校的宗旨是为中东铁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学校按俄国的教育模式办学。

1920年10月17日,学校举行开学典礼。

当时设铁路建设和电气机械工程两个科。

首届三个班共招收103名学生,实行学分制,学制四年,一律用俄语教学。

直至1935年,日本用物资换取了中东铁路苏联一方的产权,学校的教学活动开始向日本教育模式过渡。

1922年4月2日,学校改名中俄工业大学校。

学校由四年改为五年,原设两个科分别改为铁路建筑系和机电工程系。

毕业生经考试委员会答辩合格,授予工程师称号。

中苏共管阶段:1928年2月4日,学校改名为“东省特区工业大学校”。

学校隶属关系在这一年发生变化,改由中华民国东省特区领导,校名改为东省特区工业大学校,东省特区行政长官张寰湘将军担任校理事会主席,东北政府国民教育部总长刘哲任校长,为学校历史上第一位中国校长。

1928年10月20日,将法政学院和商学院并入,学校正式定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校,由中苏共管,张学良将军任校理事会主席。

1931年春,开始招收研究生。

伪满洲国时期:1935年,学校完全被日本人接管。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东北,到1935年学校完全被日本人接管,改用日语授课,指定招收中、日籍学生。

1936年1月1日,学校改名为国立哈尔滨高等工业学校。

1937年1月以后,学校完全转入按日本方式办学阶段。

日本人铃木正雄任校长,直至1945年8月离任。

1938年1月1日起,学校改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

从1920年建校到解放前,哈工大一直按俄或日式办学,用俄语或日语授课。

从1920年起到俄文班最后一批学生1938年末毕业,按俄式办学的哈工大共培养毕业生1267人,其中中国学生382人,苏联及波兰学生885人。

这些毕业生分布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苏联、澳大利亚、波兰、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和巴西等世界各地,其毕业文凭得到苏联等欧洲国家的承认。

2024届中考语文真题第一轮专项复习—答题技巧15(论证思路类题型)付解析

2024届中考语文真题第一轮专项复习—答题技巧15(论证思路类题型)付解析

2024届中考语文真题试卷第一轮专项复习—答题技巧15(论证思路类题型)题型概述|模板构建|真题试卷试炼考什么(题型特点)怎么考(考查方向)问什么(常见设问形式)论证思路题的命题形式通俗明了,变化不多,最直接的是分析(梳理)文章(段落)的论证思路(过程),其形式基本上都是问答式的,偶尔会运用填空的形式,审题难度不大。

论证思路题是中考议论文试题中频频出现的一种题型,其目的是考查考生准确理解阅读材料的能力。

既考查考生对文章整体的理解,也考查对材料局部的理解。

以此来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辨析能力、概括能力等。

1.作者是怎样证明中心论点的?2.请分析本文(某部分)论证的过程。

3.请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

4.某段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证的?5.完成思路类填空题。

6.文章的某段能否删除,或某两段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答|题|技|巧第一步:审题认真审题。

审清题干,弄清是分析全文的论证思路,还是某几段(或某一段)的论证思路,并找到对应答题区间。

第二步:分析1.通读对应答题区域,勾画能揭示论证方法或能引出主旨和结论的关键词句,划分层次结构。

2.分析每个层次从论证方法入手,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论据的(举……的例子,或引用……或将……与……进行对比,或把……比作……),并指出论证了什么观点。

3.写出结论、观点之类的句子,可直接引用,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

中考·题型概述总结·模板构建第三步:归纳答案围绕答题术语,归纳整理答案。

“首先”“然后”“接着”“最后”,“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等术语。

答题模板:论点在开头:首先(直接)提出……的论点(观点),或首先通过写……的事例,或首先引用……的名言,提出了……的论点(或引出……的论题);接着用……事例,从正面(或反面)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的结论。

论点在结尾:首先列举(引用)了……的事例(典故传说或名言警句),从正面(或反面)进行论证,然后得出……的结论(或证明了……的观点),最后发出……的号召(或提出……的希望)。

苏联专家对哈工大发展建设的贡献

苏联专家对哈工大发展建设的贡献

苏联专家对哈工大发展建设的贡献发布时间:2010-5-20 10:59:18哈工大报讯(闫明星/文)2005年,哈工大对外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而其中最耀眼的莫过于与俄罗斯高校的合作。

