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案——茶文化 (1)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茶文化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茶文化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f6d9b50e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62.png)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茶文化教学随着我国社会科学不断进步,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发展日益成熟,汉语作为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纽带,作用愈加显著。
从文化年建设开始,一直发展到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孔子学院、派遣对外汉语教师和志愿者,丰富对外汉语人才培养等内容,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更有保障和基础,为普及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相关知识、完善茶文化研究体系提供了可能。
一、茶文化教学的课程规划刘珣在《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中指出:“要想真正学好一门语言,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学习和掌握该语言所承载的文化。
”[1](142)对外汉语教学开设文化课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多方面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促进对汉语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通过对外汉语理论和茶文化教学相关内容的研究,将文化与语言紧密结合。
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不仅是中华文化丰富内涵的重要体现,还是第二语言文化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现在文化中的物质、精神、语言等各个方面。
将茶文化作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一部分是十分必要的。
但目前我国关于茶文化的教学多集中在介绍中国茶史、茶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渊源等领域,缺乏从跨文化角度对茶文化进行的研究,因此要加强对这一方面的理论及实践探索。
(一)茶文化的理论教学茶文化的理论研究主要体现在茶文化的教育功能上。
茶的起源和分类等基础知识可以作为初级学习内容。
茶被认为是“君子之饮”,通过沏茶、闻茶、品茶等程序将茶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影响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对培养人们的精神修养起了重要的作用,茶文化中级学习者可以将此作为学习内容。
周朋(2013)指出:“佛教的禅学精神与茶文化的精神内涵真正地融会贯通;道家有茶顺为茗品的说法;茶文化和儒家文化中的中庸思想、伦理道德相关。
”[2]像这些关于茶道精神等比较有深度的思想,可以作为高级茶文化学习的内容。
(二)茶文化的实践教学针对外国学习者的茶文化实践教学应该着重于中国茶艺和茶道。
对外汉语文化课之茶文化教学文稿
![对外汉语文化课之茶文化教学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2190827219e8b8f67c1cb9aa.png)
茶的起源yuán和发展zhǎn
上古神话 — “神农尝cháng百草, 日遇yù七十二毒dú,得茶而解jiě之”。
唐朝陆羽著zhù《茶经jīng》, 《茶经》是中国茶文化的标志。
现代随suí处可见的茶馆 guǎn茶楼说明喝茶是中国人 生活必bì不可少的一部分。
茶从药,逐渐zhújiàn 变为饮料yǐnliào。
茶文化
茶叶从种植,采摘 cǎizhāi,制作,冲泡 到饮用有着一系列流程 chéng,形成了一种中 国茶文化。
茶树 茶园
采茶
品 茶
不同的茶具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中国茶叶种植分布图
中
回族的八宝茶
国
一
些
zàng
少
藏族
数
的酥 sū油
民
茶
族
méng
的蒙古 族的喝奶茶 Nhomakorabea茶
习
惯:
为什么中国人爱茶 ??
1.长久的历史习惯guàn。 2.中华礼仪lǐyí的体现。
3.茶叶本身的保健bǎojiàn 功效gōngxiào。
茶叶从中国走向世界
茶叶的种类
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 花茶、白茶、黄茶和黑茶。
茶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
![茶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47d164135a8102d276a22fd2.png)
茶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作者:徐凯琳来源:《现代交际》2017年第07期摘要:随着全球“汉语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并对汉语以及中国的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而如何教好汉语、如何恰当地传播我们的传统文化也成为我们汉语教师必须着重研究的课题,本文围绕茶文化这一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展开一系列的探讨并设计教案,旨在将文化教学应用于实践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服务于对外汉语教学。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茶文化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091-02一、中国茶文化起源及历史(一)起源说到起源,人们必然会想到陆羽《茶经》里的那一句:“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以及《神农本草经》中:“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乃解。
