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儿科健康教育宣传栏资料
![儿科健康教育宣传栏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2a9e44c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b2.png)
儿科健康教育将与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 等多学科进行跨学科合作,共同促进儿童健 康成长。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体素质和免疫力。
02
预防疾病发生
健康教育有助于预防常见儿童疾病的发生,如感冒、咳嗽、腹泻等,
降低患病率。
03
促进生长发育
正确的健康教育有助于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获得充足的营养和保健知识
,促进正常生长发育。
提高儿童家长的健康意识
增强健康意识
通过儿科健康教育,家长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儿童健康的 知识,从而自觉地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
制定个性化健康计划
建立健康档案可以记录儿童的慢性病及过敏 史等情况,便于医生快速了解儿童的身体状 况,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根据儿童的健康档案,医生可以为儿童制定 个性化的健康计划,提出针对性的健康建议 和干预措施。
04
儿科健康教育的效果
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01
增强身体素质
通过科学的健康教育,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运动和饮食习惯,提高身
促进社会和谐
良好的健康教育有助于增强家 庭和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推动健康教育普及
儿科健康教育是整个社会健康 教育的一部分,通过这一环节 的推广,可以推动全民健康教
育的普及和发展。
05
总结
儿科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儿科健康教育对儿童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有 助于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扩大覆盖范围
多元化教育形式
随着社会发展和健康需求增加,儿科健康教 育将覆盖更广泛的人群,包括贫困地区和弱 势群体。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移动应用等 ,开展多元化的儿科健康教育形式,以满足 不同人群的需求。
健康宣教儿科小知识
![健康宣教儿科小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719bfb2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3b.png)
健康宣教儿科小知识一、预防传染病的基本知识随着儿童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传染病对其健康的威胁也不容忽视。
了解预防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将有助于保护孩子免受疾病侵害。
1. 保持手卫生正确洗手是预防传染病最基本且有效的方法之一。
孩子应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特别是在触摸公共物品、接触宠物后以及进食前后。
2. 注重食品安全饮食是引发食源性疾病的主要途径之一。
家长应确保孩子摄入安全、卫生的食品,并教育他们不随地乱吃东西或进食未经烹饪处理的食物。
3. 建立良好的通风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对预防空气传播疾病至关重要。
家长可以经常开窗通风,或者使用空气净化器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4. 定期接种疫苗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关键措施之一。
家长应确保孩子按照疫苗接种计划及时接种,以增强其免疫能力。
二、如何应对儿童常见疾病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常见的疾病是不可避免的。
了解如何正确应对这些常见疾病,将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健康水平。
1. 发热发热是孩子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能是感冒、咽炎等感染所致。
家长要及时测量孩子体温,并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应用退烧药物。
2. 咳嗽儿童常因感冒、支气管炎等引起咳嗽,严重时可能影响睡眠和饮食。
家长可以给孩子做些温开水、水蒸气等缓解措施,如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3. 腹泻腹泻可能由病毒、食物中毒或消化道感染引起。
家长应确保孩子补充足够的水分并控制饮食,必要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4. 结膜炎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易通过密切接触传播。
家长应教育孩子不与他人共用眼镜、洗脸巾等个人用品,并定期检查眼睛健康。
5. 鼻炎孩子鼻炎的常见症状包括流鼻涕、鼻塞等。
家长应保持室内湿度,避免让孩子接触过敏原,同时适当疏导孩子情绪,以预防鼻炎的发生。
三、儿童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家长应积极引导孩子养成以下健康习惯:1. 规律作息孩子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或睡眠不足。
有规律的作息可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儿科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儿科健康教育宣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596d7c5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d5.png)
儿科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虽然无法提供具体的标题作为示例,但我可以给你提供一些儿科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会重复使用标题。
1. 预防儿童发热的注意事项:
- 热量穿透,注意保暖。
- 饮食均衡,增加营养摄入。
- 室内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
- 定期给儿童验光,保护视力。
2. 儿童防摔技巧指南:
- 确保房屋内外的环境安全,避免儿童碰撞或掉落。
- 了解适当的玩具选择,避免儿童在玩耍时受伤。
- 学习正确的安全抱持姿势,如如何正确抱持婴儿,以及如何安全地携带幼儿。
3. 提高儿童免疫力的方法:
- 定期接种疫苗以预防常见儿童疾病。
- 饮食均衡,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 鼓励儿童进行适量的运动,增强身体素质。
- 注意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的良好习惯。
4. 儿童口腔健康指南:
