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桃花扇》中侯方域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桃花扇》中侯方域形象
《桃花扇》以其“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为主题,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光辉的艺术形象,如李香君、史可法等。而作为男主人公的侯方域相对来说却略显逊色,但是他毕竟是主人公之一,起着线索作用,因此作者塑造的侯方域这一艺术形象还算是比较丰满的。作者在《桃花扇凡例》中提到:“朝政得失,文人聚散,皆确考时地全无假借。至于儿女钟情,宾客解嘲。虽稍有点染,亦非子虚乌有之比。”孔尚任在此提出的创作原则,对于孔尚任这一艺术形象的塑造合不合适呢?本文将从历史形象与艺术形象的对比中加以分析,看作者是如何塑造侯方域这一人物形象的。
艺术形象的侯氏与历史人物一样的忧国忧民、注重名节、风流倜傥、才华横溢,但我们也会发现剧作中的某些具体情节与历史是有出入的。
首先,作者美化了侯李之间的爱情,突出了侯氏对李香君的生死不渝之情。侯氏在《与任王谷论文书》中自承“仆少年溺于声伎”,胡介祉《侯朝宗公子传》云:“公子每携季弟逸出选伎征歌……留都故佳丽地,海内贤豪辐辏,论交把臂驰骛于诗酒声色之场,公子遨游其间。”可见侯氏在故乡时已“选伎征歌”,到南都后更是“溺于声伎”。而他在南京应试时“雄才灏气,挟万金结客”,并不像《桃花扇》中所说的那样“客况不堪”、“萧索奚囊”。(《访翠》)当时他“每宴以伎侑酒”,而李香君只是留下姓名的一伎而已。《桃花扇》中称李香君为侯氏的“聘妾”,是抬高了李香君的身份。这与钱谦益娶柳如是、冒襄娶董小宛不同。历史上李香君确实劝他不要受阉党余孽阮大铖的拉拢,他接受了意见,但从他在南京的基本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来看,他与李香君的短期结交,只是贵家公子风流韵事而已,
有关史料并不能说明二人产生过真挚的爱情。崇祯十三年他落第还乡,与李香君就此分手,再未见面。
而《桃花扇》中的侯方域对李香君则痴情不改,直到面临被捕危险时,才不得不离开;侯方域在别离李香君后,对她真诚思念。在黄河渡口上,他与李贞丽、苏昆生偶遇,听到李贞丽说香君为他守楼“碰死在地”时,他禁不住大哭起来,叫道:“我的香君,你怎的碰死了?”而得知李代桃讲香君未死时的“一喜”,以及复见定情诗扇之后便要“趁早开船”以期尽快相会的急切心情,都极为真切颇有层次地表现了他对爱情的专一和志诚。《题画》一出,更是生动写出了他重上媚香楼时的心理活动――“这是媚香楼了。你看寂寂寥寥,湘帘昼�,想是香君春眠未起,俺且不要唤他,慢慢地上了妆楼,悄立帐边,等他自己醒来,转睛一看,认得出是小生,不知如何惊喜哩!”这是饱经战乱、久经离别即将重逢时激动喜悦心情的真实写照。在这里只有纯洁爱情真诚无二的美好憧憬。南明灭亡之后,二人终于相会在栖霞山。这些都是缺乏史实依据,也不符合历史人物侯方域的思想和性格的,但却写得很精彩,非常动人。
作者如此来写,似乎与自己的创作原则相违,我们该如何来理解呢?我想作者这样塑造侯氏是有其不可抹杀的作用的:首先,这样来写符合传奇体制的需要。传奇经历了民间初创时期、文人模仿时期,到明嘉靖年间发展到了文人化时期。而“到了文人传奇形成之时,生、旦主演的体制受到了高度重视,剧作家自觉地围绕生、旦主演的体制去安排剧情,剧情的发展递进始终注意以生、旦为中心”。由于生、旦体制的规定,传奇多沉浸于爱情世界之中。《桃花扇》中主角为侯方域、李香君二人,作者突破历史来写他们真诚的爱情,正是为了符合这种体制,符合戏剧传统,以适应人们的审美习惯,否则,写“生”对“旦”只是逢场作戏,风流韵事是不能为群众所接受的。其次,这也是适应作品主题的需要。《桃花扇》的主题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抒发兴亡之感才是作者的写作目的。