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病毒引起的十种癌症
病毒感染与癌症的关系及传播途径

病毒感染与癌症的关系及传播途径引言:癌症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
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病毒感染与癌症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本文将就病毒感染与癌症的关系进行探讨,并介绍病毒传播的途径。
一、病毒感染与癌症的关系1. 病毒感染与癌症的直接关联研究发现,某些病毒感染可直接导致癌症的发生。
例如,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HPV感染可导致宫颈上皮细胞的异常增殖和突变,最终发展为宫颈癌。
此外,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也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2. 病毒感染与癌症的间接关联除了直接导致癌症的病毒感染外,一些病毒感染也可通过间接机制增加癌症的风险。
例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可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受损,使机体对癌症的免疫防御力下降,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
此外,一些病毒感染也可引起慢性炎症反应,慢性炎症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二、病毒的传播途径1. 空气传播某些病毒可通过空气传播,即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或气溶胶传播给他人。
例如,流感病毒和麻疹病毒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感染他人。
这种传播途径在密闭的环境中尤为常见,如公共交通工具、医院和学校等。
2. 接触传播接触传播是指病毒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给他人。
直接接触传播包括通过皮肤接触、性接触等方式传播病毒。
例如,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给他人。
间接接触传播主要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引起感染,如触摸被病毒污染的物体后再接触口、鼻或眼等黏膜。
3. 食物和水传播某些病毒可通过食物和水传播给他人。
食物和水传播是一种重要的病毒传播途径,尤其是在不洁卫生条件下。
例如,诺如病毒可通过食物和水传播,引起胃肠道疾病。
此外,水生环境中的病毒也可通过饮用水或游泳等途径感染人体。
4. 垂直传播垂直传播是指病毒从母体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
某些病毒如巨细胞病毒和风疹病毒可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引起胎儿感染。
三种癌症可通过病毒传播

三种癌症可通过病毒传播“家族癌”频发要警觉近日,据《重庆晚报》报道,渝北区一家四口都患有肝癌,其中3人已经死亡。
重庆市的谭先生家住渝北区人和镇万年路,包括自己在内的家中4个人都患上了肝癌,其中妻子、儿子、丈母娘已经病逝。
由于谭先生发现肝癌时已是晚期,50岁的他也已时日不多。
接诊谭先生和妻子的医生是重庆市肿瘤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张杰峰,他表示:80%的肝癌患者患病诱因是乙肝病毒的传播,谭先生一家人都是乙肝患者,丈母娘由母婴血液渠道将乙肝病毒传给妻子,妻子再由母婴血液渠道将乙肝病毒传给儿子,而谭先生的乙肝病毒则来源于与妻子的性行为。
乙肝病毒最易引发肝癌,谭先生一家正是中了它的招。
张杰峰说:“正是因为这种传染现象,现在肝癌家族不少。
不过由于观念陈旧,普通人还未引起重视。
”还有一个例子:家住沙坪坝区的蒋先生今年40岁。
5年前,他的第一任妻子患宫颈癌去世,如今他的第二任妻子也被诊断为宫颈癌晚期。
接诊医生是重庆市肿瘤医院妇瘤科主任王冬。
他介绍,宫颈癌患者99%以上都携带有HPV病毒,即人类乳头瘤病毒,是一种球形DNA病毒,能引起人体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增生。
HPV病毒通过性行为感染男性后,一般不会出现任何症状,但HPV病毒却会传染给该男性的下一个女性伴侣,诱发宫颈癌。
能够通过病毒传染的癌症有哪些重庆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王东林表示,癌症病人身上的病毒可以让癌症具有传染性,这些病毒传染性高、途径多,是癌症的重要诱因。
当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在某些致癌病毒的作用下,癌基因被激活,癌细胞无限增殖,最终就会形成肿瘤。
不过大家也不要恐慌,目前的研究表明,虽然致癌病毒具有传染性,但肿瘤本身并不会直接传染。
所以,只要做好相关病毒的防护工作,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预防癌症的发生。
而且,肿瘤的产生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是多种因素(如生活习惯、饮食、情绪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就算感染上这些病毒,只要积极进行治疗,大多数都不会发展成癌症。
病毒与肿瘤发生的关系

