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油菜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
油菜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油菜绿色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1eaa9a3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1b.png)
油菜绿色高产栽培技术一、种植模式。
推广水稻、油菜两熟(中稻—冬油菜两熟)和油菜与其他旱作物一年两熟(冬油菜—夏玉米或蔬菜)。
二、品种选择。
根据生育期,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已审定、优质、高产、抗病、抗倒、适应性强的双低杂交品种。
品种有渝油28、油研57、卓油11号。
三、育苗及管理育苗移栽能充分利用生产季节,有利于苗齐苗壮,植株生长稳健,实现油菜的高产。
培育壮苗,壮苗标准:绿叶6~7片,苗高20~23cm,根茎粗6~7mm。
1.适时播种。
冬油菜应充分利用冬前较高温度,进行足够的营养生长,形成壮苗越冬。
育苗移栽的播种时间一般为9月中下旬。
2.苗床准备与播种。
苗床应选择土地平整,质地肥沃,背风向阳,靠近水源,排灌方便,未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田地作苗床。
苗床与大田比例一般为1∶4~5。
苗床应做到厢面平整,土层细碎并适当紧实。
结合精细整地应施足底肥,以有机肥为主,也应注意氮、磷、钾配合。
可每m2施入土杂肥2~3kg,草木灰0.2~0.3kg。
整好的苗床应开沟作厢,一般厢宽1.3~1.7m,沟宽0.27~0.33m。
播量种:一般甘蓝型油菜杂交品种亩用量播种0.1~0.15kg,播种应均匀,播后浅覆盖。
(4) 苗床管理。
早间苗定苗,三片真叶时定苗,苗距8~9cm。
早追肥除草,多在定苗期施第一次追肥,移栽前6~7天施一次“起身肥”勤浇水排水。
遇干旱应及时浇水,雨多土湿则应及时清沟排水。
勤防治病虫,苗期以蚜虫危害最重,可用2.5%敌杀死300倍液防治。
在秋雨多的年份猝倒病危害严重,可用波尔多液防治。
四、规范化育苗移栽。
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适宜种植密度差异较大。
一般在较肥地力条件下,亩栽0.8-1.2万株左右为宜,中等地力水平下以亩栽1.0-1.5万株为宜。
推广宽窄行移栽即宽行(46cm)与窄行(33cm)相间种植。
五、推广配方施肥。
坚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必须把有机肥与无机肥,重施基肥,巧施追肥。
结合翻耕整地应施足以有机肥为主的底肥。
双低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双低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3064a376b9f3f90f77c61b02.png)
栽培技术Zaipeijishu双低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熊德新双低杂交油菜作为油菜的一种,其芥酸、硫苷含量较低,含油量相对较高,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
现阶段,随着生物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大量应用,双低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技术逐渐走向成熟,并趋向于个性化发展。
本文主要讨论了双低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的基本内容以及几种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1双低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技术1.1选地整地选择土壤含水量适中、保水保肥能力强、土层深厚、地质结构良好、有机质含量好、便于排灌且前作未种植大白菜、小白菜、结球甘蓝、萝卜、荠菜等十字花科作物的田块。
整地的主要目的是清除土壤中越冬过夏的细菌、真菌及害虫虫卵,调整土层结构。
整地时,在土壤干湿适度的情况下控制翻耕深度在20厘米左右,按照2.5米包沟开箱,开好三条沟,确定沟宽30厘米、厢沟深25厘米、腰沟和围沟深30厘米,做到沟沟相通、厢面平整。
根据土壤适度及土壤质地,采取犁耙结合的方法进行精细整地。
必要时在少量灌水湿润或降水后再耙,并用锄头破碎大土块,达到箱面平整疏松、耕层土壤上虚下实,同时施以基肥,控制基肥量占总施肥量的50%以上。
1.2选种育苗选种时,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情况,选择适宜当地栽培的的双低高产品种,如中油杂系列、油研系列、湘杂油系列、华油杂系列、沣油系列等。
一般情况下,选择抗逆性强的中、晚熟品种,但对“稻稻油”模式,则选用早熟或极早熟品种。
育苗时,选择地势较高、土质肥沃、土壤疏松透气的稻田或旱土作为苗床,控制苗床与大田面积之比为1:6左右,每亩地施用45担左右火土灰或土杂肥25担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5千克磷肥、5千克氯化钾,并按1.5米对苗床进行分厢开沟。
选择合适的育苗时期,将每亩苗床播种量控制在450克左右,拌适量的细土或草木灰,按照50%、25%、25%的比例分三次均匀播于床土。
倘若在出苗时期遇干旱天气,则每天至少在早晚时候浇一稀薄粪水以抵抗干旱。
杂交油菜稻田免耕移栽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油菜稻田免耕移栽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97c593fcfc789eb172dc897.png)
杂交油菜稻田免耕移栽高产栽培技术摘要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杂交油菜稻田免耕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杂交油菜;稻田免耕;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稻田移栽油菜。
在贵州省开展以来,推广面积不大,甚至在气候不好的年份育好苗后无法移栽。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笔者经过多次示范试验,总结出了适宜稻田油菜免耕移栽的方法,应用这一方法。
可以省工、省时、不受气候变化和墒情的限制,能适时移栽、保水防渍、抗灾性好、方便管理、提高单产等。
为此。
笔者现将多年来推广杂交油菜稻田免耕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选择优良品种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栽培管理水平,主要选择甘蓝型新品种最为理想,如黔油10号、黔油11号、黔油14号等品种。
2播种及苗床管理2.1苗床的选择及播种选择2年未种植过十字花科作物、土壤肥沃、背风向阳、排灌较好沙壤土作苗床,播种量7.5kg/hm2,苗床地与移栽本田比为1:5,9月上中旬播种。
2.2苗床的管理播前7 d按30000 kg/hm2标准施足腐熟有机肥后翻耕,播种时按30g/m2的施肥量将三元复合肥与适量硼肥混合后均匀撒施。
