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学起居睡眠养生法
《中医养生学学》课件
冬季养生:注意 保暖,多吃温补 的食物,适当运 动,增强体质
中医养生的应 用
常见疾病的中医养生方法
感冒:多喝热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受凉 咳嗽:多吃润肺食物,如梨、银耳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胃病:注意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多吃易消化食物 失眠: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睡前喝一杯热牛奶有助于睡眠
气血津液:注重气血津 液的调和与平衡
运动养生:适度运动, 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睡眠养生:保证充足睡 眠,提高睡眠质量
预防为主:注重预防疾 病,提高健康水平
整体观念:注重人体内 外环境的整体和谐
五行相生相克:运用五 行理论指导养生实践
饮食养生:合理膳食, 注重营养均衡
情志养生:保持心情愉 悦,避免过度紧张和焦
中医养生的方 法
饮食养生
食物选择: 选择新鲜、 天然、无 污染的食 物
饮食平衡: 保持营养 均衡,避 免偏食
饮食规律: 定时定量,物
饮食与季 节:根据 季节变化 调整饮食, 如夏季宜 清淡,冬 季宜温补
饮食与体 质:根据 个人体质 选择适合 的食物, 如阴虚体 质宜滋阴, 阳虚体质 宜温阳
经络:十二经脉、 奇经八脉、十五 络脉等
功能:脏腑经络 相互联系,共同 维持人体生命活 动
养生原则:调理 脏腑、疏通经络, 以达到养生保健 的目的
体质理论
体质类型: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痰湿质、血瘀质、气郁质、 特禀质等
体质特点:不同体质的人有不同的生理、病理特点
体质影响:体质会影响人的健康和疾病发生
中医养生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展望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将传统中医养生理念 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开发更多高效、便捷 的养生产品
中医养生学-起居睡眠养生法课件.ppt
最新.课件
5
(二)、起居失常的危害
人体进入成熟以后,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 身体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开始出现一系列 退行性变化。例如适应能力减退、抵抗能力 下降、发病率增加等,这些变化统称为老化。 老化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衰老多发生在 老化过程的后期,是老化的结果。
最新.课件
18
四、二排便保 (1)大便的生理:每日或隔日1-2次,每日便量
100-300g。 (2)大便以通降为顺 王充《论衡》“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
肠中无滓” 自家中毒学说认为,衰老是由于生物体在自身代谢
过程中,不断产生毒素,逐渐使机体发生慢性中毒 而出现衰老。大便不畅,最易使机体产生慢性自身 中毒而出现衰老。
最新.课件
32
现代睡眠与觉醒系统的理论,与阴阳学说如出一 辙,觉醒系统为阳,睡眠系统为阴,阴阳相互矛 盾,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相互协调,共同来 完成睡眠与觉醒的 生理活动
中医阴阳睡眠理论,又有其相当科学的内涵。阳 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从广义的 角度来说 ,阴阳失调是睡眠障碍发病的总病机;从狭义角 度来说,阴阳失调是睡眠障碍发病的重要病机所 在。
最新.课件
9
第二节 劳逸适度
2.益智防衰 一个人经常合理地用脑,不但不会加速衰
老,反而有防止脑老化的功能。
最新.课件
10
二、劳逸失度的害处
“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 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贪逸无度,气机郁滞。 (三)、劳逸结合的保健方法 1 体力劳动要轻重相宜 ---------------量力而行 2 脑力劳动要与体力活动相结合----交叉工作 3 家务劳动秩序化 ----------------------有序家务 4休息保养多样化 -----------------------休养结合
中医养生之道如何提高记忆力与注意力
中医养生之道如何提高记忆力与注意力记忆力与注意力是人们工作学习中必不可少的认知能力。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感受到记忆力和注意力的下降。
中医养生学认为,人体的记忆力和注意力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如饮食、作息、心态等。
本文将探讨中医养生的方式,旨在帮助读者提高记忆力与注意力。
一、合理饮食调理中医养生强调“饮食为养生之本”,合理的饮食调理对于提高记忆力与注意力至关重要。
首先,应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
其次,适量摄入具有益智作用的食物。
中医认为,黑芝麻、鸡蛋、核桃等都能促进大脑的活动,增强记忆力和注意力。
此外,适量饮用茶水也可提高思维能力,如绿茶、菊花茶等具有清热解毒、提神醒脑的特点。
二、良好的作息习惯中医养生讲究“睡眠养生”,良好的作息习惯对于提高记忆力与注意力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
根据中医观点,人体有一定的生理规律,合理的作息时间有利于调整生物钟,增强大脑的记忆和注意力。
其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睡眠是人体自我修复和充电的过程,一般成年人每天需要6-8小时的睡眠时间。
此外,也要注意睡前放松,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和刺激性活动,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三、合理运动中医养生主张“动中养生”,适度的运动可以提高记忆力和注意力。
中医认为运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增强大脑的供血和营养,有利于提高思维和认知功能。
因此,适当参与体育锻炼、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可以促进大脑功能的提升,增强记忆力和注意力。
但要注意量力而行,避免过度劳累。
四、调节心态中医养生强调“心理养生”,积极调节心态对于提高记忆力与注意力也非常重要。
