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义井村城中村项目改造研究论文

合集下载

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中村民参与的效果分析

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中村民参与的效果分析

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中村民参与的效果分析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中村一直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中村的改造工作也在逐步展开。

城中村改造中村民的积极参与,对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中村民参与的效果进行分析。

一、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背景及意义太原市作为山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化进程较快,吸引了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和定居。

由于城市扩张和规划不够完善,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城中村。

这些城中村多是老旧、拥挤、脏乱差的住宅区,不仅影响城市形象,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

太原市政府决定对城中村进行改造,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改造的重点是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民居住环境、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而村民作为城中村的居民,他们的参与对于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他们是改造的受益者,也是改造的主体之一。

城中村改造中要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改造的参与者和建设的主人。

二、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中村民参与的方式城中村改造中,如何引导和鼓励村民的参与至关重要。

太原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政策倾斜、资金支持、法律保障等方面,来吸引和引导村民参与改造工作。

在政策方面,太原市政府出台了《太原市城市更新条例》,明确规定了城中村改造的具体政策和措施。

在这个政策的指导下,城中村改造的规划、设计、实施等各个环节都要充分考虑村民的利益和需求,尊重村民的意愿,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

在资金方面,太原市政府设立了城市更新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城中村改造工程。

这些资金主要用于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居住环境、促进社区和谐等方面。

在资金的使用上,太原市政府要求要充分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资金的使用符合村民的利益和需求。

在法律方面,太原市政府加强了城市更新工作的法律保障。

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和规章,明确规定了村民在城中村改造中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了政府和村民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确保了城中村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实践与探索

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实践与探索

1 太 原 市“ 中村 ” 城 改造工 作概 况
太 原市 20 0 3年开始 启动 “ 中村 ” 城 改造工 作 , 目前 , 原市 太 中心 城区规划范 围内、开发 区以及重 点建设和控制 片区内列入 “ 城中村” 改造计划 的村庄共 13个 , 5 村民户数为 7 3 , 764户 总人
( )城 中村 ” 3“ 改造建设用地划 定标准“ 一刀切 ”未能做 到因 , 村 制宜 。太原 市“ 中村” 城 改造建设用地标准为 : 民安置建设用 村
地人均 1 3 、 3 非农 户安置建设用地人均 3 25 , m: 0m ̄ 0m2均不包含
造, 即村委会转变为居委会 , 集体经济组织转制 为股份制经济组 织后 , 由本社 区居委会 和股份制公司 自行承担改造任务 。小 店区 亲贤村 属于此 种改造模式 的成 功案例 。二是 开发公 司改造 , 即
工程 、城市基础 设施建设新增用地 就需 20 0h  ̄ 6 . h 0 m226 67 m , 用于城 中村改造 的指标非 常有 限。“ 中村 ” 多位 于太原市 中 城 大
面临的课题 。本文 以太原 市“ 中村 ” 城 改造的实践 , 来探索 “ 中 城
村” 改造的便捷之路 。
科技幡报开发与经济
文章编号 :0 5 6 3 (0 )8 0 7— 2 10 — 0 3 2 1 0 — 17 0 1
S I  ̄ t IF R TO E E O M N C- CtN O MA IND V L P E T&E O O Y T CNM
21年 0 1
第2卷 第 8 l 期
围 内的村庄 , 但从 目前太 原市确定的 13个“ 中村 ” 况来看 , 5 城 情
有西村 、 土堂 、 呼延等 2 余 个村 庄因远离城 市不在太 原市 土地 0

关于太原城中村改造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太原城中村改造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城中村改造的实践与思考姓名:楠班级:2010秋行政管理专业:行政管理目录提纲................................. . (1)摘要(关键词) (2)正文 (3)参考文献 (10)论文提纲一、城中村的概念与特征(一)城中村的概念(二)城中村的特征二、城中村改造的意义(一)有利于提高城市的品味(二)有利于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三)有利于提高村民的整体素质(四)有利于土地的集约利用三、城中村改造的方向与遇到的问题(一)“城中村”改造的主要模式(二)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四、城中村改造的对策措施(一) 提高思想意识(二)优化规划设计(三)妥善安置村民(四)完善征地拆迁保障机制容摘要城中村现象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快速扩而出现的一个棘手的城市问题。

它不仅阻碍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且已成为影响和制约社会加快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城中村问题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在城市化进程方面关注的大事之一,省城的城中村改造,涉与了全市154个村的7万余户,近36万居民。

笔者就如何根据各村的特点,把混乱的城中村改造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城乡协调、管理科学的新型城市社区,进行了调查。

通过调研,笔者认为要推进城中村的改造,加快城中村的开发,必须提升城中村村民的观念,妥善解决村民的回迁安置、生存、养老等密切相关的问题,走出城中村改造“拆不起”、“盖不起”的困局,顺利实现城乡一体化。

关键词:城中村城中村改造必要性问题对策关于城中村改造的实践与思考引言在快速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城中村问题也日益凸显。

在繁华的都市里,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边,不时地兀立着一个个布局凌乱、拥挤不堪的建筑群落,极影响了城市的外观,也影响了城市管理。

城中村里环境脏乱、市政设施不配套、治安混乱,造成了诸多的社会隐患和城市问题,构成了城市现代化发展的严重障碍。

太原市义井村城中村项目改造研究论文[优秀范文五篇]

太原市义井村城中村项目改造研究论文[优秀范文五篇]

太原市义井村城中村项目改造研究论文[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太原市义井村城中村项目改造研究论文摘要:城中村作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产物,“城中村”的存在严重影响到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积极妥善解决“城中村”问题,促进其经济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向现代城市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转变,使“城中村”真正融入城市从而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城市化进程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和城中村问题的研究现状,而后在走访调查的基础上,较为彻底的剖析了案例太原市义井村,并指出了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义井村,城市化,城中村,改造1.绪论近年来,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不断深入,城市人口规模在不断增长,城市建设急剧扩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离城区较近的村庄及其耕地被逐步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区域内,逐渐成为城市的一部分,大片原来的农用地变更为城市建设用地,他们在城市发展的带动与影响下发生了明显的由乡村向城市的转型,农村社区与生产方式逐渐消失。

然而由于我国特有的包括土地所有制、户籍、行政管理等多方面在内的城乡二元体制,这些村庄没能真正纳入到城市的统一规划和建设管理之中,伴随着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和改造,它们在土地利用、生产和生活方式、建设景观及小区组织等各方面更是保留了传统的农村居民点特征,与现代城市文明产生冲撞,随之而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地域现象一一“城中村”。

一方面,城中村作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产物,“城中村”的存在严重影响到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障碍,有待于进一步的改造,因此对于肩负现代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政府来说,对其改造具有必然性。

