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复习资料集锦

初中地理复习资料集锦
初中地理复习资料集锦

初中地理知识集锦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

...球体。

2、地球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3、0度~30度为低纬度地区;30度~60度为中纬度地区;60度~90度为高纬度地区。

▲4、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为赤道(即0°纬线,最长的纬线)。所有的纬线都是圆(极点除外),长度不等(南北对称两条相等),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五带:①南、北回归线(南、北纬23°26′):太阳能垂直照射的最南和最北的界线,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热带(南回归线至北回归线之间地带)。②南、北极圈(南、北纬66°34′):有无极昼极夜的界线,温带和寒带分界线,北温带(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地带)、南温带(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地带)、北寒带(北极圈至北极点之间地带)、南寒带(南极圈至南极点之间地带)。沿纬线飞能回到出发点。

5、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弧形)状,长度都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沿经线飞不能回到出发点。

▲6、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即20°W→0°→160°E为东半球(即东经小于160°,西经小于20°),160°E→180°→20°W为西半球(即东经大于160°,西经大于20°)。

▲7、地球的自转:①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②方向:自西向东。③自转一周(360°)的时间约为一天(24小时),(自转15°的时间为1小时(即经度每隔15°为1时区);④地理意义:形成昼夜更替和地方时差。⑤时区的划分:地球每24小时转360°,360°÷24=15°。即经度每隔15°为1时区,全球共分24个时区(东西各十二个时区)。伦敦是零时区,北京是东八区,东京是东九区。

8、区时(地方时)的计算(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东边地点比西边地点先看到日出,东早西迟)

①公式法:所求地区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如果和大于24,日期加1天,钟点数=和-24;如果差小于0,日期减1天,钟点数=24+差)。②数数法:从已知地时区的钟点开始数向东每数一个时区,加1小时,加到24小时的时候,就将日期加1天,向西每数一个时区,减1小时,减到0的时候,就将日期减1天。

▲9、地球的公转:①地球绕太阳不停地旋转。②方向:自西向东。③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④地理意义:形成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春夏秋冬)交替。⑤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0°)上(全球昼夜平分),春分日前后的3、4、5三个月是北半球的春季(南半球的秋季);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23.5°N)上,夏至日前后的6、7、8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昼长夜短,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昼短夜长,北极地区出现极昼,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0°)上(全球昼夜平分),秋分日前后的9、10、11三个月是北半球的秋季(南半球的春季);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23.5°S)上,冬至日前后的12、1、2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昼短夜长,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昼长夜短,北极地区出现极夜,南极地区出现极昼)。

▲10、方向:(1)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N为北,S为南,E为东,W为西。(2)无指向标的地图: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3)经(南北)纬(东西)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A:方格状经纬网的判读:①辨别南、北纬:纬度数值向北(上)递增的为北纬(N);纬度数值向南(下)递增的为南纬(S)。②辨别东、西经:经度数值向东(右)递增的为东经(E);经度数值向西(左)递增的为西经(W)。B:以南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的判读:①辨别南北:根据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看自转方向是呈逆时针,在南极看呈顺时针。所以,凡图上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的,则经纬网中心是北极,四周为南;呈顺时针的,则经纬网中心是南极,四周为北。②辨别东西:根据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即自转箭头指东,箭头相反方向为西方。

▲1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①表现形式:A、数字式:用数字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公里,例如:1:1 000 000。B、文字式:用文字写成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公里,例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公里。C、线段式:用线段表示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公里。②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越小(分母大),表示的范围越大,地图内容越简单;比例尺越大(分母小),表示的范围越小,地图内容越详细。

12、地形图的判读(1)常用的方法是用等高线来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

拔.(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在地图上把海洋中

....(.两地海拔高度之差

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山顶(闭合等高线的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盆地或洼地(闭合等高线的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山脊(等高线向数值低处凸出的部分)、山谷(等高线向数值高处凸出的部分,河流所在地)、鞍部(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的部分)。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建房、开路所在地)。分层设色地形图: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地形剖面图:最容易分清地势的高低。

地形特点: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低

.....,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

坦广阔,而高原海拔较高

......,地面起伏不大,边缘比较陡峭。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面崎岖不平;不同

是山地海拔较高

......,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海拔较低

米。盆地: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区。

13、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北半球、东半球):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从纬度位置看,

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50°),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14、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特殊的省级行政区:跨纬度最广的是海南省;跨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自治区;纬度最高的是黑龙江省;纬度最低的是海南省;人口最多的是河南省;人口最少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是云南省;大陆海岸线最长的是广东省;沿海岛屿最多的是浙江省;全部地处热带的是海南省、香港和澳门;邻国最多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8个);临省区最多的是内蒙古、陕西省(各8个),面积最大的是新疆;面积最小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位置最西是新疆,位置最东是黑龙江省。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省是辽宁省和山东省;既临海,又在陆上与外国相邻的省是辽宁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北回归线穿过:滇、桂、粤、台;直接濒临太平洋的是台湾省;有两个简称的省区有:四川、贵州、云南、陕西和甘肃共5个。

