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网智能组网设计实践--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手册cygwin

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手册cygwin

XLUC目录实验一开发环境搭建实验 (2)实验二程序烧录实验 (10)实验三硬件接口实验 (13)实验四 ADC采样实验 (19)实验五串口通讯实验 (24)实验六点对点射频实验 (32)实验七传感器添加实验 (39)实验八基于网关板的pc机数据采集和分析实验 (48)实验九基于sink节点数据采集和分析实验 (57)实验十基于web的数据录入和数据访问实验 (61)实验一开发环境搭建实验以下步骤描述了如何逐步搭建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开发环境注:本开发环境是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下搭建的先决条件:∙AtoseNet环境:Cygwin atos4tinyos.msi安装包,在光盘的路径为,无线传感器网络1.5\TinyOS2\TinyOS_install\atos4tinyos.msi 。

∙Keil C51编译器安装包:c51v808a.exe,在光盘的路径为,无线传感器网络1.5\TinyOS2\TinyOS_install\c51v808a.exe 。

∙IIS服务器:准备一张Windows XP professional 的安装光盘。

∙SQL SERVER 2005数据库管理工具:准备一张SQL SERVER 2005的安装光盘。

创建AtoseNet环境:Cygwin1.打开无线传感器网络光盘,进入如下路径\TinyOS2\TinyOS_install\, 双击atos4tinyos.msi 进入安装过程2.进入如下界3.单机下一步4.选择合适的路径(这里选择缺省路径),点击“下一步”5.单击安装,进入安装进程如下6.安装完成后将出现如下两个界面7.选择完路径后单击“点击开始安装”8.进入Cygwin安装界面,安装完成后自动弹出如下界面:9.请任意键后即可完成安装。

桌面上会自动建立Cygwin的快捷方式,单击进入即可安装Keil C51 编译器10.打开无线传感器网络光盘,进入如下路径\TinyOS2\TinyOS_install\, 双击c51v808a.exe 进入安装过程11.单击“Next”并且选中“I agree to all the terms of the preceding LicenseAgreement”12.选择默认的路径13.选择安装路径后,单击“Next”:14.输入用户名等资料后单击“Next”进入安装进度界面:15.单击“Finish”完成安装过程。

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指导书

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指导书

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指导书信息工程学院实验一 质心算法一、实验目的掌握合并质心算法的基本思想;学会利用MATLAB 实现质心算法;学会利用数学计算软件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无需测距的定位技术不需要直接测量距离和角度信息。

定位精度相对较低,不过可以满足某些应用的需要。

在计算几何学里多边形的几何中心称为质心,多边形顶点坐标的平均值就是质心节点的坐标。

假设多边形定点位置的坐标向量表示为p i = (x i ,y i )T ,则这个多边形的质心坐标为:例如,如果四边形 ABCD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 (x 1, y 1),(x 2, y 2), (x 3, y 3) 和(x 4,y 4),则它的质心坐标计算如下:这种方法的计算与实现都非常简单,根据网络的连通性确定出目标节点周围的信标参考节点,直接求解信标参考节点构成的多边形的质心。

锚点周期性地向临近节点广播分组信息,该信息包含了锚点的标识和位置。

当未知结点接收到来自不同锚点的分组信息数量超过某一门限或在一定接收时间之后,就可以计算这些锚点所组成的多边形的质心,作为确定出自身位置.由于质心算法完全基于网络连通性,无需锚点和未知结点之间的协作和交互式通信协调,因而易于实现。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该程序在Matlab 环境下完成无线传感器中的质心算法的实现。

在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区域,信标节点(锚点)为90个,随机生成50个网络节点。

节点的通信距离为30米.需完成:分别画出不同通信半径,不同未知节点数目下的误差图,并讨论得到的结果所用到的函数:1. M = min(A)返回A 最小的元素.如果A 是一个向量,然后min (A )返回A 的最小元素。

如果A 是一个矩阵,然后min (A)是一个包含每一列的最小值的行向量。

2。

rand()12341234,,44x x x x y y y y x y ++++++⎛⎫= ⎪⎝⎭X = rand返回一个单一均匀分布随机数在区间 (0,1)。

无线传感网智能组网设计实践--实验指导书

无线传感网智能组网设计实践--实验指导书

无线传感网智能组网设计实验指导书(实验类)实验 1.Zigbee基本通信实验1.1实验目的➢了解实Zigbee的原理及在软件上如何方便使用;➢掌握在Windows CE 6.0下进行UART编程的方法。

1.2实验设备➢硬件:EduKit-IV嵌入式教学实验平台、Mini270核心子板、Zigbee模块、PC 机;➢软件:Windows 2000/NT/XP 以及Windows 平台下的VS2005开发环境。

1.3实验内容➢利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编写一个可运行于EduKit-IV型实验箱Windows CE 6.0操作系统上的应用程序;➢学习和掌握EduKit-IV教学实验平台中通过UART与Zigbee模块通信,实现对Zigbee模块的配置和对等网模式下的通信。

1.4实验原理1.4.1Zigbee起源无线网络系统源自美国军方的“电子尘埃(eMote)”技术,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技术之一。

该系统基于IEEE802.15.4规范的无线技术,工作在2.4 GHz或868/928 MHz,用于个人区域网和对等网状网络。

ZigBee是一种新兴的近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的无线网络技术。

它是一种介于红外无线技术和蓝牙之间的技术提案。

主要用于近距离无线连接。

它依据802.15.4标准。

在数千个微小的传感器之间相互协调实现通信。

这些传感器只需要很少的能量,以接力的方式通过无线电波将数据从一个传感器传到另一个传感器,所以它们的通信效率非常高。

相对于现有的各种无线通信技术,无线ZigBee网络技术将是近距离通信最低功耗和成本的技术。

这一技术目前正向工业、民用方向推广和发展,市场前景广阔。

包括国家863计划等项目都在进行相关的研究工作。

因此,本文介绍的基于ZigBee技术的嵌入式无线网络平台,这一无线网络平台可应用于工业控制、信息家电、安保系统、环境监测、港务运输、煤矿安全、农业自动化和医疗监护设备等许多行业和设备。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实验指导书(苏明霞)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实验指导书(苏明霞)