压力、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会对大脑产生负面影响,影响思维和集中力。
因此,要学会舒缓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可以通过运动、读书、听音乐等方式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此外,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与亲友交流沟通,也有助于舒缓情绪,提高心理健康。
对中医养生学的认识和理解
对中医养生学的认识和理解
中医养生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理论体
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人类生命规律、
探讨保养身体、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中医养生学强调“天人相应”,即人体与自然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人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都受到自然界的影响,因此要根据季节、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来调整饮食、起居、运动等方面,以达到
保持身体健康的目的。
中医养生学还强调“阴阳平衡”,即人体内部的阴阳两极要保持相对平衡,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如果阴阳失衡,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因此,中医养生学提倡通过调节饮食、起居、运动等方面来保持阴阳
平衡,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养生学还注重“预防为主”,即通过平时的保养和调理来预防疾病的发生,而不是等到疾病发生后再去治疗。
中医养生学认为,预防
疾病的最好方法是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包括适当的饮食、充足的睡眠、适度的运动、调节情绪等。
中医养生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涵盖了中医理论、营养学、心理学、运动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和应用中医养生学的理
论和方法,可以帮助人们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养生学5-精选文档
"肝开窍于目"
久行
适当的走动或散步,可以使全身关节筋骨得到适度的运 动,经常散步,对身体的各个系统及新陈代谢,都有良好 的促进作用,提高机能的抗病能力,散步时血液循环加快, 大脑供血量增加,思维的效果也较好,
人体随时间节律有时、日、周、月、年等不同的周期性 节律。例如人体的体温在24小时内并不完全一样,早上4 时最低,18时最高,但相差在l℃以内。
人体的正常的生理节律发生改变,往往是疾病的先兆或 危险信号,矫正节律可以防治某些疾病。许多学者的研究 指出,按照人的心理、智力和体力活动的生物节律,来安 排一天、一周、一月、一年的作息制度,能提高工作效率 和学习成绩,减轻疲劳,预防疾病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所谓智力生物节律,就是人一天中有时记忆力好,有时 则差,有一定的规律,如有的人早上5—9时记忆力好, 而另一些人则是晚上记忆力好等等)。
➢ 据调查,在一家名为老人保健康复中心里,好几 个九旬老人在家的时候身体状况、精神状态都很 正常,儿女送他们到中心是让他们得到良好的医 疗保障,但结果,这几个老人都是不到半月, “无疾”而终。这与老人的生物钟被改变有无关 系,我们无法深究。不过,我们相信,认识生物 钟、掌握生物钟、顺应生物钟对维护和增进人们 的身心健康是有帮助的。
但是,人到老年,长时间远距离的奔走或跑步,就容易 使肢体,特别是下肢关节周围的韧带等筋腱组织受到扭伤 或劳损,而招致疾病。因此,行走散步时要适度,注意使 全身放松,调匀呼吸,脚步均匀,“行不宜急”方能“气 血畅通,百脉流通,内外协调”健康持久。
久卧伤气 过度卧床,易使肺缺乏新鲜空气的调节,肺的机能不强
中医养生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
中医养生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医学,中医养生学注重平衡身体阴阳、调和气血,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睡眠质量对我们的身体和心理非常重要。
然而,现代生活的压力和不良习惯往往使我们难以获得良好的睡眠。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养生的方法,帮助改善睡眠质量。
一、舒缓压力、调整情绪压力是影响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中医养生注重调整身心的平衡,以下是几种方法可供尝试:1. 针灸 - 针灸是一种中医疗法,通过刺激身体的穴位来促进能量平衡和血液循环。
在睡眠质量不佳的情况下,针灸可以帮助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达到放松身心的效果。
2. 中药调理 - 有些中药可以帮助舒缓压力,改善睡眠。
例如,某些具有镇静作用的中草药,如酸枣仁、丹参、枸杞子等,可以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有助于减轻情绪不稳定和睡眠问题。
3. 气功练习 - 气功是一种通过调整呼吸和身体姿势来促进能量平衡的中医养生方法。
练习适合的气功可以帮助平衡身体的阴阳和促进睡眠。
二、调理饮食、培养良好生活习惯中医养生强调饮食的调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改善睡眠质量:1. 饮食调理 -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饮品,如咖啡、浓茶和辛辣食物,特别在晚餐时。
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并根据个人体质选择适宜的食材。
同时,中医认为滋补食物如枸杞、莲子、龙眼等有助于健康睡眠。
2. 定期作息 -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尽量每天都在同一时间入睡和起床。
保持规律的作息可以帮助调节生物钟,提升睡眠效果。
3. 创建舒适的睡眠环境 - 保持房间通风、安静、暗暖适中的环境,使用舒适的床上用品,如枕头和被子。
在睡前适度放松,避免使用手机和电子设备,创造有利于入睡的环境。