- 定期洗牙检查,确保口腔卫生。
- 避免过多食用含糖食物和饮料。
- 培养良好的刷牙习惯,每天早晚刷牙。
- 使用适量的牙膏和软毛刷,教导儿童正确刷牙技巧。
5. 儿童心理健康关注事项:
- 建立稳定的家庭环境,给予儿童情感的支持和关爱。
- 关注儿童情绪变化,及时沟通和倾听。
- 建立合适的学习和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压力。
- 提供适当的玩乐和社交活动,促进儿童情绪和社交发展。
儿科健康教育宣教内容
![儿科健康教育宣教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a372078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b4.png)
儿科健康教育宣教内容1. 营养与生长发育
- 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技巧
- 婴儿及儿童合理膳食
- 维生素及矿物质的补充
- 体重、身高的监测与评估
2. 预防接种
- 疫苗接种时间表
- 疫苗的益处与可能副作用
- 建立完整的预防接种记录
3. 安全与意外伤害预防
- 家庭环境安全
- 儿童玩具与用品的选择
- 预防跌倒、烫伤、中毒等意外
- 交通安全教育
4. 口腔卫生
- 适龄开始刷牙的重要性
- 正确的刷牙方法
- 定期检查牙齿
- 控制糖分摄入
5. 行为习惯养成
- 睡眠卫生
- 合理膳食习惯
- 户外活动与体育锻炼
- 远离不良嗜好(电子产品沉迷等)
6. 心理健康
- 亲子关系的建立
- 情绪管理与压力释放
- 培养良好品行与社交能力
- 识别儿童精神行为异常
7. 常见病症及处理
- 感冒、腹泻、皮疹等常见病症的预防与护理
- 发热病儿的家庭观察与就诊时机
- 家庭常备药品的使用
8. 就医指南
- 什么情况需要就医
- 选择合适的就诊场所
- 做好就诊准备(病史、体征等)
- 遵医嘱,坚持治疗
儿科健康教育涵盖儿童各个生长发育阶段的各方面内容,旨在提高家
长的健康知识水平,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儿科健康知识宣教
![儿科健康知识宣教](https://img.taocdn.com/s3/m/e3a9c48b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a.png)
儿科健康知识宣教
介绍
本文旨在向家长传达一些儿科健康知识,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和保护自己的孩子。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和建议,供您参考。
饮食
- 儿童的饮食应该均衡,并包含多种营养物质。
请避免给孩子过多的糖分和高盐食品,以免导致健康问题。
- 鼓励孩子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和全谷物食品,以获得足够的维生素和纤维。
睡眠
- 睡眠对儿童的成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请确保他们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 建立一个固定的睡眠时间表,确保孩子在晚上安静地休息,没有干扰。
养成良好卫生惯
- 教育孩子正确的洗手方法,并鼓励他们养成经常洗手的惯,特别是在接触食物、外出后。
- 每天帮助孩子刷牙,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惯。
避免传染病
- 注射疫苗是预防儿童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请按照疫苗接种时间表带孩子去接种必要的疫苗。
- 当孩子生病时,请立即咨询医生,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安全
- 在家中和外出时,时刻注意儿童的安全。
确保他们远离危险区域,并正确使用安全设备。
- 学会基本的急救知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
定期体检
- 定期带孩子去医院进行体检,以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
- 医生会帮助检查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建议和咨询。
以上是一些儿科健康知识的宣教内容。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家长更好地关注孩子的健康,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他们的身体。
感谢您的阅读!。
儿科疾病健康教育宣教内容
![儿科疾病健康教育宣教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ca866b8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79.png)
儿科疾病健康教育宣教内容
一、呼吸道疾病预防
1. 注重手部卫生,经常洗手可以降低感冒、咳嗽的机率。
2. 空气质量对呼吸道健康很重要,室内应保持通风。
3. 孩子照料后记得及时落窗,避免室内过于潮湿。
4. 季节性感冒高发期注意给孩子补充维生素。
二、营养食谱
1. 儿童应均衡饮食,不宜剩饭剩食或吃太多零食。
2. 注重蔬菜水果摄入,给孩子丰富视野带来健康。
3. 必须族属食物不宜过食,防止营养过剩导致体重问题。
4. 营养安全宜多注意,禁止给儿童饮用含酒精或咖啡饮料。
三、日常安全
1. 温馨提示家长留意孩子生活细节,防止不同程度的创伤性事故。
2. 给孩子讲解基本安全常识,如不随意取食物、不动不明物体等。
3. 户外活动应配备安全设施,家长也要时刻注视孩子。
4. 监督孩子勿任意上网,保护其身心健康成长。
以上内容希望对家长子女健康教育有所帮助!安全与健康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儿科健康教育的手抄报内容
![儿科健康教育的手抄报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c2be5a92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8e.png)
儿科健康教育的手抄报内容
儿科健康教育的手抄报内容如下:
1.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儿童应该学会勤洗手、保持口腔卫生、勤换洗衣物等,以预防疾病的传播和感染。
2. 合理营养均衡饮食:儿童需要摄取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保证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免疫力的提高。
3. 定期体检:儿童每年都应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包括身高、体重、视力、听力等各项指标的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
4. 积极锻炼身体:儿童应该进行适度的体育运动,包括跑步、游泳、跳绳等,促进身体的发育和健康。
5. 防止意外伤害:儿童应该学会安全行为,避免摔倒、被刺伤、烫伤等常见的意外伤害,家长也应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
6. 更好的睡眠:儿童需要充足的睡眠时间,提倡早晚规律作息,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
7. 保护眼睛:儿童在使用电子产品时应注意用眼卫生,每小时做一定时间的眼睛休息,避免对眼睛造成伤害。
8. 心理健康: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面临学习压力、人际关系
