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麻醉中常用的外周神经阻滞详解

合集下载

临床常用麻醉神经阻滞法详解

临床常用麻醉神经阻滞法详解
2)解剖定位:病人仰卧,去枕,头偏向对侧,患侧肩下垫一薄枕使肩关节充分外展。 取喙突内下方2cm为穿刺点。
3)神经电刺激定位:常规皮肤消毒。使用50-100mm22G神经阻滞针垂直方向进针。 根据电流刺激引出的肌肉收缩反应判断针尖与各神经束之间的位置关系。研究发现, 神经电刺激技术定位臂丛神经后束,即引出伸肘和/或伸腕动作,可获得较为满意的 阻滞效果。固定针尖,回抽注射器确认无血及气体后,缓慢注射30ml局麻药。此入路 进针也需要强调避免向内侧进针,否则会增加气胸的发生率。
颈神经丛神经阻滞
4. 并发症 (1)全脊麻和硬膜外麻醉:颈深丛阻滞时,局麻药误入蛛网膜下 腔或硬膜外间隙所致。预防措施包括:使用短针,针尖一定要触及横 突骨质,注药前回抽无脑脊液,分次少量注药观察有无呼吸困难。 (2)局麻药毒性反应:局麻药误入颈动脉或椎动脉是主要原因。 此外,颈部血管丰富,局麻药吸收过快,也可导致中毒。因此,必须 严格控制局麻药用量,必须反复回抽无血后再缓慢注药。
5)并发症:局麻药误入腋动脉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下肢神经阻滞
1. 解剖 ▪ 支配下肢的两个主要神经丛是腰丛和骶丛。临床医师只有熟知这两个神
经丛的解剖结构,才能为不同病人选择最佳的下肢神经阻滞方案。 (1)腰丛:位于腰大肌和腰方肌之间的腰大肌间隙内。腰丛主要由 L1-L4 脊神经前支组成,部分T12和L5脊神经也参与组成。上位腰丛(T12-L1) 形成骼腹下神经、骼腹股沟神经和生殖股神经。这三支神经前行穿过腹部 肌肉,支配臀部和腹股沟区域。下位腰丛(L2-L4)形成股外侧皮神经、 股神经和闭孔神经。这三支神经主要支配下肢腹侧面的感觉和运动。
臂丛神经阻滞
(2)锁骨上入路 1)适应证:该阻滞法注射部位神经干紧密相连,可为肘部、前臂和手部手术提供满 意的麻醉效果。 2)解剖定位:病人仰卧,去枕,头偏向对侧,患侧肩下垫一薄枕以充分暴露锁骨上 窝和颈部肌肉。锁骨中点上方1-1.5cm为穿刺点。 3)神经电刺激定位:常规皮肤消毒。使用25-50mm22G神经阻滞针向尾侧进针,电流 刺激上、中、下神经干可引出屈肘、伸肘、屈腕、伸腕等运动反应。固定针尖,回抽 注射器确认无血及气体后,缓慢注射20ml局麻药。需要强调的是,穿刺针必须与病人 中轴保持平行以避免向内侧成角。向内侧进针可增加发生气胸的机会。

临床麻醉中常用的外周神经阻滞详解

临床麻醉中常用的外周神经阻滞详解

效果评价标准
麻醉效果
评价外周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包括起效时间、持续时间、麻醉 深度等。
镇痛效果
评价外周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包括术后疼痛程度、疼痛缓解时间 等。
患者满意度
了解患者对外周神经阻滞的满意度,包括操作过程、麻醉效果和镇 痛效果等方面。
并发症与处理方法
1 2 3
神经损伤
外周神经阻滞可能导致神经损伤,表现为感觉异 常、运动障碍等。处理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 治疗和手术治疗。
能障碍。
监测患者反应
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如出现异 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控制药物剂量
严格控制麻醉药物的剂量,以免 过量引起不良反应。
操作后的护理与观察
观察患者反应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任何不适或异常反应,如疼痛 、麻木等。
定期随访
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以确保神经功能恢复良好 。
护理指导
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指导,如保持舒适体位、 避免剧烈运动等。
局部血肿
外周神经阻滞可能导致局部血肿,表现为局部肿 胀、疼痛等症状。处理方法包括局部压迫、冷敷 等。
感染
外周神经阻滞可能导致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 疼痛等症状。处理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局部清 创等。
06
外周神经阻滞的未来发展与研 究方向
新技术与新方法的探索
超声引导技术
01
利用超声成像技术对神经进行可视化定位,提高神经阻滞的准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
心血管系统不稳定的患者 应选择对心血管系统影响 小的药物,如罗哌卡因。
根据阻滞部位选择
不同神经阻滞药物对不同 神经的阻滞效果不同,应 根据手术需要选择适当的 药物。
药物剂量与使用方法
剂量
根据患者的体重和手术需要计算药物剂量,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所需 浓度。