如何使其成为城市功能意义上的一部分、让其有机参与新的城市分工和产业布局,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另一方面,土地是农民收入的最重要的来源,城中村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和最有效的社会保障手段。

失去土地对农民生活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失去土地实际上是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基础。

城中村改造下村民的发展问题研究

城中村改造下村民的发展问题研究

城中村改造下村民的发展问题研究作者:申军强来源:《辽宁经济》2020年第05期〔内容提要〕城中村改造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如今,各级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城中村改造工作。

但在进行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遇到诸多阻碍,本文以太原市为例,对城中村的村民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机制,摆脱城中村改造下村民发展问题的桎梏。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太原市村民发展一、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基本概况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农村被城市包围成为了“城中村”。

为优化农村面貌,打造现代化城市,我国逐渐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

太原市是城中村改造的对象之一,未实施城中村改造之前太原市共有170个“城中村”,总面积为191平方公里。

其中,109个村在城区范围之内。

从“城中村”数量到“城中村”面积可得知,其改造的规模比较大。

二、太原市城中村村民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发展后劲不足主要体现如下三个方面:一是通常情况下大部分村民可以获得一笔丰厚的改造资金,但个别村民认为“这些资金可以保证家庭衣食无忧,逐渐产生懒惰的思维,最终整天待业在家,无所事事”。

二是伴随着城市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村民外出打工,而外出务工的村民势必要寻找居住的场所。

由于城中村距离城市的距离近,并且租房价格低,城中村成为外出务工村民侧重选择居住地点。

受到“驻村经济”利益驱动城中村建了各种建筑,而很多建筑并不符合相关规范。

三是我国近年来格外重视农村农业的发展,实施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但在村民土地被征收之后就得不到政策扶持,而原来以土地为职业的村民容易产生迷茫的状态,不清楚如何规划未来。

(二)劳动技能欠缺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化,社会各大领域对劳动力的需求层次也在提高。

劳动技能愈强,愈能够适应社会发展。

对于城中村村民而言,其欠缺劳动技能,不能快速适应社会变化,但为了生存发展大多从事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设置的工作岗位。

如进入工厂成为工人,做一些体力工作。

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城中村”治理研究——以太原市为例

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城中村”治理研究——以太原市为例

2020年第5期ECONOMIC RESEARCH GUIDE总第427期Serial No .427No .5,2020经济研究导刊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正迅速向周边拓展,使得原本并不属于城市的农村逐渐被城市包围起来。

尽管这些村子中的原住居民在生活上受到了城市居民生活方式上的极大影响,但其仍保留着较为传统的社交习惯。

这种兼具城市和农村双重性质的城市村庄我们称之为“城中村”。

从经济角度来讲,“城中村”是城市化进程的产物,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具有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

从外来人口角度来讲,“城中村”是外来务工人员的首选聚居地,是他们在城市站稳脚跟的过渡之地。

从社会问题角度来讲,“城中村”是与城市风貌有很大反差的“问题地”,松散的管理严重影响了城市化的进程。

一、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必要性目前,太原市常住人口442.1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75.27万人,乡村人口66.88万人,城镇化率高达84.88%,比上年提高0.18%。

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太原市共启动7个“城中村”改造,拆除旧村211万平方米,新开工棚户区安置房2.05万套,基本建成5.27万套。

现今,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在太原市建成区范围内仍然存在大量“城中村”。

“城中村”的道路与城市街道犬牙交错,致使市区用地边界不清、城市空间零碎、管理混乱,统筹发展任务仍然艰巨。

作为提升城市形象和功能的必要举措,“城中村”改造已写进太原市《太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十三五”(2016—2020年)规划》纲要中。

其中提出把“城中村”改造作为重大民生工程、重大发展工程和重大战略工程,力争到2020年完成全部170个“城中村”整村拆迁,并同步推进建设改造[1]。

二、“城中村”面临的突出问题(一)违章私建造成安全隐患“城中村”是外来人口租住的首选之地,然而原住居民的住房已不能完全满足大量外来人口的租房需求,加之我国城镇治理结构还不健全,政府的规划管理往往不够及时、规范,居民们出于对于自身利益最大化追求,往往会以最廉价的成本在其宅基地面积上搭建数层违章私建。

太原市城中村改造问题研究

太原市城中村改造问题研究

太原市城中村改造问题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的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城市中的可建设用地规模已经越来越少。

在土地供需不平衡的情况下,人们逐渐开始重视对城中村土地的改造利用。

作为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之一的太原也面对同样的问题,太原市在城中村改造模式的选择上,也由开始的完全模仿变为现在的因地制宜,形成了拆村并点,集中建设;成片开发,分期实施;等待时机,整体重建;先易后难,滚动改建;择址重建,统筹改造;现状保留,环境提升这六种改造模式。

由于亲贤村、后北屯村改造较早,晋阳湖片区的“城中村”改造又是现在的热点,所以选取最具代表性的这三个城中村(片区)进行研究:其中亲贤村采用公司化运作与滚动开发相结合的模式;后北屯采取市场运作与整村拆除相结合的模式;晋阳湖片区采取成片土地开发与生态治理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这几个村现有的改造问题分,得出结论:我们应当在后续的城中村改造中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政策、不断提高政策的执行能力、多渠道筹集改造资金、引导村民合理使用征收补偿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增加村民收入。

