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普陀寺导游词5篇
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

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作为一名优秀的旅游从业人员,常常需要准备导游词,导游词是讲解当地的基本情况,介绍风土人情的文章。
那么优秀的导游词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1南普院寺坐北朝南,依山面海而建,规模宏大,气势庄严,中轴线主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乐途殿、大悲殿、藏经阁;其中,天王殿位于寺院中轴线的最前端前殿正中供奉笑容可掬的弥勒佛,两侧立有怒目环视的四大天王,殿后有韦陀菩萨覆掌按杵而立,威武异常。
殿阁依山层层升高,层次分明,俯仰相应。
东西两侧依次升高的回廊,回护三殿两侧,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大雄宝殿是整个寺院的中心,具有典型的闽南佛殿的特点,大殿正中供奉三世尊佛高大的塑像,殿后供奉西方三圣。
大悲殿呈八角形三重飞檐,中间藻井由斗拱层层迭架而成,无一根铁钉,构造极其精巧;殿内正中奉祀观音菩萨,其余各面为48臂观音,造型优美、姿态多样;又因闽南信众均崇奉观音菩萨,所以此殿香火异常鼎盛。
天王殿前有广场,广场前为长宽均约30米的正方形放生池,和约百米长七八十米宽的莲花池。
莲花池外围盖有琉璃瓦顶的矮墙,东西设对称重檐牌坊式山门,题额为“鹭岛名山”,系原中国佛教学会会长赵朴初所题。
寺内所有建筑,一律采用古代宫殿式的重檐飞脊大屋盖,饰以杏黄琉瓦,使之统一协调。
再以石构围墙将全寺建筑群环抱起来,如散珠承盘,形成一个整体。
藏经阁是中轴线上的最高层建筑,为歇山重檐式双层楼阁,一层为法堂,是僧人讲经说法的地方,二层为玉佛殿,内供28尊缅甸玉佛,并藏有数万卷古今中外的佛典经书及一些珍贵的文物。
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2各位团友,大家好。
再过五分钟,我们便可以到“千年古刹”南普陀寺了。
现在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它的沿革。
南普陀寺最初建于唐朝。
初名普照寺,五代时,改名“泗洲院”,宋时称“无尽岩”。
清康熙二十三年由靖海侯施琅再次重建。
大家也许都知道,在浙江省有座普陀山,那它与南普陀寺有什么联系吗?对,有的。
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_1

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各位宾客,如今请随我一同入寺参观,这是天王殿,1981年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写的天王殿匾额。
走进这天王殿,弥勒佛慈眉笑眼,耳垂双肩,袒胸露脐,笑容可掬,大概对每一位游客都表示恭候光临。
弥勒佛出生于印度,后来出家拜佛为师,佛预言他将继承释迦牟尼为以后佛,在五十七亿六万年之后在龙华树下成佛,分三会说法,以其代释迦佛说教之意。
我们如今看到的已别是印度的弥勒佛,如今中国大多寺院里供奉的是笑口常开肥弥勒像,他为五代时的契此和尚,今宁波奉化人,他常常拿一布袋,云游四方,无忧无虑,常劝人信佛,且总是眉开颜笑,和善待人,因而人们也称其为布袋和尚,后来他在岳林寺磐石坐化,口中念念有词: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别自识,人们才醒悟他是弥勒佛的化身。
弥勒佛身后的是韦驮,他手持金刚杵是佛教中的护法神,据说,假如寺院中韦驮着地的金刚杵表明那个寺院是子孙庙,对外来的云游僧人别开放,最多可吃两餐,别得留宿,假如韦驮将金刚杵横放在手臂上,表示那个寺院是十方丛林,云游僧人能够免费食宿,假如韦驮一手将金刚杵高举过额,表示寺院对云游僧人的食宿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南普陀寺原先为子孙庙,因此韦驮的金刚杵是着地,后改为十方丛林,但这尊韦驮却没有更改外形,事实上云游僧人到此是能够免费食宿的。
天王殿内两旁的便是四大天王,分别代表风、调、雨、顺,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意为调,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意为风,西方广目天王一手拿圆珠,一手拿蛇或龙,意为顺,北方多闻天王手持一伞,意为雨。
如今我们走出天王殿,寺院呈中轴线递次向上,向左右对称展开,如今看,左右两边分别是钟、鼓楼!寺院中普通基本上晨钟暮鼓!而钟鼓楼第一层分别又供奉着地藏王菩萨和伽蓝菩萨,正前方是大雄宝殿,这是寺庙的主体中心,是一座重檐歇山顶两层蹿角式的建造,绿瓦石柱,雕梁画栋,屋上铺琉璃瓦,殿顶绘有九鲤化龙、麒麟奔走、龙凤呈样等磁画,色彩鲜丽,金碧辉煌。
福建南普陀寺导游词5篇

福建南普陀寺导游词5篇南普陀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东南五老峰下,毗邻厦门大学,面临碧澄海港,该寺占地面积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始建于唐朝末年,称为泗洲寺,宋治平年间改名为普照寺,明朝初年,寺院荒芜,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才得到重建。
因其供奉观世音菩萨,与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类似,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南普陀寺”,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
寺内明万历年间血书《妙法莲华经》和何朝宗名作白瓷观音等最为名贵。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福建南普陀寺导游词5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南普陀寺,它历史悠久,始于唐朝,但由于多次被毁,又多次重修,所以整个寺庙的建筑还是比较新。
原称为“普照寺”后被毁,在康熙二十三年施琅将军在此重建寺庙,因与浙江普陀山一样与供奉观世音菩萨为主,又处于普陀山之南,所以称其为“南普陀寺”,南普寺原是临济宗派世袭主持,1924年改为十方丛林选贤制,选拔贤能之人当任主持,自那时起已有十一任主持了,现任的主持是圣辉法师,南普陀寺庙的建筑也别具一格,现在,就随小吴一同前往参观一下吧!那我们所需要的时间为一个半小时。
各位来宾,现在请随我一同入寺参观,这是天王殿,1981年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写的天王殿匾额。
走进这天王殿,弥勒佛慈眉笑眼,耳垂双肩,袒胸露脐,笑容可掬,似乎对每一位游客都表示恭候光临。
弥勒佛出生于印度,后来出家拜佛为师,佛预言他将继承释迦牟尼为未来佛,在五十七亿六万年之后在龙华树下成佛,分三会说法,以其代释迦佛说教之意。
我们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印度的弥勒佛,现在中国大多寺庙里供奉的是笑口常开胖弥勒像,他为五代时的契此和尚,今宁波奉化人,他常常拿一布袋,云游四方,无忧无虑,常劝人信佛,且总是眉开颜笑,和善待人,因而人们也称其为“布袋和尚”,后来他在岳林寺磐石坐化,口中念念有词:“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不自识”,人们才醒悟他是弥勒佛的化身。
弥勒佛身后的是韦驮,他手持金刚杵是佛教中的护法神,据说,如果寺庙中韦驮着地的金刚杵表明这个寺庙是子孙庙,对外来的云游僧人不开放,最多可吃两餐,不得留宿,如果韦驮将金刚杵横放在手臂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十方丛林,云游僧人可以免费食宿,如果韦驮一手将金刚杵高举过额,表示寺庙对云游僧人的食宿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关于福建南普陀寺的导游词

