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讨论题

合集下载

近代历史纲要课后思考题

近代历史纲要课后思考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封建社会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侵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参考:1)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由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变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原有地主和农民阶级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工人等新阶级。

(3)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演变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历史任务发生了变化。

2、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参考: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列强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不利:(1)列强入侵,使得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深受灾难。

(2)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掠夺财富,扩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4)不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5)破坏了中华文明利:(1)利于我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西方民主科学的思想的传入,利于解放人民的思想(3)帝国主义的侵略刺激了中国人民的反抗,刺激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促使中国人民投入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3、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根本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重要原因:经济技术的落后教训:落后就要挨打(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综合实力),必须从根本上铲除腐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4、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意义:(1)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2)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3)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根基(4)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失败的原因:(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落后性、腐朽性)(2)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3)缺乏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无法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4)在军事战略上出现重大失误(5)未能正确对待儒学教训: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近代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经历了许多重大事件和变革,对于理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的参考答案:一、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转折点之一,请简要谈谈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彻底推翻封建制度的革命,开启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标志着中国进入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代。

这场革命的最重要影响之一是打破了封建帝制的传统框架,为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革提供了契机。

辛亥革命的成功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民主意识,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觉醒和思想解放。

辛亥革命还培养了一大批革命家和思想家,他们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二、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重要的大规模群众运动,请简要描述五四运动的背景、目标和意义。

五四运动是在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之后逐渐兴起的一场广泛的社会运动。

五四运动的背景是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签订了对中国不利的《凡尔赛和约》,引发了广泛的民族愤慨和抗议情绪。

这场运动的主要目标是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列强的侵略,并主张中国独立、自由和民主。

五四运动最重要的意义之一是唤醒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抵抗情绪,为中国革命的兴起铺平了道路。

五四运动也促进了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变革。

在这场运动中,许多知识分子提出了新文化运动的理念,主张彻底改革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

这场运动的影响深远,推动了中国文化和思想的现代化进程,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重要标志,请谈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之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思考题1.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答: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近现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②因为没有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控制着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着中国民族工商业难以发展;③没有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束缚着农村生产力,无法改善农民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④没有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⑤综上,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互相区别的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同时这两大任务又是互相紧密联系的。

2.近代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答:①内部原因:本国落后腐败的封建制度的残酷压迫;②外部原因:外国帝国主义势力残暴的民族压迫。

3.近代史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答:①军事侵略: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②政治控制: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

③经济掠夺: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④文化渗透: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4.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和洋务运动答: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①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面对残酷的压迫和剥削,广大农民群众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

1851年到1864年间,在洪秀全等人的率领下进行了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②《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要性文件。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由洪仁玕提出。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2、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意义。

3、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内容。

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2、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2、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是什么?
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1、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
2、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3、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中国近代史纲要》是一本介绍中国现代史的经典教材,以其系统的框架、全面的史料、深入的分析,深深地印刻在每一个学习者的脑海中。

这本书要求学生阅读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思考其中的问题,以此加深对中国现代史的理解。

因此,本文将结合书中提出的课后思考题,对几个重要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清政府的衰落和民族危机清朝的衰落始于19世纪中期,其中主要原因是外来侵略和内部矛盾,导致政府的不断削弱和社会的混乱。

现代化的航海技术和工业革命的巨大力量使欧洲列强、美国和日本不断扩大其殖民地和海外势力范围,清政府逐渐失去了对国家主权的控制。

民族危机表现为中国土地的割让、商界和农村的贫困、人民的口粮断绝和战争的连绵不断。

面对这样的困境,清政府不得不做出一些举措,以维护政府的统治和国家的独立。

这些举措包括由洋务运动引导和资助的近代化改革以及复辟保守派政策。

但是,这些措施对于中国近代化的推进空间有限,无法与欧美列强相提并论。

因此,如何解决民族危机是一个全面而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二、辛亥革命和中华民族复兴辛亥革命旨在终结清朝统治和建立一个现代民主的中国。

它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奠定了中国走向民主化的基础。

尽管它并没有完全兑现其预期的理想,但它的影响确实是深远的。

由于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中国的政治和经济现代化并没有因此得以迅速增长。

实现全面的现代化的征程在中国已经开始,政府和人民需要齐心协力,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来加快这一进程。