王树国校长两次率团出访俄罗斯,访问了10所俄罗斯著名院校,与莫斯科国立大学、圣彼得堡信息工程光学机械大学、莫斯科航天大学签署了3份全面校际合作协议,与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续签了合作协议。

俄罗斯来访团(组)31个,有20位俄罗斯专家与哈工大签订了长期工作合约,与哈工大开展实质性合作的俄罗斯专家105人次,启动了20余项对俄科技合作项目,有41个项目获国家外专局批准。

对哈工大而言,加强与俄罗斯高校的合作,既是学校发展和时代的需要,更源于上世纪50年代,哈工大与苏联专家结成的深厚友谊,正是这无形的纽带为哈工大与俄罗斯及其高校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哈工大被确定为我国最早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样板高校可以说,哈工大从她成立的那天开始,就与前苏联接下了不解之缘。

哈工大的前身——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创建于1920年。

建校宗旨是为中东铁路培养工程技术人员。

学校的第一任校长是前苏联阿•阿•摄罗阔夫工程师,先后有5位苏联人担任了哈工大校长;哈工大最初有苏联教师用俄语授课……哈工大与苏联的这种缘分随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1950年6月7日,中央关于哈工大办学方针电告东北局,电报中称:“中长路已决定将哈工大交给中国政府管理。

”哈工大回归新中国后,不仅标志了哈工大获得了新生,而且标志着哈工大与苏联专家的合作慢慢拉开了帷幕。

当时,为了培养建设社会主义高级技术人才,中央决定根据苏联高等学校先进经验和我国实际情况,创办一所新型的高等工业学校。

根据国家需要,哈工大很荣幸地承担起学习苏联先进经验、推动我国改革旧教育制度的历史使命,在上世纪50年代初,哈工大成为我国最早学习苏联教育经验样板的两所学校之一(另外一所是中国人民大学)。

“八百壮士”与哈工大——“哈工大精神”探源

“八百壮士”与哈工大——“哈工大精神”探源

“八百壮士”与哈工大——“哈工大精神”探源中国教育报(顾寅生)在20世纪50年代哈尔滨工业大学扩建初期,学校汇聚了立志为共和国工业化献身的大批青年才俊,培养出平均年龄在27.5岁的800多位年轻教师。

这支队伍艰苦创业,硕果累累,积淀了哈工大人坚持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坚持科学精神的高标准严要求,坚持对国家、对事业的高度责任心这些大学精神的深厚底蕴。

这支队伍被老校长李昌昵称为“八百壮士”。

在祖国的东北名城哈尔滨市坐落着哈尔滨工业大学。

多年来,哈工大以学科全面、人才济济、成果丰盛而享誉海内外。

自从20世纪60年代中苏“蜜月期”结束后,哈尔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地域优势逐渐消退。

尽管多年来地方政府在办学上给哈工大以很大的支持,但是位置偏远、气候寒冷、地方经济在转制过程中遭遇困难等不利条件客观存在。

然而,多年来哈工大却在以稳健的势头持续发展。

哈工大1984年入选国家“七五”、“八五”期间重点建设的15所院校,1996年成为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的13所院校之一,1999年位列国家“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

几十年来,出自哈工大的两院院士有70余位,各地高校领导第一把手一百多位,副校长、副书记一百多位。

在国人引以为豪的祖国航天事业中,有哈工大毕业生近万人。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神五”发射时任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的李继耐,副总指挥胡世祥、栾恩杰,“神五”飞船系统总指挥袁家军,曾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三垂一远”模式的提出者李元正和试验大队大队长许达哲,长征二号F火箭的总设计师刘竹生,KM6工程总设计师黄本诚,“神六”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神六”飞船系统总指挥尚志,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空间光学分系统主任设计师王家骐,“神六”副着陆场总指挥吴年生,航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探月工程副总指挥马兴瑞,“神舟”飞船分系统指挥于登云,火箭发动机和工程热物理专家庄逢辰,“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孙敬良……都是哈工大的校友。

哈工大冷知识

哈工大冷知识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那些事儿
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坐落于中国东北的冰城哈尔滨市。

这所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学府,不仅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翘楚,更是科技强国之典范。

在校园的建筑中,有一座名为“无名烈士墓”的小型纪念碑,鲜为人知。

这个纪念碑是为了纪念上世纪50年代的一场空难中罹难的哈工大师生。

这些英灵在祖国初建时期,为国家的建设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每年的开学典礼,学校都会组织新生前往无名烈士墓前默哀,让学子们铭记历史,珍视当下。

