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纲
鱼纲
适应水生生活的鱼类——软骨鱼纲Chondrichthyes和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鱼类是成功地适应了水生生活的低等有颌脊椎动物。
鱼类出现了能咬合的上下颌及成对的附肢(即偶鳍),脊柱代替了脊索成为身体的主要支持结构,并且形成了完整的头骨,脑和感觉器官较圆口纲发达。
身体呈流线形,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体被骨质鳞片或盾鳞,体表具侧线。
以鳃为呼吸器官,血液循环为单循环,有良好的调节体内渗透压的机制。
鱼类是最低等的有颌、变温脊椎动物,适应水生生活而发展出许多特有的结构。
地球70%以上的咸水和淡水的江河湖海中生活着22000多种鱼类。
除极少数地区外,不论从两极到赤道,或是由海拔6000m的高原山溪到洋面以下的万米深海,都有鱼类生存。
鱼纲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超过其他各纲脊椎动物种数的总和,包括硬骨鱼和软骨鱼两大类。
生活在海洋里的鱼类约占全部总数的58.2%,栖于淡水中的鱼类约占41.2%。
鱼类在人类的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鱼是优良的食品,为人类提供数量可观的食物;鱼类可被制成药品、饲料、皮革制品等;观赏鱼类为人类提供娱乐。
为适应水生生活,鱼类有许多特化的结构。
鱼类身体分为头、躯干、尾3部分,最后一对鳃裂是头与躯干的分界,泄殖腔孔为躯干和尾的分界,口位于腹面(软骨鱼)或背面(硬骨鱼),横裂。
躯干部具奇鳍(背鳍、尾鳍、臀鳍各一个)和偶鳍(胸鳍和腹鳍各一对),软骨鱼为歪尾形,硬骨鱼为正尾形。
硬骨鱼躯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管,被侧线穿过的鳞片称为侧线鳞。
鱼类体形有:流线型,以减少水中运动的阻力,可快速而持续地游泳和长距离地迁移;平扁形,运动能力弱,底栖生活的鱼类,如鳐;侧扁形,一般为观赏鱼类;棍棒形,在岩缝中穿梭的鱼类。
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表皮和真皮均为多层细胞,且皮肤与肌肉紧密相接,皮下组织极少,使整个身体成为坚实的实体。
表皮内有大量单细胞粘液腺,分泌黏液使体表黏滑,可减少水中游泳的阻力,保护身体免受病菌、寄生物的侵袭。
鱼纲
头骨: 头骨:脑颅和咽颅 脑颅: 脑颅: 软骨鱼: 软骨鱼:软骨脑箱 硬骨鱼: 软骨性硬骨,膜性硬骨) 硬骨鱼:骨片 (软骨性硬骨,膜性硬骨) 咽颅: 咽颅: 初生颌) 颌弓( 软骨鱼:腭方软骨; 颌弓(1)软骨鱼:腭方软骨;麦氏软骨 (初生颌) 硬骨鱼:前颌骨,上颌骨;关节骨,齿骨、 硬骨鱼:前颌骨,上颌骨;关节骨,齿骨、隅骨 舌弓( 舌弓(1)支持舌 (次生颌) 次生颌) 鳃弓( 支持鳃(5/4) 鳃弓(5)支持鳃(5/4)
附肢骨:奇鳍骨骼, 附肢骨:奇鳍骨骼,偶鳍骨骼 背鳍、臀鳍:鳍担骨(基部) 背鳍、臀鳍:鳍担骨(基部),鳍条 尾鳍:鳍条 尾鳍: 腹鳍:带骨(肩带、腰带) 鳍担骨、 胸、腹鳍:带骨(肩带、腰带),鳍担骨、鳍条 附肢骨骼没有和脊柱发生联系
(三)肌肉系统:轴上肌、轴下肌 由肌节组成,分节现象明显,但分化程度较低. 由肌节组成,分节现象明显,但分化程度较低.
• 牙齿的形状和排列方式 • 肉食性:尖锐 肉食性: • 浮游生物:齿细弱,或绒毛状 浮游生物:齿细弱, • 鳃耙形状与数目肉食性:数量少,粗短 肉食性: 肉食性 数量少, • 杂食性或草食性:数量较少, 杂食性或草食性:数量较少,较短 • 浮游生物:数量多,细长稠密 浮游生物:数量多, • • • • 肠管的长短 肉食性: 肠分化明显,肠管较短。 肉食性:胃、肠分化明显,肠管较短。 草食性: 肠分化不明显, 草食性:胃、肠分化不明显,肠管较长 泄殖腔
一、鱼纲的主要特征
终生水生。以鳃呼吸,以鳍游泳, 终生水生。以鳃呼吸,以鳍游泳, 体表被鳞,心脏一心房一心室, 体表被鳞,心脏一心房一心室,单循 环
(一)外形和皮肤
1.外形: 纺锤形: 1)纺锤形: • 体呈流线形,能减少运动时的阻力, 体呈流线形,能减少运动时的阻力,游动速 度快,如鲨鱼、马鲛鱼、鲤鱼、青鱼等。 度快,如鲨鱼、马鲛鱼、鲤鱼、青鱼等。 侧扁形: 2)侧扁形: • 身体左右扁平,游泳能力相对较差, 身体左右扁平,游泳能力相对较差,有的只 能随水飘流,如鲳鱼、鳊鱼、翻车鱼等。 能随水飘流,如鲳鱼、鳊鱼、翻车鱼等。 平扁形: 3)平扁形: • 身体上下扁平,动作迟钝,适应于底栖生活, 身体上下扁平,动作迟钝,适应于底栖生活, 如牙鲆、舌鳎鱼等。 如牙鲆、舌鳎鱼等。 棍棒形: 4)棍棒形: • 躯体沿长轴延长成棍棒状,适应于洞穴生活, 躯体沿长轴延长成棍棒状,适应于洞穴生活, 游泳能力很差。如黄鳝、鳗鱼等。 游泳能力很差。如黄鳝、鳗鱼等。
(完整版)第十七章鱼纲
平扁型: 身体上下扁平,动作迟
钝,适应于底栖生活,如牙 鲆、舌鳎鱼 棍棒型:
躯体沿长轴延长成棍棒 状,适应于洞穴生活,游泳 能力很差。如黄鳝 Monopterus albus 、鳗鱼
其他体型
鲀 海马
(二)分部 身体分为头、躯干、尾三部分。
尾
躯干
头
头与躯干的分界线 软骨鱼类:最后一对鳃裂。 硬骨鱼类:鳃盖的后缘。 躯干与尾的分界线 肛门或泄殖孔或臀鳍的起点。
由脑颅和咽颅两部分组成。 • 脑颅:包藏脑及视、听、嗅
等感觉器官。 – 软骨鱼脑颅只是一个软骨
脑箱保护着脑部; – 硬骨鱼完整,由130枚左
右的骨片合成,构成脑颅 的骨块数多于脊椎动物中 任何一纲。
• 咽颅:左右两侧包围消化管的前段,保护和 支持咽部。
– 颌弓形成上下颌 软骨鱼:初生颌
������ 硬骨鱼:次生颌
(四)侧线(lateral line):
鱼类体表的特殊皮肤感受器。 • 构造:管状或沟状,埋在头
骨内和体侧的皮肤下。以一 系列侧线孔穿过头骨或鳞片 通到体外。 • 功能:能感受水的低频振动, 以此来判断水流方向、水波 动态及周围环境。 • 侧线神经与内耳来的听神经 一起进入延脑的听觉侧线区.
