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课件:必修3-3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高中地理必修三课件
松嫩平原 冲积平原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带季风气候
植被 土壤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
水稻土,人均耕地少
黑土,人均耕地多
水文
无冰期,汛期长,流量大 有冰期,汛期较短,流量较小
矿产
贫乏
丰富
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比较
交通条件 农业生产
长江三角洲 沿海航线中枢,长江入海门户
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很多红树具有奇特的“胎生”繁殖现象,
种子在母树上的果实内萌芽长成小苗后,同果 实一起从树上掉下来,插入泥滩只要2至3个 钟头,就可以成长为新株。如果是落在海水里, 则随波逐流,数月不死,逢泥便生根。
美国 沼泽国家公园的红树林
“东北地区沼泽主要分布图”
鹤乡的故事
1、三江平原为什么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分析其自然原因。 气候方面:__纬__度__较__高__,__气__温__低__,___冷__湿__特__点突出 地形、地势方面:___地__势__低__平__, __排__水__不__畅___ 土质、土层方面:有__季__节__性__冻__土__和__多__年__冻__土__层__分__布__,__
问题:湖泊面积萎缩、洪涝灾害较多 办法: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退耕还湖,改善生态环境;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防灾抗灾能力等
如何分析某区域生态问题的成因并探寻解决措施?
自然原因 成因
地形(海拔、起伏等) 气候(热量、降水等) 土壤(土壤肥力等) 植被(疏密状况、季节变化 等) 河流(流量大小、侵蚀强度或沉积强度)
地形 气候
A
高原、盆地、山地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
高中地理必修三复习要点ppt课件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
一、荒漠化的定义、表现和主要地区 定义: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实质 是土地生产力丧失的土地退化。 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简称三退) 形式: 荒漠化(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黄土高原地区)、 石漠化(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地区)、 盐渍化(灌溉农业区)、 红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为主地区,地表红壤 因水土流失,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山,土地贫瘠,形成荒漠,所以被 称为红漠化)
6、GIS:是一种计算机系统,需要人来操作(输入信息、管理、 分析、表达)
数据源:统计数据、田野调查数据、遥感图像 应用:空间分析、查询检索 在RS的的基础上,可以利用GIS来动态监测或预报 台风的监测就是利用的RS和GIS技术 •优点:
①信息量大,使用方便; ②功能强大; ③动态监测(GIS与RS相结合) 7.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 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1、对农业的影响
2、对第二产业的影响
全国最大的综 合性工业基地
著名的 重化工业基地
3、对第三产业的影响
陆运便利,沿海航线 的中枢
更发达
陆运为主
较发达
➢对建筑的影响
例: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不同发展阶段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区域的影响是不同的。 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为例来分析 •农业社会开发早期:黏重的土壤和稠密的水系成为农业发展的障碍。 •农业社会开发中期:随着科技的发展,化不利的自然条件为有利的 条件。 •农业社会开发后期:成为我国重要的粮仓和棉花、桑蚕的产地。 (为什么) •工商业社会:稠密的水网再次成为农业发展的障碍,粮仓地位、棉 花生产地位均让位于其他地区。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课件(60张ppt)资料共55页文档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课件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6
高中地理必修三单元复习重点归纳(39张PPT)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状况: 北多南少,西多东少
准噶尔盆地
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对东西部发展有什么影响? 西部
东部
东部
1、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 1、缓解东部能源紧张状况 优势 2、优化东部能源消费结构 2、优化产业结构 3、左同 3、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促 4、左同 进经济发展 5、左同 4、增加就业机会 6、左同 5、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6、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 6、解决居民生活能源问题, 量(酸雨、灰尘) 保护生态
初步分析流域 的地理条件
人文地 (人口、经济发展 理条件 基础等) 深入分析流域发展各地理要素间关系 有利要素 制约要素(问题)
探寻发展方向
制定综合治理对策
4.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辽中南地区与鲁尔区的比较
项目 德国鲁尔区
1、丰富的煤炭资源 2、临近铁矿区 3、便利的水陆交通 4、充足的水源 5、面向世界市场 1、廉价石油的竞争 2、钢铁生产过剩—钢铁危机 3、工业结构单一以重工业为主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1、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 2、调整工业布局 2、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3、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4、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5.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案例: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条件
