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教学设计、预习案、课课练合集

合集下载

《台阶》优秀教案

《台阶》优秀教案

《台阶》优秀教案第一篇:《台阶》优秀教案《台阶》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生字:涎水揩嘎筹划黏撬尴尬过瘾唿嗒熬住成语: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2、流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品味文中描写父亲的文句,揣摩父亲的形象特点。

4、理解文中的父亲建造台阶的社会心理,并体味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1、流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品味文中描写父亲的文句,揣摩父亲的形象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的父亲建造台阶的社会心理,并体味作者的情感。

教学方法:“阳光课堂——五步对话”教学模式一、学习准备生本对话1、学生预习课文,并查生字会默写涎()水揩()嘎()筹()划黏()撬()尴尬()过瘾()唿()嗒熬()住憋()住门槛()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2、搜集有关作者的基本资料和写作背景二、交流分享生生对话1、导入语同学们,你最羡慕别人什么?你觉得虚荣心和上进心应当怎样区分?如果你是农民的孩子,你一定了解农民贫寒的生活和艰苦的劳动,知道他们勤俭的习惯和坚韧的个性,懂得他们忠实的情感和朴素的愿望。

作为他们的儿女,你们是感到骄傲自豪,还是自卑自怜?《台阶》一文就是通过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特定文化领域里的父辈们现实的生活画卷,可以让你感受到一位农民深沉的精神世界。

2、走近作者李森祥,浙江衢州人,作家。

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后迅速成长。

近年来发表小说颇多。

李森祥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

《小学老师》被《小说月报》等选载,获1991年《小说月报》第四届百花奖、1990—1992浙江省优秀文学奖。

三、聚焦文本师生对话(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本文的叙述线索是什么?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台阶、“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父亲不甘心低人一等,渴望受人尊重。

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那么,为了实现建造高台阶的梦想,父亲做了哪些努力呢?2、父亲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一砖一瓦的捡,一角钱一角钱的攒,终于盖起了新屋。

2024年《台阶》教学设计(精选6篇)

2024年《台阶》教学设计(精选6篇)

《台阶》教学设计(精选6篇)《台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三要素2、分析人物形象3、把握小说主题教学重难点:目标2、3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这是一篇小说,讲诉一位父亲建新屋,修高台阶的故事。

小说是一种文学体裁,它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构成了小说的三要素。

二、整体阅读,把握情节提示语:人物形象是通过故事情节展示出来的,要了解父亲这个人物形象,就必须先弄清小说的情节。

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回答下面三个问题(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2、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他终年辛苦。

准备了大半辈子3、新屋建好了,父亲怎么样?人衰老了,身体也垮了三、集中讨论,分析形象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对学生提出要求:就自己的认识加以说明,要在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归纳)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有志气,不甘人后,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父亲是一个有着长远生活目标的人,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拨的毅力;父亲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父亲是一个谦卑的人,有着中国农民所共有的谦卑特点,当九级台阶建好后,他却不好意思坐上去。

四、问题研究,把握主题提示语:这里的父亲是一个非常普普通通的农民,这样的农民在我国农村非常之多。

其实,仅就其性格而言,即便是在城市中也不乏这样的人物。

同学们,我们不妨回顾一下,看看自己的父亲,看看同学的父亲,看看周围父亲,能不能从他们身上找到这个父亲的“影子”?学生交流,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唤起学生情感共鸣,另一方面要根据课堂交流情况顺势引出下面的问题——这篇小说要告诉我们什么?讴歌父亲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热切希望以先进的生产力迅速改变农村落后的精神面貌。

五、深入品读,体会写法1、小说围绕“台阶”命题立意,其材料是如何组织的?提示语:小说情节可以根据作者的需要虚构,但要立足于生活。

《台阶》教案(超教案)

《台阶》教案(超教案)

《台阶》教案(超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分析并领会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展现的人物性格和心理。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2 教学内容小说《台阶》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的梳理。

分析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如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

引导学生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细节分析人物性格和心理。

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提供相关文学评论和研究资料,供学生参考。

利用思维导图等工具,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和归纳要点。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活动3.1 教学步骤引入新课,简要介绍小说的背景和作者。

阅读小说,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分析细节描写,揭示人物性格和心理特点。

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

3.2 教学活动学生自主阅读小说,记录关键信息和感受。

小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和情节的理解和看法。

学生进行案例分析,选取具体细节进行解读。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讨论积极性的评价。

对学生案例分析和思考深度的评价。

学生对作品主题理解和感受的评价。

4.2 教学反馈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

同伴之间的互相评价和反馈,共同进步。

教师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

第五章:教学拓展与延伸5.1 教学拓展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相关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和分析。

