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推荐给家长的阅读

合集下载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

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你一辈子。

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

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

其次严而有爱,训练要强调一个“严”字,突出一个“爱”字,不见实效不收兵。

有些教师对学生不良习惯矫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不佳,便灰心无辄了。

岂不知矫正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的过程是“纺线”的过程,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

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也要严爱结合,通过“严”达到“爱”。

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关键在于了解孩子。

任何教育都应以了解教育对象为前提。

作为成熟的教师,应当善于与孩子沟通,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在干什么。

当孩子做出一些成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时,教师不是当即质问或训斥,而是平心静气地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思考一下: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经过这样的思考,教师就容易了解孩子,就能慢慢地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首先我认为应该培养孩子专心致志的习惯。

无论孩子学什么都应该要求她专心致志。

为了这一行动的顺利实施,每次我与她谈心时,都要求她全心全意,从小事,从细节着手,让她能够在安静的环境之中独立思考,不让一些不必要的事情打断、影响她的思路。

而玩的时候就一心一意地玩,让孩子痛痛快快地玩。

做父母的应该教孩子学会劳逸结合,动静交替。

其次,应从小对孩子渗透效率观念。

我常常告诉孩子:做事要快。

不管做什么事情,在拥有同等的时间里,谁的效率高,谁就会成为佼佼者。

因此,我提醒她平时穿衣、脱衣、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时在保证安全完成的前提下都要快。

一个高效率的人必须从小养成敏捷灵巧和雷厉风行的习惯。

要知道磨蹭会让一个人白白地虚度和浪费多少光阴。

坚持不懈的品质也是促进孩子形成良好习惯的重要内容之一。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读后感范文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读后感范文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读后感范文《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读后感范文孙云晓的文章《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讲到: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以人格培养为核心的教育。

儿童教育的全部使命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开展儿童,解放儿童。

在这里还要说明一点:其实孩子一定要给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和孩子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提醒自己工作中,不要光抱怨淘气孩子多么麻烦!多让人伤心!作为教师应该帮助和引导孩子们养成许多良好的习惯!习惯决定孩子的一生,这句话真是说得很对!因此,防治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越早越好!从幼儿早期,就需要引起家长和老师的注意和高度重视。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而决定孩子习惯养成的,那么是每一位父母。

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是不容无视的。

只有父母行得端,做得正,才有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

孩子的行为举止大多是模仿来的,染于青那么膏,染于黄那么黄。

教育家洛克说:“务必承受一个毋庸置疑的真理,无论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训,无论给孩子什么样聪明而文雅的训练,对他们的行为能发生最大影响的很显然是他周围的同伙,是他看护人的行为典范”。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往往只注重知识教育而无视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只注重孩子掌握了多少知识,而不管孩子是否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等。

真正的教育是为养成孩子的良好习惯创设一定的条件。

孩子都是自己的好,父母要学会不与人家比孩子,不替孩子承担一切后果,给孩子感受失败的时机,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气氛,学会理解和尊重孩子,宽容孩子的缺乏,聆听孩子的心声,学会赏识和赞美孩子,与孩子一起分享好习惯带来的经历。

习惯的培养存在“关键期”,儿童时期,青少年时期,都是培养好习惯的最正确时期。

毫无疑问,儿童时期更是行为习惯养成的最正确时期,也是关键时期。

教育家指出:“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

”。

因此,每一位父母和老师,都应当像勤劳而智慧的农民那样,抢在春天里播种:播下良好习惯的种子,收获安康人格的果实。

常言道:三岁定八十,哪怕是一个年龄很小的孩子,人们也可以从他身上看到未来推销员、医生、律师或政府高官的影子;哪怕只是一句话,人们也能够从中分辨出细微的主观思维模式以及特定的行为方式。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读书体会我喜欢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一个人取得的成绩往往取决于性格上的伟大。

”而构成我们性格的,正是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一个个好习惯。

好习惯养成得越多,个人的能力就越强。

养成好的习惯,就如同为梦想插上翅膀,它将为人生的成功打下坚定的基石。

在将《习惯决定孩子命运》这本书仔细的看完后,更加坚定了我的这些看法。

《习惯决定孩子命运》这本书一共有12讲,这12讲里面分别讲了:教育孩子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良好习惯是健康人格之基;多元智能与人人成功;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爱学是万善之源;如何教孩子学会交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科学为安、强壮为康;指导孩子用好媒介;学会消费是孩子的必修课;两代人互相学习共同成长;提高父母的教育素质刻不容缓。

其中让我最受益的是第二讲,里面有讲到“什么是习惯?习惯的重要性;习惯培养的重点与指标;怎样培养良好的习惯?怎样矫正不良的习惯?在快乐的实验中养成良好的习惯;继承中华民族重视习惯养成的优良传统”。

对呀,习惯不同,就是素质不同,用父母的好习惯影响孩子!和养成爱读书的习惯终生受益!提高父母的教育素质刻不容缓。

教师就更加不用说了,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的习惯,父母的最大优势也是培养孩子的习惯。

若你不去培养孩子的习惯,实际上你也影响了孩子的习惯,因为你有什么习惯就很容易传给孩子什么习惯。

从小慢慢培养孩子对于媒介的抵抗和诱惑,你只能引导孩子掌握一些科学的知识,慢慢的他就有了一种抵抗力。

只有增强他的抵抗力和他的这种成功感,幸福感,才是最重要的。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曼恩说过:“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他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一个人如果从小养成各种良好习惯,他的一生都会受益。

孩子在小学阶段养成爱读书的习惯,那可叫终身受益,一个人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他才会一生都不感到寂寞,他还会是一个不断提升自己,不断成长的人!反之,他就是一个很容易寂寞,很容易烦躁的人,是一个眼界不宽的人。

《习惯决定孩子命运》心得体会

《习惯决定孩子命运》心得体会

《习惯决定孩子命运》心得体会当我捧起《习惯决定孩子命运》这本书时,起初并未预料到它会给我带来如此深刻的触动和思考。

书中所阐述的关于习惯对孩子成长的影响,犹如一道道明亮的光线,照亮了我在育儿道路上曾经的迷茫和困惑。

习惯,这个看似平常的词汇,却蕴含着无尽的力量。

它就像是一只无形的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默默地发挥着作用,塑造着他们的性格、价值观和未来的走向。