”我们通常所说的茶文化的起源和所谓的茶树的原产地不同,如果单说茶树的起源和发展变化,其实并不能产生具有文化色彩的饮茶习俗,唯有当人们开始饮用茶叶并且经过了一段时期之后,才逐步产生文化风俗,最终形成了真正的茶文化。
通常我们认为,先秦时期饮茶风俗得以传播,开始是在巴蜀地区,之后则走出了四川,走向了全国,最终传播到世界各国,成为三大非酒精饮料之一。
(二)历史上文已说过,茶文化的产生要经历一段相当长的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巴蜀地区的茶叶生产已经有所发展。
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也提到——“荼,苦茶也”。
魏晋南北朝时期,与茶有关的文献也逐渐变多起来,文人雅士开始饮茶,可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茶文化的形成期。
隋唐时期,饮茶之风在北方逐渐传播开来,成为一种文化嗜好,最重要的是陆羽《茶经》的出现。
到了宋元时期,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此外政府设有专门机构“龙焙”,专门生茶皇宫御用的团茶,同时实行榷茶制度和茶马互市制度。
进入明清时期之后,茶业鼎盛,在饮茶方法、制茶方法、新茶类的出现等方面有了新的发现。
清末茶业由盛转衰,到了鸦片战争时期,茶业几乎停滞不前。
对外汉语教学茶文化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茶文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78b80c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61.png)
对外汉语教学茶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相关茶文化知识,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历史、产地、种类、制作工艺等方面的知识。
2、学习茶具的名称、种类、用法以及茶艺表演的技巧,能够进行简单的茶艺表演。
3、提高汉语口语能力,学习表达关于茶文化的话题,以及正确使用相关的汉语词汇和句型。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茶文化的历史、产地、种类、制作工艺等方面的知识。
2、茶具的名称、种类、用法以及茶艺表演的技巧。
3、茶文化的相关汉语词汇和句型。
三、教学步骤:1、导入。
引导学生谈论茶文化,并了解学生对茶文化的初步认识和了解。
2、知识讲解。
分别介绍茶文化的历史、产地、种类、制作工艺等方面的知识,并展示茶具及其用途,让学生了解茶艺表演的基本技巧和要点。
3、茶艺体验。
安排学生对茶艺进行实践体验和表演,让学生切身感受并习得相关技能和表演技巧。
4、词汇练习。
针对茶文化相关的汉语词汇和句型进行练习,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5、总结。
对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进行答疑解惑,确保学生对茶文化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四、教学方法:本课采取讲授、体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交互。
在讲授的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思考、提问和互动,确保教学环节具有生动、互动、参与性和实效性。
五、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实际表演和词汇测试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确保达到教学目标。
2、关注学习氛围和学生情感体验,及时引导和调整教学节奏和方式。
3、进行自我反思和教学反思,不断完善和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大班社会课教案《中国茶文化》
![大班社会课教案《中国茶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e03082f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8b.png)
大班社会课教案《中国茶文化》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历史、种类和茶道精神,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2. 通过学习茶艺表演,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茶文化,学会尊重他人、礼貌待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茶的种类、茶艺表演和茶道精神的理解。
教学重点:茶的历史、茶艺表演和现代茶文化的发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茶叶、茶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茶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中国茶文化。
2. 教学内容展示:(1)茶的历史:介绍茶叶的起源、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历史。
(2)茶的种类:讲解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类茶叶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各种茶叶。
(3)茶艺表演:播放茶艺表演视频,让学生了解茶艺的基本流程,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3. 实践操作:(2)动手操作: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茶艺表演,其他学生观察并评价。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如何运用茶文化。
(2)讨论茶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
六、板书设计1. 中国茶文化2. 内容:(1)茶的历史(2)茶的种类(3)茶艺表演(4)茶道精神:和、敬、清、寂(5)现代茶文化发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中国茶文化的历史。
(3)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茶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
2. 答案:(1)中国茶文化历史:茶叶起源于我国,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
