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原文、译文、鉴赏及训练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原文、译文、鉴赏及训练
含答案
蝶恋花出塞
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
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1 、无定据:没有一定。
宋代毛开《渔家傲次丹阳忆故人》词:“可忍归期无定据,天涯已听边鸿度。
”
2、画角:古管乐器,传自西羌。
因表面有彩绘,故称。
发声哀厉高亢,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
帝王出巡,亦用以报警戒严。
3、牧马:指古代作战用的战马.
4、谁可语:有谁来和我一起谈谈。
5、从前幽怨:过去各民族、各部族间的战事。
6、铁马金戈:形容威武雄壮的士兵和战马。
代指战事.兵事。
7、青冢:长遍荒草的坟墓。
这里指指王昭君墓,相传冢上草色常青,故名。
杜甫《咏怀古迹》诗:“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
8、一往情深深几许:化用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句意。
几许:多少。
从古至今江山兴亡都无定数,眼前仿佛战角吹响烽烟滚滚战马驰骋来来去去,黄沙遮日满目荒凉谁可同语?只有萧瑟的西凤吹拂着枯老鲜红的枫树。
从前愁苦凄滚的往事无穷无尽,铁马金戈南征北战,最终只剩日落黄昏
青草掩藏着坟墓。
满腹幽情情深几许,夕阳照射深山飘洒着潇潇秋雨。
这首出塞词,当为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 )八月奉命与副统郎谈等出塞远赴梭龙途中所作,词人时年二十八岁。
[13]
《蝶恋花出塞》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词作,通过对塞外古战场的描写,抒发了对历代兴亡和历史变迁的感慨。
这首小令,是作者侍从康熙帝出塞之作。
表面是吊古,但有伤今之意,刚健中含婀娜。
说从前幽怨,也不是很古的从前,铁马金戈,青冢黄昏,隐约透示着满清入关以前各族间的战事痕迹。
“今古河山无定据”,含而不露,不让人得以指摘。
纳兰氏与爱新觉罗氏是世仇,作者虽仕于清廷,怕还是“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词的上片写景,描写塞外古战场的荒凉景象。
“今古河山无定据”,首句以议论开篇,简朴的文字有一种历史纵深感,而且形成一种笼罩全篇的氛围。
“今古”二字,包括古往今来。
面对大好河山,多少风云人物,你争我夺,或长期或短暂地占据它,但谁也没有永久地据有这些地方。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二句白描,描绘出一幅塞外和平图景,画角声声,矫健的牧马频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二句仍用描写,放眼望去,整个塞北,平沙万里,荒漠凄凉,连个说话的人也很难找到。
西风飒飒,只有那几株枫树,又一次被吹红了叶子。
使人联想起为争夺这块土地鏖战厮杀时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惨象。
这些红叶,又一次把人带进了对历史的回忆,加深了作品的纵深的历史感。
词的下片抒情,写自己出塞的感触。
“从前幽怨应无数”。
首句议论,直接承上阕对古战场描写而来。
面对古战场的凄凉景色,郁结在心头的愁恨无法计算。
正如唐李颀《古从军行》所说:“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接下二句叙事:“金戈铁马,青冢黄昏路。
”金“戈铁马”,代表战争。
“青冢黄昏路用汉王昭君和亲故事,代表和亲。
二句概括了战、和两种办法。
说明自古以来,为了争夺江山,时战时和,或二者并用,这就是历史。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末二句以景结情,抒发了作者的感触:回顾历史,面对这塞外古战场,诗人对自己的祖国一往情深。
这深情犹如夕阳余辉照射下,深山之中的绵绵秋雨。
词意深沉含蓄,有弦外之音。
汉元帝时,昭君奉旨出塞和番,在她的沟通和调和下,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了六十年。
她死后就葬在胡地,因其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所以昭君墓又被称为“青冢”,杜甫有诗“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纳兰由青冢想到王昭君,问她说:“曾经的一往情深能有多深,是否深似这山中的夕阳与深秋的苦雨呢。
”作为康熙帝的贴身侍卫,作者经常要随圣驾出巡,所以他的心中也充满了报国之心,但他显然不想通过“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方式来成就自己的理想抱负,所以在尾句中作者又恢复了多情的本色,他以景语结束,将自己的无限深情都融人到无言的景物之中,在这其中,既包含了豪放,又充满了柔情,甚至我们还会体味到些许的凄凉与无奈。
这首词通过诗人“出塞”所见,描绘了眼前荒凉的和平景象,回顾历史,总结出战争与和平两种情况,是对中国历史上王朝更替的规律性概括。
因此毛泽东批注:“看出兴亡”,肯定了这首词的思想意义。
谢章铤在《赌棋山庄词话》中曾说过:“长短调并工者,难矣哉。
国朝其惟竹坨、迦陵、容若乎。
竹坨以学胜,迦陵以才胜,容若以情胜。
”而读完作者这首词风苍凉慷慨的词作,可以得知谢氏此言不虚。
毛泽东:看出兴亡。
吴世昌《词林新词话》:此首通体俱佳。
唯换头“从前幽怨”不叶,可倒为“幽怨从前”。
严迪昌《清词史》:几乎是孤臣孽子的情绪了。
纳兰性德(1654〜1685 ),原名成德,因避讳改名性德,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太傅明珠长子。
善骑射,好读书,作词主情致.尤工小令。
词的风格接近李煜,多写离别相思及个人感受,许多词写得凄婉动人,其中又充塞着磊落不平之气,在词史上独具一格。
梁启超在评价他的词作时,说他“直追李主”,况周颐也认为“纳兰容若为国初第一词人”。
二十四岁那年,纳兰性德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词》。
顾贞观后来重刊纳兰的词作,更名为《饮水
词》。
1 )上阕描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5 分)
2)末句有什么作用?这首词包含了那些情感?( 6 分)
3)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 分)
4)简析最后两句的表现手法。
(4 分)
2 分)营造了壮阔、
(1)上阕描写了画角、牧马、西风、红叶等景物
悠远、荒凉的意境。
(3 分)(意思对即可)
(2)末句用景物描写终结全词,用“深山夕照”深“秋雨”两个意象拓展凄清悲凉的意境,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含蓄隽永。
(3 分)这首词包含了山河无定的兴亡之感,对“青冢黄昏”怜惜、悲悯之情,由“夕照”秋“雨”而生的萧索之感等。
(3 分)(意思对即可)
(3)今“古河山无定据”,是一句断语,也是词人的感叹。
它横空出世,有上下千年,纵横万里之概。
情语之后,紧接以景语:“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词人挥舞画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充满动感的边塞景物图。
这既是实景,也是历史画面的写照。
(4)“一往情深深几许”为以情相问,但是以景来作答,把自己抽象的孤寂、惆怅之情用形象的深秋之景来作答。
意象的选用十分恰当,借“深山”夕“照”秋“雨
写出自己心中的怅惘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