一个良好的习惯,可以成为孩子人生道路上的助力器,帮助他们轻松地跨越困难,迎接挑战;而一个不良的习惯,则可能成为他们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让他们在挫折中徘徊不前。

书中提到,孩子的习惯养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这让我想起了孩子小时候学习自己穿衣、系鞋带的那些日子。

一开始,他总是笨手笨脚,甚至会因为做不好而发脾气。

但我知道,这是他养成独立自主习惯的必经之路。

于是,我耐心地陪伴他,鼓励他一次又一次地尝试。

渐渐地,他不仅学会了自己穿衣、系鞋带,还开始主动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这个小小的转变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和耐心,更需要我们家长的引导和鼓励。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最好榜样。

如果我们自己都没有良好的习惯,又怎能期望孩子能够拥有呢?比如,我们要求孩子每天阅读书籍,而自己却整天沉迷于手机和电视,那么孩子又怎么会对阅读产生兴趣呢?相反,如果我们每天都能抽出时间阅读、学习,孩子自然会受到感染,也会逐渐养成热爱阅读的好习惯。

同时,培养孩子的习惯还需要注重细节。

很多时候,一个小小的细节可能会影响到孩子习惯的养成。

比如,孩子的书桌是否整洁、书包是否整理有序,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却能反映出孩子是否养成了有条理、爱整洁的习惯。

记得有一次,孩子的书包里乱七八糟,书本、文具混在一起。

我没有直接帮他整理,而是让他自己看着这一团糟的书包,问他这样找东西是不是很不方便。

然后,我教他如何分类整理书包里的物品。

《习惯决定孩子命运》心得体会

《习惯决定孩子命运》心得体会

《习惯决定孩子命运》心得体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常常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兴趣爱好和特长培养,却容易忽略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习惯。

读了相关的教育书籍,我深刻地认识到“习惯决定孩子命运”这一观点的真谛。

习惯,就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形的轨道,引导着孩子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良好的习惯能够为孩子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不良习惯则可能成为他们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

一个拥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会懂得合理安排时间,主动预习、复习功课,认真完成作业,遇到问题积极思考、寻求解决办法。

这样的孩子在学习上往往能够事半功倍,成绩优异自然不在话下。

而那些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可能会拖延、马虎、缺乏主动性,学习对他们来说就变成了一种负担,成绩也难以提高。

生活习惯同样重要。

比如,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能够让孩子拥有充足的睡眠,从而在白天有充沛的精力去学习和玩耍。

懂得整理自己的物品,能够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感。

饮食习惯良好的孩子,身体更健康,有足够的体力和精力去应对各种挑战。

再说说品德习惯。

诚实守信、尊重他人、懂得感恩,这些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品德习惯。

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能够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尊重他人的孩子,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懂得感恩的孩子,会珍惜身边的一切,内心充满爱和温暖。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呢?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

孩子是通过模仿来学习的,如果家长自己都不能做到言行一致,又怎么能要求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呢?比如,如果家长要求孩子少玩手机,自己却整天抱着手机不放,孩子怎么会听从呢?其次,要从小事抓起。

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能期望一蹴而就。

从孩子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入手,如要求他们按时起床、自己穿衣、整理书包等,逐渐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

再者,要给予孩子及时的鼓励和肯定。

当孩子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取得进步时,家长要及时表扬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从而增强自信心和积极性。

同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

分享《决定孩子命运的12个习惯》

分享《决定孩子命运的12个习惯》

分享《决定孩子命运的12个习惯》一起分享一本书, 林格先生的《决定孩子命运的12个习惯》先问一个问题,优秀的孩子和一般的孩子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习惯。

当然,大家可能会想到,家庭成长背景等等因素,但是最终表现在孩子身上就是一个习惯。

习惯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事务,让自己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哪怕在当时并没有认识到什么习惯的重要性。

只要他们能做到,就足够了。

这个习惯可能对最终的成功不一定是唯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对获得好的学业是一定有巨大的帮助的。

难道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快乐健康的前提下获得更多的好成绩吗?王金战老师说,14岁以前的智力开发和习惯养成,基本就完成了孩子一生的铺垫。

每一个孩子刚生下来的时候,都是一张白纸。

最终这个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跟他成长的家庭环境关系最重要。

这个家庭环境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具体的核心的影响力应该只有两个:一个是心理成长的影响,一个是习惯养成的影响。

前者决定孩子能够做事的动机和风格,后者决定孩子做事的方式。

心理学家,以及教育家都有一个共识,就是说,每一种性格都能成功。

从发展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任何一种依恋的孩子都有机会成功。

但是,这个成功是如何界定的呢?是指毕生成长的幸福观还是事业成功?事业成功与幸福感并不一定成正比,学业成功和事业成功也不一定成正比。

这里面,很多因素互相参杂,互相影响,互为因果,再加上每一个家庭对成功的评价标准不一样,这个问题就变得尤为复杂。

不过,无论是什么观点,有一些因素对孩子未来毕生发展的影响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从小形成的安全依恋关系能够帮助孩子更有勇气和足够的能力应对成长问题,而良好的习惯养成可以帮助孩子更容易取得好的学业成绩,最终能够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保障。

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第二个确定因素:习惯养成对孩子命运的影响。

学习的内容来自林格先生的一本畅销图书《决定孩子命运的12个习惯》。

这里不再研究为什么要做习惯养成这个事情,我们要花更多的精力去了解,如何养成这件事情,这才是我们当家长的薄弱点,也是这本书的精要之处。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家长们一起分享,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习惯是一种重复性的、通常为无意识的日常行为规律,它往往通过对某种行为的不断重复而获得。

一个动作,一种行为,多次重复,就能进入人的潜意识,变成习惯性动作。

人就是一种习惯性的动物。

无论我们是否愿意,习惯总是无孔不入,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习惯的影响力竟如此之大。

