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学分析复习

合集下载

天气学分析复习

天气学分析复习

天气学分析天气图:是填有各地同一时间气象观测记录的特种地图,它描述了某一瞬间某一区域的天气情况。

天气图的分类:地面天气图(简称地面图);等压面图(简称高空图);辅助图表:剖面图,单站高空风分析图,温度--对数压力图等。

天气图的三种投影及适用范围;1.兰勃特(Lambert)正形圆锥投影(双标准纬线圆锥投影法):适用于作中纬度地区的天气图,欧亚高空图和地面图一般都采用这种投影。

(相割的两纬圈(30°和60°)的长度与地球仪上对应处的实际长度相符,称为标准纬线。

在两标准纬线之内各纬圈的长度相应地缩小了,而在两标准纬线之外各纬圈的长度则相应地放大了)2.极射赤面投影:表现高纬度地区比较真实,一般用作北半球天气图和极地天气图。

(纬度愈低,放大率愈大)3.墨卡托(Mercator)投影:主要适用于作赤道或低纬地区的天气图底图。

(在低纬地区用这种投影与实况较为接近,而在高纬地区投影面积放大倍数太大)地面天气图分析的项目:海平面气压场、三小时变压场、天气现象和锋等。

等值线分析要遵守的四个基本规则:1.同一条等值线上要素值处处相等;2.等值线一侧的数值必须高于另一侧的数值;3.等值线不能相交,不能分枝,不能在图中中断;4.相邻两根等值线的数值必须是连续的,即其数值或者相等,或只差一个间隔。

地转风关系及在等压线分析中的应用:关系:等压线和风向平行;在北半球,观测者“背风而立,低压在左,高压在右”。

应用:但由于地面摩擦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定的交角,即风从等压线的高压一侧吹向低压一侧,风向和等压线的交角,在海洋上一般为15度,在陆地平原地区约为30度。

但在我国西部及西南地区大部分为山地和高原的情况下,由于地形复杂,地转风关系常常得不到满足。

地面天气图分析的技术规定:1.绘制等压线的技术规定a.在亚洲、东亚、中国区域地面天气图上,等压线每隔画一条(在冬季气压梯度很大时,也可以每隔5hPa画一条),其等压线的数值规定为:,,,等,其余依此类推;在北半球、亚欧地面天气图上,则每隔5hPa画一条,规定绘制1000,1005,1010hPa等压线,其余依此类推。

《天气学原理》复习重点

《天气学原理》复习重点

《天气学原理》复习重点天气学是研究大气的物理、化学、动力学等性质以及它们在天气现象中的应用的学科。

了解天气学的基本原理是预测天气和了解气候变化的关键。

下面是《天气学原理》复习的重点内容:一、大气的组成和结构1.大气的组成:大气主要由氮氧和氩组成,同时还有一些稀有气体和水蒸气等。

2.大气的结构:大气主要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等不同层次。

二、大气的物理性质1.大气的密度和压强:大气密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压强也呈现类似的变化趋势。

2.大气的温度:大气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或降低而发生变化,不同层次的大气温度分布呈现不同的特征。

三、大气的水循环1.蒸发和蒸腾:水在地表蒸发后形成水蒸气,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水从根部吸收并释放到空气中。

2.云的形成:当空气中的水蒸气达到饱和时,会形成云,不同云的形成条件和特征。

四、大气的运动1.风的形成:气压差是风的主要驱动力,气压差越大,风速越快。

2.风的分类:大气运动可以分为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根据水平运动的方向可以将风分为经向风和纬向风。

五、气象要素和观测方法1.气温:常用温度计进行测量,测量站点和高度的选择对结果也有一定影响。

2.湿度:常用湿度计进行测量,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的计算和测量方法。

3.气压:常用气压计进行测量,气压的变化对天气的影响程度。

4.风速和风向:常用风速计和风向标进行测量,气象要素的重要参数之一六、天气的形成和变化1.水平天气系统:高压和低压系统的形成和特征,冷、暖锋的形成和移动规律。

2.垂直天气系统:不同层次的大气运动引起的各种天气现象如云、雨、雪等。

七、天气的预报方法1.经验法预报:基于过去的天气观测,根据类似天气现象出现的规律进行预测。

2.数值模式预报:利用气象数值模型模拟大气的物理过程,通过计算机进行精细的数值预报。

3.卫星和雷达预报:利用卫星和雷达观测到的大气云图和降水信息进行天气预报。

以上是《天气学原理》复习的重点内容,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天气的形成和变化规律,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天气学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天气学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天气学分析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天气学中,气压单位通常使用的是:A. 帕斯卡(Pa)B. 千帕(kPa)C. 百帕(hPa)D. 毫巴(mb)答案:C2. 暖锋过境时,气温通常会:A. 降低B. 升高C. 保持不变D. 先降后升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冷锋的特征?A. 气压升高B. 气温下降C. 风速增强D. 降水增多答案:D4. 热带气旋的中心气压通常:A. 非常高B. 非常低C. 适中D. 无法确定答案:B5. 以下哪项是大气环流的主要组成部分?A. 季风B. 信风C. 极地东风D. 所有选项答案:D6. 以下哪种云通常预示着即将下雨?A. 高积云B. 卷云C. 层积云D. 积雨云答案:D7. 以下哪种气象现象与对流运动有关?A. 龙卷风B. 雷暴C. 台风D. 所有选项答案:D8. 以下哪种天气现象通常与高压系统相关?A. 晴朗天气B. 暴雨C. 雾D. 沙尘暴答案:A9. 以下哪种天气现象通常与低压系统相关?A. 晴朗天气B. 暴雨C. 雾D. 沙尘暴答案:B10. 以下哪种气象工具用于测量风速?A. 温度计B. 风速计C. 湿度计D. 气压计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当大气中的水汽含量达到饱和时,会发生_______现象。

答案:凝结2. 气象学中,_______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空气柱中水汽含量的变化量。

答案:降水3. 热带气旋的强度通常用_______来表示。

答案:风速4. 气象学中,_______是指风向和风速的测量。

答案:风的观测5. 气象学中,_______是指大气中水汽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形成可见的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

答案:凝结现象6. 气象学中,_______是指大气中水汽凝结成水滴或冰晶,然后以降水形式落到地面的过程。

答案:降水过程7. 气象学中,_______是指大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

答案:湿度8. 气象学中,_______是指大气中水汽含量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天气学考纲复习材料分解