图示法记忆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 下面就其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归纳如下:
田纳西河开发:水资源、水能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
田纳西河治理——从防洪入手;
治理措施:课本44页
①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
②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业; ③利用廉价水电,发展高耗能工业;
高中地理必修3总复习ppt 人教课标版
人地关系
协调
中期 自然条件+ 现在 社会条件+
社会条件 有利于内 水稻土 “粮仓”和桑 出现不协调 蚕、棉花产区 科技、人口 河运输 自然条件 不利于大 水稻土 工商业、人 型机械化 口、城市化 地位下降 不协调
请思考:
2、从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案例中得到什 么结论?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会随社会、 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而发生改变。
资料3的问题: 1、新加坡服务业的发展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位 置,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优美的热带雨林风光。 2、国土面积狭小,人口众多等制约了农业的 发展。 新加坡只能发展蔬菜,其粮食、禽蛋、 肉乳等全部依赖进口。 3、国土面积狭小,市场狭小,自然资源贫乏, 较充足的资金积累,促使新加坡大力向海外投 资。
不 同 气候条件 点
土地条件
矿产资源 条件
相同点
都是平原(地形),都为东部季风气候区
地理环境差异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发展差异 区 类型 域 农 作物 生 业 熟制 产 工业 活 商业 动 生活活动 长江三角洲
水田耕作业、水产业 水稻、油菜、棉花 一年两熟至三熟 综合性工业基地 商业贸易发达
松嫩平原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如果放弃太早,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会错过什么。 3、你特么的看看你现在的样子?还是我爱的那个你么? 4、你的选择是做或不做,但不做就永远不会有机会。 5、你必须成功,因为你不能失败。 6、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7、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8、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9、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么就努力改变未来。 10、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1、用理想去成就人生,不要蹉跎了岁月。 12、永不言败是追究者的最佳品格。 13、目标的实现建立在我要成功的强烈愿望上。 14、保持激情;只有激情,你才有动力,才能感染自己和其他人。 15、别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可以做到。 16、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17、通过辛勤工作获得财富才是人生的大快事。 18、努力了不一定能够成功,但是放弃了肯定是失败。 19、人活着就要快乐。 20、不要死,也不要的活着。 21、有努力就会成功! 22、告诉自己不要那么念旧,不要那么执着不放手。 23、相信他说的话,但不要当真。 24、人不一定要生得漂亮,但却一定要活得漂亮。 25、世事总是难以意料,一个人的命运往往在一瞬间会发生转变。 26、活在当下,别在怀念过去或者憧憬未来中浪费掉你现在的生活。 27、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 28、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吱声。 29、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出来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30、进则安居以行其志,退则安居以修其所未能,则进亦有为,退亦有为也。 31、有智者立长志,无志者长立志。 32、在生命里寻觅快乐的方法,就是了解你被赋予生命是为了奉献。 33、纯洁的思想,可使最微小的行动高贵起来。 34、心作良田耕不尽,善为至宝用无穷。我们应有纯洁的心灵,去积善为大众。就会获福无边。 35、坚强并不只是在大是大非中不屈服,而也是在挫折前不改变自己。 36、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37、世间上最美好的爱恋,是为一个人付出时的勇敢,即使因此被伤得体无完肤,也无悔无怨。 38、梦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梦想的光辉之中。 39、人生最困难的不是努力,也不是奋斗,而是做出正确的抉择。 40、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 41、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 42、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恶邪正;有谦虚才能建立美满人生。 43、无论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要思考。 44、不属于我的东西,我不要;不是真心给我的东西,我不稀罕! 45、我们从自然手上收到的最大礼物就是生命。 46、失败的定义:什么都要做,什么都在做,却从未做完过,也未做好过。 47、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48、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对于困境与磨难,微笑面对。 49、太阳照亮人生的路,月亮照亮心灵的路。 50、生活中的许多事,并不是我们不能做到,而是我们不相信能够做到。 51、不要说你不会做!你是个人你就会做! 52、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53、能够说出的委屈,便不是委屈;能够抢走的爱人,便不是爱人。 54、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55、胜利女神不一定眷顾所有的人,但曾经尝试过,努力过的人,他们的人生总会留下痕迹! 56、勤奋是学习的枝叶,当然很苦,智慧是学习的花朵,当然香郁。 57、人不能创造时机,但是它可以抓住那些已经出现的时机。 58、没有斗狼的胆量,就不要牧羊。 59、有时候,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人才。 60、不要怕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说明你还有利用的价值。 61、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62、与积极的人在一起,可以让我们心情高昂。 63、向日葵看不到太阳也会开放,生活看不到希望也要坚持。 64、才华是血汗的结晶。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65、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3.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课件(共55张PPT)