侧线
1)肉毒 2)刺毒 3)毒腺
5.发光器
1.粘液腺:单细胞腺体
– 分泌大量粘液,使体表润滑,减少水的磨擦; – 形成一层隔离膜,使皮肤减少水分的渗透, 维持体内渗透压的平衡; – 粘液可保护身体不受细菌和微生物的侵袭。
• 2、鳞片:
根据外形、结构和发生的特点分为三种: – 楯磷:由表皮和真皮共同形成,为软骨鱼类特有。
– 入鳃血为缺氧血,出鳃血 为多氧血。
继续
鳃
鱼纲
腹鳍喉位
鼬鳚
无腹鳍
日本鳗鲡
(Anguilla japonicus)
日本海马
(Hippocampus japonicus )
鱼尾的类型
A:原尾型 B:歪尾型 C:正尾型
二.皮肤及其衍生物
基本结构:表皮和真皮组成。 衍生物:粘液腺,毒腺,色素细胞,发
光器,鳞片等。
表皮衍生物:粘液腺和毒腺
鳍
尾部
躯干部
头部
纺锤型
金枪鱼
团头鲂 乌鲳
侧扁型
银鲳 卵圆鲳鱼参
何氏鳐
鲼
平扁型
鳗型
鳗鲡 黄鳝
海马
鲀
特殊体形
背鳍(dorsal fin)
奇鳍
(维持身体平衡)
臀鳍(anal fin) (维持身体垂直平衡)
鳍
尾鳍(caudal fin)
(推进,转向,平衡)
胸鳍(pectoral fin)
偶鳍
婚色:许多鱼在生殖季节出现鲜艳色彩,特别 是雄鱼生殖季节过后色彩消失,这种色彩叫做 婚色,是性激素作用的结果。
珠星:一些雄鱼在生殖季节表皮细胞特别肥厚, 角质化成白色坚硬的锥状体,叫珠星 。
生殖器官
雄性 精巢:白色(成熟),淡红色(平时),呈圆
柱形或盘曲的细带状,位于腹腔两侧。 输精管
–软骨鱼:输尿管——尿殖窦——尿殖 乳突——泄殖腔
头骨(skull)
脑颅 –软骨鱼:软骨脑箱 –硬骨鱼:许多骨片
咽颅 –第一对咽弓:颌弓 –第二对咽弓:舌弓 –第三~第七对咽弓:鳃弓
吻软骨
腭方软骨 唇软骨
视神经孔
初生颌(p264)
舌颌软骨
咽鳃软骨 上鳃软骨
角鳃软骨
麦克耳氏软骨 角舌软骨
鱼纲
青鱼:Black Carp
体长,略呈圆筒形,尾部侧扁,腹部圆,无腹棱。头部稍平 扁,尾部侧扁。口端位,呈弧形。上颌稍长于下颌。无须。下咽 齿1行,呈臼齿状,咀嚼面光滑,无槽纹。背鳍和臀鳍无硬刺,背 鳍与腹鳍相对。体背及体侧上半部青黑色,腹部灰白色,各鳍均 呈灰黑色。
青鱼习性不活泼,通常栖息在水的中下层,食物以螺蛳、蚌、 蚬、蛤等为主,亦捕食虾和昆虫幼虫。在鱼苗阶段,则主要以浮 游动物为食。青鱼生长迅速,个体较大,成鱼最大的最大个体可 达70千克。
成鱼主要以植物性食料为主。由于植物性饲料在水体中蕴藏 丰富,品种每繁多,供采食的面广。维管束水草的茎,叶,芽和 果实是鲫鱼爱食之物,在生有菱和藕的高等 水生植物的水域,鲫 鱼最能获得各种丰富的营养物质。硅藻和一些状藻类也是鲫鱼的 食物,小虾,蚯蚓,幼螺,昆虫等它们也很爱吃。
2.鳍:
奇鳍:背鳍、臀鳍、尾鳍; 偶鳍:胸鳍、腹鳍;
3.皮肤和鳞片:
皮肤 分 表皮和真皮; 鳞片 分 盾鳞、硬鳞、骨鳞(分圆鳞和栉鳞)。
鳃
鳞
背鳍 尾鳍
眼
口
胸鳍
腹鳍
臀鳍
4.骨骼系统:
中轴骨:头骨、脊柱、肋骨(硬骨鱼较发达); 附肢骨:带骨(肩带、腰带)、鳍骨(胸鳍、腹鳍)、奇鳍骨;
5.肌肉系统:
躯干肌(上、下轴肌)、头部肌肉(腮肌)、附肢肌肉;
B. 全头亚纲(Holocephali) 共分2目:
即,软鳝目Chondrenchelyiformes(化石) 银鲛目Chimaeriformes
• 硬骨鱼纲(Osteichthyes)
硬骨鱼系是世界上现存鱼类中最多的一类,有2万种以上, 大部分生活在海水域,部分生活在淡水中。
共分3个亚纲:
总结鱼纲范文
总结鱼纲1. 引言鱼是生物界中的重要一环,占据了地球上许多水域的丰富生态资源。
为了对鱼类进行分类和研究,科学家制定了一套系统的分类方法,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鱼纲。
本文将对鱼纲进行总结,介绍其定义、特征、分类和相关研究进展,以便更好地了解鱼纲在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2. 鱼纲的定义鱼纲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下的一个亚门,也是脊椎动物亚门下的一个类群。
鱼纲包括了几乎所有的鱼类,是脊椎动物亚门中最为丰富的一个类群。
3. 鱼类的特征鱼类是一类命名自然群体,其主要特征如下:•鱼类的体表布满鳞片,鳞片的种类和分布方式各异。
•鱼类的身体呈流线型,有助于在水中的游动。
•鱼类的呼吸器官通常为鳃,可以在水中呼吸。
•大多数鱼类有鳍,鳍的形状和数量不同,影响着它们的游泳方式。
•鱼类的骨骼系统由脊椎骨组成,支撑和保护着内脏器官。
•鱼类的心脏具有两个心房和一个心室,可实现高效的氧气输送。
•鱼类的生殖方式多样,有的是卵生,有的是胎生。
•鱼类的神经系统发达,具有一定的智力和行为特征。
4. 鱼纲的分类根据鳍的特征和形状,科学家将鱼类分为两个亚纲:软鳍亚纲和硬鳍亚纲。
4.1 软鳍亚纲(Actinopterygii)软鳍亚纲是鱼纲中最大的一个类群,包括了大多数鱼类。
软鳍亚纲的特征主要表现在鳍的结构上,鳍的骨质基部主要由软骨组成。
软鳍亚纲的鱼类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包括了淡水鱼、海水鱼以及迁徙鱼等。
它们居住在各种水域环境中,并且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4.2 硬鳍亚纲(Sarcopterygii)硬鳍亚纲包括了肺鱼和鳍足类两个纲。
硬鳍亚纲的鱼类在鳍的结构上有明显的不同,鳍的骨质基部主要由硬骨组成。
