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复习(谢希仁 第六版)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六版课后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六版课后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583ff2ffd0a79563c1e72d1.png)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答案第一章概述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和共享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 RFC 文档。
(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 RFC 文档。
(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答:(1) 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协议无特指(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 TCP/IP 协议的互联网络。
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计算机网络相关简答题-谢希仁(第六版)
![计算机网络相关简答题-谢希仁(第六版)](https://img.taocdn.com/s3/m/a3023db30b4e767f5acfcef1.png)
1简答题1.1某网络上连接的所有主机,都得到“Request time out”的显示输出,检查本地主机配置和IP地址:,子网掩码为,默认网关为,请问问题可能出在哪里答:因为由ip地址得知网络是C类网络,子网掩码的问题()。
子网掩码应为。
按原配置,本地主机会被网关认为不在同一子网中,这样网关将不会转发任何发送给本地主机的信息。
1.2简述共享式集线器(HUB)与交换机(SWITCH)的异同点。
答: (1)在OSI参考模型中工作的层次不同:HUB一般工作在物理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或网络层。
(2)数据传输方式不同:HUB的所有设备在同一冲突域和同一广播域,采用的数据传输方式是广播方式,容易产生广播风暴;交换机的数据传输是有目的的,数据在发送方与接受方之间进行点对点的传送,数据传输效率提高,不会出现广播风暴,在安全性方面也不会出现其他节点侦听的现象。
(3)带宽占用方式不同:HUB的所有端口共享总带宽,而交换机的每个端口都有自己的带宽。
(4)传输模式不同:HUB只能采用半双工方式进行传输,交换机既可采用半双工也可采用全双工。
1.3简要说明TCP/IP参考模型五个层次的名称(从下往上)各层的信息传输格式各层使用的设备是什么(最低三层)答:A.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B.比特流帧包(报文分组) 报文C.中继器网桥/交换机路由器网关1.4为什么要引入域名解析简单叙述访问站点的过程中,DNS的域名解析过程。
(设的IP地址为:地址:)答:域名解析是为了解决数字化的IP地址不便于记忆的问题而引入的一种层次型命名机制,完成名字---地址的映射。
访问的域名解析过程:1)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地址 ; 2)先在本机域名解析的缓存中查找该域名,若找到则可以立即获取对用的IP地址;3)若不在本机缓存中则向本地DNS服务器()发送IP报文,请求解析该域名,DNS收到请求后查找自己的缓存及其映射表,若查到则发送响应报文给发送请求的主机,若没有找到则向上级DNS服务器提出请求,直到解析成功或返回错误信息。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六版课后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六版课后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8cfcad8d76eeaeaad1f3305a.png)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答案第一章概述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与共享1-02 简述分组交换得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得地合并1-0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得主要优缺点.答: (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得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就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得变革?答:融合其她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得连通性与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得实时交互能力。
1-05因特网得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得主要特点.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得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得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与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得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得几个阶段?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在这个阶段还不就是RFC文档。
(2)建议标准(Propose d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 文档。