病毒与肿瘤发生的关系病毒与肿瘤是两个千差万别的疾病,但它们之间有着很微妙的关系。
在众多的病毒中,只有很少一部分病毒与肿瘤发生有关。
这些病毒在感染后,可以引起细胞异常增生、细胞转化和细胞癌变等过程,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
本文将着重探讨这些病毒和肿瘤之间的关系。
一、病毒对细胞的感染和转化病毒感染人体细胞时,会把自身的基因插入宿主细胞中,改变细胞的基因组成,从而使其失去正常的生物调控功能,出现异常增生和细胞转化。
这就是病毒感染细胞的致癌潜力。
二、病毒与各种癌症之间的关系许多病毒与某些类型的癌症有着紧密的联系。
例如:1、Human papillomavirus(HPV),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病毒,会引起宫颈癌、肛门癌、口腔癌等癌症。
2、Hepatitis B virus(HBV),一种通过血液传播的病毒,会导致肝癌。
3、Epstein-Barr virus(EBV),一种口腔传播的病毒,会引起恶性淋巴瘤。
4、Human T-cell lymphotropic virus-1(HTLV-1),一种血液传播的病毒,会使细胞产生一种增殖因子,导致成人T细胞白血病。
以上病毒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些病毒在特定情况下才会引起肿瘤。
例如,体内免疫功能受到抑制、体内炎症持续或病毒感染持续时,病毒就有可能引起细胞的肿瘤化。
三、病毒引起肿瘤的机制病毒引起肿瘤的机制是多方面的,不同的病毒引起肿瘤的机制也不同。
以下是一些病毒引起肿瘤的机制:1、病毒基因插入细胞DNA中,抑制或刺激细胞某些基因的表达。
2、病毒蛋白与宿主细胞的各种细胞蛋白相互作用而影响细胞的增殖和调控。
3、病毒感染后,促进或干扰宿主细胞的凋亡过程。
4、慢病毒感染,持续和积累病毒产物而导致宿主细胞的免疫反应受损。
五、如何预防病毒引起的肿瘤对于许多病毒而言,预防感染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
例如接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禁止乱伦现象以及恶性肿瘤前因史的识别患者及时进行干预等,都是预防病毒引起肿瘤的重要措施。
HPV亚型感染与肺癌及其他恶性肿瘤的关联

HPV亚型感染与肺癌及其他恶性肿瘤的关联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一类常见的病毒,它引起了许多与乳头状瘤相关的疾病,包括生殖器疣、宫颈癌以及其他恶性肿瘤。
然而,与HPV感染相关的疾病不仅仅局限于生殖系统,还可以涉及其他器官,包括肺。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并且是致死率最高的癌症类型之一。
虽然吸烟被广泛认为是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但最近的研究表明,HPV感染也可能与肺癌的发生有关。
研究显示,某些HPV亚型与肺癌的发生相关。
其中,HPV16和HPV18是最常见的HPV亚型,它们也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病毒。
HPV16和HPV18与肺癌之间的关联已经被广泛研究,并且已经发现,在某些人群中,这些HPV亚型的感染与肺癌的发生呈正相关。
由于肺癌与吸烟密切相关,人们曾长期认为吸烟是肺癌主要的致病因素。
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非吸烟相关的肺癌中可能存在与HPV感染相关的亚型。
这些研究还发现,那些在肺癌组织中检测到HPV病毒的患者通常具有较好的预后。
虽然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HPV感染直接导致肺癌的发生,但研究表明,HPV可能起到了促进肺癌发展的作用。
这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实现,包括HPV病毒的DNA插入和整合,从而导致致癌基因的异常表达。
此外,除了肺癌,HPV感染还与其他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
近期研究发现了HPV与头颈部肿瘤、口腔癌、喉癌等的关联。
HPV的相关性研究还在不断进行,目前已发现了数十种与HPV感染相关的癌症。
虽然我们不能忽视吸烟对肺癌的致病作用,但研究表明,HPV感染可能是肺癌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理解HPV亚型感染与肺癌及其他恶性肿瘤之间的关联对于预防和早期筛查肺癌以及其他相关癌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九种癌症因果您知道吗

九种癌症因果您知道吗癌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而其发病原因有很多种。
了解这些因果关系不仅可以帮助我们预防癌症,还能及早发现并治疗。
本文将为您介绍九种常见癌症的因果关系,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一、肺癌肺癌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它的主要致病因素是吸烟。
长期吸烟会导致肺部细胞发生畸变并形成肿瘤。
除了自己吸烟,被动吸烟也会增加罹患肺癌的风险。
因此,戒烟和远离二手烟是预防肺癌的关键。
二、乳腺癌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其发病因素与遗传、生活方式以及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早经初潮、晚经绝经、未生育或晚育等因素会增加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
另外,饮食、饮酒、肥胖以及长期使用激素替代治疗等因素也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
三、肝癌肝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
同时,肝硬化、长期暴露于黄曲霉素、烟酒滥用以及家族遗传也会增加罹患肝癌的风险。
因此,接种乙肝疫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避免滥用药物对预防肝癌至关重要。
四、胃癌胃癌的发病因素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过多摄入盐类、盐腌食物、亚硝酸盐食品以及不足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会增加胃癌的风险。
此外,幽门螺杆菌感染、吸烟和胃息肉等因素也会导致胃癌的发生。
因此,保持饮食均衡、少吃腌制食品、及时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预防胃癌的关键。
五、宫颈癌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以及长期使用避孕药。
性行为不慎、多个性伴侣、免疫系统受损等因素也会增加宫颈癌的风险。
因此,正确使用避孕药、接种HPV疫苗以及规范性行为是有效预防宫颈癌的措施。
六、结直肠癌结直肠癌的发病因素与饮食、生活习惯以及遗传有关。
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烟酒滥用、缺乏运动、肥胖、龋齿等因素都会增加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同时,家族遗传也是结直肠癌的重要因素。
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适量的运动、定期体检是预防结直肠癌的有效策略。
七、前列腺癌前列腺癌主要发生在中老年男性,其致病因素具体尚不明确。
美国十大致命癌症