15、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年平均人口数*1000‰,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

16、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上升,我国人口迅速增长。

①人口过多产生的问题:交通、住房拥挤;就业压力大;粮食紧缺;污染严重等。②人口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④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17、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人/千米2):①分布疏密不均:云南的腾冲——黑龙江黑河一线是我国人口地理界线。②人口分布特点: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干旱荒漠地区少。③人口数量的多少必须和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必须和自然环境所能提供的资源相适应。

18、中国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众多,接近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55个)民族人口仅占8%,被称为少数民族。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珞巴族。①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②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

..部地

.....和东北

区。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③民族风情: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云南傣族——泼水节;雪顿节——西藏藏族;古尔邦节——新疆乌孜别克族;中华民族——端午节。④台湾省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高山族;海南省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黎族;北京牛街是回族聚居地。

19、中国地势的特点:①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②第一阶梯(海拔4000米以上):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分界线:昆仑山和横断山脉;第二阶梯(海拔1000-2000米):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准葛尔盆地、吐鲁番盆地(号称“火州”,《西游记》中的“火焰山”)、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第三级阶梯(海拔500米以下):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③中国地势的优越性: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利于农作物、森林、牧草生长;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联系;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丰富。

20、我国地形的特点:地形多种多样(五大地形都有分布),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

①中华五岳:东岳泰山“五岳独尊,名山之祖”(山东);西岳华山“华山天下险”(陕西);南岳衡山(湖南);北岳恒山(山西“悬空寺”);中岳嵩(sōng)山“少林武术发祥地”(河南)②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③名山:安徽黄山“震旦国中第一山”之称(怪石、云海、奇松、温泉“黄山四绝”)、(另:福建武夷山、江西庐山是有名避暑胜地)。

21、我国的主要地形区①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终年积雪,冰川纵横”“远看是山,近看是川”,“世界屋脊”;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开阔,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黄土高原:世界黄土分布面积最广区域“沟壑纵横”(内蒙古河套平原、宁夏宁夏平原有“塞上江南”之称);云贵高原:地势崎岖不平,石灰岩广布。②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内中有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盆地、“聚宝盆”;四川盆地:“紫色盆地”,盆地西部成都平原,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之称。③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有“黑土地”之称,盛产大豆,我国著名粮仓。华北平原(黄河冲积形成):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及其支流冲积形成):河道交织,湖荡密布,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④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著名竹区)。

▲22、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①气温的变化(时间、空间):一般来说,在一天当中,陆地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在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②0°C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沿秦岭——淮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分布。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沿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南端一线。③冬季我国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是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冬季风影响)。④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东部多,西部少;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限大致沿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一线。⑥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内大气的风雨、阴晴、冷热等状况。⑦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平均天气状况。⑧一般来说,在卫星云图上,绿色部分表示陆地,蓝色部分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团。⑨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海陆分布与气候:纬度相同的地方,夏季海洋气温低(沿海避暑胜地),陆地上气温高;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地形与气候: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山区避暑胜地)。

▲2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①气候复杂多样:原因: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青藏高原垂直温度带)和四个干湿地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海陆位置:一般来说,距离海洋越近的地方,降水量越大;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形成气候复杂多样性。我国气候类型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利农作物的种植和动植物的生长。②季风气候显著:我国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夏季(夏季风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东部地区)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西部地区))普遍高温,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和树木生长;冬季(冬季风来自西伯利亚、蒙古)我国南北气温相差很大。夏季降水多,易发生洪涝,其它季节降水少,易造成干旱;冬夏季风强弱反常,也会造成旱涝灾害。

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吐鲁番的托克逊是中国的旱极,台湾的火烧寮是中国的雨极)。多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冬季)、梅雨(梅熟季节)、台风(夏季)、沙尘暴(春季)等。

24、中国的河流①:注入太平洋的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松花江、淮河;注入印度洋的雅鲁藏布江、怒江;注入北冰洋的额尔齐斯河;京杭大运河(人工河)、塔里木河(内流河)。②湖泊有:洞庭湖(湖南)、鄱阳湖(江西,我国最大淡水湖)、太湖(江苏)、青海湖(青海,咸水湖,“鸟的天堂”)。

▲25、长江(又称扬子江)①源自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峰,先后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市区,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②上游:源头——宜昌;中游:宜昌——江西湖口,中游段被称为“九曲回肠”;下游:江西湖口——注入东海。③水能资源丰富:长江流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利用的占全国的1/2,大型水利枢纽有:都江堰(四川)、三峡(湖北)、葛洲坝(湖北)等。④长江有“黄金水道”美誉(航运发达)。⑤长江中上游森林破坏严重,水土流失,泥沙多,下游地势低平,河道开阔,水流平缓,造成泥沙淤积,排水不畅,洪水泛滥。⑥治理长江洪灾的主要措施:做好中上游的水土保持(植树种草)。⑦沿岸城市:上海、南京、武汉、重庆;⑧工业区(沪宁杭工业区)。⑨农业发达: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四川盆地(天府之国)

