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一二课教案汇集

合集下载

经济生活教案

经济生活教案

经济生活教案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生将能够理解经济生活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认识到个人和社会经济决策的重要性,掌握经济生活中的一些基本技能和工具。

教材:教师将根据学生年级和水平选择合适的经济学教材,如《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导论》等。

时间安排:本课程共分为五个单元,每个单元安排一到两节课进行教学。

下面是每个单元的大致时间分配:单元一:经济生活的基本概念(1节课)- 介绍经济学的定义和基本分类- 引导学生思考经济活动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单元二:供求关系和市场交易(2节课)- 解释供求关系的概念和原理- 讲解市场交易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组织学生参与模拟市场交易活动,以加深对供求关系和市场交易的理解单元三:消费与储蓄(2节课)- 教授消费与储蓄的概念和原理- 分析消费与储蓄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帮助学生制定个人的消费与储蓄计划,培养理性消费的意识单元四:投资与经济增长(2节课)- 介绍投资的概念和作用- 讲解经济增长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引导学生思考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培养投资意识和风险意识单元五:经济政策与社会福利(2节课)- 探讨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分析经济政策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平衡,培养社会意识和公民意识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小组活动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评估方式:学生将通过小组讨论、个人作业和期末考试等方式进行评估,以衡量他们对经济生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注意事项:1.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教师应提前准备充足的教案材料和教学资源。

2. 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并及时给予他们反馈和指导。

3. 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帮助他们深入理解经济生活的本质和意义。

经济生活第一课教案

经济生活第一课教案

经济生活第一课的教学目标:
1. 认识经济概念,了解经济的定义和范畴。

2. 掌握经济的基本规律,理解经济的基本要素。

3. 了解经济的作用和意义,培养经济思维。

教学内容:
1. 经济概念:什么是经济?经济的定义和范畴。

2. 经济的基本规律:经济的基本要素(生产要素,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的基本规律(市场调节,供求关系)。

3. 经济的作用和意义:经济的作用(提供生活品,促进社会发展),经济的意义(促进人的幸福,保障人的权利)。

教学方法:
1. 讲解法:通过讲解经济概念、基本规律和作用意义来帮助学生理解经济。

2. 讨论法:讨论经济中的具体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实践法: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经济模拟实验,加深对经济的理解。

教学过程:
1. 讲授经济概念和定义,引入本课的主题。

2. 讲解
3. 经济的基本规律,包括经济的基本要素和基本规律。

3. 通过实例和模拟实验,让学生理解经济的基本规律。

4. 讲解经济的作用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经济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5.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相关任务。

教学材料:
1. 经济学教材:包括经济概念、基本规律和作用意义的讲解内容。

2. 实例和案例:包括经济中的具体问题和解决方案。

3. 经济模拟实验材料:包括经济实验所需的模拟市场、模拟产品等。

4. 作业材料:包括经济问题的练习题和相关任务。

经济生活全套教案[教案]精编版

经济生活全套教案[教案]精编版

经济生活全套教案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一、内容标准(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货币的本质。

(1)商品和货币的密切联系,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物物交换的困难和一般等价物的产物;(3)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是货币的第一种基本职能。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

若不是一切商品,就不是货币,只是商品的等价物。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有价值,这样货币才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

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出来的时候就是价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是货币的第二种基本职能。

应注意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手段的区别。

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交换。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要懂得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的计算公式。

3.纸币的产生和发展纸币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在铸币的基础上产生的。

它必须由国家发行并且强制使用的。

纸币与铸币相比较,它有自己的优点。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是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

要注意正确使用纸币,对制造假币的行为必须依法严惩。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1。

信用工具(1)信用卡①信用卡的含义:信用卡是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②信用卡的优点:信用卡及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节约交易费用,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极大的便利。

③信用卡的使用。

(2)支票①支票的含义:支票是活期存款的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是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②种类: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3)汇票。

①含义:由出票人签发,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

②分类:汇票包括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

③作用:汇票的使用,有利于汇款人的异地贸易,避免了长途携带现金的不便和风险。

《经济生活》教学设计

《经济生活》教学设计

经济生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了解经济生活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掌握经济生活的主要组成要素。