组织学生参观文学展览或相关活动,拓宽视野。

5.2 教学延伸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如写一篇读后感或短篇小说。

组织学生进行文学讲座或辩论比赛,提高表达能力。

第六章:教学案例与分析6.1 教学案例选取小说中的典型情节和细节描写,进行案例分析。

案例涉及人物性格、心理、动机等方面的内容。

6.2 教学分析分析案例中的细节描写,揭示人物性格和心理特点。

《台阶》的教案设计

《台阶》的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台阶》优秀教案设计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9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台阶》的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关注,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农村发展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台阶》的基本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独特见解,感受作品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2)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四、教学方法1. 引导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享学习成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教育: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作品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台阶》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3. 合作探讨:(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共享学习成果。

4. 情感体验:(10分钟)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关注,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

5. 课堂小结:6. 课后作业:(1)复述课文《台阶》的故事情节,概括人物形象。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农村生活的看法。

六、教学反思(1课时)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3. 教师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解答和指导。

七、课堂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课文台阶的教案(优秀10篇)

课文台阶的教案(优秀10篇)

课文台阶的教案(优秀10篇)篇一:课文《台阶》优秀教案篇一一、教学目的1、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的特点及其意义。

2、培养阅读小说的能力——抓住关键语句,理解内容和人物情感。

3、理解作品围绕台阶选材、安排详略等写法。

4、感受父亲性格中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人生。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的特点及其意义。

2、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方法。

3、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习了《背影》一课,我们看到了一个在困顿中前行的父亲对儿女那深沉的爱。

今天,我们再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去感受父亲那深沉的精神世界。

我相信今天的学习,你一些定会对自己的父亲又有新的认识。

让我们一同走进李森祥的小说《台阶》。

(二)检查预习效果,感知人物形象。

本文属自读课文,相信预习后会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我们知道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那么我们就结合课文,体会父亲这一形象是怎样塑造的。

1、“台阶”在文章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明确:贯穿全文的线索。

但小说主要是为了表现台阶吗?明确:为了表现父亲。

所以台阶只是观察和表现父亲的一种独特的视角。

2、文中我家的台阶是什么样的呢?父亲对台阶的态度是什么样的呢?明确:三级青石板台阶(板书)认为台阶低。

3、台阶低,走起路来多方便啊,父亲为什么还要造高台阶呢?(试用原文回答)明确:“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高。

”4、这句话也就是告诉我们台阶低,在村里没有什么?(地位)在村里抬不起头来,不受人尊重,这也就让我们明白了父亲为什么总说台阶低了。

他实际上是对什么的需要啊?明确:尊严。

(让学生体会一下父亲的精神世界,感受父亲形象。

)5、这表现出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哪些优秀的品质?明确:自尊、有上进心、有志气、有理想。

《台阶》教案(超教案)

《台阶》教案(超教案)

《台阶》教案(超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和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和人生价值。

1.2 教学内容课文阅读与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鉴赏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的探讨作品的文学价值的评价2.2 教学难点作品中的深刻社会问题的理解作品中的复杂人物关系的把握作品的艺术特色的鉴赏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讲授法:对课文进行深入的讲解和分析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3.2 教学手段投影仪:展示课文和相关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和背景信息,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作品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引入:介绍作者和作品的背景信息,激发学生的兴趣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理解课文内容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和人生价值艺术鉴赏:分析作品的文学特色,欣赏作品的艺术魅力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留下思考题,引导学生课后思考4.2 时间安排引入:5分钟阅读理解:15分钟主题探讨:20分钟艺术鉴赏:15分钟总结与反思:5分钟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写作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阅读理解:通过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写作反馈:评估学生的读后感写作能力,了解学生对作品的思考和评价5.2 教学反馈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问题教学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结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第六章:教学活动与互动6.1 教学活动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和作品背景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让学生深入思考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6.2 教学互动学生与教师: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意见,教师进行解答和引导学生与学生: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动交流,分享彼此的理解和感悟第七章:教学资源与材料7.1 教学资源课文文本:提供准确的课文文本,确保学生能够正确阅读和理解阅读材料: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作品背景和主题图片和视频: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7.2 教学材料笔记本:学生用于记录重点内容和思考投影仪和幻灯片: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相关图片第八章:教学注意事项8.1 教学注意事项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方法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意见,营造开放和包容的学习氛围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8.2 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不同难度和深度的学习材料和任务反馈与激励: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第九章:教学拓展与延伸9.1 教学拓展相关作品阅读:推荐与课文相关的其他作品,让学生进行阅读和比较文学社团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文学社团的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学创作和表达能力文化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与文化相关的活动,增强学生对文化背景的理解和体验9.2 教学延伸创意表达:鼓励学生以绘画、音乐、表演等形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与社会相关的实践活动,将作品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第十章:教学总结与反馈10.1 教学总结教学反思: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思考教学效果和改进措施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满意度教学改进:根据教学总结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10.2 教学反馈学生评价:让学生对本次教学进行评价,提出建议和意见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持续改进:教师根据评价结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第六章:教学活动与互动第七章:教学资源与材料第八章:教学注意事项第九章:教学拓展与延伸第十章:教学总结与反馈全文总结和概括:教案《台阶》的设计详尽地考虑了教学的各个方面,从明确的教学目标到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步骤,再到教学资源的准备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每一个环节都旨在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台阶》教案4篇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台阶》教案4篇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台阶》教案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台阶》教案精选4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胡适的生平及其写作风格。