中华民族的复兴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毫无疑问,一个强盛的、法律健全的、繁荣的中国是中国人民的愿望。

民族复兴需要我们动员更多的力量和资源,以加速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三、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和现代思潮的涌现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中国近代社会不断发生变化。

社会结构、文化观念、经济模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想要走向现代化,中国不仅需要现代制度的引导,还需要现代思潮的支撑。

现代思潮涌现的过程中,诸如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为近代中国思想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纬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思考题上编综述:⼀、单项选择题(在以下各题所各4个备选答案中,有且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

多选或选错均⽆分)1、中国近代历史的起点是()A.虎门销烟B.鸦⽚战争C.洋务运动D.中华民国建⽴4、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A.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B.封建君主专制统治C.宗族家长制D.君主⽴宪制8、中国⽆产阶级最早诞⽣于()A.外国资本主义在华开办的企业B.洋务派开办的⼯⼚C.⾟亥⾰命后新兴的资本主义企业D.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11、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多⽭盾中,最主要的是()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盾B.封建主义和⼈民⼤众的⽭盾C.资产阶级和⽆产阶级的⽭盾D.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13、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A.是完全对⽴、坚决反对的B.既有⽭盾、⽃争,⼜有依赖、妥协C.是完全依赖、坚决追随的D.只反对本国封建主义,不反对外国资本主义18、19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进⼊帝国主义阶段后殖民剥削的主要形式是()A.资本输出B.商品输出C.鸦⽚贸易D.掠夺⼟地⼆、多项选择题(在以下各题所各4个备选答案中,有2个及其以上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

少选或错选均⽆分)1、近代中国的主要⽭盾是()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盾B.封建主义和⼈民⼤众的⽭盾C.资产阶级和⽆产阶级的⽭盾D.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盾E.⼈民⼤众与地主阶级的⽭盾2、近代中国⾰命的只要对象是()A.帝国主义B.封建主义C.⼩资产阶级D.官僚资本主义E.民族资产阶级4、中国⼯⼈阶级的主要来源是()A.商⼈B.城市贫民C.⼿⼯业者D.买办E.破产农民5、第⼀次鸦⽚战争以后,中国与西⽅列强签订的第⼀批不平等条约包括()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北京条约》D.《黄埔条约》E.《虎门条约》9、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是()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重很⼩B.在民族⼯业中,⼯业资本所占的⽐重⼩,商业资本和⾦融资本所占的⽐重⼤C.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D.民族资本所经营的⼯业,规模狭⼩,技术设备落后,E.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势⼒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三、辨析题1、鸦⽚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答案(整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答案(整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及答案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为外国资本主义打开了入侵中国的大门,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领土、领海、关税、司法等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受到外国侵略者的干涉和控制,清王朝从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渐沦入半殖民地的地位。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经济上自己自足的封建国家。

鸦片战争后,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

另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又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转变为半封建的社会。

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在变化。

战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战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另一主要矛盾。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落在中国人民肩上的双重历史任务。

因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但必须认识到,两大主要矛盾发展是不平衡的。

当列强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时,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其他矛盾则处于此要和服从的地位。

而当列强改变侵华手段与方式,使用经济、政治而非军事手段和以间接的“以华治华”而非直接的殖民统治的方式时,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最突出。

当国内的革民战争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存在形成根本威胁时,则两个主要矛盾重合为一,帝国主义与封建阶级为一方,人民大众为一方,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

(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社会主义道路)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第四,革命任务发生变化。

(反对本国封建势力+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3)基本特征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近代化和民主化的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慢,力量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讨论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讨论题

1、分析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对中国的影响。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近代中国具有“双重作用:积极作用:(1)政治: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明清以来的“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中国一步步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潮流之中,加速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瓦解。

(2)经济: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把西方的先进技术传入了中国,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刺激了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中国的经济逐渐融入世界,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3)思想文化:帝国主义的入侵唤醒了一部分中国人,他们为救国图存开始奋斗,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等一系列思想文化运动蓬勃发展。

2、消极作用:(1)政治: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独立,从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并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从而使独立的中国逐渐沦为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2)经济: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了中国的海关和对外贸易,控制了中国的交通事业;中国逐步地形成了对帝国主义资本的依附;压制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民族资本主义逐渐陷入困境。