等问题,家长应给予关心和支持,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9. 预防传染病:儿童应按时接种疫苗,定期检查,加强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传染病源。
10. 家庭和睦:健康的家庭环境对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家长应提供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保持亲子关系的良好互动。
儿科健康宣教【范本模板】
![儿科健康宣教【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9cbed91cba0d4a7303763a39.png)
小儿肺炎的健康宣教1、加强体格锻炼,适当进行户外活动,衣服穿着不宜过厚,要逐渐适应气温的变化,避免过热或过冷,汗湿衣服做到及时更换.2、尽量少去公共场所,特别是空气流通不佳的场所,以免传染呼吸道传染病。
家人若患感冒或其他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应注意与小儿隔离。
3、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避免上感向下蔓延而致支气管炎、肺炎。
4、根据小儿的年龄、身体的发育情况,及时、合理地添加辅食,防止小儿发生营养不良和饮食失调,增强小儿的抵抗力.5、年长儿童要多做户外活动,多晒太阳,进行体格锻炼,增强对低温的适应能力.6、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冬天屋内要经常通风换气,但应注意避免对流风,患儿要注意保暖。
7、做好预防接种,增强小儿对呼吸道病原体的免疫能力。
急性支气管炎的健康宣教1、注意休息,多喝水,忌油腻食物.加强营养,以增加机体抵抗力.2、室内保持空气新鲜,适当通风换气,但避免对流风,以免病儿再次受凉.3、须经常协助病儿变换体位,轻轻拍打背部,使痰液易于排出.4、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6、防止受凉,尤其是秋冬季节,注意保暖.7、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有上呼吸道感染者应及时就诊,避免上感自下蔓延而致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的健康宣教当小儿哮喘被确诊,就意味着要经历反复发作,长期用药的漫长过程。
医务人员应帮助患儿及家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地与医生配合,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1、心理指导:患儿及家长调整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避免精神紧张,同时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2、饮食指导:平时少吃或不吃刺激性食物,不吃易发生哮喘的食物如牛奶、蛋类海产品、汽水和冷饮等。
(患儿具体对哪些食物等过敏可进行过敏原测定,我院儿科提供这项检测,家长如有需要,可向医生护士咨询。
)3、用药指导:告知患儿家长治疗原则为长期、持续规范和个体化治疗。
4、运动指导:鼓励患儿适当参加体育运动,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以减少哮喘发作。
例如慢跑、游泳等。
儿科常见病健康教育宣教内容
![儿科常见病健康教育宣教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35298baa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75.png)
儿科常见病健康教育宣教内容1. 常见的儿科疾病说到儿科疾病,家长们一定是心里五味杂陈。
小孩子天真无邪,怎么能让这些病痛来捣乱呢?不过,咱们得知道,这些小病虽然烦人,但只要掌握了方法,咱们就能轻松应对!1.1 感冒感冒,哎呀,真是“家常便饭”了。
孩子们的抵抗力还在磨练中,感冒就像那不速之客,随时都有可能来拜访。
看孩子打喷嚏、流鼻涕,那真是让家长心疼得不行。
这个时候,别着急,首先要多给他们喝水,保持水分。
其次,适当的休息是关键!让他们多躺在床上,妈妈可以给他们讲故事,顺便帮他们捶捶背,孩子心里也舒坦。
最后,如果症状严重,还是要去医院看看,别让感冒变成大病。
1.2 腹泻腹泻也是常见的“小麻烦”,特别是在夏天,孩子们吃了不干净的东西,肚子就开始闹情绪。
大人们常说:“肚子不舒服,真是难受得要命!”这时候,最重要的是补水,喝点电解质溶液,给肚子“喝个痛快”。
注意饮食,暂时别给孩子吃油腻的东西,可以选择一些清淡的食物,比如稀饭、面条等等。
同时,家长们也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况,如果出现高烧或者腹痛加剧,千万别掉以轻心,赶紧就医!2. 健康教育的意义健康教育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大门。
了解一些常见疾病的知识,可以让我们在关键时刻不慌不忙,反而能镇定自若。
2.1 预防为主“预防胜于治疗”,这话真不是白说的。
比如说,感冒可以通过勤洗手、注意饮食来预防;腹泻可以确保食物的干净。
让孩子养成这些好习惯,不仅能少生病,未来长大后也是受益无穷哦!教育孩子定期做健康检查,让小身体时刻处于“最佳状态”,这样才能像小超人一样,去追逐梦想。
2.2 家长的角色家长在孩子健康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我们不仅是他们的“保姆”,还是他们的“健康顾问”。
与其等孩子生病了才想办法,不如平时多和他们聊聊健康知识,像是在“埋下种子”,让他们慢慢吸收。
比如,带他们一起参加健康活动,教他们认识各种水果,了解营养知识,这些都是让孩子爱上健康的好办法。
儿科健康宣教资料
![儿科健康宣教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a24db4c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7e.png)
儿科健康宣教资料标题:儿童健康乐园简介:儿童是社会的希望,因此儿童健康是家庭和社会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关于儿童健康的重要知识和建议,帮助孩子保持健康成长。
一、健康饮食1.多样化饮食:孩子需要各种营养物质来支持他们的生长和发育。
确保他们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
2.控制糖分摄入:过量的糖分摄入容易导致肥胖和龋齿等健康问题。
尽量减少孩子摄入糖分的食物,如碳酸饮料和糖果。
3.杂粮健康:多给孩子提供全谷类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和杂粮粥,这些食物富含纤维和维生素,有助于肠道健康。
二、适度运动1.儿童适度运动: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儿童的体质和免疫力。
每天鼓励孩子进行适度的身体活动,如户外运动、游泳或参加体育课程。
2.走路或骑自行车:鼓励孩子走路或骑自行车去学校或其他活动场所,这有助于增加孩子的体力和心肺功能。
三、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1.手部卫生:鼓励孩子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特别是在吃饭前和接触到脏物后。
洗手要用流动水和肥皂,彻底搓揉双手。
2.指甲修剪:定期帮助孩子剪指甲,以防止细菌和病毒滋生。
3.牙齿健康:教育孩子养成每天刷牙两次的好习惯,并定期带孩子去看牙医进行口腔检查。
四、合理利用电子产品1.平衡使用时间:限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并鼓励他们进行其他有益的活动,如阅读、绘画或户外运动。
2.保护视力:提醒孩子在使用电子产品时保持合适的姿势,并定期给他们进行视力检查。