2.理解短文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3.分析短文中的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法。

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综合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1.分析短文中的主题和情节。

2.学习理解短文中的隐含意义。

3.分析短文中的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1.分析短文中的主题和情节。

2.学习理解短文中的隐含意义。

教学准备:1.《台阶》教学文本。

2.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教师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并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你们了解胡适吗?他是一位杰出的现代作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他的作品中既有批判现实的力量,又有对人性的思考,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Step 2:阅读理解教师播放短篇小说《台阶》的音频,让学生跟随音频阅读短文。

学生跟读完短文后,教师提问学生理解短文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请你们简单概括一下故事的情节以及故事中的主要人物。

”Step 3:分析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法教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作者在文中使用的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法,并了解其作用。

“在短文中,作者使用了很多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比如对比、夸张、反问等。

请你们找出其中几个例子,并分析它们的作用。

”Step 4:理解隐含意义教师提问学生短文中的隐含意义。

“在短文中,作者通过一系列细腻的描写和对话,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思考。

请你们尝试分析短文中的隐含意义。

”Step 5: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肯定。

Step 6: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取一篇自己喜欢的短篇小说,并分析其中的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法。

同时,要求学生思考短篇小说中的隐含意义,并写一篇感想。

Step 7:课堂展示下节课,学生将自己的分析和感想进行课堂展示,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初中课文《台阶》优秀教案

初中课文《台阶》优秀教案

初中课文《台阶》优秀教案初中课文《台阶》优秀教案(精选5篇)初中课文《台阶》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感情。

(2)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

(3)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复述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故事情节。

(2)合作、讨论、探究父亲的形象和文章组织材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

(2)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和围绕台阶组织材料表现主题的写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多媒体课件:欣赏刘和刚的《父亲》音频PPT1)音乐快要结束的时候,教师激情导入:“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不知不觉您鬓角露了白发/不声不响您眼角上添了皱纹”透过歌声和画面,我们分明看到了困顿前行中的父辈的身影。

今天学习李森祥的《台阶》将以小说的视角为我们展现父辈们现实的生活画卷和深沉的精神世界 (展示课题:PPT2)。

二整体感知:(教师传授阅读之境界:读懂人物、读懂作者、读出自己、读出问题。

PPT3)。

1、速读课文,要求学生勾画出生字词,并结合课文解释一些词语。

(PPT4)2、学生整体把握,要求复述故事情节。

(PPT5)三小组讨论、合作探究1、第一台阶:读懂父亲(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PPT6)勾画出父亲的模样,找出最让你感动的描写父亲的语句,说说使你感动的原因。

①用“从_______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_______的人”的句式进行说话训练。

(PPT7)②教师联系人物,总结全文结构。

(PPT8)③老师用诗歌的形式给父亲画了一幅画,并深情朗读。

(PPT9)④说说你对这位父亲形象的认识。

(PPT10)2、第二台阶:读懂作者作者在父亲身上倾注了怎样的情感?作者对父亲的优秀品质表示敬仰和赞叹;对父亲身上的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表示同情;对改变农村的面貌寄予希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台阶》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台阶》教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词语理解: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如“阶”、“梯”、“攀”等,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及用法。
-修辞手法:分析并理解课文中使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其对表达效果的作用。
-文本解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通过“台阶”所表达的深层意义和哲理。
-文化认知:了解台阶级数与难易程度之间的关系,以及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台阶文化。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增强思维品质与审美情趣。通过学习《台阶》,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文本解读能力;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体会作者通过“台阶”所蕴含的深刻哲理;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加强文化意识,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台阶寓意,提升学生的跨文化理解与交流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培养综合素质,符合新教材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发现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过程中表现得相当积极,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出现了偏离主题的现象,这说明我在引导讨论时还需要更加明确主题和方向。
关于学生小组讨论,整体来看,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在讨论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较为内向,不太愿意表达自己的看法。为了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参与度,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关注他们,鼓励他们勇敢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台阶》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台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文《台阶》的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如“阶”、“梯”、“攀”等;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了解和讨论台阶级数与难易程度之间的关系;通过课文学习,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类似“台阶”的挑战的认识和思考。围绕课文,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如何通过攀爬台阶的过程,启示人们面对困难,勇于挑战,不断进取的精神。同时,对本课的文化背景进行拓展,让学生了解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台阶文化。