(3)思想文化: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受到西方思想文化冲击。

(4)其他:大量中国人民惨遭杀害,是历史的巨大灾难。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造成近代中国贫穷和落后的总根源。

2、分析近代先进人士对国家出路的探索有何联系和差异。

联系:近代先进人士从学习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继承与发展。

但它们在性质与活动意义上有较大的差异。

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失败了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戊戌变法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新文化运动是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提倡民主和科学的伟大的民主主义思想解放运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题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题目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随着《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的国家主权遭到破坏,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3、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4、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而逐渐形成的。

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讨论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讨论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题讨论题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童艾静2015051717110一.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为什么要走上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怎样开辟的?(一)是什么——对工农武装割据的解释一个概念两个组成部分三个方面内容(二)为什么——走上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三)怎么样——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1.是什么——对工农武装割据的解释(1)概念: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在领导武装起义、创建人民军队的基础上,在广大农村进行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并以此来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一种斗争形式,也是中国式革命道路必经的重要阶段。

(2)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一是“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在斗争实践中,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3)其内容包括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力的工具;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广泛的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阵地,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

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有机的统一体。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要形式中心内容战略阵地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农村革命根据地注:工农武装割据”不等同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2.为什么——走上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吸收以往革命斗争经验与教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的积极探索的结果。

选择这条革命道路是中国革命的必然,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情所决定的。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无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内无民主制度,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只能是武装革命。

2.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中国近代史刚要讨论题

中国近代史刚要讨论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讨论题
一、1842年,在鸦片战争中失败了的中国被迫割让了香港岛,1997年,中国重新收回了香港的主权,这一历史的巨变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发?
二、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败给了新兴的强国日本,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我们应如何看待和评价洋务运动?
三、1912年,袁世凯窃据了中华民国大总统之位,为什么他与满清王朝一样,都成为了帝国主义在经济、政治上侵略中国的帮凶?
四、1936年西安事变的发生促成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进而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当时中国国内各阶级实现和解、一致对外的历史条件是什么?为什么民族矛盾尖锐激化成为主要社会矛盾,而国内阶级矛盾出现了缓和局势?
五、荣毅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资本家“荣氏集团”的杰出代表,他的一生也代表了“荣氏集团”兴衰成败的历史,为什么在中国近代历史中民族资产阶级无法实现挽救中国命运的梦想?
六、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全面取消了票证供应制度,这标志着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什么样的巨大变化,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七、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欢迎外国资本进入中国,而在近代,我们却要抵制外国资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透过这一现象,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这两个不同历史时代的天壤之别?
八、1997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回顾百年来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对此,我们应当有怎样的认识?
九、你是如何看待中日钓鱼岛争端的?为什么说中日两国应该面向未来、友好合作?
十、你对“中国梦”有什么看法,你对中国的未来有什么样的期盼?。

近代史纲要思考题答案

近代史纲要思考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1、分析评述中国近代衰落的原因。

此题没有标准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一般认为:中国近代的衰落是由于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造成的,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这个问题也不能一概而论。

把中国近代的衰落完全归结于封建专制是不全面的。

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实质上打断了中国历史正常的发展过程,在宋明时期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被游牧民族的野蛮奴隶制度所取代。

这种历史的倒退,事实上封杀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通路。

奴隶制的落后生产关系显然不能适应近代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中国社会因此逐渐的走向衰落,百业凋零,人民困苦不堪,在近代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坚船利炮敲开了东方的大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远历史,创造过伟大华夏文明的天朝大国迅速的沦为了西方殖民主义者的盘中之食也不足为奇了。

所以后来毛泽东同志总结衰落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

”2、鸦片泛滥对中国的影响表现在那些方面?第一,鸦片输入造成白银大量外流。

第二,银贵钱贱,加重了人民负担,造成市场萧条、工商业萎缩。

第三,吸食鸦片严重败坏社会风尚,摧残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第四,鸦片输入使清朝吏治更加腐败,官员利用鸦片走私和禁烟缉私牟取暴利。

第五,削弱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

3、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原因主要有:一、客观原因:①兵力:鸦片战争之初,英国远征军约5000人;战争结束时,英国海、陆军总兵力增加到约2万人。