⽆线传感器⽹络技术实验指导书(苏明霞)实验⼀外部中断实验1.实验环境硬件:ZigBee(CC2530)模块,ZigBee下载调试板,USB仿真器,PC机。

软件: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MCS-512.实验⽬的阅读 ZigBee2530开发套件 ZigBee 模块硬件部分⽂档,熟悉 ZigBee 模块按键接⼝中断使⽤⽅式。

使⽤ IAR 开发环境设计程序,利⽤ CC2530 的电源管理控制寄存器控制系统⼯作状态。

3.实验原理3.1硬件接⼝原理按键接⼝,如图3.1.1所⽰。

图3.1.1CC2530开发板有三个按键,⼀个复位按键。

其余两个按键可以通过编程进⾏控制。

当按键按下时,相应的管脚输出低电平。

在此我们采⽤下降沿触发中断的⽅式来检测是否有按键按下。

ZigBee(CC2530)模块 LED 硬件接⼝图 3.1.2 LED 硬件接⼝ CC2530 相关寄存器图3.1.2 P1寄存器图3.1.3 P1SEL寄存器图3.1.4 P1DIR寄存器图3.1.5 P1INP 寄存器图3.1.6 P2INP 寄存器图3.1.7 PICTL寄存器图3.1.8 P1IEN 寄存器图3.1.9 IEN2 寄存器4、实验内容按键按下⼀次,led1亮,led2灭。

按键按下2次,led1灭,led2亮。

按键按下3次,都亮。

按键按下4次,都灭。

下降沿触发中断。

5、注意事项1、实验前,请正确安装RF2530模块,注意其丝印⽅向应与底板丝印⽅向⼀致,严禁反接;2、实验过程中,严禁带电插拨器件,防⽌损坏电路;3、实验过程中,严禁⽤⼿触摸裸露的器件特别是芯⽚,防⽌造成短路或损坏芯⽚;4、所有模块出⼚前均已调试完毕,除⾮有特别说明,否则不建议⾃⾏对电路中可调部分进⾏调节。

6、实验步骤1、将⼀个RF2530模块插⼊到WSN通⽤底板的相应位置。

2、zigbee多功能仿真器的⼀端通过10 pin下载线接到WSN通⽤底板的JTAG 接⼝上,另⼀端通过USB线接到PC机上,并通过SmartRF Flash Programmer软件正确下载⾃⼰编写的实验源码。

无线传感网实验指导

无线传感网实验指导

无线传感网实验指导实验一物理层实验1、实验目的熟悉TinyOS开发环境,熟悉nesC开发语言,熟悉CC2430芯片;熟悉运行环境下的程序编辑、编译以及芯片程序的下载过程,掌握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为WSN后续实验打下坚实基础。

2、实验设备硬件:PC机一台,A TOS教学开发系统一套软件:TinyOS,Cygwin,nesC,keilC51,Source insight3、实验内容1、LED组件实验:学会LED的使用方法2、CC2430定时器实验:学会对定时器的操作3、调试组件实验:学会利用串口打印调试4、串口通信组件实验:学会向计算机的串口输入输出数据通信5、看门狗实验:掌握看门够功能和作用和操作6、实时时钟实验:学会实时时钟RTC模块的使用方法7、I2C总线的EEPROM实验:掌握I2C总线和EEPROM接口的使用方法8、Flash实验:掌握对Flash的读写操作9、射频模块的功耗实验:掌握射频模块的功能和作用,射频模块之间的切换;10、随机序列发生器实验:学会随机序列数发生器的原理和使用;11、AES-128协处理器实验:熟悉AES协处理器的原理和使用12、AD采集实验:掌握AD采集的原理和使用方法4、实验预习要求1)阅读《A TOS实验平台—快速入门》和《ATOS实验平台—使用指南》的基础知识部分,学会产品系统的安装和基本的连接(安装中如果出现问题,需要单步安装,所有步骤在C:\Atosenet\AtosDevKit\install\cygwin-files的setupAll.bat中)。

2)NesC语言的学习可以基于代码的学习,可以根据用户本身习惯选择使用,可以使用提供的Source Insight编辑器查看代码,代码都是在C:\Atosenet\AtosDevKit\cygwin\opt下的atos和tinyos-2.x两个文件夹中5、实验步骤1)安装软件:①安装DotNetFX;②安装开发环境AtosDevKit;③安装keil (需要破解);④安装编辑器Source Insight;⑤安装串口助手。

【优质】zigbee实验指导书-实用word文档 (19页)

【优质】zigbee实验指导书-实用word文档 (1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zigbee实验指导书篇一:zigbee实验无线传感网络设计-----基于手机(联想a698t)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205班0911120513孙斌1.手机中所包括的终端设备及传感器:手机操作系统为Android OS 4.0网络连接 GSM/TD-SCDMA/GPRS/EDGE支持频段:2G:GSM 900/1800/19003G:TD-SCDMA 201X-2025MHz支持WAPI兼容WIFI(802.11n) 电容触摸屏摄像头传感器类型为CMOS支持重力传感器支持光线传感器支持距离传感器电容触摸屏2.家庭环境智能监测系统设计家庭环境智能监测系统是智能家居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一般包括温度、湿度、光线、火灾,.有毒气体等的监测。

通过获得的这些对象信息,用户可以多种方式感知家庭内部的环境信息并且对家庭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控制。

当采集到的光强数据低于设定值时,用户可以通过软件调节灯光的强弱;当感知到的温度高于或低于人的舒适温度时,系统自动打空调;当家庭环境的湿度过低时,管理中心控制加湿器的打开;当家庭煤气发生泄漏或发火灾时候,烟雾传感器将感知数据发送给用户,实施报警。

家庭环境智能监测为用户提供了可靠、完善的居所环境信息,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高效、安全。

