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人道德缺失的思考

合集下载

中国人的“道德观念”竟然沦为世界最差

中国人的“道德观念”竟然沦为世界最差

因为我们只要有了权力就完全没有道德文/汪华斌这几天与一些外国朋友在一起,我们谈了从中国腐败分子的道德败坏到奶粉事件的责任缺失的问题;最后大家一致认为中国人的道德观念最差,这不仅因为官员有了权就会腐败和腐化;而且就是普通的老百姓有了权,也是私利当先。

正因为如此全社会如此,所以才有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缺失;假冒伪劣泛滥成灾。

这不是那一个群体的问题,而是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出了问题;所以才会出现全社会的道德观念是世界最差。

首先我们每个人都能目睹到的城管追赶小贩的案例,因为我们见到的小贩当见到城管时如同“老鼠见到猫”;不仅诚惶诚恐,而且是“打不还手”。

而“手中有权”的城管,竟然见到小贩时就能自动产生暴力的狂热;因为城管执法中没有道德的约束,所以才能产生暴力执法的狂热。

虽然从法律关系上讲,城管的确应该管小贩;但为什么城管有了权力后,却缺少道德呢;因为我们的执法只追求结果,而过程由执法者自己掌握;这种凭个人道德心办事的过程造就了违法乱纪的事发生。

为什么中国人只要有了“权力”就会缺少道德,对过程的失控是我们社会的本质性问题。

我当初在国有企业当红的时候,有一些年轻的校友分配我带;结果他们全部相当谦虚,而且对我也相当尊敬。

在那年轻化的年代,在我的推荐下的年轻人快速地得到了提拔;结果有两个年轻的农村大学生二十多岁就提拔到了处级干部,而且是一把手。

这时我发现他们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竟然养情妇,而且吃喝玩乐兴趣特大;不仅对事业不闻不问,而且别人的成果还都是他们的。

在权力的光环下,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竟然能破格为教授;结果他们趾高气扬了,除了他们的上级领导外;其它的根本是目空一切。

就连我这当初培养过他们的老师,竟然也成为他们的眼中钉;因为我的正直与事业心,会影响他们自己制造光环的亮度;于是我这亲自培养出年轻领导的人,竟然把我作为第一个下岗试点的人。

在这运用权力的过程中,我们年轻的领导是那么冷漠;不要说中国传统的美德,就是社会公德心也完全失去了。

浅析当前社会道德缺失的原因和对策探讨论文

浅析当前社会道德缺失的原因和对策探讨论文

浅析当前社会道德缺失的原因和对策探讨论文浅析当前社会道德缺失的原因和对策探讨全文如下:摘要:2021年春晚小品《扶不扶》形象地反映了当前社会道德缺失的问题。

本文认为,造成当前社会道德缺失的原因主要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法律制度和医保制度等四个方面,因此,我们应当从重视学校教育的引导作用、深化家庭教育的启蒙作用、发挥法律制度的保障作用和改革医保制度的赔付范围等入手改善当前社会道德的缺失状况。

关键词:社会道德家庭教育医保制度作者简介:胡永兴,助教,嘉应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韩伽伽,助教,嘉应学院计算机学院。

一、2021年春晚小品《扶不扶》引发的思考2021年马年春晚语言类节目中,被网友热议最多的无疑是春晚小品《扶不扶》。

同时,在各大门户网站推出的最满意、最受欢迎的节目票选中,《扶不扶》也稳居语言类节目第一,甚至在部分榜单中超越了备受女性喜爱的李敏镐的《情非得已》,成为最受欢迎的春晚节目。

小品中,“你这走是能走啊,可你这是按表走啊”、“你这么顽皮你家里人知道吗”等台词俏皮幽默,给观众们带来了诸多笑声。

这个小品之所以备受热议,不仅仅是因为它幽默风趣的格调,更重要的是它针砭时弊、直指国民心声的意义,其中,“这么和你说吧,哥以前开的是大奔”和结尾处的“人倒了还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来了”更是直指社会热点,爆笑吐槽中传达正能量。

就在小品播出后的第五天,山东省烟台市就发生了一起现实版的“扶不扶”:当地民警用实际行动回答“人倒了,必须得扶”,但被扶老人苏醒后的第一句话却是“小伙子,你怎么撞我”。

无独有偶,2021年1月中旬,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漳溪乡村民吴伟青自杀了,之前几天,他陷入痛苦:他坚持自己扶起了一位摔倒的老人,老人和家属坚持他是肇事者。

有关报道称,他用自杀以证清白。

2021年发生于南京的“彭宇案”,曾一度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大讨论。

从那时起,“老人摔倒后扶还是不扶”这个原本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已成为令很多人纠结不止的二难命题。

我国社会道德缺失与重塑问题研究

我国社会道德缺失与重塑问题研究

我国社会道德缺失与重塑问题研究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我们也开始关注起了道德缺失和重塑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当前我国社会道德缺失的现状、原因以及如何进行道德重塑等问题。