有调查表明,人们日常活动的90%源自习惯和惯性。

想想看,我们大多数的日常活动都只是习惯而已!我们几点钟起床、怎么洗澡、刷牙、穿衣、吃饭等。

小到啃指甲、挠头、握笔姿式以及双臂交叉等微不足道的事,大到一些关系到身体健康的事。

一天之内上演着几百种习惯。

然而,习惯还并不仅仅是日常惯例那么简单,它的影响十分深远。

如果不加控制,习惯将影响我们生活的所有方面。

甚至连我们的性格都是习惯使然。

“性格其实就是习惯的总和,就是你习惯性的表现”。

如果抽象地讲,就是:行为变为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好的习惯将使你成为伟人,同样坏的习惯也将使你一生一事无成。

所以切不可小看平时一些微不足道的毛病,一旦养成习惯,将成为你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这就非常需要我们仔细检查一遍自己的习惯。

看看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无益的,哪些是有害的,而后,将无益、有害的改为有益的。

哪怕一个小小的改变,假以时日,必能受益无穷。

后天的培养铸就了人们强大的习惯,要树立勤奋是光荣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终会得到好回报的信心,正所谓好习惯结好果、坏习惯酿恶果。

习惯是所有伟人的奴仆,也是所有失败者的帮凶。

伟人之所以伟大,得益于习惯的鼎力相助,失败者之所以失败,习惯同样责不可卸。

习惯决定命运。

但我们应该明白,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我们在后天的行为活动中逐步形成的。

只有在正确道德意志的驱使下,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

捡起别人忽略的纸屑,扔掉马路上的的砖瓦,按时归还借来的东西;学会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具,学会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与生活当中逐步养成。

《习惯决定孩子命运》读后感范文

《习惯决定孩子命运》读后感范文

《习惯决定孩子命运》读后感范文《<习惯决定孩子命运>读后感范文》最近读了《习惯决定孩子命运》这本书,感触颇深。

在书中,作者用了很多真实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道理,让我对孩子的习惯培养有了全新的认识。

书里提到,孩子的习惯就像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基石,基石打得稳不稳,直接关系到未来这座大厦能建得多高。

这让我想起了我家小侄子的一件事儿。

小侄子刚上小学的时候,做作业那叫一个磨蹭。

每天放学回家,书包一扔,先玩个够。

等到要写作业了,不是一会儿要喝水,就是一会儿要上厕所。

好不容易坐在书桌前了,又开始摆弄铅笔、橡皮,半天写不了几个字。

这可把他爸妈急坏了。

为了帮他改掉这个坏习惯,一家人可是费了不少心思。

首先,给他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放学回来,先休息十五分钟,吃点水果,然后就开始写作业。

写作业的时候,书桌上只留下必要的学习用品,其他的东西一律收走。

一开始,小侄子可不乐意了,总是哭闹着不愿意遵守规定。

但是他爸妈态度很坚决,告诉他只有养成好习惯,才能学得好,玩得也开心。

慢慢地,小侄子开始适应了这个新的节奏。

不过,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他写作业的时候,总是粗心大意,简单的题目也经常出错。

这时候,他爸妈又想了个办法,每次做完作业,都让他自己先检查一遍,如果检查出错误并且改正了,就会给他一个小奖励。

就这样,小侄子的作业质量越来越高,老师也经常表扬他。

他自己也变得越来越自信,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不少。

通过小侄子的这件事,我深深地感受到,习惯的力量真的是太强大了。

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让孩子在学习上事半功倍,还能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和责任感。

再想想我们身边,那些成绩好、性格开朗的孩子,往往都有着良好的习惯。

比如按时作息,每天坚持阅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

而那些总是调皮捣蛋、学习不好的孩子,大多都存在着一些不良习惯,像做事拖拉、没有耐心、不爱思考。

其实,孩子就像一张白纸,我们家长就是那支画笔。

我们给他们画上什么样的习惯,他们就会展现出什么样的人生画卷。

《习惯决定孩子命运》读后感幼儿教师写的

《习惯决定孩子命运》读后感幼儿教师写的

《习惯决定孩子命运》读后感幼儿教师写的《习惯决定孩子命运》读后感幼儿教师写的篇一我读了教育学家孙云晓的《习惯决定孩子一生》一书,感受颇深。

好的习惯是一种财富,它能成就孩子一生。

在人生中,有很多时候,一个好的习惯和性格,能为你带来莫大的好处。

这种习惯和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一点一滴长时间积累和培养起来的。

孙云晓说“如果你养成了好习惯,你一辈子都享受不尽它的利息;如果你养成了坏的习惯,你一辈子都偿还不尽它的债务;坏习惯能以它不断增长的利息让你最好的计划破产”。

是的,幸福人生的基础是源自良好的习惯,不管是美好的品德,还是较强的学习能力,都是儿时养成的良好习惯。

有了好的习惯,才会有幸福的人生。

每一个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各种各样的习惯,单从表面来看,它是一件小事,不引人注意,但是很多人的失败就败在不良习惯上。

“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习惯是人生之基,而基础水平决定人的发展水平,书中的大量事实证明了一个道理:习惯决定一个人的成败。

让孩子从小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对他们来说有多么重要的影响,它将伴随着他们的一生,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做人还是处世。

这些好的习惯都将以一种无比顽强的姿态干预着他们生活。

《习惯决定孩子命运》读后感幼儿教师写的篇二一个人的习惯是从小就开始培养的,一个拥有一身好习惯的无论怎样都会受人尊重和欢迎,人们都愿意去帮助他而一个拥有一身坏习惯的人,就会遭到别人的议论,排斥和责骂。

你们应该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国王,他没有儿子,他决定用一种方式来选出一位来继承,他王位的孩子。

他事先准备好了一些炒熟的种子,给了城镇的小朋友,并说谁能在三个星期之后帮我种出这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我就让谁当国王。

结果三个星期的时间匆匆滑过,小孩子们一个个都捧着一盆盆五颜六色的鲜花,国王看了很生气,然而在这时唯独有一个小孩手中的花盆是没有花的,国王看到后很是欣喜,他看到小孩的诚实很是快乐,于是把王位给了他。