关于福建南普陀寺的导游词南普陀寺,位于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岚江路南端,与岚江公园隔岸相望,是中国南方著名佛教圣地之一,也是“中国佛教胜地十大名刹”之一。
南普陀寺始建于唐朝,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兴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佛教历史上的重要遗址。
现在,南普陀寺已经成为一个集佛教、文化、旅游、观光及休闲经济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胜地。
一、寺庙的历史南普陀寺的建筑群呈U形,前后距离超过100米,是福建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建筑之一。
自唐代开元年间始建,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南方佛教文化的重要遗址。
南普陀寺曾多次重建,最初由唐朝神宗年间福建道士法行大师所建。
宋代、元代、明清时期均曾经修葺。
现有的建筑群形制、建筑风格、彩绘、雕刻等方面主要是明代以后的作品,风格古朴庄严,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遗存意义。
二、寺庙的佛像南普陀寺保存有大量的文物,其中最为著名的必定是绘制精美、造型逼真的观音大士佛像。
这些佛像的制作历史相当悠久,多为明清时期的作品。
观音大士佛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是佛教信徒朝拜的重要对象。
在寺庙内还有各种雕刻精美的佛像和千手观音、金刚等铜像,供信徒朝拜赞叹。
三、寺庙的建筑南普陀寺是一个坚实的建筑,它的主体建筑是砖土结构和木构柱架结构,风格古朴简单。
主持殿和大雄宝殿之间,有一条规模宏伟、内置藏经的“大街”。
该大街宽敞整洁,因沿街树立着众多的佛院,而被称为“佛陀殿堂大街”。
除了极为庞大的建筑之外,南普陀寺的建筑设计也十分细致。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天王殿”,一座建在南普陀寺正门之前,有狮子护守,门额上镶嵌着紫金泥金剪纸龙凤门额的佛殿。
据说每个过往的人都必须先在此拜礼,才能进入寺内。
四、寺庙的文化作为一个传统的佛教文化场所,南普陀寺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
寺内不仅有各种佛教艺术品和编辑,还保存有许多与历史有关的文物,如清代的“天后堂”、石构涅槃佛像,藏经殿等。
南普陀寺内的文化气息非常浓厚,每年到寺参观的人们都会沉溺在这种浓浓的文化氛围中。
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讲解

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讲解
厦门南普陀寺是厦门最著名的寺庙之一,位于厦门市思明区梧村山南麓,距离厦门市区约8公里。
厦门南普陀寺以其精美的建筑和神秘的寺庙文化享誉海内外,深受游客们的热爱和欣赏。
导游词讲解:
大家好,欢迎来到厦门南普陀寺,我是本次导游的讲解员,我将向大家介绍南普陀寺的历史、建筑和文化。
南普陀寺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兴建时间约在1522年左右,它是福建省少有的一座汉传佛教寺庙,也是全国佛教协会全国重点寺庙之一。
南普陀寺曾于清朝咸丰年间遭受天灾和人祸而毁,经过多次修缮后,才恢复了原有的规模和格局。
南普陀寺的建筑结构是典型的门楼、山门、大雄宝殿和后殿的结构,大雄宝殿是这座寺庙的核心和精华,是佛教寺庙建筑中最重要的建筑之一。
大雄宝殿的大小是三进五檐,高达
11米,内部供奉佛陀三宝卧像,云敞之上悬挂着巨大的佛光灯,为整个殿堂提供了神圣而温馨的氛围。
南普陀寺还有两座石刻佛像是最为著名的,一个是玉皇大帝造像,另一个是阿弥陀佛造像,这些雕刻精细、线条流畅的佛像成为该寺庙的重要景观之一,漫步在其中,人们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几千年前的佛教时代。
南普陀寺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其中以法会文化、佛事礼仪文化、佛教艺术文化等最为突出。
通过这些文化遗产,我们可以体验到佛教文化中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更加深刻地理解佛教教义。
最后,我要特别提醒大家,南普陀寺是一处宗教场所,我们要更加尊重这里的文化背景和信仰,不可大声喧哗,不可随便触碰任何文物和佛像。
同时,特别注意保持环境的整洁和清静,爱护和保护这些文化和历史遗产。
感谢各位的关注和参观,让我们一起去探寻南普陀寺中更多的故事和秘密,共同感受这片神圣的土地所带来的力量和宁静。
南普陀寺导游词最新范文

南普陀寺导游词最新范文南普陀寺导游词1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福建省香火最旺的南普陀寺,它位于五老锋下,为子五座向,依山面海以中轴线为中心,主体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南普陀寺始建于唐朝,占地面积有3万多亩,距今已有1200多年了,1684年由靖海侯重建,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快牌匾“南普陀”是当时的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在1981年写的。
现在我们就一起进去看它的一些主体建筑,这是天王殿,在1925年改建的,我们看它的建筑结构是木构架结构的,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位嘻嘻哈哈的菩萨是弥勒菩萨,他是一坐艺术品,他是采用福建省特有工艺“脱胎漆器”而制作的,要先用泥做出他的泥身,难后用金漆精描细画千遍,最后再破去泥胎才完工的。
这种工艺品不仅美观、坚固、而且还不怕火,因此很深受游客的喜欢。
佛预言在56.7亿年之后他将继承释迦牟尼佛的佛道因此人们称他为未来佛。
这是四大金刚,_中曾被破坏,这是经过重塑的金身,他们的职责是护卫天下,我们看他们的兵器和形象都不同,这是东方持国天王,这是南方增长天王;这是西方广目天王,这是北方多闻天王,他们手上拿的法器都有不同的含义:剑,锋也,比喻风;琵琶,暗指调;伞,隐含着雨的意思;龙,有青龙的含义,暗指顺。
“风调雨顺”乃是万事如意,国泰民安。
我们看到这四大天王的一只角是悬挂在空中的,你们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关于这个有一个传说:明朝皇帝朱元璋出生在农家,小时侯家境很贫寒,经常饿着肚子,于是就到庙里做小沙弥,负责清扫,他扫到天王殿的时候看到四大天王的角周围不干净,于是就叫四大天王把脚抬起来,因为朱元璋是真命天子,天王不好不从,结果打扫干净后,小家伙就听到开饭的钟声,于是就顾不得眼前的事,就放下扫帚,跑去吃饭,四大天王的脚就一直抬到今天了。
那么只要谁能命令四大天王把脚放回去谁就是真命天子,这是跟大家开个小玩笑。
那我们来看一下后面的这是0天神韦驮,他曾是南方增长天王的八神之一,据说佛在捏磐时,有邪魔将释迦的佛舍利偷走,韦驮历经艰难,把舍利追了回来。
福建南普陀寺的导游词