▲26、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国第二长河)①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中国古代也称河,源自青海省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山东省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②源头到内蒙古河口镇为上游,内蒙古河口镇至河南省旧孟津为中游。③黄河中游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支流带入大量泥沙,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泥沙大量淤积,下游形成“地上河”。④治理黄河的关键:做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减少输入黄河的泥沙。⑤治黄的主要措施:加强中上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在下游修筑堤坝,加固黄河大堤。⑥主要水利枢纽工程:有小浪底(河南)等。

▲27、中国的水资源(1)、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①在时间分布上,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容易造成洪涝和干旱灾害。②在空间分布上,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特别是华北、西北地区缺水尤为严重。(2)、解决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的办法是兴修水利

....工程。①兴建水库可以有效控制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②解决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的有效办法是跨流域调水。如引黄济青、引江济汉等。(3)、合理利用每一滴水:循环使用水、滴水浇灌、防止水污染等。

28、民居风格:①内蒙古蒙古包适应经常搬迁的流动生活,帐篷、蒙古包等易于拆装②北京(华北地区)四合院青砖灰瓦,色泽不艳,南窗较大,利于光照。③长江中下游(梅州)两面坡式民居屋顶利于雨天排水,黄土高原地区单面坡式民居屋顶利于收集雨天。④陕西(黄土高原地区)窑洞优点:省工、省料、省地、冬暖夏凉缺点:通风不良、比较潮湿。⑤云南(傣族)竹楼适合当地亚热带季雨林气候。⑥新疆(西北)泥砖平顶房墙厚、窗少、平顶(降水少,风大)。⑥浙江江南民居墙薄、窗多、斜顶(降水多,通风)。⑦湖南(和湘西)吊脚楼居住在山区,顺山坡地势盖起(地形影响)。⑧西藏(甘肃)石砌碉房就地取材,坚固、耐久、实用,冬暖夏凉。

29、服饰成为区别我国个民族的重要标志。傣族妇女服饰:窄袖短衣和统裙,乔其纱、丝绸等缝制;聚居在热带、亚热带地区藏族传统藏袍,长袖、宽腰、大襟适应高原温差大、气温相对较低的环境。气温日较差较大,藏袍的穿戴方式同一天内也不一样。

30、川菜:以麻辣、厚味著称。(防湿作用)

31景区特色:①湖南武陵源"五绝":奇峰、怪石、幽谷、秀水、溶洞②苏州园林小巧玲珑,清秀典雅,布局结构成功地运用了比例陪衬关系和对比手法,古典园林的代表作。③西藏布达拉宫古建筑艺术的精华④四川人间瑶池黄龙"四绝":彩池、雪山、峡谷、森林⑤安徽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集天下奇景于一体"。⑥秦始皇陵、兵马俑坑,西安秦始皇陵是世界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⑦九寨沟四川省"人间仙境"、"童话世界" ⑧泰山山东省五岳之尊,中华民族精神象征,我国第一个被纳入《世界遗产名录》景观。⑨平遥古城山西民俗文化、民间艺术与旅游结合。

32、①适度旅游和旅游资源的开发会促进地方文化特色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振兴;②过度的开发以及旅游者人数超过旅游资源承载能力,会带来一系列的严重问题,如环境污染、自然和文化景观的毁坏等。

③旅游业发展只有立足地方文化,协调好文化保护和资源开发关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33、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梅州)、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34、海洋与陆地:人们常用“七分(71%)海洋(四大洋),三分(29%)陆地(七大洲)”概括地球海陆分布。①七大洲: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做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做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成大洲。

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注意看P29图2.6)。南极洲、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大洋。拉丁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指墨西哥等和南美洲国家。大洲分界线:亚、欧: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黑海、里海、乌拉尔河。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亚、北美:白令海峡。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②四大洋:从大到小排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5、海陆的变迁:①原因:地壳运动(主要原因)、海平面的变化、人类活动。②大陆漂移假说:南极洲的煤③板块构造学说:地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④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⑤火山与地震带:板块与板块交接处。⑥世界两大系列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36、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地形雨: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

37、世界降水的分布: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大陆的西岸降水多于东岸和内陆地区;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部或内陆地区降水少;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38、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热带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最大的亚马逊平原。热带草原气候:最大的非洲草原。热带季风气候: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热带沙漠气候: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亚热带气候类型: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暖少雨)和亚热带草原沙漠气候,温带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北京):中国的东北,俄罗斯的东南,朝鲜半岛和附近的岛屿。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寒带气温和高山高原气候。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

