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混凝土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书

合集下载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辽宁工业大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预应力混凝土T 梁、箱梁桥主梁预应力钢束设计 (标准跨径20m ,桥宽15m ) 开课单位: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2022年3月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院(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教研室:施工教研室学 号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道桥181级课程设计(论文)题 目预应力混凝土T 梁、箱梁桥主梁预应力钢束设计课程设计(论文)要求与任务一、课设要求1、依据已知条件,完成主梁的预应力钢束设计。

2、完成相关设计图纸不少于3张(3#图纸)。

二、课设任务1、完成钢束估算,钢束线形设计。

2、预应力钢束的预应力损失计算。

3、主梁截面强度验算,挠度验算等,4、完成相关设计图纸不少于3张(3#图纸) 三、设计说明书要求1、计算过程完整,计算方法符合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设计规范要求。

2、课设论文成果格式符合要求,图纸绘制规范。

工作计划第一周 周一、布置课设任务、查资料;周二、钢束面积估算;周三、钢束布置周四、主梁截面特性计算,截面强度计算;周五、主梁截面特性计算,截面强度计算第二周周一、预应力损失计算;周二、预应力损失计算;周三、应力验算,挠度计算,下锚应力计算;周四、应力验算,挠度计算,下锚应力计算;周五、整理计算书,上交课设成果,答辩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成绩平时表现10% 计算书、图纸70%答辩成绩20%合计教师评语: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学生签字:2022年03月18日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教学目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课,为了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相关规范条文的应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在讲完有关课程内容后,安排2周的课程设计,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

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顺利完成设计任务奠定基础。

混凝土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混凝土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混凝土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用途;2. 学生掌握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及其作用,了解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原则;3. 学生了解混凝土的性质,包括强度、耐久性、抗渗性等,并能够描述这些性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原则,进行简单混凝土配比的计算;2. 学生通过实验,掌握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养护及强度测试方法;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混凝土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建筑材料科学研究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2. 学生认识到混凝土材料在现代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增强环保和资源节约意识;3.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实验任务,培养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工程技术类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混凝土材料的基本知识,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为八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知识基础,对实验操作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以此为基础,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混凝土基本概念与分类- 混凝土的定义、特点及应用- 混凝土的分类及各类混凝土的用途2. 混凝土组成材料- 水泥、砂、石子、水等原材料的作用及选用原则- 外加剂和掺合料的功能及使用方法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的基本原则- 简单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4. 混凝土的性质- 强度、耐久性、抗渗性等性能指标- 混凝土性质影响因素及改善措施5. 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浇筑、养护、施工质量控制- 常见混凝土工程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6. 混凝土实验- 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养护及强度测试方法-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及安全要求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2周:混凝土基本概念与分类第3-4周:混凝土组成材料第5-6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7-8周:混凝土的性质第9-10周:混凝土施工技术第11-12周:混凝土实验操作与实践教材章节及内容对应:第一章:混凝土基本概念与分类第二章:混凝土组成材料第三章: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四章:混凝土的性质第五章:混凝土施工技术附录:混凝土实验操作指南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表达,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混凝土的基本概念、性质、配合比设计等理论知识。

混凝土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混凝土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混凝土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混凝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混凝土的组成、性能和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掌握混凝土的基本组成和材料特性;(2)了解混凝土的设计原理和方法;(3)熟悉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规范和计算方法。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计算;(2)具备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3)学会查阅相关教材、文献和规范,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工程责任感,使其认识到混凝土工程安全的重要性;(2)激发学生对混凝土工程的兴趣,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混凝土的基本组成和材料特性:介绍混凝土的起源、发展及现状,了解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水泥、砂、石子、水等)及其作用。

2.混凝土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学习混凝土设计的基本原则,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了解混凝土强度、耐久性等性能指标。

3.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规范和计算方法:学习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的相关内容,掌握混凝土梁、板、柱等常见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

4.混凝土工程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案例,探讨混凝土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和问题解决方案。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混凝土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规范;2.讨论法:学生就混凝土工程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混凝土设计在工程中的应用;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混凝土性能的认识。

