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知识结构大纲图
2023版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稿〔2023版〕第一局部前言现代社会要求公民能够科学、充分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等相互协调开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开展观念,不断探索和遵循科学、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这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新课题。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味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开展问题的初步能力。
这将利于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开展培养活泼的、有责任感的公民。
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根底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 区域性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以区域地理为主,展现各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点,说明不同区域的地理概况、开展差异及区际联系。
2. 综合性地理环境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成的复杂系统。
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初步揭示自然环境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从不同角度反映地理环境的综合性。
3. 思想性地理课程突出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开展问题,说明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开展的观念,富含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关注全球以及可持续开展思想的教育内容。
4. 生活性地理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反映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
5. 实践性地理课程含有丰富的实践内容,包括图表绘制、学具制作、实验、演示、野外观察、社会调查和乡土地理考察等,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二、课程根本理念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地理课程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等根底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提升学生的生活品味,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中考生物地理知识点归纳(人教版,带图表)
9、光学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件。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
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
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
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
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
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
第四单元
39说明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40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书P9)
睾丸是男性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生殖器官.
卵巢是女性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的生殖器官.
41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身高突增,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也明显增强。
(2) 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③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核内含有与生物的遗传有密切关系的物质—-遗传物质。
1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
植物细胞除了和动物细胞一样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以外,一般还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13、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制作步骤:(1)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2)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面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3)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它展平。(4)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注意不要在盖玻片下留下气泡。(5)经碘液染色后.(6)把制好的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缺乏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维生素D可以促进磷、钙的吸收和骨质发育。
44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书P32图、P34解读曲线图)
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1.地形特点
评价方法:读图应用,教师点评,学生互评
评价指标:(1)读图并正确分析出亚洲的地形特点
评价
(2)能举一反三,读图说出其他大洲的地形特点
要点 2.地形与河流流向
评价方法:小组间互评、教师点评
评价指标:(1)分析出地形与河流流向的关系
(2)应用练习海南岛如图,
请回答问题: ① 图中的短线可能是什么? ② 海南岛地势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3.气候特点 评价方法:小组间互评、教师点评 评价指标:(1)读图正确说出亚洲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适用年 级
七年级
所需时
课内共用 3 课时;每周 2 课时;课外共用 1 课时 间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本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将上册学习 的地形、气候、河流等知识运用于某一具体区域的学习过程中, 同时也为后面学习不同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 略。通过对这一大洲的学习,教会学生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一个 大洲,如何通过对地图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归纳一个大洲的区域 特征,如何分析一个大洲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这不光是对亚洲的 学习,更是区域研究方法的学习。 本单元主要选择了亚洲地理位置、范围、自然环境的学习,共有 三个专题,专题一:位置和范围;专题二: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 专题一,先从位置和范围入手,进一步了解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重点要让学生学会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描述一个大 洲的地理位置,重点在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描述。专题二在 位置和范围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大洲的自然环境,本专题的学 习,使学生了解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要从分析哪些要素入