历史长河中,哈工大涌现出了一批批杰出校友。

其中不得不提的是中国航天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学森。

钱学森不仅在学术上造诣深厚,更在国家建设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当年,他放弃了在美国的优渥生活,毅然回到祖国参与航天事业,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哈工大的发展历程中,有着一段被尘封的历史——苏联援华时期。

那时,苏联为支援中国的建设,派遣了大批专家到哈工大指导工作,并参与了校园的建设。

如今,校园内仍保留着一些苏式建筑,成为了那段历史的见证。

这些冷知识虽然远离学校的热门话题,但却为哈工大的历史和文化增添了厚重的底蕴。

了解这些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所学校的过去与现在,更能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怀。

总结:哈工大的发展历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故事和深厚的历史背景。

这些有趣且寓意深刻的背后信息,对于推广普及素质教育、提升青少年爱国情操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为中国的高等教育佼佼者,哈工大用其历史和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铭记历史、珍视当下、勇于担当,才能书写属于我们的辉煌篇章。

军工学府的奇葩_记军工文化教育基地_哈工大航天园_

军工学府的奇葩_记军工文化教育基地_哈工大航天园_

军工文化教育基地巡礼军工学府的奇葩——记军工文化教育基地“哈工大航天园”■吕 薇哈尔滨工业大学作为全国著名军工高校,为更好地发挥军工文化的重要作用,建设了“哈工大航天园”。

该园被评为首批军工文化教育基地后,被专家誉为“军工学府的奇葩”。

深厚的文化底蕴“哈工大航天园”由三个区域组成:哈工大科学园、哈工大一校区和哈工大博物馆。

哈工大成立于1920年,创立之初是为中东铁路培养专门技术人员的工业学校。

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全国高校学习苏联高等教育的两所样板校之一。

1958年,邓小平同志来校视察,作出“大厂大校要关心国家命运”的重要批示,于是学校的专业设置开始了由民转军的调整。

从东方红卫星到探月工程,从神舟飞天到深空探测,从卫星应用到两度发射自主研制的小卫星成功,哈工大在航天科研领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标志性成果。

三个区域奇葩绽放哈工大航天馆是目前中国高校中规模最大、展品种类最齐全、展品数量最丰富的专业性航天科技展馆,也是东北地区的唯一一所集航天科技实物和模型、航天知识介绍为一体的专业展览馆。

新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模型、第一枚反舰导弹、第一个运载火箭、第一个载人飞船模型、完成首次探月飞行任务的“嫦娥一号”卫星模型以及各种火箭、导弹发动机陈列馆内,这里几乎涵盖了中国航天历程的每一个标志性成果。

哈工大一校区内有航天教学区,哈工大星雕塑、俄罗斯友谊园、校训石等景观。

“哈工大星”雕塑矗立于哈工大一校区中心广场,该小行星于1996年6月7日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

为纪念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90周年,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通报》第65712号通知国际社会,该星命名为“哈工大星”。

哈工大博物馆位于哈工大1920年建校时的校址,这里是原俄国驻哈总领事馆的旧址。

该馆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与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博物馆,博物馆共有各类展品万余件,全方位展示了哈工大90年的辉煌与历史成就。

追记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杨士莪院士(一生为国听海)精选全文完整版

追记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杨士莪院士(一生为国听海)精选全文完整版


下,践行强国梦想,守卫万里海疆。
第一 第二 第三
目录 MU LU
以身许国 为国“听海” 创新不止 迈向“深蓝” 潜心治学 培育“后浪”
01
以身许国 为国“听海”
以身许国 为国“听海”
以身许国 为国“听海”
杨士莪于1931年出生。从小经历战乱、流离辗转,使他萌生出“读书是为了救国和报国”的 强烈渴望。新中国成立后,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学习的他毅然报名参军,后来到第一海军学校(现海 军大连舰艇学院)任教。
其间,杨士莪发现有两个关键技术实验室对他这样的外国人是紧紧关闭的。“真正尖端的东西, 想从国外学、从国外买,都是不可能的,只能自己干。”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让中国的“耳朵”, 听懂大海的声音,这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骨气。
以身许国 为国“听海”
以身许国 为国“听海”
1960年,杨士莪在回国后选择白手起家,在哈军 工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理工结合、配套完整、为国家战略 服务的综合性水声工程专业。他挤出时间钻研理论,编 写教材,推出了国际上最早集中论述水下噪声机理的著 作《水下噪声原理》,国内最早的声学理论著作《声学 原理》,以及《水声传播原理》等课程和教材。
02
创新不止 迈向“深蓝”
创新不止 迈向“深蓝”
创新不止 迈向“深蓝”
南海,我国最深最大的海区和重要海上通道。1994年4月,一场中国水声界期盼已久的考察, 终于出征了。这是我国首次具有战略意义的水声科学综合考察,堪称中国水声“从浅海迈向深海” 的第一步。
两艘水声科学考察船悬挂着五星红旗,承载着近百名科研人员稳稳行进,杨士莪担任此次考察 队队长和首席科学家。行至赤道附近,甲板温度接近70摄氏度,酷热难耐,加上淡水告罄,年过花 甲的他便把船上漂着油花的压载水烧开了喝。