•分析经济生活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和经济意识。

二、教学内容1.经济生活的定义和特征2.经济生活的主要组成要素3.经济生活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经济生活对他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步骤二:概念解释通过讲解经济生活的定义和特征,让学生对经济生活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步骤三:组成要素分析引导学生分析经济生活的主要组成要素,例如生产、消费、分配和交换等,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步骤四:影响分析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经济生活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例如就业机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方面。

步骤五:综合讨论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并就经济生活的重要性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经济思维和经济意识。

四、教学方法•提问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讲述法:通过讲解经济生活的概念和特征,让学生对知识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经济生活的主要组成要素。

•分组讨论法: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综合讨论法:通过学生的展示和讨论,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经济思维和经济意识。

五、教学评价知识技能评价:•考查学生对经济生活的定义和特征的理解程度。

•考查学生对经济生活的主要组成要素的分析能力。

过程评价:•考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小组讨论过程中的表现。

态度评价:•考查学生对经济生活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的认识程度。

六、教学资源•教材:经济生活教材•案例分析材料•小组讨论材料七、教学扩展•组织学生参观企业或商业机构,了解实际经济生活的运行情况。

•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经济生活调研,了解经济生活的实际问题和挑战。

以上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激发学生对经济生活的兴趣,加深他们对经济生活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和经济意识。

经济生活教学案

经济生活教学案

《经济生活》教学案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编号____设计者____________审核者___________主讲教师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①知道商品的含义②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③知道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④理解货币的本质⑤理解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⑥了解价格的含义⑦知道货币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⑧理解纸币的含义及其优点⑨知道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2、能力目标:①透过现象认识商品、货币的本质的能力②历史地看待货币产生和发展的能力③综合认识货币职能的能力④正确判断、识别有关商品和货币的经济现象的能力⑤认识商品—货币—货币职能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增强平等意识②在了解货币作用的基础上,增强努力发展生产、增加财富的情感③培养作为商品生产者为用户着想的利他意识④增强爱护人民币的情感和辨别假币假钞的意识⑤憎恶制造假币、扰乱金融秩序等违法行为,增强法治意识⑥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商品的含义2、货币的本质3、货币的基本职能【教学方法、学法点津】1、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演示法2、学法点津运用比较法,掌握知识。

通过对货币的五种职能、货币和纸币、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等知识的比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而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后反思】答案:1、C2、A3、B4、B5、B6、A《经济生活》教学案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2信用工具和外汇编号____设计者____________审核者___________主讲教师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两种结算方式②信用卡的优点③知道两种支票的用途④懂得外汇的含义⑤理解汇率的变化⑥了解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2、能力目标:初步掌握使用信用卡和支票的实践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在生活中使用信用工具的意识1、信用卡2、外汇3、汇率【教学方法、学法点津】1、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演示法2、学法点津列表法。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 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 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新授课)一、教材分析本课时《价格变动的影响》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的内容。

本课时是接着上一框内容进行的,它主要围绕价格变动的影响这个中心,分成二个方面进行阐述,结构严密。

第一目《对生活消费的影响》,主要是引导学生从生活场景中归纳出价格变化会影响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不同。

同时价格变化还会影响相关商品的需求量;第二目《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这是新增加的内容,教师必须讲得透彻,而且必须生动形象。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识记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需求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2.能力目标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问题,针对经济生活中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解释导致价格变动的原因,并说明价格变动前后企业的供给量和消费者的需求量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透过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复杂现象认清问题本质的能力,从而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价格的变动,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创新意识,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生产的影响【依据】因为这些知识和题目呼应,是本课时的主要因素,所以确定为重点。

2、难点: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依据】因为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比较复杂,不同的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不同,以及其他理论问题,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确定为难点。

四、教学方法1、探究式学习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体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便让学生学会学习。

2、讲授式教学法因为本课时涉及许多理论性比较强、比较抽象的知识,学生难以理解,所以将传统的讲授法与探究式学习相结合,这才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经济生活》教案

《经济生活》教案

《经济生活》教案总体目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知道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认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获得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和技能,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珍惜诚信的价值,增强法律意识,培养进取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

(摘自《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教学要求:(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获得参与经济活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

(2)正确看待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树立创新思维。

(3)感悟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明确中国应以积极的姿态参与世界经济之中。

(4)积极投身于经济建设,不断在实践中提高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水平。

教材体系:教材框架结构的整体设计为:第一单元,引导学生从看似平常的消费现象出发,揭示其隐藏于背后的经济学道理:从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到认识多变的价格、多彩的消费,初步回答“为何生产”的问题。