2024年好习惯决定孩子一生读后感范本

2024年好习惯决定孩子一生读后感范本

2024年好习惯决定孩子一生读后感范本《2024年好习惯决定孩子一生》是一本科普性质的书籍,作者以年轻父母的视角阐述了良好习惯对孩子一生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和实际案例,书中详细介绍了一系列好习惯的培养方法,并且对孩子们在培养好习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惑和难点给予了解答和指导。

这本书的核心理念是,好习惯的培养是从娃娃抓起的。

作者通过大量的研究和真实案例,强调了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提醒父母们要逐步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并且要在孩子犯错时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而不是过度惩罚或放任自流。

书中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好习惯如早起早睡、饮食健康、坚持运动等,并且给出了相应的实践方法和技巧。

我认为,这些好习惯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孩子们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还有助于他们日后走上成功人生的道路。

读完这本书,让我深思良久。

我意识到孩子的成长不仅仅取决于学校的教育,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父母,要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不仅仅是提供物质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同时,我也认识到培养好习惯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在这个讲求即时满足的社会中,孩子们往往更容易陷入不良习惯的泥淖。

而要从根源上改变孩子的坏习惯,需要父母们的耐心和恒心。

只有经过长期的引导和教育,才能让孩子们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此外,我也学到了一种正确的教育方式——以身作则。

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最容易受到影响的就是他们的父母。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首先我们自己就要做到。

只有以身作则,才能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到正确的行为准则,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的来说,《2024年好习惯决定孩子一生》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籍,它为我们指明了培养好习惯的重要性,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技巧。

从中,我不仅学到了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好习惯,更意识到了父母的角色和责任。

希望将来我成为一位合格的父母,能够给我的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他们的一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4年读《习惯决定孩子一生》心得体会样本(3篇)

2024年读《习惯决定孩子一生》心得体会样本(3篇)

2024年读《习惯决定孩子一生》心得体会样本感谢____妈公益阅读组织,使我获得了《好父母决定孩子一生》一书。

当我初次翻开这本书时,惊喜地发现随书附赠了《财智会》杂志,这是一本汇集高端智慧与精英成长的读物。

还附有时代光华的宣传册,其中介绍了众多书籍的简介。

常言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话虽然强调了遗传因素的作用,似乎与内因决定论有所出入。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父母的确对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

《好父母决定孩子一生》的第一章就深刻地指出了父母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陆惠萍老师精准地捕捉了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焦虑点,让我们不禁反思自己的言行对孩子产生的深远影响。

书中,陆老师通过真实案例,向我们传授了如何成为合格父母的方法。

在第四章中,我关注到了关于培养女孩的内容。

书中提到,培养女孩应注重培养她们的美丽、温柔、善解人意的气质,以及尊重自己和他人的高贵品质。

这不仅体现在言行举止上,还包括拥有高贵的内心和美好的名字。

书中还阐述了家长应有的智慧,如“吃点亏又如何”,这让我深有感触。

作为父母,我们应教育孩子不要过于计较小事,要有宽广的胸怀去面对生活中的不公。

书中还介绍了与孩子交流的技巧,这些对我与孩子的沟通非常有帮助。

在父母这一角色中,我们可能无法做到完美,但我们必须努力做得更好。

《好父母决定孩子一生》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教育方法,陆惠萍老师的中外结合教育理念,为许多迷茫的父母指明了方向。

《好父母决定孩子一生》作为百万家长推崇的家教读物,通过真实案例解决我们面临的教育问题,引领我们走向更好的家庭教育之路。

2024年读《习惯决定孩子一生》心得体会样本(二)在深入阅读《习惯决定孩子命运》一书中,我获得了诸多启示与感悟。

以下,我将部分精髓语句提炼出来,以期与广大同仁共同探讨。

该书强调,我们往往过分注重孩子的学业成绩,而忽略了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正如书中所言:“一个人的习惯,或许比分数更加重要。

”良好的习惯将伴随一生,带来持续的益处,而恶习则可能成为一生的负担。

《习惯决定孩子命运》读后感范文

《习惯决定孩子命运》读后感范文

《习惯决定孩子命运》读后感范文《<习惯决定孩子命运>读后感范文》读完《习惯决定孩子命运》这本书,我感触颇深。

这本书没有那些高深莫测的理论,而是用平实的语言,通过一个个真实的例子,向我们揭示了习惯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书中提到,孩子的习惯养成就像是在盖一座大厦,每一块砖、每一粒沙都至关重要。

这让我想起了我身边的一个真实例子,那是关于我表妹的。

表妹小时候特别聪明可爱,但就是有一个不好的习惯——丢三落四。

她的书包永远是乱糟糟的,书本、文具随意塞在里面,经常找不到需要的东西。

有一次,她要参加学校的绘画比赛,前一天晚上精心准备好了画笔、颜料和画纸。

可是第二天早上,因为着急出门,她竟然把装着颜料的盒子忘在了餐桌上。

等到了学校才发现,急得直哭。

家里人赶紧给她送去,虽说没有耽误比赛,但她也因为心情受到影响,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这件事过后,大家都觉得她应该吸取教训,改掉这个丢三落四的毛病。

然而,习惯哪是那么容易改的呢?接下来的日子里,她依旧会忘记带作业、忘记带课本。

有一次期末考试前,老师特意叮嘱大家要带好考试需要的文具和证件。

表妹满口答应,还认真地准备了一个清单,把需要带的东西都写了上去。

可是到了考试那天,她还是忘记带了橡皮。

考试的时候,她不小心写错了字,因为没有橡皮,只能用笔划掉,结果卷面弄得脏兮兮的,影响了成绩。

因为这个坏习惯,表妹吃了不少苦头。

她自己也很苦恼,明明每次都提醒自己要仔细,要记得带好东西,可就是做不到。

家里人也跟着着急,想了各种办法帮助她。

后来,表妹的妈妈想出了一个主意。

她给表妹买了一个漂亮的小本子,让表妹每天把要做的事情和需要带的东西都写在上面,完成一项就打一个勾。

一开始,表妹觉得很麻烦,不愿意写。

但是妈妈坚持要求她这样做,并且每天都会检查。

慢慢地,表妹养成了写清单的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表妹丢三落四的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她的书包变得整洁了,每天上学前都会认真对照清单检查要带的东西。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习惯决定一生一、好习惯带来好运气孩子在儿童时期最好的教育莫过于养成良好的习惯。