清总兵力80万。

发生战事的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四省原驻军,加上增援的外省兵力,共约25.8万人。

②武器:英国的海军已经有蒸汽机作动力;它的枪炮这时候已是后膛装弹(清军主要是前膛装弹),比较先进。

二、主观原因:①清统治者妄自尊大,闭目塞听,对世界大势茫然无知;②决策者昧于时势,胸无定计,时战时和,游移不定。

教训是:第一,落后就要挨打,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得发愤自强。

在鸦片战争中国是落后的,武器落后,科技落后,经济落后,最根本的还是社会制度落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题参考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题参考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题参考答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题答案要点综述:风去变幻的八十年⒈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①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②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步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⒉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①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最主要的是前者。

②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③基本特征: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中国的封建势力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封建所有制仍然广泛存在,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民族资本主义很弱小,且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或多或少的联系;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地方割据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受三座大山压迫,中国人民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⒊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①历史任务:独立解放和富强富裕②相互关系:只有争取前者才能为后者实现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客观上:列强的入侵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国门,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把西方技术带入中国,促使中国封建经济解体,刺激了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

中国人民在这一过程中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和痛苦,中华民族以百年的耻辱和贫弱为代价换来资本主义发展的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而且这一代价的付出是别无选择的,是侵略者们强加给中国人民的。

虽然在外国侵略的刺激下产生了资本主义,但其因受到外国侵略的严重制约而失去了独立发展的条件和可能,始终无法获得正常的充分的发展,使近代中国形成了殖民地色彩浓厚的畸形发燕尾服的经济体系,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附庸。

所以从结果来看,西方的侵略并没有将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现代化国家;另一方成,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为了维护其在中国的特殊利益,实现对中国的控制,竭力扶植中国的封建势力,给中国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设置重重障碍。

莆田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题答案

莆田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题答案思考题1:分析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联系?答:⑴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⑵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思考题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答: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思考题3:严复翻译的«天演论»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答:在甲午战争后,严复翻译了«天演论»(1898年正式出版)。

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社会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

他在该书按语中指出,世界上一切民族都在为生存而竞争,“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负者日退而进者日昌”,中华民族也不能例外。

中国如果不能自强,就会“弱者失绝,亡国灭种,失去民族生存的权利。

”«天演论»对中国人无异是振聋发馈的警世钟。

思考题4:戊戌维新运动是由哪个阶级发起的?目的是什么?意义和教训是什么?答:⑴戊戌维新运动是由民族资产阶级发起的。

⑵戊戌变法是民族危亡刺激下的产物,因此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

⑶意义: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的运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个思考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个思考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思考题1、试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1840年鸦片战争和其后的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成为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起点。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856年开始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和随后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加快了中国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演变的历史进程,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和随后的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成都进一步加深。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次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形成。

2、为什么说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华民族贫穷落后的总根源?原因: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使中国在政治经济上基本彻底丧失了独立性,中国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成为了西方大国的经济附庸。

除了沿海,沿江少数城市经济得到畸形繁荣发展之外,中国广大地区特别是农村的经济都濒临破产。

外国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导致了中国近代经济的落后和人民的贫困。

3、试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先进中国人探索民族民主革命的过程。

农民阶级:以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为代表的农民革命运动,主要以农民战争的形式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规模宏大,参与人数众多,但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最后都遭到失败。

资产阶级改良派: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形式,开展戊戌变法运动,希望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通过他们的努力,中华民族的民主意识开始初步觉醒,许多荼毒良久的封建恶习开始改变,推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同样,由于自身局限,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外加反动势力的强大导致了戊戌维新变法的失败。

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暴力方式推翻了清政府统治,使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再也无法在中国建立起比较稳固的统治,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空前解放;在辛亥革命失败之后发起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斗争,为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积极奋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一、试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革命的第一个阶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1927年至1949年间,以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剥削制度为目标,推动社会主义革命的一场人民大革命。

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领导权的转变:新民主主义革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领导权的确立。

中国共产党通过武装起义、军事斗争以及土地革命,逐渐建立农村根据地,并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起游击队和正规军队。

2. 统一战线的形成:为了推动民主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积极发起和参与各种抗日救亡运动,并通过形成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联合各阶级、各民族和各政党,共同抵抗日本侵略。

