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需要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孩子成长需要什么

曾几何时,《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被所有媒体热炒,家长们便捧着这本感觉如圣经的书细细研读,期望培养出刘亦婷第二、第三……就哈佛女孩来说,其家教的确有着非同一般的方法,值得我们深思。但媒体报道给人的感觉却好象是,照着她的父母的教子之法,孩子多半也能进哈佛。这就无意中吸引了许多家长盲从的进入了媒体炒做的“雾”区,只看到美丽的远景,却没有冷静地分析,这美景对自己来说是不是海市蜃楼。

看现在的各种媒体,一方面喊着进行素质教育,减轻孩子负担;另一方却不惟余力地迎合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制造各种信息,满足家长们的需要,似乎孩子只有进军国内外著名的高校才有美好的未来。其实君不见顶尖级的高等学府常会有学生顶不住压力而轻生的事情发生。如果我们只注重了考试,忽视了人格健康,那么孩子不仅无法成为刘亦婷,就是成了,也难以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无暇的璞玉,等着师长们去雕琢。在学校,老师们“传道、授业、解惑”,在家庭,家长们“言传、身教、引导”,二者相辅相成。而作为父母,要想科学地教育好孩子,就应先对孩子的特点、性情了如指掌,了解孩子成长中需要什么,以便自己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一)孩子成长需要立志。

立志就是人生理想,人生奋斗的目标,催人奋发的永恒动因,人生路上的导航仪。家长应清醒地认识到:决定孩子命运的不是分数,而是理想。

不可否认,孩子之间存在着个性的差异。所以立什么志,做什么样的人,成什么样的才,应因人而异,不可一个模式仿效,因为不排除特殊情况。

一般来讲,对于自制力较强,学习习惯和成绩均不错的孩子,立志,相对而言,宜早、宜远、宜大。宜早,当然不是指小孩子幼稚单纯的幻想,或跟随大人的话学,而是在孩子入学后,随着孩子年龄和知识同步增长,在孩子基本懂事的五年级左右,家长应及时帮助孩子树立一个较为远大的理想奋斗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错过这个阶段,到了中学就晚了,初一或初二立志考取一所不错的大学,还为时不晚,如果到了高一或高二则未免有些过晚。这也是现在有些家长常在孩子假期时,带孩子到一些好的大学去参观、去感受的原因。

立志宜远,是说确定的理想目标决不可鼠目寸光,如上初中只立志考上一个高中就可以了,应从长规划,小起点,大目标,让孩子循序渐进地逐步走向目标的实现。立志宜大,其实也可以和远结合起来,轻易而取的目标何为“立志”呢?只有“大”而“高”才有奔头,才有努力奋斗争取的劲头,如古人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当然,立志,切忌高不可攀,不切实际,应根据先天智力、综合素质及有关外界条件权衡而定。

所以如果条件允许,那么家长与其给孩子物质方面的奖励,不如带孩子走出家门,亲身感受几所好的大学的氛围,这无声的举动或许胜过有声的语言教育。

前面说了,立志高低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有些孩子成绩不高,学习习惯也不好,但父母期望过高,给孩子的压力超过他的承受能力,那么结果要么是孩子失去欢笑,一味死学,要么消极对抗,产生极度厌学情绪。

针对这样的情况,家长应注意调节自己,稳下性子,不要让家庭乌云笼罩,要从赏识孩子的角度出发,及时去发现孩子在某方面的优点。当孩子对某事发生兴趣时,父母不应是挑剔者,应是喝彩的观众,让孩子意识到“我能行”,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赏识和肯定,这样兴趣转化为特长,孩子的理想就会树立起来,生活就会丰富多彩,而他在“我能行”的正面影响中能扬帆前进,以点带面,创造出奇迹!

(二)孩子成长需要沟通。

家长对孩子的衣食住行照顾的无微不至,常常忽视的却是孩子的精神需要。当孩子遇到一些烦恼和困惑向家长倾诉,如果家长细心倾听,帮他分析,帮他走出困惑,孩子就会感到尊重和理解,就喜欢把心扉向家长敞开,那么家长也就会知道孩子想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的。如果家长在孩子倾诉的时候,

心情不好或听的不耐烦,“去去去,小孩子知道什么烦恼?”久之,和孩子沟通的大门就逐渐关闭,孩子在你面前渐渐变的少言寡语,有什么事情喜欢独自闷在心里,宁肯向朋友诉说,也不愿让父母知道,在精神上成了贫困户。