美国十大致命癌症癌症,这个无情的病魔,给无数家庭带来了痛苦和悲伤。
在美国,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因癌症离世。
以下为您介绍美国十大致命癌症。
肺癌:肺癌是美国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
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因素,此外,空气污染、家族遗传以及长期暴露在放射性物质和石棉等环境中,也增加了患肺癌的风险。
肺癌早期症状较为隐匿,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治疗难度较大。
乳腺癌:这是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之一。
激素失衡、遗传因素、生活方式以及年龄增长等都可能引发乳腺癌。
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提高生存率至关重要,常见的筛查方法包括乳腺 X 光检查和自我检查。
结直肠癌:也被称为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
饮食中缺乏纤维、高脂肪饮食、肥胖、缺乏运动以及家族遗传等都是诱发因素。
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和切除癌前病变,降低患病风险。
前列腺癌:这是男性中较为常见的癌症之一。
年龄增长、家族遗传以及激素变化是主要原因。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是常用的筛查方法,但对于 PSA 检测的准确性和是否过度诊断一直存在争议。
胰腺癌:胰腺癌素有“癌中之王”的称号,因为其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效果不佳。
吸烟、糖尿病、肥胖、慢性胰腺炎以及某些遗传因素都可能导致胰腺癌的发生。
白血病:白血病是一类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辐射、化学物质暴露、遗传因素以及某些病毒感染都可能引发白血病。
淋巴瘤:包括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免疫系统异常、病毒感染、遗传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都可能导致淋巴瘤的发生。
胃癌:饮食中过多的腌制和熏制食品、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因素以及胃部疾病的长期存在都可能增加胃癌的风险。
肝癌:常见的原因包括乙肝和丙肝病毒感染、酗酒、脂肪肝、肝硬化以及某些遗传因素。
早期肝癌症状不明显,往往在病情进展到中晚期时才被发现。
食管癌:长期吸烟、酗酒、饮食过热、过辣以及胃食管反流病等都可能导致食管癌的发生。
面对这些致命的癌症,美国的医疗界一直在不断努力,通过研究新的治疗方法、提高早期筛查的准确性以及加强预防措施来降低癌症的死亡率。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引起癌症的常见因素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引起癌症的常见因素(1)病毒感染因素EB病毒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多发性B细胞淋巴瘤的发生有密切联系;乳头状瘤病毒和单纯疱疹样病毒是二种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人类T细胞白血病毒Ⅰ型与成人T细胞白血病有病因学上联系;免疫缺陷病毒均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
(2)烟草致癌因素点烟中的烟焦油具有化学致癌性。
据统计美国、英国全部肿瘤的30%由烟草引起。
吸烟者发生肿瘤的危险性为非吸烟者的10倍,其危险性随着吸烟量的增加而增大。
吸烟与呼吸道、上消化道、胰腺、肾盂和膀胱的癌证有关,而鼻烟和咀嚼烟草则与口腔、鼻咽、肾与膀胱的癌症有关。
(3)酒精致癌因素酒在人体的主要代谢产物乙醛是已经肯定的致癌物。
已证实饮酒能诱发肝癌、食管癌;过量饮酒能导致肝癌、食管癌、贲门癌、胃癌、口腔癌、上喉癌等,并且与吸烟有协同联合作用。
(4)环境致癌因素环境被致癌物污染,如空气、土壤,亦可导致癌证的发生。
目前已知约80%左右的肿瘤发生与环境因素有关,尤其肺癌更为密切。
大气污染越重,肺癌发病率越高。
城市高于农村,都市越大发病率越高。
据报导肺癌发病率最高者依次为:北京、上海、沈阳等。
(5)职业因素人类劳动生产环境中,存在着可引起劳动者发生癌症的因素。
如石棉工人肺癌和间发瘤多与从事石棉工作有关;氯乙烯聚合工人多见肝血管肉瘤;从事橡胶工业者与髓性白血病关系密切;接触电离辐射能增加肿瘤的发病率,可致白血病、乳腺癌、甲状腺肿瘤、皮肤癌等,已知的紫外线照射诱发皮肤癌、舌癌、黑色素癌等。
(6)遗传因素肿瘤与遗传有关的证据越来越多。
如视网膜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等。
是当前肿瘤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最严重的病毒十大排名

最严重的病毒十大排名最严重的病毒十大排名如下:1埃博拉病毒该病毒可引发急性传染病埃博拉出血热,可通过身体接触传染,是现存的毒性最大的病毒,导致患者病死率高达50%~90%。
目前还还没有有效抵御这种病毒的疫苗和药物。
它以极其恐怖的传播方式和速度像幽灵一样在非洲游荡,从1976年至2012年爆发了23次。
2014年7月,埃博拉病毒再次在非洲大爆发,其感染和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以往任何一次,并且还在继续蔓延,并无被控制的迹象。
2甲型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分为三个型别,即甲型、乙型和丙型。
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是我们已经较为熟悉的一种,也是最危险的一种。
历史上最骇人的一场流感发生于1918年,这场场全球性流感夺走了5000万条生命,其罪魁祸首就是名为H1N1的甲型流感病毒。
令人闻之色变的禽流感也是一种甲型流感,近年来流行的H5N1、H7N9都是对人类危害较大的禽流感。
甲型流感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可以通过短时间内的基因重组而演化出新的病株,每重组一次毒性增强、传染性增大,且能导致原有的治疗方法失效。
患者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病死率很高。
3艾滋病毒该病毒可引发艾滋病。
该病毒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
该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患者在出现艾滋病症状以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目前还没有能够治愈艾滋病的药物,已经研制出的一些药物只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艾滋病病人的症状和延长患者的生命。
4天花病毒该病毒会引发烈性传染病天花。
该病是到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被人类消灭的唯一一个传染病。
感染天花病毒的患者在痊愈后脸上会留有麻子,“天花”由此得名。
天花是人类历史上发病率最高、死亡者最多的传染病。
在16-18世纪,每年死于天花的人数,欧洲约为50万人,亚洲约为80万人,而整个18世纪欧洲人死于天花的总数,则约在1.5亿人以上。
生物性因素与癌症