天气学考纲复习材料分解

《天气学》考试大纲复习材料第一章天气学基础掌握天气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了解一般的天气预报方法;了解天气学发展简史;熟悉四季的形成原理,理解大气科学中四季划分的方法。

考纲要求:★掌握、█熟悉、█理解、▲了解★(掌握)天气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1、天气学:研究天气系统和天气现象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基本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来预测未来天气的学科。

2、研究对象:不同尺度的天气系统。

目的:了解这些系统的特征与发生、发展的规律。

3、系统:所谓“系统”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可以与其他系统区分开来的一个实体。

4、尺度:所谓“尺度”表征一个系统在空间上大小,或者在时间上持续的长短,所以有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两种尺度。

5、天气系统分类:为了更方便地描述不同天气系统的特征,许多学者把它划分为大尺度、中尺度、小尺度和微尺度等不同的天气系统。

█(熟悉)四季的形成原理地球在绕太阳公转中,地轴始终与轨道面倾斜成66°33´的夹角。

由于地轴的倾斜,当地球处在轨道上不同位置时,地球表面不同地点的太阳高度是不同的,而且地球表面同一地点当地球处在轨道上不同位置时其太阳高度角也是不同的。

太阳高度大的时候,太阳光在空中经过的路径短,日照时间长,昼长夜短,气温高,形成夏季。

反之,太阳高度小时,太阳光在空中所经路径长,日照时间短,昼短夜长,气温则低,形成冬季;由冬季到夏季,太阳高度由低变高。

同样道理,太阳高度的变化影响着昼夜的长短和温度的高低,分别形成了秋季和春季。

█(理解)四季的划分方法天文学上以春分(3月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冬至(12月21日前后)分别作为四季的开始。

中国古籍上多用立春(2月4日前后)、立夏(6月5日前后)、立秋(8月8日前后)与立冬(11月8日前后)作为四季的开始。

气候统计上划分:以公历3、4、5月份为春季,6、7、8月份为夏季,9、10、11月份为秋季,12、1、2月份为冬季。

《天气学》知识点总结+期末复习

《天气学》知识点总结+期末复习

《天⽓学》知识点总结+期末复习《天⽓学》复习1.什么是天⽓图?天⽓图分哪⼏类,分别填有哪些要素(主要的)?天⽓预报通常分析哪些层次的天⽓图?天⽓图:在底图上填上各地同⼀时刻⽓象记录,再经过绘制和分析,就能够反映⼀定地区和范围内天⽓情况的图。

天⽓图分类:天⽓图⼀般分为地⾯天⽓图、⾼空天⽓图和辅助天⽓图三类.分别填有的要素有:总云量,⽓温,露点,三⼩时变压,海平⾯⽓压,六⼩时降⽔,⽔平能见度,现在天⽓现象。

地⾯,850,700,500(⾼空图),400,300,200,100 hpa2.天⽓系统可按空间和时间尺度分类,不同尺度的天⽓系统的⽔平尺度、垂直厚度、时间尺度和垂直速度如何?⽼师ppt⼤尺度:400 km以上,时间尺度(⽣命期)2~3天以上中尺度:4~400 km,时间尺度:⼏⼩时⾄1天⼩尺度:40m~4km天⽓系统⽔平尺度垂直厚度时间尺度垂直速度⼤尺度 10^6m 10^4m 10^5s 10^-2m/s中尺度 10^5m 10^4m 10^5s 10^-2m/s⼩尺度 10^4m 10^3~4m 10^4s 10^-1m/s微尺度 10^3m 10^3m 10^2~4s 10^-1~0m/s3.列举各尺度(⼤尺度、中尺度和⼩尺度)包含的典型天⽓系统。

⽼师ppt见上题图表动⼒⽓象书:⼤尺度:长波,阻塞⾼压,⼤型⽓旋,反⽓旋,锋⾯中尺度:飑线、中尺度低压、中尺度⾬带、中尺度⾬团⼩尺度:⼩型漩涡,雷暴微尺度:主要为对流单体,如积云和浓积云。

4.写出连续⽅程(z和p坐标都可以)、静⼒平衡关系、垂直涡度、速度散度、温度平流、相对或绝对涡度平流、⽔平⽔汽通量以及⽔汽通量散度的数学表达式。

连续⽅程:z坐标p坐标静⼒平衡关系:垂直涡度:速度散度:温度平流:(⼀般V取⽔平速度)相对涡度平流:绝对涡度平流:⽔平⽔汽通量:单位时间流经单位截⾯积的⽔汽质量为:或积分形式:p Vdpgq1,垂直于风向的底边为单位长度,⾼为整层⼤⽓柱的⾯积上的总的⽔汽通量⽔汽通量散度:.5.什么是⼤⽓环流?控制⼤⽓环流的基本因⼦有哪些?冬夏季⼤⽓平均低层和中层环流特征。

《天气学》知识点总结+期末复习

《天气学》知识点总结+期末复习

《天气学》复习1.什么是天气图?天气图分哪几类,分别填有哪些要素(主要的)?天气预报通常分析哪些层次的天气图?天气图:在底图上填上各地同一时刻气象记录,再经过绘制和分析,就能够反映一定地区和范围内天气情况的图。

天气图分类:天气图一般分为地面天气图、高空天气图和辅助天气图三类.分别填有的要素有:总云量,气温,露点,三小时变压,海平面气压,六小时降水,水平能见度,现在天气现象。

地面,850,700,500(高空图),400,300,200,100 hpa2.天气系统可按空间和时间尺度分类,不同尺度的天气系统的水平尺度、垂直厚度、时间尺度和垂直速度如何?老师ppt大尺度:400 km以上,时间尺度(生命期)2~3天以上中尺度:4~400 km,时间尺度:几小时至1天小尺度:40m~4km天气系统水平尺度垂直厚度时间尺度垂直速度大尺度 10^6m 10^4m 10^5s 10^-2m/s中尺度 10^5m 10^4m 10^5s 10^-2m/s小尺度 10^4m 10^3~4m 10^4s 10^-1m/s微尺度 10^3m 10^3m 10^2~4s 10^-1~0m/s3.列举各尺度(大尺度、中尺度和小尺度)包含的典型天气系统。