碎土整地做到上粗下细、疏松平整后做厢,厢宽1.5 m、厢沟0.6 m。
播种时应分厢定量均匀撤播.播后可用厩肥或细土盖籽,再盖稻草保温。
出苗后及时检查苗床的水分及疏通拥挤苗,1叶1心时间苗及3片真叶时定苗(定苗时应去弱留强、去小留大、去密留稀、去杂留纯),定苗后用尿素120 kg/hm2对水追肥并喷施多效唑促苗矮壮。
同时加强苗期蚜虫、菜青虫等的防治,用乐果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25g对水50kg喷雾。
移栽前1d用水浇透苗床,防止取苗时伤根。
3大田管理及施肥技术3.1大田准备水稻“勾头”后立即开沟排水,特别是容易积水的田块,要注意开好田间围沟、腰沟,做到沟沟相通,排除积水,以保移栽大田干爽透气,为油菜正常生长发育提供有利的环境。
防止油菜移栽因渍水造成僵苗、死苗等现象。
油菜杂交制种技术
![油菜杂交制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04c9785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87.png)
油菜杂交制种技术油菜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油菜籽含油量达35%~50%,油菜的嫩茎及叶也可以食用,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1亿亩左右,主要分布在黄淮地区和长江流域。
杂交油菜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成为我国发展油菜生产的重要途径,种植面积逐年递增,目前杂交油菜种植面积已占我国油菜种植面积的60%以上,需种量越来越大。
今天,我们将给大家介绍一下油菜杂交制种技术的各个环节。
要想出好种儿,关键得有好苗儿。
那什么样的地块能培育出好苗儿来呢?苗床选择油菜苗床要选择水旱轮作田块,近1年内没有种过油菜,也不曾种植过白菜、萝卜、芥菜等十字花科蔬菜;旱地则需要3年没有种植油菜等十字花科作物。
同时要求土壤肥沃、地势平整,靠近水源,排灌方便。
在这里提醒大家,要按计划制种面积来留足苗床。
一般情况下,母本苗床与大田以1:5配置,父本以1:20配置。
父母本要分开种植,避免混杂。
要想让油菜苗儿顺利成长,接下来您得给它整好床铺。
苗床整理结合整地施足苗床肥,一般肥料施用量为:每亩施碳酸氢铵30~35千克或尿素15~20千克,过磷酸钙30~35千克,氯化钾10~15千克,硼砂0.5~1.0千克。
不能施用油菜等十字花科作物秸秆沤制的农家肥。
油菜种子发芽势弱,顶土能力差,尤其是母本,生命力更弱,出苗困难。
为确保一播全苗,必须精心整地,做到苗床田土碎、厢平、地湿、草净,上虚下实。
在这里要说明一下,父本苗床与母本苗床的整理方法和标准是一样的。
苗床整理好就要开始播种了。
油菜杂交制种技术不同于油菜常规栽培的地方就得看这个环节。
专家提示:通过杂交制出的油菜种子,它的父母本是有严格要求的。
父母本一定要由育种单位提供,农户千万不能随意在市场上购买油菜种子作为父母本进行杂交制种工作。
下面我们来看看它是如何播种的。
播种黄淮地区一般在9月上、中旬播种育苗,长江流域一般在9月中、下旬播种育苗。
油菜父本和母本的播种时间要适当错开,以使得他们初花期一致。
播种量以每亩定植6000~8000株计算,约折合每亩大田用种50克。
油菜杂交制种技术
![油菜杂交制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30f110aeff9aef8941e0640.png)
油菜杂交制种技术油菜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油菜籽含油量达35%~50%,油菜的嫩茎及叶也可以食用,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1亿亩左右,主要分布在黄淮地区和长江流域。
杂交油菜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成为我国发展油菜生产的重要途径,种植面积逐年递增,目前杂交油菜种植面积已占我国油菜种植面积的60%以上,需种量越来越大。
今天,我们将给大家介绍一下油菜杂交制种技术的各个环节。
要想出好种儿,关键得有好苗儿。
那什么样的地块能培育出好苗儿来呢?苗床选择油菜苗床要选择水旱轮作田块,近1年内没有种过油菜,也不曾种植过白菜、萝卜、芥菜等十字花科蔬菜;旱地则需要3年没有种植油菜等十字花科作物。
同时要求土壤肥沃、地势平整,靠近水源,排灌方便。
在这里提醒大家,要按计划制种面积来留足苗床。
一般情况下,母本苗床与大田以1:5配置,父本以1:20配置。
父母本要分开种植,避免混杂。
要想让油菜苗儿顺利成长,接下来您得给它整好床铺。
苗床整理结合整地施足苗床肥,一般肥料施用量为:每亩施碳酸氢铵30~35千克或尿素15~20千克,过磷酸钙30~35千克,氯化钾10~15千克,硼砂0.5~1.0千克。
不能施用油菜等十字花科作物秸秆沤制的农家肥。
油菜种子发芽势弱,顶土能力差,尤其是母本,生命力更弱,出苗困难。
为确保一播全苗,必须精心整地,做到苗床田土碎、厢平、地湿、草净,上虚下实。
在这里要说明一下,父本苗床与母本苗床的整理方法和标准是一样的。
苗床整理好就要开始播种了。
油菜杂交制种技术不同于油菜常规栽培的地方就得看这个环节。
专家提示:通过杂交制出的油菜种子,它的父母本是有严格要求的。
父母本一定要由育种单位提供,农户千万不能随意在市场上购买油菜种子作为父母本进行杂交制种工作。
下面我们来看看它是如何播种的。
播种黄淮地区一般在9月上、中旬播种育苗,长江流域一般在9月中、下旬播种育苗。
油菜父本和母本的播种时间要适当错开,以使得他们初花期一致。
播种量以每亩定植6000~8000株计算,约折合每亩大田用种50克。
双低杂交油菜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双低杂交油菜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fdf4d57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c8.png)
双低杂交油菜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发布时间:2021-08-12T16:45:46.43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4月10期作者:普光雄[导读] 双低油菜是指油菜中所含叶酸和硫苷含量低,可以有效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双普光雄云南省楚雄州牟定县凤屯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675507摘要:双低油菜是指油菜中所含叶酸和硫苷含量低,可以有效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双低杂交油菜栽培技术已经成为目前的主流发展方向。
菜籽油脂肪酸包括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芥酸等。
双低油菜中的油酸含量达60%,被称为最健康油,能够有效促进人体吸收,降低人体血液的胆固醇含量,目前对于双低杂交油菜需求量不断提高。
通过本文对双低优质油菜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能够满足人们实际需要,为我国油菜产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关键词:双低杂交油菜;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引言与常规的油菜品种相比较而言,双低油菜具有苗期生长慢、冬发不足、年前苗势弱情况。