第二单元,将学生的关注目光由消费引向“生产”,引导学生思考生产在经济生活中的中心地位和决定性作用:通过对生产的基础(基本经济制度)、生产活动的微观主体(企业、公司、劳动者)、生产活动必备的要素(资本、投资方式的选择)等问题的分析,回答了“怎样生产”的问题。

第三单元,集中介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正确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准确了解我们国家是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从而认识到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回答了“为谁生产”的问题。

第四单元,分别从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发展要求、所处的国际经济大环境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进一步全面地了解我国的经济活动,回答了“在什么样的背景下生产”的问题。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

D.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不变
课堂检测
(多项)3、价格变动不仅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 而且对生产经营也能产生影响。这一影响表现在: A、可以调节企业的生产活动 B、促进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 C、推进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D、会使企业之间进行不正当竞争
√ √ √
课堂检测
(多项) 4、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许多企业都将“以 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这 是因为( )
情景探究五

材料1:轿车生产厂商转而推 出中小排量轿车
油价一路飚升,全国各地曾一 度出现“油慌”,车主谈油色变, 特别是开大排量车的车主更是 “手足无措”。顿时间,国内外 车市流行小排量汽车,各汽车厂 探究问题:5、油价上涨,对于生产轿车的企业有怎样的影响? 商转型生产小排量汽车,就连生 产惯大排量“油老虎”的厂家也 他们该怎么解决当前面临的困境? 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小排量。 材料2:油价上涨,电动车吃香 目前,我国电动车产业的从业人员

2.2价格变动的影响
导学提纲:
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商品的需求会产生什么影响? ☆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一样吗? ☆什么是替代品?什么是互补商品?商品价格变动对 它们的影响一样吗?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要求学生根据提纲自主浏览P15—16页)
1、商品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替代商品
油价 油需求 油价 油需求
电、煤、柴需求
电、煤、柴需求
☆互补商品
油价 车需求 油需求 油价 车需求 油需求
作为互补商品,一般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 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 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

人教版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1教学设计

人教版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1教学设计

课件 展示
师生共同总结,并以母亲节前后康 乃馨价格的差异为例讲解供求如何 改变商品的上涨或下跌。
课件 展示
教师讲解卖方市场、卖方市场的定 义和表现;并具体分析供不应求与 供过于求的情况。
课 件 教师展示课堂练习,加深学生对概 展示 念的把握和理解。
学生之间思考 并讨论问题。
学生跟随教师的思 路总结,得出各种因 素对商品价格的影 响主要是通过改变 供求关系实现的。
3、课程学习中涉及与同伴团体间的学习,这可以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满足他们的求 知欲。
三、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
1、学习环境选择(打√)
(1)Web 教室
(2)局域网
(4)校园网 √
(5)Internet √
2、学习资源类型(打√)
(3)城域网 (6)其它√
1
(1)课件(网络课件) √ (2)工具
教师联系书本讲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 现形式,并提出问题:什么是等价交换?
课 件 教师提供探究学习、拓展深化、规 展示 律总结等材料让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思考问题,并 完成对应的即时 练习。
学生自主 学习。
结束 4
图 符 说 明
六、学习评价设计
1、 测试形式与工具(打√)
(1)堂上提问 √
(2)书面练习 √
③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既不可能无限上涨也不可能无限下跌,这是因为价格由价值决定,价
值量的大小又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五、学习活动组织
1、自主学习设计(打√并填写相关内容)
类型
相应内容
使用资源
(1)抛锚式
(2)支架式
(3)随机进入 学 会 时 间 、 气 利 用 生 活

(政治精品教案)高一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全套教案

(政治精品教案)高一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全套教案

第 1 页共150 页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200 年月日星期课标要求分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解释几种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提示与建议▲对商品交换中没有货币会发生的困难进行分析,说明货币的作用。

▲以金银、纸币、账面结算为例,归纳出货币的基本职能。

▲ 演示:使用支票、信用卡、外汇的情景。

▲讨论:“金钱万能”吗?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货币知识,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货币,要对学生进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传统教育,增强学生抵制拜金主义思潮影响的自觉性。

【基础知识】识记:商品、一般等价物和货币的定义,货币的职能、纸币理解:理解商品交换经过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四个阶段以及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了解货币的基本职能和纸币【能力过程】着重培养学生善于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重点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难点纸币课时教具方法导入新拿出人民币问:“同学们,这是什么?”(钱)好,在经济学上被称为纸币,是货币的符号,具有流通职能。