【关键词】: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研究建议【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3【分类号】:TU984.114【目录】:摘要6-7Abstract7-101绪论10-171.1选题依据101.2文献综述10-151.2.1国外文献回顾10-121.2.2国内文献综述12-151.3研究方法15-161.3.1文献分析法151.3.2归纳演绎法151.3.3比较分析法15-161.4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16-172“城中村”的基本理论17-262.1“城中村”的界定172.2“城中村”形成和发展的动因17-202.2.1快速城市化导致城中村的迅速发展与扩张17-182.2.2制度障碍与管理缺位导致城中村进一步发展18-192.2.3外来人口涌入导致城中村的扩容192.2.4农民素质和利益驱动导致城中村继续发展19-202.3城中村改造模式20-222.3.1按改造的主导者划分202.3.2按改造主导者分类的城中村改造模式分析20-212.3.3按改造方式不同划分21-222.3.4按照改造方式分类的城中村改造模式分析222.4“城中村”存在的问题22-242.4.1缺乏统一规划22-232.4.2设计水平较低232.4.3基础设施较差232.4.4居住区质量不高23-242.4.5人口构成复杂242.4.6社会管理薄弱242.5“城中村”改造的必要性24-262.5.1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的需要24-252.5.2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需要252.5.3城中村自身发展的需要25-263太原市“城中村”及其改造概况26-393.1太原市“城中村”的发展现状26-323.1.1太原市“城中村”的基本状况26-273.1.2太原市“城中村”土地状况27-293.1.3太原市“城中村”人口状况29-303.1.4太原市“城中村”产业状况30-313.1.5太原市“城中村”建设状况31-323.2太原市“城中村”分布特点32-353.3太原市“城中村”的类型35-363.3.1城市型353.3.2城乡交错型353.3.3乡村型35-363.4太原市“城中村”改造模式36-393.4.1拆村并点,集中建设363.4.2成片开发,分期实施36-373.4.3等待时机,整体重建373.4.4先易后难,滚动改建37-383.4.5择址重建,统筹改造383.4.6现状保留,环境提升38-394太原市城中村改造案例分析39-484.1“亲贤村”改造——公司化运作与滚动开发相结合39-424.1.1“亲贤村”概况39-404.1.2“亲贤村”改造特色40-414.1.3“亲贤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41-424.2“后北屯”改造——市场运作与整村拆除相结合42-444.2.1“后北屯”的概况42-434.2.2“后北屯”改造特色434.2.3“后北屯”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43-444.3“晋阳湖片区”改造——成片开发与生态治理相结合44-474.3.1“晋阳湖片区”的概况44-454.3.2“晋阳湖片区”改造特色45-474.4小结47-485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建议48-525.1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政策48-495.2不断提高政策的执行能力49-505.3多渠道筹集改造资金505.4引导村民合理使用征收补偿款50-515.5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增加村民收入51-52结论52-53参考文献53-56致谢56-57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7-58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城中村”改造规划浅析

“城中村”改造规划浅析

“城中村”改造规划浅析——太原市的实证与思考[关键词] 城中村现状成因存在问题改造模式前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但有限的城市发展空间难以满足城市建设的需求,合理、有效整合城市现有建设用地,是城市争取更大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

“城中村”改造工作成为推进城市化进程和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当务之急。

第一章“城中村”概念及概况“城中村”即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村庄。

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存在的差异和矛盾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集中反映. 长期以来,由于优越的区位条件,“城中村”得以迅速扩大和蔓延,其问题也随之日益突现。

纵观全国,新、老城市均存在“城中村”问题。

深圳在发展过程中形成100余个“城中村”、珠海在发展城中形成26个“城中村”、石家庄在发展到二环路时就产生了45个“城中村”、西安市在城市发展扩大的过程中形成417个“城中村”、广州市共有138个“城中村”。

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会,城市建设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建城区从解放初的30平方公里扩大到1997年的182.3平方公里,人口增值221.6万。

太原市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主要时期:即迅速扩展期(1949-1959年)、高速波动发展期(1959-1969年)、缓慢发展期(1969-1976年)、稳定发展期(1976-1990年)、快速膨胀期(1990-2001年)。

在城市的空间形态的发展上,第一、二时期城市主要向北和南扩展;第三、四时期,主要向东部、西北部进行零星扩散,继而向城市东南、西南方向扩展;第五时期,特别是近十年,由于受东、西、北三面环山地形的限制,太原市城市空间整体呈向南发展趋势,并部分跨过汾河朝西南方向延伸。

太原市为适应建设需要,市区范围和行政区划曾多次扩增和调整。

1950年,将小返、瓜地沟、化客头、王村等划入太原市;1951年,将晋源、小店划入太原市;1953年、1954年两次将现市区北郊部分村庄划入太原市。

改革开放后,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用地迅速向周边拓展,将越来越多的农村包围到城市中来,形成目前太原市城市规划区用地规模控制范围197平方公里内的75个“城中村”,土地总面积88平方公里,总人口117324人。

义井村城中村改造背景及建设现状论文

义井村城中村改造背景及建设现状论文

义井村城中村改造背景及建设现状论文义井村城中村改造背景及建设现状论文1城中村改造前的义井村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会,位于山西中部,太原市共有154 个城中村(分布情况见图3-1),城中村改造工作于 2003 年启动,2007 年开始全面推进,分批进行。

义井村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义井村是太原市城市建设南移西进的“黄金走廊”,是太原市政府列为首批城中村改造的重点村之一。

义井村在改造前在很多方面的特征如下:1.1建筑布局紊乱无序在改造前,义井村内的建筑物密密麻麻,既有集资房,也有临时搭建的违章建筑,以1-3层的自建房屋为主。

其中,地理位置越靠近城市的房屋越高,楼间距也越小。

义井村中邻近城市主要干道的集体建设用地多为商业服务业用地,用于发展酒店、宾馆、商住混合房产等高附加价值物业;而位于城中村内部的建设用地则主要是私有住宅,进行的也多是增加住房面积的建设(村民多通过扩大宅基地、加高楼层甚至私搭乱建的形式,增加住房的出租面积),形成了当地人戏称的“贴面楼”、“接吻楼”和“一线天”。

1.2公共设施严重匮乏义井村的基础设施本来就十分薄弱,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义井村迅速被城市建成区包围,外来人口大量涌入,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持续加大。

但与此同时,义井村的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却并未得到改善,设施配套不全。

义井村内的主要街道一般都是人流如织,道路在晴天尘土飞扬,如果遇到阴天下雨,则变得泥泞不堪。

给水、排水、燃气、消防、环卫等市政公用设施自成一体,水电暖气都无统一配置,环境脏乱,游离于太原市的整体市政规划外,学校、医疗卫生等在内的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社会服务设施也十分短缺,更不用说可以提供给老人和孩子必要的休闲游憩场所和体育娱乐设施。

公共设施极为不便。

1.3垂直空间分异显著由于义井村中的房屋几乎都是当地村民在90年代中期以前在外部需求与经济利益驱使下,依托自家宅基地多次自发建设,进行了扩建加层。

由于房子前后一般都有街道,所以底层几乎都被用作门面房,用于发展低层次的生活性服务业,如小杂货店、超市、美容美发店、餐馆、网吧、粮油店、馒头店、五金店几乎充斥着底层的门面房。

城中村改造论文

城中村改造论文

城中村改造论文摘要:不可否认,西方地理学对土地和城市空间资本化的研究具有相当的先进性和深度。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国,应积极探索地理学相关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并从多个角度看待和解决正在中国发生并将带来较大影响的土地空间问题。

前言“空间修整”理论是大卫·哈维在地理学领域阐发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其重点则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土地资本化。