本系统设计特点如下:(1)提供全面的家庭环境真实信息,保证了家庭内部的安全。

(2)据弃了有线家庭环境监测系统铺设成本高,扩展性和维护性差的缺点。

(3)不受地理和空间限制,只要在网络覆盖范围内,就可以通过手机随时掌握家庭环境的最新信息。

图1家庭环境智能监测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由家庭内部网络、家庭网关和外部网络三部分组成,各自功能如下:(1)家庭内部网络采用ZigBee无线技术实现内部网络的组建。

网络中主节点举起网络后,传感器节点以关联方式加入ZigBee网络,在每个传感器节点上都搭载了温度、湿度、光强和烟雾传感器以及LED灯。

《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指导书

《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指导书

《无线传感器网络》 实验指导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郑晖编广州大学 2011年目录1实验一、处理器基础实验 (4)1.1 实验目的 (4)1.2 参考资料 (4)1.3 实验内容及步骤 (4)1.3.1开发环境搭建 (4)1.3.2了解开发环境的使用 (4)1.3.3基本I/O读写 (6)1.3.4简单A/D转换 (7)1.3.5基本定时 (8)1.3.6PWM输出 (8)2实验二、点到点无线通信实验 (9)2.1 实验目的 (9)2.2 参考资料 (9)2.3 实验内容及步骤 (9)2.3.1发送模块代码分析 (9)2.3.2接收模块代码分析 (9)2.3.3运行示例项目 (9)2.3.4应用设计 (10)3实验三、无线传感器组网实验 (11)3.1 实验目的 (11)3.2 参考资料 (11)3.3 实验内容及步骤 (11)3.3.1协调器模块代码分析 (11)3.3.2路由器模块代码分析 (12)3.3.3终端模块代码分析 (12)3.3.4运行示例项目 (14)3.3.5修改示例项目 (14)4大作业 (15)4.1 目的 (15)4.2 任务 (15)4.2.1题目1:LED跑马灯控制 (15)4.2.2题目2:超声波测距 (15)4.2.3题目3:语音通信 (15)4.2.4题目4:其它经老师同意的题目 (15)实验课时安排建议实验名称 课时实验一处理器基础实验 2实验二点到点无线通信实验 24实验三无线传感器组网实验1 实验一、处理器基础实验实验目的1.11. 掌握开发环境的搭建方法;2. 掌握基本调试步骤及方法;3. 掌握基本I/O、定时器、A/D的编程方法;1.2 参考资料1. IAR安装步骤说明:“C51RF-CC2530系统使用说明书\ IAR安装与使用.pdf”;2. 无线龙CC2530模块说明书:“C51RF-CC2530-PK使用说明书\C51RF-CC2530-PK使用说明书V1.01.pdf”;3. IAR开发环境使用方法:“C51RF-CC2530系统使用说明书\ IAR IDE用户手册.pdf”;4. CC2530芯片说明书:“C51RF-CC2530数据手册\CC253x.pdf”;5. 本实验指导书所附例程;“C51RF-CC2530-PK使用说明书\CC25306. 无线龙CC2530模块基础实验说明:基础实验V1.00.pdf”;7. 无线龙CC2530模块基础实验例程:“C51RF-CC2530演示程序\CC2530单片机基础实验”;1.3 实验内容及步骤1.3.1 开发环境搭建按照参考资料[1]、[2]的指导,安装IAR软件,安装仿真器驱动程序。

ZigBee无线网络实验实训手册V2.0

ZigBee无线网络实验实训手册V2.0

无线传感网络实验实训手册0、实验准备0.1、硬件认知节点ZigBee模块采用TI最新一代ZIGBEE芯片CC2530支持基于IEEE802.15.4的ZIGBEE2007/PRO协议采用WXL标准的20芯双排直插模式接入网关主板和感知节点CC2530特点:低功耗④主动模式RX(CPU 空闲):24 mA ④主动模式TX 在1dBm(CPU 空闲):29mA ④供电模式1(4 µs 唤醒):0.2 mA ④供电模式2(睡眠定时器运行):1 µA ④供电模式3(外部中断):0.4 µA④宽电源电压范围(2 V 3.6 V)微控制器④优良的性能和具有代码预取功能的低功④耗8051 微控制器内核④32-、64-或128-KB 的系统内可编程闪存④8-KB RAM,具备在各种供电方式下的数④据保持能力④支持硬件调试 外设④强大的5 通道DMA④IEEE 802.5.4 MAC 定时器,通用定时器(一个16 位定时器,一个8 位定时器)④IR 发生电路④具有捕获功能的32-kHz 睡眠定时器④硬件支持CSMA/CA④支持精确的数字化RSSI/LQI④电池监视器和温度传感器④具有8 路输入和可配置分辨率的12 位ADC④AES 安全协处理器④ 2 个支持多种串行通信协议的强大USART④21 个通用I/O 引脚( 19× 4 mA,2×20 mA)④看门狗定时器节点底板④支持4节电池供电④96*16液晶显示④1个多功能按键④一个miniUSB串口,可通过伸缩USB线缆供电④标准WXL20针高频模块接口以及标准的传感器模块接口。

图表 1传感器/控制扩展模块图表 2LED*4图表 3继电器图表 4RFID图表 5振动传感器图表 6人体红外传感器图表 7温度光敏传感器图表 8温湿度传感器图表 9C51RF-3仿真器USB接口:通过USB接口把C51RF-3仿真器与计算机有机的连接起来。

无线传感网_实验

无线传感网_实验

实验一创建一个简单的工程项目一、实验目的1.了解IAR软件的操作环境和基本功能2.了解“工程选项”的设置方法3.掌握创建工程和管理工程的方法4.了解基本的编译和调试功能5.学习使用观察窗口二、实验内容控制用户开发板上的绿色LED1灯闪烁三、实验条件1.用户PC正确安装了IAR Embedded Worchbench For 8051集成开发环境2.开发板1块(插有CC2530模块)3.C51RF-3仿真器一个4.10芯下载线一根5.USB串口线一根四、实验原理描述IAR Embedded Worchbench For 8051集成开发环境:主要完成系统的软件开发和调试。