老师ppt见上题图表动力气象书:大尺度:长波,阻塞高压,大型气旋,反气旋,锋面中尺度:飑线、中尺度低压、中尺度雨带、中尺度雨团小尺度:小型漩涡,雷暴微尺度:主要为对流单体,如积云和浓积云。

4.写出连续方程(z和p坐标都可以)、静力平衡关系、垂直涡度、速度散度、温度平流、相对或绝对涡度平流、水平水汽通量以及水汽通量散度的数学表达式。

连续方程:z坐标p坐标静力平衡关系:垂直涡度:速度散度:温度平流:(一般V取水平速度)相对涡度平流:绝对涡度平流:水平水汽通量:单位时间流经单位截面积的水汽质量为:或积分形式:p Vdpgq1,垂直于风向的底边为单位长度,高为整层大气柱的面积上的总的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5.什么是大气环流?控制大气环流的基本因子有哪些?冬夏季大气平均低层和中层环流特征。

《天气学原理》复习重点

《天气学原理》复习重点

《天气学原理》复习重点一、大气的组成和结构1.大气的组成与占比:氮气、氧气、水蒸气、稀有气体和杂质气体的比例。

2.大气层的划分:对大气层的名称和划分高度进行了解,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外层的特点。

二、大气的物理过程1.大气的物理特性:密度、压强、温度、相对湿度等。

2.大气的垂直结构:通过暖气团、冷气团和锋面的形成和运动来了解大气的垂直结构。

3.大气辐射的基本原理:了解辐射的传播、吸收和反射规律,以及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对气候和天气的影响。

三、大气运动1.气压场的形成:了解气压区域的形成机制,如高压区、低压区。

2.热力学平衡的概念和原理:了解热力学平衡的条件和影响,如水平压槽、气压平差等。

3.地转偏向力和底层风的形成:了解科氏力和切向风的关系,以及风的分类和规律。

四、大气中的水循环1.饱和水汽压的计算:了解饱和水汽压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云的形成和发展:了解云的分类、形态和形成机制,如云的垂直发展和降水过程。

3.降水的类型和形成:了解降水的分类和形成原理,如锋面降水、对流降水等。

五、天气系统与预报1.大尺度天气系统:了解地球尺度的天气系统,如副热带高压带、赤道低压带等。

2.中尺度天气系统:了解中尺度天气系统的形成和影响,如台风、锋面等。

3.微尺度天气系统:了解微尺度天气系统的形成和特点,如雷暴、龙卷风等。

4.天气预报方法:了解气象观测和数值模型的应用,以及常用的天气预报方法。

以上是《天气学原理》课程的复习重点,对于理解和掌握天气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非常重要。

通过对这些重点的复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气象学知识,也能够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天气学分析试题及答案

天气学分析试题及答案

天⽓学分析试题及答案1、冷暖平流在⾼空天⽓图上定性判断温度平流的⽅法是:将等⾼线近似看作流线,若流线与等温线相交,且流线由冷区指向暖区,则为冷平流,反之流线由暖区指向冷区,则为暖平流。

⽽等⾼线与等温线平⾏区为平流零线所在。

温度平流的强度决定于温度梯度、风速⼤⼩和等⾼线与等温线夹⾓。

4、冷输送带:冷输送带来源于⽓旋的东北部,为反⽓旋式的辐散流出⽓流,位于地⾯暖锋前侧和暖输送带之下,相对于移动的⽓流向西运动,这⽀冷⽓流,称为冷输送带。

因接收从暖输送带中落下的降⽔迅速蒸发⽽变湿,当冷输送带的空⽓向西运动接近⽓旋中⼼或接近暖锋的地⾯锋线时,摩擦辐合上升增强,可能与暖输送带合并作反⽓旋旋转上升,形成了⼤尺度的逗点云系的⼀个组成部分。

中纬度锋⾯系统中的云和降⽔的形成除暖输送带作⽤外,锋区的云与降⽔的形成还与冷输送带有关。

等压线分析;空间等压⾯与某⼀平⾯的交线称为该平⾯上的等压线,如空间等压⾯与海平⾯的交线就称为海平⾯等压线。

等压线的分析,实际上就是⽓压场的分析。

①、遵循等值线分析原则;②、遵循地转风原则,风向与等压线近于平⾏;③、遵循梯度风原则,风速⼤的地⽅等压线密;④、同时考虑边界层内地形和摩擦的影响。

等压线分析;空间等压⾯与某⼀平⾯的交线称为该平⾯上的等压线,如空间等压⾯与海平⾯的交线就称为海平⾯等压线。

等压线的分析,实际上就是⽓压场的分析。

①、遵循等值线分析原则;②、遵循地转风原则,风向与等压线近于平⾏;③、遵循梯度风原则,风速⼤的地⽅等压线密;④、同时考虑边界层内地形和摩擦的影响。

热带天⽓系统、夏季副⾼、副热带锋区、⾏星尺度、天⽓尺度系统、中⼩尺度系统和强烈的上升运动,都是形成暴⾬和特⼤暴⾬主要系统。

1、深厚系统此类系统是对称的冷低压和暖⾼压,是温度场的冷(暖)中⼼与⽓压场的低(⾼)中⼼基本重合在⼀起的温压场对称系统。

由压⾼公式和静⼒学⽅程可知,由于冷低压中⼼的温度低,所以低压中⼼的⽓随⾼度⽽降低的程度较四周⽓压更加剧烈,因此,低压中⼼附近的⽓压越到⾼空⽐四周的⽓压降低得越多,即冷低压越到⾼空越强。

2011天气学分析复习整理[完结版]

2011天气学分析复习整理[完结版]

天气学分析复习题名词解释: 1、深厚而对称的气压系统:(冷高压,暖低压)此类系统是对称的冷低压和暖高压,是温度场的冷(暖)中心与气压场的低(高)中心基本重合在一起的温压场对称系统。

冷低压和暖高压都是深厚的系统,从地面到500hPa 以上的等压面图上都保持为闭合的高压和低压系统。

[静力学方程P g Z ρ∂=-∂ → P p g Z RT∂=-∂→ln 9.8P H RT∂=-∂→气压随高度的减小与温度的高低有关。

温度愈高,气压随高度减小愈慢→在暖空气中气压随高度的减小比在冷空气中慢。

][由于冷低压中心的温度低,所以低压中心的气压随高度而降低的程度较四周气压更加剧烈,因此,低压中心附近的气压越到高空比四周的气压降低得越多,即冷低压越到高空越强。