所谓的好孩子一定是有好习惯的孩子,所谓有问题的孩子一般都是坏习惯较多的孩子。

习惯与人格相辅相成。

一个坏习惯使你丧失了良机,而一个好习惯则使你走向成功。

有这样一个故事:20XX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外语听力成绩首次计入总分。

教育主管部门明确规定:“考生必须在13:45前进入考场,利用考前的这段时间进行调试收音机和试听等工作,13:45后禁止考生入内。

”这个规定在考场纪律和准考证上都明确写清,各大媒体也在考前一再提醒。

考试当天下午,上海市某大学考点,13:45以后一连来了4名迟到考生,而这时13:55都已经过了。

当老师告诉他们不得入内时,这几名同学当场傻眼,这才想起看准考证。

他们纷纷表示没有看见该规定,请求监考老师放行。

其中一位不断向老师苦苦哀求:“我为今年考研已经准备了3年,我很有信心考上,老师给我一次机会吧。

”一位考生边哭边说考官不近人情。

这几名男生迟到的理由,有的因为睡觉睡过了头,有的因为吃饭吃晚了,最主要的是他们都忽视了“13:45前入场”这一规定。

据说,全国很多考点都有类似情况发生。

这件事,说明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凡事要养成“确认”的习惯,例如,平时写完作业认真检查,考试的时候仔细审题,与别人有约的事情提前落实等等。

而“确认”只是众多习惯中的一个。

人在自己的一生中,要不断培养各种良好习惯,小到饮食习惯、睡眠习惯、卫生习惯,大到接人待物、礼仪礼貌、工作学习等方面的习惯。

习惯就是养成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凡有良好习惯的人,一般都会有较高的素质和修养。

说到习惯的培养,有人担心会不会束缚孩子的天性。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刘翔平说得好:养成好习惯是人的解放,因为解放了人的大脑,把人从许多低级行为中解放出来。

加加林的故事很能说明问题。

20世纪60年代,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遨游了108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之二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之二

咱们山东人说话实在的就像石头一样坚硬,我对天下的父母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您的孩子总有一天会倒霉的,你再爱孩子也不能让全天下的人像你一样爱你的孩子,你的孩子总会碰到一些麻烦的事、受委屈的事、受挫折的事,这是肯定的。

你想一想,你的孩子具备不具备抗挫折的能力?有没有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挫折的习惯,有没有?没有,您的孩子就是危险的,这就是挑战,这就是教育的紧迫性。

我告诉你个秘密,秘密就是好孩子可能是危险的。

你看平时调皮捣蛋的孩子,抗挫折能力比较强,老师上课一发火,谁谁谁,站起来!站起来就站起来。

老师继续发火,出去!出去就出去。

这样的孩子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好孩子碰上这么一下子,我的天哪,那就很容易发生错乱。

我就知道好几件这样的事,好孩子因为这样一件事就跳楼了。

你一定要让孩子具备抗挫折的能力,也是习惯。

但是我们中国的教育恰恰相反,我们中国的教育,传统的教育很多时候是属于剥夺孩子承担责任的机会,我也是在咱们家乡观察到的现象,大家看我说的对不对。

孩子闯祸了,大人很生气,我们中国的父母还是很讲道理的,把孩子找来,这个事是不是你干的?孩子说是我干的。

你怎么能这么做呢?怎么这么不懂事呢?快跟人家说对不起。

孩子说,真对不起我错了。

然后呢?然后我们很多的父母对孩子说了,走吧,快回家写作业去,真讨厌。

孩子走了,只要孩子回家写作业去了,就万事大吉了,天大的麻烦跟他没有关系了。

父母留下来赔礼道歉,上医院,打官司,什么麻烦的事中国的父母都能抗着,但是您抗的越多,孩子越没有责任心,越没有抗挫折的能力。

是不是这个道理?为什么呢?因为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他没有体验过负责,他就不会负责任。

所以中国的孩子我就发现这样的事,拿刀子都快把人捅死了,被警察抓走了,审问,交代。

我也不是故意的,我们两个闹着玩,扎了他好几刀。

他说叔叔我都说完了,我可以回家了吗?你过14岁,你要负法律刑事责任,你走不了了。

他认为我都说对不起了,我不可以回家了吗?中国的法律规定:“14岁开始承担刑事责任,16岁要承担大部分责任,18岁完全责任。

父母必知决定孩子命运的个习惯读后感

父母必知决定孩子命运的个习惯读后感

父母必知决定孩子命运的个习惯读后感作为父母,我们的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是我们最为关注和重视的事情之一,因为我们深知我们的决定和行动将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命运,而这其中,孩子们的个习惯无疑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

在我阅读了一本关于个习惯的书籍之后,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我们作为父母的责任和重要性,同时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个习惯的重要性。

这本书名为《个习惯的力量》,作者是查尔斯.杜黑格(Charles Duhigg)。

这本书不仅仅讲述了个习惯的形成和改变的科学原理,更深入的剖析了一些成功人士如何运用个习惯改变自身的经典案例,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和运用个习惯的力量来提高生活的质量和取得更多的成功。

在阅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对个习惯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个习惯可以影响我们的大脑认知方式,能够影响我们的行为模式,并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我们的人生轨迹。

我们所养成的良好个习惯可以让我们更容易的去过上一个有质量的生活,更容易的去面对挑战,更容易的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反之亦然,不良的个习惯则会限制我们的发展和提高我们的成功率,更糟糕的是可能会导致我们遭受失败和挫折。

考虑到孩子们的发展过程,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非常重要,他们养成的个习惯往往与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有关。

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们最为重要的学习对象和榜样,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地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个习惯,那么他们的未来将会光明无限。

具体而言,父母应该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重视以下几点:1. 强调坚持和耐心。

良好的个习惯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和耐心,而这些品质也恰恰是孩子们需要了解和养成的重要素质之一。