1、生物致癌因素包括以下几种:病毒:约有1 50种病毒有致肿瘤的特性。
如EB病毒与鼻咽癌有关;肝炎病毒与肝癌有关;疱疹病毒可引起淋巴瘤等。
霉菌毒素:最常见的是发霉的粮食中存在的黄曲霉所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可使人得肝癌、胃癌等肿瘤。
寄生虫:如血吸虫病人易得肠癌,中华枝睾吸虫病人易得肝癌。
生物性致癌因素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
自本世纪初从鸡的恶性肿瘤中发现了劳斯肉瘤病毒以来,已经证明有30余种150余株病毒可以造成动物肿瘤,从动物致癌的实验中已经得到确切的结论。
2、大约有10余种霉菌可能引起癌症,霉菌产生的毒素有很强的致癌或促癌作用,其中以黄曲霉素致癌能力最强,以白地霉菌毒素的促癌作用最强。
黄曲霉素广泛存在于霉变的花生、玉米、大米、豆类食品中,可以诱发肝癌及肾、肺、胃、皮下组织的肿瘤。
可产生T—2毒素的镰刀菌在动物体内可诱发胃癌、胰腺癌和脑部肿瘤等,而常见的产生灰黄毒素的青霉菌可诱发小鼠甲状腺癌或肝癌。
实验还证明了食物中如娄地青霉、念珠菌、白地霉等几种生活上常见的霉菌,均可促进食物内亚硝胺的形成,镰刀菌的代谢产物和亚硝胺有协同致癌作用。
目前,一些科学家认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胃炎、胃溃疡、胃癌有一定关系,用某些抗生素杀灭螺杆菌可降低胃炎与胃癌的发生率。
体内某些寄生虫与某种癌症有关。
如血吸虫病与大肠癌密切有关,原因是血吸虫在病人的大肠黏膜下产卵包,刺激组织增生,诱发肠癌。
中东地区的“埃及血吸虫病”可引起膀胱癌。
据临床观察,华支睾吸虫与原发性肝胆管癌的发生有关,动物实验也成功地诱发了肝胆管癌,其致病机制可能与虫体的机械刺激及虫体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有关。
3、除了与我们周围环境化学、物理因素相关的致癌因素,还有许多的肿瘤与病毒等生物学因素密切相关,包括霉菌、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各种肝炎病毒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有关,肝炎、肝硬化、肝癌是乙肝三部曲,也是其他肝炎的三部曲。
而胃癌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肿瘤中心副主任李爱民教授指出,目前的科学证据证明了癌症是可以预防的,通过改变或避免主要危险因素,超过30%的癌症可以得到预防。
感染病毒与多项疾病关联分析

感染病毒与多项疾病关联分析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病毒感染成为全球疾病的关键问题之一。
病毒感染不仅会导致传染病,还可能引发多项疾病,包括癌症、心血管疾病、肝炎、糖尿病等。
本文将对感染病毒与多项疾病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
一、病毒感染与癌症病毒感染与癌症的关系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据研究,病毒感染是人类肝癌、子宫颈癌、鼻咽癌等多种癌症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例如,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子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原因之一。
此外,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也是导致肝癌的主要原因。
病毒感染对癌症的致病机制如下:病毒感染后,会引发宿主免疫系统的反应,包括细胞介导的和体液介导的免疫反应。
这些反应可能会导致细胞内基因的改变,从而导致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异常。
如果这些异常细胞不能被及时识别和清除,它们最终可能会演化成癌症。
二、病毒感染与心血管疾病虽然病毒感染可以导致传染病和癌症,但似乎很难想象病毒感染还会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系。
但实际上,研究发现,某些病毒感染也可能会引起心血管疾病。
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会导致心脏病、中风等严重并发症。
某些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可能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过程。
此外,某些病毒感染也可能会导致炎症反应,从而引起心肌炎和心肌病。
三、病毒感染与糖尿病糖尿病可能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
尽管糖尿病的致病机制复杂,但某些病毒感染也可能与糖尿病的发病有关系。
例如,病毒感染可能会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或胰岛素抵抗增加,从而导致血糖水平升高。
一些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德国麻疹病毒等,已经被证实与1型糖尿病的发病有关。
此外,某些呼吸道病毒感染也可能会引起2型糖尿病的发病。
四、病毒感染与肝炎肝炎是肝脏感染病毒引起的疾病,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
肝炎不仅会引起肝病,还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导致肝癌。
病毒感染是肝炎的主要致病原因之一。
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被认为是导致肝炎和肝癌的主要因素。
癌症怎么传播