五、情绪管理1.沟通和关怀: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关心他们的感受和需要,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安慰。
2.提供合适的休息时间:确保孩子获得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以帮助他们恢复体力和情绪。
3.鼓励孩子表达情感:帮助孩子学会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以便他们能够有效地管理情绪。
这些是关于儿童健康的一些重要知识和建议,家长们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并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发育情况,提供适度的支持和指导。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吧!。
儿科常见疾病健康教育
![儿科常见疾病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c427065e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c8.png)
儿科常见疾病健康教育1. 简介儿科常见疾病健康教育旨在为家长提供关于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识别和治疗的基本知识,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自己和孩子的健康。
本文档涵盖了一系列儿科常见疾病,包括感冒、咳嗽、发热、腹泻、哮喘等。
2. 感冒感冒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通常由病毒引起。
主要症状包括咳嗽、流鼻涕、喉咙痛、低热等。
预防措施- 增强儿童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均衡。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感冒患者。
- 教育儿童勤洗手,尤其是在公共场所。
治疗建议-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饮水和果汁。
- 给予适当的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
- 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3. 咳嗽咳嗽是儿童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感冒、哮喘、肺炎等。
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
- 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者。
- 教育儿童勤洗手,避免触摸口鼻。
治疗建议- 给予足够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 提供温水,帮助缓解喉咙痛。
- 使用药物,如咳嗽药水,按医嘱使用。
4. 发热发热是儿童常见的症状,可能是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的。
预防措施- 保持儿童的体温平衡,避免过热或过冷。
- 观察儿童的发热情况,及时就医。
- 教育儿童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者。
治疗建议- 提供适当的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
- 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 观察儿童的病情变化,及时就医。
5. 腹泻腹泻是儿科常见的症状,可能由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引起。
预防措施- 保持儿童的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过期或变质的食物。
- 教育儿童勤洗手,特别是在进食前。
- 观察儿童的排便情况,及时就医。
治疗建议- 提供足够的水分摄入,如口服补液盐。
- 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 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治疗。
6. 哮喘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表现为气喘、咳嗽和胸闷。
预防措施- 避免接触过敏原,如烟草烟雾、宠物的皮屑等。
- 教育儿童避免剧烈运动,特别是在寒冷的天气。
儿科保健教育宣传栏
![儿科保健教育宣传栏](https://img.taocdn.com/s3/m/7fc6f404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d0.png)
儿科保健教育宣传栏儿童是未来的希望,从娇嫩到健康,让我们共同关爱他们的成长!1. 格言宣传篇- 健康成长,从儿童保健开始。
- 关爱孩子,从儿科保健出发。
- 儿科保健,守护幸福童年。
- 健康儿童,快乐人生。
- 儿童成长路,健康指南。
- 预防胜于治疗,儿童保健要抓好!2. 行动号召篇- 爱护孩子健康,从儿科保健开始,行动起来吧!- 建立健康档案,为孩子未来提供保障。
- 关注儿童营养,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 儿科保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
-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名医生,为孩子定期体检。
- 远离病菌,让孩子远离疾病困扰。
3. 儿童药品安全篇- 注意购买保健药品,保护孩子健康安全。
- 药品选择谨慎,让儿童远离药物风险。
- 儿童不宜过度用药,保护孩子亲近健康。
- 儿科药品存放要谨慎,远离孩子视线。
- 定期整理过期药品,守护孩子远离风险。
4. 日常保健建议篇- 合理安排孩子休息时间,让他们充满活力。
- 多鼓励孩子多饮水,促进身体健康发展。
- 家长要教育孩子良好的卫生惯,防止传染病传播。
- 积极参与户外运动,锻炼孩子身体素质。
- 注意疫苗接种,为孩子打下健康基石。
5. 亲子共同参与篇- 儿童保健,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最好。
- 家庭是孩子健康的最佳课堂,一起研究儿科保健知识。
- 亲子活动是培养孩子兴趣和身体健康的最好方式。
- 家长要与孩子建立良好沟通,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 爱的陪伴是最好的儿科保健,为孩子创造安全和关爱的环境。
6. 知识普及篇- 儿科保健知识,了解更多,做得更好。
- 孩子的健康,需要科学指导。
- 学会儿科急救知识,保护孩子安全。
- 预防疾病,关键在于了解。
儿科保健知识有益无害。
- 儿童不宜盲目用药,使用药品请咨询专业医师。
7. 家庭保健常识篇-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的健康关系到孩子的未来。
- 家庭保健,每个成员都应该参与。
- 安全是家庭的第一要务,保护孩子的生命安全。
- 家庭保健不仅是个体健康,更是家庭团结和谐的重要基础。
儿科健康教育宣传栏资料
![儿科健康教育宣传栏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0648887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f9.png)
儿科健康教育宣传栏资料第一部分:儿童健康饮食指南(400字)健康饮食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些儿童健康饮食指南,帮助家长保证孩子的饮食均衡和营养充足:2.控制糖和盐的摄入:过多的糖和盐摄入会增加儿童患上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风险。