在戏剧中,作为当时客观上处于政治中心之外的小人物,他们的爱情具有一种工具性:借助他们爱情的悲欢离合沟串起南明的兴衰存亡。第三,这是作品本身结构的需要。据许建中教授的研究,《桃花扇》的结构属于离合兴亡式,以“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来构架全局。这种结构仍是以传统的“两线交织、并进互映”的结构方法为基本特征的,即“以双重结构方式将南明兴亡与生、旦离合交错展开,顺时揭示发展的全过程”。正是由于生、旦离合担负着结构上的使命,《桃花扇》在具体剧情的演绎上体现了两种方式:重大历史事件多尊重历史史实,生、旦离合多出虚构。即作者想象和虚构的才华,更多地用于生、旦离合的构架上。如此看来,作者突破历史美化侯李的爱情,主要是作品主题结构及剧情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与孔尚任“至于儿女钟情,宾客解嘲,虽稍有点染,亦非子虚乌有之比”的创作原则不相违背的。
第二,《桃花扇》中写侯方域提出福王“三大罪”、“五不可立”,并且替史可法写信阻止马士英迎立福王。而据史书记载,张慎言、吕大器等人提出福王“七不可立”之言,史可法表示赞成,与侯方域无关。《桃花扇》中侯方域协助史可法安抚乱军,受史可法之托调停江北四镇,向史可法献计派高杰防守黄河,凡此种种都与历史不符。历史上史可法曾派万元吉调停四镇矛盾,亲自出面解决高杰与黄得功的军事冲突。史书上并没有侯方域至史可法处避难的记载,他也更不可能参加上述重大政治活动。《桃花扇》中将这些事情移花接木在侯方域身上,强调了侯氏的经世才能、家国观念。
作者如此来写,似乎是对侯方域的美化,事实上,如果我们对历史上的侯方域有所认识的话,那么我们就会知道,作者这样塑造是有一定根据的。历史上的侯方域确实是有比较杰出的才能的,他是一个有着积极入世思想、追求功业的有志之士。他早年接受儒家思想教育,热爱生活,追求
功业,一心想为天下苍生百姓贡献才智。胡介祉说他少有大志,“随司徒公官师,即慷慨盱衡,好言天下大计”(胡介祉《侯朝宗公子传》)。17岁为其父草《屯田奏议》,提出一套土地利用的经济政策,被朝内贤公卿大夫赏拔。田兰芳在《侯朝宗先生传》中更称赞他“强记可比汉张安世,干局可比唐李文饶”。作者将“三大罪,五不可立”之说移花接木在侯方域身上,将万元吉调停四镇矛盾等事放在侯氏身上,虽与历史事实不符,但并不违背历史人物性格的基本面貌,而是与历史人物的性格才能相符的,从而使侯方域性格的基调更为突出。第三,《桃花扇》中侯方域比历史上的他少了几分豪气,多了几分柔情和动摇软弱。历史上的侯方域有着积极的入世思想,才大气豪、睥睨傲世、重情义。而《桃花扇》中的侯方域则多了几分软弱和动摇,写他在国家民族危亡之时,尽管对现实有无限的感慨,却英雄志短,儿女情长,不仅有去秦淮河畔寻花问柳的闲情逸致,(《访翠》)并且经不起阮大铖的利诱,(《却奁》)他虽曾以“三大罪”、“五不可立”力劝史可法阻止马士英、阮大铖等拥立福王,(《阻奸》)但当福王既立后,他又对自己当初之议感到后悔莫及,自称那是“一时激烈”。在高杰处不能坚持原则,沉不住气,耍公子脾气,一走了之。总之,作者似是有意识地表现其具有一定的动摇色彩。
作者如此塑造,我想,一方面是作者对历史人物最终参加清朝科考的暗示;另一方面,侯方域作为复社文人的典型,作者是有意在他身上凸显复社文人自身的某些特点――软弱动摇性。《桃花扇》的主题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作者在《桃花扇小引》中,对其写作主旨进行阐述:“《桃花扇》一剧,皆南朝新事,父老犹有存者。场上歌舞,局外指点,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不独令观者感慨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矣。”这就是说全剧的主旨之一是要总结明亡教训,以为后世吸取。对南明王朝的灭亡,一方面是清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