感光较强,因为无法满足对日光生长需要致使营养期延长,使花期推迟缩短。
双低油菜对硼比较敏感,如果硼肥不足会引发死苗的情况,苔花期叶色深、耐肥性弱、抗性下降。
要高度重视对双低杂交油菜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采取正确措施提高双低杂交油菜的整体产量,确保双低杂交油菜的品质。
1双低杂交油菜绿色高产栽培技术1.1品种选择在品种选择时需要充分考虑生产地的条件和气候环境以及种植制度,在品种选择时要保证优先选择抗病能力强,生产潜力大,高产稳定的双低杂交油菜品种,在大面积种植区域中要尽量避免种植高硫干以及高芥酸的油菜品种,保障双低杂交油菜的整体品质。
1.2培育壮苗在播种之前需要做好培育壮苗工作选择当年收获的种子提高种子的整体发芽率在播种前需要将种子晾晒1~2天,每天晾晒3~4小时左右,并且利用10%的盐水对种子浸泡20~30分钟,去除种子表面的病菌,增强种子发芽率。
在种子发芽后应该适量等待播种。
在苗床选择时应该尽量选择背风向阳、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场地,需要保证两年内没有种植过十字花科作物。
油菜新品种浙杂903高产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油菜新品种浙杂903高产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3ed54da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e2.png)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3 高产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彭玉菊
(铜陵市义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铜陵 244151)
摘 要:耕地轮作冬闲田扩种油菜是稳粮增收、提质增效的绿色模式之一。2020 年引进杂交油菜浙杂 903,在铜
陵市义安区胥坝乡进行了示范种植,面积为 17.33hm2。2021 年 5 月 27 日机械收获,产量达 3971.04kg/hm2。该文
有利于均衡利用土壤养分和防治病、虫、草害;秸秆粉碎 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调节土 壤肥力,达到用地养地效果,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1.2.2 利用植保无人机对油菜病虫害统防统治,提质增 效 利用植保无人机对油菜病虫害统防统治,提高了农 药利用效率,降低了农药使用量,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 实现了农药的减量增效,提高了菜籽的品质。
(责编:张宏民)
施硼方法:先是用硼砂15kg/hm2与有机渣肥、磷钾肥 混匀基施。在基施的基础上,在薹高17cm时叶面再喷施1 次,浓度为硼砂0.1kg(先用少量50℃热水溶化)兑水50kg。 叶面喷硼选择晴天下午为宜,做到每张叶片喷湿。 2.6 加强田间管理 2.6.1 间苗定苗 机械直播播量均匀,4~5叶时定苗,留 苗45~60万株/hm2左右。 2.6.2 化学除草 播后苗前除草:播种覆土后进行封杀, 用90%禾耐斯60~900mL/hm2加水600kg/hm2喷雾。苗期 除草:如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混生,用17.5%快刀150mL/ hm2兑水600kg/hm2在油菜4~5叶期喷雾。 2.6.3 “三沟”配套 播种前后,开好“三沟”,有利及时排灌。
作者简介:彭玉菊(1965—),女,安徽桐城人,本科,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作物新品种选育、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21-06-08
油菜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
![油菜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e317605581b6bd97f19eaed.png)
油菜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摘要介绍油菜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培育壮苗、大田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油菜的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油菜;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中图分类号 s565.4.0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3-0216-011选择优良品种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杂交、高产、抗倒、耐渍良种,目前主推油菜品种有德油6号、德油8号、蓉油4号、秦油七号、秦油十号、浙双6号等。
2培育壮苗2.1选择苗床,适期播种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并且1~2年未种植油菜或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块,苗床与大田比1∶(5~6)为宜。
育苗移栽最佳播期为9月10~20日育苗,适宜苗龄30~40d。
也可按早栽早播、迟栽迟播的原则分期播种。
采用撒播方式,均匀播种,播后拍实畦面,使种子与土壤密接。
杂交油菜大田用种量1.05~1.50kg/hm2。
2.2苗床合理施肥,少量多次秧地平整后苗床用腐熟人畜粪15t/hm2、过磷酸钙300 kg/hm2、尿素67.5kg/hm2均匀撒施作基肥。
施肥后整做苗床,苗床宽1.5~1.7m,播种前浇1次透水。
播种后如遇干旱天气,可覆盖少量碎稻草,并浇水保湿,争取早出苗、早齐苗。
四叶期前看苗施肥1~2次,每次用稀薄沼气液7 500 kg/hm2或尿素45~60kg/hm2对水1 500kg泼浇,四叶期后控制肥水。
移栽前4~5d施好起身肥,苗床浇施尿素112.5kg/hm2。
2.3早间苗,稀定苗出苗后要进行间苗,第1次间苗在齐苗后第1片真叶期进行,做到苗不挤苗;第2次间苗在第2片真叶时进行,做到苗不搭叶;3叶1心时定苗,留苗120株/m2左右。
2.4化学调控,防病治虫油菜化控很重要,当油菜秧苗三叶期时喷施150mg/kg多效唑溶液,可促使油菜秧苗矮壮,根颈粗壮,绿叶多,叶色深。
喷雾时要选择阴天或晴天无风下午喷施,做到细雾匀喷,避免重喷或漏喷。
杂交油菜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杂交油菜高产配套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14608a9680203d8ce2f24c4.png)
杂交油菜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作者:曹涤环来源:《科学种养》2016年第10期杂交油菜在各地推广速度比较快,生物学产量高、增产潜力大,一般增产15%~30%,但在栽培上要发挥其增产优势,还需要在播种看苗、肥水管理、病虫防治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适期播种,培育壮苗目前各地推广的杂交油菜品种,均属半冬性核不育型,苗期生产快。