他强调,资本主义国家已经经历了“空间修整”的过程,并将自身积累的危机和阶级矛盾转嫁到国外市场。

“空间修整”理论被认为是目前全球化背景下对空间资本危机的重要解读。

在该理论中,剩余的资本被转移到一个新的空间,以减少在原来的地方形成的过度积累。

然而,土地的固定价值常被前投资者忽略,这直接导致了土地的再生产。

当资本主义理论从经济学领域延伸至地理学领域,当资本转移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扩大至全球范围,在全球化背景下飞速发展的中国以及“中国式发展”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包括大卫·哈维。

在他的代表作—“新帝国主义”中,他指出中国是一个很好的践行“空间修整”理论的实例。

同时,他表达出对未来中国出现过度资本积累的担心。

因此,将中国城市化进程与国际理论“空间修整”进行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是十分有益的。

但必须强调,中国的情况具有独特的性质,这个问题是单纯的从地理学的角度进行理论与实践探讨。

1案例介绍所选案例北坞村位于北京市区西北部四环与五环之间,是北京广受关注的城中村改造项目之一。

在这个案例中,每一项改造措施的研究、发布和实施都由当地村委会带领村民共同完成,充分体现着“自主改造”的核心指导思想。

这样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土地变化案例,是否能为大卫·哈维的“空间修整”理论实践提供支撑,又有何不同,值得关注。

1.1北坞村的瓦片经济面临挑战自2000年以来,村民开始依靠出租房维持生计。

据北坞村委会的调查,在2006年和2007年时,因租房而进入北坞村的外来人员已达到20000人,而当地村民仅2858人。

太原市“城中村”改造问题研究

太原市“城中村”改造问题研究
三农论坛
太原 市 “ 城 中村 ”改造 问题 研究
行 方 栗梦雅
0 3 0 0 0 6 ) (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山西太原
摘 要: 太原市 城中 村改 造 最早开 始于 2 0 0 3 年, 2 0 0 7 年 起快速 推, 2 0 1 3 年 是发展最 快的 一 年, 在 这年中 有很多 项目 被 提上日 程。 由 于此类 项目 的改 造时 间 长, 协调 各方面的 利 益相对困 难, “ 城中 村”改 造 在一 定程度 上阻 碍了 城市 发 展。 本文 分析了 太原市 集中主 要的 城中 村改 造项目 , 并 就解决改 造中 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太原市;城中村;城中村改造
1 . 引言 4 . 对策 与建议
首先,要协调好各方的利益。城中村在改造过程中面临着四个方面的 在“ 十三五”规划指导下,山西省在转型发展上快速推进,成为首个 国家资源型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在国务院批复转型综改试验 《 总体 转变,集体所有的土地在完成转变后会变成国有土地,村民在身份上转变 方案》的指导下,山 西省进一步加大综改的统筹管理。其中,最重要的一 为城市居民,农村转变为相近于城市的社区,集体所有的经济也转变为混 步就是要提升提质城中村改造,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这也充分体现了山 合经济或者是股份制经济。 在这些转变的背后,涉及到很多的利益牵扯。 西省对城中村改造的重视程度。 但是,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扩张, 在城中村改 主要表现在地方政府与开发商的利益行为、地方政府与村民的利益行为、 造中暴露出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城市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也受到了极大的 开发商与村民的利益行为。 其次,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职能。就与村民的关系来说,政府给 挑战。城市管理者有必要对城中村改造中暴露的问题进行研充 持续改进, 村民补偿,为了防止一系列违规扩建的行为,保证拆迁工作顺利进行,就 以遏制矛盾的继续蔓延。 要出台一系列措施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避免违规 2 . 改造现状 也要 太原市的城中村改造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2 0 0 3 - 2 0 0 6年是改造的 行为的发生。政府一方面要寻求开发商强大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 初始阶段,2 0 0 6 — 2 0 1 0年是改造的发展阶段,而今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综合考虑改造位置,规划要求等各方面因素。在这个 太原市正步入规范的发展阶段。根据太原市城市总体规划( 2 0 1 6 年- -2 0 2 0 过程中,土地价格就成为双方争议的焦点。同时,开发商争取的优惠政策 代表谈判参 年), 太原市城中村数量有 1 7 3 个。 其中尖草坪区2 6 个;万柏林区 2 1个 : 中,往往会涉及容积率、税收等政策。政府可以通过建立村民 杏花岭区 1 5个:迎泽区 1 2个 : 晋源区 3 5个: 小店区 5 1个 : 经济区 与制度,使村民参与到改造过程中来,加快城中村改造的进程,意见可以 7个。 根据相关部门的资料显示, 2 0 1 6 年太原市将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的 及时得到反馈,避免暴力拆迁事件的发生。 建设, 在原有项目 的前提上又会有3 1 个城中村进行整村拆除。 在六个城区 再次,要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在城中村的改造中遵循政府领导,市 中,万柏林区有 7 个项目包括在内,小店区有6 个,剩下的四个区中均各 场先行的原则,在这种情况下要综合考虑效率与社会福利水平的关系。在 自有四个项目 进行整村拆除。经济区的项目暂时还未确定。就人口方面来 城中村改造过程中不仅要建房,同时要打造适宜人类居住的舒适住房,这 说, 城中村的人口主要由三类人群组成, 其中, 有宅基地的市民占比3 0 % , 就要求开发商要充分建设社区的配套设施。 在剩下的大多数人中,主要是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往往会选择租金相对较 最后,政府要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城镇化说到底是人的城镇化, 低的城中村作为落脚点。同时,由于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守法意识淡薄, 只有充分解决好人的问题,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城镇化。对于在将村民纳 给城市的治安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管理稍有不慎,很容易引发不满, 入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政府要积极促进解决。建 立并完善的医疗等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政府要加强对村民的职业 造成社会问题。 技能培训和文化素质教育,丰富村民的日 常生活。实现城中村与城市的完 3 . 存在的问题 第一,土地产权问题导致城中村进程缓慢。由 于城中村尴尬的位置, 美融合,最终实现城市的和谐发展。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会产生纠纷和冲突,直接增加了城市化土地统一管理的 参考文献: 难度。众所周知, 集体所有制的农用地在转化为国有建设用地时, 不仅转换 【 1 】 蒋雨 含, 庞永师 , 韩 斯斯. 项目 管 理视角 下的 城中 村改 造【 J 】 . 土木工 手续复杂, 并且周期长, 这些都给改造增加了难度。 程与管理学报, 2 0 1 5 , ( i 2 ) . 第二,违规开发使得管制难度大。太原市城中村中除了原居民,更多 【 2 ] 刘惠 君. 浅 谈太 原市 城中 村改 造中 的二 元体 制与 破解[ J ] . 经济 研究 的是外来打工工作人员,他们通常情况下收入低,流动性大;同时,由于 导向, 2 0 1 4 , ( 1 9 ) . 城中村尚未实现完全的城市化, 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以传统收入为主。 【 3 】 王敏. 太原市城中村改造模式探究[ J ] . 山西建筑, 2 0 1 6 , ( 1 ) . 外来人流的突然增加必定会增大住房需求。于是,村民 开始联合开发商, 作者简 介: 行 方( 1 9 9 1 . 3 - ) ,山 西 太原 人, 山 西财 经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公共 管理学 私自建设房屋,并违规向社会销售,人们抱着 “ 法不责众”的心理购买房 院研究生, 研究方向:土地评估与房地产评估;栗梦雅 ( 1 9 9 4 . 5 一 ) ,山西 屋,使得这种现象屡禁不止。 太原人,山 西 财经大 学公共 管理学 院 研究 生, 研究 方向: 土地 评估与 房 地 第三, “ 城中村” 改造中 拆迁矛盾。 在城中村改造进程中,村级保护制 产评估。 给政府管理带来了难度。在太原市的很多城中村中,村民利益的分配往往 是以村籍为唯一标准,无论是住房补偿还是村里收益的分配权都直接以人 头为标准。这就形成了一种人多便可以多获益的思想,大多偏向于早婚早 育。这样的矛盾,不仅仅阻碍拆迁了进度,诸如近年来频频报道的 “ 钉子 户” ,延缓了城镇化进程, 而且往往使得城镇化不彻底,最终流于形式。 第四, “ 城中村” 改造中村民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 太原市在城中村改 造中明确要求:将 “ 城改居”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医疗保障体系。 但在政策正式实施时,却遇到了许多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参保的村民中 已经退休的人员和缴纳医疗保险不足 1 5 年的人员无法参保。 就使得无法政 策实施时受到了阻力。