活动二:学以致用:分析北美洲的地势特点和河流流向。 出示北美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北美洲地势西部和东部 高,中部低,河流由东西两侧流向中央,密西西比河为扇形河。 第二课时 活动一:探究亚洲的气候特点 1.使用亚洲气候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以及相关资料, 帮助学生归纳总结亚洲气候的显著特点,分析气候对农业的影 响,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大洲气候特点的方法。 2.利用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 析造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3.理解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关系以及对农业的影 响。 4.通过总结分析一个大洲的气候特点的方法和步骤、对比亚洲和 非洲气候分布图,使学生掌握大洲气候特点的分析方法,在分析 非洲气候的活动中达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中考必备: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完整版).doc
第一章地球与宇宙(七年级上第3章)(一)我们居住的地球屮国人:天圆地方“盖天说”“浑天说” 印度人:大地是个圆盾 巴比伦人:大地是个空心山2、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1) 帆船的远去和返回 (2) 登高塑远(3) 月食时的阴影是圆形的(4) 麦哲伦环球航行(最早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5)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6) 天涯海角总是走不到边(7) 相同长度的杆子在地球不同地区的同一时间所形成的影子长度不同。
3 •地球概况:地球实际上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并不是正圆的。
(形成的原因:地球的白转) 赤道半径:6378千米 「两极半径:6357千米 卜•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地球赤道周长:约40000千米」地球由三部分构成(从外到内):地壳、地幔、地核(二入地球仪和地图赤道(0°纬线) 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 高、中、低纬度的划分1 •地球仪:就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
经线 纬 线定义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 线 在地球仪上,沿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 周的圆圈圖弧状况 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 圖,每一条纬线口成纬线圈 长度 每一条经线长度都相等(等长) 就半球來说,每一条纬线长度都不相等;就 全球来说,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 指不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经纬线的特点:(1) 经线直半个地球的大圆,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约为2万千米。
(2) 纬线都是一个完整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长约4万千米。
(3) 111赤道到两极,纬线的长度逐渐减小。
3. 经度和纬度的划分方法(1) 经度的划分是以木初子午线为0°经线,向东、西各分为180% 00经线以东(右)为东经,以西(左)为西经。
(2) 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为0°纬线,向南北各划分90"。
赤道以南(下)为南纬,以北(上)为北纬。
4. 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
初中地理知识结构大纲图
地理知识结构图,帮你系统条理掌握地理知识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四章居民和聚落天气短时易变气候 气温变化规律 日变化年变化 分布规律降水季节变化 分布规律降水量柱状图气温变化曲线图世界的气候(11种) 影响因素纬度、海陆、地形等人类活动 天气预报 陆地 和 海洋大洲 和大洋 地球?水球? 海陆面积比例海陆分布状况七大洲和四大洋概念:大陆、岛屿、大洲、海、海峡、大洋 大洲、大洋的名称、分布相对位置重要的洲界线海陆变迁沧海桑田大陆漂移假说板块学说 发现过程 主要观点:主要观点解释海的变化山脉的形成 火山地震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居民 和聚落人口增长分布 人口稠密区 人口稀疏区影响 因素自然、社会等人口问题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合理的人口增长人种三大人种的划分 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语言:联合国工作语言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宗教:世界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及主要分布地区聚落类型 乡村城市差异聚落与环境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环境对聚落建筑风格的影响聚落的发展与保护聚落增长的表现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人口密度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发展 与 合作国家和地区概念:国家、领土国家的区别面积大小 人口的多少 政治制度 经济发展水平发达国家 和 发展种中国家划分依据主要分布地区 南北对话、南南合作 经济差异的表现 发展中国家落后的原因措施国际合作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重要的国际组织亚 洲自然环境世界第一大洲 地理位置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相对位置地形类型: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 人文环境人口最多的大洲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多样的地域文化 经济发展差异半球位置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东南亚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气候农业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海陆位置“十字路口”(海上要道:马六甲海峡)范围中南半岛山河分布大势: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城市分布特点利?弊?马来群岛华人华侨集中分布区日本岛国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多火山、地震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主要工业区(五大工业区)工业布局的特点及原因对外依赖严重东西方兼容的文化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印 度世界第二 人口大国地理 位置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主要邻国)地形: 北部山地 中部平原 南部高原多水旱灾害农业粮食自给有余 主要粮食作物 及分布发展中的工业主要工业区及工业部门工业布局与原料产地的关系带来的资源、 环境、经济 等问题俄 罗斯地理位置 相对位置(主要邻国)自然 环境主要气候类型及气候的东西(南北)差异地形:平原、高原为主 四大地形区及界线自然资源:丰富,种类齐全,能自给(主要矿产及产地)经济发达的工业工业特点:重工业发达主要工业区及工业部门发达的交通 部门齐全分布不平衡欧洲部分密集 亚洲部分稀疏 原因自然、人文 主要城市世界面积最 大的国家丰富的石油资源主要产油国主要输油路线文化差异匮乏的水资源气候干旱三洲五海之地欧洲西部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人口稠密,国家众多区域性国家组织:欧盟主要成员国及首都经济发达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世界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草场广布地形平原为主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度大陆西岸繁荣的旅游业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黑种人的故乡地理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气候多旱灾地形:高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知识提纲