(2)茶叶种类: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等。
(3)现代茶文化发展:茶文化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如茶艺馆、茶文化节、茶艺培训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述故事、观看视频、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了中国茶文化。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及时进行解答。
茶文化教案(甄选7篇)
![茶文化教案(甄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e0467475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9f.png)
茶文化教案(甄选7篇)茶文化教案(1)【活动目标】1、运用多种感官了解茶的起源及种类。
2、了解中国茶文化,萌生民族自豪感。
3、学习茶艺中的礼仪,仪态端庄,先客后主等。
4、体验泡茶,品茶的快乐。
【活动准备】茶具,各种茶叶,茶袋,VCD短篇,幻灯片。
【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展示各种各样的茶袋。
师:“请小朋友来闻一闻是什么味道?”幼:“淡淡的清香。
”师:“现在请小朋打开你的茶袋,去看看你的袋子里装的是什么样的茶叶,你认识吗?”师:“如果你不认识没有关系,现在去我们就去认识一下他们。
”播放幻灯片。
请小朋友再次观察茶叶,你认出了它是什么茶了吗?红色袋子里的茶叶为碧螺春,梅红色袋子里的茶叶为毛尖,蓝色袋子里的茶叶为龙井,绿色袋子里的茶叶为普洱茶,黄色袋子里的茶叶为铁观音。
二、了解中国的茶文化,萌生民族自豪感。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饮茶是最先从哪个国家开始的吗?”师:“现在我请小朋友在录像中去找答案。
”播放短片。
师:“你们找到答案了吗?”师:“对,中国是第一个开始饮茶的国家,我们把饮茶看作是优雅,美的享受。
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饮茶习惯、茶叶的种植都是从中国学来的。
你们作为中国人,心里是什么感觉啊?”幼:“开心,自豪,高兴。
”三、茶的用途及功效。
师:“小朋友你们自己喝过茶吗?好喝吗?你们都喝过什么茶?”“你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爱喝茶吗?喝茶有哪些好处?”“茶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而且还有防龋齿抑制癌细胞的作用。
”四、茶艺。
师:“茶既然有那么多好处,你们现在想不想就品一品呢?”幼:“想”师:“今天老师就为小朋友们泡制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的铁观音。
”教师示范茶艺表演,请幼儿观赏。
在茶艺表演中渗透文明礼仪,先客后主的文化熏陶。
1、介绍茶具名称。
2、温杯。
3、泡茶。
4、品茶。
师:“中国是礼仪之邦,谦虚,好客,愿把自己最好的东西与别人分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
对外汉语教案——茶文化20页PPT
![对外汉语教案——茶文化20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02a4acb7192e45361166f51c.png)
Tieguanyin Tea 铁观音
Wuyi rock Tea 武夷岩茶
白茶
white Tea
White Tea is regarded as the tea closest to original nature, it is the least fermented tea of the fermented tea category. The tea leaves are plucked from early spring tender sharp-ended buds with white hairs on. The leaves are carefully spread out separately without being overlapped and let dried up naturally.
Longjing Tea 龙井茶
Biluochun Tea 碧螺春
红茶 black Tea
Black tea , known as “red tea” in Chinese , needs fermentation before baking . It is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the green tea .
Non-fermentea
Jasmine tea is one kind of scented tea,made by mixing jasmine flowers in tea leaves in the course of processing . Jasmine tea is well-known favorite with the northerners of China .
Difference teas of minority in China
中国茶文化教案(5篇)
![中国茶文化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fa4fb64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31.png)
中国茶文化教案(5篇)第一篇:中国茶文化教案中国茶文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了解几种生活中常见的茶叶。
2.通过单元的探究学习活动,初步了解一些中国的茶文化(茶与健康、科学饮茶、中国茶的分布、茶叶用途等等)。
过程与方法:1.通过内容讲解、任务引领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法。
2.让学生初步掌握利用资料、文献等进行研究的方法。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我国茶文化的详细了解和体验,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2.通过对茶艺和茶道精神的领会,培养学生追求饮茶之人“廉、美、和、静”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茶的种类和功能;茶的其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难点:掌握茶艺、茶道的内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课堂问题导入:问题“同学们,知道我国古人的‘开门七件事’是什么吗?”引入课堂知识。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节知识同学回答后,总结“对,这七件事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另外我国古代文人也有七件宝,是‘琴棋书画诗酒茶’。