1970-1980哈尔滨教育发展史

1970-1980哈尔滨教育发展史

1970-1980哈尔滨教育发展史
哈尔滨是中国的重要城市之一,其教育发展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

1970年到1980年期间,正值中国进行文化大革命
的时期,教育系统也受到了深刻的影响和改革。

在文化大革命初期的1970年代初,哈尔滨的教育系统几乎完
全停滞。

学校关闭,教师被迫下放或重新教育,学生们参与政治运动,整天接受政治思想的洗礼。

学校的教育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化大革命的口号和政治宣传成为了主要的教育内容,其他学科的教育则几乎被忽视。

然而,随着文化大革命的逐渐结束,哈尔滨的教育系统开始恢复并逐渐发展。

1976年,中国发生了毛泽东去世引发的政治
动荡,此后教育系统开始逐步恢复正常。

学校重新开放,教师重新上岗,学生们也开始接受正常的教育。

1978年,中国启动了改革开放政策,这对哈尔滨的教育发展
起到了推动作用。

教育体制开始进行改革,学校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教育内容也开始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科学和知识传授。

此外,哈尔滨还成立了一些高等教育机构和职业教育学校,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需求。

到了1980年,哈尔滨的教育系统已经基本恢复到正常状态,
并开始迈向更好的发展。

大学的招生规模扩大,教育质量逐渐提高,学校设施和教育资源也得到了改善。

哈尔滨成为了东北地区的教育中心之一,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前来学习和就读。

总的来说,1970年到1980年期间,哈尔滨的教育发展经历了从停滞到恢复再到发展的过程。

在文化大革命的阴影下,教育系统经历了巨大的冲击和改革,但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和国家教育政策的导向,哈尔滨的教育系统逐渐恢复正常并迈向更好的发展。

与共和国同步成长的哈工大教师群体__八百壮士形成的背景道路与特征_周长源

与共和国同步成长的哈工大教师群体__八百壮士形成的背景道路与特征_周长源

收稿日期:2000-05-10 作者简介:周长源,李家宝,刘家琦,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文章编号:1009-1971(2000)01-0011-05 与共和国同步成长的哈工大教师群体 ———谈三代“八百壮士”形成的背景、道路与特征○周长源 李家宝 刘家琦 (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150001)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教师群体是新中国大学教师群体的一个缩影,颇有一点典型性。

哈工大成立于1920年,直到1949年仍是中长铁路隶属下的一所小型专业高校,绝大部分是俄罗斯学生,教师几乎全部是俄国人。

1949年5月,松江省省主席冯仲云同志来校兼任校长,揭开了校史新的一页。

当年7月,冯仲云同志就赴刚解放的上海去聘请教师,从此开始了这支队伍的建设。

经过整整半个世纪的艰辛努力,建成了一支由院士带头的,以教授、副教授为主体的,老中青结合的教师队伍。

哈工大是很有特色的大学。

校内外常在议论:建国初期,仅为铁路服务、鲜为人知的哈工大,为何能平地一声雷,异军突起,竟成为国内工科大学的一块样板?十年动乱中一度南北分离、濒于散架的“重灾户”,为何能破镜重圆,断肢再植,继续跻身国内一流大学前列?改革开放以来,在天时地利都不再居优势,与欧美大学又无历史渊源的哈工大,为何能及时走出国门,对外开放,引进高技术,改造专业,满怀信心向现代化一流大学的方向迈进?有人曾评价“哈工大是一个怪杰”。