减少糖果、饮料和加工食品的摄入,以及减少盐的使用量,有助于保持儿童的健康。
3.多喝水:水是人体最基本的需求之一、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水可以保持他们的身体正常运作,促进新陈代谢和排泄废物。
4.控制零食的摄入:零食通常含有过多的糖和盐,并且缺乏对孩子成长重要的营养物质。
家长应该控制孩子吃零食的量和频率,鼓励他们食用更健康的零食,如水果、蔬菜和坚果。
5.鼓励孩子参与烹饪:让孩子参与食物的准备和烹饪过程可以培养他们对健康饮食的兴趣和认识。
鼓励孩子选择并尝试新的食物,可以帮助他们养成好的饮食习惯。
第二部分:儿童常见疾病预防与处理指南(400字)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处理是儿科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一环。
以下是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处理指南:1.感冒和流感:鼓励孩子勤洗手,保持室内和室外空气流通,避免与患有感冒和流感的人接触。
及时治疗症状,让孩子休息并给予足够的液体。
2.腹泻:确保孩子每日摄入足够的水分,注意手卫生和食品安全。
如果孩子腹泻,饮食上可适量增加碳水化合物和电解质的摄入。
3.哮喘: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接触过敏原。
定期带孩子去检查哮喘病情,并遵医嘱使用药物。
4.结膜炎:勤洗手,避免与别人共用毛巾和面盆。
及时治疗,并避免孩子接触感染源。
5.扁桃体炎:鼓励孩子勤洗手,避免与患有扁桃体炎的人接触。
如果出现扁桃体炎症状,及时就医治疗。
第三部分:儿童体育锻炼指南(400字)适当的体育锻炼对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些儿童体育锻炼的指南:1.每天一小时: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儿童每天应进行至少一小时的中等强度体育锻炼,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或参加团队运动等。
2.多样化的运动:鼓励孩子尝试各种不同的运动和活动,如篮球、足球、网球、舞蹈等,以帮助他们发展身体的各个方面。
儿科门诊健康宣教课件
![儿科门诊健康宣教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063eb2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b6.png)
儿科门诊健康宣教课件一、前言亲爱的家长们,欢迎来到我们的儿科门诊健康宣教课堂。
孩子的健康是我们最关心的事情,而作为家长,了解一些基本的儿童健康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为您介绍一些在儿科门诊中常见的健康问题和相关的预防、护理方法,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照顾孩子,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儿童生长发育(一)身高和体重的增长孩子的身高和体重是反映其生长发育状况的重要指标。
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孩子的生长速度非常快,一般来说,前三个月体重增长约为出生时的两倍,一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三倍。
身高方面,第一年大约增长 25 厘米。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长速度会逐渐减慢,但仍有一定的规律。
家长们可以定期为孩子测量身高和体重,并记录在生长曲线图上,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二)营养需求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营养需求。
0-6 个月的婴儿应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6 个月后开始逐渐添加辅食。
辅食的添加应遵循从少到多、从稀到稠、从一种到多种的原则。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都要均衡摄入,以保证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三)睡眠与运动充足的睡眠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也至关重要。
新生儿每天需要 16-20小时的睡眠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时间会逐渐减少。
同时,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孩子的骨骼发育和肌肉力量的增长,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爬行、走路、跑步、游戏等。
三、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护理(一)感冒和流感感冒和流感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预防感冒和流感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避免接触感染者等。
如果孩子患上了感冒或流感,要让孩子多休息、多喝水,症状严重时应及时就医。
(二)腹泻腹泻也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多由病毒、细菌感染或饮食不当引起。
预防腹泻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物,餐具要经常消毒。
孩子腹泻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脱水。
如果腹泻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发热、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儿科健康教育宣传栏资料
![儿科健康教育宣传栏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b90218f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41.png)
儿科健康教育宣传栏资料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社会的未来。
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每个家长最为关心的事情。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健康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和照顾孩子的健康,我们特地为您准备了这份儿科健康教育宣传栏资料。
一、儿童营养与饮食1、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对于新生儿来说,母乳是最好的食物。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抗体,能够帮助宝宝增强免疫力,预防感染和疾病。
建议妈妈们在宝宝出生后的前六个月尽量纯母乳喂养,之后可以逐渐添加辅食,但仍应继续母乳喂养至宝宝两岁或以上。
2、辅食添加当宝宝六个月大时,可以开始添加辅食。
首先从单一的谷物类食物如米粉开始,逐渐引入蔬菜泥、水果泥、肉泥等。