播种过早,易早花早蕾,迟播又不利于高产群体的形成,因此各地要结合具体的气候条件和种植制度,选择适宜的播种期。
一般三熟制稻田,宜在9月下旬播种育苗。
可选择花生地、黄豆地、烤烟地,近年未种过白菜、甘蓝、萝卜等十字花科的蔬菜地,也可利用收获较早的中稻田及零星空坪隙地做苗床。
苗床与大田按1∶5~6的比例留足专用苗床。
提前翻耕晒垡,减少病虫来源,苗床亩用种量200克,做到稀播匀播。
苗床每亩施土杂肥3000~4000千克、磷肥25千克、氯化钾10千克、硼砂0.25千克,均匀撒施,精细整地,按照2~3米的宽度分厢,开好厢沟,便于管理。
将厢面反复整细、整平,撒施腐熟灰肥,填充孔隙,防止出现油菜种播种过深,做到均匀播种。
出苗后3~4叶期间多间苗1次,并喷施1次150ppm浓度的多效唑,追施1次稀薄人粪尿或1%~2%的尿素液肥。
苗期施用2.5%敌杀死2500~3000倍液防治蚜虫、菜青虫。
棉地油菜可在9月上旬至中旬初播种,直播油菜宜在10月上中旬播种。
二、适期移栽,合理密植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苗龄已达到35~40天,叶龄不超过7.5叶时,正是移栽的有利时机。
因杂交油菜生长势强、繁茂性好,移栽密度保证每亩7500~8000株,棉地油菜7000~7500株,直播油菜每亩留苗1万~1.3万株为宜。
移栽时注意取大剔小和剔除杂交油菜中混杂的不育株,以保证纯度。
移栽后适时浇下定根水,以保证成活;遇到秋旱时,应坚持做到及时浇水,促发根成活。
三、合理施肥杂交油菜要坚持“基肥足,苗肥早,薹肥稳,花肥巧”的施肥原则。
油菜移栽丰产增效技术
![油菜移栽丰产增效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f8f0bc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e4.png)
经济作物E-mail:**************电话*************本栏编辑:刘 颖油菜移栽的产量和效益比直播油菜高,其综合技术措施的运用决定了油菜的高产高效。
油菜移栽亩产一般能达到200~250千克,高产田能达到300~350千克。
一、良种选用与大田耕整(一)良种选用甘蓝型和杂交油菜品种多生长旺盛、分枝多、根系发达、茎秆粗壮、角果多而长,籽粒多、千粒重高、不易倒伏、综合抗逆性较好,育苗移栽增产潜力最大;白菜型油菜品种多长势较弱,增产潜力有限,一般不进行育苗移栽。
各地可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人力和茬口安排,选用具有高产、优质、高抗等特性品种育苗移栽。
早熟品种产量相对较低,中晚熟品种产量较高,栽培者要根据土壤肥力和茬口安排灵活选用。
可供选用的良种:中双7号、秦优10号、中油5628、常油杂2号、湘杂油591、华油杂16号、湘杂油199、亮油9号、沪油21、中油589、中双11号、浙(二)大田耕整在土壤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光照充足、地下水位低、排灌便利等地块进行油菜移栽较易获丰产。
油菜连作时病虫草害增多,产量也会随着连作次数的增加不断下降。
油菜与花生、大豆、棉花等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可提高其产量和品质,病虫草害也会减轻。
地下水位高、地势低洼和深泥田地块,不宜栽培油菜。
稻田地下水位较高,耕作层较浅,土壤板结,油菜移栽应开较深的围沟、腰沟和畦沟,以降低水位,可适量多施腐熟厩肥来改良土壤。
酸性较重的地及连作地,应在翻耕整地时每亩撒施80~100千克生石灰,有较好的降酸和消毒作用。
油菜田翻整时,一般中等肥力的地块,每亩油菜移栽丰产增效技术双8号、中双10号等。
敖礼林 敖 艳 周 元 任火英 周煜钧 文 / 图稻田的移栽油菜旱地移栽油菜抽薹粗壮稻田移栽的油菜抽薹整齐旱地移栽的油菜正在开花经济作物E-mail:**************电话*************本栏编辑:刘 颖撒施腐熟猪牛粪肥1300~1 600千克或腐熟土杂肥1 800~2 000千克、钙镁磷肥45~50千克、硫酸钾10~12千克、硼砂500~800克,接着翻耙2次,将土块耙碎,整成宽1.7~2米、长度自定的畦,然后开挖深、宽各20~25厘米的围沟、腰沟和畦沟。
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3a95ad4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7f.png)
1.适期播种,培育壮苗杂交油菜苗期生长快,播种过早,易早花早蕾,迟播又不利于高产群体的形成,各地须根据具体的气候条件和种植制度,选择适宜的播种期。
三熟制稻田,宜在 9 月下旬播种育苗。
苗床与大田比为 1 ∶ 4 ~ 5 ,苗床每 667 平方米用种量 200 克,做到稀播匀播。
苗床每 667 平方米须施足复混肥 50 公斤。
3 叶期~ 4 叶期间苗匀苗 1 次,每 667 平方用 15% 多效唑 20 克对水 20 公斤均匀喷施 1 次,并追施稀薄人粪尿或 1% ~ 2% 的尿素液。
苗期及时防治蚜虫、菜青虫。
直播的宜在 10 月上中旬播种。
2.适期移栽,合理密植 10月下旬至 11月上旬及时移栽。
移栽苗龄 30天~ 35天,叶龄 6叶~ 7叶。
杂交油菜生长势强,繁茂性好,移栽密度以每 667平方米 7000株~ 8000株为宜,直播田每 667 平方米留苗 1 万株~ 1.3 万株。
3.科学施肥要求施足底肥,早施苗肥,必施硼肥,保持旺盛的营养生长势头,防止花而不实。
每 667平方米产油菜籽 150公斤的大田需施足纯氮 20公斤、磷肥 9公斤~ 11公斤、钾肥 10公斤~ 12公斤、硼肥 1公斤。
磷肥、钾肥于整地时一次性深施作底肥;氮肥按底肥∶苗肥∶薹肥 =5∶ 3∶ 2的比例分次施;硼肥除作底肥深施外,还需在苗期和抽薹期叶面喷施。
底肥每 667平方米施腐熟的猪牛粪肥 2000公斤,施足复混肥 50公斤、钾肥 7.5公斤、硼肥 0.5公斤。
移栽后 7天~ 10天,每 667平方米追施尿素 5公斤~ 7.5公斤。
苗期结合病虫害防治,每 667平方米用硼肥 0.2公斤对水 50公斤叶面喷施。
沙壤土易缺钾,需在苗期连续多次喷施 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防止杂交油菜生理性缺钾。
12 月中下旬,每 667 平方米追施尿素 5 公斤作薹肥,春后抽薹期用硼肥 0.3 公斤对水 60 公斤叶面喷施。
4.加强田间管理①培土壅根,防冻保苗。
双低杂交油菜皖油27号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双低杂交油菜皖油27号保优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f09bc14de80d4d8d15a4f6a.png)
双低杂交油菜皖油27号保优高产栽培技术摘要介绍了皖油27号的保优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苗床选择、苗床整地施肥、播种、苗床期管理、移栽、越冬前管理、越冬期管理、薹花期管理、适时收获等内容,以为皖油27号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低杂交油菜;皖油27号;栽培技术皖油27号是滁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06、2007年分别通过安徽省和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2009年秋季,安徽省农委将皖油27号确定为该省油菜高产创建示范区主推品种之一[1,2]。