其实,“怪杰”不“怪”。

时势造英雄,环境创奇迹,其中的规律与逻辑,最好从哈工大的教师身上去找。

哈工大的成长与发展,就是哈工大教师群体的成长与发展。

用哈工大的语言来说,是一部三代“八百壮士”的成长史。

值此世纪更迭之际,我们身历此过程的哈工大人,愿为之说。

◆聚集国内优秀青年知识分子,高起点、广源流、请进来、派出去,在建立新中国工科基本专业教学体系的过程中造就第一代“八百壮士”哈工大的崛起是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势促成的。

老信封见证百年哈工大

老信封见证百年哈工大

邮史钩沉老信封见证百年哈工大◎张益茂2020年6月7日,哈尔滨工业大学迎来建校100周年华诞。

一百年光阴流转、岁月如歌,丁香盛开。

让我们循着老信封的实寄足迹一起体会校园历史的厚重,回顾其百年的历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工大),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位列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髙校A类。

学校始建于1920年,1951年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1954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

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九所大学之一。

百年岁月(图1),于1920年5月开始筹建,10月17日举行开学典礼。

当时设有铁路建设和电气机械工程两个科,用俄语教学。

1922年4月2日,学校改名“中俄工业大学校”。

哈工大的创建,与帝俄在中国建设中东铁路(抗日战争胜利后,改称“中长铁路”)有直接关系,建校的宗旨是为中东铁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学校按俄国的教育模式办学。

后来日本用物资换取了中东铁路苏联一方的产权,学校的教学活动开始向日本教育模式过渡,到1935年学校完全被日本人接管,改用日语授课,指定招收中、日籍学生(图2)。

1938年1月1日起,学校改名为“国立哈尔滨工业大学”。

1945年,抗战胜利后,哈工大由中长铁哈工大的前身——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图I20年代校址图2民国时期学生宿舍图350年代校址有2枚长方形“第二次催领”“第三次催领”戳记,说明邮局已经提醒3次,可是不知收件人为什么还在拖拉,就是不愿意去邮局交款取回邮件。

研究过程中,笔者有幸见到一份1946年3月6日中华邮政上海邮政管理局颁发的密令,“关于与共党所设通讯机构应否通邮一节,前经 本局密呈交通部,拟议共党交通机构送来邮件,经转各局暂予照常转发或投递,该项如贴用共党邮票,予以涂销,并于投递时照第79号各类邮件资费表规定向收件人补收资费,粘贴邮票盖销,暂不按欠资例加倍罚取。

哈工大90年校庆上杨仕勤老校长的讲话

哈工大90年校庆上杨仕勤老校长的讲话

哈工大90年校庆上杨仕勤老校长的讲话我代表校友总会欢迎海内外校友,在校庆90周年之际,大家从海内外聚集到母亲身边,我衷心地欢迎大家!在校庆期间,我们在网上看到李昌同志写的回忆文章,我们的校友,对于在母校度过的那段时间的回顾。

我看了以后也不自觉地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哈工大在五十年代毫无疑问是非常辉煌的,我们称之为“黄金时代”。

我们老校长李昌多次口头给我提过这样一个问题,也写过信,说要好好总结一下,哈工大经历了那么多磨难,大难不死是什么原因。

因为我是1956年入哈工大,1961年毕业留校,对这段历史我都亲身经历过,后来到了学校的领导岗位以后,也经历了学校的这样一个发展的过程,所以我想借今天的这个机会和校友们一起来回答李校长给我们提的这个问题。

我觉得主要是依靠了哈工大优良的校风学风,良好的学校传统,哈工大的高尚文化,使得哈工大度过了难关并且取得了新的发展。

我1985年接任校长的岗位以后,也经历了一段比较困难的时候。

那时候学校刚刚开始恢复,由于南迁北返的影响使得学校不仅仪器设备大量的破坏,宿舍也非常的紧张,另外还有两个当时合并到哈工大的黑龙江工学院和哈尔滨电工学院,所以说我们新生来了以后,住电机楼,可能我们在座的各位说不定还在电机楼住过,更主要的是人才的流失,因为南迁北返以后,很多南方教师都想趁这个机会回家乡去,一看哈工大已经不太成样子,也没有了原来五十年代的朝气,学生数量也就那么不到数千人,所以好多老师实际上在学校连讲课的机会也没有,也没有用武之地,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哈工大那时流传“雁南飞”,黄校长跟我说他最挠头的事,手里有书面请调报告300多份,口头的当然更多。