添加辅食时要注意循序渐进,每次只添加一种新食物,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有无过敏、消化不良等症状。
3、儿童饮食均衡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摄入各类营养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要保证孩子每天摄入足够的谷类、蔬菜、水果、肉类、蛋类、奶类等食物。
避免孩子挑食、偏食,少吃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零食和饮料。
二、儿童常见疾病预防1、感冒与流感感冒和流感是儿童常见的疾病。
预防措施包括:勤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感染者;保持室内通风;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按时接种流感疫苗。
2、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多发生在 5 岁以下儿童。
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如接触患儿的分泌物、玩具等。
预防方法是教育孩子勤洗手,不与他人共用毛巾、餐具等;定期对玩具、餐具进行消毒;避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3、腹泻儿童腹泻的原因很多,如饮食不洁、感染等。
预防腹泻要注意饮食卫生,食物要煮熟煮透;喝干净的水;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三、儿童运动与健康1、运动的好处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还能促进心理健康,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2、适合儿童的运动对于年幼的孩子,可以多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玩耍;稍大的孩子可以选择跑步、游泳、跳绳等运动。
儿科常见疾病健康宣教
![儿科常见疾病健康宣教](https://img.taocdn.com/s3/m/a923ee37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1e.png)
儿科常见疾病健康宣教1.保持婴幼儿的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腐败变质的食物,尽量避免吃生冷食物。
2.及时更换婴幼儿的尿布,保持臀部清洁干燥,避免尿布疹的发生。
3.给予适当的饮食,避免过度喂养。
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感染传给婴儿。
4.保持室内通风,保持室温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
5.注意手卫生,洗手后才接触婴幼儿,避免交叉感染。
6.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避免自行用药或滥用抗生素。
宽松,避免摩擦和刺激。
注意观察皮疹的形态、数量、分布和进展情况,及时处理破溃、渗液等并发症。
3.眼部护理:川崎病患者易出现结膜炎和角膜炎,需注意眼部卫生,及时清洗眼部分泌物。
4.口腔护理:本病患者常见口腔黏膜病变,需注意口腔卫生,及时清洗口腔分泌物,避免口腔细菌感染。
5.心理护理:川崎病患者年龄较小,需要家长和医护人员的关心和支持,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6.预防并发症:XXX并发冠状动脉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需密切监测心脏功能,及时发现并治疗并发症。
同时,避免接种疫苗和使用阿司匹林等药物,以免加重病情。
清洁是很重要的,包括剪短指甲,以免抓伤,每日便后清洗臀部,半脱的痂皮用消毒剪刀剪除,切忌强行撕脱,防止出血和继发感染。
另外,需要注意粘膜的护理,观察口腔粘膜病损情况,每日口腔护理2-3次,口唇干裂者涂润唇油,禁食生、辛、硬的食物。
每日用生理盐水洗眼1-2次,也可涂眼膏,以保持眼的清洁,预防感染。
对于早产儿,需要注意预防感染,减少刺激,护理病儿前后须洗手,保持病儿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更换体位。
保持室环境安静,减少噪声及灯光刺激。
另外,要保暖,早产儿室温度应保持温湿度适宜,可加厚盖被、家人怀抱、热水袋保暖。
喂养以母乳为最优,若无母乳,可用配方奶粉。
指导合理喂养,少量多餐,奶后驱气防止窒息。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
采取侧卧位,定时更换体位,并轻拍背部。
在补液治疗时,使用输液泵严格控制输液速度,避免擅自调节。
儿科健康宣教小知识
![儿科健康宣教小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345fea1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9.png)
儿科健康宣教小知识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儿科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儿科健康宣教旨在为家长提供一些关于儿童健康的小知识,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孩子的身心健康。
以下是一些关于儿科健康的小知识,希望能对各位家长有所帮助。
1. 儿童营养良好的营养对于儿童健康发育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以帮助您确保孩子获得均衡和充足的营养:尽量让孩子摄入五谷杂粮、蔬菜水果、优质蛋白质(如鱼、禽肉、豆腐等)和健康脂肪(如橄榄油、坚果等);限制高糖和高盐食物的摄入;鼓励孩子多喝水,避免过多饮料的摄入。
2.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
了解并按时接种疫苗可以帮助您的孩子远离一些常见的儿童疾病。
以下是一些关于疫苗接种的重要信息:根据国家预防接种规划提供的时间表,确保孩子接种所需的疫苗;定期带孩子去医疗机构进行体检和疫苗接种;咨询医生了解最新的疫苗接种信息。
3. 预防意外伤害儿童意外伤害是常见的儿科问题之一。
预防意外伤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保证孩子居住环境的安全,如安装门窗锁,家中使用婴幼儿床等;教育孩子有关安全的知识,如道路交通安全和火灾逃生等;监督孩子的户外活动,避免发生意外。
4. 睡眠质量充足的睡眠对儿童的身心发育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以帮助您改善孩子的睡眠质量:建立固定的作息时间表,确保孩子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限制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特别是在临睡前。
5. 心理健康儿童的心理健康同样需要被关注和重视。
以下是一些关于维护儿童心理健康的建议: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关心他们的情绪变化;提供适当的情感支持,帮助孩子缓解压力;鼓励孩子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和艺术创作等,以促进其心理健康。
6. 儿童常见疾病预防了解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保护孩子的健康。
以下是一些关于常见疾病预防的建议:定期洗手,特别是在进食前后、接触动物后和外出回家后;饮用安全的水源,避免食用未经煮沸的生食;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如剪指甲、洗头等。