年底西段建成投产、2011 年前全线贯通。
轮南施工现场
靖边天然气处理站
上海白鹤总站
管道跨河工程
新疆
宁 夏
陕 西
山 西
河南 安 徽
江 苏
上海
7、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现状,除了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之外, 还有没有其他原因?缓解该问题,除跨流域调水之外,还可采 取哪些措施? 原因: 1.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少,且季节分配不均,夏
秋多,冬春少。 2.北方地区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对水资源需求量大, 水资源污染严重 措施: 1.开源:修建水库;合理开采利用地下水;海水淡化等。 2.节流:发展节水农业;发展节水工业,提高水资源的 利用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节水意识等。
多 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人均和单位耕地平均
占有水量,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属于丰水区。
zxxk
稳 年径流量稳定,季节分配较北方河流相对均衡。
近 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中下游与缺水严
重的华北平原相邻。
●南水北调线路 二、怎么调水?
扬州江都抽水站
东线路线
京杭大运河
天津
华北平原
从长江扬州江都 引水,沿京杭大 运河输水到华北 地区
探究3:
不利影响 “调出区”居民
(以东线为例)
有利影响 “调入区”居民
“南水北调”将会调入区产生哪些积极意义 ?
改善投资 环境,创造 良好的社会 条件
社会
系统
缓解争水矛盾, 利于社会安定
促进经济
生
发展
高中地理必修三课件
矿产资源贫乏 有较丰富的
矿产资源
石油等矿产
资源
长江三角洲农业
松嫩平原农业
长江三角洲
常绿阔叶林
比较结果
差异: 1 地理位置 2 气候条件 3 土地条件 4 矿产资源条件
影响
农业 工业
农
长三角:水田耕作业(一年两 熟至三熟)
业 松嫩平原:旱地耕作业(一年
一熟,以春小麦、玉米为主)
工
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地理环境差异表
地理位置 气候条件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30N附近, 东部沿海地 区中部长江 入海口
43N—48N, 地处东北地 区中部
亚热带季风 温带季风气
气候,雨热 候,雨热
同期
同期
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地理环境差异表
土地条件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以水稻土为 以黑土为主, 主,多为水田 多为旱地, 分散分布 集中分布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 一 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什么是区域
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是人们 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 分出来的。
2.特征:(1)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3)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而区别 于同级的其他区域
植 植 被 类 型 温带落叶阔 亚热带常
被
叶林
绿阔叶林
汛期
短
长
水
文水 量
小
大
特
征 结冰期
有
无
含沙量
大
小
耕地类型
旱地
农 耕作 制 度
业
生 主要粮食 产 作物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
高中地理必修三全册课件
许多国家和地区在水资源管理方面采取了有效措施,如兴建水利工程、推广节水技术、加 强水资源监测和制定水资源政策等。这些措施有助于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03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能源资源的开发
煤炭资源的开发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通过开采和加工,可以提供电力、 热力和化工原料等。
产业转移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转出地和转入地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转出地来说,产业转移可 以缓解资源压力,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对于转入地来说,产业转移可以促进经 济发展和提高就业率,但也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环境压力和资源消耗。
THANK YOU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制约作用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例如,一些地区可能因为自然条件 的限制,难以发展某些产业或经济活动。同时,地理环境的变化也会对区域发 展产生影响,如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农业产量的变化。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意义
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对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 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农业地域类型
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农业地域,如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等。了解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特征和形成条件,有助于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生产。
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 途径包括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技术创新等。
02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荒漠化的防治
荒漠化概述
地理必修3期末复习课ppt 人教课标版
为何我国要实施西气东输工程?