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对一般百姓生活,还是读书的文人,有一样东西都是少不了的,那就是‘茶’。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跟茶有关的文化知识”二、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本节课主要知识知识点一:了解我国茶的种植、饮用历史及茶的功能教师活动:引用古代经典有关茶的记录,讲述我国茶的历史,茶的功能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并回答,还知道哪些有关茶的记录,功能还有哪些。
主要内容: 1.茶的历史:战国时的《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百草疗疾,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并记述了茶的药效和作用,“荼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
唐陆羽《茶经》中记载:“茶为之饮,发乎神农氏” 2.茶的化学成分及其功能茶多酚(降血压、防癌、保护心血管等)儿茶素(天然的抗氧化剂,对抗衰老、清除自由基作用明显)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可提高触觉、嗅觉、听觉、味觉的分辨率,并能利尿,消除支气管及胆管痉挛)芬芳类物质(芳香开窍,抗毒消炎,利肺排痰)知识点二:掌握茶文化的组成部分教师活动:运用多媒体课件讲述茶文化的四个组成部分,其内容分别是什么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茶文化的四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主要内容:茶文化的四个组成部分:物态文化:茶叶的栽培、加工、保存以及茶具、水茶事物件等制度文化:从古到今,行政管理阶层都对茶叶的生产、加工、贸易、消费,有明确的标准和律条行为文化:茶叶生产和应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行为模式,通常是以茶礼、茶服、茶艺的形式表现出来心态文化:人们在茶叶生产和应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在品茶所追求的意境,所油然而生的联想,对人生价值深层次的顿悟,在茶艺操作过程中所追求的礼仪和韵味,以及反映茶叶加工、品饮情趣的文艺作品等,是茶文化的核心部分知识点三:掌握茶的主要种类及其代表名茶教师活动:结合茶的图片,讲解主要茶的类型,其制作工艺区别,名茶代表。
《茶文化》全套教案
![《茶文化》全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651463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c7.png)
《茶文化》全套教案教案:《茶文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茶文化》教材,主要涵盖第五章“中国茶道与茶艺”,具体内容包括:茶道的基本原则、茶艺的步骤与技巧、茶道的审美与修身养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茶道的基本原则和茶艺的步骤与技巧。
2. 培养学生对茶道的审美和修身养性的认识。
3. 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茶道的基本原则、茶艺的步骤与技巧。
难点:茶道的审美和修身养性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茶具一套、茶叶。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一位茶艺师到课堂,现场演示泡茶的过程,让学生亲身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2. 知识讲解:讲解茶道的基本原则,如尊敬、和谐、纯净、自然等,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3. 茶艺演示:茶艺师演示泡茶的步骤与技巧,如温杯、投茶、注水、品茶等,并进行讲解。
4.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每组选一名组长,由茶艺师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泡茶,体验茶艺的乐趣。
5. 茶道审美与修身养性:讲解茶道的审美观念,如简约、自然、和谐等,并引导学生从茶道中领悟修身养性的道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茶道的基本原则:尊敬、和谐、纯净、自然茶艺的步骤与技巧:温杯、投茶、注水、品茶茶道的审美与修身养性:简约、自然、和谐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写一篇关于中国茶道的感想。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茶道的基本原则、茶艺的步骤与技巧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在茶道的审美和修身养性的理解上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在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拓展延伸:邀请茶艺师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茶文化;组织学生参观茶园、茶厂,亲身体验茶叶的种植、加工过程;开展茶艺比赛,提高学生的茶艺技能。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茶文化》教材第五章“中国茶道与茶艺”,详细介绍了茶道的基本原则、茶艺的步骤与技巧、茶道的审美与修身养性。
茶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
![茶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40eeee1f10661ed9ad51f3ef.png)
茶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一、中国茶文化起源及历史起源说到起源,人们必然会想到陆羽《茶经》里的那一句:“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以及《神农本草经》中:“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乃解。