一、我国社会道德缺失的现状当前,我国社会道德缺失的现状令人担忧。

尤其是一些年轻人的道德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许多人的道德观念不健全,缺乏对他人的尊重和法律法规的认识,甚至出现一些令人唏嘘的事情。

比如,一些人在餐厅吃饭时不顾卫生规定乱丢垃圾,大声喧哗影响其他顾客;一些人在公共场所抢座、喧哗、甚至斗殴,给他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一些人在路上乱穿马路、不礼让行人,给道路交通带来chaos。

这些现象不仅损害了个人形象,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公德心态。

二、道德缺失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我国社会道德观念的缺失呢?一方面,社会文化风气的深层影响是一个重要原因。

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的萎缩、物欲横流、利益至上等等都是道德风气恶化的原因。

另一方面,只是建立在个人层面上的问题。

由于过分强调个人利益,许多人忽视了对自己道德规范的约束,甚至还想通过不良手段占据更多的资源。

再加上社会管理和监管机构的缺失,导致了社会共享价值观和公德心态的匮乏。

三、道德重塑的排解之道道德重塑是指通过教育手段和社会面试的措施,以提高个体和社会的道德素养。

它是一个全方位的、多层次的、长期的工程。

道德重塑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强化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渗透于教育的方方面面。

要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个层面加强道德教育,使人们懂得什么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和公德概念,以减少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2、提高法律意识。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是保障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要让每个人都认真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和守法意识,知道什么是合法行为和不合法行为,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强化内部健康思维。

3、加强社会监管。

根据不同区域和不同领域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对不文明行为消极管理和加强社会监管,提醒和惩罚相结合。

当下中国社会底线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当下中国社会底线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当下中国社会底线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中国社会底线道德缺失的原因:
1. 价值观的淡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逐渐发生了变化,追求物质享受的人越来越多,而忽略了道德价值观的重要性。

2. 教育不足: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中国的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3. 社会风气的不良:社会风气的不良也是导致道德缺失的原因之一,一些不良的行为被大肆宣传,导致一些人模仿。

4. 利益驱动: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很多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忽视了道德的约束。

对策:
1. 加强道德教育:学校应该加强道德教育,让学生了解道德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建立道德评价体系:建立道德评价体系,对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进行惩罚和
批评,让人们知道违反道德规范的后果。

3. 宣传正能量:加强正能量的宣传,让人们了解正义与善良的力量,激发人们的道德情感。

4. 加强监管:加强监管,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惩罚,让人们知道违法违规的后果。

5. 建立道德榜样:建立道德榜样,让人们学习他们的道德行为,激发人们的道德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礼仪之邦”的道德缺失及其原因与对策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

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

礼仪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因而带有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

时至今日,道德缺失在已成为普遍现象的现代社会,对道德提出了挑战。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社会道德水平下降?除了社会转型期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家庭道德教育的缺失外,更关键的是当前人们自身道德观的缺失。

“扶起”路倒老人,该向何处借力2006年的南京“彭宇案”已经过去了5年。

这起争议极大的民事诉讼案件如今留下了两个影响深远的的后遗症。

一是路倒老人无人敢扶,二是受伤路人反咬救助的陌生人。

这两种症状最近在武汉都有所呈见。

是的,在人性之恶面前,身在现场的人,譬如汉阳路倒老人的围观者,或许都有同样的问题:如果没有摄像头,谁来证明我的清白?老人路倒闹市却无人施救,这是社会道义的塌陷,这将让普通人尤其是弱势群体陷入不安。

然而,挽救的途径,却不能止于对当事者良心的谴责,对普通人善心的呼吁,它首先需要的是法律的正确示范。

南京彭宇案,天津许云鹤案,除开法律公义受到人情牵扯因素外,更对司法提出拷问。

法律条文是否严谨?而在执行中,无论案子大小,被告原告身份如何,司法工作者是不是坚守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不是能够排除人情干扰,能够放弃左右逢源,片面追求局部和谐?因为短期的“和事原则”,可能在长远上动摇法律公义。

除开司法因素,我们还能在“群体正义”中寻求帮助。

在汉口鄱阳街那起事件中,正是因为有人力阻“出钱了事”,才没有让“恶”得逞。

是的,我们不可能每人随身携带摄像头,但围观者的眼睛都可以做证。

“群体正义”可以让行善者的力量成倍增长。

比如汉阳这起路倒事件,如果是多人施救,被反咬的可能性就大大减小,即便不施救,打急救电话,110报警电话,也是举手之劳。

中国社会道德缺失问题探析-伦理道德论文-社会学论文

中国社会道德缺失问题探析-伦理道德论文-社会学论文

中国社会道德缺失问题探析-伦理道德论文-社会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本篇论文目录导航:【题目】中国社会道德缺失问题探析【第一章第二章】社会道德缺失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第三章】我国社会道德缺失的现状分析【第四章】我国社会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第五章】重塑我国社会道德的建议【结论/参考文献】当前社会道德观念的重建结论与参考文献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社会发展取得了空前成就,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科技进步、人民丰衣足食。