D
南抵 C 秦岭 河流D 是 黄河
丰富多彩 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是明清帝王祭祀
A
B
的黄土高 土地、祈祷丰年的场所。在坛中供奉
原文化 的“五色土”中,黄土位居中央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相传是华
C
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
窑洞是黄土高原独特的传统民居,黄 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而且比较 干燥,容易开挖
白羊肚头巾—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 信天游是一种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 北民歌
东北平原 存在问题:大面积开荒,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 生态保护 采取措施:国家决定停止开荒,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
湿地---“地球之肾” 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三江平原 湿地功能: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 三江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沼泽湿地
第二节 东北三省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D E
D地是我国领土最北端 E是我国领土最东端
④韩国 ⑤日本
第二节 东北三省
历史上的 东北平原北部地区开发较晚,曾经人烟稀少,沼泽遍布,呈现“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 北大荒 草枯苇塘”的景
地位
发展的 有利条 如今的北 件 大仓
不利条 件
历史上被称为“北大荒”这里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 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国际 北京有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以及众多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 交往 等。2008年夏季奥运会和2022年冬季奥运会在北京召开,使北京成为 中心 “双奥之城”
科技 北京高端人才集聚,科技基础雄厚,拥有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创新 突破重大科研难题,以智能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领域为重点, 中心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发创新体系。
初中地理6年级(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结构梳理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6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1、天圆地方。
二、认识过程2、根据太阳、月亮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
3、麦哲伦的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4、地球的卫星照片最科学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1、麦哲伦的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2、地球的卫星照片最科学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三、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3、海岸观船,先看到船帆后看到船身。
4、站得高,看得远。
5、月食现象。
1、平均半径:6371千米四、地球的大小2、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的长度)3、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1、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仪。
五、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轴(人们假想的)2、基本结构南极点(S)北极点(N)经线、纬线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定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做纬线。
(1)形状: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圈,可称为纬线圈(2)长度:不等长。
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2、特点(3)指示方向:东、西方向。
(4)纬线与纬线之间是平行的(5)纬线的数量:无数条3、纬度的划分及南北纬的判别:(重在理解)将赤道作为纬度的起始纬线,即0°纬线,从赤道开始纬度分别向南、向北增大至90°。
此时会出现无数对度数相同的两条纬线,怎么区分两条度数相同的纬线?若一些纬度是向北越来越大,则这些纬度都叫北纬,在度数后标注字母N,例如30°N,若一些纬度是向南越来越大,则这些纬度都叫南纬,在度数后标注字母S,例如30°S。
4、南北纬也可这样判别: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纬,赤道以南为南纬;5、南北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即:所有北纬均位于北半球,所有的南纬均位于南半球。
南北半球就很好判断了,后面不再赘述。
低纬度地区:纬度0°~30°的地区6、高、中、低纬度地区的划分:中纬度地区:纬度30°~60°的地区高纬度地区:纬度60°~90°的地区7、特殊纬线:(1)赤道——是南北纬的分界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最长的纬线、这样度数的纬线只有1条(2)30°纬线、60°纬线(其意义见第4点)1、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之我国的主要地形区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之我国的主要地形区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之我国的主要地形区中国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我国主要地形区:(课本P24)四大高原:青藏高原(最高、最大)、内蒙古高原(最平坦)黄土高原(沟壑纵横中考,水土流失严重)、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柴达木盆地——地势最高的盆地,矿产资源丰富有“聚宝盆”之称四川盆地——“紫色盆地”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3.我国五种地形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4.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5.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总结:多种多样的地形为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初二地理教案: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大量的数据,使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数量大、种类多的特点,帮助建立民族自豪感。
2.通过与国家比较,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特点,明确我国在自然资源上面临的严峻形势;通过分析其中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资源短缺的现实国情,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与人地协调的观念。
