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与复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第1课社戏一、基础知识答案:xùdài chán juàn fúhē撺屹皎2.【拓展】归省( ) 【节省( )】一哄而散( ) 【哄传( ) 哄骗( )】胳bo( ) 【bó( )斗 bó( )士】答案:xǐnɡshěnɡhònɡhōnɡhǒnɡ膊搏博3.通晓词义,填对词语①______: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探望父母。
②______:表示招待不周。
答案:①归省②怠慢二、【读一读·感知】1.作者名片(加下划线内容要记牢)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华盖集》等。
2.写作背景《社戏》一文写于1922年,由于辛亥革命不够彻底,在封建军阀的统治下,封建教育的思想仍紧紧地禁锢着人们的头脑。
鲁迅先生的《社戏》,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以一个少年儿童观察社会、观察人情的角度,生动真切地发出了寓意深邃的时代呐喊:封建教育制度是非推翻不可的!3.【题目解读】“社”,“礻”旁加“土”,“礻”表示祭祀,“土”是土地神。
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
按照我国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
在绍兴地区,后来发展为以演戏的形式祭社,这时候演的戏就称为“社戏”。
4.行文思路答案:怀念社戏夏夜行船归航偷豆三、课文梳理1.故事情节。
全文写了哪几个故事情节?详略又是怎样安排的?答案:①小住平桥村;②乡间生活;③戏前波折;④夏夜行船;⑤船头看戏;⑥归航偷豆;⑦六一公公送豆。
略写的是①②⑦,详写的是③④⑤⑥。
2.人物形象。
阅读课文,说说下面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
双喜:阿发:六一公公:答案:(双喜:)聪明大胆、果断心细、敢于负责、善解人意、友爱善良、组织能力强,对“我”非常体贴,考虑事情周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复习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第1课社戏一、基础知识答案:xùdài chán juàn fúhē撺屹皎2.【拓展】归省( ) 【节省( )】一哄而散( ) 【哄传( ) 哄骗( )】胳bo( ) 【bó( )斗 bó( )士】答案:xǐnɡshěnɡhònɡhōnɡhǒnɡ膊搏博3.通晓词义,填对词语①______: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探望父母。
②______:表示招待不周。
答案:①归省②怠慢二、【读一读·感知】1.作者名片(加下划线内容要记牢)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华盖集》等。
2.写作背景《社戏》一文写于1922年,由于辛亥革命不够彻底,在封建军阀的统治下,封建教育的思想仍紧紧地禁锢着人们的头脑。
鲁迅先生的《社戏》,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以一个少年儿童观察社会、观察人情的角度,生动真切地发出了寓意深邃的时代呐喊:封建教育制度是非推翻不可的!3.【题目解读】“社”,“礻”旁加“土”,“礻”表示祭祀,“土”是土地神。
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
按照我国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
在绍兴地区,后来发展为以演戏的形式祭社,这时候演的戏就称为“社戏”。
4.行文思路答案:怀念社戏夏夜行船归航偷豆三、课文梳理1.故事情节。
全文写了哪几个故事情节?详略又是怎样安排的?答案:①小住平桥村;②乡间生活;③戏前波折;④夏夜行船;⑤船头看戏;⑥归航偷豆;⑦六一公公送豆。
略写的是①②⑦,详写的是③④⑤⑥。
2.人物形象。
阅读课文,说说下面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
双喜:阿发:六一公公:答案:(双喜:)聪明大胆、果断心细、敢于负责、善解人意、友爱善良、组织能力强,对“我”非常体贴,考虑事情周全。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语文 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知识梳理一、重点字音偏僻.(pì) 行.辈(háng) 欺侮.(wǔ) 家眷.(juàn) 皎.洁(jiǎo)归省.(xǐng) 撺.掇(cuān) 凫.水(fú) 潺.潺(chán) 蕴.藻(yùn)桕.树(jiù) 登.时(dēng) 糜.子(méi) 脑畔.(pàn) 油馍.(mó) 恬.静(tián) 瞳.仁(tóng) 羁绊.(bàn) 烧灼.(zhuó) 蓦.然(mò)冗.杂(rǒng) 战栗.(lì) 渺.远(miǎo) 戛.然而止(jiá)神龛.(kān)犬吠.(fèi) 争讼.(sòng) 斡.旋(wò) 怅惘.(wǎng) 锵.然(qiāng) 燎.原(liáo) 幽悄.(qiǎo)二、重点词语宽慰嘱咐踊跃怠慢屹立眼眶晦暗束缚亢奋严峻震撼磅礴领域思慕静穆褪色三、重点释义(1)归省: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2)行辈:辈分。
(3)犯上:触犯长辈或者地位比自己高的人。
(4)絮叨:形容说话啰唆;来回地说。
(5)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6)潺潺: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
(7)悠扬:形容声音时高时低而和谐。
(8)自失:听得出神而忘了自己。
(9)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形容坚定不可动摇。
(10)皎洁:(月亮等)明亮而洁白。
(11)纠葛:纠缠不清的事情;纠纷。
(12)心窝:人体上心脏所在的地方;指内心,心里。
(13)几回回:方言,一回又一回。
(14)登时:立刻。
(15)糜子:一种形状像小米、没有黏性的黍类谷物。
(16)鸡毛信:一种粘附有鸡毛以表示需要迅速传递的紧急信件。
(17)白生生:陕北方言,表示非常白。
(18)窗纸:糊在窗上的纸。
(19)天南海北:形容距离遥远,也指相距遥远的不同地方。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知识要点梳理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要点梳理一、课文内容主题1.《社戏》描写了“我”和小伙伴们夏夜乘船去看戏的经过,赞扬了农家少年聪明活泼、热情好客、憨厚善良的性格和劳动人民淳朴厚道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充满趣味的童年和景色秀美的故乡的热爱与怀念之情。
2.《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体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