儿科健康宣教内容
![儿科健康宣教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f895807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ba.png)
儿科健康宣教内容在现代社会,家长们都非常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然而,儿科健康问题依然屡见不鲜,如营养不良、肥胖、近视等。
为了提高广大家长们的育儿知识,我们特别策划了本期儿科健康宣教内容,帮助家长们了解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建议。
一、营养膳食1. 均衡饮食:孩子每天摄入的食物应包括谷物、蔬菜、水果、肉类、奶制品和豆类等。
确保孩子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2. 控制糖分摄入:过多的糖分摄入会导致肥胖、龋齿等健康问题。
尽量避免让孩子摄入过多的含糖饮料和零食。
3.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鼓励孩子定时定量地进餐,避免暴饮暴食。
同时,教育孩子学会细细咀嚼,以利于消化吸收。
二、运动锻炼1. 每天保证户外活动:每天至少保证1小时的户外活动,让孩子接触阳光,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增强骨骼健康。
2. 选择适合孩子的运动项目:根据孩子的兴趣和年龄特点,选择适合孩子的运动项目,如游泳、跑步、跳绳、球类等。
3. 家长陪伴孩子运动:家长应积极参与孩子的运动活动,陪伴孩子锻炼,培养孩子的运动兴趣和习惯。
三、视力保护1. 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合理安排孩子的娱乐时间,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以减轻眼睛疲劳。
2. 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教育孩子阅读时保持正确的坐姿,与书本保持30厘米的距离;看电视时,与屏幕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
3. 定期进行视力检查:每年为孩子进行一次视力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视力问题。
四、心理健康1. 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
2.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提高自信心。
3. 保持家庭和谐:家长应保持良好的家庭关系,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
4. 倾听孩子的心声:给孩子一个表达内心感受的机会,让他们知道他们的感受是被理解和接受的。
5. 教育孩子处理挫折: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教育他们如何正确面对,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增强他们的抗挫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导语:宣传是一种专门为了服务特定议题(议事日程,agenda)的讯息表现手法。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欢迎借鉴与阅读!儿科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第一季度小儿肺炎;小儿肺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在冬、春季节较多见;孩子患肺炎后多数表现有发热、咳嗽、气急、有时有鼻;如果孩子患上肺炎之后,除了药物治疗外,家庭护理对;(1)要保持安静、整洁的环境,保证患儿休息;(2)应注意合理的营养及补充足够的水分;(3)加强皮肤及口腔护理,尤其是汗多的患儿要及时;(4)保持呼吸道通畅,小儿患肺炎时,肺泡内气体交;防止小儿小儿肺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在冬、春季节较多见,是婴幼儿死亡的常见原因。
肺炎是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吸入或过敏反应等)所致的肺部炎症。
孩子患肺炎后多数表现有发热、咳嗽、气急、有时有鼻翼煽动、口唇青紫等现象。
严重的肺炎可由于呼吸困难而造成严重缺氧,出现心跳加快、面色苍白或青紫、烦躁不安、嗜睡等症状,甚至出现高热抽搐、吐咖啡色物体、腹胀,这就非常危险了。
新生儿特别是未成熟儿反应能力很差,患肺炎时症状不典型,不发热,也不咳嗽,体温正常或低于正常,因此大人往往容易忽视新生儿肺炎,导致发生不良后果,其实只要细心观察,还是可以发现一些症状的,患肺炎的新生儿常有口吐白色泡沫、不吃奶、哭声低、面色发灰、口唇周围青紫、皮肤灰白、四肢发凉、烦躁不安、呼吸浅表急促或不规则,还可以见到鼻翼煽动或鼻孔扩大等症状,家长如发现新生儿有上述症状,应特别警惕。
如果孩子患上肺炎之后,除了药物治疗外,家庭护理对疾病的预后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应做好以下护理工作:(1)要保持安静、整洁的环境,保证患儿休息。
如果在患儿的身边总是围着许多的长辈亲朋,这样一方面由于人多吵闹,不利于患儿休息,同时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积聚在内,污浊的空气不利于身体的康复。
因此,室内人员不要太多,探视者逗留时间不要太长,室内要经常定时通风换气,使空气流通。
(2)应注意合理的营养及补充足够的水分。
肺炎患儿常伴有高热、胃口较差、不愿进食,所以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同时保证一定的优质蛋白。
伴有发热者,给予流质饮食(如人乳、牛乳、米汤、蛋花汤、牛肉汤、菜汤、果汁等),退热后可加半流质食物(如稀饭、面条、蛋糕之类的食品),因为肺炎患儿水分的蒸发比平时多,故必须补充适量的糖盐水。
(3)加强皮肤及口腔护理,尤其是汗多的患儿要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并用热毛巾把汗液擦干,这对皮肤散热及抵抗病菌有好处。
对痰多的患儿应尽量让痰液咳出,防止痰液排出不畅而影响肺炎恢复。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家长应经常将小儿抱起,轻轻拍打背部,卧床不起的患儿应勤翻身,这样也可使痰液容易咳出,有助于康复。
(4)保持呼吸道通畅,小儿患肺炎时,肺泡内气体交换受到限制,体内有不同程度的缺氧。
如果鼻腔阻塞或气管、支气管内有大量痰液,会影响空气的吸入,加重缺氧。
因此,家长要及时为患儿清除鼻分泌物并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避免空气干燥,有利于痰液咳出。
防止小儿肺炎的重点在于平时加强体格锻炼,及时治疗感冒和支气管炎。
另外,还要给孩子必需和足够的营养,一定要争取母乳喂养至少4个月以后,并合理地添加辅食。
平时孩子要去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室内空气要新鲜、流通。
传染病流行季节不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去,不要让孩子接触已感染的儿童和成人,天气变化时要为孩子适时增减衣服。
再就是要积极预防佝偻病、贫血、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等病症。
是由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各种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简称上感,俗称“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