三、运动保健、按摩调理适度的运动可以帮助调整身心状态,同时,中医按摩(推拿)可以刺激穴位、舒缓压力,以下是几种方法可以帮助改善睡眠质量:1. 散步 - 均匀的步行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入睡。
2. 太极拳 - 太极拳是一种兼具运动和调理气血的中医养生方法。
什么是起居养生
什么是起居养生日常的起居对养生影响很大,如果起居有规律,就会远离健康,但是起居不规律反而很容易引起疾病,那么日常起居要注意什么呢?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起居养生的相关知识,希望对你有用!起居养生1:择地而居居处环境,是指空气、水源、阳光、土壤、植被、住宅等因素综合起来,所形成的有利于人类生活、工作、学习的外部条件,因此对人类生存和健康的意义重大。
适宜的居处环境,可以促进人体的健康长寿;反之则损伤人体,并遗害于子孙后代。
古代养生家一向非常重视居处地点的选择,认为应选择一个空气新鲜,风景优美,阳光充足,气候宜人,水源清洁,整洁安宁的自然环境,如山林、海滨、农村、市郊等。
《千金翼方·退居·择地》说:“山林深远,固是佳境,……背山临水,气候高爽,土地良沃,泉水清美,……地势好,亦居者安。
”一般来说,依山而居,在冬季山林作为天然屏障,可遮挡猛烈的风沙,减缓寒冷的气流;在夏季可减少阳光的强烈辐射,调节炎热的气候,且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使人感到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为生活增添了无穷情趣。
傍水而居。
使日常生活用水方便,尤其是清澈甘冽的泉水终年不断,可湿润空气,减少污染。
科学家们通过调查发现,凡是长寿之乡,都是宁静秀丽的山庄,或是景色宜人的田园。
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赏心悦目,精神舒畅,体魄健壮,颐养天年。
对于住宅的朝向,最好是座北朝南,门窗向阳。
这样可采光充足,冬暖夏凉。
特别是我国的冬季,时有西北风劲吹,寒流袭人,如房门朝北,冷风直入室内,室温降低,使人感到不适,易患感冒;夏季东南风微拂,如房门朝北,凉风只好绕墙而过,不能直接进入室内,室内空气不流通,闷热憋气,同样有害于健康。
所以《遵生八笺·起居安乐笺·居室安处条》认为住宅应“南面而坐,东首而寝,阴阳适中,明暗相半。
”起居养生2:改造环境能够选择适宜的居处环境自然很好,但是由于具体条件的限制,并非所有的人都能自由地进行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改造居处,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就显得十分重要。
失眠多梦的中医养生精神调整方法
失眠多梦的中医养生精神调整方法失眠和多梦是当代社会中常见的健康问题,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中医养生学提供了一些有效的精神调整方法,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失眠和多梦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中医养生精神调整方法,帮助我们重新找回安宁与平衡。
1.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作息习惯对于睡眠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中医养生强调“四时五养”,即根据四季的变化调整自己的作息和饮食习惯。
秋冬季节昼短夜长,人们应当适当延长自己的休息时间,提前调整晚上的起居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此外,尽量避免在晚上过多饮食、饮用咖啡和浓茶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都会影响睡眠质量。
2. 调理情绪,保持内心平静失眠和多梦常常与情绪无法得到有效调节有关。
中医养生重视情绪的调理,认为内心平静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
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帮助自己保持内心平静,如冥想、放松训练、瑜伽等。
此外,与亲朋好友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心情,也可以帮助减轻焦虑和压力,进而提高睡眠质量。
3. 饮食调理,选择合适的食物中医养生认为,饮食是调整身体和精神状态的重要因素。
失眠和多梦可以通过饮食的调理来进行缓解。
平时可以多摄入一些具有安神镇静功效的食物,如莲子、山药、枸杞等。
此外,尽量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这些食物会给胃肠带来负担,进而影响睡眠。
4. 中医按摩和针灸疗法中医养生中,按摩和针灸被广泛应用于调节身体和精神状态。
对于失眠和多梦的患者来说,通过按摩头部、颈部和腹部等部位,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舒缓紧张情绪,进而改善睡眠。
针灸疗法也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改善睡眠问题。
5. 草药调养,温养身心中医草药在调节身体和精神状态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对于失眠和多梦的患者来说,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安神效果的中药进行调理。
常见的草药包括枸杞、百合、酸枣仁等。
饮用这些草药可以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平衡阴阳,从而缓解失眠和多梦的问题。
在进行中医养生精神调整时,我们需要保持持之以恒的信念和耐心。
最新中医养生学 第八章 睡眠养生讲学课件
安寝乃人生最乐
25.01.2021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2
睡眠对生命是必不可缺少的
❖ 在中世纪有一种刑法叫“不准入睡”,有一个 法国人被国王判处死刑,处死的方法就是不准 入睡,稍有睡意,就被看守用酷刑折磨。临死 时这个人说:情愿早死,不愿受这种痛苦
25.01.2021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22
理想的床铺
❖ 应该是软硬适中为 宜,以在木板床上铺 垫约10厘米厚的棉 垫的软硬度为最佳。
25.01.2021中医养生学- Nhomakorabea-胡润淮
23
25.01.2021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24
水床
❖ 每天晚上在水床上过夜,能睡得安稳舒适。
25.01.2021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② 少数α粒子的大角度偏转甚至反 弹是怎么造成的?