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
3.《安塞腰鼓》描写了作者观看“安塞腰鼓”表演的情景与感受,突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热的特点,赞扬了安塞人民粗犷、奔放、充满阳刚的个性和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渴望。
4.《灯笼》是一篇可以引领我们回望传统的散文。
当代的莘莘学子能见的灯笼大概也只在古装剧中,至于灯笼所承载的文化意义,更是无从感受到的了。
还好吴伯箫的这篇文章可以带我们寻到文化的根,感受到我们血液中流淌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基因。
二、文体常识(一)小说1.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2.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3.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4.小说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小小说)。
按照表现的内容可分为神话、仙侠、武侠、古传、当代等。
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
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5.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
(二)散文1.概念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1)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不追求押韵和句式的工整。
这是广义上的散文。
(2)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
这是狭义上的散文。
2.特点:(1)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
人教版语文八下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汇总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1.社戏一、创作背景《社戏》写于 1922 年 10 月。
作品写到在北京看戏的时候,说那是“倒数上去二十年中”的事。
从作品发表时算起,倒数上去二十年,便是辛亥革命前十年左右。
当时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如刚刚经过了 1894 年的中日甲午战争,1898 年的戊戌变法,1900 年的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战争……清王朝的反动统治者正在“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和帝国主义勾结起来,加紧奴役和盘剥中国人民。
鲁迅于 1902 年怀着救国救民的思想,留学于日本,1909 年至 1911 年年底先后任教于杭州、绍兴。
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专制主义的清王朝,于 1912 年 1 日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对此,鲁迅非常兴奋,热情地欢迎和支持,并应当时教育总长蔡元培的邀请,赴南京教育部任部员,后随教育部迁北京。
此后接连发生了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他说“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
”终于使他认识到,经过辛亥革命,中国的社会现状“招牌虽换,货色照旧”,没有什么改变。
十月革命给正在沉思,探索的鲁迅以强烈的震动,使他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和人民革命的希望。
“五四”爱国运动暴发,使鲁迅的革命精神更加振奋,于是用笔起来无情地揭露封建制度和孔孟之道的吃人本质,发出“救救孩子”和推翻封建“铁屋子”的号召。
他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以彻底的反封建的思想向敌人接连投去匕首和机枪,表现了鲜明的革命者的立场。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表了小说《社戏》。
二、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 1918 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近现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其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
2018年部编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含答案)
2018年部编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含答案)一、给加点字注音第一单元1.社戏撺掇..( ) 絮叨..( ) 怠慢..( ) 家眷..( )蕴藻..( ) 纠葛..( ) 潺潺..( ) 漂渺..( )凫水..( ) 皎洁..( ) 舒展..( ) 朦胧..( ) 归省..( ) 行辈..( ) 偏僻..( ) 照例..( )欺侮..( ) 宽慰..( ) 踊跃..( ) 屹立..( ) 撮.( ) 好歹..( ) 嘱咐..( ) 礼数..( )惮.( ) 钳.() 2.回延安盏.( ) 登时..( ) 糜子..( ) 油馍..( )脑畔..( ) 眼眶..() 3.安塞腰鼓瞳仁..( ) 恬静..( ) 亢奋..( ) 晦暗..( )束缚..( ) 羁绊..( ) 闭塞..( ) 冗杂..( )严峻..( ) 震撼..( ) 磅礴..( ) 辐射..( )渺远..( ) 大彻大悟....( )叹为观止....( ) 戛然而止.... () 4、灯笼争讼..( ) 领域..( ) 斡旋..( )静穆..( ) 思慕..( ) 怅惘..( )锵然..( )褪色..()燎原..( )熙熙然...( ) 暖融融...( )马前卒... ( )人情世故....( )二、根据意思写出词语1.社戏避暑。
( )指出家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 )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 )游泳。
( )在潮水中搏击、嬉戏。
( )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
( )翻来覆去的说。
( )纠缠不清的事情。
( )弥漫消散。
( )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 )2.回延安一回又一回。