为了让该品种更好发挥增产潜力,笔者参加了皖油27号相关栽培技术的研究工作,并通过试验研究和调查分析,结合高产栽培经验,以及品种适合优质油菜产业化生产的特点,参与制定了其保优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确定皖油27适合于安徽、江苏两省油菜主产区的二熟制地区应用。
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以期为油菜大面积生产提供参考。
1苗床选择油菜苗床地应选择离水源较近的早熟水稻腾茬田,或2年以上没有种植过油菜及十字花科作物的旱地,要求土质疏松,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排灌方便。
苗床面积按苗床与大田1∶5配置。
2苗床整地施肥适墒耕整苗床,播种前1d耙地并精细整地,做到墒面土实,无暗宕,无大坷垃,床平土细,土肥均匀。
为便于管理,要开沟作畦,实行三沟(厢沟、围沟、腰沟)配套。
苗床做成沟厢式,以厢宽2m、沟宽20cm、厢沟深15cm为宜。
遇到干旱天气,进行灌水或人工浇水造墒播种。
结合整地施尿素187.5 kg/hm2、三元复合肥(15∶15∶15)300kg/hm2和硼砂22.5 kg/hm2作面肥,切忌施夹杂混有菜籽的场基土杂堆肥[3]。
于移栽前1周,看苗情施送嫁肥,趁雨天撒施或浇施尿素75kg/hm2。
3播种育苗移栽一般为9月5~15日;直播栽培最佳播期为9月25~30日。
大田备足优质种子 1.5kg/hm2,苗床地播种量为 6.0~7.5kg/hm2,大田直播播种量控制在3.0~4.5kg/hm2。
烤烟地免耕杂交油菜育苗移栽技术要点
![烤烟地免耕杂交油菜育苗移栽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b95f5c23453610661ed9f48e.png)
3 . 3 移 栽 时 间
育苗移栽最佳播期为 9月 1 0 ~ 2 0日育苗 , 苗龄 3 0 ~ 4 0 d为宜。也可按 早栽早播 , 迟栽迟播 的原则分期播种 。采用撒播方 式, 均匀 播种, 播后拍 实畦面, 使种子与土壤密接。每 6 6 7 m2 大 田用杂交油菜种量 7 0 ~ 1 0 0 g 。
中图分类号 : ¥ 5 6 5 . 4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4 — 7 3 4 4 ( 2 0 1 3) 1 5 — 0 2 3 6 — 0 2
引 言
3 . 2 栽前精心准备
坚持 晴天爽 田移 栽 , 如 遇天 雨田地烂 , 应先 开沟排水 , 不要 冒雨抢 烤烟地免耕杂交油菜育苗移栽技术采用在烤烟地 间作油菜 , 以选用 ~ 4 d ,每 6 6 7 mz 大 田用 1 0 %草甘磷 杂交 、 高产、 优质油菜 良种为基础 , 以培育壮苗 , 规范化栽培 为中心 , 以科 种 。同时要 杀灭 田间老草,移栽前 3 5 0 0 m l 或4 1 %农 达 1 5 0 ~ 2 0 0 m l 或2 0 %克 芜 踪 1 5 0 ml 加水 4 5 k g均匀 喷施 。 学配方施肥为重点 , 同时抓好 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措施 。
一
◆ …j ◆ …I ◆ …◆ …◆ …◆ …◆ ◆ … I ◆ …l ◆…} ◆ …{ ◆ …◆ …◆ … l ◆ 川} ◆…l ◆ … ◆ …l ◆ … ◆ …l ◆ ◆ … ◆ … ◆ …◆ …l ◆ 川{ ◆ … ◆ …l ◆ … ◆ …◆ …l ◆ … ◆ ◆ … 4- 川 ◆ …I ◆ 川 ◆ …◆ … ◆ …◆ …l ◆ …◆ … ◆ …◆ ◆ … ◆ l l l l ◆
烤 烟地免耕 杂 交油 菜 育苗移栽 技术 要点
杂交油菜盐油杂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油菜盐油杂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fe56a9251e79b896802269a.png)
杂交油菜盐油杂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摘要介绍了杂交油菜油杂1号的选育、产量表现与特征特性,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期播种与培育壮苗、适时早栽与合理密植、肥水管理、加强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杂交油菜;盐油杂1号;选育;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6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9)07-0172-02盐油杂1号(原名称为盐杂76)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2002年育成的优质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新组合,母本为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盐1a,父本为盐恢dy076。
多年多点试验示范表明: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品质双低、含油率高、抗病性较强、抗倒性较强、恢复度高等特点,是一个综合性状突出的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新组合。
2008年8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苏审油200802),2008年8月申报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申请号为20080407.3。
该组合适宜在江苏省油菜产区及生态相似区域种植。
1选育1.1不育系的选育不育系“盐1a”及相应保持系“盐1b”(亦可写成不育系“y1a”、保持系“y1b”)由不育系“a15”及相应保持系“b15”经双低品质筛选定向选育而成。
2000年在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15及相应保持系b15(东台市农科所育成)的繁殖田中,选择具有保持系典型特征的父本100株套袋自交,并取粉与不育系行中的不育株成对手工杂交,并套袋隔离;成熟时分株收获,室内对父母本种子进行芥酸、硫甙测定,淘汰芥酸>1%、硫甙>40μmol/g的单株,将芥酸<1%、硫甙<40 μmol/g的单株(父本当选70株,母本当选30株)分别混合后繁殖,并在以后的每一个繁殖世代,均对父母本进行品质测定,选择优质单株混合后作为下一繁殖世代的亲本。
为区别于品质测定不严格的a15和b15,将严格品质测定后的父母本取名为“盐1a”和“盐1b”。
杂交油菜黔油18号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油菜黔油18号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15392375727a5e9856a612d.png)
1 . 病 虫 害 防 治 。 开 覆盖 物 , 叶 平 展 后 , .2 4 揭 子 立即 用药 物 防治蟋 蟀 、 蟥蚂蚁 、 曲跳 甲等 。 黄
该 品种 大 田底 肥 以有机 肥 为主 , 增施 磷 、 、 肥 , 意 钾 硼 注
平 衡 施肥 。 施有机 肥 l ~ Ot m , 磷酸 钙 9 0k /m 氯 化 5 3 h 2过 / 0 g h ,
块 为 75万~ 05万 株/m 中下 等肥 力 田土 1 . . 1. h , O5万一 50万 1.