福建南普陀寺的导游词福建南普陀寺是一座著名的佛教寺庙,坐落在南平市武夷山市的武夷山区崇安镇。
该寺是福建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也是国家AAAA级景区,是“中华尤林”第一名山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福建南普陀寺的导游词是介绍这一座佛教寺庙和景区的重要文化和历史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历史福建南普陀寺建于唐代,历经宋、元、明、清各朝的多次修缮和扩建,是一处典型的古建筑群,包括佛殿、佛塔、楼阁、假山、池塘、亭台等建筑,展现了古代寺庙修建的规模和水平。
福建南普陀寺是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也是国家AAAA级景区。
二、建筑风格福建南普陀寺的建筑风格受到了宋、元、明、清的影响,是典型的南方古建筑,宏伟而又精致。
寺内的大佛殿、千佛阁、露天佛像等建筑物,神秘而又威严,若隐若现,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
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千手千眼观音”塔,塔高16米,内部是光明顶。
三、寺庙文化福建南普陀寺是一座高僧辈出的佛教寺庙,与浙江弘法寺、江苏灵山寺并称为“中国三大南山”。
在寺庙文化方面,福建南普陀寺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寺内有《南普陀寺壁画》和寺钟两大珍藏,是中国古代艺术史上的珍品之一。
同时,寺内还有著名的道场佛家文化、寺庙布施文化、玉佛养生文化和石佛文化等不同的佛教文化。
四、旅游特色福建南普陀寺周围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成为了吸引游客的主要特色之一。
来到这里,游客可以参观寺内的佛像、壁画、佛塔、云梯、饱览寺庙文化之余,更可以在茶园休闲、旅游购物、采摘茶叶、品尝茶叶等活动中体验炎黄文明的优美风光。
特别是在每年的寺庙节日,福建南普陀寺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各种庙会和观光活动让游客们流连忘返。
作为一座佛教寺庙和文化遗产,福建南普陀寺在为游客提供精彩旅游体验的同时,更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参观福建南普陀寺,游客们一定会被其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所折服。
南普陀寺导游词最新

南普陀寺导游词最新南普陀寺导游词最新范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导游,总归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我们引导游览时使用的讲解词。
那么优秀的导游词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南普陀寺导游词最新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暑假的一天早晨,天气格外晴朗。
我和妈妈一起乘火车来到特区——厦门游玩。
一到厦门,我们又乘21路公共汽车来到向往已久的'南普陀。
南普陀是厦门的名刹古寺,在这里养育着一代又一代忠诚老实的和尚。
我们一跨进南普陀的大门,迎面飘来的是香火冒出的镜绕烟雾。
当我们漫步来到“天王殿”时,我的目光一下子被这四大金刚吸引住了。
你瞧,他们个个睁大圆溜溜的眼睛,怒视着周围的一切。
手中还拿着各种法宝,站立不同的姿势,庄严肃静的神态,威风凛凛地守卫着“天王殿”。
我们再往里面望一望,“天王殿”正中坐着一尊巨大的“阿弥陀佛”铜像。
这位“阿弥陀佛”日日夜夜就是笑呵呵地迎接四面八方的中外来宾,真不知道他心里究竟有多大的喜事,才使他高兴成这副模样。
他整天满面笑容的样子,烧香拜佛的人们都称他为“笑佛”。
接着,我们又来到长廊道上,这条长廊整齐地排列着神采奕奕,姿态不一的十八罗汉。
这十八罗汉的表情各异,有的站、有的坐、有的卧、有的仰、有的忧、有的喜、有的哭,还有的笑,真是栩栩如生,仿佛他们刚从天上降临人世间时不同表情的流露。
再接着穿过长廊,绕过大雄宝殿,又穿过了许多宫殿,最后我们来到后山前。
站在山脚下,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山上绿树成荫,郁郁葱葱。
我们沿着一条石径小道一步一步蹬上山顶,我们站立在山顶上,迫不及待地往下俯视,只见整个寺庙被一片烟雾绕绕着,且在绿树丛中时隐时现。
眺望远方,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在明媚的阳光照射下,显得十分美观。
一条条大街小巷纵横交错,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景色优美。
啊!我们能在这仙山佛界的世外桃源之中闹游着,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我们凝视着令人陶醉,美丽又迷人的景色,我情不自禁地称赞道:“南普陀,你真美!”。
【优质】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范文-范文word版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范文南普陀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东南五老峰下,面临碧澄海港,该寺占地面积2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270万平方米。
始建于朝末年,称为泗洲寺,宋治平年间改名为普照寺,明朝初年,寺院荒芜,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才得到重建。
因其供奉观世音菩萨,与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类似,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南普陀寺”,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
寺内明万历年间血写的书《妙法莲华经》和何朝宗名作白瓷观音等最为名贵。
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南普陀寺,它历史悠久,始于唐朝,但由于多次被毁,又多次重修,所以整个寺庙的建筑还是比较新。
原称为“普照寺”后被毁,在康熙二十三年施琅将军在此重建寺庙,因与浙江普陀山一样与供奉观世音菩萨为主,又处于普陀山之南,所以称其为“南普陀寺”,南普寺原是临济宗派世袭主持,1924年改为十方丛林选贤制,选拔贤能之人当任主持,自那时起已有十一任主持了,现任的主持是圣辉法师,南普陀寺庙的建筑也别具一格,现在,就随小吴一同前往参观一下吧!那我们所需要的时间为一个半小时。
各位来宾,现在请随我一同入寺参观,这是天王殿,1981年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写的天王殿匾额。
走进这天王殿,弥勒佛慈眉笑眼,耳垂双肩,袒胸露脐,笑容可掬,似乎对每一位游客都表示恭候光临。
弥勒佛出生于印度,后来出家拜佛为师,佛预言他将继承释迦牟尼为未来佛,在五十七亿六万年之后在龙华树下成佛,分三会说法,以其代释迦佛说教之意。
我们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印度的弥勒佛,现在中国大多寺庙里供奉的是笑口常开胖弥勒像,他为五代时的契此和尚,今宁波奉化人,他常常拿一布袋,云游四方,无忧无虑,常劝人信佛,且总是眉开颜笑,和善待人,因而人们也称其为“布袋和尚”,后来他在岳林寺磐石坐化,口中念念有词:“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不自识”,人们才醒悟他是弥勒佛的化身。
关于福建南普陀寺的导游词5篇

关于福建南普陀寺的导游词5篇关于福建南普陀寺的导游词5篇(一)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南普陀寺,它历史悠久,始于唐朝,但由于多次被毁,又多次重修,所以整个寺庙的建筑还是比较新。
原称为“普照寺”后被毁,在康熙二十三年施琅将军在此重建寺庙,因与浙江普陀山一样与供奉观世音菩萨为主,又处于普陀山之南,所以称其为“南普陀寺”,南普寺原是临济宗派世袭主持,1920xx年改为十方丛林选贤制,选拔贤能之人当任主持,自那时起已有十一任主持了,现任的主持是圣辉法师,南普陀寺庙的建筑也别具一格,现在,就随小吴一同前往参观一下吧!那我们所需要的时间为一个半小时。
各位来宾,现在请随我一同入寺参观,这是天王殿,1981年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写的天王殿匾额。
走进这天王殿,弥勒佛慈眉笑眼,耳垂双肩,袒胸露脐,笑容可掬,似乎对每一位游客都表示恭候光临。
弥勒佛出生于印度,后来出家拜佛为师,佛预言他将继承释迦牟尼为未来佛,在五十七亿六万年之后在龙华树下成佛,分三会说法,以其代释迦佛说教之意。
我们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印度的弥勒佛,现在中国大多寺庙里供奉的是笑口常开胖弥勒像,他为五代时的契此和尚,今宁波奉化人,他常常拿一布袋,云游四方,无忧无虑,常劝人信佛,且总是眉开颜笑,和善待人,因而人们也称其为“布袋和尚”,后来他在岳林寺磐石坐化,口中念念有词:“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不自识”,人们才醒悟他是弥勒佛的化身。
弥勒佛身后的是韦驮,他手持金刚杵是佛教中的护法神,据说,如果寺庙中韦驮着地的金刚杵表明这个寺庙是子孙庙,对外来的云游僧人不开放,最多可吃两餐,不得留宿,如果韦驮将金刚杵横放在手臂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十方丛林,云游僧人可以免费食宿,如果韦驮一手将金刚杵高举过额,表示寺庙对云游僧人的食宿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南普陀寺原先为子孙庙,所以韦驮的金刚杵是着地,后改为十方丛林,但这尊韦驮却没有更改外形,其实云游僧人到此是可以免费食宿的。
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范文