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及西气东输工程路线图
西电东送工程的意义?
保障我国“石油安全”
中国四大战略石油储备基地 浙江镇海、舟山岱山、 辽宁大连、山东黄岛
开源: 1.努力开发本国的油气资源 2.优化能源结构,充分利用煤炭、 水能,开发新能源 3.增加石油的战略储备 4.进口多元化 节流: 5.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耗能少的产业 6.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7 .……
探究案例2: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图,图中A、B、C、D、E为 居民点,回答: 1、 图中A居民点夏季水患威胁严重,简要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 决办法。 分析水患: 2、 现规划修建一座水库,大坝建在图中的甲处,设计库区最高 1、来水量大 —(1)气候:雨季长,降水量大;( 2)水 水位为 150米。那么,需要搬迁的居民点有哪几个 ? 系:干支流多,流域面积大; 3、 新建水库将对当地生产和生活发挥哪些作用? 2、调洪、滞洪场所—河流上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 所 3、宣泄能力—下游地势平坦,水流缓慢,泥沙淤积;加 上河道弯曲,水流不畅;或者像海河呈扇状水系,各条支 流来的洪水,只从一个河口入海,无法顺利渲泄,常常造 措施:1、上游—修建水库;种树种草,保持水土 成泛滥。 4、人为原因 —如植被破坏;围湖造田等 2、中下游 ——裁弯取直;疏通河道;
探究案例3:我国西北地区和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
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我国西北地区 自然 人为
非洲积的减少意味着什么?
(原始雨林与现代雨林的对比)
探究案例5: 分析黄土高原和南方低山丘陵水土流失的原因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1)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2)黄土土 层深厚,垂直节理发育,但土质疏松;(3)植被覆盖少; 人为: (1)由于营造宫殿、毁林开荒等导致植被的 破坏;(2)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3)开矿 南方低山丘林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1)降水丰富,多暴雨;(2)丘陵坡度 大,土层薄; 人为: (1)毁林开荒强取耕地;(2)滥伐林木 强取薪材
高中地理会考必修3复习课件3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5.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 煤炭开采业 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 化工、建材为主的 多元 结构, 原料工业 逐步超过 采掘工业 而占 产业结构 的升级。 到主体地位,实现了 6.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 调整产业结构 ; “三废”的治理 ;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1.两类能源
可再生能源 : 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非可再生能源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① 煤炭 资源丰富, 开采 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 质优良 ② 市场 广阔; ③ 位置 适中, 交通 比较便利 3.能源基地建设 ① 扩大 煤炭开采量 ; ② 提高 晋煤外运能力 :形成以 铁路 运输为主、 公路 运输为辅的煤炭外 运路网体系。 ③ 加强 煤炭的加工转换 : 建设 坑口电站 ;发展 炼焦业 。 4.三条产业链 煤—电—铝 ; 煤—焦—化 ; 煤—铁—钢 。
适应性练习
图3—3—2是山西省原煤生产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反映山西省在加强能源基地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有( D )。 A.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 B.提高晋煤外运 C.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D.扩大煤炭开采量 5.下列选项中属于缓解交通压力措施的是( C )。 ①辅以公路建设②加强铁路运输建设③变输煤为输电④大力发展炼焦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第二节 河流的综合开发 ——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1.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尼罗河 文明; 两河 文明; 黄河—长江 文明;印度河—恒河文明 2.田纳西河 位于美国 东南部 ,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 流程 最 长、 水量 最大的分支;发源于 阿巴拉契亚山 的西坡,在 肯塔基市 附 近注入俄亥俄河。 3.不同地段的保护 山地: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 植被生态 ; 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 生态环境 保护的重点。 水资源 的合理分配 河流:流域中 开发利用 的主要部分,注意 和 水质 的保护。 4.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地形:多山,地形起伏大,蕴藏着丰富的 水力资源 ;陆路交通不便,河 流 航运 作用十分突出。 气候: 亚热带 地区, 冬末春初 降水多。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必修3总复习ppt