山西省太原市城中村改造问题研究

山西省太原市城中村改造问题研究

山西省太原市城中村改造问题研究【摘要】:城中村现象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特殊产物。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在土地利用、建设景观、规划管理、消防治安、环境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市有着巨大差异的城中村问题突显出来,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协调发展、功能提升和市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的突出问题。

因此,研究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城中村改造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发展和形成方面看,城中村的形成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各国各地区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都有类似的问题存在,只是由于其形成条件的差异,程度和形式不同而已。

我国城中村形成的直接原因是城市化进程中建设用地的扩张,根本原因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客观原因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廉价住房需求激增。

城中村改造是必须的,但是,在改造过程中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是:城乡统筹、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依法治理,有序推进。

按照这些原则,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应分三类进行,第一类是位于城市建成区内的成熟型城中村;第二类是位于城市建成区内中心区外的发展型城中村;第三类是城市建成区边缘的潜在型城中村。

对于这三种类型城中村改造,要采取不同对策,解决四大问题,即解决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城中村改造的拆迁补偿问题、城中村改造的资金筹集问题和城中村外来人口的妥善安置问题。

城中村改造的问题很多,但归根结底是土地问题。

对于土地问题的解决,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行四个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管理,才能使城中村改造顺利进行。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必要性原则【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9【分类号】:F299.2【目录】:摘要6-7Abstract7-111导言11-161.1论文研究背景、目的111.1.1论文研究背景111.1.2论文研究目的111.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1-141.2.1国外相关研究11-141.2.2国内相关研究141.3研究方法14-162城中村概述16-242.1城中村定义162.2城中村特征16-172.3城中村形成的原因17-212.3.1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城中村形成的根本原因17-202.3.2城市化经济发展及相应的城区建设用地扩张是城中村产生的直接原因20-212.3.3农村人口城市化与廉价住房需求激增是城中村问题形成的客观原因212.4城中村改造的必要性21-242.4.1城中村改造是加快城市化总体过程的需要21-222.4.2城中村改造是解决村民长远出路的需要222.4.3城中村改造是建设现代化城市和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需要22-232.4.4城中村改造是加强城市治安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23-243太原市城中村的分布及改造基本情况24-283.1太原市城中村的分布与概况24-253.2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基本原则25-263.2.1城乡统筹,科学规划25-263.2.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263.2.3依法治理,有序推进263.3太原市城中村的改造情况26-284太原市城中村改造模式分析28-344.1城中村改造的博弈分析28-294.2现有城中村改造的主要模式分析29-314.2.1从城中村改造主体来分析29-304.2.2从规划方式来分析30-314.3太原市城中村改造模式建议31-324.3.1位于城市建成区内的成熟型城中村31-324.3.2位于城市建成区内中心区外的发展型城中村324.3.3位于城市建成区边缘的潜在型城中村324.4村民自治改造模式的典型案例分析--太原市亲贤村32-345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难点问题与对策34-455.1城中村失地农民生存问题与对策34-375.1.1城中村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345.1.2城中村失地农民生存问题解决的必要性34-355.1.3对策35-375.2城中村改造拆迁补偿问题与对策37-395.2.1城中村改造拆迁补偿问题375.2.2对策37-395.3城中村改造资金筹措问题与对策39-415.3.1城中村改造所需资金的筹措问题395.3.2对策39-415.4城中村改造外来人口妥善安置问题与对策41-435.4.1城中村改造外来人口的安置问题41-425.4.2对策42-435.5其他对策与建议43-455.5.1城中村改造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435.5.2城市用地扩展应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的方式43-45结论45-46参考文献46-48致谢48-49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49-50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问题及改造策略研究——以太原市为例的开题报告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问题及改造策略研究——以太原市为例的开题报告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问题及改造策略研究——以太原市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近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人口向城市中心集聚的趋势,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

然而,城市化进程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城市中村的存在。

城中村是指在城市中心地带形成的、尚未获得城市化改造的低收入人群聚居区。

这些区域通常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环境污染严重、治安问题突出等多种问题。

由此带来的社会稳定、环境保护等问题也随之出现。

因此,城中村的治理也成为当前城市化进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如何有效开展城中村改造,如何实现低收入居民的合理安置,如何提升改造后的区域的功能和品质,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针对城中村问题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太原市是一个典型的老工业城市,城市化进程较为成熟。

然而,太原市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城中村问题。

针对太原市城中村的改造问题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为城市治理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以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1.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研究太原市城中村的现状和问题,探索城中村的治理及改造策略和途径,为城市治理和规划提供参考和建议。

2.研究内容(1)城中村的概念和现状:介绍城中村的概念和现状,分析城中村存在的问题和原因;(2)太原市城中村的现状:介绍太原市城中村的现状和分布情况,分析太原市城中村存在的问题;(3)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政策和法规:介绍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政策和法规;(4)城中村改造的策略和途径:针对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具体情况,提出城中村改造的策略和途径,包括财务、技术、组织等方面;(5)案例研究:选取太原市的城中村改造典型案例,分析其改造过程和成效,以此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1.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研究、调查问卷、案例分析、专家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