它提供了一整套程序编写、维护、编译、调试环境,能将汇编语言和C语言程序编译成HEX可执行输出文件,并将程序下载到CC2530上运行调试。

用户系统的软件部分可以由IAR建立的工程文件管理,工程文件一般包含以下几种:源程序文件:C语言或者汇编语言(*.C,*.ASM);头文件(*.H);库文件(*.LIB,*.OBJ);本例以LED灯为外设,用CC2530控制简单外设,将I/O设置为输出,实验现象LED闪烁。

实验中操作了的寄存器有P1,P1DIR,没有设置而是取默认值的寄存器有:P1SEL,P1INP。

P1 (P1口寄存器)P1DIR (P1方向寄存器)P1SEL (P1功能选择寄存器)P1INP (P1输入模式寄存器)硬件电路:GPIO 输出控制对象为CC2530模块上的红色和绿色LED ,分别接在CC2530芯片的P1.0和P1.1脚上。

输出置位为0时LED 灯点亮,置位为1时LED 灯熄灭。

四、 实验过程与步骤第一步,启动IAR 集成开发环境,打开“开始”—“程序”—“IAR SYSTEM ”—“IAR Embedded Worchbench For 8051”—“ IAR Embedded Worchbench”图1 IAR Embedded Worchbench For 8051工作区第二步,创建工程1.创建一个工作区,打开“file”-“New”—“Workspace”,如图1所示。

无线传感网实验报告

无线传感网实验报告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报告学院:班级:学号:姓名:时间:指导老师:第一章基础实验1 了解环境1.1 实验目的安装 IAR 开发环境。

CC2530 工程文件创建及配置。

源代码创建,编译及下载。

1.2 实验设备及工具硬件:ZX2530A 型底板及 CC2530 节点板一块,USB 接口仿真器,PC 机软件:PC 机操作系统 WinXP,IAR 集成开发环境,TI 公司的烧写软件。

1.3 实验内容1、安装 IAR 集成开发环境IAR 集成开发环境安装文件所在光盘目录:物联网光盘\工具\C D-EW8051-76012、ZIBGEE 硬件连接安装完 IAR 和 Smartrf Flash Programmer 之后,按照图所示方式连接各种硬件,将仿真器的 20 芯 JTAG 口连接到 ZX2530A 型CC2530 节点板上,USB 连接到 PC 机上,RS-232 串口线一端连接ZX2530A 型 CC2530 节点板,另一端连接 PC 机串口。

3、创建并配置 CC2530 的工程文件IAR 是一个强大的嵌入式开发平台,支持非常多种类的芯片。

IAR 中的每一个 Project,都可以拥有自己的配置,具体包括 Device 类型、堆/栈、Linker、Debugger 等。

(1)新建 Workspace 和 Project首先新建文件夹 ledtest。

打开 IAR,选择主菜单 File -> New -> Workspace 建立新的工作区域。

选择 Project -> Create New Project -> Empty Project,点击 OK,把此工程文件保存到文件夹 ledtest 中,命名为:ledtest.ewp(如下图)。

(2)配置 Ledtest 工程选择菜单 Project->Options...打开如下工程配置对话框选择项 General Options,配置 Target 如下Device:CC2530;(3)Stack/Heap 设置:XDATA stack size:0x1FF(4)Debugger 设置:Driver:Texas Instruments (本实验为真机调试,所以选择 TI;若其他程序要使用 IAR仿真器,可选 Simulator)至此,针对本实验的 IAR 配置基本结束.4、编写程序代码并添加至工程选择菜单 File->New->File 创建一个文件,选择 File->Save 保存为 main.c将 main.c 加入到 ledtest 工程,将实验代码输入然后选择 Project->Rebuild All 编译工程编译好后,选择 Project->Download and debug 下载并调试程序下载完后,如果不想调试程序,可点工具栏上的按钮终止调试。

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报告

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报告

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报告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报告引言: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简称WSN)是一种由大量分布式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系统。

这些节点能够感知环境中的各种物理量,并将所感知到的信息通过无线通信传输给基站或其他节点。

WSN广泛应用于农业、环境监测、智能交通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一、实验背景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领域广泛且前景十分广阔。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WSN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为今后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基础。

二、实验目的1. 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网方式和通信协议;3. 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性能特点和应用领域。

三、实验设备1. 无线传感器节点:本实验使用了10个无线传感器节点,每个节点都具备感知和通信功能;2. 基站:作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中心节点,负责接收并处理来自传感器节点的数据;3. 电脑:用于控制和监控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

四、实验步骤1. 搭建无线传感器网络:将10个传感器节点分别放置在不同的位置,并保证它们之间的通信范围有重叠部分;2. 配置传感器节点参数:通过电脑连接到基站,对每个传感器节点进行参数配置,包括通信频率、传输功率等;3. 数据采集与传输:传感器节点开始感知环境中的物理量,并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传输给基站;4. 数据处理与展示:基站接收到传感器节点的数据后,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并将结果展示在电脑上。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简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并进行了数据采集和传输。

我们发现,传感器节点能够准确地感知环境中的物理量,并将数据可靠地传输给基站。

基站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展示了环境中物理量的变化趋势。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无线传感网络设计与实践-基础实验任务书