思考P2
1。纬度差异
分析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地理环境异同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长江三角洲
北纬30°附近,东 部沿海地区中部, 长江出海口 亚热带季风气候 水稻土;水田;人均 耕地少,较分散 贫乏
松嫩平原
北纬43-48°,处于 东北地区的中部 温带季风气候,温暖季 节短,生长期也较短 肥沃黑土,旱地;人均 耕地多;集中成片 石油资源丰富
人地关系
协调
中期 自然条件+ 现在 社会条件+
社会条件 有利于内 水稻土 “粮仓”和桑 出现不协调 蚕、棉花产区 科技、人口 河运输 自然条件 不利于大 水稻土 工商业、人 型机械化 口、城市化 地位下降 不协调
请思考:
2、从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案例中得到什 么结论?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会随社会、 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而发生改变。
2、注意归纳、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与思 路,力求能借思路去分析新的区域。(笔记) 3、预习、精练、多思多问。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习目标:
• • • 了解区域的含义。 比较区域间的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 异。 在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 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限制因素 有利因素 限制因素
小结: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 区域发展受 当地、当时 的地理环境 影响 因地制宜 扬长避短
发展阶段
区域发展方 向、水平、 特点的差异
美国和中国分别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比较图中两国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开发条件等方面的区域特征, 并回答有关问题:
-方法指导-
如何比较两个区域差异: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植
高中地理必修第三章会考复习
H G F
E
D
山地基带
C
B
西
A
南
北极
H G
点
F
H
E
G F
E
D
C
B
A
东 赤道
规律一:相似于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规律二:垂直自然带谱的丰富程度决定于山体的相 对高差和纬度位置、高中基地理必带修第的三章海会考复拔习 高度。
规律二:基带与山体所处的水平自然带相一致
8、读下面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 该山地可能位于:
高中地理必修第三章会考复习
矿物颗粒、有机质
水分
气 候降水
有机残留物 土壤微生物
空气
生
地形
土壤
物
地下径流
裂隙
固体基岩
成土 母质
裸露岩石
风 化 作 用
成土母质
苔藓 类生 物
原始土壤
高等 植物
土壤与其它自然高地中地理理必修要第三素章会的考复关习 系图 成熟土壤
影响土壤肥力的因素
温度:
动、植物体: 土壤 气 有机质分解速度
第三章 必修1 会考复习
高中地理必修第三章会考复习
会考要求解读: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b
2.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土壤为例 a
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b
4.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现象 b
5.地域分异的四种基本规律及产生分异的主导因
素
b
6.陆地主要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分布及其特征 a
A 北半球温带地区 B 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C 南半球温带地区 D 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冰川
人教版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必修3全册12页word文档
高中地理必修III全部复习纲要地理必修Ⅲ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区域的含义1、概念: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特点: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3、边界: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区域与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1、相同点: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2、不同点(1)地理位置差异①长江三角洲:位于30°N附近,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②松嫩平原:大致位于43°N~48°N,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2)气候条件差异:①长江三角洲: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年降水量1000mm以上,长江三角洲,水热条件的组合优越;②松嫩平原: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年降水量400~600mm,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江三角洲。