()一种子实形状像小米的没有黏性的黍类谷物。
()课文指窑洞的顶上。
()一种黏附有鸡毛以表示需要迅速传递的紧急信件。
()3.安塞腰鼓极度兴奋。
()昏暗。
课文指迷惘、糊涂的意思。
()缠住不能脱身,束缚。
()突然,猛然。
()繁杂。
()声音突然中止。
()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知识点总结与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知识点总结与练习题汇编重难点讲解:一、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惮.( dàn )钳.( qián )蹿.( cuān )撺掇..( cuān duo )嘱咐..( xù dao )..( zhǔ fù)絮叨凫.水( fú)屹.立( yì)家眷.( juàn )怠.慢( dài )纠葛..( jiū gé)欺侮.( wǔ)脑畔.( pàn )眼眶.( kuàng )盏.( zhǎn )糜.子( méi )白羊肚.( dǔ)瞳.仁( tóng )恬.静( tián )亢.奋( kàng )晦.暗( huì)束缚..( jī bàn )..( shù fù)羁绊蓦.然( mò)冗.杂( rǒng )严峻.( jùn )磅礴..( páng bó)戛.然而止( jiá)争讼.( sòng )斡旋..(wò xuán )静穆.(mù)怅惘..( chàng wǎng )锵.然( qiāng )燎.原( liáo )幽悄.( qiǎo )二、解释下面的词语。
归省:这里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省,探望、问候(多指对尊长)。
絮叨:这里指来回地说。
怠慢:这里指冷淡。
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撺掇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
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纠葛:纠缠不清的事情;纠纷。
盏:量词,用于灯。
登时:立刻。
糜子:一种形状像小米、没有黏性的黍类谷物。
油膜:油炸的黍米面饼。
脑畔:诗中指窑洞的顶。
眼眶:眼皮的边缘所构成的眶儿。
大彻大悟:彻底觉悟或醒悟。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及复习
学生姓名 丁希平学生年级 八年级 授课教师 汪老师 辅导学科 语文教材版本人教版授课时间 4月 18 日课题名称 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及拓展课时进度1教学目标 记叙文文章线索的掌握;人物描写的主要方法及作用 重点难点掌握文章线索的依据及作用;熟练运用人物描写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一、《藤野先生》知识点:1、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 2、文章线索(明线、暗线) 二、《母亲》知识点:1、体会作者思想感情2、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三、《列夫·托尔斯泰》知识点:1、人物描写——肖像描写 2、情感、思想变化过程严师 宽容隐忍我 做人教育催 母 亲 善待哥嫂 家人“我”上学 让五叔认错慈母 人慈温和与藤野相识、交往——匿名信、看电影——弃医从文、别后感念 (明线) 与藤野交往(严谨认真、热诚正直) 东京 仙台 (暗线) 爱国情感 多毛 须发浓密 欲 外貌特征 面部 田野村夫的脸 崇 扬 (平庸甚至丑陋) 忧郁消沉 敬 普通大众的脸 先 犀利的目光的眼睛 赞 抑 非同寻常 美知识点拓展分析讲练一、记叙文线索1、什么是记叙文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联起来的一条主线,他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连接成一个统一整体。
如果说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是一颗颗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这些珍珠串连起来的彩线。
在记叙文中确立线索很重要。
记叙文线索分类(1)以实物为线索。
有的记叙文往往是以一个具体的实物贯穿全文,将各种人或是都集中到他的周围,以此来展开故事情节。
(2)以人物为线索。
有的记叙文,按人物动作行为的变化、思想性格的发展、人生历程的见闻来组织材料,把人物作为文章的线索。
(3)以事件为线索。
情节通常包括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几部分,有些文章事件本身便是线索。
(4)以时间为线索。
有的文章是以时间的推移来组织材料的,时间就成为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
(5)以地点为线索。
有的文章是地点的转换来安排层次的,地点就是叙事的线索。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知识清单【灯笼】(附知识点解析以及课后习题解答)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知识清单【灯笼】(附知识点解析以及课后习题解答)预习重点一、作者简介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
其代表作有《潞安风物》《黑红点》《北极星》《忘年》《烟尘记》等。
二、字音词义争讼sòng:因争论而诉讼。
皎jiǎo洁:明亮洁白,多形容月光。
斡wò旋:调停,调解。
静穆mù:安静而严肃。
怅chàng惘wǎng:因失意而心事重重;惆怅迷惘。
褪tuì色:颜色失去鲜艳,变得暗淡。
锵qiāng然:1.形容金宝珠玉等声音清脆;2.形容书声琅琅。
熙xī熙然:指一副快乐满足又舒适的样子。
暖融融róng:状态词,暖烘烘的。
马前卒zú:封建社会称武将、官吏出征出行在马前吆喝开路的兵卒差役。
现指在前边摇旗呐喊、为人捧场的人物。
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
三、主题概述作者运用散文的自由笔法,回忆其早年与“灯笼”有关的一些生活景象,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自己乃至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
流露出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并在结尾处结合当时的国运时事,借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明要做抗日“马前卒”的心愿,传达出那个时代的“正能量”。
四、文章结构第一部分(第1段):开篇说“火”。
先说小孩喜欢火的天性,再说大人也须用火,为后文写“灯笼”做铺垫。
第二部分(第2-11段):文章主体。
写“我”有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
第三部分(第12段):结尾说“火”。
灯笼不足以言志,火把、探海灯和燎原烈火方能寄情。