在这样一种困难的局面下,如何来恢复学校的元气成为当时我们一届学校领导班子的一个首要任务。

当然我们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采取了例如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政策留人等等一系列的办法,把我们这支队伍稳定了下来。

我上任的时候哈工大的院士数是零,通过我们李昌老校长培养的老一代八百壮士做为带头人,我们今天已经有二十五位院士,而且在全国高校处于前五位,主要靠的是什么,还是人才,还是靠我们老校长亲手培养起来的第一代八百壮士作为学术带头人。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做担当有为青年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做担当有为青年

第32卷 第1期2016年2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earchVol.32 No.1Feb.2016 收稿日期:2015-07-08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研究”(12JD71000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研究”(15JDSZ1002) 作者简介:陆 岩(1962—),女,吉林长春人,哈尔滨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沈艳梅(1989—),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做担当有为青年陆 岩1, 沈艳梅2(1.哈尔滨理工大学党委,黑龙江哈尔滨150080;2.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摘 要: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精髓,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薪火相传、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是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举措。

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重温抗日战争苦难辉煌的岁月,牢记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抗战历史,铭记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伟大贡献,进一步弘扬和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开启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抗战精神;大阅兵;中国梦;思想教育DOI :10.15938/ki.iper.2016.01.018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6)01-0082-04 9月3日,中国首次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为主题举行了阅兵仪式。

此次阅兵以一种排山倒海、声震寰宇的气势展示在世人面前,极大地鼓舞了民心士气,增强了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光荣感,增强了战胜困难、不畏强权、不甘奴役、面对挑战的巨大勇气,增强了捍卫国家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强决心。

哈工大博物馆观后感

哈工大博物馆观后感

哈工大博物馆观后感——历史的传承,使命的接力身着军服,步行来到哈工大博物馆。

哈工大博物馆位于哈工大“老土木楼”内。

此楼建于1906年,1909年是俄驻哈总领事馆,1920年为中俄工业学校(哈工大前身)。

时光荏苒,这座承载着100多年历史的古楼依然矗立在这诉说着属于她的故事,百年风雨在她的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而岁月的流转也在她的心中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她虽不算宏伟,但也有着庄重高贵典雅的气质。

因为她不仅是珍贵的欧式建筑文物,而且在她的怀抱中成长出中、俄、犹、日等国的英才,为世界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走进哈工大博物馆,首先看到的是百年地板,残破的身躯上书写着百年沧桑,它见证了一代代伟人的成长,承载了百年历史缓重的足迹,领略了世事变迁的真情冷暖。

地板旁边树立着两面哈工大校旗,一新一旧,一面是工大前辈们的指引,一面是我们晚辈的承接。

步入序厅,令人耳目一新的“学子林”吸引了我,大家在这里留影,议论。

视线扫过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台湾前行政院长孙运璇、朝鲜前国家副主席李钟玉、李长春、王兆国、孙家栋、李继耐、胡世祥……他们穿越时空在这里相聚,共同找回那份刻骨铭心的青春记忆。

我迈开步子,继续寻找工大的厚重、精华、责任与坚持。

博物馆给了我这样的一个机会,让我领略那些遥远而又亲切,震撼而又温馨的场景。

工大的历史画卷正在被我一点点打开,而我又何其有幸能与前辈们一同分享这其中的美妙。

历史的大幕拉开:1920年初的一天,一批俄国工程师和中东铁路局要员正在谋划着在哈尔滨建立一所工科高校……他们不知道此时的我们正在追寻他们的脚步,不知道我们正在享受着这所高校的恩泽,不知道我们正在为学在哈工大而感到自豪。

一件件历史的遗物告诉了我那遥远的故事:1920年学校的筹建章程、1922年的招生广告、第一批中国本科生、1920年的预科学生教材、20世纪50年代翻译的苏联教材、整理规范的苏联专家教学笔记……脚步穿过了世纪的门槛,我看到的是哈工大在航空航天方面的巨大成就,神舟飞船,探测卫星,宇航服等等,一封封的感谢信,一次次成功地完成任务,表现出的是哈工大与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任之重,责之大,工大人不懈努力中的苦累汗水深埋在祖国的荣誉之中。

【推荐】哈工大校史馆观后感word版本 (3页)