大家都很清楚“钱”可以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一张印刷精美的纸片为何会有如此神奇的力量?我们应当如何理性地认识和对待它呢?教学过程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板书)1、货币的本质(板书)货币不是天神创造的,也不是圣贤发明的,也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商品和货币的紧密联系。

(板书)讨论思考P4 探究活动问题(1)引导学生探究思考:▲要求学生由表及里,从表面各不相同的商品中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劳动产品、用于交换)▲讨论:是不是所有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必须又有着交换的目的的)如母亲为你织的毛衣和商店的毛衣比较。

从以上讨论我们知道第 2 页共150 页①“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板书)。

”而且,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购买商品需要货币,但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晚得多②货币是商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板书)最初的商品交换是不是像我们现在用钱买商品的呢?(不是)最初的是物物交换。

经济生活课教案

经济生活课教案

经济生活课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经济生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经济生活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经济生活的定义和特点经济生活的重要性经济生活的基本原则1.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经济生活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经济生活的概念。

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经济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和提问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的提问和回答,了解学生对经济生活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个人财务管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个人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2 教学内容个人财务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收入和支出的管理储蓄和投资的方法2.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个人财务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个人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个人财务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和提问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的提问和回答,了解学生对个人财务管理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消费与消费者权益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消费和消费者权益的基本概念。

培养学生保护自身消费者权益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消费的定义和特点消费者的权益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方法和途径3.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消费和消费者权益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消费和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性。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消费经验,并了解如何保护自己的消费者权益。

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和提问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的提问和回答,了解学生对消费和消费者权益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就业与创业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就业和创业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创业意识。

4.2 教学内容就业的定义和重要性创业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就业和创业的挑战和机遇4.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就业和创业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就业和创业的重要性。

初中政治经济生活教案模板

初中政治经济生活教案模板

初中政治经济生活教案模板年级:八年级学科:政治教材:《经济生活》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认识各种经济成分的作用和地位。

2. 使学生掌握消费者的合法权利,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4. 提高学生的理财能力,培养学生的金融素养。

教学重点:1.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各种经济成分的作用和地位。

2. 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

3. 正确的消费观及理财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和意义。

2. 掌握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

3.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利用图片或事例引出本课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经济制度吗?它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呢?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 讲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各种经济成分的作用和地位。

2. 举例说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四、案例分析1. 出示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强调学生要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吗?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呢?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 讲解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包括五项权利和要营造好的消费环境。

2. 介绍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如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等。

四、情景模拟1. 设计情景,让学生模拟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维权过程。

经济生活全套教案[教案]

经济生活全套教案[教案]

经济生活全套教案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一、内容标准(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货币的本质。

(1)商品和货币的密切联系,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物物交换的困难和一般等价物的产物;(3)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是货币的第一种基本职能。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

若不是一切商品,就不是货币,只是商品的等价物。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有价值,这样货币才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

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出来的时候就是价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是货币的第二种基本职能。

应注意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手段的区别。

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交换。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要懂得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的计算公式。

3.纸币的产生和发展纸币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在铸币的基础上产生的。

它必须由国家发行并且强制使用的。

纸币与铸币相比较,它有自己的优点。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是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

要注意正确使用纸币,对制造假币的行为必须依法严惩。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1。

信用工具(1)信用卡①信用卡的含义:信用卡是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②信用卡的优点:信用卡及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节约交易费用,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极大的便利。

③信用卡的使用。

(2)支票①支票的含义:支票是活期存款的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是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②种类: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3)汇票。

①含义:由出票人签发,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

②分类:汇票包括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

③作用:汇票的使用,有利于汇款人的异地贸易,避免了长途携带现金的不便和风险。

高中思想政治课《经济生活》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高中思想政治课《经济生活》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高中思想政治课《经济生活》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经济的概念,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2.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经济的概念,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经济现象的分析。

2.难点: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经济学知识,如:“同学们,你们知道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吗?”2.知识讲解(1)讲解经济的概念教师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经济活动的本质,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

(2)讲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教师以供求关系为例,讲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如价格、弹性、市场均衡等。

(3)讲解经济现象的分析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如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增长等。

3.案例分析(1)教师提供案例,如:“某城市近期房价上涨,请同学们分析原因。

”(2)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

4.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5.课后作业(1)整理课堂笔记,加深对经济学知识的理解。