这一战略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了更多的人民群众支持,并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3. 打倒三座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即“打倒三座山”。

通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广泛的群众运动,中国共产党成功地打破了封建社会的束缚,摧毁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为后来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4. 土地革命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农民问题一直是中国革命的重要问题,而土地革命则是解决农民问题的核心任务。

中国共产党通过发动农民革命斗争,实行土地革命和土地改革,将土地重新分配给农民,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5. 战争与和平的转换:中国共产党在长时间的革命战争中总结经验,根据战争发展规律和国际斗争形势,灵活运用战争与和平的转换策略。

在抗日战争的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参与国内和平谈判,通过政治手段实现国家的独立和统一。

二、评述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的作用和地位。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树立了崇高的革命党的形象,并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主要表现如下:1. 领导者和组织者:中国共产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起到了指导和组织的作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思考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思考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思考题
1.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2.1840年至1919年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3.鸦片战争后民族意识的觉醒及表现
4.戊戌维新运动
5.辛亥革命及其历史意义.
6.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7. 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
8.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及重要思想
9.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10.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制定和执行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
11. 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1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13. 20世纪50年代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14.中国共产党开创的农业合作化道路
15. 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及主要内容
1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17.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题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答: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正如毛泽东所说“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而前者则是更根本的原因。

因为正是由于社会制度的腐败,才使得国家综合实力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

教训是:建立完善可行的社会制度,并根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防止制度和执政群体的腐败。

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包括作战能力在内的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稳步提高。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答: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这次起义历史14年,转战18省,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在太平天国影响下,各地各种人们反清斗争风起云涌,这些斗争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第二,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它把千百年来,农民对土地的渴望在《天朝田亩制度》中较完整地表达了出来。

《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反映了太平天国某些领导人在后期试图通过向外国学习来寻求出路的一种努力。

因此,太平天国起义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第三,太平天国起义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统治阶级的精神支柱。

第四,太平天国起义有力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太平天国的领袖们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

尤其是党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时,他们毫不犹豫地汇入英、法军队展开英勇的斗争,给了外国侵略势力应有的教训。

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

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会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和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和答案

中国近代史目录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提出及影响。

3、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4、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5.鸦片贸易对中国造成了哪些危害?6.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7.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8.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9.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为什么《天朝天亩制度》的主张是难以实现的?2、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3、戊戌维新运动时期威信派与守旧派争论的内容有哪些方面?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是什么?4、简述龚自珍的政治思想:5、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是什么?6、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7、简述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及其特点8、试述改良主义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1、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2、三民主义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3、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4、武昌首义的简单过程是什么?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6、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中编综述:天翻地覆三十年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发展的?这对中国革命事业带来哪些影响?2、为什么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2、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之行的路线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4、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2、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3、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4、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下编综述:辉煌的历史进程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2、从新中国成立取得了那些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3、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2、怎样认识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3、为什么说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4、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2、在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关系是怎样的?试举例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题讨论题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童艾静2015051717110一.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为什么要走上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怎样开辟的?(一)是什么——对工农武装割据的解释一个概念两个组成部分三个方面内容(二)为什么——走上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三)怎么样——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1.是什么——对工农武装割据的解释(1)概念: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在领导武装起义、创建人民军队的基础上,在广大农村进行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并以此来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一种斗争形式,也是中国式革命道路必经的重要阶段。

(2)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一是“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在斗争实践中,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3)其内容包括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力的工具;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广泛的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阵地,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

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有机的统一体。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要形式中心内容战略阵地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农村革命根据地注:工农武装割据”不等同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2.为什么——走上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吸收以往革命斗争经验与教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的积极探索的结果。

选择这条革命道路是中国革命的必然,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情所决定的。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无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内无民主制度,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只能是武装革命。

2.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3.中国革命的敌人中外反动势力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这恰恰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4.中共吸取了大革命的教训。

经过陈独秀及苏联顾问的右倾投降主义统治后,中共经过分析得出中国革命必须依靠广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不能再依靠军阀,和两面性很强的资产阶级的结论。

(一)怎么样——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1)实践:①三大工农武装起义:为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创建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

②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③八七会议:给处于思想紊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④秋收起义失败后,文家市决策: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在关键的时刻指引了方向。