临床麻醉中常用的外周神经阻滞详解

临床麻醉中常用的外周神经阻滞详解
临床麻醉中常用的外周神 经阻滞详解
• 外周神经阻滞简介 • 外周神经阻滞的常用方法 • 外周神经阻滞的麻醉药物与器材 • 外周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与效果 • 外周神经阻滞的并发症与处理
01
外周神经阻滞简介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外周神经阻滞是一种通过局部麻 醉药物暂时阻断神经传导功能的 方法,通常用于手术麻醉或术后 镇痛。
感谢观看
适用范围与限制
适用范围
外周神经阻滞适用于各种手术麻醉和术后镇痛,尤其适用于需要长时间手术或 术后疼痛较重的患者。
限制
外周神经阻滞可能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如局部麻醉药物过敏、神经损伤等,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02
外周神经阻滞的常用方法
颈神经丛阻滞
总结词
颈神经丛阻滞是临床麻醉中常用的外周神经阻滞方法之一,主要用于颈部手术的 麻醉和镇痛。
目的
减少手术过程中的疼痛,降低手 术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同时 减少术后疼痛和促进术后恢复。
历史与发展
历史
外周神经阻滞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 中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外周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越 来越广泛。
发展
目前,外周神经阻滞技术已经从单一 的臂丛神经阻滞发展到了多种神经阻 滞方法,如颈神经丛阻滞、腰神经丛 阻滞等。
环引起中毒反应。
神经损伤
注射针刺伤神经或药物对神经 产生毒性作用,导致神经功能
受损。
局部血肿
注射过程中损伤血管,导致局 部出血形成血肿。
感染
无菌操作不严格或术后护理不 当,引发感染。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01
02
03
04
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注射速度 ,避免过量注射。

局麻药和外周神经阻滞

局麻药和外周神经阻滞

穿透动脉法要点:
常用于要刻意阻滞桡神经,而又找不到桡神 经异感时;有时当腋动脉搏动不明显时,也 可尝试此方法。其方法为:穿刺针进入动脉 回抽有血后,继续缓慢向后进针,直至回抽 无血时,注入半量局麻药;退针至动脉前面 回抽无血时,注入剩余半量局麻药。
腋路-注意
腋路阻滞成功率与局麻药容量有一定关系,40ml左右比较适宜,不能过小 尽量不要损伤血管
误入椎动脉 气胸 喉返神经阻滞 毒性反应
膈神经麻痹
发生率100%
腋路
肘以下手术,尤其适于 非住院病人
绝对禁忌 淋巴管炎
最安全、最容易得入路 患者上臂必须外展
相对禁忌 已有神经损伤 臂丛神经病变
腋路-解剖
腋动脉 腋静脉 肌皮神经 喙肱肌 桡神经 正中神经 尺神经
止血带
止血带压力适当,患者完全可以忍受一小时以内得止血带;如长时间使用止血带或 但心不能耐受止血带,可预留5ml左右局麻药,将针退至皮下注药以封闭胁间臂神经
腋路成功标志:
1 针随动脉搏动,且回抽无血 2 注药后呈梭形扩散,松开注射器针头可有
回液;有时甚至可回抽出局麻液 3 病人诉上肢发麻或无力 4 皮肤表面血管扩张
局麻药和外周神经阻滞
3束
腋N 桡N 正中N 尺N
股干
肩胛上N
肌间沟 三干
前臂内侧皮N 臂内侧皮N
肌皮N
肩胛下N 胸背N
第一胁骨外缘
每干分为前后 两股
桡N 正中N 尺N
腋窝顶 分为三束
臂丛神经解剖
臂丛神经就是由颈5-8及T1脊神经得前支组成,就是支配整个手臂运动 和绝大部分手臂感觉得混合神经。对于一名麻醉医生来说,神经根就 是如何形成外周神经得过程没有太多得临床意义,只需要知道一些主 要得概念。在这里我们得目得就是简化这种解剖学。

2020专家共识外周神经阻滞并发症防治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专家共识外周神经阻滞并发症防治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专家共识外周神经阻滞并发症防治专家共识(完整版)随着超声可视化技术的普及,外周神经阻滞技术应用日益广泛,而与之相关的各类并发症也随之增加。