3.通过我国资源在“总量”和“人均”上一“多”一“少”的对比,培养学生辨证分析问题的。
教学建议结构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在整章教材中起到了"概述"和"引言"的作用,为后几节的作了知识和价值观的铺垫。
教材首先利用一系列的数据,使学生认识到了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
对于"自然资源总量大"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优势,以及造成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原因,教材只是概括的提了一下,因为在后面几节的内容里会具体介绍。
但是作为这一章最关键的一个概念,教材并没有解释,它是通过数据来体现自然资源的含义的初中历史,应予以补充。
教材还通过"想一想"安排学生将我国与世界上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相对比,给学生几个启示:第一,控制人口是缓解我国自然资源紧张的一个途径;第二,即使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不足,只要利用合理,同样也能把经济发展好。
初中地理 6年级(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结构梳理 第一章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五、等深线地形图 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从等深线上所标注的深度,可以看出
海洋的深浅;从等深线的疏密程度,也可以看出海底坡度大小。
16
内部资料
六、分层设色地形图。
(一)怎么绘制: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 颜色,可以一目了然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这种地图叫做分层设色地形图。 (二)要会判断某地的海拔。 (根据图例判断) (三)会判断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的各种地形类型。 同志们!请与前面的地形部位区分开。
内部资料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1、海拔: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地高出另一地的垂直距离。
一、基本概念
3、等高线:将地表海拔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叫等高线。(同线等高)
4、等高线地形图:由许多标注着海拔的等高线组成的地图。
5、等高距:等高线地形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的相对高度。(同图等距)
注:海拔不一定大于相对高度。 如吐鲁番盆地海拔-155 米,珠峰海拔约 8844 米,这
画法如下
17
内部资料
1、观察
2、描点
3、找点
4、连线
5、整理 (二)地形剖面图的优势:最能表现地表的高低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18
地形类型
高原
山地[来源:学#科#网]
丘陵
盆地
平原
高度
500m 以上
500m 以上 200-50较陡,内部起
地势起伏较大
地面起伏情况
伏和缓。 山峰,陡峭的山坡
中间低四周高
宽广平坦
(四)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的颜色:一般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 白色表示积雪、冰川。
初中地理地图册电子版
初中地理地图册电子版篇一:初中地理专题复习地图初中地理专题复习:地图一课程标准要求1、知道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
2、学会在一般地图上、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或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断方向。
3、学会运用比例尺公式进行计算两地的距离,并知道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
4、学会比较比例尺大小,并能理解比例尺大小与所表示范围大小、所表示内容详略的关系。
5、能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谷、山脊、鞍部、陡崖、山顶等地形。
6、熟悉并掌握常用的图例。
7、会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地图。
二考点动态1、考查重点主要集中在:做图时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表示内容详略的关系;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图上方向的判读;地图的合理选择。
2、在近年的中考中,地图的考查有逐年增多的趋势,除综合题外,选择题用图也逐渐增多。
3、综合考查,综合渗透的题目较多:如将等高线地形图与指向标结合在一起,考查不同等高线形态代表的地形;交通线路,土地利用的设计方案,河流流向的判读等。
三知识梳理回眸〔即考点结构构建〕(一) 地图的基本要素1、(⑴)⑴一般定向法:指在一般地图上,既无指向标,又无经纬网,按“面对地图,(⑵)”来判别方向。
⑵指向标定向法:指在标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的“北方”来确定东、西、南三个方向,以此来判别方向。
⑶经纬网定向法:指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⑶)方向,纬线指示(⑷)方向。
不论经纬网的形状怎样,只要在同一条经线上就只有南北之分,在同一条纬线上就只有东西之分;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就是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之分了;在中心是北极的地图上,中心北极点是(⑸),向四周放射状的经线都指向(⑹),东西方向按逆时针箭头确定,箭头前方是东,后方是西,即“中北外南,前东后西”;在中心是南极的地图上,中心南极点是(⑺),向四周放射状的经线都指向(⑻),东西方向按顺时针箭头确定,箭头前方是东,后方是西,即“中南外北,前东后西”。
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及图形题读图析图方法
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及图形题读图析图方法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体,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2.纬线与纬度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经线和经度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相等,指示南北方向。
20°W和160°E的经线圈,是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地球绕地轴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
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
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
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
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变化。
6.五带的划分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
7.地图三要素比例尺、图例与注记。
8.海拔和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9.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10.世界海陆的分布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
11.陆地地形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12.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13.天气和气候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14.气温的变化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1.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亚洲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对
专题问题 其河流的流向会产生什么影响?
设计
2.为何亚洲的气候类型众多?