《台阶》教案(超教案)

《台阶》教案(超教案)

《台阶》教案(超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作者及其作品背景,理解作品主题和思想内涵。

分析作品中的形象、情节和语言特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进行文学创作尝试。

1.2 教学内容作品简介:作者、背景、发表时间等。

作品主题:反映的社会问题、人性探索等。

作品特点:文学风格、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等。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分析作品中的形象、情节和语言特点。

理解作品主题和思想内涵。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2.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社会背景。

运用文学理论进行作品分析。

创作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文学作品。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作者、作品背景,解析作品主题。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创作实践法:进行文学创作尝试,展示和评价。

3.2 教学手段投影仪:展示作品原文、图片和相关视频。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作者资料、相关评论等。

写作软件:辅助学生进行文学创作。

第四章:教学安排与步骤4.1 教学安排课时:本章节建议安排2 课时。

教学顺序:先介绍作品背景,分析作品内容,进行创作实践。

4.2 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第二步:朗读作品,让学生感受语言美。

第三步:分析作品中的形象、情节和语言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第四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第五步:进行文学创作尝试,展示和评价。

第五章:作业与评价5.1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作品主题的思考essay。

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提交创作作品。

5.2 评价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创作中的表现。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思考essay 和创作作品。

创新和表达能力:评价学生的创作成果和展示。

第六章:教学目标与内容(续)6.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批判性思维。

引导学生运用文学作品进行自我表达和情感共鸣。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台阶》的教案设计

《台阶》的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台阶》优秀教案设计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8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台阶》的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段落进行论证和分析。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意识,提高人文素养。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台阶》的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段落进行论证和分析。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运用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2)如何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实例,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课文《台阶》的朗读音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例如象征、比喻等。

(2)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案例分析:选取课文中的典型句子和段落,让学生进行分析,掌握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台阶》语文课堂教案设计

《台阶》语文课堂教案设计

《台阶》语文课堂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台阶》的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能够欣赏并评价课文的语言特色和艺术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提高文学素养。

(2)培养对家庭、亲情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3)培养对传统道德观念和现代价值观的辨识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台阶》的基本内容,包括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背景设定。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如象征、比喻、拟人等。

3. 课文的语言特色和艺术风格,如诗意、幽默、深沉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对家庭和亲情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3. 修辞手法分析: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案例分析和分享。

4. 语言特色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的语言特色,进行案例分析和分享。

5.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如写一段描写、写一篇读后感等。

四、教学评价1. 阅读理解测试:通过测试题或考试,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修辞手法分析评价: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分享,评估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语言特色讨论评价: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分享,评估学生对语言特色的理解和评价能力。

4. 写作练习评价:通过学生的写作作品,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资源1. 课文《台阶》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和参考书籍。

3. 修辞手法的案例分析和示例。

4. 写作练习的指导和评价标准。

六、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请学生预习课文《台阶》,了解作者生平和作品背景。

2.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台阶》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台阶》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台阶》优秀教学设计(教案)《台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如“凹凼”、“半晌”等。

(2)速读课文,勾画重要语句或段落进行赏析,品味揣摩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提取文本信息、分析关键词、重点词句的能力及善于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平凡人物特别是以父亲为代表的广大农村劳动人民身上所传递的美德,传承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将习近平“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思想全面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台阶和父亲的对比,揣摩关键句,分析父亲的形象,体会作者情感。

2、联系学生实际,学会肯定生活中“砌台阶”之人,明确如何更好地为自己和为他人“砌台阶”,达到教学目标当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学难点:探究课文主题及其带给人的深刻启示。

【教学方法】引导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投影两张台阶图片)这是我们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台阶,我们每天在上面来来往往,进进出出,但是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不同的台阶会赋予人生不同的意义,它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李森祥写的以他父亲为原型的一篇文章——《台阶》。

二、预习测评运用“开火车”的方式,请一列同学回答后,全班齐读。

凹凼.(dàng)涎.水(xián)尴尬..(ɡān gà)过瘾.(yǐn)半晌.(shǎng)门槛.(kǎn)三、整体感知,踏上台阶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故事。

预设:父亲嫌我们家台阶低,花了大半辈子造了有高台阶的新屋,新房造好后,父亲老了。

抛出关键问题:这篇文章写的主要对象既然是父亲,为什么要却以“台阶”题目,“台阶”又有什么样深刻的含义?学生对于这个问题一开始是没有办法理解的,所以需要老师带领学生一步步的分析文章,最后由学生自己得出答案。

11《台阶》优秀教学设计(附板书设计)