2.研究步骤(1)搜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城中村改造的理论和实践;(2)设计调查问卷,对太原市城中村住户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个人和家庭情况、居住环境和对城中村改造的期望等方面的情况;(3)观察和拍摄太原市城中村现状,了解其真实情况和存在的问题;(4)分析太原市城中村治理和改造的政策和法规;(5)通过专家访谈、案例分析等方式,寻找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策略和途径;(6)整理、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提出相关结论和建议。

对城中村改造中存在问题的思考——太原市城中村改造调研

对城中村改造中存在问题的思考——太原市城中村改造调研

亟待解决的问题 ,并针对问题提 出建议及对策。
关 键词 :城 中村 ;改造 ;思 考 中图分 类 号 :F 2 9 9 . 2 7 2 5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 0 0 8—8 4 3 1 ( 2 0 1 7 ) 0 4—0 0 2 3—0 2
认 真 总结 城 中村 改 造 经 验 , 分 析短 板 与不 足 , 查 找 存
[ 收稿 日期]2 0 1 7 — 0 5 — 1 0 [ 作者简 介]赵 景爱( 1 9 6 1 一 ) , 女, 中共太原 市委 党校科 学社会主 义教研 室副教授 。

2 3・
《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 0 1 7年第 4 期
市场 。万柏 林 区 2 2个 城 中村 , 就有近 2 0 0 0多万 平 米 的新 建 建筑 将 进入 市 场 ,全 市 已改 造 的 8 O多个 城 中 村 又有 多少 新 房进 入 市场 呢 !再 以下 元村 为例 , 仅 一 个村 规 划商业 区就大 约 1 O万 平方 米 。据 不完 全统 计 , 随着 城 中村 改 造 工作 推 进 ,全 市 将形 成 约 4 6 0 0万 平 方米 的商业 区 , 而按 照太 原 市现 有 人 口和规 划人 口约 注重“ 里子 ” ; 只注 重 “ 地上” , 不 注重 “ 地下” , 致 使 新 建


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现状
在 的 问题 , 找 到 相 应 的对 策 , 保 证 太 原 城 中村 改 造 的 顺 利 进行 和 目标 实现 。
为加 快 推 进新 型城 镇 化 , 2 0 1 5年 3月 太 原 市 委 、 市 政府 召开 动员 大会 , 提 出举 全 市之 力 推进 城 中村改

太原市“城中村”特征与问题探讨

太原市“城中村”特征与问题探讨

地——城村州地双向扩展——城村用地相互交错 ,边界模糊方面发展。 同时 . 伴随着城 巾村产业结构 的非农化和居民职业 结构 的非农化 。 然而 . 由于我 国特殊的二元土地结 构 . 城巾村土地 仍归农村 集体所 有, 没有 真正纳入城市统一 的规划 建设和管理当中。虽然城巾村居民身 份有的发生转 变, 但农村社会制度 留下的痕迹依然 明屁 , 具有明 的二
构 和 社 会 经 济 结构 两 方 面探 讨 了“ 中村 ” 城 的特 征 和存 在 的 问题 , 提 出 了改 造 建议 。 并 关 键 词 : 中村 ; 住 空 间结 构 ; 会 经 济 结 构 ; 城 居 社 太原 市 பைடு நூலகம்中 图 分 类 号 :2 92 F9. 文献标识码 : A
的扩展 .城市. 地表现在空 间上 由城 乡分 明—— 城市. 地楔 人农村用 1 } { 1 } {
维普资讯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文 章编 号 ;o 5 6 3 ( 0 8 0 一 l5 0 lo — 0 3 20 )5 O - 2 1
S IT C F R AF N D V L I E T&E O O Y C — E H I O M O E E O N N I M CN M
元社 会特 质
概念 . 存我 周不同地 域有着不 同的描述 , 但总的可 以概括 或大致理解 为 “ 都市巾的村庄” 。
2 城 中村 的物质 空 间环境特 征
2l 城 中村 的 物 质 空 间环 境 现 状 ,
3 城 中村 的社会 经济 特征
城巾村是处于农村和城市之问的“ 混合社 Ⅸ” 它是 由原来 的农村转 , 化 而来 . 在地域上它处在城 市的中心或边缘 . 经济形态上 已经 由农业转 化为城市产 业 , 但在土地所 有权 , 形态 . 会组 织 、 社 管理制度上 仍然延续 着农村体制而相 对独立城市整体之外。

关于城中村改造问题的研究——以山西省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为例

关于城中村改造问题的研究——以山西省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为例

摘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化的速度快于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开发的速度,往往会产生许多问题,“城中村”现象正是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重要城市问题之一.目前,除少数城市外,大部分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城中村现象,都面临着城中村改造的难题.城中村问题已经成为城市政府.城中村居民,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对相关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之后对我国的城中村从多方面进行探讨,包括城中村特征的描述,形成机制的分析,发展阶段以及城中村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的研究,从而说明无论从营造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还是从加快我国城市化的立场出发,改造贼中村是势在必行,必须进行城中村的改造工作.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山西省太原市的城中村的改造为个案,体现以人为本的观点,着重分析了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中对于村中主体居民、原村民.外来人口.城市导入人口的保障,最后提出防止新的城中村出现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城中村城市化太原市体制和谐社会ABSTRACT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speed up gradually from reform and opening in,our country.The development speed of citifies is more faster than the cityinfrastructure and speed of developing.it often produces many problems.The Village within arban phenomenon is one of a series of very improtant problems due to high-speed process of citifies.The vast majority cities are existingvillage within urban phenomenon to varying degrees except for a few cities now.All of they face village within urban difficult subject.The Village within urban becomes already matters of common concern in the city government,farmer and meritocracy.At first,this dissertation defines interrelated research objects and ranges,then explores from many angles to our country village within urban research for the city development influencement —and——effacement.Then this paper explains regardless to,consonance from the construction society of set out highly,still from speedour country the city turn of the position set out,from a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village within urban for oneself.Village within urban is absolutely necessary to transform.Here applies Village within urban in Taiyuan city Shan 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and analyses insurance about adventives people,local people importing people,in the end,measures how to avoid new Village within urban are put forward on.Key Words:village within urban,urbanization,Tai yuan city,organization,consonance community.前言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信息技术现代化及生活方式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中国文化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中村民参与的效果分析

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中村民参与的效果分析

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中村民参与的效果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会城市,城中村是太原市最为突出的城市问题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中村的老旧、拥挤、治理混乱等问题逐渐凸显,给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市民的生活质量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太原市政府一直致力于城中村改造工作,试图通过更新改造提升城中村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