2. 注重规律和习惯养成。

孩子们的生活习惯如果不以规律和常规的方式进行,他们的个习惯难以形成。

因此,家长们应该关注孩子们的日常规划和学习方法。

3. 培养自律和独立性。

自律和独立性不仅是健康的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成为自我管理能力强的人的前提。

总的来说,通过正确引导孩子们去养成良好的个习惯,我们可以让他们变得更谨慎、更自律、更认真、更有责任心,从而让他们更高效地学习成长和取得成功。

教育热点: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教育热点: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教育热点: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教育热点: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我们可能还记得SARS病毒流行期间,大家最痛恨的就是不讲卫生的习惯,因为不讲卫生就是使SARS病毒流行的一个间接致命因素。

还有一个机构为此组织了评选,结果评选出了我们中国人的十大陋习,第一位就是随地吐痰。

养成习惯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说习惯决定命运。

给大家讲个故事:北京有一家外资企业招工,报酬丰厚,要求严格。

一些高学历的年轻人过五关斩六将,几乎就要如愿以偿了。

但谁都没想到最后一关碰到了麻烦。

这一关是什么呢?总经理要亲自面试。

一见面,总经理就对大家说:“很抱歉,年轻人,我今天有点急事,要出去10分钟,你们能不能等我啊?”年轻人说:“没问题,总经理,你去吧,我们等您。

”总经理走后,这些踌躇满志的年轻人围着总经理的大写字台很有兴趣,写字台上文件一摞,信一摞,资料一摞。

结果,大家是你看这一摞,我看这一摞,没有一个闲着的。

看完了还互相交换看。

10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总经理说:“面试已经结束。

”年轻人很奇怪,说:“没有啊,我们在等您,还没开始面试呢?”总经理平静地说:“我不在期间,你们的表现就是面试。

很遗憾,你们没有一个人被录取,因为本公司不能录取那些乱翻别人东西的人。

”这些年轻人目瞪口呆,全傻了。

因为从小到大,就很少听说过不能乱翻别人的东西,所以,在不知不觉之中痛失了这个机会。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

一个坏习惯使你丧失了良机,而一个好习惯则使你走向成功。

20世纪60年代,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遨游了108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当时几十个宇航员在培训,为什么加加林能脱颖而出,起决定作用的是一个偶然事件。

原来,在确定人选前一个星期,主设计师罗廖夫发现,在进入飞船参观前,只有加加林一个人把鞋脱下来,只穿袜子进入座舱。

就是这个细节,一下子赢得了罗廖夫的好感,感动了他。

罗廖夫说:“我只有把飞船交给一个如此爱惜它的人,我才放心。

《习惯决定孩子命运》观后感

《习惯决定孩子命运》观后感

《习惯决定孩子命运》观后感《〈习惯决定孩子命运〉观后感》最近看了《习惯决定孩子命运》这本书,真的是感触良多。

书里讲了好多关于孩子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以及不良习惯可能带来的后果。

这让我想起了我身边发生的一件小事,这件小事就像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习惯的力量。

那是在一个周末,我去朋友家做客。

朋友有个正在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叫明明。

刚进他家门,就看到明明在客厅里一边看电视,一边写作业。

朋友看到这场景,皱了皱眉头,说了句:“明明,专心写作业,写完再看。

”明明嘴上应着“知道啦”,眼睛却没离开电视屏幕。

我在一旁坐着,观察着明明。

他的作业本摊在茶几上,字写得歪歪扭扭,眼睛时不时瞟向电视,手里的笔也是有一下没一下地动着。

过了大概半个小时,朋友走过去检查明明的作业,一看就火了:“这都写的什么呀?错误百出,字也乱七八糟!”明明却一脸不在乎,还嘟囔着:“我会改的嘛。

”朋友无奈地摇摇头,让明明重新写。

这一次,明明虽然关了电视,但坐在那也是心不在焉,一会儿玩玩铅笔,一会儿扣扣橡皮,半天也没写出几个字。

朋友在旁边看着着急,不停地催促:“快点写,认真点!”可明明依然我行我素。

到了中午,作业还没完成一半。

朋友气得不行,直接把明明的作业本收了起来,严肃地说:“今天不许写了,下午好好反省,什么时候知道认真了,什么时候再写。

”明明这下慌了,开始哭哭啼啼,但朋友态度坚决。

午饭的时候,明明也没什么胃口,一直在那闷闷不乐。

朋友趁机跟他讲道理:“明明,你知道为什么今天作业写得这么糟糕吗?就是因为你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一边看电视一边写作业,怎么能专心呢?写作业的时候又不认真,三心二意,这样能学好吗?”明明低着头,不吭声。

下午,明明一个人在房间里待了好久。

出来的时候,他主动找到朋友说:“妈妈,我知道错了,我以后写作业一定专心,不再三心二意了。

”朋友听了,欣慰地点点头,把作业本还给了他。

从那以后,我再去朋友家,发现明明真的变了。

写作业的时候,他会自己主动把电视关了,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认认真真地完成。

读《习惯决定孩子命运》有感

读《习惯决定孩子命运》有感

读《习惯决定孩子命运》有感《读〈习惯决定孩子命运〉有感》最近读了孙云晓老师的《习惯决定孩子命运》这本书,感触颇深。

书中用大量真实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道理,阐述了习惯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让我对教育孩子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书中,孙云晓老师强调了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孩子在幼年和童年时期,是习惯养成的最佳阶段。

这个时候,他们就像一张白纸,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如果我们能够在这个时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将会为他们的一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反之,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等孩子的性格和行为模式已经定型,再想要改变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

好的习惯能够让孩子在学习、生活中事半功倍,而坏的习惯则会成为他们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

比如,养成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不会差;养成早睡早起、坚持锻炼的习惯,孩子的身体会更加健康,精力也会更加充沛。

而如果孩子养成了拖延、马虎、沉迷电子产品等坏习惯,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书中还提到了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方法。

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

孩子是通过模仿来学习的,如果家长自己都没有良好的习惯,又怎么能要求孩子做到呢?比如,家长想要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自己就应该先放下手机,拿起书本。