11《台阶》优秀教学设计(附板书设计)

11《台阶》优秀教学设计(附板书设计)《台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从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赏析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1、研读重点语句,感悟人物形象,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人物思想感情。

2、教师精讲点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亲性格中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人生。

教学重点: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的特点及其意义教学难点: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

设计思路本节课是第二课时,主要围绕着赏析人物形象展开,通过研读重点语句,感悟人物形象。

引导学生根据人物描写的方法展开讨论,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教师帮助归纳、总结。

教学中主要抓住关键词、句的分析,学生通过朗读、品味,讨论、探究,在文中找到具体的细节描写,归结父亲的性格特征。

学生具体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进而学会运用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来表现人物性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熟悉了《台阶》这篇课文的情节,知道了作者通过一个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父亲现实的生活画卷,今天我们就精读课文,分析人物性格,体会作者是如何塑造父亲这一形象的。

二、学习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重点关注人物描写时能展示人物性格的关键词)(一)、教师分析人物描写人物的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外貌和心理进行细致的刻画,从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完成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1.外貌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2.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3.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核心方法提示:抓住关键,由表及里,综合评价。

(二)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最能表现父亲性格的神态、动作、及语言的细节描写,并概括父亲的性格特征。

《台阶》教案(超教案)

《台阶》教案(超教案)

《台阶》教案(超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作者及其作品背景,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考能力。

1.2 教学内容课文阅读:《台阶》全文分析人物形象:父亲、母亲、儿子等解读主题:农村家庭的生活困境与希望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

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修辞手法。

2.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

探讨作品现实意义与当今社会的关联。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作品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利用网络平台,分享相关阅读材料和讨论成果。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导入新课: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5分钟)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回答问题(15分钟)人物分析:小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15分钟)主题探讨:全班交流,探讨作品主题(20分钟)4.2 时间安排课时:1课时(40分钟)备课时间:1课时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学生课堂参与度: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提问等。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课后作业、阅读笔记等。

5.2 教学反馈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反馈意见。

教学改进:根据学生反馈和教学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前活动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简介和作品背景。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做好笔记,准备课堂讨论。

6.2 课中活动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细节。

分析人物形象,让学生探讨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动机。

解读作品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现实意义。

6.3 课后活动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推荐相关文学作品。

第七章:教学资源与材料7.1 教学资源教材:《台阶》文本参考书目:相关研究著作、评论文章网络资源:作者访谈、作品相关报道等7.2 教学材料课件:制作课件,展示作品相关图片、视频等。

2023年《台阶》教案范文合集六篇

2023年《台阶》教案范文合集六篇

2023年《台阶》教案范文合集六篇《台阶》教案篇11、教学设想:小说《台阶》叙述了父亲——一位普通农民为盖新屋而辛劳一生的故事,表现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况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

八年级学生对小说已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把握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也有一些方法。

教授本课尽量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进一步传授阅读的方法,并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2、学习目标①知识和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并通过揣摩__语言,理解父亲形象的特点。

②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习先把握故事情节,再抓住关键语句,从而认识和理解人物形象的阅读方法。

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父亲性格中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

3.教学重难点①教学重点:揣摩关键语句分析父亲形象。

②教学难点:理解父亲形象的典型意义。

4.课时安排一课时5.课前预习识记生字词,熟读课文,概括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你们都爬过台阶吧,望着高高的台阶,我们会想什么?是啊,爬台阶的确是件挺累的事,所以爬的时候我们总是希望台阶低一些。

可是呢,偏偏会有人希望自家门前的台阶高一些多一些,到底是怎样的人会有这种想法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小说《台阶》中的主人公——父亲。

二台阶的故事——概说故事情节:师:大家事先都已经看过这篇小说了,下面老师就请同学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故事情节。

三台阶上的父亲——概说人物形象《一》浅谈对人物的初步印象:师:把握了故事情节,我们就会对小说中“父亲”这个主人公有个初步印象。

接下来,请大家交流一下你对“父亲”的印象。

用一句话表达,如:“父亲是个……的人”。

〈二〉点评语句,感知人物形象:下面,老师先指定一些语句,大家细心揣摩,看看这些语句使你对“父亲”这一人物有了怎样的了解。

为提高效率,每组重点点评一处:第一组点评第6和7自然段;第二组点评第13自然段;第三组点评第19自然段;第四组点评第21自然段:第五组点评第30段。

《台阶》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台阶》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台阶》优秀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品读描写父亲的语句,感悟人物形象。

2、理解作者对父亲的双重感情,把握文章主旨。

二、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课文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情感,感受中国典型的农民形象。

三、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勾画圈点法。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有人说,人生是一级一级的台阶,每个人都希望在台阶上找到自己的高度,父亲是不是也如此?今天,让我们踏上李森祥的小说《台阶》,走近父亲,感受一个农民父亲的情怀。