▲判断气候类型:①根据气温判断属于哪带(热带:月平均气温≥15°C;亚热带月平均气温≥0°C;温带月平均气温<0°C,但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月平均气温≥0°C;)②根据降水量判断属于哪一降水类型(全年多雨且均匀:热带雨林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少雨: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草原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多雨:热带季风气候(月降水量大于200毫米超过3个月)、热带疏林草原气候(月降水量大于200毫米少于3个月)、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多雨: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39、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被称为“火山国”。马六甲海峡:东南亚处在亚洲与大西洋、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天然橡胶、油棕、椰子、马尼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海外华人的最大聚居地: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自然条件优越),黄色人种。

40▲日本:①亚洲东部,太平洋西部,②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小岛屿组成③首都东京,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平原。④多山的地形: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3/4为山地丘陵,森林占2/3。⑤富士山是著名活火山,为日本最高峰,每年春天游人观赏樱花。⑥日本被称为“地震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由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形成。⑦海洋性气候特征明显:日本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⑧在古代日本文化受我国影响,在近代,欧美文化广泛影响到日本。日本衣服:和服。⑨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濑户内海和太平洋沿岸地区,横滨和神户是日本两大对外贸易港口。

41、美国(P66图B):①位于北美大陆中部,东面大西洋与墨西哥湾,西面太平洋,领土除本土外有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大洋洲)。②是种族和民族都很复杂的移民国家,有“人种博物馆”称号。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陆的主人,欧洲后裔(白人)占82%,形成“多元”文化。③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在世界上均居首位,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世界的1/4,粮食生产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1/5。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和军事大国。④世界上最大商品粮生产国,出口的粮食约占世界粮食贸易总量的1/2。美国农业实现了专业化、机械化,形成了乳畜带、玉米带、棉花带、小麦带等农业带。有利条件:温带、亚热带气候,降水充沛且分布均匀;耕地、草原、森林资源丰富;土质肥沃;平原面积大,利于农业的机械化耕作和规模经营。⑤东北部工业区是世界上最大、最集中的工业区。⑥纽约是美国最大城市和海港,全国最大综合性工业中心和金融中心。芝加哥是全国第二大城市和最大钢铁工业基地。首都华盛顿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有白宫、国会大厦等著名建筑。底特律有“汽车城”称号。休斯敦是美国南部最大城市和全国最大石油化工基地,美国航天中心所在地。洛杉矶是美国最大飞机制造和石油加工等多种工业中心,迪斯尼乐园的故乡。圣弗朗西斯科(又名旧金山)美国西部最大港口,华人在美国最大聚居地。附近的圣克拉拉谷地被称为“硅谷”。

42、澳大利亚西北面与亚洲相邻,东濒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南与南极大陆遥遥相望,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等岛屿,首都是堪培拉,花园城市,悉尼最大城市、港口。英国移民后裔,白色人种。通用语言英语。古老动物:树袋熊、袋鼠、鸭嘴兽。南半球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美誉。

▲梅州市地理:地处广东东北部,与江西、福建交界,是三边福地,交通(公路为主)、地形(山地丘陵)、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降水类型(夏季多雨)、农作物(水稻)、经济作物(茶叶、沙田柚)、耕作制度(一年两熟)、河流(梅江河)、民居(围龙屋)、建筑(围龙屋、一江两岸、梅江桥)、市花(梅花)、梅州人精神(梅花精神)、昼夜长短(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地质灾害(山地滑坡)、气候灾害(冬季寒潮、夏季台风、干旱、洪涝等)、景区(梅江区:千佛塔、黄遵宪故居或人境庐;梅县:雁南飞、雁明湖、客天下文化园、叶剑英纪念园、灵光寺)、

城市特征(世界客都)、客家文化(客家山歌、汉剧)。美誉:华侨、文化、足球之乡、最休闲旅游城市等。

(完整版)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推荐文档

星球版(最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 (1)班级姓名 第五章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A、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B、一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C、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D、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的分界线; E、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F、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G、水田和旱地(耕地类型)的分界线; H、河流结冰期与非结冰期分界线;J、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分界线。 第六章北方地区 1.北方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 北。位于二三阶梯,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大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是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2.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1.人们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适宜种植春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甜菜 等农作物。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由黄河和海河冲积而成)称为“黄土地”,这里是我国冬小麦、玉米、花生、棉花、谷子的主产区。 2.北方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有我国第一大油田—大庆油田 和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有大同、神府等特大型煤矿,还有鞍山、迁安等大型铁矿。 3.东北三省气候冷湿,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促,气温不高。 4.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