这些并发症的早期预防、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置,可大大改善临床预后;而其中对神经损伤原因科学而准确的鉴别,也是外周神经阻滞技术得以广泛推广的关键所在。

为规范此类并发症的诊疗流程,降低其发生率,优化患者预后,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特制定《外周神经阻滞并发症防治专家共识》。

1、神经阻滞并发症概论外周神经阻滞是较为安全的临床技术,整体并发症的发生率很低,约为0.05%,主要包括神经损伤、周围组织损伤、局麻药溢散、局麻药毒性反应以及感染等。

神经损伤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与损伤强度、患者易感性及环境等因素相关。

手术麻醉后(无论有无外周神经阻滞),神经损伤的总体发生率<1%,经常难以预料和预防。

而外周神经阻滞后神经损伤更加少见,约为0.03%。

虽然有一些研究显示,外周神经阻滞并不增加术后神经损伤的发生,而术后大多数特别是严重而持久的神经损伤多与手术本身有关,神经损伤依然会影响此技术在临床的推广应用,应予以高度重视。

神经损伤多表现为阻滞区域感觉异常或肌力减弱,多数短时期内可恢复;短暂性神经功能损伤的发生率,约为8.2%~15%;而长期或永久性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极低。

1. 病理生理机制。

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显示,导致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包括:神经阻滞类型、术前并存的神经病变、神经内注射给药、机械刺激(如针刺伤)、高压注药损伤、局麻药的神经毒性、神经缺血、手术所致的医源性创伤等。

神经损伤可能的机制与分类:(1)机械性损伤(创伤性)。

穿刺针尖与神经直接接触、注药压力过高、外科手术操作、患者体位摆放不当导致的神经受到牵拉和压迫以及止血带的局部压迫等,均是长时间神经传导障碍的重要原因,严重者可发生轴突局灶性脱髓鞘改变。

必须明确手术创伤是导致神经损伤的最重要的直接因素,特别是关节外科手术如肩关节镜、肩袖修补术、膝关节镜手术、胫骨平台手术等发生神经损伤的几率较高。

神经阻滞麻醉

神经阻滞麻醉

神经阻滞麻醉将局部麻醉药注射在神经干周围或神经干内,使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生麻醉作用的方法,称为神经阻滞麻醉。

足踝外科的神经阻滞麻醉注射的区域主要在踝关节以上10㎝范围内走向踝足部的神经。

神经阻滞麻醉具有麻醉用药量小、阻滞范围大、对机体内脏系统无影响的优点。

下面就各种神经的阻滞方法作一介绍。

一、胫神经阻滞在所有踝部神经阻滞麻醉中,胫神经是最难阻滞的神经;但也是获得成功麻醉最重要的神经。

1.解剖特点胫神经为坐骨神经经腘窝的直接延续,经腘窝中间垂直下降,与腘动脉伴行,位于其浅面,达腘肌下缘,在比目鱼肌深面与胫后动脉伴行下降,至小腿后侧在小腿中间的肌肉间下行,过内踝后方,在分裂韧带深面分为足底内侧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进入足底,胫神经在下降过程除了支配所有小腿后侧群肌肉,还至足底支配足底诸肌。

足底内侧神经相当于手掌的正中神经,分支供给踇趾展肌、踇短展肌,及最内侧蚓状肌,支配内侧三趾半的皮肤;足底外侧神经相当于手掌的尺神经,向前外行于踇短屈肌和跖方肌之间,分一支支配外侧一趾半皮肤。

2.操作方法(1)腘窝处阻滞:此方法适于行小腿后部手术。

患者取俯卧位,膝关节微屈曲30°,在腘横纹之上5㎝,腘窝正中,作为进针点。

针与皮肤成角60°,缓慢进针,直到有麻木感,此时将针退回2㎜,以避免损伤胫神经,注入8-10ml麻醉剂。

(2)在内踝处阻滞:此方法适于行足底部手术。

在距内踝尖近端大约5㎝处,触摸到胫骨后内侧缘,然后再摸到跟腱的内缘。

在这二者之间距离的中点处,胫神经位于胫后动脉的后侧。

若在此处摸到胫后动脉的搏动,可以作为进针的标志。

与皮肤成60°角向下进针1.0-1.5㎝深,抽吸确认未穿入胫后动脉或静脉后,注入8-10ml麻醉剂。

二、腓总神经阻滞腓总神经较胫神经细,支配小腿前侧外侧肌肉及足背侧肌肉,另外其还司小腿前侧及绝大部分的足背部皮肤感觉。

腓总神经阻滞麻醉主要用于以下几种情况:①急性创伤后,拍足应力位X线片前,行腓总神经阻滞以放松踝部肌肉;②诊断腓总神经源性扁平足;③因创伤或是感染,其他低位麻醉方法不能实施时。