无线传感网络设计与实践-基础实验任务书

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与实践基础实验任务书目录第一部分预备知识——开发软件与驱动安装与使用 (3)1. IAR_EW8051-751A安装与使用 (3)2. ZigBee协议栈安装与使用 (4)3. CC2000仿真器驱动安装与使用 (4)4. SmartRF Flash Programmer安装与使用 (4)5. 协议监视分析软件安装与使用 (5)6. USB串口驱动安装与使用 (6)7. CVT-WSN综合教学实验平台软件安装与使用 (7)8. CC2530芯片介绍 (7)第二部分基础实验 (9)实验一:LED自动闪烁及按键控制实验 (9)1.1实验目的 (9)1.2实验内容 (9)1.3实验预备知识 (9)1.4实验设备 (9)1.5基础知识 (9)1.6实验步骤 (10)实验二:定时器,外部中断 (10)2.1 实验目的 (10)2.2 实验内容 (11)2.3 预备知识 (11)2.4 实验设备 (11)2.5 基础知识 (11)2.6 实验步骤 (15)实验三:UART串口,AD转换 (16)3.1 实验目的 (16)3.2 实验内容 (16)3.3 预备知识 (16)3.4 实验设备 (16)3.5 基础知识 (16)3.6 实验步骤 (20)实验四:睡眠定时器唤醒,看门狗定时器 (21)4.1实验目的 (21)4.2实验内容 (21)4.3预备知识 (21)4.4实验设备 (21)4.5基础知识 (21)4.6实验步骤 (24)第一部分预备知识——开发软件与驱动安装与使用1. IAR_EW8051-751A安装与使用IAR嵌入式集成开发环境,是IAR系统公司设计用于处理器软件开发的集成软件包,包含软件编辑,编译,连接,调试等功能。

包含用于ARM软件开发的集成开发环境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用于ATMEL公司单片机软件开发的集成开发环境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 VR,CVT-IOT 采用用于兼容8051处理器软件开发的集成开发环境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8051,用于TI公司的CC24XX及CC25XX家族无线单片机的底层软件开发,Zigbee协议移植。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实验指导书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实验指导书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实验指导书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目录1无线传感器网络创新套件 (1)1.1概述 (1)1.2 教学 (1)1.3 组成 (2)1.3.1 无线模块 (4)1.3.2 中心节点的供电板 (5)1.3.3 传感器模块 (7)1.4 系统连接 (11)1.4.1 无线传感器模块的套接 (12)1.4.2 连接中心节点 (13)1.4.3 硬件安装及使用注意事项 (14)2无线传感器网络创新套件实验 (15)2.1 基础实验 (15)2.1.1 开发环境基础实验 (15)2.1.2 C8051F120处理器基础实验 (15)2.1.3 CC2420器件基础通信实验 (15)2.2 无线传感器网络创新套件高级使用 (16)2.2.1 点对点无线通信实验 (16)2.2.2 无线传感器网络综合实验 (16)3WSN_SensorViewer软件简介 (16)3.1 软件概述 (16)3.2 系统要求 (16)3.3 WSN_SensorViewer软件使用说明 (17)3.3.1 程序主界面 (17)3.3.2 端口设置 (17)3.3.3 绘图面板 (18)3.3.4 数据显示 (20)3.3.5 帮助文档 (20)实验一熟悉开发环境 (20)实验二程序下载实验 (31)实验三定时器实验1 (39)实验四定时器实验2 (43)实验五走马灯实验 (45)实验六看门狗定时器实验 (48)实验七串口通信实验1 (51)实验八串口通信实验2 (54)实验九CC2420启动和SPI初始化 (56)实验十CC2420内部寄存器初始化 (60)实验十一物理层组包实验 (66)实验十二接收和地址译码实验 (71)实验十三应答ACK帧实验 (77)实验十四无线信道监听实验 (82)实验十五射频休眠实验 (86)实验十六点对点无线通信实验 (90)实验十七星状网通信实验 (95)实验十八线状网通信实验 (103)4参考文档 (104)附录 (105)CC2420芯片简介 (105)main.h头文件程序 (106)子函数程序 (111)1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实验套件1.1概述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被评为是未来四大高技术产业之一,可以预见传感器网络将会是继互联网之后一个巨大的新兴产业,同时由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广泛应用,必然会对传统行业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

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指导书20140506F

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指导书20140506F

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指导书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目录实验一光照传感器实验 (1)实验二红外反射传感器实验 (6)实验三温湿度传感器实验 (9)实验四 LED灯控制实验 (15)实验五片上温度AD实验 (18)实验六模拟电压AD转换实验 (22)实验七串口收发数据实验 (25)实验八串口控制LED实验 (29)实验九点对点无线通信实验 (33)实验十基于Z-Stack的无线组网实验 (34)实验十一基于Z-Stack的串口控制LED实验 (36)实验一光照传感器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光敏电阻传感器的特性,掌握其工作原理。

二、实验环境光照传感器模块、ST-Link仿真器、USB2UART模块、IAR for STM8 1.30开发软件、AccessPort 串口调试软件。

三、实验原理1、光敏电阻光敏电阻是一种对光敏感的元件,它的电阻值能随着外界光照强弱变化而变化。

光敏电阻的结构如图1所示,光照特性曲线如图2所示。

图1 光敏电阻结构图2 光照特性曲线图3 电路原理图2、光敏传感器模块原理图如图3所示,光敏电阻阻值随着光照强度变化时,在引脚Light_AD输出电压也随之变化。

STM8的PD2引脚采集Light_AD电压模拟量转化为数字量,当采集的AD值大于某一阈值时,则将PD3即Light_IO引脚置低,表明有光照。

传感器使用的光敏电阻的暗电阻为 2M 欧姆左右,亮电阻为 10K 左右。

可以计算出:在黑暗条件下,Light_AD 的数值为 3.3V * 2000K /(2000K + 10K) = 3.28V。

在光照条件下,Light_AD 的数值为 3.3V * 10K/(10K + 10K) = 1.65V。

STM8单片机内部带有 10 位 AD 转换器,参考电压为供电电压 3.3V。

根据上面计算结果,选定 1.65V(需要根据实际测量结果进行调整)作为临界值。

当 Light_AD 为 1.65V 时,AD读数为 1.65 / 3.3 * 1024 = 512。

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指导书

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指导书

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指导书信息工程学院实验一质心算法一、实验目得掌握合并质心算法得基本思想;学会利用MATLAB实现质心算法;学会利用数学计算软件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验内容与原理无需测距得定位技术不需要直接测量距离与角度信息。