四、教学资源为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混凝土设计教材,如《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工程》等;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混凝土力学》等;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4.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验所需的设备、材料,如水泥、砂、石子等,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学习报告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学习报告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学习报告上述功能要求统称为结构的可靠性,即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我国目前规定为50年),规定的条件下(如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正常维修),完成预定功能要求的能力。

结构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两者之间存在着矛盾。

科学的设计方法就是要求在可靠性和经济性 之间选择一种最佳的平衡,使之既经济又可靠。

问题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应取各自的最不利的效应组合进行设计。

1.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根据荷载规范的要求,结构构件承载力设计应根据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合进行,其一般表达式为γ0S ≤R式中 γ0——结构重要性系数;S ——结构效应组合的设计值;R--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应按各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

(1)结构构件重要性系数γ0根据《统一标准》,在建筑结构设计时,根据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安全、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等)的严重性,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或设计使用年限按表7-3取值。

结构重要性系数γ0安全等级γ0设计使用年限γ0一级不应小于1.1100年及以上不应小于1.1二级不应小于1.050年不应小于1.0三级不应小于0.95年不应小于0.9注:对设计使用年限为25年的结构构件,各类材料结构设计规范可根据各自情况确定结构重要性系数γ0的取值。

在抗震设计中,不考虑结构构件的重要性系数。

同一建筑物中的各类构件的安全等级,宜与整个结构的安全等级相同。

但应根据需要,对某些构件的安全等级可采取提高一级或降低一级。

(2)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s1)荷载效应基本组合①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 应从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确定:(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jk j j 1ik i lj 1j 111i Q Q L Q P P G G S S S S S L Q K γψγγγγγ∑∑>≥+++= 式中 γG_____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应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第3.2.5条采用; γQi ——第i 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γQ1为可变荷载Q1的分项系数,应按《荷载规范》第3.2.5条采用;SGk--按永久荷载标准值Gk 计算的荷载效应值;SQik ——按可变荷载标准值Qik 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其中SQ1k 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 Ψci--可变荷载Qi 的组合值系数,应分别按《荷载规范》各章的规定采用;n--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数。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西北民族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说明(一)课程性质课程设计是《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

(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熟悉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类型,具有对梁、柱等构件进行受力分析、设计计算及构造处理的能力,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理解和巩固,在设计计算、规范规定的理解、提高专业绘图能力等方面获得必要的训练,并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三)教学内容1、钢筋混凝土伸臂梁,支撑在370mm厚的砖墙上,跨度L1=8m,伸臂长度L2=2m,由楼面传来的荷载标准值g k=20KN/m(未包括梁的自重),活荷载标准值q k=45KN/m。

考虑两种抗剪方式:(1)只配箍筋;(2)箍筋+弯起筋。

2、完成设计计算书一份。

要求计算书内容完整,书写清晰,计算正确,配筋合理,最后装订成册(装订顺序:封面、任务书、目录、正文、参考文献、封底)。

3、施工图要求:图面布局匀称、比例适当、线条流畅、整洁美观,标注及说明用仿宋体,且与计算书一致。

严格按照国家制图标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CB/T 50001-2001)和《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01) 绘图,采用铅笔,不得采用硫酸纸或CAD绘图。

(四)教学时数(五)教学方式课堂二、参考书目1.沈蒲生主编《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53.马芹永主编,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94.程文瀼、康谷贻、颜德姮主编,混凝土结构原理(上册)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95.叶见曙主编,结构设计原理(第二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76.朱彦鹏主编,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087.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合编,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第5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自己)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自己)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任务书适用专业:建筑工程专业(本科)使用班级:2010级建筑1、2、3班设计时间:2013年5月长沙学院土木工程系土木工程教研室《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任务书一、设计任务:设计某三层轻工厂房车间的楼盖,拟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要求进行第二层楼面梁格布置,确定梁、板、柱截面尺寸,计算梁板配筋,并绘制结构施工图。

、设计目的《建筑结构》课程设计是教育计划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启发学生对实际结构工作情况的认识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具有重要作用。

1•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内容,为毕业设计以及今后从事实际设计、管理工作奠定初步基础。

2 •复习巩固加深所学的基本构件中受弯构件和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等章节的理论知识。