硬鳍亚纲的鱼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发展成陆栖动物,肺鱼是肺呼吸的先驱。
而鳍足类则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发展成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
5. 鱼纲的研究进展对鱼类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生物学领域的重要课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鱼类的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突破。
•生态学研究揭示了鱼类在水域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功能,为保护水生生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鱼纲
二、骨骼系统(skeleton)
软骨 1.骨骼的类别
硬骨
软骨化骨--替代性骨 2.硬骨的生成方式
膜骨--皮肤骨
3.鱼类骨骼
头骨 中轴骨
脊柱、肋骨 鳍骨
带骨
附肢骨
{
{
奇鳍骨
偶鳍骨
肩带
腰带
(1)脊柱
髓棘 髓弓 椎管 椎体横突 前关节突 椎体 后关节突
肋骨
鲤 的 躯 椎 及 尾 椎 图
髓棘 前关节突 椎体 脉弓
2、侧扁型 头尾轴较纺缍型缩短,背腹轴相应增加,左右 轴最短,如鳊鱼、鲳鱼、蝴蝶鱼等。
3、平扁型
左右轴特别长,背腹轴特短,动作迟钝,适于
底栖生活,如电鳐、魟。
平 扁 型 团 扇 鳐
4、棍棒型
头小尾细,头尾轴特长,背腹轴左右轴均很短,身 体呈圆柱形,似棍棒。如鳗鲡、黄鳝、泥鳅、带鱼。
5、特殊体型 河鲀、海马、翻车鱼、比目鱼、咽管鱼等。
(三)皮肤及其衍生物
表皮
1、皮肤:
真皮 2、皮肤衍生物 硬骨鱼的皮肤结构
色素细胞、粘液腺、毒腺、发光器、鳞片等
楯鳞
1)鳞 盾鳞 软骨鱼类特有的鳞片,构造较为原始。
盾鳞由真皮和表皮共同演化而来。盾鳞
与高等脊椎动物的牙齿同源器官。
鲨类的盾鳞及其发生
硬鳞
是硬骨鱼中最原始的鳞片,由真皮
演化而来,鳞片呈斜方形,表面覆盖 硬磷质,发特殊亮光。 硬鳞
脉棘
髓棘 间插板 椎体
鲨 椎 骨 图
髓棘 椎管 椎体钙化部分 椎体 脊索
尾动脉脉管 静脉脉管 脉棘
椎体类型
双凹型
后凹型
前凹型
双平型
原尾型(protocercal)
鱼纲
鱼纲Pisces骨舌鱼目Osteoglossiformes骨舌鱼科Osteoglossidae巨骨舌鱼Arapaima gigas 体形较大,头较小。
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大理裂腹鱼Z. taliensis体长头小且短,嘴略尖。
独龙裂腹鱼dulongensis产独龙江,体长头小。
赤眼鳟Spualiobarbus Curriculus体呈长筒形、腹圆,体色银白、背部略呈深灰道氏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daovantion眼睛小,个体不大胸鳍长黑云白鱼White Fish个体大,眼睛大宽鳍鱲Zacco platypu s个体小,身体长,头短,鳞片大。
金线鲤Danio chrysotaenia体形为纺锤形,侧扁。
长嘴鱲Raiamas guttatus (Day) 长,侧扁,腹部圆。
头尖,其长大于体高。
口极大斑白鱼Anabarilius maculatus头稍尖抚仙湖金线鲃grahami 全身金黄色,须发达,鳞片小。
大头鲤Cyprinus (C.) pellegrini头大宽,无须。
滇池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graham 全身金黄色,鳞片较小圆形,头小。
小眼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anophthalmus眼睛看不到,全身淡黄色鳞片细小。
少鳞舟齿鱼Scaphiodonicthys acanthoterus(Fowler)鳞片较少,尾鳍长。
卵型白甲鱼ovalis身体卵形,头小。
中国结鱼Tor (Tor) tor sinensis鳞片较大,须短。
单纹似鱤Luciocyprinus langsoni Vail体长70厘米左右,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叶结鱼Tor(Parator) zonatus 体长而侧扁,头大,有两对须。
墨脱华鲮dero吻圆钝,口半圆形,无须。
宜良墨头鱼yiliangensis pingi 头圆墨色,无须,身体长,尾鳍分叉程度深。
鱼纲分类
鲱形目:其中包括许多在渔业上非常重要的成群鱼类 如鲱鱼等。是重要的经济鱼类,共有400多种,其中 20多种占世界捕鱼量的1/3,有生活在海中的也有生 活在淡水中的,70%生活在热带,但也有20 多种只 生活在北方。 鳍无棘,背鳍单个。一般都大量产卵,即使孵化出的 幼鱼死亡率也高达99%,是各种大鱼、水鸟的食物。 本目鱼大多集群,一群多达数亿尾,有每日垂直移动 的习性,白天在水深处,夜晚浮出水面。重要的鱼种 有沙丁鱼、大西洋鲱鱼、鳀鱼、凤尾鱼等。
总鳍总目:鱼鳍中有一个中轴骨,原以为这种 鱼类已经灭绝,可能这种鱼以强大的鱼鳍爬上 岸演变成两栖类生物,1938年在非洲东海岸捕 获,后来多次发现,目前仅存一目一种,被称 为“活化石”:
腔棘目:只有一科一属一种“矛尾鱼”,是 1938年由南非的博物馆员玛罗丽· 考特内-拉蒂 莫(Marjorie Courtenay-Latimer)在巡视渔民捕 的鱼时发现的,原以为本目鱼已经绝种,后又 多次在同一海域捕获,被称为“活化石”。目 前南非已经将这片区域设为保护区。 矛尾鱼尾鳍有三叶,中间叶突出,呈矛状,偶 鳍有肉叶,鳞片大而圆,鳍上也有鳞片覆盖, 下颌下部有两个大骨板,通体兰色,体粗大, 长约1.5米,肉食性。
银汉鱼总目:体被圆磷。背鳍与臀鳍对生。
鲑鲈总目:颌部有小须。腹鳍胸 位或喉位
鲈形总目:胸鳍胸位或喉位,有鳍棘
鲽形目:体扁平,眼、鼻、口不对称
鱼纲的分类
软骨鱼类
板鳃亚纲 全头亚纲 硬骨鱼:内鼻孔亚纲
总鳍总目 肺鱼总目
辐鳍亚纲
板鳃亚纲:鱼鳃是板状,体外是盾鳞或光滑, 雄性腹鳍转化为交接器,主要有两大类:鲨类 和鳐类 全头亚纲:无鳞,胸鳍宽大,尾鳍细长,雄性 具交接器
第16章 鱼纲 (动物学)
第十六章
鱼纲(Pisces)
鱼类:是一类身体披覆鳞片、以颌取食、用鳃呼吸、以鳍 为运动和平衡器官、适应水栖生活的低等脊椎动物
鱼
●
一、鱼类的主要特征 进步特征:
类
鱼类是适应水栖生活的低级有颌脊椎动物
1、出现了上下颌:
主动的捕获食物,消化食物;适应攻击、防御等多种活动 (如求偶、育雏等),并带动动物体制结构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躯干部:自鳃盖后缘至肛门(或泄殖孔)。 尾部:肛门(或泄殖孔)至体末端。
鲤鱼
鲤鱼
1.2.1头部
口:由活动的上下颌支持,称颌口类。
口位: 口腹位:软骨鱼 口端位:硬骨鱼
触须 有味蕾,司味觉。
鲤鱼触须2对:1对吻须,1对颌须。 鲫鱼:无触须
眼
角膜平坦,晶体大而圆,适于近视
无活动的上下眼睑,无泪腺 眼的大小、位置与生活方式有关
消化系统
软骨鱼
消化管:口腔、咽、食道、胃(J形、贲门、幽门)、肠(12指肠、螺
旋瓣肠、直肠:直肠腺)、泄殖腔
消化腺:肝(油脂,调节鱼体密度;胆汁入小肠前部)、 胰( 12指肠、胃之间的肠系膜,胰液入12指肠)
鱼 类 ——硬骨鱼
消化系统
消化管:口腔、咽、食道、肠、肛门 消化腺:肝胰腺、胆囊 鳃耙:阻拦食物和沙粒
背鳍退化成一根尾针
带鱼:背鳍与尾鳍相连
鲐鱼
背鳍后有由鳍条 形成的数个小鳍 (附鳍)
鮣鱼第一背鳍形成吸盘
胸鳍(pectoralfin) 相当于前肢,平衡身体,控 制运动方向。
软骨鱼: 胸鳍水平位。 硬骨鱼:胸鳍垂直位。
腹鳍(ventralfin) 相当于后肢。辅助身体升降, 转弯。 软骨鱼:位于泄殖腔两侧。 硬骨鱼: 特化:软骨鱼雄性---鳍脚,鰕虎鱼---吸 盘
刘凌云普通动物学 第17章 鱼纲
鳃弓—鳃丝、鳃耙
食管很短,直接通肠部 草食性(鲤鱼)的胃肠分化不明显,肠管长;肉食性的胃肠分明,但 肠管短。 有些鱼类在幽门和肠交界处有许多突出的幽门盲囊,黏膜有丰富的皱 褶和血管,由辅助消化和吸收功能。
软骨鱼类构成的上下颌,是脊椎动物最 早出现和最原始的颌,故称为初生颌。
(3)带骨
直接或者间接将偶鳍悬挂到中轴骨上的骨骼,悬挂胸鳍 的带骨为肩带,悬挂腹鳍的带骨为腰带。
软骨鱼类的肩带位脑颅后呈半环状, 不与头骨或脊柱关连,称肩胛骨乌 喙骨
腰带位于泄殖腔前构造简单,为 一横列的坐耻骨,两端通过关节 面与腹鳍骨关连
基鳍骨
鱼类的腰带不与中轴骨直接相连
辐鳍骨 真皮鳍条
(4) 鳍骨
软骨鱼类的鳍骨由基鰭骨、腹 鳍骨和鳍条组成,由近到远依 次排列。雄性软骨鱼类的腹鳍 内侧一块基鰭骨延伸形成一对 棒状交配器官,称鳍脚。
奇鳍骨的排列与偶鳍骨近似, 歪型尾的末端也有鳍条
17.1.3.2 硬骨鱼类 多数种类骨骼完全硬化
(1) 脊柱和肋骨 基本结构与软骨鱼类相似。肋骨发达,弯刀形,与躯 干椎的横突相关节,保护内脏,尾椎具有典型脊椎骨的结构,但无肋骨
(2) 头骨
头骨骨片增加并复杂化,骨块数多于脊椎动物中的任何一纲 硬骨鱼咽颅第一对颌弓的上颌被前颌骨和颌骨取代,下颌被齿骨和隅(yu)骨 取代,构成新的次生颌。 第2对舌弓的舌颌骨连接咽颅和脑颅 第3-7鳃弓,支持鳃
前筛骨 前颌骨
齿骨
关节骨
(3) 带骨
鱼类肩带位置靠前,由伸向背面的肩胛骨、腹面的乌喙 骨、上匙骨、匙骨组成
17.1.7.2 动脉
鱼纲动物特征
鱼纲动物特征鱼纲动物是一类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特征和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
本文将介绍鱼纲动物的特征,包括鱼类的外形、鳞片、鳃、鳍和游泳方式等方面。
一、外形特征鱼类的外形通常呈流线型,这种形状有助于降低水的阻力,使其在水中更加灵活。
鱼类的身体被分为头部、躯干和尾部三个部分,各部分之间过渡流畅。
头部有眼睛、口、鼻孔等器官,眼睛通常位于头部两侧,有助于观察周围环境。
口位于头部前端,用于进食和呼吸。
二、鳞片特征鱼类的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这些鳞片通常呈现圆形或菱形,由角质或骨质构成。
鳞片的作用是保护鱼类的身体不受外界伤害,同时也能减少水的阻力。
不同种类的鱼类鳞片的形状、大小和排列方式有所不同,这也是它们在外观上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鳃特征鳃是鱼类呼吸的重要器官,位于鱼类体侧。