(2)收集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等。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正确率。

3.考试成绩:通过考试检测学生对经济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

1.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有利于学生理解经济学知识。

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是否较高,是否积极思考。

3.作业和考试是否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不断反思和调整,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经济学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邀请经济学专家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经济生活》教案

《经济生活》教案

经济生活教案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经济生活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方法,掌握经济生活中的关键概念和术语,以及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理财技能。

教学重点1.经济生活的关键概念和术语;2.消费观念和理财技能的培养。

教学难点1.如何正确理解经济生活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方法;2.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理财技能。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案例分析、游戏模拟等。

教学内容第一讲:经济生活的概念和原则1.1 经济生活的概念经济生活是指人类在满足生产和生活需求时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等。

1.2 经济生活的原则经济生活有一些基本原则,包括效益原则、资源优化原则、市场竞争原则、政府调节原则等。

第二讲:消费观念的培养2.1 健康理性的消费观念健康理性的消费观念是指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和经济实力,科学有效地进行消费,不盲目跟风、不浪费和不贪图便宜。

2.2 消费风险的防范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服务时,必须认真了解产品质量、服务内容、价格等方面的信息,以避免自己成为不良商家的受害者。

第三讲:理财技能的掌握3.1 理性理财的基本原则理性理财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如制定预算、分配理财资产、避免借债消费、控制赌博等。

3.2 投资风险的认知和防范投资风险是指投资活动本身的不确定性和挑战性,要在投资过程中认清风险,按照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投资。

课堂练习1.请列举至少5个与经济生活相关的关键概念和术语。

2.请自行设计一张理性消费的预算表格,并以每月为时间单位进行预算。

3.针对某种投资方式,请自行设计一个关于投资风险、收益和期限的投资决策模型,并提供相应的计算公式。

课后作业1.阅读一篇涉及理财投资的相关文章,写一篇至少500字的读后感。

2.选择一款消费品,调查其市场价格、品牌、质量和服务,并用自己的话写一篇300字的产品评测文章。

3.自行制定合理的理财规划,包括储蓄计划、投资计划、收支平衡等,并以图表的形式呈现。

《经济生活》教案

《经济生活》教案

经济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经济生活的概念和内容;2.了解经济生活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3.掌握经济生活的基本原理和规律;4.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和经济素养。

二、教学内容1.经济生活的定义和内涵;2.个人经济生活和家庭经济生活;3.社会经济生活和全球经济生活;4.经济生活的影响因素;5.经济生活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三、教学重点1.经济生活的定义和内涵;2.经济生活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3.经济生活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1.导入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经济生活案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经济生活的概念和内容;3.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并通过互动交流提高学习效果;4.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经济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1.导入:通过讲解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经济生活的含义和重要性。

2.分析经济生活的内容:讲解经济生活的定义和内涵,包括个人经济生活、家庭经济生活、社会经济生活和全球经济生活。

3.探究经济生活的影响因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经济生活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如经济政策、市场需求、科技进步等。

4.理解经济生活的基本原理和规律: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经济生活中的供求关系、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等基本原理和规律。

5.小结: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概括经济生活的定义、内涵及其影响因素和基本规律。

六、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检验学生对经济生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一个经济生活案例,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3.个人作业:布置相关的个人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个人或家庭的经济生活,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七、拓展延伸1.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经济生活的现实情况;2.邀请相关专业人士或企业代表进行经验分享,加深学生对经济生活的理解;3.组织参观企业或经济展览,让学生亲身体验经济生活的魅力和挑战。

《经济生活》教案共3篇

《经济生活》教案共3篇

《经济生活》教案共3篇《经济生活》教案1一、教学目标1. 了解经济生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了解经济生活的组成部分;3. 掌握经济生活的规律和特征;4. 培养学生关注和参与经济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经济生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经济生活的组成部分;3. 经济生活的规律和特征;4. 如何参与和建设经济生活。

三、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法:通过PPT和黑板等多种方式,向学生全面阐述经济生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经济生活的组成部分、经济生活的规律和特征等;2. 互动答疑法:在讲授的过程中,及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引导学生思考,发现问题,并在课堂上进行解答和讨论;3. 观摩法:通过实地观察和听取专家讲解,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经济生活,增强参与和建设经济生活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了解经济生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掌握经济生活的组成部分;2. 掌握经济生活的规律和特征;3. 如何参与和建设经济生活。