”我们通常所说的茶文化的起源和所谓的茶树的原产地不同,如果单说茶树的起源和发展变化,其实并不能产生具有文化色彩的饮茶习俗,唯有当人们开始饮用茶叶并且经过了一段时期之后,才逐步产生文化风俗,最终形成了真正的茶文化。
通常我们认为,先秦时期饮茶风俗得以传播,开始是在巴蜀地区,之后则走出了四川,走向了全国,最终传播到世界各国,成为三大非酒精饮料之一。
历史上文已说过,茶文化的产生要经历一段相当长的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巴蜀地区的茶叶生产已经有所发展。
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也提到——“荼,苦茶也”。
魏晋南北朝时期,与茶有关的文献也逐渐变多起来,文人雅士开始饮茶,可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茶文化的形成期。
隋唐时期,饮茶之风在北方逐渐传播开来,成为一种文化嗜好,最重要的是陆羽《茶经》的出现。
到了宋元时期,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此外政府设有专门机构“龙焙”,专门生茶皇宫御用的团茶,同时实行榷茶制度和茶马互市制度。
进入明清时期之后,茶业鼎盛,在饮茶方法、制茶方法、新茶类的出现等方面有了新的发现。
清末茶业由盛转衰,到了鸦片战争时期,茶业几乎停滞不前。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开始高度重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才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目前,我国通过举办大型茶文化节、国际茶会、学术讨论会等大力发展茶文化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二、茶文化在西方的传播中国茶文化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渐渐地开始外传,首先是亚洲周边的一些国家,如朝鲜半岛、日本、南亚诸国;16世纪葡萄牙的一些传教士回国之后,将茶的概念传播给了欧洲、美洲等地,使得茶叶与茶文化逐渐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茶文化的输出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之前在讲到起源时我们说过茶叶产生并不能产生茶文化。
茶在中国产生了,慢慢才从生活中提炼出了文化意味,而茶的輸出则与之相反,像倒影一样,只有茶叶和茶文化即饮茶的习俗传播出去,那些没有种植过茶树或者没有生产过茶叶的地方,才因为茶文化的兴盛而开始学习种植茶树,生产茶叶,于是,茶叶与茶文化才算真正得以传播。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茶文化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茶文化课程教学设计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71a449ee910ef12d2af9e732.png)
三
茶 文化课 程 的教 学设 计方 案
( 一 )课 程 简介
茶文化课程是一 门针对高级阶段 留学 生开设 的文化类
选修课 。 该课程含理论课和技能课两部分 , 教学 内容主要包
括茶 与中 国茶史、中国茶 叶种类、茶 的保健 功能 、茶与传统 文化 、 生活 中的茶文化、 茶艺与茶艺 实训等 。 具体 安排如下 : 课程 名称 :茶 文化 课程 类型 : 对外汉语文化类选修课 , 含理论课与技能课 授课 时间 :半学期 ,1 0周 ,每周两小节 ,共 2 0 课 时 教材体例 : 教材 主要有两大模 块 , 第一个模块是理论课 部分 ,包括茶 与中国茶 史、中国茶 叶种类 、茶 的保健功 能、 茶与传统文化 、生活中的茶文 化等六章内容 , 第二个模 块是 技能课部分 ,包括茶艺与茶艺实训 。 授课模式 :班级集 中授课模 式
一
课程 的提 出
和教 学对象 ( 学 生原有知识水平、 技能和学 习动机、 状 态等) , 确定教学 目标 ; 选择并编排教 学内容 ; 设计教学 方法与策 略; 进行教学评价 。
中华文化包罗万象 ,其 中茶文化博大精深 、源 远流长。 茶起 源于 中国,中国茶文化从萌芽到形成 ,揉合 了儒 、道 、 佛 三家的精华 , 体现在物质 、 精神 、 语言等各方面 的文化 中, 在人们 日常生活、婚 姻、宗教信仰 、文 学艺术等 方面起了重 要 的作 用。相对 日韩等 国家对茶文化 的重视 , 作为茶文化 起 源 国的中国近 来也越来 越重视茶文化专业化 的建设 , 其 中四 川农业大 学、西南大学、浙江林学院等高校开始培养本科层 次茶文化专业人才 , 说明具有完整学科知识体系 的中国茶文
化; 学 习者能 了解茶文化的基础知识、能基本掌握茶艺的操
汉语言国际教育下的茶文化
![汉语言国际教育下的茶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c4e79d97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44.png)
汉语言国际教育下的茶文化在汉语言国际教育的课程中,茶文化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之一。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饮食文化的重要载体。
茶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国人民的生活中,不仅体现在日常的饮食习惯中,更融入到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
茶文化在汉语言国际教育中的教学中,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中国人饮茶的习惯,更是通过茶文化的传承,让学生感受中国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
茶文化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生活的哲学和情感的表达。
通过学习茶文化,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茶文化的教学内容包括茶的起源、种类、制作方法、品茶礼仪等方面。
学生通过学习茶文化,可以了解中国人对茶的热爱和尊重,体会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
茶文化的学习,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人文素养。
在汉语言国际教育的茶文化课程中,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角色,更是引导学生去感受茶文化的魅力,去体会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教师会组织学生一起品茶,体验中国传统的品茶礼仪,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人对茶的热情和情感。