但是在这高度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一种危机--社会道德的缺失,其主要表现为拜金主义严重、社会诚信缺失、社会风气不正、学术造假、文化庸俗、民风日下等。

这些道德缺失的现象正蚕食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阻碍了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延缓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更不利于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笔者认为造成中国社会道德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信仰的缺失,社会、学校、家庭道德教育的缺失、改革开放的负面影响、媒体的不负责任以及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等是主要原因。

面对着危机与机遇并存的现状,我们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社会道德缺失的问题,重塑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为此,我们应该加强伦理道德教育、推进信仰构建、健全分配体系、调整社会财富观、完善社会法治建设、强化社会、家庭、学校及媒体的道德教育与宣传,以重塑我国社会道德,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对相关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等进行了具体阐述。

第二部分对相关概念进行准确的界定,整合相关理论,为研究中国社会道德缺失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对中国社会道德缺失的表现进行细致的分析,探讨了我国的社会道德在、经济、文化等方面暴露出的诸多问题。

第四部分在总结我国社会道德缺失现状问题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社会环境与人民思想状况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造成我国社会道德缺失的根本原因。

社会道德滑坡现象

社会道德滑坡现象

社会道德滑坡现象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问题:如何认识当前中国社会道德滑坡现象重建美好道德的条件和措施是什么答:一、如何认识当前中国社会道德滑坡现象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民主、效率、开放、平等、人道等现代理念注入了人们的内心,激发了社会空前活力。

但同时,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也比较突出。

近些年,我国社会道德出现滑坡是一个无法否认的现实,但滑坡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重建道德,却人言人殊。

有的人认为道德的衰败是因为丢掉了传统文化。

社会道德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牵涉到社会财富的丰富程度和分配是否合理、社会资源的占有是否公平公正,以及法制是否完善等等,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单打一能解决问题的,更不是仅靠弘扬儒学所能奏效的。

出现道德高标准与实际的低水平的巨大反差的原因是复杂的,除了这个体系没有精神约束和法律约束之外,其理论严重脱离实际也要负很大的责任。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我为中心”的自私功利等为人所鄙弃的落后道德有了市场,且正影响着年轻一代。

由于公众道德的集体缺失,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缺失,使得这个社会变得多疑。

不得不承认,我们当今社会上欺诈善意、透支爱心的行为并不鲜见。

南京彭宇案,天津许云鹤案、每天赚500块的假乞丐都是这类的典型。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看到社会上一些阴暗面,就丧失了信心,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虽然出现了一些道德滑坡现象,但是也有更多的正面现象。

感动中国的“最美妈妈”吴菊萍,烤羊肉串的慈善家阿里木,不负群众的草鞋书记杨善洲,我们也知道,当小悦悦事件发生后,有那么多爱心人士去慰问、去捐款捐物、去献爱心,佛山市280名市民还聚集在事发地点悼念"小悦悦" ,宣誓“不做冷漠佛山人”。

这说明“向善”仍是大多数人的共同天性,是社会的主流。

二、那么重建美好道德的条件和措施是什么呢(一)从道德的社会性出发重建美好道德首先,促进经济发展,为重建美好道德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社会道德缺失问题

社会道德缺失问题

社会道德缺失问题社会是人们共同生活和交往的场所,是道德伦理观念和价值观念的重要传承和承载者。

然而,近年来,社会道德缺失问题逐渐凸显,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担忧。

社会道德缺失不仅给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也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

本文将从几个不同角度来探讨社会道德缺失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公共道德缺失公共道德是社会运作的基石,它涉及到每个人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能够看到公共场所出现的各种道德问题。

例如,乘坐公共交通时的拥挤、不文明行为和驾驶中的违规乱象等。

这些行为不仅破坏了公共秩序,还伤害了他人的权益,降低了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进行有效的宣传教育,提升公众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

政府、学校和家庭都应加强对公德概念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此外,应该严格执法,对公共道德的违规行为进行惩罚。

二、商业道德缺失商业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商人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忽视了商业道德,出现了各种不正当的行为。

例如,虚假广告、假冒伪劣产品、商标侵权等问题屡见不鲜。

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

解决商业道德缺失问题需要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管,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机制。

同时,消费者也需要提高消费意识,增强对商业道德的辨别能力,选择诚信的商家和产品。

三、个人道德缺失个人道德是每个人的基本素养和品德,它关乎一个人的修养和社会形象。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听到一些个人道德缺失的案例。

例如,欺诈、偷盗、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不断发生。

这种个人道德的缺失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的平和与和谐。

解决个人道德缺失问题需要从根源上加强道德教育,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教育。

同时,家庭和学校要共同努力,培养孩子们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感。

此外,社会应加强法律和执法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四、网络道德缺失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的各个生活领域。