] 从图中可以看到等压面的坡度随高度是增大的,说明冷低压和暖高压在剖面图上是随高度变强的。

东北冷涡一种深厚的对称冷低压;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即是一种深厚的对称暖高压。

2、浅薄而对称的气压系统: 此类系统在低层是对称的暖低压和冷高压,其温度场的暖(冷)中心基本上和气压场的低(高)中心重合在一起。

暖低压由于其中心温度较四周高(气压随高度降低的程度较四周慢),到一定高度以后,反而成为一个高压系统。

地面的暖低压到高空逐渐变为高压 冷高压由于其中心温度较四周低,到高空一定高度以后变为一个低压系统。

这两种系统,在地面图上较明显,到500hPa 高度以上就消失或变为一个相反的系统。

我国西北高原地区经常出现浅薄的暖低压; 而南下的寒潮冷高压就是一种浅薄的冷高压系统。

3、抬升凝结高度(LCL ): 定义:气块绝热上升达到饱和时的高度。

124()()dd d sT T LCL T T m γγ-==-- 上式中γs=γτ=0.17℃/100m 。

T ,Td 为起始高度的气块温度、露点,γd=0.977ºC /100m 。

求法:通过地面温压点B 作干绝热线,通过地面露压点A 作等饱和比湿线,两线相交于C 点,C 点所在的高度就是抬升凝结高度。

天气学原理复习要点

天气学原理复习要点

《天气学原理》复习要点(朱乾根,第四版)1、寒潮天气过程:预报着眼点:与强大冷高压相伴的大规模强冷空气活动过程。

当冷空气入侵后,凡气温在24小时内剧降10度以上,最低气温降至5度以下者称寒潮。

冷空气路径:经过关键区后有西路、西北路、东路三条路径关键区:西伯利亚中部(70’-90’E,43’-65’N)必须具备条件:冷源条件,引导条件重要天气系统:极涡、极地高压、寒潮地面高压、寒潮冷锋中短期天气过程的三种类型:小槽发展型、低槽东移型、横槽型关键系统:乌拉尔山地区高压脊发展是寒潮中短期关键系统,五天以上是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高压脊2、降水天气过程:一般降水形成条件:水汽、垂直运动、云滴增长暴雨形成条件:充分的水汽供应、强烈的上升运动、较长的持续时间暴雨预报着眼点:水汽方程和降水率;水汽条件的诊断分析;垂直运动条件的诊断分析;地形与摩擦对降水的影响。

我国大雨带的活动情况:江南春雨期、华南前汛期、江淮梅雨、华北和东北雨季、华南后汛期、淮河秋雨期江淮梅雨的环流特征:高层、中层、低层、底层江淮切变线的形成和转换西南涡的形成:①西南地形作用;②500hPa面上有高原槽移动;③700hPa图上要有能使高原东南侧的西南气流加强,并在四川盆地形成明显的辐合气流和环流形势。

移动、发展和天气高空冷涡的形成:①高空西风槽加深,槽的南部断离母体而形成冷涡;②有两个或更多的低压北上与东北低压合并,于是高空槽充分加深形成冷涡。

低空急流的定义形成和维持机制、与暴雨的关系与中尺度雨团相配合的几种中尺度系统(P385-387):中尺度低压,中尺度辐合中心,中尺度切变线,中尺度辐合线对称不稳定的定义及静力稳定度判据(P392)当大气处于弱的层结稳定状态时,虽然在垂直方向上不能有上升气流的强烈发展,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展斜升气流。

这种机制称为对称不稳定。

暴雨中尺度系统的触发条件(P395-396)1.锋面抬升;2.露点锋或干锋抬升;3.能量锋与Ω系统的触发;4.地形抬升作用;5.近地层加热的不均匀性;6.重力波的抬升作用;7.雷暴前方伪冷锋的抬升作用;8.海陆风辐合抬升。

河南省考研大气科学复习资料天气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河南省考研大气科学复习资料天气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河南省考研大气科学复习资料天气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大气科学是研究地球大气现象和气候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天气学是大气科学的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天气的形成、演变和变化规律。

在河南省考研大气科学的复习中,天气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天气学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供考生参考。

一、大气成分和物理性质大气由对流层和平流层两个主要层组成。

对流层是生活活动的空间,气压、温度、湿度和风向风速等参数变化较大;平流层是大气的上部,与对流层相比较稳定,气压迅速下降,温度有高有低,水汽十分稀薄。

大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成分组成,其中氮气和氧气的含量最多。

二、大气运动和辐射平衡大气运动主要包括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有上升运动和下沉运动,上升运动常常伴随着降水的发生,而下沉运动则导致干燥天气。

水平运动包括风的形成和风速的变化,风是大气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辐射平衡是指地球表面和大气层之间的能量交换平衡,包括辐射吸收、辐射散射和辐射透射等过程。

三、地球气候和天气系统地球气候主要由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组成,它们共同决定了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

大气环流主要包括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等环流系统。

海洋环流主要包括赤道洋流、季风洋流和温度洋流等。

天气系统是指大气中各种天气现象的总和,如气旋、锋面、台风等。

它们对天气变化有重要影响。

四、云和降水云是由水蒸气在大气中冷却凝结而成的气态水滴或冰晶体的聚集体。

根据云的形态和高度,可以分为卷云、层云、积云和卷积云等。

降水是指大气中水滴或冰晶体从云中下落到地面的过程,降水形式包括雨、雪、冰雹和霰等。

降水量与降水时间和降水面积有关,可通过气象观测和气象雷达进行监测。

五、气象灾害和预警气象灾害是指由大气环境变化引起的各类自然灾害,如台风、暴雨、旱灾等。

气象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及时提醒和保护公众,气象部门会发布各类气象预警信息,如台风预警、暴雨预警等。