(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1-07小写与大写开头得英文名internet 与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答:(1)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得网络.;协议无特指(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TCP/IP 协议得互联网络.区别:后者实际上就是前者得双向应用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得网络都有哪些特点?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就是Internet得核心网。
计算机网络试题库_谢希仁(第六版)(答案解析)
![计算机网络试题库_谢希仁(第六版)(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226f63c856a561252d36fd3.png)
计算机网络试1单项选择题1.1 1.以下属于物理层的设备是(A )1.22.在以太网中,是根据 —地址来区分不同的设备的(B )1.4 6. TCP 和UDP 协议的相似之处是 (C )A 面向连接的协议B 、面向非连接的协议A 、TCP 请求报文。
B 、TCP 应答报文。
C 、ICMP 请求报文。
D 、ICMP 应答报文。
1.6 8.小于___的TCP/UDP 端口号已保留与现有服务一一对应,此数字以上的端口号可自由分配。
(C )A 、199题库A.中继器B. 以太网交换机C.桥D.网关A. LLC 地址B. MAC 地址C. IP 地址D. IPX地址3. IEEE802.3U 标准是指(B )A.以太网B. 快速以太网C.令牌环网D. FDDI1.3 4.下面哪种 LAN 是应用CSMA/C 协议的 (C )A 、令牌环 、FDDIC 、ETHERNETD 、NOVELLC 、传输层协议 、以上均不对1.5 7.应用程序PING 发出的是报文。
(C )、100C 、1024必须改变它的IP 地址和MAC 地址MAC 地址、IP 地址都不需改动 1.8 11. ARP 协议的作用是 (D )、l/1.7 9.当一台主机从一个网络移到另一个网络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2048B 、 必须改变它的IP 地址,但不需改动 MAC 地址 C 、 必须改变它的MAC 地址,但不需改动IP 地址A 、 将端口号映射到IP 地址B 、 连接IP 层和TCP 层C 、 广播IP 地址将IP 地址映射到第二层地址1.9 12. 10BASE-T 是指 (C ) A 、粗同轴电缆 、细同轴电缆 C 、双绞线、光纤1.10 16.与 10.110.12.29 mask 255.255.255.224 属于同一网段的主机 IP 地址是 (B )A 、10.110.12.0 、10.110.12.30 C 、10.110.12.31、10.110.12.321.11 17.某公司申请到一个C 类IP 地址,但要连接6个的子公司,最大的一个子公司有26台计算机,每个子公司在一个网段中,则子网掩码应设为(D )A 、255.255.255.0 、255.255.255.128 C 、255.255.255.192、255.255.255.2241.12 18. 224.0.0.5 代表的是—地址。
计算机网络试题库-谢希仁(第六版)(答案)
![计算机网络试题库-谢希仁(第六版)(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0b7d7ac281e53a5802ffc7.png)
计算机网络试题库单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物理层的设备是(A)A.中继器B.以太网交换机C.桥D.网关2.在以太网中,是根据___地址来区分不同的设备的(B)A.LLC地址B.MAC地址C.IP地址D.IPX地址3.IEEE802.3u标准是指(B)A.以太网B.快速以太网C.令牌环网D.FDDI网4.下面哪种LAN是应用CSMA/CD协议的(C)A、令牌环B、FDDIC、ETHERNETD、NOVELL6.TCP和UDP协议的相似之处是(C)A、面向连接的协议B、面向非连接的协议C、传输层协议D、以上均不对7.应用程序PING发出的是___报文。
(C)A、TCP请求报文。
B、TCP应答报文。
C、ICMP请求报文。
D、ICMP应答报文。
8.小于___的TCP/UDP端口号已保留与现有服务一一对应,此数字以上的端口号可自由分配。
(C)A、199B、100C、1024D、20489.当一台主机从一个网络移到另一个网络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A、必须改变它的IP地址和MAC地址B、必须改变它的IP地址,但不需改动MAC地址C、必须改变它的MAC地址,但不需改动IP地址D、MAC地址、IP地址都不需改动11.ARP协议的作用是(D)A、将端口号映射到IP地址B、连接IP层和TCP层C、广播IP地址D、将IP地址映射到第二层地址12.10BASE-T是指(C)A、粗同轴电缆B、细同轴电缆C、双绞线D、光纤16.mask属于同一网段的主机IP地址是(B)17.某公司申请到一个C类IP地址,但要连接6个的子公司,最大的一个子公司有26台计算机,每个子公司在一个网段中,则子网掩码应设为(D)18.代表的是___地址。
(C)A、主机地址B、网络地址C、组播地址D、广播地址19.路由选择协议位于(c)。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应用层20.在局域网中,MAC指的是(B)。
A.逻辑链路控制子层B.介质访问控制子层C.物理层D.数据链路层21.C)。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谢希仁著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谢希仁著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e3b153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3d.png)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谢希仁著课后习题答案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复杂而又重要的学科,谢希仁教授所著的《计算机网络》第六版更是这一领域的经典教材。
书中的课后习题对于我们巩固知识、加深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一、物理层1、物理层要解决哪些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物理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如何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而不是指具体的传输媒体。