株 /m h 。
3 大 田施 肥 31 基 肥 .
1 . 及 时揭 开覆 盖 物 。 种 后 1 2d及 时 检 查 种子 发 芽 、 .1 4 播 ~ 插脚 情况 , 子叶 未 平 展 前 , 晚 将覆 盖 物 取 走 , 在 傍 以防 止 形
栽 苗 时做 到 苗 正 根 直 , 用细 泥 土 压 紧 根 系 , 用 泥 土 并
盖 至 最 下 叶 着 生 处 , 栽 时 按 密 度 设 计 行 距 拉 绳 开 行 进 移 行 。 重 、 结 、 湿 的 田块 。 用腐 熟 堆 渣肥混 合 大量 细泥 黏 板 潮 可
土 , 来压 根 栽 油 菜 。 同 田地 栽植 密度 不 同 。 等 肥 力 田 用 不 上
档 。 3片真叶 时 定苗 , 到苗 距 99 1 6e 有 做 .~ L m。
杂交 油菜 品种 。 品种 苗期 长 势强 , 长健 壮 , 该 生 丰产性 好 , 抗
病 能 力较 强 。 现将 其 高产栽 培技 术介 绍如 下 。
1 育 苗
1 . 早 追 肥 。 苗 有 1 真 叶 , 行 第 2次 匀 苗 时 , 1 .2 5 幼 片 进 第
安龙地区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安龙地区油菜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0aca6eb910ef12d2af9e741.png)
安龙地区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摘要介绍了安龙地区油菜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油菜;栽培;安龙县油菜是安龙县的主要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3 300 hm2左右。
近年来,由于良种良法和科学技术的应用,安龙县油菜产量由过去的750~1 200kg/hm2,提高到2 000 kg/hm2以上,单产最高达(黔油18)3 786 kg/hm2的水平。
2007年普坪镇直播甘蓝型油菜2-4-3新品种产量达2943 kg/hm2,以2007年油菜籽市场价格平均3.2元/kg来算,产值达9 417.6元/hm2,相当于1 hm2水稻的产值。
近年来,油菜籽的收购价逐渐上涨,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挖掘安龙地区油菜生产潜力,可使油菜增产,农民增收。
1 油菜育苗移栽技术1.1 选用高产优质甘蓝型杂交油菜良种如黔油18、黔油14、黔油11、贵杂二号、杂选一号等品种。
1.2 苗床选择苗床地选择在背风、向阳、土壤肥沃、水源较近,上年未种过甘蓝型油菜的田土(隔年生油菜不容易识别,可能会误栽到大田)进行。
1.2.1 苗床面积及种子的准备。
油菜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按”3个一”(一两种子、一分苗床、栽一亩大田)作准备,即750 g种子、0.1 hm2苗床、栽1 hm2大田。
1.2.2 苗床整理。
播种前10 d,用农家肥1.5万kg/hm2,尿素300 kg/hm2均匀撒施,然后3犁3耙,使土与肥充分混匀,平整地块,发酵肥料。
1.2.3 播种期及方法。
安龙县油菜育苗移栽最适宜的播种期为9月上、中旬。
在平整的地块将种子拌细土均匀撒播,然后分厢,厢宽150 cm左右,将厢沟的细土均匀撒于厢面,然后浇足苗床水,并保持床土湿润。
1.2.4 苗床管理。
3叶1心前要保持床土湿润,拔掉田间杂草,间苗,并间密补稀。
同时注意防治苗期跳甲和菜青虫。
1.3 移栽方法和配方施肥当油菜苗长至5叶左右,苗龄大约30 d就可移栽。
栽株密度数不少于9万株/hm2。
化肥切记不要近根使用,防止烧死秧苗。
油菜栽培技术(移栽、撒播)
![油菜栽培技术(移栽、撒播)](https://img.taocdn.com/s3/m/326bf9b03968011ca30091d8.png)
油菜栽培技术一、选用杂交良种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含芥酸和硫苷较低的杂交良种。
对常规油菜要杜绝使用自繁种,必须使用纯度较高的隔繁种。
二、培育中壮苗1、选好苗床。
应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壤土或砂壤土作苗床,于9月中、下旬播种。
2、适当扩大苗床地面积。
苗床地与移栽田面积之比以1:6~7为宜。
3、精细作床。
苗床地一定要整细整平,亩播种量控制在0.4~0.5公斤以内。
4、施足底肥。
结合整地亩用土杂肥1000~1500公斤,配方专用肥35-40公斤作底肥,另撤草木灰3挑盖种。
5、早间苗。
齐苗时,间除丛苗;1~2叶时,二次间苗,要求叶不搭叶,苗不靠苗,苗距1~2寸,同时,亩施淡的清粪水15~20担;3叶时定苗,间除小、杂、病、弱苗,留稀留匀,苗距2.5~3寸,同时亩施农家肥20~30担,硼肥0.5公斤,并视苗情长势再加尿素2.5~4公斤。
三、实行宽窄行栽培10月中下旬,当油菜苗达到4.5~5叶时,苗龄30天左右即可移栽,改变过去6~7叶大苗移栽的做法,要求做到栽完油菜播小麦。