五、鉴赏品读1.“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
”赏析这句话。
将“飞蛾扑火”与小孩子对火的喜爱进行类比,强调了小孩子对火、亮喜欢之强烈。
使内容生动形象、浅显易懂,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文章第1段叙写了小孩子喜欢火、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避免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作铺垫。
第一单元知识梳理-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2 回延安
一、文体:现代诗 (陕北民歌“信天游”) 二、文题解读
诗题“回延安”直接交代了事件,简明概括。一个“回”字,表现了诗 人对延安的喜悦和眷恋之情。 三、创作背景
贺敬之于1956年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参加西北五省 (区)青年造林 大会。大会期间,诗人受到革命老区人民的热烈欢迎,目睹延安城的新貌, 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回延安》。
1 社戏
一、文体:短篇小说 二、文题解读
旧时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 地方叫做“社”。民间每到播种或 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 祈求或酬报土地神。在绍兴地区, 人们以演戏的形式进行祭祀,那时 演的戏就称为“社戏”。课题概括 了记叙的主要内容。
三、作家作品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 革命家。鲁迅是笔名,本名周树人,是浙江绍兴 人。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18 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 《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等专集。
四、作家作品
贺敬之,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人,1940 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45 年与丁毅合作创作了富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新歌剧 《白毛女》,1946年离开延安,去华北根据地工 作,解放后长期从事文艺创作和文艺领导工作, 有诗集《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放歌集》 等。
陕北文化:
一、课文文体:散文 二、作者介绍
3 安塞腰鼓
刘成章,1937年生,陕西省延安市人。1961年毕 业于陕西大学中文系。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 席、中国散文学会多理事。著有散文集《黄上情》 《刘成章散文选》《纤丽的阳光》《羊想云》, 已出版六种散文集,其中《羊想云彩》获首届鲁 迅文学奖 。
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归纳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归纳(附参考答案)一、应掌握的重点词语《社戏》Xǐng háng cuān duo fúpìwǔyǒng yuèchán chán归()()辈()()()水偏( ) 欺()()()()()Xùdāo yīxīpéng yìjuàn jiǎo dài dǎi()( ) ()() 乌()船()立家()()洁()慢好()《回延安》dǔméi dēng pàn白羊()手巾()子( )时脑()《安塞腰鼓》kàng huìjībàn mòrǒng tóng tián f ùsè()奋()暗()( ) ()然()杂()仁()静束( ) 闭()hàn páng bójiálìz ào lín lípò震() ( )( ) ( )然而止战( ) ( )热元气()()惊心动()miǎo()远《灯笼》Wòyōu qiǎo sòng mùqiāng tuìliáo xīxī()旋()()争( ) 静( )()然()色()原( )( )然róng róng zúshìlán bān zhuìjié暖()( ) 马前( ) 人情( )故夜深星( )萧萧()马鸣点()张灯()彩Piào chàng wǎng( )骑将军( )( )二、重点考查的字词读音《社戏》归省.()行.辈()凫.水()棹.( ) 潺潺.( ) 蕴藻.()楫.()撺掇.( )《回延安》白羊肚.手巾()糜.子()登.时()《安塞腰鼓》亢.奋()羁.绊()蓦.然()冗.杂()闭塞.()戛.然而止( )《灯笼》斡.旋()幽悄..()() 霍骠.姚( ) 争讼.( ) 锵.然()三、重点考查的成语(1)原文: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六)课内文学常识班级姓名完成情况一、识记八下文学常识1.《社戏》的作者是,字,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现代伟大的、、。
本文选自他的小说集《》。
2.《回延安》选自《》,作者。
现代著名革命诗人、剧作家。
1945年,他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我国第一部新歌剧《》,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
3.《安塞腰鼓》作者是,陕西延安人。
他的散文集《》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安塞腰鼓》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
4.《灯笼》选自《》,作者,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
家,家。
5.《大自然的语言》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的《》改写。
作者,人。
家、家。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自《》,作者,国家、家。
代表作有《》《》。
7.《大雁归来》选自《》。
作者,国家。
8.《时间的脚印》作者。
科普作家。
9.《桃花源记》选自《》。
作者,字,又名,世称。
浔阳柴桑人。
末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10.《小石潭记》选自《》。
作者,字,河东人。
代文学家,“”之一。
11.《核舟记》选自《》,代编。
作者,字,(朝代)嘉善人。
12.《<诗经>二首》包括《》和《》。
《诗经》先秦时叫做《》或《》,《诗经》是我国最早的总集。
也是我国诗歌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首。