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它尽可能地屏蔽掉物理设备和传输媒体,通信手段的不同,使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只考虑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
2、规程与协议有什么区别?规程专指物理层协议,而协议的范围更广,可以涵盖多个层次。
规程更侧重于具体的操作步骤和规则,而协议则是对通信过程中各种规则和约定的总体描述。
3、试给出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并说明其主要组成构件的作用。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包括源点、发送器、传输系统、接收器和终点。
源点产生要传输的数据,发送器将源点产生的数字比特流转换为可在传输系统中传输的信号,传输系统用于传输信号,接收器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数字比特流,终点接收数字比特流并进行处理。
二、数据链路层1、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封装成帧是为了在链路上以帧为单位传输数据,便于接收方识别帧的开始和结束。
透明传输是为了确保数据中的控制字符不会被误解释为帧的边界。
差错检测是为了发现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比特差错,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2、要发送的数据为 1101011011。
采用 CRC 的生成多项式是 P(X)=X4 + X + 1 。
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
首先,将生成多项式转换为二进制:10011。
然后,在数据后面添加 4 个 0,得到 11010110110000。
用这个数除以 10011,得到余数为1110。
三、网络层1、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哪两种?是比较其优缺点。
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谢希仁)小抄总结,非常全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谢希仁)小抄总结,非常全](https://img.taocdn.com/s3/m/46ae0244f01dc281e53af088.png)
1.实体、协议、服务之间的关系实体:任何可发送或接受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协议:控制两个对等实体(或多个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水平的)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垂直的)。
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
同一系统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的地方,称为服务访问点。
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
2.端口的分类和作用是什么?分类:运输层的端口号共分为两大类:服务器端使用的端口号(最重要的一类叫做熟知端口号或系统端口号,另一类叫做登记端口号)、客户端使用的端口号。
作用:端口的作用是对TCP/IP体系的应用进程进行统一的标志,使运行不同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的应用进程能够互相通信3.TCP的主要特点?TCP是面向连接的运输层协议、每一条TCP连接只能有两个端点、TCP提供可靠交付的服务、TCP提供全双工通信、面向字节流。
例3-1:要发送的数据为1101011011。
采用CRC的生成多项式是P(X)=X4+X+1。
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1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1都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采用CRC检验后,数据链路层的传输是否就变成了可靠的传输?答:作二进制除法,1101011011 0000 10011 得余数1110 ,添加的检验序列是1110.作二进制除法,两种错误均可发展仅仅采用了CRC检验,缺重传机制,数据链路层的传输还不是可靠的传输。
简述CSMA/CD的工作过程和主要特点?①发送站发送时首先侦听载波(载波检测)。
②如果网络(总线)空闲,发送站开始发送它的帧。
③如果网络(总线)被占用,发送站继续侦听载波并推迟发送直到网络空闲。
④发送站在发送过程中侦听碰撞(碰撞检测)。
⑤如果检测到碰撞,发送站立即停止发送,这意味着所有卷入碰撞的站都停止发送。
每个卷入碰撞的站都进入退避周期,即按一定的退避算法等一端随机时间后进行重发,亦即重复上述①~⑥步骤,直到发送成功。
计算机网络试题库-谢希仁第六版)答案)
![计算机网络试题库-谢希仁第六版)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aab725bb68a98271fefa83.png)
计算机网络试题库1单项选择题1.1 1.以下属于物理层的设备是(A)A.中继器B.以太网交换机C.桥D.网关1.22.在以太网中,是根据___地址来区分不同的设备的(B)A.LLC地址B.MAC地址C.IP地址D.IPX地址3.IEEE802.3u标准是指(B)A.以太网B.快速以太网C.令牌环网D.FDDI网1.3 4.下面哪种LAN是应用CSMA/CD协议的(C)A、令牌环B、FDDIC、ETHERNETD、NOVELL1.4 6.TCP和UDP协议的相似之处是(C)A、面向连接的协议B、面向非连接的协议C、传输层协议D、以上均不对1.5 7.应用程序PING发出的是___报文。
(C)A、TCP请求报文。
B、TCP应答报文。
C、ICMP请求报文。
D、ICMP应答报文。
1.6 8.小于___的TCP/UDP端口号已保留与现有服务一一对应,此数字以上的端口号可自由分配。
(C)A、199B、100C、1024D、20481.7 9.当一台主机从一个网络移到另一个网络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A、必须改变它的IP地址和MAC地址B、必须改变它的IP地址,但不需改动MAC地址C、必须改变它的MAC地址,但不需改动IP地址D、MAC地址、IP地址都不需改动1.8 11.ARP协议的作用是(D)A、将端口号映射到IP地址B、连接IP层和TCP层C、广播IP地址D、将IP地址映射到第二层地址1.9 12.10BASE-T是指(C)A、粗同轴电缆B、细同轴电缆C、双绞线D、光纤1.10 16.mask属于同一网段的主机IP地址是(B)1.11 17.某公司申请到一个C类IP地址,但要连接6个的子公司,最大的一个子公司有26台计算机,每个子公司在一个网段中,则子网掩码应设为(D)1.12 18.代表的是___地址。