鳃的主要功能是将水中的氧气吸入体内,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鳃的结构复杂,由许多细小的血管组成,这些血管可以将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
通过鳃的工作,鱼类能够在水中进行有效的呼吸,保持身体的新陈代谢正常进行。
四、鳍特征鱼类的身体上分布着多对鳍,包括背鳍、腹鳍、胸鳍和尾鳍等。
这些鳍的形状和位置不同,具有不同的功能。
背鳍帮助鱼类保持平衡和稳定,腹鳍用于前进和转向,胸鳍用于操纵和平衡,尾鳍则是鱼类最重要的推进器官,能够产生强大的推力使其在水中迅速前进。
五、游泳方式鱼类的游泳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摆动式游泳和扇动式游泳。
摆动式游泳是指鱼类通过尾鳍的左右摆动来推进身体前进,这种方式适合于迅速加速和躲避捕食者。
扇动式游泳是指鱼类通过胸鳍和腹鳍的扇动来推进身体前进,这种方式适合于长时间的慢速游泳和巡航。
总结起来,鱼纲动物具有外形流线型、鳞片覆盖、鳃呼吸、多对鳍和多样的游泳方式等特征。
这些特征使得鱼类能够在水中生活和繁衍,并且适应了水生环境的要求。
鱼纲动物的特征不仅丰富多样,而且与其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是它们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适应环境的结果。
鱼纲(Pisces)
刀鲚
黄鲫
(2)鲑形目
特征:鳍无棘,背鳍单个,但背鳍后方 代表:
常有一脂鳍。圆鳞。有侧线
鲑科:大麻哈鱼、哲罗鱼
胡瓜鱼科:池沼公鱼
银鱼科:太湖银鱼、大银鱼
狗鱼科:狗鱼
图16-53
大麻哈鱼、哲罗鱼、大银鱼、狗鱼、龙头鱼(P395)鲑形目
3、鳗鲡总目(Anguillomorpha)
特征:体呈鳗形。腹鳍腹位或无。背、尾、臀
中鳍软骨 后鳍软骨
肩胛骨
辐状软骨
角质鳍条
坐耻骨 闭孔
图
后鳍软骨
前鳍软骨
鲨 的 腰 带 和 腹 鳍
鳍脚软骨
16-17
辐状软骨
角质鳍条
上锁骨
基翼骨 锁骨 中喙骨 喙骨 后锁骨 鳍担 肩胛骨 鳍担 鳍条 鳍条
图16-18 鲤的肩带及胸鳍
图16-19
鲤的腰带及腹鳍
肌肉系统
1、分化少,分节排列 2、头部肌肉:眼肌、鳃节肌等 3、躯干肌:大侧肌(轴上肌、轴下肌)、棱肌
鳍的位置和形态
尾鳍的基本类型
{
原尾型(protocercal) 歪尾型(heterocercal) 正尾型(homocercal)
鱼类尾鳍的主要类型
几种鱼类的尾鳍形状
腹鳍的位置
{
腹鳍腹位
腹鳍胸位
腹鳍喉位
鳍的结构
软骨鱼:支鳍骨(担鳍骨)+角质鳍条+皮肤
硬骨鱼:支鳍骨(担鳍骨)+骨质(鳞质)鳍条+鳍膜
种类 来源
盾鳞 硬鳞 骨鳞 表皮+真皮 真皮 真皮
形态
棘状 菱形 圆鳞及栉鳞
分布类群
软骨鱼类 鲟鱼、雀鳝 等少数硬骨鱼 绝大多数硬骨鱼
鱼纲
大头鲤——体形似鲤。尾柄细 长。体长9—12厘米,最大体 重可达2千克。头特别大而宽, 头长大于体高和背鳍基长;头 背宽而平坦。口阔且大,亚上 位,弧形,口裂显著倾斜,口 宽大于吻长。无须。下咽齿主 行第二枚齿齿冠具2-5道沟纹。 鳃耙排列甚细密。背鳍和臀鳍 均具带细锯齿的硬刺。背、腹 鳍起点相对或背鳍稍长,背鳍 基长,鳍条短,外缘深凹,胸、 腹、臀鳍均大;胸鳍达腹鳍。 尾鳍下叶为橘红色。背鳍的起 点大约于腹鳍相对,距尾鳍的 基部比距吻端的距离略近。背 鳍颌臀鳍硬刺的后缘均具锯齿。 尾鳍呈深叉状。仅分布于云南 省的星云湖和杞麓湖。大头鱼 自身抗病力弱,生长缓慢,适 应环境差等综合因素,导致资 源的锐减。列入国家二级重点 保护动物。
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鱼纲--硬骨鱼纲--鲤形 目--鲤科--鲤亚科--鲫属--鲫鱼。 金鱼和鲫鱼同属于一个物种,在科学上用同一个学名 (Carassius auratus)。金鱼也称“金鲫鱼”,近似鲤鱼 (Cyprinus carpio)但无口须,是由鲫鱼进化而成的观赏鱼 类。金鱼的品种很多,颜色有红、橙、紫、蓝、墨、银白、 五花等,分为文种、草种、龙种、蛋种四类。 金金鱼易于饲养,它身姿奇异,色彩绚丽,形态优美。鱼能 美化环境,很受人们的喜爱,是我国特有的观赏鱼。 价格:1元~上千元钱/条(按品种而定)。
12.内分泌系统 脑下垂体(促性腺激素)、甲状腺、后鳃体、 胸腺、肾间体组成
鱼的背面与腹面的颜色不一样,这可以
保护自己。例如,生活在海洋上层的鲱 鱼、金枪鱼等,背面的颜色是青铜色花 或黑色,腹面是英灰色或白色。这样, 天上的猛禽从上往下是看时,容易把鱼 的背面同深蓝色的海水混淆,于是就发 现不了鱼了;深海里凶猛的鱼类从下往 上看时,有会把鱼的腹面同淡蓝色的天 空混在一起,也不容易发现这些鱼。
鱼纲
硬骨鱼
输卵管口
卵巢
卵壳腺 输卵管 精巢 精巢
子宫
输精管
输精管是鱼类开始出现。硬 骨鱼类的输精管由精巢外膜 往后延续而成,这是脊椎动 物中绝无仅有的 ;软骨鱼类 雄性输尿管兼输精作用,精 子由泄殖腔通过鳍脚上的沟 进入雌鱼生殖导管内,营体 内受精 。
卵巢具游离卵巢和封闭卵巢 两种类型。
贮精囊
鲤脑纵切 鲤脑
鳕鱼:2个臀鳍
鲶鱼:臀鳍与尾鳍相连
鰕虎鱼左右胸鳍连合在 一起,形成杯状吸盘
鰕虎鱼
食蚊鱼:雄性臀鳍鳍条特化成交配器
尾的类型:
原尾:尾椎一直伸至尾末端,尾鳍的上、下叶大致相等, 仅见于胚胎期和仔鱼期。
歪尾:尾椎骨上翘伸入尾鳍上叶内,下叶小而略为突出, 尾鳍内外均不对称。如鲨鱼、鲟鱼等。
正尾:末端尾椎骨愈合向上翘向尾鳍上叶基部,其较发 达的下叶由增宽的尾下骨片支持,尾鳍在外形上完全 对称,见于高等鱼类。