移栽规格上改等行栽培为宽窄行栽培,本着晚熟品种稀植,早熟品种密植;土壤肥力高或施肥多的田块稀植,瘦地或施肥少的田地密植;播种或移栽早的田地稀植,播种或移栽迟的田地密植的原则;亩栽6000~9000株。
一般中熟品种按(12+8)×8寸的规格,亩植7000株;早熟按(11+7)×8寸的规格,亩植9000株。
移栽苗力求达到“三带”,即带土、带肥、带药,边栽边亩用清粪水40~50担施定根水。
四、优化配方施肥施肥上采取稳氮增磷补钾的方法,亩施纯氮12~15公斤,五氧化二磷5~6公斤,做到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基肥和苗肥应占总施肥量的90%左右,一般视苗情施用追肥3~4次,土壤肥沃,底肥用量大,可酌情减少苗肥次数和数量。
在蕾苔期和初花期,每次亩用硼肥200克、磷酸二氢钾150克兑水喷施叶面,以促进油菜的平衡生长,对长势差的田块另加尿素0.5~1公斤。
山区油菜杂交制种精细高产栽培要点
![山区油菜杂交制种精细高产栽培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8404b82549649b6649d74773.png)
山区油菜杂交制种精细高产栽培要点作者:熊飞来源:《科学种养》2020年第06期油菜属典型的异花授粉作物,配制杂交种对隔离条件要求较严。
选择在山区制种,一是可以利用高大山体实现空间隔离,保证杂交种子纯度;二是山区种植油菜,有育苗移栽、精耕细作的传统习惯,能有效减少价格昂贵的母本亩用种量,扩大制种面积,降低制种成本,提高制种产量。
但要保证种子质量,提高产量效益,必须把握以下技术要点。
1. 选择隔离条件较好的区域和地块最好选择耕地相对集中连片、与外界隔离条件较好的自然村或自然组,以村、组为单位制种。
制种区与非制种区之间要有高大山体或大片森林将其完全隔开,两者间距离应在1千米以上。
否则需在制种区与非制种区之间选择狭长地带建立隔离带,在隔离带种植油菜父本或非十字花科植物,避免种子出现混杂。
制种地块,要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条件较好,能够保证油菜高产、稳产的田块。
如果是水田,前茬收获后要及时深翻炕垡,以便栽前提高整地质量,确保菜苗能够按时移栽。
制种区确定后,必须在当地基层干部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与配合下,做通区域内所有农户工作,与凡是愿意参与制种的农户签订合同,并搞好技术培训、现场指导。
对不愿制种的农户,要与其协商种植油菜父本,或改种其他非十字花科植物。
另外,制种区内农户秋冬季种植的萝卜、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作物,在春季开花前必须收获完毕。
对野生的油菜等十字花科植物,也必须在春季开花前清理干净。
2. 保证亲本的种子数量和种子质量亲本的数量决定着可以制种的面积,亲本的质量则直接关系到杂交种子的质量。
亲本最好由育种单位或育种者亲自提供,确保种子的纯度和质量,以减少后期除杂用工。
在精细播种、育苗移栽情况下,制种大田每亩需高质量母本种子50克、父本种子15克。
种子不足难以保证移栽密度,影响制种产量;种子过多则会造成浪费,提高制种成本。
制种亲本最好在播种前对参与制种的农户进行集中培训后统一发放,以防亲本流失。
另外,对制种区和隔离带要求种植油菜的农户,要发放足量的父本,防止其种植其他油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床要 与水渠 相隔一定距离 。 否则油菜容易 出苗 , 但长不成壮苗 。 每6 6 7 m 苗 床 用 土杂 肥 2 0 0 0 2 5 0 0 k g 、人 畜 粪 1 2 5 0~ 1 5 0 0 k g 、磷 肥 5 0 k g 混合 堆沤 7— 1 0 d 后 作基 肥 。土 壤肥 力较 高 的苗床不施基肥也可 ,但苗床面积越大越好 ,出苗后施肥 同 样可培育 出壮苗 。没有农家肥 的农户 ,每 6 6 7 m 可施用复合肥
农业与技术
第3 4卷
第1 期
2 0 1 4年 1 月
杂交油菜 育苗移栽 高产栽培技术
朱 成利
( 沅陵县农业技 术推 广 中心 ,湖南 怀化 4 1 9 6 0 0)
摘 要:本文主要介 绍杂交油菜从 品种 的选择到 育苗 的移栽最终到 大田管理的整个过程。
关键词 :杂交油菜;品种 ;移栽 ;技 术 中 图分 类 号 :¥ 5 6 5 . 4
5—5 0 k g 。 杂交油菜 品种包装袋上一般会标注品种对菌核病 、病毒病 2 的抗 性和抗倒能力 。购买种子时要做好品种间 的抗性 比较 ,选 2 . 1 . 2播种期 9月 5 ~ 1 5日播 种 。 择抗 性好 的品种。 1 . 4机收油菜还要 注意选用抗裂 壳的 品种 2 . 1 . 3 播种
2 . 1 . 4管理 2 . 1 . 4 . 1 抗旱
审定 ( 登记 )编号 :国审油 2 0 0 9 0 1 2 。 1 . 5 . 1 特征特性 甘蓝 型半冬 性细 胞质雄 性不 育三 系杂交 种。幼苗 子 叶肾 脏形 ,叶色淡绿 ,对生 裂叶明显 ,叶片椭 圆 ,苔茎青绿色。花 瓣 覆 瓦状 ,花 色深 黄。种 子黑 色 ,圆形 。 区试 结果 :全生 育 期 2 1 7 d ,比对照 中油杂 2 号早 熟 1 . 5 d 。平均株高 1 5 7 . 9 e m,中 生分枝 类型 ,单 株有效 角果数 3 2 0 . 5个 ,每 角粒数 2 0 . 7 4粒 , 千粒 重 3 . 6 8 g 。菌核 病 发病率 8 . 1 0 %,病 指 5 . 3 5 ;病 毒病 发病