(C)A、主机地址B、网络地址C、组播地址D、广播地址1.13 19.路由选择协议位于(c)。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应用层1.14 20.在局域网中,MAC指的是(B)。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六版)课后习题复习重点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六版)课后习题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6176c92c192e45361066f565.png)
第一章概述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2)城域网:城市范围,链接多个局域网。
(3)局域网:校园、企业、机关、社区。
(4)个域网PAN:个人电子设备按用户:公用网:面向公共营运。
专用网:面向特定机构。
1-13 客户服务器方式与对等通信方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答:前者严格区分服务和被服务者,后者无此区别。
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
1-14 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常用的性能指标?答: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RTT,利用率1-20 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要采用分层次的结构?试举出一些与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
答:分层的好处:①各层之间是独立的。
某一层可以使用其下一层提供的服务而不需要知道服务是如何实现的。
②灵活性好。
当某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其接口关系不变,则这层以上或以下的各层均不受影响。
③结构上可分割开。
各层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④易于实现和维护。
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与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有邮政系统,物流系统。
1-21 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别?有何关系?答: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计算机网络相关简答题-谢希仁(第六版)
![计算机网络相关简答题-谢希仁(第六版)](https://img.taocdn.com/s3/m/2f1fb6d2bb4cf7ec4afed046.png)
1简答题1.1 某网络上连接的所有主机,都得到“Request time out”的显示输出,检查本地主机配置和IP地址:202.117.34.35,子网掩码为255.255.0.0,默认网关为202.117.34.1,请问问题可能出在哪里?答:因为由ip地址202.117.34.35得知网络是C类网络,子网掩码的问题(255.255.255.0)。
子网掩码应为255.255.255.0。
按原配置,本地主机会被网关认为不在同一子网中,这样网关将不会转发任何发送给本地主机的信息。
1.2 简述共享式集线器(HUB)与交换机(SWITCH)的异同点。
答: (1)在OSI参考模型中工作的层次不同:HUB一般工作在物理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或网络层。
(2)数据传输方式不同:HUB的所有设备在同一冲突域和同一广播域,采用的数据传输方式是广播方式,容易产生广播风暴;交换机的数据传输是有目的的,数据在发送方与接受方之间进行点对点的传送,数据传输效率提高,不会出现广播风暴,在安全性方面也不会出现其他节点侦听的现象。
(3)带宽占用方式不同:HUB的所有端口共享总带宽,而交换机的每个端口都有自己的带宽。
(4)传输模式不同:HUB只能采用半双工方式进行传输,交换机既可采用半双工也可采用全双工。
1.3 简要说明TCP/IP参考模型五个层次的名称(从下往上)?各层的信息传输格式?各层使用的设备是什么?(最低三层)答:A.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B.比特流帧包(报文分组) 报文C.中继器网桥/交换机路由器网关1.4 为什么要引入域名解析?简单叙述访问站点的过程中,DNS的域名解析过程。
(设的IP地址为:202.101.208.10,DNS地址:202.101.208.3)答:域名解析是为了解决数字化的IP地址不便于记忆的问题而引入的一种层次型命名机制,完成名字---地址的映射。
访问的域名解析过程:1)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地址 ; 2)先在本机域名解析的缓存中查找该域名,若找到则可以立即获取对用的IP地址;3)若不在本机缓存中则向本地DNS服务器(202.101.208.3)发送IP报文,请求解析该域名,DNS收到请求后查找自己的缓存及其映射表,若查到则发送响应报文给发送请求的主机,若没有找到则向上级DNS服务器提出请求,直到解析成功或返回错误信息。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六版课后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六版课后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337b641376baf1ffd4fad70.png)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答案第一章概述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和共享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RFC 文档。
(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 文档。
(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答:(1)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协议无特指(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TCP/IP 协议的互联网络。