3 •掌握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的一般设计方法,诸如:(1) 进一步理解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布置、荷载传递途径和计算简图;(2) 掌握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的设计方法;(3 )掌握内力包络图和抵抗弯矩图的绘制方法;(4 )了解构造设计的重要性,掌握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5 )掌握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示方法和制图规定;(6 )学习书写结构计算书;(7 )学习运用规范。

三、设计资料1、结构平面及柱网布置如图所示(楼梯间在此平面外) ,按不同用途的车间工业楼面活荷载标准值见表1,车间内无侵蚀性介质,柱网尺寸见表二。

每位学生按学号顺序根据表3选取一组数据进行设计。

活荷载标准值表12、楼面构造楼面面层为水磨石(底层20mm厚水泥砂浆,10mm面层),自重为0.65kN/m 顶棚为15mm厚混合砂浆抹灰;梁用15mm厚混合砂浆抹灰。

3、材料①混凝土:采用C25的混凝土。

②钢筋:主、次梁受力纵筋采用HRB400级钢筋,其他钢筋均用HPB300级钢筋。

四、设计内容及要求1 .结构布置柱网尺寸给定,要求了解确定的原则。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选题合理,计算过程简练准确,分
2
课程设计质量 析问题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文理通顺,撰
20
写规范,图表完备正确。
论文撰写要求格式规范,字体选择合适,具
3
论文撰写格式 体可参照东华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要
20

答辩时回答提问流畅,对课程设计涉及的基
4
答辩
本理论有较好的掌握深度,具有主动学习的
50
积极性。
评分
总分
评语:
指导教师:
年月日
4
附录 5:目录、参考文献格式
目录作为课程设计的提纲,是课程设计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简明扼要、一目了然。格 式如下:
目录
1 XXXXXXXX.............................................................................................................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XXX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 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XXX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XX............................................................................................................... 错误!未定义书签。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建筑工程系2010年12月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设计课题:钢筋混凝土现浇整体式楼盖设计1、设计时间:2011年1月3日-1月 14日。

2、设计资料:某民用建筑办公楼,采用框架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整体式肋形楼盖,结构布置如附图。

1)、楼面为水磨石地面,恒载标准值0.65kN /m2;板底抹灰20mm厚(容重为17kN/m3);2)、钢筋除主梁和次梁的主筋采用HRB335钢筋外,其余均为HPB235钢筋;3)、其它设计资料根据学号按附表采用;3、设计内容及要求:1)、编写整洁,正确,详细,完整的设计说明书一份,内容包括:a.板、次梁和主梁的截面尺寸的拟定;b.板、次梁和主梁的荷载计算;内力计算;c.构件截面配筋计算。

2)、绘制各构件的配筋图,并符合施工图的各项要求,包括:a.梁板结构布置图;b.板的配筋图;c.主、次梁配筋图;要求: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分明,字体工整,符号、尺寸、说明齐全。

4、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课程设计结束后,由指导教师按有关规定评定学生的课程设计成绩。

课程设计的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优秀比例一般不超过总人数的20%。

附: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撰写要求1、计算书格式计算书手写、打印均可,用黑或兰墨水工整书写,打印用5号字、A4纸,上下左右各留25mm。

2、说明书结构及要求(1)封面包括:题目、学校、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及时间(年、月、日)。