其次,要给孩子制定明确的规则和目标。

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并且要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

同时,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目标,让孩子能够通过努力达到,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再次,要及时给予孩子鼓励和表扬。

当孩子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取得进步时,家长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

这样可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加愿意坚持下去。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不断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不足之处。

我发现自己在很多时候,过于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他们习惯的培养。

比如,孩子有时候做作业会粗心大意,我只是简单地批评几句,却没有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成都市科华中路小学2014年1月全校家长会推荐读物(此文由国家图书馆根据孙云晓报告录音整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说起儿童教育,大家一定有一个感触,那就是这个问题比较复杂。

前两天我在北京崇文小学开会时听到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发言说:“我最近感到很郁闷,我做了60年的教育,真搞不懂现在的孩子为什么越来越不快乐、负担越来越重?”虽然我只做了36年的儿童教育,我也郁闷。

我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做了20年的青少年研究,我们每年都有大量的调查。

1999年调查发现,全国半数以上的中小学生学习超时、睡眠不足。

到2005年又在原地区进行对比调查,发现这个状况不但没有缓解,而且更加严重。

这么看上去好像我们的教育抓得很紧很紧,好像我们的孩子也非常非常努力,但大家觉得我们现在的教育是一种让人满意的教育吗?很多人可能会说,不是!我觉得今天的中国教育出现了一个问题,叫做教育荒废,表面上教育抓得很紧很紧,而实际上真正的教育被忽略。

比方说,我们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吗?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吗?关心孩子的人格完善吗?这些最重要的问题,似乎没有摆在很重要的位置上。

那我们重视什么呢?我们在全国调查发现,83.6%的中学生父母要求孩子考前15名,54.7%的中小学生父母希望孩子将来读博士。

前些年,北京市的公共外语考试每年有5万小学生参加,为什么小学生成了主角?他们是为了敲开重点中学之门。

其实,父母望子成龙没有错,重视孩子的学习也没有错,错在于因此而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人格健康。

我举个例子,大家听听这样的案例有没有代表性。

西北有一所大学的一个附中(当然是重点高中),出了一个高材生,我给他化名叫王希,他是全国中学生化学大赛西北赛区第一名,物理大赛西北赛区第三名,被保送到北京大学化学系。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王希读到大三时,被海淀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

如果不了解这个同学、不了解这个案例,猜三遍都不一定猜得出来他犯了什么罪。

这个王希一不偷、二不抢、三不耍流氓,他犯的是故意杀人罪。

王希没有朋友,不会交往,他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是放了学就回家,回家就学习,安安静静,从不惹是生非。

到大三时,突然觉得没有朋友的日子在大学里是过不下去的,他要交朋友。

我们知道交往是一门艺术,但他不会,他看着同宿舍一个同学好像不错,就想跟他交朋友,天天跟着人家,形影不离。

同学就议论,这俩小伙子整天粘在一起,什么意思呀?那个小伙子听到议论后就说,你别跟着我,我不能跟你交往。

王希劝他,还给他写信说,我们的友谊很珍贵,我们俩不能分开,结果那个同学还是不同意继续做朋友。

王希没有交往经验,更没有被人拒绝的承受能力,他心想,我对你这么好,你这么绝情,你等着,我一定得报复你。

王希的报复很可怕,他不打人不骂人,他用他的化学知识去报复人,就搞来了一种叫铊的剧毒化学品。

王希把铊毒投到了同学的牛奶杯里,那个同学喝了之后疼痛难忍。

王希一看同学疼得那么惨,就赶快打车送同学去医院抢救。

王希跟医生交代了自己什么时候放了什么东西,由于交待比较及时,同学的性命是保住了,但人家小伙子多冤枉啊,毕不了业,还受那么多苦,今后有没有后遗症,还不能完全说得清楚。

于是这个同学就把王希告上法庭,海淀法院审理之后判处王希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

消息传到王希的家乡,他的父母没法理解,多好的孩子怎么就成了故意杀人犯呢?后来他父母明白了,他们是忽视了孩子的人格培养。

我忠告天下父母一句话,孩子如果没有朋友,比他考试不及格还要严重。

可是有多少家长真正关心过孩子的同伴交往呢?在教育部召开的一个会上,北京一所特别著名的大学的一位领导发言说,当年考进这所大学的学生,有35人想自杀,有700多人认为自己有心理问题。

大家想想看,中国最著名的大学,能考进去的学生,有哪个学习不好啊?还有35个人想自杀,这说明什么?这不值得注意吗?所以我觉得我们中国存在着教育荒废的倾向,就是真正的教育被忽略了。

我认为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

我们再来看一个外国学者眼中中外孩子的差异。

2004年,国际心理学大会在北京举行,澳大利亚的一位心理学博士在会议上介绍他的国际儿童发展的跨文化研究。

这个研究的内容并不复杂,比方说其中的研究方法之一就是,抽取一些5岁的孩子做一个吃巧克力的实验。

每个孩子面前的桌子上放两盘巧克力,一盘多一盘少,桌上有个铃。

对孩子说:谁能够坚持15分钟按铃,就可以得到多的那盘,要是等不及,想吃就按铃,但只给少的那盘。

结果,80%的中国孩子都等不到15分钟,但是66%以上的澳大利亚孩子都等到最后。

欧美国家做了很多相关的实验发现,凡是能够坚持到15分钟或者30分钟以上的孩子,比那些不能等待、不能坚持的孩子的独立性、克制力强得多,将来有出息得多。

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外孩子这么大的差别?其实大家一想就明白了,现在谁还让孩子去等待呢?谁还让孩子去忍耐、克制呢?特别是一些独生子女家庭,孩子要星星给月亮,要一个给俩,现在要就得马上给,我们培养了不能等待、不能忍耐的一代人。

我们过去吃了多少苦啊,现在生活好了,还不满足孩子?我们没有想到,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社会心理学有一个理论,叫做“饱享剥夺理论”,就是当你给他的东西超过他的需求时,他就不会感到快乐。