《诗经》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三类。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作者傅雷是一位杰出的家。
翻译的代表作有的《》,的《》,的《》等。
傅雷也是一位特殊的家。
《傅雷家书》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间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长子)的家信多封。
家书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的问题。
课外古诗词诵读《式微》《子衿》都选自《》。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选自《》,作者,代诗人。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选自《》,作者,代诗人。
13.《老山界》作者,体裁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物理学家,获1976年奖。
15.《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原题为《》,作者,江苏无锡人,家,被誉为“”。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知识点梳理32页文档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பைடு நூலகம்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知识梳理与复习
【字词复习】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归省.( ) 行.辈( ) fú水( ) cuān duo()桕.树( ) 糜.子( )脑pàn( ) 亢.奋()晦.暗( )冗.杂( ) mò然( ) 眼 kuàng( ) 斡.旋( )闭塞.(. ) miǎo远( ) chàng wǎng( )
2.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到晩饭时候,外祖母也终于觉查了,并且说我应当不高兴,他们太怠漫,是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所没有的。
B.米酒油谟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
C.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
D.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
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3.根据句意及所给解释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词语。
(1)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 (悬挂、装饰有连串珠玉宝石,形容宅第的奢华)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2)那时自己对(为人处世的道理)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
(3)当它 (声音突然中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4)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5)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 (彻底觉悟或醒悟)!
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
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
他骂,我们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当面叫他“八癞子”。
A.然而即使也况且
B.因而如果便况且
C.然而如果便而且
D.因而即使也而且5.选择恰当的短语,将序号填入括号里。
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骤雨一样,是( );旋风一样,是( );乱蛙一样,是( );火花一样,是( );斗虎一样,是( )。
黄士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A.蹦跳的脚步
B.飞扬的流苏
C.强健的风姿
D.闪射的瞳仁
E.急促的鼓点
【语言运用】
6.判断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 )
(2)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
(3)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 )
(4)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
7.仿写句子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
使,使。
8.为下列句子排序,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①这虾照例是归我吃的。
②这时寸候,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会读“秩秩斯干”,却全都嘲笑起来了。
③我们每天的事情大概是掘蚯蚓,掘来穿在铜丝做的小钩上,伏在河沿上去钓虾。
④其次便是一同去放牛,但或者因为高等动物了的缘故罢,黄牛水牛都欺生,敢于欺侮我,因此我也总不敢走近身,只好远远地跟着,站着。
⑤虾是水世界里的呆子,决不惮用了自己的两个钳捧着钩尖送到嘴里去的,所以不半
天便可以钓到一大碗。
A.③④⑤①②
B.③⑤④①②
C.③⑤①④②
D.⑤①③④②
9.下列句子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这句话运用了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赞颂了安塞腰鼓充满着活跃、强盛的生命力。
B.“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是净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这两句话赞颂了安塞腰鼓的壮阔场面、豪放情感和火烈气氛。
C.“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柔美风情的赞美。
D.“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这句话采用了以动写静的写作手法,突出了安塞腰鼓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0.读句子,回答问题
(1)“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从全文看,它起什么作用?