规模的机械化耕作②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③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④农业科技水平高。东北三省种植业的特点概括为“大”(粮食产量大)、“高”(商品率高)、“优”(农作物品质优良)。 5.东北三省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的条件:(1)依托丰富的资源。这里矿产 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地位,工业分布靠近资源产地;(2)依托便利的交通。铁路网密集辽宁省南临渤海和黄海,海运便利。被誉为新中国“重工业的摇篮”。 6.东北三省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设 备陈旧、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等问题。 13.位置和范围:黄土高原地处黄河中上游地区,位于太行山脉以西,乌鞘岭以 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海拔1000-20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15.地貌:地表破碎,沟壑纵横,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黄土川等黄土地貌。 17.黄土高原的形成:风成说。 18. 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原因:黄土质地疏松;降水集中(2)人为原因: 乱垦滥伐和过度放牧;陡坡耕种等。 20.综合治理:一方面把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修筑梯田、修堤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21.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资源丰富,特大型的煤矿主要分布在 山西的大同、阳泉、平朔,陕西的神府,内蒙古的东胜等地。黄土高原的煤的输出:依靠铁路运出去;煤转化成电力通过电网送出去;煤转化为煤气通过管道送出去。 22.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1)政治中 心:我国首都;中南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

初中地理知识点汇总(人教完整版)

七年级上册 与同学们谈地理 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 ?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籍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分析问题;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 ?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经、纬线的特点: ?特殊的经、纬线 ①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 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 第五章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1.根据各地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不同和经济活动、人文地理景观的差异,全国大致可以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根据夏季风影响是否显著,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在季风区内,南北气温、降水有明显差异,秦岭-淮河一线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大,成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达4000米以上,地势高,气候寒冷,形成独特的高原景观;广大的西北地区,地处内陆,降水稀少,形成草原和荒漠景观。 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A、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B、一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C、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D、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的分界线; E、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F、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G、水田和旱地(耕地类型)的分界线; H、河流结冰期与非结冰期的分界线;J、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分界线。 第六章北方地区 1.北方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位于二三阶梯,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大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是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2.北方地区地跨寒温带、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3.人们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适宜种植春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甜菜等农作物。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由黄河和海河冲积而成)称为“黄土地”,这里是我国冬小麦、玉米、花生、棉花、谷子的主产区。 4.北方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有我国第一大油田—大庆油田和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有大同、神府等特大型煤矿,还有鞍山、迁安等大型铁矿。 5.东北三省气候冷湿,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促,气温不高。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蒸发微弱,气候湿润,低洼处分布着大面积的沼泽。 6.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②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③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④农业科技水平高。东北三省种植业的特点概括为“大”(粮食产量大)、“高”(商品率高)、“优”(农作物品质优良)。昔日的北大荒,今日的北大仓。 7.东北三省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的条件:(1)依托丰富的资源。这里矿产资源种类

初中地理总复习(全册)知识点归纳

初中地理总复习--知识总结(全册)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一、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⑴、方向①、平面上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②、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 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 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c、在经纬网上应根椐经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 图上距离 ⑵、比例尺:①、比例尺=———— 实地距离 ②、比例尺的方式:数字式 1/1000或1:1000; 文字式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 线段式 0 1 2 3 ③、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 ⑶、图例和注记:让学生识记一些常用的图例(见世界地理(上册)P 10 面上的表格)。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二、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的纬度 ⑴、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有三个特点: 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 ③、自成一个圆。 ⑵、纬度: ①、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纬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纬度最大值90°。

(完整word版)初中地理知识点汇总(人教版).doc

七年级上册 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 ⑴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 和风土人情等。 ⑵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⑶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籍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分析问题;④具备可持续发 展的观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 中的图 1.2 ) 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 =5.1 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 =6371 千米;赤道周长 =4 万千米⑶能证明地球是球 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 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 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⑵意义:可以方 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3、纬线和经线 ( P5 中的图 1.7 ) 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 特点经线纬线 形状特征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把地 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球平分为相等的两个半球 长度特征经线长度都相等纬度相同,长度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渐短收缩成一点 指示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 ⑹特殊的经、纬线 ①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 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 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 E 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 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 20° 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 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初中地理章节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复习 七年级上册 与同学们谈地理 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 ?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籍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分析问题;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 ?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经、纬线的特点: ?特殊的经、纬线 ①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超详)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汇总

初中地理知识归纳总结(打印版) 七年级上册 与同学们谈地理 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 ⑴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⑵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⑶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籍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分析问题;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 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 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 ⑹特殊的经、纬线 ①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

人教版初中地理知识总结 (精华版)

人教版初中地理知识总结 (精华版) 地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初中地理知识总结(精华版),以下就是全文阅读,欢迎大家跟小编一起学习。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的基本结构;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利用经纬网定位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四季的产生和五带的划分第三节地图 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形图的判读;地图的应用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全球海陆分布特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轮廓、面积大小及分布特点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地球表面海陆变迁的实例及原因;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世界著名山系和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天气的含义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认识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天气预报图和卫星云图;空气质量对人类的影响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气温的变化规律;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降水及其主要形式;降水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降水的变化规律;世界降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世界人口数量及增长趋势;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特点;人口增长过快对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世界六种主要语言及其主要使用地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景观差异;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大全