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范文南普陀寺坐落于福建泉州市东南方五老峰下,遭遇碧澄港口,该寺占地25.八万平米,总建筑面积2.1270万平方。
兴建于朝末期,称之为泗洲寺,宋治平年里更名为普照寺,明代初期,寺庙荒凉,直至清朝康熙年里才获得复建。
因其敬奉观音菩萨,与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相近,又在浙江普陀山南端而而出名“南普陀寺”,为闽南地区佛家圣地之一。
寺内明万历年里血写的书《妙法莲华经》和何朝宗名篇白釉观世音等更为珍贵。
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今日我们要游玩的是南普陀寺,它有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唐代,但因为数次被毁,又数次重新修,因此全部寺院的工程建筑或是较为新。
原称之为“普照寺”后被毁,在康熙皇帝二十三年施琅大将在这里复建寺院,因与浙江普陀山一样与敬奉观音菩萨为主导,又处在浙江普陀山之南,因此称其为“南普陀寺”,南普寺原是临济宗派承袭主持人,1924年改成十方丛林选贤制,选拨贤良的人当任主持人,自那时候起现有十一任主持人了,新任的主持人是圣辉法师职业,南普陀寺庙的工程建筑也别具一格,如今,就随小陈一同前去参观考察一下吧!那大家所必须的時间为一个半小时。
诸位宾客,如今请可愿一同入寺参观考察,它是天王殿,1981年原中国佛教协会会生长赵朴初所书写的天王殿牌匾。
走入这天王殿,大肚弥勒佛慈眉笑眼,耳朵垂肩膀,袒胸露肚脐,仪态万方,好像对每一位游人都表明恭候光临。
大肚弥勒佛出生于印尼,之后遁入空门烧香拜佛从师,佛推测他将承继释迦摩尼佛为未来佛,在五十七亿六万年以后在深圳龙华树底下证悟,分三会叫法,因其代释迦佛批评之意。
大家如今见到的已并不是印尼的大肚弥勒佛,现在中国大多数寺院里敬奉的是天天开心胖弥勒像,他为五代时的契此僧人,今宁波奉化人,他经常拿一布袋子,云游四方,无拘无束,常劝人信佛教,且一直眉开颜笑,和尊重人,因此大家也称其为“布袋和尚”,之后他在岳林寺烟筒山圆寂,嘴中念念有词:“弥勒真弥勒,分身术千百亿,时刻示大家,大家不自识”,大家才觉悟他是大肚弥勒佛的化身为。
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

---------------------------------------------------------------范文最新推荐------------------------------------------------------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各位来宾,现在请随我一同入寺参观,这是天王殿,1981年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写的天王殿匾额。
走进这天王殿,弥勒佛慈眉笑眼,耳垂双肩,袒胸露脐,笑容可掬,似乎对每一位游客都表示恭候光临。
弥勒佛出生于印度,后来出家拜佛为师,佛预言他将继承释迦牟尼为未来佛,在五十七亿六万年之后在龙华树下成佛,分三会说法,以其代释迦佛说教之意。
我们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印度的弥勒佛,现在中国大多寺庙里供奉的是笑口常开胖弥勒像,他为五代时的契此和尚,今宁波奉化人,他常常拿一布袋,云游四方,无忧无虑,常劝人信佛,且总是眉开颜笑,和善待人,因而人们也称其为布袋和尚,后来他在岳林寺磐石坐化,口中念念有词: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不自识,人们才醒悟他是弥勒佛的化身。
弥勒佛身后的是韦驮,他手持金刚杵是佛教中的护法神,据说,如果寺庙中韦驮着地的金刚杵表明这个寺庙是子孙庙,对外来的云游僧人不开放,最多可吃两餐,不得留宿,如果韦驮将金刚杵横放在手臂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十方丛林,云游僧人可以免费食宿,如果韦驮一手将金刚杵高举过额,表示寺庙对云游僧人的食宿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南普陀寺原先为子孙庙,所以韦驮的金刚杵是着地,后改为十方丛林,但这尊韦驮却没有更改外形,其实云游僧人到此是可以免费食宿的。
1 / 6天王殿内两旁的便是四大天王,分别代表风、调、雨、顺,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意为调,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意为风,西方广目天王一手拿圆珠,一手拿蛇或龙,意为顺,北方多闻天王手持一伞,意为雨。
现在我们走出天王殿,寺庙呈中轴线递次向上,向左右对称展开,现在看,左右两边分别是钟、鼓楼!寺庙中一般都是晨钟暮鼓!而钟鼓楼第一层分别又供奉着地藏王菩萨和伽蓝菩萨,正前方是大雄宝殿,这是寺院的主体中心,是一座重檐歇山顶两层蹿角式的建筑,绿瓦石柱,雕梁画栋,屋上铺琉璃瓦,殿顶绘有九鲤化龙、麒麟奔走、龙凤呈样等磁画,色彩鲜丽,金碧辉煌。
厦门南普陀寺

厦门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位于厦门岛东南部的海滨,背靠青山,面朝碧海,风景优美。
寺内供奉着观音菩萨,是信仰观音的朝圣地。
进入寺庙,你会被寺庙气氛所包围,感受到宁静和平和。
寺庙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庭院式建筑和南洋风格。
你可以欣赏到精美的雕刻和彩绘,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除了参观寺庙本身,你还可以在寺庙周围的海滩上漫步,感受海风的拂面和海浪的声音。
如果你来的时候是日落时分,那么你一定会被美丽的晚霞所吸引。
总之,厦门南普陀寺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无论是对佛教信仰感兴趣的人,还是对文化和建筑有兴趣的人,这里都能给你带来独特的体验和美好的回忆。
欢迎大家来到南普陀寺,享受这个宁静而美丽的地方!。
福建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