[导读]重庆一家四口先后患上肝癌,其中3人已死亡;一男子前后两任妻子都患宫颈癌,医生称该男子或为病毒传播者。
此外,胃癌、鼻咽癌等癌症也可能传染他人。
渝北区一家四口都患有肝癌,其中3人已经死亡;沙坪坝区一名男子前后两任妻子都患上宫颈癌。
近日,国外医学期刊《Cancer Cell》刊发研究论文称,癌细胞具有传染性。
在原有的认知中,癌症不具备任何传染性,即使最亲近的人患癌,也与自己的健康无关,但这种观点也许要改改了。
一家四口都有肝癌谭先生家住渝北区人和镇万年路,包括自己在内的家中4个人都患上肝癌,其中妻子、儿子、丈母娘已经病逝。
由于谭先生发现肝癌时已是晚期,50岁的他也已时日不多。
十多年前,谭先生的丈母娘去世,4年前儿子不治身亡。
2014年11月,妻子告诉谭先生,她的右上腹持续疼痛。
两人来到医院做检查,结果不出意料,又是肝癌,还是中晚期,肿块已经很大,医生说手术意义不大。
两人早有心理准备,商量好住院治疗1个月就出院。
妻子住院期间,医生在查房时看到谭先生脸色蜡黄,问道,“你平时身体如何?”谭先生回答:“我腹部也时常会痛。
”医生让谭先生做肝癌筛查,结果显示,谭先生的右上腹有一个13.5cm×11cm 的肿块———肝癌晚期。
医生说法接诊谭先生和妻子的医生是重庆市某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张杰峰,他告诉记者,80%肝癌患者患病诱因是乙肝病毒的传播,谭先生一家人都是乙肝患者,丈母娘由母婴血液渠道将乙肝病毒传给妻子,妻子再由母婴血液渠道将乙肝病毒传给儿子,而谭先生的乙肝病毒则来源于与妻子的性行为。
乙肝病毒最易引发肝癌,谭先生一家正是中了它的招。
张杰峰说:“正因为这种传染现象,现在肝癌家族不少。
不过由于观念陈旧,普通人还未引起重视。
”前后两任妻子宫颈癌家住沙坪坝区的蒋先生今年40岁。
5年前,他的第一任妻子患宫颈癌去世,如今他的第二任妻子也被诊断为宫颈癌晚期。
第一任妻子的去世,让蒋先生深感癌症的可怕。
所幸在接下来的常规体检中,蒋先生身体无碍。
病毒与癌症的关系和机制

病毒与癌症的关系和机制癌症是一类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细胞分化失控,不受约束地生长和扩散,并且有可能侵犯身体其他组织和器官的疾病。
而病毒是一类无法自主繁殖的微观生物体,它们只能利用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繁殖。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很好奇病毒与癌症之间的联系。
最近的研究表明,某些病毒确实与人类癌变存在一定的关系。
下面将介绍一下病毒与癌症的关系和机制。
一、病毒与癌症之间的联系人们已经发现了各种各样的病毒与不同类型的癌症之间的联系。
例如,疱疹病毒与某些生殖系统癌症之间有关系;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与宫颈癌之间也有关系;Epstein-Barr病毒与鼻咽癌之间也有联系。
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人类T细胞淋巴病毒1型(HTLV-1)与成年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TL)之间的联系。
HTLV-1是一种RNA病毒,它感染淋巴细胞,使得它们不受约束地分裂和扩散,从而导致ATL。
ATL是一种罕见的癌症,但是它在日本和加勒比地区的人中发病率较高。
研究表明,这种病毒的感染者容易患上ATL,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感染者都会患上这种病。
因此,人们认为HTLV-1只是促成了ATL的发生,而并不是直接导致ATL的罪魁祸首。
二、病毒与癌症之间的机制病毒在引起癌症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下病毒与癌症之间的机制。
1. 直接致癌有一些病毒可以直接致癌,也就是说,它们可以导致细胞的癌变和增殖,并且不断地逃避宿主人体的免疫系统。
这些病毒主要通过它们的DNA或RNA病毒基因组来感染细胞。
病毒基因组通过一系列机制操纵宿主细胞的基因表达,从而导致细胞的增殖和癌变。
2. 诱导免疫原性免疫系统对于身体的免疫防御非常重要。
而一些病毒可以诱导细胞产生癌变,并且通过免疫系统来感知和杀死这些细胞。
然而,这些病毒同时也可以影响免疫系统,并且通过它们自身的机制逃避免疫系统对它们的攻击。
3. 暴露于潜在的致癌物质许多病毒并不能直接引起癌症,但是它们可以引起慢性感染,从而导致宿主细胞的持续性损伤和修复。
韩大跃:病毒是引发癌症的病因