3.思考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
信息化资 电子白板课件
源
常规资源 教材、地图册
教学支撑 多媒体教室
环境
其 他 相关教学资料
学习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活动一:认识亚洲的地形,及地形和河流分布的关系 1. 出示自学目标,认识亚洲地形区的分布 1)在地形图上找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指出它们在亚 洲的位置和大致的海拔。 2)找出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指出 它们在亚洲的位置和大致海拔。
(2)亚洲气候的特点。
5.阅读东部季风气候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 评价方法:小组根据多媒体展示的答案自评 评价工具:量规、课堂学习评价表 评价指标:(1)季风气候的特点。 5.课本剧表演——气候与农业 评价方法:组组互评、教师点评。 评价工具:量规、课堂学习评价表 评价指标:(1)内容上,能反映季风气候对农业的利和弊。 (2)小组成员全员参与表演。 (3)表演时间不超过 5 分钟。
评价 要点
评价工具:量规、课堂学习评价表 评价指标:(1)进一步认识亚洲地势特点。 3.阅读亚洲地形图。
评价方法:小组间互评,教师点评
评价工具:量规、课堂学习评价表
评价指标:(1)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4. 阅读亚洲气候类型图。
评价方法:在读图中应用。
评价工具:量规、课堂学习评价表
评价指标:(1)能找到亚洲气候类型及分布。
专题二
自然环境
所需课时 课内 2 课时
专题二概述
本专题学习亚洲自然环境方面的内容,是后续学习的基础,也是本 单元学习的重点。通过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理 解自然环境的特点,及各自然要素的关系。 学习重点:亚洲地形与河流的分布关系。 学习难点:亚洲地形与河流的分布关系。 学习活动:1. 小组合作:利用亚洲地形图和亚洲气候类型图认识亚 洲的地形、气候和河流的特点,及地形和河流分布的关系。
初中地理《中国地理差异》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中国的地理差异
活动二:归纳青藏地区自然特征
环节一:感知青藏——青藏印象
歌曲激趣、营造情境,并投影能反映青藏高原特色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图片。
我们在歌声中一起走进美丽、神奇的青藏地区。
环节二:寻找青藏
多媒体显示“青藏地区”图,请学生在图上找出各大山脉、青海湖、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等地理事物。
再由雪山面引导学生得出青藏地区自然环境主要特征:高、寒
环节三:走进青藏
各抒己见:明确了青藏地区的位置之后你打算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到达那。
初中一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最全面最详细)
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结构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三节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第五章发展与合作、地球和地图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 亿平方千米, 最大周长4 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 平均半径6371千米。
2. 纬线和经线①纬线: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 纬度和经度①纬度的变化规律: 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
最大的纬度是90 度, 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 用“N”表示; 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 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 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赤道以北是北半球, 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 由本初子午线(0 °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 用“E”表示; 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 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 °W、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4. 地球的运动①地球运动绕什么转方向周期产生的自然现象自转地轴自西向东约24 小时昼夜交替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形成四季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 夏——冬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 °N-- 90°N、北温带(23.5 °N-- 66.5°N、热带(23.5 °N-- 23.5°S、南温带(23.5 °S-- 66.5°S、南寒带(66.5 °S- - 90°S寒带: 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四季变化明显④低纬:0 ° -- 30°; 中纬:30 ° -- 60°;高纬:60 ° -- 90°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 从北极上空看, 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 从南极上空看, 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初中学科知识图谱一览
初中学科知识图谱一览初中阶段是学生接受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涵盖了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在学习初中学科知识时,了解学科的体系和关联是很有帮助的。
下面将为大家呈现初中学科知识图谱一览,让我们逐一了解各学科的核心知识点和学科之间的联系。
语文学科知识图谱: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优秀的语言文字能力和审美情操的重要学科。
其核心知识点包括文字基本功、阅读理解、写作表达和文学欣赏。
文字基本功主要包括字词的认读和书写;阅读理解涉及对文章中信息的理解和推理;写作表达主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文学欣赏培养学生对各类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
数学学科知识图谱:数学学科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的学科。
其核心知识点包括数与式、图形与变换、数据与情境以及应用问题解决。
数与式主要包括整数、有理数、分数、代数式等;图形与变换涉及点线面的空间关系和图形的变换;数据与情境是指数据处理和实际问题处理的能力训练;应用问题解决则是培养学生通过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英语学科知识图谱:英语学科是培养学生英语口语、听力、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学科。
其核心知识点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以及跨文化交际。
语言知识主要包括词汇、语法、语音等;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和写;跨文化交际则是指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和交流方式。
物理学科知识图谱:物理学科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结构、变化和能量转化的学科。
其核心知识点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声学。
力学主要研究物体的力和运动;热学研究物体的热和温度;电磁学研究电、磁以及其相互转化;光学研究光的传播和反射;声学研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化学学科知识图谱:化学学科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其核心知识点包括常见物质的特性、构造与变化、物质间相互作用、物质量的衡量和化学实验操作。