福建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各位宾客,如今请随我一同入寺参观,这是天王殿,1981年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写的天王殿匾额。
走进这天王殿,弥勒佛慈眉笑眼,耳垂双肩,袒胸露脐,笑容可掬,大概对每一位游客都表示恭候光临。
弥勒佛出生于印度,后来出家拜佛为师,佛预言他将继承释迦牟尼为以后佛,在五十七亿六万年之后在龙华树下成佛,分三会说法,以其代释迦佛说教之意。
我们如今看到的已别是印度的弥勒佛,如今中国大多寺院里供奉的是笑口常开肥弥勒像,他为五代时的契此和尚,今宁波奉化人,他常常拿一布袋,云游四方,无忧无虑,常劝人信佛,且总是眉开颜笑,和善待人,因而人们也称其为布袋和尚,后来他在岳林寺磐石坐化,口中念念有词: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别自识,人们才醒悟他是弥勒佛的化身。
弥勒佛身后的是韦驮,他手持金刚杵是佛教中的护法神,据说,假如寺院中韦驮着地的金刚杵表明那个寺院是子孙庙,对外来的云游僧人别开放,最多可吃两餐,别得留宿,假如韦驮将金刚杵横放在手臂上,表示那个寺院是十方丛林,云游僧人能够免费食宿,假如韦驮一手将金刚杵高举过额,表示寺院对云游僧人的食宿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南普陀寺原先为子孙庙,因此韦驮的金刚杵是着地,后改为十方丛林,但这尊韦驮却没有更改外形,事实上云游僧人到此是能够免费食宿的。
天王殿内两旁的便是四大天王,分别代表风、调、雨、顺,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意为调,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意为风,西方广目天王一手拿圆珠,一手拿蛇或龙,意为顺,北方多闻天王手持一伞,意为雨。
如今我们走出天王殿,寺院呈中轴线递次向上,向左右对称展开,如今看,左右两边分别是钟、鼓楼!寺院中普通基本上晨钟暮鼓!而钟鼓楼第一层分别又供奉着地藏王菩萨和伽蓝菩萨,正前方是大雄宝殿,这是寺庙的主体中心,是一座重檐歇山顶两层蹿角式的建造,绿瓦石柱,雕梁画栋,屋上铺琉璃瓦,殿顶绘有九鲤化龙、麒麟奔走、龙凤呈样等磁画,色彩鲜丽,金碧辉煌。
厦门南普陀寺的导游词

厦门南普陀寺的导游词
厦门南普陀寺的导游词
南普陀寺欢迎各位前来游览参观的朋友!我是小王,是各位的导游,同时会为大家详细讲解导游词。
南普陀寺游览计划为一天,希望能与大家共度一段愉快的时光!
南普陀寺位于厦门五老峰下,依山面海,始建于唐朝,面积有三万多亩。
主体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
我们现在看到的“南普陀”这块匾是赵朴初先生在1981年书写的。
现在我们就进去参观一下寺庙的主体建筑吧。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天王殿,它是木构架结构的,在1925年改建。
这四尊巨大的像就是四大金刚,他们的职责是护卫天下。
大家知道四大金刚分别是哪几位吗?听导游词介绍一下啊,这是东方持国天王,这是南方增长天王,这是西方广目天王,这是北方多闻天王。
他们手上拿的法器都有不同的含义,预示着“风调雨顺”之意,很吉祥吧?() 我们从这边走。
来到寺庙一定会看到钟楼,这个钟每天早晚都会敲响,钟声可以解脱人的108种烦恼,钟楼是供奉地藏菩萨。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大雄宝殿了。
主殿供奉的是竖世三佛,中间是释迦牟尼佛,东边为药师佛,西边为阿弥陀佛。
来,我们到背后看看,这里还有三尊佛像,中间是阿弥陀佛,左右两边是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这是大悲殿,殿内供奉四尊观音菩萨正面为双手观音,其余三面为48臂观音。
最后我们来到了藏经阁。
里面有丰富的经书资源,各位游客有兴趣的可以自行上去参观。
好了,南普陀寺的导游词讲解就结束了,谢谢大家的配合!欢迎大家再次光临!。
2023年福建南普陀寺的导游词

2023年福建南普陀寺的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游客们,大家好!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游览神奇的福建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位于福建福州市宁德市福鼎市南海街道,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文化底蕴深厚的佛教胜地。
南普陀寺是福建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全国重点寺院之一。
南普陀寺占地面积达400亩,寺院建筑群众多,主要由南、北两个院落和七座塔组成。
主塔高37.5米,是南普陀寺的标
志性建筑,名为普陀宝塔,是全国最高的八角形宝塔之一。
寺内的其他建筑物也各具特色,如玄云阁、慈恩阁、金刚禅院等等,都是非常值得游览的文化遗址。
南普陀寺历史悠久,有着悠久的佛教文化底蕴。
随着时间的推移,南普陀寺一直是福建佛教界的重要中心。
现在,南普陀寺有几十名僧侣生活和修行在这里。
如果您来的时候恰好遇到寺庙佛事活动,那么您将会看到更多关于佛教文化的精彩表现。
除了历史文化之外,南普陀寺还有着非常漂亮的风景。
寺内的花草树木苍翠欲滴,让人倍感清新自然。
而且,寺庙的位置非常优越,海风徐徐,夏日凉爽,非常适合休闲度假和放松心情。
在参观过程中,还请游客们注意一些基本的礼仪规范。
请勿随意触碰寺庙文物和建筑,不要在寺内大声喧哗或扰乱寺庙内的僧人和信徒的安静修行。
同时,为了加强环保,还请大家不要乱扔垃圾或破坏环境。
总之,南普陀寺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丰富文化、漂亮风景的佛教胜地。
在这里,您能够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底蕴和精神内涵,也能够放松心情,享受一份宁静。
我们真诚地欢迎各位游客前来参观南普陀寺!谢谢!。
福建的南普陀寺导游词

福建的南普陀寺导游词各位亲爱的游客们,大家好!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福建省著名的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南平市顶山镇三界峰。
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始建于唐朝武德三年,现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它是我国福建地区最著名的佛教胜地之一,也是福建省的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大雄宝殿、铜佛殿、五百罗汉殿、罗汉塔、藏经阁等。
寺内有华严大经、万佛宝卷、金刚经等多部佛经,还有各种现代佛教书籍供游客阅读。
进入寺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山门。
这座雄伟的建筑通高15米,宽9米,门洞高4米,宽3米。
山门之后是一座宽敞明亮、气势磅礴的大雄宝殿。
这座建筑高33米,宽22.5米,建筑面积达到1500余平方米。
大雄宝殿内供奉着现代著名的雕塑艺术家林老祥创作的13尊大型佛像,其中最高的大佛像高度达到16米,是亚洲最大的佛像之一。
沿着一条蜿蜒的山路走进寺内,在铜佛殿内,游客可以看到一尊高8.88米的铜佛像,这是南普陀寺的又一著名景点。
铜佛像左手端一只宝葫芦,右手托盘,接受信众供养。
五百罗汉殿是南普陀寺内另一重要的景点,这是一座典型的唐式建筑,高约11米,宽约十六米,殿内供奉着500尊铁制罗汉像,栩栩如生,栩栩如生。
据传这500尊铁制罗汉中,有一尊是达摩祖师。
游客在参观完各个建筑后,可以到一座高耸入云的罗汉塔参观。
这是一座砖木结构、七层楼高的塔,外形华丽,气势壮观。
游客可以乘电梯上到塔顶,欣赏到整个南普陀寺全貌,以及壮观的自然美景。
在南普陀寺区域内,还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如何管理消防系统、种植香茶、枸杞、促进黑好日温泉休闲等,并于传统佛教庙会期间开展各种庆典活动。
寺内除了文化氛围浓厚,而且景色迷人,寺内悬崖峭壁、亭台楼阁、云海霜雪萦绕。
这里不仅是寻找佛教文化及历史的产物,而且是感受自然之美和文化之美的绝佳场所。
最后,感谢大家参观南普陀寺,祝您旅途愉快,留下美好的回忆。
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范本精品文档5页