下肢外周神经阻滞

下肢外周神经阻滞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李水清写在课前的话下肢外周神经阻滞技术不论是单独应用还是与全身麻醉联合应用,都是全身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和硬膜外腔阻滞之外一种十分有用的阻滞方法,许多时候,下肢神经阻滞的具体操作,并不像想象当中的那样困难,尤其是在外轴神经刺激器的协助下,或者B超的引导下来进行操作,更可以提高阻滞的效果,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随着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下肢外周神经阻滞在麻醉和镇痛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

一、神经刺激器的介绍解析:左边的这幅图就是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各种各样的外周神经刺激器,他们的体积有大有小,有采用脚踏的,也有采用手控的,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工艺的改进,许多的外周神经刺激器,都变得体积精巧,功能齐全,便于使用。

解析:国内应用的外周神经刺激器,都是进口的品牌,有德国的贝朗和德国的宝雅。

这两个牌子的外周神经刺激器,功能齐全,都能够满足临床上下肢外周神经阻滞的需要。

外周神经刺激器有三个重要的参数,输出电流,脉冲宽度和刺激频率。

输出电流强度要求恒流输出,调节方便。

不同的组织结构,电阻是不同的,因此电流在通过不同的层次的阻滞结构时,有可能会出现衰竭或者变化。

而外周神经刺激器一个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能够避免这种衰竭和变化。

即设定的是1毫安的电流,通过不同层次的阻滞结构时,发放的电流始终是1毫安。

应用神经刺激器,许多时候是要观察刺激神经以后,所引发的目标区域肌群的运动,来反推我们的针尖是否到达了一个合适的位置。

而刺激肌肉运动,所需要引发的运动纤维,只需要有短的脉冲电流就可以刺激发生。

在做下肢的外周神经阻滞时一般设定的预设参数是:电流强度1个毫安,脉冲宽度0.1毫秒,刺激频率2个赫兹。

注意事项1 神经刺激器不是神经探测器,刺激电流强度与针尖距离的关系遵循库仑定律.2电极片的摆放,电极片的摆放可以和刺激针形成一个完整的电流回路。

而且,不能够影响我们的具体操作。

在做下肢外周神经阻滞时,经常可以把电极片放在下腹部,或者下腰部。

神经阻滞在临床中的应用01

神经阻滞在临床中的应用01

40
41
一、骶管阻滞治疗 二、腰椎旁神经阻滞治疗 三、骶后孔神经阻滞治疗 四、侧隐窝阻滞治疗治疗
一、骶管阻滞
临床应用: 1、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质增生症、 急性 期腰腿痛等。 2、判断椎管内压力,鉴别是椎管内病变还是椎管外 病变,指导制定治疗方案。 药物配制: 生理盐水20ml+曲安奈德10-15mg,不建议加 用局部麻醉药。以免误入蛛网膜下腔时造成严重 后果。
2、操作方法(图)
3、适应证
三叉神经第1支疼痛,眼部痛;带状疱疹(后)
疼痛;此部的继发性神经痛(癌痛)。
11
返回1
返回2 返回3
12
3、并发症
(1)眼睑水肿(刺伤眶上动脉可出现血肿)。 (2)眼睑下垂 (阻滞了动眼神经上支)。 4、注意事项
操作时保护眼球,消毒液避免入眼,
穿刺点避免感染。
13
(二)眶下神经阻滞 1、应用解剖 为三叉神经发出上颌神经直接延续的主支或最大支,经眶
二、腰椎旁神经阻滞
多在腰3、腰4、腰5进行椎旁阻滞,用于治 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等。 操作要领:患者俯卧位或者侧卧位,取相应 棘突旁开3公分左右,局部麻醉后,选择长 穿刺针,使针尖触及骨质,然后退针使针 尖向外刺入,滑过骨质进针1.5cm左右即可 完成药物注射。
腰椎小关节注射、内侧支阻滞
下裂入眶后称为眶下神经,其分支有下眼睑支、鼻支、上唇支和颊支,为终末支, 分布于下眼睑、同侧鼻背、上唇和颊部。
2、操作方法(图) 3、适应证 三叉神经第2支痛或带状疱疹(后)下眼睑、 鼻旁、上唇 部位的疼痛。
14
15
3、并发症
(1)面部水肿、肿胀 (2)皮下出血、血肿 (3)乙醇性神经炎 (4)视力障碍 复视、眼球突出、眼球疼痛。 4、注意事项 避免消毒液入眼,避免反复注射(导致肌肉 萎缩)