(3)土地条件差异①长江三角洲: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少,低于全国平均水平;②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4)矿产资源条件差异①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贫乏;②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5)地理环境对生产活动的影响农业①长江三角洲: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棉花等,一年两熟至三熟;②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一年一熟。
其他生产活动①长江三角洲: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②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两颗卫星同时运行,每隔9天可以覆盖地球一 遍,说明遥感技术( D) A.受地面条件限制少 B.测量范围大 C.手段多,获取的信息量大 D.获得信息速度快、周期短 6.在联合国对伊拉克违禁武器核查期间,专家使 用美国的U侦察机进行空中侦察,U侦察机进行空 中侦察时主要运用( A)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技术 C.全球定位技术 D.计算机技术
5、两颗卫星同时运行,每隔9天可以覆盖地球一 遍,说明遥感技术( D) A.受地面条件限制少 B.测量范围大 C.手段多,获取的信息量大 D.获得信息速度快、周期短 6.在联合国对伊拉克违禁武器核查期间,专家使 用美国的U侦察机进行空中侦察,U侦察机进行空 中侦察时主要运用( A)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技术 C.全球定位技术 D.计算机技术
A.用来分析引起火灾的原因
)
பைடு நூலகம்
B.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分析火势蔓延方向,
制定灭火方案 C.预测森林火灾发生后所造成的后果 D.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的地点
图1为城市道路 交通状况显示屏 示意图。读图, 回答3、4题。
3、该信息显示屏应用的是 A.遥感 C.全球定位系统
( B )
B.地理信息系统 D.卫星导航系统
高中地理毕业考试
地理必修3-3复习
84、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
应用 85、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86、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87、数字地球的含义
1.中国北斗新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属于( B)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图
2.如果将GIS用来检测森林火灾,可以(
7.遥感技术主要用于 ( ) B A.人口普查 B.森林普查 C.交通定位导航 D.确定某点的海拔高度 8.如果将GIS新技术用来监测巴格达城市火灾, D 可以 A.用来确定火灾发生的地点 B.用来观测火灾的范围和蔓延趋势 C.用来预测火灾后所造成的损失 D.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预测分析火势蔓 延的方向,尽快制定灭火方案
7.遥感技术主要用于 ( ) B A.人口普查 B.森林普查 C.交通定位导航 D.确定某点的海拔高度 8.如果将GIS新技术用来监测巴格达城市火灾, D 可以 A.用来确定火灾发生的地点 B.用来观测火灾的范围和蔓延趋势 C.用来预测火灾后所造成的损失 D.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预测分析火势蔓 延的方向,尽快制定灭火方案
7.遥感技术主要用于 ( ) B A.人口普查 B.森林普查 C.交通定位导航 D.确定某点的海拔高度 8.如果将GIS新技术用来监测巴格达城市火灾, D 可以 A.用来确定火灾发生的地点 B.用来观测火灾的范围和蔓延趋势 C.用来预测火灾后所造成的损失 D.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预测分析火势蔓 延的方向,尽快制定灭火方案
7.遥感技术主要用于 ( ) B A.人口普查 B.森林普查 C.交通定位导航 D.确定某点的海拔高度 8.如果将GIS新技术用来监测巴格达城市火灾, D 可以 A.用来确定火灾发生的地点 B.用来观测火灾的范围和蔓延趋势 C.用来预测火灾后所造成的损失 D.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预测分析火势蔓 延的方向,尽快制定灭火方案
4.应用该显示屏所呈现的动态信息,便于对车辆
的
( D )
B.流量统计
A.准确定位
C.超速监控
D.合理分流
材料一:21世纪全球已经进入知识信息时代,各 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信息和高科技的竞 争。 材料二:“GIS”的英文全名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lem,也叫地理信息系统,它具有 地图处理、数据库和空间分析这三项功能。 GIS可以像传统地图一样,解决“地点”、“状 况”有关查询,但GIS系统能进行势态分析,复 杂的“模式分析”和用“虚拟模拟”进行预测分 析……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回答5—8题:
今天我是32万
榕江人民的骄子!
明天我是960万
中华大地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