(2)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

3、目录目录要给出标题及页次。

4、正文正文应按目录中编排的章节依次撰写,要求计算正确,论述清楚,文字简练通顺,插图简明,书写整洁。

5 / 5。

混凝土课程设计范文

混凝土课程设计范文

混凝土课程设计范文英文回答:Concrete is a versatile and widely used construction material that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field of civil engineering. As a civil engineering student, I have had the opportunity to design a concrete course project, which allowed me to gain hands-on experience and deepen my understanding of concrete technology.In my course project, I focused o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a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 I started by conducting a thorough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al requirements and loadings, considering factors such as the span length, applied loads, and desired serviceability. This analysis helped me determine the appropriate dimensions and reinforcement details for the beam.Next, I proceeded with the mix design of the concrete.I carefully selected the type and proportion of aggregates,cement, and water to achieve the desired strength and workability. I also incorporated admixtures, such as superplasticizers, to improve the flowability of the concrete and reduce the water content, thereby enhancingthe durability of the beam.After finalizing the mix design, I moved on to the construction phase. I prepared the formwork, ensuring thatit was properly aligned and securely fastened. I thenplaced the reinforcement bars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s, taking care to provide adequate cover and proper spacing. Once the reinforcement was in place, I poured the concrete into the formwork, making sure to compact it thoroughly to eliminate any voids or air pockets.Once the concrete had cured sufficiently, I removed the formwork and conducted various tests to evaluate thequality of the beam. These tests included measuring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flexural strength, and crack width. The results of these tests provided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ncrete and helped me assess the overall success of my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efforts.Overall, this concrete course project was an enriching experience for me. It allowed me to apply theoretical knowledge to practical applications, develop important skills in concrete technology, and gain a deeper appreciation for the significance of concrete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中文回答:混凝土是一种多功能且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一、引言本文是关于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的详细报告。

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材料,其优点包括强度高、耐久性好、易于加工等。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设计一个混凝土结构,包括材料的选择、结构的计算和施工过程的监督等。

二、材料选择1. 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水泥、砂子、骨料和水的比例。

在选择配合比时需要考虑到混凝土强度和施工难度等因素。

一般来说,配合比为1:2:3的混凝土可以满足大多数建筑项目的需求。

2. 钢筋钢筋是混凝土结构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增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在选择钢筋时需要考虑到钢筋的直径和数量等因素。

3. 其他材料除了水泥、砂子、骨料和钢筋之外,还需要考虑到其他材料,如添加剂和防水剂等。

三、结构计算1. 荷载计算荷载计算是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确定结构所承受的荷载。

荷载包括静态荷载和动态荷载两种。

2. 结构设计结构设计包括梁、柱和板等部分的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等因素。

四、施工过程1.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包括现场勘察、材料采购和人员调配等工作。

在施工前需要确定好施工方案,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

2. 施工过程监督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还需要及时处理各种问题,如材料不合格、设备故障等。

3. 安全保障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安全规范,确保安全生产。

同时还需要做好现场管理,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五、总结本次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涉及到了材料选择、结构计算和施工过程等多个环节。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们深入了解了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过程,提升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设计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老师东莞理工学院建筑工程系《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某钢筋混凝土伸臂梁设计图1 梁的跨度、支撑及荷载1、 设计资料某支承在370mm 厚砖墙上的钢筋混凝土伸臂梁(图1),构件处于正常坏境(环境类别为一类),安全等级为二级,纵筋选用HRB400级钢筋,箍筋选取300HPB 级钢筋,砼强度等级根据学号按表一选取,试设计该伸臂梁并绘制其配筋详图。

图中:l 1——梁的简支跨跨度;l 2——梁的外伸跨度;q 1k ——简支跨活荷载标准值; q 2k ——外伸跨活荷载标准值;g 1k ——楼面传来的永久荷载标准值(未包括梁自重)。