常见物质的特性主要包括酸碱性、氧化还原性等;构造与变化研究物质的结构和化学反应;物质间相互作用主要指物质的力与能;物质量的衡量则是指质量的计算和化学计量;化学实验操作包括实验仪器和化学实验方法。
初中一年级地理知识点
初中一年级地理知识点初中一年级地理知识点概述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近似的椭球体,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2. 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的种类、比例尺、地图符号、方向表示等。
3. 地图的阅读与使用:如何识别地图上的基本地形、地物,如何利用地图进行定位和导航。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 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 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2. 水文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径流。
- 河流的形态与流域。
- 湖泊、地下水等水体的类型与特点。
3. 地貌:- 地壳的结构与板块构造。
- 山地、平原、高原、盆地等地貌形态的形成与特征。
- 地震、火山等地质活动。
4. 生物地理:- 生物群落的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 人类活动对生物分布的影响。
5. 资源与环境:- 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的分类与特点。
- 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 城市化的过程、特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 人口问题与城市问题。
2. 农业与工业:- 农业的类型、分布与发展。
- 工业的分布、结构与发展趋势。
- 农业与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 交通与通讯:- 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与适用性。
- 交通网络的布局与对地区发展的影响。
- 信息时代下的通讯方式与地理信息。
4. 区域发展与合作:- 世界各大经济区域的特点与发展状况。
- 区域合作与全球化的影响。
四、地理实践活动1. 地理观察与实地考察:通过实地考察,观察自然现象和人文景观,了解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
2. 地理实验与制作:通过实验和制作活动,加深对地理现象和过程的理解。
3. 地理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学习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地理信息,提高地理信息素养。
五、地理思维与技能1. 地理观察技能:培养细致观察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能力。
2. 地理数据解读:学习解读和分析地理图表、数据的技能。
3. 地理问题的探究: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地理新课标
初中,地理,新课标,初中,地理,新课标,第,初中地理新课标第一部分前言(7-9'GEO'1)一、背景(7-9'GEO'1.1)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南北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曲折发展中,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
在我国,要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加速现代化进程。
这些都给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挑战和有待探索的新课题。
关注全球性问题和我国新世纪所面临的发展问题,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地理课程是当前的迫切任务。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定位系统、对地观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数字地球概念的建立,都为地理课程革新注入了活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地理课程改革必须转变 "学科本位"、"知识中心"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
二、课程性质(7-9'GEO'1.2)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
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及人类智慧圈等圈层所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
因此,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科学。
第二,地域性。
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
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
三、基本理念(7-9'GEO'1.3)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超详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汇总
初中地理复习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与同学们谈地理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⑴地理与平时生活:地理与平时生活亲密有关,我们能够认识天气,宽泛认识世界各地的基本状况微风土人情等。
⑵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可以为所欲为,它要遇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限制。
⑶学会采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本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①尊敬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就地取材,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剖析问题;④具备可连续发展的观点。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 中的图 1.2 )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 =5.1 亿平方公里;均匀半径=6371 千米;赤道周长 =4 万千米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全世界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耀的阳光。
⑷麦哲伦全世界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⑴含义:模仿地球的形状,依照必定的比率进行减小的模型。
⑵意义:能够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相貌,认识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散布。
3、纬线和经线( P5 中的图 1.7 )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结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订交的半圆。
⑶地轴:设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特⑹特别的经、纬线经线纬线①特别纬线点半圆,两条相对应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开端形状特的经线构成经线圆,每一条纬线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 N 表示;赤道以南征圈,把地球均分为自成纬线圈为南纬用字母 S 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相等的两个半球分界限。