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居民的参与度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城中村改造往往是由政府或者开发商主导,村民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容易导致施工质量低下、居民不满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太原市政府鼓励城中村居民积极参与改造过程,倡导“政府主导、居民参与、市场运作”的改造模式,力图实现政府、市场和居民三方共赢的局面。

本文旨在对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中村民参与的效果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中村民参与对城中村改造的积极影响,为今后的城中村改造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深入探讨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中村民参与的效果,分析其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影响,从而为城中村改造提供有效参考和建议。

具体目的包括:通过调查分析中村民参与城中村改造的方式,了解他们在改造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通过对中村民参与的效果进行细致分析,揭示他们参与城中村改造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从而评价其贡献和成就;探讨中村民参与对城中村改造的积极影响,为未来的城中村改造工作提供建议和展望。

通过研究,旨在为提升城中村改造的效果和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城中村改造是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举措,而中村民参与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对于促进城中村改造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中村民参与,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提高改造项目的实施效率和效果。

中村民参与可以增强他们对改造项目的认同感和参与意识,减少可能产生的抵触情绪和阻力,有利于改造工作的顺利推进。

中村民参与可以促进城中村的社会和谐发展,增强居民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提高小区的整体发展水平,改善居住环境和居住质量。

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中村民参与的效果分析

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中村民参与的效果分析

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中村民参与的效果分析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以工业和煤炭资源闻名的城市。

在城市化进程中,太原市的城中村改造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城中村改造中,村民参与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对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中村民参与的效果进行分析。

一、城中村改造的背景太原市的城中村改造是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面积不断扩大,但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跟不上城市化的发展。

城中村改造是为了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提高城市品质和居住舒适度。

进行城中村改造是当务之急,也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

二、村民参与的重要性城中村改造中,村民参与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村民是城中村的居民,是城中村改造的受益者,他们对城中村的情况、需求最为了解。

村民是城中村改造的参与者,他们参与其中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和建议,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改造方案。

村民是城中村改造的执行者,他们参与其中可以提高改造的效率和质量。

村民参与是城中村改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中村民参与的情况太原市在城中村改造中,注重村民的参与。

在实际工作中,太原市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多种方式,鼓励和引导村民参与城中村改造。

设立了城中村改造咨询热线和网络平台,每年定期开展村民代表大会,组织村民开展文化娱乐活动,鼓励村民踊跃提出意见和建议。

太原市政府还建立了城中村改造专项基金,用于奖励那些积极参与城中村改造的村民,提高村民参与的积极性。

四、效果分析1. 促进了城中村改造的顺利进行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中,村民的积极参与,为改造工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信息和建议,有利于城中村改造方案的制定和调整。

村民的参与也提高了改造的效率,让改造工作更加顺利进行。

2. 提高了城中村改造的质量有了村民的积极参与,城中村改造的设计和施工阶段可以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提高改造的质量。

村民可以对改造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3. 增强了村民对城中村改造的认同感村民的参与让他们更加了解改造工作的意义和目的,增强了他们对改造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城中村改造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以太原市为例

城中村改造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以太原市为例

城中村改造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以太原市为例作者:刘小康来源:《广东蚕业》 2017年第12期(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太原030006)摘要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独特现象,有着复杂的形成原因和表现形式。

城中村带来的人流复杂不稳定、管理混乱等问题使得城中村变为城市发展的绊脚石。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这一主题的研究成果甚丰。

分析了城中村问题有利于加强对城中村的理解,为城市规划提出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城中村;城中村改造;城中村改造模式;建议中图分类号:F299.2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2095-1205(2017)12-12-011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中遇到的问题(1)原城中村村民的安置、生存问题。

城中村村民很多人文化水平不是很高,在城中村改造之后,原有的生活方式彻底发生变化,虽然政府提供住房安置以及经济补偿,但是很多政策的现实实行情况往往不如人意,村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村民很难融入城市生活,尤其是就业问题。

(2)城中村外来人口的安置问题。

在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外来人口的安置问题经常被忽视。

城中村问题之所以越来越严重,和它不断流入流出的外来人口有很重要的关系。

(3)城中村改造资金的筹集问题。

城中村拆迁、改造,村民的安置、补偿等所有环节都需要资金。

太原市有城中村大约150个,改造资金需要近1000亿人民币,占地面积大概有251平方公里的村镇拆迁成本巨大,再加上村镇拆除后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建设也需要巨额资金,政府难以承担。

(4)审批手续冗杂,效率低下问题。

土地招标、拍卖、挂牌需要诸多繁琐的程序,有一些城区对城中村改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认识到改造对以后社会发展的便利,或由于一些个人利益而不支持城中村改造,甚至想方设法阻碍其运行。

在项目的审批过程中,政府部门工作效率低下,手续办理缓慢,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城中村改造的速度。

(5)拆迁补偿意见不统一。

城中村村民收入依附于房屋租金、店铺收益等,城中村改造之后村民的收入来源丧失,因此很多人把目标转向拆迁补偿金上,希望能得到更多的补偿款。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原市义井村城中村项目改造研究论文
摘要:城中村作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产物,“城中村”的存在严重影响到我国的城市
化进程,积极妥善解决“城中村”问题,促进其经济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向现代城市
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转变,使“城中村”真正融入城市从而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于城市化进程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城市化的
特点和城中村问题的研究现状,而后在走访调查的基础上,较为彻底的剖析了案例太原市
义井村,并指出了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义井村,城市化,城中村,改造
1.绪论
近年来,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不断深入,城市人口规模在不断增长,城市建设
急剧扩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离城区较近的村庄及其耕地被逐步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发
展区域内,逐渐成为城市的一部分,大片原来的农用地变更为城市建设用地,他们在城市
发展的带动与影响下发生了明显的由乡村向城市的转型,农村社区与生产方式逐渐消失。

然而由于我国特有的包括土地所有制、户籍、行政管理等多方面在内的城乡二元体制,这
些村庄没能真正纳入到城市的统一规划和建设管理之中,伴随着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和
改造,它们在土地利用、生产和生活方式、建设景观及小区组织等各方面更是保留了传统
的农村居民点特征,与现代城市文明产生冲撞,随之而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地域现象一一“城中村”。

一方面,城中村作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产物,“城中村”的存在严重影响到我国的城
市化进程,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障碍,有待于进一步的改造,因此对于肩负现代社会公共服
务职能的政府来说,对其改造具有必然性。

如何使其成为城市功能意义上的一部分、让其
有机参与新的城市分工和产业布局,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另一方面,土地是农民收入的最重要的来源,城中村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最基本的’
生产和生活资料和最有效的社会保障手段。

失去土地对农民生活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失
去土地实际上是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基础。