五、教学内容及进度时间|内容-|-第一课时|经济生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1.1 经济生活的概念1.2 经济生活的重要性第二课时|经济生活的组成部分2.1 农业与工业2.2 服务业第三课时|经济生活的规律和特征3.1 效率与效益3.2 单位成本和经济规模第四课时|如何参与和建设经济生活4.1 经济行为4.2 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六、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1. 讲授PPT和黑板;2. 观察和参观企业和商场;3. 进行小组讨论和思维导图。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询问:随机抽取几名学生进行提问;2.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课后报告;3.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积极参与、课后作业及考试成绩。

《经济生活》教案2一、教学目标1.了解经济生活的概念和特征。

2.认识生产要素及其作用。

3.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

4.认识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区别及特点。

5.掌握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经济生活的概念和特征。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解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商品的含义;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知道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理解货币的本质;理解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了解价格的含义;知道货币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理解纸币的含义及其优点;知道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货币的本质的能力;历史地看待货币产生和发展的能力;综合认识货币职能的能力;正确判断、识别有关商品和货币的经济现象的能力;联系人们对货币的不同看法,正确对待金钱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在了解货币作用的基础上,增强努力发展生产、增加财富的情感;增强爱护人民币的情感和辨别假钞的意识;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二、教学重点1、货币的基本职能三、教学难点(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2)纸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四、课时安排两课时五、教学模式常规六、教学设计【导入新课】拿出一张一百元人民币,问学生:这是什么啊?想不想要啊?学生回答。

你们知不知道钱是怎么来的?它有什么职能?它是不是越多越好呢?它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讲授新课】(一)商品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1、从内涵把握,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一定不是商品;第二,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交换是商品的基本特征。

(举例辨别:空气、礼物)2、从外延把握,商品、劳动产品和物品的关系商品包含于劳动产品,劳动产品又包含于物品。

因此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而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

3、从属性把握: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疑难解析:①商品为什么一定要有使用价值?为什么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是商品?商品只有具备了使用价值(有用),才有人购买。

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是商品,大自然界的物品和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也可以有使用价值。

②为什么只有商品才有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但并非劳动产品就有价值,价值只有在商品交换中才有意义,所以只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即商品才有价值。

③商品所有者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吗?商品所有者要实现商品价值,必须让出商品的使用价值给商品购买者;商品购买者要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价值给商品所有者,即商品交换的结果是商品所有者占有了商品的价值,商品购买者占有了商品的使用价值。

可见,商品所有者和购买者都不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理论联系实际:1、日常生活中,商品的质量、品牌是就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言的。

商品具备良好的使用价值,是顺利实现商品价值的前提,因此,企业应当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创造自己的品牌。

2、日常生活中,优质优价、货真价实、物美价廉等说明了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优质优价(优质产品的价格通常比较高)的商品,其价格高的根本原因不是商品质量(使用价值)好,而是其包含的价值量大,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比较多。

(二)货币的本质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物物交换的困难必然导致货币的产生。

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只有当贵金属充当商品交换媒介时才意味着货币的产生)2、货币的含义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货币的本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弄清几对关系(1)货币和和其他商品:货币是商品,但不是一般的商品,它和一般商品的主要区别在于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货币和其他一般等价物: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但和一般等价物有别:①产生时间不同;②特征不同;③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3)等价物和一般等价物:等价物存在于物物交换阶段,用来表现一种或几种商品的价值;一般等价物存在于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阶段,用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三)货币的基本职能1、货币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货币的基本职能包括价值尺度职能和流通手段职能。

注:①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职能②为什么叫基本职能?是因为货币产生时就有的,是货币其他职能的基础。

2、价值尺度(1)含义:是指货币作为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类比尺子的用途来解析)(2)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原因:货币本身是商品,也具有价值(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只需要观念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举例:超市商品的标签)(4)货币单位:人民币、美元、欧元的单位是“元”,英镑的单位是“镑”。

(货币名称≠货币单位)(5)价值尺度和价格的关系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举例:自行车价格上升不会超过法拉利轿车,法拉利轿车降价也不会几百元一辆)3、流通手段(1)含义: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又称购买手段职能。

(2)货币具有流通手段职能的原因: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能与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

(3)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而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4)货币充当流通手段职能后,原来的商品交换(商品——商品)变成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商品——货币——商品)。