预习检测1、字词的音形义凼()涎()水烦躁()砌()墙倔强( )神色、态度不自然()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人多的公开场合。

()好像丢掉了什么,形容心情怅惘。

()形容驯良顺从的样子()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自学检测。

(要求:先自己带着问题速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描写父亲的句子,感知父亲的形象,回答下面问题)1、台阶在父亲心中意味着什么?找出文中的依据。

2、一句话概括小说的内容。

提示: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2、梳理小说的情节为了建一个象征着尊严和梦想的高台阶新屋,父亲坚持不懈奋斗了大半辈子,这是一个勤劳的、吃苦耐劳的父亲?分析人物形象一定要结合文本,文中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塑造父亲这个形象?三、捕捉细节,分析人物形象1、那么怎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呢?(播放微课助学)2、小组合作,用微课中提到的方法分析父亲人物形象学生找出文中细节描写的句子,分析并归纳人物特点。

小组交流后,确定发言人,以“这一节运用了细节描写,写出了一个——的父亲,表现了父亲的——,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情”的句式汇报。

四、读懂儿子对父亲的感情,把握主旨。

1、为了地位和尊严,父亲付出了(岁月、青春、健康、意志力),儿子理解父亲吗?请用““我”——父亲,依据是——”的句式回答。

第8课《台阶》备课集锦(课件+教案+导学案+习题精选)-1

第8课《台阶》备课集锦(课件+教案+导学案+习题精选)-1

台阶知识目标1.积累“尴尬、烦躁、微不足道、大庭广众”等词语。

2.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

能力目标1.把握课文的叙述角度,体悟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

2.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课题:台阶主备人:教学重点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和组织材料的详略安排。

故事内容和人物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3.明白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

德育目标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一、导语设计透过朱自清先生饱含深意的《背影》,我们分明看到了困顿前行中的父辈的身影,今天学习的李森祥的《台阶》将以小说的视角为我们展现父辈们现实的生活画卷和深沉的精神世界。

二、诵读感知,整体把握1.字词预习。

(1)注音凹凼( ) 揩( ) 黏( ) 尴尬( ) 硌( )烦躁( )(2)释义揩:擦、抹。

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

烦躁:烦闷急躁。

微不足道: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

大庭广众:人很多的公共场合。

2.学生通感全文,指名学生简要讲述故事情节。

教师提示阅读要点:(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2)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父亲体壮如牛,吃苦耐劳,他相信自己的力量,他下定决心,开始漫长的准备。

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积铢累寸,终于建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心头的喜悦真是无法形容。

父亲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三、合作研讨。

(1)为什么“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因为台阶是地位的标志。

人家高的有十几级,自家台阶只有三级,被人小看,“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想有地位而没有地位,所以总觉得自家的台阶低。

八年级语文教案:《台阶》的教学设计方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台阶》的教学设计方案

本教学设计方案是针对八年级语文教学,以课文《台阶》为主要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现代文学,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以及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文学思维。

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台阶》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2.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其能够准确、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

3.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帮助学生形成文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安排1.阅读课文首先要让学生阅读《台阶》这篇课文,教师可以通过影片、PPT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故事情节及主要人物的性格等。

2.探究故事主题在了解故事情节后,教师可以从事的主题入手,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背景、情节和主要人物,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3.解析语言运用语言是文学作品的灵魂,而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教师需要用到语言的分析和解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品。

四、教学策略1.合作学习策略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交流能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的内容。

2.交互式教学策略通过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的方式,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反思能力,让学生学得更加深入。

3.建立学生的学习资源库通过学生积累、整理和分享学习笔记和知识点,建立学生的学习资源库,让学生在各种场合下都能随时回顾和使用。

四、教学评价1.做好学生的思想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认真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应,对学生的疑问和问题进行耐心解答和引导,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和支持教学内容。

2.完善评价机制评价机制要与教学目标相结合,以知识点的掌握、语言运用、口头表达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得到认可和成长。

3.个性化教学对于不同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兴趣特长,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和评价机制,确保每个学生在本次教学中都能够得到适当的挑战和支持。

这样的一份八年级语文教学方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现代文学,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以及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文学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阶》教学设计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学习劳动人民勤劳、质朴、忠厚、善良而又有所追求的优秀品质。

2.体会本文围绕“台阶”命题立意,选材剪裁的好处。

3.学习本文平实、质朴、充满深情厚意的语言,体会作者对土地家园和父老乡亲的深厚感情。

过程与方法1.把握课文叙述角度,体悟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

2.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3.体会作者把浓厚的情感蕴涵在叙事中的叙事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

2.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

教学重难点1.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2.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和组织材料的详略安排。