最新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大全 一、知识点:辽阔的疆域 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1)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关系看,中国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 (2)纬度位置及其优越性,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类似寒带的终年冰雪带。我国所处的纬度位置和南北的气候差异,使得我国气候复杂多样,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动物和植物在我国都可以找到生存的场所,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3)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使我国陆上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交往,便于与周边国家的边贸往来。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这使得我国便于发展海洋事业,便于对外贸易的发展,便于同海外各国友好往来; 2、我国的面积及邻国 (1)我国疆域辽阔,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与整个欧洲的面

积差不多。在世界各国中,陆地面积仅小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2)我国疆界绵长,陆地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分别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3)我国四至点:我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我国领土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我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我国领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4)我国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 3、我国的临海、主要岛屿 (1)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它们与太平洋连成一片。我国领水面积为37万平方千米,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海洋大国之一。(2)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3)渤海近岸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我国台湾岛西侧的台湾海峡,属于东海。 4、我国三级行政区划 (1)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目前共有34个省级行

初中地理会考考试复习提纲(广西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上学期地理复习题(商务·星球版) 第一单元地球 第1课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形状】 1.人们对地球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如我国周代就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说;后 来我国东汉天文学家张衡提出“浑天说”,认为“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最后人们终于知道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2.1519年9月,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渡过大西洋,绕过南美洲的南端,进入太 平洋,然后穿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于1522年9月回到原来的地方。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3.1961年4月16日,苏联“东方一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亲 眼目睹地球是个球体的人。 4.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2)站得高,看得远。 (3)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地球的大小】 1.读“地球大小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A代表地球的极半径,长度是6357千米; (2)图中B代表地球的赤道半径,长度是6378千米; (3)图中C代表地球的平均半径,长度是6371千米; (4)图中D代表地球上的赤道,周长是40000千米; (5)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6)从上面的数据说明,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 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2.说明地球大小的数据:①地球的半径;②地球的赤道周长;③地球的表面积。 第2课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地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2.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 及其分布。 3.地球仪的用途: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表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还能够形象直观地演示 地球的自转、公转等现象。 4.地轴是假想的地球旋转轴。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南极。 5.地球表面与南、北极点距离相等且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就是赤道。 【纬线和经线】 1.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叫纬线。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章 地球与宇宙 (七年级上第3章) (一) 我们居住的地球 中国人:天圆地方“盖天说” “浑天说” 1、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印度人:大地是个圆盾 巴比伦人:大地是个空心山 2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1)帆船的远去和返回 (2)登高望远 (3)月食时的阴影是圆形的 (4)麦哲伦环球航行(最早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5)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6) 天涯海角总是走不到边 (7)相同长度的杆子在地球不同地区的同一时间所形成的影子长度不同。 3 .地球概况:地球实际上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并不是正圆的。(形成的原因:地球的自转) 赤道半径:6378千米 两极半径:6357千米 地球赤道周长:约40000千米 地球由三部分构成(从外到内): 地壳 、地幔 、 地核 (二)、地球仪和地图 本初子午线(00经线)(东、西经1800 “一轴两点”:地轴和两极经纬网 经线 东、西半球的划分(200W 、1600E ) 赤道(00纬线) 纬线 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 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1.地球仪: 就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 。 作用:可直观地表现地球面貌和地理事物的分布,能演示地球运动等自然现象。 经纬线的特点: (1)经线是半个地球的大圆,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约为2万千米。 (2)纬线都是一个完整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长约4万千米。 (3)由赤道到两极,纬线的长度逐渐减小。 3.经度和纬度的划分方法 (1)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为00经线,向东、西各分为1800。00经线以东(右)为东经,以西(左)为西经。 (2)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为00纬线,向南北各划分900。赤道以南(下)为南纬,以北(上)为北纬。 4.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 (1)东西半球:以西经200,东经1600为界,分为东西半球。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必考知识点初中地理知识重点整理归纳推荐文档

必考知识点:初中地理知识重点整理归 纳 必考知识点:初中地理知识重点整理归纳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是球体(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 麦哲伦环球航行; 登高望远; 月食; 卫星图片) 2、地球自转的周期:一天(24 小时)方向:自西向 东 产生的地理现象:a、昼夜交替;b、产生地方时差异 (例如后半夜起来看巴西的世界杯足球赛) 3 、地球的公转周期: 一年(约365 天)方向:自西向东。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a、四季的变化;b、昼夜长短变化(a)任何一天,赤道地区均昼夜平分。(b)任何地点,春秋二分均昼夜平分。(c)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的夏半年, 3 月21 日至9 月23 日),越向北方向昼越长; 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的冬半年,9 月23 日至次年3 月21 日),越向南方向昼越长。(D)凡太阳直射的地区都昼长夜短(除赤道外);c 、五带划分(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d、正午太阳咼度变化(影子长短变化)