科普三种最常见的临床麻醉方法

科普三种最常见的临床麻醉方法

科普三种最常见的临床麻醉方法麻醉通常被认为是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对中枢和/或周围神经系统功能的可逆抑制,其主要特征是感觉丧失,特别是疼痛。

麻醉这个词来自希腊词naesthesis。

麻醉,顾名思义,麻是指麻木和麻痹,而醉是指在醉酒昏迷。

因此,麻醉的意义是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整体或局部暂时丧失感觉,以达到无痛无知觉手术治疗的目的。

麻醉学是应用与麻醉有关的基本理论、临床知识和技术,消除手术疼痛,保证患者安全,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的一门科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麻醉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丰富和完善,麻醉操作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麻醉学科和专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目前,麻醉学已成为临床医学中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主要包括临床麻醉学、急诊复苏医学、重症监护监护与治疗、疼痛诊断与治疗等相关医学及其机理。

它是一门研究麻醉、镇痛、急救复苏和重症监护医学的综合性学科。

临床麻醉是现代麻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什么是临床麻醉?临床麻醉的基本任务是确保患者在无痛、安全的条件下顺利接受手术治疗,俗话说:“手术治病,麻醉保命”,麻醉医生是手术患者在麻醉手术过程中的“生命守护神”。

麻醉医师,又称手术室的医生,不仅熟练掌握各种麻醉操作技术,保证患者手术无痛、顺利进行,还使用先进的仪器随时监测患者的生命功能。

如果由于手术、麻醉或患者原有疾病,发现威胁患者生命的问题,将采取各种治疗措施,以维持患者生命功能的稳定,确保患者安全。

二、临床麻醉常见的方法临床麻醉方法包括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和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适用于所有的手术。

椎管内麻醉适用于下肢和腹部手术。

神经阻滞适用于上肢和下肢的手术部位选择相应的神经进行精准局部阻滞。

无论选择哪种麻醉方法,病人都会有一个顺利的手术。

麻醉医师会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和手术需要,选择最适合患者的麻醉方法。

1.全身麻醉的方法:目前全身麻醉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另一种是全凭静脉麻醉。

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是通过静脉麻醉药品和吸入麻醉药品产生麻醉作用。

下肢周围神经阻滞ppt医学课件

下肢周围神经阻滞ppt医学课件
常见的术后镇痛神经阻滞包括股神经阻滞和坐骨神经阻滞。 这些阻滞方法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 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慢性疼痛治疗
对于慢性疼痛患者,下肢周围神经阻滞也可以作为一种有 效的治疗方法。慢性疼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关节炎 、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等。
通过下肢周围神经阻滞,可以有效地缓解慢性疼痛,改善 患者的生活质量。这种治疗方法对于那些不宜或不愿意接 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06
下肢周围神经阻滞的未来展望
新技术与新方法
01
02
03
超声引导技术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超 声引导的下肢周围神经阻 滞将更加精准和安全。
神经刺激器
神经刺激器能够准确定位 神经位置,提高阻滞成功 率。
机器人辅助技术
机器人辅助技术能够减少 操作过程中的误差,提高 阻滞操作的精度和稳定性 。
临床研究进展
发展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下肢周围神经阻滞技术也在不断 改进和完善,如超声引导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阻滞的准确性和 安全性。未来,下肢周围神经阻滞技术将继续发展,为患者 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的医疗服务。
02
下肢周围神经阻滞的解剖学基础
下肢神经分布
坐骨神经
起自骶丛,由梨状肌下孔出骨盆,在 臀大肌深面下行,经坐骨结节与股骨 大转子之间至股后部,在腘窝上方分 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04
下肢周围神经阻滞的操作技术Fra bibliotek操作流程
定位
确定神经阻滞的部位,如坐骨 神经、股神经等。
消毒
对阻滞部位进行消毒,确保无 菌操作。
注射药物
将局麻药注射至神经周围,使 其麻醉。
观察效果
注射后观察麻醉效果,确保神 经阻滞成功。

外周神经阻滞定位技术的临床进展

外周神经阻滞定位技术的临床进展
穿刺 时穿刺 针 的反 复探试 也会 给患者带 来不适感 , 甚至导致患者对 阻滞部位 以及 感受 的错误表达 , 这些 因素将直接影 响到 麻醉 阻滞效果 的完善与否 , 并且穿刺 中即 使 出现 “ 异感 ” 麻 醉 的效果 也 不一 定 完 , 善, 这可能与穿刺针对 神经 的直接触 碰甚 至损 伤有关 。
但穿透性越差 ; 频率越低 , 穿透性越好 , 但 空 间分辨 率也会 下 降。较表 浅 的组织 比
如臂丛 神经 在高频探 头 (2—1MH ) 1 5 z 下 观察 比较清 晰 , 而对于较深 的股 神经在 4