天气学分析复习

天气学分析复习

天气学分析天气图:是填有各地同一时间气象观测记录的特种地图,它描述了某一瞬间某一区域的天气情况。

天气图的分类:地面天气图(简称地面图);等压面图(简称高空图);辅助图表:剖面图,单站高空风分析图,温度--对数压力图等。

天气图的三种投影及适用范围;1.兰勃特(Lambert)正形圆锥投影(双标准纬线圆锥投影法):适用于作中纬度地区的天气图,欧亚高空图和地面图一般都采用这种投影。

(相割的两纬圈(30°和60°)的长度与地球仪上对应处的实际长度相符,称为标准纬线。

在两标准纬线之内各纬圈的长度相应地缩小了,而在两标准纬线之外各纬圈的长度则相应地放大了)2.极射赤面投影:表现高纬度地区比较真实,一般用作北半球天气图和极地天气图。

(纬度愈低,放大率愈大)3.墨卡托(Mercator)投影:主要适用于作赤道或低纬地区的天气图底图。

(在低纬地区用这种投影与实况较为接近,而在高纬地区投影面积放大倍数太大)地面天气图分析的项目:海平面气压场、三小时变压场、天气现象和锋等。

等值线分析要遵守的四个基本规则:1.同一条等值线上要素值处处相等;-2.等值线一侧的数值必须高于另一侧的数值;3.等值线不能相交,不能分枝,不能在图中中断;4.相邻两根等值线的数值必须是连续的,即其数值或者相等,或只差一个间隔。

地转风关系及在等压线分析中的应用:关系:等压线和风向平行;在北半球,观测者“背风而立,低压在左,高压在右”。

应用:但由于地面摩擦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定的交角,即风从等压线的高压一侧吹向低压一侧,风向和等压线的交角,在海洋上一般为15度,在陆地平原地区约为30度。

但在我国西部及西南地区大部分为山地和高原的情况下,由于地形复杂,地转风关系常常得不到满足。

地面天气图分析的技术规定:1.绘制等压线的技术规定'a.在亚洲、东亚、中国区域地面天气图上,等压线每隔画一条(在冬季气压梯度很大时,也可以每隔5hPa画一条),其等压线的数值规定为:,,,等,其余依此类推;在北半球、亚欧地面天气图上,则每隔5hPa画一条,规定绘制1000,1005,1010hPa等压线,其余依此类推。

天气学分析部门重点

天气学分析部门重点
1.温度场 温度场 2.气压场和风场 气压场和风场 3.变压场 变压场 4.湿度场 湿度场
1.温度场和位温场 温度场和位温场 (1)水平温度梯度大(等温线密集); 水平温度梯度大(等温线密集) 水平温度梯度大
a.在同一气团中水平的温度梯度一般为 1-20C/100 km, - / ,
而在锋区内,温度的水平梯度可达 ~ 而在锋区内,温度的水平梯度可达5~100C/100 km / b.锋的类型的确定 锋的类型的确定
(4)水平变形场的作用 T4 表示整个水平变形产生的锋生作用。为了更进一步 表示整个水平变形产生的锋生作用。 简化, 轴为变形场的膨胀轴, 轴为收缩轴, 简化,选择典型变形场,设x轴为变形场的膨胀轴,y 轴为收缩轴,而等位温线与 轴为变形场的膨胀轴
x 轴的夹角为 ,相应位温梯度▽hθ 与 x 轴的夹角为 =900+,则位温梯度▽hθ = 轴的夹角为,相应位温梯度▽ 轴的夹角为Φ= ,则位温梯度▽ |▽hθ | (sin ,-cos ),相应 T4 表达式为 4 = - [Esin2 –2Fsin cos –Ecos2 ]/ 表达式为T ▽ , |▽hθ | /2, 对线性变形场 无切变变形), ▽ , 对线性变形场F=0(无切变变形), 无切变变形 所以 T 4 =
冷锋 锋面移动过程中,冷气团起主导作用,冷气团推动 锋面移动过程中,冷气团起主导作用,
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这类锋面称为冷锋。 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这类锋面称为冷锋。
暖锋 锋面移动过程中,暖空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冷气团向 锋面移动过程中,暖空气团起主导作用,
冷气团一侧移动,这类锋面称为暖锋 冷气团一侧移动,这类锋面称为暖锋。
B.根据锋的伸展高度可将锋分为: B.根据锋的伸展高度可将锋分为: 根据锋的伸展高度可将锋分为 地面锋(或低层锋)和高空锋(或高层对流层锋) 或低层锋) 或高层对流层锋) A.根据锋 根据锋 在移动过 程中冷、 程中冷、 暖气团所 占主次地 位,可将 锋分为: 锋分为: 冷锋、 冷锋、暖 锋、准静 止锋和 止锋和锢 囚锋。

天气学复习资料整理汇编

天气学复习资料整理汇编
南方暖空气的联系被冷空气所切断,在脊的北端出现闭合环流,从而形成的暖高 压中心。(在亚洲地区,阻塞高压经常出现在乌拉尔山及鄂霍次克海地区,一般 维持 8 天左右,最短为 3~5 天。一年中,亚洲以 5、6、7 三个月出现最多,以 3、 11 月为最少。)
14、 切断低压 切断低压是指在西风带长波槽脊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槽不断向南加深,高空
向高压。 (3)风场: 由于地面锋位于气压槽内,锋线附近的风场具有气旋性切变,而地面摩擦作
用使这种气旋性切变更加明显,也导致锋线附近强的风场辐合。 12、锋生函数
锋生函数
������ = ������ ������������ − ������������ ������������ − ������������ ������������
四季还可以按“四立”的节气划分、按“二分二至”划分、按气候(温度)划分。 4、热力环流的原理
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 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 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热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处收缩下沉。于是上空相 同高度处,热地方单位面积空气柱重量(即气压)大,冷地方高空气压小,高空 形成热-冷的气流。热处气流流失后,整个空气柱减轻,地面形成低压,冷处则 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冷-热的气流。加上上升、下沉气流,构成了热力环流。 5、三圈环流的形成原理和科学假设
的冷槽与北方冷空气的联系被暖空气切断,在槽的南端形成一个孤立闭合的冷低 压中心。
15、 副热带高压 副热带高压是指位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地区的带状高压区。
16、 热低压 热低压是指地表面局部变暖致使上空的大气增温,气温上升产生上升气流,
使地面气压降低。 17、 海陆风 白天风从海上吹向陆地,称为海风;夜晚从陆地吹向海上的风,称为陆风。