城中村改造中,对于农民的补偿更为重要。

如果因城中村征地而不能合理补偿失地农民,也不能给予村民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势必会
使失地农民成为新的社会弱势群体,并带来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

因此,如何解决城中
村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使城中村改造的各项工作得以顺
利进行,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这一课题的研究也具有巨大的现
实指导意义。

所以,成功的城市化进程就必须实现城中村居民在生产和生活方式上的彻底转变,统
筹协调城乡发展,而不是仅仅将城中村的土地纳入政府的开发领域。

这也是本文的研究目
的,即为太原市“城中村”改造提供理论依据,避免在改造过程中走弯路,以更好的促进
城市的发展。

2城中村改造的相关理论
2.1城中村的产生背景及概念
近年来,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不断深入,城市人口规模在不断增长,城市建设
急剧扩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离城区较近的村庄及其耕地被逐步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发
展区域内,逐渐成为城市的一部分,大片原来的农用地变更为城市建设用地,他们在城市
发展的带动与影响下发生了明显的由乡村向城市的转型,农村社区与生产方式逐渐消失。

然而由于我国特有的包括土地所有制、户籍、行政管理等多方面在内的城乡二元体制,这
些村庄没能真正纳入到城市的统一规划和建设管理之中,伴随着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和
改造,它们在土地利用、生产和生活方式、建设景观及小区组织等各方面更是保留了传统
的农村居民点特征,与现代城市文明产生冲撞,随之而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地域现象——“城中村”。

城中村,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城市中的村庄。

城中村是在我国特有的土地所有制和文
化背景下,快速推进的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社区聚落现象。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无论是沿海地区还是大城市,各地农村的发展情况有很大的区别,内地和很多中等城
市目前都面临着城中村问题。

目前学术界对城中村含义的界定并没有统一的认识,几乎每一个研究城中村的学者和
研究者都会给城中村下一个不同的定义。

如,城中村是指“从地域角度上讲,被纳入城市
范围的局部地区,就其社会属性而言,仍属于传统的农村社区的矛盾现象,是一种特殊的
社区”。

武晓玮认为,“城中村是指城市规划用地控制区内以农民群体居住生活为特征、
保留集体土地性质与农村经济组织,并实行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农村经营体制的社区。

”谭
炳才指出,城中村是指“城市总体规划区内仍然保留和实行农村集体所有制,农村经营体
制的农村社区,是城市化过程的产物,是一定发展阶段的特殊现象”。

蓝宇蕴认为,“城
中村顾名思义即都市里的村庄,就广义而言,它是指坐落于城市之中或位于城市周边的、
产业结构与职业结构都基本上己经非农化的村庄。

”还有学者从文化学角度将城中村定义
为“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原农村居住区域及相应的血缘及地缘等社会关系就地保留下来,经济形态从农业转变为第二、三产业,以土地及土地附着物为主要生活来源,以相对于城
市文化的亚文化为基础形成的特殊社区。


实际上,要定义城中村的概念,不仅要看到它的居住形态,还要看到它的社会形态、
文化形态,而且要从城中村的动态发展中去探究它的本质。

在城中村的概念上,本文赞同
谢志岿的思路。

城中村不仅是一种居住形态,也是一种社会形态;既是一种建筑形态的聚集,也是某种人口和社会关系的凝结。

文章在这里借鉴各方的经验,认为“城中村”是指
一些原来的农村,由于政府主导型的城市化在地域上的扩张而被完全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发
展区内,农地、产业结构和村民就业结构已经基本非农化,村民以土地及其土地附着物为
主要生活来源,但仍然依靠传统农村管理体制和道德来管理的具有城市和农村双重特点的社区形式。

这也是本文所界定的研究对象。

2.2城中村的特征
城中村作为城市中的点状农村,它的社会经济形态已或多或少被城市化了,但并未完全城市化,因此城中村在很多方面都有独特的特征:
(1)城中村的建筑物密密麻麻,地理位置越靠近城市,其建筑物越高,楼间距也越小。

这些建筑物以居民住宅楼为主,由于缺少统一建设规划,社区内缺乏统一规划,建筑密度大,道路狭窄,几乎只能行走。

人口拥挤,城中村违法、违规建筑大量存在,城中村虽然被城市包围了,但其基础设施配套严重缺乏,仍然与农村相似,水电暖气都无统一配置,空间布局极差。

(2)城中村的土地仍属于集体所有制土地,以农村村民宅基地为主,其他建设用地为辅。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中村土地逐渐减少,发展成熟的城中村已经没有农用土地。

城市化就是把更多的城中村中集体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的过程。

(3)城中村的村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其生活作息习惯与我国农村人口极为相似。

但由于靠近城市,也有很大的城市特色。

大量的外来流动人口租住在城中村里,职业构成复杂,村民大多无工作,游手好闲,社会治安差。

(4)城中村中村民主要以出租房屋收入、集体经济分红以及自营的小买卖为收入来源。

城中村中大量的流动人口滋生了许多由村民或者外来人口自营的商店餐馆,房屋租赁等服务业,丰富了城中村的经济内容。

(5)城中村的行政管理制度也都处于城乡交替之际。

城中村处于城市与农村的交融地带,过渡时期极具特色,居民身份仍为农民,户籍,教育,医疗,社保等都处于城乡交替时期。

2.3国家对于城中村改造的政策状况
目前,国家没有对于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具体政策,在法律上有《城乡规划法》与之相关,此外主要是相关部门如建设部及各省级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指导意见来指导各地的城中村改造的施行。

如建设部发布的《城镇房屋拆迁管理规范化工作导意见试行》(2021)《关于加强城中村整治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建规[2021]15号)、《城市房屋拆迁估价指导意见》(2021)对有关城中村改造,城中村房屋拆迁及估价进行了指导。

尤其是《关于加强城中村整治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建规[2021]15号)对各地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思想进行了规定。

即要求各地“从本地实际出发,根据城市发展的情况、财力、城中村具体状况和原村民的意愿,开展城中村整治、改造工作,改善城中村人居环境质量,提高城中村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保护原村民合法利益,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需求。

”并确立了各地进行城中村改造的基本原则,即“城中村的整治、改造工作,要坚持城乡统筹,科
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依法整治、改造,有序推进。

要充分考虑原村民生计和发展需要。

根据原村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和意愿,分别采取环境整治、局部改造、整体拆建等不同模式和措施,避免不切实际的大拆大建。

”该指导意见还指出各地应当,科学制定与实施城中村整治、改造规划;改善城中村住房条件;加大对城中村公共设施的扶持力度;加强领导,创新城中村整治、改造工作机制。

目前,各地进行城中村改造多是根据当地实际制定具体的改造方案,各地不尽相同。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