买和卖的过程时间和空间分离。

卖者必须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区分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交换的方式。

(5)初期的商品交换与商品流通的区别和联系(6)货币流通规律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

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即待售商品量与价格水平的乘积)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即货币在买主和卖主之间转手的次数)成反比。

商品价格总额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 ————————货币流通次数4、货币的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练习巩固:假定市场上待售商品1000亿元,且待售商品的价值都得到实现,若发行纸币500亿元,纸币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流通两次,此时,l元纸币相当于()A.0.5元货币购买力B.1元货币购买力C.2元货币购买力D.4元货币购买力(四)纸币1、纸币的含义: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1)国家发行: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所以叫法定货币),其他组织和个人无权发行,否则构成制造假币的违法犯罪行为。

我国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发行纸币。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国家有权决定发行时间、发行面值、但不能决定各种面值纸币的购买力。

(2)强制使用:必须是现在强制使用的纸币,以前强制使用现在不再强制使用的,不能流通。

(3)价值符号:纸币本身没有其票面代表的价值;纸币只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纸币有使用价值。

(4)纸币发行的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纸币发行量过多,就会引发通货膨胀;纸币发行量过少,就会引发通货紧缩。

练习巩固:(1994年全国卷)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这就是说()A.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决定的B.纸币的面值(1元、10元、100元)是由国家决定的C.每种面值的纸币各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D.每种面值的纸币各代表多少价值是由国家决定的(五):正确对待金钱1、货币被崇拜的原因:2、货币并不神秘,不应盲目崇拜: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

3、对待货币的正确态度: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七、课后作业小论文:货币产生后,就成了社会财富的象征,但是现在人们对待货币的态度褒贬不一。

那你认为它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你觉得应该如何对待金钱?表达自己的看法,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小论文。

第二框:信用工具和外汇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两种结算方式;了解信用卡的优点;知道两种支票的用途;懂得外汇的含义;理解汇率的变化;了解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使用信用卡、支票的实践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认识信用工具及外汇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二、教学重点1、信用卡和支票三、教学难点1、外汇和汇率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模式常规六、教学设计【导入新课】一般出门购物的时候,大家一定会带什么呢?学生回答:钱!是现金是吧?但是现在去购物你也可以不用带现金哦,你只需要带一张卡就ok啦!这张卡就是一种信用工具。

那它到底怎么开通,怎么使用呢?下面我们一起去探讨一下。

(一)信用工具1、结算:核算在一定时期的各项经济收支往来情况。

方式:一是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货币的支付行为。

二是转帐结算,收付双方通过银行转帐来完成货币的收付行为。

(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2、信用工具:也叫信用货币,是商业银行办理结算业务时使用的结算工具3、常用的信用工具:(二)外汇和汇率1、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1)外汇与外币注意:第一,外币不一定都是外汇。

只有可自由兑换、普遍接受、可偿性的外币才是外汇。

第二,外汇不等于外币,外汇除包含外币,还包括:以外币支付的支票、汇票、股票、债券等。

判断:外汇可以在中国直接流通。

(错)(2)外汇与对外贸易在对外活动中,出口可赚取外汇,进口需要支付外汇。

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在于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进口才有保证。

(3)外汇储备:外汇储备是外汇的积累,主要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和偿还对外债务。

判断:外汇储备越多越好。

(错)2、汇率(1)我国汇率的表示方法(直接标价法,也即人民币外汇牌价)外币对人民币(不能颠倒)的汇率=人民币元/100外币。

如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639.22。

注:买入价和卖出价买入价:也称买入汇率,即银行向同业或客户买入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

卖出价:也称卖出汇率,即银行向同业或客户卖出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

买入卖出之间有个差价,这个差价是银行买卖外汇的收益,一般为1%一5%。

我们通常说的外币对人民币汇率指买入价。

(2)汇率变化与本币币值、外币币值的联系一般来说,一国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如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降低,表明同量外币所能兑换的本币减少,则通常意味着本币升值或外币贬值;反之同理。

随堂练习巩固:1、下表中的人民币外汇牌价(人民币元/100 美元)表明( AB )A人民币汇率升高B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C人民币汇率跌落D人民币贬值,美元升值2.2011 年 4 月,张先生在网上看中了标价为 100 美元的一件商品,那时的汇率为 1 美元=6.55 人民币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