第1课时教学要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父亲的形象意蕴,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多媒体出示罗中立的油画《父亲》)父亲是一座伟岸的大山,在无声中影响着子女的成长;父亲是一片汪洋的大海,用宽广的胸怀包容着生活的苦难。

父亲的一生可能是平凡的,平凡得让我们不愿向他人谈起;父亲的一生可能是清贫的,清贫得让我们无法在别人面前炫耀;父亲的一生也可能是默默无闻的,但父亲的精神和意志却是儿女一生的财富。

所以父亲既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讴歌父亲的文章——《台阶》。

2.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中的父亲是一位在困顿中前行却依然关心儿子、爱护儿子的慈祥的父亲;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中的父亲是一位身陷世俗却能反思成人世界、关注儿童心灵健康的父亲。

今天我们又一起来学习李森祥的小说《台阶》,一起探讨一下此文中的父亲又是怎样的形象呢?二、课前热身学生分组比赛查字典并把自己所查到的结果写下来:多媒显示:1.读准下列字音。

凹凼(dàng)门槛(kǎn)揩汗(kāi)筹划(chóu)尴尬(gān gà)黏性(nián)胯骨(kuà)涎水(xián)镶嵌(qiàn蹿上(cuān)掺水(chān)糟糕(zāo gāo撬石板(qi ào)倔强(juã qiàng)庄稼茬(chá)硌脚(gâ)晌午(shǎng wu)厚道(hòu dao)2.词语解释凼:(方言)水坑。

安置:使人或事物有一定位置或得到适当安排。

言外之意:话里没有明说而能使人体会出来的本意。

厚道:待人诚恳宽厚,度量大。

微不足道:渺小得不值一提。

筹划:本课指想方设法聚集。

黏性:具有黏着力的性质。

若有所失:好像丢掉了什么。

形容心神不定或内心空虚。

低眉顺眼:形容屈服顺从的样子。

在文中指忠厚老实,安守本分。

大庭广众:指人很多的公开场合。

三、初读感知,整体把握1.读一读初读课文,快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多媒体显示:(1)在本文中作者是围绕什么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2)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3)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4)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回答问题。

明确:(1)作者是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

(2)因为台阶是地位的标志。

人家高的有十几级,自家台阶只有三级,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被人小看,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恳,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3)父亲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一砖一瓦地捡,一角钱一角钱地攒,终于盖起了新屋。

比如文章中刻画父亲冬天砍柴卖柴,不知道他卖了多少钱,只知道“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

窥一斑而见全豹,这个细节描写,用父亲穿破的草鞋的数量说明了父亲是怎样建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4)新屋造好了,父亲坐在新台阶上感到十分不自在,他衰老了,累垮了。

2.想一想小说的故事情节,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组成,本文是篇结构完整的小说,试试看,谁最先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以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围绕着“台阶”,可以理清小说的结构。

开端:父亲觉得自己家的台阶低,要造高台阶的新屋。

发展:父亲开始了漫长的准备。

高潮:终于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

结局:新屋落成了,人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3.说一说使用第三人称复述课文的故事梗概。

(要区别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种不同的写法。

抓住能表现人物主要特点的情节复述。

在复述的过程中注意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

要口齿清楚,内容连贯,并富于感情。

复述之后可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评价,对遗漏的内容进行补充。

)示例:某某家的老屋只有三级台阶,他眼看人家的台阶高,受人尊重,不甘心低人一等,决心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

他苦了大半辈子,一砖一瓦地捡,一角一角钱地攒,日积月累,终于盖起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

父亲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新屋落成了,人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四、再读领会,品味赏析围绕着“台阶”,父亲度过了他辛劳的一生,也可以说是有理想支撑的一生。

再次阅读课文,说说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学生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谈出自己的理解即可)明确:父亲是一个默默无闻但又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居人后,他要靠自己的努力获得别人的尊重。

他靠自己的双手建造起有高高台阶的新屋,他靠自己的坚忍实现了一生的心愿。

父亲是一个艰辛的创业者,也是一个为理想而不懈进取的奋斗者。

父亲为了建造一幢有台阶的房屋,他的确一点一滴地积累,一分一分积攒,起早贪黑,从早到晚,一年四季,七个月种田,四个月砍柴,半个月捡卵石,剩下半月过年、编草鞋。

360天安排得常紧凑。

父亲又是一个忠厚老实的农民,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特有的谦卑。

也许他很早就期盼有一天别人会称赞“你们家的台阶高”,当新台阶造好后,他却像没有任何精神准备似的,处处感到不对动、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坐上去。

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看到了一位父亲艰辛劳作的身影,听到了他为理想奋斗的心声,感受到了他朴实、淳朴而且敢于拼搏的精神。