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范本各位团友:早上好(下午好)!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南普陀寺,它历史悠久,始于唐朝,但由于多次被毁,又多次重修,所以整个寺庙的建筑还是比较新。
原称为“普照寺”后被毁,在康熙二十三年施琅将军在此重建寺庙,因与浙江普陀山一样与供奉观世音菩萨为主,又处于普陀山之南,所以称其为“南普陀寺”,南普寺原是临济宗派世袭主持,1924年改为十方丛林选贤制,选拔贤能之人当任主持,自那时起已有十一任主持了,现任的主持是圣辉法师,南普陀寺庙的建筑也别具一格,现在,就随小吴一同前往参观一下吧!那我们所需要的时间为一个半小时。
各位来宾,现在请随我一同入寺参观,这是天王殿,1981年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写的天王殿匾额。
走进这天王殿,弥勒佛慈眉笑眼,耳垂双肩,袒胸露脐,笑容可掬,似乎对每一位游客都表示恭候光临。
弥勒佛出生于印度,后来出家拜佛为师,佛预言他将继承释迦牟尼为未来佛,在五十七亿六万年之后在龙华树下成佛,分三会说法,以其代释迦佛说教之意。
我们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印度的弥勒佛,现在中国大多寺庙里供奉的是笑口常开胖弥勒像,他为五代时的契此和尚,今宁波奉化人,他常常拿一布袋,云游四方,无忧无虑,常劝人信佛,且总是眉开颜笑,和善待人,因而人们也称其为“布袋和尚”,后来他在岳林寺磐石坐化,口中念念有词:“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不自识”,人们才醒悟他是弥勒佛的化身。
弥勒佛身后的是韦驮,他手持金刚杵是佛教中的护法神,据说,如果寺庙中韦驮着地的金刚杵表明这个寺庙是子孙庙,对外来的云游僧人不开放,最多可吃两餐,不得留宿,如果韦驮将金刚杵横放在手臂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十方丛林,云游僧人可以免费食宿,如果韦驮一手将金刚杵高举过额,表示寺庙对云游僧人的食宿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南普陀寺原先为子孙庙,所以韦驮的金刚杵是着地,后改为十方丛林,但这尊韦驮却没有更改外形,其实云游僧人到此是可以免费食宿的。
天王殿内两旁的便是四大天王,分别代表风、调、雨、顺,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意为调,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意为风,西方广目天王一手拿圆珠,一手拿蛇或龙,意为顺,北方多闻天王手持一伞,意为雨。
南普陀寺导游词