穿刺针误伤神经组织 的几率 , 又在超声 显 像 的作用 下使得局 麻药 注入 时的准 确度 增加 , 直视下 药物 的扩散规 律 , 得 阻滞 使
神经 阻滞 : 定位 在腹股 沟韧 带下方 , 当 相 于耻骨联合顶点水平 , 股动脉搏动外 侧约
操作 的严格 要求 , 外周神经阻滞定位技术
在不 断发展 与改进 , 现将其临床进展作一
综述 。 传 统依 靠解 剖定 位 盲 探 式
不必通过穿刺针 接触神 经产生 的异感 来
判断。以便增强神经定位 的准确性 、 减少 神经和周 围组织 的损伤 以及可 以通过 拔 出针 芯后 注药甚至置管实施连续镇痛 。 神经刺激仪 的适用范 围: 神经刺 激仪
于在临床麻醉 中开展运用 , 近年来 随着科
技 的发展 , 很多便携式的超声仪已经运用 于医学 临床 当中 , 但不菲的价格也是限制 其 在其他领 域 比如临床 麻醉 中的运用 和
推 广 的 主要 原 因 。
反应 , 因此 , 然存在 周 围组织甚 至神 经 仍
的损伤 可能 , 且频繁的调整穿刺针的位 置 给患者带来 的不 适感 以及 药 物在注入 后

连续神经阻滞置管法

连续神经阻滞置管法

连续神经阻滞置管法连续神经阻滞置管法是一种常见的麻醉技术,其在手术中使用可以提高麻醉质量,降低术后疼痛的发生率,同时也减少了麻醉药物的剂量和并发症的风险。

在近年来的临床实践中,连续神经阻滞置管法已经逐渐被广泛应用,这篇文章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一、什么是连续神经阻滞置管法连续神经阻滞置管法是一种以周围神经为靶点,经皮穿刺或者切开直接导管,将局麻药持续输注至神经阻滞范围内,从而阻断病人对切口的感觉和肌肉的运动功能,达到镇痛和麻醉的目的。

与其他麻醉方法不同的是,连续神经阻滞置管法可以实现持续不断的神经阻滞效果,从而为手术过程提供更加清晰、安全的视野,同时保证了手术病人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二、连续神经阻滞置管法的作用原理连续神经阻滞置管法利用了局麻药通过神经阻滞的作用,使神经信号无法传导从而阻止了皮肤和肌肉对疼痛、感觉和运动的反应。

通过导管持续输注局麻药,可以实现对神经的持续性阻滞,从而使手术过程更加安全、稳定和清晰。

此外,由于连续神经阻滞置管法不需要全身镇静,因此对病人的呼吸和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使得手术过程更加安全和可控。

三、连续神经阻滞置管法的适应症和应用范围1.屈曲桡神经麻醉:适用于手术或外伤后上肢感觉障碍和疼痛。

2.臀神经麻醉:适用于前列腺手术、髋关节置换和骨盆手术等。

3.股神经麻醉:适用于膝关节、小腿和踝关节手术。

4.腹壁神经阻滞:适用于剖腹产、手术性腹壁疝修复和腹腔镜手术等。

5.颈部和面部神经麻醉:适用于甲状腺和颞颌关节手术等。

四、连续神经阻滞置管法的操作步骤1.确定置管部位:应根据实际手术需求,选择适宜的神经阻滞位点。

2.制备局麻药液:选择适宜的局麻药并配置成相应质量浓度的液体。

3.局部消毒:对置管部位进行局部消毒,保证手术过程中的无菌状态。

4.导管置入:通过经皮穿刺或切开直接导管的方式将导管准确地置入到靶位。

5.持续输注局麻药:连接输液泵将局麻药输送到导管内,实现神经阻滞效果。

6.封管:手术完毕后,拔除置管导管,并通过封管的方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外周神经阻滞