每位同学的具体取值见安排表一。

2、设计内容1)确定梁的截面尺寸。

2)进行内力(M 、V )计算,作内力图及内力包络图。

g k 、q 2k1853)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选配纵向受力钢筋。

4)斜截面承载力计算,选配箍筋,根据需要设置弯起钢筋。

5)作抵抗弯矩图,确定受力钢筋的弯起与切断位置。

6)作配筋图,并列出钢筋统计表。

3、设计要求1)完成计算书一套,计算书应包含设计任务书,设计计算过程。

2)绘制A2施工图1张:绘制梁的弯矩包络图、抵抗弯矩图、梁的配筋图(包括梁的纵剖面、梁的横剖面,钢筋大样图)、并列出钢筋统计表及必要说明。

3)计算书统一采用A4白纸纸张,字迹工整,符号书写正确,计算应有必要的数据及计算过程;采用专用绘图纸绘图,图纸布局合理,线条清晰,线型适当。

4)时间:18周周五12:00之前上交。

4、课程设计任务安排表安排表《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伸臂梁设计指导书1 、梁的截面尺寸简支跨h =(1/8~ 1/12)l,b =(1/3~1/2)h外伸跨:截面尺寸同简支跨2 、梁的内力及内力图(1)、荷载计算注意事项:A、恒载标准值g k包括由楼面传来的永久荷载标准值g1k与梁自重标准值g2k在内,即g k=g1k+g2kB、计算恒荷载设计值时,应考虑悬臂的恒载对求简支跨正弯矩有利时,此时求解悬臂恒载设计值'g时取 1.0γ=G(2)、梁的内力及内力包络图恒荷载设计值作用于梁上的位置是固定的,计算简图如图(1)和图(2);活荷载q1、q2的作用位置有三种情况,计算简图如图(3)、(4)、和(5)。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12级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方向)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内容:钢筋混凝土简支伸臂梁设计
二、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梁的设计程序和方法,进
一步巩固掌握荷载的计算,纵筋和箍筋的计算,材料的选取,为将来的结构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达到工程师初步训练的目的。

三、设计要求:
1.计算简图:某钢筋混凝土伸臂梁,支承在宽度均为370mm 砖墙上,其跨度1L 和2L 按根据学号按表一选取。

该梁承受楼板传来的均布恒载标准值m kN g g k k /2121==(未包括梁的自重),均布活载标准值
m kN q k /331=、m kN q k /782=;
2.材料:纵筋选用HRB400级钢筋,箍筋选取300HPB 级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学号按表一选取。

3.绘制3#施工图1张:绘制梁的配筋纵断面图,横断面钢筋表、弯矩包络图和材料图(需配弯起钢筋)、结构设计说明。

5.提供完整计算书一份。

独立完成计算书一份内容包括: 1、 梁的内力计算
2、 完成梁的配筋计算及配筋
3、 绘制梁内力包络图
4、 绘制梁的配筋图及计算钢筋长度
q g +
L 1
L 2
表一:
三、设计时间:一个星期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设计题目:钢筋混凝土伸臂梁设计
院系:建筑工程系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2014年月日。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成果书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成果书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成果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2. 使学生了解混凝土结构的材料性质、受力性能及耐久性;3. 引导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4. 让学生熟悉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及质量控制。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进行简单结构设计的能力;2. 提高学生分析混凝土结构受力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根据实际工程需求,合理选择混凝土材料及施工工艺的能力;4. 培养学生运用专业软件对混凝土结构进行计算、分析和优化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专业,树立从事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的职业道德观念;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在项目实施中承担责任的能力;3. 培养学生关注混凝土结构工程的社会、环境及经济效益,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4.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中提出新思路、新方法。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使学生在掌握混凝土结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结构设计、施工及质量控制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我国混凝土结构工程领域输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二、教学内容1. 混凝土结构基本概念:包括混凝土结构的分类、组成、优缺点及应用领域,参考教材第一章;2. 混凝土材料性质:介绍混凝土的组成、强度、耐久性等性能指标,参考教材第二章;3. 混凝土结构受力性能:分析混凝土结构在受力过程中的行为特点,包括受弯、受剪、受压等性能,参考教材第三章;4.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则:阐述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和相关规范,参考教材第四章;5. 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介绍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关键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参考教材第五章;6. 混凝土结构计算与优化:运用专业软件进行混凝土结构计算、分析和优化,参考教材第六章;7.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深入了解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及验收全过程,参考教材第七章;8.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混凝土课程设计报告

混凝土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绪言 (1)1 现浇楼盖尺寸及梁板布置 (2)2 梁板尺寸确定 (2)3 板的计算 (2)3.1 荷载计算 (2)3.2 计算简图 (3)3.3 力计算 (3)3.4 正截面强度计算 (4)4 次梁的计算 (5)4.1 荷载计算 (5)4.2 计算简图 (5)4.3 力计算 (5)4.4 承载力计算 (7)4.4.1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7)4.4.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104.5 次梁构造125 主梁设计125.1 荷载计算125.2 计算简图135.3 力计算135.3.1 弯矩设计值135.3.2 剪力设计值135.3.3 弯矩包络图135.4 承载力计算155.4.1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155.4.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185.5 次梁两侧附加的横向钢筋的计算 (19)设计总结 (20)参考文献 (21)绪言混凝土构造设计原理是我们以后学习专业知识的根底,通过这门课我们学会了最根底的梁、板、柱的根本受力和如设计。