(3)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
原子中带正电部分的体积很小,但几乎占有 全部质量,电子在正电体的外面运动.
3.原子核的电荷与尺度
(1).确定各种元素原子核的电荷
(2)估算原子核的尺度 核半径 10-15 ---- 10-14 m 原子半径 10-10 m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9
睡眠的生理意义
第一,睡眠能促进人体 生长发育
第二,睡眠能消除疲劳、 恢复体力
第三,睡眠能保护脑力, 使精神充沛
25.01.2021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10
25.01.2021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11
第三节 睡眠的时间
❖ 为了保障健康,人们 应该有足够的睡眠 时间。
25.01.2021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中医治未病理论_常见的中医养生方法
中医治未病理论_常见的中医养生方法生活规律顺应自然养生专家说,中医讲究天人合一,一年有寒、热、温、凉,自然界有风、寒、暑、湿、燥、火,所以要“动作以避寒,隐居以避暑”,和于四时,顺应自然之气。
尤其年老体弱者,更应适宜寒暑,“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早晨活动不宜过早,以见到阳光为宜。
冬季三九天,多在室内活动,以免寒气伤阳。
夏季三伏天,避暑要及时,但也不宜过凉。
总之,人要适应自然,生活要规律,寒温要适度。
动脑动手形神受益养生专家认为,健康需要活动,但必须适当,不可劳倦过度,尤其是老年人和病人,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
他多年来的活动方式主要有四种,一是每天早晚各慢走一公里,坚持不懈;二是坚持门诊看病,为病人解除了病痛,他内心无比欣慰,也有益于脑力活动,一举多得。
三是在带徒弟和传承学术经验中,他感受到为中医药事业培养人才的责任感,内心充实和满足,同时也启发他经常思考问题,增强了思维分析能力,加上常与青年人相处,增加了活力,振奋了精神。
四是练习书法,他以练习楷书为主,一笔一划,一丝不苟,使人心静、神安、志定,既陶冶了情操,也活动了肢体,达到形神受益。
揉搓经穴养生防病养生专家非常重视经穴,常以指代针揉搓经穴养生治病。
他每日睡前和起床时,常用手指揉搓百会穴及头面部,以促进头面部血液循环;揉搓涌泉穴、膻中穴以补肾、强心、健脑;揉搓听宫、耳门、颅息等穴以助听力;揉搓童子髎、睛明穴以增强视力;揉搓迎香、风池穴以防感冒;指压足三里、内关、中脘、气海等穴,以增强胃肠消化吸收功能。
每个穴位揉搓按压50~100次,四肢和腹部穴位揉压150次。
他还时常叩叩牙齿,以强齿和促进消化液的分泌。
他说,通过20多年的穴位揉搓按压,确实收到了行气血、调营卫、益心脑、防外邪、强耳目的效果。
饮食有节定时定量定性养生专家的饮食有三个原则:定时、定量、定性。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他坚持每日三餐按时就餐;定量是三餐不过饱,以八成饱为宜,尤其晚餐食少,以易于消化吸收;定性是粗细粮配合,蔬菜水果搭配,吃后以能消化吸收、腹部舒适为准。
中医养生方法技术学(十三五)
一 操作方法 二 功效机制 三 贴敷禁忌 四 注意事项
一 操作方法 二 功效机制 三 耳穴禁忌 四 注意事项 附:养生常用耳穴
一 电针法 二 腧穴激光照射法 三 腧穴红外线照射法 四 腧穴磁疗法
第一节 传统 功法养生方法
技术
第二节 现代 运动养生方法 技术
一 传统功法养生中的“三调” 二 静功养生方法技术 三 动功养生方法技术
第五节 动静 结合
第六节 辨体 施术
一 顺应四时变化 二 顺应月廓变化
一 形为神之宅 二 神乃形之主 三 形神共养,养神为先
一 正气是生命之根 二 固护正气重在养脾肾
一 因时制宜 二 因地制宜 三 因人制宜
一 动静一体 二 动静相济
第一节 中医 养生方法技术
的分类
第二节 中医 养生方法技术 应用注意事项
中医养生方法技术学(十三五)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读书笔记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教学
功效
方法
中医
中医
医学
南京中医药大 学
专业
养生
附表
食物
机制
技术学
方法
中医
技术
注意事项
禁忌 法
内容摘要
本教材重点对于养生方法技术进行归类,对于每一种养生方法技术做到必有出处,并引用相关文献,同时简 要介绍方法技术的传承发展以及应用,作为本科教材,列出各种方法技术的操作要领、应用上的注意事项,方法 技术的训练等。 《中医养生方法技术学》是中医养生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中医养生学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程 之一,彰显中医养生学特色和优势。本教材适用于本科中医养生学专业。作者简介: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 学院院长、教授。1988年6月从上海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即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针灸推拿学专业的教学临床和 科研工作,工作期间公派赴日本天理高校研修运动医学一年,又先后师从南京中医药大学徐恒泽教授、江苏省名 中西医结合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李忠仁教授进行研究生阶段学习,于1999年、2005年分别获得医学硕士 和博士学位。多次荣获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主讲教师、多媒体竞赛等奖励;2013年小儿推拿双语教学在全国第十 三届多媒体大赛中获得高教医学组一等奖,2014年“传承与创新:彰显中医文化物质的院校教育模式的探索和实 践”项目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和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中医养生之道缓解焦虑与抑郁的方法