还以吃巧克力为例,孩子爱吃巧克力,给他一块巧克力,他觉得好吃。

再给一块,还觉得好吃。

你给他五块,他都说好吃。

你看他那么爱吃,你给他一盒子二十块,他越吃越不好吃,吃到最后会说:真讨厌,怎么给我这么多巧克力!巧克力怎么这么难吃!当他的需求被过多满足的时候,他的快乐也被同时剥夺,这就叫饱享剥夺。

人需要一种期盼、等待,今后建议大家培养孩子习惯等待。

比方说,学术的词叫“延迟满足”。

孩子说:爸爸你给我什么东西吧。

你说:这个东西现在只能给你一个,要再过10天,才能再给你另外一个。

或者说:最近不能给你,现在咱们家经济不太好,我们要到1个月之后或者到什么什么时候才给你。

让孩子知道得到一个东西并不容易,需要等待。

学会等待、学会克制,对小孩子非常重要。

我认为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以人格培养为核心的教育。

儿童教育的全部使命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发展儿童,解放儿童。

所以,六一儿童节是一个捍卫童年、解放孩子的节日,绝不是一个娇惯孩子的节日,因为娇惯孩子不能给他带来生存的本领,不能给孩子带来快乐。

好父母要藏起一半爱心。

其实溺爱孩子,并不是一种真正的爱,溺爱对孩子是一种剥夺,剥夺孩子成长的权利、成长的机会,被过度溺爱的孩子往往无能,无能的孩子在学校里往往受歧视,在同学中没有地位、没有魅力。

很多父母跟我说,孙老师,我那孩子坏毛病特别多,老吃零食,老看电视,老玩游戏,就是不爱写作业,我都说他八百遍了,他就是改不了,你说怎么办?有些爸爸妈妈跟我很熟,我就跟他们开玩笑说,你要是说孩子八千遍,他就更改不了了。

一个著名的儿科教授跟我说过,一句话对孩子重复三遍,就是对孩子的折磨,你说上八百遍,不是要把孩子折磨死吗?好多孩子跟我说,孙老师,我妈妈真烦人!我妈妈一张嘴,我就知道她要说什么,她说上一个字,我就知道她下个字说什么,我求她别说了,她偏说,说得我难受。

我在全国200多个城市讲过两千多场报告,惊讶地发现,很多中国父母就像克隆人,他们彼此肯定没见过面,但跟孩子说的话基本上是一样的。

我模仿一下很多父母怎么跟孩子说话:“别看电视了!别在那儿玩游戏了!赶快写作业!你不好好学习,你能考上个好学校吗?你考不上好学校,能找到好工作吗?你找不到好工作,将来喝西北风啊你。

现在就业这么难,你看人家,你看你。

”这种话对孩子说一遍两遍还可以,可以让孩子有点危机感,说多了就变成一堆噪音,除了让孩子心烦意乱,没有别的作用。

已经做了父母的要是不相信我的话,你在家里和你的爱人约定好,当一个人开始训孩子的时候,另一个人打开录音机,你也甭多录,就录一个星期,然后找个地方,你们两口子听听,不把你们给烦死才怪呢!那些话说得一点新意都没有,孩子根本就受不了。

培养习惯的重要性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

没有一个孩子不想成为好孩子,也没有一个孩子不想学习好,所有那些你认为是麻烦的孩子都是坏习惯缠身的孩子,所有那些好孩子都是好习惯相伴的孩子。

习惯就是一个人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用心理学的语言来说,就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稳固的链接。

北京师范大学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对我说:“云晓啊,你说的这个习惯培养太重要了,我研究这么多年心理学,我跟你说什么是习惯?习惯就是心里头痒痒的。

”我认为林教授这个说法很精辟。

什么是心里头痒痒?很多妈妈、很多女同志,一看到大商场心里就痒痒,有钱没钱都要进去逛逛。

我到法国巴黎的春天百货商场门前都心静如水,不爱逛商店,但我看到再小的一个书店都心里痒痒的。

很多人喜欢看篮球足球,电视转播时不看就难受,心里觉得痒痒。

习惯主要是一种行为,它是可以观察、可以模仿的。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拉施里的一个研究结论,美国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一种行为重复21天就会初步成为一个习惯。

如果坚持90天就会成为一个稳定的、成熟的习惯。

当我们看到孩子的某种不良习惯时,往往都不是孩子的第一次,可能已经好多天,甚至好几年了,时间越长习惯越牢固,也就越难改。

我们可以做个非常简单的实验,愿意做实验的人请接受我的建议,明天早晨起床以后不要洗脸,一天都不要洗脸,你会发现一天里你的心里都是不舒服的,你越这么想,心里越不舒服得厉害。

你想想看,你洗脸洗了多少天了?多少个90天过去了,你这个习惯动作强化到了极致,就是今天停电停水,你也会想办法洗脸,即使是找瓶矿泉水,也要把脸擦一擦,心里才好受。

现在很多女士不光是要洗脸,还得化妆,不化妆出门心里也受不了,这都是习惯。

我们很重视德育,但中国的德育在很多地方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

我们搞学雷锋见行动,迎奥运树新风等活动,这都叫提高认识付诸行动,但光从认识到行为是不够的,如何把一时的、短期的行为变成一个习惯,才是更艰巨更关键的,而在这方面我们是比较弱的。

爱因斯坦说,什么是教育?当我们把我们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忘不掉的才是真正的教育,所以我们要重视习惯的养成。

孩子养不成好习惯有很多原因,比方说虽然我们对孩子有很多要求,但没有重视培养孩子的习惯,我们还不明白习惯培养的复杂性。

我们学校的校训往往都是概念化的,比如北京两个学校的校训:“勤奋、求实、和谐、创新”和“健康、勤奋、求实、创新”,这样的校训好看、简练,但就是没用,孩子们不知道该怎么做。

再看日本一所小学的校训,“把一件事情做到底”。

这就是很有用的。

把一件事情做到底,就能养成好习惯,就能培养毅力。

孩子马上就要中考高考时,很多父母会说:“孩子别紧张,好好考!”这些话越说越紧张,说一些很笼统的东西,不如说一句:“高考有不可预测性,你放心地考,尽到你最大的努力就行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