这门课对我们而言非常重要,而混凝土现浇楼盖课程设计就是对这门课的一次应用与复习总结。

为了完成这次课程设计我们必须反反复复的看混凝土构造和混凝土构造设计原理这两本书,这使得我们对这两本书的知识从新学习稳固了一遍。

本次课程设计还用到了101图集的知识,让我们学会如识图如画图。

这次课程设计主要是对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梁的设计计算。

我设计的是双向板楼盖通过从混凝土构造书中的例题来设计。

梁我是通过混凝土构造设计原理这本书中的配筋设计来配筋的。

板的配筋是用101图集的平标法来表示的,梁也是运用101图集的平标法制图的。

混凝土构造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是教育方案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根本技能,启发学生对实际构造工作情况的认识和稳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具有重要作用。

1.了解钢筋混凝土构造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容,为毕业设计以及今后从事实际设计、管理工作奠定初步根底。

2.复习稳固加深所学的根本构件中受弯构件和钢筋混凝土梁板构造等章节的理论知识。

混凝土课程设计[共5篇]

混凝土课程设计[共5篇]

混凝土课程设计[共5篇]第一篇:混凝土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一、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除图中注明外,均按下列规定采用:室内正常环境下板、墙为 20mm,梁为 25mm,柱为 30mm;地下室梁为 30mm;基础底板、基础梁下部钢筋:50mm;基础底板、基础梁上部钢筋为35mm;墙体外侧迎水面钢筋为50mm(内设b@50钢丝网),墙体内侧钢筋为20mm,柱为 35mm。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

二、钢筋接头形式及要求:1、框架柱、剪力墙及暗柱、端柱纵向钢筋接头形式及要求按标准图集《11G101-1》相应节点选用;2、梁板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接头应相互错开。

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绑扎接头:对梁类、板类,不宜大于25%,机械接头:对各类构件均不宜大于50%;焊接接头:各类构件不应大于50%.3、梁、板主筋连接位置: 下部钢筋在支座,梁的上部钢筋在跨中。

底板: 下部钢筋在跨中,上部钢筋在支座。

4、剪力墙边缘构件的纵筋,在搭接范围内箍筋加密至@100。

5、基础底板的纵向钢筋优先选用机械连接,接头性能达到二级。

6、钢筋的锚固长度及搭接长度见《11G101-1》第34页。

三、钢筋混凝土现浇板1、板的底部钢筋伸入支座≥5d,且应伸至支座中心线。

边支座负筋锚入支座La。

2、板上孔洞应预留,避免后凿,施工时各工种须根据各专业图纸配合土建按如下图预留全部孔洞。

3、楼板上后砌隔墙的位置应严格遵守建筑施工图,不可随意砌筑。

对墙下无梁的后砌隔墙,应按建筑图所示位置在墙下板底设置加强筋:板跨不大于3米时为 214;3米~5米时 216;5米以上时为 218(加强筋沿墙通长,两端锚入支座150mm)。

4、短边净跨度 L大于4m的板要求板跨中起拱 L/500。

5、钢筋的铺放层次: 双向楼板下部钢筋,短向钢筋在下,长向钢筋在上;板的支座处:上部受力钢筋在上,分布钢筋在下。

6、水电管井中板,均须按大样图预留钢筋,待管道安装后,凿毛清洗干净再用高一级的膨胀砼浇灌。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计算书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计算书

1、设计任务某二层建筑物,为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中间为框架承重,四为墙体承重),试对楼盖、屋盖、楼梯、雨棚等进行结构设计,并根据设计结果,对混凝土和钢筋用量进行分析。

2、设计资料1.建设地点:市莱山区2.楼面做法:水磨地面,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灰砂浆板底抹灰。

3.层高:4.5m;门:宽×高=3300mm×3000mm;楼梯位置见图,楼梯尺寸自定;L1=L2=6000mm;4.柱截面尺寸为450mm×450mm,墙体为370mm砖砌体;5.建筑用途:光学加工;活荷载:均布活荷载标准值(板,次梁,主梁)5.0/5.0/4.0(kN/m2),屋面雪荷载按地区考虑,为0.4kN/m2;6.混凝土强度等级C25;梁受力钢筋为HRB335,板为HPB300,箍筋HPB300。