茶文化的教学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
通过汉语言国际教育的茶文化课程,让更多的外国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感受中国人的热情和友好,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在汉语言国际教育的茶文化课程中,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一种情感的表达。
通过学习茶文化,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感受中国人的热情和友善,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让我们一起走进茶文化的世界,感受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体会茶文化的魅力和魂韵。
愿茶文化的种子在汉语言国际教育的土壤中开花结果,让世界更多地了解和喜爱中国文化。
茶文化教案8篇
![茶文化教案8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a5047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40.png)
茶文化教案8篇茶文化教案篇1【活动设计】xx是茶的故乡,茶内含丰富的矿物质,具有较高的药物及营养价值,又是我们家乡的经济产业之一,根据幼儿园指导纲要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激发幼儿“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结合家乡具有民族特色的土罐茶,以“茶作为切入点,有计划的启发幼儿了解其中蕴涵的.茶文化,探索其中的奥妙,从中感受和寻找兴趣,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家乡人民的情感。
【活动目标】1、幼儿通过赏茶、品茶、泡茶,体会其中的乐趣。
2、知道泡茶的基本步骤与注意事项,了解茶的作用。
3、让幼儿知道我们家乡是茶的故乡,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家乡人民的情感。
【活动准备】1、课件、磁带。
2、茶艺表演所需的用具。
3、幼儿操作用的茶具五套、茶叶、开水、盘子、纸杯等。
【活动过程】一、赏茶与品茶。
1、组织幼儿观看茶艺表演,引起幼儿兴趣。
2、在等待茶叶泡开的时间里,教师结合茶具与茶艺表演和幼儿一起讨论“泡土罐茶需要什么?怎样泡茶?泡茶时应注意什么?”3、幼儿带着问题品尝土罐茶,它是什么颜色、味道的?当你喝到嘴里的时候让你有什么样的感觉?(汤色黄绿、香味扑鼻、香气浓郁、滋味浓醇)二、了解茶文化。
1、以课件引出茶的生长环境,让幼儿知道我们家乡是茶的故乡,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家乡人民的情感。
2、认识茶的作用。
3、简单了解祭祀古茶树的传说。
4、教师示范泡茶的用具和要求。
(1)茶具:土罐适合泡此茶。
(2)要选用好的山泉水。
(3)先放茶叶、再把烧开的山泉水倒入土罐,等一会,让茶叶慢慢地泡开。
(4)品茶:要双手扶住土罐倒茶,双手端杯。
小口抿茶水,让茶香慢慢地进入到我们的身体。
三、幼儿尝试泡茶。
1、四个人一组,提出泡茶活动的注意事项。
2、幼儿泡茶。
3、幼儿间相互品茶或者向客人老师敬茶。
四、活动结束整理用具。
茶文化教案篇2内容与要求1、了解茶叶的生产制作过程。
2、鼓励幼儿积极思维,回答有关茶叶的问题。
活动准备教师平时注意收集幼儿有关茶叶的问题;录像片《茶叶的生产》。
谈对外汉语课堂中茶文化教学设计
![谈对外汉语课堂中茶文化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ca266a7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87.png)
谈对外汉语课堂中茶文化教学设计张雨萌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四平136000引 言伴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学习者对汉语以及中国的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而如何教好汉语,如何协调好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之间的关系和分配,如何恰当地在对外汉语授课的过程中传播我们的传统文化也成为对外汉语教师们必须着重研究的课题。
本文通过针对如何在对外汉语中加强茶文化教学进行讨论,旨在将知识教学与文化教学应用于实践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服务于对外汉语教学。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茶文化教学的现状(一)现今对外汉语课堂中茶文化渗透情况传统课堂可能更注重于语言知识的教学,课程目标就是要完成语音、词汇、语法等的教学,课程形式相对单一。
而现在教学理念逐步更新,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及形式也有所改善,我们不再只看重语言知识的教学,在教会学习者汉语的同时,更要向学生传授中国文化,所以开设丰富多样的文化课,融入多样的中国文化。
诸如,书法、剪纸、脸谱、太极、茶艺、皮影戏等内容的文化课。
茶艺课现在已经是文化课的一种形式之一,但是由于教学用具、复杂程度、实践程度和跨文化等原因,茶艺课的授课情况并不够普遍和完善。
(二)在对外汉语课堂中传授茶文化的重难点在对外汉语文化传播中融入茶文化传播,可以使学习者获得直观、形象、感性的学习及情感体验,可以采取相关语言教学的形式,可以采取茶历史的理论学习,可以采取茶道、茶艺学习。
重点在于实践,实践操作和练习应该是最直观的传授给学生的方式,也是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最好的方式,同时也会是学习者最能感兴趣且最投入的方式。
[1]同时实践方式也会是教学的一个难点,由于茶文化悠远复杂,泡茶品茶需要复杂且系统的茶具和教学过程,在学生较多时,想要达到为每位学生都将茶具都配备齐全,且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练习和实践是不太容易完成的,不像书法、剪纸、脸谱能教具简单、操作方便,所以这也是现今茶艺文化课没有十分普及完善的原因之一。