中医养生之道缓解焦虑与抑郁的方法快节奏的生活、巨大的压力和各种不良的生活习惯都导致了现代人频繁地遭受焦虑和抑郁的困扰。
中医养生学认为,人体与自然界的五行相互作用,人体内的脏腑、经络、气血等系统保持平衡才能保持健康。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养生的方法,帮助缓解焦虑与抑郁。
一、调理生活作息调理生活作息是中医养生的基本方法之一。
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有助于让身体的阴阳平衡,增强体质,缓解焦虑与抑郁。
具体方法包括:1.有规律的作息时间:保持每晚相同的睡眠时间,早上起床后尽量准时。
这样有助于调整人体的生物钟,保持良好的体内节律。
2.适量的运动:进行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调节情绪,缓解焦虑和抑郁。
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低强度的运动方式,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放松心情。
3.合理的饮食:根据中医理论,采用正常的膳食结构和摄取适量的营养有助于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
饮食要清淡,以蔬菜、水果、谷物为主,少食油腻和刺激性的食物。
二、中草药调理中草药作为中医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缓解焦虑和抑郁方面有良好的效果。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中草药:1.柴胡:柴胡能够调节情绪,舒缓痛苦,并能改善肝气郁结的症状。
可以作为中草药复方的一部分使用。
2.丹参:丹参具有安神定志、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改善焦虑和抑郁症状。
3.茯苓:茯苓有温暖脾胃的作用,可以缓解焦虑和抑郁引起的消化不良。
常与其他草药配合使用。
4.当归:当归有补血安神的效果,适用于焦虑和抑郁导致的血虚症状。
三、按摩与针灸按摩和针灸是中医常用的养生方法,对缓解焦虑和抑郁有一定的效果。
1.头部按摩:使用指腹轻轻按摩头部,以缓解紧张和焦虑。
可以选择太阳穴、百会穴、印堂等穴位进行按摩。
2.手指按摩:利用指腹按摩手心部位,有助于平衡体内的气血流动,舒缓疲劳情绪。
3.针灸疗法:针灸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平衡身体的阴阳。
选择适合的穴位进行针灸有助于缓解焦虑和抑郁。
四、心理调节中医养生强调身心的统一,心理调节对于缓解焦虑和抑郁有重要作用。
中医养生学2
人体后天的周期性节律变化受生物钟的控制,但更 重要的在于训练和培养。人类大脑皮层在机体内已 成为各种生理活动的最高调节器官,而大脑皮层的 基本活动方式是一种条件反射。 生活作息规律 条件反射 相对稳定、具有预 见性和适应性的活动 环境因素的变化 新的条件反射
有规律的作息制度可以在大脑神经中枢建立各 种条件反射,并使其不断巩固,一系列条件反射, 又促进人体生理活动有规律的健康发展。因此,养 成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是提高人体适应力,保证健 康长寿的要诀之一。
起居有常定义:主要是指起卧作息和日常
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一定的规律并合乎自然 界和人体的生理常度。它要求人们起居作 息、日常生活要有规律,这是强身健体、 延年益寿的重要原则。 一、合理作息的保健作用 二、生活作息失常的危害 三、建立科学的作息制度
一、合理作息的保健作用
古代养生家认为,人们的寿命长短与能否合理安排 起居作息有着密切的关系。《素问· 上古天真论》说: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素问· 生气通天论》说:“起居如惊,神气乃浮”, 神气在人体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对人体生命活动 的总概括。人们若能起居有常,合理作息,就能保 养神气,使人体精力充沛,生命力旺盛;若起居无 常,不能合乎自然规律和人体常度来安排作息,天 长日久则神气衰败,就会出现精神萎靡,生命力衰 退。
三、建立科学的作息制度 规律生活作息的作用:能使大脑皮层在机体内的调节活动形 成有节律的条件反射系统。人们的起卧休息只有与自然界阴 阳消长的变化规律相适应,才能有益于健康。 平旦之时阳气从阴始生,到日中之时,则阳气最盛,黄昏时 分则阳气渐虚而阴气渐长,深夜之时则阴气最为隆盛。人们 应在白昼阳气隆盛之时从事日常活动,而到夜晚阳气衰微的 时候,就要安卧休息,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日出而作,日入 而息”,这样可以起到保持阴阳运动平衡协调的作用。 现代医学已证实,人的生命活动都遵循着一定周期或节律而 展开。如人的情绪、体力、智力等也都有一定的时间规律, 体力、情绪和智力的节律周期分别为23、28和33天,每个周 期又分为旺盛和衰退两个阶段。人的体温总是凌晨2-6时最 低,下午2-8时最高。脉搏和呼吸是清晨最慢,白天较快。 血压也是白天高,夜间低。
《中医养生学》课程标准