纬度同样,长度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长度特相等,赤道最长,线经线长度都相等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限征向两极渐短缩短成一点②特别经线指示方0o 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南北方向东西方向开端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 E 表示,以西向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原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知识结构图,帮你系统条理掌握地理知识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三章天气和气候陆 和 海大洲 和 大洋 地球?水球? 海陆面积比例海陆分布状况七大洲和四大洋概念:大陆、岛屿、大洲、海、海峡、大洋 大洲、大洋的名称、分布相对位置重要的洲界线海陆变迁沧海桑田大陆漂移假说发现过程 主要观点:主要观点解释海的变化山脉的形成 火山地震第四章居民和聚落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天气气温变化规律日变化年变化 分布规律 降水季节变化 分布规律降水量柱状图气温变化曲线图世界的气候(11种) 影响因素 纬度、海陆、地形等人类活动天气预报 居和 聚人口增长分布 人口稠密区 人口稀疏区影响 因素自然、社会等人口问题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合理的人口增长人种三大人种的划分 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语言:联合国工作语言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宗教:世界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及主要分布地区聚落类型城市差异聚落与环境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环境对聚落建筑风格的影响聚落的发展与保护聚落增长的表现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人口 密度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发与 合国家和地区概念:国家、领土国家的区别面积大小 人口的多少 政治制度 经济发展水平发达国家 和 发展种中国家划分依据主要分布地区 南北对话、南南合作 经济差异的表现 发展中国家落后的原因措施国际合作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重要的国际组织亚洲自然环境世界第一大洲 地理位置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相对位置地形类型: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 人文环境人口最多的大洲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多样的地域文化 经济发展差异日 本 岛国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多火山、地震加工贸易为 主的经济主要工业区(五大工业区)工业布局的特点及原因对外依赖严重东西方兼容的文化半球位置东南亚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气候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海陆位置“十字路口”(海上要道:马六甲海峡)范围中南半岛山河分布大势: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城市分布特点利?弊?马来群岛华人华侨集中分布区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主要邻地形: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多水旱灾害农业粮食自给有余主要粮食作物及分布发展中的工业主要工业区及工业部门工业布局与原料产地的关系带来的资源、环境、经济等问题俄罗斯相对位置(主要邻国)自然环境主要气候类型及气候的东西(南北)差地形:平原、高原为主自然资源:丰富,种类齐全,能自给(主要矿产及产地)经济发达的工业工业特点:重工业发达主要工业区及工业部门发达的交通部门齐全分布不平衡欧洲部分密集亚洲部分稀疏原因自然、人文主要城市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主要产油国主要输油路线文化差异匮乏的水资源气候干旱三洲五海之地欧西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人口稠密,国家众多区域性国家组织:欧盟主要成员国及首都经济发达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世界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草场广布地形平原为主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度大陆西岸繁荣的旅游业撒哈拉南的非黑种人的故乡地理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气候多旱灾地形:高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处于不利地位努力发展民族工业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澳利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特有动物原因(大陆漂移说)经济发展农牧发达“骑在羊背上的国地理位置气候东中西三部分地形四个农牧业区因地制宜“坐在矿车上的国矿产资源丰富服务业经济支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原因移民 国家领土 组成人口人种 民族 位置地形区河湖 气候特点:地区生产专门化主要农业 带分布自然 社会高新技术 产业基地三大工业区 主要工业中心有利条件巴 西自然地理 位置海陆位置 纬度位置相对位置热带国家地形:平原、高原资源优质资源:铁矿、水能缺乏能源矿产 解决措施 人文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拉丁文化发展中的 工农业大国工业主要工业部门重工业集中 分布地区原因资源、交通等因素主要农作物农作物集 中分布区 地形、气候、 劳动力等有利条件 存在问题热带雨林危机 原因?措施?! 城市化问题人口城市的主要分布区 带来影响解决措施酷寒干燥烈 风南极 气温、降水、风速远不及南极严酷第一章 从世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辽阔 的 疆域众多 的 人口多民族 的 大家庭位置 优越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主要海域 邻国 国土 辽阔陆地面积海洋面积四至点 最东端 最西端最南端最北端东西晨昏差异 南北气候差异34个省 级行政区名称 简称 分布世界上人口 最多的国家人口数量 人口问题 人口政策人口分布特点 成因从 世 界 看 中 国56个民族=汉族+55个少数民各民族的风土人情 民族分汉族主要分布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区“大杂居,小聚居”地形地势:东阶梯界线河流(流向、落差)气候东西交通地形复杂多样: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分布山区面积广大评价利?弊?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南北气温的差异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外)纬度、地形等影响因素五个温度带生产生活东西干湿的差异年降水量分布趋势四类干湿地区影响海陆位置、地形影响影响生产生活季风气候显著原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季风区、非季风区的划分、界线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有利?不利?)