3、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确定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主梁与次梁的跨度相同,为L1=L2=6.0m。

主梁每跨布置2根次梁,6.0/2.0=3≥3,故板按跨度2.0m的单向板进行设计。

板厚: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h≥2000/40=50mm,取板厚h=80mm。

次梁截面尺寸:截面高度应满足h=l0/20~l0/12=300~500mm,取h=450mm;由h/b=2.0~3.0,截面宽取b=200mm。

主梁截面尺寸: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4~l0/8=430~750mm,取h=600mm;由h/b=2.0~3.0,截面宽取b=300mm。

4、板的设计如上图所见,除轴线②-⑤的板属于中间区格单元板外,其余为端区格单元板。

(1)荷载设计值板的恒荷载标准值:水磨面层0.65kN/m280mm 钢筋混凝土板0.08×25=2kN/m220mm 灰砂浆板底抹灰0.02×17=0.34kN/m2小计"" _""板的可变荷载标准值_^__/_D_Dd由于主梁的约束作用_^_/D__ _由可变荷载控制时,永久荷载分项系数γG=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γQ=1.3由永久荷载控制时,永久荷载分项系数γG=1.35,可变荷载分项系数γQ=1.3故取值p=(2)计算简图次梁截面为__⁄⁄__D_Dd__________ữřϨϨ___________因为q/g=2.99/5=0.598>0.3,所以按塑性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边跨中间跨__D_Dd__________ĬĝϨϨ________________p=9.84kN/m2(3)弯矩设计值由规可查得,板的弯矩系数分别为:边跨跨中,1/11;离端第二支座,-1/11;中间跨跨中,1/16;中间支座,-1/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题目:某影院楼盖设计(两层跨柱网:楼面活荷载3.0kN/2m)院系: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0年6月目录1.设计题目与设计条件 (4)1.1设计题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设计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结构类型:砌体结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建筑材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1屋面做法:(自上而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2楼面做法:(自上而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4)3.板的设计 (5)3.1楼盖板的设计 (5)3.1.1荷载 (5)3.1.2计算简图 (5)3.1.3弯矩计算值 (6)3.1.4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6)3.2屋面板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荷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计算简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弯矩计算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4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次梁设计 (7)4.1荷载 (7)4.2内力计算 (7)4.3承载力计算 (8)4.3.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8)4.3.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8)5.主梁设计 (9)5.1荷载设计值 (9)5.2计算简图 (9)5.3内力设计值及包络图 (9)5.3.1弯矩设计值 (9)5.3.2剪力设计值 (9)5.3.3弯矩、剪力包络图 (10)5.4承载力计算 (12)5.4.1正面受弯承载力 (12)5.4.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12)6.绘制施工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7.对主梁挠度与裂缝宽度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对主梁挠度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1对支座B的配筋面积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2对第二跨中配筋面积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对主梁裂缝宽度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1对支座B进行裂缝宽度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2对第一跨中进行裂缝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设计题目与设计条件:某某市某某区某影院楼盖,采用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形式。

混凝土采用C25级,板的受力钢筋梁采用HRB235;梁中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梁内其他钢筋采用HRB335。

2.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

主梁跨度为7.2m ,次梁的跨度为5.0m ,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4m ,2o l /1o l =5/2.4=2.08,因此按单向板设计。

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h ≥2400/40=60mm ,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 ≥80mm ,取板厚h=80mm 。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o l /18~o l /12=5000/18~5000/12=278~417mm 。

考虑到楼面可变荷载比较大,取h=400mm 。

截面宽度取b=200mm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o l /15~o l /10=7200/15~7200/10=480~720mm 。

考虑到楼面可变荷载比较大,取h=700mm 。

截面宽度为b=300mm3.板的设计3.1楼盖板的设计已如前述,轴线①~②、⑤~⑥的板属于端区格单向板;轴线②~⑤的板属于中间区格单向板。

3.1.1荷载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80mm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0.08×25=2kN/2m 20mm 水泥砂浆面层 0.02×20=0.4kN/2m 20mm 板底粉刷 混合砂浆抹灰 0.02×17=0.34kN/2m小计 2.74kN/2m 板的可变标准荷载值 3kN/2m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等于4.0kN/2m ,所以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应取 1.3。