⑤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⑥土地革命的开展:农民的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⑦根据地建设(经济建设和政权建设):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巩固了红色政权。

瑞金红色政权的建立,表明与国民党反动政权对峙的局面正式形成。

⑧全国十几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表明革命的星星之火,已经发展为燎原之势。

(2)理论: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强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走“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二、1927至1937年间中共出现了哪些左倾错误?你怎样认识这些错误?“左倾”错误的概念瞿秋白盲动主义(1927年11月-1928年4月)(二)具体内容李立三冒险主义(1930年6月—9月)王明教条主义(1931年1月—遵义会议前)(三)我的认识1.“左倾错误”的全称是“左倾机会主义错误”,它是指党内的一种错误思想,表现为急躁、冒进,不顾客观事实;或者照搬马列原著,咬文嚼字,不能灵活运用。

2.(1)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1927年11月,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在瞿秋白主持下,在上海举行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决议案》,形成了左倾盲动主义,并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内取得了统治地位。

它的主要之点是:混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认为中国革命是所谓“不断革命”;不承认大革命失败后暂时处于低潮的形势,认为当时的革命形势是“不断高涨”;不仅不组织有秩序的退却,反而在全国组织毫无胜利希望的地方起义;坚持“城市中心论”,认为“城市工人暴动”是“革命胜利的关键”。

与此同时,组织上的宗派主义的打击政策也发展起来。

(2)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占了统治地位. 1930年6月,李立三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的决议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后被称为“立三路线”)在党中央占据了统治地位。

这个决议案的“左”倾冒险主义表现在:第一,对形势作了根本错误的估计,认为中国革命也好,世界革命也好,都到了大决战的前夜。

第二,主张在实际工作中已不再需要逐步积聚和准备革命的力量,因为群众已经不要小干、只要大干,也就是只要武装暴动,而且是全国性的武装暴动了。

第三,坚持“城市中心论”的错误观点,反对以农村包围城市,以根据地推动全国革命高潮的思想。

第四,再一次混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认为一省或数省首先胜利,就是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开始,企图在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同时,反对资产阶级。

(3)王明教条主义:从1931年1月—1935年1月,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领导机关内占据领导地位长达4年。

这次“左”倾错误在党内统治的时间最长,给党带来的危害也最大,它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

1931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六届四中全会,王明等“左”倾冒险主义者在共产国际代表米夫的支持下,以批判三中全会的所谓对于“立三路线”的“调和主义”为宗旨,强调反对“党内主要危险”的“右倾”,决定“改造充实各级领导机关”。

由于得到米夫支持,原来不是中央委员、缺乏实际斗争经验的王明,不仅被补选为中央委员,而且成为政治局委员,使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领导机关内取得了统治地位。

3.我的认识:①无论军事斗争还是政治斗争,都要根据国情,制订出正确的方针和政策。

②领导者,特别是高层领导者,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发扬民主作风,不能主观决定一切。

③要正确认识中国国情,革命道路不能照搬照抄,走自己的路。

三.简介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并指出它的非凡之处。

简介:红军长征的原因红军长征的经过红军长征的胜利非凡之处(一)红军长征的原因1934年10月,由于博古、李德等人“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第一方面军主力开始长征。

(二).红军长征的经过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开始,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经过:瑞金出发——挺进湘西——冲破四道封锁线——改向贵州——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河(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甘肃会宁。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先后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会师。

至此,三大主力红军的长征胜利结束。

(三).红军长征的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史诗,它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四)长征的非凡之处:开辟意义革命意义革命精神深远意义长征精神1.翻开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新篇章。

长征途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实行符合中国实际的战略策略,这一我们党在血的教训和生死存亡考验中认识并确立起来的思想路线及其取得的重大思想成果,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

2.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红军长征胜利,使党中央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奠基于西北,巩固和发展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使其成为中国革命的政治中心,为党和红军的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

红军长征实现了我们党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鼓舞了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信心和勇气。

红军长征胜利,为中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3.培育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

红军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而且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不忘初心,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4.最后一点,就是深远意义是,形成了中国革命成熟的坚强领导核心。

红军长征从被动到主动,踏上胜利道路,转折点是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路线,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为我们党从挫折走向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

这是我们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逐步形成,是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经过胜利和失败的长期比较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5.长征精神①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②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③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