定位精度相对较低,不过可以满足某些应用得需要。

在计算几何学里多边形得几何中心称为质心,多边形顶点坐标得平均值就就是质心节点得坐标。

假设多边形定点位置得坐标向量表示为p i= (xi,y i)T,则这个多边形得质心坐标为:例如,如果四边形ABCD得顶点坐标分别为(x1,y1),(x2, y2),(x3,y3) 与(x4,y4),则它得质心坐标计算如下:这种方法得计算与实现都非常简单,根据网络得连通性确定出目标节点周围得信标参考节点,直接求解信标参考节点构成得多边形得质心。

锚点周期性地向临近节点广播分组信息,该信息包含了锚点得标识与位置。

当未知结点接收到来自不同锚点得分组信息数量超过某一门限或在一定接收时间之后,就可以计算这些锚点所组成得多边形得质心,作为确定出自身位置。

由于质心算法完全基于网络连通性,无需锚点与未知结点之间得协作与交互式通信协调,因而易于实现。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该程序在Matlab环境下完成无线传感器中得质心算法得实现。

在长为100米得正方形区域,信标节点(锚点)为90个,随机生成50个网络节点。

节点得通信距离为30米。

需完成:分别画出不同通信半径,不同未知节点数目下得误差图,并讨论得到得结果所用到得函数:1、M = min(A)返回A最小得元素、如果A就是一个向量,然后min(A)返回A得最小元素、如果A就是一个矩阵,然后min(A)就是一个包含每一列得最小值得行向量。

2、randX=rand返回一个单一均匀分布随机数在区间(0,1)。

X =rand(n)返回n--n矩阵得随机数字。

3、S =sum(A)返回A沿其大小不等于1 得第一个数组维度得元素得总与。

如果A就是一个向量,sum(A)可返回元素得总与。

无线传感器网络指导书-信息与控制学院

无线传感器网络指导书-信息与控制学院

无线传感器网络(ZIGBEE)实验指导书(CC2530)(适用于电子、通信等专业)沈阳工学院2012年12月前言本课程主要学习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并且以CC2430为主要控制器介绍Zigbee网络中的编程情况,此芯片采用C语言进行编程,并且已经有了较成熟的发展,学生同学理论学习掌握了芯片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在编程过程的相关寄存器的设置。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深刻地把握这些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设置了五个实验项目,其中包括四个验证性实验,一个综合性实验。

这些实验需要学生了解实验器材,熟悉其使用方法,掌握编程软件的操作方法,并且重点掌握在如何编写程序以及程序中的寄存器的设计。

本实验指导书适用于通信专业,强调实际操作,注重基本仪器地使用方法及动手能力的培养。

目录验证性实验实验一 IAR编程软件的使用与简单实例实验二 CC2530片内温度与1/3电压的测量实验三 CC2530串口发/收数实验实验四点对点无线数据通信实验综合性实验实验五 Zigbee协议栈实验实验一 IAR编程软件的使用与简单实例(一)实验目的1、熟悉IAR软件的使用方法。

2、掌握编辑、下载、运行程序的方法3、利用IAR软件会编写简单的程序(二)实验设备1、zigbee实验装置 1套2、安装有IAR软件的PC机 1台3、PC机与zigbee模块通讯电缆 1根(三)实验内容一、会使用IAR软件IAR编程软件简介1、 IAR软件的启动及建立一个新工程首先安装IAR编程软件。

安装之后,选择图标双击鼠标左键,出现如图1.1。

新建一个工程文件。

新建一个工程选择Empty project默认配置,单击0K弹出保存对话框这个时候我们在桌面上建立一个名为project的文件夹,输入项目的文件名,并将项目也取名为“project”将此文件保存在project文件夹中,会产生一个ewp后缀的文件。

保存工程,弹出保存工程对话框。

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组网实验

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组网实验
2 WSN 组网实验
本实验是基于 TSZ-008 系列开发套件对 Zigbee 无线 传感器网络路由的建立与确认等操作进行的 。 2 .1 Zigbee 无线传感器节点硬件设计
要创建 WSN 节点 , 应具备以下的组件 :一片带 SPITM 接口的 PIC18F 单片机 ;一个带有所需外部元件的 RF 收 发器芯片 CC 2420 ;一根天线 , 可以是 PC B 上的引线形成的 天线或单极天线 。
第 30 卷
电 子 测 量 技 术
实体将审查返回的个域网描述符表 , 并找出 ID 表中编号 最低的通道 。
若找到了合适的通道 , 网络层管理实体将为新的网络 选择一个个域网的 ID 标识符 。 ID 值被选定后如果与现有 个域网的 ID 值没有冲突 , 则该值将成为新网络的 ID 。否 则 , 设备将随机选择一个个域网标识符 , 以保证其个域网 ID 既非广播个域网标识符(0xffff), 且在可选通道的网络 中是独一无二 的 。 一旦网络 管理实 体确定了 个域网 ID 值 , 它将 选定 一个值 为 0x0000 的 16 位网 络地 址 , 并置 M AC 子层的 M AC 地址 PIB 属性为选定的网络地址 。然 后 ,网络层管理实体向 M AC 子层发布开始请求原语 , 开始 对新个域网进行操作 。
控制器通 过 SPI 总线与 RF 收 发器芯片 CC2420 相 连 。控制器充当 SPI 主器件而 CC2420 充当从器件 。 控制 器实现了 IEEE 802 .15 .4 M AC 层和 Zigbee 协议层 。它还 包含了特定的应用逻辑 , 并使用 SPI 总线与 RF 收发器交 互 。M icrochip 协议栈提供了完全集成的驱动程序 , 免除 了主应用程序管理 RF 收发器功能的任务 。如果需要 , 可 以将某些非 SPI 控制信号重新分配到其他端口引脚以适 合应用的硬件 。在这种情况下 , 必须修改物理层接口定义 来包括正确的引脚分配 。

无线传感器组网实训报告

无线传感器组网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让学生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网原理、技术特点、硬件设备选择以及实际应用中的调试与优化。