对当今中国社会道德问题的反思

对当今中国社会道德问题的反思

对当今中国社会道德问题的反思社会中,每时每地都可能有道德问题在产生、发展着,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可能遇到。

除了要进行道德选择,我们还要对各种问题进行道德断定。

或许我们可以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或是谨遵长辈的教导。

但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如果仅是盲目地听从规条生活,而不理性地思考自己应当怎样生活,我们充其量也只能是比其他动物高阶的动物,而不能真正地称为“人”。

当今中国社会处于剧变时代,人们的道德观念不断地受到社会变更产生的冲击,原有的道德系统可以在一夜间土崩崩溃,新的道德系统的建立却不能一挥而就,或是建立没多久就又被沖垮。

失去强有力的道德束缚,各方利益冲突频发,社会牴触不时有激化的表现,令人担心全部社会能否持续发展。

法律是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有力举动,然而由于法律体制远未健全,况且总有法律所不能触及的角落,更基本地说,法律的制定又是要先叩问道德,所以,合理的道德系统的建立对社会具有基本性意义。

事实上,也有许多人在呼吁道德信仰的重建,也不少人在付诸实践,例如把传统道德那一套搬出来,例如追随西方那一套,又或者感到哪些对于利益实现有利益的就拿过来,东拼西凑一套。

然而,如果又是仅凭直觉地盲从,不从根源上理清思路,恐怕问题不能得到基本的解决。

(况且这东一套西一套不必定正确有理,即使是正确有理,但未经反思地接收恐怕会缺乏保持的支柱。

)以致只是在表面解决问题,深层的问题依然存在,积累到了必定程度又会爆发更严重的问题,撼动全部社会。

更何况我们每个人都具有自由意志,盲从压抑自由意志,把人之为人的本质掩饰。

道德问题是人与人之间的问题,在道德问题上我们尤其不能埋没自由意志,即使对其压抑,也不可能消灭它。

在当今这个已经不能对人的思想进行**统治的社会中,宜“疏”不宜“堵”,宜“导”不宜“压”。

否则,“**有压迫,**就有对抗”,“压迫越大,对抗越大”。

当今又是个资讯**的时代,资讯时代也正深入地转变中国。

当代中国的道德状况及其反思

当代中国的道德状况及其反思

当代中国的道德状况及其反思【摘要】当代中国的道德状况备受关注,道德沦丧现象普遍存在,道德教育缺失与挑战愈发突显。

道德观念多元化、碎片化,社会文化背景对道德观念影响深远。

当代社会环境塑造着人们的道德行为。

建设和谐社会需重视道德建设,文化自信与传统道德观念传承至关重要。

个体责任与社会责任应统一起来,每个人都有责任维护社会道德秩序。

道德建设不仅是个人修养,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石。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道德建设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和实践,以构建和谐、稳定、文明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道德状况、反思、道德沦丧、道德教育、多元化、碎片化、社会文化背景、道德观念、环境塑造、和谐社会、文化自信、传统道德观念、个体责任、社会责任。

1. 引言1.1 当代中国的道德状况及其反思当代中国的道德状况备受关注,社会上出现了种种道德沦丧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深切反思。

在一个物质丰富的社会中,金钱至上、功利至上的价值观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人们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往往忽略了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

道德教育的缺失和挑战也是当代中国道德困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家庭和社会对青少年和群众的道德教育不够到位,导致道德观念的淡化和扭曲。

道德观念的多元化和碎片化也给道德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人们对于什么是好的道德行为产生了分歧和混淆。

社会文化背景对道德观念的影响不可忽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使人们在道德选择上更加困惑。

当代社会环境对道德行为的塑造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社会风气的浮躁和功利主义的普遍存在影响了人们的道德选择和行为。

对于当代中国的道德状况,我们需要深刻反思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建设和谐社会需要人人重视道德建设,文化自信与传统道德观念的传承是道德建设的基础,个体责任与社会责任的统一是实现道德进步的关键。

2. 正文2.1 道德沦丧现象在当代中国的普遍存在在当代中国社会,道德沦丧现象普遍存在,表现在各个领域和层面。

在公共场所,许多人缺乏基本的道德规范和素养,常常出现推搡、挤占等现象,缺乏公德心和礼貌。

浅谈道德缺失

浅谈道德缺失

浅谈道德缺失社会公德的认识错位的原因是因为人们往往把传统美德混同于社会公德。

诚然,中华民族的某些传统美德今天依然具有社会公德意义。

譬如见义勇为、舍己为人等高层次的社会圣德规范,象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等社会美德规范等等,今天都是应当大力褒扬和肯定的。

这类崇高圣德和社会美德,不仅对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法制尊严有积极功能,而且其崇高和美好形象自身的道德感召力,对于强化社会公德也有重要意义。