记得孩子一年级时,有次数学测验第一次没得满分,孩子表现的很不高兴。当把卷子递给我时,我笑了笑,温和地说:“哦,不错呢,再做一次可以吗?感觉你肯定不会出错的。”孩子愣了一下,接过卷子在白纸上做起来,很快就做完了,而且没有错误。为什么第一次没做对呢?孩子自己就能看出来,因为没看明题意再加上粗心算错了数造成的。我又告诉她:“可不可以模仿着算错的题目,自己给自己出道题呢?”孩子稍一思考,给自己出了两道相似的题,解答的一点不错。这时,我才拿着试卷说:“对成绩高低,妈妈不介意,但是如果会的题因为粗心造成的,就有些遗憾了。”孩子信服地点点头。

一直到现在,我从不在成绩上给孩子造成压力,有了问题帮孩子找出原因和改进的办法才是上策。在这点上我常想起母亲的做法,作为家里最小孩子的我,幼时有些任性,学习常随心随性,成绩忽高忽低,而当时哥哥已在读研究生,姐姐们凭着她们优秀的学习成绩,一直是所在重点学校的佼佼者。对我的“另类”表现,老师们有些着急,我曾担心母亲的责骂,但母亲一直表现的很沉稳,很少对我的糟糕成绩做过批评,只是淡淡的说:“好好分析分析,不会的题做错了没办法,会做的同样错就要注意了。”一直在内心深处感谢母亲,因为母亲表现出的平和,母亲表现出的宽容,母亲表现出的理解(其实母亲背后一直很关注我的学习,只是不想给我造成压力),所以时值今日,早已成人的我仍一直喜欢和母亲探讨一些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得以母亲的教诲,那么对孩子我亦如此。孩子从不担心考试,如果做错了题也已经养成了自己分析原因的习惯,她在我这里得到的感觉是自己是个让妈妈放心的好孩子。平时我和孩子在茶余饭后谈谈学校里的情况,班里的事情,和同学的玩耍,玩些什么……交谈的时候从不审问,以一种平和的、信任的语气和心态跟她谈,孩子就滔滔不绝的和你交流。交谈中,在认真倾听的同时要不时的评议、肯定、微笑,那么你在交流中就走进了孩子的心灵,在交流中达到了和孩子的沟通,在沟通中你了解了孩子,孩子得到了肯定和信任,自然孩子就感觉“我能行!”

除了和孩子本人沟通,还需要学会和老师沟通。对孩子成功的教育,应是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统一,良好的配合。在这方面,家长应该更主动、更积极。学校孩子多,教师任务重,很难做到每个孩子细细关照。作为孩子家长,应挤出时间,做些“师访”,或到学校,或通过电话等形式,以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和成长情况,与学校配合起来,对孩子“因情施教”。如果借口工作忙或因为不习惯和老师沟通,很少或没有进行必要的师访,可能会失去一些好的互相配合、搞好教育的机会。

(三)孩子成长需要空间。

给孩子宽泛的家庭空间。父母为孩子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应是从家庭和睦,善待老人,尊重孩子开始的。随着物质条件愈来愈优越,独生子女得到的是过多的呵护、关心,只要听话、乖、学习好,就一切都好,这样只会把孩子局于很小的生活空间,性格易于变的内向。

其实孩子很渴望被尊重,渴望有着同家长平等的地位和相同的权利。尽管年龄小,但也会以不同年龄段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去观察,并希望自己的建议能得到家长的重视。营造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给孩子参与家政管理的机会,遇到棘手问题,一家人坐下来讨论,让孩子畅所欲言,对孩子正确的建议及时给予肯定和采纳,对孩子片面的想法,也不简单的否定,而要循循善诱,把孩子引到正确的观点上来。这样,孩子心理上得到满足,就会以极大的热情不遗余力的去做好事情。给孩子多一点信任,多一点表现的机会,不仅增长孩子的才干,也有利于孩子将来踏入社会做事为人。

给孩子交往的自由空间。家长还要学会与孩子的同学友好相处。孩子的同学来了,热情招呼接待,增强孩子与同学交往的热情和信心。对孩子的同学也要学会宽容,不要对自己看不顺眼的,在孩子面前横加指责。如果孩子真的交友不慎,谈话也应让孩子感觉你是从他的立场出发,为他着想,而且说服孩子的理由要充足,也就是劝说的前提要做好,避免孩子因为反感家长干涉,反而更走向极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