通过实训,提高学生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训内容1. 理论学习(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2)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3)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网方式:星型、总线型、网状、混合型2. 硬件设备选择与搭建(1)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2)选择合适的无线模块:ZigBee、Wi-Fi、蓝牙等(3)搭建实验平台:PC、传感器模块、无线模块、路由器等3. 软件编程与调试(1)编写传感器数据采集程序(2)编写无线通信程序(3)编写数据处理程序4. 组网与调试(1)配置无线模块参数(2)搭建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结构(3)测试网络性能,优化网络参数三、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1)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2)学习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如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2. 硬件设备选择与搭建(1)根据实训要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无线模块和实验平台(2)搭建实验平台,连接传感器模块、无线模块和路由器等设备3. 软件编程与调试(1)使用C/C++等编程语言编写传感器数据采集程序(2)使用Wi-Fi、ZigBee等无线通信技术编写无线通信程序(3)使用数据处理库编写数据处理程序4. 组网与调试(1)配置无线模块参数,如信道、速率、功率等(2)搭建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结构,如星型、总线型、网状等(3)测试网络性能,如数据传输速率、数据丢失率等,根据测试结果优化网络参数四、实训结果与分析1. 实验平台搭建成功,传感器数据采集程序、无线通信程序和数据处理程序均能正常运行2. 搭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结构稳定,数据传输速率达到预期目标3. 通过优化网络参数,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降低了数据丢失率4. 实验过程中,团队成员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了实训任务五、实训总结本次实训使学生掌握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网原理、技术特点、硬件设备选择以及实际应用中的调试与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线传感网智能组网设计实验指导书(实验类)实验 1.Zigbee基本通信实验1.1实验目的了解实Zigbee的原理及在软件上如何方便使用;掌握在Windows CE 下进行UART编程的方法。

实验设备硬件:EduKit-IV嵌入式教学实验平台、Mini270核心子板、Zigbee模块、PC 机;软件:Windows 2000/NT/XP 以及Windows 平台下的VS2005开发环境。

实验内容利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编写一个可运行于EduKit-IV型实验箱Windows CE 操作系统上的应用程序;学习和掌握EduKit-IV教学实验平台中通过UART与Zigbee模块通信,实现对Zigbee模块的配置和对等网模式下的通信。

实验原理Zigbee起源无线网络系统源自美国军方的“电子尘埃(eMote)”技术,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技术之一。

该系统基于规范的无线技术,工作在GHz或868/928 MHz,用于个人区域网和对等网状网络。

ZigBee是一种新兴的近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的无线网络技术。

它是一种介于红外无线技术和蓝牙之间的技术提案。

主要用于近距离无线连接。

它依据标准。

在数千个微小的传感器之间相互协调实现通信。

这些传感器只需要很少的能量,以接力的方式通过无线电波将数据从一个传感器传到另一个传感器,所以它们的通信效率非常高。

相对于现有的各种无线通信技术,无线ZigBee网络技术将是近距离通信最低功耗和成本的技术。

这一技术目前正向工业、民用方向推广和发展,市场前景广阔。

包括国家863计划等项目都在进行相关的研究工作。

因此,本文介绍的基于ZigBee技术的嵌入式无线网络平台,这一无线网络平台可应用于工业控制、信息家电、安保系统、环境监测、港务运输、煤矿安全、农业自动化和医疗监护设备等许多行业和设备。

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并能弥补其他无线通信技术的不足,保证其安全性,降低服务成本。

ZigBee网络配置网络设备组成。

ZigBee网络设备主要包括网络协调器、全功能设备和精简功能设备3类。

网络协调器:包含所有的网络消息,是3种设备类型中最复杂的一种,存储容量最大、计算能力最强。

功能是发送网络信标、建立一个网络、管理网络节点、存储网络节点信息、寻找一对节点间的路由消息、不断地接收信息。

全功能设备:全功能设备(Full-Function Device,FFD)可以担任网络协调者,形成网络,让其他的FFD或精简功能装置(RFD)联结。

FFD具备控制器的功能,可提供信息双向传输。

其设备特性有:附带由标准指定的全部IEEE 功能和所有特征;更强的存储能力和计算能力可使其在空闲时起网络路由器作用;也能用作终端设备。

精简功能设备:精简功能设备(Reduced-Function Device,RFD)只能传送信息给FFD或从FFD接收信息,其设备特性有:附带有限的功能来控制成本和复杂性;在网络中通常用作终端设备;RFD由于省掉了内存和其他电路,降低了ZigBee部件的成本,而简单的8位处理器和小协议栈也有助于降低成本。

网络节点类型。

从网络配置上,ZigBee网络中有3种类型的节点:ZigBee协调点、ZigBee路由节点和ZigBee 终端节点。

ZigBee协调点:ZigBee协调点在IEEE 中也称为PAN(Personal Area Network)协调点(ZigBee Coordinator,ZC),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可以作为汇聚节点。

ZigBee协调点必须是FFD,一个ZigBee网络只有一个ZigBee协调点,它往往比网络中其他节点的功能更强大,是整个网络的主控节点。

它负责发起建立新的网络、设定网络参数、管理网络中的节点以及存储网络中节点信息等,网络形成后也可以执行路由器的功能。

ZigBee协调点是3种类型ZigBee节点最为复杂的一种,一般由交流电源持续供电。

ZigBee路由节点:ZigBee路由节点(ZigBee Router,ZR)也必须是FFD。

ZigBee路由节点可以参与路由发现、消息转发,通过连接别的节点来扩展网络的覆盖范围等。

此外,ZigBee路由节点还可以在它的个人操作空间(POS,Personal Operating Space)中充当普通协调点(IEEE 称为协调点)。

普通协调点与ZigBee协调点不同,它仍然受ZigBee协调点的控制。

ZigBee终端节点:ZigBee终端节点(ZigBee EndDevice,ZE)可以是FFD或者RFD,它通过ZigBee协凋点或者ZigBee路由节点连接到网络,但不允许其他任何节点通过它加入网络,ZigBee终端节点能够以非常低的功率运行。