《天气学原理》复习重点

《天气学原理》复习重点

《天气学原理》复习重点
一、大气层结构与组成
1.大气圈层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区层和热层的结构和特点进行了解。

2.大气圈组成:了解大气圈的主要组成成分(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及其含量。

二、大气运动及其规律
1.大气运动的类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大气环流系统:了解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低带和极地高压带等环流系统及其运动规律。

三、气象要素及其测量
1.气温: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

2.湿度:了解湿度的含义、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

3.降水:了解降水的形成机制、类型、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

4.气压:了解气压的含义、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

5.风:了解风的形成机制、分类、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

四、常见天气现象及其成因
1.阴晴雨雪:了解阴晴雨雪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和预测方法。

2.雾霾:了解雾霾的形成原因、危害和治理方法。

3.雷电:了解雷电的形成机制、预警和防范措施。

五、天气预报技术
1.天气气象站:了解天气气象站的作用、布设要求和数据收集方法。

3.天气预报精度:了解天气预报的精度评价标准和提高预报精度的方法。

六、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1.气候变化原因:了解气候变化的驱动力、影响因素和趋势。

2.气候变化影响:了解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3.气候变化应对:了解气候变化应对的措施和政策。

通过对以上重点内容的复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天气学原理》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提高学习效果和应用能力。

希望以上内容对各位学生有所帮助,祝大家学习顺利!。

《天气学分析》复习总结

《天气学分析》复习总结

天气图天气图是把同一时刻各地气象台(站)观测记录填写在特种地图上的图,描述了某一瞬间某一区域的天气状况。

分类:地面图,高空图(等压面图),辅助图表(剖面,探空……),数值天气预报图地图投影将地球上的经纬线及海岸线在平面上展示出来的方法叫地图投影分类:正形:保持原有形状不变等面积:保持任何地图面积与对应实际面积的比例不变正向:保持方向一致,经纬相交成直角形状和面积的正确不能共存天气图分析要保持形状和方向的正确,即正向、正形常用正形投影法:极射赤面投影法,兰伯特圆锥投影法麦卡托圆柱投影法兰伯特投影:光源为地球中心,投影平面与30°、60°纬圈相割,一般用于中高纬极射赤面投影:光源位于南极,投影平面相交于60°N,一般用作极地天气图麦卡托投影:光源地球中心,投影平面割于南北纬22.5°,一般用于赤道或低纬地面天气图分析地面天气图是填写气象观测项目最多的一种天气图,风温湿压、云高云状、三小时变压等风速杆,长划4m/s,短划2m/s,三角旗20m/s等压线遵循地转风关系,北半球背风而立低压在左高压在右根据地转风原则:风速大等压线密集;根据梯度风原则:小则稀疏,低压密集高压稀疏亚洲东亚中国等压线每隔2.5hpa,北半球亚欧5hpa等压线中心红低蓝高,符号下写数值高空图分析某一等压面所在位势高度值相等各点连线绘出等高线,从而分析等压面850hpa,1500gpm;700hpa,3000gpm;500hpa,5500gpm等压面图的分析等高线每隔40gpm,有整百数值等温线,高位势区对应暖区,低位势区对应冷区;冷槽暖脊;每隔4℃500hPa高空图上分析槽线850hPa或以下图上分析切变线700hPa图上可以是槽线也可以是切变线温度平流和湿度平流温度平流:由于冷暖空气的水平运动引起的某些地区增暖和变冷的现象温度场落后高度场,槽前脊后冷平流,槽后脊前暖平流温度平流的强弱:等高线的疏密程度,越密风速越大,强度越强等温线的疏密程度:越密温度梯度越大,强度越强等高线和等温线的交角大小:越接近90度,强度越强温度高,空气密度小,温度下降慢,气压降低也慢温压配置深厚对称的冷低压和暖高压,越到高空越强,从地面到500hpa以上的等压面性质都不改变,东北冷涡冷低压,西太副高暖高压浅薄对称的暖低压和冷高压,在地面明显,500hpa以上后消失或变为相反系统,西北高原暖低压,南下寒潮冷高压温压场不对称的系统,冷暖中心与高低压中心不重合,由于温压场不对称,气压系统中心轴线倾斜,中纬地区多不对称锋面分析锋面——冷暖气团交界面锋区内气象要素的梯度很大,风温湿压密度地面天气图判断气压场:锋面位于气压槽中,等压线通过锋面成气旋式弯曲,折角指向高压风场:冷锋后等压线密集,大风明显,锋面附近有较大的风向和风速切变,水平和垂直都有,变压场:冷锋后有三小时正变压,暖锋相反,静止锋气压变化小云和降水:锋面有较强的斜压性,诱发垂直环流,锋面天气恶劣;层结稳定和水汽含量多的暖空气沿锋面爬升时,则形成层状云和连续性降水。

天气学原理复习提纲

天气学原理复习提纲

1.槽脊线移动的预报规则(移动外推——分段外推 强度外推——等高线振幅 )1、移动公式:取运动坐标系随槽脊线移动,x 轴与运 动槽脊方向一致则槽脊线上0P x∂=∂,()0P t x δδ∂=∂带入F F C F t tδδ∂=+∇∂得222Px t C P x ∂∂∂=-∂∂槽脊线移速公式Pt ∂∂变压2,00x P t∂∂∂变压升度,,变压梯度变压在X 方向上的变化率 22,00x P ∂∂低压槽,,高压脊等高线的弯曲程度 2、预报规则1)槽脊线移动方向a) 槽线220x P ∂>∂:2200,00x t 00,00x tP P P C t t P P P C t t ⎧∂∂∂>><<⎪⎪∂∂∂∂⎨∂∂∂⎪<<><⎪∂∂∂∂⎩当,槽前的变压槽后的变压,槽西退当,,槽后的的变压槽后的变压,槽东进 b)脊线20x ∂<∂2P :2200,x t 00,x tP C P C ⎧∂>>⎪⎪∂∂⎨∂⎪<<⎪∂∂⎩当,脊东进当,脊西退所以槽线沿变压梯度方向移动,脊线沿变压升度方向移动2)槽(脊)线的移动速度与变压梯度(升)度成正比,与槽(脊)强度成反比2.气旋、反气旋中心移动的预报规则预报公式省略预报规则:(1)正圆形系统:2222,x P P y θβ∂∂=∴=∂∂正圆形的高(低)压沿变压的升度(梯度)方向移动,其移动速度与变压升度(梯度)成正比,与系统强度成反比(2)椭圆形系统:2222,1,x P P tg y tg θθββ∂∂<<<∂∂椭圆形高压(低压)的移动方向介于变压升度(梯度)与长轴之间,长轴越长,越接近于长轴,其移动速度与变压升度(梯度)成正比,与系统强度成反比.3.高空形势预报方程及讨论 高空形式预报基本方程()0.6T T V f V t ζζζ---∂=-∇+-∇∂ 讨论:1.方程推导时考虑了热成风的存在,因而出现了热成风涡度平流项,而这一项由于大气斜压性而产生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气学分析天气图:就是填有各地同一时间气象观测记录的特种地图,它描述了某一瞬间某一区域的天气情况。