韩大跃:病毒是引发癌症的病因大连210医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的主任韩大跃指出:“病毒是引发癌症的病因。
”“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肝癌有关,单纯疱疹病毒与人乳头瘤病毒可能与子宫颈癌的发病有关,EB病毒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关,人亲T淋巴细胞病毒与一种特殊的T细胞白血病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有关。
在我国与微生物感染有关的癌症约占癌症总数的30%。
”“病毒是癌症发生的主要原因”“科研人员已发现许多病毒与人类癌症的发生有关。
爱泼斯坦巴尔疱疹病毒(E.B.病毒)与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白血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以及鼻咽癌有关。
目前认为人类乳头瘤病毒(HPV)与妇女子宫颈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不同型的乳头瘤病毒还与皮肤肿瘤、舌癌、喉癌等有关。
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与肝细胞癌的形成有关。
艾滋病毒常引起卡波西肉瘤、淋巴瘤和白血病等。
”“霉菌(真菌)也可引发癌症”“某些霉菌与癌症的发生有十分明确的关系,如黄曲霉菌、杂色曲霉菌能产生黄曲霉毒素可能引起肝癌,镰刀菌产生的T-2毒素在实验动物体内可诱发胃癌、胰腺癌和脑部肿瘤。
产生灰黄霉素的青霉菌可诱发小鼠甲状腺癌或肝癌。
实验还证明了河南省林州市(林县)食物中几种常见的霉菌,如串珠镰刀菌、杂色曲菌、圆弧青霉、娄地青霉、念珠菌、白地霉等均可促进食物内亚硝胺的形成,镰刀菌的代谢产物和亚硝胺有协同致癌作用。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了互隔交链孢霉与镰刀菌与人食管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癌症病因之细菌——幽门螺杆菌(HP)”“一些科学家认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胃炎、胃溃疡、胃癌有一定关系。
用某些抗生素杀灭螺杆菌可降低胃炎、胃癌的发生率。
幽门螺杆菌感染不但直接损伤胃粘膜,改变胃酸分泌的生理功能,还有证据表明螺杆菌的空泡毒素及基因毒素可使细胞内染色体损伤和脱氧核糖核酸链断裂。
不少学者认为螺杆菌可能是胃癌早期阶段的始发(开始引发癌症的)因素。
”。
七种“小病”拖成癌

警惕七种“小病”拖成癌癌症就像魔鬼,人们不愿意和它扯上半点关系。
有些人甚至身体稍不舒服,就担心自己是否被某种癌症盯梢了。
这虽然有点杞人忧天,不过一些常见疾病确与癌症有扯不清的联系。
1、肝炎原发性肝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新增50万—100万病例。
其中半数以上的病例在中国,乙肝病毒(HBV)感染与肝细胞癌发生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关系。
慢性肝炎的早期抗病毒治疗及预防肝硬化很重要,可以减少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率。
乙肝的预防措施主要是预防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及接种乙肝疫苗。
丙型肝炎现阶段没有疫苗,故需防止母婴传播、预防注射、输血、手术污染及性传播等途径。
原发性肝癌早期的症状:早期缺乏典型症状,不过有些常见的临床表现,如肝区疼痛有半数以上病人以此为首发症状,多为持续性钝痛、刺痛或胀痛。
主要是由于肿瘤迅速生长,使肝包膜张力增加所致。
全身和消化道症状早期是不是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此时患者主要表现为乏力、消瘦、食欲减退、腹胀等。
部分病人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热、腹泻等症状。
晚期则出现贫血、腹水、下肢浮肿、皮下出血及恶病质等。
中晚期肝癌的主要表现:肝肿大为中晚期肝癌最常见的主要体征。
肝肿大呈进行性,质地坚硬,边缘不规则,表面凹凸不平呈大小结节或巨块。
在许多情况下,肝肿大或肝区肿块是病人自己偶然触及而成为肝癌的首发症状的。
肝肿大显著者可充满整个右上腹或上腹,右季肋部明显隆起。
此外,如发生肺、骨、脑等处转移,可产生相应症状。
少数病人还可有低血糖症、红细胞增多症、高血钙和高胆固醇血症等特殊表现。
原发性肝癌的并发症,主要有肝性昏迷、上消化道出血、癌肿破裂出血及继发感染2、慢性溃疡性疾病口腔溃疡、胃溃疡十分常见,许多人常常不将这些“小病”当回事。
但慢性溃疡长期存在可能发生癌变。
一般的口腔溃疡,经过适当治疗,7—10天就能痊愈,但如果同一处溃疡数周甚至数月还不见好,就该怀疑是口腔癌,到医院找医生看看。
胃溃疡也如此,反复发作的慢性胃溃疡有不少都发生了癌变。
能传染的癌症有哪些?

能传染的癌症有哪些?引言癌症是一类严重的疾病,它由于不可控制的细胞分裂和异常的细胞生长而特征显著。
一般情况下,癌症是非传染性的,也就是说,它不能通过接触、呼吸或其他类似的方式传播给他人。
然而,科学研究表明,有少数癌症类型可以通过传播病毒、细菌或其他疾病迁移至他人体内。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少数能够传染的癌症类型。
能传染的癌症类型1. 宫颈癌宫颈癌是一种能够通过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简称HPV)感染传播的癌症类型。
HPV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病毒,约有40种HPV与人类癌症相关,其中包括宫颈癌。
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原因,它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给他人。
因此,正确使用安全套和接种HPV疫苗可能有助于预防宫颈癌传播。
2. 肝癌肝癌也是一种可以传染给他人的癌症类型。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简称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简称HCV)都可以导致肝癌。
这两种病毒可通过血液传播,主要途径包括共用注射器或其他注射物品、母婴传播以及性接触。
因此,接种乙肝疫苗和避免与感染乙肝或丙肝的人发生性行为可以降低患上肝癌的风险。
3. 胃癌胃癌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 pylori)感染相关。
H. pylori是一种存在于胃内的细菌,它是胃炎和胃溃疡的主要原因之一。
除了引起胃疾病,H. pylori还可导致慢性胃炎和胃癌的发生。
虽然H. pylori可以通过唾液、口腔分泌物等途径传播,但具体传播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然而,研究表明,家庭成员之间的密切接触可能是传播H. pylori的常见途径之一。
4. 肺癌虽然肺癌通常不被认为是一种传染病,但人们长期暴露于二手烟(被吸烟者吸入后呼出的烟雾)中可能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但经常接触二手烟也会增加罹患肺癌的可能性。
尽管不是直接传染,但被吸烟者的身边的人更容易受到二手烟的危害。
病毒排名前十