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计算机网络考试大纲(第六版 谢希仁)
![计算机网络考试大纲(第六版 谢希仁)](https://img.taocdn.com/s3/m/7c7c8739ee06eff9aef807cd.png)
计算机网络考试大纲第一章概述1.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三网: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网络功能:连通性:计算机网络用户间可交换信息。
共享:资源共享。
网络与GIS相结合优势:(1)有利于数据共享;(2)促进GIS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3)现实性强;(4)数据管理社会化;(5)使用简单;(6)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1.2因特网概述计算机网络概念:由若干结点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组成。
(将电脑连接在一起;互联网将网络连接在一起)网络发展三个阶段:单个网络ARPANET->互联网(TCP/IP)三级结构的因特网(主干网,地区网,校园/企业网)多层次ISP结构的因特网什么是RFC文档:Request For Comments 请求评论1.3因特网的组成客户服务器方式和对等通信比较:(1)客户服务器C/S: 客户-服务请求方; 服务器-服务提供方(2)对等通信P2P,2个主机(装有对等连接软件)不区分服务请求方和提供方电路交换特点: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原点直达终点,管道式传输。
【N(N-1)/2两两相连】1、必定是面向连接的;2、三个阶段:建立连接、通信、释放连接;3、效率低。
报文交换特点:整个报文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后查找转发到下一结点。
优点:1.不同的终端接口之间可以相互直通2.无呼损3. 线路的利用率较高。
缺点:1.传输时延大2.利用“存储-转发”,所以要求交换系统有较高的处理速度和大的存储能力3.实时性较差。
分组交换步奏:1、发送端将较长报文划分成较短、固定长度数据段;2、数据段前添加首部(含有地址等控制信息)构成分组;3、以分组为发送单元发送;4、以存储转发方式发送数据,接收机去除首部还原报文。
分组交换特点:单个分组传送到相邻结点,储存后查找转发到下一结点。
1.4计算机网络分类几种划分方式下的计算机网络类别作用范围: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个人区域网Personal Area Network使用者:公用网专用网“接入网”->接入因特网1.5计算机网络性能掌握网络常用的性能指标并能够熟练应用速率: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的速率(额定、标称速率)带宽:在单位时间内,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六版课后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六版课后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19cb56ac850ad02de804158.png)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答案第一章概述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和共享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RFC 文档。
(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 文档。
(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答:(1)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协议无特指(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TCP/IP 协议的互联网络。
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计算机网络试题库-谢希仁(第六版)(答案)
![计算机网络试题库-谢希仁(第六版)(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f3a2a9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13.png)
计算机⽹络试题库-谢希仁(第六版)(答案)计算机⽹络试题库1单项选择题1.1 1. 以下属于物理层的设备是(A)A. 中继器B. 以太⽹交换机C. 桥D. ⽹关1.22. 在以太⽹中,是根据___地址来区分不同的设备的(B)A. LLC地址B. MAC地址C. IP地址D. IPX地址3. IEEE802.3u标准是指(B)A. 以太⽹B. 快速以太⽹C. 令牌环⽹D. FDDI⽹1.3 4. 下⾯哪种LAN 是应⽤CSMA/CD协议的(C)A、令牌环B、FDDIC、ETHERNETD、NOVELL1.4 6. TCP 和UDP 协议的相似之处是(C)A、⾯向连接的协议B、⾯向⾮连接的协议C、传输层协议D、以上均不对1.5 7. 应⽤程序PING 发出的是___报⽂。
(C)A、TCP 请求报⽂。
B、TCP 应答报⽂。
C、ICMP 请求报⽂。
D、ICMP 应答报⽂。
1.6 8. ⼩于___的TCP/UDP端⼝号已保留与现有服务⼀⼀对应,此数字以上的端⼝号可⾃由分配。
(C)A、199B、100C、1024D、20481.7 9. 当⼀台主机从⼀个⽹络移到另⼀个⽹络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A、必须改变它的IP 地址和MAC 地址B、必须改变它的IP 地址,但不需改动MAC 地址C、必须改变它的MAC 地址,但不需改动IP 地址D、MAC 地址、IP 地址都不需改动1.8 11. ARP 协议的作⽤是(D)A、将端⼝号映射到IP 地址B、连接IP 层和TCP 层C、⼴播IP 地址D、将IP 地址映射到第⼆层地址1.9 12. 10BASE-T是指(C)A、粗同轴电缆B、细同轴电缆C、双绞线D、光纤1.10 16. 与10.110.12.29 mask 255.255.255.224 属于同⼀⽹段的主机IP 地址是(B)A、10.110.12.0B、10.110.12.30C、10.110.12.31D、10.110.12.321.11 17. 某公司申请到⼀个C 类IP 地址,但要连接6 个的⼦公司,最⼤的⼀个⼦公司有26 台计算机,每个⼦公司在⼀个⽹段中,则⼦⽹掩码应设为(D)A、255.255.255.0B、255.255.255.128C、255.255.255.192D、255.255.255.2241.12 18. 224.0.0.5 代表的是___地址。