二、在对外汉语课堂中传授茶文化的策略(一)对不同班型和汉语水平的学生的教学方法汉语初级水平对于汉语水平初级的学生来说,只能掌握简单词汇,语法掌握情况尚不成熟,这个阶段要以语言知识的学习为主,文化课开设不宜过多课时。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茶文化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茶文化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91d7012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7f.png)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茶文化教学中国茶文化在全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力,被誉为“茶道”的文化是中国的一种重要的传统文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茶文化也在不断变化,既博大精深又赋予了人们品茶、送茶、茶会等各类活动以文化内涵,深受中国人民和外国游客的喜爱。
茶文化不仅是民族文化的象征,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
对外汉语教学内容中,不仅要把汉语教学提升到更高层次,而且也要教授茶文化,使外国友人学习、了解和掌握中国茶文化,更加深入接触和认识中国文化,从而获得一段独特的文化体验和记忆,增进中外友谊,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一、茶文化的渊源中国茶文化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2737年。
据民间传说,茶的发明大概始于黄帝时期的中原地区,当时被称为“黄帝茶”。
此后,茶文化逐渐发展壮大,被推广到了各个地方。
目前,中国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拥有多种茶叶品种,通过不同的茶叶制作工艺,可以生产出各类风味不同的茶叶,彝族、壮族、白族、满族等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茶文化。
二、中国茶文化的精髓中国茶文化的精髓,就是古典的“茶道”文化。
“茶道”文化,既牵涉到实际品茶,又涉及到品茶心态聆赏和心灵感悟。
南宋时期,佛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把禅宗的哲学思想和茶道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现代茶道文化。
茶道文化起源于中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化活动,强调“茶具文化”,也就是选择品茶的茶具,以及品茶的具体操作程序;二是言语文化,包括茶艺方面的言语礼仪,品茶时的谈话内容以及对茶的艺术评价;三是陶冶心态,强调茶道的内涵,让茶的制泡过程充满意境,品茶的过程体会生活的哲学思考。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茶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向外国友人学习茶文化,不仅仅是为了发扬中国茶文化,更是让外国友人更深入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文化,从而加深外国友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拓宽视野,增进中外友谊。
在汉语教学中,应以“茶文化”为话题,引入茶文化的主题活动。
首先,在课堂上播放一些有关茶文化的视频,让学生观看,使学生能够直观的理解茶文化;接下来,由老师引导,能够介绍下中国茶文化的具体内容,深入讲解不同的茶叶洗泡和准备工艺,以及文化中用茶来联系人与人之间的情谊。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茶文化课程教学设计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茶文化课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6ac75c1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20.png)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茶文化课程教
学设计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培养学习者的汉语交际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不仅是单纯的语言教学,也是一种文化教学。
为完善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真正实现语言与文化的一体化教学,必须重视专门的文化课的开设和有关研究,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汉语言文化教学。
而中华文化包罗万象,其中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茶起源于中国,中国茶文化从萌芽到形成,揉合了儒、道、佛三家的精华,渗透在物质、精神、语言等各方面的文化中。
目前有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课程教学的研究比较少,尚无类似的有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茶文化课程的研究。
本文在相关的教学设计理论研究、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研究以及茶文化课程有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分析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在阐述茶文化课程的研究意义基础上,通过介绍课程、分析教学对象与资源、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编排、分析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最后以《绿茶茶艺》为实例进行系统的实际教学设计,形成一篇对对外汉语教学的茶文化课程教学有实际指导意义的论文。
汉语国际教育高级班中的茶文化课程设计
![汉语国际教育高级班中的茶文化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20d3aa9b307e87100f6961c.png)
汉语国际教育高级班中的茶文化课程设计李玉鹏摘要:汉语国际教育不仅是单纯的语言教学,更是中华文化教学。
在汉语国际教育课程中设计安排文化课可以更好地实现语言和文化的相融,培养学习者的汉语交际能力,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
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一部分,在汉语国际教育课程设计中必不可少。
本文主要从教学对象分析、教学资源需求、教学设计目标、教学内容设计与编排和教学评价与反思六方面对汉语国际教育高级班的茶文化课程设计展开简要研究。