但从严格意义上讲,中国传统道德中只有伦理道德而没有现代社会公德,尤其是缺少低层次的常德规范。

什么是现代社会公德的常德规范呢?简单地讲,就是社会公民超越血缘和亲缘关系的“平等待人”、“互尊互爱”、“克己遵礼”。

现代社会公德的核心是尊人尊礼,尊重他人的或公共的产权利益边界。

在大城市中,同一单位人上班车,大家彬彬有礼,而在街上挤公共汽车,人们则一哄而上,究其原因,就在于大家彼此不认识,便不受道德约束。

这便是所谓社会公德的道德缺位──在传统道德中缺少适应现代社会的社会公德的常德规范。

相比较而言,目前更为严重存在的是市场经济领域中的道德规范缺位与错位问题。

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真正的市场经济,因此,在我们的传统中也从来没有适用或与现代市场经济相匹配的道德规范。

那么,什么是市场道德规范呢?简单地讲就是诚实经营、平等交易、公平竞争、合法谋利,其核心是守法尊约。

中国传统道德将人际关系伦理化,以“信”、“义”为社会行为调节原则;而市场道德要求将经济关系契约化,以“法”“约”为基础,以诚信作为市场行为的调节准则。

我们知道,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根深蒂固存在的是重农重义利群,而不是重商重约利己,人们几乎普遍认为商人是靠损人利己致富的,十商者必有九奸。

即使是他人合法致富的财产,也没有神圣不可侵犯之说,这就使那些合法致富者难免背负沉重的道德负担,每每要作出各种义举买得道德名誉,或作出致富不为个人将来捐献国家的道德承诺。

这便是市场道德规范与传统道德规范的错位。

有关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缺失的成因及对策的思考

有关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缺失的成因及对策的思考

有关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缺失的成因及对策的思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国社会的道德水平逐渐出现了下滑的趋势,表现在各个方面,如一些人的“强买强卖”、“以权谋私”、“道德沦丧”、“奢侈浪费”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既与社会的变革有关,也与人们自身的素质有关。

首先,中国社会道德缺失的成因之一是制度性的缺失。

在中国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历史原因和制度性的问题,导致社会道德的传承中断,人们在思想上的贫乏和物质上的匮乏,使得一些人不得不采取不道德的手段来获取利益。

同时,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也导致了一些人在道德上的缺失,他们可以逃避责任,不必为其所做的不道德行为负责。

其次,教育质量的下降也是导致当前社会道德下降的原因之一。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的数量大幅度提高,但教育的质量却没有相应提高。

一些学生在受到教育时,缺乏正确的道德教育,他们无法理解道德的含义和重要性。

同时,一些教育者缺乏对道德教育的重视,他们可能更注重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而不是道德的培养,这让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无法明确道德行为与不道德行为之间的界限。

最后,缺乏公民意识和道德责任感也是当前社会道德下降的原因之一。

一些人缺乏公民意识和道德责任感,他们对社会和他人的利益缺乏认识和尊重,他们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并不顾及其他人的利益。

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道德规范,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为了解决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缺失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建立完善的法律和监管机制,对违法者进行惩罚,形成强大的法律威慑。

其次,加强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让人们深刻认识到道德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要加强公民意识和道德责任感的培养,让人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社会和他人的影响,让人们有更多的责任感和行为规范。

最后,要加强社会监督,让公众能够对不道德的行为进行谴责和监督,让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让人们自觉遵守道德规范。

总之,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缺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

论析当前我国社会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其解决的对策【论文】

论析当前我国社会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其解决的对策【论文】

论析当前我国社会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其解决的对策[论文关键词]社会公德;道德教育;对策[论文摘要]本文从社会公德的涵义入手,通过对社会公德在当代的重要意义的阐述.说明了本文写作的现实意义。

随后.本文通过对我国社会公德现状的剖析。

分析出现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由此。

进一步阐发解决这种状况的对策。

一、社会公德的涵义概述社会公德是指公民为维护社会正常生活和交往所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和准则。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涉及社会公共生活的各个层面。

它是随着公共领域的分化、发展而逐渐产生、完善的一种公共精神;是建立在主体自觉、平等、尊重基础之上的,以公民相互之间的态度、行为、习惯心理等形式表现出来的,调整社会公共生活的一系列有效性要求。

作为与人们的公共生活息息相关的道德规范,社会公德主要是通过在社会生活中长期起作用的、较稳固的生活方式和样式表现出来。

如何发表论文二、社会公德在当代的重要意义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

在中国转型时期,加强全社会的公德建设就更是我们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进行社会公德建设同时也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首先,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是我们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我们只有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地球上的万事万物.对它们讲道德,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一切,而免受自然界的惩罚。

当前我们所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针对这一需要而提出的。

其次,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是全球化中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需要,在这个人际关系日益复杂,交往日益频繁的社会中,我们只有讲社会公德,不轻易侵犯他人的利益,自己的利益才能得到实现,也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

只有这样,才能维护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

再次,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是进行社会主义时常经济建设的需要。

对当今中国社会道德问题的反思

对当今中国社会道德问题的反思

对当今中国社会道德问题的反思篇一:论当代社会道德问题现象与反思论当代社会道德问题——现象与反思【摘要】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千古信条,是人类交往的基本道德准则。