文献 标 识 码 :A
1选用适应于本地气候、土壤条件 的品种 1 . 1 油菜高产栽培应选用杂交油菜品种 在沅 陵县 ,中等偏 上肥力 田块 ,杂交 油菜单产一般在 1 2 5 1 5 0 k g ,常规油菜单产一般 在 7 5~ 1 0 0 k g 。因此 ,杂交油菜 有产量优势。 常规油菜种子有价格优势 ,在机械化生产面积大 、资金紧 张的农户 ,必须使用大量种子进行直播和机械收割 的农户 ,可 在必要面积 内使用常规油菜种子 ,但若没有资金 问题 ,应使用 杂交油菜种子。 1 . 2 选择含油 率高 的油菜 品种 含 油率 高低在 品种 间有很 大 区别。 目前 种子都 已经 在经 营户销售 ,销售 的品种也很繁多 。从销售 的品种看 ,含油率有 3 0 % 左右的 ,有 4 0 %左右 的 ( 油研 1 0 号 、沣油 5 1 0 3 ), 也有 5 0 % 左右 的 ( 德油杂 1 0 8 )。含油率高低 与籽粒颜色无本质联 系。如选用含油率高 的品种和黄籽 品种 ,最好 在播种前浸种 3 4 h ,确保一播全苗。
践 的证 实 。 2 . 1 培 育 壮 苗
2 . 1 . 1 苗床准备 ( 打厢子 ) 苗床要做在地势较高 、土质肥沃 、疏松 透气 的 田块 ,而且 苗 床要靠 近水渠 ,便 于抗 旱。不易排 干水 的田块 作苗床时 ,苗
1 . 3选 择 抗 病 力 强 、抗 倒 力 强 的 品 种
1 . 5工 业 原 料 油选 择
一
每6 6 7 m 大 田用种 1 0 0 g 。苗 床 大的 ,进 行稀 播更 好。播 前 浸种 3 h后 沥干水 。种 子拌 适量 细 土 ,按 5 0 %、2 5 %、2 5 % 的比例分 3 次均匀播于床土 。播种后用扫帚或松树枝扫 细土把 种子盖好 。
出苗前遇干旱早晚要浇水 ,每天至少浇 1 次。其 目的是 为 了早 出苗和早 栽 ,否则会把 移栽 季节 推迟 ,损 失温光条件很 好 的1 0月 份 的时间。灌水 时水灌 至厢 沟 2 / 3处停止 进水 ,等 厢 面湿润后将余 水排 干。 2 . 1 . 4 . 2间苗 齐苗后及时 间去过密苗 , 保证每 6 6 7 m 苗床 有 8 万苗 以上 , 视人工收割与机收而定 ,人工 收割少 留苗 ,机收多 留苗 。 2 . 1 . 4 _ 3追肥和喷施 多效 唑 播后 2 0~2 3 d ,每 6 6 7 m 用1 5 %多效唑 4 0—5 0 g 兑 水 率1 . 4 3 %,病指 1 . 0 8 。抗病鉴 定综合评价低感 菌核病。抗倒性 5 0 k g 喷雾 ,同期每 6 6 7 m 施 尿素 5 7 k g( 遇天旱 时兑水 1 0 0 0 较强 。经农业部油料及制 品质量监督检验 中心检测 ,芥酸含量 1 5 0 0 k g 泼浇 )或浇适量稀薄人粪 尿。 0 . 0 %,饼粕硫苷含量 2 3 . 1 6 I , Z m o l / g ,含油量 4 2 . 4 8 %。 2 . 1 . 4 . 4搞好蚜虫和菜青虫的防治 1 . 5 . 2产 量 表 现 2 . 2本 田整地开厢 2 0 0 7~2 0 0 8年度参加 长江 中游 区油菜 品种区域试验 ,平 人 工移 栽 密 度一 般 是 每 6 6 7 m 栽7 0 0 0~ 8 0 0 0 株 ,肥力 均每 6 6 7 m 产1 6 5 . 8 k g ,比对 照增产 4 . 7 %;2 0 0 8~2 0 0 9年度 较 差 的 田块适 当加 大密度 。机栽机 收油 菜更要 加大 密度 ,每 续 试 ,平 均 每 6 6 7 m 产1 7 6 . 1 k g , 比对 照 增产 1 2 . 9 % ;2 a区 6 6 7 m 栽苗 1 . 2 万 一1 . 5 万株 , 为 的是减少分枝数 , 增加主花序 , 试1 9个 试 点 ,1 5个 点 增 产 ,4个 点 减 产 ,平 均 每 6 6 7 m 产 降低倒伏机率 ,提高成熟集 中程度 ,降低收割损失 。 1 7 0 . 9 k g ,比对 照增产 8 . 8 %。2 0 0 8—2 0 0 9年生 产试验 ,平均 为了既保证移栽密度 , 又减少移栽用工 , 推广 “ 一穴双株 ”
~
每6 6 7 m 产1 5 4 . 4 k g ,比对 照增产 5 . 2 %。 1 . 5 - 3 适宜种植 区域 适宜在湖北 、湖南及江西 3省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 2油菜育苗 移栽 要想提 高油菜单产 ,育苗移栽是重要 的技术措施 。育苗移 栽可 以延长油菜 的营养生长期 ,通过增加油菜 的营养生长量 , 提高油菜产量 ,这不仅在理论上通得过 ,也得到 了大量生产实
我 国最近育成 的油菜杂交种 ( 或新 品系 )的抗裂角性存在 较大 的差异 ,有望通过筛选获得适合机械化收获 的品种 。对抗 裂角指 数较高 的 1 0份材料 的产量和 品质性状进一 步分析 ,筛 选 出 了三 北 9 8 、中油 1 1 2 等2 个通 过 了区试并 获得 审定 、具 有适合机械化收获性状的油菜新品种 ,可以直接推广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