硬骨鱼心脏由 1心房、1心 室和静脉窦组成。
硬骨鱼的血液循环
脾脏:是循环系统的一个重要器官,是造 血、过滤血液和破坏衰老红细胞的中心场所。
八、排泄系统:大部分代谢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肾脏 排出,少部分由肠管和鳃排出。排泄系统由一对肾脏 和输尿管组成 。
排泄途径:肾脏 尿殖孔。
输尿管
膀胱
尿殖窦
渗透压调节:淡水鱼类——可
鱼类动眼肌模式图
4. 发电器官:肌肉特化
发电器官:常 位于眼后、胸 鳍基部、尾部 或皮肤。
电鳐 发电器官与御 敌避害、攻击 捕食、探向测 位及求偶等活 动有关
电鳗
电鲇
五、消化系统
1. 消化管:口腔、咽、 食道、胃、肠和肛门。
齿:颌齿、犁齿、腭齿、 舌齿和咽齿
鱼纲
第16章鱼纲(Pisces)第一节鱼纲的结构和适应一、外形1.体形和分部纺缍型:头尾轴最长,背腹轴较短,左右轴最短;头尾尖中段大,其型如梭,这种体型的鱼类多栖息于水的中、下层,常作快速而持久的自由游泳(如:鲐、鲅、鲣、鲔等)。
侧扁型:左右侧扁;头尾轴短,左右轴更短,背腹轴相对较长;常栖于平静的水域,生活于水的中下层,游泳多不敏捷,很少作长距离的迁移(如:鲳、鳊)。
介于纺缍型和侧扁型之间的鱼类:如:草鱼、鲤鱼;特殊的侧扁型:鲚鱼、石鲷、比目鱼(特别扁);带鱼(侧扁型的特别延长)。
平扁型:背腹扁平,左右宽阔;左右轴较长,头尾轴一般,背腹轴最短;多营底栖生活,行动迟缓,如:鳐、鲇等。
鳗型(棍棒型):蛇形;头尾轴特别长,背腹轴和左右轴均等;游泳能力强,多潜居于水底泥沙中,适于穴居或穿行于岩礁间。
如:鳗鲡、黄鳝的及多种海鳗。
分部:分头、躯干和尾三部分,头和躯干部之间互相固着不动。
头与躯干的分界:鳃盖后缘的鳃孔(硬骨鱼类),最后一对鳃裂(软骨鱼类)。
躯干部和尾部的分界:肛门后缘或泄殖孔。
肛门前位鱼以体腔未端或最前一枚尾椎之体为界(如:鲆鲽类)。
2.鳍:奇鳍(背鳍、臀鳍和尾鳍)、偶鳍(胸鳍和腹鳍)。
鳍是鱼类游泳和维持身体平衡的主要器官。
软骨鱼:外面都覆盖有皮肤,内面有角质鳍条支持。
角质鳍条为一种纤维状的角状物,细长而不分节。
硬骨鱼:由骨质鳍条支持,鳍条间以薄的鳍膜相联,鳍条分棘(spine,高等鱼类所具有)和软鳍条(soft ray)两类,软鳍条分分支鳍条和不分支鳍条。
在鲤形目中有些种类,如鲤鱼,其背鳍与臀鳍前方的硬棘,仍保留有分节和左右两列合并的痕迹,系软鳍条钙化后的变形物称为假棘。
①胸鳍:平衡和控制运动方向。
(例举胸鳍的类型)②腹鳍:稳定身体和辅助升降作用。
软骨鱼:位于泄殖孔的两侧,形状与胸鳍相似而稍小。
硬骨鱼:腹鳍腹位,如:鲤形目、鲱形目、鲇形目等;腹鳍胸位,位于胸鳍前方鳃盖之后的胸部,如:鲈形目;腹鳍喉位,位于两鳃盖之间的喉部,如:鱼尉科鱼类;缺V(鱼屯、鳗鲡、黄鳝、海龙、带鱼和箭鱼等)。
鱼纲
听觉器官仅有内耳 (由3个半规管、 椭圆囊和球状囊组 成),主要是平衡 觉。 硬骨鱼类的鲤形目 具有特有的韦氏小 骨,由前3块躯干 椎的一部分演化而 来,连接鳔壁和内 耳的内淋巴腔,可 将鳔内气体的振动 传给内耳的淋巴系 统,从而产生听觉。
前半规管
后半规管
听嵴
水平半规管
瓶状囊听斑 瓶状囊听斑
卵圆囊听斑 球囊听斑
交感神经系统 副交感神经系统
胚 胎 时 神经管前端 前脑 中脑 后脑
脑
嗅脑:古脑皮 端脑 大脑:纹状体 间脑:第三脑室(视神经交叉) 中脑:视觉中心(视叶) 小脑: 协调中枢 延脑:呼吸;听;皮肤感觉 侧线感觉中枢
软骨鱼的大脑较硬骨鱼类发达。脑顶部已出现神经物质。大脑主要 的部分是纹状体,以感嗅为主。间脑小,其顶部有松果体,底部连 接脑下垂体。适应水生的鱼类在间脑底部突出一个富含血管的血管 囊,在深海鱼类尤为发达。硬骨鱼脑较软骨鱼原始,脑体积小,分 化五个部分基本处于一个平面。大脑顶部没有神经物质。大脑两个 半球及其脑室还没有完全分开。小脑大。
脊髓
位髓弓内扁圆形的柱状管 具明显分节现象 组成:白质,灰质
嗅N.
脑神经
感觉N. 运动N.
视N.
动眼N. 滑车N. 三叉N. 外展N. 面N. 听N. 舌咽N. 迷走N.
混合N.
脊髓每节发出一对脊神经
组成(混合神经)
脊神经
背根 腹根
(感觉) (运动)
不同类群具有不同的体液调节机制
海生硬骨鱼:血液盐浓度低于周围海水,体液大量渗 出,机体面临失水的危险。为补偿体液的散失,大量 吞饮海水,而进入体内的过多的盐分通过位于鳃上皮 的泌氯腺排出。为保持水分,肾小体大部退化,肾脏 排出的尿量极少 海生软骨鱼:在血液中积累大量尿素,使血液渗透压 高于周围海水,致使海水不断渗入体内。进入体内的 多余水分经肾脏排出,多余的盐分经直肠背面的直肠 腺排出 淡水硬骨鱼:血液浓度高于周围水环境,水分通过各 种途径进入体内,再以大量的稀尿液通过肾脏排出, 以取得平衡,因而肾小体数目极多。同时鳃上皮的泌 氯腺具有从水中吸收盐分的细胞,以补偿盐的失去
鱼纲
第十六章鱼纲1、鱼纲是体被骨鳞,以鳃呼吸,用鳍作为运动器官和凭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
2、鱼纲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超过其他各纲脊椎动物种数的总和,包括硬骨鱼和软骨鱼两大类。
3、鱼类的体形一般有四种:纺锤形、侧扁形、平扁形和鳗形。
4、颌的出现在脊椎动物发展史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形态发展和进步,并由此引起生活方式的重大改变:动物可以用上、下颌构成的口作为索食工具,主动地追逐捕食对象,增加获取食物的机遇,并通过口中牙齿的撕咬和压碎作用,使原来不能直接利用的物质转变为食物,从而开拓了广泛摄取食源的领域。