【文学常识】
11.《社戏》选自《》。
作者、原名,字,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家、家、家。
1918年5月用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12.《回延安》选自《》,作者。
全诗以“”的过程为线索,写出别十年重回母亲延安的怀抱以及,抒发了。
13.《安塞腰鼓》选自年月日《》。
作者通过一群朴实得像红高粱一样的茂腾腾的后生在上展现的壮阔、雄浑、激越豪放的腰鼓场面描写,展现了中华民族古老淳朴的民间文艺风情,显示了生命的活跃和强盛。
14.《灯笼》选自《》。
作者,原名,山东莱芜人,中国现代著名家、家。
著有散文集《》《》《》等。
【课文理解】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
母亲遂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
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
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5.选文第1自然段中说船“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与第2自然段“我却还以为船慢”
是否矛盾?为什么?
16.你怎样理解第2自然段中“朦胧”和“踊跃”这两个词语?
17.第2自然段主要是从哪些角度描绘江南水乡的清新秀美的?这些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18.从第1,2,3自然段中各找出一处直接写“我”心理活动的语句,用“”画出:然后分别从括号里选出能恰当概括“我”的心理活动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第1自然段: (活泼轻松)
第2自然段: (急切焦虑)
第3自然段: (惘然陶醉)
19.对上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第1自然段第3句中的“点”“磕”“退后”“上前”等词生动地表现了少年们驾船
技术的熟练。
B.上文有三处写到豆麦,都是为了说明夜气里清香的来源。
C.第3自然段中的“他”指的是“那声音”,“那声音”指的是第2自然段中的“歌吹”。
D.作者在第4自然段中用“果然是渔火”“也不是赵庄”澄清了第2自然段所写的“渐望见依稀的赵庄”“料想便是戏台”的猜测,表现了作者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
20.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四个字)
参考答案:
1. xǐng háng 凫撺掇 jù méi 畔 kàng huì rǒng蓦眶 wò sè渺怅惘
2.C
3.(1)垂珠联珑(2)人情世故(3)戛然而止(4)叹为观止(5)大彻大悟
4.C
5.E B A D C
6.(1)拟人比喻(2)夸张(3)拟人(4)反复
7.略
8.C
9.C
10.(1)表面写族姊家华贵朱门颜色变暗淡了,不再鲜艳了,实际上写族姊家庭早已衰败。
(2)这句话是文章的抒情线索,它反复出现,表达了作者对安塞腰鼓无限赞美的深情。
11.呐喊鲁迅周树人豫才文学思想革命鲁迅狂人日记
12.贺敬之诗选贺敬之回延安与亲人相见的喜悦思念母亲延安的一片赤子之心对母亲延安的眷恋之情
13.1986 10 3 人民日报刘成章陕北黄土高原
14.吴伯箫散文集吴伯箫熙成散文教育羽书烟尘集出发集
15.不矛盾。
“飞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写出了行船速度之快“我却还以为船慢”突出“我”想看戏的急切心情,二者并不矛盾。
16.“朦胧”原为形容词,在句中用作动词,意为“变得朦胧了”;“踊跃”原为动词,在句中用作形容词,把静物写活了,形象地展现出了“山”连绵起伏的形状。
这两个词语既写出了航船速度之快,也表达了“我”欢快迫切的心情。
17.触觉、嗅觉、视觉、听觉。
写出了江南水乡月夜的特征以江南夜景的美丽清新烘托了行船之快,以及“我”急于看社戏的迫切心情,情景交融。
18.“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轻松急切陶醉。
19.AC
20.月夜行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