南普陀导游词游览路线:五老峰---南普驼沿革---放生池---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佛---素菜各位团友,五老峰乃南普陀寺后面的五座山峰,依次为钟峰一峰、二峰、中峰三峰、四峰、鼓峰五峰,凌空而立,远远望去,宛如五位老髯面天盘座,丛树若须,云雾似袖,故名“五老凌霄”.是新评厦门二十名景之一.南普陀寺,位于五老峰下,原名泗洲院,始建于唐,由入厦始祖南陈族人所建.大雄宝殿石柱上有副对联:“经始溯唐朝与开元而并古,普光被厦岛对太武以增辉.”这副对联将寺庙开基的年代和地理位置说得清清楚楚,那就是寺庙在唐朝就有了,距今己有1200多年.五代时,称泗洲院,宋初叫无尽岩,后改名普照寺、普照院,元代至正年被毁;明洪武时重建,明末又毁于兵火;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由统一台湾的施琅将军重建.因与浙江普陀山普济寺同祀观音菩萨,又地处普陀山之南,故称南普陀寺.南普陀寺坐子向午,依山面海,遥对南太武山,寺院呈中轴线递次向上,主体建筑有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向左右对称展开,依次层层升高,层次分明、俯仰相应,东西两侧依次升高的庑廊,回护着三殿,形成一个整体,雄伟壮观.正对寺门,有七座汉白玉如来佛塔和两座十一层高的万寿塔,是1993年、1994年由信士捐建的.塔前为莲花池,夏日荷花盛开时,蓝天、白塔、绿叶、花海,展示这里是分外清净高洁的佛门净地.塔间是放生池,专门为施主放生所设.为什么庙前都要有一个放生池呢放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种风俗习惯,后来与佛教的“慈悲”、“不杀生”等教义相融合,进而衍变成一种较普遍的佛事活动.提倡放生,反对杀生,示意整个世界成为一个没有战争、没有苦难的和平乐园各位团友,现在请随我入寺参观.这是天王殿,于1925年重建的,1981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了“天王殿”匾额.天王殿里,除四大天王外,中间还有笑口常开的弥勒佛,他的身后是护法韦驮.四大天王又称护世天王,中国称四大金钢,有坚固、锐利、无坚不摧之意:东方持国天王,身白,手持无弦琵琶,意为“弦弹破苦”;南方增长天王,身青,手持无鞘剑,意为劈开爱锁情枷,斩尽妖魔;西方广目天王,身红,右手绕无鳞龙,左手念珠,叫吞龙吐珠,意即如意吉祥;北方多闻天王,身绿,右手持无骨伞,左手握银鼠,意为苦海慈航.这些法器,均有含义:剑,锋也,谐喻“风”;琵琶,暗指“调”;伞,隐喻“雨”;龙,有通的含义,暗指“顺”.“风调雨顺”乃万事如意,国泰民安而盘坐殿正中的叫弥勒佛.相传弥勒佛出生于印度一个婆罗门家庭,后来出家拜佛为师,佛预言他将继承释迦弁尼为未来佛.我们看到的这位弥勒佛已经不是印度的弥勒佛,相传他是我国五代后梁时,明州今宁波奉化人,名契此.他常常荷一布袋,云游四方,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劝人信佛,且总是眉开颜笑,和善待人,因而人们称他“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在岳林寺磐石上坐化时念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人们这才醒悟他是弥勒佛的化身.人们也常用“开口常笑笑天下一切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一切难容之事.”来形容他.弥勒佛身后的韦驮,按佛教寺院的规矩,韦驮面朝大雄宝殿的释迦弁尼,身着甲胄,手持降魔金刚杵,其意是保护佛祖,驱除邪魔.韦驮英勇善战,威镇八方,饰以童子面相,表明其有赤子之心.传说如果韦驮手持着地金刚杵,表示寺庙是子孙庙,对外来云游僧不开放,至多只能在寺中吃两餐,不得留宿;假如金刚杵是横放在韦驮的手臂上,表示寺庙是十方丛林,游僧可免费食宿;若韦驮左手卡腰,右手握金刚杵过额就说明这寺庙对游僧要适当收费.南普陀寺原为世袭制子孙庙,韦驮的金刚杵是着地的,改为十方丛林制后,金刚杵没有改为横放在手臂上,仍保持原样.按十方丛林的寺规,云游僧人是可以免费食宿的.江苏常州天宁寺的韦驮是坐着的,全国独一无二.据说乾隆出巡江南,行至常州天宁寺,参拜佛祖时,发现韦驮在侧,顺时说了一名:韦驮,你跑得快,到天津买“狗不理”来吃,说完就径直往寺后方丈室饮茶去了.待乾隆从方丈室出来时,韦驮手托冒着热气的“狗不理”,跪在呈上,满头是汗.乾隆见状说:累成这样,赐你坐下.从此,天宁寺的韦驮是坐着的.现在我们走出天王殿,寺庙呈中轴线递次向上,向左右对称展开,现在看,左右两边分别是钟、鼓楼寺庙中一般都是晨钟暮鼓始建于1921年,后被台风吹倒,是后来重建的.而钟鼓楼第一层分别又供奉着地藏王菩萨和伽蓝菩萨,正前方是大雄宝殿,这是寺院的主体,是一座重檐歇山顶两层蹿角式的建筑,绿瓦石柱,雕梁画栋,屋上铺琉璃瓦,殿顶绘有九鲤化龙、麒麟奔走、龙凤呈样等磁画,色彩鲜丽,金碧辉煌.南普陀寺始于唐朝,在大雄宝殿前的石柱上有一对联为证,“经始溯唐朝与开元并古,普光被厦岛对太武以增辉”,大雄宝殿中供奉着竖三世佛,分别是过去佛、现在佛与未来佛,中间的就是现在佛,即释迦牟尼佛,主殿正中供奉三世尊佛,中间是佛祖释迦弁尼佛,东为药师佛,西为阿弥陀佛,他们的莲花座上都刻有释迦传记和唐三藏取经的故事.释迦两旁站立的,东边是大弟子迦叶尊者,西边是他的堂弟阿难陀尊者,前面是千手千眼观音.两边站立的是帝释天王和梵释天王.释迦弁尼,历史上确有其人.“释迦“是一个种族的名字,”“弁尼”是圣人的意思,其原名叫乔达摩·悉达多梵文为“最好的牛”和“目的达到的人”.据说,他原是古印度加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太子.母亲摩耶夫人生下他7天后即去世,由姨母抚养长大.他从小善于沉思,虽然自己过着舒适的生活,但深感人世间有生、老、病、死等种种苦难,认为要拯救人类只有出家修行,才能寻找到解脱苦难的道路.所以,29岁时便出家苦修6年,但“苦修”并不能解脱痛苦,他于是盘腿而坐,在菩提树下静思默想人生真谛,终于在一天晚上大彻大悟成道.得道后,他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弘扬佛法,成为佛教的创始人.在大雄宝殿的左右分别是十八罗汉,相传当年罗汉传入中国时只有十六罗汉,后加入了法住记作者庆友法师与此书的翻译者玄藏.殿后供奉的是“西方三圣”:中为阿弥陀佛,左为观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俗称弥陀,意译为“无量光明”佛,传说人死后都得向他报到,否则灵魂就无法升到西方极乐世界,故又称“接引佛”.观音菩萨能救苦救难救众生,每当遇难时,只要念其名号,观音就会寻声来救,所以叫“观音”.早期的观音均为男身,随着人们对观音菩萨的日益理想化、世俗化,特别是唐以来,中国民间流传着许多观音化为美女劝人行善的故事,观音渐渐变成了女身.观音手里拿的是净水瓶,倒出的净水,可以普渡众生脱离苦海到彼岸的极乐世界去.这里观音手中的净瓶口是朝下的,意为普救众生.大势至菩萨所到之处众生遇着皆能息火、血、刀、光之灾,且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地狱、饿鬼、畜生,得无上力,所以称“大势至”.各位团友,南普陀寺的大雄宝殿,重檐歇山顶、燕尾脊、飞檐翘角、轻巧灵动,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脊上剪瓷镶嵌,有九鲤化龙、凤凰展翅、麒麟显瑞等图案;墙上有“清影摇风”、“楚江秋吟”等山水花鸟画;壁上有“禅河沐浴”、“六年苦行”等释迦诞生的连环画,这又是闽南寺庙建筑的技艺.现在我们来到了大悲殿,这也是南普陀寺的第三殿,清初由施琅将军创建,原称大悲阁,专供观音,是福建寺庙中特有的.大悲殿原为砖木结构,1928年因香火过盛被烧毁,1930年住持大虚法师重建.1962年进行大翻建,主体改用钢筋水泥,保持斗拱堆叠但不随承受重量,只作装饰.殿高20米,三重飞檐,彩绘装饰,中心藻井由斗拱层层叠架而成,造型巧妙,结构严密,称“蜘蛛结网”.大殿原为木结构,八角三重飞檐,全以斗拱架叠建成,殿内藻井,全用木料斗拱,不用一支铁钉.由于香火太盛这儿多次烧,所以等会儿要烧香的朋友请不要把香火带到殿内,在殿外烧就可以了. 殿内祀四尊观音菩萨,正面为双手观音,其余三面为48臂观音,各臂各有执物,执物各不相同,表现观音有不同的渡众悲愿:如手下伸、掌向上的叫“施无畏手”,象征能排除众生的一切恐怖畏惧;“持日手”能救眼睛无光明众生;“杨枝手”能除种种疾病;“空镜手”象征能成为大智慧;“空印手”象征能成为大辩才;“如意宝珠手”象征能使人富裕等.观音,原名“观世音”,梵文,也译“观自在”、“阿婆罗”,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简称“观音”.观音在印度为男身,佛经说,原为王太子,名不煦;又据说,观音是妙庄王的三女儿,名妙善,从小吃斋信佛,后削发为尼,妙庄王坚决反对,把她闷死,坠入地狱,佛又把她复活于普陀山附近的一朵莲花上.从此,她发誓要超脱尘世凡人之外,长出千手千眼,普渡众生,行善天下.寺院一般造型是两眼两手下,左右各具二十手,手中各有一眼,共四十手四十眼,各配二十五“有”三界中二十五种有情存在环境而成千手千眼.大悲殿前有两株枝叶茂盛的菩提树,使整个环境典雅肃穆.菩提树原产于印度,“菩提”是梵文BODHI觉道的译音.大悲殿前种植菩提树,体现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氛围各位团友,最后一殿是藏经阁,为中轴主体建筑的最高层,建于1936年.