关键词:茶文化、课程设计、汉语国际教育、高级班一、中华茶文化课程的提出茶神陆羽在《茶经》中说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儒、释、道三家的精神,其影响体现在中华民族物质、精神和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
多年来,我们对茶文化的重视程度都远逊于日韩等国,直到最近几年,我们才开始越来越重视对中华茶文化的研究与宣扬,在茶俗、茶道、茶诗、茶食等方面的研究愈加深入。
茶文化在其发源地——中国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向外传播扩散,首先受到中华茶文化影响的便是相邻的日韩等国,如今日本茶道的主要流派便是宋代兴盛的点茶法(抹茶法),其后,到16世纪左右,茶叶便随着世界大发现的脚步传到了欧洲,美洲等地。
中华茶文化是茶与中国社会、中国文化几千年来相融相长的产物,虽然欧美诸国如今也有饮茶的习惯,但他们的所引进的茶文化更多的是器物方面的,对于茶文化背后的东方文化内涵,为人处世哲学和生活习俗等精神文化方面则有所疏漏。
因此,在汉语国际教育的课堂上开设茶文化课程将有利于汉语学习者更好地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体会茶文化在中国所拥有的不同其本国的独特内涵,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汉语学习水平,特别是对于处于高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他们的语言学习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需要更多内涵深厚、丰富的文化课程来拓展他们的中华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茶文化课程的开设将会让汉语学习者的交流不再局限于语言的层面,更能深入到文化的深度进行思想的交汇与碰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ngjing Tea 龙井茶
Biluochun Tea 碧螺春
Black tea , known as “red tea” in Chinese , needs fermentation before baking . It is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the green tea .
木 鱼 茶 具
How to make acup of tea
https:///watch?v=5etY4oSIm3E
Tea culture in wedding
In the Chinese wedding, the bride and the bridegroom kneel before their parents and serve tea to express their gratitude.
Developed Transportation
High-speed train Speed: 250 km/h at least 350 km/h
Developed Transportation
Metro/ subway
Speed:
100-120 km/h
Online shopping
Alibaba: Taobao established in May, 2003
绿茶:Green tea 红茶: Black tea 乌龙茶:Oolong tea
白茶:White tea
黑茶: Dark tea 黄茶: Yellow tea 花茶:Scented tea
绿茶
Green tea is made by firing tea leaves , keeping the original color of the tea leaves without fermentation during processing .
花茶
Jasmine tea is one kind of scented tea,made by mixing jasmine flowers in tea leaves in the course of processing . Jasmine tea is well-known favorite with the northerners of China .
黑茶
Dark tea is mainly supplied to the people living in the border areas of the country.
黄茶
It’s similar to green tea except with an additional step that result in the finish tea leaves having a natural light yellow color. Non-fermented tea
Alipay: Zhifubao established in Oct. 2004
Online shopping
Online tickets
携程旅行网官网:酒店预订,机票预订查询,旅游度假,商旅管理 /?allianceid=1328&sid=1643&ouid=000 401app&utm_medium=&utm_campaign=&utm_source=&isctrip=
Difference teas of minority in China
景颇族喝烤茶
藏族人喝酥油茶
蒙古人喝奶茶
苗族喝打油茶
回族喝盖碗茶
客家人喝擂茶
Morning tea in Guangdong
Chinese tea set
紫砂茶具
青瓷茶具
玻璃茶具 漆器茶具 金 属 茶 具 彩瓷茶具
竹 木 茶 具
【去哪儿网】机票查询预订,酒店预订,旅游团购,度假搜 索,门票预订-去哪儿网 https:///?ex_track=auto_5187810b
红茶
Keemun black Tea 祁门红茶
Dian black Tea 云南滇红茶
Oolong tea , also called “Qing tea”,a variety half way between the green and the black teas, is made after partial fermentation . It is a specially in Fujian Province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乌龙茶
Tieguanyin Tea 铁观音
Wuyi rock Tea 武夷岩茶
白茶
White Tea is regarded as the tea closest to original nature, it is the least fermented tea of the fermented tea category. The tea leaves are plucked from early spring tender sharp-ended buds with white hairs on. The leaves are carefully spread out separately without being overlapped and let dried up natura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