4、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 A :有指向标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向; 无指向标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 经纬网纬线代表东西方向,经线代表南北方向 B :(分子相同情况下,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5、海拔: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6、相对高度:把两个海拔相减 7、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越陡; 等高线越稀疏,代表坡越缓 8、地形部位识别:山顶(画有黑色三角形)、山脊(凸低为高)、山谷(凸高为低)、鞍部、陡崖(等高线重合)、盆地 9、地形类型有 5 种:地形区是以某种地形类型为主的一片区域 平原:地面平坦,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 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坦荡,边缘陡峻 山地:海拔较高, 一般在500 米以上, 峰峦起伏, 坡度陡峻 丘陵:地面起伏, 海拔不高, 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

初中地理知识点重点考点总结

初中地理知识点重点考点总结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知识网络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其中,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运动 ①地球运动(自转) 绕什么转:地轴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约24小时 产生的自然现象:昼夜交替 地球运动(公转) 绕什么转:太阳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 产生的自然现象:四季更替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5.地图 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章地球与宇宙(七年级上第3章)(一)我们居住的地球 中国人:天圆地方“盖天说”“浑天说” 1、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印度人:大地是个圆盾 巴比伦人:大地是个空心山 2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1)帆船的远去和返回(2)登高望远(3)月食时的阴影是圆形的 (4)麦哲伦环球航行(最早证明地球是个球体)(5)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6)天涯海角总是走不到边 (7)相同长度的杆子在地球不同地区的同一时间所形成的影子长度不同。 3 .地球概况:地球实际上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并不是正圆的。(形成的原因:地球的自转) 赤道半径:6378千米 两极半径:6357千米 地球赤道周长:约40000千米 地球由三部分构成(从外到内):地壳、地幔、地核 【配套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第一个提出“天圆地方”的国家是 ( ) A.古代印度 B.古代中国 C.古代巴比伦 D.古代埃及 2.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他认为天与地的关系就如同鸡蛋中的蛋白与蛋黄的关系一样,地被天包在当中,大地是一个圆球,宇宙以地球为中心.下列对于张衡的这一理论的认识你认为最确切的是 ( ) A.张衡的这一理论是完全错误的 B.张衡的这一理论虽很不科学,但在当时条件下却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大飞跃 C.张衡的这一理论与“地心说”一样,应该遭到批判 D.张衡的这一理论基本符合现代科学的观点 3.为什么海面上远去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 ( ) A.海水越来越深,淹没了船身 B.人的视力有限 C.海面是弯曲的弧面,船身先被遮住视线 D.人站得不够高 4.葡萄牙航海家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用实际行动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这位著名的航海家是 ( ) A.哥伦布 B.麦哲伦 C.达·迦玛 D.郑和 5.关于地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球是方形的 B.地球是个正球体 C.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D.地球是个两极略鼓,赤道稍扁的球体 二.填空题 6.地球的卫星照片大部分区域是_______色,这些地方是_______,其中黄色的区域是_______,白色的区域是_______。 7.经现代科技测量知道,地球是一个_______稍扁、_______略鼓的球体,赤道半径比两极方向的半径_______ (填“长”或“短”)2l千米左右. 8.地球的赤道半径是_______千米,赤道周长约为_______万千米,极半径是_______千米.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图-初中地理图知识点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图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图 早申 教学内容 七年级 导言 地理与生活的关系;学习地理的意义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的基本结构;经线与纬线、经度 与纬度的划分;利用经纬网定位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四季的产生和五带的划分 第三节地图 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形图的判读;地图的应用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全球海陆分布特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轮廓、面积大 小及分布特点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地球表面海陆变迁的实例及原因;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 学说的基本观点;世界著名山系和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天气的含义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认识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 气符号、天气预报图和卫星云图;空气质量对人类的影响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气温的变化规律;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降水及其主要形式;降水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降水的变 化规律;世界降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世界人口数量及增长趋势;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特点;人口增长过快对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世界六种主要语言及其主要使用地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 要分布地区 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一一聚落 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景观差异;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差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及地区分布特点;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 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依据;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范围;亚洲的地形特点和河流;亚洲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第二节人文环境 亚洲在人口、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人文环境特点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日本 日本地理位置特点;火山地震及成因;日本经济发展特点及主要