《中医养生学》课程标准编写人:审核人:课程编号:096039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学时:32学分:2适用对象:xx专业一、课程理念中医养生学是在尊重生命规律、符合社会伦理规范的前提下,根据人体生命活动变化规律,研究调摄身心、养护生命、却病延年的理论和方法的中医分支学科。
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有概论、发展简史、养生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中篇为常用的养生方法,主要包括精神养生法、起居养生法、药食养生法、传统运动养生法、针灸养生法、按摩养生法、房事养生法及其他养生法;下篇为养生方法的具体运用,主要有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和部位养生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们学习和了解中医养生的文化根源性;系统掌握中医养生学基本理论;掌握常用养生方法;学习掌握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制定养生计划和方案,从而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更好地促进疾病的康复。
二、课程目标1. 认知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和常用养生技能,掌握中国传统养生学的基本特点、树立整体观念,熟悉常用中医基本理论和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能够用中医基本理论知识对病人和公众进行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并应用合适的中医养生方法和技能,从而能够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
2.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科学思维能力方面获得相应的训练和提高,能够将理论知识同实践相结合,初步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从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对物质世界有正确的认识,对日常生活中能充分运用中医养生理论指导健康的维持和疾病的恢复,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将来从事康复治疗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 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并认同中医养生学基本理念和基本内涵,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保健和疾病的康复治疗中,建立和保持对祖国传统养生理论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和思考方法;能够关注与养生康复的社会问题,逐步树立学科交叉、技术过硬、综合各种学科共同服务于日常保健和疾病康复的观念;发扬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从而做到懂养生、会养生、爱养生,并运用中医养生理论解决辅助临床治疗。
中医睡眠保健常识
中医睡眠保健常识注重睡眠可养生“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
”良好的睡眠能补充能量、恢复精力,有“养阴培元”之效。
所以,掌握睡眠养生要领,便可踏上简单易行的养生之道。
“天人合一”的观念全世界通用中医向来讲究“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人体不仅要维持体内循环和谐,还要注意与自然界外部环境的和谐。
专家指出,随着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四季的变化,人体必然与之相适应,故有“四时养生”之说。
秋冬季节,自然界的阳气渐趋收敛、闭藏,此时起居作息要更注意保养内守之阴气,强调睡眠养生正当其时。
“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是此时主要的睡眠养生之道。
具体睡眠时间建议每晚:亥时即9点-11点休息,争取在子时11点-1点入睡。
因为子时是阳气最弱、阴气最盛之时,此时睡觉,最能养阴,睡眠质量也最佳,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
睡觉的方位关于睡觉的方位有不同的说法,令人困惑。
有研究指出,由于地球磁场的影响,人睡觉时采取头北脚南的方位,使磁力线平稳地穿过人体,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球磁场的干扰。
而我国古代养生学家却认为,人的睡觉方向应该随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而改变。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到:“凡人卧,春夏向东,秋冬向西。
”这就是考虑到“应四时所旺之气而卧”的缘故,因中医的五季与五方相应,有春东、夏南、长夏中、秋西、冬北之说,因此睡眠的方位也与当时节气相应。
中医对睡眠的要求也很高专家指出,尽管这些理论都有一定道理,但在实际生活中受房屋朝向和家居布局的影响,而存在一定局限性,市民其实不必太过拘泥于这些理论,而导致不必要的担心。
反而建议大家,应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入睡前应“安神定志”、饮热牛奶或蜂皇浆,或用温水沐足,最好能辅以足底按摩等,以利“心肾相交”……这些措施对于提高睡眠质量有更明显效果。