这个藏经阁建筑颇有特色,上层藏经,下层法堂,二楼有宽敞的天台,三面台廊护围,依栏远眺,巍峨的前三殿尽收眼底.这里的藏经有:碛砂藏经、明大藏经、高僧弘一的手稿佛说阿弥陀经、明末用信徒和沙约刺血写成的血书妙法莲花真经、1936年日本赠送的100卷大正新修大藏经;这里的文物有:唐铜宝像、铜钟、宋七宝铜塔、明七宝铜观音、缅甸白玉卧佛、坐佛等,其中明白瓷观音,据说是着名艺术家何朝宗的作品.各位团友,现在你们看到的这个大佛字是闽南寺院中最大的一个字了,高4米多、宽3米多,是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振慧所书,你看它笔力圆润,粗犷豪放,刚劲有力.那边是“兜率陀院”,“兜率陀”是梵文译音,知足之意,是寺院退休和尚和高僧大德的静养处,以前曾有多位大和尚来此静养.南普陀是全国佛教高等教育的基地,在它旁边的是闽南佛学院,1925年创办,由当时的南普陀住持会泉大师为首任院长,他将佛学院作为改革中国僧侣教育的实验园地,使之成为中外着名的佛教高等学府.现设有男女两部,男院部在南普陀,女院部在金榜公园内的宝山岩紫竹林寺.在南普陀寺另一边的是普照楼,是专门供应素斋的地方.南普陀素菜以其清纯素雅的独特风味驰名中外,严守素菜素料素做的工艺,革除素菜仿制荤腥模样的传统,以素菜素名而独树一帜.其中有道菜名为“半月沉江”这是郭沫若先生所取的名,1962年郭沫若先生偕夫人来到南普陀寺,参观品尝素菜,他看过菜单后便把菜名排列编成韵律诗句,边吃边打拍子唱,兴致甚高,当端上当归香菇冬笋面筋汤时,见其一半香菇为墨色,一半面筋为白色,宛如半轮月影沉入江底,于是便为这道菜取名为“半月沉江”.各位团友,南普陀寺的游览到此全部结束了,让我们归纳一下,南普陀金碧辉煌,禅堂为全国最大、僧人为全国较多的重点寺庙;是全国佛教高等教育的基地,又紧邻厦门大学;又是福建佛教改革,首先实行十方丛林选贤制的寺院;也是开放度较高,对外交流频繁的寺院.这里的素菜品名优雅,品位较高,独具一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南普陀寺导游词5篇
南普陀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东南五老峰下,毗邻厦门大学,面临碧澄海港,该寺占地面积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始建于唐朝末年,称为泗洲寺,宋治平年间改名为普照寺,明朝初年,寺院荒芜,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才得到重建。
因其供奉观世音菩萨,与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类似,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南普陀寺”,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
寺内明万历年间血书〈〈妙法莲华经》和何朝宗名作白瓷观音等最为名贵。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福建南普陀寺导游词5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南普陀寺,它历史悠久,始于唐朝,但由于多次被毁,又多次重修,所以整个寺庙的建筑还是比较新。
原称为普照寺”后被毁,在康熙二十三年施琅将军在此重建寺庙,因与浙江普陀山一样与供奉观世音菩萨为主,又处于普陀山之南,所以称其为南普陀寺”,南普寺原是临济宗派世袭主持,1924年改为十方丛林选贤制,选拔贤能之人当任主持,白那时起已有十一任主持了,现任的主持是圣辉法师,南普陀寺庙的建筑也别具一格,现在,就随小吴一同前往参观一下吧!那我们所需要的时间为一个半小时。
各位来宾,现在请随我一同入寺参观,这是天王殿,1981年原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写的天王殿匾额。
走进这天王殿,弥勒
佛慈眉笑眼,耳垂双肩,祖胸露脐,笑容可掬,似乎对每一位游客都表示恭候光临。
弥勒佛出生于印度,后来出家拜佛为师,佛预言他将继承释迦牟尼为未来佛,在五十七亿六万年之后在龙华树下成佛,分三会说法,以其代
释迦佛说教之意。
我们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印度的弥
勒佛,现在中国大多寺庙里供奉的是笑口常开胖弥勒像,他为五代时的契
此和尚,今宁波奉化人,他常常拿一布袋,云游四方,无忧无虑,常劝人信佛,且总是眉开颜笑,和善待人,因而人们也称其为布袋
和尚”,后来他在岳林寺磐石坐化,口中念念有词:弥勒真弥勒,分
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不白识”,人们才醒悟他是弥勒佛的化身。
弥勒佛身后的是韦驮,他手持金刚杵是佛教中的护法神,据说,如果寺庙中市驮着地的金刚杵表明这个寺庙是子孙庙,对外来的云游僧人不开放,最多可吃两餐,不得留宿,如果市驮将金刚杵横放在手臂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十方丛林,云游僧人可以免费食宿,如果市驮一手将金刚杵高举过额,表示寺庙对云游僧人的食宿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南普陀寺原先为子孙庙,所以市驮的金刚杵是着地,后改为十方丛林,但这尊韦驮却没有更改外形,其实云游僧人到此是可以免费食宿的。
天王殿内两旁的便是四大天王,分别代表风、调、雨、顺,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意为调,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意为风,西方广目天王一手拿圆珠,一手拿蛇或龙,意为顺,北方多闻天王手持一伞,意为雨。
现在我们走出天王殿,寺庙呈中轴线递次向上,向左右对称展开,
现在看,左右两边分别是钟、鼓楼!寺庙中一般都是晨钟暮鼓!而钟鼓楼第一层分别又供奉着地藏王菩萨和伽蓝菩萨,正前方是大雄宝殿,这是寺院的主体中心,是一座重檐歇山顶两层蹿角式的建筑,绿瓦石柱,雕梁画栋,
屋上铺琉璃瓦,殿顶绘有九鲤化龙、麒麟奔走、龙凤呈样等磁画,色彩鲜丽,金碧辉煌。
南普陀寺始于唐朝,在大雄宝殿前的石柱上有一对联为证,
经始溯唐朝与开元并古,普光被厦岛对
太武以增辉”,大雄宝殿中供奉着竖三世佛,分别是过去佛、现在佛与未来佛,中间的就是现在佛,即释迦牟尼佛,据说真有其人,原名乔达摩。
悉达多,是古印度加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十九岁那年于四门出游,感悟到人生的生老病死的状况,于是决心出家,以摆脱生老病死的困苦,最终经过艰难的修行,在菩提树下觉悟,就成为现在的释迦牟尼。
站在释迦牟尼两旁的是他两个弟子阿难与迦叶,前面还有一尊千手观音。
在殿的后面供奉着西方三圣,中间为阿弥陀佛,左为观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
在大雄宝殿的左右分别是十八罗汉,相传当年罗汉传入中国时只有十六罗汉,后加入了〈〈法住记》作者庆友法师与此书的翻译者玄藏。
各位来宾,这是大悲殿,供奉着观世音菩萨,因为观世音菩萨又称为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所以称为大悲殿,观音原名观世音、观白在,慈悲之意就是给人与快乐,拔除悲痛。
殿内供奉四尊观世音菩萨,安排四方,正中是一尊双臂观音,端坐在莲花座上,双目垂帘,神态安详。
其余三尊为四十八臂观音,手上各雕一只小眼,持多种神器,姿态各一。
游人香客必到此参观朝拜。
大殿原为木结构,八角三重飞檐,全以斗拱架叠建成,殿内藻井,全用木料斗拱,不用一支铁钉。
由于香火太盛这儿多次烧,所以等会儿要烧香的朋友请不要把香火带到殿内,在殿外烧就可以了。
前方便是藏经阁,为中轴主体的最高层,这阁建筑颇有特色,有中西合璧的韵味,上为歇山式屋顶,下为西洋式架构,重檐双层阁楼,上层藏经,下层法堂,二楼有宽敞的天台。
这里面藏着明末用信徒和沙弥刺血写成的血经书,还有著名艺术家何朝东的作品白瓷观音、缅甸白玉卧佛等等。
各位来宾随我再往山上走,这儿有一个大佛字,是闽南寺院中最大的一个,高4米多,宽3米多,是清光绪三^一年振慧所书。
现在请各位与我一同往回走,南普陀是全国佛教高等教育的基地,这是闽南佛学院,创办于1925年,由当时南普陀的主持会泉大师为首任院长,他将佛学院作为改革中国僧侣的教育实验园地,使之成为
中外著名的佛教高等学府,1937年抗日军兴,学院停办,,1985年又正式
复办,由赵朴初会长重写了院额,现设有男女两部,男部在南普陀,女院在金榜公园内的紫竹林寺内,学院的每任校长都是由南普陀现任主持当任,所以现在的校长就是圣辉师。
各位来宾,看对面的普照楼,是专门供应素斋的地方,南普陀素菜以
其清纯素雅的独特风味驰名中外,抛开了素菜仿制荤腥模样的传统,坚持素菜素料、素菜素做、素菜素名,其中有道菜名为半月沉江”这是郭沫若先生所取的名,1962年郭沫若先生偕夫人来到南普陀寺,
参观品尝素菜,他看过菜单后便把菜名排列编成韵律诗句,边吃边打拍子唱,兴致甚高,当端上当归香菇冬笋面筋汤时,见其一半香菇为墨色,一半面筋为白色,宛如半轮月影沉入江底,于是便为这道菜取名为半月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