颌的出现及其多用途的活动机能,还促进了运动器官和其他相关器官的发展,从而带动了动物机制结构的全面进化。
5、鱼类皮肤的单细胞腺分泌的大量粘液,能润滑鱼的体表,减少游泳时与水的摩擦。
鱼体只需消耗较少的能量,即可获得较快的运动速度。
粘液还能保护鱼体使之免遭病菌、寄生物和病毒的侵袭。
粘液有迅速凝结和沉淀水中悬浮物的作用,这对栖息在水底浑浊环境中的鱼类说来,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6、鱼类的真皮由表及里可分为外膜层、疏松层和致密层3层。
7、鱼类的色素细胞有4种,即黑色素细胞、红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和虹彩细胞(或称反光体)。
8、鱼鳞分3种,即骨鳞、盾鳞和硬鳞。
9、在偏近骨鳞前区处有一鳞焦,是鳞片的最早形成部分。
10、鱼鳞数目终生不变,但能继续增大,可用作分类鉴定特征之一。
11、分布在我国的鲟鱼和鳇鱼除了尾鳍上叶保留着若干硬鳞外,其余的均已消失不见,至于体侧5行块状骨片是骨板而非硬鳞。
12、鱼类较发达的内骨骼系统可分为中轴骨骼和附肢骨骼两部分。
13、鱼类的咽颅是7对分节的弧形软骨,位于脑颅下方并围绕着消化管的前段,第一对为颌弓,这是脊椎动物最早出现和原始型的颌,称初生颌;第二对为舌弓;第三至七对是支持鳃的鳃弓。
14、鱼类的头部肌肉主要包括由脑神经控制活动的眼肌和鳃节肌;躯干肌可分为大侧肌和棱肌二部分,且大侧肌是鱼体上最大、最重要的肌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比无颌类进步的特点 1.具上下颌 2.鱼类的头骨由脑颅和咽颅二部组成。 3.从鱼类开始,出现了成对的附肢。 4.一对鼻孔,具3个互相垂直的半规管。 5.鳃的构造较圆口纲复杂。
第三节 鱼纲的分类
世界现存的鱼类22,000种,其中淡水鱼类 8,000种,我国2,800种,按其骨骼的性质分:软骨 鱼类和硬骨鱼类 一.软骨鱼类:骨骼全为软骨,无骨化现象,绝大 多数种类鳃隔均发达露于体表,鳃孔5-7对,具盾鳞 ,鼻孔腹位,歪型尾,无鳔和‘肺’,肠内具螺旋 瓣,生殖腺和生殖导管不相连,雄鱼有鳍脚,体内 受精。约有800种,我国约有190多种,分二个亚纲 。
盾鳞
硬鳞
圆鳞 栉鳞
表皮 真皮
骨质板 硬鳞质
表皮层 鳞 真皮层
2. 鳞片 盾鳞:板鳃鱼类具有,基
板和棘组成,由表皮和真皮形 成,类似于高等动物的牙齿。
硬鳞:硬鳞鱼类具有,来 源于真皮,由骨质板和硬鳞质 组成,硬鳞紧连成甲胄被覆在 鱼体上。
骨鳞:大多数硬骨鱼具有, 由真皮衍生而来。分圆鳞:游 离缘光滑圆钝(鲱形目、鲤形 目等); 栉鳞:游离这缘生 有小棘或锯齿(鲈形目等)。
骨鳞的分区、表面结构及横切面
骨鳞表面分基区(前区)、顶区(后 区)、上侧区和下侧区
侧 侧线鳞:在鱼体、
线 鳞
两侧中央、从鳃盖
和
侧 后到尾基有一行有
线
关 系
孔鳞称侧线鳞。
图 侧线:侧线鳞有规
律地排列成一条线
纹。
鳞式:
侧线鳞的数目
三、骨骼系统
硬骨鱼 软骨鱼
中 轴
头 骨
脑颅 咽颅
骨 骼
脊 柱
躯椎 尾椎
体分头、躯干 和尾,头与躯干分 界:鳃盖后缘的鳃 孔(硬骨鱼类)或 最后一对鳃裂(软 骨鱼类);躯干部 和尾部分界:肛门 后缘或泄殖孔
2. 鳍:奇鳍(背 鳍、臀鳍和尾鳍)、 偶鳍(胸鳍和腹鳍)
鳍式和尾型
3.头部外形
鳍式:表示鳍的 组成和鳍条数目 的记录。D-背鳍, A-臀鳍,V-腹鳍, P-胸鳍,C-尾鳍。 例如:鲤鱼:D Ⅲ-Ⅳ-17-22 ; A Ⅲ-5-6; P Ⅰ15-16 ; V Ⅱ-89
鱼纲 (Pisces)
鱼类的形态结构 鱼类的主要特征 鱼类的分类 鱼类的洄游
第一节 鱼纲的结构和适应
外形 皮肤和鳞片 骨骼系统 肌肉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排泄系统 生殖系统 神经系统 感觉器官
一、外 形
1. 体形和分部: 具纺锤形、侧扁形、 平扁形和鳗形等体 形。
特大 ,连于头侧
位于背上
位于尾上,有时缺
有或缺
无
歪尾
多细长或鞭状
二、硬骨鱼类:三个亚纲,总鳍亚纲、肺鱼亚纲、辐鳍亚纲 1、总鳍亚纲:现代仅一科,其余均化石 (1)偶鳍肉质:单列式,其内部骨骼的排列与陆生脊椎动 物肢骨的排列极为相似 (2)有内鼻孔,鳔能行气体呼吸 2、肺鱼亚纲:与总鳍亚纲关系密切,现存二目 (1)具内鼻孔 (2)鳍特化,呈双列型的肉质偶鳍 (3)以非常特殊的“肺”(鳔)呼吸 (4)出现不完全的双循环──进化上的侧支 3、辐鳍亚纲 90%种类属此:无内鼻孔,仅有司嗅觉的外鼻 孔;偶鳍骨呈辐射状排列。
鱼 类
3. 嗅觉器官:由鼻腔内的嗅
的 味
囊所构成,嗅囊为一对盲囊,
蕾
不通口腔 。肺鱼、总鳍鱼类
和一般硬骨鱼类不同,它们
既有外鼻孔又有内鼻孔 。
4. 味觉器官──味蕾
5. 罗伦氏器:位于软骨鱼类 的吻部,由罗伦瓮、罗伦管 和管孔三部分组成,是特殊 的皮肤感受器
侧线系统:是鱼类特有的皮肤感觉器官,呈管状或 沟状(前者一般硬骨鱼类、后者见于软骨鱼类),埋于 头骨内和体侧的皮肤下面,侧线管以一系列侧线孔穿过 头及鳞片,连接成与外界相通的侧线。管壁的上皮组织 中具侧线感觉器(由一群感觉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
具内耳(平衡和 听觉作用)。内耳的 上部是椭圆囊和三个 互相垂直的半规管, 每一个半规管具一壶 腹,内有感觉C;下 部球囊,其后有瓶状 囊 ,内有石灰质的耳 石。硬骨鱼类为3个囊 状构造:椭圆囊、球 囊及瓶状囊。每一囊 状构造中有一块耳石 及一感觉斑。