天气图的分类:地面天气图(简称地面图);等压面图(简称高空图);辅助图表: 剖面图,单站高空风分析图,温度--对数压力图等。

天气图的三种投影及适用范围 ;1、兰勃特(Lambert)正形圆锥投影(双标准纬线圆锥投影法):适用于作中纬度地区的天气图,欧亚高空图与地面图一般都采用这种投影。

(相割的两纬圈(30°与60°)的长度与地球仪上对应处的实际长度相符,称为标准纬线。

在两标准纬线之内各纬圈的长度相应地缩小了,而在两标准纬线之外各纬圈的长度则相应地放大了)2、极射赤面投影:表现高纬度地区比较真实,一般用作北半球天气图与极地天气图。

(纬度愈低,放大率愈大)3、墨卡托(Mercator)投影:主要适用于作赤道或低纬地区的天气图底图。

(在低纬地区用这种投影与实况较为接近,而在高纬地区投影面积放大倍数太大)地面天气图分析的项目:海平面气压场、三小时变压场、天气现象与锋等。

等值线分析要遵守的四个基本规则:1、同一条等值线上要素值处处相等;2、等值线一侧的数值必须高于另一侧的数值;3.等值线不能相交,不能分枝,不能在图中中断;4.相邻两根等值线的数值必须就是连续的,即其数值或者相等,或只差一个间隔。

地转风关系及在等压线分析中的应用:关系:等压线与风向平行;在北半球,观测者“背风而立,低压在左,高压在右”。

应用:但由于地面摩擦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定的交角,即风从等压线的高压一侧吹向低压一侧, 风向与等压线的交角,在海洋上一般为15度,在陆地平原地区约为30度。

但在我国西部及西南地区大部分为山地与高原的情况下,由于地形复杂,地转风关系常常得不到满足。

地面天气图分析的技术规定:1.绘制等压线的技术规定a.在亚洲、东亚、中国区域地面天气图上,等压线每隔2、5hPa画一条(在冬季气压梯度很大时,也可以每隔5hPa画一条),其等压线的数值规定为:997、5,1000、0,1002、5,1005、0hPa等,其余依此类推;在北半球、亚欧地面天气图上,则每隔5hPa画一条,规定绘制1000,1005,1010hPa等压线,其余依此类推。

b.在地面天气图上等压线应画到图边,否则应闭合起来。

c、在低压中心用红色铅笔注“低”(或“D”),代表低压,高压中心用蓝色铅笔注“高”(或“G”),代表高压,在台风中心用红色铅笔注“9”,代表台风。

2.等三小时变压线技术规定:a.等三小时变压线用黑色铅笔以细虚线绘制。

b.等三小时变压线以零为标准,每隔一百帕绘一条。

c.每条线的两端要注明该线的百帕数与正负号。

d.在正变压中心用蓝色铅笔注“+”; 在负变压中心用红色铅笔注“-”,并在其右侧注明该范围内的最大变压值的实际数值,包括第一位小数在内。

地形等压线及分析时的注意事项:地形等压线:在山地区域,有时由于冷空气在山的一侧堆积,造成山的两侧气压差异很大,使画出来的等压线有明显的变形或突然密集,但就是在这一带并无很大的风速与此相适应。