相信父亲的形象和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坚韧不拔、不知疲倦的精神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六、布置作业请课外阅读朱自清的《背影》、鲁迅的《故乡》,老舍的《骆驼祥子》。

第2课时教学要点探讨小说材料剪裁的合理性,在质疑深化中体悟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导质疑导入)《台阶》以它情节的朴素感人吸引着我们,以它人物形象的朴实忠厚打动着我们。

然而,在文章的阅读中你是否能提出一些自己的疑问呢?再一次快速浏览课文,看准提出的问题最有价值。

二、归纳问题,合作探究(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师生一起归纳)需要集体解答的问题预设如下:1.“父亲”为高台阶的新屋奋斗了大半辈子,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青石台阶上用了那么多的笔墨?2.为什么造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写得详细?3.文章较详细地写了父亲的脚板以及洗脚一节,似乎与文章的中心无关,可以删除吗?4.父亲回来时,为什么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5.小说以父亲的形象和精神为表现重点,能否将题目改为“父亲”?(将这些问题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学生合作讨论达成共识)明确:1.这篇小说题为“台阶”,先在老屋的台阶上做文章有多方面作用。

(1)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可以让读者了解当年父亲的力气是多么大,与后面写造新屋时父亲托石板闪了腰作对比,表现父亲建造新屋准备过程的艰辛和漫长,为深刻理解父亲的精神品质作铺垫。

(2)“那石板没经石匠光面,就铺在了家门口”,写石板粗糙,可以提示读者联想当年经济条件如何。

(3)写“我”在青石板台阶上玩耍,表明那时年幼。

而新屋造好,我已长大成人能挑水了,说明准备盖房确实耗费了父亲的大半辈子。

也是要衬托父亲的艰辛与不易。

2.虽然造台阶只是建造房屋的“末笔”,但对材料的取舍或者说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则要详写。

换言之,准备过程凡是与台阶有关的内容不惜笔墨,尽情挥洒,而与台阶无关的则是惜墨如金。

3.写父亲的脚板以及洗脚的细节,看似与文章的主要内容“台阶”无关,但这些是父亲一生艰苦、淳朴和劳作的明证,而父亲的所作所为都是为“高台阶”梦想的实现而奋斗的。

所以此部分内容对父亲形象的丰满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4.父亲辛勤劳作了一辈子,劳动就是他生活的全部,就是他的生命,一旦走向衰老不能干活,就失去一切,所以感到无所适从、若有所失。

5.小说以父亲的形象和精神为表现重点,但就题目而言。

《台阶》较《父亲》要准确和精练,因为就这样一位父亲来说,可以表现他勤劳、质朴、忠厚、善良而又有所追求的事例应该是很多的,但作者选取“台阶”这一典型事倒来表现父亲的精神品质,体现了围绕中心命题立意,选材剪裁的写作技巧。

三、走近“父亲”,畅谈感悟1.为了建造“高台阶”,父亲付出了太多太多:背驼了,人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有人说父亲这一生的付出太不值得,你的看法呢?(此题为开放性问题,无论学生持何种观点,只要言之成理即可)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在父亲身上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明确:(1)作者对父亲的优秀品质表示敬仰和赞叹。

(2)对父亲身上的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表示同情。

(3)对改变农村的面貌寄予希望。

四、比较阅读,拓展提升1.比较朱自清《背影》和《台阶》在立意和选材上的异同之处。

(学生能谈出自己的看法且言之成理即可)明确:同:(1)都是以父亲为表现内容,从生活中的细节入手。

以小见大。

(2)都是围绕中心命题立意,合理安排文章内容。

异:(1)《背影》抓住父亲的“背影”这一感人的形象,重点刻画,突出了父爱的伟大与无私。

(2)《台阶》围绕“台阶”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了他勤劳、质朴、忠厚、善良而又有所追求,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2.比较文学作品中的农民形象。

鲁迅《故乡》中的闰土、老舍《骆驼祥子》中的骆驼祥子(农民出身)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与《台阶》中的“父亲”作比较,谈谈你的理解。

(此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应给学生充分的发言讨论时间)明确:示倒:《故乡》中的闰土由于在生活以及各种苛捐杂税的重压下,在封建等级制度的桎梏下,由一个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了希望的小英雄变成了一个“木偶人”。

《骆驼祥子》中的骆驼祥子因为社会制度的黑暗,虽以坚韧的性格和执拗的态度与生活展开搏斗,但屡次奋斗屡次失败,最终在生活理想被毁坏后彻底走向堕落的深渊。

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青年,就这样成为一个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

他们的悲剧是个人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

《台阶》中的“父亲”是一个人性开始觉醒的农民形象,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不仅要求温饱,不仅要能造屋遮风挡雨,而且要求获得地位,获得人们的尊重。

“父亲”形象的意义也是时代进步的反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