药膳调理睡眠障碍失眠、多梦、浅睡、易醒,相信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的都市人最熟悉的困扰。
这些睡眠障碍,属于中医理论“不寐”、“郁病”、“虚劳”、“心悸”等范畴,与多种疾病相关,会引起不同类型的睡眠障碍。
中医养生学-上中下篇
序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為:一. 協調臟腑二. 暢通經絡三. 清靜養神四. 節欲葆精五. 調息養氣六. 綜合調養七. 持之以恆個人認為基本原則一至六過份理論化, 較難為公眾了解。
原則七、持之以恆、則簡單和易明。
若不能實踐原則七, 原則一至六只會是空論, 難有持久成較。
固持之以恆最為重要。
常用的養生方法亦有很多、包括精神養生、環境養生、起居作息養生、睡眠養生、飲食養生、房事養生、運動養生、娛樂養生、浴身保健、針灸按摩保健、藥物養生等。
而常用的養生方法中、個人至愛則為飲食養生。
並深信必須因應四時氣侯變化、按中醫藥理論實踐「天人相應」、崇尚自然,、四季養生。
不時不食、調理為上。
春養肝、夏清心、秋潤肺、冬補腎。
中醫認為「天人相應」、所以不同的季節氣候都會影響人體。
各種「邪氣」的不同特點、便令身體狀況產生不同變化、以及影響臟腑功能、而產生特異的疾患。
正常的風、寒、暑、濕、燥、火六種自然氣候因素,中醫稱為「六氣」。
根據「五行」的特性、春天多風、夏就有暑熱(火)和暑濕、秋天乾燥、冬天寒冷。
自然界的氣候變化、令萬物按生、長、化、收、藏的規律而生生不息。
但當氣候變化太過或者太弱、便擾亂了自然界的規律、這時中醫就稱之為「邪氣」(邪、即不正之氣)。
例如秋季燥氣嚴重、成為致病因素、中醫就稱之為「燥邪」。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每個季節都該追隨大自然的規律養生。
春季陽氣初生、宜食辛甘發散之品、而不宜食酸收之味。
春天春雨綿綿、「回南」翳侷、人常常感到身體困倦、頭脹重墜、眼皮低垂、自然懨懨欲睡,、讀書難以 “入腦”。
這種現象我們稱為 “春困” ! 春天卻又是大自然最充滿生機的季節 —— 草綠花開、萬物都從冬天的沉睡中甦醒。
人要呼應自然規律生活、就要消除「春困」。
所以春天我們既要調養好身體的氣血、氣血充自然精神足、同時也要注意排解體內濕氣、濕去自然神清氣爽。
夏季大自然「火氣」最盛、香港的「水土」本來就濕熱、所以夏天更覺又悶又熱。
中医作息表
中医作息表(原创版)目录一、中医作息表的重要性二、中医作息表的具体内容三、中医作息表的实施建议四、中医作息表的益处正文中医作息表,即中医养生学上的一种时间养生法,是指按照中医理论,在一天之中按照一定的时间规律进行作息,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一、中医作息表的重要性中医作息表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调整身体的生物钟,使我们的生活节奏与自然界的运行规律相符合。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都与十二时辰(即一天 24 小时)的阴阳五行变化密切相关。
因此,遵循中医作息表,可以使我们的身体保持良好的生理状态,预防疾病的发生。
二、中医作息表的具体内容中医作息表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子时(23:00-1:00):此时是胆经当令,宜入睡。
2.丑时(1:00-3:00):此时是肝经当令,宜保持深度睡眠。
3.寅时(3:00-5:00):此时是肺经当令,宜起床,进行晨练。
4.卯时(5:00-7:00):此时是大肠经当令,宜进行排便。
5.辰时(7:00-9:00):此时是胃经当令,宜进食早餐。
6.巳时(9:00-11:00):此时是脾经当令,宜进行工作或学习。
7.午时(11:00-13:00):此时是心经当令,宜进食午餐,并进行短暂的休息。
8.未时(13:00-15:00):此时是小肠经当令,宜进行工作或学习。
9.申时(15:00-17:00):此时是膀胱经当令,宜进行户外活动。
10.酉时(17:00-19:00):此时是肾经当令,宜进食晚餐。
11.戌时(19:00-21:00):此时是心包经当令,宜进行休闲活动。
12.亥时(21:00-23:00):此时是三焦经当令,宜进行准备睡眠的活动。
三、中医作息表的实施建议要实施中医作息表,首先需要调整自己的生活作息,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其次,要注意饮食健康,避免暴饮暴食,同时要保证每天有规律的进食。
最后,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四、中医作息表的益处中医作息表的益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调整身体的生物钟,使生活节奏与自然界的运行规律相符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随四时变化增减衣服
《千金要方》:“凡大汗勿偏脱衣,喜得偏风 半身不遂。春天不可薄衣,令人伤寒霍乱,食不 消头痛。 ”“湿衣与汗衣皆不可久着,令人 发疮及风瘙”
2020/11/3
14
(三)、增减衣服的宜忌
衣服要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切不可急穿急脱, 忽冷忽热。
“春季天气寒暄不一,不可顿去棉衣。老人气弱 骨疏体怯,风冷易伤腠理,时备夹衣,温暖易之。 一重减一重不可暴去”。
2.加重心脑血管疾病:便秘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的 高龄患者,排便时用力过大,会使血压升高,机 体耗氧量增加,很容易诱发脑溢血、心绞痛、心 肌梗死,甚至危及生命。
3.形成腹疝:便秘时,因排便用力过大,腹内压 突然增高,可形成腹疝。