人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汇总 一、地球与地图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不规则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 5、1亿平方千米。 3、、经线与纬线的特点,经度与纬度和半球的划分。 4、地球自转、公转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旋转轴方向周期现象自转地轴自西向东一天昼夜交替;时间差异公转太阳一年四季变化;五带形成 5、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6、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7、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二、海洋与陆地 1、海陆分布: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①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②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③洲界: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2、海陆变迁: (1)改变地表的作用有来自内部(地壳运动、火山和地震)和来自外部(流水、风力、海浪和冰川)两种。(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a) 地中海 (南北差异) (3)知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发达国家: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部(澳大利亚、新西兰例外- 在大洋洲)“南” “南北对话”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南北之差” 美国纽约宗旨:“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6个主要机构5常任理事国(中、法、俄、英、美)世界贸易组织总部: 瑞士日内瓦中国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宗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精致版)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 与同学们谈地理 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 ⑴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⑵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⑶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籍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分析问题;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 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 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 ⑹特殊的经、纬线 ①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 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中国地理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中国地理) (一)疆域和行政区划 1.位置 我国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我国东西跨越经度60度多,最东端的乌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时差4小时多。 2.辽阔的疆域 我国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我国领土的四端为:最东端在和乌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o E多),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73o E),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端在曾母暗沙(4o N)、最北端在漠河以北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o N),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3.疆界和邻国 我国陆上疆界两万多千米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有14个。东邻朝鲜,北面是俄罗斯、蒙古,西北和西南面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接界。南接越南、老挝、缅甸。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濒临的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和琼州海峡为我国海。沿海分布有岛、岛、群岛、南海诸岛等5000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同我国隔海相望的邻国有: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六个国家。 4.行政区划 我国现在行政区基本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自治州)和乡(镇、民族乡)三级。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澳门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中英两国政府于1984年12月签署有关问题的联合声明,我国政府于1997年7月1 日对恢复行使主权,在设立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 我国同葡萄牙政府于1987年4月在共同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声明重申,澳门是中国领上。我国政府已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在我行使主权下的澳门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二)人口和民族 1.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截止2006年12月31日,我国约有13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略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的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腾冲——漠河)。农村人口比重大,占57%,城镇人口比重小,只有43%。 2.华侨与华人 我国的有3000多万华侨和华人分布世界各地。侨胞原籍以、两省最多,这两省许多地方一向以侨乡著称。 3.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因此,推行计划生育仍然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仍然是加速实现四化的当务之急。 4.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全国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的92%,

中学地理知识要点及常识

中学地理知识要点及常识 1、中东地区工业不发达得原因? 工业基础比较薄弱;除石油资源丰富外,其她工业原料贫乏;气候干旱,工业用水短缺;劳动力少,技术力量较弱;中东地区以石油出口为主得国家,每年收入都很高,不需要靠发展工业来增加经济收入。 2、日本发展工业得条件? 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东京—横滨、大阪—神户、名古屋、北九州地带,其发展工业得条件有:(1)不利条件。国土狭小,市场饱与,矿产资源贫乏,工业生产中需要铁矿石、煤炭、石油、天然气、铜矿等原材料需要从国外进口;(2)有利条件。有丰富得人力资源,较高得科学技术水平,优良海港较多,可以大力发展海上航运,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3、影响气候得主要因素? (1)纬度位置。不同纬度地带,接受太阳热量得多少不同,故不同纬度得气温与降水产生差异,低纬气温高降水多,高纬气温低降水少。 (2)海陆位置。由于海陆吸热与散热快慢不同,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反之,近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3)地形因素。气温随海拔得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6摄氏度,因此在同纬度地带,高山、高原气温低,平原气温较高,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洋流因素。寒流经过得沿岸地区,气温较低,降水较少;暖流经过得地区,气温较高,降水较多。 (5)气压带与风带得纬度位置。低气压控制下,气流上升,降水较多;高气压控制下,气流下沉,降水较少,西风带影响下降水较多,信风带影响下降水较少。 (6)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使气温上升,城市中得凝结核丰富,在水气充足得地区容易形成降水。 4、世界人口增长得特点及原因? (1)特点。18世纪产业革命前,增长缓慢;18世纪以后,增长速度加快。 (2)原因。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得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得进步,婴儿死亡率减少,人均寿命延长。 5、人口迁移——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1)原因。较多得就业机会,较好得生活条件,较好得教育与医疗条件;农村人多地少,劳动力过剩。 (2)影响。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充足得劳动力,活跃了城市商机;城市人口增加使得城市住房紧张,交通拥堵供水供电不相适应;造成城市人口教育医疗就业困难,引起城市社会治安与环境恶化等我问题。 6、聚落形成得主要因素?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 7、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得主要原因? (1)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长受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得侵略与掠夺,导致经济基础薄弱,经济结构单一。 (2)一些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时间短,发展本国经济时间不长,国家经济没有步入正轨。(3)西方殖民地者留下一些历史问题,使得发展中国家至今还处于战争之中,没有安定得内部环境,无法从事经济建设。 (4)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得经济合作不平等,使得发达国家更发达,发展中国家更加落后。

新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初一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新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商务星球版) 第一章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说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经过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古老的“盖天说”认为的“天圆地方”“浑天说”认为的“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麦哲伦率领船队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现代探测技术证实“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问题的结论很简单,关键是让学生能领悟到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地球有多大”这部分内容通过图片以及地球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说明地球的大小,其中三个数据是重点内容。 知识与技能:1、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2、知道地球的大小,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2、通过组织学生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新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突破口,使教材符合学生的实际,因此我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法: 1、直观教学法: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多媒体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像力。 2、比较教学法: 三、组织教学: [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看看窗外的大地,想想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学生讨论回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无法看到地球的真面目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人们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漫长曲折的探索过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地球的真实形状。 一.地球的形状。 1、古代凭直觉臆测。——“盖天说”、“浑天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