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谢希仁版本-期末版)
![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谢希仁版本-期末版)](https://img.taocdn.com/s3/m/bc403e3c647d27284b7351da.png)
计算机网络(第6 版)复习提纲题型:选择20个*2=40分填空2个*10=20分名词解释5个*4=20分大题:20分(2-3个)第一章概述(10-15分)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1.2 因特网概述1.3 因特网的组成1.4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1.5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1.6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1.7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1、三网:即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2、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功能(特性):连通性、共享3、网络与互联网:网络(network)由若干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
互联网是“网络的网络”(network of networks)。
连接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都称为主机(host)。
4、ISP:网络运营商(因特网服务提供者)5、因特网的组成:边缘部分(资源子网)、核心部分(通信子网)核心部分的三种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选择题:通信子网的最高层是:网络层。
而边缘部分有应用层和运输层。
6、端系统的通信方式:C/S即客户服务器方式、P2P(peer-to-peer)即对等连接。
7、路由器的任务: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
实现分组转发。
8、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送。
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建立连接、通信、释放连接。
9、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10、分组交换: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较短的、固定长度的数据段。
每一个数据段前面添加上首部构成分组。
以“分组”作为数据传输单元。
(这三种方式必须要知道)11、网络分类: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个人区域网(PAN)12、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发送,传播)利用率(必考计算题)13、网络协议(协议)的组成:为进行网络中心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三个要素:语法,语义,同步三个要素组成。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六版课后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六版课后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6441f23b84ae45c3b358ca5.png)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答案第一章概述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和共享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 RFC 文档。
(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 RFC 文档。
(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答:(1) 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协议无特指(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 TCP/IP 协议的互联网络。
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TCP/IP 常被称为事实上的( de facto ) 国际标准。
8
▪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architecture)是计算机网络的各层 及其协议的集合。换种说法,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就是 这个计算机网络及其构件所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
▪ 分组交换与报文交换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带宽,传 送突发数据时可以提高整个网络的信道利用率。
▪ 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的时延少,但控制更复杂。
3
电路交换 连接建立
报文交换 报 文
分组交换
报
数据传送
报文
文
连接释放
报 文 t
A B CD
ABCD
ABCD
4
资源子网 通信子网
▪ 分组交换网以网络为中心,主机处于网络的外围。 ▪ 分组交换网又称为通信子网 ▪ 主机的集合又称为资源子网
▪ 灵活性好。任何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接口保持不变就不 会影响到其它层。
▪ 结构上可分割开。各层都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 ▪ 易于实现和维护。 ▪ 能促进标准化工作。每一层的功能及其所提供的服务都已
有了精确的说明。
11
常见的英文缩写
▪ UDP; TCP/IP; WAN; LAN; MAN