【推荐】哈工大校史馆观后感word版本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哈工大校史馆观后感篇一:哈工大博物馆观后感哈工大博物馆观后感——历史的传承,使命的接力身着军服,步行来到哈工大博物馆。

哈工大博物馆位于哈工大“老土木楼”内。

此楼建于1906年,1909年是俄驻哈总领事馆,1920年为中俄工业学校(哈工大前身)。

时光荏苒,这座承载着100多年历史的古楼依然矗立在这诉说着属于她的故事,百年风雨在她的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而岁月的流转也在她的心中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她虽不算宏伟,但也有着庄重高贵典雅的气质。

因为她不仅是珍贵的欧式建筑文物,而且在她的怀抱中成长出中、俄、犹、日等国的英才,为世界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走进哈工大博物馆,首先看到的是百年地板,残破的身躯上书写着百年沧桑,它见证了一代代伟人的成长,承载了百年历史缓重的足迹,领略了世事变迁的真情冷暖。

地板旁边树立着两面哈工大校旗,一新一旧,一面是工大前辈们的指引,一面是我们晚辈的承接。

步入序厅,令人耳目一新的“学子林”吸引了我,大家在这里留影,议论。

视线扫过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台湾前行政院长孙运璇、朝鲜前国家副主席李钟玉、李长春、王兆国、孙家栋、李继耐、胡世祥??他们穿越时空在这里相聚,共同找回那份刻骨铭心的青春记忆。

我迈开步子,继续寻找工大的厚重、精华、责任与坚持。

博物馆给了我这样的一个机会,让我领略那些遥远而又亲切,震撼而又温馨的场景。

工大的历史画卷正在被我一点点打开,而我又何其有幸能与前辈们一同分享这其中的美妙。

历史的大幕拉开:1920年初的一天,一批俄国工程师和中东铁路局要员正在谋划着在哈尔滨建立一所工科高校??他们不知道此时的我们正在追寻他们的脚步,不知道我们正在享受着这所高校的恩泽,不知道我们正在为学在哈工大而感到自豪。

一件件历史的遗物告诉了我那遥远的故事:1920年学校的筹建章程、1922年的招生广告、第一批中国本科生、1920年的预科学生教材、20世纪50年代翻译的苏联教材、整理规范的苏联专家教学笔记??脚步穿过了世纪的门槛,我看到的是哈工大在航空航天方面的巨大成就,神舟飞船,探测卫星,宇航服等等,一封封的感谢信,一次次成功地完成任务,表现出的是哈工大与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任之重,责之大,工大人不懈努力中的苦累汗水深埋在祖国的荣誉之中。

轻武器领军人:记原-哈军工最高寿教授程尔康

轻武器领军人:记原-哈军工最高寿教授程尔康

轻武器领军人:记原-哈军工最高寿教授程尔康作者:马式曾来源:《轻兵器》 2013年第24期提起“哈军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因校址位于哈尔滨,故有此简称),可谓令一代中国人景仰而羡慕的高等军事技术院校。

能进入哈军工学习,是当年多少中国青年的梦想;而成为哈军工的教授,更是无尚光荣。

哈军工于1953年由陈庚大将组建,为新中国国防军事工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1966年,哈军工退出军队序列,1970年被拆分。

哈军工建校时,从全国各地高校抽调人才组成教师队伍,程尔康成为学校第一批教授。

如今,程教授已98岁高龄,成为依然健在的“哈军工”第一批教授最年长者。

本文作者马式曾,1956年进入哈军工炮兵工程系步兵武器专业学习,轻武器专家,曾任总参轻武器论证研究所副所长,现已退休。

马老如今业已古稀,情之深处,提笔追忆高寿恩师程尔康教授——2013年10月12日,“哈军工”北京校友会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学院创建60周年联谊会。

会上,众多步入古稀、耄耋之年的校友们济济一堂,缅怀过去难忘岁月,忆老友,忆恩师。

我们忆起了98岁高龄的程尔康老师——他已是原哈军工第一批教授中在世的最长寿者。

回想当年,老师是意气风发的壮年时代,在讲台上为我们孜孜传授知识学业,老师形象依然清晰浮现。

老师健在,学生深感欣慰,我突然想起一句话:无私心地宽,奉献育长寿!联谊会归来,我欣然提笔,追忆程尔康老师走过的足迹。

青年立志:强国要强兵,强兵要“造兵”程尔康,1915年7月出生于四川省万县五桥乡,1927年小学毕业后学习中医,三年出师,到县城随从当地名医施诊。

当时正值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之时,其姐夫劝他多学一点现代文化知识,两年后他远赴上海开始中学生活,初中毕业后,升入江苏省立上海中学理科班。