诚信,既是立人之本,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

今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然而,人们的精神在快速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一些道德滑坡和价值沦丧的现象。

然而,在今天,却面临着严重的社会诚信缺失的危机问题,在道德、经济和法律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都出现了,人与人之间背信弃义、假冒伪劣产品充斥着市场、政府官员欺上瞒下。

造成诚信缺失的原因有很多而且很复杂,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既有管理上的原因,也有体制不完善的原因。

本文概述了当代社会道德问题现状,同时对社会道德问题进行了反思,文章试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建设、完善诚信法律体系、加强道德教育等途径来探讨治理诚信危机的方案。

【关键词】道德滑坡;诚信缺失;诚信危机;诚信反思1目录1诚信综述.....................................(4) 2当前中国社会诚信缺失凸显的主要表现形式.......(5) 3目前社会道德反映情形3.1社会公德缺失 (6)3.2职业道德失范 (6)3.3 个人品德滑坡................................(7) 4诚信危机. (9)1、诚信综述诚信,顾名思义,即诚实信用。

《说文》中就有:“诚,2信也”的说法。

诚者,真诚、真实;信者,诚实、不欺、诚信者,诚实而守信也。

诚与信合起来就是要求做人必须说话算数、诚实守信、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一位睿智的老人—孔子,用毕生的精力着书立说,阐述诚信是人生立身之本,是国家立业之本,是人类发展之本??至今,延绵数千年,其伟大的精神早已深入人心,诚信的火炬一直被人们高高举起,代代相传,燃遍中华大地的每个角落,并作为东方文明的精髓传遍全世界。

浅析社会道德缺失的原因及道德重建

浅析社会道德缺失的原因及道德重建

浅析社会道德缺失的原因及道德重建一.引言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华夏民族展现给世人的都是一个礼仪之邦的形象,中国人尊孔尚儒,儒家思想推崇的礼、义、仁、智、信一直都为世人津津乐道,《孟子·告子上》中提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但在今天这样飞速发展的社会,“义”却首当其冲被人们所抨击而忽视。

人们根据现实环境和当前所需,将“鱼”与“熊掌”做了重新定位,利益成为了世人所追求的“熊掌”,而道德伦理却成为了随时可以为利益让步的“鱼”。

二. 冷漠的国人1.“小悦悦事件”带来的反思2011 年10 月,广东佛山一名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被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辆货柜车碾过。

7 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18个路人,对此不闻不问。

最后,第十九位路人即中年清洁女工陈贤妹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

但小悦悦最终因抢救无效,离开了这个世界。

一个年幼生命的离去,带给我们的是巨大的心灵震撼,它引发了一场关于道德危机的全社会的大讨论。

人们开始反思:如何才能让社会停止冷漠?如何才能让类似的悲剧不再发生?如何才能让见义勇为者越来越多?对此,部分律师、学者建议立法,让见死不救、见危不助等行为受到法律的惩处,但也有很多学者认为,与其立法惩处见死不救,不如立法表彰和保护见义勇为。

2.国人冷漠的原因这些事件引发争议后人们所做出的反思和建议,固然是有一些作用的,但对于当今中国社会来说是治标不治本。

当今中国社会有一部分人冷漠,秉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观念。

而造成这些人如此冷漠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些人不敢扶摔倒的老人,而老人又反而要冤枉助人为乐的好人呢,到底是什么致使社会陷入了这样一种恶性循环呢?人们需要的不是口头上的承诺,而是实际的利益。

为什么老人摔倒反而要冤枉好人,为什么18个路人对小悦悦见死不救,是因为他们都是恶人吗?他们都罪大恶极吗?当然不是。

老人冤枉好人是怕医药费太贵,意图给家里人减轻负担;路人冷漠同样是怕担责任、怕被讹诈。

中国社会中的道德沦丧与道德重建

中国社会中的道德沦丧与道德重建

中国社会中的道德沦丧与道德重建道德是一个社会共同遵循的规范和准则,它在社会中起着维护秩序和促进和谐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在中国社会中也不乏一些道德沦丧的现象,例如贪污腐败、道德缺失、不诚信行为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人们的幸福感。

因此,道德的重建成为了当下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道德沦丧的原因与表现道德沦丧的原因众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经济利益的驱动。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诸如贪污腐败、商业欺诈等问题层出不穷。

政府部门和企业中的一些人利用职权及其资源为个人谋取私利,导致道德的沦丧。

此外,现代技术的进步也使得个人信息泄漏、网络诈骗等问题日益严重,人们的道德底线逐渐模糊。

道德沦丧还表现在社会道德观念的淡漠。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普遍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关注自我而忽视了社会责任和道德规范。

一些人对于道德的重要性缺乏认知,尤其是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和帮助。

这种社会道德观念的淡薄进一步加剧了道德沦丧。

二、道德重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道德重建是中国社会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道德的建立和恢复可以增强社会凝聚力,提高社会公正度,改善社会风气,良好的道德风尚将为社会带来稳定与发展。