4.有损美容:长期便秘,有害物质再吸收入血, 导致皮肤粗糙,无光泽,形成痤疮、色素沉着、 颜面色斑等。
定时睡眠、定时起床、定时用餐、定时工
作学习、定时锻炼身体、定时排大便、定
期洗澡等
2020/11/3
6
二、 劳逸适度
(一)、劳逸适度的主要保健作用 劳和逸之间具有一种相互对立、相互协调的辨证
统一关系,二者都是人体的生理需要。 1.调节气血运行 经常合理的从事一些体力劳动有利于活动筋骨,
通畅气血,强健体魄,增强体质,能锻炼意志, 增强毅力,从而保持了生命活动的能力。 适当休息也是生理的需要,它是消除疲劳、恢 复体力和精力,调节身心必不可缺的方法。
中医养生学起居睡眠养生法
1.提高人体内部节律的顺应性
有规律的作息制度可以在大脑神经中枢 建立各种条件反射,并使其不断巩固,形 成稳定的良好的生活习惯。一系列条件反 射,又促进人体生理活动有规律的健康发 展。可见,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是提 高人体适应力,保证健康长寿的要诀之一 。
2020/11/3
鲜亮
2020/11/3
12
(二)、制装的原则
2.顺应四时制作服装
(1)按四时需要选择面料质地
由于春季多风,秋季偏燥,故制装时选择透气性和吸湿性 适中的衣料为宜。
夏季气候炎热,制作服装的基本原则是降温、通风透气, 以利于体热和汗水的散发。《老老恒言·衣》说:“夏虽极 热时,必着葛布短半臂,以护其胸背”。
2
2.保养神气
清·张隐庵:“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 妄作劳,养其精也。夫神气去,形独居, 人乃死。能调养其神气,故能与形俱存, 而尽终其天年”
2020/11/3
3
(二)、起居失常的危害
人体进入成熟以后,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 身体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开始出现一系列 退行性变化。例如适应能力减退、抵抗能力 下降、发病率增加等,这些变化统称为老化。 老化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衰老多发生在 老化过程的后期,是老化的结果。
2020/11/3
9
三、 服装顺时适体
(一)、服装的功能及要求
1.气候调节能力
现代研究认为,人体和衣服之间存在着一 定的空隙,被称为衣服内气候。衣服内气 候的正常范围是:温度32±1℃,湿度在 50%左右。适当的衣服内气候,可使人的 体温调节中枢处于正常状态,维护温热感, 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恢复体力。
2020/11/3
10
2.护体免受伤害 服装要具有护肤保洁特性 服装要具有护体防伤害特性 3.大小舒适得体 服装的大小选择要以个人的体型、三围及
舒适得体等为度 4.适度的重量 5.良好的伸缩性
2020/11/3
11
(二)、制装的原则
1.因需选料,有益健康 (1)天然纤维:透气、吸汗、舒适 (2)丝绸织物:吸湿、透气、细腻柔滑 (3)亚麻织物:通风凉爽 (4)化纤面料:结实耐用、光泽好、颜色
2020/11/3
7
第二节 劳逸适度
2.益智防衰 一个人经常合理地用脑,不但不会加速衰
老,反而有防止脑老化的功能。
2020/11/3
8
二、劳逸失度的害处
“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 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贪逸无度,气机郁滞。 (三)、劳逸结合的保健方法 1 体力劳动要轻重相宜 ---------------量力而行 2 脑力劳动要与体力活动相结合----交叉工作 3 家务劳动秩序化 ----------------------有序家务 4休息保养多样化 -----------------------休养结合
冬季气候寒冷,服装要达到防寒保温的效果,宜选择织物 厚、透气性小和保温性良好的深色材料。随着生活水平不 断提高,人们逐步用丝棉、驼毛、人造毛、羽绒等来代替 棉花。既松软轻便,保温效果又好。
2020/11/3
13
(2)面料颜色应天顺时
衣服颜色越深,吸热性越强,反射性越差; 颜色越淡,反射性越强,吸热性越差。夏天 宜穿浅颜色服装,以反射辐射热;冬天宜穿 深色衣服,以利吸收辐射热)、大便通畅的保健法 1.大便通畅与健康养生 (1)大便的生理:每日或隔日1-2次,每日便量
穿脱衣服注意事项:一者,大汗之时忌当风脱衣,
因为大汗之时,人体腠理发泄,汗孔开放,骤然
脱衣,易受风寒之邪侵袭而致病。二者,汗湿之
衣勿得久穿,因为汗后湿衣不易干,伤害人体阳
气。汗后腠理虚,汗湿滞留肌肤,易产生风寒湿
之类的病变。
2020/11/3
15
第四节 排便保健法
1.发生痔疮:便秘时排便用力摒力,直肠颈压力 增高,阻断静脉回流
三月,....夜卧早起;秋三月,....早卧早起; 冬三月,.....早卧晚起”。
2020/11/3
5
2.符合人体生物钟规律
人的情绪、体力、智力等也都有一定的时 间规律,体力、情绪和智力的节律周期分 别为23、28和33天,每个周期又分为旺盛 和衰退两个阶段。人的体温总是凌晨2~6 时最低,下午2~8时最高。脉搏和呼吸是 清晨最慢,白天较快。血压也是白天高, 夜间低。
有些人生活作息很不规律,夜卧晨起没有定 时,贪图一时舒适,四体不勤,放纵淫欲, 其结果必致加速老化和衰老,并进而导致死 亡。
2020/11/3
4
(三)、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
1.顺应四时阴阳变化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孙思邈说:“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
兴居有至和之常制”。 《黄帝内经》称“春三月,....夜卧早起;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