临近毕业,日军侵略上海,“八·一三”事件爆发后,上海沦陷,他不得不回到重庆,续读联立高中理科,1939年毕业。

生灵遭涂炭、民族尊严被践踏的战乱,激起了莘莘学子的爱国热情和拳拳报国之心。

哈尔滨工程大学:七秩辉煌,向海图强

哈尔滨工程大学:七秩辉煌,向海图强

文·李丽云 朱虹 袁玥 图·哈尔滨工程大学9月1日,“国防七子”之一——哈尔滨工程大学迎来70周年校庆日。

在建校70周年创新发展大会上,校长姚郁表示:“矢志一流的哈工程,将更加奋进报国,走好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之路,切实发挥主力军作用,瞄准船、海、核领域高端急需,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哈工程力量。

”哈尔滨工程大学31号楼前的陈赓大将塑像HEILONGJIANG PICTORIAL14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2023年9月1日,哈尔滨工程大学建校70周年创新发展大会现场金秋时节,哈尔滨工程大学图书馆门前的枫林火红热烈15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从新中国第一艘实验潜艇到无人航行器,哈工程始终胸怀“国之大者”,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在一批批大国重器上镌刻了哈工程印记。

“心里要装着祖国,要把自己的前途永远和国家的需要、人类的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在哈工程“开学第一课”上,年过九旬的中国水声学科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工程教授杨士莪这样教导水声工程专业的学子。

杨士莪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理工结合的水声工程专业,他以“国家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的初心,带领水声领域科学家完成了一系列具有国际水平的研制工作,为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定位系统奠定坚实基础。

践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悟空号”全海深AUV下水哈尔滨工程大学 11 号楼春景HEILONGJIANG PICTORIAL16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做科研就要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毅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工程教授杨德森历经16年执着探索,成功实验论证了矢量声呐,实现了中国水声技术从标量到矢量的飞跃,为我国万里海疆打造了精度更高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哈工大是我一生的眷恋

哈工大是我一生的眷恋

“哈工大是我一生的眷恋”记首届“优秀教师李昌奖”获奖者、市政环境工程学院退休教师周定教授2012年05月29日 09:50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工大报讯(本报记者张妍/文)1950年春,上海。

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孩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化学系。

离开条件优越的大上海,不顾家人和亲友的劝阻,这位23岁的南方女孩在毕业后作出了出乎他人预料的选择——只身一人,来到了冰天雪地、荒凉艰苦的东北。

从此,她的身影活跃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园里——她以智慧、无私、无畏为哈工大化学教研室、应用化学系乃至环境化工学科的组建与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她与哈工大第一代“八百壮士”一起,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真谛;她的理想、她的智慧、她的信念、她的爱心,鼓舞、滋养并温暖了一代又一代的哈工大学子……2011年,在哈工大首届“优秀教师李昌奖”获奖者名单中,她的名字赫然醒目,她成为获此殊荣的5位获奖者中唯一的女性。

她,就是市政学院退休教师周定教授。

响应国家“建设东北工业基地”的号召,她第一次被推荐到了哈工大,以激昂的青春和满腔的热情投入到“中国人自己办校办专业”的历史洪流中……毕业于著名学府,专业成绩拔尖,多才多艺……这一切,让周定成为同龄人羡慕的对象。

当同学和亲属都以为她会顺理成章地留在上海工作时,周定却作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决定——只身一人,拿着组织和老师的介绍信,来到了东北。

“东北天寒地冻,物资贫乏,跟大上海没法比。

当时东北正轰轰烈烈地搞工业建设急需人才。

如何选择?我没有丝毫犹豫。

”周定说。

到东北后,周定先在东北农学院俄文研究班学习了20多天,而后由组织介绍来到了哈工大。

周定被学校安排到研究班学习,成为100多名学员中唯一的女生。

零下30多度的严寒,吃不习惯的高粱米、大碴子、苞米面,艰苦的生活环境,都没有压垮这个从小家境优越的南方女孩。

“那时候,研究班的学员都特别刻苦,因为要在苏联专家来校前学会学好俄语,专家一到校,就能适应学习和工作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