为了说明这种现象就是由于山脉所造成的,将这里的等压线画成锯齿形,并称这样的等压线为地形等压线。

注意: 1.当地形等压线很拥挤时,可把几根等压线用锯街状线连接起来,但数根等压线不能相交于一点,而且要进出有序,两侧条数相等。

2.其次,地形等压线要画在山的迎风面或冷空气一侧。

3.此外,还要注意地形的特点与冷空气的活动情况。

4.地形等压线要与山脉的走向平行,不能横穿山脉。

五种气压场的基本型式:低压,高压,低压槽,高压脊,鞍形气压场。

等压面图的分析项目及技术规定:项目:等高线,等温线,等厚度线,等比湿线,槽线与切变线,描绘地面天气图上的气压系统中心,雨区与锋系。

规定: 1、等高线a、等高线用黑色2B铅笔以平滑实线绘制。

在比例尺为二千万分之一的亚欧图上,各等压面上的等高线均每隔40gpm画一条。

b、在AT图上,高位势区中心以蓝色铅笔标注“G”(或“高”)字,低位势中心以红色铅笔标注“D”(或“低”)字。

c、在AT700与AT500图上分别用带箭头的蓝、红色铅笔实线表示过去12小时或24小时高、低压中心移动路径,并标出高、低压中心的强度(标至10位数)。

(目前一般不用)2.等温线与等厚度线a 、等温线用红色铅笔细实线绘制。

b、温度场的暖、冷中心,分别用红铅笔标注“N”字(或“暖”字)与用蓝铅笔标注“L”字(或“冷”字)。

3.等比湿线a、为了表示湿度场,AT500图上应绘制等比湿线。

b、等比湿线用绿色铅笔以平滑实线绘制。

c、在比湿最大与最小区域中心用绿色铅笔标注“Sh”字(或“湿”字)与“Gn”字(或“干”字)。

4.槽线与切变线a、在AT图上要用棕色铅笔画出当时的槽线与切变线b、用黄色铅笔描上前12(或24)小时的槽线与切变线。

5.描绘地面天气图上的气压系统中心,雨区与锋系。

a、在AT700或AT500图上用黑色铅笔描出与之相应的地面天气图上的主要气压系统的中心位置。

反气旋中心用小圆圈表示,气旋中心用小圆点表示,并用黑色铅笔的矢线连接其过去24、12小时的中心位置。

b、根据需要可把同时间地面图上成片的降水区用绿色铅笔描绘在AT700或AT500 图上。

c、要把当时地面天气图上的主要锋系按表1、3所示的符号用黑色铅笔描绘在AT850与AT500图上。

槽线、切变线及区别:槽线就是低压槽区内等高线曲率最大点的连线。

切变线就是风的不连续线,在这条线的两侧风向或风速有较强的切变。

区别:1.槽线与切变线就是分别从气压场与流场来定义的不同的天气系统,但因为风场与气压场相互适应,所以槽线两侧风向必定也有明显的转变;2.同样,风有气旋性改变的地方,一般也就是槽线所在处,两者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3.习惯上往往在风向气旋性切变特别明显的两个高压之间的狭长低压带内与非常尖锐而狭长的槽内分析切变线,而在气压梯度比较明显的低压槽中分析槽线。

分析冷暖平流并判断其强度:如图所示,等高线与等温线成一交角,气流由低值等温线方面(冷区)吹向高值等温线方面(暖区),这时就有冷平流。

显然,在此情况下,空气所经之处,温度将下降。

左图的情况恰好与上图相反,气流由高值等温线方面(暖区)吹向低值等温线方面(冷区),因而有暖平流。

在此情况下,空气所经之处,温度将上升。

温度平流的强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判断:1.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如其她条件相同,等高线越密,则风速越大,平流强度也越大。

2.等温线的疏密程度:如其她条件相同,等温线越密,说明温度梯度越大,平流强度也越大。

3.等高线与等温线交角的大小:如其她条件相同,等高线与等温线的交角越接近90度,平流强度也越大。

掌握“气压随高度的减小与温度的高低的有关”,能分清高、低压与冷、暖的对应关系: 气压系统的垂直结构静力学方程可以改写成(2、1)式。

(2、1)由(2、1)式可见:温度愈高,气压随高度减小愈慢这就就是说,在暖空气中气压随高度的减小比在冷空气中慢。

一、深厚而对称的高压与低压对称的冷低压与暖高压,就是温度场的冷(暖)中心与气压场的低(高)中心基本重合在一起的温压场对称系统。

冷低压与暖高压在剖面图上就是随高度变强的。

冷低压与暖高压都就是很深厚的系统,从地面到500hPa以上的等压面图上都保持为闭合的高压与低压系统。

我国东北冷涡都就是一种深厚的对称冷低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就是一种深厚的对称暖高压。

二、浅薄的对称高压与低压低层就是对称的暖低压与冷高压,其温度场的暖(冷)中心基本上与气压场的低(高)压中心重合在一起。

1.暖低压:由于中心温度较四周高,所以气压下降慢于四周,低压上空的气压到一定高度后,反而比四周高,成为一个高压系统。

2.冷高压:由于中心温度较四周低,所以气压下降快于四周,高压上空的气压到一定高度后,反而比四周低,成为一个低压系统。

这两种系统,在地面图上比较明显,到500hpa高度以上就消失或变成一个相反的系统。

我国西北高原地区经常会出现浅薄的暖低压; 而南下的冷高压就就是一种浅薄的冷高压系统。

gZpρ=∂∂RTPH8.9ln-=∂∂三、温压场不对称的系统这类系统就是指在地面图上冷暖中心与高低压中心不重合的高低压系统。

由于温压场的不对称,使得气压系统中心轴线发生倾斜。

a不对称高压 b不对称低压在高压中,由于一边冷,一边暖,暖区一侧气压随高度降低比冷区一侧慢,所以高压中心越到高空越向暖中心靠近,即高压轴线向暖区倾斜;在低压中。

低压中心越到高空越向冷中心靠近,即低压轴线向冷区倾斜。

锋面分析的总体原则:1.首先可以按照历史连续性的原则,将前6小时或12小时锋面的位置描在待分析的天气图上,根据过去几张图的连续演变,结合地形条件,就可以大致确定本张图上锋面的位置。

2.再结合分析高空锋区(在平原地区,分析850,700hPa等压面,高原地区分析500hPa等压面),就可判断出地面图上锋面的位置与类型。

3.根据锋面向冷区倾斜原理a、地面的锋线应位于高空等压面图上等温线相对密集区的偏暖空气一侧,而且地面锋线要与等温线大致平行,b、高空锋区有冷平流时,它所对应的就是冷锋;c、高空锋区有暖平流时,所对应的就是暖锋。

d、根据锋的连续演变,如果有冷锋赶上暖锋高空又有暖舌,则所对应的就是锢囚锋e、高空锋区中冷、暖平流均不明显时,所对应的就是静止锋。

4.地面图上锋面位于气旋性曲率最大的地方:低压(槽)或冷高压前。

锋面两侧各气象要素的特点:见PPT辅助图表在锋面分析中的应用:见PPT天气分析的五条原则:1、注意正确地判断错误记录;2、注意正确地应用记录;3、注意天气演变的历史连贯性;4、各种图的配合与各种气象要素之间的合理关系;5、从实际出发抓住分析重点。

剖面图基线的选择:1、把基线选在子午面,这样的剖面图,称为经圈剖面图;2、当我们要研究某一天气系统或天气现象区时,可以取一个能明确表示这天气系统或天气区的方向作为剖面图的基线(例如要了解锋面的空间结构,那么基线最好与锋区相垂直);3、测站记录不可太少,基线上的测站间的距离不能太远(可以把离基线不远的测站记录,投影到剖面的基线上。

选用的测站离开剖线的距离应在100km~300km);4、剖线左右两方所表示的方向统一规定的(剖线如为纬线方向(或接近纬线方向),则应把西方定在左方,东方定在右方。

剖线如为经线方向(或接近经线方向),则应把北方定在左方,南方定在右方)。

剖面图填写与分析的规定:填写规定:1、先在各站位置上,作垂直线;2、在垂直线下方注明站名或站号;3、根据剖线上各地的海拔高度,绘出剖线上的地形线。

分析规定:1、等温线:每隔4°C用红铅笔画一条实线,各线数值应为4的倍数,负值应写负号。

2.等假相当位温线(或等位温线):每隔4K用黑铅笔画一条实线,各线数值应为4的倍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