此外,道德重建还有助于增强人们对社会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促进社会和谐。

一个道德重建的社会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教育、法律法规、道德评价与规范等。

教育是培养人们良好道德观念的重要途径。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加强对学生和孩子的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法律法规也是道德重建的基础。

加强法治建设,强化对违法行为的惩处,是树立道德底线的有效手段。

此外,道德评价与规范的制定和执行也是重建道德秩序的必要手段。

三、道德重建的路径和措施道德重建需要从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共同努力。

首先,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道德准则,摒弃一切贪婪和不正之事。

个体诚信、守法守纪是道德重建的基石。

此外,社会应大力推行道德教育,特别是对年轻一代要加强教育引导,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

道德失范的思考与检讨

道德失范的思考与检讨

道德失范的思考与检讨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道德行为对于社会的正常运作和秩序至关重要。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时常能够目睹一些严重的道德失范的行为,这引发了对于个人与社会的思考和检讨。

道德失范是指个体在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上出现严重的偏差和错误。

这种行为不仅影响到个体自身的道德品质,也对整个社会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因此,对于道德失范的思考和检讨势在必行。

首先,我们需要思考道德失范行为的原因。

人们的道德行为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的教育背景、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等。

在一些情况下,个体可能因为利益冲突、道德心理失衡或道德伦理观念不清而产生道德失范的行为。

此外,现代社会的竞争激烈、精神压力大也给人们的道德行为带来了挑战。

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和满足个人欲望,一些人可能会选择违背道德准则的行为。

其次,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加强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预防和纠正道德失范的重要手段。

学校和家庭是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

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教育、素质教育和社会实践等方式,向学生传授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家庭教育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可以通过身教和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

此外,社会应该鼓励公民参与道德建设,通过法律和道德约束,加强对于道德失范行为的打击和惩治。

同时,我们还需要检讨自身的道德行为。

个体的道德行为不仅仅是一种社会责任,更是一种基本的人际关系准则。

我们应该反思自身的道德观念是否明确,道德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准则。

在面对诱惑和利益冲突时,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坚守道德底线。

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他人的道德行为,对于道德失范的现象持有批评和不容忍的态度。

此外,道德失范的思考与检讨还需要从社会制度层面加以完善。

建立健全的法律与道德制度是社会道德约束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该加大各类道德失范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打造清廉、公正、法治的社会环境。

同时,媒体应该承担起道德宣传的责任,宣传道德典范,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中国人道德缺失的思考
在孔孟时代,看到老人摔倒过去扶,看到小孩受伤送去医院似乎是理所当然的的事,而现在在这个文明年代里,竟然成了人们、社会竞相讨论的话题,我不得不说,孔老夫子若看到这个局面,心里应该有多寒啊。

而现在引起社会道德大讨论的正是小悦悦事件。

2011年10月13日下午,广东佛山,2岁女童小悦悦在过马路上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肇事车辆逃逸,随后开来的另一辆车辆直接从已经被碾压过的女童身上再次开了过去,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位路人,都对此冷眼漠视,只有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由此引发网友广泛热议。

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于0时32分离世。

2011年10月24日上午,广东佛山南海区检察院称已批准逮捕小悦悦碾压案嫌疑人。

小悦悦事件引来了人们对中国人道德的质疑,而我相信经过的十八位路人完全可以代表中国绝大多数人的行为,很多人可能会说,如果自己经过一定会打电话到医院。

但是,心里想的和现实中的具体情况是不一样的。

我不能肯定换个环境、换一批人后,这种情况就会有大的转变。

如果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我觉得如果我经过这里,看见一个小孩血琳琳的躺在马路上,一动不动,我也不会救得。

因为我想,如果他还活着,肯定有人救了,既然没人救他,他肯定是死了。

如果小孩动一下,我肯定会打电话到医院的。

人们不禁思考,是什么让中国人这样的冷血呢?我认为这要追溯的大名鼎鼎的“彭宇案”。

2006年11月20日早晨,一位老太在南京市水西门广场一公交站台等83路车。

人来人往中,老太被撞倒摔成了骨折,鉴定后构成8级伤残,医药费花了不少。

老太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小伙彭宇。

老太告到法院索赔13万多元。

而彭宇自称自己是为了帮助老人才前去扶,一同帮助的还有陈二春,在陈二春的回忆里,这过程中气氛平和,没有通常所见肇事者与受害人之间的僵持与敌对,徐寿兰对他和彭宇连连感谢,还说“不会连累你们的”。

陈二春因此并不去设想彭宇有可能是撞人者,“假如是彭宇撞人,当时的气氛不可能那么平和”。

而当时双方在警察局的笔录离奇失踪了,老太太的儿子正好在警察局工作,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怀疑,在案件审理中,我相信大多数人都认为彭宇是无辜的,而法院的判决书上却以“如果不是彭宇撞的人,那他不应该为老太太垫钱”判了老太太胜诉。