病毒排名前十揭秘:世界十大致命病毒排行榜,谁才是真正的万毒之王!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曾不断受到一些烈性疾病的侵扰。
从一定程度上说,一部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人类与疾病做斗争的历史。
其中最可怕的是病毒引发的传染病,因为病毒个体小、基因少、易变异、传播速度快、不易控制,人们对他们的了解还不够透彻。
埃博拉病毒:又可以叫做伊波拉病毒,该病毒可引发急性传染病埃博拉出血热,是当今世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主要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症状。
死亡率达到50%-90%,致死原因主要是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性休克、多发性器官衰竭。
2014年7月,埃博拉病毒再次在非洲大爆发,其感染和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以往任何一次,很难被控制住。
天花病毒:该种病毒在世界上已经被完全消灭,感染天花病毒后的潜伏期平均约为12天。
感染后的初期症状包括:高烧、疲累、头疼、心跳加速及背痛,2-3天后,会有典型的天花红疹明显地分布在脸部、手臂和腿部。
在发疹的初期,还会有淡红色的块状面积伴随疹子而出现。
病灶在几天之后开始化脓,直到第2个星期开始结痂,接下来的3-4周慢慢发展成疥癣,然后慢慢剥落。
天花是感染痘病毒引起的,患者在痊愈后脸上会留有麻子,“天花”由此得名。
狂犬病毒: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Rabies Virus)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早在1884年病毒发现之前,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就发明了狂犬疫苗。
感染狂犬病毒后死亡率为100%,并且会出现恐水症,无法排尿,死亡之前极其痛苦。
主要通过被患有疾病的动物抓伤或咬伤而传播。
甲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是一种常见的流感病毒,它主要是容易发生变异同时主要的亚型被称为禽流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一种急性的传染病,而且感染后的症状主要是表现高烧咳嗽,伴有肺炎和小功能障碍,所以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和预防。
艾滋病:HIV是造成人类免疫系统缺陷的一种病毒。
1981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在中美洲首次发现。
病毒与癌症发生的关联及感染机制

病毒与癌症发生的关联及感染机制引言:癌症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而病毒与癌症之间的关联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许多与病毒感染相关的癌症类型,这为我们深入了解癌症的发生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本文将探讨病毒与癌症的关联以及感染机制,并介绍一些与病毒相关的癌症类型。
一、病毒与癌症的关联病毒与癌症之间的关联已经被广泛研究和证实。
一些病毒感染可以直接导致癌症的发生,而另一些病毒则通过激活癌症相关基因或抑制肿瘤抑制基因的功能来增加癌症的风险。
1. 直接致癌病毒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是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病毒之一。
HPV感染可以导致宫颈细胞发生恶性变异,最终形成宫颈癌。
此外,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与肝癌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
这些病毒通过直接破坏细胞的DNA修复机制、干扰细胞周期调控以及激活癌症相关信号通路来促进肿瘤的形成。
2. 间接致癌病毒某些病毒感染可以通过间接机制增加癌症的风险。
例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可以导致免疫系统受损,从而增加多种癌症的发生风险,如卡波西肉瘤和霍奇金淋巴瘤。
此外,艾滋病毒还可以通过激活癌症相关病毒的复制来间接促进肿瘤的发生。
二、病毒感染机制病毒感染机制是研究病毒与癌症关联的重要一环。
病毒感染通常包括入侵宿主细胞、复制自身遗传物质、利用宿主细胞的机制进行复制和传播等过程。
1. 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病毒感染的第一步是病毒入侵宿主细胞。
病毒通常通过与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进而进入细胞内部。
例如,HPV通过与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进入宫颈上皮细胞并感染。
2. 病毒复制自身遗传物质病毒感染后,病毒需要复制自身遗传物质以完成繁殖。
病毒可以利用宿主细胞的DNA复制机制或RNA复制机制进行自身遗传物质的复制。
例如,HBV是一种DNA病毒,它可以利用宿主细胞的DNA复制机制复制自身遗传物质。
3. 利用宿主细胞机制进行复制和传播病毒感染后,病毒需要利用宿主细胞的机制进行复制和传播。
HPV亚型导致多种癌症的关联研究