该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如上呼吸道某一局部炎症特别突出,即按该炎症处命名,如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
急性上感主要用于上呼吸道局部感染定位并不确切者。
鼻咽部感染常出现并发症,累及邻近器官如喉、气管、支气管、肺、口腔、鼻窦、中耳、眼及颈部淋巴结等,有时鼻咽部症状已经好转或消失,而其并发症可以迁延或加重。
各种病毒和细菌均可引起,但90%以上为病毒,主要有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病毒感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最常见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近年来肺炎支原体亦不少见。
婴幼儿时期由于上呼吸道的解剖和免疫特点而易患本病。
营养障碍性疾病,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亚临床维生素A、锌或铁缺乏症等,或护理不当,气候改变和环境不良等因素,则易发生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或使病程迁延。
由于年龄大小、体质强弱及病变部位的不同,病情的缓急、轻重程度也不同。
年长儿症状较轻,婴幼儿则较重。
1.一般类型上感(1)症状①局部症状鼻塞、流涕、喷嚏、干咳、咽部不适和咽痛等,多于3~4天内自然痊愈。
②全身症状发热、烦躁不安、头痛、全身不适、乏力等。
部分患儿有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
腹痛多为脐周阵发性疼痛,无压痛,可能为肠痉挛所致;如腹痛持续存在,多为并发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婴幼儿起病急,全身症状为主,局部症状较轻。
多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热程2~3天至1周左右,起病1~2天可因高热引起惊厥。
年长儿以局部症状为主,全身症状较轻,可仅轻度发热。
(2)体征体检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
有时可见下颌和颈淋巴结肿大。
肺部听诊一般正常。
肠道病毒感染者可见不同形态的皮疹。
2.两种特殊类型上感(1)疱疹性咽峡炎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
好发于夏秋季。
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
体检可发现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黏膜上可见数个至十数个2~4mm大小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疱疹也可发生于口腔的其他部位。
病程为1周左右。
(2)咽结合膜热以发热、咽炎、结膜炎为特征。
病原体为腺病毒3、7型。
好发于春夏季,散发或发生小流行。
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眼部刺痛,有时伴消化道症状。
体检发现咽部充血、可见白色点块状分泌物,周边无红晕,易于剥离;一侧或双侧滤泡性眼结合膜炎,可伴球结合膜出血;颈及耳后淋巴结增大。
病程1~2周。
3.并发症以婴幼儿多见,可引起中耳炎、鼻窦炎、咽后壁脓肿、扁桃体周围脓肿、颈淋巴结炎、喉炎、支气管炎及肺炎等。
年长儿若患A组溶血性链球菌咽峡炎可引起急性肾小球肾炎和风湿热。
小儿感冒 - 预防护理1、意休息宝宝年龄越小,越需休息及护理,待症状消失后再恢复活动,以免因病灶未能清除而复发。
有发热的宝宝,最好卧床休息,以减少其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
2、合理饮食感冒发热的宝宝很容易出现食欲减低、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表现,饮食护理非常重要,总体原则是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
如果强求宝宝进食,将导致宝宝胃肠负担重,对身体和疾病恢复均有害。
每次吃的食物量可少些,吃的次数可多些。
随着宝宝病情的好转,一般1周左右可逐渐恢复到平日饮食。
3、环境适宜保持宝宝的房间空气流通,应避免直接对着宝宝吹风,而导致宝宝皮肤血管收缩,加重病情。
为宝宝安排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室内保持安静,不大声说话,尽可能增加宝宝的睡眠时间,以减少能量的消耗。
4、多饮水水可以增加机体细胞代谢,促进体内毒素排出,有利于降低体温。
宝宝的衣服和被褥不要过多过厚,应穿宽松衣裤,以利散热。
千万不能给发热宝宝穿过多衣服和盖过厚被褥,否则容易导致高热不退,甚至诱发高热惊厥!宝宝服用退热药后,会大量出汗,衣被汗湿后应及时更换,以免受凉而加重病情。
5、物理降温宝宝发热应首选物理降温,尤其是小婴儿发热。
在物理降温无效时,再适当小量使用退热药进行药物降温。
物理降温方法有:局部散热降温、洗温水澡或温水擦浴等,其中以局部散热降温法最简单易行,适合家庭常用。
局部散热降温法头部冷湿敷或头部冰袋: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以头部冷湿敷(即用冷湿巾敷于宝宝的额部)接受度最高,有些宝宝不愿意头部放冰袋,可以用冷湿巾敷用。
应注意经常更换冰袋或冷湿巾。
颈部、腋下及腹股沟置冰袋:这些部位有比较大的血管,将冰袋放在这些地方降温效果较好。
洗温水澡或温水擦浴,收到良好的降温效果。
化脓性扁桃体炎是小儿的一种常见病,属于细菌感染所致的上呼吸道疾病。
在小儿的呼吸道感染病例当中,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占10%~15%左右。
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起病急,高热,咽痛明显,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肿大,吞咽时尤甚,可导致患儿拒食,检查可见咽部充血,肿大的扁桃体上面有黄白色脓点或脓苔,颈部淋巴结肿大。
由于细菌和病毒的感染,其中细菌更多见。
病原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
这些细菌通常存在于人的咽喉和扁桃腺隐窝内,在正常情况下,由于扁桃体腺表面上皮完整和粘液腺的不断分泌,可将细菌同脱落上皮细菌从隐窝口排出,因此保持着机体的健康。
当机体因过度疲劳、受凉、局部受到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后,抵抗力下降时,扁桃腺的血运减少、腺体分泌机能下降,上皮防御能力降低,细菌即乘虚而入,滋生繁殖,致使扁桃发炎。
护理事项休息病儿应卧床休息,室内温度不宜过高,以不感觉冷为宜,火炉上应放盆水,地上洒点水,使空气保持一定的湿度,以保持病儿鼻咽部湿润。
在保暖的情况下,要定时打开门窗进行通风换气,但要防止冷风直吹病儿身体。
严禁在室内吸烟,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咽部刺激。
饮食在急性期应给病儿吃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流食或半流食。
待恢复期可改吃正常的饭菜。
急性期应让病儿多喝开水,或各种果汁和白糖水,以补充体内的水分。
口腔的护理吃饭前后应让病儿用温盐水漱1:1,也可用2%的小苏打水或3%的硼酸水漱口,每天4~5次。
发热的护理体温过高时,可用物理降温,如额部冷敷:温水擦浴、等。
也可遵医嘱,给病儿服用退热。
注意观察病情小儿病好后2~3周之内如果出现尿少眼险浮肿,可能是合并了肾炎;如果出现发热、关节痛、心慌,脉搏增快,可能是合并了风湿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