气候复杂多样主要气候类型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河流和湖泊众多河湖河流分布内流河外流河地形、气候水文特征差异(结冰期、汛期等)气候湖泊内流湖(咸水湖)外流湖(淡水湖)黄河的治理黄河的基本概况忧患上游中游下游原因上游中游下游长江的开发长江的基本概况重点开发水能宝库集中在上游黄金水道开发利用情况巨大的水运价值地形因素治理:洪灾措施导致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中国 的 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分类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利用 不当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节约和保护 自然资源第二节 土地 资源 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总量丰富,种类齐全 构成比例不合理分布不均耕地、林地、草地等的分布 分布差异产生的原因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第三节水资源 宝贵的水资源有限短缺需求量大、污染、浪费等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时间:夏秋多,冬春少 兴修水库 空间:东南多,西北少 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中国 的 经济 发展先行官 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网★铁路线 公路线 航线 航空线五纵三横 东北“T”型 灵活的交通枢纽单一型 综合型选择合适交通运输 方式 路线 运费、运量、运速等基础主要农业部门农业地区西部地区:畜牧业为主四大牧区东部地区 种植业:南北方的差异 林业:三大林区 渔业社会、经济条件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主导工业工业的定义和分类工业空间分布大势 沿交通线沿河 沿海 影响因素 合理布局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定义及特点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特点 地区发展差异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中国的 地理 差异四大地理 区域的划分不同的地理区域我国四大 地理区域青藏地区气候地形 北方地区 和 南方地区自然差异 地形气候 河流植被 重要的地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人文差异 农耕制度传统运输方式传统民居。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植被: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畜 牧业 草场类型 代表牲畜 河流:多为内流河 青藏地区:高寒冰川广布大江大河发源地高寒牧场(代表牲畜)河谷农业(两个农业区)北京城市职能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相对位置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优点自然 环境地势:东南低,西北高判断依据历史悠久的古城北京城址变迁及与水源的关系名胜古迹 建设现代化大都市注意的问题发展方向第七章 认识省内区域和特 别 行 政 区台湾祖国神圣的领土位置 范围与祖国大陆的密切联系(地缘、血缘、历史文化渊源)美丽富饶的宝岛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东部山地、西部平原主要物产 及分布 出口导向 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工业分布特点(主要工业城市)原因(地形、交通、人口、历史等)新疆维吾 尔自治区高山、荒漠和绿洲富有特色的 绿洲农业潜力巨大的 能源开发位置地形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引水工程 (坎儿井)农业发展 的条件 特色产品 及生产条件主要的能源及占的百分比西气东输工程基本概况(起止点等)好处对东部地区 对西部地区“双赢”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珠 江 三 角 洲对外开放的前沿 城镇的发展 发展的原因城镇化突出的表现外向型经济外向型经济的特点“前店后厂的”模式、意义 外向型经济的作用人文因素发展中注意的问题西双 版纳丰富的旅 游资源蓬勃发展 的旅游业多样的民族风情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旅游业目前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边境旅游、出境旅游黄土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位置与范围 风成说严重的水土流失脆弱的生态环境(原因)生态建设世界:5世纪早期,希波战争.(波斯帝国与希腊)希腊胜. 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建立了统一的阿拉伯国家.7世纪,日本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15世纪中期,延续了1000多年的拜占廷帝国灭亡.14世纪在意大利兴起文艺复兴运动,16世纪在欧洲盛行. 17世纪中后期,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17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美国独立. 1789年,爆发法国大革命.后建立共和国.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 18世纪末至19世纪,亚非拉美爆发独立战争. 1836-1848,英国爆发宪章运动.1870,法国建立巴黎公社(无产阶级领导) 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战争. 19世纪中后期,日本明治维新. 19世纪中后期,俄国废除农奴制.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爆发.经济危机后出现了法西斯恐怖独裁统治(德国,意大利,日本)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5年,德国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结束.后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二战后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西欧国家,日本经济迅速发展. 二战后,苏美冷战.20世纪70年代,苏美争霸达到高潮. 20世纪中后期,亚非拉国家大部分独立.长江沿 江地带地理位置和范围自然条件气候自然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河湖众多,水运便利不同的利用方式上下游地区的差异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 东西的纽带作用南北的辐射作用“H”型格局沿江地带的城市城市形成和发展与河流的关系长江上中下游城市密度的差异四大城市群上海对区域经济辐射带动作用的条件及表现沿江地带的工业四大工业基地两大工业走廊上游:水土流严重中下游:洪涝灾害沿江地带:环境污染 (水污染、酸雨)原因——治理保护1991年底,苏联解体,苏美两极格局随之结束.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国:(封建王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奴隶制社会开始.约公元前1600年,夏朝灭亡,商朝建立.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建立西周.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时期.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公元220年,形成三国鼎立局面.266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史称"西晋"316年,西晋灭亡.317年,东晋建立.420年,东晋灭亡.4世纪,东北鲜卑族建立北魏.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589年,隋军南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618年,隋朝灭亡,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后传位李世民(唐太宗),"贞观之治".960年,赵匡胤(宋太祖)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1127年,辽灭宋,赵构建立南宋.1271年,忽必烈(元世祖)建立元朝.1276年,南宋灭亡.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建立明朝.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清太宗)该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入关,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1856年,英法联军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9世纪60至90年代,洋务运动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1895年,公车上书,揭开变法维新序幕,结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