12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 概述
计算机网络:利用通讯设备和线路,将地理 位置不同的独立的计算机互连起来,以实现 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1
一、分组交换
▪ 面向连接和无连接 ▪ 面向连接:必须通过“建立连接→通信→释放连接”的 过程。复杂、可靠、要较大的实现代价 ▪ 无连接:简单、快速、不可靠
▪ 连接 ▪ 确认对方存在;协商参数;分配运输实体单元(缓存、带 宽、数据结构)
▪ 发送时延=数据块长度/信道带宽
▪ 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段距离而花费的时间
▪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 处理时延:数据在交换结点为存储转发而进行处理花费 的时间,差错检验,分析首部,提取数据
6
▪ 高速链路,指的是发送速率高而不是比特在链路上的传 播速率高(光纤信道的传输速率高)
第二章 物理层
▪ 物理层的主要任务为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的一些特性 ▪ 机械特性 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 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等。 ▪ 电气特性 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 围。 ▪ 功能特性 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 种意义。 ▪ 过程特性 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 序。
9
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总纲)
▪ 应用层:应用层的任务是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 定网络应用,其协议定义的是应用进程之间通信和交互的 规则。应用层数据传送的单位(协议数据单元PDU)称为报文 (message)
▪ 运输层:负责进程间的通信。运输层的PDU为报文段 (segment)或用户数据报(user datagram)
▪ 比特的传播时延与带宽无关,提高链路带宽只是减小了 数据的发送时延
▪ 往返时延(RTT):是网络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表示从 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接收到来自接收方的确认(接收 方收到第1个比特就开始发出确认)。RTT包括发送方的 发送时延与中间结点的处理时延和发送时延
▪ 运输层的往返时延RTT包括发送方的发送时延与中间结点的处 理时延和发送时延
▪ 数据链路层的往返时延为传播时延的两倍
7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 网络协议(network protocol):为进行网络通信而建立的规 则、标准或约定
▪ 网络协议的三要素 ▪ 语法 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 ▪ 语义 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 出何种响应。 ▪ 同步 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 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通信)——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 发送和接收信息。
14
数据通信基础(续)
▪ 码元:数字通信中的一个基本的信号单元。可能表示1bit, 也可能若干个bit
▪ 波特(baud)是码元传输速率的单位,1波特 为 1码元/秒 ▪ 香农(Shannon)用信息论的理论推导出了带宽受限且有高斯
白噪声干扰的信道的极限、无差错的信息传输速率。 ▪ 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C 可表达为(P38 信噪比)
C = W log2(1+S/N) bit/s(相关计算)
▪ 传输基带信号的两种常见编码 ▪ 曼彻斯特编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P41)
▪ 分组交换的特点 ▪ 高效。逐段占用通信链路、动态分配传输带宽 ▪ 灵活。每一个分组独立选择路由 ▪ 迅速。可以采用无连接的通信方式 ▪ 可靠。分布式多路由的分组交换网,网络生存性很好
2
比较电路交换,分组交换,报文交换
▪ 电路交换传输突发式数据时效率很低,若要连续传 输大量的数据,且其传送时间远大于连接建立时间, 则电路交换具有传输速率较快的特点
13
数据通信基础
▪ 数据:运送消息的实体 ▪ 信号:数据的电气和电磁表现(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 调制与解调: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的过程叫调制,反
之叫解调。 ▪ 通信双方的三种交互方式:
▪ 单向通信(单工通信)——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 有反方向的交互。
▪ 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 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就不能同时接收)。
▪ 网络层:实现分组交换网上不同主机间的通信。其PDU为 IP数据报(IP datagram)
▪ 数据链路层:实现网络上两个相邻结点间的通信,其PDU 为帧(frame)
▪ 物理层:透明的传输比特流,其PDU为bit 10
分层体系结构的好处
▪ 各层之间是独立的,便于将一个复杂的功能分解成为几个 子功能来实现
主机
分组交换网
5
计算机网络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要性能指标
▪ 带宽 ▪ 模拟信号的带宽指允许通过的频率范围 ▪ 数字信号的带宽指数字信道的“最高数据率”,数字信道 的带宽有时又称为吞吐量
▪ 发送速率、数据率、比特率 (bit/s)
▪ 时延:一个报文或分组从一个网络(或一条链路)的一端传送 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各种时延的计算) ▪ 发送时延:又称为传输时延。指数据块从结点进入到传 输媒体所需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