网络工作模式。

ZigBee网络的工作模式可以分为信标(Beacon)和非信标(Non-beacon)2种模式,信标模式实现了网络中所有设备的同步工作和同步休眠,以达到最大限度的功耗节省,而非信标模式则只允许ZE进行周期性休眠,ZC和所有ZR设备必须长期处于工作状态。

信标模式下,ZC负责以一定的间隔时间(一般在15ms~4min)向网络广播信标帧,2个信标帧发送之间有16个相同的时槽,这些时槽分为网络休眠区和网络活动区2个部分,消息只能在网络活动区的各时槽内发送。

非信标模式下,ZigBee标准采用父节点为ZE子节点缓存数据,ZE主动向其父节点提取数据的机制,实现ZE的周期性(周期可设置)休眠。

网络中所有父节点需为自己的ZE子节点缓存数据帧,所有ZE子节点的大多数时间都处于休眠模式,周期性的醒来与父节点握手以确认自己仍处于网络中,其从休眠模式转入数据传输模式一般只需要15ms。

ZigBee的网络拓扑结构ZigBee主要采用了3种组网方式:星型网、网状网和簇状网。

其中网络协调器相当于本试验中的中心节点,全功能设备相当于本试验中的路由节点,精简功能设备相当于本试验中的终端节点。

如图1所示在星型网中,一个功能强大的主器件位于网络的中心,作为网络协调者,其它的主器件或从器件分布在其覆盖范围内。

由于网络协调者定义了整个网络的时分复用和多址接人方式,因此星型网的控制和同步都比较简单,通常用在设备薯莨比较少的场合。

图1 星型网如图2所示,网状网是由主器件连接在一起形成的,网状网络拓扑结构的网络具有强大的功能,网络可以通过“多级跳”的方式来通信;该拓扑结构还可以组成极为复杂的网络;网络还具备自组织、自愈功能;图2 网状网星型网和网状网相结合则形成了簇状网,如图3所示。

各个子网内部都以星型网连接。

其主器件又以对等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信息流首先传到同一个子网内的主节点。

通过网关节点达到更高层的子网,随后继续上传,直至到达中心采集设备。

中心采集设备与普通的WPAN 设备相比具有更强的处理能力。

簇状网可以用于覆盖范围较大的区域,图3 簇状网在上述网络拓扑结构中,网络的形成和维护通过设备间的通信自动实现,不需要人32干预网络的建立、扩展或者减小。

ZigBee网络中的所有设备都被动态分配到IEEE地址。

SZ05-ZBEE嵌入式无线通信模块介绍顺舟科技SZ05系列嵌入式无线通信模块,集成了符合ZIGBEE协议标准的射频收发器和微处理器,它具有通讯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组网灵活、性能可靠稳定等优点和特性;可实现点对点、一点对多点、多点对多点之间的设备间数据的透明传输;可组成星型、树型和蜂窝型网状网络结构。

SZ05系列无线通信模块数据接口为TTL电平收发接口。

可以实现数据的广播方式发送、按照目标地址发送模式,除可实现一般的点对点数据通信功能外,还可实现多点之间的数据通讯,串口通信使用方法简单便利,可以大大简短模块的嵌入匹配时间进程。

SZ05系列无线通信模块分为中心协调器、路由器和终端节点,这三类设备具备不同的网络功能,中心协调器是网络的中心节点,负责网络的发起组织、网络维护和管理功能;路由器负责数据的路由中继转发,终端节点只进行本节点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中心协调器、路由器和终端节点这三种类型的设备在硬件结构上完全一致,只是设备嵌入软件不同,只需通过跳线设置或软件配置即可实现不同的设备功能。

表1描述了模块左侧引脚相应标识表1 模块左侧引脚说明表2描述了模块右侧引脚相应标识表Zigbee模块配置SZ05-ZBEE 无线通信模块复位后,CONFIG引脚进入低电平状态3 秒,系统进入配置状态;高电平或悬空状态则进入工作状态。

配置接口是用于对本产品的某些参数进行配置的接口,串口信号为RS232配置如表3所示:表3设备配置选项如下所示:通信信道CHANNEL设置如表4所示。

表4 通信信道参数配置网络类NET_TYPE设置如表5所示。

设备类型NODE_TYPE设置如表6所示。

表6网络号NET_ID设置如表7所示。

表7 网络号参数配置数据发送模式TX_TYPE设置如表8所示。

设备地址MAC_ADDR设置如表9所示。

表9 设备地址参数配置数据类型DATA_TYPE设置如表10所示。

表10数据位表数据校验DATA_PARITY设置如表12所示。

表12 数据校验参数配置串口超时TIME_OUT设置。

数据源地址SRC_ADDR设置如表13所示。

表1316 进制方式输出源地址格式:2 字节源地址+有效数据;ASCII 方式输出源地址格式:4 字节源地址+有效数据。

数据发送格式说明数据发送模式如表14所示。

数据发送帧格式如表15所示。

表15硬件连接图4 Zigbee与Min270之间的硬件连接其中引脚11和10分别连到主板的地和电源;引脚12和13分别连接到主板Extern B1区的TXD和RXD;引脚9和18分别连接到主板Extern B1区的SP1TXD和SP1RXD。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环境。

将mini270核心子板插到主板接口槽上,将实验平台上电运行。

2)按照基于《Xscale270 嵌入式Windows CE开发实验与实践》中所讲的将对应驱动ZGB添加到系统映像中。

将此映像烧写到Min270中。

3)将两个Zigbee模块分别插到两个试验箱的Extern B区,打开主板电源,等待Windows CE 系统运行起来。

启动后,将(通过编译应用程序工程得到)通过SD卡拷贝到已经运行了Windows CE 的EduKit-IV实验平台中运行(也可以通过同步软件ActiveSync将程序直接传送到实验平台)。

双击运行,出现如下图界面:图5 Embest_Zigbee应用程序初始界面4)单击上图中的Open按钮,来打开对应串口驱动。

若打开成功出现如图6所示界面。

图6 打开串口驱动成功后的界面5)在单击Configure按钮进入配置界面,如图7所示。

界面左边为默认配置选项,可以改变成自己希望的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