硬骨鱼
软骨鱼
2. 视觉器官 ——眼
鱼眼视区
眼球具3层膜:巩膜、脉络膜 (由外向 内分银膜、血管膜、色素膜 )和视网膜。 银膜为鱼类特有。眼球内具晶体。镰状突是 硬骨鱼类调节视距的特有结构;板鳃类依靠 晶状体腹面的睫状调节视距。
软骨鱼 硬骨鱼
②腰带及腹鳍骨
软骨鱼类
腰带:由一根“─”型的坐耻骨组成, 左右各与腹鳍相关节。
腹鳍骨:由基鳍软骨、辐鳍软骨和皮 质(角质)鳍条所成。在雄鲨,腹鳍的基 鳍软骨延长成交接器──鳍脚。
腰带骨 硬骨鱼类
腰带不发达,由一对腰带骨又称无名 骨构成。左右两腰带前端分叉,中间愈合, 基鳍骨(鳍担骨)大多退化和消失,并直 接与带骨相联,9─10鳍条
脊N:每节发出一对左右对 称的脊N,脊N包括一个背 根(感觉根)和一个腹根 (运动根)。背根和腹根在 髓弓之外结合成混合N,分 背支、腹支和脏支。
3. 植物性神经系统:包括交感N系统和副交感 N,专门支配和调节内脏平滑肌、心脏肌、内分 泌腺、血管扩张和收缩等活动。
C. 壶腹内的听嵴
十、感觉器官
1. 听觉器官
鱼类动眼肌模式图
3. 头部肌肉:眼肌和鳃节肌。 鱼类开始,所有脊椎动物的头 部眼球上都有6条眼肌,胚胎 时期的第一对肌节→上直肌、 下直肌、内直肌和下斜肌;第 二对肌节→上斜肌;第三对肌 节→外直肌 。
鳃节肌:控制上、下颌开闭、 鳃盖活动和呼吸动作等。
颌肌:发达,与口的开闭有关。
4. 发电器官:肌肉特化
八、排泄系统:大部分代谢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肾脏 排出,少部分由肠管和鳃排出。排泄系统由一对肾脏 和输尿管组成 。
排泄途径:肾脏 输尿管 尿殖孔。
膀胱
殖窦
渗透压调节:淡水鱼类—— 可通过肾小管重吸收盐分, 有些鱼类通过食物或鳃上特 化的吸盐细胞从外界吸收盐 分,从而维持渗透压的平衡。 海水鱼类——吞下的海水由 肠壁连盐带水渗入血液,经 鳃上的排盐细胞将多余盐分 排出而把水留下以维持体液 正常的低浓度;软骨鱼类因 血液中含有2%左右的尿素而 浓度高于海水,不会产生失 水过多现象。
躯干部横切面示红肌
四、肌肉系统:肌肉 分节现象比较明显, 周身肌肉为“З”型。
1. 躯干肌——①大侧 肌:是游泳前进的主 动力。分为轴上肌和 轴下肌。根据性质和 功能不同分红肌和白 肌。②棱肌:支配升 和降的纵行肌肉,如 背鳍和臀鳍前、后的 牵引肌及牵缩肌。
2. 附肢肌:偶鳍基部分布着由大侧肌分化来的展肌、伸肌和 缩肌;鳃部的肌节形成鳃上肌和鳃下肌;尾鳍肌复杂
输卵管口
卵巢
卵壳腺 输卵管
精巢
子宫
九、生殖系统:由性腺(精 巢和卵巢)及生殖导管组成。 体内受精或体外受精。
输精管是鱼类开始出现。硬 骨鱼类的输精管由精巢外膜
硬骨鱼
往后延续而成,这是脊椎动 物中绝无仅有的 ;软骨鱼类 雄性输尿管兼输精作用,精
精巢
子由泄殖腔通过鳍脚上的沟 输精管 进入雌鱼生殖导管内,营体
硬骨鱼鳃盖及峡部的关系
4.头部外形:口(上 位口、下位口、端位 口);触须(吻须、 颌须和颏须等);眼 和鼻孔;头后具鳃盖 和鳃盖膜。
二、皮肤和鳞片
1. 皮肤:由表 皮(外胚层, 分生发层和腺 层)和真皮 (中胚层,由 纤维缔组织组 成,分外膜层、 疏松层和致密 层 )组成,还 有色素细胞、 毒腺、发光器 和鳞片等皮肤 衍生物及附属 结构。
1. 中枢神经系统:脑——由端脑、间脑、中脑、小脑及延 脑五部脑组成。 脊髓——内灰质,外白质,每节具传出 和传入N,为低级反射中枢。
2.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N和脊N
脑N:由脑发出的10对N:
Ⅰ嗅N
Ⅵ外展N
Ⅱ视N
Ⅶ面N
Ⅲ动眼N
Ⅷ听N
Ⅳ滑车N
Ⅸ舌咽N
Ⅴ三叉N
Ⅹ迷走N
I、II、VIII为纯感觉神经,III、IV、VI为纯运 动神经,其它为鳍骨
骨 骼
带 肩带 骨 腰带
软骨鱼
1、脑颅:软骨鱼类为 发育良好的一个软骨 盒 ;硬骨鱼类由许多 内片合成。
2、咽颅:由7对弧形的 咽弓所组成,咽弓位于 咽头壁上以支持鳃 。
软骨鱼类:颌弓(第1对) --上颌(腭方软骨),下 颌(麦克耳氏软骨);舌 弓(第2对)-舌颌软骨(1 对),基舌软骨; 鳃 弓--第3-7对,由五对软骨 构成(咽鳃软骨、上鳃软 骨、角鳃软骨、下鳃软骨 及基鳃软骨) 。
发电器官:常 位于眼后、胸 鳍基部、尾部 或皮肤。
发电器官与御 敌避害、攻击 捕食、探向测 位及求偶等活 动有关
五、消化系统
1. 消化管:口 腔、咽、食道、 胃、肠和肛门。 齿:颌齿、 犁齿、腭齿、 舌齿和咽齿
2. 消化腺:一般有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 鲤科鱼类为肝胰腺。
胰腺:软骨鱼类有完型的胰脏;大多数硬 骨鱼胰脏为弥散性腺体。
3. 鳔:是胚胎发育时从 消化管分出来的突起,位 于肠管背面的囊状器官。
管鳔类:有鳔管,如鲤 形目、鲱形目;闭鳔类: 无鳔管,如鲈形目。
鳔的功能:能辅助呼吸、 调节鱼体比重、感知声 波及气体压力、水压的 变化。
韦伯氏器(Weberian organ): 鲤科鱼类鳔与内耳的联系器官, 由舟骨、间插骨、三脚骨等构成 。
板鳃亚纲
鳞
盾形
颌弓与脑颅连接方式 舌接式、双接式
鳃孔
5-7对
鳃盖
无
泄殖腔
有
全头亚纲 退化 自接式 4对 有膜质鳃盖 无
板鳃亚纲:仅一目,鲨目,分二亚目,即鲨亚目、鳐亚目。
体形 鳃裂
胸鳍 背鳍 臂鳍 尾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