外周神经阻滞

进针技术
短轴(out-of-plane)技术:指探头的长轴与神经的长轴垂直所 获得的神经的横截面图像。 长轴(in-plane)技术:将探头从短轴视野旋转90°,即可获 得神经的纵截面图像。
不论选择何种技术,目的是引导穿刺针避开周围结构,比如 说血管、胸膜,同时保证局麻药在正确的筋膜层内,围绕目 标神经扩散。
肌间沟
解剖学标志: 胸锁乳突肌,其 后缘确认肌间沟 (前斜角肌和中 斜角肌),C6颈 椎水平(环状软 骨水平) 超声图像:
肌间沟
操作方法: 穿刺针向内、向后、向下方推进,使穿刺针稍偏向 C6颈椎横突,(可连接神经刺激器,诱导肩部、前 臂或手部产生运动)
• 患者取平卧位,头向对侧旋转45°。 • 将探头置于颈部环状软骨水平。在横截面上可以看 见神经根结构;图像的最适深度为3-4cm。 • 神经根显示为位于前中斜角肌之间的圆形或椭圆形 低回声结构。颈内静脉及颈动脉位于其内侧,胸锁 乳突肌位于其浅层。
解剖学标志: 腹股沟韧带下方,股动脉外侧1~2cm处 超声图像
辅助检查 操作方法:
神经刺激器:穿刺针与神经刺激相连接,垂直皮肤刺入穿刺针, 直至出现刺激神经而引起的髌骨运动。 超声引导: 患者取平卧位,腿置于中立位。 探头沿腹股沟皱褶的纵长放置。视野深度通常为1-3cm。 • 典型的股神经位于一个三角形的高回声区域内,走行于搏动的 股动脉外侧,髂腰肌浅层,髂筋膜深层。股静脉位于股动脉内 侧。
• 肌皮神经通常位于肱二头肌及喙肱肌之间。
学生示范
实践
盲法
优点:前臂和手部手术,完善镇痛 操作简单 解剖标志易于辨别 不需要异感 所有入路中最安全 缺点:肩部、上臂麻醉效果不完善 操作时需要手臂外展(肩部疼痛、前臂骨折时体位 受限) 血肿,血管内注射(罕见)

下肢外周神经阻滞

下肢外周神经阻滞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李水清写在课前的话下肢外周神经阻滞技术不论是单独应用还是与全身麻醉联合应用,都是全身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和硬膜外腔阻滞之外一种十分有用的阻滞方法,许多时候,下肢神经阻滞的具体操作,并不像想象当中的那样困难,尤其是在外轴神经刺激器的协助下,或者B超的引导下来进行操作,更可以提高阻滞的效果,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随着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下肢外周神经阻滞在麻醉和镇痛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

一、神经刺激器的介绍解析:左边的这幅图就是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各种各样的外周神经刺激器,他们的体积有大有小,有采用脚踏的,也有采用手控的,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工艺的改进,许多的外周神经刺激器,都变得体积精巧,功能齐全,便于使用。