于是板的荷载总计算值:G=G γk g +Q γk q =1.2×2.74+1.3×3=9.152kN/2m ,所以取G=7.188kN/2m ,近似取G=7.2kN/2m 3.1.2计算简图次梁截面为200mm ×400mm ,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00mm ,取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 。

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 边跨o l =n l +h/2=2400-100-120+80/2=2220mm<n l + a/2=2030mm ,取o l =2220mm中间跨o l =n l =2400-200=2200mm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

取1m 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计算简图如图所示3.1.3弯矩计算值由表11-1可查得,板的弯矩系数m a 分别为:边跨中,1/11;离端第二支座,-1/11;中跨中,1/16;中间支座,-1/14。

故1M =-B M =(g+q )201l /11=7.2×222.2/11=3.23kN·mC M =-(g+q )201l /14=-7.2×22.2/14=-2.49kN·m 3M =2M =(g+q )201l /16=7.2×22.2/16=2.18kN·m这是对端区单向板而言的,对于中间区格单向板,其C M 和2M 应乘以0.8,C M =0.8×-2.49=-1.99kN·m;2M =0.8×2.18=1.74kN·m3.1.4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环境类别为一级,C25混凝土,板的最小保护层厚度c=15mm 。

板厚80mm ,o h =80-20=60mm ;板宽b=1000mm 。

C25混凝土,1a =1.0,c f =11.9kN/2m ;HPB235钢筋,y f =210N/2m 。

板配筋计算的过程于下表。

楼面板的配筋计算20%。

为了方便,近似对钢筋面积乘以0.8.计算结果表明,支座截面的ξ均小于0.35,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原则;s A /bh=218/(1000×80)=0.273%,此值大于31221B C C B A 楼盖板的计算简图g+q=9kN/m^0.45t f /y f =0.45×1.27/210=0.27%,同时大于0.2%,满足最小配筋率。

4.次梁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根据本车间楼盖的实际使用情况,楼盖的次梁和主梁的可变和在不考虑梁从属面积的荷载折减。

4.1荷载永久荷载设计值 板传来永久荷载 3.288×2.4=7.89kN/m次梁自重 0.2×(0.4-0.08)×25×1.2=1.92kN/m次梁粉刷 0.02×(0.5-0.08)×2×17×1.2=0.26kN/m小计 g=10.07kN/m 可变荷载设计值 q=3.9×2.4=9.36kN/m 荷载总设计值 g+q=19.3kN/m 4.1.2计算简图次梁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为240mm 。

主梁截面为300mm ×700mm 。

计算跨度:边跨o l =n l +b/2=5000-120-300/2+300/2=4880mm>1.025n l =4848mm ,取o l =4848mm中间跨o l =n l =5000-300=4700mm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次梁计算简图如图所示。

4.2内力计算由表11-1、表11-3可分表查得弯矩系数和剪力系数。

弯矩设计值:1M =-B M =(g+q )20l /11=19.3×285.4/11=41.24kN·mC M =-(g+q )20l /14=-19.3×27.4/14=-30.45kN·m2M =(g+q )20l /16=19.3×27.4/16=26.65kN·m剪力设计值:A V =0.45(g+q )n1l =0.45×19.3×4.73=41.08kN Bl V =0.60(g+q )n1l =0.60×19.3×4.73=51.77kN Br V =C V =0.55(g+q )n2l =0.55×19.3×4.7=49.89kN12321B C C BAAg+q=22.99kN/m次梁计算简图4.3承载力计算4.3.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跨内按T 形截面计算,翼缘宽度去'f b =l /3=5000/3=1667mm ;又'f b =b+n s =200+2200=2400。

故取'f b =1667mm 。

除B 截面纵向钢筋排两排布置外。

其余截面均布置一排。

环境类别为一级,C25混凝土,梁的最小保护厚度c=25mm ,一排纵向钢筋o h =400-35=365mm 二排纵向钢筋o h =400-60=340m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