HPV亚型导致多种癌症的关联研究近年来,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简称HPV)与多种癌症的关联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HPV是一种常见的病毒,可以感染人体的生殖道和皮肤,包括男性和女性。
它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以经由垂直传播,从母亲传给新生儿。
HPV感染常见于性活跃的人群,特别是年轻人。
大多数感染人体的HPV亚型是无症状的,会在感染者的身体内持续存在。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清除感染,而无需特别的治疗。
然而,对一小部分人而言,感染的HPV可能导致多种癌症的发生。
最为常见的是宫颈癌。
HPV感染与宫颈癌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事实上,宫颈癌几乎都是由HPV感染引起的,尤其是高风险型HPV亚型,如HPV16和HPV18。
除了宫颈癌,HPV感染还与其他多种癌症相关。
例如,大部分阴道癌和外阴癌、一部分肛门癌、口腔癌以及喉头癌都与HPV感染有关。
此外,近期研究还发现HPV感染可能与乳腺癌以及肺癌等其他类型的癌症相关。
HPV感染引发多种癌症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已有一些假设。
最常见的假设是,感染HPV病毒的宿主细胞可能发生DNA损伤和突变,导致癌症相关基因的突变和异常表达。
此外,HPV感染也可以引起宿主免疫系统异常反应,抑制免疫应答,导致癌细胞的无法被清除。
针对HPV相关癌症的预防和治疗,疫苗接种被认为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目前市场上存在两种主要类型的HPV疫苗,分别针对最常见的高风险型HPV亚型和导致生殖器疣的低风险型HPV亚型。
这些疫苗已经在许多国家广泛使用,尤其是在预防宫颈癌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此外,及早的筛查和检测也是减少HPV相关癌症发病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宫颈癌筛查常用的手段是宫颈细胞学检查(Pap smear)和HPV DNA检测。
其他相关癌症的筛查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癌症和地区的具体情况而定。
针对已经发生的HPV相关癌症,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病毒引起的十种癌症
1.人类疱疹病毒4型与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
美国南卡罗来纳医科大学霍林斯癌症研究中心肿瘤家梅拉女尼托马斯博士表示,目前认为本病与感染人类疱疹病毒4型(EB病毒)密切相关,器官移植手术后服用免疫抑制剂容易导致这种淋巴瘤。
建议: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2.人类疱疹病毒4型霍奇金淋巴瘤
霍奇金淋巴瘤(也称霍奇金病)是淋巴结肿瘤,EB病毒会扰乱和阻止淋巴细胞凋亡。
罗德里格兹博士表示,研究发现,EB病毒导致的霍奇金淋巴瘤病例约占该病的百分之五十。
建议: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容易感染这类病毒。
避免接触各种射线及一些放射性物质,生活规律有助提高免疫力。
3.人类疱疹病毒与鼻咽癌
罗德里格兹博士表示,亚裔人群患鼻咽癌发病危险较大,患者可通过血检检测是否感染EB病毒。
建议:尽量少食腌制或不新鲜的食物,如咸鱼、腌菜等食物,保持鼻腔清洁。
4.人类乳头瘤病毒与咽喉癌
咽喉癌发病位置较深,在声带附近。
口腔与性器官接触容易传播人类乳头瘤病毒是一大病因。
建议:性爱时使用安全套是最基本的保护措施。
另外最新研究发现,注射HPV16/18疫苗可有效降低咽喉癌的风险。
5.人类乳头瘤病毒与肛门癌
肛门癌不同于直肠癌,侵袭的是肛门附近皮肤,罗德里格兹博士表示,肛门与性器官距离近,容易感染该病毒。
建议:HIV感染者和拥有多个性伴侣的高危人群应该接受肛门抹片检查。
6.人类乳头瘤病毒与阴道癌及外阴癌。
HPV还可能会导致阴道癌及宫颈癌。
建议:定期做妇科检查,外阴溃疡及时治疗。
7.人类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
大约70%的宫颈癌病例与HPV-16和HPV-18这两种病毒有关。
携带这两种病毒的女性罹患宫颈癌的风险会增大,但是并非所有感染者一定会得宫颈癌。
建议:HPV通常会通过性接触传染,因此一定要限制性伙伴,防止滥交。
定期去医院接受HPV病毒检查是防治宫颈癌的第一步。
其次,有条件的人最好接种HPV疫苗加以预防。
8.艾滋病病毒与卡波西肉瘤。
卡波西肉瘤(又名多发性、特发性、出血性肉瘤)与艾滋病病毒(HIV)关系密切,该病会导致皮下组织在别的部位或器官内异常生长。
与卡波西肉瘤关系最大的病毒是人疱疹病毒HHV-8(HIV类病毒之一)。
建议:多项研究发现HIV和HHV-8病毒传播与肛交有关,因此,应该禁止不洁性交。
9.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1型与白血病。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1型(HTLV-1)可引起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TL,可影响血液或骨髓,俗称“血癌”)。
HTLV-1通常会通过静脉注射传播,不会直接导致白血病,但与白血病有关联。
建议:目前尚无针对HTLV-1病毒的疫苗或治疗措施。
患者应避免共用注射针头。
曾经与他人共用过针头的人群应该接受检查。
10. 丙肝病毒与肝癌。
丙肝病毒(HCV)是与肝癌关系最大的一种病毒,会导致肝脏炎症反复发作刺激,造成肝脏损伤。
输血和共用注射针头是丙肝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
建议:发现异常应做丙肝病毒筛查。
HCV携带者应该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