解析:国内应用的外周神经刺激器,都是进口的品牌,有德国的贝朗和德国的宝雅。

这两个牌子的外周神经刺激器,功能齐全,都能够满足临床上下肢外周神经阻滞的需要。

外周神经刺激器有三个重要的参数,输出电流,脉冲宽度和刺激频率。

输出电流强度要求恒流输出,调节方便。

不同的组织结构,电阻是不同的,因此电流在通过不同的层次的阻滞结构时,有可能会出现衰竭或者变化。

而外周神经刺激器一个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能够避免这种衰竭和变化。

即设定的是1毫安的电流,通过不同层次的阻滞结构时,发放的电流始终是1毫安。

应用神经刺激器,许多时候是要观察刺激神经以后,所引发的目标区域肌群的运动,来反推我们的针尖是否到达了一个合适的位置。

而刺激肌肉运动,所需要引发的运动纤维,只需要有短的脉冲电流就可以刺激发生。

在做下肢的外周神经阻滞时一般设定的预设参数是:电流强度1个毫安,脉冲宽度0.1毫秒,刺激频率2个赫兹。

注意事项1 神经刺激器不是神经探测器,刺激电流强度与针尖距离的关系遵循库仑定律.2电极片的摆放,电极片的摆放可以和刺激针形成一个完整的电流回路。

而且,不能够影响我们的具体操作。

在做下肢外周神经阻滞时,经常可以把电极片放在下腹部,或者下腰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麻醉中常用的外周神经阻滞 详解
马钧阳
-----精品文档------
肌皮神经 桡神经 尺神经 正中神经
上肢
-----精品文档------
肌皮神经阻滞
解剖:起自臂丛外侧束,穿喙肱肌,行走于 肱二头肌与肱肌之间,近肘窝部穿出,成 为前臂外侧皮神经。支配喙肱肌、肱二头 肌、肱肌运动及前臂外侧感觉功能。
桡神经阻滞
解剖:起于臂丛后束,穿行于肱三头肌间隙, 沿桡神经沟绕肱骨而行,在肱骨外上髁上方 穿出,行走于肱二头肌与肱桡肌之间,分深 浅二支。深支支配前臂伸肌群运动,浅支支 配手背桡侧感觉。
阻滞:肘部阻滞进针点在肘横纹肱二头肌与肱 桡肌肌沟间,针尖朝向肱桡肌深面;腕部阻 滞进针点在手腕桡侧“鼻烟窝”处。电刺激 诱发腕背伸。
-----精品文档------
绕肱骨干后面 的桡神经
-----精品文档------
肱三头肌
-----精品文档------
肱二头肌
-----精品文档------肱桡肌ຫໍສະໝຸດ -----精品文档------
肱桡肌深面的 桡神经
-----精品文档------
“鼻烟窝”处的 桡神经浅支
-----精品文档------
尺神经沟
-----精品文档------
腕部的尺动脉 和尺神经
-----精品文档------
正中神经阻滞
解剖:同时起源于臂丛内侧束及外侧束,在上 臂与肱动脉伴行,至肘横纹处位于肱动脉内 侧,至腕横纹处与屈肌腱共同行走于腕管中。 支配桡侧三个半手指感觉。
阻滞:肘部阻滞进针点在肘横纹水平,肱骨内 上髁与肱动脉搏动点连线之中点;腕部阻滞 进针点在腕横纹水平,掌长肌腱余桡侧腕屈 肌腱中间。
阻滞:肩关节外旋上举呈敬礼状,在腋路穿 刺点外上,针尖朝后外上方向肱二头肌长 头深面寻找。电刺激可诱发屈肘运动。亦 可行局部扇形浸润。
-----精品文档------
喙肱肌
-----精品文档------
肱肌
-----精品文档------
肱二头肌
-----精品文档------
肌皮神经
-----精品文档------
阻滞:穿刺点在腹股沟韧带中点股动脉搏动点 外侧,电刺激诱发“髌骨跳舞征”。
-----精品文档------
股神经
-----精品文档------
腹股沟韧带 中点的血管 和股神经
-----精品文档------
股神经 阻滞穿 刺点定

-----精品文档------
谢 谢 聆 听!
-----精品文档------
阻滞:多点可选,常在骨盆出口点即梨状肌下 孔进行阻滞,效果较完善。 穿刺点定位见图。
-----精品文档------
从梨状肌下孔 穿出的
坐骨神经
-----精品文档------
骨盆出口处的 坐骨神经
-----精品文档------
骨盆出口坐 骨神经定位
方法
-----精品文档------
闭孔神经阻滞
-----精品文档------
肘部的肱动脉与 正中神经
-----精品文档------
腕管和正中神 经
-----精品文档------
坐骨神经 闭孔神经 股神经
下肢
-----精品文档------
坐骨神经阻滞
解剖:经梨状肌下孔出骨盆到臀部,到腘窝以 前,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支配小腿及足 的全部肌肉以及除隐神经支配区以外的小腿 与足的皮肤感觉。
解剖:起自腰丛,伴闭孔血管出闭膜管后分为 前、后两支。前支行于短收肌浅面,分支至 长收肌、股薄肌及髋、膝关节。后支行于短 收肌深面,分支支配闭孔外肌和大收肌。支 配股前区内上部的皮肤感觉及大腿收肌群运 动。
阻滞:穿刺点在耻骨结节外下2cm。电刺激诱 发大腿收肌群抽搐。
-----精品文档------
闭孔和闭孔膜
-----精品文档------
闭孔神经的 走行
-----精品文档------
穿闭孔膜而出的闭孔神经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穿刺 点定 位及 穿刺 针移

-----精品文档------
穿刺 点定 位及 穿刺 针移

股神经阻滞
解剖:起自腰2~腰4,行走于腰大肌与髂腰肌 之间,穿腹股沟韧带与股动静脉伴行到大腿, 支配股四头肌运动,髌周及小腿内侧感觉。
尺神经阻滞
解剖:起自臂丛内侧束,在肱骨内上髁与鹰嘴 间的尺神经沟浅出,在前臂不分支,行至腕 部尺管与尺动脉伴行,支配手背尺侧、小鱼 际及尺侧一个半手指浅感觉。
阻滞:可在尺神经沟阻滞,亦可在腕部阻滞。 前者进针前需用手指拨开神经;后者进针点 在腕横纹水平,尺侧腕屈肌腱与尺动脉之间。
-----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