正是这起法律公正的案子,引起了社会“老太太倒了,到底该不该扶”的讨论。

我只想说,难道这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吗?造成别人有难不敢帮这种局面,媒体的影响也要付出一定的责任,有些媒体只知制造噱头,而忽视了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

有关部门需要对这进行一定的约束。

正是这个案例,吓得人们不敢再扶摔倒的老人了。

还有一个案例,在一个大工厂里工作的有各个国家的人,一次有个人受伤了,别的国家的人都过去询问情况,只有中国人仍在那里工作,别人上前问他为什么不过去,他说“有那么多人关心她,还用我上去询问吗?”我觉得我们大多数人也是这样想的。

这说明一个问题,中国的教育是失败的。

中国的教育中缺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教育。

富裕的地区,孩子大多喜欢享乐,家长对爱的教育漠不关心,有些甚至教育孩子负面的东西。

贫穷的地区上学都困难,哪有心思在爱的教育中费工夫。

似乎爱的教育的成果是看不见的,而在中国,看不见的成果似乎多是可有可无的。

而美国的小学教育中,安排了大量的做义工的机会,在医院,敬老院,孩子在劳动的同时会体会到关爱他人的乐趣,快乐。

中国的教育资源的确不丰富,但是给孩子提供做义工的机会应该是非常多的。

而学校只知道学生的学习,在今年的教改中,这应该成为一个改变的方面。

1906年,留学日本的鲁迅观看幻灯片,看到日俄战争时,一个中国人给俄军做侦探被日军捕获,正被砍头,一群虽强壮但麻木不仁的中国人正津津有味地围观。

此景深深刺痛了
鲁迅,他于是愤然离开。

当时的鲁迅看到了中国人麻木、无情的一面,难不成中国的本性是扎根在骨子里,改变不了的?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区别在这个例子上可见一斑。

在山东,德国人地生意做得很好,引来了一部分德国人一起做生意,而这使得当地的居民生意受到很大的影响,以致当地居民雇佣了黑社会杀了一家德国人,想给他们点颜色。

而当罪犯被捕时,在德国居住的被害人的亲人赶了过来,希望减轻罪犯的刑量,并捐钱帮助当地居民提高生产技术。

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差距呢?很大一个原因是信仰问题。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而没有信仰就缺少了人性的约束,我们很多人都认为相信信仰就是相信世界上有神,其实并不然。

神只是信仰中的很小得一部分,拥有了信仰,真正的拥有了信仰,我们的行为就会受到约束,这是一种自我的约束,并不是外界强加在你身上的。

我自己是确信,人之初,性本恶的。

我们在不断的学习中,可以约束自己的贪婪,无情。

但有的人不能做到,信仰是一个帮助他自己约束自己的工具。

借鉴国外的经验,国外也出现过类似的事件,就是有一位女孩通过网络说自己想不开了,要自杀。

结果一共有一千八百多人回复,劝她不要想不开,但却没有一个人给她打电话,结果她还是自杀了。

她的母亲说:“我不明白,他有那么多朋友劝她,为什么没有一个给打电话呢?”这件事的影响很大。

结果,这个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法律,就是见死不救有罪。

如果你看到别人有困难,会对他造成很大的危害,你却不救的话,你就触犯了法律。

在《德国刑法典》第323条c项中就规定,“意外事故、公共危险或困境发生时需要救助,根据行为人当时的情况急救有可能,尤其对自己无重大危险且又不违背其他重要义务而不进行急救的,处1年以下自由刑或罚金。


在新加坡,见义勇为已经借由道德的法律化上升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法律义务。

对于见义勇为,新加坡法律则完全站在保护施救者权益的立场上。

惩罚机制规定,被援助者如若事后反咬一口,则须亲自上门向救助者赔礼道歉,并施以其本人医药费1至3倍的处罚。

在中国,见死不救的立法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大讨论,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心理学家胡慎之支持立法,他说,人皆有趋利避害之心,有人不去救人可能会受到内心谴责,但看到别人也没去,内心谴责就会小很多,这在心理学上叫做“旁观者效应”。

而通过对见死不救立法,可以更好地规范人的行为,对需要帮助者进行施救。

我非常同意他的观点,现在人们的道德还没有那么高,还需要法律的约束。

而反方的的观点是:公众的救助属于道德范畴,不是法律问题。

实际上也无法执行,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建议立法规定交通肇事者作为救助被害人的第一责任人。

社会就是这样,一定等到有人死后才会注意到问题的存在。

我希望通过小悦悦事件,国家,人们可以拥有一次心灵的忏悔,思考。

而不是把这看成一个新闻,过了半个月后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而事实上,现在,人们对这一事件的确是快忘记了。

我不得不说这是个悲剧。

我希望国家可以做出行动,完善相关的法律,社会会不断的进步的。

当人们在看到别人有困难时,能想想小悦悦,把这当成一次证明自己有公德心的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